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驱动力范文

2024-09-21

旅游驱动力范文(精选12篇)

旅游驱动力 第1篇

关键词:辽宁省,乡村旅游,驱动因素,驱动力

乡村旅游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以乡村性(rurality)为依托的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和休闲方式, 它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而产生和发展。 2004 年国务院把“ 三农”问题列为重点发展战略,乡村旅游被普遍看作是解决“ 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得到广泛重视和重点扶持。 近年来,辽宁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为全国所瞩目。 本文尝试探讨辽宁乡村旅游发展的驱动力因素及其相互影响,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乡村旅游研究概况

国外乡村旅游最早可以追溯到19 世纪欧洲阿尔卑斯山区和美国、加拿大落基山区的近郊休闲活动。 当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 人们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城市污染加重,城市居民产生了迫切的利用周末和节假日逃避城市生活压力的愿望和需求。 西方乡村旅游经历了兴起、发展和扩展三个阶段的发展[1],迄今已形成庞大的发展规模,开发模式和经营方式日益多样化和现代化, 呈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2]。 国内乡村旅游则起步较晚,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的“ 农家乐”(成都)、“ 村寨游”(贵州)和“ 民俗游”(北京)。 其发展模式大体包括景区依托和都市依托两种类型。 景区边缘地带的乡村旅游依托景区的客源市场,都市周边的乡村旅游得益于城市化的发展[3]。 国内乡村旅游目前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并朝着品牌化、专业化方向发展[4],成为旅游业的重头戏和农村经济的桥头堡。

旅游本身就是一种综合的社会文化现象, 作为新型旅游形式的乡村旅游亦是错综复杂的文化活动, 乡村旅游的开展受制于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社会环境各种因素。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根据王立伟的研究,现有研究多从单因素和多因素两个角度出发[5],单因素主要是证实某一因素在所研究的乡村旅游项目中的重要作用,如英国学者Haven- Tang和Jones就研究地区领导者(localleader)对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6]。 多因素研究则主要从不同的维度阐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影响因素。何景明曾就影响乡村旅游需求的多种因素给出函数关系D=f (M,E,P,P1… …Pn,T,L,C), 其中D为乡村旅游的需求,M为旅游动机,E为经济发展水平,P为乡村旅游产品的价格,P1……Pn为其他旅游产品的价格,T为城市人口特征,L为闲暇时间,C为便捷性[1];王莹,许晓晓基于对杭州市乡村旅游示范点和示范村的调研,分析了影响乡村旅游的区位、资源、市场、政府、经营5 大类因素[7];何景明以成都为例,总结了影响城郊乡村旅游的人文、资源和管理因素[8];邓卓鹏通过对海口演丰镇的实证分析, 表明乡村旅游发展受政府等主要因素和管理等次要因素的影响[9]。

二、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辽宁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囊括山川河流、陆地海洋多种地貌形态,而且少数民族众多,民风独特,同时辽宁省乡村所涵盖的旅游资源占全省旅游资源的70%[10]。 辽宁省乡村旅游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80 年代的零星散客自由到郊外踏青、观光、休闲活动[11]。 自从2004 年国务院把“ 三农”问题列为重点发展战略伊始,辽宁省就把发展乡村旅游被看作是解决辽宁“ 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得到广泛重视和重点扶持。 截止2015 年1 月,辽宁省已创建全国旅游强县1 个,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5 个,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4 个,全国特色旅游名镇1 个。 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业已初具规模,呈现出农家乐、农园观光采摘、农业科技旅游三种模式齐头并进的势头, 同时以冰雪温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也异军突起。

乡村旅游是辽宁的旅游业重点发展的项目之一,也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刺激农村经济的有益尝试,乡村旅游对辽宁的旅游乃至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朱新杰的观点,辽宁乡村旅游呈点、线、面相结合的发展布局[12],辽南沿海乡村旅游休闲产品以滨海、岛屿的渔家乐为代表, 辽东片区乡村旅游以少数民族特色和风光景色为佳,辽西片区则以考古古村落及森林观光见长,辽中都市圈乡村旅游则是依托沈阳等大城市辐射。 近年来辽宁乡村旅游可谓是蓬勃发展,温泉滑雪、踏青采摘、农事体验、漂流垂钓、民俗文化、休闲度假等回归自然而又富参与性的乡村旅游系列项目丰富多样, 而且乡村旅游业日渐被市民认可,从2014 年开始,市民周末乡村旅游的人数呈爆发式增长[15]。 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另一方面辽宁省的乡村旅游发展也存在诸多的短板,包括宏观管理层面的管理机构、政策手段及利益分配等因素, 微观层面的自身的经营管理的理念和水平以及产品的开发和设计[13]。 此外,辽宁的自然地理条件造成了常规乡村旅游产品季节性明显, 下辖各区社会经济水平差异大导致辽中大城市周边和辽南滨海的乡村旅游区发展较好,特色鲜明,而西部和北部地区则发展缓慢,所及水平也与中部、南部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辽宁乡村旅游发展驱动力因素分析

辽宁乡村旅游类型多样,形式各异,其发展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学界已有学者对辽宁各地区乡村旅游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如党美丽就新民市为例指出政策驱动与市场驱动、 以及自身的积极探索是其乡村旅游开展的动力因素[11]。 郭畅以朝阳县为例,突出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职能[14]。 结合已有研究,概括而言,辽宁乡村旅游发展是外部因素和自身因素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是指独立于乡村旅游目的地之外的, 不受旅游目的地控制因素,包括政策扶持、区域条件、总体氛围等因素。

1.政策扶持。从2010 年开始,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每年评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 以此来促进农村经济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迄今辽宁省已建成一大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特色乡镇和旅游专业村, 它们是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发展乡村经济, 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和开展扶贫工作的产物和成果,乡村旅游开展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在2016 各个县市年旅游工作部署中, 特别强调建设高质量的农(渔)家乐,乡村旅游仍然是富民工程的核心工作。 政府政策的倾斜和引导以及资金的支持是辽宁乡村旅游取得良好成绩的主导的因子。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乡村旅游开发经营的得天独厚的配套条件, 一方面它从宏观上决定了区域乡村旅游项目的资源特色, 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的交通距离。 区域位置的不同使得辽南滨海渔家乐是乡村旅游发展普遍模式,辽东辽西森林氧吧又较为常见。 区域经济水平差异造成地区之间的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的经济腹地不同, 经济水平高的辽中和辽南地区城市化水平高, 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高,生活水平高,对回归自然充满兴趣,客源市场广阔,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也较之乐观。 另外区位条件中的交通因素也影响辽宁的乡村旅游发展, 交通条件好的行政中心近郊和旅游景区以及交通主干线地区是辽宁乡村旅游项目分布的主要区域。

3.总体的氛围。 据2015 年的旅游信息,“ 十一”期间,大连市庄河歇马山庄客房出租率近100%,普湾新区东沟村日接待游客1.5 万人次以上,金州新区范家大院每天接待游客2000 多人。 辽阳的弓长岭瓦子沟村以其丰富多彩的民俗乡情和独具特色的绿色餐饮吸引了众多游客,三禾农业生态园、罕王湖生态园的游客也是络绎不绝,辽宁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获城市居民普遍认可。 同时日前新华网沈阳专电表示身边的美景、 家常的饭菜已成为辽宁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 乡村旅游对农民的增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获得农民的强烈认同。 目前辽宁的各个县市均有发展乡村旅游的项目, 而且辽宁省还有高达62.1%的城镇化率,高城镇化率是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催化剂。

(二)自身因素

自身因素是指在乡村旅游开展目的地范围内并自身可以控制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特色、基础设施以及经营管理等。

1.资源特色。 资源特色和人文地理环境差异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 但乡村旅游普遍的特征之一就是资源的共性大, 这也是目前制约辽宁各地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 但凡成功的乡村旅游项目必定是自身的特色十分鲜明,与同类产品具有区分度,容易让前来休闲的市民对乡村留下独特的印象,产生满意度,形成忠诚的产品。虽区域内的依托的农业生态资源相同, 可具体的经营方式可以特色化、创意化。 邹统钎曾很好的论证了乡村旅游的资源条件与创意的关系, 指出创意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生命力,是否能被游客和居民所接受[3]。 丹东馨艺度假山庄以樱桃采摘为特色,宽甸以油菜花为名片,大连金州新区走“ 红加绿”发展模式就是目前辽宁资源特色化与创意塑造的成功案例。

2.基础设施。 配套旅游所需的基础设施是又一个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旅游服务设施完善,交通便捷、通讯顺畅的地区是市民更乐意选择目的地, 基础设施不完善影响目的地的可进入性。 纵观辽宁乡村旅游目的地,具有良好旅游基础的盖州市、 桓仁和宽甸满族自治县及彰武县等地区最引人注目,其境内A级景区分布,交通条件优越,客源市场广阔。 理论和实践都表明,乡村旅游发展对其区域的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服务依耐性正在不断的加强, 这些基础性公共服务条件是提升乡村旅游品质以及容量的前提[7]。

3.经营管理。 经营管理能力的重要性随着辽宁乡村旅游的发展而愈加凸显,在90 年代,乡村旅游项目少,其发展受宏观因素影响, 可如今辽宁省的乡村旅游已在各个县市热火朝天的展开,乡村旅游已进入买方市场。 就大连而言, 其目前已有40 个旅游乡镇,100 个旅游专业村,1700 户农(渔)家乐,精品采摘园118 个,已开业的温泉项目72 个。 这使各个乡村旅游目的地地之间的竞争愈加强烈,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愈加需要敏锐的市场意识,创新的营销、策划管理,同时形象塑造、推广、宣传也成为各地乡村旅游地的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 辽宁冠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非常多, 可为人们熟知的项目也就大连旅游口樱花等少数, 多数项目的市场定位和市场宣传工作都很欠缺,经营管理工作明显不足。

四、总结

以上分析的因素共同影响辽宁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时毫无疑问,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牵制,整体构成一个网络系统(下图)。

“城市功能区”驱动旅游地产新模式 第2篇

旅游产业的地位与产业经济规模的快速发展,使得旅游地产不仅成为一种新旅游产品进入客源市场,同时也成为一种成功的多产业融合方式进入行业发展领域,并承载一定的城市功能。以此也拉动众多国内外规模企业竞相滚动资金开发旅游地产,也形成了一个又一个让世人关注的经典案例。笔者经过归类整理,提出了中国旅游地产开发的四大新模式与七大应用策略,期望能够为旅游地产的科学开发提供智业支持。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空间不断外扩,区域界限逐步消失;在生活需求上,由于城市中心地价飙升、环境恶化,人们不由自主向城区边缘扩散,从而催生了新的城市空间版图。在这一背景下,旅游地产赢得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区域资源被置于广阔的地域范围内进行优化配置,使旅游地产价值更大化。同时,旅游地产也逐步成为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品质的重要支撑,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牵引城市空间的发展走向。可以说城市化与旅游地产将逐步体现出“双轮驱动”的并存态势,相互为用。而旅游城市化是旅游作为推动城市化的一种动力8 引导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是基于后现代主义消费观和后现代主义城市观的一种城市发展形式8能够在推动城市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合理调整城市空间、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提高城市精神文化内涵,从而达到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目标。

大中型城市市内或市郊的城市化进程中,在没有资源优势的情况下,需要旅游地产在自我营造的旅游氛围中进行大型旅游项目开发,营造具有影响力、冲击力的旅游景观景区,改善区域基础设施条件和环境质量,靠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引来人流、物流,将生地变成旅游熟地和旺地,引起景区附近地产升值,再趁势搞地产开发。此类地产开发与旅游景观开发高度融合,地产开发即旅游景观开发,房产本身即是旅游景观载体或表现形式。与旅游景观开发二位一体的房产开发。景即是房,房即是景,景中有房,房中有景,直接提升住宅的环境品质,增加休闲功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将旅游地产开发提升到一个新境界。

旅游驱动力 第3篇

目前,全球低碳化掀起的第四次浪潮正在加速来临,大力推进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在国际竞争中抢占经济发展先机和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关键。而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新兴朝阳产业、无烟绿色产业、综合关联产业、劳动密集的先进服务产业,是“低碳经济”的代表性产业,也是中国核心支柱产业之一,通过复合化发展才能释放出其潜力巨大而全面的综合产业优势,有力推动中国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20条工作方针,强调旅游产业的复合化发展、强调资源的一体化应用、强调发展模式的推陈出新。有人说旅游业大发展的春天终于来了,我也非常期待看到是中国的旅游开发从理论体系到方法体系,再到管理体系实现革命性的飞跃。

