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范文

2024-08-20

留白范文(精选12篇)

留白 第1篇

关键词:朱耷,孤鸟,留白

弯折的枯枝, 燕雀一足独立, 栖于枝梢, 除却这一枝、一鸟和年月落款的印迹, 画卷所呈现的再无别象, 寥寥墨迹, 便是朱耷《孤鸟》一图给我的最初印象。而反复思量, 画面上简简数笔点缀下的大片留白, 却渗透出欲说还休的别样滋味。

画的作者, 朱耷, 原名朱统銮, 号八大山人、雪个等, 江西南昌人, 是明朝宗室后裔, 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

朱耷自幼受良好教育, 16岁便为秀才, 正当他年少激昂, 满怀鸿鹄之志时, 呈现在他眼前的, 却是李自成的起义军攻破北京, 吴三桂引清兵入关, 大明王朝被彻底推翻。这一切都迫使朱耷的仕途梦想化为泡影, 而战乱中, 朱耷的父亲、妻儿相继而亡, 如此丧家亡国之痛, 加上对政治迫害的躲避, 23岁的朱耷遁入空门。

特殊的身份和经历给了朱耷独特的生命体验。如果说画为心迹, 那朱耷的作品中也必然有他独特的情愫和意蕴。

谈到朱耷画作的意蕴所指, 通常, 人们会把目光聚焦在画面所呈现的物象上。比如他的花鸟画, 不求形似, 总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求所欲表现的意象:白眼向天的鸟、斜睨世界的鸡, 流露出画家不肯臣服的倔强与偏执, 也凝定着画家内心深处的悲愤;一尾孤鱼, 无水无草, 空寂无边, 孤独冷清的形象, 写意出画家对世态人情的调笑和戏谑;一支幽兰, 斜倚于瓶中, 愁绪无边, 忧思无处安放, 寄寓着“长借墨花寄幽兰, 至今叶叶向南吹”的情思。

他的山水画, 也多是荒原野岭、汀树萧疏、山河寥落、旷无人烟, 即便是偶尔出现在画面上的孤亭茅屋, 也令人联想到高人隐士或村妇农夫所居之所, 远离喧嚣繁华, 荒凉寂寞。

这种种意象, 无不深切表露了朱耷作为明朝宗室“沧海遗珠”的悲哀心酸与无奈, 或许他也只能用“涅般寂静”之法控制自己的灵魂, 用极隐晦的笔触来反映自己深埋心底的爱与憎, 借软韧的笔墨寄寓自己苦楚的坚持。

而本文所关注的, 与此相反, 无意再聚焦画面呈现出的具体意象, 旨在透过画面的无墨之处探究朱耷画作的独特意味, 进而推及艺术的“留白”之美。鉴于笔者知识有限, 难以就朱耷所有画作一一对比以做宏观论证, 所以仅选取自己比较熟悉的一幅《孤鸟》图入手展开论述。

《老子》中有这样一句话, “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朱耷的《孤鸟》图便有这样的意味, 虽用笔寥寥, 却形神兼备, 似乎, 艺术语言越简损, 却越能趋近于作者所要表达的“道”。

每次看这幅画, 总觉得, 这只独立于枯枝的鸟, 是被丢弃在“空白”当中的。除了它立足的这枝枝条, 它的身边不仅没有别的鸟, 就连别的可以立足的藤条都没有。画纸有限, 但画面留下的空白是无边的。朱耷用简损的笔法, 为自己此刻的某种生命体验做出了最少的诠释, 却成全了观者最大的感受和体悟空间。

在我的理解里, 我认为在作者的“表达”和观者的“感受”之间, 是存在一种类似“能量守恒”的关系的。当总的空间是有限的时候, 作者所言说的越多, 那观者感受的空间就会随之成比例的被挤压掉。当然, 这并不是说空无一物的画纸才是对观者最大的关照。但当一个人对着一张空白的画纸凝视半天, 我以为, 是会感受到相对而言纯度较高的、原始的、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的。因为这时候观者所受的画面干扰最小。

这当然不是对“以空白画纸充当画作”的推崇, 毕竟, 即便“白纸”是对于生命体验的原材料保留最好的感受方式, 却未必是最有效的感受方式。对于特定的生命体验的回顾与关照, 是需要触发点的, 或许是一个, 或许是多个。在我看来, 这便是画纸上需要有所呈现的原因之一。

在老子的诸多学说中, 有这样一种观点——人、事的美丑高下, 是人的判断。人给世界做判断、分高下, 是确定世界的意义, 但却也是对世界的误读。真正的欣赏和感受, 应当是对判断的超越。只有破除种种意识形态的妄见, 不为相反相成的二元对立的表象遮蔽, 才能在回环的生命之道中, 看到人、事真正的美。

而如人饮水, 冷暖自知。与老子观点相类似的禅宗, 所强调的是更进一步的生命体验的直接性。

禅宗认为, 世界是无法言说和评判的, 只能感受。人们抱着理性的头脑、知识的眼光去解说、评判世界上的人事过往, 终究只是站在世界的对岸, 一道知识的河流正将我们与世界隔开。这样, 我们得到的世界, 只是一些知识的残片, 而不是世界本身。

所以, 禅说, 世界是活泼的, 只是因为很多时候人们对待这个世界的做法, 是利用它、战胜它, 消费它, 不断地解释它、评判它、分割它, 就这样, 活泼的世界才离我们远去了。

身为佛门中人的朱耷必然深谙此道, 与其在画纸上言说、解释太多, 倒不如留下更多的“空白”让观者自己去感悟。我不是作者, 无法揣测画中孤鸟所要传达的精准意义, 只能就这幅画所勾连起的生命体验谈谈自己的感触。

大面积的留白, 让我觉得总有些欲说还休的味道。就像想说的太多, 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拿起笔, 却不知道在纸上留下怎样的字符才能表达复杂的心情, 又似乎写下什么都辞不达意, 于是对着画纸凝视良久, 纸上仍是空白, 但这空白里却有着万缕思绪和情感的冲撞——孤独、落寞、无助、茫然、失望、无奈、惶恐……种种情愫透彻心骨, 直逼心肺。

当一只鸟, 被无边的空白包围, 举目无亲, 连别的可以落足的枝条都没有, 它还敢说什么, 它还能说什么, 就算敢说、能说, 它跟谁说?这就像寄住在别人家里, 虽然暂且有一根落足的藤条, 但毕竟不是自己安全的小窝, 哪由得自己放肆情感呢。按照社会伦理的教义, 鸟儿能有这根藤条落足, 就该闭上嘴巴, 好好感恩, 不该再有那么多伤春悲秋的感思。可是它的心、它的灵魂却不是像嘴巴那样容易控制。天下之大, 却没有一个可以让自己忘乎所以、尽情哭笑的藤条, 于是, 满腹心事从何寄, 只能画个画儿替, 而这画也不可放肆酣畅, 毕竟山河虽依旧, 家, 却不再有……

在《孤鸟》图中, 枝条和小鸟的位置, 将画面中的“留白”分割成了上下两部分空间, 且上下两部分空白面积相差悬殊, 这就造成了画面整体的一种不平衡感。而鸟的一足独立, 为另一只本该停落的脚腾出了空白, 这个位置的空白, 也让人有失去平衡的感觉, 就像一种对熟悉事务的否定, 进而产生了一种疏离感, 也越发让人感觉到一种冷落、孤僻的忧伤。

从画面留白的失衡布局来看, 朱耷放弃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某些构图原则。

比如, 传统艺术主张“中和”的审美特点, 即画面的经营位置追求空间的平衡, 以及追求形与形之间的呼应等。在朱耷的画中, 这些原则似乎被刻意回避了, 画面中的“鸟”和“枝条”都是占用很小面积的单个主体, 与大面积的“留白”相对比, 给人一种冲突感和疏离感。这种蓄意打破平衡, 造成“冲突”的构图和突出中心的表现方式, 倒是与现代绘画中的某些表现手法颇为相似。

朱耷作画, 用墨简, 用笔疏, 笔墨之间, 历代罕见。郑板桥曾说过, “八大纯用减笔, 石涛微茸耳”。这幅《孤鸟》图, 亦是如此, 笔疏墨简意更密, 减掉的是笔墨, 于画纸留白处充盈的却是无尽的真情。

苏珊·朗格曾说过, “艺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创作一种表现形式, 一种诉诸视觉、听觉、甚至诉诸想象的知觉形式, 一种能将人类情感的本质呈现出来的形式”。朱耷的这幅图就似乎在用“留白”的形式表达着内心深埋的情愫。

与西方绘画不同, 中国画几乎没有把整张纸都填的满满的, 而总是刻意留出一部分空白, 朱耷的很多画作都是如此, 对“留白”形式运用更为典型的又如元代著名的“马一角”。这些留白之处并非与画作无关, 而是成为整个绘画作品的组成部分, 有时, 画中留白处所展示的世界甚至远远超越了那些形诸笔墨的部分, 让人从无画处感受到更多无穷的妙境。

