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发展现状扫描

2024-08-08

四川农业发展现状扫描(精选9篇)

四川农业发展现状扫描 第1篇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又称3D激光扫描技术) 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丰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一项高新技术, 把传统的单点式采集数据转变为了自动连续获取数据, 由逐点式、逐线式、立体线式扫描逐步发展成为三维激光扫描。[1]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又称为“高清晰测量 (HDS) ”, 也被称为“实景复制技术”。该项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工业制造、木雕展品、文物保护、教学、医学、军事以及娱乐等各大领域。随着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不断加速,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的应用也不断加深。

本文总结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BIM模型的结合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的现状, 分析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提出二者集成的发展趋势, 促进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1 应用现状

1.1 BIM的应用现状简述

[2]BIM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概念导入阶段、理论研究与初步探索阶段、快速发展及深度应用阶段。在概念导入阶段, 主要是对IFC标准的研究;在理论研究与初步应用阶段, 主要是对BIM标准、技术及软件的研究;在快速发展了深度应用阶段, 主要是大规模工程实践、标准制定及围绕“BIM+”的深度应用。“BIM+”主要是BIM与云计算、物联网、GIS、虚拟现实技术、3D打印及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九大应用的集成。我国BIM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与深度应用阶段。

1.2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现状简述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已然相当成熟, 尤其在文物保护、古建筑物的修缮、医疗等领域的应用。由于BIM技术的发展,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施工阶段才得以初步应用。

在三维激光扫描的产品研发上, 针对于施工阶段, 主流的三维激光扫描仪包括美国的Trimble公司的天宝TX5和GX200, 加拿大的Optech公司的Real—work系列激光扫描仪, 瑞士Leica公司的Scanstation等激光扫描系列。除此之外, 还包括武汉大学自主研制的“LD激光自动扫描测量系统”以及北京天远科技有限公司的OKIO系列。

1.3 三维激光扫描与BIM模型的集成现状

1.3.1 集成应用的意义

[3]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整个三维数据获取和重构技术体系中的最新技术, 其实现了直接从实体进行快速逆向获取三维数据及模型的重新构建。

在建设工程施工阶段, 将BIM模型用于现场管理需要集成有效的技术手段作为辅助。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可以高效、完整地记录施工现场的复杂情况, 与设计BIM模型进行对比, 为工程质量检查、工程验收带来巨大帮助。所以,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连接BIM模型和工程现场的有效纽带。

综上, [2]三维激光扫描与BIM模型的集成是指对BIM模型和所对应的三维扫描模型, 进行模型的对比、转化和协调, 从而达到辅助工程质量检查、快速建模、减少返工等目的。

1.3.2 集成应用的热点

现阶段,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BIM模型的集成在项目管理中的主要应用包括:工程质量检测与验收、建筑物改造、变形监测以及工业化精装修等。

(1) 工程质量检测与验收。

传统的工程质量检测主要是采用量角器、直尺和锤球等工具直接量取建筑物构件的尺寸和记录相应的文字信息。但这种方法无法满足完整记录建筑物信息的要求, 也就无法对项目整体质量进行有效检测, 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则弥补了这一缺陷。在施工现场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对现场进行扫描, 所得到的点云数据经处理后, 可以导入到BIM基础软件中生成可以反映施工现场的实际模型与设计BIM模型进行对比, 及时发现问题以辅助决策。

以龙湖地产某项目为例, 利用Trimble公司的天宝TX5三维激光扫描仪对结构及外墙进行三维点云实测 (所测即所得) , 获取三维模型以修正BIM模型更新深化设计, 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控制。在此过程中, 与BIM模型相结合, 形成精确的三维激光扫描仪电子化存档, 以BIM技术应用的思维方式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以解决深化设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此项目中, 由于项目的体量大、复杂程度高, 工作人员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部扫描任务和内业数据处理任务, 而只是进行了部分楼层的扫描工作。

(2) 建筑物改建。

以迪士尼中国实验中心楼 (上海) 项目为例, 该项目在原有建筑保留的基础上进行改建工程, 但由于该项目为全专业、全过程的BIM设计, 项目设计团队远在国外, 其建筑物的图纸数据已无法获取。

该项目采用天宝TX5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建筑物的外立面和内部点云数据, 该点云数据可以提供dxf、dwg、asc、xyz的输出方式。将扫描后的点云数据导入到Trimble realworks中进行处理, 把每站的点云数据合并到一起, 合并成完整的点云模型。由于点云数据本身数据量较大, 很难直接在其他建模软件中使用, 故基于点云数据使用Trimble Sketch Up2014中进行建模, 同时为客户提供点云数据和模型数据。在内部点云数据的获取过程中, 由于隐蔽工程中的设备、管线等难以扫描, 这也对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变形监测。

传统的建筑物变形监测方式的可靠程度主要取决于在建筑特征部位埋设的变形监测点的合理性, 并且传统方式并不能最大程度反映建筑物的最大变形。[4]而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仪的监测方式能够对建筑物进行全方位的测量, 可以有效地获得高精度、高密度的观测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完整地覆盖整个被监测对象。[2]比如在施工现场的幕墙体系、钢结构体系中, 可以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有效检测其变化范围和量级, 起到高精度的变形监测效果。

以大连某体育馆为例, 由于在施工过程中钢结构发生变化, 原设计外装饰板无法安装, 利用天宝Trimble三维激光扫描仪采集现场钢结构三维点云数据, 进行再设计完成外装饰板的安装。此外, 三维扫描技术与BIM模型的集成还常被用于钢结构预拼装、土方等体积的测量等方面。

BIM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建筑施工行业的信息化发展步伐, 使得建筑行业的全生命周期更加集成化, 更好地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降低工程成本, 减少返工、浪费, 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为BIM技术向施工阶段的延伸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随着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不断发展, 三维激光扫描产品的不断更新和多元以及与BIM技术的集成应用的范围和深度不断加强。现阶段,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BIM模型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处于快速发展和初步应用阶段。

2 二者集成应用存在的问题

在项目管理中,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为BIM模型应用与现场管理提供了技术辅助。在一定程度上, 帮助实现更精准的BIM, 推动BIM技术从设计阶段向施工阶段延伸, 实现了BIM模型在施工阶段的应用价值, 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2.1 导入到BIM模型的数据不完整

在实际的施工现场, 扫描环境复杂程度各不相同。针对一些隐蔽工程如设备管线的扫描常常很难进行, 对于质量检测存在盲区。导致导入到BIM模型的扫描数据的不完整, 使得在进度控制和质量检查过程中存在盲区。

2.2 导入到BIM模型的数据存在误差

影响精度的因素包括影响扫描数据的因素和影响点云数据的因素。影响扫描数据的的因素很多, 包括仪器本身的误差、与目标物体的误差、与外界环境有关的误差等;[5]影响点云数据处理精度的因素包括原始点云的粗差与点云拼接精度的误差。除此之外, [6]与其他测量技术如全站仪、GPS的结合产生的误差。这些误差的存在导致导入的BIM模型的信息的不准确, 从而影响工程质量检测的效果。

2.3 导入到BIM模型的数据不及时

基于BIM技术的4D进度控制的有效性必须依赖于及时有效的实际进度信息的采集和反馈, 但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采集的数据内业处理周期较长, 跟不上项目的实际需求, 从而影响计划进度中关键路线的纠偏及调整方案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 降低的二者集成应用的价值。

2.4 缺乏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

[7]三维激光扫描的数据处理主要依靠厂商自带的软件进行, 导致各商家的数据处理软件分析的结果标准不统一。并且导入到BIM基础软件中的格式也缺乏统一的标准, 最终导致不同软件间的互用性不足。同样, 导入到BIM模型中的数据也没有统一的格式标准。

2.5 硬件设施难以支撑导入到BIM模型中的点云数据

由于扫描的点云数据存在大量的冗长数据和噪声数据, [6]噪声是指点云数据中错误的点和含粗差的点, 这些数据是无效的。需要先对扫描的点云数据进行处理, 才能导入到BIM基础软件中进行实际模型的构建。并且过于庞大的数据增加了对硬件设施的要求。

3 发展趋势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被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在建筑工程施工行业的应用也有其独特的优势。现阶段, 如何将三维扫描技术进一步扩大或深入应用到该行业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在此, 仅依据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BIM模型的集成在施工阶段应用存在的问题, 简述如何能够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3.1 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

国家及地方BIM标准的相继出台, 但对于实际需求来说仍不完善, 存在不足。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 统一行业数据处理标准、格式标准, 有利于信息间的协同共享, 提高各个相关利益方的沟通效率, 降低沟通成本。就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将外业采集数据导入到内业处理的过程中, 天宝TX5的数据保存在SD卡上, 可以方便而又安全地传输到电脑上。数据用SCENE软件处理和配准, 可以无缝地导入到天宝Real Works软件上。而对于将处理后的数据导入到BIM模型的过程中,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通过生成DWG、DXF、PTS等格式, 以满足REVIT、Archi CAD等BIM软件。

3.2 三维激光扫描仪的采集数据更加精准

影响精度的因素包括影响扫描数据的因素和影响点云数据的因素。影响扫描数据的的因素很多, 包括仪器本身的误差、与目标物体的误差、与外界环境有关的误差;影响点云数据处理精度的因素包括原始点云的粗差、点云拼接精度的误差。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传统测量手段相结合, 克服测距和测量之间的矛盾, [7]通过侧重研究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核心下的新型测量方式和数据算法, 实现外爷处理的长距离、高精度采集, 以提高三维激光扫描仪的精确度, 减少扫描过程中影响精度的因素, 从而保证导入到BIM模型的数据的准确性。如Trimble公司开发的天宝TX5高速扫描仪能够以976, 000点每秒和最高120米的测程进行测量, 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

3.3 基于BIM技术的三维激光扫描与云计算的集成

利用云计算强大的存储能力, 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数据从后处理及导入到BIM模型的过程都可以在云平台进行。首先, 将采集的点云数据和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 将其导入到Real—work中进行匹配颜色、删除噪声、点云过滤, 在剔除无效数据之后再次将其导入到云端, 以降低硬件设施的要求。同时可以提高扫描数据的共享能力, 降低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和BIM技术集成应用的门槛。