看一看全球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二战以后,许多发达国家都经历了多次的经济危机以及动荡,只有旅游业受到的冲击最小,是受经济危机影响最小的一个行业而且一直向前发展,兴盛不衰。据统计,1950年,世界各地的国际旅客总数是21.3万,旅游总收入21亿美元;1960年国际旅游人数增加到72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增加到68亿美元; 1970年国际旅游人数增加到1587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增加到179亿美元;1980年国际旅游人数增加到2.8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增加到925亿美元。那么我就不再念数字了,总而言之,从1950年到1998年,48年之间国际旅游人数增长了24.7倍,旅游总收入增长了212倍,这个发展速度是世界上任何产业所没有的。旅游已经成为当下最主要的经济活动之一。旅游业收入占了GDP的5%,每12个工作岗位就有一个在旅游业,旅游服务占全球旅游出口的30%,毫无疑问旅游能带动就业,拉动经济增长,增强社会活力。

而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的速度和后劲是惊人的,2012年全球旅游人数是10亿人次,再创新高,其中中国的游客是最大的增长动力。以出境旅游指标来判断,中国旅游在世界上的位次,1979年是41位,1990年上升到31位,2000年上升到第5位,现在已经是全球第3,如果按照三大市场综合判断,出境入境国内游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位的旅游体。未来5年中国将从世界旅游大国提升为世界旅游强国,在国内的经济体系中间也将成战略性的支柱产业。《2011年中国旅游市场信息观察员的预测报告》预测2015年我国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8%,2020年将占到11%,到2020年全国旅游业的增加值会占到全国服务业增加值的12%以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据此,笔者臆断我国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首先旅游业将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旅游空间得以迅速扩张,远程旅游也将快速发展;其次旅游也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再次文化性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而且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是旅游业发展的主旋律;最后,旅游业也会越来越规范,走法制之路,更加人性化、社会化、高科技化。

中国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刺激作用日益明显,在换取外汇、拉动内需、带动地方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未来旅游行业发展和旅游消费增长有望显著高于居民消费总支出的增长,所以对于关注包括经济型酒店、旅游景区、影视购物、文化演艺等细分版块的龙头企业,尤其是用优势景区资源,具备文化内涵的企业,受益于消费转型升级的企业,将会受到投资商的重点关注。

当然中国旅游业在快速发展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比如主要的一二线城市其接待功能得到了大大的强化,但是中小城市、边远城市,拥有旅游资源,却因为区位条件不好而被忽略,造成了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再比如旅游法规不健全,经营秩序混乱,旅游业各种乱象丛生。当然还有其他的一系列问题,比如环境保护问题,到底是保护还是开发,经常是把开发排在环境保护之前了,造成了对环境的许多破坏;以及交通、安全、服务设施一系列和环境跟不上的问题,这些都是现存的问题。

综上所述,旅游业在第四次浪潮的驱动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一些行业壁垒和制度健全的鸿沟是无法逾越的。由此,我们回到了最原始的拷问——什么是旅游?

旅游是一种体验,是换一种生活方式过活;

旅游是一个梦想,是一次明知不可而为之的探险;

旅游是物欲的,是吃喝玩乐、大饱眼福;

旅游驱动力 第4篇

(一) 旅游资源的吸引力范围较小

经济驱动型旅游城市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 缺乏稀缺性强或具有世界级震撼力的资源群体。再加上开发过程中, 追风式的发展, 导致景点建设和旅游管理上特色不突出, 大量产品雷同, 导致资源破坏、特色丧失, 吸引力辐射范围有限。

(二) 没有注意可持续旅游吸引力的培育

经济驱动型旅游城市的旅游开发主体除了政府, 很大部分来自于社会逐利资本, 因此开发时的短期行为十分明显。无序开发、过度开发、破坏性开发和建设的行为司空见惯, 使得旅游景区甚至城市失去可持续发展动力。

(三) 旅游产业体系的发展不完善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目前旅游产业体系的发展还不够完善, 各部门、各单位之间协调管理的难度较大。旅游景点吸引力不足和各产业部门管理之间的不协调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体系的不完善导致旅游业难以融入城市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之中, 当然难以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 旅游大环境构建的难度较大

旅游持续发展离不开大环境, 经济驱动型城市旅游发展更多考虑的是经济利益, 很少顾及到社会、文化利益, 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当地社区、居民的感受, 当地居民缺乏认同感, 就很难构建旅游大环境, 维持城市的持久吸引力。

二、“大旅游”观——经济驱动型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大旅游”观念, 是对过去就旅游谈旅游观念的突破与延伸, 是一种跳出旅游看旅游的观念, “大旅游”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多向互动的具有综合效益的整体系统, 它包括旅游资源、旅游空间、旅游产业、旅游市场等要素, 具有新的价值导向, 追求的旅游发展带来的整体效益。

第一, “大旅游”主张用“旅游吸引物”来理解旅游资源。“大旅游”理念中的所谓旅游资源涵盖范围则要宽广得多。它既可以是具体的、可见的事物, 也可能是抽象的、不可见的意向。“旅游吸引物”有效拓展了旅游资源概念的外延, 不再拘泥于传统性资源, 给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经济驱动型城市带来了希望, 资源创新将是促使其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动力之一。

第二, “大旅游”追求的是旅游业发展所能带来的整体效益。不仅仅追求旅游业带来的直观经济效益, 还着重于旅游业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树立城市整体形象、培育良好文化分文、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等。

第三, “大旅游”观念更多关注市场的需求。大旅游观念认为除了满足现有旅游者的需要, 另外, 还要争取开拓其它不同类型的客源市场, 扩大旅游产品的市场吸引范围。各类市场的消费需求将是经济驱动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强势动力。

三、经济驱动型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动力因素的具体分析与培育

(一) 经济基础动力因素

良好的经济基础, 是经济驱动型城市发展旅游的主动因素。经济涉及到了游客在城市旅游中需要的一切服务。对大部分旅游者而言, 活跃的都市经济、现代化的建筑是吸引其前往经济驱动型城市的首要因素。雄厚的经济基础也为城市旅游设施的完善、旅游大环境的营造提供了基础条件。因此, 经济驱动型城市只有保持经济发展的持久优势, 才能形成持续的旅游吸引力。

(二) 资源创新动力因素

经济驱动型城市发展旅游, 最大的缺陷就是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比较稀缺, 尤其是高质量的旅游资源。因此必须实现资源的创新优势:

1. 物质性旅游吸引。

挖掘自然、人文旅游资源, 吸引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旅游者;建设展览、会议、购物、娱乐等场所, 吸引商务、高端会议旅游者;加强对休闲度假、康体娱乐、美食购物、康复疗养等多种功能服务设施的完善, 吸引各类型旅游者, 最大限度增强旅游吸引力。

2. 非物质性旅游吸引。

活跃的经济可吸引客商前来进行考察、商务等活动;文化特征决定了旅游特色, 文化作为旅游资源可形成直接旅游吸引;鲜明的旅游形象、城市形象、区域形象, 可形成品牌吸引;各种节庆、会展文化活动的举办也可构成独特的吸引力。

(三) 城市大环境营造因素

1. 城市硬环境的培育。

良好的硬环境是经济驱动型城市是吸引外来旅游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应进一步加强旅游意识和环境意识的培育, 提升文化氛围, 在城市各项建设中充分考虑旅游发展的需求, 把旅游开发融入城市整体建设之中, 实现旅游开发与城市硬件建设一体化。

2. 城市软环境的建设。

软环境是促进一个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为促进旅游发展, 软环境建设应致力于提升城市文化, 培育一个社会安定、经济规范、市民文明的城市大氛围, 实现旅游开发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双赢。

(四) 旅游需求动力因素

1. 内生性市场。

除了外来旅游者, 城市居民也对旅游有着原生性的需求。城市空间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城区空间和城郊空间, 这两个空间的居民形成了相互交叉的旅游流, 这就形成了城市旅游庞大的内生性市场。

2. 城市性市场。

城市旅游市场的需求大部分来自于城市外部。其中, 来自于其他城市居民的需求占很大比例, 如观光旅游、商务往来、探亲访友等, 因此, 城市性的交换也成为了经济驱动型城市旅游市场的一部分。

3. 二元性市场。

由于中国城乡两分的二元格局, 城市和农村在生活、景观、历史、风俗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 加之, 城市在传统消费体系中所处的中心位置, 这一切都使得农村成为城市旅游的一个重要客源地。

4. 入境旅游市场。

入境旅游市场是经济驱动型城市旅游业一个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发达的城市, 商业也相对发达, 存在着较多的商机, 因此很大可能能吸引大批外来游客前来考察、投资。

摘要:“大旅游”时代来临, 经济发展水平在旅游发展布局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 经济驱动型城市迎来了发展的另一个机遇。本文根据经济驱动型城市发展旅游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在分析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动力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其旅游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大旅游”,经济驱动型城市,动力因素

参考文献

[1]董锁成.大旅游战略下川西民族地区生态旅游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旅游驱动力 第5篇

摘 要:天柱山作为同黄山、九华山一同入选国家首批风景名胜区,发展态势却远远不如其余两山,如何从黄山、九华山的遮蔽下走出,天柱山特色旅游想必是一条可行之路。本文从创新角度,结合现有资源,构想独属于天柱山的特色旅游,以期实现天柱山的长久发展。

关键词:天柱山;创新驱动;弱势旅游地;特色旅游

一、研究背景

1.国家政策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明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在资源日趋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堪忧的背景下提出的;同时,为了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生态文明建设必然要被提上日程。旅游业作为“无烟工业”,毫无疑问地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这从近些年来旅游业收入占GDP比率的上升态势可以窥知一二。

“新常态”,习近平主席于2014年在河南考察时提出。新常态下,要求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要求我国从要素和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这从某些方面来看是给旅游业发的重要信号,加大绿色环保的旅游业的发展力度,争取为经济结构升级添砖加瓦。

2.国内外研究情况

国内外对天柱山的研究是以地质方面为主。马先娜等对世界地质公园生命周期的研究;刘磊等天柱山中酸性岩起源和地质意义的探讨;余世金等对天柱山植被的调查情况等等。同时,还有针对天柱山发展情况的研究:如琚胜利等对天柱山旅游产品组合与客流时空分布分析;张满生对天柱山风景区环境容量的研究;杜传奇关于天柱山森林公园可持续经营的对策等等。

在宏观背景下,天柱山如何走出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力求不过分落后于黄山、九华山,真正助力潜山的发展,使得旅游城市真的能依靠旅游来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摆脱贫困县的称号,势在必行。

二、天柱山简介及发展局限

1.天柱山简介

天柱山,坐落于安徽省安庆市下设的潜山县西面,大别山山脉东延的组成部分。1982年,天柱山与黄山、九华山一同入选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于2011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5A级旅游景区称号,同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天柱山成为世界地质公园。天柱山素有“世界最美花岗岩景观”之称,拥有全球面积最大、剥露最深、出露最好、超高压矿物和岩石组合最丰富的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关键部位。

天柱山除了拥有让人流连忘返的自然景观,还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天柱山素有“古南岳”之称,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岳”,后因隋炀帝开拓疆土的需要而废除,但历史文化的积淀却长存。

2.天柱山发展的局限

天柱山在现有的诸多旅游资源的条件下,知名度却有限,每年的旅游接待人次及旅游总收入虽然有所增长但总量远远低于黄山、九华山,更是存在资源开发水平低、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点原因:

首先,外部原因主要是空间竞争压力大。作为皖西南山脉旅游代表,天柱山同皖南地区的黄山、九华山距离较近,提供的观光旅游产品具有同质性。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导致天柱山成为弱势旅游地,长期处在黄山、九华山的遮蔽下。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九华山也是作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存在,都深受大尺度游客的关注,满足了他们追求级别较高的旅游点的愿望;而对于中小尺度的游客,交通便利的旅游地成为他们的首选,天柱山由于地理位置的偏僻,难免成为最后的备胎。

其次,内部原因。第一个就是管理制度不完善。自1982年被批准成为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后,虽设立了园林管理处,但是作用不大,导致天柱山错过了发展的黄金时刻,直到2003年管理体制改革,成立天柱山管委会,组建安徽天柱山旅游发展公司,才改善了政企不分这一现状。然而,也是此次改革奠定了天柱山管理体制的发展弊端:过于强调天柱山旅游发展,忽视了与周边景点的联合开发,使得天柱山旅游留不住旅客,对带动本县经济的增长的作用较小。

第二,笔者于2016年4月11日在两大搜索引擎百度、搜狗上以“黄山”、“九华山”、“天柱山”为关键词进行检索,以期从网络认知度上有所区分,具体结果见表。

由上表可知,天柱山的网络知名度明显偏低,这多是由于网上宣传力度不大的原因,跟不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天柱山的名气必然大打折扣。此外,笔者尝试从其他途径了解天柱山,却发现能够拥有的资料也是少之又少,无论是电视宣传片还是报纸宣传。

旅游项目单一也是一大原因。天柱山所在的潜山县拥有的资源异常丰富,诸多人文景观星罗棋布,本可以为现有的自然风光旅游锦上添花,经过调研却发现,目前开发的较好的仅仅是天柱山,对于天柱山周边的卫星景点,人烟稀少,甚至对于部分游客是没有存在的概念。曾就国家三星级的博物馆做过调查,仅有四成不到的潜山县本地人知道潜山县博物馆,近七成的人不知道博物馆具体位置。

