特殊教育中语文教学

2024-09-08

特殊教育中语文教学(精选12篇)

特殊教育中语文教学 第1篇

一、阳光教育, 带学生投入学习

由于身体上的残疾, 特殊受教育者在生活中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歧视, 给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 进而导致学生产生自卑感, 对学习和生活缺乏足够的信心, 因而蜷缩在自己的安全空间里, 不愿意在课堂上表现自己, 对课堂教育这种集体活动感到排斥。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学习,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进行阳光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学习和生活的信心。 只有在这种积极健康的心态下, 学生才会愿意跟随老师学习和升华。

进行阳光教育, 可以从两点出发。 第一点, 坚持鼓励式教育。 特殊学校的学生心理往往比较脆弱, 他们很容易产生不合群感, 对别人的言行更敏感。 因而, 教师在教育中要以鼓励为主, 不随意批评学生。 对学生取得的进步, 不管进步程度大小, 都应该予以肯定, 树立他们继续学习的信心。 学生内心是渴求别人的肯定的, 因而为了周围人和老师的认同, 他们会内在地驱动自己取得更多的进步以获得认可。 第二点, 适当心理辅导。 学生在社会、家庭中可能会受到歧视和冷落, 因而对周围的人抱有敌意, 甚至出现暴力倾向, 或者意志消沉, 不懂得如何处理问题, 对自己的未来一片茫然。 语文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培养健康的人格, 调控自己的情绪。 比如利用教学素材和现实生活讲授一些身残志坚的人士走向成功的人生故事, 帮他们拨开迷雾, 摆脱心理困扰。这种良性循环能逐渐树立学生学习生活的自信心, 促进学生愿意听讲、愿意进步, 实现教学有效性。

二、让特殊教育语文教学回归现实生活

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出, 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在特殊学校里, 大多学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对语文教材的理解有一定难度, 尤其是我们中国的文字, 最注重神韵, 很多词语是抽象的, 学生如果不能领会文字的意义, 更谈不上对教材内容和其中精神意义的理解和学习了。 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知中国文字和教材内涵, 语文教育要回归现实生活, 让学生在生活里感受、学习, 在学习里更好地生活, 进而从有效的语文教学里, 获得更强大的精神动力。

生活是感知学习的基础, 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更多感受生活的机会, 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自然和社会。 比如在自然中感受生命的伟大, 以《草虫的村落》为例, 许多有生理障碍的学生并不能真的明白“ 寒暄”是什么意思, 不理解“ 甲虫音乐家”如何震动着翅膀就流露出优美的音韵, 因为他们没有这样的体验。这一课的教学中不妨带学生去大自然的草丛中观察草虫们, 让他们感受很多草虫是怎么“ 熙熙攘攘”地往来, 感受草虫在手心爬过时的触感。 学生在大自然中学习了这一课, 有更切身的感受, 激发了他们对草虫的喜爱, 从而延伸到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在这样的生活学习中, 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累和观察能力, 指导学生进行记录, 写成观察笔记, 提高对语言文字的使用和积累, 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实现有效的语文学习。

三、应用多媒体加强教学效果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主要是一些接受能力有障碍的学生, 因此教师在实现有效教学上存在一定难度, 而妥善利用多媒体, 可以优化语文课堂, 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 提高他们的信息搜集能力、辨音识字能力和对教材、生活的感知能力等, 实现有效教学。

利用多媒体中声音、图片和视频的刺激,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比如, 在《坐井观天》的教学中, 教师在备课时, 除了常规的教学准备之外, 还可以从网上下载《坐井观天》 的视频动画, 或者在PPT课件中插入Flash动画, 在课上展示给学生, 使学生能够通过视频从青蛙和小鸟的角度分别感受双方眼中的天空, 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涵。 多媒体动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看完动画后, 教师再问学生们:“ 为什么青蛙觉得天空不过井口那么大呢? ”学生通过视频有形象的视觉体验, 因而能更加清楚地了解原因, 能够感觉到文章内容的形象和生动。 多媒体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改善了传统课堂上老师费力讲解简单问题的情况, 优化了课堂。

再比如, 在学习生字时, 学生的接受能力普遍较差, 因此在学习生字时, 利用多媒体呈现形象的图片教学, 将生字设计为艺术字体, 提高美观度, 吸引学生观察, 在生字上方对声母、韵母进行不同颜色的标注, 并为文字配上形象的彩图。 老师先指着艺术文字带领学生发音, 并对声母、韵母进行讲解, 领读后用鼠标点击文字, 使课件中的文字呈现一笔一划地书写动画, 展示生字的读音和笔顺。

四、总结

通过积极心理建设、生活实践学习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帮助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学习态度, 用形象直观的教学形式实现学生的感官刺激, 帮助学生理解文字、教材和生活, 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实现语文教学的教育意义。

摘要:时代的发展使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 他们想要更好地融入社会, 其难度可想而知。语文是学习和生活的基础, 在特殊教育中实现有效的语文教学极其重要。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初探教育论文 第2篇

【摘 要】本文从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入手,研究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情感教育,采用有效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语文,作为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基础学科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艺术魅力。它博大、深邃、犹如浩瀚的宇宙。它不仅融入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遗产,凝聚了人类的聪明智慧,同时通过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艺术形象为我们展示了生命的真谛。

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不仅需要其智能因素本身的修养,更需要非智力因素的促进,而情感教学正是通过情感这一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能因素的发展。语文情感教育就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发挥教师自身的积极情感因素的作用,诱发、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因此,以情施教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有着不可能低估的作用。

一、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传统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语文情感教育。那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在一遍遍枯燥无味的应试训练中,变得沉闷与乏味。为了应试,语文教学很少挖掘语文的思想因素、情感因素、美的因素,内涵极为丰富的语文教学,被支离破碎地分析讲解,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也苦。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较之其他学科有着明显的优势。因为语文教材本身文质兼美,蕴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为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以发掘学生情感潜能为突破口,以情悟文,以情动人,以情促知,才能使语文

课堂教学变得生动、轻松,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二、语文教学如何实施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依赖概念进行逻辑推理,而是借助形象思维,把有形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形象,这就离不开师生共同的情感交流过程,如果没有师生共同的情感体验与交流就没有艺术欣赏。所以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是语文作品中的情感体验者。以自己体验的情感去引发学生的感情,最终达到愉悦学生精神,陶冶学生情操的育人目的。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发挥以情感人的作用

