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遗产范文

2024-07-02

景观遗产范文(精选11篇)

景观遗产 第1篇

历史价值是指其表达了工业建筑从古至今发展的真实状态, 体现了一种历史信息传达的原真性和淳朴状态。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进程, 大量工业时代所遗留下来的工厂厂区、工业建筑和构筑物、街道, 都逐渐成为城市景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遗产相关的环境景观设计也是彰显历史遗产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1]。而其中工业生产、发展的方式影响人们生活深远, 已经成为每个工业城市不能磨灭, 又被社会共同认可的历史记忆。有计划、分类、分等级的保留和修复这些现在看来衰败工业街区、厂房建筑和构筑物, 有着在社会层面和城市文脉发展上深远而持久的意义。这些保护体现在对城市中工业区整体外貌的保存, 城市历史文脉的科学延续, 工业流程和科学技术的教育意义, 特殊时代标志物, 社会认同感的发扬等。曾有着百年辉煌工业历史的德国滨江老工业区———柏林上牧场工业区, 经过了繁荣、战争和废弃的曲折历史进程, 上牧场工业区在1990 年德国统一后, 呈现出一片衰败、萧条的景象。在1990 年中期, 多数建筑被列为工业保护建筑, 作为整体工业区改造的一部分, 这些保护建筑被再利用, 并更新为商业中心、生态景观中心及艺术设计中心, 彰显了工业遗产景观的重要历史价值及社会价值。

2艺术价值

工业遗产景观艺术价值的体现在城市的肌理, 表现为工业厂区空间规划和工业建筑、构筑物设计的审美价值上。工业时代高效率、简洁化、构成化的大生产模式特征, 组成了工业建筑及厂区空间规划的设计原则。它们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 造型新颖独特, 利用率高, 有些工业建筑还成为了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物。工业建筑、设施和景观构筑物, 往往具有较高的工业美学价值:那些具有重大价值的工业建筑遗产, 常携带着时代的特征跟历史的厚重感, 其独特空间结构形式的表现、精密的机器设计、优美的机械美学、均衡的体量构成等, 都体现了重要的美学价值。同时对现存工业建筑遗产进行分类保护和分级保护, 保存价值内涵巨大、个性独特、典型的工业建筑遗产, 对于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 城市特色文化品位的提升, 城市历史风貌的保护, 保持地方特色浓郁, 改变“千城一面”的怪现象等, 有着特殊的意义。

3经济价值

工业建筑遗产可以直接转化为经济资源, 是一个城市工业化进程对其经济发展的外在形式。保护工业建筑遗产可有效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 因为工业、产业的形成过程与发展进程, 大都需要大量的经济、物质、人员投入。而这些建筑遗产其中的建筑、景观构筑物, 本身具有大空间、大尺度的结构特点, 适宜被灵活置换为其它功能的建筑及景观空间, 充分利用既存的建筑物、景观构筑物以及规划齐整的厂区场地, 可以有效节省拆除重建的资源投资。从生态恢复的角度来看, 一定程度的改造和更新既存建筑, 有利于工业厂区的污染恢复, 搭配绿色植物的种植能有效形成良好生态循环的景观建筑聚落。

4发展价值

工业建筑遗产巨大的价值, 归根结底是其发展的价值:对于文化遗产来说, 继承是最好的保护, 发展是最深刻的弘扬[2]。工业遗产中所拥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2 方面内容, 共同构成了发展价值的内涵:包含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存价值、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价值、人类精神层面的价值等。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的景观生态价值, 也是其发展价值内涵所在。工业时代遗存的工业厂区和建筑构筑物等, 应该使得人们在其周围能够持续的生存下去, 不再对周围的人居环境构成污染, 其中建筑可持续发展最明显手段, 即是节能减排:工业建筑遗产建筑功能在营运的低能源消耗。工业建筑遗产见证了一个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产业建筑的发展, 也是当地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遗产的更新保护再利用的重要性在于, 它不仅保证了城市环境的历史延续性, 还用物质的方式保存了地方特色的景观空间。

5小结

在微观角度的视野下, 位于城市中优越的区位条件, 有着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 大尺度的空间结构, 坚固经济的结构形式, 简洁大方的建筑风貌, 这些先天条件决定了工业建筑遗产改造的景观价值所在。以宏观的视角看, 工业建筑遗产在当今地球资源不可逆性的实际情况下, 它的更新利用彰显了其对社会的意义所在, 还有效保证了历史文脉发展的脉络, 成为城市特色景观空间。

参考文献

茶文化遗产景观以及法律保护论文 第2篇

摘要:想要做好茶文化遗产景观的维护以及法律保护工作时,不仅需要认知该活动的开展价值,同时更要从包容的心态和视角来对其形成精准认知。本文拟从中国茶文化遗产景观的具体表现状况认知入手,结合中国茶文化遗产景观的保护必要性认知,通过分析中国茶文化遗产景观保护体系的构成要素,结合法律保护在中国茶文化遗产景观中的实施价值,从而尝试性提出中国茶文化遗产景观保活动中,应用好法律举措的具体思路。文化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中所容纳和包含的,不仅是一种物质形式,更是一种价值存在。而围绕传统文化所形成的遗产更是当前整个文化资源机制成熟发展之后所产生的客观存在。中国茶文化遗产景观资源的保护工作在实施时,其不仅要注重文化元素的融入及应用,更要做好从应用价值出发。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借鉴其他保护活动的经验,来制定符合中国茶文化遗产景观的法律保护机制。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遗产;景观元素;法律保护;应用机制;管理机制

1中国茶文化遗产景观的具体表现状况认知

我国的深厚文化底蕴在给我们带来巨大宝贵财富体系的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多彩中华的文化生命力。在我国多个地区,都有着深厚而成熟的文化机制,茶文化元素就是其中的典范代表。根据相关记载表明,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茶的具体应用历史。当然,在茶这一产业发展初期,其更多是被作为药用元素,并且茶叶的使用范围也较为局限,其更多情况下,仅仅停留在贵族、文人雅士生活之中。而在唐朝时期,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日益提升,加上社会大众生活中更加注重品质,茶叶逐渐融入整个社会大众的生活之中,而与此同时,饮茶就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习惯。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茶叶从传统、单一的生活元素,发展成为重要的社会生活元素,并且随着文化理念与饮茶习惯的成熟结合,从而使得茶发展成为一种文化载体,进而形成了传承延续千年的茶文化体系。如果我们能够深层次去剖析整个茶文化体系的具体内涵,以整个茶文化元素中所具有的元素内容,其将为我们在今天,应用好茶文化元素起到重要的推动力。在茶叶盛产地和茶文化相对成熟的地区,我们都能找到关于茶文化记载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在这里,通过具象的出土文物我们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到不同的历史时期,茶文化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茶文化的文化属性和价值趣味,让我们对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历史有了更直观、更清晰的理解和认知。可以说,在今天,尤其是人们渴望应用传统文化的今天,传统茶文化的应用优势和时代特征得以明显体现。

2中国茶文化遗产景观的保护必要性认知

茶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而言,他自身就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可以说,整个茶文化体系元素内容包含了诸多元素,无论是具体的茶歌艺术,还是茶乐、茶舞、茶诗等等,都是在整个社会文化机制与茶的深度融合。而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中,茶歌的发展是从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整编而来的,更多的是后人以茶为名而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那些关于茶的优美文章,片段等。茶诗、茶词、茶的对联等等,这些咏茶的素材都具有很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其创作的文化背景和文人写作的心境,当然,这一时代性变化影响下,其对于任何产业的具体经营建设来说,都需要注重把握时代变化这一点。立足产业优势,整合产业要素,并且认知其所带来的整体性变化,将是该产业创新发展过程中,无可估量的重要要素。事实上,在当前整个开放型社会氛围的具体营造过程中,做好我国茶文化遗产景观的法律保护工作,不仅仅需要从完善法律视角出发。其中还要注重尝试性去融入政策机制,结合文化机制的具体应用,尤其是要做好文化保护及文化修复工作。特别是重点针对我国茶文化遗产的`具体项目状况,加大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完善茶文化专业的人才培养,从而实现对该遗产项目的有效保护。客观来说,我国茶文化遗产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内涵的资源内容,其形成过程往往是,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之后所形成的,整个文化的形成背景是融入了具体的时代环境和氛围。因此,我们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时代环境来认知整个茶文化遗产内涵。客观来说,中国茶文化遗产景观在进行保护时,不可能忽略必要的文化元素融入。

3中国茶文化遗产景观保护体系的构成要素

事实上,在我国几千年的茶文化历史发展机制中,其中所形成的很多资源,都是产自于民间,并且由社会大众推动所形成的,因此,想要真正做好茶文化遗产景观的保护工作,就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大众自身的必要力量,尤其是要引导社会大众认知茶文化遗产景观存在的价值作用。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来理解茶文化遗产景观的传承发展,从而使得我国茶文化遗产景观中所包含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属性。除此之外,在我国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茶文化遗产景观更多情况下需要社会大众自身去挖掘,去激发社会大众自身的学习意识,进而实现整个茶文化资源发展应用与传承保护的最佳效果。在当前整个时代背景的发展与推动下,中国茶文化遗产景观在进行传承与应用过程中,实现了超越社会大众想象力的具体认知。因此,如果我们能够更好做好茶文化遗产景观的保护机制,尤其是将文化内涵与保护机制之间进行深度融合,从而为整个中国茶文化元素实现最佳应用效果提供帮助。客观来说,遗产景观不仅是一种客观所在,同时更重要的是基于文化内涵和价值认同上的物质元素,因此,在进行具体的保护活动时,不仅要注重保护好中国茶文化遗产景观元素内容,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该过程中,其也需要将景观中所具有的精神理念和价值思维进行深度接续,进而提升该文化遗产景观的应用效果。