三、创新驱动:天柱山特色旅游发展构想旅游

1.发展特色旅游项目

鉴于天柱山目前提供的旅游产品项目单一,仅限于山岳旅游,而此类项目同黄山、九华山提供的旅游产品具有同质性,因此,在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地位。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局限于观光的旅游景点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游客的多样化需求,他们迫切要求文化上的多样体验。针对天柱山现有的文化资源,可以制定以薛家岗文化遗址为中心的历史体验游、以三祖寺为中心的宗教游和以水吼镇为中心的乡村游这三条主线。

以薛家岗文化遗址为中心的历史体验游,要求政府方面必须加强对薛家岗文化遗址的保护基础上的发展。如果只是流于文化遗址这一表面而不将文化渗透到景点的每个角落,也是在做无用功。此处可以结合新媒体进行文化的宣传:投影仪循环播放有关薛家岗文化遗址的记录片、利用3D技术多方位展示历史文物,一改以往呆板的陈列方式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借鉴国内部分景点的经验,成立主题公园,多方面展现天柱山厚重的历史文化。

九华山作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游客络绎不绝,不同于观光旅游的一次性特征,宗教游是具有很大一部分固定的游客的。因此,天柱山发展以三祖寺为中心的宗教游可以改善旅游季节性带来的影响,留住一批固定游客。旅游景点的联合营销有时候是有利于名气的增大和收益的增加的,三祖寺应与周边寺庙如二祖寺等联合,加大旅游的可观赏性以及趣味性。

现如今旅游多是追求一种新奇体验,力求在旅游中逃离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琐碎,实现全身心的放松,乡村游明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水吼镇坐落于天柱山脚下,境内地形复杂多变,适宜发展攀岩、漂流等运动项目,村民自筹资金创办的白马潭漂流公司以及农家乐项目均颇受欢迎。水吼镇还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发展茶桑采摘、草莓种植及采摘等项目来给游客带去不同的体验。

2.创新经营策略

经营是旅游产业的制胜秘诀,如何正确运用市场的引导和政府的调控作用,并以此来创新旅游产业经营机制,最终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有两点措施。

一是旅游产业化的创新,以实现加快进程的目标。依靠现存的天柱山旅游景点管理部门的自身实力,完全不可能实现旅游产业的飞速发展,造成明珠蒙尘。因此,要加快旅游产品的规范化进程、提高旅游部门对旅游产品的引导能力。潜山县还是安徽省著名的贫困县,这也决定了其自身资金实力和政府补给能力的有限,于天柱山旅游业的发展尤为不利,此时,创新投融资平台显得极其重要。通过投资商的投资、开拓天柱山的文化资源以及卫星景点,实现拉动消费、留住顾客的目标。

二是创新宣传模式。现如今民众出行最不可缺少的就是手机,百度地图、大众点评、去哪儿等APP成为出行必备,这对于天柱山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机遇。在此,天柱山应摆脱以往局限于报纸、电视的宣传模式,加大在网络方面的宣传,如微博、微信的优惠推送,加入去哪儿等旅游APP的首页推送,通过给予游客一定的优惠来吸引他们有来此旅游的欲望、再通过改善后的旅游环境吸引顾客流连忘返,以期培养一批“常客”。

3.创新服务环境

旅游,归根结底就是一种体验,对于自然风光的欣赏,对于人文景观的感叹,对于当地风俗民情的感受以及对于当地基础设施的体验。因此,旅游公共服务是旅游地发展的基础,交通不便利、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旅游地就相当于把游客拒之门外了,创新服务环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至于如何创新服务环境,主要是智慧旅游的建设,此处,黄山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作为最先开启智慧旅游的城市之一,黄山目前凭借智慧旅游在安徽乃至整个中国景区中的影响力都是不容小觑的。天柱山应该借鉴黄山的成功之处,全力建设智慧旅游景区,以旅游数据为基础,构建智慧旅游体系,包括加大新媒体宣传力度和途径、智慧化公共服务如二维码自动购票等。

参考文献:

旅游驱动力 第6篇

[摘要]基于旅游竞争日趋激烈、旅游方式趋向散客化、个性化及旅游经营管理信息化、人本化发展的时代背景,研究我国旅游网站空间分布的区域差异和空间规模结构特征——旅游网站数量自东部沿海向中西部递减,且主要集中分布于省会城市和旅游经济发达城市;并利用SPSS14.0定量分析了区域经济、信息技术水平、旅游企业数量、旅游接待人数等对我国旅游网站规模分布的数学统计关系,总结了影响旅游网站空间分布主要由旅游企业和旅游者两个因素推拉动作用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旅游网站;空间分布;空间规模结构;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9)02-0075-06

旅游网站是指基于www.Intranet和Extranet,拥有自己的域名,由若干与旅游相关的网页组成的网页组,是在服务器上存储一系列旅游信息的Web站点。它是利用网络技术,整合传统旅游资源,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网上旅游服务与在线交易的场所,是旅游信息系统的传输媒介和人一人、人一机交流的窗口。

1996年,世界上第一个旅游网站产生;同一年,中国国际旅行社率先利用GDS技术实现了旅游信息化经营管理。1999年兴起的全球互联网投资高潮催生了中国第一批旅游网站,华夏旅游网、携程旅行网、中青旅在线为其中的佼佼者。2001年,中国国家旅游局启动国家金旅工程,建立了旅游政务电子系统。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旅游企业网站为主体、政府旅游网站为补充的旅游网络系统,推动了中国旅游市场营销和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1我国旅游网站建设发展的背景

1.1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

现代科技尤其是现代交通与通讯技术、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使越来越多的人从事旅游活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使得旅游网络营销成为各个国家、地区和旅游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全获胜的重要法宝。许多旅游企业通过加入全球分销系统、旅游产品预订系统,或组建专门旅游网站进行全球性的网络营销,以借此提升竞争力。

1.2旅游方式的个性化与散客化

旅游方式散客化、个性化已经成为当前旅游业的重要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倾向于选择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进行自助旅游。2006年,携程网的一项网上调查结果表明,“肯定不会跟团游”和“基本不会选择跟团游”的人数占到被调查者总数的47.2%,比去年同期的37.3%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有数据显示,发达国家50%以上的旅游产品是散客旅游产品,美国的数字更是高达90%以上。网络已经超过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成为旅游信息传播的第一媒介;我国旅游网络预订的市场规模也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互联网成为机票、饭店和旅游线路等产品极具潜力的分销渠道。2005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为12.5亿元,占当年中国旅游市场的0.24%。预计到2010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将超过130亿元,占整个旅游市场的1%以上。而早在2004年美国网上旅游服务市场就已达到520亿美元,占整个美国旅游市场份额的23%。

1.3旅游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和人本化

旅游市场营销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向就是人本化、信息化和高效化,而旅游网站作为信息技术与旅游业高度结合的产物,无疑就是这一发展趋势的集中体现。1999年,世界旅游组织明确将旅游网络作为信息时代旅游市场营销的重要的战略方式和手段。明确的信息传递是旅游业的天性,这就意味着因特网和网站技术在提升旅游目的地竞争力和市,场营销方面的重要作用。互联网的交互性、实时性、丰富性和便捷性等优势促使传统旅游业迅速融入网络经济的浪潮之中。现在全球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中,旅游电子商务已占到1/5的份额,成为全球电子商务的第一行业。网络作为新的旅游信息平台,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1.4旅游网站的研究背景

国外最早进行旅游网站研究的是哈纳(Hanna)和米勒(Millar),他们提出了基于万维网的旅游服务的发展,并就网页设计、管理问题和信息内容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瑞曼·巴克胡斯(L Rayman-Bacchus)和莫利纳(Molina)探讨了基于网络的旅游服务业的问题和趋向。许多学者从管理和营销的质量、效果和作用意义等方面对旅行社和旅游饭店等企业网站和旅游批发网站进行了评估研究。苏晋查瓦(Sooiin Choi)、新然·乐涛(Xinran Y Lehto)等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试图通过对澳门各种类型的旅游网站包括旅游博客的内容分析以识别澳门的旅游形象,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网络管理和展示的意义。

在国内,有关旅游网站的研究文献主要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专业人士对于旅游网站建设的技术探讨以及从社会、经济学角度对旅游网站及旅游电子商务的分析与评价等。

张捷较早撰文提出,信息服务技术发展是未来对旅游业影响最大的领域,并提出了新旅游的基本概念。张捷等通过对网上调查统计和旅游网站特征指数(TWCI)的设计分析,描述了中国旅游网站的空间分布类型及其影响因子;并利用TWCI进行分区研究并提出了中国旅游网站发展的策略。路紫等不仅对我国旅游网站的智能化评估、调整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实例,在访问和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电子服务时代地理区位的重要作用:自我依托类型的旅游网站最终要依赖于区位。

个别学者已对我国旅游网站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但是从省域空间尺度将旅游网站作为一个地理现象和地理要素系统探讨其区域空间分布规律及动力机制的成果尚未见。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

2研究数据与资料来源

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来源于“中国旅游网址(www.w18c.com)”网站中“地方旅游网站”栏目和“旅游网址(http://www.lywzz.com/province/3.html)”网站中有关中国各地旅游网站的数据及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及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文中不再单独注明数据来源。

3我国旅游网站的空间分布特征

3.1我国旅游网站的区域分布特征

2008年1月16日至30日,作者对全国各省区各城市各种类型旅游网站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和概括归类,可得中国各省区旅游网站分布表(见表1、表2)。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技术和时间的原因,上述两个网站未必能在同一时段内穷尽中国各地旅游网站数据,但研究结果和意义仍然十分典型。表1充分表明,旅游网站在我国各省区存在着明显地域差异性:

(1)旅游网站的数量总体上自东部沿海向中部及至西部逐渐减少。东部沿海地区省市的旅游网站的数量明显要高于中部主要省市区;而西部地区旅游网站数量最少。

(2)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经济相对活跃的省市其旅游网站数量一般要高于周边其他省市。比较明显的如陕、皖、川和滇。

(3)根据对各网站内容进行分析可知,我国各省区旅游网站提供的服务类型及其质量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东中部地区旅游网站在外语服务、在线预订和交易、人机交互信息反馈的服务功能等方面整体上要明显优于西部地区。

3.2我国旅游网站的空间规模结构特征

我国旅游网站规模分布不仅在省区间存在着不平衡,在省区内部也存在着空间规模差异:各省区旅游网站主要都集中在省会城市或旅游经济相对发达的旅游城市或高级别旅游管理区,其他中小城市的旅游网站数量很小。定义城市旅游网站集中度指数CI,即CI=某城市旅游网站数/整个省区旅游网站总数。

我们可以根据前述两个旅游网址网站数据统计分析出全国各省区主要城市旅游网站集中度指数,并经整理得表2。

(1)省会城市首位集中分布型,其中,宁、青、新、藏为旅游网站数量不多且省会城市高度首位集中分布型(省会城市集中度指数)0.80),而川、滇、黑、陕则属于省会城市中度首位集中分布型(0.6≤CI≤0.8),蒙、晋、黔、甘为省会城市轻度首位分布型(0.42≤CI≤0.6)。

(2)旅游经济发达、旅游网站数量多且省区内分布均衡型,如苏、鲁、浙。其中苏、鲁首位城市均非省会城市,而浙江则是省会城市为首位城市。

(3)旅游城市首位集中分布型,这些省区的旅游网站首位分布城市均不是省会城市,而是省内旅游经济十分活跃的旅游城市,如琼、桂两省首位城市(分别为三亚和桂林)集中度指数大于0.50,而吉、辽、湘、皖、冀旅游城市作为首位城市,其集中度指数在0.3-0.5之间。

4我国旅游网站空间分布的动力机制分析

4.1我国旅游网站空间分布的影响因子假设

根据前述我国旅游网站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及已有的文献成果,我们假设:影响区域旅游网站分布的因素有供需两个方面因素——供给因素就是旅游网站建设的推动因素,地方政府尤其是旅游企业为了加强其旅游宣传与产品营销,必然会在市场营销时考虑到对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的利用,所以旅游企业数量、区域网络设施水平等有可能是地区旅游网站建设水平和规模的影响因子;需求因素是旅游网站建设发展的拉动因素,而旅游者是旅游网站的主要服务对象和需求方,其他如网民数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网站规模等均可能是其重要的影响因子。

4.2我国旅游网站空间分布的动力机制分析

表3说明,各省区旅游网站的数量与上述各要素之间均在0.001置信水平上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与旅游企业的数量、旅游接待人次之间相关性强烈;与网站总数、网民数和居民消费水平之间相关性显著;与居民消费水平相关性最差。

