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动力范文

2024-07-28

基本动力范文(精选6篇)

基本动力 第1篇

船撞桥问题由来已久,特别是近20年以来,我国国内陆续发生了多起船桥相撞事故。现有的国内外桥梁船撞设计规范和指南,都将船舶对桥梁的冲击作用等效为静力荷载[1]。2008年,我国学者王君杰和范立础[2]在第18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上明确提出建立桥梁船撞动力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建议,本文是在这一方向上进行的一个初步努力。

2 船桥碰撞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2.1 碰撞问题的有限元分析基本方法

在有限元分析方法中,碰撞问题通常采用有限元模型之间的接触来分析模拟。进行接触分析,需要定义接触的主面和从面,在求解的每一时间步上,检查从面上的节点是否已经穿透主面。某一时间步上,如果发生穿透的情况,则需要在垂直于主面的方向上施加一作用力以阻止从属节点的穿透,这个作用力就是接触力。 接触力的大小取决于穿透量和接触面两侧的单元特性,这种计算接触力大小的方法也称为罚刚度法[3]。所有单元接触力的合力就是两个物体间的碰撞力。

2.2 船桥碰撞的基本简化模型

船桥碰撞的具体形式多样,本文研究的是轮船与桥梁下部结构发生碰撞的情况。为了建立普遍适用的动力荷载模型,需要将碰撞中的各种条件和因素加以简化,得到基本的动力荷载模型;而复杂的桥梁下部结构形式和船舶碰撞角度对船舶撞击力的影响则可以通过各种修正系数反映[4]。根据这一思路,本文将桥梁的下部结构简化为一个刚性墙壁,研究船头与刚性壁发生正面撞击的碰撞力学模型。

2.3 代表轮船及其碰撞有限元模型

图1是各代表船舶的有限元模型。对碰撞接触的船艏部分作了比较精细的模拟,远离碰撞区域的部分网格划分相对较粗,并以刚体代替。在碰撞计算中考虑了钢材应变速率效应和钢材断裂效应。

2.4 典型碰撞力时间过程

碰撞力时间过程与船舶的载重量大小和撞击速度有关,本文计算了3艘代表性船舶分别在1.0 m/s,1.5 m/s,2.0 m/s,2.5 m/s,3.0 m/s,3.5 m/s,4.0 m/s,4.5 m/s和5.0 m/s的冲击速度下的碰撞力样本时间过程,共27个计算样本曲线(见图2)。

3 船桥碰撞动力荷载模型

对于具体的撞击过程,从碰撞过程中船艏变形与撞击力的关系出发,通过船艏变形随时间变化发展的关系可以建立起船撞力与时间的关系。

设船撞力为船艏变形的函数:

F=f(x) (1)

其中,x为船艏变形,设其为时间的函数:

x=g(t) (2)

显然,通过建立复合函数,可以得到碰撞力与时间的关系,即一种新的碰撞力时程简化模型:

F=f[g(t)]

通过对不同初始撞击速度下的船艏正撞刚性墙的计算结果可以发现,碰撞力与撞深关系曲线在达到该速度下的最大撞深前的变化不大,而撞深随时间发展的过程也相类似。假定不同速度下的碰撞力随撞深发展在达到该速度下的最大撞深前可以用同样的函数形式表示,并且是单调增加的,达到最大撞深后随撞深的递减而迅速减小,这一过程类似于弹塑性材料的加载与卸载的过程,见图3。上升段撞击力F与撞深x之间可建立起幂函数的关系,下降段可采用直线关系表示:

其中,T′为最大撞深D出现的时间;T为碰撞持续时间。

船舶在不同初始速度下,碰撞的撞深随时间发展达到最大值后又逐渐减小,撞深的下降段是由达到最大撞深后的船体回弹造成的。船体撞深的增大段可以采用1/4的正弦函数模拟,撞深减小段可以采用直线模拟,见图4。

将式(5)代入式(4),可以得到撞击力的时程也分为两段:

其中,参数T,T′,D可以取为速度V的函数;a,b需要利用船舶达到最大撞深前总的船撞力做功量E来得到,参数a,b的取值应满足简化模型的最大做功量与统计量E相等,即满足式(7),并由该式可确定常数a,b的取值。