3.4 减少内业处理周期, 满足实际项目的需要

通过后处理软件的进一步开发和完善以及处理方式或方法的改进, 以缩短内业数据处理的周期, 使数据导入到BIM模型更加及时, 满足实际项目需求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 从而保证进度控制中关键路线的偏差调整以及调整方案的制定。

4 总结与展望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BIM模型在项目管理中的集成应用处在初步应用阶段。本文通过应用现状, 分析二者集成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缺乏统一的标准, 导入到BIM模型数据存在不完整、不及时、不精准, 对硬件设施要求高。最后提出发展趋势: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基于BIM技术的三维扫描激光扫描与云计算的集成、数据采集向更加精确化发展、减少内业数据处理周期, 以满足实际项目的需要, 提高BIM信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率。随着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BIM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二者在项目管理中的集成应用会进一步扩大和加深。

摘要:BIM应用从设计阶段转向施工阶段的过程中, 会出现“信息衰减”的现象, 而3D激光扫描技术与BIM的集成能较好的弥补这一不足。通过实际案例对二者的应用现状及集成的应用现状的分析, 分析二者集成应用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发展趋势: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基于BIM技术的三维扫描激光扫描与云计算的集成、数据采集向更加精确化发展、减少内业数据处理周期, 以满足实际项目的需要, 提高BIM信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率。

关键词:3D激光扫描技术,建筑信息模型 (BIM) ,集成应用,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欧阳俊华.近距离三维激光扫描技术[J].红外, 2006 (3) .

[2]赵昕, 马智亮, 张建平, 等.中国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发展报告 (2015) BIM深度应用与发展[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5.

[3]花向红, 马立广.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 2005.

[4]唐琨, 魏成, 夏真.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建筑物变形监测方法研究[J].测绘地理信息, 2013 (4) .

[5]张洪栋, 刘翔, 时振伟.影响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数据质量的因素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4 (2) .

[6]史友峰, 高西峰.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 2007 (12) .

四川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第2篇

1.1研究背景

1.1.1世界粮食危机

1.1.2我国粮食安全考虑

1.1.3小结

1.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研究方法及内容

2稻米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

2.1.1水稻生产方面

2.1.2水稻消费方面

2.1.3国内和全球稻米供需总体趋势

2.1.4政府扶持

2.1.5水稻产业的其他研究

3.四川省水稻产业现状分析

3.1水稻生产现状

3.1.1水稻种植面积情况分析

3.1.2水稻总产量

3.1.3水稻单产现状情况

3.1.4小结

3.2粮食(最好是水稻)需求及进出口情况

3.2.1水稻需求情况

3.2.2水稻进出口情况

3.2.3小结

3.3水稻产业科研现状

3.3.1水稻分子遗传学、育种科研现状

3.3.2水稻种植技术科研现状

3.3.3防病害研究

3.4相关的产业-种子产业现状

3.4.1种子产业科研、制种现状

3.4.2种子产业市场情况

3.4.3水稻种业存在的问题

3.5水稻产业效益现状

3.6自然灾害和虫灾

3.6.1自然灾害的影响

3.6.2虫灾情况

3.7政府对水稻产业扶持情况

4.水稻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4.1基础建设差 4.1.1水利设施差

4.1.2其他基础设施

4.2产业化程度不高

4.2.1信息化建设不高

4.2.2物流仓储现状差

4.2.3种植规模小

4.2.4龙头企业带动不足

4.3机械化水平和质量不高

4.4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不高

4.5优质米情况不佳

5.影响四川省水稻产业发展的原因分析

5.1对四川水稻生产现状原因分析

5.2需求现状原因分析

5.3种子产业现状分析

5.3.2种子产业问题分析

5.4效益现状原因分析

5.6水利设施差原因分析

5.7产业化程度不高分析

5.7.1对信息化原因分析

5.7.2对物流原因分析

5.7.3规模小原因分析

6.加快四川省水稻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6.1优化我国农业政策和政府对农业扶持力度

6.2健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增强本省优质大米的竞争力

6.3建设四川省现代农业,提高水稻产业竞争力

6.3.1继续促进水稻生产规模化

6.3.2加大种植机械化力度

6.4加快农产品物流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6.5持续稳健的发展种子产业

6.6搞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6.7扩大进出口规模

6.8加大保险的投入和发展节水农业以抗自然灾害

6.8.1加大保险的投入

6.8.2发展节水农业

四川散装水泥发展现状及前景 第3篇

一、散装水泥发展现状

2014年底, 我省水泥总产量14 581万吨, 推广使用散装水泥7145万吨, 全国排名第8位;水泥散装率49%, 全国排名第19位, 在全国属中等发展水平。其中, 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367家, 总产能21 040万立方米, 实际销售量8602万立方米, 产能利用率40.8%;预拌砂浆生产企业56家, 产能2130万吨, 实际销售657万吨, 产能利用率30.8%;预拌混凝土使用散装水泥2935万吨, 预拌砂浆使用散装水泥99万吨;农村散装水泥销售网点310个, 使用散装水泥2312万吨, 散装水泥使用率仅为26%。“十二五”期间散装水泥推广量、水泥散装率稳步上升, 期末水泥散装量将突破7200万吨, 水泥散装率将首超50%。

二、散装水泥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1、散装水泥法律法规缺失

从国家层面上看, 国家没有专门的散装水泥法律法规, 唯一有的是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委制定的《散装水泥管理办法》部门规章, 该规章已发布11年。从省级层面看, 唯一的只有2002年省政府令第162号《四川省散装水泥管理办法》, 该政府令已发布13年。根据国家《行政许可法》, 上述两项规章均也失效。《四川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条例》 (代拟稿) 已正式上报省政府法制办, 立法工作正在推进。

2、散装水泥管理逐步弱化

从全国来看, 散装水泥管理体制较为混乱, 既有住建系统又有经贸和商务系统, 国家虽然归口在商务部, 但至今为止, 独立的全国散装水泥办公室并未设立, 商务部流通业管理司只有一位处长在过问散装水泥, 精力有限, 力不从心。四川省21个市州虽然都有散装水泥管理机构, 但其中有7个和建管等部门合署办公, 管理力量薄弱。全省78个扩权试点县 (市) 单独设立散办的不过17个, 大多数扩权试点县 (市) 散装水泥管理处于真空状态。随着新一轮事业单位机构改革, 省编办已将散办定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行政管理职能将逐步剥离和淡化。

3、预拌混凝土发展制约因素多

一是受房地产不景气影响, 预拌混凝土销量减少。6月9日, 我们去开江调研, 开江县共两家商混站, 今年没有一家楼盘开工。2014年新建成一家, 至今处于停产状态。二是部分地区产能过剩, 设市城市预拌混凝土产能基本上都趋于饱和, 市场竞争加剧。攀枝花12家商混企业, 产能近700万立方米, 每年使用预拌混凝土200余万立方米, 产能利用率不到30%。三是预拌混凝土企业应收欠款多, 流动资金少, 给经营造成较大压力。一般情况下, 一家预拌混凝土企业应收欠款在3000万元以上, 长期形成恶性循环。四是部分地区经营权拍卖给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4、农村散装水泥发展任重道远

由于受交通条件、设施设备、认识观念等因素影响, 农村散装水泥使用率偏低, 农村散装水泥发展任重道远。

三、散装水泥发展面临的主要机遇

1、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

2015年4月2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把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建立在资源环境高效循环利用、生态环境受到严格保护的基础上, 并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习总书记说:“宁要绿水青山, 不要金山银山。”生动形象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散装水泥推广应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抓手之一, 无疑将为散装水泥发展带来机遇。

2、大气污染防治的机遇

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前, 大气污染形势严峻, 国家出台了最严的《环保法》, 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广散装水泥、施工工地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是减少施工扬尘的主要措施。据测算, 造成大气污染主要来源, 燃煤类排第一, 占比18%~28%;机动车排第二, 占比16%~24%;工业类排第三, 占比15%~22%;扬尘类排第四, 占比10%~20%。每推广1万吨散装水泥可减少粉尘排放100.5吨, 减少CO2排放450吨, 减少SO2排放0.33吨。今年4月, 省人大联组会议审议大气污染防治情况, 住建厅谭新亚副厅长指出, 建设工地推广使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对施工扬尘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是工地扬尘治理的重要抓手。推广散装水泥对大气污染的防治作用得到省人大的认可。

3、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

四川按照中央的要求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 将助推散装水泥发展。2014年12月, 省政府发布了《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 。“十三五”期间, 新型城镇化将加快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川东北城市群和攀西城市群的发展, 将高水平建设天府新区,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壮大。近年来, 省住建厅将新型城镇化作为全省的中心工作, 持续发力, 常抓不懈。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 无疑将对散装水泥发展提供机遇。

4、四川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机遇

四川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将促进农村散装水泥发展。5月25日, 省委在成都召开了全省幸福美丽新村推进会, 全省每年将建成5000个幸福美丽新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加快农村散装水泥发展。

四、散装水泥发展前景

1、发展格局

根据四川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 结合我省水泥产业布局, 我认为, 未来四川散装水泥将形成以成都平原城市群为核心, 成、德、绵、广为主轴的核心增长极;以川南城市群为支撑的重点增长极;以川东北和攀西城市群为潜力的新兴增长极。随着天府新区的推进, 成都平原将继续领跑其余市州成为散装水泥发展的领头羊。成都市率先实现水泥散装化的目标指日可待。

2、发展态势

综合目前全省散装水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结合“十二五”全省散装水泥的发展走势, “十三五”期间全省散装水泥推广量、水泥散装率将稳步上升, 但增长幅度逐年收窄。根据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农村推散对散装水泥的贡献率, 形成以下定位:预拌混凝土和农村推散永远是推动散装水泥发展的主力, 预拌砂浆将在散装水泥发展中起到重要配角和补充作用, 建筑工业化为散装水泥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发展态势研判如下:

其一, 预拌混凝土产业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关键期, 但发展前景仍然广阔。一是由于预拌混凝土产能过剩、房地产不景气、资金周转压力大、新资质标准就位等因素影响, 部分企业将整合重组;二是由于建筑工业化, 高性能混凝土逐步扩大使用, 部分企业将转型;三是由于绿色建筑、环保政策, 预拌混凝土企业将向环保型绿色星级企业升级;四是由于城市预拌混凝土市场饱和, 农村预拌混凝土需求增加, 预拌混凝土下乡将成趋势。

其二, 预拌砂浆将逐渐被全社会认识和接受, 预拌砂浆产业将逐步壮大。国家大气污染防治、绿色建筑发展对预拌砂浆产业利好, 但房地产不景气造成“禁现”难度加大, 预拌砂浆推广工作前途光明, 道路曲折。

其三, 未来散装水泥发展的重点将在农村。农村散装水泥使用率低、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新型城镇化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推进, 交通条件的改善, 农村推散道路将越走越宽广。

四川农业发展现状扫描 第4篇

成都是内陆开放城市和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199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及通信枢纽,综合实力西部第一。《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3~2004)》成都综合实力大陆排第九位。2007年,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为3323.0亿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15.8%,中国城市第12名,工业产值占到GDP的45.2%),工业已逐渐成为成都经济增长的支撑。

一、成都工业发展现状目前共有13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和数十家中国100强企业在这里投资兴业,有上百家全球研发中心在这里为世界的改变和科技的进步做着贡献,成都已渐渐成为国内最热门的投资城市之一。十月在南京召开的“第四届中国总部经济高层论坛”上,主办方发布了《全国35个主要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报告》。评出的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前十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天津、成都、青岛和武汉。经过多年发展,成都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机械、医药、食品等为主导产业的综合性工业体系,工业已成为成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还存在工业发展区域分布不合理,工业开发区数量多、规模小、布点散等问题。成都共有19个区(市)县,2002年就有各类工业开发区116个,其中县乡级工业开发区达87个。此外,各区(市)县还有大大小小的一些工业点。这些工业园区的共同不足就是基础设施配套不成熟,承载能力差,投入产出率低,已不能适应现代工业发展的要求,因此,政府把推进工业集中发展作为成都实现新型工业化的现实路径。

成都工业集中发展区布局,从2004年启动建设调整至今,现有工业集中发展区20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0个,市级8个,基本上是一个区(市)县一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到2007年底,20个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工业实际用地176平方公里。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44.17亿元,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到2020年,新增工业用地规划总面积将达到240.78平方公里。

二、成都工业地产的现状及发展前景据了解,目前成都最受欢迎的花园式低密度独栋企业办公社区,其供不应求程度类似上海、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如青羊工业总部基地的企业独栋办公楼,虽然每栋售价上千万,但招商工作非常顺利,目前已经有70多家入驻。一些企业也表示,要想很快租下一个理想的办公场所不容易,特别是租金比去年上涨了15%以上,而且还在不断上涨。又悉,由中国第一家孵化器发起,投资5亿在成都开建SBI创业街,两年后建成可容纳上万人创业。这预示着因为市场需求扩大引起的工业园浪潮正式拉开帷幄。

虽然成都工业园浪潮逐渐兴起,但事实上成都市中心的写字楼对于中小企业并不十分合适,特别是要求办公场所面积大的中小企业。而位于中心城区边缘的工业园写字楼租金便宜,停车方便,还有员工宿舍、食堂等多种配套,非常有吸引力。而建设大型工业园,根本意义并不在于项目建筑出租或出售牟利,而是吸引公司或企业入驻,这将极大地推动区域发展。而且,工业地产的土地较普通住宅或商业更便宜,出租或出售价格也比较“温柔”,这对企业有很大吸引力。

2007年,成都市产业园区需求保持强劲势头。需求来自于高新技术、制造业、金融业、通信业等行业。当年内产业园新增供应约9.4万平米,吸纳量13.4万平米。

2008年上半年工业用地放量突然增大,共计供应工业用地70宗,供地规模共计5731.24亩。今年8、9月两个月,全市仅主城区出让工业用地就占到了640余亩。土地放量与存量预示的正是未来较长时间内工业项目的增长。

国土资源部出台的《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显示,2008年上半年成都主城区的工业用地出让价格为620元/平米左右(2007年则在480元/平米左右),不仅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有较大差距,即使与成都本市的商业和住宅用地相比也具有非常明显的成本优势。成本优势是工业地产的突出特征,“成都的工业用地多集中在三环路外的各郊区郊县,其地价成本大概在160元/平米—320元/平米左右(2007年则在120元/平米—260元/平米左右)。目前成都总部基地项目主要分政府出资打造、企业出资打造、政府和企业之间采取BOT或BT模式打造三种方式。项目多在主城区附近,郊区县有少量项目。售价均价在4000--6000元/平米左右,租金大概在40--70元/平米左右。多数项目目前运营状况良好,部分优质项目供不应求。

物流设施平均租金同比上涨12.4%,达到每月每平方米20.3元。厂房售价普遍在1600元/平米—2200元/平米左右,租金普遍在8元/平米—14元/平米左右。相关物业多集中在郊区县。

在良好的市场前景和需求刺激下,成都工业地产也吸引了外资开发企业的投资,从2001年至今的8年间,工业用地的价值保持了平均每年13.1%的增长率,工业物业出租回报率高达9%-10%左右。但与其他一线城市相比,价格还比较低廉,物业的租售价格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尽管工业地产的发展前景被看好,但一定要避免产品单

一、同质化的问题。若对产品定位不准确,可能会造成产品积压。

三、投资机遇及前景

(一)地震灾后重建机遇国家将在三年内投入1.67万亿资金用于灾后重建,再加上省市政府上万亿的投资,这都将极大地拉动消费和经济的增长,使成都经济发生质的飞跃。其间必然将直接带动装备制造、工程机械、电子电器、能源、冶金、建材、物流以及间接带动装饰装修、居家用品、餐饮住宿、商业零售、现代服务、金融、贸易等诸多行业的快速发展,这将为来成都及四川投资的企业提供大量的发展机会。同时国家在行政审批、产业扶持、工商管理、征地、财政、税收、海关、金融、社保等诸多方面实施非常优厚的政策,这些都是其他地方所难以比拟的。

(二)成都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随着产业的升级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据业内人士预计,到2010年,沿海发达地区需要转移的产业产值总量将达到20000亿元。

而成都已成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2005年至2007年,成都市承接产业转移实际到位市外资金分别达到425.7亿元、728.4亿元和1196.7亿元,每年均达到300亿元以上的增长。同时引进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数量由2005年的212个增加至2007年的471个。

1、投资环境方面,投资软环境建设和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取得优异成绩。近年来,全市以抓好软环境建设为载体,通过改善投资环境有效承接产业转移。而日益改善的投资环境,使成都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和外资企业日益看好成都的投资环境。

2、城市综合实力。成都市城市综合实力1992年进入全国城市50强,位居第11位,投资硬环境为全国城市40优之一,2003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成都综合实力位列第9位,2006年,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07年,荣获“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称号,5月,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6月,国务院批准成都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实验区。

3、丰富的人才资源。成都人才资源十分丰富,科技实力雄厚,已成为中国西南地区综合科技实力第一强市。全市科技人员45万多人,每千名职工中有科技人员263名,在全国大城市中名列前茅。全市有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2500多个科研技术开发机构,40余所高等院校。电子信息、汽车、农副产品加工、医药等六大支柱产业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为9.92万人,占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18.62%。基本要素方面,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成都及四川省内其它地区具有丰富而且价格低廉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能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都平原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10余条高速公路、密集的国省市级公路网和铁路网,国内第六大机场以及在建的西南最大的物流中心和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使成都不仅是各种生产资料的集散中心,也是各种消费品进入西部地区市场的重要通道,从而使成都具有整合西部地区资源和辐射带动西部地区市场的市场优势。产业配套比较齐全。四川是我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重点建设的三线工业基地,成都周边的德阳拥有二重、东电、东汽等国家重点大型装备企业,以三家企业为龙头,形成了较大规模的重型装备产业集群。成都市的高新软件园、西部鞋都工业园,以及周边绵阳、眉山、资阳等地,形成了以电子信息、高新技术、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建材家具、轻纺工业、农产品深精加工等产业集群和产业聚集区,逐步形成以成都为核心的,西部地区领先的成都经济发展区。现有产业结构适合东部产业转移。成都市现有产业结构布局有较好的承接条件。2007年,成都市工业增加值1173.4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5.3%,六大重点行业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的13.9%,医药工业占5.2%,食品、饮料及烟草工业占12.0%,机械工业(含汽车)占

15.0%,石油化学工业7.4%,建材冶金工业占11.6%。

重点领域一:吸引国内外软件研发、设计和电子产品等相关产业聚集发展,打造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软件产业带;针对我市汽车产业链缺失环节,加大招商力度,引入新的增长点;吸引生物制药企业和医药总部、医药研发外包、医药物流企业来蓉聚集发展。

重点领域二:以80万吨乙烯和1000万吨炼油项目为依托,利用项目提供的原料、延伸产业链,大力承接化工及关联产业转移。引进技术先进、环境友好型项目,发展有机化工、精细化工、新材料化工和塑料加工等产业;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承接光伏项目落户成都;围绕农业重点产业,大力承接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

重点领域三:积极引进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总部和网络后台服务中心,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呼叫中心和培训中心,全方位接纳国际国内外包业务。

重点领域四:充分利用国家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及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企业转移升级的机遇,大力承接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

重点领域五:积极推进“东鞋西进”,发展壮大制鞋企业;积极承接沿海地区知名家具企业转移,打造中西部家具商贸和制造中心;承接发达地区纺织服装企业及配套企业转移,进一步整合成都及四川服装产销市场资源。

四川农业发展现状扫描 第5篇

一、四川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成效显著

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到2013年底, 四川以蔬菜、水果、茶叶等为重点的特色经济作物面积达到3 937.4万亩, 较2008年增加了602.7万亩, 同比增长18.1%。特色产业不断向优势区域聚集发展, 基本形成了以成都、眉山等为重点的川西600万亩“稻菜”轮作产业带, 以雅安、乐山、宜宾等为重点的川西南盆周300万亩名优绿茶产业带, 以广元、绵阳、德阳为重点的龙门山脉60万亩优质猕猴桃产业带。