语文教材内容大多以文学作品为主。凡属文学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主题思想和独特的艺术成就。因此,语文教材本身就为师生的情感交流提供了先决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新课之前准确地把握语文的主题和情感因素,紧紧扣住作品的这一灵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深刻的时代寓意。如朱自清的散文《绿》,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开朗奔放、如醉如痴的情感,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自然的爱国主义情感,学生也为绿动情,体会了审美的意境,激发了学生内在情感。就这样,学生与老师一起悲喜,一起振奋,一起深思,共同经受感情的陶冶和洗礼。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发挥以情感人的作用,能够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审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

良好的师生感情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师生情感,首先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在教学中产生不同的感受。当师生情感交融时,教师的要求、期盼易为学生接受,内化为自己的心理需要。而一旦师生情感冷漠,即使是教师的要求是合理的,也会被学生拒绝,无法成为前进的动力。

如果一位教师整日表情冰冷,学生不敢亲近,对他的课兴趣自然不大,随之学习成绩下降;反之,一位和蔼可亲的教师,学生从情感上接近他,对他的课自然兴趣倍增,成绩也会不断提高。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教师启发引导下,鼓励学生主动去学,独立探讨,坚持对学生少批评,多启发,多激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和进步的喜悦。

3.善于用优美的语言艺术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总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而情感又主要是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来表达的.。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掌握和提高语言的艺术性。教学语言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教学语言有魅力,就等于给工作成效注入催化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其效果就可能相差20倍。”教师如果使用准确、鲜明、生动、精练、通俗的语言,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去讲述,去描绘、分析、提示事物的本质,学生就会随着这些语言进入到千奇百变的大千世界。可以说,优美的语言艺术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力量源泉。

4.创设以情施教的意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具体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调动情感,采用多种有效的手段来实施情感教学。创设教学情境与氛围来调动学生的激情,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心理学认为:情感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情境,作者描绘情境是为了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抒发情感,增强艺术效果。而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正是为了调动学生的激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鉴赏《虞美人》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江水图、金陵图、春花秋月图,同时配乐播放有关李煜生平的散文诗,让学生感受这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风流天子,在这花园般美丽的古都金陵即将沉陷于敌国铁蹄之下的时候,难逃亡国被俘命运的心情。一弯清冷的残月,几滴失落的泪水,一曲最为绝望的诗歌,组成一幅凄凉悲伤的画面。这种情感氛围的营造有助于帮助学生对诗词情感的把握和理解。

5.重视语文课外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会观察、总结和思考

课堂教学是师生面对面的双边教学活动,但它不代表语文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那么,语文课外的各种教学实践,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各种演讲、辩论、会议、竞赛、编辑等等形式都是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展示自我价值的平台。

特殊教育中语文教学 第3篇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G76

语文既是学习其他文化课的基础,也是重点涉及人文的课程,而德育是一切文化教育的灵魂。特殊教育学校应灵活进行德育教育,在课堂中渗透德育知识,教师灵活设计教学模式,以语文为载体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进行日常语文学习的同时,提高自我的道德品质及人文素质。但由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听障学生先天性缺失听力,在学习过程中受到限制,不能全面听讲,故学校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德育,帮助学生克服先天性障碍,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修养等。教师在进行具体的语文课堂教育时,应着重引导听障学生理解分析文章中最感动自己的事迹,把对自己有影响力的句子摘抄到笔记本上,分享自己的体会,与文章作者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让其树立正确的德育观。

一、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1.在教学内容里融入德育教育

语文教材里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古诗、散文、现代诗歌、小说等,其体现出的情感不一样,有热爱祖国、关心他人、遵纪守法、爱护动植物、团结互助等,是德育的载体[1]。教师进行语文课堂讲说时,可以充分将德育渗透到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中。例如,文章《白杨》,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教师可以围绕这篇文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自立自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讲解莫泊桑的《项链》时,玛蒂尔德的悲剧命运,既是性格悲剧,又是资产阶级追求虚荣、崇尚奢华的必然产物,教师在分析玛蒂尔德的悲惨遭遇时,可以间接启发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进入社会,虚荣心、拜金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灾难”,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

2.在教学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

实践出真知,学生通过课程实践能巩固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且其品德会在实践行为中展现出来。在教学实践中融入德育,是指课堂内容结束后,老师根据课文内容要求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品质素养[2]。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老师对重点描述“父亲”的部分进行入情入境的阅读指导,让学生产生共鸣,加深学生对“父亲”的理解,课后,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朱自清的父亲与我的爸爸》,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关心自己父亲及家人的意识,提高其思想觉悟。又如,《司马光砸缸》一文,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告诉孩子,遇到意外不要惊慌失措,只有保持冷静,充分运用自己智慧,才能化险为夷,同时引伸出助人为乐的美德。课后,老师可以以“助人为乐”为主题,要求学生周末进行助人为乐活动,并记录下事件、时间,如某年某月某日几点在养老院为爷爷奶奶们画画、跳舞等,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助人为乐的感受,心得分享结束后,老师对学生进行表扬。通过此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助人为乐、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3.在多媒体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没有不向往多媒体教育的学生,多媒体总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有着重要的存在意义,听障学生无法通过声音认识世界,而多媒体以画面的形式将课程学习的知识展现在学生眼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师在进行语文课程的讲解时,将更容易将德育融入其中,也更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3]。以《假如只有三天光明》为例,老师在进行文章讲解前,先播放一段海伦· 凯勒的视频,海伦· 凯勒同样属于听障人群,通过多媒体,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海倫· 凯勒的不幸与庆信,而通过课程讲解,老师设计问题让学生主动回答,如“看不见世界也听不到声音的海伦· 凯勒是否很不幸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进行循循善诱,让学生感悟到光明让世界变得更美丽,其应该感恩生活,感谢光明,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4.开展融入德育教育的语文活动

(1)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培养情操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思想的宝库,学校老师应该明白,书香能培养出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与普通孩子相比,其知识面较薄弱,故应强烈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应该开展“书香校园”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对每学期在学校图书馆学习时间最长的同学进行奖励。

(2)开展校园语文活动,进行德育渗透

听障学生无法进行演讲之类的比赛,但其可以通过手写参加比赛。故学校开展校园语文活动时,只能进行手写类比赛,如校园征文、手抄报比赛、书法比赛等。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比赛,并通过比赛升华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其坚强意志的形成。例如,通过校园征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感悟生活能力等,促使学生接近社会、接近大自然,以达到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等培养目标。

二、结束语

总之,特殊教育学习应在语文教学中全面渗透德育教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理论结合实践,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以帮助听障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参考文献

[1]姜艳萍.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小学教学参考.2014,(15):18.