4法律保护在中国茶文化遗产景观中的实施价值

中国茶文化遗产景观是一种内涵性资源,其中所容纳和包含的不仅是客观的物质形式,同时更是一种成熟而客观的价值理念存在。所以,在保护中国茶文化遗产景观这一元素时,其所构建的保护机制,不仅是一种整体性体系,更重要的是基于内涵理念与外在诉求相结合的重要表现。客观的看,对于整个中国茶文化遗产景观的保护活动时,其需要注重保护的内容是多样化的,我们不仅仅是复苏传统文化机制,同时也需要结合具体的理念内涵,对该文化资源进行改造和革新,并且通过赋予必要的时代化元素内容,从而实现“中国茶文化遗产景观的保护与开发”。法律是一种规则性约束,更是基于社会发展应用需要的前提之下,所制定的规矩、政策,发挥和应用法律机制,更多是利用具体内涵约束,从而实现理想管理效果的关键所在。我们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尚且未能形成必要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尤其是对于整个时代发展来说,任何产业都需要融入到整个法制管理机制之中,而中国茶文化遗产景观更需要如此。尤其是结合该资源的特殊性看,一旦其遭到相关破坏,其更是无法被及时有效的恢复。结合当前社会大众,尤其是饮茶主体不断变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对整个中国茶文化遗产景观的认知诉求日益完善,只有结合保护机制的积极推进,尤其是随着我国法制建设不断成熟与完善,做好法律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尤其是通过对具体保护职责、保护内容,乃至整个法律的应用范围,进行深度解析,从而才有可能实现中国茶文化遗产景观的最佳保护。当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整个法律保护机制在构建时,其存在相对局限性,毕竟客观上看,整个中国茶文化遗产景观的内容极为多样,所以法律的覆盖范围相对有效。不仅如此,在当前整个时代发展的客观背景下,整个时代是动态化的,所以,我们要树立不断完善的保护思维,并且在整个法律保护过程中,需要我们以包容的心态,积极主动融入其中,通过制定切合实际的法律策略,更好利用法律机制要素,从而实现中国茶文化遗产景观资源保护活动实施的最佳效果。

5中国茶文化遗产景观保活动中应用好法律举措的具体思路

当然,对于中国茶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开展来说,其想要做到最佳保护,其资源要素不能过于单一,尤其是不能单纯、一味的使用法律等政府、政策性手段,在当前整个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想要真正做好茶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工作,还需要注重将市场经济元素与社会大众关注度、社会认知等多种元素相结合,通过构建系统化的茶文化遗产景观保护体系,从而实现多元文化背景下,对整个茶文化遗产的高效保护。事实上,在做好茶文化遗产景观保护体系建设时,其需要借助成熟而完善的市场手段来为整个保护活动提供必要的市场支撑。尤其是经济活动的开展,其能够为茶文化遗产景观保护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客观来看,我国茶文化遗产景观活动在具体开展时,其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尤其是文化遗产更多是一种文化传承,其在具体运营过程中,并不能产生直观而具体的经济收益。因此,这就造成了极大保护难度,经费的短缺,其带来的不仅仅是保护压力的加大,更重要的是一种其使得整个中国茶文化遗产景观保护工作,在具体开展与实施时,不能很好的保持一种连续性的发展状态。因此,引入必要的经济举措和市场机制,也能大大提升该资源的市场保护机制,并且实现茶文化遗产景观的最佳保护。

6结语

我国是茶叶的产地,无论是茶叶产品的庞大数量,还是该产业的品牌种类,都有着世界各国所无法比拟的重要优势。而茶文化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极具内涵气息和价值底蕴的组成部分,各个产业只有以包容的心态,积极融入其中,才能为整个茶文化的价值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事实上,融入法律机制,做好保护体系,其将是发展与应用结合融入的诠释。

参考文献

[1]朱其.产业融合对茶产业的影响———论茶文化产业分类[J].法学杂志,(11):156-159.

[2]张庆麟.我国社会企业发展面临的法律困境及其对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3):123-126.

[3]李居彩.中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遭遇的法律困境与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15(19):214-218.

[4]杜惟毅.公司法视野下的外商投资企业法律适用问题研究[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15(22):189-191.

浅谈黄石工业遗产景观设计思路 第3篇

本文主要谈到工业遗产的特殊价值及其景观设计的兴起。并概述黄石工业遗产景观设计的现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案例并结合黄石工业遗产的文化特点,探寻工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道路,展现黄石独特工业风貌。

工业遗产的价值及其景观设计的兴起

工业社会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个重要阶段,随着20世纪末经济的转型,工业社会形态逐渐淡化,从历史上留存下来的工业遗产,成为社会变革与发展的见证和记录。其承载的价值主要包括:1.历史价值——工业遗产包含的历史信息,是对段历史时期的技术和生产水平的最好说明。2.社会价值——工业遗产可以反映出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与方向,是文明形态的重要标志。3.精神价值——工业遗产对于其所在的城市和国家是深层次的精神纽带,它代表着一个名族的创造力。而这些价值存在于人们的记忆和生活中,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工业遗产景观兴起于20世纪初,其特殊的工业化休闲艺术空间成为工业遗产景观的鲜明特征。

黄石工业遗产景观设计现状

黄石工业发展历经百多年,收获了“青铜故里”“钢铁摇篮”“水浞故乡”等称号。走过辉煌的工业时代,黄石这座老工业城市也面临着资源枯竭、工业废弃地增多、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于是,将西方工业遗产景观开发的理念因地适宜的应用到城市工业遗产景观的设计当中,并结合自身环境特点进行合理创新。这为黄石工业遗产景观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例如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是亚洲最大的硬岩复垦基地。其中核心景观有矿山博物馆、矿冶大峡谷、石海大绿洲、井下大探幽和矿业博览园。集旅游、考察、科普于一体。成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一大亮点。

浅谈黄石工业遗产景观设计思路

1.思路的启发

德国海尔布隆砖瓦厂公园的设计者鲍尔。他在保护砖瓦厂历史痕迹和植物自然生长区域的前提下,将砖瓦厂设计成供人们观赏和使用的混合式公园。鲍尔在设计中将原有的砖瓦厂与景观结合,形成一个生态综合体。在建造过程中充分利用废弃的工业材料,赋予其新的功能的同时,也达到延续历史文化的目的。这种利用设计手法和技术来达到生态恢复的设计思想为黄石工业遗产景观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1)以人文为内涵

在已经建成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里,包括了矿冶大峡谷、矿业博览园、石海大绿洲、井下大探幽和矿山博物馆等景点。其中的采矿工业博览园区,将探矿、采掘、运输等老化的工业装备陈列于园内和制作成工业名人雕像用于参观。设计中充分利用了这些人文元素,不仅呈现出独特的人文景观,而且延续了工业文化。

(2)以生态为重点

黄石曾以“矿冶名城”著称,在面临矿产资源枯竭和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的情况下,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这座城市的必然选择。借鉴已建成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和德国海尔布隆砖瓦厂公园的生态复垦和景观改造实践。未来可以尝试在黄石的其他废弃工业区,根据其自身的工业装备和生态环境等特点,因地制宜的进行生态复垦和景观改造工程,探索出一条工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

2.设计实践尝试——以华新水泥厂旧址为例

华新水泥厂是座有百年历史的老工厂,它见证了我国近现代水泥工业的辉煌。随着经济转型和城市建设的变化,如今的华新水泥厂老厂已经停止生产并淡出社会发展的舞台。工厂遗留下来的生产设备、厂房和工艺流程等,成为城市的笔丰厚的物质遗产,具有宝贵的价值。因此,沿着以人文为内涵和以生态为重点的景观设计方向,将华新水泥厂旧址改造为工业遗址公园,可以有效推动工业遗产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华新水泥厂旧址位于黄石市的中心地段,总占地80000平方米。其北为黄石大道,直线距离长江约500米,东、南、西面均为民宅,南距磁湖约500米。工厂于2005年停产后,留存了许多上世纪五十年代风格的建筑,并且生产水泥的1、2、3号窑等生产线也保存较完整。管道等建构筑物的保留可以作为水泥博物馆的实体展示,对水泥加工工艺流程充分利用以串联各个设施,从而形成网络化的参观游览路线,让游览者近距离目睹和接触这些工业设备的色彩和质感。充分感受设备机器和人类文明带来的震撼。整个工厂即露天博物馆,通过合理的规划,集中展现水泥生产工艺、华新水泥厂发展历史以及中国水泥工业发展史。厂边的景观设计,可以采用公共游憩空间模式,向游览者展现华新水泥厂特有的工业风貌,以黄石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的内在工业生命力,突显华新水泥厂老厂的独特魅力。

结语

文化遗产视角下的乡土景观 第4篇

“乡土景观”其定义是在特定区域内反映该区域中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活、风俗特点的景观。它包括:村落、聚落、农田、农用道路、田间小道、自然河流、水渠、近郊山林等, 还有祠堂、石佛、石碑、石墙, 或生产生活所用的洗衣场所、水井、水车、木桥、小木屋、晾晒稻谷的架台等生活风景。乡村景观相对于城市景观而言, 其本身不是一个稳定的实体, 而是人类与自然环境连续不断相互作用的产物。乡土景观正是这一产物最直接的体现, 是具有特定景观行为、形态、内涵和过程的景观类型, 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农舍到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所代表的地区, 是土地利用以粗放型为特征, 人口密度较小、具有明显田园风格的景观区域。