2. 产量质量稳步提升

到2013年底, 四川经济作物总产量4 922.1万吨, 较2008年增加了1 047.9万吨, 同比增长27.1%。其中, 茶叶产量由13.9万吨增加至21万吨, 在全国排位由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蔬菜产量由3 078.3万吨增加至3 910.7万吨, 在全国排名由第五位上升至第三位。精细菜、优质果、名优茶比例分别提高到50%、53%、54.1%, 基地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

3. 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

以茶叶、泡菜、中药材为重点的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 2013年全省泡菜产量、产值分别达到260万吨、220亿元。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9 000家, 有近一半从事特色优势产业开发, 其中以竹叶青、吉香居等为代表的国家级龙头企业有15家。累计认证或登记“三品一标”产品3 390个, 居全国前列、西部第一。培育打造了“四川泡菜”、“峨眉山茶”、“大凉山”、“川藏高原”等区域品牌, “川”字号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不断提升。

4. 助农增收效果明显

随着产业基地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提升, 特色产业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有效带动了农民持续稳定增收。2013年, 种植业助农人均增收130.2元, 其中, 75%收入来自于特色效益农业。“稻菜”、“稻菇”轮作模式增收效果明显, 亩产“千斤粮万元钱”。葡萄、晚熟柑橘、红肉猕猴桃等, 亩均收入达万元以上, 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二、发展特色效益农业优势明显

1. 自然条件优越

四川生态类型多样:东部盆地, 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川西南山地, 冬暖夏凉, 干湿季明显, 垂直变化大;攀西地区河谷地带长夏无冬。多样的生态环境能生产早中晚熟、错季节和独具特色的名优产品, 具有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特色农业的独特自然优势。

2. 种质资源丰富

四川野生植物资源丰富, 是部分品种的世界原产地。蔬菜13大类、105个种或变种、上千个品种, 绝大部分在四川有栽培。野生果类达100多种, 其中猕猴桃资源最为丰富, 居全国之首。四川是茶树原产地之一, 有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 早、中、晚熟等优良茶树品种。

3. 区位优势突出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 位于西南腹地, 北邻陕甘, 南连云贵, 东接湘鄂, 西靠青藏, 水陆空交通便利, 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四川天然优质农产品既可北出秦岭, 进入东北、华北、西北“三北”市场, 又可沿长江东向, 供应华中、华南, 甚至出口国外。

4. 政策环境良好

至2009年起, 四川省政府先后召开了茶叶、柑橘、蔬菜等产业发展工作会, 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关于加快川茶产业转型升级建设茶叶强省的意见》。省级财政设立了专项, 有关部门、科研院所密切合作, 地方党政强力推动, 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共同支持特色效益农业发展。

5. 市场前景广阔

到2020年, 四川城镇化率将达到60%以上。随着城镇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提升, 对以蔬菜、水果等为重点的特色农产品需求将持续增长, 且日益多元化, 将更加注重质量、营养、安全。以泡菜、茶叶等为重点的食品加工业不断兴起, 对原料生产的专用化、优质化和规模化要求不断提高, 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三、当前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 规模开发不够

攀西晚熟芒果、会理石榴、川中柠檬等在全国独具特色的经济作物规模开发不够, 还没有形成应有的经济优势。特色产业在优势区域聚集水平还不高, 产业“插花式”布局仍然存在。

2. 重建轻管现象明显

由于普遍认为集中成片、基础设施完善的基地就是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故过多追求产业发展速度, 而忽视了对基地规范化、标准化的生产管理。对“硬件”建设投入大、政策多, 后续“软件”管理扶持少。

3. 产出水平不高

品种更新慢, 优新品种未得到及时推广, 长期使用老品种, 质差价廉, 且存在市场风险。生产设施不实用, 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不匹配。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缓慢, 制约了基地单产与质量的提升。

4. 综合效益不好

农产品产地清洗、分级、包装等商品化处理率低, 加工产品多以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为主, 产业链长的精深加工产品少, 特色产品品牌多、杂, 缺少叫得响的大品牌。

5. 规模化经营相对落后

家庭农场发展起步较晚, 种植大户发展壮大较慢, 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不规范, 全省“龙头”带动农户面仅为24%。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较慢, 且缺乏专业化服务支撑。

四、推进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思路和重点

1. 发展思路

围绕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目标, 按照良种良法配套、增产增效并重、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 突出优势特色, 着力调整优化产业、产品、品质结构, 推进特色产业聚集发展, 依靠科技提升单产质量, 创新机制增强发展动力, 打造品牌提升产业竞争力, 做大做强一批优势特色效益农业产业, 将四川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

2. 发展重点

(1) 优化产业布局 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是做大做强产业的前提。立足四川多样化的生态特点, 打破行政区域界限, 科学规划布局重点产业, 连片规划、集中发展。按照最适生态原则, 规划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 配套完善以清洁、分级、包装、预冷等为重点的产地商品化处理场所和设施。在跨区域特色产业集中发展区, 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和产地批发市场。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推进一二三次产业同步、协调发展。

(2) 推广优新品种 引进发展一批优良品种, 压缩传统老品种, 淘汰零星分散低劣品种, 适当发展加工专用品种, 加快品种更新换代。科学规划作物种类、品种, 调整早中晚熟品种比例, 延长产品上市期, 增加产业效益。因地制宜打好错季牌, 在攀西地区充分利用冬季气温高的特点, 大力发展冬春喜温蔬菜、早熟枇杷;在盆周山区、川西北高原发挥夏秋季节冷凉的优势, 发展甜樱桃、葡萄等落叶果树和错季蔬菜。

(3) 建设标准化基地 按照新建一批、改造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根据不同作物生产特点, 结合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 科学规划、设计、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基地田网、路网、水网、渠网建设, 注重地力培肥, 提高土壤肥力, 增强土地生产能力。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 重点发展育苗温室大棚, 适度发展大中小棚, 积极发展避雨栽培和喷灌、滴灌等设施。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 促进农机农艺融合。通过标准化基地的建设, 为农产品品质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4) 强化科技支撑 加快建设一批与产业发展相适应、与区域布局相协调、以集中育苗为主的良种繁育基地, 采取种苗补贴的方式推广优新品种, 以良种保证农产品品质提升。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先进适用栽培技术, 促进良种良法配套, 确保优良品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农产品。积极开展粮经复合产业基地建设, 推广“稻菜 (药) ”水旱轮作等栽植模式, 减轻病虫害发生, 减少农药施用量, 提升产品品质。

(5) 加强生产管理 完善生产技术规程, 建设覆盖特色作物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的全程标准化体系。加强标准推广普及, 分片区分产业组织召开培训会, 对生产一线技术干部进行了培训, 提高其服务特色产业的能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 加大投入品管理力度, 强化农产品例行监测, 建立严格的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检测制度, 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控制,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6)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的基础上, 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生产经营能手集中, 大力培育和发展种植大户, 逐步形成一些“小农场主”。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的生产基地, 推动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扶持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 围绕生产经营全过程, 开展种苗统育统供、病虫害统防统治、基地生产管理、农业机械化作业、产品收储、流通营销等服务。

(7) 调整产品结构 在稳定发展传统优势农产品的基础上, 积极发展多种类型的优质产品。如在茶产业上, 重点发展以名优绿茶为主, 工夫红茶、茉莉花茶、藏茶为辅的优势产品, 可满足茶客对茶类的多样化需求。大力开展采后商品化处理, 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 发展中、高端农产品, 根据不同消费群体采取不同包装, 满足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四川自然生态条件良好的优势, 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及地理标志保护登记农产品。

四川白酒出口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第6篇

一、四川白酒出口现状分析

(一) 川酒在全国白酒行业的地位

自2007年起, 四川白酒产量就已超过山东, 成为全国第一大白酒产量大省。川酒是四川产地酒的统称, 以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水井坊、沱牌、郎酒这“六朵金花”为主。白酒产业作为四川省的支柱产业, 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盈利能力。近年来, 随着白酒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 名优龙头企业的行业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产、销、利指标稳居全国第一位。

2008年1-12月, 四川规模以上酒类企业白酒产量111.76万千升, 同比增长29.4%, 占全国白酒产量的19.6%, 居全国第一;销售收入589.64亿元, 利润总额65.29亿元, 利税总额124.73亿元, 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8%、14.2%和15.8%, 创历史新高。这也是继2007年四川省白酒产量首次超过山东后, 第二次位列全国第一。

2009年1-9月, 四川规模以上酒类企业白酒产量104.8万千升, 同比增长41%, 占全国白酒产量的21.6%, 居全国首位。销售收入559.7亿元, 利润总额69.7亿元, 利税总额117.3亿元, 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1.7%、23.5%和18.3%, 并创历史新高。1-8月, 四川规模以上酒类企业白酒产量90.9万千升, 同比增长39.2%, 占全国白酒产量的21.6%, 居全国首位, 并创四川白酒产量历史新高。②

目前, 川酒在国内白酒市场上的龙头地位已毋庸置疑。

(二) 川酒出口创汇总额有所回落

自加入WTO以来, 四川白酒出口创汇总额增幅较快, 但近2年有所回落。2007年四川白酒产品出口创汇总额7707万美元, 同比增长11.4%, 首次突破7000万美元大关, 再创历史新高。2008年下降为6058万美元, 2009年1-11月份为4926万美元③, 预计2009年全年川酒出口将会比2008年有所下降 (如图1) 。

(三) 出口国别稳中有增

近三年来, 川酒产品的出口国别保持相对稳定, 产品出口国别覆盖了六大洲。2006年为24个国家和地区, 2007年拓展到27个国家和地区, 2008年则增加到到32个国家和地区, 国际目标市场正在不断在扩展, 但增长速度较慢。

目前, 川酒出口量最多的国家和地区是香港、日本和韩国, 占出口总量的70~80%, 虽然也有少量川酒进入俄罗斯, 但真正打入欧美市场的品牌却屈指可数, 数量也微乎其微。

据成都海关统计资料显示, 近几年四川白酒类产品出口创汇有所增长的大洲有亚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出口创汇额翻番的国家和地区有新西兰、中国台湾、智利、新加坡和中国澳门。