[2]王明珠.试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德育的渗透[J].东方文化周刊.2014,(11):119.

[3]王萍.浅谈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5,(01):14.

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第4篇

一、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塑造美的心灵

语文教材中汇集了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名作, 这些作品塑造了许多心灵美的光辉形象。在他们身上有着许多闪光的东西, 它们的思想行为, 大多是高尚的, 进步的, 与正义和真理联系在一起的, 使人崇敬, 使人向往。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 就能激发学生的感情和想象, 使他们从人物的心灵美中得到陶冶, 产生共鸣, 能以作品中的光辉形象为榜样, 做一个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情操的人。

除了正面人物以外, 即使反面人物的身上, 也同样能感受到美的教育。葛朗台虚伪, 凶狠, 爱财如命的守财奴形象;夏洛克极端贪婪、冷酷、残暴的阶级本质;周朴园假仁假义, 卑鄙无耻的嘴脸……。在教学中, 对这些反面人物形象的分析过程, 其本身也就是帮助学生认识和分辨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过程。那些丑恶的东西与美好的东西形成强烈的对比, 在对比中, 使美者愈美, 丑者愈丑。从而使他们产生爱美到憎丑、从善弃恶的心理欲望, 培养他们健康美好的感情, 陶冶了他们的性情, 使他们成为心灵美的人。

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培养美的情趣

一般来说, 不同体裁的课文, 有不同的特点,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 精心设计传达美的方式方法。如抒情散文, 宜创造传情的感染气氛陶冶学生;记叙文, 可借助光彩照人的形象激励学生;写景文, 可借助开阔幽邃的意境开拓学生。教师应抓住这些美的因素, 进行审美教育。

如《荷花淀》中有这样一幅画面:

“月亮升起来, 院子里凉爽得很, 干净得很……这女人编着席。不多一会, 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 也像坐在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 淀里也一片银白的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之雾, 风吹过来, 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在这里, 作者借景以写人, 借景以抒情, 它形象地写出荷花淀景美, 物美, 荷花淀的人美, 情亦美。这样的描写, 使人受到美的感染, 美的陶冶。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描绘自然景物的精彩段落, 作者总是把自己健康的审美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意志融入景物之中, 从而唤起强烈的美感。

鉴赏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而课堂教学时间又是极其有限的。要想调和这种矛盾, 就必须采取多种形式, 多种途径和方法, 形成一种审美教育的合力。

总之, 培养文学鉴赏能力不仅可以使学生具备审美能力, 愉悦性情, 还可以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思想道德观, 形成高尚的思想境界。

三、培养学生想象美的能力

审美局限于感知而没有想象, 就不会扩展和深化, 就会失去创造性。作家在创造形象时, 常常是“用意十分, 下语三分”, “言有尽而意无穷”。而要想真正欣赏这个形象, 进入审美境界, 就必须借助于想象这个心理功能了。根据文章的特色, 抓住关键词句, 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因为关键词句一引导, 文章的精神全出, 就会使情感获得启发, 进入文中描述中去。例如在《七根火柴》中, 讲到无名战士最后为革命献身的场景时, 提出一个问题:既然卢进勇的眼睛“模糊”了, 但怎么看无名战士指正北方向的手又是“清晰”的呢?学生在揭开“模糊”与“清晰”的矛盾的奥秘时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

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创设审美情境, 并设计“环链式”小问题。在《最后一课》的最后场景的教学中, 当学生读完“……啊!这最后一课, 我真忘不了!”这一句时, 寂静的课堂里骤然响起了“当、当、当……”的铃声, 趁学生惊诧之际, 向学生出示韩麦尔先生写完的“法兰西万岁”的彩色图片, 要求学生在观察、阅读、理解的基础上, 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描述课堂上庄严肃穆的场景, 描述韩麦尔先生的神情、语言、动作, 以及他的内心痛楚和感受, 说明这个场景在最后一课中的地位和作用。并配以三个“描述”、一个“说明”的“环链式”的要求来叩问学生的思维, 启迪他们的想象, 连点成线, 连线成体, 使文中的“令人心碎”的场景在学生脑海中“立体化”, 真正的“活”了起来, 因而与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四、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培养美的观察力就是使他们具备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

培养对美的构思能力, 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使他们能在想象中把握生动具体的形象并具有重新组合, 重新创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不但有助于阅读能力, 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想象。在教学中能使学生揷上想象的翅膀, 就能浮想联翩, 开阔思路。

青少年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思想逐渐成熟的时期, 他们思想活跃, 兴趣广泛, 感情丰富, 求知欲强, 形象思维发达, 世界观尚未形成, 辨别是非能力不强, 在这种情况下用美的形象去感染, 用美的情感去熏陶, 用美的信息去激发, 就可以在潜移默化, 耳濡目染之中, 滋润青少年的心灵, 净化青少年的情思, 陶冶青少年的性情, 从而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 促进青少年的个性品质的和谐发展。

特殊教育中语文教学 第5篇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在学生的求知增智和人格发展进程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教学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情感教育又在语文教学中具有特殊的作用。下面就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

首先,语文教学中的“情”有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学习的人只有触及到情感的深处,才能和文章一起产生共鸣,才谈得上理解作品创作意图,体会作品中蕴含的喜怒哀乐等情感,达到学习的目的。其次,语文教学中的“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情感是作者写作的本源,也是我们在学习文章时所必须进入的境界,只有进入了情感的境界,才能增强学习语文的热情。再次,语文教学中的“情”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促进人格的完善。

孔子很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在兴、观、群、怨中,读者既增强了世界、生活、人生,自我的认识,又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全新的情感,这样就在学习的过程中,收到了陶冶情操,促进人格完善的功效。

在教学中,情感丰富的教师往往能声情并茂,挥洒自如地以声激情,以声传情,巧妙地创设一个又一个情境,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把教材中的情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来,在课堂上运用好自己的情感,首先要在教学每个部分的内容时,努力去开掘,去发现,去撷取和积累情感,并用有声语言或无声语言把它传达给学生。

