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欠发达城市

2024-08-22

经济欠发达城市(精选12篇)

经济欠发达城市 第1篇

1 经济欠发达城市交通主要问题

(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更新速度缓慢[1]。城市内路网密度低, 保持传统的城市道路格局。城市几乎所有的机动车借助仅有的几条道路出行, 没有可绕通行的道路, 通达性差;道路资源利用不充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较窄, 无隔离设施。慢行道路资源过剩, 滋生的路边商店占道经营现象严重, 使得行人空间在表面上不足;道路行驶环境差, 路面破损严重, 车辆行驶速度低;交叉口无渠化, 交通秩序混乱;信号配时不合理, 通行能力低下;标线磨损严重, 模糊不清, 标志反光膜老化, 交通信息缺失。

(2) 停车设施不健全。城中缺乏大型的公共停车场, 以路内停车为主, 路边的停放车辆占据道路资源, 安全空间缩小, 车流速度降低, 导致通行能力下降, 影响交通秩序, 城市不重视停车设施的规划。

(3) 公共交通发展滞后。传统的公共交通工具 (小型三轮摩托车) 数量多, 效率低下, 浪费资源, 随到随停, 干扰交通。高效率的公共交通设施建设不完善, 线路布局不合理, 站点分布不均匀。

(4) 交通参与者素质较低。部分市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 行人横穿马路屡见不鲜, 影响机动车顺畅通行;机动车违章占用非机动车道无序停车, 导致道路行走空间狭小;漠视交叉口红绿灯规则, 行人机动车互抢时间。

(5) 交通问题认识不到位。误以为高端电子科技产品是解决交通问题的最终“良药”, 引进路口电子狗、可变信息情报板等, 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 起不到应有的管理效果, 形同虚设。城市相关管理部门之间沟通不到位, 各行其职, 不顾全局, 误认为交通问题只是交通部门的事。

2 经济欠发达城市交通改善策略

(1) 发展高效率公共交通。逐步淘汰传统的低效率公共交通工具, 缓解城市道路空间资源紧张局面, 减少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干扰因素。大力发展高效率的公共交通, 优化公交线网, 满足城市居民出行需要。限制小汽车增长速度, 与交通基础设施和城市发展相匹配。

(2) 落实道路建设、净化城区交通。加快城市规划主干路和具有经济意义的道路建设, 规范城市路网等级结构, 满足城市快速发展之需;完善城市对内对外交通, 使过境交通与内部交通分离, 减少相互干扰。拓宽城市交通瓶颈路段, 匹配相连道路的通行能力, 保证交通流的顺畅平稳。完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 净化交通行驶环境。

(3) 整治交通节点[3]。规范城内相交道路交叉口类型, 改造畸形交叉口, 保证交通通畅;渠化交叉口, 规范交通秩序;优化交通配时, 提高通行能力。对于城市内外的交通连接点处, 规范交通导向标线和标志牌, 合理安排过境车流、进城车流、出城车流行驶路线, 减少不同车流的相互交织;必要时增设交通岗亭设施及交通疏导员, 确保交通安全。

(4) 完善停车设施。加强原有停车管理力度, 规范化停车。规划路外停车场, 合理分布;减少路内停车位, 降低影响。结合城市用地性质, 督促配建停车场;重视停车设施建设, 科学管理合理运营。

(5) 分离慢行交通。在人流车流混杂的交叉口, 结合实际条件, 设置地下通道或天桥, 减少交织冲突。在交叉口间距较大、行人乱穿过街现象严重、占道摆摊问题突出的路段, 可考虑设置栏杆分离人流, 在保障行人安全的同时, 提高道路车辆运行的速度。

(6) 加强交通管理建设。重视和加强交通管理, 提高交通部门的工效和执法水平;在学校中开展交通知识宣传和讲座, 提高对交通的认识;在社会中通过传播与交通相关的先进事例, 增强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

3 经济欠发达城市交通需求管理

交通需求管理可以调整交通需求总量实现交通供求基本平衡, 不管在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 交通需求管理都是解决城市交通的必然选择。

(1) 调整土地利用性质。城市交通的源泉是土地使用的形态, 决定了交通的需求与供给模式。合理分布与实施相对密度较高的土地利用同就业岗位、居住布局及用地协调。结合新城的建设, 设置分散式分布的形式, 转移旧城区行政事业单位到新城中, 引导城市空间及交通布局。

(2) 优化城市交通结构[4]。优化城市交通结构, 在欠发达城市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要明确公共交通的优点, 重视发展公共交通, 建立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 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二是控制城市小汽车数量的增长, 适度发展小汽车;三是要鼓励绿色环保的自行车近距离出行, 避免走大城市的“消除—倡导”模式, 来辅助公共交通发展;四是注重行人步行系统的建设。

(3) 实施城市交通政策。交通政策是通过经济杠杆原理策略来调节交通需求。对于旧城区交通环境较脆弱, 或特定的区域内, 限制部分类型的车辆通行。

(4) 交通影响分析政策。交通影响分析研究[5]的是土地开发性质与交通需求增长之间的关系, 分析建设项目对某区域交通的影响, 做出相应的交通组织策略, 并规划设计交通设施, 从而形成良好的区域交通, 最大限度地减轻建设项目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它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取得城市用地建设与交通环境相协调的重要管理策略, 在发达城市中使用较广。

4 西和县交通问题分析及改善策略

4.1 概述

西和县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北部, 是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城市之一。随着西和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机动车数量的迅猛增加, 道路交通矛盾日益突出, 城市交通问题已成为政府高度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 伴随着乞巧文化节的举办, 对于城市形象的要求不断提高。2012年4月应西和县相关部门的邀请, 对西和县城市交通问题做了改善。

4.2 西和县城市交通状况综述[6]

城区主要道路网是三纵七横:三纵指中山路、仇池路和伏羲大道, 其中伏羲大道是过境路;七横指云华街、晚霞路、香山街、解放路 (步行街) 、鼓楼街、夫子街和文昌街, 具体见表1所示。

首先对西和县城的交通特点以及实际状况进行准确定位, 然后从组成交通要素的人、车、路、环境四个方面着手, 总结出以下几点问题:

(1) 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路网容量不足。 (2) 无专用社会停车场, 路侧随意停车, 动静态交通相互干扰。 (3) 学生放学高峰时段, 交通行为比较随意, 人车混行造成主要路段车流行驶不畅。 (4) 公共交通发展滞后, 线路站点分布不合理。 (5) 道路路面破损严重, 人行道宽度不合理, 并且无非机动车道。 (6) 城区部分标志牌反光膜脱落, 标线严重缺失。 (7) 跨河交通设施极为不足, 成为交通不畅的关键原因之一。

4.3 西和县交通改善措施

结合西和县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用地规划等文件, 持系统工程的观点, 围绕县城大系统开展工作。本着经济可行的理念, 既立足当前, 着重解决县城交通问题, 又着眼长远, 明确县城交通的发展方向, 提出交通管理、技术管理和工程措施来解决城区交通面临的实际问题。

(1) 改建道路及交叉口。加快城内主干路———滨河路的建设, 提升城内道路网密度, 提高路网连通度;在改建工程中还包括中山路和仇池路路面改造, 以及主要交叉口的拓宽和渠化。

(2) 改善过河交通设施。对于仅有连接内外交通的白水桥和东河桥进行拓宽改造, 匹配与之相连接道路的通行能力。其中白水桥拓宽主要是解决慢行交通空间不足, 增加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基于东河桥历史久远, 拓宽改建难度大, 安全性较低, 建议在东河上新建过河交通设施。

(3) 整改人行道。整改中山路和仇池路上人行道较宽地段, 避免商贩占道经营, 并在道路沿线设置人行栏杆, 防止行人乱穿马路过街, 干扰交通通行, 增加交通安全隐患。

(4) 优化公共交通。原有公交线路运营时间过长。分城内公交和郊区公交, 缩短运行时间, 合理定制票价;在城内道路资源允许的地段设置港湾式停靠站, 如公安局、森美超市等公交站点处。

(5) 改善停车问题。移除十字路口处的财政局门前停车场, 缩减主干路中山路和仇池路上的路侧停车位数, 近期考虑在横向支路上设置路侧停车位, 缓解停车矛盾。加快避难广场地下停车场和滨河路停车场等路外停车设施的建设。

(6) 完善道路标志标线。重新铺划磨损、老化程度严重的标线;更换反光膜脱落、或是尺寸大小设置不合理的标志。

(7) 加大交通管理与宣传力度。增加警力, 加强交通管理力度;协调城管部门, 清理整顿违章占道经营行为。在县城的学校中定期开展交通安全讲座, 向社会宣传交通安全法。

(8) 交通需求管理策略。完善公交运营管理体制, 优化城市交通结构, 在2~3年内淘汰城区三轮摩托车。交警部门加大车辆检查整顿力度, 同时限制机动车牌照的大量发放。在学生放学时段 (12:00~12:30) , 车辆绕行通过中山路学校区域。调整城市用地性质, 将县政府单位迁至新城区。

5 结束语

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经济欠发达城市所面临的交通问题与发达的城市相比有许多的不同点, 为了城市的发展, 人民生活的提高和改善, 欠发达城市的交通问题同样值得研究。本文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 以已成功实施的西和县交通问题分析与改善方案为例, 验证本文提出的关于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交通问题的分析方法和改善措施的可行性, 希望能为该类城市在解决交通问题上提供帮助。

摘要:文章基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 通过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以解决问题和城市发展为目的, 提出改善交通问题的策略, 旨在为经济欠发达的城市在解决交通问题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最后以西和县为例, 说明了理论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城市,交通问题,交通分析,改善策略

参考文献

[1]王殿海.交通系统分析[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21-26.

[2]吴兵, 李晔.交通管理与控制[M].4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11-13.

[3]郭磊.中山市主城区道路交通关键节点改善研究[J].交通标准化, 2012 (9) :33-36.

[4]复旦大学城市经济研究所.城乡规划——城市交通[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171-173.

[5]苏跃江, 王晓员, 周芦芦.城市交通改善策略及其仿真研究[J].交通与运输, 2011 (7) :59-60.