为了进一步探讨上述各因素对于旅游网站规模分布的作用方向和贡献大小,明确旅游网站规模分布的动力机制,尚须进行进一步的回归分析。

由于还不能确定各因子影响旅游网站规模的性质和程度,故在利用SPSS14.0进行回归分析时,采用逐步法分别尝试构建旅游网站数(r)与上述各因素间的线性回归和曲线模拟方程。从表5和表6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下:从统计学意义上而言,实际影响到区域旅游网站规模的是旅游企业数和旅游接待总人次。而居民消费水平、网民数及网站总数3个因素则与旅游网站的区域分布规模之间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的线性关系;继续用曲线模拟分析方法检验这3个因子与旅游网站数间是否存在着曲线函数关系,曲线拟合结果同样表明,居民消费水平与旅游网站数量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曲线数学关系,而网站总数和网居数与旅游网站数间的拟合结果也不太满意。也就是说,这3个因素在数量上的变化并不会引起区域旅游网站数量的明显增减变化,故而它们都不能视为是旅游网站规模分布的影响因子。

旅游网站数与旅游接待人次及旅游企业数量间的线性函数关系表达式为:y=51.876+0.475xl+0.446x2。

式中,y是旅游网站数量,x1是旅游接待人次,x2是旅游企业数。决定系数R2为0.750;P值为0.005。方程经F检验、共线性容忍度检验及残差检验证明模型可以接受。

确定了影响我国旅游网站规模分布的影响因子之后,为了更精确地检验2个影响因素与旅游网站数量间的数学关系,我们再进一步地运用曲线模拟,来寻求最能精确反映这两个影响因子与旅游网站数量间的关系模型。表7清楚地表明,在对旅游网站数与旅游接待人次间进行曲线拟合(表格中所列的只是R2值较高的几种函数式)时,直线方程的拟合效果并不是最好,三次方程模型的决定系数值0.849明显要高于所有其他函数形式。因此,可得函数关系式:y=22.347+3.49E-005x-3.05E-012x2+8.95E-020x3

式中,y是旅游网站数,x是旅游接待人次。同样的,我们可以证实,旅游网站数与旅游企业数之间的最佳函数关系式为:y= 0.286x(y和x分别代表旅游网站数和旅游企业数)。

由此,我们可以推定区域旅游网站规模分布的动力机制主要如下:

旅游网站的分布规模直接由旅游网站所提供服务产品的供需双方——旅游企业和旅游者来决定:

(1)推动作用:在旅游网站的建设发展中,推动作用反映的是一种供给因素和供给作用。在旅游业和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旅游网络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旅游企业在旅游网站建设和旅游电子商务中必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主流作用,旅游企业的数量规模直接决定了旅游网站的分布规模。

(2)拉动作用:拉动作用反映的是需求作用。旅游网站最终面对和服务的都是游客。建设旅游网站、进行网络营销的目的就是使更多的潜在游客变成现实的旅游者并为这种转变提供各种服务和产品。所以,旅游者的规模、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就必然会直接影响到旅游网站的规模分布和服务内容。因此,旅游者及其规模是决定旅游网站分布规模的一个关键的拉动因素。

其他因素如区域经济基础、信息水平并不能直接影响区域旅游网站的规模分布,它们的数量变化并不会明显影响区域旅游网站规模的变化。

5结论与讨论

5.1结论

本文通过逐步深入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我国旅游网站的分布在全国和各省区内均存在着明显的地理空间差异,网站数量和功能自东部沿海向中西部逐渐减弱;在省域内部,省会城市、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经济发展的城市其旅游网站数量明显较多。

(2)区域旅游网站的数量与旅游接待人次、旅游企业个数间存在着强烈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和信息发展水平及网民数间相关性明显,与居民消费水平间的相关性最弱。

(3)旅游网站的分布规模直接由旅游网站所提供的服务产品的供需双方因素——旅游企业数量和旅游接待规模决定,这两个因素作为旅游网站规模分布的推拉动因素,直接影响到区域旅游网站规模的变化和服务的内容质量。而居民消费水平、网站个数、网民数等并不会影响到区域旅游网站的分布规模,它们的变化不会对旅游网站分布规模形成有效影响。

5.2讨论

(1)如果我们把旅游接待人次作为因变量,以旅游网站数为自变量,我们同样可以发现,两者间存在着强相关性,且二者间存在着显著的曲线函数关系,回归系数(标准化B值为0.817)显著。这是否能解读为,旅游网站确实具有吸引更多游客、提升旅游产品市场份额的显著效果呢?

(2)不管作者是将人均GDP、人均收入还是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或居民消费水平作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进行分析(本文最终选用居民消费水平指标),其分析结果都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与旅游网站数量间的相关性虽然明显,但相关程度在所有因素中是最弱的,且在各种回归分析中均不显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如何解读这个结果?值得我们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旅游驱动力 第7篇

珠江口海岛星罗棋布, 区位优势明显, 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 人类在利用海岛资源发展经济和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导致了海岛自然旅游资源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珠江口地区经济飞速发展, 人们对海岛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大大提高, 对该区海岛的自然资源结构和生态环境产生了很大影响。由于对海岛旅游资源研究不足, 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对海岛旅游资源变化的研究有待深入研究。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海岛大开发背景之下, 研究珠江口海岛自然旅游资源变化数量和变化趋势, 能够为其他区域海岛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指导, 同时对制定国家海岛资源可持续利用开发战略提供有利参考。为此, 本文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 通过研究区内1990年、2000年、2006年三期TM、SPOT影像数据, 对珠江口海岛自然旅游资源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系统分析。

1 研究区概况

珠江口附近的伶仃洋岛群, 是指分布于伶仃洋同一海区内的岛屿, 其形成及地理分布上关系并不十分密切, 但是这些岛屿处于珠江口内部海域, 其开发利用与整个海区的整治与开发关系却十分密切, 因此把它们归属于同一岛群。伶仃洋岛群经纬度位置为112°53'E-114°12'E, 22°23'N-23°13'N。所属行政区都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的地区。

2 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与处理

主要的遥感影像数据为1990年、2000年、2006年三期TM、SPOT影像数据, 从遥感图像的质量来说, 为了使提取信息的精度更高, 结合珠江口地区的气候特征, 选取了大气比较干燥, 少云、少雨的时间比较长的秋冬季影像, 并进行了几何纠正、镶嵌与裁剪、影像增强及影像配准等图像处理;其次是属性数据, 主要为一些文本表格资料;最后为地形图、DEM等基础空间数据。首先对遥感影像进行主成分分析, 然后再进行监督分类。在执行监督分类命令前, 应把用水体指数法提取的水体做掩膜, 再执行命令, 以免干扰监督分类结果。各类目标地物中, 只有无阴影的建设用地裸地能够利用光谱信息较好地与其他地物区分开, 而其他目标地物仅靠光谱特征很难准确提取出来。所以需要指数法、纹理特征法等其他方法参与分类。

2.2 方法

2.2.1 分类后比较法

动态监测主要方法有比值法、植被指数法、图像差分、分类后比较法、主成分分析法、图像回归、图像二值化等[4]。据前人研究, 分类后对比法比分类前对比法精度高, 因此本研究采用分类后比较法对自然旅游资源变化进行遥感动态监测。本文重点研究的海岛自然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主要是短期内变化显著的自然旅游资源类型。采取信息提取后动态对比法, 研究近年来伶仃洋岛群自然旅游资源的动态变化。

2.2.2 海岸线变化速率计算

研究海岸线变化速率的方法有端点法、平均速率法、线性回归法、折剪法, 都已逐渐被引入到岸线变化率的计算中[5]。本研究采用的是端点法、平均速率法。

(1) 端点法

端点法是最常用的分析岸线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的一种方法。它是某两个时期的岸线长度差值与其时间差值的比值, 一般而言, 参与计算的是时间跨度最大的2个数据, 表达式为[5]:

式 (1) 中, L2、L1分别为T1、T2时的岸线长度, V为变化速率。

(2) 平均速率法

平均速率法是相对一组多于2个数据的系列而言的, 对数据组中的每两个时间点值应用端点法, 得到n个V值, 再对所有的V值求其平均值。这样既可以减少选点的任意性, 又降低误差的影响。其数学表达式为[5]:

式 (2) 中, i, j=1, 2, …, n (j>i) ;N=n (n-1) /2;n为数据总数;AVij为对任意两点i, j, AV为平均速率。

3 结果分析

3.1 海岸景观动态变化

解译结果表明:各个海岛的岸线总长度, 除内伶仃岛外, 其余海岛的海岸总长度都增加了。具体变化情况, 见图2。

从图2中可以看出, 研究区海岸类型变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近年来, 各海岸类型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3.2 海岛面积轮廓变化

解译结果表明, 见图3, 在1990-2006年间, 珠江口海岛岸线在人为活动的干预下, 总体呈现出快速向海推进的趋势。

综上所述, 珠江口海岛的整体面积都增加了, 从宏观方面看, 珠江海岛自然旅游资源在景观单体面积上是增加的。

3.3 自然旅游资源景观变化

根据自然旅游资源景观遥感影像分类结果, 1990年、2000年和2006年各类自然旅游资源景观的面积变化如表2所示。

从1990-2006年, 在五大类自然旅游资源景观中, 普通林地先略微减少再上升, 分布范围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水域风光则呈持续减少的态势;红树林景观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的类型。红树林景观增长幅度达5.6300 km2, 增长率为0.351 9 km2/a, 但它的分布范围除威远岛有一小块外, 仅限于淇澳岛。

3.4 自然旅游资源景观空间结构演变

利用三个时相的自然旅游资源景观类型分类结果图, 结合Arc GIS平台, 分别将每两个时期自然旅游资源景观分类结果图进行叠加分析, 得到其面积转移矩阵结果, 见表3、表4。

km2

km2

珠江口伶仃洋岛群自然旅游资源景观的类型转变分两个阶段:1990-2000年 (表3) 间, 普通林地景观和水域风光的减少主要转变成了非自然旅游资源;红树林景观的增加主要来自普通林地景观和其他景观。2000-2006年 (表4) , 其他景观转变为普通林地, 使普通林地增加;水域风光由于转变为其他景观而减少;来自其他非自然旅游资源景观使红树林景观增加。

4 驱动力分析

4.1 海岛政策驱动因素

对于海岛来说, 海岛的整体面积增加、五大类自然旅游资源景观变化, 是长期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但是, 政策可以起到加速或延缓这一过程的作用[6]。各个海岛的发展也与其相关的规划密切相关。中山市东部沿海地区总体规划明确以横门水道为中心轴线, 包括两侧适当范围保护陆域部分的生态[7], 因此, 横门岛园地林地等面积有增加的趋势。根据广州南沙龙穴岛分区 (港区) 控制性详细规划, 龙穴岛分区 (港区) 的功能定位:以外贸集装箱运输为主, 相应发展保税物流商贸等功能, 并结合临港工业开发承担大宗散货的运输[8]。龙穴岛从2001年开始, 在龙穴岛港口的东南侧海域进行大面积围填, 经过几年来的建设, 在围填区大力发展养殖业及运输业;20世纪80年代以前大量的人为干扰, 造成内伶仃岛极大的破坏;1988年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按照深圳市农林渔业局制订的规划, 未来10年 (2006-2015年) , 深圳将重新恢复营造红树林湿地335 hm2, 使全市红树林面积达到504.7 hm2。在珠海市唐家湾地区分区规划调整中列出将淇澳岛建设为生态绿岛[9], 淇澳岛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程度不大, 主要表现在岛中部平原地带城镇化, 部分林地变为住宅和工业用地, 岛西北部有一片围填海区域, 主要用于养殖业。威远岛发展定位是滨海旅游区, 就威远岛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看, 岛的北部和南部主要发展养殖业, 岛的中部以古炮台遗址发展旅游业, 在建设过程中, 大量耕地被占。

4.2 经济利益驱动力

从海岛自然旅游资源的变化及伶仃洋岛群所属的行政区各年GDP情况来看, 经济发展对自然旅游资源结构变化的影响尤为明显。具体表现为:16年间, 红树林在五大类自然旅游资源景观中, 是唯一的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的类型;从整体上看, 水域风光呈减少的态势, 而其他普通林地景观恰好相反, 先略微减少再上升。位于珠三角的中山、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五个市GDP值1990年分别为43.55亿元、319亿元、135.86亿元、41.18亿元、41.18亿元, 2000年分别为345.44亿元、2 492亿元、2 187.45亿元、332.35亿元、332.35亿元, 2006年分别为1 053.61亿元、6 081亿元、5 813.56亿元、746.46亿元、2627.98亿元, 经济增长明显。研究发现[10], 单位面积普通林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低于单位面积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深圳湾福田保护区现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年总价值4 894.4万元, 深圳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功能价值约10.74万元/hm2·a, 其中红树林价值2 702.4万元, 河道价值282万元, 淤泥滩涂价值674万元, 海域价值1 840万元, 基建填土区观光旅游价值260万元, 林地价值76万元。深圳市梧桐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为1.076 4万~1.148 4万元/hm2·a, 显著低于本研究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约占单位面积红树林生态系统生态价值的10%。不同自然资源类型带来的经济收益差别很大, 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类型的转变有着必然的联系, 所以, 在市场机制作用下, 经济利益驱使低收益旅游自然资源类型逐步向更高收益的类型转变。