E=aDb+1b+1 (7)

各参数统计结果见表1。

4 结语

船撞荷载是一种动力荷载,对桥梁的作用应体现其动力效应,本文旨在提出一种考虑船撞荷载动力效应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中提出的基本动力荷载模型,建立在船艏正碰刚性墙的数值模拟结果基础上,刚性墙面积足够大,这对于船舶正撞基础刚度较大的桥梁是适用的。然而,当基础的水平刚度相对较小,碰撞接触面积较小,碰撞的角度为非正碰的情况下,需要通过进一步研究,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加以修正和改进。

摘要:基于撞击力大小与船艏撞深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桥梁船撞动力荷载模型,以区别于以往将船撞荷载作为静力荷载的考虑方法,有利于考虑船撞荷载的动力效应,方便于有限元计算分析。

关键词:船撞力,动力模型,变形,刚度

参考文献

[1]王君杰,颜海泉,钱铧.基于碰撞仿真的桥梁船撞力规范公式的比较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23(2):68-73.

[2]王君杰,范立础.建立桥梁船撞动力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建议[A].第18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943-949.

[3]赵海鸥.LS-DYNA动力分析指南[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3.

基本动力 第2篇

摘 要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大趋势,即便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仍然很大,但是绝对不可以忽略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对农村人力资源供给的负面影响。现阶段考虑保障我国农村基本人力资源供给并非杞人忧天。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后,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其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供给

一、文献综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社会现象,学术界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深层次研究。目前理论界比较一直的认为,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许多学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产生的原因、意义,劳动力流动的规模,描述农村劳动力的性别、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等特征,以及制度因素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等方面。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和意义学术界认为,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居住地由农村向城镇转变具有历史必然性。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原因:城乡经济改革为劳动力流动创造了制度条件,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20世纪80年代初农业中家庭承包制的实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林毅夫,1999)。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农村释放出剩余劳动力(Yaohuizhao,1999)。城市经济的发展,非国有经济的出现和不断壮大,以及城市就业政策的松动,都使得对迁移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另外,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迫使农民逐渐向城市迁移,寻求脱贫致富之道,劳动力的农村向城市的转移成为了一种社会的普遍现象。

1.农村流动劳动力的社会经济特征

蔡昉认为,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年龄明显低于劳动人口的平均水平,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20岁至35岁之间,属于农村青壮年劳力。另外,外出农村劳动力多为受过初中以上教育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高于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水平。最后,外出务工者中男性比例大大高于女性。

2.户籍制度的影响

大多数学者认为,户籍制度的存在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及其对劳动力迁移的抑制。吴宏洛认为我国转型时期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制度性的缺陷在于分割了劳动力市场,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不能进行有序流动并且阻碍了非农就业的进程,造成的后果就是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不利于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和统筹城乡经济、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3.农村劳动力流动对迁出地的影响

杨成章和王国清认为,农村出现人力资本空心化现象,使农村人力资本存量降低,阻碍农村科学技术进步和推广,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人才状况出现很严重的问题,高素质人才外流,导致农村基层组织干部缺乏、农村政策传导发展受阻;农村人力资本存量降低,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城乡出现留守儿童教育、留守老人赡养、夫妻长期分居导致离婚率增加等社会问题。

总体来看,我国学者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较深入而且研究角度丰富,这些研究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问题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也为本研究提供了重大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但是,国内研究大多关注如何打破农民工进城障碍,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背景下,如何保障农村基本的人力资源供给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虽然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目庞大,但已经出现的农村人才流失问题的确证实此项研究并非杞人忧天。本文正是从此角度出发,对保障农业基本人力资源供给给出政策建议。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已成大趋势

由于我国人口的增长,耕地逐年减少,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等,使得我国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在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改善农村经济状况,造就一批新型产业工人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激活了长期被困在土地上的剩余劳动力资源,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对中国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中国经济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我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已成大趋势,即便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压力仍然很大,但是绝对不可以忽略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对农村人力资源供给的负面影响。

三、劳动力转移后,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其问题

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不合理、不科学、不理性的转移,已经使我国部分农村基本人力资源供给出现问题,农业生产得不到保障,削弱了农业生产能力。