在中国艺术中, 无论是艺术实践的具体操作还是纯粹的抽象艺术理论, 留白, 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着中国艺术精神的种种内涵。

首先, “留白”指的是艺术作品中的“不着笔墨处”。

这儿的“不着笔墨”是和有笔墨处相对而言的, 是整幅作品的重要一环, 也是构成艺术美感的一种艺术处理手段。它不是可有可无的, 而是不可缺少的, 就像人是由肉体和精神组成一样, 艺术作品也是由艺术空白中的“虚”和艺术形象中的“实”相互结合而共同构成的。

这种“不着笔墨处”不仅是结构形式上的“空”和“无”, 更是精神内容上的“虚”和“融”。如果说结构上的“空”和“无”造成了一种视觉上的“残缺美”, 那么内容上的“虚”和“融”便带来了一种精神上的“和谐”、“充实”和“流动”。

笪重光在《画筌》中说:“位置相戾, 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 无画处皆成妙境”, 这儿的“无画处”便可以作为我们最表层含义上理解的“留白”。这部分虽不着笔墨, 却仍是整幅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 往往具有无限的阐发性, 而意境也大多由此而生。

就像中国传统书论认为, “计白以当黑, 奇趣乃出”, 书法的“奇趣”便隐藏在无墨的“留白”之中。而在音乐方面, 白居易在《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声音的暂时停顿时说,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这种声音的停顿, 也是“留白”常用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 也由此才有了“唯见江心秋月白”的意境的诞生。

禅家也曾表达过相似的见解。

禅家有云,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真道出画中之白, 即画中之画, 亦即画外之画也。”这便是禅家用“色空”的观念来阐释中国画中的“无画”妙境。

其次, “留白”是一个自由的审美空间。

艺术作品中的“留白”常给人造成一种循环往复、意味深长、难以言表的情感体验和无限遐想的自由空间。就像朱耷的《孤鸟》图, 鸟儿寥寥几笔, 枝条轻轻勾勒, 其他一无所有, 却让人觉得孤独彻肠, 伤感弥漫。这种艺术韵味便是源于“留白”所造成的审美艺术空间。这又让我想起《登幽州台歌》中那个“怆然而涕下”的老者, 独立苍野, 天地悠悠, 惟有一片寂静和空无环绕, 那种空无一物却强烈震撼的情感效果, 同样是源于“留白”的艺术空间。

其实, “留白”又何止止步于审美和艺术中, 有时, “留白”更像是一种人生感悟, 甚至是中国古代很多文人追求的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

在浅层的人生境界中, “落叶满空山, 何处寻行迹”, 人们“寻找”的目的性非常明确, 没有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总是在茫茫世界中孜孜不倦的追求着所谓的意义, 这时候, 自由离寻觅者很远很远, 人们被各种各样的“寻求”所累着。

而在深层的人生境界中, “一朝风月, 万古长空”, 执着求索的寻觅者不见了, 天地万物只现于风月、长空, 所有欲求在万籁寂静中消解。没有了目的, 此刻便是意义, 万物齐一, 时空顿然静止, 但这时的“空”却不是一片死寂, 空白之中充满了自由流动的呼吸, 生命的气韵萦绕在整个宇宙、时空之间。由此, 空, 可以看作是人所向往的一种高妙境界。

就像“留白”一词给人的最初印象, 总有些飘渺无垠的空旷味道, 而正是在这个自由无边的空间中, 人们才更容易体会到冯友兰先生所说的那种“独与天地相往来”的人生境界, 这种境界是人用自己心灵创造的生命状态, 或许, 只有不断地超越眼前的“存在”, 才能慢慢靠近这种诗意的、自由的“留白境界”。

在我们当下的生存环境中, 高速膨胀的物质欲求或许正在将我们灵魂的“留白”挤压的逐渐萎缩, 叩问心扉, 人们有多久没有注意到头顶的浩瀚星空了?有多久没有和自己的内心对话了?有多久没有再问自己一些“我之为我”的问题了?甚至又有多久, 哪怕什么都不想, 抛开所有的目的和功利, 只是静静的发会儿呆, 晒晒太阳, 看看身边的花草虫鱼、星空云雨, 又或者放慢呼吸, 闭上眼睛, 感受一下身边空气的味道……总以为这些事情做起来是方便的, 所以人们会把更多的急事、琐事排在前面, 但直到闲暇下来, 再次凭栏远望, 才发现很多人、很多事、很多曾经执着的坚持, 都已经悄然不见。这时, 才想起唯独在灵魂“留白”中才难得相见的“真我”、“本心”是那么的“好久不见”。

当一幅图画被全部涂上黑墨的时候, 山水也就没了, 又怎谈意蕴、境界和自由?或许, 生命也是如此。就像朱耷的画一样, 不妨给自己的生命图卷留些“空白”, 给自己自由, 也成全观者的想象。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过, “诗人对宇宙人生, 须入乎其内, 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 故能写之;出乎其外, 故能观之。入乎其内, 故有生气;出乎其外, 故有高致”。这是艺术家们孜孜诉求的境界, 也是向往自由的人们所努力追去的。

爱情留白 第2篇

忙碌的工作之余,喜欢窝在家里读书,听音乐,码字,喜欢上网到各个论坛里逛逛,安静地来去,像一条潜游在水中的小鱼,日子就这样在指缝流失,没有哀叹,没有惶惶……直到遇到他,那个在中学时代就让很多女生追逐的白马王子似的男子,那个下午觉得是赴了一个前世的约定,寻回了一个失落已久的梦。爱情来得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两人很快陷入情网,订亲,结婚。生活所有的空白,都被甜蜜的幸福填满。

没有太多的奢望,只想与身边的男人执手偕老。常常想,这样的爱情,虽然不是惊天动地的传奇,但平淡简单而美好,如果能在这样静好的岁月里,安稳地过完一辈子,也便是世间最幸福的女子。

可时间就像一个沙漏,那些满溢的.幸福,不知不觉在指缝间慢慢地一点点溜走了。只剩下一个巨大的黑洞,张开血盆大口,吞噬着曾经那些美好的记忆。以为的天荒地老,只不过梦境的幻觉而已:谎言,保证,希望,失望……轮番交替,像一根魔术棒,指挥着我飞蛾扑火般不停地飞舞,直到精疲力竭,以至于歇斯底里。事过后连自己也惊心,这是我吗?如此绝望如此疲惫,从何时起,感觉自己变成了一条鱼,在污浊不堪的湖泊里吞吐,喘息。人浮于悲哀之下,怅然之上。

烦恼、开心,失望、等待,似乎已构成了生活的全部,生活那么苍白,苍白得让人有点无力,现实那么残酷,残酷得让人有点悲哀,感觉那么清晰,清晰得让人有点虚伪,疼痛那么真实,真实得让人有点麻木…不再完美的爱情要不要?现实中的爱情早被演绎得支离破碎了,?而我,唯一能捡到的,已经只是爱情的残片,?再也不完美,

资料

爱情竟是那样美丽而脆弱,无法直面生活的琐碎和坚韧。

可是,昨日的往事怎能做到今日的褪淡渐远?一切屡屡清晰可见,生命中那么多美丽的过往,怎能做到在心里草率收场?生活中,你我都不易,回想四年的生活,过得居然有点失去自我,在以他为中心的圆圈里活动,久而久之,圆心累了,而绕着圆心转圈的我,亦累了,可那些走过来的岁月,一步一个脚印,有苦有甜,将我们紧紧在拧在一起,我们已不再是两个人,而是一个共同的生命体,想要分开,必须割肉分骨。靠着他,感觉温暖,我知道,这一点一滴的温暖是我一直追求的,也是他给我的这一点一滴的温暖,抚平了我亲情缺失的矛盾不羁的性格,让我依靠,让我的爱不能自拔。这是我所想要的。

因此, 碎了完美伤了自尊丢了灵魂却依然留恋,深深惋惜……只是,再不会做一个围着圆心转圈的女人,家也不会再是我活动的圆。

做一个优雅的女人吧,也为爱情留白,不再因他的保证而满怀期待。也不再因他的失言而失去理智,歇斯底里。更不会在等待中消耗自己。 ……无需上天的赏赐,也不是谁的专利,绽放出自己的绚丽。 抛开琐碎,烦杂,抛开莫名其妙的伤感,尝试着用另一种形式放飞自己,

奥迪的留白 第3篇

一汽-大众奥迪执行副总经理张晓军曾言,2011年下半年,奥迪会导入四款最能展现奥迪品牌个性的车型。在相继导入奥迪R8 Spyder、奥迪A8L W12和奥迪A1之后,11月19日,奥迪A7 Sportback在广州上市,为这句承诺添上了完美的惊叹号。