有声语言的基础是标准流利和富于情感变化的普通话,这是语文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这样的语言才能很好地传情:有些情,需要激昂慷慨的语言;有些情,需要深沉舒缓的语言;有些情,需要懊恼愤怒的语言;有些情,需要轻松流畅的语言;有些情,需要描述性的语言。出色的朗读能读出字句的音乐节奏,读出文段的情感色彩,著名的语言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语文中的朗读教学,并把它称为“美读”。他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还有一种无声语言。这种语言主要用表情动作等来表达情感,它对有声语言起辅助作用。教师在使用有声语言时,适当地加上一些无声语言,如面带微笑、板起面孔、怒目相视、点头示意、摇头晃脑、举手挥臂……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要让学生愉快地进入最佳的学习和思维状态,老师就要恰如其分地加以诱导,只有把学生的情感引发出来,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一些文章,学生在反复玩味后很快与作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有一些较深奥的文章,如古代诗歌、外国文学和“五四”时期的作品等,就要求老师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带动、引领学生的情感,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教师对学生加以适当的情感引导,可以使学生对有关事物和事理有更深的理解。

但教师毕竟不是演员,对教材中蕴含的情感的抒发和表达要恰如其分,不能太忘乎所以,失去理智,弄巧成拙。对那些落后腐朽的情感,绝不能大肆渲染,并作形象的抒情。另外,教师也不应把私人生活中的消极情绪带入课堂,影响正常的课堂情感表达,影响教学效果。还有,在学生不守纪律时,也应克制自己的不快情感,不轻易发火,以免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要争取让学生处在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才能发挥到极致。

特殊教育中语文教学 第6篇

一、散文中潜藏的情感教育

散文类型的教学素材在特校语文课本中十分常见,散文这种文体本来就能很好地抒发与传递情感,是一种有效表达情感的载体,学生如果能够对散文有深入的理解与认知,那么对文字背后潜藏的情感自然能够有更深刻的洞见。教师应当善用这部分教学素材,利用那些优秀的散文,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实现情感教育,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文字中透出的作者内心的情怀有更深刻的感知,这才是情感教育的目的之所在。

散文的学习是一个很好的情感体验的过程,情感教育强调的就是让学生完全投入到文章中,尤其是文章的情感中。无论是《我的思念是圆的》中那种细腻的情愫,还是《充满活力的春天》中的那种畅快欢愉,这些情感都能够帮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有更深的感触。此外,教师在渗透情感教育时可以采用诵读的方式。例如,在学习《繁星》时,可以让学生以清幽淡雅的语调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要充分体验作者所描绘的漫天繁星的画面,感受那种美;在讲解《夏夜》时,朗读中需要带有的情感则完全不一样,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诗中的那种格调与韵味,以及那种婉约中透出的柔美。透过散文展开的情感教育需要立足于生活,毕竟生活是一切活动的归宿。在情感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学生具备人文情怀,最终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借助优秀的文本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生活,教育学生宽待他人、善待生命、善待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及方向,这才是情感教育的目的與价值之所在。

二、古诗词中蕴含的情感教育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诗词作品背后往往蕴含了非常深厚的情感。无论是国破家亡、物是人非的凄楚,还是伤春悲秋、离人洒泪的惆怅,古典诗词作品中的情感不仅深厚浓郁,而且意味深长。正因为如此,古诗词才是不可多得的情感教育素材,教师应当对这部分教学内容更好地加以利用,除了让学生从字面领会诗词的意思外,还要引导学生对文字后的情愫有进一步的感知,只有从情感层面来解读古诗词,才能对诗词作品有更深层次的体会,这也是情感教育的重点所在。

与唐诗相比,宋词往往更为细腻婉转,其中的情感内容也更为丰富。以《相见欢》和《浣溪沙》为例,这两首作品都是非常经典的婉约派作品。《相见欢》的作者李煜在创作这首词作时被囚禁于宋国,作为曾经的君王,在家国灭亡时产生了难以言喻的愁苦,他将自己的心绪都融入到了这首词作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更是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句。《浣溪沙》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伤春之作,伤春悲秋是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情绪,作者晏殊通过细腻的笔触向读者描绘出了一幅唯美而又渗透着淡淡哀愁的画面,透过文字仿佛能看到作者“小园香径独徘徊”的落寞身影,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惆怅之情更是深深刻在了很多人的心底。通过对比相同风格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对这种风格有更深的体会,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对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有更加透彻的理解,情感教育也能获得更好的成效。

三、 古文中渗透的情感教育

古文一直都是特校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材中选取的古文通常都是非常经典而且流传千古的作品,这些作品中饱含着很深的情感,是情感教育的良好素材。在开展古文教学时教师应当做更充足的准备,首先要引导学生对文意进行有准确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为情感教育打好基础,才能让学生对文字后的情感有更深的体会。

《桃花源记》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这篇文章是陶渊明所有作品中非常有价值的一篇。但对于学生而言,这是一篇理解难度较大的文章。因此在教学这篇散文时,教师首先要充分引导学生准确地明白文意,在对文意有了准确的认识后,再来引导学生慢慢欣赏作者为我们展开的这幅美好的画面。透过感受这幅画面,学生就能够慢慢体会到作者内心的那种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之情,情感教育也由此展开。

特殊教育中培智语文作业设计初探 第7篇

一、加强趣味化作业设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 不管是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如此, 对于智障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因此, 教师在具体的语文作业设计过程中, 必须创设出情趣多样的作业, 加强对作业内容形式的变换, 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点, 把握住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 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育好师生之间的真情,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让学习成为他们的一种享受。

二、加强生活化作业设计, 增强学生的学习和谐度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强调指出:“生活即教育, 为生活而教育。”教学生活化也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目标之一, 并且强调指出, 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验, 教学要以学生为本, 要让语文课程更贴近实际, 将授课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联系, 让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 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到的语文知识, 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具生机和活力。对于智障学生来说, 作业设计必须关注具体的生活需要, 必须通过以生活为核心来组织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 从而促使他们掌握与其生活紧密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 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例如,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 主要是以识字为主, 教学的多以简单的字、简单的词和简单的句子, 对此, 在作业设计时可以引入画面丰富的生活化图片, 让他们进行仿写, 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画面, 体验到充满生机的生活气息。再如在《我的家》这样的作业设计中, 可以依据其中的生活单元主题创设听说读写的教学和训练作业, 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习更具生活真实感, 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 既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能力, 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还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兴趣。