1.农村优秀劳动力大量外流,农业生产得不到保障

外出务工者多为农村中素质相对较高的年轻人,农村青壮劳动力严重缺乏。2006年,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初中学历和高中学历的人分别占65.5%和14.6%,比全部农村劳动力中相应的比例分别高出16%和4.3%。2008年,在外出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和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达67.7%和15.8%,分别比全部劳动力中相应文化程度的比例高17.6%和1.2%。2006年外出的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0.5岁,其中在乡外县内、县外省内、跨省流动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分别为36.8岁、28.6岁、26.1岁。2008年,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28.1岁,比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低8.8岁,其中在省外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为27.7岁,比在省内就业的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低0.4岁。

2.“386199”部队留守农村,制约农村发展

随着“打工潮”的涌动,带走了大量的农村青壮劳动力,留守在家的自然都是一些妇女、儿童和老人,有人便戏称这些留守大军为“386199”部队(即38为妇女群体,61 为儿童群体,而99 为老年人群体)。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已经成为中国农村的特色风景,无法带来农村经济真正的繁荣。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挣钱,留守农村的多为老弱病残,文化素质较低,思想保守,对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经营方式的认同和接受较慢,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都较弱,再加上于城乡二元体制和户籍制度的限制以及教育不公平问题使留守儿童进城上学困难重重,下一代将面临没有或缺乏来自父母的教育和引导,倘若留下新一代的农村文盲,将得不偿失。

3.新农村建设主体缺失,新农村建设面临人才缺失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村人才匮乏将是新农村建设中的“硬伤”。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留守部队多为老弱病残,新农村建设靠谁来完成?农民的主体地位如何有效实现?这些都是我们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农村生产的发展和进步,依赖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推广。但是科学技术的推广,是一个包含技术消化、吸收和提高的系统过程,需要一支数量庞大、素质过硬、富有创新精神的适应现代化大生产要求的农村劳动力队伍。大量流出的农村优秀人才,本是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这些优秀劳力,本是农村人力资本的主要载体,他们的流失,降低了农村劳动力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承接、吸收能力,已经使农村人力资本存量降低,严重阻碍了农村科学技术进步和推广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如何保障我国农村基本人力资源供给

农民工进城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如果长期让以上不良问题存在,必然导致农业发展受限制、城市建设受影响,在农村出现新的耕地抛荒或隐性抛荒,在城市出现新的弱势群体,严重威胁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农业基础地位的巩固,影响新农村建设。现阶段考虑保障我国农村基本人力资源供给并非杞人忧天。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必须重视农业的发展,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农业生产的基本人力资源供给。

第一政府应警惕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过快和规模过大,提前做好预防控制措施。虽然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仍然很大,但是一旦出现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和规模过大,将给城市和农村带来难以控制的问题。要科学合理地解决农村非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采用“离土不离乡,离田不离农”,“忙时下田,闲时进厂”的思想,积极引导农村非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拓宽渠道,引导农民在附近的城镇从事工业生产或农产品加工,不仅增加农民收入,更重要的是能确保正常的农业生产不受影响。

第二政府要适当引导,减少劳动力转移盲目性,坚决杜绝政绩工程。一是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科学、有序流动,适当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性别、年龄比例,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正确、需要的岗位上去。大部分进城的农民工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对于城市的就业形势不清楚,更没有掌握所需要的技术,在这种情况下的劳动力转移只是一种盲目的、随大流的、简单的人口流动,给社会带来的问题是弊大于利。二是在积极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必须留住、稳住一批建设现代农业急需的有素质、有创新精神的青壮年农民。

第三加强农民教育和培训,提高单个农民素质,提高农民单个生产能力。劳动力素质是影响自身择业能力与收入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普遍较低,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政府首先要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完善农村教育政策,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其次,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全面启动以传授应用技术为主的农村劳动力的职前、在职教育。另外,还要根据各地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及农业现代化要求,有效地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分层次、分专业、分类型的强化培训。

第四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农村人力资源需求。农业机械化大大改变了农业的增长方式和农民的生活方式,不仅大大释放了农村劳动力,更可以在农业基本人力资源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代替人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弥补农村基本劳动力供应不足的状况。

第五规范土地流转,加强土地流转的法制法规建设,更要杜绝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行为,使农民在进城之后还有回头路,后顾无忧,保障农业劳动力有效供给。

参考文献:

[1]徐健蓉.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初探.现代经济.2008(6).