灵感尽显

留白,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技法,讲究着墨疏淡,空白广阔,以留取空白构造空灵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

与强调性能的奥迪R8 Spyder、强调奢华的奥迪A8L W12、强调个性的奥迪A1所不同,奥迪A7 Sportback自始至终所强调的就是“灵感天成”。

换句话说,奥迪A7 Sportback所要追寻的,远非强劲的机械性能那么简单。方寸之间尽显天地之美,予人以想象之余地,才是奥迪A7 Sportback所希望传达的。

最终呈现在所有人面前的奥迪A7 Sportback,在造型设计上力求简约而优雅的风格,车身侧面两条贯穿前后的特征线是它重要的设计元素。一条特征线始于前大灯,穿过前翼子板、车门和后翼子板,轻轻地收于尾灯;另一条贯穿车身裙部,并上挑与尾灯和尾部上沿衔接在一起。这两条均衡完美的弧线以及侧窗下沿线上挑的造型,赋予车身运动、优雅和轻快的视觉感受。

就个人审美而言,我认为唯美的奥迪A7 Sportback最精彩之处莫过于简单而直接的尾部,这种自然的结尾,留下了更为丰富的想象空间。

冲破束缚

留白,最讲究的是既有热情,又掌控热情。若热情过度,势必烧灼美的空间。

奥迪品牌之所以能在中国取得如此成就,除了丰富的产品线、过硬的产品质量外,风格极为统一的家族基因使得奥迪车型的识别度远非对手所能匹敌。

熟悉奥迪产品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奥迪A7 Sportback的前脸似曾相识。飞翼型LED大灯,大尺寸进气格栅与现款A8L和即将推出的最新一代A6十分类似。

作为高端品牌,奥迪A7 Sportback在对豪华的演绎上,更是保持的奥迪一贯的境界。奥迪A7 Sportback车长4969mm、轴距2914mm、宽1911mm,但高仅为1420mm,流畅的设计使得奥迪A7 Sportback的风阻系数Cd值仅为0.29。

与此同时,奥迪公司为采用无框车门设计的奥迪A7 Sportback增加了一层特制的隔音膜,并加强了无框车门的密封,使车厢静谧性明显优于同类车型。打好静谧基础后,车中人员尽可享受丹麦顶级B&O音响带来的宛如歌剧院般品质的音响效果。

作为一款定位高端人群的轿跑车,奥迪A7 Sportback拥有雄浑的动力来源。最大功率分别为150kW和220kW的2.8 FSI和3.0 TFSI在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和S tronic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的协同工作下,足可以满足用户对激情的向往。

值得注意的是,定位在轿跑车的奥迪A7 Sportback还拥有可对车身悬架调节的MMI navigation plus多媒体交互系统、平视显示系统、预防式整体安全系统、Stop&Go功能的全新自适应巡航系统、夜视辅助系统等原本属于顶级豪车的配置。或许这就是奥迪A7 Sportback的独特之处,因为从始至终,它就没有被束缚在任何的条条框框之中。

释疑

何为“Sportback”

奥迪创新的“Sportback”设计理念不仅融合了双门轿跑车型(Coupe)的优雅和三厢四门车型(Sedan)的舒适,更将旅行车(Avant)的实用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奥迪A7 Sportback与奥迪100 Coupe S

留白 第4篇

一、导入时留白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往往只微微打开一个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 ”高中数学导入时留白,目的是给学生留下悬念,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状态,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展学生思维. 如教学“函数的单调性”时,导入环节可以留白: 虽然函数是新授课,但学生对函数并不陌生,初中时就接触过一次函数y =2x + 1和反比例函数y =1/x,教学时教师可以让两名学生上台画出两个函数的图像如下. 图像比较直观、形象,引导学生观察图像,引出函数图像的“上升”、“下降”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如果一个函数图像在某个特定区间内是“上升”的,此函数在这个区间内就是单调递增的; 同样的道理,如果函数在特定区间内是“下降”的,此函数在这个区间内就是单调递减的. 这样学生就初步感知了函数的单调性. 然后让学生思考如果没有直观的函数图像,怎样来证明函数在指定区间上的单调性呢? 从而留下空白让学生思考,借此引入新课. 这样导入时运用的是学生在初中时就比较熟悉的模型,所有的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节奏,有助于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实践证明,导入时留白能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学生获得知识是学生自主探究后得到的,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再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学生运用起来会更加灵活. 因此课堂导入时留白,能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究的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设问时留白

数学课堂离不开提问,提问是师生双向互动的一种有效方式. 提问时留白,给学生留出了自主思考、探究的时间,不仅获得了问题的解决,还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思维. 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从传统的满堂灌、题海战术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发现. 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提出问题后立即让学生回答,学生缺乏思考的时间,给出的答案往往缺乏深度,这主要是因为教师留出的思考时间太少,学生没有足够的问题去考虑,这样的提问就是走形式,达不到应有的作用,属于无效提问. 所以,数学教师提问时应做好留白: 提问后,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这是因为学生思考后才能给出有价值的答案,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 学生给出答案后,教师要留有空白,不急于评价学生的答案的正确与否,让学生自己思考答案是否正确,并让其他学生发表看法,然后再评价答案,这样学生在相互讨论中能理清、完善答案.

三、重难点处留白

教学重难点是课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教师讲授重难点问题和提出重难点问题后让学生解决,这两种教学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课堂教学讲到重难点处时,可以故意留一些问题不讲,这不是对教学内容的舍弃,而是采用留白艺术,这是因为学生面临问题时,只有经过深入思考,才能达到顿悟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如教学“三角函数图像的变化”时,为了易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先引领学生复习一般函数图像变换的模型: 当函数y = f( x)的图像向上平移b个单位后得到函数y = f( x) + b的图像; 当函数y = f( x)的图像所有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A倍后得出函数y =Af( x) 的图像. 等等,学生复习完这些函数变换的基本模型后,教师提出重点: 函数y = 2sin (3x +π/2)的图像是由函数y = sin3x的图像怎样变换得来的? 提出问题后,教师采用留白方式来解决,有了前面的复习铺垫,学生自然的会根据图像变换模型来解决,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问题: 由函数y = sin3x的图像变换到y = sin (3x +π/2),有的学生说向左移π/2,有的学生说向左移π/6,学生意见出现了矛盾. 对这样的重难点问题,教师给学生留出充足时间,让学生动脑思考,判断哪种说法是正确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迫切地想找出正确答案. 最后学生在动脑、动手中比较、模仿,很快理清了思路,找出了问题所在.

四、板书时留白

课堂教学中板书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 学生学习知识主要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进行的,而直观的视觉感知往往是最有效的. 如果教师用直观、简洁的板书给学生呈现清晰的内容,有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与理解. 板书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任何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新课改倡导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板书时留白,让学生填补空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人公精神,必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如教学“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时,因为学生已经学过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学生对探究的途径也比较熟悉,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探究,课堂教学采用留白的方式比较恰当. 为了引领学生探究,教师可以设计板书留白:

这样的板书比较直观、清晰,学生通过所学指数函数的内容,补充板书中的空白部分,在填补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理解教学内容脉络,更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五、评价时留白

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促进作用,最终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但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会采取应付式评价,对学生的回答笼统的给出“好”、“不错”等评语,这种评价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新课程倡导进行多元化评价,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应该采用自我评价、生生评价等方式. 这就要求教师评价时留白,让学生能平等的参与评价,把评价权还给学生,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 高中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 既要关注学习水平,又要关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变化. 如教学“数列求和”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列知识的理解,教师提出问题: 数列{a n}和{b n}的通项公式分别是an= n,bn= xn,设cn= an·bn,求数列{c n}的前n项和. 提出问题后留出思考时间,一会有学生起来回答,他把的取值限定在x≠1这个前提下. 该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学生思考该题是不是解答完了? 学生若有所思,认为应该对的取值范围进行分类讨论,比如当x = 1时会有什么结论其他同学都表示赞同,此时教师问确定解答结束了吗? 学生又陷入思考,经过一段时间思考,有学生起来说因为题中没有限定x的取值,所以还应该加上当x = 0时结论是什么此时学生把解答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都提出来了,学生进行了主动探究. 这样的留白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种解法,而是一种题型的解法,教师评价时充分运用了留白艺术,引导学生反思与醒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求异思维.

摘要:“留白”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术语,意思是留下空白,营造想象空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留白”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策略受到了教师的青睐.高中数学教师应恰当的运用“留白”,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开启学生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那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留白艺术呢?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与体会.