以2007年为例, 白酒产品出口创汇较上年有所增长的洲有:亚洲6282万美元, 同比增长10.1%, 占出口总额的81.5%;拉丁美洲122万美元, 同比增长32.6%, 占出口总额的1.6%;大洋洲623万美元, 同比增长139.2%, 占出口总额8.1%。出口创汇额翻番的国家和地区有新西兰、智利、新加坡、以及我国的澳门、台湾地区, 较上年增长幅度分别为:679.8%、265.4%、260.6%、147.6%、529.6%。④

二、川酒出口存在的问题

(一) 消费文化的差异

我国白酒之所以出口发展缓慢, 主要原因是国外消费者缺乏对中国白酒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也即中国白酒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国际消费氛围。

1.消费习惯尚未形成

以川酒为例, 尽管目前川酒出口势头稳定, 在很多国家均有铺货, 但实际销量仍然有限, 更多的是起到向国外华人品牌展示的作用。白酒在国外的消费习惯并没有被培养起来。而消费者饮用习惯的培养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 引导国外消费也需要加大宣传力度。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很多白酒出口企业对进军国际市场的重视程度还差强人意, 并不愿意过多投资对进口国消费者进行宣传, 很多企业仍是将竞争的重点集中在国内市场。

2.口味接受困难

目前川酒出口受限的原因之一就是与国际市场口味不同, 国外消费者难以接受高度数的白酒。虽然川酒企业已经在自我调整———专门开发了39度和58度的白酒进军国际市场。但就连喜欢饮用低度白酒的俄罗斯人也对川酒并不特别热衷;欧洲超市有少量中国白酒, 大部分喝五粮液的是海外华人。

事实上某些品牌大部分用于出口的酒因种种原因最终又回流到了国内市场销售, 即“出口转内销”。由于国家对出口白酒有减税政策, 不排除一部分企业借此避税。同时, 一些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 通过不正当途径将一些准备出口的商品偷运回国内销售, 给国家税收造成损失, 同时也对川酒的国内市场造成了冲击。

(二) 贸易壁垒的限制

在进行加入WTO谈判时, 我国没有将酒类产品作为特殊消费品对待, 而是作为普通消费品, 国外却都将酒类产品作为特殊消费品对待, 这就造成我国对国外酒产品敞开了大门, 相反我国的酒类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却要受到种种制约和各种高额关税限制。

目前的一些川酒企业, 无论在认识上, 还是在对外宣传上, 都认为只要通过了ISO9000或ISO14000质量认证, 就是拿到了一张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这是一个典型的认识误区。ISO系列标准只是一个国际通用性的质量保证模式和指南, 是第三方的合格评定, 各个国家和地区还有各自不同的技术标准和相关要求, 也就是各国设立的各种复杂的技术标准, 即技术性贸易壁垒。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进口国设立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仍是川酒出口的主要障碍之一。这也是川酒进军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市场困难重重的主要原因之一。以美国为例, 美国人年均在酒精饮料消费方面超过700亿美元。其中, 欧美产品占主流, 日本的清酒、梅酒、月桂酒等也时常可见。唯有中国白酒不在这700亿美元中。

为什么白酒难以进入美国市场呢?并非白酒没有市场, 也不是美国人不喜欢喝白酒, 而是美国的门槛很高。美国50个州中, 有22个州的酒精类饮品全部由政府专卖, 而且各州对烈酒的销售又各有不同的要求限制。根据美国联邦政府烟酒管理局规定, 中国酒类产品要想在美国合法销售, 须向美国联邦政府烟酒管理局申领每个单独品种的进口批准号码、标签许可证和FDA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 指定的工厂跟踪表等, 否则不能合法进口。面对种种门槛, 有的企业就通过混装报关等非法方式出口美国。这些都是中国白酒不能堂而皇之地进入美国主流市场的原因。

到目前为止, 只有泸州老窖集团旗下的泸州SCOF (施可富) 大曲在2005年突破了美国官方技术贸易壁垒, 成为首家出口美国的中国白酒。

据四川省商务厅有关官员预测, 如果四川重点酒类出口企业都能获准出口美国的话, 四川白酒的年出口量能保持在1亿美元以上。因为根据欧美人的口味偏好和饮酒习惯, 清香型的白酒、有保健功能的酒会比较受欢迎。在美国人眼里, 中国酒是全新的。因此, 谁先进入美国市场, 谁就有可能成为美国人眼中“中国酒”代表。

(三) 川酒企业出口比例极不均衡

目前, 川酒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24户, 虽然近年新增的酒类出口企业里有了一些新面孔, 包括:四川郎酒集团有限公司、成吉思汗泸州酒业有限公司、四川新天地粮油进出口有限公司、绵竹汉旺黄磷有限公司等, 但川酒出口创汇仍是以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水井坊、沱牌、郎酒这“六朵金花”为主, 而其中五粮液的出口就占了川酒出口近90%。可以看出名酒企业在四川酒类出口创汇工作中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 (如图2) 。

根据中国酒类商业协会统计, 从2005年至今, 五粮液共出口创汇超过3亿美元, 出口量占国内整个白酒出口的92%以上。近年来, 五粮液国际市场的推广力度也很大, 在2007年的成都西部博览会上, 五粮液一次性与香港千岛电子、韩国宇宙运通和韩国大信流通等三家国际公司签订了1.2亿元的出口协议。目前, 以五粮液为代表的四川名酒在大洋洲、东亚、东南亚等地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

虽然五粮液等名酒企业在川酒出口创汇过程中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的骨干作用, 但也说明了川酒企业出口发展极不均衡, 过度依赖于少数龙头企业的现状。

三、四川白酒出口的对策研究

据中国酒类商业协会数据显示, 全国白酒的实际出口量只有3万多千升, 仅占全国白酒产量的0.04%;出口100千升以上的企业只有8家, 而且优势品牌白酒企业的白酒出口量也是微乎其微。因此, 可以说目前我国白酒的出口尚处于“初级阶段”, 所以川酒企业的国际化道路也是任重而道远。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川酒出口要想在短时间内有明显的突破恐怕不太可能, 这种文化特色很鲜明的产品被国外消费者接受需要一定的过程。根据国外的消费情况来看, 川酒出口最大的瓶颈, 不是口感也不是关税, 本质上是文化接受问题。另外, 由于酿酒业在各个烈性酒生产国占当地经济比重很大, 因此各个国家对于酒类商品的进口壁垒森严, 川酒要大规模成功“冲关”, 任务相当艰巨。

当然, 白酒的出口和中国整体经济实力、对外经济文化的扩张能力相关联, 如果中国综合国力得到提升, 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白酒就有可能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 为世界所接受。当然, 要做到这点也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 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

从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 为推动川酒走出国门, 四川省相关政府管理机构、商务厅应当根据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形势, 围绕加快四川对外开放步伐、努力扩大川酒出口这一主题, 进一步更新观念, 扩展视野, 采取有力措施,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科学指导川酒出口工作。具体可选择的措施包括:

1.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通过文化宣传带动商品出口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会进一步提高。政府要主动和有意识的扩大中国文化的宣传, 要多渠道展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让国外消费者认识中国的白酒、理解中国白酒所体现出的中国文化。这一过程虽说漫长一点, 但我们的意识要先行。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韩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做法。具体可以与中国的电影、电视作品相结合, 和中国在海外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相结合, 通过文化产品带动中国白酒的出口。

2.扶持重点川酒出口企业

为扩大川酒出口, 政府相关商务管理机构应积极培育市场主体, 壮大川酒出口队伍, 确定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川酒企业, 给予重点扶持和帮助, 加大分类指导力度, 围绕国际市场需求, 采取有效措施, 引导他们开展国际化经营。

3.优化出口川酒产品结构

政府商务管理部门应当积极组织酒类行业的生产技术专家, 帮助川酒企业提高出口酒类产品质量, 优化商品结构, 研发生产适应国内外现代饮酒需求的、并具有较高商品附加值的出口新品种, 并同时指导和帮助企业搞好各种国际认证, 切实保护川酒品牌的境外知识产权。

4.加强外贸人才培养

人才是一切工作的保障, 倡导和鼓励酒类企业把一批懂外贸、会外语、事业心强的人才吸引到企业中来, 充实四川省酒类外贸工作的力量, 是川酒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的保证。

商务主管部门可采取多种形式, 不定期地适时举办培训班, 着力培养和造成酒类企业外贸专业人才, 增强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智力支撑和国际竞争力。

5.构建出口交流平台

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 帮助川酒企业寻求销售渠道, 定期组织川酒企业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并且积极搭建川酒国际营销网络, 构建出口贸易平台。例如加大组织企业参与国内外专业性展博会的力度等等。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加强海外终端市场的建设, 以提高其对出口目标市场的控制力。

6.营造良好的出口环境

政府商务主管部门有义务为川酒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出口环境, 帮助有实力的企业将名牌产品推向国际, 包括在国外建厂;因此商务部门应及时将国际酒类市场的政策、信息、所需手续传递给白酒企业, 便于企业做好充分准备;同时, 国家也应积极建立和制定合理、对等的贸易条件, 打破不公平的贸易壁垒;建立对出口白酒企业的鼓励政策;要与企业一起对白酒文化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引导。

而白酒行业协会也应发挥自身的作用, 及时为白酒企业提供动态咨询, 保障信息渠道畅通。对我国一些政策变化和动态信息以及国际酒类市场发展趋势和资讯, 行业协会都应当及时、准确地为企业提供咨询和服务。

7.强化管理服务职能

最后, 政府商务主管部门还应积极营造良好市场环境。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 严厉打击假冒伪劣, 同时协调好酒类出口企业与商检、海关、税务、外汇、外运等方面的关系, 保证企业出口各环节高效、顺畅。

(二) 白酒企业的出口战略选择

自加入WTO以来, 中国市场越来越被国外企业看好, 包括烈性酒在内的许多国际酒类品牌纷纷抢滩中国市场, 如法国白兰地、俄罗斯伏特加、苏格兰威士忌、日本清酒、韩国真露等, 都在不同程度地分割着中国市场。相比之下, 中国白酒还在背负着民族工业的重担孤芳自赏, 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路途仍然遥远, 批量进入全球主流烈酒市场的希望仍然没有突破性进展, 而是徘徊于每年出口3~4万千升, 出口额仅1亿美元左右。