[2]候风云.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估计及外流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农业经济导刊.2004(7).

[3]王莹,南灵.浅析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92-593.

基本动力 第3篇

在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方面, 《意见》提出, 加快孤网县城的联网进程, 加快延伸电网到乡、到村。西藏及青海藏区县城全部联网或建成可再生能源局域电网, 农牧区电网基本全覆盖, 建成到乡、到村的完整区域农村电网。

在光伏扶贫方面, 《意见》提出, 在光照条件良好 (年均利用小时数大于1 100 小时) 的15 个省 (区) 451 个贫困县的3.57 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范围内开展光伏扶贫工作。到2020年, 实现20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3 000元以上的目标。

在能源开发建设方面, 《意见》提出, 农网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连片特困地区倾斜。●

基本动力 第4篇

科学技术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纪念爱因斯坦相对论发表100周年

爱因斯坦相对论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也改变了人们的历史观.过去把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仅仅看作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无疑过分夸大了阶级斗争的作用.我们应给人类的科学技术活动以充分的科学的认识,赋予它应有的历史地位.同时,也应当给阶级斗争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作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对于过去违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提法及其造成的危害,应予相应纠正.

作 者:刘建国 马龙闪 LIU Jian-guo MA Long-shan  作者单位:温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刊 名:温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WENZHOU NORMAL COLLEGE(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5 26(5) 分类号:C0 关键词:爱因斯坦   相对论   科学技术活动   历史观  

基本动力 第5篇

一、河南省劳动力供给基本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劳动力的供给也称劳动供给, 从宏观的角度讲, 劳动力供给是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的劳动力供给总的状况。从劳动力供给的数量看, 包括两类:一是劳动力的自然供给, 二是发展型的派生供给。劳动力的自然供给是指劳动力供给的一种自然状况, 反映的是一种长期性、常态化的劳动力供给状况;发展型的派生供给主要是由制度性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劳动力供给增加 (如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 导致长期积淀的社会大量富余劳动力的释放, 造成的劳动力供给的阶段性增加) , 它反映的是一种阶段性、偶发性的劳动力供给状况。河南长期作为我国人口大省、农业大省之一, 其劳动力供给的状况与构成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 必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一) 河南省劳动力供给的基本状况

人口总量大, 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河南长期以来的基本省情。因此, 河南劳动力供给也基本体现了这一基本状况。具体来看, 近些年河南劳动力供给呈现出几个基本情况:一是劳动力供给的总量规模大。从广义上讲, 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资源直接相关。由于河南人口规模大, 劳动力资源丰富, 劳动力的供给总量也始终保持在较大规模。二是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大。由于几次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员都处于劳动年龄阶段, 因此河南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基本上都在50%以上, 2010年这一比例将近62%。三是非劳动年龄段但参与社会劳动的人员多。河南非劳动年龄段的参与社会劳动的人员较多, 主要表现在青少年人口参与社会劳动多、城市离退休人员“二次就业”比例大、农村超出劳动年龄的人员一直不退出社会劳动的情况突出。这种状况既与河南经济发展落后、教育水平低有关, 也与河南整体生活保障水平不高有密切联系。四是农村劳动力供给规模大。由于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 城市化水平不高, 农村人口的比例大, 因此农村劳动力资源特别丰富, 农村劳动力供给量特别大。目前, 河南农村劳动力的规模在4800万以上。

(二) 影响河南省劳动力供给的因素分析

一个区域的劳动力供给由自然供给和发展型的派生供给两部分构成, 劳动力供给情况主要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通常来说, 一个区域内劳动力的自然供给数量主要受区域内人口总量、人力资源状况、劳动者的就业意愿及劳动参与率的高低等关键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一般来说, 一个区域内人口总量大、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参与率高, 该区域的劳动力自然供给的总量也就大;反之, 劳动力自然供给的总量就小。发展型的派生供给更多的是受体制变革、政策调整和技术革新等因素影响。这种供给是原有体制内富余劳动力的一种释放, 具有一定的不可测性, 一般无法进行定量的分析, 只能做一个宏观的预测。在此, 我们只就劳动力的自然供给做一个较为详细的分析。