4.3 旅游人口增长驱动力

海岛旅游自然资源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除了自然因素以外, 更重要的是由于大量旅游人口的涌入, 以及由此导致的海岛的快速发展, 使得海岛旅游自然资源类型发生了质的变化。研究区优越的环境和气候优势使得其对内陆人口旅游有独特的吸引力。同时, 由于海港码头的建设, 以及道路交通等公共设施的完善, 使旅游人口逐年增长。以珠海市为例, 据统计, 珠海市1990年境外旅游人数37.7万人, 国内旅游人数119万人;2000年境外旅游人数97万人, 国内旅游人数814万人;2006年, 珠海市境外旅游人数增加至203万人, 入境旅游人数增长率为18.2%, 国内旅游人数1325万人, 国内旅游人数增长率14.8%。旅游人口的增长必然伴随旅游地以及配套公共设施用地面积的增长, 从而导致自然旅游资源的变化。

4.4 环境保护意识增强

16年间, 红树林的面积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是因为人们对红树林湿地存在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人们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 因此在珠江口地区出现了很多人工红树林, 天然生长的红树林非常少, 几乎不存在, 伶仃洋岛群上增加的红树林也都属于人工林。

5 结论

在海岛岸线和海岛面积方面, 16年间海岛岸线总体向海推进且海岛整体面积增加;从长度来看, 除内伶仃岛外, 整体总长度增加;从海岸类型来看, 基岩海岸变化幅度大于砂质海岸, 除淇澳岛外, 几种海岸类型的长度基本上都呈减少趋势;自然旅游资源景观变化方面, 普通林地先略微减少再上升, 水域风光则相反, 先上升, 再减少, 红树林景观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的类型;伶仃洋岛群自然旅游资源景观的类型变化方面, 与自然旅游资源景观变化一致, 2000年以前, 普通林地景观和水域风光的减少主要转变成了非自然旅游资源, 2000年后, 其他景观转变为普通林地, 使普通林地增加;水域风光由于转变为其他景观而减少;而来自其他非自然旅游资源景观使红树林景观持续增加。

综上分析表明, 研究区自然旅游资源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海岛政策、经济利益、旅游人口数量、环境保护 (以下转至第77页) 意识等几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孙炜芳.福建省海岛旅游开发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2]卢昆.山东省海岛旅游开发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 2004.

[3]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4]樊风雷.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遥感监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广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2007.

[5]庄颖.基于旅游规划实践的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研究:以江西省为例[D].南昌:南昌大学, 2007.

[6]邓红兵, 王英明, 张巧显, 等.江西省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定量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6 (6) :933-938.

[7]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规划科.《中山市东部沿海地区总体规划》描绘辉煌蓝图[EB/OL]. (2005-05-25) [2013-10-05].http://www.zsdp.gov.cn/show.php?sub_id=33&news_id=28786.

[8]广州市交通委员会规建处.广州市南沙区龙穴岛分区 (港区) 控制性规划已公布实施[EB/OL]. (2009-03-13) [2013-10-05].http://www.gzjt.gov.cngzjtwebNewsinformation.aspx?Info_ID=2107.

[9]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局.珠海市唐家湾地区分区规划调整 (2008-2020) [EB/OL]. (2009-07-13) [2013-10-05].http://www.zhzgj.gov.cn/WxContent.aspx?WstName=%B3%C7%CF%E7%B9%E6%BB%AE&MdlName=%B7%D6%C7%F8%B9%E6%BB%AE&ArtId=10134.

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探讨 第8篇

一、区域旅游合作的内生动力因素分析

1. 对创新的追求。

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认为, 区域内在空间上集聚的一组产业综合体构成增长极, 它是推进型的经济部门, 其本身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增长能力, 并通过外部经济和产业关联的乘数扩大效应, 将其经济动力和创新成果扩散到广大腹地, 从而使整个经济通过增长极的带动呈现跳跃式增长。在社会进步系统理论看来, 社会进步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矛盾演进过程, 社会进步的动力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合力”系统。在这个动力系统中, 创新是推动包括区域旅游合作在内的当代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一个地区的旅游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 原有的区域环境已不能为其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创新动力必然驱使它将发展的空间扩展到周边其他地区, 谋求与区域内其他城市或地区旅游业的合作, 从而带动和促进整个区域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2. 区域旅游资源的互补性。

由于自然条件与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作用及各地区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 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不可移动性、地区差异性的特点。不同地区之间的旅游资源数量、结构、质量、分布不可能完全一样, 主导旅游资源也会有显著差别, 因此, 区域内各地区的资源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对旅游合作主体来说, 它们之间存在着的利益互补关系是多方面的, 可能存在着资源互补关系、产品互补关系、交通互补关系等, 其中决定合作行为的最重要的互补关系是资源的互补性[2]。

旅游者在选择目的地时, 一方面要重点考虑与自己本身所处的环境有较大的自然、文化差异的地区;另一方面, 对于相似的旅游地, 一般选择距离较近的地方进行旅游。而区域内的各地区所拥有的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且相互之间距离较近、交通便利, 则彼此互为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 这种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的互补与结合, 使区内联系更加密切, 旅游环境进一步改善, 从而出现相互促进的局面, 增加了整个区域的总体吸引力, 进而使区域旅游的发展呈现出加速推进的态势。因此, 资源互补通常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 互补关系是产生合作行为的动力源泉。

3. 市场竞争的利益导向性。

区域旅游合作的最终动力是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没有经济效益的区域旅游合作是不会长久存在的。Araujo和Bramwell (2002) 认为, 区域旅游合作的原因是区域参与者认为合作可以汇集知识、经验、资金和其他资源, 制定相关的能够被广泛接受的政策并顺利实施, 使得各个参与主体都能获取竞争优势。可见, 从合作中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是区域旅游合作的直接驱动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旅游合作是一种经济理性人在利益驱动心理支配下的经济行为, 是不同行为主体在区域利益纵横交错的条件下对可能实现的利益空间的一种共同追求。通过对互补性产生的潜在利益的追求, 双方都可能通过合作行为而将潜在利益转化为现实利益, 从而获得追加的利益补偿。区域合作不仅为旅游业发展主体的相互交流、合作提供了条件, 而且解决了市场不能解决的分工协作问题, 促进区域间“各尽所能、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如跨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信息网络建设、旅游市场秩序整顿、旅游环境整治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区域联合协商的方式妥善处理好区域分工与协作关系, 在恰当的分工协作中明确各方的职能、责任、权利、利益和义务, 并形成有利于各方的利益分配机制、调控监督机制、约束机制和风险承担机制。总之, 区域旅游合作可以减少地区间的壁垒, 特别是行政壁垒, 有利于建立跨地区旅游产业链, 形成相关产品配套协作网络, 避免雷同开发, 同构竞争, 从而产生旅游空间竞争上的“正的近邻效应”, 形成良性互动的双赢格局。

二、区域旅游合作的外生动力因素分析

1. 政府的调控力。

在市场经济中, 政府的作用存在争议, 但在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中, 政府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主导力量。政府调控力就是政府通过政策、规划等综合因素对区域投资环境的影响, 这种主导力并不直接作用于区域旅游合作。大多数政府行为通过对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而最终作用于区域旅游合作, 进而复合成一股引导或干扰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强大力量[3]。

但也有学者认为, 政府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利益主体之一, 政府之间的合作本身就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内容。因此, 将政府之间的合作, 如政策导向、规划调整等政府调控作为区域旅游合作的一种动力, 在逻辑上站不住脚[4]。但是, 笔者认为, 政府是一个特殊的合作主体, 它既直接参与区域旅游合作, 同时又对另一合作主体———旅游企业的合作行为产生影响。政府的政策、规划等调控行为对企业产生直接的影响, 从而阻止或推进区域旅游合作的进程。政府是区域旅游经济中最有效的调控主体, 也是规范旅游市场和竞争秩序的主体, 它不仅对本地旅游经济起决定性作用, 而且直接影响到跨行政区划的工作协调。在中国现阶段, 如没有了政府的支持和保障, 企业也失去了参与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因此, 笔者认为, 政府的调控力也应成为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 而且是外部动力。

2. 重大事件。

按照Getz (1997) 的定义, 重大事件 (Megaevent) 的容量应超过100万观众, 资本成本应至少5亿美元, 并且其声誉应是一个“必看”活动, 从规模和重要性来看, 重大事件是指能为东道主创造极高层次的旅游、媒体报道、声望或经济影响的活动[5]。奥林匹克运动会和世界博览会是重大事件的典型代表。它不仅能够促进举办地的旅游业发展, 而且能够创造或提升本区域旅游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提高参观者在活动期间的消费数量和消费水平, 延长参观者的停留时间, 激励参观者到周边地区旅游等。重大事件的举办同时也为区域内的旅游合作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打造出以事件举办地为核心的区域旅游圈。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促成江、浙、沪旅游圈的形成[6]。

重大事件的机遇及其特征、旅游产品和消费特殊性, 使得通过区域联合而形成更大竞争力的发展模式, 成为相关各方利益权衡之下的一种必然选择, 也即为区域旅游合作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契机和平台。区域旅游产业的合作受自然条件与旅游资源的禀赋、区位因素与集聚效益、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需求、旅游产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在重大事件的影响下共同作用于旅游产业, 彼此关联、相互整合, 使得重大事件为区域旅游产业合作提供了强大动力, 成为推动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加速器。

三、结论与建议

1. 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包括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 二者共同作用, 影响区域旅游合作的进程。

对创新的追求、市场利益最大化的驱动、区域旅游资源的互补性等对区域旅游合作的作用, 其形成机理更多的表现为由内及外的扩张力, 因此是内生动力。而政府调控力、重大事件的举办等是促使个体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有序发展的一种由外到内的外在驱动力, 它对区域旅游合作的演化起到促进、延缓和修正的作用。当外生动力和内生动力耦合得较好时, 就会促进区域旅游的发展, 反之亦然。

2. 内生动力的存在决定了区域旅游合作是区域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因此, 政府和企业应顺应发展的需要, 积极主动地寻求机遇, 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 加强和促进区域旅游合作。政府要依据政府的职能在政策、标准制定和权益维护方面提出建议, 旅行社、饭店和景区等市场主体应该在产品的打造, 比如旅游纪念品、旅游线路、旅游市场环境的配套和主体环境上有所作为。

3. 政府是区域旅游合作的主体, 也是合作的外生动力。

因此, 政府应该在区域旅游合作中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加强政府之间的合作, 拓展合作的空间和内容;另一方面, 政府也要通过改善区域内的交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去引导、促进和保障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

4. 重大事件是促使区域旅游合作的一种新的动力, 而且是外生动力。

世博会、奥运会等重大事件的举办, 能够带动举办地以及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重大事件的成功举办也需要包括整个区域的共同合作和相互支持, 也即为区域旅游合作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契机和平台。因此, 应积极利用世博会等重大事件的举办, 加速推进区域旅游合作的进程。

摘要:区域合作是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探讨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包括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 二者共同作用, 影响区域旅游合作的进程。其中, 对创新的追求、市场利益最大化的驱动、区域旅游资源的互补性等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内生动力;而政府调控力、重大事件的举办等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外生动力。

关键词:旅游业,区域合作,动力机制

参考文献

[1]薛莹.对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中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2) :26-29.

[2]李树民.区域旅游合作的行为模式与动力机制[J].旅游学刊, 2005, (3) :10.

[3]靳诚, 徐菁.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演化动力机制探讨[J].旅游学刊, 2006, (12) :43-47.

[4]宋子千.也论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J].旅游学刊, 2008, (2) :46-50.

[5]Getz, D..Event Management&Event Tourism[M].NewYork:Cognizant Communication Corporation, 1997:331-352.