欠发达县市城市化的思考 第2篇

一、搞好规划,拉开城市建设的框架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管理的依据,体现城市的形象和水平。欠发达县在城市化过程中,往往片面注重发展速度,忽略科学规划,导致盲目建设。一些地方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不能因为经济欠发达而降低城市建设的标准,而应该以超前的眼光更加重视城市建设规划,为城市建设拉开框架,为今后发展打下基础。一是规划起点要高。由于欠发达县的城市建设资金不宽裕,城市的线路预埋、绿化、道路等基础设施难以同步到位,如果不做到高起点规划,势必为今后发展留下后遗症。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立足当前,放眼未来,至少考虑到今后二、三十年的发展趋势进行规划。二是块状规划要精。欠发达县的城市建设不可能全面开发,一般只能统一规划、块状开发。因此,做好块状规划至关重要。要根据城市定位,对城市规划区内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绿地等各类用地进行科学布置、科学开发,对新区、工业园区、生活居民区、风景旅游区等进行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促进城市合理、健康发展。三是维护规划要严。规划不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摆设,而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必须克服规划执法不严、违章情况普遍的不足,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管理一个口”的原则,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以免造成“今天建,明天拆”,“今天铺,明天挖”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

二、建设交通,拉近与周边发达城市的距离

交通条件对于城市的兴起具有决定性作用。从城市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到,发展快的大中城市都位于重要的交通枢纽线上,交通条件差的城市,其城市化水平一般都较低,发展相对较慢。“要致富,先修路”,“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交通条件对于欠发达县城市化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只有交通条件改善了,与周边发达城市的距离拉近了,才能在更大范围接受周边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加快产业、人口聚集,推进城市化进程。欠发达县交通建设关键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对外通道要升级。特别是县城至周边主要城市必须要建设一条一级或二级公路,以解决出口“瓶颈”制约。二是通乡公路要硬化。就是县城通往各乡镇的道路要争取实现水泥路面或柏油路面。三是通村公路要便捷。就是要构筑四通八达、快速便捷的通村公路网络。四是高速公路要争取。高速公路对欠发达县的发展作用十分重大。目前全国发达地区基本通高速。欠发达县一定要抓住机遇,争取尽快与周边通高速的发达城市上网连线。

三、盘活资源,筹集城市建设的资金

城市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仅靠政府财政投入既不可能,也不现实。欠发达县只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经营城市的理念来运作建设,多渠道筹集预算外资金,才能缓解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压力。一是盘活土地资源。成立土地储备中心,严格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放开搞活土地二级市场,通过公开招标、拍卖土地使用权,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效益。二是盘活国有资产。大部分国有资产分散于各部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对经营性资产,如政府部门创办的项目经营权、道路收费权和宾馆等进行出让或拍卖,一方面使政府从经营性领域中退出来,另一方面能回收资金,促使国有资产增值,以聚集更多的城市建设资金。三是出让城市无形资产。现在,城市无形资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许多城市在无形资产市场化运作方面进行了尝试,欠发达县也要从中吸取经验,通过出售道路、桥梁、河道、广场等冠名权,拍卖户外广告、公交线路使用权等,积累城市建设资金。四是降低民间资本准入门槛。“不求所在,只求所有”,凡是可以向民间放开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都要大胆地放开,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弥补城市建设资金的不足。

四、创新体制,消除农村人口和外来人口的进城障碍

没有人口的集聚,就不可能有城市化。作为欠发达县,只有制定更加优惠、更加有效的集聚政策和激励机制,才能推进人口快速集聚。一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彻底打破城乡分割,实行城乡统一户籍管理制度,实现人口自由迁移。欠发达县必须全面启动户籍制度改革政策,鼓励农民和外来人口进城镇从事非农产业,对在城镇有合法住所,有法定生活来源的农民准予落户,并在就业、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一视同仁。二要加快下山脱贫步伐。对居住在高山、远山等生活条件恶劣、致富无门的农民,要在县城、中心城镇建立一批扶贫迁村点,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的定向、定量、有序地搬迁山区人口,以加速山区城市化进程。三要加快行政区划调整力度。对规模小、布局

不合理的乡镇、行政村要进行大幅度的区域调整、撤扩并,以减少行政运行成本,加速人口集聚。四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人口进城后,还必须建立健全社会各项保障制度。要大力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保险工作,推进社会化服务,加快养老院、老年活动中心等公益性事业建设,逐步解决进城人口的后顾之忧。

五、培育产业,支撑城市健康良性发展

产业是城市化的核心,如果没有产业的发展,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农民的就业和集聚就成一句空话。欠发达县由于就业条件的限制,必须加快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培育。一要发展工业园区。“无工不富”,欠发达县城市化必须与工业化同步推进。根据欠发达县的实际,必须走环保型、资源型、生态效益型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而不能牺牲环境走一些地方“先破坏、再建设”,“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同时,要实行“借力”发展计划,大力加强招商引资工作。二要发展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旅游业是“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它的连带作用非常明显。许多欠发达县地处山区,山青水秀、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且有不少的人文景观,发展旅游业优势得天独厚。同时,要放宽政策,大力发展服务业,以拉动消费,扩大就业。三要发展城郊农业。欠发达县的工业化属初期阶段,就业比例小,为解决进城人口的生产生活问题,还必须大力发展城郊农业,把这一传统产业做优做强,既解决农民进城就业问题,又能为周边发达城市进行产业分工,建设优质农产品的供应基地。

六、保护古迹,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

厚重的文化内涵是城市的灵魂。不少名镇在开发建设中都十分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培育,增强文化气息,提高城镇品位。但也有一些城镇只注重于经济实力的提升,忽视文化内涵的培育,片面追求新区建设和现代化建筑,不惜牺牲历史文化古迹,代之的是惨痛的教训。欠发达县一般来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比较深厚,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欠发达县要十分注意挖掘和培育文化内涵,以提高城市品位。一要保护。坚持“严格规划,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工作方针,对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各类古迹、人文景观及相关环境进行全面保护。二要挖掘。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在尊重历史环境,保护历史文化的前提下,对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复合性保护与恢复,“修旧如旧”、“以存其真”,维护传统风貌特色。三要宣传。大力加强历史文化的宣传,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发传统节庆活动,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形成浓郁的崇文意识。

七、重视管理,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

欠发达县城市化起步迟,市民素质参差不齐,必须更加重视教育和管理,才能不断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使欠发达县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人的素质也得到全面提升。一要规范城管。城市建设“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必须克服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努力提高城镇管理水平。要理顺城管管理体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城市管理队伍,切实解决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问题,协调好县属部门和所在镇的关系,改变“有利争着管,没利没人管”的状况。同时,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与本县实际相符合的规范性文件,为严格依法管理提供制度保证。二要抓好整治。特别是对城市的卫生和交ㄒ写笊啤⒋罅Χ鹊恼巍G贩⒋锵赜捎谂┐迦丝谧频匠鞘械氖奔洳怀ぃ豢杀苊獾鼗岽匆幌盗形侍猓钊缢娴芈胰永⒙野谔彝3档炔涣枷肮咝形鹊龋ぷ庵植涣季置妫匦爰辛α孔ズ媒煌ㄖ刃蚝突肪澄郎恼巍H忧拷逃1匦氚讶嫣岣呷说乃刂拾谠谥匾恢茫诠愦笫忻裰泄惴嚎拱饕濉⑸缁嶂饕濉⒓逯饕褰逃罅Τ忌缁峁隆⒅耙档赖潞图彝ッ赖陆逃钊肟故忻竦奈拿饕馐督逃欢咸岣呤忻竦奈拿鞒潭龋ψ龅酱游易銎穑酉衷谧銎穑故忻袼刂屎统鞘薪ㄉ柰椒⒄埂?br>

云和:欠发达山城的特色城市化之路 第3篇

2012年春天,两位“云和师傅”蓝信林和雷高,登上飞往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的国际航班,开始了自己的东欧创业之旅。二人创业的“本钱”源自一技傍身——食用菌种植。

而在他们出发前不久,同为“云和师傅”的柳荣伟,也在苏州接待了来自己茶厂“拜师学艺”的老乡赖柳炎。

作为浙江唯一以人称命名的注册商标,“云和师傅”这一地域劳务品牌近年来名声渐响。作为在食用菌、茶叶、玩具等领域持有县政府颁发证书的知识技术型劳动者,“云和师傅”们很多都像蓝信林、雷高、柳荣伟一样进行着异地授课创业。而正是这320余名“云和师傅”的辐射效应,带动了整个云和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云和从事异地农业综合开发的人数如今超过1.2万人,年经济收入3亿多元,品牌效应显著。

其实,许多“云和师傅”最初只是云和下山转移农民中的普通一员。某种程度来说,“云和师傅”的命运转折,离不开10多年前这个山区小县那场“集体大迁移”。

人口、产业向县城集聚

地处瓯江上游的山区小城——浙江云和,10年前,仅有人口10.95万,却分布在近170个行政村、800余个自然村,村多人少,地广人稀。要想将数百个贫困山村全部建成“小康村”,难度大、困难多。

那时云和县委、县政府便意识到,云和发展经济不可能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式分散配置资源的老路。但云和县城内有28平方公里盆地,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资源相对丰富,生产、生活环境比较优越,发展空间较大。地理特征和资源要素的区位优势,决定了县城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经过对种种因素综合评估后,云和县委、县政府于2001年提出了“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即实行人口、产业向县城集聚,通过培育壮大县城,构建经济增长中心,从而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跨越式发展。其中,“万名农民下山转移”工程成了人口集聚的最好载体,也是“小县大城”战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让农民拥有一技之长

农民下山转移,首先的问题是如何保证其住有其居。

位于云和县城西北角城西路与城北路交会处的普光农民公寓,是全县最大的农民下山转移小区,整个小区由县政府统一建设,并根据不同需求设有60平方米至120平方米多个套型。在这里,4000多名下山农民开始了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在县城经营干水产批发的刘邦生,住在普光农民公寓19幢。这位云和县云和镇杨家山村的农民,进城前和祖辈们一样,一直生活在山村。

2009年9月,云和县城当时的商品房售价每平方米超过4000元,刘邦生却以每平方米1650元的优惠价,在普光农民公寓购买了一套90平方米的商品房。

和刘邦生一样,居住在普光小区的众多下山转移农民,在购房时都享受了县政府给予的每人6500—10000元资金补助,此举不仅降低了农民进城成本,还提高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在普光农民公寓内,还有一个占地面积54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592平方米的转移农民综合培训楼,这就涉及到农民下山后的另一大问题:培训与就业。

“云和师傅”培训便是让下山农民拥有一技之长的措施之一。获得专业证书后,很多人都如东欧创业的蓝信林、雷高,或是在苏州办茶厂的柳荣伟一样,开始了异地创业。

另外,也有一些“云和师傅”选择在本土创业授艺。

赤石乡葡萄种植大户季伟平,就在几年前创办了云和葡萄种植技术人才创业学校。办校前,季伟平曾和专家分析估算出当时一年的订单承量可以达到200万公斤,但实际产量却只有1万公斤。“需求与产能完全脱节,归根结底是因为产业规模太小、发展后劲太弱。”因此,季伟平的办校初衷在于:把产业蛋糕做大,比单兵作战闯市场更重要。