1. 人口总量。

人口总量, 主要是指区域内人口数, 是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范围内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 虽然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20‰多下降到近阶段5‰较为稳定的增长状况, 但由于人口基数过于庞大, 河南的人口总量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到2010年年底河南省人口总数已经达到9405万人, 比1957年增加了4565万人。实际上, 由于2010年度采用的是常住人口数, 考虑到河南省外流动人口数量较大, 再加上部分政策外生育的人口, 实际上目前河南的人口总数已经过亿。这么庞大的一个人口总数, 长期来看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 河南的劳动力供给总量将会保持在一个较大的规模。

2. 劳动力资源状况。

从广义上来讲劳动力资源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 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参照一些通行的口径, 我们可以用16岁以上的全部人口的情况来体现劳动力资源的状况。从表一, 根据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可知:从1953年第一次普查起至2010年河南16岁以上人口数量由2290万人增长到7301万人, 净增了4553万人;而其中最能反映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劳动年龄人口绝对量也由2290万人增长到5819万人, 净增了3529万人。这两个指标无论是绝对量还是增长量的规模都很大, 充分体现了河南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3. 劳动参与率。

从学术角度来讲, 劳动参与率是指经济活动人口 (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 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 是用来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状况的指标。其中, 经济活动人口是指所有年龄在16岁及以上, 在一定时期内为各种经济生产和服务活动提供劳动力供给的人口, 经济活动人口实际上就是劳动力人口。河南长期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决定了河南必然保持较高的劳动参与率。具体分析, 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河南整体工资收入偏低, 扩大了家庭对社会的劳动力输出;二是收入渠道单一, 劳动收入仍是个人收入的主要来源, 这就加大了人们对劳动市场的依赖性, 提高了劳动力参与率;三是就业关联型社会福利政策增加劳动者就业意愿, 长期以来, 在现行的社会形势下, 劳动者各项社会福利与就业紧密相关, 这无疑加大了劳动者参加工作的意愿;四是教育观念亟需转变, 青少年受教育水平较低, 大量的青少年提早进入了劳动力市场;五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提升了劳动者就业意愿。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 并不能切实保障公民的现实需要。特别随着老龄化步伐的加快, 大量退休老人为满足老年生活的需要, 会积极参与二次就业, 从而拉升河南整体的劳动参与率。

单位:万人

数据来源:《河南2011统计年鉴》, 数据为历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数据来源:《河南2011统计年鉴》, 数据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根据劳动参与率的定义可知:劳动参与率=经济活动人口 (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 /劳动年龄人口×100%。而在实践中, 由于河南经济活动人口的规模过大, 要考量劳动力的供给状况, 必须计算实际的劳动参与率。这就需要把劳动年龄人口之外但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也计算进来, 也就是说用劳动力资源的数量作为基数来计算更为科学。这样:实际的劳动参与率=经济活动人口 (现实的劳动力人口) /劳动力资源数量×100%。

由表二可知, 2010年河南省实际的劳动参与率超过了80%, 达到83.6%。这充分说明河南不在劳动年龄段的人口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比例较高。总之, 在人力资源丰富的前提下, 较高的劳动参与率会使得河南劳动力供给量非常大, 给社会带来比较大的就业压力。

二、河南省劳动力就业基本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一) 河南劳动力就业基本状况

数据来源:根据《河南省2011统计年鉴》计算得来。

河南的基本省情和劳动力供给的基本状况, 决定了河南的劳动力就业难度比较大, 就业压力将会长期存在。尤其是在当前外围经济前景不明朗, 面临经济下滑的不利形势下, 就业的形势非常严峻。对此, 近几年河南采取了促进就业的多种措施, 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总体来看, 目前河南的就业工作基本稳定。“十一五”每年全省新增城镇就业都在100万以上, 实现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以下的合理水平。“十一五”平均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在100万人以上。其中, 2011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41.1万人, 失业人员再就业42万人, 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9.7万人, 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141.1%、120%、131.3%;城镇登记失业率3.35%, 低于4.5%的控制目标;截至2011年年底, 河南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2465万人, 其中省内转移1258万人, 省内就业超过省外就业51万人。

