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档案的利弊

2024-07-28

电子档案的利弊(精选9篇)

电子档案的利弊 第1篇

一、电子档案的优点

(一) 电子档案信息查找方便

当你需要在众多档案中查找你所需要的资料, 按照以往的查找方式, 我们需要在档案室一大堆的资料中按照特定分类方式逐个查找, 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而电子档案的应用则明显的提高了我们查找档案的效率, 我们只需通过电子档案建立的特定的检索链接, 输入需要查找档案的有效关键字, 可以极为快捷、简便的快速找到相应的档案资料。

(二) 电子档案具有共享性

以往纸质档案通常都只有一份, 除却某些特殊或特定档案资料, 人们或者部门在需要查阅时只能前往档案资料所在地进行查阅, 这受到时间和距离上的限制, 对人们平常的工作需要造成了极大的不便。而电子档案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只需要在网上建立一个档案资料网站, 人们可以通过相关的授权和帐号密码通过网络查找自己需要的档案资料, 方便快捷, 不用为此奔波, 而且不会造成人为问题的档案资料丢失和破损。

(三) 电子档案易于保存

毫无疑问, 档案资料的保存是一项大工程。以往纸质档案的保存通常是一项十分繁琐的工作, 要对不断增多的档案进行分类、排序、组卷、装订等大量繁琐的工作, 还要定期检查资料室中超过保存期限的档案资料, 同时还要预防虫、鼠的侵袭, 确保档案资料不会无故丢失和缺损, 对于档案资料的保管人员来说, 工作很繁琐并且责任重大。与纸质档案相比, 电子档案存放占地面积小, 同时不用担心遭到虫、鼠的侵袭。只要在预先编好的软件中根据相应的内容填写资料, 计算机会自动为档案资料进行分类存贮, 建立相应的查找链接和关键字, 便于人们查询。还能省去纸质档案中分类、排序、组卷、装订等大量繁琐的工作, 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 电子档案能进行复制

以往如需要对档案资料进行备份, 人们需要在相关部门得到审批, 然后前往资料室进行手工抄袭备份, 久而久之, 档案资料的原件无疑会出现破损。而电子档案通过电子文件的形式储存, 当需要的时候可以通过相应的授权随时可以进行复制, 不用来回奔波于档案资料室和获得档案备份许可的相关部门之间, 既不会造成档案资料原件的破损, 也大大节省了人们备份档案资料需要的时间, 大大提高了效率。

(五) 电子档案节约纸张

当今社会大力宣扬环保意识, 电子档案正好可以节约大量地纸张。以往每天都在产生纸质档案, 档案的无限增长严重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造成资源浪费, 电子档案的出现大大节约了资源, 又符合如今提倡的环保意识。

二、电子档案的弊端

(一) 电子档案对环境设备有很强的依赖性

电子档案对环境和设备的依赖性强。电子档案储存在硬盘或光盘等载体内, 它的使用依赖于计算机和软件系统, 在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 这些档案无法查找, 同时这些磁性介质在保存上有一定的要求, 不仅要防水、防火, 还要防尘、防磁, 而且对温度还有一定要求。如果保管不当, 周围环境的改变使得硬盘或光盘遭到损坏, 那么数据就会丢失, 载体上的数据一旦丢失, 将是无法恢复的, 电子档案就失去了价值。电子档案还要考虑到防止计算机病毒, 一旦病毒侵入, 篡改了资料, 电子档案同样会失去价值。而纸质档案如果没有形成毁灭性的损坏, 我们都可以通过一些技术将其修复, 从而识别档案中所记录的信息, 恢复档案的功能。

(二) 电子档案缺乏直观可视性

以往的纸质档案资料具有直观可视性, 人们可以直观看到档案资料拿在手中, 直观看到档案资料, 而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电子档案必须在特定的计算机软件系统下才可以进行查阅。纸质档案资料的电子化, 使得档案资料缺乏视觉感官上的直接感染力, 这样使得档案资料和档案资料管理者、使用者、查阅者之间的关系略显僵硬, 缺乏人性化的和谐关系。

(三) 电子档案系统技术控制复杂

纸质档案存贮虽然看起来是一项很大的工作, 但实际上只是繁琐, 同样的步骤不断重复, 而电子档案的收集、保管, 由于具备了较高的信息化程度, 因此采用的程序化控制要求也较之更多。目前常用的程序化控制有计算机软件控制、输入数据的机内检验等。纸质档案资料的复杂性体现在人工的工作上, 而电子档案系统控制技术的复杂性就体现在人工控制和各类程序化相结合。