创办“葡萄大学”,季伟平有个想法:学校毕业的学员采用统一的标准化种植技术种植葡萄,成熟后再由学校统一收购、销往国内市场。这不仅使产业规模扩大,创业农民也不会遭遇市场销售的后顾之忧。

在季伟平的“葡萄大学”内,教室、餐饮部、葡萄种植实训基地等一应俱全。老师除了季伟平外,还有浙江大学、省农科院的专家教授。除了理论学习外,学员们还会进行市场考察,进而设计出自己的创业方案。

在云和,像“葡萄大学”这样的农民教育品牌还有很多。一个成功的农民能够培训一批传统农民,形成一个人才金字塔,然后带动一项产业的发展,这成了云和近年来农民培训的真实写照。

工业园区解决就业

除农业培训外,为解决下山农民就业问题,工业园区的发展也十分重要。2001年,云和县工业园区面积仅0.17平方公里;2011年扩展到3.2平方公里,实现95%的企业集聚在县城发展。多个下山农民转移小区还出现了“岗位超市”,不定期发布园区内招工信息。

云和的木制玩具素来出名。随着“小县大城”战略,众多木玩企业落户工业园区,为进城农民提供了2万多个就业岗位,为农民“离土又离乡”,进城就业安家创造了良好环境,实现了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下的较高城市化。

据相关数据统计,若下山夫妻双双在玩具厂打工,男工月收入可达2500元左右,女工月收入也达1500元左右,夫妻两人月收入可达4000元以上,除了支付日常的家庭开支外,还略有结余。

推倒横亘在城乡间的政策“壁垒”

伴随着那场“集体大迁移”的,除了保证下山农民有房可住、有业可就,还要让他们有社会保障可保、子女有学可上。让农民享受市民同等待遇,化农民为市民。

近年来,云和在土地制度、户籍制度、投资融资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也作了积极探索。

2003年云和就出台政策,规定凡在县城范围内有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均可凭有效证明申报城镇居民户口,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各类登记项目,逐步实行暂住证一证管理。逐步推倒横亘在城乡间的政策“壁垒”,让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的待遇和实惠。

作为一个山多地少、村多人少的山區小县,云和以独特的“小县大城”模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如今,云和提出推动“小县大城”向“小县名城”转型提升。

这是云和的再一次探索,也是另一个机遇。

(《小康》徐莉莉、实习记者殷红英对本文亦有贡献)

经济欠发达城市 第4篇

1区域概况及数据来源

1.1 区域概况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部, 松嫩沙地西部, 科尔沁草原东部, 西邻内蒙古, 北接黑龙江, 土地总面积2.58 万km2, 占吉林省面积的13.47%。 地处E121° 38' ~ 124° 23'、N44° 13' ~ 46° 18', 吉、黑、内3 省区结合部, 辖区广阔, 是吉林省西部重要交通枢纽, 以食品加工、能源、物流和旅游服务为主, 更是长吉图战略中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蒙能源通道的重要节点、欧亚大陆桥的主要枢纽城市之一, 战略地位突出。白城市作为国家级大型商品粮基地市, 人均耕地面积居吉林省首位, 但同时也是吉林省旱涝灾害最为严重的区域, 生态环境脆弱。到2014 年, 白城市总人口197.70 万人, 地区生产总值734.60 亿元, 仅占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的5.32%, 排在全国288 个地级市的末端, 经济相对落后。

1.2 数据来源

社会经济数据来源于吉林省统计年鉴 (2006-2014) 和白城市2005~201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考虑土地数据在二调前后统计口径的变化, 为使数据更具可比性, 研究中仅选取2009~2014 年数据, 并统一采用《全国土地分类 (过渡期) 》 中的3 大分类方式, 包括3 个一级类和10 个二级类, 数据来源于吉林省国土资源统计年报。

2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2.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通过土地利用面积和结构变化分析, 可以发现区域土地利用的发展趋势, 其结构反映不同类型的土地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配置中所占的比重。2009 和2014 年白城市土地利用面积统计结果见表1。

从面积总量分析, 2014 年白城市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耕地、未利用土地、林地及其他农用地, 而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林地、牧草地、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园地面积均不足10 万hm2。其中, 耕地面积最大, 超过100 万hm2, 接近总面积的1/2;未利用土地, 面积为65.55 万hm2, 接近总面积的1/3;林地, 约占总面积的13%;其余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比重均不足10%, 充分反映了其农业地位。从结构变化分析, 5a间各类土地所占比重增减率绝对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未利用土地、耕地、其他农用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林地、牧草地、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园地。由此得出, 未利用土地在各用地类型中所占比重下降最快, 而耕地所占比重增长最快, 由于园地和水利设施用地所占面积比重本身很小, 计算基数小, 因而比重增长 (下降) 速度很小。

2.2 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分析

本文采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对白城市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进行分析, 易于通过不同土地类型间的比较反映不同土地类型变化的差异, 从而探究其驱动因子。公式为:

式中:K指研究时段内某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率;Ux、Uy分别为研究初期和末期该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T表示研究时段。根据公式, 2009~2014 年白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率详见表2。

由上表发现, 5a间白城市各类型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变化。从变化幅度看, 5a间变化幅度绝对值依次为未利用土地、耕地、其他农用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林地、牧草地、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园地, 未利用土地和耕地面积变化幅度较大, 其中未利用土地面积变化幅度最大, 减少了1.72 万hm2, 耕地面积则增加了1.04 万hm2, 其结果进一步肯定了白城市的农业地位, 表明白城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 大力开发未利用地, 严格落实了耕地保护。从土地利用变化速度看, 白城市2009~2014年间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在10 个二级类中, 其绝对值由大到小依次为:交通运输用地、未利用土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其他农用地、耕地、牧草地、林地、其他土地、水利设施用地、园地。其中, 交通运输用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等增长率较大, 分别为3.26%、0.40%;未利用土地减少率最大, 为0.44%。由此得出, 白城市交通发展最快;其次为城镇建设发展, 占用大量土地;由于耕地面积基数很大, 且增加量相对不大, 因而增长率并不突出;未利用土地的快速减少, 表明白城市注重土地合理开发, 整治项目得到有效开展, 为白城市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和耕地保护提供了保障。

2.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根据刘纪远提出的土地利用程度分析方法, 把土地自然平衡保持的状态分为4 级并赋予分级指数[11], 公式为:

式中:Ld指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Ai表示第i类土地利用程度分级指数;Ci为第i类土地面积比重, 计算结果详见表3。

由表3 可知, 2009~2014 年的5a间, 白城市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逐年上升, 表明其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深。分析原因在于利用程度低的土地利用类型向利用程度较高的土地利用类型转化, 表现为未利用土地、其他土地牧草地向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转化, 使得土地利用程度增加, 土地利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最大值为242.11, 与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的极值 (400) 相差较远, 说明白城市土地利用开发力度还不是很大, 这可能与未利用土地、林地等所占比重较大有关。

3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3.1 指标体系的确定

结合统计年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选取了16 个影响土地面积变化的指标:X1为GDP (亿元) 、X2为农业总产值 (亿元) 、X3为工业总产值 (亿元) 、X4为第三产业比重 (%) 、X5为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X6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X7为财政收入 (亿元) 、X8为农民人均纯收入 (亿元) 、X9为交通货运量 (万t) 、X10为年末总人口 (万人) 、X11为非农业人口 (万人) 、X12为农业人口 (万人) 、X13为城镇化率 (%) 、X14为人均粮食产量 (kg/ 人) 。

3.2 主成分分析

运用SPSS19.0 软件,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得到相关系数矩阵、各主因子的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及各变量在各主成分的载荷矩阵, 特征值大于1 的主成分有3 个, 且主成分1、主成分2 及主成分3 的累积贡献率为96.805%, 完全符合分析要求, 详见表4。

从表4 可以看出, 主成分1 与X1 (GDP) 、X2 (农业总产值) 、X3 (工业总产值) 、X4 (第三产业比重) 、X5 (固定资产投资) 、X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X7 (财政收入) 、X8 (农民人均纯收入) 呈显著正相关, 因子载荷均在0.90 以上, 而这些因子与经济、产业结构和农业发展有很大关系;主成分2 与X9 (交通货运量) 、X10 (年末总人口) 、X11 (非农业人口) 、X12 (农业人口) 呈显著正相关, 这些指标与交通、人口等社会因素有很大关系;主成分3 与X13 (城镇化率) 呈显著正相关, 也可看作为是社会发展因素。以上结果表明, 白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受经济发展影响最为突出, 主导因素包括经济发展、产业机构调整、农业发展及人口变化。

4结论

白城市耕地面积最多, 接近白城土地总面积的50%, 未利用土地和林地等面积也较大, 所占比重均在10% 以上;5a间未利用土地在各用地类型中所占比重下降最快, 耕地所占比重增长最快。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表现为未利用土地、牧草地、其他土地、园地面积净减少, 耕地、其他农用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林地、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净增加;2009 ~ 2014年间交通和城镇建设发展均较快, 耕地受面积基数影响, 增长率不突出;此外, 未利用土地快速减少, 表明土地整治得到有效开展。5a间, 白城市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逐年上升, 表明其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深, 但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白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受经济发展影响最为突出, 主导因素包括经济发展、产业机构调整、农业发展及人口变化。

摘要:研究经济欠发达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 可以科学指导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白城市为例, 分析了20092014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动态变化、程度变化, 并借助SPSS平台采用主成分分析, 寻找影响多年来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素。研究表明, 白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为经济发展、产业机构调整、农业发展及人口变化。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主成分分析,白城市

参考文献

[1]李秀彬.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J].地理学报, 1996, 51 (6) :553-558.

[2]T R Karl, R W Knight, N P Lummer.Trends in the highfrequency climate variabilit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J].Nature, 1995 (377) :217-220.

[3]Houghton J T, Jenkens G T, Ephraums J J.Climate Change:The IPCC scientific assessmen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32-45.

[4]E F Lambin, B L Turner, H J Geist.Global environment change:moving beyond the myths[J].Global Environment Change, 2011, 11 (4) :263-268.

[5]李轩宇, 周卫军, 黄丽红, 等.基于RS的土地动态监测方法和应用[J].经济地理, 2008, 28 (4) :671-673.

[6]高志强, 易维.基于CLUE-S和Dinamica EGO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8) :208-216.

[7]刘纪远, 张增祥, 徐新良, 等.21世纪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J].地理学报, 2009, 64 (12) :1411-1420.