旅游动力系统结构研究 第9篇

旅游的概念界定被认为是一道世界性难题,焦点在于旅游活动的外延到底有多大[1]。要理解旅游,就必须理解旅游系统和旅游活动。本文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系统哲学、一般系统结构理论、复杂性理论和旅游学为理论依据,分析各旅游适应性主体活动的根本动力,解释旅游动力系统的结构及其演化机制,并以我国国家旅游局近八年的文件通知为研究对象进行论证。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认为,主动性或适应性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抽象的概念,并不一定就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活的”意思;只要是个体能够在与其他个体的交互中表现出随着得到的信息不同,而对自身的结构和行为方式进行不同的变更,就可以认为它具有主动性或适应性;适应的目的是生存和发展。因此,“适应性主体(adaptive agent)”和“利益相关者/利益主体(stakeholder)”是这两个不同的概念:适应性主体是理论上的术语,而利益相关者是实践中的术语;适应性主体是宏观层面的、抽象的;而利益相关者是微观层面的、具体的;适应性主体应用于战略层面的系统思考;利益相关者应用于作业层面的系统分析和协调层面的系统管理。

一、旅游动力系统的集合性

系统哲学观念认为,整体是一种力的系统、结构和综合体,是作为一个单元来行事的;整体通过新陈代谢而使自己不断地更新。CAS理论认为,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不是简单的、被动的、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主动的适应关系。以往的历史会留下痕迹,以往的经验会影响将来的行为;这种情况下,线性的、简单的、直线式的因果链不复存在,实际的情况往往是各种反馈作用(包括负反馈和正反馈)交互影响的、互相缠绕的复杂关系[2]。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事物内部的基本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3]。因此,我们认为,旅游适应性主体活动的根本动力就是旅游适应性主体活动的基本矛盾,旅游系统内部的结构变化是旅游系统演化的直接动力。

旅游系统可以概括为:一个通过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完整旅游经历,而使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它是一个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旅游动力系统是旅游系统的战略子系统。在旅游各部分的相互关系中,“旅游适应性主体”是主动的,其他不过是被动的组成部分。旅游适应性主体可以概括为旅游者、旅游产业、目的地政府、客源地政府、旅游社区五大类。首先,旅游系统的核心是“高质量的完整旅游经历”,而影响完整旅游经历质量的是旅游适应性主体。其次,旅游系统中最大的变量是旅游者的行为变量。旅游动力系统是由各旅游适应性主体的根本动力构成的,包括旅游者活动的根本动力e(p1)、旅游产业活动的根本动力e(p2)、目的地政府(即旅游主管部门或目的地管理组织)活动的根本动力e(p4)、客源地政府活动的根本动力e(p5)、旅游社区活动的根本动力e(p3)5个要素构成的;联结这五个要素的枢纽是高质量的完整旅游经历。以上五个要素的内部关系,以及这五个要素彼此之间的外部关系,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的集合就构成了旅游动力系统的结构。这5个要素处于动态的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之中,要素之间形成了42个关系环[4]。

旅游适应性主体活动的根本动力就是旅游适应性主体的基本矛盾。旅游者活动的基本矛盾是指人们生活在时间、空间、人势方面的有限性与客观世界在时间、空间、人势方面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旅游产业活动的基本矛盾在于,旅游者需求一次完整的旅游经历,与各旅游接待单位一般只生产旅游者活动“日程安排中某一时段”的“货物和服务(goods and services)”之间的矛盾;目的地管理组织活动的基本矛盾是指,目的地旅游主管部门通过发展旅游以取得更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利益,与旅游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资源、生态环境产生负效应之间的矛盾;客源地国家或地区各级政府促进和发展旅游事业、增进社会文化繁荣、加强国际理解与和平、尊重人类基本的自由和权利,与旅游对客源地政治、社会、文化、经济负效应之间的矛盾,是客源地管理组织活动的基本矛盾;社区居民活动的基本矛盾是指社区居民未能参与旅游决策和授权管理,与旅游决策影响到社区居民的福利之间的矛盾。

综上所述,旅游动力系统的集合性可用数学上的集合符号表示为:旅游动力系统={ 旅游者活动的根本动力,旅游产业活动的根本动力,目的地政府活动的根本动力,客源地政府活动的根本动力,旅游社区活动的根本动力}。

二、旅游动力系统结构的分析

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处理,是复杂性研究的方法论原则;这并非否定复杂性研究也需要简化,而是强调存在与经典科学不同的简化路线或指导思想;复杂性要求必须在保留系统产生复杂性之根源的前提下进行简化[5]。对旅游动力系统结构模型中的42个关系环进行简化分析,可以为旅游分支学科的创建提供研究思路和研究对象,廓清旅游分支学科的研究边界[6]。

(一)“旅游小魔术三角”存在的关系环

从微观层面看,旅游直接动力系统包括旅游者活动的根本动力e(1)、旅游企业活动的根本动力e(2)、旅游社区活动的根本动力e(3)三个要素,它们是通过“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来联结的。研究旅游者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研究旅游产业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人们的生态意识,更好地发挥旅游在提升、优化国民经济结构中的作用,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研究旅游社区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如何更好地进行目的地的开发与管理,改善接待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由于旅游直接动力系统是由旅游者活动的根本动力、旅游产业活动的根本动力、旅游社区活动的根本动力3个要素构成的系统,它的关系环数具有最大值5个。

如图1所示,系统Z(3)构成了一个“旅游小魔术三角”,t时刻具有5个不同的关系环,可以用数学公式记为:

1.“旅游企业↔旅游者”构成的关系环Y1(t),它是旅游经济学、接待业管理等学科的理论依据(“将感受/体验/经历/阅历作为旅游产品的学派”、“将旅游吸引物作为旅游产品的学派”、“企业内的价值链”、“企业间的价值链”、“电子商务对旅游价值链的影响”)。

2.“社区居民↔旅游者”构成的关系环Y2(t),它是旅游人类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依据,它已成为西方旅游研究文献的主题,包括“真实性”等理论。

3.“旅游企业↔社区居民”构成的关系环Y3(t),它是旅游生态与环境、闲暇研究·户外游憩等学科的理论依据。

4.“旅游企业→社区居民→旅游者→旅游企业”构成的关系环Y4(t),它是旅游企业发展战略、旅游企业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依据。旅游企业出于经济交换的目的,向旅游者提供产品,无微不至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同时由于有责任改善接待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如优先雇佣当地居民、利用旅游企业的设施向当地居民提供便利条件,甚至向当地居民授权旅游发展等(“从企业角度明确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5.“社区居民→旅游企业→旅游者→社区居民”构成的关系环Y5(t),它是社区发展战略与设计、旅游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依据。旅游企业通过促销活动吸引游客,同时有责任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社区驱动旅游发展”)。

(二)“旅游大魔术三角”中存在的关系环及其解释

从宏观层面看,由于旅游间接动力系统是由旅游者活动的根本动力e(1)、目的地政府活动的根本动力e(4)、客源地政府活动的根本动力e(5)三个要素构成的系统,它们之间形成了“旅游大魔术三角”,它的关系环数具有最大值5个。

如图2所示,系统Z(3)构成了一个“旅游大魔术三角”,t时刻具有5个不同的关系环,可以用数学公式记为:

1.“目的地↔·↔旅游者”构成的关系环Y6(t),它是旅游市场营销类、旅游公共管理、旅游法规类、规划设计类、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旅游公共管理等学科的理论依据。

2.“客源地↔·↔目的地”构成的关系环Y7(t),它是旅游地理学、文化民俗类等学科的理论依据。

3.“客源地↔·↔旅游者”构成的关系环Y8(t),它是旅游教育与人力资源等学科的理论依据。客源地政府和旅游管理机构出于政治等原因考虑控制旅游者的流向和流量,为提升公民的旅游素质对中小学生开展普及性的旅游教育等。

4.“客源地→·→目的地→·→旅游者→·→客源地”构成的关系环Y9(t),它是旅游政治学、旅游标准与质量管理、旅游产业管理、旅游发展战略、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等学科的理论依据。客源地政府和旅游管理机构对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人们的生态意识(“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与经济效应的关系”);引导修学性、体验性、生态性等的教育旅游,规范旅游者的行为(“可持续旅游管理教育”);对旅游灾难、危机等偶发事件进行预警和善后处理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目的地管理战略”)。

5.“目的地→·→客源地→·→旅游者→·→目的地”构成的关系环Y10(t),它是旅游服务与安全、旅游生态环境等学科的理论依据。目的地政府通常承担着树立目的地形象,开展目的地营销,提高目的地的可进入性,向游客提供服务,无微不至地满足游客需求的任务(“目的地形象与营销”、“目的地竞争与合作”、“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同时,目的地政府对于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即促进目的地的公平发展(“从政府角度明确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改善接待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旅游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旅游业作为消除贫困的发展战略”),强化人们的生态意识,以及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存在的环境质量(“生态旅游认证与可持续旅游认证”、“自然目的地的管理”、“文化的可持续性”)。

三、旅游动力系统结构的演化

掌握旅游系统动态原理、研究系统的动态规律,可以使我们预见系统的发展趋势,树立起超前观念,减少偏差,掌握主动,使旅游系统向期望的目标顺利发展。

(一)我国旅游发展历程回溯与阶段划分

系统的本质是“过程的复合体”。从动态上揭示旅游动力系统结构演化的机制,表明了旅游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7]。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为建国初至1977年的政治接待时期,以1949年成立的厦门“华侨服务社”和1954年成立的“中国国际旅行社”这两个机构的建立为标志。旅游部门以政治性接待为已任,基本上只从事接待来访友人的工作。这个时期的旅游发展主要由入境旅游者和目的地政府驱动,入境旅游者活动的根本动力可能更重要。

第二时期1978年至2003年的“赶超战略”时期,旅游发展主要由旅游者和旅游产业驱动。以邓小平同志于1978至1981发表的关于发展旅游业的五篇谈话为标志,我国旅游业确立了“适度超前的赶超战略”。1978年至2000年,旅游者活动的根本动力更重要,我国旅游业经历了从单一入境旅游市场发展模式,到入境旅游、国内旅游两个市场并举,再到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个市场的发展过程。2001年至2003年,旅游产业活动的根本动力更重要,例如,199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0年1月国家旅游局提出“建设世界旅游强国,培育新兴支柱产业”的宏伟目标,2001年1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旅游发展工作会议,我国旅游业确立了“全面创新的持续赶超战略”,随后全国有24个省提出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来发展[8]。

笔者在我国国家旅游局网中查阅到工作通知403条(2001.8-2008.8),近8年每年有关各旅游适应性主体的文件所占的百分比如表1所列。工作文件中几乎没有涉及到旅游者活动和旅游社区活动,说明这两个因素是微观因素,主要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引起人们的重视,几乎没有纳入国家政府的管理视野(但已成为西方旅游学者研究的热点领域);大量的工作文件是关于对旅游产业、目的地政府和客源地政府的管理,2001-2002两年,涉及旅游产业的文件占67%,而且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旅行社管理、景区景点管理;目的地政府次之,占29%,而且内容几乎都是境外接待社资格方面的公告;但在2003-2008年,涉及目的地政府的文件居第一位(50%),旅游产业次之(41%)。这充分说明:第一,2003年是一个转折点;第二,2003年以前,我国旅游产业活动的根本动力居于主导地位,这与我国确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和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是分不开的。

第三时期为2003年至2008年“旅游可持续发展”时期,旅游发展主要由目的地政府和旅游产业驱动。以国家旅游局下达的三个文件即“2002年度通过复核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单”(2003-3-4)、“旅游经营单位预防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预案”(2003-4-16)和“关于加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管理的通知”(2003-9-1)为标志。没有旅游活动就没有旅游系统,SARS让旅游界看到了旅游系统的真实存在、旅游系统的边界和目的地政府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2003-2008年六年间国家旅游局工作通知中有关各旅游企业的文件分布如表2所示。前三年有关旅行社和旅游景点的文件各占一半,没有关于旅游饭店的文件;但在2006年关于旅行社的文件数上升至68.0%,关于旅游景点的文件下降至12.0%,并开始出现关于旅游饭店的文件;在以后各年里,有关旅行社的文件都保持绝对领先地位,而且比重在半数以上。这充分说明,旅行社对整个旅游系统的协调管理占有优势地位。2006年有关旅行社的文件绝大部分是注销、取消、暂停、恢复出境游组团社的资格问题,小部分是关于旅行社保险、质量保证金和业务年检的问题;有关饭店的文件主要是关于绿色饭店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的第一号文件是“关于在全国旅游行业开展向文花枝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这是关于旅游团的安全问题,其实也是关于旅行社问题,尽管笔者在统计时将导游管理纳入目的地政府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2008年2月首次出现针对旅游业而不是企业的文件,内容关于做好(汶川大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发展有关工作的意见。以上分析说明,目的地政府直接或间接通过旅游企业(境内和境外)促成旅游可持续发展。

资源来源:由国家旅游局网网上资料整理而成,http://www.cnta.gov.cn/html/gztz/index_21.html,2008-08-09。

资源来源:由国家旅游局网网上资料整理而成,http://www.cnta.gov.cn/html/gztz/index_21.html,2008-08-09。

目的地管理的内容涉及到14个方面,按文件数目排列依次是:旅游安全/突发事件、黄金周及其他统计、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审核或其他机构审批、客源地管理职能、表彰先进个人或标杆企业、优秀旅游城市及其他目的地管理、导游及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国家政策法律、旅游规章条例、目的地营销、游客投诉与质量监督、游客教育、旅游市场秩序和其他。“表彰先进个人或标杆企业”主要关于全国旅行社百强名单、表彰巾帼文明岗和巾帼建功标兵、全行业向全国模范导游员和全国优秀导游员学习、旅游行业全国青年文明号等方面;“导游管理”体现在开展导游管理网络联网大检查、导游IC卡联网交叉检查等;“国家政策法规”是关于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推进旅游诚信建设、海峡两岸旅游交流等;“旅游规章条例”是关于对旅游规章的清理、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绿色旅游饭店》标准实施、旅游景区商标知识产权保护、旅游资源保护暂行办法、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标准等;“目的地营销”是关于中国国际旅游网上博览会、中国旅游主题及宣传口号、中国旅游网改版建议等;“游客投诉与质量监督”是指公布黄金周旅游投诉电话、黄金周涉及旅行社投诉处理、旅行社团款纠纷投诉等;“游客教育”是指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中国公民出国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旅游市场秩序及其他”是指旅游业在非典后的恢复与振兴中进一步规范和整顿旅游市场秩序;“科研”是指中国旅游研究院招聘、国家旅游局科研课题管理办法。