三、把握好作业设计差异性, 降低学生学习的挫败感

在特殊教学学校的智障学生天生存在缺陷, 不可避免地在心理上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具有较深的自卑感和挫败感, 同时对自身的自信心存在很大质疑, 不少学生总有一种潜在感觉, 那就是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 自来到这个世界起, 就非常失败, 生活给予他们的阴影相对来说比较厚重, 从而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负面影响很大。因此, 教师在作业设计时, 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 把握好作业设计的差异性, 不可一把尺子量到底, 否则, 不但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反而可能引发新的问题, 加重他们的挫败感, 影响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例如, 在书写能力作业设计和布置中, 要考虑到各个层次学生不同的教学需求和目标, 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需要, 根据他们的具体能力来设计和布置符合其特点的作业, 如对于语言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适当布置一些抄写生字词的作业, 而有一定语言能力的学生可以加一些读和说的作业, 而各个能力都不够的学生则可以适当再少布置一些作业, 尽可能做到“人尽其才”地进行作业的创设, 从而引导他们循序渐进地提高各种能力。

四、充分挖掘家长外在助力, 设计家长共同参与的作业

家长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外在辅助力量, 教学实践经验表明, 家长的外在辅导作用对孩子的学习起着重要引领作用。而对于智障学生来说, 其作用显得更为巨大。因此, 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 可以充分挖掘家长外在助力, 发挥他们的重要辅助和催化功能, 倡导家长积极协助和配合孩子完成一些开放性的作业, 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而且还可以增强家长与孩子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 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节假日放假之前, 可以设计一些让家长带小孩参加某些活动的作业, 然后让学生在假期之后, 给大家讲述自己在假期中所遇所见的最为有趣、最开心的事, 这还促进了孩子们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 促使他们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快乐, 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综上, 作业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智障学生的学习同样如此。因此, 教师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不断提高智障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从而不断提高智障学生的语文素养, 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

摘要:课后作业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 是促使学生有效巩固课堂教学成果的有效形式。同时, 作业的设计和安排也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和关键环节。作为任教于特殊学校开展特殊教学的语文教师, 如何设计和安排好培智语文作业是一个重要课题, 因此, 本文就此提出几点意见和策略。

关键词:培智,语文,特殊教育,作业设计

参考文献

[1]易玉.试论特殊教育学校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3 (05) .

特殊教育中语文教学 第8篇

一、在语文课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非常重要

有人说, 学不好语文, 就难以获得圆满的人生。语文课从本质上是立人之课, 有强烈的人文精神, 目的在于人, 在于解放人、充实人、提高人。老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和传授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中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思想教育体现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老师要给予积极适当的引导和点化, 以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社会习惯和个人习惯。

比如在讲海子的文章时, 我们分析了知识分子海子在现实生活中过得并不幸福, 他在诗歌中就表达自己对尘世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 尽管是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这些平淡的世俗生活。海子的生活是单调的、封闭的、孤独的, 他的孤独是生存的困境和文化的困境下形成的个人孤独, 是令人同情的。在教学中, 我们应该换个角度问问, 如果海子改变生活方式, 比如换个好点的工作, 多交几个朋友或者相信婚姻, 也许就不会走上自杀的道路。毛泽东的诗词蕴含作者昂扬向上积极乐观的精神。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非常必要

语文是一门关于汉语言文字和文学的学科, 它本身就是祖国的文化之一。语文教学可以说是对祖国文化的感受、思考、传承, 同时具有培养民族情感、增强民族精神的作用。语文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更是文化的传播者、文化的引领者和爱国的德育者。语文老师常常思考语文与文化, 试图在语文课上渗透文化教育思想。

(一 ) 构建科学 、有效 、 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机制 , 不失时机地渗透人文精神。

要使语文教育的发展进步与社会同步, 就必须展示语文教育与语文教学最独特的个性魅力, 以期推动汉语言文学、文化教学科学有效迈进。语文教学应该引领学生并要求他们努力爬上文化高坡, 在中学阶段埋下文化的种子并使之扎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即把语文的学习与个人的成长发展结合起来, 掌握语言, 有些许语言修养, 只能算是活着;鉴赏了文学, 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才可以称得上懂得生活;真正把握了文化, 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涵养, 并把有价值的知识、学问构成一个体系, 滋养心灵, 使人提高境界, 让属于人的灵魂与精神层面更趋于丰富与厚重。

语文教师必须树立与坚定如下观点或观念: (1) 坚持课文无非是例子的观点, 提倡用例讲道。 (2) 把语文课上成讲读、感悟、训练课, 枯燥的文章讲出嚼出味道来;感性强的文章总结出智慧来, 理性强的作品再讲得透彻些。 (3) 让一方摆脱对另一方的依附。要牢固树立此观念, 讲学法, 导疑难, 求消化, 追融通。 (4) 强调研究课前预习的内容及方式, 狠抓预习, 如何提问, 如何引悱与引愤;研究课上学习的方式、方法、教法, 如何启, 如何发, 板书设计及训练内容的科学有效;研究课后温习内容的要求与实现的目标等。

(二 ) 在讲授课文过程中渗透文化教育 。

通过多年语文教学, 我充分感受到了语文和文化的密切关系, 很好地实践了语文教学和文化感受的结合。文化类的散文本身就含有文化和历史内涵, 教学前就思考怎样把文章讲活、讲好, 怎样把作者的思想和文化感受传授给学生, 同时引起学生关于文学、关于历史的文化思考。带着这样的想法, 开始精心备课和教学, 始终围绕文化这一中心, 查找大量资料,并把所搜集到的材料制作成幻灯片, 让学生在形象中感受艺术文化, 被灿烂的文化折服。

反思民族文化, 展开关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讨论, 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与思考民族文化, 同时还列举现今民族文化流失的现象。当听到最后时, 学生非常气愤, 表示一定要使祖国强大, 不再让文化瑰宝流失。这样, 感受文化的教学目标实现了, 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德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课下, 学生在读书笔记 中记下了 思考 , 记下了民 族的辉煌 与耻辱 , 更记下了自己的责任。在学生的言语中, 感受到语文教学的价值所在。