(四) 电子档案管理缺乏有效的安全与保密措施

由于电子档案的构成就是一堆电子数据, 从电子数据的结构来看, 电子数据具有数据高度集中的特点, 因而非常容易泄密。传统档案资料都是纸质管理, 泄密造成的后果和影响范围也不会很大, 毕竟纸质的档案资料量比较多。当今网络时代, 新型磁性介质档案资料管理将取代纸质档案资料管理成为新的管理方式。因而存在于磁性介质上, 体积小, 信息量储存大, 一旦发生遗失、泄漏, 造成的影响比较大, 范围也比较广。相对于纸质档案资料, 电子档案资料的保管需要更多的保护和保密措施。

三、如何完善电子档案管理

如今电子档案逐渐代替了以往的纸质档案, 但是电子档案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不管是在硬件设施方面还是管理制度方面, 我们都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在硬件设施方面我们应该选择符合本单位的软件, 强化系统的安全防护功能, 定期杀毒、补丁维护等等, 避免计算机因为安全或网络问题导致档案的丢失或泄密。在管理制度方面, 我们应该制定一些归档制度、保管制度、备份制度等等, 妥善保管电子档案, 设立备查登记簿, 并定期对硬盘、光盘等信息载体进行检查, 将数据及时做好备份, 以防止硬件设施遭到破坏时档案丢失或损坏。同时也应该提高部门人员的素质, 增加专业人员, 为提供更好的信息打好基础。

由上可见, 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都有其各自的特点, 前者虽然对保存的环境有很多要求, 但是档案资料不易丢失, 而后者在检索资料方面既方便又快捷。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取长补短, 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在相互依存中发展, 实行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双轨制管理。电子档案在纸质档案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而纸质档案又是保证电子档案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何处理好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之间的关系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一个话题。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进入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大部分的工作都在计算机上完成, 档案的保管也逐渐从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迈进。电子档案, 是指通过计算机磁盘等设备进行存储, 与纸质档案相对应, 相互关联的通用电子图像文件集合, 通常以案卷为单位。如今如何正确认识电子档案在管理中的利弊成为管理工作者必须了解的一个重要问题。从与纸质档案的比较中了解档案的优点和弊端, 扬长避短, 将档案电子化发展的更好。

关键词:电子档案,纸质档案,利弊

参考文献

[1]殷素芬.电子档案应用中的利弊[J].现代医院管理, 2006 (4) .

[2]余然.档案“双轨制”管理的意义及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8 (11) .

[3]葛桂珍, 胡小玲.谈会计电子档案的保管[J].财会月刊, 2006 (3) .

[4]霍红宇.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利弊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32) .

浅议电子书包存在的利弊 第2篇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政府对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投入,发展电子书包已是大势所趋。然而电子书包作为有别于传统学习工具的一种技术产物,它本身的一些特性也引起了社会上不小的争议,从而使得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

【关键词】电子书包;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学习资源

电子书包作为教育信息网络化的重要终端产品,从至今,它已经过十二年的发展,现在在部分地方已得到试点推广。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政府对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投入,发展电子书包已是大势所趋。然而电子书包作为有别于传统学习工具的一种技术产物,它本身的一些特性也引起了社会上不小的争议,从而使得发展的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电子书包真正走进中小学生的课堂还需要很多努力。笔者认为要想更好地推进电子书包推动它的发展,分析清楚电子书包在发展中独特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在分析电子书包存在的优劣势基础上,我们才能在电子书包应用于教育领域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尽量消除它的劣势,这样才能带给学生们更丰富多彩的生活,也才能在信息化教育中真正发挥电子教材的优势。下面主要从电子书包的定义、与传统教材相比它拥有的独特优势、目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以及发展趋势这四个方面来详细分析电子书包的在课堂应用中的利弊。

一、电子书包(electronic schoolbag)的定义

虽然电子书包这一提法从十二年前就一直存在,但目前并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概念界定。[1]早在的时候,比尔・盖茨就说出了对未来电子书包的设想:“在今后4到5年内,学生不用花钱购买书本,他们每人只需购买一个书写设备和相关材料,通过这个设备可以与互联网连接,并利用无线网络获取及时有效和最新的信息,学生在学习上的投资将比现在少得多。”目前电子书包正在逐渐进入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全国有多个省市正在进行试点,积极探索电子书包如何代替传统书包。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对于电子书包概念的界定也在不断的完善更新,从一个具体的实物引申为一种教育模式、一种环境。[2]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一种是从数字出版领域的视角,将电子书包看成是若干电子书按照科学的结构整合而成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包,包含学生学习需要的教材、教辅、工具书等;另一种则是从硬件装备领域的视角,将电子书包看作一种未来型的教育电子产品(大多体现为轻便型移动终端),整合了数字阅读和上网通讯两大主要应用功能。这两个定义从不同的的视角来阐明了电子书包的功能,第一种倾向于电子书包相当于资源的说法,第二种则体现了工具说。在对电子书包的诸多定义中,不可否认的是每一种定义都有其合理之处,只是涉及的并不够全面。通过阅读关于电子书包的文献,笔者认为我们必须明确的是电子书包并不是简单地理解为将纸质书的内容装进电脑,单纯地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而是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运用新技术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3]它不仅是一个承载着电子教材、电子教学资料以及相关虚拟学具的,可被多种终端设备访问的电子化学习系统,更是一个集硬件、内容、平台为一体的数字化教学解决方案,可以与学校的教学紧密对接。对于电子书包,我们可以更多的将其理解为一种数字化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促使了学生学习方式、教学模式的变革,真正实现了基于数字化学习内容的学生个性化学习。