留白美文摘抄 第5篇

后来我读了大学,就留在了城里,做人事管理的工作,其内容主要是对人员业绩的考核,分总量控制、过程控制、时段控制、督促、检查、落实等,环环相扣。我有一个同学,一毕业就创业当了老板,如今手下也有二三十名员工了,就把我这一套搬了去。

我原想他们公司人少,用上这套管理表格,肯定能搞得清清爽爽,谁想他用了一个月就鸣锣收金了。他说:“你那考核就是计算器,太细了,很多时候没那个必要,人的士气都算没了。”

我听了后觉得有点儿奇怪。一天同我们单位工程师聊天,他说:“这和看房子一样,你只注意墙和地板这些实的,其实我们用的是空间。”这让我想起老子的一句话:“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意思是三十根辐条加一个孔洞组成一个轮子,但最关键的是中心那个孔。书法中有种说法叫“计白当黑”,就是说,黑处理得是否得当,要从留白处看,并不一定是要盯住黑色线条。还有如中国国画《水牛》,一头牛,一株垂柳,几只小鸟,水一笔不着,一片空白,可它早已画在你心里了。

爱情需要留白 第6篇

第一次在我面前出现时,他们结婚刚满10个月。就算在许多不认识的朋友面前,两人也会十指紧扣,每说一句话,都会看对方眼色,仿佛在征询同意:“亲爱的,我这样说对吧?”另一方便微笑颔首,表示赞许。新婚燕尔就是这个样子,不吝于“晒恩爱”和“放电”,没有人不羡慕。他们也公开谈起努力想生小宝宝的话题,眼里溢出的满是甜蜜。他们24小时形影不离,女方要工作,男方一定推掉所有事情去陪她;男方出国洽谈公务,女方有再好的工作机会都可以放弃。“我们找到了身心合一的伴侣。”

然而,就在结婚还不到一年时,他们宣布离婚了。“我们和平分手,因为爱在一起,也因为爱而分开。”

他们说,分手其实没有真正原因,就跟爱上一个人未必有什么确切理由一样。然而,在我看来,对情人来说,相恋时24小时都黏黏腻腻在一起,铁定是最危险的决定。两个人不管多像,多般配,毕竟是不同个体,时刻黏在一起,很容易因为小事摩擦而累积不悦感,一直配合对方,也难免感到牵强。由黏到烦,进展的速度会佷快。黏久了以后,先说出“我要属于我自己的时间和空间”的人,往往也会有罪恶感;另一方则会感觉到“你是不是不再那么爱我了”,患得患失。若继续为对方牺牲下去,心里没有委屈也不可能,无法宣泄时,爱就会转成怨。24小时的黏腻,会让我们在极短时间内发现情人的所有缺点,又因为两人还黏在一起,没有足够时间让自己去消化和转化,积聚的负面能量,可能在一夕爆发。

中国山水画中,留白的艺术是很重要的一种。爱情一样需要留白,是的,为了让他有时间想你,再爱也要适时走开。太黏,爱情会过劳死的。

留白 第7篇

新课程改革以来, 教师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由抽象、粗浅逐渐到具体、深入。新课改变革了教师的教育思想, 改进了许多落后的教学行为。尽管在课堂形式上有了许多的改变和创新, 但教学中仍存在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 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是英语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英语课堂教学的留白尝试, 给学生留出一片蔚蓝的天空, 全面提高了小学生英语学科的学习能力。

一、词汇教学留白, 以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 哪里就没有记忆。”小学英语更是把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放在教学目的首位。词汇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 是学习的基础, 但词汇教学却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总是用富有趣味性的游戏来进行教学, 以此操练单词。但随着年级的升高, 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学生会兴趣大减。这时候, 教师要进行巧妙的留白,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一) 运用简笔画留白, 见形知意

简笔画 (Stick Figures) 是一种直观教具, 用于词汇教学, 让学生观察思考, 自然地去学习语言, 增强学习兴趣, 能达到“精、妙、新、活”的效果。比如, 笔者曾上过一节关于家庭成员的单词教学课。第一步, 画了6个圆圈, 问学生这是什么。当时, 学生的思维很活跃, 就圆圈说出了许多相关的英语单词——apple、plate、moon、pie、ball、ballon等。第二步, 给每个圆圈加上几笔, 逐步画出各年龄阶段人物的外貌特点, 向学生提问, 使他们产生感性认识。第三步, 让学生猜grandfather、grandmother、father、mother、son、daughter的意义。通过分层次的留白处理, 笔者成功地完成了所有的单词教学任务。

(二) 渗透语音教学留白, 授之以渔

语音和词汇是息息相关的。小学英语教师要做到“授之以渔”, 就必须重视语音教学。但光是带读、跟读单词, 死记硬背, 学生就会缺乏自学单词的能力, 兴趣锐减, 最后导致不学。因此, 教师不必急于示范领读, 而是可以给学生留白, 对字母发音通过比较、思考, 总结归纳单词拼读的方法。如教师出示单词music, 学生依次发出每个字母的发音m/m/, u/ju:/, s/s/, i/I/, c/k/, 然后划分单词为music, 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读出来了。另外, 当学生遇到与旧单词形相似的新单词, 教师可以先罗列旧单词, 如tea—meat—seat, 留给学生时间悟出ea元音字母组合的发音。接着再板书:lead、cheap、sneakers, 学生就能脱口而出这些单词。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给了学生足够的留白, 所以即使教师不朗读, 学生也可以悟出规律, 运用规律, 体验成功的乐趣, 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 拓展教材文本留白, 内化提升

PEP教材在一些内容的编写上意犹未尽, 教师应善于抓住这一契机, 活化教材, 有效拓展留白,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接受文本内容, 同时积极地参与对所学内容的补充完善和发展创造。例如:教学PEP英语六年级上Unit 1 How do you go there?关于交通工具的词汇时, 书上的词汇只是局限于plane、bike、on foot、train、bus等。而有些学生谈到I go to school by残疾车、电瓶车、出租车、私家车、小面包车、工具车等时明显感觉到课文中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 而且感觉对知识没有吃饱。因此给学生留下一个空间, 让他们课后查资料, 调查找出更多的交通工具。这样的留白, 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语言空间, 使整个课堂更加充实和有趣。

二、语篇教学留白, 让体验激发学生思维发散性

(一) 主题提问的留白, 给学生深入思考的时间

课堂中, 教师的科学提问是启迪学生思维的主要手段, 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 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语篇教学课堂上, 教师经常会围绕教学主题设计问题, 并与学生展开对话操练, 对于简单的提问, 可以要求学生马上回答, 但是对于稍难的一些问题, 就要给学生留白, 预留整理信息的时间。有时教师就某一主题抛出问题, 急着让学生发言, 结果学生要么答不上来, 要么就是不着边际。究其原因, 是他们缺少思考问题的时间。记得美国有位教育专家说:“在对学生提出每个问题之后, 至少要等3秒钟。”这样做, 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主动而又恰当地回答问题, 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多样性等。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提出问题后要有意识地停顿, 给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 让他们有咀嚼、回味的余地。只有这样, 学生才有可能针对问题积极思索, 主动探讨, 他们的思维才能够在课堂上得以展现。

笔者曾听过一堂课, 课中师生讨论到“What’s your favourite fruit?”这一话题。学生很快得出答案。随后, 教师又抛出问题“Why do you like them?”并给学生2-3分钟思考, 学生答得非常精彩。“Th ey are healthy./Th ey are fresh./I like red./Because it’s lovely.”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也达到了训练思维的目的。

(二) “纲要式”图表板书的留白, 给学生想象推敲的空间

教学内容有主次、难易、轻重之分。若平均使力, 次要因素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也浪费课堂资源。教师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 将学生能自行解决的知识, 以“空白”形态呈现, 再让学生在其他时间段自行补充、联系, 这样的“空白”不但无损于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反而会极好地帮衬和烘托学习主题。

例如:在教学对话“A: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B:I’d like some vegetables and rice”时, 教师边示范对话, 边进行图表板书, 再在表格中进行留白, 给予学生发挥想象和思维扩散的空间, 同时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讨论自己的想法, 最后总结报告。

“纲要式”图表板书留白的运用, 使学生一目了然对话的重点之处, 并实现由难到易的转化, 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也丰富了学生的交际语言活动。

(三) 情感体验的留白, 给学生体验生活的余地

小学生的生理、心理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 往往学习了一个语篇, 无法从中悟出更多。从教学目标的角度来说, 真正的情感教育是什么, 学生无法悟出, 这节课就有不足之处。如能点悟, 那此节课堪称完美。这就需要教师的点拨并给学生时间的留白。例如, PEP四年级上语篇教学之Unit 2 What’s in your schoolbag?Part A Let’s talk中的短短几句:

A:My schoolbag is heavy.

B:What’s in it?

A:Look!20 story-books, 32 pencils, 8 rulers and3 pencil-cases.

B:Wow!Good!