三、在具体生活中, 无时无刻不体现语文老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点燃学生的智慧, 把语文当做一个智慧的王国, 一块诗意的栖居地, 用师生间流动的情感奏出美妙的旋律。例如图书馆的阅览室是每个班每个星期必定去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 我们是否遵守了公共规则呢? 我们看的书是否都如数放回去了呢? 放回的书是否像原来一样整整齐齐呢? 我们的凳子摆放是否整齐, 走后是否忘记关灯? 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老师的言传身教在这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 语文教师要在新形势下练好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内功, 在科学、有效发展的旗帜下, 练就哲睿、深邃的教脑, 练实严谨务实的教风, 练熟亲和质朴的教态。重新塑造与铸就传承语言、文学、文化, 播撒真美善的教魂, 携手共建科学、有效,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机制, 以期创造出祖国汉语言文学、文化教育辉煌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浅议特殊教育中的语言教学 第9篇

一、聋校教师教学语言的功能

作为教学语言, 聋校教师的教学语言有着普通教育教学语言的一般功能, 那就是传授知识, 但也有着它独特的功能, 具体说来, 有以下几点。

1.聋生习得语言的途径。聋生由于先天听力的缺陷使他们失去了感受自然有声语言的途径, 为学习语言造成了重大的障碍, 对于大多数聋生来说他们真正开始学习语言是在进入聋校大门的那一天, 而学习语言的主要方式是教师的教学语言, 在此以前聋儿虽然对某些事物在头脑中有一些具体的感知形象, 但是却和词语概念没有形成一定的联系, 也可以说是完全脱节的。即使有些聋儿在家庭中受到一定的教育, 也是片面的, 学习的只是只字片语, 而真正使聋儿赋予具体事物以抽象概念的则是在聋儿进入学校学习的时候开始的。聋生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学会了汉语拼音、词语和手势, 并把这些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 进而发展、丰富、完善, 形成自己的语言系统。因此, 聋校教师的教学语言是聋生习得语言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这也是聋校的教学语言功能有别于普通学校教学语言的首要一点。

2.师生交往的工具。正常儿童是在许多伙伴和成人中间成长的, 而聋儿却不同, 他们伙伴范围狭窄、社会交往欠缺、社会常识贫乏, 对于社会的适应性较差, 社会性发展迟缓。他们唯一进行的社会活动就是和教师、学生之间的交往, 因为只有教师和同学才能洞察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语言。而聋生与教师的交往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教学上。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语言、学习知识、一同做游戏、讨论问题, 而在这些活动中, 如果没有教师教学语言参与的话, 那就很难完成。是教师的教学语言支撑了整个教学行为。因此, 聋校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师生交往的工具、促进聋生社会性发展的主要途径。

3.思想教育的载体。对于聋生来说生理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他们心理的缺陷, 他们的个性心理有别于正常儿童, 例如自制力不强、盲目自尊、抱负水平不高等, 而这些情况主要是由于聋儿语言发展迟缓、知识水平较低造成的, 要改变这一状况唯一的手段就是对进行聋儿进行思想教育, 而思想教育的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教学语言。因此, 可以说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对聋儿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

二、聋校教学语言研究的特殊性

由于聋生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的特殊性, 造成了聋校教学语言的特殊性, 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聋校教学语言的研究并不能等同于普通学校单纯的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探讨, 具体说来聋校教学语言研究的焦点在于以下几点。

1.语言形式。语言形式始终是困绕着聋校教学的重要话题, 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哪种语言形式最有利于开展教育教学、最适宜于聋生发展语言、必须摆在聋校教学语言研究之列。

2.语言内容。聋生语言匮乏, 词语量较少, 这决定了聋校教学语言的浅显性, 但是语言的学习需要为学习者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聋校教学语言的浅显性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聋生学习语言的效率呢?因此, 聋生的实际语言水平和学习语言的规律的这一矛盾, 应该成为聋校教学语言研究的课题。

3.语言趋向。聋校教学语言到底是以学生为中心, 还是以教师为中心, 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聋校教学语言的功用性, 也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

三、聋校教学语言的原则

结合上述聋校教学语言研究的三点特殊性, 笔者认为聋校教学语言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可理解性。聋校的教学语言要达到它的教学功能, 首先必须能够被聋儿所接受, 让每一个聋儿理解。对于教学语言的形式其实并不那么重要, 无论是口语也好, 手语也好, 还是手指语也好, 只要能够与聋儿交流, 促进聋儿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都是可以实施的。在我国有些聋校不顾聋儿的实际, 完全运用口语教学, 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纯粹的口语机械训练上,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顾及学生理解与否, 而进行教学, 表面上看这是着眼于发展聋儿的语言, 其实是根本没有理解口语教学的目的。口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发展聋生的内部语言, 提高聋生的思维能力。而在教学中单纯的口语教学并不一定真正能够被聋儿理解, 这对聋儿的发展是有害无益的。聋校实行手语和口语结合的方法, 对聋儿特别是听力较差的聋儿学习语言来说更为重要。因为这样更有利于聋儿理解, 教学语言只有让聋儿理解才能发挥它的教学作用, 这一点是聋校教学语言的重要原则。

2.丰富性。在聋校教学中聋生的语言发展水平较低,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教学语言的浅显性, 有些教师由于某些词语聋生没有学过而不敢在课堂上使用。其实这不利于聋儿的发展, 因为儿童对词义的理解并不是一步到位的, 而是有一个过程的, 而且不是由成人把词义讲解给他们听, 主要是经过交往过程中的实践应用, 儿童在相应的情景中对各个词相互比较、相互琢磨, 最后才能准确的掌握每个词的含义。聋儿也是如此, 对于难于理解的词语特别是抽象概括的词语, 更应该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聋生慢慢体会, 经过多次出现、反复刺激, 聋儿才会逐渐理解词语的含义。

3.参与性。聋校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互动交往的过程, 这样才能真正促进聋儿的发展, 因此, 聋校的教学语言应有激发聋儿积极参与言语活动的功能。对于聋儿来说, 他们失去了自然语言的学习环境, 同时也失去了学习语言的自觉性和快乐感, 教师就是应该创造一个聋儿积极交往进行言语活动的教学场, 设计自己的教学语言, 把教学语言当成学生自由发言的导火索、师生交往的纽带。