[8]方秀琴, 任立良, 李琼芳.近40年老哈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监测与分析[J].国土资源遥感, 2012, (2) :125-131.

[9]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 2012, 19 (1) :179-183.

[10]李华, 等.基于GIS的典型岩溶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云南省小江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 2005 (2) :5-11.

经济欠发达城市 第5篇

导读:张家口应利用后发优势,及时地将张家口经济发展从传统经济过渡到循环经济的轨道,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推进机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村、城镇和市区,促进人口、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循环经济

张家口是一个资源富集的地区,也是一个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还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贫困地区。张家口的工业以能源、原材料和初级产品加工为主,万元产值能耗、水耗和废物排放指标大多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环境污染比较严重。主要表现为资源开发强度较大、能耗及物耗较高、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市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大、空气污染和沙尘暴等问题。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环境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强。这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张家口的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也付出了消耗资源和增加污染的较大代价,分布在各县区的煤矿、电石、铁矿、酿造、铅锌矿、金矿、造纸等高载能行业,规模小、集中度低、产品单一、产业链短、能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张家口应利用后发优势,及时地将张家口经济发展从传统经济过渡到循环经济的轨道,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推进机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村、城镇和市区,促进人口、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采取综合措施,突破观念、技术、政策、体制、法制等方面的制约,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学习与调研,借鉴其它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些经验,结合张家口的实际,笔者对张家口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张家口今后在经济快速发展中,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战略举措列入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总体要求之中,构建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落实环境保护、资源保护两项基本国策,实现可持续发展。全市各级政府领导应进一步更新观念,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在经济加快发展中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中促进经济加快发展。

2、在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张家口市发展循环经济规划》及实施方案,从四个层次发展全市的循环经济:一是研究制定高耗能、高耗水行业市场准入标准和合格评定制度,完善主要用能设备能效标准和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要完善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实行产品的绿色标识、能效标识和节能节水认证、环境标志论证制度。二是在企业大力推进清洁生产,使每个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三是在工业集中地区、经济开发区积极发展生态工业,在企业清洁生产的基础上,使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不断延长生产链条,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最有效利用,使废物产生量最小,甚至零排放。四是在一定区域内,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实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创建生态市、生态县、生态镇(乡)、生态村。

3、发挥各县区的资源优势,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形成煤炭、电力、酿造、冶金、机械装备、农畜产业加工、建材及新型材料、等优势产业集群。免费论文参考网。如有煤炭资源的县,在开采煤炭资源的同时,应将与煤共伴生的矿产品、煤层气、矿井水等多种资源及废弃物综合开采利用;通过深度加工,重点发展煤电、煤电铝、煤化工、煤建材、煤焦化等产业;将煤炭开采和洗选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综合利用。再如有草场资源和经济林资源的县,应走“种草—养殖—畜牧加工—还粪于草”和“经济林—鲜果—果品加工”等生态经济循环链的发展道路。

4、坚持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将强制的外部约束力和企业内在利益的驱动结合起来,明确企业生产者和产品交易者所担负的维护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责任,规定废弃物管理处置的基本原则和做法,通过源头防控,避免和减少废物的产生。认真实施我国已经颁发的《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相关法规。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扭转“守法成本高,违法风险小”的局面。加强环保执法检查,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依法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5、依靠科技进步,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投入资金进行循环经济技术研究,努力突破制约张家口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积极支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循环经济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推动环境友好技术和循环经济技术成果的转化及运用,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信息与技术支持。积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造纸、电力、酿造、钢铁和有色冶炼等重点行业,推广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减排技术。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文化建设研究 第6篇

摘要: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高校各个方面的协调配合。作为江苏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苏北地区,高校文化建设存在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推动社会主义高校的文化建设的和谐,不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现代意识。因此,本课题的目的就在于立足于苏北高校,通过调查研究,来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文化建设的规律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文化建设 苏北地区

高校文化是一个高等院校的灵魂与精神。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二十一世纪,高校文化建设已经越来越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加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当代高校领导者非常重视的问题。

1 文化大繁荣背景下高校文化建设的意义

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之下,高校文化建设被推到了时代前沿的重要地位。高校文化建设主要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方面进行全面协调发展,从而树立良好的文化形象。

1.1 高校文化建设对高校发展的作用 高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一个学校精神面貌的重要体现形式。积极丰富的高校精神文化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也对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重大意义。实现精神文化,需要以物质文化为载体。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独特的建筑和场所,为学生创造一个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从而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校园制度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一所高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高校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健全、完善的制度文化,有助于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和高校精神文化的建设。

1.2 高校文化建设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008年1月14号,国家在《第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统筹区域经济社会与教育协同发展、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及学科布局、加大学科建设力度的积极性;地方从各方面支持学校,学校要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以贡献求共建”。

社会服务是高校所具备的第三大职能,除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之外,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当今政府高度重视高校的文化建设。高等院校积极参与社会文化建设,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已经受到了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高校文化可以推动社会思想文化的建设。思想高度决定行动高度,而高校作为先进思想的主要阵地,更应肩负起宣传优秀的思想文化这一重要任务。与此同时,社会文化的发展对高校文化建设也能够起到有效的促进意义,推动高校的文化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社会组织机构,在发展、传播、弘扬、推动文化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责任、有义务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2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文化建设现状以及原因

2.1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办学目标不明确,导致高校文化建设主导性差 以苏北为例,江苏北部共有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及宿迁五个城市。到2009年底,苏北共有地方高校25所,其中,本科院校9所、高职高专13所、民办高校3所。由于一般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导致其办学理念模糊,办学定位不准,从而在引导高校进行文化建设的整体性与系统性方面能力不足。高校数量少,重点学科布局分布不平衡。如果高校文化建设没有一种特色化的主导性意识来领导,便很容易模仿名牌高校的办学模式,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又带来了大学层次和功能的分化、质量标准的多样化、培养目标的多元化,由此可知,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面临重重困境。

2.2 高水平人才引进和稳定难,导致高校文化建设持续性差 人才师资力量是高校发展的关键资源,是高校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据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张洪、周敏在《苏北地区高校人才稳定因素的调查分析》一文中所提供的数据显示,尽管苏北地区高校在各方面待遇上不断提高,然而目前高校各种人才的稳定影响因素并非让人满意。文章指出,“要实现苏北高校人才的稳定,重点是加强平台建设,促进高校教师快速成长和潜能发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然而,必须指出的是,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声望不高、与优秀高校的学术交流不便,在办学中对师资的吸引力较弱,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比较困难,又极容易导致已经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流向待遇、学术科研以及教学环境相对较好的高校移动,不能有较连续的良好人文环境、“三风”(校风、教风与学风)建设以及完善合理的高校制度,从而导致高校文化建设处于一种或时断时续、或“虎头蛇尾”的状态。

2.3 高校物质基础建设薄弱,导致高校文化建设基础性较差 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了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并受到高校“扩招”宏观政策的驱动,学生规模连年扩大,办学基础设施建设的压力再次加剧,使得本已投入不足的窘境更加严重。以苏北为例,2007年苏北本科院校8所,高职高专10所。到了2009年,两年内苏北地区增加本科院校1所、高职高专3所。苏北本身的教育教学资源较苏中、南部偏弱,很容易导致教育科研经费投入不足,这样会严重制约高校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稳定与扩充。在高校“扩招”的影响下,高校物质设施的有限性及精神文化场所的缺失性已经成为阻碍高校文化发展的重要问题所在。高校文化建设虽然以提高精神文化为主导,然而如果不存在培养精神文化的母体——物质基础建设,则高校的精神文化不可能实现良好而有效的发展。

2.4 高校发展与当地社会发展脱节,导致高校文化建设互动性差 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在同发达地区高校在生源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因此造成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的生源质量总体上明显偏低;高校的人才输出率差,大量人才并没有留在亟待发展的苏北地区,而是往发达的苏南地区转移;由于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导致地方所需要的应用型与实用型人才较少,不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可以这样讲,苏北地方经济的欠发达导致了苏北高等教育的欠发达;而苏北高等教育的欠发达,更加影响了地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因此,仅上述两大重要原因,导致了高校文化建设的欠缺。这种互相限制的状态之下的诸多问题,正是苏北地区高校文化建设没有与当地社会发展进行互动的结果。

3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文化建设的方法和步骤

3.1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方法 ①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针对师生员工文化需求差异大、文化品味要求高的特点,在“活”字上下功夫,着力突出校园文化灵活性和多样性。②着眼“全面发展”的发展观,面对社会多元文化迅猛发展、相互激荡的冲击,在“新”字上做文章,尽力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③贯彻“协调发展”的发展观,立足专业特色、秉承人文传统、依托内外环境,在“特”字上谋实效,倾力突出校园文化的窗口作用和展示功能。④贯彻“统筹兼顾”的发展观,坚持“以文化人”的原则,在“实”字上打基础,鼎力发挥校园文化的渗透作用和育人功效。

3.2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文化建设的主要步骤 首先,加强高校物质文化建设。应主要从校园规划、建筑文化以及绿色景观文化等多方面考察高校物质文化的发展潜力。校园规划的完善与合理,直接影响高校文化建设的基本保证,其中,基础设施建设与校内各种文化场所的合理布置与有效维护,是高校物质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此,应注意不要过度进行过度建设,将人力物力消费在“面子工程”上面。其次,注重高校精神文化建设。应主要从“三风”建设抓起,兼顾向社会大力宣传高校的精神文化发展状况。“三风”建设的重点在于教风与学风的建设:高校教师应大力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知识储务以及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提高,应将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学生服务等优秀的教风传统放在个人发展的前面。学风建设的重点应该在于加强教育学生培养独立自主学习与生活的良好习惯中去,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的规范,从而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与完善起到重要影响。最后,完善高校制度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高校制度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核心在于建设起完整的规章制度,用以规范师生的行为。高校领导应将精神文化建设与具体的高校制度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制度既能起强制作用,又能起激励规范作用。这样师生员工在执行制度,遵守纪律的同时,享有自尊,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田爱香.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5).

[2]杨姣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地方高校的使命——以苏北地区为例[J].教育管理研究,2011(10).