(二) 影响河南省劳动力就业因素分析

1. 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一般来说, 经济发展水平与就业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经济增长的速度越快, 就越能带动就业的增长。因为经济产出的增长, 总是要依赖于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 因此经济增长必然会带动就业的增长。但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同等速度的就业增长。因为, 就业增长还取决于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 即GDP每增长1%所创造的就业岗位增长的百分数。

由表三可知, 1999年—2010年这十二年间, 河南经济保持了11.6%的增长率, 就业人口相应增长了1.6%, 就业弹性系数为0.14。而如果分阶段看:1999年—2005年阶段, 河南就业的弹性系数为0.17, “十一五”期间为0.10。总体上看, 就业的弹性系数出现了下降。如果参考世界各国及我国长期的情况, 可以得出:经济增长能够带动就业的增加, 但这种带动作用长期来看会逐渐减弱, 就业的弹性系数呈下降趋势, 并最终随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以2010年河南6000万从业人员数量为基数来计算的话, 如果“十二五”河南经济保持年均10%的增长速度, 就业弹性系数大致在0.14~0.17上下, 那么每年预计能够带动就业增长大致为80万~100万人。

2. 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

基本动力 第6篇

在日本, 新干线列车穿越人口密集地区。所以, 降低新干线列车造成的道旁噪声对保护铁路沿线环境是至关重要的。由于空气动力噪声的声功率与列车运行速度的6次方~8次方成正比, 空气动力噪声成为高速线路道旁噪声的主要噪声源。受电弓尤其是弓头 (图1) 是新干线列车主要的空气动力噪声源之一。

已知弓头产生空气动力噪声的机理如下:弓头在空气中移动时, 弓头周围的气流从弓头表面分离和弓头后方的卡门涡流脱落造成压力波动。这种压力波动向远方传播, 称之为风吹声。因此, 如果可以控制弓头周围的气流, 那么就可以消弱卡门涡流, 相应地就可以降低弓头的风吹声。

以前的研究[1,2,3]试图用优化形状及采用多孔材料的方法来减弱噪声。虽然这些被动方法是有效的, 但还是有必要使用一种新技术进一步降低空气动力噪声。现在的研究集中于气流的主动控制方法:在弓头表面应用等离子体激励器作为气流控制装置。等离子体激励器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气流控制装置, 正日益引起空气动力研究人员的关注。图2为等离子体激励器的典型结构。等离子体激励器在其表面产生等离子体并对周围空气产生体积力, 诱导局部气流。体积力吸引周围空气并引起切向气流。用专用电源 (输出电压:几千伏, 频率:几千赫兹) 向激励器供电。虽然供电设备是专门设计的, 但如电介质和电极等其他元件还是易于得到的。本次研究进行的风洞试验中, 用0.05mm厚的卡普顿 (聚酰亚胺) 胶带作电介质, 用0.035mm厚的铜箔胶带作电极。从这个意义上说, 等离子体激励器有许多优点, 如:厚度很薄, 没有复杂的机械结构, 易于装配。目前, 由于等离子体激励器诱导的气流速度不足以控制高速气流, 因此只能用于控制低速 (约几米每秒) 气流。但是可以断言, 等离子体激励器能够产生前所未有的气流控制效果, 并为气流控制及机理提供了新的理念。在当前的研究中, 等离子体激励器应用在弓头上, 进行了两项评定来阐明其气流控制效果及机理。第一项评定采用低速风洞试验。在风洞试验中通过检测弓头周围的流场, 验证了低速时的气流控制效果。 第二项评定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 (CFD) 分析。CFD分析估算了高速时的气流控制效果和降低空气动力噪声的效果。

2 风洞试验

2.1 风洞试验概述

在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的小型低噪声风洞 (喷管尺寸:760 mm×600 mm, 最高气流速度:150km/h) 进行了风洞试验。通过使用可同时获得二维平面气流速度分布的粒子影像测速法 (PIV) , 评定弓头后方的流场, 验证了等离子体激励器的气流控制效果。在PIV测试中, 在流体里撒播油粒子。用激光片光照射油粒子, 用高性能CCD摄像机拍摄粒子影像对。从两张快照间粒子的时间间隔和位移, 可以获得快照平面的气流速度矢量场。风洞试验的试验装置和坐标系见图3。