2 研究对象——陈炉古镇

2.1 古镇背景

陈炉,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位于铜川市东南20km的山巅, 已有1400多年的制瓷历史, 是宋元以后著名的古耀州窑延续生产的唯一窑场, 北宋时制瓷业达到鼎盛, 清乾隆年间曾创造了年产800万件瓷器的业绩。曾在古时出现过“郁郁千家烟火迷”的“炉火不夜”的壮观景象, 是当今历史唯一遗存的“炉火千年不绝”、规模最大的古陶瓷窑场。其古窑属于耀州窑体系, 是在耀州窑遭战火焚毁衰落后而逐渐兴起的。

2.2 历史遗产

陈炉古镇属人文史迹型景区, 是古耀州窑的继承和延续, 炉火传承至今已有1300余年, 是唯一连续烧造从未断烧的耀州窑系窑炉, 是活着的耀州窑。据文史记载和考古发现, 始于周, 兴盛于明清。据资料, 陈炉共有金、元、明清陶瓷地30余处烧瓷窑炉40余座, 作坊遗址和各代文化堆积200多处。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明代窑炉遗址。经过千年的烘烤和长时间的高温烈火烧制, 窑炉的原料土质已经熔炉变形, 当地人把这种熔炉变形的石块, 称为琉璃。触及表面, 会感到凹凸不平, 但在阳光的照射下却绚烂夺目, 酷似风化千年的岩浆。

2.3 特色景观

古镇一层层密集交错的窑洞沿山盘旋上升, 窑上叠窑, 一家窑背就是另一家的窑院, 又不同于黄土地上常见的独家独户的土窑院落。虽无统一规划, 但布局高低错落, 因山造势, 层叠有序, 上下左右, 层层叠叠密如蜂房。家家户户的院墙更是别具特色, 用废弃的罐、缸、盆、碗堆砌而成, 正面墙壁色彩斑斓, 据当地人介绍, 这些罐罐名为“匣钵”, 是原来陶厂专用来烧制瓷器, 后更换下来的匣钵, 因为自身轻巧, 就成了陈炉人眼中的宝贝, 废物利用, 作为自家的院墙, 展现出陈炉古镇特有的人文风貌特色。

在古镇中, 明清历代官窑随处可见, 这些历代窑址依山排布, 密如蜂房, 瓷片铺路, 细致入微, 从院落到街道, 都能看到那些废弃瓷片掺在泥土中, 按色彩搭配, 横竖相隔, 排列有致。古镇现如今残留着许多朝代的窑炉遗址, 成为人们前来旅游的一大看点。各家院墙全是罐罐垒砌, 窑院的边缘是另一家的窑顶, 罐罐便成了每家预防危险的防护墙。

3 保护与应用

当前, 许多乡村总体景观规划还是乡村单体建筑设计, 已很少做到独具特色的乡土景观。很多乡村规划方案只是生搬硬套地借用城市设计的规范与模式, 丝毫不考虑乡村本身的环境特征与历史文脉, 造成大多乡村布局千篇一律, 有些地方甚至采用大片行列式排列, 形式单一, 使乡村缺乏自由、亲切的氛围。很多新建或者翻新的居民住宅盲目热衷于效仿城市建筑模式, 随意选择材料与色彩, 使得建筑风格与布局混乱, 缺乏传统朴素自然的农家特色, 严重影响了乡村景观的整体风貌。因此, 在设计中要尽量避免这些错误。目前, 陈炉古镇具有自己独特的乡土景观, 这是源自其特定地域历史文化, 从而构成了乡土景观的各种自然的、社会的以及文化的元素与符号, 也是乡土景观表达和营建过程中的基本素材, 遍布在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中, 种类精致繁多, 现如今村民们通过合理的民俗表达手法, 将这些乡土景观元素以景观作品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 如以废弃的青花瓷片作为院落铺地, 还有罐罐垒墙, 使其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成为乡土景观研究领域中的一个课题。

景观遗产 第5篇

文化景观是指在特定文化背景和具体的自然环境基础上,在人的作用下形成的地表文化形态的地理复合体。它是人类活动所塑造并具有特殊文化价值的景观,它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文化景观的形成是个长期过程,每一历史时代人类都按照其文化标准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并把它们改变成文化景观。文化景观的内容除一些具体事物外,还有一种可以感觉到而难以表达出来的“气氛”,它往往与宗教教义、社会观念和政治制度等因素有关,是一种抽象的观感。文化景观的这种特性可以明显反映在区域特征上。

文化景观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类型,自1992年在美国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年会被提出,并将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别,文化景观的保护实践仅有二十余年。作为一种新的文化遗产类别,其文化内涵、保护理念与实践工作仍在探索之中。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2008年版《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中,将文化景观与历史城镇和城镇中心、运河和文化线路列为“特殊的遗产类型”,建议以特殊的指導原则帮助上述遗产类型的评估。这表明,文化景观和其他两类遗产与以往的文化遗产具有相对特殊性,其研究方法、评估体系与保护策略都具有特殊性。因此对于文化景观的认定与评价就有其独特之处:

1. 在物质上,文化景观涵盖了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两个领域,但又不同于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也不同于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文化景观作为一种在特定背景和具体自然基础上,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景观形态,是人类与自然共同创造的。因此我们在审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相关文化景观后,不难发现它们都兼具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的相关特征。但不同的是,文化景观遗产更加强调景观的历史识别性(historical identity)和它保持一种可延续的记忆属性。也就是说,文化景观的价值更多倾向于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记忆。不同的文化景观,可能记载了某一地区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某种土地利用方式和生存形态。

2. 在非物质方面,文化景观更重视物质景观与非物质文化形态之间的融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类型,文化景观可能与当地居民的活态传统(living tradition)具有直接联系。因此,文化景观的构成通常包括物质与非物质两大要素,两者不仅精密联系、相互作用,并且非物质常常发挥重要影响,这种非物质的影响往往决定了景观的物质形态。

二、郧西县上津古镇文化景观概况

上津古镇地处鄂西北边陲,位于湖北省郧西县城西北70公里,与陕西省漫川镇接壤,南临江汉流域,北枕秦岭山脉。古城坐落于汉江支流金钱河下游东岸,素有“朝秦暮楚”之称,历来为交通、政治、文化、商贸、军事之要地。上津镇是湖北省现存最完整的县级古城,于2007年被国家文物局、住建部评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名录。

1. 物质文化景观遗存

(1)南北交汇的自然景观

上津镇位于秦岭山脉与大巴山脉交汇之处,四周群山环绕,金钱河绕城而过,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其中以长堤柳岸、嵩山仰面、三山叠翠等“上津八景”最具代表。

长堤柳岸为八景之首,最具上津特色,是上津最能够凸显中国古典美学特征的人造自然景观之一。长堤柳岸位于上津古城外约300米的金钱河畔,景观主体是长约500米、宽6米的金钱河古堤。古堤是古城昔日防敌、今日防洪一大屏障。堤外河床宽大防止河水侵蚀大堤,故而在堤外河床之上遍植垂柳,久而久之便形成一道柳丝曼舞的独特风景线。如逢春雨纷纷,堤畔柳丝如烟,飘渺朦胧。清代诗人王霖曾赋诗赞美道: “青青堤上柳,飘忽自成春;欲作三眠势,应来九烈神。波平分鸭黛,浪咸起鱼鳞;若向江中渡,风流自有人。”

除了长提柳岸之外,上津镇还有嵩山仰面、伍峪青幔、天桥古洞等独特的自然景观。这些景观与上津人长期生活在一起,融入了上津人的日常生活,上津人也按照自己独特的审美方式感受甚至改造这些自然景观。

(2)“南船北马”的漕运商埠城镇人文景观

除了独特的自然景观,上津古镇还遗留有大量人文景观。其中,因商而起的城镇聚落景观,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文景观之一。

上津古镇位于金钱河畔,金钱河自北向南巡城而过。因水而聚,是中国古典规划原理中最为重要的选址要求。水利万物,靠近水源,能够解决日常生活用水、农业生产用水等实际需求。另外,堪舆学认为,水为财富的象征,滨水而居能够带来财富。的确,在南船北马的封建时代,水确实能够带来财富。作为古代最为重要的物流通道,漕运决定了古代中国的经济命脉。因此,中国古代城镇大多规划建造于大江大湖之畔。上津古镇也不例外,金钱河为上津古镇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作为一个因商而兴的古代交通枢纽型城市,上津至今保留有数量丰富、立体多元的商业聚落景观。

①古城墙

早在北魏时期,上津就作为县治所在地得以营造。作为湖北省仅存的县级古城,上津保留有完整的古代城墙、城门。

现存上津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正德年至嘉庆三年进行了大规模修造,后又于清顺治七年进行修整。古城周长1236米,面积约8万平方米。城墙高约7米,呈梯形,为夯土墙包青砖砌成。四方各有一个城门,分别叫做接秦、达楚、通汉、连郧,西南一角还有为方便百姓劳作而开的角门。

②商号、货栈旧址

作为重要的商贸中转城市,上津古城保存多处商号、货栈旧址。这些商业遗存主要分布在古城四街和五街,临街分布。上津古镇现存的商号货栈均为典型的鄂西北合院民居,前店后宿。外墙为生砖砌筑,外抹混合谷壳、桔梗的生土。封火墙较矮,粗壮敦实。上覆黑瓦。