这一对话的情景是for hope school, 所以课堂结束之际, 可把学生的视点由课本引向课外, 如雅安大地震后, 学生应该怎么做?“When disaster struck, help came from all sides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让学生的思维触须延伸到生活, 加深情感积淀。一两分钟的留白有时就能起到“曲终收拨当心画, 四弦一声如裂帛”的情感教育效果。

三、作业布置留白, 用效率提高学生学习幸福度

教育学家指出: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去做的事情, 教师都应放手去留白——设法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和决定, 去选择和实践, 去创造和运用, 而不要全盘包办和灌输。同时, 教师也应当要承认、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此在作业布置上可以分层布置, 既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 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应有发展, 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提高学习的幸福指数。

(一) 教师合理布置作业, 难易适度, 具有差异性

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布置既符合学生特点, 又能跟上时代发展的开放性题目, 同时根据学生的情况分层布置作业, 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可布置些抄写性的、听读、录音作业。对于较好的同学则布置一些开放性的词汇检测或句子检测作业。

如学生在学完四年级下Unit 2 What time is it?Period 2 Let’s talk后, 教师可布置作业如下:

(1) Make a timetable about yourself. (针对全班同学)

(2) Make a new dialogue with your partner and act it out in next class. (针对优秀学生)

(3) Read the dialogue for 10 minutes. (针对全班同学)

(二) 学生自主选择作业, 形式多样, 具有开放性

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内容, 以自主为原则, 增强作业内容的可选择性, 把作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作业, 既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业, 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作业。在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下, 全体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就感。

例如, 教师在教完课文四年级下Unit 1 Our school后, 以“作业超市”的形式, 请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1) 画出你理想中的学校, 注上单词并涂上颜色; (2) 听读作业; (3) 实践作业; (4) 对话作业; (5) 录音作业。事实表明, 学生自主完成自选的作业, 积极性明显提高了, 拖拉作业的现象也减少了。学生选择自己想完成的作业, 多了反思的机会, 多了选择的空间, 多了主动的权利, 作业给他们增添了快乐, 并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留白 第8篇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留白,提问空间,探究过程,练习活动

引言

留白原本是书画艺术的一种手法, 画面留出空白赋予人们无限的遐想空间, 使得作品意境更加深远。而在数学教学中, 一些教师为了提高效率, 将课堂安排得过满过足, 看似容量足环节紧, 结果给学生透不过气的感觉, 教学效果适得其反。我们应学习书画中的留白艺术,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留白, 给学生自由呼吸的时空, 提升教学境界, 灵动数学课堂。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巧用留白手法, “三润”数学课堂, 提升课堂活力。

一、留白提问空间, 润泽自主意识

“耻于发问的人, 终身为愚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我们在教学中要勇于舍弃自己提问的时间, 留白提问空间, 赋予学生提问的时空, 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学会提问, 提高学生的发问意识, 润泽学生自主意识。

综观当前小学数学课堂, 问答式教学比较普遍, 多数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频频发问, 教学场景看似热闹, 实则仍未摆脱满堂灌的色彩, 师生地位不平等, 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且不管教师发问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如何, 教师连珠炮式的提问剥夺了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 束缚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散性。教师留白提问空间, 让学生成为问、答主体, 有效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例如, 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千克》一课中, 我拿出一袋巧克力和一袋薯片后向学生提问:“你们认识这两袋食品吗?”“你觉得哪一袋食品轻一些?”在导入话题后, 原本想继续提问:“我们该怎样比较这两袋食品的重量?”我临时改变了主意, 将话题抛给学生:“关于这两袋食品轻重的问题, 你们有什么想要说的吗?”“这两袋食品包装大小差不多, 我猜一样重。”一个学生接过话题:“我猜巧克力重。”另一个学生提出不同意见。“他们的意见不统一, 怎么办?”我趁机引导。“实验验证一下就知道了。”一个学生提出解决的方法。“怎样验证呢?”其他学生提出疑问。“我们可以用手掂一掂。”“我们可以用秤称一称。”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 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就这样, 在孩子们自己的问答中引出了“秤”, 在认识秤的过程中我继续将提问权利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自主性问答、思考中认识了“千克”。

教师在提问时要适当留白, 提出的问题不要太频繁,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提问主体可以适当变更, 进行师生换位提问, 留白给学生提问的空间, 让学生向学生提问, 学生向教师提问, 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性, 催生学生自主意识。

二、留白探究过程, 润滑合作关系

在教育教学改革潮流中涌现出多种教学理念与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便是其中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已经蔚然成风, 然而,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将探究任务设计得满满的, 把探究过程安排得紧紧的, 导致小组合作中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并不尽如人意, 教师与学生之间仍然是一种单向的授受关系, 学生与学生之间表现出机械低效的合作关系, 教师与学生缺乏良好的合作交流, 学生之间合作关系僵化, 缺少热情的互动。为了改善这种关系, 我留白于学生合作探究, 给他们更多自主化探究的空间, 无形之中润滑了合作关系。

例如, 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课中, 我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 在学生合作探究过程中, 我改变了以往根据老师部署的探究任务和步骤按部就班操作的教学模式, 而是在向学生提出“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的各个面的形状”这一总的要求后, 让学生自行组织、设计探究方式, 开展合作性操作与观察活动。我在给学生提供了纸盒、木块等操作材料后, 没有向学生出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法, 而是让他们自主安排探究活动、商讨探究方式, 各小组成员自主安排操作和观察任务, 小组成员齐动手、共观察, 各人的分工不再一成不变。没有了过多的教师指导和过细的探究要求约束, 小组成员相互之间关系和谐, 在愉快的合作中充分观察、交流, 有效地认识了上面、右面和前面, 在充分的观察中感知、体验, 深刻理解了各个面的形状。学生自行组织探究活动, 避免了以往合作关系恶化的状况, 不再有不满分工、妒忌他人的现象, 让合作气氛变得自由活泼, 合作关系更加融洽, 合作效果更加理想。

团结和睦、良好互动是有效合作的基础, 留白于探究过程给予学生适当的自主活动时空, 拥有自主权的学生探究动力更足, 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探究, 同伴之间有了自由交流的机会, 相互之间友好积极, 合作起来更加轻松自如。

三、留白练习活动, 润养创新精神

“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 最佳结果也只能是亚军。”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 创新能力是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 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数学教学离不开课堂练习, 习惯性的练习活动方式一般由教师设计提供习题, 学生或独立或合作解题。在数学课堂中, 为了有效巩固知识, 教师常常为学生呈现大量的习题供由学生反复练习, 这种形式的练习活动属于较为封闭的线性练习方式, 对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有着较大的局限性。为此, 我创新练习形式, 留白练习活动, 一改惯性练习形式, 让学生自行设计习题, 变解题为设计, 开阔了学生思维, 在设计活动中润养学生创新精神。

例如, 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算“24点”》一课中, 我在组织学生学习算“24点”的方法时, 都是由我出题给学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巩固练习过程中, 我转换了练习形式, 将出题任务留给学生, 请学生出题给老师做。学生见自己竟然有机会出题考老师, 甚是兴奋, 人人绞尽脑汁设计题目, 铆足了劲儿地表现自己。在“比一比”过程中, 我让学生之间展开竞赛活动, 活动中我没有提供现成的习题, 而是让学生设计题目给同伴解答, 出题角色的转换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兴趣,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有的学生为了“刁难”同伴, 故意出一些难题, 他们不仅出三张牌、四张牌算“24点”, 有的还给出了五张牌、六张牌算, 设计了较高难度的习题。在学生出题时, 有的学生对同一组数算“24点”不满足一种算法, 还和同伴比赛用不同的算法算出“24点”, 看看谁的算法多, 这样一来, 无疑锻炼了学生算法的多样化,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

课堂练习中如果我们开放练习空间, 在练习活动中少布置一些答案唯一的封闭性习题, 多一些答案多元的开放性习题, 少一些教师设计题型, 多一些学生自主设计, 这样就会让学生放开手脚, 使他们的思想上、行动上多出空白, 获得更多想象的空间和创造的机会, 学生在设计习题过程中自然会竭力应用所学, 开拓创新。

结语

留白是一种智慧与艺术,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留白宛如润滑剂, 不仅润滑了师生关系、润泽了学生自主意识, 还润养了学生创新精神。留白使得数学教学松弛有度, 弹性十足。留白让数学课堂活力四射、魅力无限。

参考文献

[1]吴广和.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 2013 (08) .