[3]李可迅.提升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办学水平的几点思考[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循环经济研究 第7篇

循环经济就是在深刻认识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基础上, 以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为目标, 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手段, 以市场经济机制为推动力, 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经济上可行的前提下, 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 污染排放和环境污染最小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它本质上它是一种生态经济, 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 遵循其特有的运行规律, 实现特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总体资源的永续利用, 促进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可见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规范和运作途径, 从而有可能根本消解长期存在的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

与其他相对发达地区相比, 欠发达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不仅面临着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等共性问题, 还存在着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特殊问题。因此, 从共性与个性结合的角度研究实施新农村建设, 是欠发达地区的一项现实选择。欠发达地区农村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许多共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虽然有了较大发展, 但农业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二是农业种植业结构虽然有较大变化, 但农业内部结构档次仍然较低, 农产品质量不高。三是农民收入水平虽有较大增长, 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四是农村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 但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较差。五是干部群众思想观念虽有更新, 但仍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六是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 与发达地区居民享受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过大等等。

由此决定了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大部分走的还是一条传统的粗放型增长的道路, 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 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增长潜能已逼近其极限。而要在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 实现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赢”, 一方面就必须转变现有的农业生产中对化肥、农药、农用塑料薄膜等工业品的依赖度较大, 忽视对有机肥、农业措施和生物防治使用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在推行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经营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使企业生产的原料及加工废弃物得到尽可能地完全利用。

推进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循环经济必须因地制宜,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发挥农业资源优势, 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 全面规划, 综合治理, 强化生态功能, 实现了农业优质、高产、高效, 达到了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使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增长与资源环境的保护协调同步。

一、充分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 政府主导大循环

政府采取有效措施, 努力形成各产业部门之间, 在质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在量上是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有机体。各系统内分别有产品产出, 各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互相衔接, 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闭合的生态产业网络, 其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水平。搞好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 而且在其将原材料充分利用之后, 又将其所谓的废料作为有机肥料或者饲料培植地力、发展畜牧业, 促成了农业的安全、生态、高效, 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网络, 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率, 减少了污染的排放量。有再, 循环经济之所以要政府推进的一个重要原因, 是因为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均存在“外部性”问题, 政府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就是弥补“市场失灵”。因此, 要加强法制建设,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另一方面, 要加大执法力度, 严格市场“准入”。只有通过法律法规的强制和经济激励的双向“胁迫”, 使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真正有推动力。换言之, 只有形成有效的机制, 循环经济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发展。

二、利用市场机制调动企业构建自身小循环

利用市场机制, 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发展循环经济没有固定模式。要因地制宜, 创造性发挥聪明才智, 通过物质代谢或共生延伸产业链。例如, 从设计开始, 按照生态工业理念或“零排放”思想设计工业园区;或对一个企业可以变成“原料”的废物进行产业共生;或有一快可供开发形成具有产业联系的地区, 或根据物质和能量出发进行产业联网, 或对一个园区进行再设计等, 这些都是循环经济的实现形式。发展循环经济, 本质上是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安排经济活动。自然要素的循环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因此, 政府应当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 如税收减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 使之有利可图。企业从清洁生产、绿色管理和"零消耗"、"零污染"抓起, 实施"物料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 使一种产品产生的废物成为另一个产品形成的原料, 根据不同的对象建立水循环、原材料多层利用和循环使用、节能和能源的重复利用、"三废"的控制与综合利用等良性循环系统。比如张家口坝上地域发挥其日照充分、无霜期短的条件大面积种植土豆、甜菜等经济作物, 企业用榨糖、生产淀粉后的废渣用来生产哮母, 农户再用生产后的废渣发展奶牛养殖业, 用牛的排泄物肥田, 完成了“物料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的目标。

三、建立乡村循环经济模式

农作物秸秆喂牲畜→牲畜粪便变成沼气→沼气液还田施肥;猪粪高温发酵后的肥水养鱼→养过鱼的水浇灌农作物→农作物的秸秆再用来饲养牲畜……这是农村资源再利用的典型的"循环经济"。由于很好地利用了相互循环的"生物链", 不仅降低了成本、支出, 而且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使农产品符合无公害生产标准, 质优价高。把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 把循环经济的理念积极运用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实践中, 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乡镇工业产生的废弃物充分利用起来, 化害为利, 变废为宝, 进行循环利用、多次利用、不断升值, 就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四、建立”家庭绿岛”式的庭院式微循环

庭院经济的本质是生命物质通过共生循环实现再生产, 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物质资源经历自然循环——线性流动——循环流动阶段, 目前进入循环流动的阶段, 发展成庭院循环经济。遵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 庭院循环经济包括三个主要内容:一是利用农业生物共生循环规律, 减少资源消耗, 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二是发展资源再生, 实现资源再循环、再利用;三是资源的有效利用、自我净化、自我平衡, 实现清洁生产。在农村应建立和推广生态经济型家庭经济, 例如, 以生物食物链为平台, 构建以"种养加"和沼气为链条的微型循环经济, 解决厕所卫生、畜圈卫生、秸秆气化、排除污染、庭院绿化和利用太阳能、风能等一系列问题。从大量成功的经验看, 大力发展沼气是个中心环节, 它的前端可以促进农业向畜牧业转化, 它的后端能够促进农村能源结构的改变, 并且增加高效有机肥。这本身又构成一个小型的产业链条, 既清洁, 又增收。

在以上4个层次中, 大循环是大局, 小循环是重点。抓住了企业便可牵住整个循环经济的牛鼻子。在农村, 农户家庭的微循环格外突出, 是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根基。

欠发达地区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都要立足和建立在循环经济的基础之上。绝对不能再走过去那种粗放式生产、掠夺式经营, 先破坏、再治理的老路上来。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调动好企业、农户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走出一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彭树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释义.《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6期

[2]《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与“三农”问题研究》.2004年山东省委党校系统科研项目

欠发达小城镇城市经营理论研究 第8篇

城市经营理论是20世纪后期在许多国家兴起的关于城市建设发展的新的理论和实践模式, 基于重视城市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 强调城市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指导作用, 在城市建设中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 但因为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 城市经营的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并且同一国家中的不同城市由于存在个体差异, 也不可能有统一的城市经营模式。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城市经营 (Urban Management) 的理念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 由于英文中经营和管理是同一个词 (Management) , 因此城市经营 (Urban Management) 也可译为城市管理。当然, 这里的管理有别于行政式的管理 (Administration) , 而是一种经营性管理 (Management)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 , 联合国人居中心 (UNCHS) 和世界银行 (World Bank) 还联合资助了一项城市经营计划 (Urban Management Programme, UMP) , 以致力于发展中国家城镇经济增长, 社会发展的研究和培训, 并有一个系列成果《城市经营基础》。国外还有一个与城市经营理念接近的概念———城市管治 (Urban Governance) , 也有人把它翻译为城市治理, 有关城市管治的研究, 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晚期, 1995年在墨西哥举行的发展中国家城市研究机构———全球城市研究机构 (The Globa Urban Research Initiative, GURI) 网络会议曾通过投票, 将城市管治列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研究的中心主题。

2.2 国内研究概况

国内提出经营城市的理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一种观点认为是由上海前市长汪道涵提出的, 他于1998年在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一次研讨会上提出, 城市现代化要走经营城市之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 城市经营是由大连市前市长薄熙来提出并付诸实施。

中国城市的发展有相同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 因而城市经营都面临引入市场机制, 放宽非国有企业市场准入领域,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 调整产业结构,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改善城市综合环境, 增强城市功能和竞争力, 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等这样一些共同的任务, 但由于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个体差异, 也各具特色, 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

在实践上, 城市经营已经成为众多城市政府的现实行为, 很多城市都在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着城市经营。由于各城市对城市经营理解的不同, 城市经营的方式、方法和结果也大不相同。目前国内主要有以下几种城市经营模式:

(1) 实施治理环境, 改变城市面貌的经营模式。

(2) 建立土地储备中心, 盘活存量资产的经营模式。

(3) 实施名牌产品的战略, 占领国家市场的经营模式。

(4) 实施创新战略, 为中心城市服务的经营模式。

(5)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经营模式

(6) 凭借大交通, 发展大市场的经营模式。

(7) 突出城市特色, 经营文化名城的模式。

2.3 研究现状分析与启示

城市经营理论虽然可以为诸多城市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 但是目前国内表现出的以上7种发展模式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城镇自身的发展。目前, 一些城市以围绕国有企业转轨改制而进行的城市土地经营作为城市经营的重点, 取得了成效, 值得借鉴。但是针对欠发达地区的城市, 发展缓慢, 极差地租并没有很大的影响城镇的建设和发展, 把土地作为城市经营的主要对象和内容并不一定会促进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 我们借鉴其它成熟的发展经验, 探索一条适合欠发达地区城镇有效的发展途径, 是城市经营理论创新之路。

3 研究内容

狭义的城市经营认为, 土地是城市最重要的资产, 城市经营是城市政府将城市土地资产推向市场, 通过对土地使用权进行市场化运营, 最大限度地盘活城市土地资产, 实现城市土地资产的保值增值, 走出一条“以地生财、以地兴市”的城市建设之路。

广义的城市经营认为, 城市经营是城市政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 对城市各种可以经营的资产, 如土地、基础设施、旅游资源等有形资本, 以及城市形象、城市品牌、城市知名度等无形资本, 进行资本的市场化运作, 以实现城市资产在容量、结构、秩序和功能上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从而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上述两种观点在城市经营的范围和目标上是不一样的。第一种观点将城市经营的范围仅限于城市土地经营, 第二种观点认为城市经营不仅包括有形资产经营, 而且包括无形资产经营;第一种观点将筹集城市建设资金作为城市经营的目标, 第二种观点认为城市经营的目标不仅仅是筹集城市建设资金, 而是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本文所讲的城市经营就是广义的城市经营。广义城市经营的实质, 就是城市政府将企业经营的思想和理念引入城市发展和管理之中, 利用市场机制, 通过系统内部资源的整合与优化, 提高城市竞争力,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4 研究方法

以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为基础, 综合运用城市经营理论、城市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以及城市设计等理论, 对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城市经营模式进行探讨。

1利用比较与综合的方法:在比较、归纳国内小城镇城市经营主要模式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探索适合欠发达地区城镇新的发展模式。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实际踏勘、走访规划单位、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采用德尔菲法进行控制指标的筛选, 并结合定性分析, 确定影响小城镇发展的因子, 并且根据这些影响因子选择适合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的发展模式。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例, 探讨欠发达地区城镇城市经营模式理论。

5 结语

城市经营理论虽然有成熟的体系, 但是根据不同类型城市, 或不同发展现状, 城市经营理论还需要通过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利用, 切忌盲目套用。通过本文陈述的方法, 进一步完善城市经营理论, 增强城市经营理论与实际经营城市行为的密切联系。

摘要:试图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经营理论的研究, 针对欠发达小城镇, 力图对其理论体系进行创新。

关键词:欠发达,城市经营理论,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刘文俭.城市经营概论[J].现代城市研究, 2001, (5) :1-3.