③商业会馆旧址

nlc202309051117

由于发达的商品经济,上津地区商帮云集,这些商帮在上津建立多所商业会馆,规模较大的有武昌馆、山陕馆等。其中现存最完整的是位于古城外西南角的山陕会馆。

(3)中西交织的宗教建筑遗产

①天主教堂

上津古城天主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5年),位于古城中心位置,毗邻上津县旧址。整体布局为四合院式。主要建筑有门房、礼拜教堂、主教公寓等。

上津镇是鄂西北地区天主教较早进入的乡镇之一。自上津天主教堂开堂以来,共有22位神父坐堂传教。其中,17位外籍神父,外籍神父中多来自法国、德国、意大利,其中有五人病逝于上津。

在“文革”期间,上津天主教堂受到严重破坏。现存教堂建筑主体为1984年李新富神父筹资按原样重建,呈哥特风格。其中教堂石质大门为清末原物,门框上书“耶稣圣心,上天之门”,门框石质细腻,书法隽秀,可以遥想教堂原貌。

上津天主教堂最为显著的艺术特征体现在其整体布局上。上津天主教堂在修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当地民众的文化心理,布局上采用鄂西北合院民居形制,呈典型四合院。其中,门房和两侧配房均使用鄂西北民居建造形制,白墙黑瓦。

②佛爷洞

佛爷洞坐落于金钱河西岸,始建于唐贞观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隋唐时期,由于上津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上津古城一时间商贾云集,成为鄂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随着商业活动的兴起,宗教活动也日益兴盛。故而在上津古镇周围大兴土木,建筑庙宇,佛爷洞就是其中之一。

佛爷洞为金钱河西岸山崖之上的一处天然岩洞,整个建筑充分利用岩洞,在洞外加以建筑,形成佛爷洞主体结构。历史上,佛爷洞屡毁屡建。建国前,佛爷洞仅存僧舍一间,文革时期,佛爷洞遭受灭顶之灾,所有房舍、佛像全部被毁。现存佛爷洞建筑为2004重建,砖瓦结构。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观音殿、城隍殿、土地龛。主要供奉释迦摩尼佛、观音大士、城隍、土地、猪大王,具有民间多神崇拜特征。

2. 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

(1)刺绣工艺

上津古镇传统刺绣工艺蕴含着独特的审美价值。无论在造型、色彩、工艺还是图案纹样上都高度凝结着上津人不竭的智慧结晶。上津刺绣的图形纹样,风格朴实而寓意深长,配色用线匠心独具,既忠实于自然又富于想象。绣工制作针法多变,精巧高超。传统刺绣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地方特色,刺绣的主题和内容大多为鸳鸯、狮、虎、花卉等寄托着劳动人民美好希望的图案。刺绣作品图案没有定式,大都通过创作者自己的主观想象进行手工制作,而这些作品也有着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共同特征——在用色上尤为大胆和跳脱常理,也不失为是创作者情感的特殊表达方式。刺绣体现了深刻的社会内涵,各种吉祥的纹样是许多普通的艺术创作者对生活的感悟,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这也是刺绣艺术作为文化载体的一个更为重要的开发价值。

(2)竹编艺术

上津镇竹编农具整体造型呈口大粗制的特点,主要器形有菜筐、箩筐、竹篮等。菜篮是上津最为常见的竹筐样式,主要呈现上宽下窄的形态,筐口一般呈椭圆的形状,且纵向直径较长,较为粗糙简陋,主要用于蔬菜存放。上津菜篮主要有斜背式和挑担式,因上津地处山地,多水路,为方便行走,大多数竹篮有肩带可斜跨。有的菜篮口沿低,沿边有双耳,用宽粗竹篾十字交叉固定,用麻绳钳制两耳交汇处,用扁担前后挑,既实用又省力。箩筐的容积大,多以竹和藤两种材料混合编织,口型接近正圆,器型的腹部向外鼓,近似于水缸造型。竹篮的竹篮口为椭圆形,有的接近长方形,类似船状,款式主要有手提式。

(3)闹火龙

“闹火龙”是上津古镇一项传统的民俗活动,亦是当地居民迎庆新年最为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每年正月十二的晚上由镇上居民自发组织舞龙团队,穿梭于古镇的每一条主要干道,火龙所到之处,家家户户热闹非凡,用烟花对冲火龙,游行结束后火龙基本烧完只剩骨架。上津古镇新年“闹火龙”的传统体现在“闹”字,这是因为上津古镇自古以来因水而生,因码头而兴,有金钱河环绕,新年舞龙意在祈求河神、龙王庇佑,为镇上居民祈福。上津古镇“闹火龙”气势恢宏,舞龙队伍繁复庞大,所耗人工、材料、工艺十分复杂,逐渐由单纯的祈福活动演化成集民间工艺、民间美术和民俗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物質文化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民族文化需要传播,任何一项文化遗产不只是文化的承载之物,更是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宣传才能培养和吸引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兴趣,才能将文化市场的消费观念建立起来。更进一步说,只有深入理解文化,培养文化消费观念,使人们为觉得有价值的东西买单,才能使社会走向一个消费文化之路。因此,只有培养人们认识文化、理解文化、延续文化的意识才能让人们学会消费文化,从而化解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我们说商品是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商品的创新设计能够更好地宣传与发扬传统文化。任何一个商品的开发应该基于当地的民俗特色,融入其精神内涵,从而增加商品的文化附加价值,继而对商品进行设计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结合,这对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上津古镇将商铺作为开发传统文化的载体,上津有着约一里长的明清古街,是连通古城内外的一条古老街道。两旁民居为四合院结构,和谐而温馨。四合院内古色古香,飞檐斗拱,一进数重。然而,这样古色古香的民居却缺少了旅游观光的气息。商铺的开发是以当地土特产招牌吸引观光者,从而重现明清时期的繁华景象,这样既能全面地展现上津以及我国的历史古建筑风貌,同时也能吸引更多旅游者的眼光。依据上津土特产及待挖掘的文化旅游纪念品做出的实地调查,在建筑风格上,对古镇整体外观及展示区,保留其原有风貌,同时将破坏部分进行修缮与复原,展示区和品尝区与整体的古建筑风貌相协调,给人以古朴、自然之感,真实生动地再现明清时期的场景。在材料和制作工艺上,也进行优化,店铺内部可以采用手绘的方式装饰具有上津特色的符号或图案,这种物化的形式可以成为当地民俗、地域文化传播的载体,也可以成为上津文化的代表。同时,根据上津古镇的特色,将店铺内商品包装设计风格统一,如豆豉、地瓜粉等土特产的包装以仿古防油纸作为材料,环保简洁。以细麻绳简单密封,古朴自然。在设计样式上,以“舌尖上的上津”字样配以地方特色浓郁的食物缩影,将古镇美食与中国传统美食融合,既凸显地方特色,又富有新意。酒的包装设计,以古朴设计风格为主,外部处理为精细的肌理效果,给人一种简约而不简单之美感。香醇的柿子酒、甘蔗酒、苞谷酒,令人陶醉,包装上简单的密封绳与古镇的古朴自然之气质不谋而合。而在酒的销售与储藏容器上选择了陶坛,陶坛的特殊结构能使空气中的氧进入其中,促使酒完全氧化反应,而且,陶坛含有多种金属离子,可以去杂增香,使酒的口味更加醇厚。

nlc202309051117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如何使上津古镇这朵奇葩走出大山、走向世界是应着重思考的课题,做好上津古镇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展示与商业旅游的结合是上津古镇向外推介的重点。在保护上津古镇原生态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让游客参与其中,以旅游消费带动文化发展。把上津古城规划定位为以生活居住和文化商业为其主要职能,以传统商业服务和文化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古镇。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静态保护”和“活态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人类行为活动的动态性和传承性,是一种活态的文化形式。这样一种以过程和活动为对象的客体可以从静态的保护及活态的传承两个方面进行,从而实现其保护与发展。“静态保护”主要以影像、录音的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科技载体为物化形式,转化为一种可见的和可再生资源,即通过科技产品的形式来表现和再现的过程。此技术是以生活化复原手法,将群众的创作情境与自身情境相融合,身临其境地感受创作中所散发出来的文化底蕴,以达到共鸣效果。可复制性是变相地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本,这样不仅能保持文化的传播功能,缓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的状态。同时,让受众了解和认识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信息,形成一种平民化、大众化传播方式,有利于其保护和传承。

例如,通过利用计算机制图、人机交互、多媒体等数字技术手段将上津火龙工艺制作过程真实再现,通过视觉的展现和观众的交互,最终实现了解上津火龙工艺的目的,创造“上津火龙民俗博物馆”文化机构,全面展示火龙历史、制作工艺,并针对火龙灯会的表演进行数字化设计与创新,将其引进课堂,通过数字化技术交流互动,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遗产,达到推广和普及的目的,这为传承“非遗”打下坚实的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关键是保护传承人。上津古镇的“非遗”是存在于各民族之中的“活”的文化,绝不能脱离项目和传承人这个传承主体而独立存在。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于人的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要以‘活态传承’的方式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四项主要计划之一的“活着的人类财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着极高造诣的一类人)”目的是鼓励各成员国给予他们官方承认,创造有利于“非遗”传承工作的环境,积极改善传承主体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保护传承人的积极性,将其所掌握的知识与记忆传承后人,使得后继有人。建立“上津非遗传习所”等文化教育机构,这样可以给上津人民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场所,同时也为鄂西北地区建设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基地,为“老少边穷”等欠发达地区打造一个社会实验基地,树立借鉴文化遗产资源改造环境、脱贫致富的样板。设立地方民俗传承中心、地方戏曲表演教育传承中心和地方乡土文化教育中心等文化机构,可以突出上津古城在全国历史人文版图上的特色,将上津古城打造成为一个出秦入楚的“休闲旅游古驿站”。