因此, 在洋酒纷纷抢滩中国市场的形势下, 中国白酒在守住自己地盘的同时, 应该主动出击, 加大谋求发展海外市场的力度。川酒企业作为中国白酒的出口主力军, 也应当从自身出口主体的角度来思考如何走向国际市场, 如何扩大出口规模, 以下是几点建议:

1.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

白酒是一种文化产品, 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不少国家都有华人聚居区, 他们至今还保持着华人特有的生活方式, 中国文化的有些东西在他们身上根深蒂固。从目前川酒的目标市场来看, 国外的主要消费群体还是对中国文化认同度较高的华人群体。因此, 川酒企业在出口目标市场的选择上, 应以广大海外华人为主。

据统计资料显示, 目前世界五大洲32个国家共有华人3848.1万人, 其中亚洲3073.5万人, 占80%;欧洲107.7万人, 占3%;北美洲428万人, 占10.8%;南美洲155万人, 占4%;大洋州65。9万人, 占1.7%;非洲18万人, 占0.5%。从华人分布情况显示, 亚洲是华人聚居的主要地区, 其次是北美洲。

从以上统计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按照传统文化背景和生活消费习惯, 川酒产品的出口目标市场应首选亚洲, 其次是北美洲, 这也与目前四川省酒类出口量与创汇额在整个国际的实际份额是相吻合的。

因此, 对于川酒企业来说, 树立科学发展观, 强化内外两个市场意识, 把市场的开拓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把海外市场特别是亚洲目标市场作为酒类国际营销的前沿阵地, 是川酒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

具体而言, 川酒的目标市场可进行如下定位:

目标市场1:东南亚地区

目标市场2:台港澳地区

目标市场3:日本、韩国

目标市场4:其它国家和地区

2.加大出口产品开发

从川酒出口现状来看, 现有川酒产品出口到国外市场, 不管是口味还是有关技术法规和标准, 已不能完全适应国外各个细分市场的差异性要求。

因此, 川酒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 利用科研机构和酒类专家等技术力量, 调整和改善产品结构, 提高酒类产品内外两个市场的整体竞争力。特别是在继续保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上, 充分应用高新技术来开发培养新品种, 提高产品档次, 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具体而言, 川酒在开发新产品过程中, 应充分发挥川酒的长处, 开发低酸、低酯、超低甲醇和杂醇油的净爽型白酒, 与世界白酒发展趋势相吻合。切忌盲口生产国外成型的酒种, 拿自己的弱项与别人的强项比。前几年, 不少名酒厂开发了伏特加、威士忌、朗姆酒, 投资不小, 却打入不了国际市场, 就是一个教训。

3.加大国际营销方式的创新

川酒企业在进行海外营销时, 可采用以下一些新的营销策略:

(1) 形成川酒企业营销联盟

虽然各川酒生产厂商在国内市场上互为竞争对手, 但在对外贸易方面, 应该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基本价值取向应当是一致的。成立名酒企业营销联盟, 可以充分整合行业资源和市场资源, 提高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具体操作上, 可由具有丰富国外市场经验的外贸机构, 也可成立新的实体或运用现有的名酒合伙企业、专业公司, 如中国糖业酒类集团公司、中国酒城股份有限公司等进行运作。

(2) 充分利用产品交易会

产品交易会以成本低、信息集中和厂商面对面交流等特点而具有较大的优势, 如每年4月的广交会、5月的中国 (广州) 酒饮产品交易会、中国[珠海) 国际酒类贸易博览会等等。川酒应积极组团参加这些行业产品交易会, 在国际市场上积极发展新客户。

四川白酒进入国际市场的道路虽然艰难, 但是前途确实美好的。四川白酒要趁中国经济崛起之际, 借助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东风, 通过对国际市场的调研, 研发出具有中国白酒特色又符合目标市场需要的白酒产品, 以扩大四川白酒的出口, 分享海外市场酒类饮料的份额。

摘要:四川白酒在中国白酒行业处于领导地位, 四川白酒出口状况低迷, 出口总量近几年还有下滑趋势, 究其原因是中外文化在白酒上存在消费差异, 外国对我国白酒存在贸易壁垒, 而且四川省出口白酒的企业分布不均衡, 过度依赖少数几个龙头企业。因此, 要加大四川白酒的出口发展, 必须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同时, 从出口企业的角度要认真分析国际市场, 准确对企业白酒进行定位, 加强对出口产品的开发, 创新国际营销方式。

关键词:四川白酒,出口,问题,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蒲轩昂.加入WTO后名白酒企业的出口策略探讨[J].酿酒, 2002, (3) :78-80.

[2]王殿茹.我国白酒行业市场结构分析[J].酿酒, 2006, (1) :45-47.

[3]李维.川酒出口路漫漫.会议讲话稿.

[4]成都海关网站[EB/OL]http://chengdu.customs.gov.cn.

[5]2009-2012年四川白酒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M].http://www.fec.com.cn.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EB/OL]http://www.mofcom.gov.cn.

[6]我国白酒国际化道路原因分析及对策点评[EB/OL]食品产业网http://www.foodqs.cn/news/ztzs01/2007730162231049.htm.

四川省蜂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第7篇

1 四川省蜂业发展现状

1.1 养蜂生产

进入本世纪以来,全省蜂群数量、蜂产品产量、养蜂规模、单产水平和蜂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养蜂生产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2011年全省蜂业与“十一五”规划之初的2006年相比,蜂群增长13.6%,蜂蜜增长2.8%,养蜂产值增长50%以上。

1.2 区域分布

全省养蜂除纯牧区县外遍及全省各地,主要集中在成都、凉山、南充、绵阳、广元、眉山、达州、遂宁等8个市州,养蜂数量占全省的70%以上,其中中蜂养殖主要分布在盆周山区的青川、平武、蓬安、万源等县市。西蜂养殖主要分布在丘陵及平原地区的眉山、江油、邛崃、郫县等市县。

1.3 行业组织

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全省养蜂组织化程度得到提高,养蜂专业合作社发展加快,目前已发展了60多个养蜂专业合作社,不仅维护了蜂农利益,而且促进了四川蜂业稳定发展。

1.4 产业化发展

全省蜂业生产从单一以取蜜为主逐渐发展到生产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等多种产品的格局。蜂产品加工从传统的作坊加工模式逐渐发展到工厂化标准化生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蜂产品加工企业在省内崛起,涌现出30多家龙头企业,蜂产品从以前的原料销售到生产销售深加工产品,除国内销售外,还出口到欧州、日本等国家。多数企业牵头成立了养蜂专业合作社,建立了自己的蜂产品生产基地。

2 主要问题

2.1 养蜂良种化、标准化程度低

四川养蜂大都是小规模生产,蜂场规模较小,生产条件落后,良种化、标准化、机械化生产水平低,抵御灾害性气候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目前全省还没有建立蜜蜂良种繁育体系,现有蜂场主要以生产蜂产品为主,缺乏良种繁蜂场。养蜂从业人员大都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技术能力较差,生产水平不高,养蜂队伍出现后继乏人的局面。

2.2 蜂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高

一是生产的成熟蜂蜜比重过低。由于市场没有实行优质优价,蜂农为获取较高的产量和收入,往往是花蜜未经充分酿造成熟就忙于收取,生产的蜂蜜水分含量较高。二是兽药残留超标。部分蜂农不注重养殖档案的建立,使用蜂药不规范,蜂产品中兽药超标现象时有发生。三是蜂产品掺杂使假。目前蜂产品质量和检测检验标准还不完善,检测标准和技术滞后,市场监管薄弱,掺杂使假的指标蜜充斥市场。

2.3 养蜂授粉增产意识不强

政府部门没有认识到蜜蜂授粉可使农作物增产及提高其品质,对蜜蜂授粉技术推广及产业发展重视不够,缺乏必要的项目资金和政策扶持,专业性授粉蜂群数量很少。大部份农民片面认为蜜蜂采花授粉只有蜂农得利,对自己没有益处,从而消极对待蜜蜂授粉,甚至阻挠蜂农在其作物地周围放蜂。而大部份蜂农也没有意识到蜜蜂授粉的重要性及优势,只是靠获取蜂产品来增加收入,忽略了蜜蜂授粉也是养蜂增值的一种手段。

2.4 蜂群生存环境恶劣,蜜源植物保护不够

农业生产大量依赖农药、化肥、生长素等,广泛使用除草剂、杀虫剂,导致蜜蜂大量死亡,给养蜂业造成巨大损失。工业用地和城市扩张,以及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而导致蜜源植物迅速萎缩,如川西坝子原来大面积种植的紫云英和苕子等蜜源植物几乎绝迹。蜜源植物不足已成为制约四川蜂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

2.5 中蜂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不够

由于西方蜜蜂的大量引进,加上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使得中蜂在其自然栖息地的数量急剧减少,种群繁衍受到严重威胁。多数人对中蜂的认识和重视不够,在中蜂的培育、繁殖及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方面缺乏相应的手段和措施,一些优良的地方蜂种正面临着退化和濒危的状态。

2.6 蜂业技术研究和管理薄弱

目前,四川还没有专门的蜂业科研机构,省内农业院校也大都未开设养蜂专业课程,与养蜂大省地位极不相称。各地养蜂管理机构被削减弱化,绝大部分市县处于无工作机构、无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状况,蜂群有病无治。蜂业行业组织发展滞后,其技术推广、维权服务、产销衔接等职能没有充分发挥,养蜂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3 发展思路与建议

3.1 加强发展养蜂业的宣传

养蜂业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用工省、无污染、回报率高的特点。各地应进一步加强发展养蜂业的宣传,充分认识其意义和作用,争取各级党政部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对授粉蜂农、蜂业合作社的补贴,以充分调动养蜂积极性。利用多种渠道和形式普及蜂产品知识,积极宣传蜂产品的保健作用,促进蜂产品消费。特别要大力宣传蜜蜂授粉能使农作物增产、促进生态农业发展,使蜜蜂授粉技术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为社会所认同,营造发展养蜂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3.2 建立蜜蜂良种繁育体系