2.2 弓头应用等离子体激励器

如图4所示, 将等离子体激励器用于按比例缩小一半的弓头模型。将等离子体激励器紧靠气流分离点 (即弓头的逆流角) 逆流安装 (见图4 (b) 方案1) 和顺流安装 (见图4 (c) 方案2) 。用专用电源 (KI-Tech., PSI-PG1040F) 驱动等离子体激励器。AC电源的电压为8kV, 频率为4kHz。本次试验中的等离子体激励器诱导的气流速度约为1 m/s。考虑到供电设备的容量, 等离子体激励器的跨长为100 mm。如图5 所示, 在等离子体激励器两端附近安装了隔板, 以防止由等离子体激励器控制的隔板间的气流, 与不是由等离子体激励器控制的隔板外的气流混合。

由于等离子体激励器诱导的气流速度比较低, 因此最好设定低的自由气流速度和使用小比例模型。故将自由气流速度设定为4.6m/s (这是风洞的最小气流速度) , 模型比例设定为 (以便等离子体激励器的跨长比弓头截面尺寸长得多) 。本次风洞试验的雷诺数约为7.7×103, 比新干线真实列车的要小得多。然而, 认为弓头周围的气流是充分发展的湍流, 对雷诺数依赖性很小, 所以, 认为本次风洞试验观测到的基本气流控制效果和机理适用于新干线真实列车。

2.3 风洞试验结果

图6为用PIV测试的流场的比较, 图6 (a) ~图6 (c) 为主气流方向平均流速分布。根据这些图, 方案1 (见图6 (b) ) 和方案2 (见图6 (c) ) 的尾流区与 “不用PA” (见图6 (a) ) 的情况相比, 在主气流方向更长。认为等离子体激励器抑制了弓头表面的气流分离并稳定了剪切层。图6 (d) ~图6 (f) 为垂直于气流方向的均方根速度 (以下称为横向RMS速度) 波动的分布。根据这些图, 方案1 (见图6 (e) ) 和方案2 (见图6 (f) ) 的横向RMS速度与“不用PA” (见图6 (d) ) 的情况相比, 变得更小了。也就是说, 等离子体激励器消弱了卡门涡流, 并降低了非定常速度波动。方案1与方案2相比, 确认方案2获得的气流控制效果更明显。因此, 将等离子体激励器用在分离点右侧顺流方向, 比用在分离点左侧逆流方向的效果更好。

从这些结果, 可以将用等离子体激励器的气流控制机理说明如下。等离子体激励器诱导的切向射流速度 (约为1 m/s) 比4.6 m/s的自由气流速度要低得多。因此, 主要的气流控制效果来自气流吸引效果, 而不是切向射流本身。在方案1中, 由等离子体激励器产生的体积力改变了边界层的速度分布。相反, 方案2中等离子体激励器吸引分离的剪切层并阻止弓头的气流分离, 从而削弱了卡门涡流。如果在高速范围内获得这些效果, 那么用等离子体激励器获得的气流控制机理就可以降低空气动力噪声。然而, 由等离子体激励器诱导的速度不够高。因此, 风洞试验不能验证空气动力噪声降低。故进行CFD分析来评估高速时的气流控制效果和降低空气动力噪声的效果。

3 CFD分析

3.1 CFD分析概述

进行CFD分析来评估高速时由等离子体激励器获得的气流控制效果和降低空气动力噪声的效果。本次CFD分析使用ANSYS Fluent 13软件, 用大涡模拟 (LES) 计算了非定常流场。图7为CFD分析的计算域和边界条件。分析了跨长为150 mm、比例为 的弓头模型周围的气流。单元最小尺寸为0.01mm, 计算单元总数为143 万个。 自由气流速度为36.1m/s (130km/h) , 计算时间步长为1.0×10-4s。积分时间为0.45s (4 500个时间步长) , 评定了0.05s~0.45s间的流场。