五、结论

文化景观类文化遗产作为近年新型遗产类型,已被广泛认知。由于其本身的特点,使其在保护工作上也具有与一般文化遗产不同的特点,其特殊性在乡土文化景观遗产上则更为突出。概括而言,乡土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工作,应做到如下三点:

1. 尊重自然,整体协调。生产性保护的核心,是对文化遗产开展全面保护工作。因此,在乡土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应在全面保护其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环境的前提下,突出其景观特色,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平,适度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展示,土特产品开发。

2. 元素继承和产业设计。生产性保护的特点在于将生产寓于保护当中,以活态保护替代静态留存。因此,在乡土文化景观遗产的活态利用过程中,应对当地文化遗产进行甄选、提炼,概括出最具代表性的核心元素,并将其与现代设计产业相结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生产链条。

3. 概念推广、綜合利用。在乡土文化景观的保护工作中,应结合具体的规划和发展定位,综合利用文化资源与自然景观资源,做到“因地制宜,扎根乡土,开发资源,综合利用”的乡土文化景观遗产发展模式。以自然景观为表现,乡土文化为内涵,发展成极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展示区,体现遗产地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传统文化。

(作者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益民、张昕:《文化遗产研究文集》, 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08年版。

[2]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3] 刘锡诚:《 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

[4]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论文集》,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5] 《郧西县志》。

世界遗产武当山的文化景观价值 第6篇

1 武当山文化景观概况

文化景观是由特定的文化族群在自然景观中所创建的,即人文化的景观[2]。文化是动因,自然是载体,文化景观是结果[3]。因此,文化景观是在特定地域、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下形成,将人、土地和景观有机地联系到了一起,体现了人类和自然之间独特的精神联系。武当山由于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封建社会的宗教和世俗建筑的艺术成就,已于1994年与承德避暑山庄和西藏布达拉宫同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1 武当山文化景观的历史渊源流长

“武当”之名最早出现在《汉书》中,由于处于较为偏僻的地理位置和清幽的自然环境,武当山在汉末至魏晋隋唐时期,已经成为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道教园林属于宗教园林,它是道教居士修行、祭神、举行宗教仪式以及日常生活起居的场所,反映了中国的本土文化[4]。一般认为,自唐朝开始有皇帝在武当山敕建庙宇,经历宋、元,至明代武当山达到顶峰,明末以后造成一定破坏,武当山文化景观积淀深厚。

1.2 武当山文化景观的空间广袤

武当山道教园林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庄严的古神道,包括兼作朝山之用的古盐道、古粮道,共计9条,可从四面八方登顶。武当山从来就不只是一座地方小庙,而是声教远播的朝圣中心。历代皇帝都把武当山作为皇家道场来修建,明朝倾南方五省(湖北、湖南、河南、陕西、四川)财力、赋税,历经十余年建成这座空前绝后的朝圣中心。明永乐十年至二十二年(1412-1424年),大建武当,史有“北建故宫,南修武当”之说,共建成9宫、8观、36庵堂、72岩庙、39桥、12亭等33座道教建筑群,面积达160万m2[5]。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又进行扩建,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的建筑奇观,达到了“仙山琼楼”的意境。

1.3 武当山历史遗存数量众多、品类丰富

“宫”作为道教活动的主体空间,除供宗教日常活动外,大多司有专职,各具特色,使朝山这一盛大的宗教活动顺利进行(图1)。“观”比“宫”等级稍低,结构布局比较自由,形态更为丰富(图2)。。此外还有庵、祠、堂、庙、楼、阁、寺等,将道教思想进一步向民间扩散[6]。古人利用天然岩穴构建了大量的岩庙、洞庙和石窟,至今只有少许人为加工的痕迹。门、殿、坊、亭、台、坛、关这些小建筑更加丰富了武当山的建筑词汇。道路和桥梁不仅连接各构筑物,更主要的是为朝山这一最宏伟壮观的宗教活动提供服务。

2 武当山文化景观的价值

2.1 人类文化的见证

中国古代很早就产生了山岳崇拜的观念,认为山是仙人的居所,高山之巅则是人和神相沟通的场所。从均州至天柱峰约60公里长的道路上结合地形地貌,通过标志性的景观构筑物玄岳门以及南岩划分为人、地、天的环境,进而规划形成了以“朝天”为中心思想格局。所以,作为整体的武当山是中国古代山岳崇拜观念的真实写照。武当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携带了千年的历史信息,历史遗迹质量高、数量大、时代连续、布局灵活、形制多样、内涵丰富代表了人类创造性的杰作。

2.2 古代科学技术的典范

武当山道教建筑全面展示了明朝的建造技术与艺术的成就。武当山建筑受土家大木构架建筑的影响,如太子坡五云楼的“一柱十二梁”(图3),将正屋横屋的梁枋穿入将军柱卯眼,科学分力荷载形成清晰明确的构架承力体系,既节约了材料又增大空间,是力学和美学的完美结合,突出代表了明代的建造技术构造成就。

而武当山金殿铜铸镏金(图4),面阔5.8m,进深4.2m,铸件体量巨大、结构复杂,为防止氧化采用失蜡法封膜,历经风雨雷电600多年巍然屹立,传奇地展示了中国明代初年科学技术和铸造工业的重大成就。

2.3 为当代山地人居环境建设提供依据

武当山文化景观是建设者对大自然山水风景深刻领悟和一往情深的热爱的结果。它的建设充分体现了“巧于因借”,即因地制宜和借景。因地制宜主要体现在文化景观的布局上,无论景观群还是单体游赏小品,都与地形巧妙结合,不仅减少施工的土方量,更将人工美融于自然美之中。其次,在设置游览线路和观景点时充分挖掘和考虑场地的环境特征,使人们在游览时可以临山观山遇水观水,步移景异。借景是园林设计中最为重要的理法,因为任何场地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周围事物发生着密切的关系。武当山文化景观气势恢宏,至金顶绵延60公里,园林景观依山就势,或立于峰峦之巅,或悬于峭崖之壁,或隐于深壑之中,浑然天成。对景、虚实、深浅、幽远、藏露……以及动静的对比处理,都可谓是有法而无式。武当山玄妙、空灵的山地造园手法,值得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师学习。

3 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文化价值,了解其的发展进程有利于我们学习古人造园智慧。尤其是在传统文化面临强大冲击的今天,如果不有意识地去研究、发展我国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们的传统文化很有可能萎缩甚至有可能断层。

参考文献

[1]宋峰.中国名山的建筑遗产与其所在环境关系解析[J].中国园林,2009(1):29-32.

[2]Sauer C.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J].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blications in Geography,1925,2(2):19-54.

[3]韩锋.世界遗产文化景观及其国际新动向[J].中国园林,2007,23(11):18-27.

[4]郭祝崧.我国历史上特有的道教[J].成都大学学报.2007(3):63-68.

[5]武当山志编纂委员会.武当山志[Z].新华出版社.1994.

中国茶文化遗产景观及法律保护考量 第7篇

1中国茶文化遗产景观

1.1茶艺

(1) 泡茶。泡茶是对茶制作过程的追求, 其至高境界在于保留茶的色、香、味, 宋代是我国茶艺鼎盛时期, 一般采取“下投法”泡茶, 泡茶方式至今沿用了600余年[1]。传统的泡茶方法一般包括烫壶、倒水、置茶、冲水、烫杯、倒茶、分杯、奉茶和去渣等一系列程序, 使饮茶从解渴上升到高级的艺术生活; (2) 茶具。茶壶是饮茶艺术的媒介, 自明清之后, 我国饮茶以江苏紫砂壶潮流, 宜兴的紫砂壶自古以来具有“天下第一品”, 壶与茶的配合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3) 饮茶。北方人喜花茶, 南方人偏好龙井、绿茶;老年人追求焙火稍重的包种茶或者乌龙茶, 年轻人多选用具有健美作用的绿茶、红茶;不论那一种, 饮茶人饮的是茶的芬芳, 为的是口腔的那一份爽快感和甘润回味。

1.2茶诗

著名的宋代诗人苏轼, 是正宗的茶人。苏轼在写茶、品茶的基础上, 设置自己种植、煎茶, “戏作小诗君勿笑, 从来佳茗似佳人”一语是东坡品茶美学的最高体现, 同时也成为品茶的千古佳句。茶诗堪称中国一绝, 我国的茶诗作者多达数千人, 茶文化经历我国的文人墨客的诗文传送, 雅俗共赏, 家喻户晓。

1.3茶词曲赋

茶词最兴盛的时期要数宋代[2]。以茶词曲赋为标志的茶文化堪称中国的国粹, 宋代文人骨子里的幽雅是他们钟爱茶文化的本质原因, 大词人苏轼的《西江月·茶》和《临江仙·茶》是茶词中的精品, 他的一句“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使得茶词“一夜之间花千树”。黄庭坚以茶词数量著名, 他是苏轼的门生, 他的《煎茶赋》为茶词曲赋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此外, 我国著名的茶词曲赋家还有北宋的吴淑、西晋时期的杜甫, 中唐时期的顾况等。