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第10篇

一、立足语文教材,充分挖掘生命教育素材

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突出人文教育,关注人性中最重要的东西——生命与爱,即进行生命教育。语文教学以教材为依托,初中语文教材是一座丰富的文学矿藏,很多美文含有对生命意识的思考,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素材,引导学生更加珍视生命、热爱生命,从而树立积极的人生观,提高生命的品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生命教育素材,如《生命·生命》、《故乡》、《春》、《海燕》等,这些课文都不同的角度对生命进行了思考,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内涵。具体来说语文教材中的生命教育素材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

1、感悟自然。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是描写自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自然的勃勃生机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作者直接用“春”当题目,给我们的直接感受是礼赞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文中作者用了很多比喻写春风、春花、春雨、春天,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春天令人陶醉的美,从中能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迷恋喜爱之情。整篇文章通过赞赏春天的美,抒发作者对春的向往,从而表达了作者积极的人生观,教师挖掘这篇文章中的生命教育素材,能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从而树立乐观的生活态度。

2、感悟亲情。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反映亲情的课文,教师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亲情因素,引导学生感悟亲情。如胡适的《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主要是写母爱及母爱对“我”成长的重要影响。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对“我”的影响最大的是做人的教训,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母亲的爱戴与感激之情。教师要充分挖掘作者的描述,引导学生感受浓浓亲情,认识爱惜生命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3、感悟友情。友情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人生中有朋友相伴,会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难题。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关于友情的文章,教师要充分挖掘,引导学生感悟友情的珍贵。如张之路的《羚羊木雕》,这篇文章主要讲友情的可贵的。“我”把珍贵的羚羊木雕送给了好朋友万芳,她为了不让我挨骂,把“我”的破裤子穿回家受到了母亲的责骂,他们做这些是没有复杂原因的,是非常纯洁的想法,这是纯洁友情的体现。教师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感悟友情的珍贵,加深对友情的理解。

4、感悟作者情感。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文章蕴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引导学生感悟情感、感悟人生。如教学高尔基的《海燕》时,通过对暴风雨来临之前海燕的刻画,鼓舞人们积极行动起来,表现了一种无畏的豪情。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文中作者的情感,从而感染学生情感。

二、注重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体味生命哲理

课堂教学是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渠道,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渗透生命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有很多,如营造适宜探究生命的氛围;创设情境探究生命等。

1、营造民主、关爱的课堂氛围。传统教学中教师处在主体地位,一切以教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很难彰显学生个性,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情感了。因此,生命教育应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的课堂局面,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民主、关爱的课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不断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平等的对话能开启学生思维,使课堂更具有人情味,从而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创设情境探究生命。情境教学对生命教育有着重要作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生命。教师情感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感染,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如教学《蝉》时,教师让学生在阅读基础上找出文章主旨,学生基本上都能找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活着。不管是多少天都要好好活着。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好好活着”,探究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在有限的生命中放出光彩。

课堂教学中除了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进行生命教育外,阅读、写作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有意识的渗透生命教育。阅读教学是进行生命教育的主渠道,可以在一些细节上引导学生感悟生命。如教学《陋室铭》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体会作者的人格魅力,树立正确的生命态度。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命题,引导学生抒发真情实感,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生命体验。

三、结合课外阅读,丰富生命教育的情感

生命教育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将教学有效延伸到课外,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让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命,从而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初中语文教学中延伸课外阅读,不仅是拓展知识的需要,而且还是开展生命教育的途径。如教学《傅雷家书两则》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外阅读《傅雷家书》。这是一本充满父爱的教子名篇,它告诉我们生命是一种关爱与付出,这样能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加深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

摘要: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这为语文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可以说语文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有效载体之一。生命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急需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生命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命教育

参考文献

[1]孔雪华.初中语文生命教育的渗透[J].语文学刊,2013(10).

特殊教育中语文教学 第11篇

多媒体的运用,为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够使一些较难理解的概念、知识变得容易理解,一些原本由于时间、空间限制而无法在课堂上呈现的事物,如今可以通过多媒体得到展示,从而优化特殊教育学校课堂教学。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群体是一些接受能力有障碍的学生, 要帮助这些孩子努力克服和矫正身体残疾带来的困扰,学习一定的语文知识,掌握一定的运用语文的能力,需要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激发受障学生的认知兴趣,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提高他们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于特殊教育学校来说,我们的教育对象比较特殊,学生自身不理想的条件,使他们更应该接受良好的教育。只有依靠教育,才能帮助学生适应以后需要独立面对的生活。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认知能力。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然而兴趣和动机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尤其是特殊学校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往往比正常的孩子要弱。因而教师需要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和感受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激发学生探究心理。多媒体的运用,不仅是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法,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时,可以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把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制作成动画,在课堂上播放视频和故事音频。当他们看到或者听到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时能大致理解故事内容,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多媒体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中复述一下故事的内容,他们能一边讲故事的经过,一边通过手势来表演故事内容。在复述过程中有问题,可以把视频重新播放一次,让学生巩固一次,然后再重新复述。利用多媒体会让学生觉得课文的内容生动形象,简单易懂,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的运用多媒体能有效的降低语文教师的语言教学的工作难度,大大的优化了语文教学工作,也让特殊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多样化。

二、运用多媒体增强学生感知能力

在特殊学校教学中创设学习氛围,多以语言、动作、图片和简单的实物来烘托气氛,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难以提取长时记忆中的有关学习内容。尤其是特殊学校的学生因为各种天生障碍几乎没有什么字词知识的积累,更没有语言文字的感知,因此语文素质较低。特殊学校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设计能够提供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甚至是人工智能。例如教学生字时,借助动画演示来分解生字的拼音、发音与笔画。当他们看到屏幕上不断变化的字词、听到标准生动的发音时,就会觉得有趣,从而自发的跟着一起读,同时,用手练习着书写的笔画,有效的提升他们的注意力,加强学生的语感。语文课堂中充分的交互性能够创设生动、直观、形象的学习氛围,使特殊学校语文教学图文同步、声形一体,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从而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是老师和学生在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效果。合理使用多媒体,可以加大课堂教学密度,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特殊教育学校中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生的优势,避开学生的劣势,让他们学习语文知识,例如视觉障碍的学生一般听觉会很敏锐,口头表达有障碍的学生一般模仿、肢体表达能力更强,因此要充分利用不同学生的优势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乌鸦喝水的动画,教师在播放动画时,可以一边播放一边设置悬念,并向学生提问,要学生们在课堂中互相讨论问题,交流想法,并且一起找到问题的答案。”通过多媒体对这个故事过程的展现以及课堂讨论,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启发了他们的大脑思维,基本理解了课文内容。