留白 第9篇

在传统的行为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当前的课堂教学仍然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容器,单纯注重知识的大容量、高密度的传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承认,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果是累了教师,困了学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的创造,培养了大批“高分低能”的呆板学生。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将“留白”艺术引入课堂教学,即“教学留白”,就显得十分有意义。它不仅能把教师从“满堂灌”、学生“死读书”的现象中拉出来,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能使教学科学化,艺术化。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如何运用“留白”艺术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呢?笔者依据自身生物教学经历,结合具体案例,主要从教学时间和教学进程两个角度,来探讨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留白艺术的具体形式。

一、“课始”留白

“课始”,即课堂时间的最初1~3分钟。教师不要一走上讲台就急于上课,而要充分利用这最初的几分钟进行“留白”,以调整好学生的学习状态,顺利展开课堂教学。

第一节课前或两节课之间十分钟的课间活动,既给学生充分的休息,又给学生带来了各方面的干扰,致使学生大脑处于极度兴奋状态。上课铃响了,可学生的思绪还在到处飞扬,如果这时立即开始上课,学生的注意力就很难集中,课堂秩序亦可能杂乱无章,这必定会影响到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因此,要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抛开杂念,进入课堂氛围,教师必须在上课铃响后,留出短暂的“空白”,让学生舒缓兴奋的状态,再进入课堂教学。

二、“课中”留白

通过“课始”留白,学生在行动上和心理上都已经做好了上课的准备,这时教师便可开始一节课的教学。依教学进程来看,“课中”留白又可以分为导课时留白、讲授新课时留白、结课时留白。

1. 导课时“留白”——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课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它是整体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创设问题,设置悬念,留下“空白”。例如,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中,可设置这样的问题:“大兴安岭遭受火灾、虫害、人类砍伐等干扰为什么还保持着正常的功能呢?”又如,在讲“蛋白质”时,可先提出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现象:“臭豆腐为什么闻着臭而吃起来香?”在提出问题后,教师不用说出答案或进行讲解,而是稍留片刻给学生,当学生的思维活动起来,展开一系列的思考和想象后,再进入“新知学习”环节。

2. 讲授新课时“留白”——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和认知的空间。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老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精确的分析确实能够让学生容易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然而过多过细的讲解,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厌烦、依赖的心理,逐渐丧失自主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留下适当空白,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如“自由组合规律”的教学中,可设置“如何解释遗传的自由组合现象?如何设计实验证明遗传因子自由组合的正确性?”等问题,层层深入,推进新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研究,从而获得空白处的内容,达到对知识的自我构建。

教师在讲授新课时,经常会把相对比较容易的知识内容留下来不讲,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如“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教学中,讲完胚芽鞘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尖端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素含量高后,最后可设置这样的问题:“胚芽鞘背光侧生长素为什么比向光侧生长素含量高?”让学生课下设计实验进一步去探究。这是在课时有限的状况下教师设计的一种留白。除此之外,“留白”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设计:知识的内在联系处留白、重难点处留白、相对较完整的一块内容学完后留白和板书时留白。

3. 结课时“留白”——言有尽而意无穷,给学生以想象和回味。

结课是一堂具有艺术魅力的好课的“终曲”,课堂教学的结尾也是整堂课的“点睛之笔”,好的结课能给人以美感和艺术上的享受。因此,教师在一堂课的结尾应巧置空白,弹好“终曲”,以“不全”求“全”,在有限中追求无限。例如,在结束“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的学习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 (1) 你愿意被科学家克隆吗?为什么呢? (2) 克隆人如果真的来到世间,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他们呢?又如,在“细胞工程”学习结束时,可提出问题:“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融合后的杂种细胞能否长出细胞壁?”这样结课,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地思考与探究,收到“一曲谈罢,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艺术效果。

三、“课末”留白

“课末”,即课堂时间的最后1~3分钟。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将课堂教学时间的最后1~3分钟“留白”不讲,把使用权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支配,或复习巩固,或检测练习,或拓展延伸,以发现问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通过长期这样的留白设计,学生的发展性思维能力以及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将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面对新课程,教师必须掌握留白艺术。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云,“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引爆管,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实践证明,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精心地设计“留白”,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会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的空间,静心回味的余地,让他们“学”、“思”结合,张弛有度,从而激起他们好奇求知的涟漪,撞出他们创新发展的火花,达到“有空处不落空,无声处胜有声”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加课堂教学魅力。

参考文献

[1]张年丰.留白艺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艺术, 2004, (4) :10-11.

[2]李建文.把“布白”艺术引进课堂[J].教育文汇, 2003, (1) :32.

[3]李如密, 孙龙存.课堂教学中的布白艺术[J].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3, (9) :44-46.

[4]程俊松.枯笔渴墨, 飞白留香——谈课堂“留白”艺术[J].中国教师, 2003, (1) :40-42.

税改留白 第10篇

然而, 由于208号文本身对于部分核心词汇解释上的缺失、地方税务部门在执行上的不一致, 以及208号文本身并没有解决掉的那些老生常谈的话题。因此, 如何通过对不合理的物流税收规定加以改革, 使税收政策既符合市场经济的特点, 也能体现现代物流发展的特点, 至此, 物流税收改革仍有许多留白之处。

“所属企业”的烦恼

3月19日,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召开了“物流税收试点工作座谈会”, 旨在让税收试点企业对试点执行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与会的还有来自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和国家税务总局的两位处长。

由于大多数试点企业对208号文的不明确以及不彻底颇有微词, 2 0 8号文成了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尽管208号文中提出“纳入试点名单的物流企业及所属企业”这一概念, 但却没有对文中出现的“所属企业”进行明确界定。

“中远物流是一个全国性的网络企业, 但是目前纳入试点的所属企业只有40家。208号文对‘所属企业’的认定还存在问题, 没有将其明确, 应该将大型的物流企业及其所属企业都纳入到试点企业的范畴。”中远物流总会计师杨沛栋对本刊记者说。

由于表述模糊, 各地税务执法机关在认定上也出现了执行不一的情况。“有的地方会把企业的分支机构或控股机构纳入到试点范围内, 但有些地方就不能, 我们企业也是这样, 往往A地的分支机构就可以, 但B地的分支机构却不行。”一位要求匿名的企业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

“对于地方税务部门来说, 它当然希望企业都在当地设立独立的公司, 并独立纳税, 但是这和目前许多物流企业的组织形式是自相矛盾的, 而且一些企业的组织结构还因此而变得混乱, 不能汇总纳税。事实上, 从宏观的范畴来看, 国家的税收体制需要做出一些改变, 以适应目前企业的组织形式。”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总经理姚家武认为。

面对与会企业提出的这一问题, 来自国家税务总局的这位处长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但有企业建议, “只要注册资金达到100万的子公司, 就应该自动成为试点企业。”

而来自中国税务学会的专家徐嘉彤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则建议把“试点企业所属企业”界定为试点企业的分公司、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和相对控股的参股子公司, 而这些所属企业不论是否具有自开发票纳税人资格, 均可以享受试点企业总部的相关政策。

减税减负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主要存在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以及行为税四大类税系, 各税系中涉及物流业的大约有18项税种。同时, 我国物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所使用的发票类型大体上分为三大类, 分别是普通运输业发票、服务业发票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发票, 涉及2 0余种小项。

“我做了近两年的财务统计, 但是至今关于‘仓储费’到底该怎样计算, 我现在还是一头雾水。”烟台某物流园区企业的财务总监高女士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根据208号文规定:试点企业将承揽的仓储业务分给其他单位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 应以该企业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付给其他仓储合作方的仓储费后的余额为营业额计算征收营业税。“文件没有对什么是‘仓储业务’和‘仓储费’明确界定。”记者在采访中就发现目前全国各地在执行仓储业务和费用界定时还存在很大差异, 而这给企业尤其是上规模的集团化企业在各地开展业务时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我国物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所使用的发票类型大体上分为三大类, 共计二十二种。

有专家认为, 应把“库存分拨管理”的现代物流管理范畴进行解释, 将现代物流企业在“库存分拨管理”业务中的仓库租赁费用、营运、管理、维护费用, 在“库存分拨管理”环节完成的装卸、盘点、搬运、分拣、加工、包装、信息服务等费用解释为试点政策“仓储业务”的内涵, 并以此来作为208号文“仓储业务”以及“仓储费”的内涵。

根据现行税制, 在开展运输业务时要开具运输业发票, 要缴纳的营业税为3%, 而仓储、装卸、配送等业务只能开具服务业发票, 并缴纳5%的营业税。“仓储的利润已经很低了, 还要交高出运输业2%的营业税, 这对仓储企业来讲是不公平的。实际上很多业务分不清是运输还是仓储。”姚家武说。而在杨沛栋看来, “我们希望能够使用统一3%的税率, 因为税率高的话, 服务业或代理业的发票, 就不能在客户端那里抵扣增值税。”

与此同时,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也认为, 应该对仓储、包装、装卸、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物流业各环节, 参照现行运输业税率3%征收, 并允许实行流转税抵扣机制, 而增值税的进项抵扣按现行公路、内河运输业发票7%进行抵扣。

然而, 现实的情况则是, 在开展运输业务而开具运输业发票时, 工商企业的增值税进项是允许抵扣的, 但是由于仓储、配送、装卸等环节只能开具服务性发票, 还没有被纳入到工商企业的增值税进项抵扣范围内, 因此还不能同运输业一视同仁。