[2]王勇, 李广斌, 钱新强.国内城市经营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 2004, (1) :8-13.

经济欠发达城市 第9篇

关键词: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养老资源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 每个人都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些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上述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 根据人类价值体系可分为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 而且每种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

美国耶鲁大学的克雷顿·奥尔德弗 (Clayton. Alderfer) 继承和发展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奥尔德弗认为, 人们共存在3种核心的需要, 即生存的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长发展的需要。这三种需求可以同时起作用, 而且在各种需求并存的情况下, 总有一种需求起着主导作用。

两种需求层次理论对我们研究农村养老资源配置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对于农民来讲, 养老资源作为他们安度晚年的保障, 同样可以视为一种需求。养老保障应该由物质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部分构成。由于各种养老资源的类型不同, 决定了他们对其需求层次也有所差异。能够吃饱穿暖、生活无后顾之忧, 这是低层次的生存需求;能够沟通情感、享受快乐, 这是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鉴于上述需求层次的分类, 我们同样可以把农村养老资源分为两大层次:生存保障型的养老资源和补充提高型的养老资源。其中生存保障型养老资源主要是指物质层面上的, 维持老年人生存方面的养老资源;补充提高型养老资源主要是指精神层面上的, 丰富老年人生活的养老资源。依据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老人对养老资源需求层次的不同, 分别予以满足。为经济欠发达地区老人主要提供生存保障型养老资源, 使所有老人老有所养;为经济发达地区老人以提供补充提高型养老资源为主, 使老人在生活无忧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经济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状况概述

1.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养老状况

经济发达地区是指市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 工业化的任务基本完成, 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程度较高的地区。[1]江苏省苏州市、广东省中山市等地区均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农村老人收入较高, 自我保障能力较强;并且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地方政府有经济实力为老年人提供养老保障。因此经济发达地区的养老情况较好, 基本做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保, 基本的物质生活能够得到相应的保障。[2]

江苏省苏州市2008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1680元, 远高于全国4761元的平均水平。同时, 苏州市在全国首先推行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在苏州农村地区, 男满60周岁, 女满55周岁的老年农民无需缴纳养老保险费即可获得每月100元以上的养老补贴。[3]

广东省中山市农村农民收入较高, 全市农民的生活在1995年已步入小康水平;2000年农民人 均收入已经达到4883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相对发达, 具有地缘与经济优势, 实行社区单位分担缴费加政府补贴模式, 使农村老人拥有了养老保障。中山市农村养老保险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参保单位, 农村股份合作社代表的集体经济组织充当了类似于城镇社会保险中单位的角色, 与农民共同缴纳, 甚至还会代扣代缴, 统一为农民缴纳养老保险费。[4]

2.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状况

经济欠发达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历史的区域范畴, 是指那些没有村办工业, 乡镇企业也不多, 民主制度不健全, 农民主要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地区。[5]贵州省、青海省等省份都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工业比较落后, 农业生产水平基本上还处于原始农业阶段, 农民收入较低, 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还存在着生活困难, 不能维持基本生活水平的现象。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 部分劳动力在城市定居, 使得经济欠发达地区未富先老, 老后生存无法保障问题更为突出。

2007年, 贵州省政协通过调查发现, 贵州省农村“未富先老”现象凸显, 老人养老问题日益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同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是2373.99元, 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据2005年抽样调查, 全省60岁以上老人已占总人口的12.45%, 调查数据说明, 早在2005年贵州省已经成为老年化省份。农村老龄化突出, 再加之农村45%~80%的农村青壮年都已经外出打工, 而农民又主要靠体力劳动谋生, 老年人体力不如年轻人, 收入水平更低, 造成了农村未富先老、老后更贫, 老而无保现象突出。政府对低收入者实行救助, 但因政府财力有限, 资金投入不足, 覆盖面较小, [7]救济渠道不畅通等原因, 农村多数老年人的生存还得不到保障。

青海省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开始于1995年, 1998年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处于停顿状态, 参保人数达到12万, 全省仅积累养老保险800多万元。截至2008年底, 青海省农牧民总人口371.6万人, 其中60周岁以上老人有41万人, 占农牧民总人口的11%。农村牧区人口结构已步入老龄化。[8]虽然青海省于2009年11月开展了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 但是参加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共60.2万人, 仅占全省农牧民总人口的16.2%。大部分农村老年牧民的基本生活还无法保障。

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养老保障首先应该解决低层次的生存养老需求, 借助强关系型资源稳定、可靠的优点为其提供养老资源;但对于少数富裕老年人口及地区, 则应考虑补充提高型的养老资源建设。

1.继续建立和完善以生存保障型为主的农村养老资源

第一, 充分发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在养老资源中的作用。

旧式的农村养老保险政府补贴很少, 而且基本上不能发挥互助互济的作用, 它的实质是一种自我储蓄, 相当于自我养老, 所以基本上属于一种强关系型的养老资源, 这也导致了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各种弊端, 发展缓慢。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改变了这种现状, 采用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相结合的方式, 实行“普惠式”养老金的发放, 既能由国家财政出面保证农民年老时的生存需求, 又能体现互助互济的特点。它注重必须以国家财政兜底, 满足农民低层次的生存需求, 体现了这种养老资源的强关系性;由原来一个人的保险变成了多数人互帮互助的保险, 而且个人激励账户的设计满足了不同的需求, 这又体现出其弱关系性。这种改革适应了农村的现状, 从而增强农村的养老保障能力。各级政府应该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过程中, 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 积极拓展新农保的内涵, 使其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保障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

第二, 应特别重视社会救济的作用。

欠发达地区的贫困人口较多, 应特别重视社会救济的发展和完善。社会救济属于强关系型的正式养老制度, 各级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系数, 针对低于贫困标准的特定人口直接进行救济。它满足的是最基本的生存要求, 所以属于生存保障型的养老资源。建国以来, 尽管政府对社会救助的重视程度一直在提高, 但仍存在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等弊端。这就要求国家和地方继续加大财政资金向农村地区, 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倾斜力度, 坚持公平为主和保障基本的生存权原则, 充分发挥强关系优势, 使那部分特困农民切实得到有效的生存保障, 稳定社会秩序和维护社会发展。

第三, 通过各种途径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一是国家应继续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 下拨资金完善各种农业基础设施, 对农产品进行种植补贴, 适当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二是要提倡科技兴农, 积极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加快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 优化农业结构,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切实保证农民增产增收。三是应当鼓励个人和各种组织对农业生产进行投资, 对农业方面的贷款利息给予适当减免, 由政府为农民小额贷款进行担保。

第四, 塑家庭养老资源的强关系性。

家庭养老中生存型养老资源以子女对父母的物质供养为主。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着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 赡养和孝敬父母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父慈子孝, 代际互助”道德伦理的约束, 决定了子女对无收入来源的老人进行物质供养的必然性, 使其成为一种强关系型养老资源。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 部分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并承担起沉重的经济压力, 使留守家中的“空巢老人”得到的物质供养越来越少, 父母已经不能完全依靠子女养老, 这种强关系逐渐退化成了弱关系。应采取一些措施继续保持其强关系性质, 除了提升农民的孝悌观念, 还应创新形式, 如通过子女与老人签订赡养协议书强化家庭养老, 把子女对老人应尽的经济供养乃至生活扶住和精神慰藉的义务明确规定下来, 并通过司法公正, 使之具有法律效力;[9]住房制度改革要适应居家养老的需要, 向“老少户”提供两套相邻相近的住宅满足他们“分而不离”的住房意向, 这种形式有助于家庭养老和对老年人的照料。[9]

2.避免“受挫——回归”现象的发生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还提出了“受挫——回归”思想, 认为当一个人在某一更高等级的需要层次受挫时, 他的某一较低层次的需要可能会有所增加。例如, 如果一个人社会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 可能会增强他对得到更多金钱或更好的工作条件的愿望。把这种规律引入到养老需求上来, 便能解释为什么有的农民生存型的自我养老能力并不差, 但还一直停留在这一层次徘徊不前, 致使无法向高层次发展。这是因为在家庭或社区中缺乏一种温馨和睦、互帮互助的氛围, 人与人之间的冷冰冰的关系使他们不得不认为年老生存只有靠自己, 于是农民便无限制加大个人储蓄以备自我养老。如果能改善这种关系, 广泛利用弱关系对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进行人文关怀, 使他们感受到身边的亲情友情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爱, 便会使他们认为年老之后也一定会有身边的人对自己进行关照, 从而削弱对生存型养老需求的无限制追求, 也使其需求层次得以提高和发展。

三、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

发达地区经济实力较为雄厚, 贫困人口所占比例较低, 农村人口整体上已经摆脱了生存型养老需求的限制。养老保障需求的重点应当放在补充提高型养老资源的建设, 充分发挥弱关系优势, 广泛地从各方面满足老年人各种高层次需求;同时也不能忽视生存保障型养老资源, 而应实现制度创新, 挖掘出新意, 从而更好地促进补充提高型养老资源的发展。

1.发挥弱关系型养老资源的优势

(1) 开展老年娱乐中心, 满足老人各层次需求。

养老需求包括物质和精神两大层次的供养, 但大部分地区养老资源的设计只强调了物质供养这一方面, 忽视了精神层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表现在物质上, 更表现在精神上。《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认为:“就世界范围来说, 家庭所担负的为老年人提供传统的照顾和满足老年人需要的全面责任正在削弱。”这个问题在发达国家正在加剧和日益严重化, 在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明显突出的新问题。中国的“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着挑战。而机构社会化养老还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全面需求, 社区养老服务也不能尽如人意。[11]这要求我们根据地方特色和实际需求状况, 在社区中举办老年性娱乐社团, 并由政府出资设立老年娱乐中心, 把缺乏精神食粮的老年人聚集到一块儿, 开展各种文娱活动。这些娱乐活动以满足老年人快乐为宗旨, 并不需要固定的、单一性资源, 而应以多样化为特点, 也可以说是一种“积极老龄化”, 即也要像城镇职工那样, 从多方面实施农村保障工作, 注重精神层次中的“老有所乐” (包括社区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教育、精神慰藉等) , 不仅使农村老龄人口的赡养问题能够上升到积极老龄化层次上来, 还能达到用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大的产出和效益的目的。[12]也可以运用各种政策, 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和营利性机构的参与, 设立和开展各种娱乐性老年活动中心, 既促进的经济发展, 又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