应加强四川蜜蜂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建立阿坝蜜蜂、意蜂、卡蜂等良种蜂场,提高种蜂质量, 加大良种供种能力,加速良种推广进程,提高养蜂经济效益。逐步建立蜜蜂授粉良繁体系,建立以授粉为主的专业授粉蜂场,构建由蜜蜂参与授粉的生态农业。以养蜂专业户为主,通过专业合作社形式,构建蜜蜂授粉龙头企业;以县级养蜂协会为主,建立授粉中介服务机构,为种植业主提供授粉信息和技术服务;以乡镇为主建立蜜蜂授粉示范基地,普及蜜蜂授粉技术。

3.3 推进蜂业生产方式根本转变

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蜂农+基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做到标准严格、规模适度,实现“蜂种良种化、设施机械化、生产规范化”,合理利用蜂群,适时适度取蜜,生产自然成熟的蜂蜜。大力栽种蜜粉源植物,培育新的蜜粉源基地,保持养蜂生产与蜜粉源植物的协调发展。

3.4 加大科学养蜂和蜜蜂授粉技术的推广

各地应建立蜂业科技队伍,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加强养蜂基地、蜂农合作社、规模养蜂场的养蜂技术与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蜂农养蜂技术与职业技能水平,引导蜂农规范生产,提高蜂产品质量。坚持推广优质蜂产品生产、强群饲养、中蜂活框饲养和中草药防病等主导技术。大力推广蜜蜂授粉技术,探索为农作物、水果、蔬菜的有偿授粉机制。

3.5 加大中蜂的保护和利用

在加大阿坝蜜蜂的保护和利用的工作基础上,还应开展省内其它不同生态类型中蜂品种资源的调查和品种资源的认定申报工作,加大全省中蜂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开发和生产中蜂特色蜂产品。

3.6 加速推进蜂业产业化经营

加快发展以蜂农为基础、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蜂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的蜂业产业化经营方式。蜂产品加工企业应通过订单收购、建立风险基金、返还利润、参股入股等多种形式,与蜂农结成稳定的产销关系,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扶持养蜂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范运作专合组织,健全服务和利益分配制度,发挥其在维护蜂农利益、产销衔接、技术培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7 加大蜂产品质量监管力度

四川省应急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 第8篇

应急管理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应急产业是为应急管理提供应急科技、技术和产品的产业, 为应急管理的各个阶段提供监测预警、预防防护、救援处置和应急服务的多领域、多交叉产业领域。“十三五”期间, 我国将加快建立覆盖应急管理全过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 将公共安全作为最基本的民生, 这将带动巨大的公共安全需求和应急市场需求。因此, 发展应急产业是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建设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支撑。

2 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的现状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发展应急产业是编织全方位、立体化公共安全网的物质基础, 是推进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力量。2006年我国首次提出发展应急产业, 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 (国办发[2014]63号) 。应急产业成为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

目前, 我国应急产业正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宏观环境不断优化, 发布应急产业发展重点目录, 四川等18个地方出台实施意见。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启动实施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 突破灭火/救援水陆两栖飞机、移动医疗急救设备等重大应急装备技术。产业集聚呈现新格局, 启动建设首批7个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 部分地区积极谋划率先发展。行业骨干力量不断涌现, 在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等领域发展了华舟应急、新兴际华、詹阳动力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优势企业。行业管理日益规范, 建立应急产业发展协调机制, 组建全国应急产业联盟, 发布一批应急产业标准。落实适用于应急产业扶持政策, 建立地震巨灾保险制度, 设立安全生产预防及应急专项资金, 有力推动应急产业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 2015年应急产业达到近万亿产值规模。

3 四川省应急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 四川省先后成功处置了非典、“5.12”汶川地震、“4.20”庐山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 最大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也带动了一批应急装备与技术、应急产品、应急服务实现应用, 应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3.1 产业发展基础扎实, 产业布局合理

四川省工业门类齐全, 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应急救援整体装备、消防安全防护与个人医疗防护产品、应急管理咨询与应急服务等方面产业基础雄厚。四川省涉及应急产业的产业园区有20多个, 形成以“成都”为核心, 以“绵阳、德阳、泸州、广元”为四带的产业布局, 充分利用这“一个中心, 四个发展带”的区域优势和产业基础, 形成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应急产业布局, 以成都为科技创新核心, 带动并引领“四带”, 形成多元化协同发展的应急产业格局。

3.2 产业链高效整合, 产业集聚态势明显

成都作为四川省科研与创新中心, 其地震灾害监测预警技术在全国领先, 并以此为契机, 整合生物工程、通信、轻工化工、教育等产业, 促进应急监测预警与预防防护类产品协同发展;以绵阳国家防灾科技园区为基础的应急产业已经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和集聚化发展, 在防震救灾设备、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环境保护等产业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中德应急装备制造园区为基地应急救援装备制造业, 整合应急装备研发、制造、物流以及培训等产业节点, 形成应急设备生产、应急救援与处置、应急服务为一体的高端应急产业链;泸州依托机械产业基础, 在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和处置产品方面优势突出;广元的经开区、苍溪经开区、利州工业集中区等园区在小型救援设备、小型个人防护产品等方面, 基本形成产业发展规模, 并逐步扩大。

3.3 龙头企业发展迅速, 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据我委统计情况, 截至目前, 四川省涉足应急产业领域的企业多达500多家, 纳入应急产业产品目录有1000多种, 其中专门从事应急产品研发生产的、有一定规模的大型龙头企业有10多户, 中小型企业150多家。如东汽、九州、长虹、邦立重机、特飞科技等大型龙头企业均具有一定的核应急救援设备、大型机械设备系统集成、救援设备成套与工程实施服务能力, 产业集中度高, 并带动德阳经开区、绵阳经开区、成都高新区、泸州经开区等工业园区中小型企业协同发展。从产业发展领域来看, 出现一批具有明显应急特色的中小型企业, 如在监测预警领域,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ICL地震预警技术系统国内市场占有率100%, 西南科技大学的放射性污染远距离测量和机械剥离去污机器人系统、强辐射环境视频监控系统的特色也十分突出。在预防防护领域, 如威特龙公司生产的大型石油储罐主动消防安全防护系统领先全国。在救援处置领域, 如邦立重机生产的8—46吨级系列反铲液压挖掘机和加装液压锤装置特色十分明显。

3.4 应急市场需求迫切, 应用前景广阔

四川地处西南, 地势复杂多样, 自然灾害频发, 社会公共安全形势严峻, 尤其在经历两次大自然灾害后, 更加意识到建设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离不开应急产业的物质支撑, 更加意识到应急产业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省委、省政府牢固树立了创新、绿色、协同、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将人民的公共安全需求作为基本, 大力推动应急产业发展, 引导社会公众的社会安全意识, 带动了巨大的应急产品和应急服务需求, 应用前景广阔。

3.5 科技创新能力强, 应急服务形态多样

四川省科技资源丰富, 应急技术、服务和产品的研发能力较强, 尤其在成功应对两次大地震之后, 四川省在应急管理咨询、灾害防治避难工程、应急救援服务等领域积累丰富的经验, 示范效应显著。一是拥有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的“5·12”汶川地震灾害应对研究与培训中心、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等综合性的应急服务机构。二是拥有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拥有西南科技大学特殊环境机器人实验室等专业科研和教学机构。此外, 四川大学、成都电子科大、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高校也在应急技术方面拥有较强的技术研究能力。三是四川省威特龙、森田、邦立等专业企业拥有相应的研发平台外, 九州、成都航天设备有限公司、华日、科伦等企业也拥有较强的应急技术研发能力。四是商用无人机协会等产业联盟等也能够为应急技术和产品研发能力。目前, 四川省已经在监测预警、预防防护、救援处置等领域取得关键性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

总之, 应急产业是构建西部综合应体系, 推进地区突发事件应对体系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加快应急产业发展可以提高地区公共安全水平, 带动区域多种经济协调发展, 推动四川省经济的稳定增长。

4 有效推进四川省应急产业发展的建议

长期以来, 四川省高度重视应急产业发展, 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务院、工信部有关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相关战略部署。7月28日,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川办发[2016]55号) , 提出四川省发展应急产业的重点工作, 制定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成为促进应急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部署。各级政府部门将大力发展应急产业这个新兴产业, 将发展应急产业作为四川调结构、改方式, 促升级的重要举措, 将应急产业发展成四川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4.1 加大产业支持力度, 强化政府引导职能

完善支持应急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积极引导各种市场主体进入应急产业。加强安全教育宣传, 引导全社会形成关注生活安全、生产安全的氛围, 积极做好安全监测预警和安全防护工作引导。创新应急产业发展机制, 抓住互联网+和大数据发展的+云计算机遇, 成立应急产业协会, 应急联盟等, 抓住互联网+大数据发展+云计算机遇, 推进政、产、学、研一体化, 大力促进应急产业创新、开放、协调和共享发展。

4.2 是大力培育应急市场, 加大应急产业供给

发布国家支持的应急产品和服务目录, 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紧急医疗救援、道路救援、航空救援等应急服务发展。完善矿山、高层建筑、学校等公共场所应急设施设备配置标准, 推动应急设施设备装备与建设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合使用。研究激发单位、家庭和个人应急消费需求的政策措施, 建设一批应急物资和生产能力储备基地。

4.3 是加强应急科技创新, 引领应急技术运用

支持一批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围绕应急产业发展需要, 创建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利用科技部、工信部启动的公共安全与应急产业技术装备专项资金和政策扶持, 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推进产学研用结合, 联合组织实施科技攻关, 掌握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应急技术, 积极争取和支持在川研发机构在川转化研发成果。