“危险”的发票

甫入2009年, 中都物流有限公司就遇到了“开票无门”的尴尬。“本来今年我们规划一个月要用3000万的发票, 可是税务部门只给我们批了80万, 后来求爷爷告奶奶好歹拿到了300万, 但是, 这才哪到哪呀?”在税务部门面前索“票”无门后, 财务部长康俊贵只好对本刊记者大发牢骚。

无独有偶, 2008年11月北京环京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财务部长罗宪君告诉本刊记者, “一个月内企业连一张发票都开不了, 企业收入进不来, 我们财务这边也是干着急呀。”都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可对环京物流来说缺的并不是钱, 而是用钱也无法买到的发票。

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其实,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 最现实的问题是发票的问题。我们不缺钱, 但缺的就是发票。税务部门就给我们核定一本 (发票) , 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才弄到两本, 不过缺口还是相当的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核定发票的问题上, 罗宪君经常不知所措。据他介绍, 像环京物流这样的国营企业, 一旦没有发票, 企业的业务也就无法开展, 而公司分包出去的业务也是没有正式发票的。“虽然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到税务局代开发票, 但是这样的费用是很高的, 甚至都接近了7个点。实际上, 这个税费也是要转嫁到运价上的, 最终受影响的还是客户。”

根据现行的税收制度, 自开票纳税人资格的认定, 要求企业必须具有自备车辆, 只有自备车辆运输的货物量才能开具普通运输发票, 甚至一些地方还规定了每辆车的额度限制和属地限制。

以上海佳吉快运公司为例, 其杭州公司的两台自备车每月每台只能开15000元的运输发票, 而其每月40万的外包物流业务也只能开服务业发票, 不仅造成了客户增值税不能抵扣的问题, 而且也造成了企业不合理的税收负担。

从事快递服务的顺丰速运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快递企业在城市内的配送, 大量使用的是改装客车, 而客车是不能核定载重量的, 因此在发票的问题上, 我们往往都是捉襟见肘, 缺口很大。”实际上, 目前几乎所有的大型物流企业都遭遇到了“一票难求”的问题, 甚至有的企业实际获得的发票还不到其需求量的1/15, 缺“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发展。

“这样的规定是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的。根据我的了解, 现在国内只有3万家企业拿到了自开票纳税人的资质, 数量还是少。当务之急是先把集团企业和其所属企业认定为自开票纳税人。”上述要求匿名的企业负责人称。

“对发票额度进行限制的做法, 不仅影响了集团型物流企业的全国网络化经营, 而且也制约着企业的做大作强, 它属于我国物流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认为。

“可以考虑考核其总的车辆数量, 但不要求这个集团每一个分支机构都必须具备车辆, 同时要放宽单车货物量的限制, 对其实际从事的物流配送服务与运输服务部分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开具运输业发票。”徐嘉彤向记者表示。

事实上, 早在2007年8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推出的《物流税收试点企业调查报告》上, 联合会通过对33份有效试点企业调查问卷的综合分析, 提出了在放宽自开票纳税人资质上的建议。建议指出, 现阶段首先放开自开票纳税人拥有车辆车籍登记的地域限制, 不论车辆在何地注册, 都可以认定为自有车辆;放开集团型企业各分支机构的限制, 对一家集团型企业可以考核其总的车辆数量, 但不要求每一个分支机构必备车辆;放宽单车货物量的限制, 对其实际从事的物流配送服务与运输服务部分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开具运输业发票。

值得注意的是, 对自开票纳税人资格的限制, 再加上严格监管体系的缺失以及代开票服务的滞后, 使得社会上“卖发票、假发票”的现象屡禁不止。许多企业不得已铤而走险。

不过, 面对“放宽自开票纳税人资格限制”这一建议, 来自税务总局的处长表示“并不敢轻易放宽。”该处长特别提到近几年发生的多起特大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案件, 并提醒与会企业, “税法风险是高压线, 碰不得。希望企业的管理者将税务风险和其他经营风险一样对待, 慎之又慎。”

内伊湖畔的留白 第11篇

当然,我也不是完全没有任务,除了母亲千叮万嘱之外,外公外婆也是苦口婆心跟我交待,你舅舅在英国半辈子了,也叫他回家看看。那话说得是要多凄惨有多凄惨,也是,别人家儿孙满堂,外公却连孙子面都没见几回,有点想法也是正常。

来到饭庄时,我才知道原来中国饭庄在海外这么受欢迎,整个大厅包厢全部爆满,而那些饭菜,在我看来也不过是些家常便饭罢了。我打趣说,舅舅,虽说生意火爆,但咱家也不差钱,每年回家一次也不是个事,还是回去吧!家里人都想你。没想到舅舅狠狠瞪了我一眼,说,你不懂。

我确实不懂,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很怀疑舅舅是不是脑袋出了点毛病,不回家不说,连讨好客人都不会。或许你不信,饭庄坐落在内伊湖畔,其招牌菜也就是内伊湖鱼,听小表弟说,英国人喜欢纯天然食物,内伊湖是英国有名的天然湖,水清鱼嫩,捞上一条,完全没有饲养鱼的那股臃态和腥味,所以备受欢迎。可惜,饭庄似乎供给不够,每天都有相当一部分客人点不到内伊湖鱼这道菜,所以,看着那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带着遗憾离去,我总希望自己能做点什么。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内伊湖畔散步,遇到当地一个村民。看他撒网收网,不一会儿便有不少收获。便凑过去问,这些内伊湖鱼卖吗?他回答得很干脆,當然,要多少都行。我大喜,说全要了,叫他把鱼送到饭庄。没想到他瞪我一眼便不再说话,我苦苦解释,再三哀求才知道,原来他每天都会拿内伊湖鱼去舅舅的饭庄卖,但舅舅每次只要十条,哪怕多一条都不要。

难怪人家会瞪我,肯定以为我骗他。我气冲冲地跑回去找舅舅,问到底怎么回事,这生意到底会不会做?要不是考虑到自己在外求学还得靠舅舅撑着,我想我的口气会更重,没想到舅舅并不生气,他只是叫我坐下来,慢慢地开始讲饭庄的故事。

原来饭庄刚开张的时候,舅舅也是尽量满足客人的需求,内伊湖鱼是随叫随到,应有尽有,但客人却渐渐少了。后来他终于明白,客人需要的是一种期望、一种等待,随便即可拥有的东西,他们一下子就“腻”了,失去了向往的兴致。唯有留下些许遗憾、些许余味,那才是更大的诱惑!生活就是如此。

留白与布景 第12篇

绘画创作者在面对自然时, 选择适合传达自我感情的题材, 而在画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和处理就成了最关键的一步。

汉代及南北朝时期绘画中的马作为背景频频出现在中国传统人物、山水画中, 雕塑中也常有马的形象。而到唐代鞍马画正式独立成科, 后经历元、清、近代几次高潮, 此间名家辈出、佳作不断、技法纷呈。从鞍马画的发展历程中我们能体会到自古至今画家自然观的变化, 他们以马的美表现自身的情感。我拟解读中国鞍马画中几幅最能打动我的作品, 从绘画本体上分析画家对有背景的马和没有背景的马所作处理方法的不同, 包括技法、构图方式、颜色处理等, 并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分析这些作品对我的影响。

二、没有背景的鞍马画

(一) 《牧马图》

《牧马图》 (图1) 是韩幹极具代表性的画作, 图中绘一奚官骑白马与另一黑马并髻缓行, 背景不作任何渲染, 主体物勾勒之后着色。画家用线虽细但坚挺, 勾染均极为细腻, 马的结构都交代得非常清楚。图中二马体态硕壮, 高贵勇武, 骑在马背上的奚官也刻画得生动到位, 他眼睛平视前方, 神情坦然, 与二马的气息合而为一。奚官牧马而归, 呈现出一种闲适的大唐太平气象。

因为背景的留白, 画家在黑马填实之后, 白马和奚官就选择了勾勒之后淡墨分染的处理方式, 这样一种近乎透明的处理方式, 使作品中的马与背景融为一体。

整幅画面素净而又富有韵律, 色块直接的处理也是非常微妙的, 奚官帽子上的黑色又与黑马的大块黑颜色相呼应, 黑马身配朱地花纹锦鞍, 红黑相配, 高雅富贵。黑马身上鞍、蹬带等相互穿插, 即有对比, 又分割了黑马大面积的黑色块, 使其整体中有变化, 并强化了黑马丰满的结构。白马披挂黑鞍, 凸显了白马腰部形体, 拉开了白马与背景之距离, 同时衬托出奚官白色的衣服。画面色彩沉着大气, 看似不经意间, 但却恰到好处。