(2) 以“老有所为”来满足发展型的养老需求。

对于大部分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 他们最大的发展型需求就是能够达到“老有所养, 老有所为”, 这也能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国家有关部门应提供一些专门适用于老年人的工作岗位, 发挥其“余热”, 如农村老年志愿服务部。我国农村老年志愿服务部中工作的设置应符合农村实际, 如老人力所能及又有所寄托的社区义工、为年轻人提供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经验、为年轻妈妈提供孩子养育咨询服务、传授一些手艺, 或者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既能让年轻人多学到一些知识, 又能让我国的民间艺术文化传承来, 还给老年人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让他们重新找到了生存的意义与价值, 此过程中增加了他们的知识储备, 也会得到大家的尊重与肯定。

2.创新性地拓宽生存保障型养老资源的内涵

(1) 积极利用好新农保中的个人激励账户。

在农村中建立正式的社会养老保险是养老保障的发展趋势, 能真正保障农民的生存需求。新型养老保险的设计既能体现这一保障, 又引入了个人激励账户, 这对发达地区或者部分富裕的农村人口来说, 适用性很强, 为其较高层次的养老需求提供了平台。他们可以把个人激励账户看作是理财投资的一部分, 通过多投多得, 这样既对统筹性的养老保险基金的充实起到促进作用, 又保障了年老时能领取较高的养老金。

(2) 注重新农保和其他养老保险的接轨。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设计中还应特别重视与其他养老保险, 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接轨, 以便于二者的转保过渡。南方许多地区的农村的经济条件已经相当高了, 农民收入同城市地区相差无几, 这部分农民也想在年老之后像城镇职工那样“按月领退休工资”, 在这种情况下, 便可以发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作用, 提高养老金发放的水平;或者制定相关政策, 允许并鼓励他们向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转移, 从而满足其特定的养老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小三.重视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J].老区建设, 2000, (03) .

[2]申群喜, 王世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构建城乡一体化养老体系探索[J].乡镇经济, 2009, (01) .

[3]陈建兰.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实证研究——以苏州农村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 2009, (04) .

[4]赵德余, 梁鸿.中国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验:一个比较制度分析[J].人口研究, 2007, (07) .

[5]吴远立, 关奉来.土地承包制在不发达地区的运行[J].当代经济研究, 2000, (06) .

[6]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7]人民政协报[N].2008-04-28.

[8]刘书鹤, 杨继伟等.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老年保障体系——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基本对策[J].人口研究, 1999, (01) .

[9][10]陈德君.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保障体系[J].人口研究, 2001, (06) .

[11]金小桃, 金王景.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的思考[J].人口研究, 2003, (03) .

欠发达地区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考 第10篇

一、深化对于民营经济的认识

民营经济是以私营、个体经济投资经营为主体, 包括股份合作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 是最适应市场、最具活力的富民经济。民营经济在市场中诞生, 在市场中发展, 其产权关系明晰, 运营机制灵活, 是社会生产力结构中最具活力和生机的新的增长点, 在加快县域经济市场化中起先导作用, 在提高产业支撑力中起主体作用, 在扩张经济总量中起主导作用。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持久动力。

目前, 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制约, 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薄弱、财政收入少, 人均GDP低、集体积累较少, 借贷能力不强, 吸引外资难度较大, 发展经济存在较大的困难。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从表面上看是经济总量上的差距, 但其本质是经济发展内在动力和活力的差距。欠发达地区欠发达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民营经济发展速度慢、档次低, 同发达地区充满活力的所有制结构和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势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希望在民间, 活力在民营, 发展靠民力, 稳定靠民风”, 这是沿海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迅猛发展的经验,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理所当然地成为所有欠发达地区追求的主要目标, 也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活力不足的主要出路。

目前, 县域民营经济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明显特点。一是县域经济均以本地资源为基础, 依托本土特色发展。二是县域民营经济主要集中于传统行业, 主要分布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简单化加工产业, 如建筑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餐饮业等, 产业趋向特征明显。三是县域民营经济中, 私营企业和个体户经营规模小。四是县域民营经济主要以家庭式的管理模式为主, 董事长兼总经理比较普遍, 大部分企业投资者与经营者一体化。同时, 在欠发达地区, 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县域民营经济的发展:第一是民营经济缺乏足够的信贷支持。县域民营经济发展融资渠道单一, 主要依赖民间借贷资金、社会集资等有限形式筹集发展资金;民营经济贷款困难, 难以真正享受“国民待遇”, 在贷款过程中条件苛刻, 虽然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了60%, 但

有资本对科技研发的投入, 保证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同时, 建立官产学密切合作的国家研发体系, 以便充分发挥各部门科研机构的合

力, 集中管理, 提高技术研发水平和效率。日零排放的划时代技术。本还将制订《能源环境技术革新方案》, 在全球

是民营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获得的资金仅占其发展资金的15%。第二是县域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欠佳。表现在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硬环境适应不了民营经济发展的需求, 成为制约地方经济增长特别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政府效率低下, 民营企业审批程序繁琐, 花费时间长、精力大, 执法管理部门作风亟待改善;法制环境不健全, 民营经济合法权益保护存在问题。

二、欠发达地区发展民营经济的可行性

改革开放的实践, 特别是民营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事实证明, 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目前公认的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最为健康和发达的地方是浙江省, 浙江省发展市场经济主要的做法就是发展民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经验都说明要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 就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因为欠发达地区不可能得到国家大量投资, 外资也不太愿意来, 自己又无财力搞建设, 所以只有依靠民营经济的力量来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已经形成了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共识。近年来, 欠发达地区基本上制定了通过招商引资, 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招三化”政策。民营经济是实施这一政策的最重要的力量。目前欠发达地区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的经济发展战略, 这就是以对外开放为契机, 以民营经济为主体, 以发展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为重点, 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欠发达地区事实上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的经济发展战略。

三、把握欠发达地区发展民营经济的原则

针对县域民营经济四个方面的特点, 发展县域民营经济, 要确立并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全面发展的原则。要树立“不论形式, 搞活就行;不论归谁, 纳税就行;不论所有, 发展就行;不论内外, 搞好就行”的思想, 把加快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头戏。二是因地制宜的原则。要着眼于开发利用当地优势资源, 着眼于占领市场和创造效益, 鼓励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建材业、采矿业、建筑业、运输业以及商业、餐饮业、服务业、旅游业等。三是高起点的原则。发展民营经济在增长方式上要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克服“低、散、小”的低水平重复问题, 走集约型之路;在产权结构上, 要向多元化发展, 实现自然人产权制度向法人产权制度转变;在管理模式上, 要由传统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变, 逐步走向资本社会化、管理专业化、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化。四是先发展, 后规范, 逐步完善的原则。要制定和落实各项鼓励支持政策, 改善基础硬环境, 优化社会软环境, 坚持对民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一视同仁, 保证民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在同一平台、同一环境、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发展。在为民营经济创造环境上要做到“三多三少”、“三先三后”:即多引导少指责, 多扶持少限制, 多服务少处罚;先放后导, 先治后管, 先予后取。通过政府引导, 中介推进, 社会协调等方式为民营经济提供优良的信息服务、行政服务、法制服务、融资服务、人才服务、技术服务, 营造适合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

推广其能源和环境领域最为尖端的技术, 加速研发节能技术, 推广生物燃料的生产技术以及燃料电池的商业化运用, 并长期探索温室气体

约, 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厦门市生产领域2008年的碳排放量为987.91万吨, 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 要实现2020年碳排放量控制在3020.32万吨的目标, 必须朝着“产业结构调优, 能源利用高效”的方向发展。走新型工业化

在中国, 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

摘要:欠发达地区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从而加快县城经济的内在需求和持久发展。文章认为要深化对于民营经济的认识, 同时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发展民营经济的可行性以及发展民营经济的原则。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文化障碍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文化障碍

人所共知,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自然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之间已不必然呈正比例的对应关系,特别是进入文化时代,经济的落后往往受累于地区内的陈旧观念和落后文化。然而,在实践当中,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了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的物质因素,却忽略了导致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这些地区的文化状况即文化因素。本文试图从经济与文化的互动中,挖掘制约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找到经济背后的文化障碍。

一、文化障碍及其形成

许多社会学家指出,虽然欠发达地区表现为一种经济条件,但它同时也是一种自我循环的文化体系。而正是这种文化体系在被人们忽略的角落、在更深层次上制约着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并不断地使这种落后状态维持、繁衍,以至于其影响越来越深远。

文化障碍与我们通常所说的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下并不完全相同,它比单纯的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下有着更加深广的涵义,它是指某一群体、家庭或个人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及信仰模式、知识、观念、风俗习惯以及生产方式上落后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且以一种封闭的状态固化在人们的思维观念之中,从而影响到人们生存和发展的文化滞后状态。作为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文化障碍,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文化教育、社会风尚、政治文化、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落后以及由此导致的人们精神生活的贫乏。在现实生活中它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生活单调,节奏缓慢;受教育程度低、文盲率高、科技意识差;生活方式落后,且迷信思想严重,进取心不足,安于现状,缺乏创新精神,但却盲目攀比,从众心理严重;精神懒惰,视野狭窄,但又抱残守缺,盲目排外。这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与心态,既是传统人生观、价值观与思维定势的表现,也是这些因素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的一种扭曲表现。文化障碍的存在既是经济落后、物质贫困的结果,也是物质贫困长期存在的深层次根源。

传统的小农经济和长期与外界隔离是文化障碍产生及存在的条件。经济欠发达地区多数分布在边远偏僻地区,受自身发展条件的限制,(如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劣,交通通讯不便、信息闭塞,资本、人才缺乏,人口整体素质低等)区域经济发展缓慢。这样,就为文化障碍的产生、发展准备了条件。反过来,在这些文化障碍的作用和影响下,又会生成一种安于现状,甘于认命的心理习性,长此以往,便成为了一种病态的心理平衡和自我保护机制。久而久之,这些文化价值观念深深地融铸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决定着人们的思维观念、行为方式和日常生活态度,并且一代一代地影响下去,成为一种传递效应,持续性强,且不易改变。于是,阻碍经济发展的文化障碍就这样形成了。

二、在文化创新中大力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当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难以有效推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时,区域文化的创新成为别无选择的根本出路。所谓文化创新,就是要从欠发达地区文化的基本特征出发,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主动吸收异质文化,培育出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又具有该地区文化传统独特魅力的新文化,为其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1.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是培育欠发达地区新文化的起点。因为一个区域内的历史文化是无法人为割裂的。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欠发达地区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因素,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生长出市场经济需要的文化观念,以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如欠发达地区人们的忠厚朴实、中庸平和,与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诚信意识、团队观念是息息相通的;而安稳恬淡的性格特征,有利于外乡人安全地溶入本地人的生活,可以为开放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循规蹈矩也与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按规则出牌”的法制意识有着内在的联系。只要我们积极地去挖掘、宣传这些地区传统文化中的这种积极因素,并以现代市场经济的新视角去重新诠释它、整合它,使其在新的经济基础上得到新的升华,开出新花、结出新果,就一定会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