2003-2008年六年间有关目的地管理文件的内容分布如表3所示。这些数字显示国家旅游宏观管理的几个特点:旅游安全/突发事件飚升到第一位,2003年防治“非典”和2008年“抗冰救灾”、“抗震救灾”使旅游危机管理成为旅游主管部门的头等大事;黄金周预报及其他统计反映了目的地政府利用需求管理手段防止“旅游超载”;规划设计单位资质审核或其他机构审批反映了目的地政府通过规划手段缓解旅游社区活动的基本矛盾,2003年1月首次出现关于旅游规划机构资质的公告;客源地管理职能体现在对旅行社的管理,例如旅行社经营出国旅游业务资格、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出境游组团社发生游客滞留情况、出境旅游合同、境外旅行社接待中国旅游团队的资格和可以组团前往的目的地国家。2006年7月首次出现“旅游系统”一词,将原来的称呼的“旅游行业”改为“旅游系统”。

资源来源:由国家旅游局网网上资料整理而成,http://www.cnta.gov.cn/html/gztz/index_21.html,2008-08-09。

(二)旅游动力系统诸要素的竞争

1.旅游适应性主体活动的根本动力是分等分级的,呈波浪式涌现。一般来说,只有在低级次的矛盾统一以后,才会进一步追求较高级次矛盾的统一,而且低级次的矛盾统一的程度越高,对高级次矛盾统一的追求就越强烈。旅游动力系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系统结构也是不同的,如图3所示。旅游发展水平在0A时,旅游者活动的根本动力占第一位、旅游产业活动的根本动力次之;旅游发展水平在BC时,目的地政府活动的根本动力跃居首位,旅游产业活动的根本动力、客源地政府活动的根本动力次之;在D点以后,旅游社区活动的根本动力、客源地政府活动的根本动力已成为主流。

旅游核心性产品是指高质量的完整旅游经历,但在不同的旅游发展水平下,旅游核心性产品的生产主体及其关系是不同的。旅游者和旅游服务诸行业/企业在旅游核心性产品的生产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随着旅游发展水平的提高,目的地政府、客源地政府、旅游社区在旅游核心性产品的生产中起着越来越强的主导性作用。

2.矛盾的存在是促使旅游产生某种驱动行为的基础。当事物不存在矛盾时,也就没有事物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反之,若事物矛盾存在,就必须存在着事物发展的动力因素。五个旅游适应性主体活动的根本动力是旅游系统生来就有的,但在不同国家、不同目的地、不同的旅游发展水平下,旅游系统的动力相对强度、显露程度可能不同。例如,有的国家发展旅游非常注重“创汇情结”,而有的国家发展旅游在拥有了一定的外汇后就转而追求更高级次矛盾的统一,对旅游创汇看得比较淡。另外,即使是同一个国家发展旅游,在不同的情况下也会有不同的、需要优先考虑统一的某种矛盾。

3.当某种矛盾的对立得到统一以后,这种矛盾也就失去了对旅游系统发展动力的唤起作用。当某一级次的矛盾对立得到统一以后,下一级次尚未统一的矛盾就会成为旅游系统的动力。高级次的矛盾,不仅内容比低级次矛盾广泛,统一的难度也大[9]。

四、旅游现象的性质

“旅游现象”是指旅游系统的表现特质。旅游充满了多种多样的矛盾,是一个矛盾复合体,但由于旅游发展的水平不同,矛盾的主次程度、显露程度可能不同。其中通常存在一个主要矛盾,它决定和制约着其他许多个次要矛盾,旅游现象的性质就由这个主要矛盾来决定。由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而旅游现象的性质就不是一成不变,在不同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此外,由于五种旅游适应性主体活动的根本动力在不同时期,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由于它们的力量和关系不同,使旅游现象呈现出不同的性质。

各种旅游适应性主体主导“旅游性质”的时代从来不会在某一年份截然地开始和结束。相反的,存在着旋律的重叠,各种主题在大调、小调的各种调式的变换中演奏出来。例如,当旅游者活动的根本动力居主导地位时,旅游现象呈现出文化性。当旅游产业活动的根本动力居主导地位时,旅游现象呈现出经济性。当目的地政府活动的根本动力居主导地位时,旅游现象呈现出“可持续性”,其中,当人类关怀子孙后代的利益而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模式,导致各旅游适应性主体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居主要矛盾时,旅游现象呈现出“生态性”;当客源地政府活动的根本动力居主要矛盾时,旅游现象呈现出“人权性”。当旅游社区活动的根本动力居主导地位时,旅游现象呈现出社会性。

参考文献

[1]窦群.区域旅游产业定位的理论困惑及其影响[J].旅游学刊,2001(1).

[2]孙东川,林福永.系统工程引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17-123.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43-692.

[4]林福永.一般系统结构理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49.

[5]孙东川,林福永.系统工程引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12.

[6]吴必虎,黎筱筱.中国旅游专业教育发展报告[R].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2005-08-15.

[7]孙东川,林福永.系统工程引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15.

[8]袁国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研究[J].旅游科学,2004(1):17-21.

旅游业山西发展新动力 第10篇

2003年, 山西省GDP增速居全国第五位, 而煤炭、电力、冶炼化工等高污染高耗能的行业对山西GDP增长贡献高达68%, 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 虽然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确是以“高污染, 高耗能”的严重代价换取的。随着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重, 以及安全事故的频发, 煤炭企业的改革成为山西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而山西经济转型又要走向何方呢?旅游业无疑将成为山西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一、山西发展旅游业的必要性

1. 环境保护的需要山西省长期以煤炭为主导的

产业结构模式, 造成了大量的资源生态破坏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2006年《山西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 山西有11个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均未达国家二级标准, 生态环境急需得到改善。旅游业被称为“无烟产业”, 如果发展规划得当, 对环境产生的破坏甚少, 甚至在一定层面上会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

2. 旅游业自身的特点旅游业的综合性强, 关联性

高, 带动作用大, 是当今发展最快, 前景最广的新兴产业之一。加快山西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来“一业兴, 百业旺”的乘数效应。旅游业属高附加值行业, 旅游业的发展, 可带动山西区内餐饮、住宿、交通、购物、娱乐、建筑等多种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优化产业结构, 成为山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3. 有利于加强区域合作, 促进对外交流旅游业是增强地区交流合作的良好载体。

山西应在保证省内游的基础上, 积极拓展国内游和入境游, 吸引更多的省外甚至国外的游客, 以旅游业为平台, 宣传山西, 提升山西形象、扩大知名度, 为山西经济创造更多更广的发展空间。

二、山西旅游业发展的优势

1. 资源优势山西省是我国的文化大省, 旅游资源

丰富, 是我国文化遗产最多的省份, 也是我国地面文物最多的省份, 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271处, 占全国的11.5%, 踞全国首位, 有“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之称。北部有著名的云冈石窟、悬空寺、应县千年木塔;中部晋中地区是晋商文化的发源地, 有平遥古城、乔家大院等众多的文化遗产。除此之外, 山西还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 如:北岳恒山、壶口瀑布、绵山、太行山大峡谷等。

2. 区位优势山西位于华北中部, 通达南北, 连接东西, 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十分优越的地缘优势。

临近北京和天津这两个经济发达的直辖市, 且各主要旅游区距此两地均在500千米-800千米范围内, 有着良好的客源地优势。山西位于西安、郑州、洛阳、开封等几大旅游热点之间, 受这些热点的旅游辐射作用影响明显, 可以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效应, 促进本省旅游业的发展。

3. 政府政策支持山西省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重点发展旅游业和现代物流业。

此外, 从省委九届一次会议中确定的《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到将旅游业发展成为山西省四大新兴产业之一, 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旅游工艺品和纪念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这一系列政策的提出, 为山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是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土壤。

三、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山西省虽然旅游资源丰富, 但发展状况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 却不容乐观。虽然近年来山西旅游业的开发状况有所改善, 但仍与资源丰富的旅游大省不相匹配, 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开发。

1. 交通滞后对旅游业发展的阻碍

山西交通滞后对旅游业的阻碍主要表现在省内和省外两个方面。对于省内交通来说, 山西地貌主要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制约了交通的发展, 各旅游景点的通达性差, 极易造成堵车。

对于省外交通来说, 由于山西省是煤炭大省, 晋煤外运造成的煤旅冲突严重, 通往省外的干道, 经常由于煤炭运输的影响而造成长时间堵车, 给客运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2. 旅游形象不明确, 产品结构单一

山西虽然旅游资源丰富, 有著名的平遥古城、乔家大院、云冈石窟等, 但没有像其他省份那样, 形成自己鲜明的旅游形象。而且山西长期以来以发展重工业为主, 人们一提起山西, 往往与煤炭、污染这些名词挂钩, 严重影响了山西旅游形象的树立。产品结构方面, 山西旅游业发展主要还是以原始的门票收入为主, 旅游模式单一, 创新不足, 对资源的文化和商业价值挖掘不足。

3. 基础配套设施差, 营销管理水平低, 市场秩序混乱

山西旅游基础设施, 总体来说, 数量少、档次低、分布不均, 仅以省内酒店来说, 截至2008年, 山西省星级酒店335家, 占全国的2%—3%, 这样的规模很满足把山西旅游业发展为支柱产业的需要。此外, 山西旅游业整体素质较差, 缺乏管理, “欺瞒游客”、“被宰被骗”现象时有发生, 严重损害了山西的旅游业的形象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付伍明.以旅游业为先导促进山西经济多元化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0) :13433.

[2]李慧.山西省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科学之友 (B版) , 2006 (9) :86-87.

旅游驱动力 第11篇

关键词:中职技能大赛旅游专业教学改革驱动

自2007年起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委每年都联合举办全国范围内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大赛是对职业学校办学成效的检验,也是对学生技能水平与就业能力的考量,更是学校把握市场脉搏,达到学用对接的有效途径。

黄山市中华职业学校地处旅游胜地——安徽省黄山市市府所在地,1996年学校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多年来,学校通过技能大赛的磨炼,不断思考、总结和改进,不仅在历年市赛、省赛上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连续6年获得全市导游服务技能大赛金奖,2013、2014连续2年获得客房中式铺床、中餐宴会摆台技能大赛金奖,2014年夺得全省导游服务技能大赛的头名),而且进一步推动了学校旅游专业教学改革的进程,提升了专业建设水平,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以技能大赛为驱动,优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

技能大赛吸收了行业发展的核心、前沿技术,反应了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赋予了专业教学新的内涵。学校将教学改革与技能大赛紧密结合,依托大赛标准和企业核心岗位群的实际需要,重构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导游业务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酒店服务能力和职业能力”四大能力为目标,设置了导游业务模块、语言能力模块、服务能力模块、基础素质模块以及拓展能力模块课程,突出实践实训课程的设置,注重课程逻辑结构层次及有序衔接。按照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循环交叉,不断推进”的方式组织教学,课程设计中强化见习、实习和校内教学的互动,分阶段进行学习实践,同时穿插校内专业比赛和技能月活动,构筑基本技能训练、岗位要求的职业能力训练和专业综合能力训练等层次、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的课程体系。围绕大赛学校建设了《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前厅与客房服务》、《中国旅游地理》、《旅游服务礼仪》等5门省级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不断充实,课程建设成效明显。

二、以技能大赛为驱动,推进旅游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1.技能大赛引领课程内容的变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学校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向导”的办学方向,课程内容要主动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而技能大赛正是学校了解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好机会。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旅游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黄山市中华职业学校在课程教学的具体实施中,加大与技能竞赛相关的课程与实际操作,将“应知”内容纳入相关主干课程,“应会”技能纳入相关实训课程,以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为主线,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学习领域,突出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2.技能大赛引领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变革

技能大赛吸取了行业发展的前沿技术,起到了示范教学的作用。学校将导游服务、酒店服务技能大赛的规范融入到旅游专业每一门课程、每一个项目的教学中,并及时将技能大赛的内容和标准提炼转化为教学项目,不断补充和完善项目课程教学,推进竞赛内容的普及化教育。以技能大赛为驱动,学校规定了“前厅服务”、“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导游服务”四个模块的技能训练与达标方案,将技能大赛中先进的理论引入到专业课教学中,进行教学项目的开发与设计。以客房服务模块为例,教师将客房服务工作按照服务程序分成一个个项目,从接待准备、介绍客房、清扫客房、夜床服务、日常对客服务到送客服务等,逐一完成各项学习任务。通过具体教学方案的实施,让学生独立地、规范地、创造性地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掌握技能操作的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这种以任务为驱动、以行动为导向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的传授知识为解决问题,是一种以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综合应用知识、技能、素质来完成具体任务,引导学生从学习的客体变为主体,化被动为主动,亲自动手,亲自操作,真正从知识型的学习转换到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上来。