二、电子书包的优势分析

面对中小学生的繁重课程,“减负”这一话题不断被提起。然而“减负”到底该怎么减,怎样才是真正的减负,沉重的书包、大量的作业等问题均成了讨论的话题。电子书包的出现对于这种变革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传统教材产生了巨大的挑战。那什么样的电子书包才是理想的电子书包呢?笔者认为理想的电子书包应该是轻便的、人性化的,它不仅存储用量大、资源丰富,更要能够快速联网、运行速度快,充分体现出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对于传统的书包,电子书包主要具有如下优势:(1)便于携带。传统的纸质版的教材往往比较重,而学生每天上学需要背着厚重的书,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正处于身心发展期的学生造成了负担。(2)内容丰富、呈现形式多样。电子书包具有丰富的资源,它不仅包含了纸质教材上的内容,还采用了多媒体的呈现方式,增加了人机交互性。(3)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于传统课堂,电子书包带来了一种新的`教学和学习形式。由于目前中小学课堂的形式还是全班授课,即一个老师面对全班几十个同学,这样很难照顾到部分同学的学习进度。采用电子书包后,学生在家也可以学习,能及时了解到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而老师也可通过相关记录分析问题,做到“因材施教”。[4](4)教师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备课。有了“电子书包”,教师能根据同学们作业的反馈情况,在备课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还能根据同学们不同的个体情况,在线布置不同的作业,开展分层教学。当然电子书包在发展中也体现了其他一些优势,如高效性、快捷性等,这有待于在使用中逐步发现并进一步运用。

三、电子书包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电子书包的使用将很大程度上改变甚至完全颠覆过去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相较于传统的纸质课本、粉笔、黑板等,电子书包在它的发展历程中也反映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不容忽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制约着电子书包的进一步推行。在对电子书包已有的一些研究基础上,可以发现电子书包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对学习效率、健康的影响。当长时间面对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时会产生眼睛干涩、头晕等症状,那么同样作为电子产品的电子书包是否也会带来这些问题呢?如果经常处于这样一个状态下,学生是否能很好的进行学习,同时是否对学生的视力会产生影响呢?这些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2.对学习方式的挑战。对于语文、英语等课程,更多的是读写听说,对于数理化这类需要严谨推理的课程,在做题时都需一个推理运算的过程,而电子书包毕竟不同于传统纸质教材,学生是否能很快的适应还有待考虑。3.电子书格式问题。目前不同厂家的电子书使用的阅读器并不相同,读者面临着文件格式不兼容和不连贯的困扰,格式标准涉及到商业利益,电子格式不统一有其存在的必然性。[5]4.如停电、网络拥堵将无法使用。电子书包对电力的依赖性很高,没有电将寸步难行。5.价格因素影响其大范围推行。就目前情况来看,全国范围内只有很少的学校在进行试点,作为一种电子产品,它的价格往往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如何做到平衡价格,保证商家和消费者的利益是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因素。只有在消费者可接受的价格范围内,他们才有更大的意愿去使用它。

四、电子书包的发展趋势

十几年来,“电子书包”无论从其功能还是从可行性方面来看,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与发展。电子书包作为一种由若干电子书按照科学的结构整合而成的教学资源包,包含学生学习需要的教材、教辅、工具书等。[6]由于其特有的功能,引起的学习革命必将颠覆纸质教材,成为学习的主要工具。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电子书包的硬件技术已相对成熟,iPad、平板电脑、MID等平板设备层出不穷,这些设备为“电子书包”的硬件选型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三通两平台”项目的实施,让每个教室都能接入校园网,这也为电子书包的使用提供了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为电子书包的推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传统的课堂中,主要体现了“以教为中心”的思想,而在这种信息化学习环境中,则更好的展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思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他们主动探索、意义建构,教师从施教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合作者、帮助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分享了选择权、决策权。综上,在对电子书包固有的优势及自身在当前的教育应用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出电子书包要得到真正地大面积推广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这不仅涉及到技术层面,另外价格、制度等制约因素等也需得到真正地解决。只有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实际出发,分阶段、分区域,才能逐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占正奎,杨少棠.电子书包的特征及功能需求[J].中国教育信息化,(7).