4.4 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优化应急产业格局

大力支持产业链整合发展, 将应急装备制造纳入高端制造业进行重点培育, 灾害预警预测纳入新一代信息技术, 将抢险处置与个人防护纳入生物医药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加强区域间合作, 统筹全省应急产业空间布局, 集中整合优势资源, 率先实现重点突破, 避免产业雷同、无序竞争和产能过剩, 围绕已经初步形成的产业链格局, 引导产业加快集聚, 重点围绕监测预警、预防防护、处置救援、应急服务四个重点方向, 打造应急产业基地。其中, 成都重点打造集创新研发、加工创造、现代物流、培训服务一体的具有较强公共安全与应急支援能力和保障能力的综合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德阳依托中德应急装备制造产业园, 重点打造成应急产业示范开放合作基地。泸州依托机械产业基础打造应急救援产品基地;广元打造预警预测产业基地, 绵阳重点打造以通用航空为主的应急产业基地。

4.5 培育产业骨干企业, 促进应急产业集聚

推动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形成一批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市场占有率高、自主研发能力强、技术装备先进的企业 (集团) 。通过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园区共建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 引进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集聚效应强、外向度高的大企业大项目。推动加强上下游之间的协作, 引导大中小企业合作。

4.6 加强产业开放合作, 扩大应急产业影响

充分利用中国 (成都) 西部国际博览会、汉旺论坛等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 开展组织多种形式国际应急产业交流活动, 促进中外应急产品、技术和服务合作, 并形成长效机制。将应急产业相关内容纳入鼓励外资投资目录, 吸引国外优秀企业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充分利用西部国际博览会的交流平台, 开展好国际应急产业发展论坛, 组织省内外知名的应急产业企业参展参会, 邀请应急产业发达的德国、以色列、日本等国际知名应急产品生产企业到会参展和参会;加强与国际应急协会、联盟的交流。还要积极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郑丽, 吴正锋.安徽省应急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 (14) .

[2]康光荣, 郭叶波.共安全与应急救援产业发展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 2015 (08) .

[3]潘俊杰, 李皓明.加强扶持引导优化发展环境发挥企业优势[J].中国应急管理, 2015 (07) .

[4]楚问.碰撞互联网, 应急产业迎来超车机遇[J].中国减灾, 2016 (03) .

[5]冯飞.群策群力协同推进加快发展我国应急产业[J].中国应急管理, 2015 (12) .

[6]王建光.我国应急产业发展动力机制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5 (03) .

[7]郝晓龙.我国应急产业集聚发展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 (14) .

四川省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9篇

1 现状分析

1.1 产业政策

四川中药产业经过近10年的发展, 中药工业规模已位居全国第三,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2003年至2012年间, 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相继发布《关于加强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 (四川) 基地研究开发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四川省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快中医药发展的决定》、《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品“十二五”培育发展规划》、《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实施方案 (2011—2015年) 》和《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 (四川) 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要点 (2011—2015) 》等文件, 这为我省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我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1.2 药材资源

四川历来有“无蜀不成医, 无川不成方”之说, 独特的地质地貌条件, 孕育了我省极其丰富的野生中药资源, 拥有宝贵的优良动植物种质资源库和基因资源库, 故有“中国植物缩影”、“中医之乡, 中药之库”之美誉, 是我国最大的中药材产地之一[1]。据全国第三次中药材资源普查表明, 全国中药材品种共有12807种, 四川就有4354种, 占全国33.99%[2]。其中四川道地中药材达49种, 药材蕴藏量 (含矿物药) 超过100亿吨, 位居全国第一[3]。

据四川省农业厅等有关部门统计, 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 (含家种) 超过400万亩, 产值达91.7亿元[4]。目前四川省已有16个市 (州) 制定了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120多个县 (区) 将中药产业列为本地区重点产业, 已建成省级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和特色示范基地10个, 50余家医药企业参与了道地药材产区基地建设, 30余家成为省级龙头企业。已建成药材规范化种植科技示范区37个, 其中鱼腥草、麦冬、川芎、附子、白芷、川贝母、丹参及美洲大蠊8个品种, 12个基地通过了国家GAP认证, GAP认证品种数居全国首位。2010年启动的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 在四川省重点建设了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材种质资源库 (全国两家) 、国家基本药物所需中药种子种苗基地 (全国五家) 、国家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与服务站 (全国唯一一家) 三大平台等。

四川省丰富的中药自然资源, 一方面为人类的防病治病及健康保健 (治未病)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在促进四川“多点多极”发展、区域经济发展, 以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客观上也为我省中药产业的加快发展奠定良好的自然资源基础。

1.3 科技资源

目前, 四川拥有众多的中医药科研机构和研究中心。如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中医药科学研究院等全国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拥有中药GLP中心、国家中药GCP中心、四川省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中药饮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西部中药材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及四川省高原中藏药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0余个国家级或部省级研究平台;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个等。此外, 还拥有一大批国家级和省级名老中医、学术技术带头人、企业家队伍及高水平的管理人才队伍。承担“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新药专项等国家级中医药项目300余项, 研究经费3亿多元, 位居全国前列[5]。

“十一五”期间, 全省共注册申报中药新药616个, 获批准187个, 45项中医药研究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奖, 其中一等奖5项, 二等奖9项。2012、2013年中医药研究成果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这是我省首次并连续在中医药领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四川省中医药研发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高水平技术创新与研发体系。为我省中药资源市场化、国际化, 为中医药事业发展, 特别是四川中医药事业发展、优秀中医药的人才培养、打造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开展中药资源的系统研究与综合开发利用等奠定了坚实的科技与人才基础。

1.4 产业基础

四川省医药工业基础良好。据统计, 2011年全省共有规模以上 (2000万以上) 医药企业342户, 主营业收入上20亿元的企业有4家, 10~20亿元的企业有11家, 上亿元的企业共有162家。实现利润上亿元的企业有17家, 实现利税上亿元的企业有31家。按企业资产总额排序, 四川科伦、成都地奥、成都康弘、四川怡和4家进入全国医药行业企业百强;按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排序, 四川科伦药业、成都地奥集团、四川好医生集团等企业进入全国医药行业企业百强[6]。

四川是全国知名的中成药生产基地。目前培育了地奥心血康、洁尔阴洗液、银杏内酯注射液、抗病毒颗粒、康复新液、三七通舒胶囊、松龄血脉康、一清胶囊等近20个过亿元的优势产品[7];扬子江药业、太极集团、同仁堂药业、联邦制药、美国赛金等海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也相继落户四川。

据四川医药行业协会有关统计资料, 四川2012年中药产业总产值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 (约520亿元) , 占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50%以上。中药工业总产值达419.45亿元, 同比增长2.84%, 居全国第3位, 较2011年下降一位;中成药工业产值达301.46亿元, 同比增长10.43%, 居全国第4位, 较2011年下降二位;中药饮片工业产值达117.86亿元, 同比下降12.50%, 居全国第3位, 较2011年下降二位。四川省中药工业产业已连续十年稳步提升, 总产值位居全国前茅[8]。

1.5 医药商贸

近年来, 四川省通过大力推动医药流通体制与机制创新, 形成了西部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荷花池中药材市场, 它是全国三大中药材交易市场之一, 覆盖全国40%的药材市场, 年交易量达5万吨;形成了西部最大的药品物流配送中心———成都五块石大丰物流基地;产生了科伦医贸、九州通等一大批医药商贸集团;建成了全国领先的中药材电子商务平台和信息服务平台。此外, 四川西北的广元、绵阳、江油等地区也是我省中成药、中药饮片、道地中药材等交易的集散地。目前, 四川医药贸易整体形成了以成都医药国际商贸城为中心, 辐射全川的医药商贸格局。

据2011年中国医药年报统计, “十一五”期间, 四川药品流通年平均增长率为16.93%, 略高于全国16.30%的平均增长水平, 我省药品流通业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9]。2010年, 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医药及医疗器械实现销售额397.4亿元 (批发373.4亿元, 零售24.0亿元) , 占全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销售总额的7.2%, 占全国医药商业销售总额5671亿元的7.01%。此外, 四川医药流通业除了传统的纯销、药品调拨、药品代理、连锁零售、单体零售外, 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医药流通模式, 如科伦配送模式、覆盖城乡的药品流通体系和信息网络平台等[10]。

四川省医药商贸及药品流通行业近年来稳步发展, 基本形成了现代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医药物流体系, 为进一步推进我省中药产业的加快发展、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医药商贸基础。

2 结束语

四川是我国最大的中药材产地之一, 素有“无蜀不成医, 无川不成方”之说。其特殊的地质地貌、生态环境与气候等, 促成了四川具有全国极为丰富的中药材资源, 历有“中医之乡, 中药之库”之美誉。四川中药产业经过近年的快速发展, 中药工业规模已连续10年位居全国前列。本文通过对我省中药产业政策、药材资源、科技资源、产业基础, 以及医药商贸等资源现状进行总结分析, 为我省有关决策部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或产业顶层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好四川的中药资源优势, 着力打造特色和优势产业, 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 保障我省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加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摘要:四川俗称“天府之国”, 素有“无蜀不成医, 无川不成方”之说。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地质地貌形态, 促成了四川具有极为丰富的中药材资源, 历有“中医之乡, 中药之库”之美誉。十一五以来, 四川中药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中药工业产业规模已位居全国第三,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文章从四川中药资源现状入手, 以中药产业为研究对象, 从产业政策、药材资源、科技资源、产业基础与医药商贸等角度, 对我省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的总结分析, 为我省中药产业的加快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中药资源,中药产业,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1][5]张雄, 蒋雪莲.发挥资源优势, 加强集成创新, 催生四川现代中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J], 软科学, 2010, 24 (3) .

[2]张洪魁著, 《中国中药资源》[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24-25.

[3]四川医药, 2011年四川省中药材统计情况, 2012, 1 (3) .

[4]科技日报, 四川中医药产业在创新中走向世界, 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0-12/04/content 253807.htm, 2010-12-04.

[6]四川医药, 2011年医药工业企业前100名排位, 2012, 3.

[7]四川省人民政府, 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实施方案 (2011~2015年) , 2011 (20) .

[8]梁繁荣、王晨等.立足资源优势, 推进四川中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j].四川医药, 2013, 8.

[9]屈援、陈利国.中药产业面临的问题及相关对策研究[J].上海中药杂志, 2003, 37 (10) .

上一篇:数学分类讨论下一篇:番茄嫁接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