1.4茶画

茶画是我国的瑰宝之一[3]。唐代以来, 茶事活动从宫廷逐渐转移到市井, 成为华夏儿女的共同爱好。唐朝是我国茶画的兴盛年代, 代表作为周昉的《调琴啜茗图》、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张萱的《煎茶图》和《烹茶仕女图》。在唐朝之后, 经历五代十国的发展, 到宋朝时, 我国的绘画艺术发展至鼎盛。宋徽宗赵佶的《文会图》和南宋画家刘松年的《茗园赌市》是公认的茶画精品。

2茶文化的发展

2.1起源

我们的祖先不仅发明了茶的种植方法和制作方法, 同时还将其记录下来。早在周代就有茶的利用记录, 周公旦的《尔雅·释木》中有“授, 苦茶”的描述。唐代的《茶经》详细的记载了茶的用途、制作、自然规律、功用等, 并从美学角度将茶文化上升到文学的较大, 开创了茶艺、茶道等茶文化体系的先河。

2.2传承

文化遗产景观的保护核心在于传承, 非物质文化的保护目的在于将有价值的文化持久的延续下去, 茶文化是以人为载体和主体, 是以技艺、记忆、以人为本的文化遗产。这里的人具体指的是精通某种茶文化的表现形式或者熟悉茶文化空间的茶文化代表人。广义的内容是指茶文化代表人所代表的社会大众, 也就是说, 茶文化的传承是依赖人和广大的民众。

2.3传播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将中国的茶文化与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相结合,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茶文化。在这一过程中茶文化得以传播, 英国以饮茶作为绅士的礼仪, 饮茶是英国王室在重大社会活动中的必要仪式。韩国将每年的5月24日定为全国茶日[4]。

3茶文化遗产景观的特性

3.1非物质性

茶文化反应的文化风韵是无形的, 非物质的, 虽然茶的手工技艺等是茶文化通过物质方面的体现, 但是茶文化自身是无形抽象的。

3.2活态性

活态性是茶文化最基本的特征。这是指, 茶文化是以活的形态出现的, 体现在茶文化的传承过程和传承过程中的创新和变革。茶文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具有所有传统文化所共有的发展阶段, 也需要生存和发展的特定空间和时间维度。茶文化是植根于民间的传统行为方式, 同时也是人类发展的物化时间记忆。

3.3不可再生性

众所周知, 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资源, 茶文化与这些不可再生资源类似, 具有不可再生性。这是由于, 茶文化是在特定的文化空间中孕育而生的, 会随着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3.4地域性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 我国的茶区从东经98°到122°, 北纬18°到38°, 绵延纵横数千公里, 是全世界产茶种类最多, 最广阔的茶区, 东至台湾东部的台东、花莲, 南达海南岛, 西至西藏南部察隅河谷, 北达山东烟台、辽东半岛, 涉及18个省、500多个县。其中主要的产茶地为福建、云南、贵州、浙江、安徽、四川、湖南等, 占据全国茶叶年产量的75%左右。茶文化作为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之一, 与中华民族的生活息息相关, 形成了具有明显低于特色的茶文化。各地的茶文化以饮茶为基础, 以茶艺、加工方式等形成了具有文化性、生活性、地域性的茶文化。

4茶马古道———云南

人们口中的茶马古道, 是说当年驼着茶叶的马帮, 响着铃铛从重重大山中走来。云南普洱府至今留有茶马古道遗址, 连接着东西方文明, 普洱茶名扬四海, 普洱府被公认为“茶都”。有人说, 云南的茶是最野最古的茶, 云南有世界上树龄最老的“茶王”-野生古茶树, 距今已有2700余年的历史。思茅澜沧江流经的景迈、茫景等地是茶叶天然林下种植方式的发祥地, 有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好、年代最久远、面积最大的人工驯化栽培型古茶园。

4.1榜首“龙井”———杭州

龙井茶有1000多年的历史, 跻身于“中国十大名茶”之首, 是浙江杭州的特产之一, 有狮、龙、云、虎等品种。龙井与杭州丝绸、西湖共同编制了杭州美景。杭州住民的龙井村是必访的龙井茶产地, 其中以龙井、梅家坞、翁家山、狮峰出产的茶为最好, 以“狮峰龙井”为最佳。

4.2茗香之源———四川

早在西周时期, 四川就以生产茶而文明。四川是我国最早的人工栽培茶树地区, 四川峨眉山、鹤鸣山、青城山、盛产名茶且与宗教结缘, 民间流传着许多名茶的传说。四川雅安蒙顶山是我国名茶的发祥地。四川民间的茶俗歌谣十分丰富。茶俗歌谣是人们对茶事活动最直接的感受, 寓意深刻, 通俗易懂, 不仅代表了茶俗文化源于民间, 流行于民间, 且为茶俗文化被社会大众的认可和推崇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5法律保护

5.1加大对对优质名茶地理标志的保护力度

地理标志是特定产品的标记, 在维护国际贸易秩序、维护产地声誉、消费者权益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申请集团上标或者注册证明商标就能够进行地理标志保护, 例如“杭州龙井”等。

5.2加强对优质名茶的商业秘密保护

商业秘密是由特定的持有人进行信息管理保持生产工艺、科学配方、经营信息的机密性。据考证, 商业秘密的保护可以追溯到罗马时期, 以家传绝技、祖传秘方等方式即是最早的商业秘密。我国最早使用商业秘密概念的法律是1991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其中第66条明确规定了“: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 需要在法庭出示的, 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文章此处以龙井茶为例, 龙井茶是我国十大名茶之首, 这与之生长环境、制作工艺、历史文化等息息相关, 龙井茶的商业秘密受到侵犯, 损害的不仅仅是龙井的信誉和品牌, 同时对天下第一名茶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是一种亵渎。因此, 针对龙井的炒制方法和加工工艺, 必须按照商业秘密的有关规定进行保护, 针对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依法进行严厉制裁。

5.3加大对假冒伪劣行为的惩处力度

假冒伪劣、侵犯商业秘密等行为具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 是一种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行为, 必须依法进行严惩, 要知道毁掉一个品牌比树立一个品牌容易的多, 因此, 必须依据法律法规, 加大对全国名茶假冒伪劣行为惩处的力度, 从而为我国的茶文化提供良好的发展、传承、传播环境。

结束语

茶文化的法律保护是以实现茶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 包罗了茶文化的多元性和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茶文化无论是作为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或者是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景观, 其本质都是活态的, 真正意义上的保护, 就是让茶文化在变化中获得新生, 使茶文化日常生活化, “最好的传承就是使用”。在此基础上, 通过法律手段发扬和规范我国茶文化的传承和传播, 从而为茶更好地造福于人类世界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芹燕, 康金熬.论茶文化在影视文化构建与传播中的功能[J]新闻研究导刊, 2014 (16) .70-71

[2]王立霞.茶·茶文化·茶文化学:茶的文化史考察[J].农业考古, 2013 (2) .23-31

[3]江凌.中华传统文化的软实力价值[J].中原文化研究2014 (1) .78-81

景观遗产 第8篇

关键词:城市,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

城市是人类居住的地方, 更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基础上创建历史和文明的人类聚居地。历代积累和幸存下来的文化遗存不仅是历史文化的结晶, 更是当前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处理城市发展和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1 国外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进程

当今世界的许多国家, 维护城市的历史风貌, 保护文化遗产, 不但已成共识, 而且成为法律。1834年, 希腊设立了国际上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保护古迹的法律。1840年, 法国公布了共计567栋国家首批保护建筑, 并于1887年通过了历史建筑保护法, 这是第一部关于保护历史建筑的法律。条文中第一次规定了保护文物建筑是一项公共事业, 政府应该实施干预。涅瓦大街是俄罗斯圣彼得堡最古老的街道之一, 其国家法律规定大街的任何建筑不允许拆除, 现代化装修只可以在内部进行, 外观不许作丝毫改变。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世界上掀起了保护文物古迹及其环境的高潮, 在这一时期,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相关的国际组织通过了一系列建议和宪章。1964年5月通过了《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 简称《威尼斯宪章》。1972年11月在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同年同月还通过了《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 简称《内罗毕建议》。1984年日本奈良通过了《关于真实性的奈良文件》。1987年10月通过了《保护历史城镇和地区的国际宪章》, 简称《华盛顿宪章》。这些公约、建议和宪章确定了文物古迹保护原则, 一些国家的先进做法得到了推广, 各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2我国城市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面临的问题

最近几年, 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越来越快, 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发展, 但是一些新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不少城市和地区为了经济的开发, 规模的扩张, 只注重新景观、新建筑、新工厂的建设, 而忽略了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和城市特色的保护, 甚至使其遭到十分严重的破坏。历史街区改造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 历史文化遗产遭到建设性的破坏。有的城市在旧城改造和房地产开发中进行大拆大建, 过度开发, 使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变得面目全非。城市的发展, 旧城更新, 必然会进行大量的房屋拆迁。但不能不分青红皂白, 把一些古老的建筑和历史文物及一些珍贵的历史街区毁灭在推土机前。一个文化城市失去了历史文化遗产也失去了光彩。2) 居民居住环境的改善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之间存在矛盾。在一些城市特别是在老城区, 一些危房旧房依然存在, 亟需维修改善。许多城市的做法是用“拆”的办法解决。特别是一些历史文化名城或城市历史街区, 如果都拆光, 老城区会消失殆尽, 那么这些城市也就失去了历史与特色。城市毫无个性和文化可言, 最终我们将看到千城一面。怎样完善市民的生活环境而不是毁灭老城区, 这是我们应该去考虑的问题。3)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法制不健全, 执法不力。我国全国性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法规尚不完善, 民间文物、文物商业活动管理缺乏专门法规。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 并使之尽快从技术层面上升到国家法律、制度层面。有关部门应携手合作, 加快立法的进程。