3.技能大赛引领考核评价体系的变革

技能大赛规范了对专业教学的评价标准,促进了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接轨。学校在教学中参照大赛的标准,改革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考核对技术应用能力具有重要保障作用的基本理论,更加强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并将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基本要求融入考核标准,探索“三结合”的考核形式,即“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技能考核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考核相结合”。以中餐宴会摆台项目的教学评价为例,该项目依据企业标准,借鉴国赛评分标准的指标,既有对工作过程和质量的考核,也有仪容仪表、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考核指标,比重占到了35%;评价的主体既有学生的自我评价,也有小组成员的互评,还有教师的综合评价;每一项评价指标都明确列出操作的具体步骤和要求,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比对找差,具有较操的可操作性。

三、以技能大赛为驱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技能大赛不仅是参赛学生的技能大比武,也是指导教师专业水平的大比拼。大赛要求专业教师不仅需要较全面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从黄山市中华职业学校多位旅游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赛的经验来看,专业教师带队参赛,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有很明显的作用。

首先要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要想在大赛中取得好的成绩,教师必须了解行业中的最新动态,熟悉行业岗位标准,掌握生产一线技能,从原来单纯完成教学任务转向与企业合作,由单一教学型向具有“产学研”综合能力的教师转变。

其次是让教师进入企业进行锻炼,依托技能大赛,学校对旅游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技能水平制定高标准,实施严要求,将专业技能提升与课堂教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级、省市级的骨干教师培训及出国进修,政策鼓励专任教师到旅行社、酒店等企业顶岗锻炼,积累实践经验,促使教师全面掌握用人单位对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和相关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提升专业教学能力。目前,学校旅游专业的双师比例达100%,90%以上教师考取国家导游员、餐厅服务技师、客房服务高级工、总经理资格证、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等证书。

四、以技能大赛为驱动,加强旅游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技能大赛强调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工作情境内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以此为导向,学校的教学、实训条件必须不断优化。黄山市中华职业学校在旅游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广泛听取企业专家对实训室的总体布局、设备配置、环境布置等方面的建议,了解行业、企业的最新工艺、技术要求,不断完善硬件配套设施。可以说,技能大赛给学校实训条件的改善带来了契机。目前,学校的中、西餐厅、前厅、客房、导游模拟等实训室的实训条件已基本满足技能大赛的要求,实现与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的“零距离”对接。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建好

实训基地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突出的大赛成绩为学校旅游专业建设质量赢得了良好的口碑,目前已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旅行社、景区、酒店等)十余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旅游专业的教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

五、结语

学校旅游专业的教学改革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要求为导向,所设置的课程完全是以提高学生应用技能为目的。不断推进的课程整合,对该专业和学校的未来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自进行教学改革以来,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都形成了良好的氛围,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显著提升。旅游专业建设正朝着发挥优势、体现特色、增强竞争力的方向发展,真正实践了教育部相关部门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宗旨和意义,达到了以赛促改,以赛促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娥.对旅游专业教学的分析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

[2]贾艳丽.基于职业技能竞赛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职教通讯,2013(8).

[3]范贤仁.职业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有效结合的研究[J].才智,2011(11).

[4]陶成兵.以技能大赛为动力引擎,全面推进中职教学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1(17).

[5]李名梁,李媛媛.我国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影响分析[J].职教论坛.2012(24).

[6]刘焰.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力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3).

[7]李彦.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功能与定位探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3(7).

高职旅游专业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研究 第12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旅游专业,校企合作,动力机制

国家“十二五”规划对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 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要提升我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就需要大批具有实践经验的高素质旅游人才。校企合作育人模式能够实现培养旅游一线高素质人才的目标。由于种种原因, 校企合作面临诸多困难, 缺乏动力机制, 探索能够促进校企合作顺畅进行的动力因素, 对高职旅游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完善政府导向机制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解决我国现阶段人才需求与供给错位矛盾的现象, 高职院校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无缝对接, 就必须重视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 这也是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从国际经验来看, 政策因素是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1], 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实现企业界参与校企合作的第一动力。纵观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早期的校企合作大多属于政府驱动型。因此, 国家法律、政策的支持将会成为推动我国企业界参与校企合作的强大动力。

(一) 要加大对高职教育的宣传和扶持力度

长期以来, 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实际地位偏低, 办学条件不高, 没有吸引力;同时, 人们受到传统旧观念的影响, 认为职业教育没有前途、低人一等。这些错误观念长期影响着人们对高职教育的看法, 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 国家必须从政策、法律制度等层面加大对高职教育的宣传和扶持力度, 让更多的人了解职业教育, 消除家长和学生对高职教育的偏见。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在招生、人才培养以及就业等方面给予高职院校更多的政策支持, 以利于高职教育向着良性发展。我国现仍处于经济体制改革阶段, 市场经济体制虽已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 要完全依靠市场经济力量来带动校企双方自主结合还存在很多困难, 因此, 政府的产业、税收以及金融等相关政策就成为影响企业和职业院校参与合作教育的重要政策措施[2]。

(二) 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西方发达国家在高职教育发展初期都采取了立法干预, 建立了相应的法律体系, 这是其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也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 以促进高职教育发展和校企合作, 但是具体到实施阶段, 还是暴露出校企合作乏力的问题。要促进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质量, 不能够仅仅依靠国家或地方政府出台一些利好政策, 还必须从立法的层面来确定高职教育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为政策执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才能实现教育部门、校企双方以及行业组织等各方面的共同合作。

(三) 要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投入

职业教育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 这是其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本质属性。这就决定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环节, 要有实训基地和相应的配套设施, 以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地在实训实践中学习专业技能。因此, 职业教育的成本投入较高, 应该是普通教育的2-3倍, 而现实情况是, 国家在高职教育上的投入还远远没有达到要求。例如, 2007年我国财政预算拨款中, 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比重分别占20.3%和9.3%, 占国家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 其教育经费投入比例还不及普通高等教育的一半, 这意味着高职教育教育经费投入尚有很大的空间。这就要求国家和地方政府必须重视职业教育, 加大对高职教育的资金投入。

二、建立校企双方利益驱动机制

校企合作不仅是高职教育的重要育人模式, 更应该成为校企双方的经济目标和行为。动力是为一定的目标和利益所驱使的, 要想校企合作进行的深入持久, 就必须找到双方利益结合点, 建立利益驱动机制。唯有如此, 才能充分调动校企双方的积极性, 达成稳固、持久、高效的校企合作关系[3]。如何实现学校与企业互利互惠, 达成双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应该成为职教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方向。

(一) 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

经济利益是企业界参与校企合作的目标之一。在市场经济大发展的当今社会, 企业作为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个体, 其从事经营活动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因此, 国家和地方政府必须为企业提供一些有利政策, 鼓励企业积极踊跃参与到校企合作中。如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宽松的贷款政策和财税方面的减免政策, 通过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激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企业的深度参与, 各级政府和高职院校只有充分考虑企业的利益, 才能极大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使之能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

(二) 建立企业优先选才制度

人才的优先选择是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重要因素。企业都希望自己雇用的员工是非常优秀的, 要求员工实践能力强、职业素质高, 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对于企业来讲, 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优先获得录取优秀学生的权利。因此, 高职院校要充分照顾企业的这一需求, 建立企业优先选才制度, 提高员工素质, 进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一举措是对企业利益的补偿和保障, 有助于吸引企业积极地参与校企合作。

(三) 建立校企人才共享制度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校企双方都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人才资源优势, 实现人才共享。高职院校可以聘请旅游业一线的专家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 为学生提供来自行业的最新动态和管理思想, 协助学校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 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专业课程的设计等工作。同时, 高职院校可以为企业员工提供岗位培训和攻读学历等继续教育机会, 要经常深入企业, 定期开展讲座和培训等活动, 帮助企业员工更新服务和管理观念, 为企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三、强化行业协会监督协调服务机制

行业协会是一种由同行业市场经济主体或同职业的人员组成的, 以实现全行业的共同利益为宗旨的, 非营利性、非政府性的社团法人[4]。行业协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西方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行业协会的作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 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在高职旅游教育校企合作过程中, 除学校和企业两大主体外, 旅游行业协会也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旅游行业协会既要维护旅游企业的正当权益, 还要监督企业执行各项政策法规, 协调行业内部与行业外部的关系, 使之密切合作, 共同发展。

(一) 行业协会为校企双方搭建信息交流平台

行业协会代表本行业全体企业的共同利益, 引领着本行业的发展方向, 通过定期的本行业市场调研, 对行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能及时作出判断和预测。行业协会是校企双方的信息枢纽, 一方面, 行业协会将人才需求信息及时反馈给学校, 方便学校准确地了解行业动态和人才需求状况, 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 校企双方充分利用行业协会这一平台, 广泛参与其组织的活动, 实现双方更加有效、畅通地交流。

(二) 行业协会为校企双方搭建人才共享平台

行业协会通过建立行业专家人才库, 吸收企业和学校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本行业的发展建设。行业协会要鼓励校企双方共同研发旅游项目, 通过科研合作使高职院校与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共同参与到行业的科研工作中, 帮助企业解决管理实践中出现的技术和人才不足的问题, 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 不仅提高了校企双方的科研水平, 而且有利于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 行业协会是校企合作的监督评价者

行业协会具有监督职能, 能够实现对企业的约束, 是企业界参与校企合作的重要保障, 强化行业协会的管理监督能够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德国“双元制”的产生, 正是通过发挥行业组织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促使企业摒弃不规范的传统学徒制度, 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代学徒制[5]。因此,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不仅要发挥行业协会的服务职能, 更要将其打造成为校企交流合作过程中的监督者和评价者。

四、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建立校企紧密型合作机制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 缓解当前社会就业压力, 教育界和企业界必须团结一致、形成合力, 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是促进高职院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有效模式之一。

(一) 组建职教集团, 实现校企双方权利与义务对接

职业教育集团是以一个或若干个发展较好的职业教育组织为核心, 以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技研发或某种资产为主要联结纽带、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 基于区域、行业、校企合作平台的多法人职业教育联合体[6]。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组建职教集团, 双方都是权利和义务的主体, 自觉自愿地参与其中, 改变了原来学校一头热的局面。在职业教育集团中, 各主体成员根据预先约定的机制或程序投入办学资源, 分配办学收益, 有效地平衡高职院校、企业和行业协会等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实现权利与义务的对接, 拉近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距离, 使校企合作由原来的形式主义走向实质联合[7]。

(二) 组建职教集团有助于整合校企资源, 降低合作成本

2009年2月, 教育部要求建立健全职业教育集团的运行机制, 加快推进职业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深化职业教育改革, 适应集团化办学需要。职业教育集团化突破体制屏障, 打破高职院校旧有的办学模式, 对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实现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共享, 降低了办学成本, 促进职业教育优势互补, 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 提升了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建设进一步深化[8]。目前, 北京、上海、四川、甘肃、浙江、河北、山东、海南、湖南等省市都陆续成立了旅游职教集团, 由高职院校为骨干、旅游企业为依托, 旅游行业协会和旅游主管部门等全方位参与合作, 共同打造旅游职业教育航母。

(三) 组建职教集团, 有助于提高旅游人才培养质量

职教集团这一办学方式, 有助于高职院校充分利用企业资源, 方便、快捷地获得了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信息, 及时发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 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对于企业而言, 可以深入参与到高职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 全面了解学校的专业特点、办学优势等, 用较低成本就能获得自己需要的优秀人才。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组建职业教育集团, 能够实现双方在师资、技术、设备以及实训实习场地等资源的互利协作, 既提高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又能为企业提供大批优秀的实用人才, 实现校企双方互利共赢。旅游职教集团的成立将有效加强高职院校、企业、行业协会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全方位合作, 实现高职旅游人才培养与旅游一线员工需求全面接轨, 创新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 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整体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 增强我国旅游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实力[9]。

参考文献

[1]刘虎, 匡瑛.世界高职教育政策取向的比较研究[J].职教论坛, 2009, (21) :56-58.

[2]吴彦.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研究与思考[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3]李洁.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分析[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3) :45-48.

[4]杨宇.行业协会概念辨析[J].皖西学院学报, 2007, (3) :9-13.

[5]朱建.试论企业界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J].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 :5-7.

[6]余秀琴.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内涵和发展历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7) :15-16.

[7]首珩.组建职教集团促进校企合作[J].机械职业教育, 2009, (12) :4-6.

[8]梁忠厚.构筑职教集团: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J].社科纵横, 2009, (3) :146-148.

上一篇:运输合同法律关系下一篇:高中信息技术理论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