实践证明,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其强大的交互性、多感临境性和构想性能够更好的帮助特殊学生学习知识,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科学性,能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合理地掌握和使用时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特殊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实现特殊学校语文教学的最优化。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为特殊学校语文教学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掌握知识。

特殊教育中语文教学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德育教育,渗透

小学阶段, 是人们成长的基础性阶段, 教育的好坏直接决定其性格的优劣。小学的教育教学不能单单是立足于课本, 更多的是向学生灌输一种正确的生活理念, 让学生在成长阶段能够把握好自己的方向。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格, 教会学生生活的重要学科, 涉及的内容非常多, 其中的德育渗透就是重要的一点, 小学的语文教育必须要结合道德培养, 实现综合性教育。

一、德育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 一) 帮助学生在成长阶段形成健康向上的心态

在小学教育中, 德育教育所占比重甚大, 德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品德教育, 贯穿整个小学阶段。从小抓起、从小管理, 是德育教育的特点所在, 是让小学生在最初时保持健康心态、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关键。如果小学生在成长阶段接受了良好的德育教育, 就能让他们的内心充满阳光、充满正能量, 打好坚实的基础, 抵御外来不良信息的影响。

( 二) 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现如今, 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人才,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都需要人才作为基础, 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人才如果想要为社会提供力量需要适应其发展, 做到与时俱进, 教育本身除了传授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外, 更多的是要迎合社会, 根据社会所需培养高素质人才。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告诉他们要适应社会发展, 做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事, 为学生成为未来发展中的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 三) 帮助学生提高其明辨是非的能力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 很多时候对社会上的是非曲折分辨不清, 不懂得多方面、多立场的考虑问题。如果在学习中或者是生活中, 遇到各种诱惑或者是不良因素, 小学生们很有可能会被其所蒙蔽, 进而犯下错误。小学的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其文学能力、理解能力, 加上德育教育的渗透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让学生使用理性作为武器, 去保护自己, 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 面对社会上的不良因素可以果断拒绝, 大大地保护了自身的安全, 让自己在现实社会中早日成长。

二、德育渗透的主要方式

我国小学的语文教育, 事实上对于德育渗透这类工作触及的很少, 教育工作者很少会花很长的时间去备课、去准备相关材料。也很少有教师懂得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道理, 在日常教学中未能很好的利用自身优势向学生展示一种正确的行为模式, 未能让学生感受到: 其实正直、果敢、认真就在自己身边。如何才能在语文教育中灵活的渗透德育元素呢?

( 一) 在朗读训练中渗透, 提高学生的认知程度

德育渗透需要体现在任何方式上, 做到“无孔不入”。很多时候, 小学的语文课文都需要学生们声情并茂的朗读, 朗读中就可以巧妙地进行德育渗透, 让学生明白文章表达的根本含义。教师在向学生解释陌生词之后可以让学生自由的朗读, 领会课文中相关人物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 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章讲解, 加深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程度, 更为深刻的理解相关人物, 方便之后的正式朗读。例如, 小学阶段有一篇课文《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教师讲授后, 学生自由理解、自由发挥, 可以选择几个学生代表让他们大声的朗读课文, 凸显出抗日英雄的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 读出共产党员那种舍身取义的精神。教师要在学生朗读之后立即对其进行评价, 慷慨激昂的再一次强调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 让学生在内心中产生一种敬佩感、自豪感, 实现德育教育的预期目标。

( 二) 在识字造句中渗透德育元素

小学的语文很大程度上是让学生们认识并掌握更多的中国字, 培养学生组词、造句、沟通、分析等能力。在正常的识字造句中,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总结一些有趣的元素, 可以从字本身的结构入手, 让学生观察并分析, 之后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经验将汉字与为人处世等德育信息联系起来, 让学生得到道德的熏陶。

例如, “人”字, 一撇一捺是为“人”, 告诉学生这个字实际上很简单, 一撇一捺相互支撑在一起形成的人。比喻人们生活在社会上就是需要同周围的人联系在一起、团结在一起, 简单来讲就是要相互帮助、相互支撑、相互扶持, 这样才能立足于社会, 才能称其为“人”; “悟”字, 一个竖心旁加上“吾” ( 吾即我) , 意思就是用心思考, 做一个爱思考的我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思想。告诉学生们, 要领悟、要醒悟, 无论任何事情都要不断的进行思考, 才能有所收获。

( 三) 借助课外活动, 提高德育渗透的深度

除了在传统教学中进行渗透, 更多的要进行创新, 因为语文教学需要迎合时代的发展, 无论是语文知识还是德育元素, 在教育过程中都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 需要做到新式新颖、丰富多彩。所以, 在小学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一些生动的课外活动, 弥补课堂上枯燥教学的不足之处,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自主投入到教学过程中。

课外活动多种多样, 可以组成一个小舞台, 让他们自由展示自己的才能, 培养他们勇于表现的精神,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防止学生未来在公共场合出现怯场问题; 组织群体活动, 让学生集体参与, 在提高学生知识量的同时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能力, 让他们懂得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

除了上述提及的几个活动之外, 好书推荐也是提高德育水平的一大方式。在好书中, 值得思考的内容非常多, 书本就好比一个优秀的老师在向学生传授一些受益终生的道理。语文教师要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向学生推荐一些简单易懂且有意义深刻的书籍或者文章, 供学生们阅读, 不断拓宽他们的视野, 让他们在书中学习其中的道理, 培养自身的道德情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文章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进行了系统分析。教师在教学阶段, 需要从语文课文中挖掘德育元素, 以此为突破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认识到人性中的善恶美丑。德育教育符合我国教育教学的要求, 更是现代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脉, 希望在未来的语文教育中可以挖掘出更多教学元素, 实现综合教育、多元化教育。

参考文献

[1]黄新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 (14) .

[2]宋贵.教书育人, 润物无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 2014, (2) .

上一篇:中国汽车时代下一篇:创办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