3 城市历史街区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性

城市历史街区代表着某一历史时期城市传统风貌的特点。在城市历史街区往往保留有完整的历史风貌及真实的遗存物, 在进行改造过程中应尽量多的保存原真的, 而不是仿古造假。历史街区不同于一般的文化遗迹, 它往往伴随着生活在城市的居民, 居民与历史文化街区是融为一体的。

历史街区是城市精神的有形载体, 它可以激活城市集体记忆, 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诠释一个城市的历史、生活、文化各个方面。城市街区的改造, 应保留城市市井生活的氛围, 开辟出一条现代生活与历史对话的通道, 让街区充满活力地“生活”下去, 让城市人有可能去自己循迹城市的文脉和精神。

4 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措施与方法

4.1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城乡规划同步

文物部门应组织人员对本区域内的文化遗产资源分布状况、历史年代、保存现状及特点等进行勘察, 在取得详细资料的基础上, 研究制定符合科学发展的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根据文化遗产保存价值、保存现状及特点等, 牵头研究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 一并纳入城乡建设规划, 以协调文物事业和城乡建设发展, 为城乡发展和人民群众服务。

4.2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并行

充分利用网络、微信公众号、博物馆免费开放等平台, 加大对群众的宣传力度, 使大家认识到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并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调动民众和社会各界组织的积极性, 形成全民参与保护的氛围, 完善文化遗产的社会监督机制。

4.3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立法并举

建立完善、丰富、具体的法规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目前, 在国家层面文物保护现行有效的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考古涉外工作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强制性和相对稳定性, 应继续建立健全全方位保护、管理、利用、传承文化遗产的法律政策制度, 使文化遗产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4.4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景观建设协调发展

文化遗产一定范围内设立保护区及缓冲区, 严格控制景观、建筑高度, 充分利用分区控制、眺望控制、建筑外轮廓控制、天际线控制等方法使景观、建筑在高度、形式、体量、色彩上与历史保护建筑或文化历史遗迹协调统一。1) 分区控制法。分区控制是最为普遍的控制方法, 许多国家都在使用, 特别是在对传统城区的保护上应用较广。北京旧城区保护规划就是一个典型案例。1985年8月北京规划局提出北京市区建筑高度控制方案, 从旧城区开始, 由内向外, 建筑高度逐渐升高。2) 建筑外轮廓控制法。主要运用街道两边的建筑物的高度控制, 让街道的氛围更舒适和人性化。3) 眺望控制法。眺望控制法对高度的控制更为具体。设定眺望的查看区域和对象。在眺望区域内眺望被眺望对象时视线不会被遮挡。4) 天际线控制法。一般用在海岸和河岸的滨水空间景观保护上。

5 结语

城市不仅仅是人生活工作的功能空间, 更应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载体。城市化进程也不应是数量的增长, 更应该是质量的提升。为此我们应该尽一切力量努力建设文化城市和保护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毛其智.意大利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佛罗伦萨为例[Z].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王瑞珠.国外历史环境的保护和规划[M].台北:淑馨出版社, 1993.

[3]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

[4]陈志华.外国建筑史 (19世纪末叶以前) [M].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5]张松.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得与失[J].中国文化遗产, 2004 (3) :19-20.

[6]俞孔坚, 李迪华, 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 2001 (6) :33-35.

[7]魏晗.浅谈现代景观设计的形式表现[J].小城镇建设, 2003 (8) :21-22.

景观遗产 第9篇

1 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和问题分析

1.1 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存在着许多问题, 其主要表现破坏自然因素。我国乡村建筑的地势一般来说都非常高。所以许多乡村建筑都面临着外在环境影响而倒塌, 比如暴风的侵袭、雨季来临时对房屋的破坏, 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都将乡村建设推向了一个不可预估的损坏点。可以发现, 许多房屋因年久失修都变得更加破旧, 居住时间的简短也将修复工作予以延迟, 过量的游客更加剧了其中的损失。而古代的乡村建设与当前先进的建筑物之间更加会形成一层深深的隔阂, 割裂了传统的乡村文化。

1.2 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以浙江省为例, 探讨了乡村文化的保护现状。浙江省是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最好的省份, 其发展为其他省份的保护措施提供了深刻的借鉴意义。浙江省的村落数量在600个以上, 随着经济的发展, 村落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与损失。所以, 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势在必行。浙江省政府将其乡村部落设计成一个个小的空间单元。每个群组之间都是由高墙围护, 在设计之前作出图纸, 将一个院落分为不同的2部分, 使得院落的轴线明确, 左右对称。既可以体现现代性的设计理念, 又使乡村建设看起来更加形象生动[1]。

2 我国乡村文化遗产景观专项法规的可能性分析

2.1 文化遗产相关条例的保障

我国在1982年形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作为文物的保护措施使文化景观的制度加以健全。该法律按照文物的重要性将等级分为3个部分。分别是省级文物、市级文物以及县级文物。同时也将这些文物景观的保护职责划分给各地方单位的工作人员。另外, 对乡村景观的保护方式也有了进一步的应对措施, 其主要内容是“要保护具有特殊意义的文物, 特别是一些特殊的街道、乡村以及古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也明确规定, 不能在特定的文化区域进行施工、打井、破坏等活动。如果有必要的实施工程, 也要经过国家的批准予以执行, 但是不允许过度开采的现象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乡村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与健全性。另一方面, 文物保护法也明确指出, 任何人不能以任何理由做出破坏文物, 尤其是国家历史风貌的行为。不能污染乡村文化景观。这些规定都为乡村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专项法规的确立提供了可能性[2]。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为其法律保障提供了可能性, 是一部关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的法律, 法律规定应该保护乡村的原有风貌, 使其不受到任何行为的损坏。保护耕地和乡村土地结构等重大项目, 使城镇土地面积划分的更加合理, 体现其中的地方特色和文化面貌。另外, 在其法律的第十七条中也明确指出, 要合理计划城镇建设中的基础设施, 扩大区域范围内的文明指向, 做到城市与农村共同发展的目的。在此法律的基础上, 体现了国家对乡村文化的重视程度, 使得其专项法规的建立有了可能[3]。

3 结论

综上所述, 我国的农耕历史渊远流长, 乡村文化也具备了一定的独特之处, 成为我国文化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国家的一系列法规中可以看出, 乡村建设规模与现状为我国专项法规的确立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我们要坚持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我国文化历程与文化特质的延续。

参考文献

[1]余慧.汶川地震灾区历史文化名城灾后价值分析与保护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2

[2] 殷晓彤.世界遗产视野下植物景观的保护管理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 2014

景观遗产 第10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侗族大歌

1.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的相关概念

1.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作了界定,且随着2006年《公约》的正式生效使之成为一个正式的法定概念。《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作如下定义:“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在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1.2非物质文化景观的界定

文化景观的内容除了一些主要通过视觉感官感受到的具体事物外,还有一种可以抽象地感受到而难以表达出来的“气氛”,它往往与宗教教义、社会观念、民风民俗、政治制度以及科技与艺术等非物质因素有关,这就是非物质文化景观。与文化的结构相适应,文化景观又可分为物质体系的景观和非物质体系的景观两大部分。物质体系的文化景观(具象景观)是指人类加工自然而产生的技术的、器物的、非人格的客观实体,如聚落、城市、公园、景观小品等;而非物质体系的文化景观(抽象景观)是指人类在加工自然、塑造自我的过程中形成的规范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观的意象事物,如民俗、宗教、园林意境等。

2.贵州侗族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保护分析

2.1对贵州侗族大歌的认识

侗族大歌早在宋代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侗族大歌是我国目前保存的优秀古代艺术遗产之一,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艺术。作为多声部民间歌曲,侗族大歌在其多声思维、多声形态、合唱技艺、文化内涵等等方面都属举世罕见,上个世纪50年代侗族大歌的发现,填补了“中国民歌没有多声部”的空白。

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而且是了解侗族的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史、思想史、教育史、婚姻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侗族民间谚语云:“饭养身子歌养心”、“汉人有文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蕴涵着深刻哲理和丰富的教育文化内涵。对于无文字传统的民族,口传语言对于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侗族大歌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离不开以当地族系和地域特征的自然生态和侗族地区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2.2侗族大歌的地位

侗族大歌于2005年已进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作为中国“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候选项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2009年9月28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开幕,其中由贵州省文化厅、黎平县政府承担申报工作的《贵州侗族大歌》成功入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委认为,侗族大歌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申遗的成功,无疑给濒临失传的侗族大歌注入了新的希望,有利于侗族大歌的保护和传承。

2.3侗族大歌危机分析

2.3.1能歌者明显下降

黎平县的岩洞村在“文革”之前,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唱歌,而现在50岁以上的占85%左右,40至50岁的由于受“文革”期间不准唱歌的影响只占20%,20至40岁的占60%,20岁以下的占10%,现在会唱歌的男女性别严重失衡,女的10个人中还有5个人会唱,男的10个人中最多只有1个人会唱了。肇兴村在“文革”之前,全村的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唱歌,而现在18~30岁的年青人中会唱歌的只占30%,30~40岁的占80%,40岁以上的占90%,而18岁以上的女性占70%左右,男性只占30%左右,男女比例严重失调[5]。