(二) 《五马图》

李公麟是宋代文人士大夫画家的代表人物, 他的《五马图》 (图2) 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鞍马画作品之一, 图中绘风头骢、好头赤、照夜白、锦膊骢、满川花五匹名驹。画家在对整个画面的视觉元素进行组合时, 没有用凸显的手法描绘画面的视觉中心, 也没有用过多的形式语言, 而是用线条这一单纯的符号元素去作一种抽象的制作。五马和人均是白描勾勒, 然后着淡淡的墨色, 运用线条刚柔、轻重、虚实的节奏变化, 加上墨色华润含蓄的层次, 绘出一幅单纯却又饱满的画面。

(三) 《调良图》

《调良图》 (图3) 是元代画家赵孟頫的代表作品, 图绘奚官牵一匹黑马立于风中, 马尾与马鬓被大风吹起, 人的衣袖及衣裳下摆亦随之飘动, 而这股风力与马夫回首的目光恰巧抵消, 形成看似纷乱却巧妙的构图。“萧艄尾鬣一身秋, 还解追风似旧不?赖有奚奴怜骏骨, 袖笼乌帽为回头”。 (1)

画中笔法细腻, 颜色处理方法与《牧马图》有点相似, 黑色的马身和奚官身穿的白衣形成对比, 马夫的帽子、靴子着墨又与马蹄的留白相呼应。背景没有着一丝笔墨, 却给人一种灵动的空间感。

在《调良图》里, 画者不强调马匹的肌肉或者外貌, 亦不特别描写动物和人身内在的能力和体能, 而是注重画面所要传达出来的情感, 令人联想起画家的诗句“清风吹我衣, 入袂寒飕飕”, (2) 给人一种凄凄惨惨、冷冷清清的感觉, 生命在寒风里萧瑟, 实际上充满了盎然的生意。

赵孟頫不是单纯的模仿前人, 而是为传统画马注入了新的生命, 正如李铸晋在《鹊华秋色》里所言:“赵孟頫所带给文人画的是美的品质, 是对形体、韵和诗意感的重视, 这在文人画发展中确立了一个新天地。” (3) 画面中有了更多个人感情色彩的介入, 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提升, 这也正是元代画家自然观的变化。

三、有背景的鞍马画

(一) 《神骏图》

《神骏图》 (图4) 绘支遁爱马的历史故事画, 图中为了顺应画面的需要, 作者把线条和晕染的颜色相揉合, 成为一体, 画面用色古朴雅致, 笔法细致。整幅画面以左侧为中心, 这一部分也是最打动我的地方, 右侧人物大多盯着左侧骑白马翩然踏水而至的童子, 画面有机统一于一体。

把目光投向白马所在的左侧 (图4) , 细长的波纹隐约可见, 马蹄踏处有细碎的浪花, 这些都不跳将出来, 而是统一在水面这一整块很深的冷灰色调中。白马结构刻画到位, 敷粉之后用暖色稍加分染, 与水色形成冷暖对比, 冷暖之间的强度不是非常大, 用色微妙玲珑。马因为有水面背景的深灰色调衬托, 而成为整幅画面中最亮的一部分, 但又不显得突兀。马上童子上衣用朱砂着色, 隐约有石绿色内衣从上衣下摆里透出来, 童子皮肤较马的颜色稍暗一点, 看似简单, 实则是经过苦心经营, 有着而丰富的内涵。

马的造型圆润丰满, 俊朗英挺, 呼之欲出, 一如图的名字“神骏”, 白马和童子皆目视岸上支遁的方向, 款款而行, 人与马都走进画面营造的自然氛围里, 画上的场景那么不经意地出现在历史的某个瞬间, 画家与这个瞬间不期而遇, 无心泊处, 记录下了这美好的画面。

(二) 《浴马图》

《浴马图》 (图5) 画溪水一湾, 清澈透明, 梧桐垂柳, 绿荫成趣, 骏马数匹, 马官九人。画中马的姿态各异, 神态生动, 有的立于水中, 有的饮水吃草, 有的昂首嘶鸣, 有的卧立顾盼, 分别施以黑色、赭色、白色、花白等不同的色彩。奚官们牵马临溪, 身着朱砂色、石青色的衣袍, 或冲浴马身, 或在岸边小憩, 或揽缰绳步行与岸边, 丰富浓郁而又清丽, 做到了色不掩笔。溪水只用线条勾出纹路, 并以淡墨渲染, 马和人的颜色各异, 背景因为时间的沉积而变成赭色, 这与画面中的山石、平地的石绿色正好形成统一的色调, 这样就不会显得画面杂乱无章。

此图用笔精细, 色调浓润, 风格清新秀丽, 是代表了赵孟頫人物鞍马画中的典型风貌, 是一幅形神兼备、妙逸并具、风格高雅的艺术精品。

四、这些绘画对笔者创作的影响

跟中国画艺术中其他的画科一样, 在表现方式上, 中国的鞍马艺术家们注重线条的韵律, 色墨之间的相互配合, 空间上的留白穿插, 以及书法语言的参与。每位画家的表现手法均不同, 他们对这些元素进行组合创新, 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我在创作中借鉴了这些作品中空间上的处理方式, 块与线之间的处理, 以及图式的象征性意义。

(一) 《艾力》

《艾力》 (图6) 是我在2007年春天绘制的作品。那一年画室里养了两只兔子, 小的取名艾力, 大的唤作小白, 一黑一白, 黑的活泼, 白的安静。平日里菜场买了青菜萝卜, 或是去古林公园拔了野草野花来喂, 半月之后, 两只都长得肥胖可爱。画画闲暇看兔子在腿边争相追逐, 抱了小白在午后的阳光里喝茶, 朋友之间交流绘画心得, 创作的焦虑变成生活的乐趣, 初春的画室显得格外温暖。

在对色彩和空间的处理方法上我借鉴了《调良图》, 用单一的墨与线作为表现手法, 画画中的主体物兔子用墨色渲染, 作为一个大的黑色块, 而草则采用白描勾染留白的方式, 加上底部大的灰色块, 这样画面就比较单纯, 整个画面的色调也显得比较统一。

中国古代画家主张“计白当黑”, 以此体现虚实空间, 追求的是主客交融的意象空间, 并且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调良图》中背景没有一丝的渲染, 但飘起的衣袖、马尾却让我们感觉到了风的方向, 以及奚官回首所具有的情节性, 正是“萧艄尾鬣一身秋, 还解追风似旧不?赖有奚奴怜骏骨, 袖笼乌帽为回头”。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在对《艾力》画面的处理上, 我也没有画很多背景, 只是为了画面的平衡性加了一片大的灰色块, 一种似真实, 又似幻想的假设空间, 艾力在我臆像中的境遇里款款而行, 蓦然回首, 已不知身在何处, 传达出一种怅然若失的感情, 给观众留下更多的想象、思考空间。

(二) 《在水一方》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4)

《在水一方》 (图7) 画名取于此处。这幅图其实是组画中的一张, 我借鉴了中国绘画中的比兴手法, 图中暗含着人的情感。恰好《蒹葭》也是描绘男女爱情的诗句, 与图中想要表达的情感因素不谋而合。年轻的恋人们面对社会的残酷、感情总是特别的脆弱, 往往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图中白色的兔子安安静静, 抬头张望, 似是守候恋人的到来, 他已独自等待很久, 那人却依旧在水一方, 徘徊不前, 缘去缘归, 本就说不明白。

在画面色彩的处理上我借鉴了《浴马图》与《骏马图》。白色的兔子敷粉之后用暖色稍加分染, 与背景的暗绿色调形成冷暖对比, 图中的草也是如此, 为了画面需要, 我把他们处理成了白色, 叶筋处用赭色稍稍晕染, 已经不是现实中草的颜色了, 冷暖之间的强度又不是非常大, 用色微妙玲珑。兔子因为有水面背景的深灰色调衬托, 而成为整幅画面中最亮的一部分, 但因为有旁边的草又不显得突兀, 追求画画的单纯性。

五、结语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美好的, 每种题材都具有其不同的特点, 创作者在面对自然时, 选择适合传达自我感情的题材, 而在具体画的过程中应该怎样去把握和处理客体会成为最关键的一步。中国艺术的博大精深, 我国的古代画家在绘画艺术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们的作品体现了他们的审美情趣, 我们应该积极地从传统中汲取养份。就像马这种漂亮的动物, 因为每个画家的时代背景、处理习惯不一样, 因此画家在营造氛围时, 处理画面方式的不一样, 画面最后的效果也因此大相径庭, 但却皆达到一种和谐的美感, 最终是异曲同工的结果。题材只是创作者表达感情的工具, 怎样运用好所选的题材传达自己的感情, 描绘出恰当的画面氛围, 对创作者来说最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余辉.中国美术图典·人马画[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 1996.

[2]林璎.天马[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2.

[3]李铸晋.鹊华秋色[M].北京:三联出版社, 2008.

[4]潘运告编著.宣和画谱[G].卷七.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1999.

[5]上海书画出版社编.骏马轻骑[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3.

[6]王伯敏.中国美术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8.

上一篇:专利绩效下一篇:人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