3.2 等离子体激励器的模拟

基于Shyy等[8]提出的模型, 采用简化定常体积力模型模拟了等离子体激励器的效果。图8为定常体积力模型。由式 (1) 求出的定常体积力只用于等离子体三角区域 (由图8所示的点A、点B和点O形成的区域) 。

定常体积力模型用于弓头模型上 (图9) 。体积力幅值设定为F0= 8.0×106N/m3。图10为在无自由气流速度的条件下, 利用本模型获得的体积力分布和诱导速度分布。图10证实本模型适用于模拟等离子体激励器的典型效果 (即吸引周围空气和诱导切向射流) 。

3.3 CFD分析结果

图11~图13为CFD分析的结果。在这些图中, 体积力幅值为F0= 8.0×106N/m3, 诱导速度为61m/s。诱导速度约为自由气流速度的1.7 倍。图11为主气流方向的平均速度分布。“用PA”情况的尾流区 (见图11 (b) ) 在主气流方向比“不用PA”情况 (见图11 (a) ) 的要长。 图12 为垂直于主气流方向的RMS速度分布。“用PA”情况 (见图12 (b) ) 的RMS速度比“不用PA”情况 (见图12 (a) ) 的要小。这些趋势与风洞试验结果一致。图13为跨度方向瞬时涡量分布。“用PA”情况 (见图13 (b) ) , 从弓头表面的气流分离得到明显抑制, 尾流区的卡门涡流得到削弱。根据这些结果, 推测即使是在高速时, 弓头周围的流场也能得到控制。

3.4 空气动力噪声评估

根据非定常CFD分析, 用紧近似卡尔方程[9]计算了弓头辐射的空气动力噪声。

图14为用式 (2) 获得的在观测点x (0m、5m、0m) 的声压级。观测到的“不用PA”情况下, 在80 Hz附近存在窄频带峰值噪声。与之相反, 在“用PA”情况下, 峰值噪声急剧下降。这表明在高速时也可用功率足够强的等离子体激励器来降低弓头辐射的空气动力噪声。然而, 目前功率足够强的等离子体激励器不容易获得。此外, 实际应用时, 等离子体激励器还有一些缺点。因此, 有必要更详细地了解等离子体激励器的气流控制机理, 并依据等离子体激励器的气流控制机理, 提出另一种实用的气流控制方法。

4 结论

本次研究将等离子体激励器应用在弓头上并进行了2项评定。第一项评定是进行低速风洞试验, 来验证在低速气流时的气流控制效果。第二项评定是用CFD分析, 来评估在高速气流时的气流控制效果和降低空气动力噪声的效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将等离子体激励器用于弓头分离点附近, 弓头表面的气流分离可以得到控制, 卡门涡流可得到削弱;

(2) 等离子体激励器紧靠弓头表面气流分离点顺流安装, 比紧靠气流分离点逆流安装更能有效地控制流场;

(3) 等离子体激励器阻止了弓头表面的气流分离, 削弱了卡门涡流并降低了速度波动;

(4) 根据CFD分析结果, 推测即使在高速时, 等离子体激励器可控制弓头周围的流场, 并可降低弓头辐射的空气动力噪声。

基于等离子体激励器获得的气流控制机理, 建议提出一种实用的空气动力噪声降低方法。

参考文献

[1]Sueki T., Takaishi T., Ikeda M., Arai N..Application of porous material to reduce aerodynamic sound from bluff bodies[J].Fluid Dynamics Research, 2010, 42 (l) :015004.

[2]Sueki T., Ikeda M., Takaishi T..Aerodynamic Noise Reduction using Porous Material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High-speed Pantographs[J].Quarterly Report of RTRI, 2009, 50 (1) :26-31.

[3]Ikeda M., Mitsumoji T., Sueki T., Takaishi T..Aerodynamic noise reduction of a pantograph by shape-smoothing of panhead and its support and by the surface covering with porous material[C].Presented at 10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Railway Noise, 201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基本动力】相关文章:

动力分析05-07

文化动力05-10

自转动力05-13

科研动力05-24

智慧动力05-31

中国动力06-10

动力装置06-20

动力工程06-24

动力总成06-29

团体动力07-03

上一篇:尾气系统下一篇:旁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