2.3.2后续力量出现了断层

岩洞村40多名男女歌师中,最大的年龄已达90岁,最年轻的38岁;肇兴村的男女歌师大约还有20人左右,年龄最大的90岁,最年轻的35岁;述洞村虽还有40名男女歌师,也都是40岁以上的年纪了,而且由于村里外出打工的人多了,唱歌的人少了,他们基本上很少教歌,更不到外地传歌。

2.3.3外来多元文化的冲击

侗族后代进入学校读书,接受的主要是汉文化的教育,汉文化或多或少地在他们身上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外出打工回来的年轻人带来的现代思想的影响,使侗语过去在侗族社区内作为第一交际工具有逐渐被汉语取代的趋势。侗语作为第一交际工具弱化的现象日趋显露出来,长此以往,到了第三代、第四代……,依附于侗语这个表达工具之上的侗族大歌也就会消失。

3.对侗族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保护的措施

3.1利用科技进行保护

应在现有侗族大歌收集、整理的基础上编写简谱或线谱记音,不定期优惠出版汉侗对照的侗族大歌专集,并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来尽可能地再现侗族大歌的音响、发生场景、文化背景,以有声书籍的形式真实地、更接近生活地向人们展示介绍侗族大歌,以促进其传承,传承即是对其最好的保护[6]。

3.2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政府文化部门对有侗族大歌活动的一些传统节日(如农历二月二的“赶春社”、三月三的“采桑节”、“吃姊妹饭”、六月六的“祈丰斗牛”、七月十二的“赶歌坪”等)场所、礼俗应给予不同程度的扶持,以保证正常的民俗活动,使侗族大歌有生存的环境。

3.3加强区域民族文化交流

开展广泛的交流。在交流中,通过对侗族大歌的演唱、传播,彼此之间得到感情的融汇,增进了认识和了解,从而达到团结一致、共同发展的目的。同时也要让青年特别是民族地区的青年正确认识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认识它的珍贵性、优秀性,让他们意识到文化并非有先进落后之分,从而重建民族的自尊与自信。

3.4举行各种活动

在侗乡开办以培养侗族大歌歌手为主的“侗歌班”,由歌师现身教唱,使其艺有传人,并培养一批优秀的侗族专业的创作人员,在保持侗族大歌原生态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特点,运用专业的创作技巧,编创出更多、更好的侗族大歌供世人欣赏。同时不失时机地举办各种赛事活动,嘉奖优胜者,并通过电视台进行现场转播,借助电视扩大影响,找到持续发展的道路。

3.5作为师生的考核内容

将侗族大歌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课堂教学,使民族文化教育落到实处。我们的音乐教育不仅要学习西方的音乐,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系统地学习本民族的音乐。当年,刘天华让二胡进学校是一大创举,大大促进和提高了学校音乐教育,也改变了当时社会上一些人对民族音乐所持的偏见。今天,我们承前世之师,让侗族大歌进入课堂正是迎合时代发展,是落实加强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也是对我们民族文化的又一次发扬光大。

3.6与旅游开发相结合

在全球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旅游在中国已呈现由自然山水和历史名胜向民族民俗风情拓展的势态。而带有浓郁侗家风情的“侗族大歌”无疑是让游客大开眼界、大饱耳福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人们为了逃避都市激烈的竞争压力,更加迷恋神秘的民俗旅游,在欣赏了天籁般的侗族大歌后,压抑的心情得到了缓解,紧张的神经得到了放松和休息。通过旅游,一方面可扩大侗族民俗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尽快产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把侗族大歌运作成融自然风光、人文风光为一体的旅游文化产品进行销售,经济的繁荣也刺激许多外出打工的青年自愿回来参加家乡的文艺演出队,从而促进侗族大歌的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1]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诠释与重构[J]学术研究.2006.09

[2]戴志中.杨宇振著.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3]张瑛,高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行政管理研究——以云南民族歌舞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6.08

[4]张晓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类学透视[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03

[5]龙初凡.侗族大歌及其保护[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5

景观遗产 第11篇

关键词:矿冶遗产,保护与开发,景观设计

点学科“艺术学理论”立项建设成果, 项目编号:2013XKJS。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国, 在历史发展潮流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矿冶遗产。很多城市的矿冶遗产已经被保护和利用, 但也存在不少遗址正在被逐渐破坏。这就期待我们探索一条适合我国矿冶遗产保护的景观设计理念。下文通过对矿冶遗产保护与开发概况进行简单分析, 提出了基于矿冶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景观设计方案。

一、矿冶遗产保护与开发概况

矿冶工业是以采矿和冶金为主的工业, 而矿冶遗产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教育价值、建筑价值的矿冶文化遗产。矿冶遗产一般包括建筑、工厂、磨坊、矿山及提炼产地、能源场所、交通基础设施和社会活动场所。矿冶遗产不仅传承了中国几千年来的矿冶文明, 也能将近现代矿冶发展进程和文化展现出来, 其完整性、系统性和代表性是普通矿冶工业所达不到的。因此, 必须对矿冶遗产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开发。然而, 就工业遗产现状来看, 我国的矿冶遗产保护与其他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发展较慢。虽然将一些矿冶遗产列入保护范围之内, 但是随着经济和技术不断发展, 有多重价值的矿冶遗产保护对象陆续被破坏、遗弃。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是对矿冶遗产重视力度不够和缺乏有效保障机制而引起的。在这种情况下, 对矿业遗产进行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 就应该结合矿冶遗产保护与开发实际情况, 全方位有效规划资源, 提供一套可持续的生态设计方案。

二、基于矿冶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景观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中国出现了一大批矿冶工业废弃用地, 这些场地的开发和再利用成为当今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协调人与地关系的学科, 景观设计在矿冶遗产保护和开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既要处理好矿冶遗产所在地设计与环境的关系, 考虑矿冶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还要在景观设计中合理应用生态恢复设计理念。

1. 以环境改善为重点

矿冶遗址经历长期矿冶资源的开采开发, 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场地大量植物被清除, 土囊和水体受到污染。因此, 矿冶遗址中的景观设计与一般景区规划设计存在很大差异。这类设计应该严格按照矿冶遗产地的环境特征, 寻找到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 因地制宜地进行景观规划设计。

景观设计最终目的是为人服务的, 基于矿冶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景观设计也需要遵循这一原则。然而在对矿冶遗产进行保护和开发中常会因没有处理好环境破坏的问题, 而不能满足人们和环境的需求。法国代斯内娱乐基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里曾经作为修建道路采集砂石的场址, 景观设计师雅克·西蒙首先是消除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要素, 这样给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基础, 在这基础上设计有类似森林的植物配置, 加上将水边处理成有利于多种动植物栖息。如此, 整个代斯内娱乐基地的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其实, 设计过程关键是要兼顾矿冶遗产保护开发与环境协调, 同时处理好环境与人的关系。

2. 矿冶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是指在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以外, 设计还要维护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和环境体系, 让我们的后代可以同样享受到和我们一样的品质生活。长期矿冶资源开发, 矿冶遗址中会遗留大量的矿山、建筑和设备等, 这些看似废弃的厂房和设备, 如果我们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合理利用, 既可以充分体现设计的价值, 又能减少了对环境的再次破坏。根据我们的设计定位, 它们可以变为提供生活娱乐的空间, 也可以改造为一些学校、博物馆或者设计成一件巨型雕塑。可持续景观设计还表现在恢复被破坏的景观不断地再生。唐山市的南湖中央生态公园设计中就充分发挥了当地植物和湿地特征, 营造了煤矿城市特有的景观特色, 将垃圾山和粉煤灰规划成典型的景观区, 区域中机械、铁路和矿井等作为重要保护和利用对象, 从而使其成为具有历史、文化、技术矿冶景观。

3. 生态恢复设计理念

生态恢复设计是指根据目前场地的环境特征, 重点寻找出环境中遭到破坏的生态因素, 有针对性地通过设计改善被破坏的生态系统。比如矿冶开采中, 把植被给去除了, 生态系统中植物就大量缺乏, 即会造成雨水的流逝, 也会严重影响该地块动物的繁殖。因此, 景观设计就要考虑多种植些与环境协调的植物, 从此让这个生态得到恢复。生态恢复设计除了要考虑植被的要素外, 对土壤的改善、水污染的处理也非常重要。

矿冶遗产生态恢复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长久甚至永久性的工作, 不然保护和开发就失去了其原有的价值。在对那些已经被确认的矿冶遗产进行景观设计时, 必须以生态保护为前提来设计建筑物、公共设施、交通流线和植被等, 以避免设计不到位而使矿冶遗产得不到有效保护。

随着经济和时代的发展, 一些工业遗产亟待保护。为了使矿冶遗产保护工作顺利进行, 本文汲取之前矿冶遗产保护的经验和教训, 基于矿冶遗产保护与开发进行关于景观设计的论述, 有助于解决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然而在矿冶遗产的实际保护和开发中仅依靠合理的景观设计是无法满足现实需要, 还需要国家、地方政府部门和广大人们群众的重视, 并出台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以更好地保护和开发矿冶遗产。

参考文献

[1]刘修海.对黄石矿冶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战略性思考[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08) .

[2]张政伟, 张巧云.刍议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研究趋势[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10 (12) .

上一篇:调研评估下一篇:环网保护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