2.经济扶持和文化扶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欠发达地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是物质落后和文化落后的综合。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扶持工作中要兼顾经济扶持与文化扶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争取欠发达地区文化与经济同时发展,以增强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后劲。

虽然说,经济、文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我们必须注意,经济和文化绝不是截然分开的“两手”,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两手”,所以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意文化发展,在发展文化的同时,要找到它的经济增长点。具体来看,有以下几条途径可以实现上述目标:

第一,大力发展文化教育,提高欠发达地区人们的文化水平。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文化教育落后的地区,它的经济发展是不会有后劲的。在这里文化教育,单从知识的角度讲,在我们的调研中,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文化程度高的家庭比文化程度低的家庭收入高。但是,一旦知识与人相结合,同技术发生联系时,文化教育的巨大作用就显现了出来。例如,农村培养植棉技术员,高中、初中、小学文化程度者,分别需要半年、一年、二年后才能胜任,而文盲、半文盲则基本无法胜任。在对外输出劳动力时,所进行岗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也证明了我们的上述观点。而且,我们还发现,文化程度越高,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的可能性越大,创造的价值也越多。

另外,要注重女性的受教育比例和程度。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越是落后的地区,女性受教育的比例和程度就越低。这当然是传统的重男轻女观点在作怪了。但是,正是在这些传统观念盛行的地区,我们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占据者绝对的优势。而在这种家庭模式中,女性几乎完全承担了抚育下一代的任务。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讲,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几乎没有受过教育或受教育程度很低的母亲,能为孩子的将来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孩子在上学接受系统教育前,绝大多数时间是和母亲在一起的。

第二,利用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这些欠发达地区,多数处在山区,由于没有开发,环境的原貌并未遭到破坏,且民风淳朴,完全可以利用这里的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作为一种绿色经济,不仅可以为这些地区带来经济效益,而且由于外来人员的到来,也可以带来新的文化因素,在潜移默化中使旧有的文化观念得到改造、更新。

第三,发展劳务经济,拓宽增收渠道。由于农业劳动力过剩,又缺乏其他的就业岗位,封闭保守的观念又制约这里的人们不去寻求其他的就业出路。在对这些地区进行扶持时,可以因势利导,对这里的剩余劳动力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大力发展劳务经济,这可以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又可以通过外出务工人员,带回新观念,新思想,从而也达到了经济、文化双发展的目标。

但是,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通过先进文化的渗透、培育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改造、重构等方式,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的进程,从而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找到自动力。

参考文献:

[1]刘永佶著:《中国文化现代化》.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

[2]何云峰等:《中国人的心态历程》.著科学出版社2003年7月

[3][美]塞缪尔·亨廷顿等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

[4]李晓东著:《全球化与文化整合》.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5][英]理查德·D.刘易斯:《文化的冲突与共融》.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2版

[6]方克立 著:《现代儒学与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7]钱宁:《贫困文化与西部的贫困问题》[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2

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策略 第12篇

一、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本文主要通过判定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阶段的总体指标和分类指标, 来分析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 总体指标判定。

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10》, 苏北2009年人均GDP为23, 835元, 按年末汇率计算折合3, 491美元 (注:2009年末,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收于6.8282) ;而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则分别为4, 029美元、3, 097美元、3, 409美元、3, 742美元、2, 557美元。对照钱纳里人均经济总量与经济发展阶段关系表 (见表1, 暂不考虑货币通货膨胀率) , 可见苏北的徐州、淮安、盐城进入工业化中级阶段, 但连云港和宿迁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 (表1)

在苏北24个县 (市) 中,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是大丰市为34, 887元, 折合5, 109美元, 居全省51个县 (市) 第21位;最低的是丰县为12, 130元, 折合1, 776美元, 居全省最后一位。并且, 在江苏省51个县 (市)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名中, 倒数1~18名均为苏北县 (市) 。而同期位居“2010年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市) ”前10名的江苏省江阴市 (排序“国1”) 、昆山市 (“国1”) 、张家港市 (“国1”) 、常熟市 (“国1”) 、吴江市 (“国2”) 、太仓市 (“国4”) 2009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01, 575元, 折合14, 876美元, 步入发达经济阶段。因此, 江苏欠发达地区———苏北的县域经济发展阶段大大落后于江苏发达地区, 借助钱纳里的标准模式, 结合苏北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整理得出, 2009年苏北5市三次产业结构均呈现“二、三、一”格局。在苏北24个县 (市) 中, 除灌云县三次产业结构为“二、一、三”的格局外, 其他县 (市) 整体上均为“二、三、一”格局, 可见苏北总体上已经呈现出工业主导经济发展的态势。然而, 与发达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相比, 苏北尤其是县域第一产业比重仍较高, 二三产业比重则较低, 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苏北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仍较为艰巨。

2、工业化程度。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1931年在《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一书中, 根据20多个国家的经济统计资料, 以制造业中轻工业产值与重工业产值的比例 (霍夫曼比值=轻工业产值/重工业产值×100%) 变动趋势为依据, 把经济发展阶段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工业化第一阶段, 霍夫曼比值为5 (±1) ;工业化第二阶段, 比值为2.5 (±1) ;第三阶段, 比值为1 (±0.5) ;工业化第四阶段, 比值小于1。霍夫曼比值越低, 重工业化水平就越高, 工业化水平也就越高。2009年除宿迁外, 苏北其他4市的霍夫曼系数均在1以下, 表明苏北工业化水平逐年提升, 正在努力向工业化更高阶段迈进。而对于苏北24个县 (市) 而言, 大多数的霍夫曼系数也在1以下, 但像泗洪县等县 (市) 工业基础还很薄弱, 尚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

3、劳动力部门构成。

虽然苏北5市2009年劳动力部门构成总体为“三、二、一”就业模式, 但24个县市中有一半以上呈“一、三、二”或“一、二、三”的传统农业型就业模式, 第一产业仍为县域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领域, 就业结构有优化的空间。并且, 在乡村从业人员就业结构中, 农林牧渔业仍为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就业去向, 可见苏北存在着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4、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具有阶段性的发展规律, 发达国家的进程表明:当城镇化率达到20%以后, 城镇化进展呈加快趋势, 城镇化率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当城镇化率超过70%后, 其速度又趋减缓, 最终稳定在80%~90%之间。按照推算, 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 000美元时, 城市化水平应在60%左右;当非农化水平达到74.8%时, 城镇化水平可达到63.4%。2009年在苏北人均生产总值为3, 491美元的情况下, 其城镇化水平却仅为44.8%, 可见苏北城镇化水平仍较低, 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5、外向型经济发展状况。

本文采用进出口总额、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个数等指标来反映苏北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与苏北其他4市相比, 宿迁2009年各指标均偏小。在苏北24个县 (市) 中, 进出口额县均为1.33亿美元, 其中出口1.08亿美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额县均为0.81亿美元;反映外贸发展水平的外贸依存度县均为5.3%;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县均为25个, 但沛县、响水县、滨海县、泗阳县、泗洪县仍为个位数。可见, 苏北外向型经济发展速度还不快, 国际化程度不高。

二、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一)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加快城镇化进程, 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根据《江苏省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可知, 江苏在“十二五”期间的主要工作除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外,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成为必然要求。这要求全省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服务业提速、传统产业升级“三大计划”, 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并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扶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基于此, 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应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要坚持走集约化发展和新型工业化道路, 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 调整产业结构, 把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结合起来, 提升苏北县域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同时, 要深化改革, 实现经济资源在城镇自由流动, 坚持以城带乡, 发挥城镇经济中心的带动作用, 使城镇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各种生产要素不断向城镇聚集, 成为经济信息的集散地, 形成集聚效应。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 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苏北县域地区要从自身实际出发, 统筹规划、因地制宜, 以工业改造农业, 以工业促进农业, 以工业反哺农业, 尤其要以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县域产业升级, 推动整体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二) 坚持政府、市场两手抓, 优化投资环境, 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

江苏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区域间存在生产率差异化严重的现象, 因此必须充分利用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引导作用, 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正常化, 引导产业方向。苏北县域政府应具备前瞻和长远目光, 不能为了过分追求政绩而导致政府行为的短期性, 要立足于长远发展, 在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的同时, 吸引朝阳企业的投资, 加快县域经济结构转型, 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硬环境建设方面, 苏北县域经济建设资金能力不足, 应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该地区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 加强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广泛吸引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 加强对苏北县域地区桥梁、公路等建设的投入, 充分利用苏北地区沿海、沿河资源, 发展内河运输。软环境建设方面, 应不断强化服务型政府的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 及时为投资者“雪中送炭”,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在改善服务质量的过程中, 提升本地区服务环境竞争力, 努力为投资者营造透明、快捷、高效的投资氛围。此外, 要搭建平台, 强化保障, 推动外向型经济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各类园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载体, 要进一步加快投资载体建设, 打造利用外资更大突破的平台, 做好县域生产力的空间、产业布局。

(三) 坚持科教兴县战略, 为创新型经济注入不竭动力。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才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 高科技人才已经成为创新型经济的主要动力和源泉。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江苏外向型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 苏北县域地区人才瓶颈问题颇为突出。应坚持教育和人才优先发展, 大力构筑高素质人才培养平台, 鼓励支持自主创新, 改变县域地区发展的劣势。要加大政府政策宣传, 鼓励县域企业加大技术开发研究, 扶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企业, 增强县域核心竞争力。县域政府在税收、金融以及申报程序方面, 应该给予创新型企业照顾和便利, 减少不必要的阻碍。县域政府可作为“红娘”, 发挥好纽带和桥梁的作用, 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之间的多层次合作, 大力促进产学研的合作与交流。县域政府应鼓励并支持企业将研发的成果转化为产品、商品, 将研发成果转化为经济发展的生产力, 使得企业自主创新的成果尽早体现出社会价值, 带动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党元丰.国内外产业转移背景下的苏北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南京: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2006.

[2]程福寿, 方瑛, 戈兴杰.江苏盱眙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乡镇经济, 2007.6.

[3]葛守昆.“十二五”时期江苏经济面临的形势与主要任务[J].唯实, 2011.1.

[4]程宏如.欠发达地区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分析——以苏北地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10.34.

[5]百度百科.县域经济[EB/OL].http://bai ke.baidu.com/view/92036.htm, 2011.12.

上一篇:农机合作社作用漫谈下一篇:固定资产的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