[2]祝智庭,郁晓华.电子书包系统及其功能建模[J].电化教育研究,(4).

[3]史晓亮.电子书包已然十年[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9).

[4]仝华蕾,李明慧.电子书包发展现状与问题探究[J].软件,2012(9).

[5]杜恩龙.电子书包推广面临的十大障碍[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11).

电子书代理制的利弊 第3篇

在批发制下,书店从出版社进货,读者从书店买书,卖者是书店,零售的一切责任在书店,包括确定零售价格,代收销售税。在代理制下,卖书的不再是书店,而是出版社,书店只是代替出版社完成图书交易,读者是经由书店向出版社直接购买图书,作为出版社的代理人,书店没有定价权,只能按照出版社规定的价格卖书,出版社付给书店相当于定价30%的佣金。

谢兹肯认为,推行代理制,五大出版集团达到了他们的预期目的:那就是防止亚马逊垄断电子图书市场,在美国电子图书市场建立了公平竞争的条件,其他电子书店不必再被迫在书价上与财大气粗的亚马逊竞争。

但是,五大出版集团(又称“代理五人帮”)为此也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五大出版集团承诺,电子图书的定价分为两个档次:12.99美元和14.99美元,而且,一旦某书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榜,或有平装版上市,其电子版价格就要相应降低。也就是说,在代理制下,每本电子书的收入和利润都下降了,而且,作者的版税收入也比在批发制下少了许多。五大出版集团认为,从出版业的长远利益看,这个牺牲是值得的。

从读者的角度看,代理制下,电子书贵了,大家怨气冲天。更有甚者,“代理五人帮”的出版物中,纸质书可以打折(批发制),电子书不能打折(代理制),所以时常出现纸质版比电子版便宜的怪事,让读者大骂出版商无耻贪婪。例如,阿歇特旗下的利特尔·布朗公司出版的詹姆斯·帕特森的新作《不眨眼》(Don’t Blink),电子版售价14.99美元,纸质精装版在亚马逊网站上为14美元。又如,企鹅出版公司的《巨人的衰落》(Fall of Giants)一书,亚马逊网站上,纸质精装版售价19.39美元,电子版却要19.99美元,惹得读者在网上痛骂:“他们不是企鹅,他们是猪。”

理论上说,代理制消除了亚马逊赔本降价以垄断电子图书市场的隐患,为其他电子书店创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然而,代理制也带来了一些五大出版集团始料未及的问题。例如,在批发制下,批发商从出版社对折进货,扣除10%批发利润,可以6折发货给零售店,后者能有40%的毛利。在代理制下,批发店作为出版社代理人,只能获得30%的佣金,批发店留下10%的批发毛利后,留给零售店的毛利只有20%。也就是说,从批发制转为代理制后,零售店的毛利由40%下降到20%。而且,代理制下,各家电子书的售价相同,价格促销这一营销手段不复存在。

由于批发店、零售店成为出版社的代理人,出版社必须与每一家批发店、零售店签订代理合同,出版社由过去只同少数批发店打交道,变为必须同所有零售店直接打交道,但是出版社人力有限,只能将注意力放在少数大客户身上,许多小店被出版社忽略,不得不放弃“代理五人帮”的电子书。因此,在代理制下,电子图书市场更容易被亚马逊、巴诺、苹果这些财大气粗的电子书店瓜分。

代理制给出版社和零售店带来的另一个意想不到的麻烦是销售税。根据美国法律,网络商店没有实体店铺,所以消费者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不用交销售税。但是,如果一个网络商店在某处有实体场所,如店面、办公室或仓库,那么这个网络商店就必须向当地消费者收取销售税,上缴给州政府。由于这个原因,亚马逊只向堪萨斯、肯塔基、北达科他、纽约和华盛顿州的消费者收取销售税。但是,各州对通过网络下载的数字产品的税收又有不同,有的州对电子书收销售税,有的州不收。所以,消费者通过亚马逊网站购买、下载的的电子书、MP3音乐和数字视频产品,只有华盛顿州和肯塔基州的消费者需要交纳销售税。

在代理制下,情况变得麻烦了:“代理五人帮”是大型出版集团,他们在美国各州都有仓库、销售员或办公室,根据法律,他们在这些州必须上缴销售税。在批发制下,卖电子书的是网络书店,销售税与出版社无关。现在,出版社成了卖者,书店只是代理,所以,销售税的计算,以出版社的情况为准。例如,改成代理制后,在亚马逊网站购买阿歇特出版集团的电子书,以下州、市的读者必须缴销售税:阿拉巴马、亚利桑那、科罗拉多、康涅狄格、华盛顿特区、夏威夷、印地安那、肯塔基、洛杉矶市、缅因、密西西比、北卡罗莱纳、内布拉斯加、新泽西、新墨西哥、南达科他、田纳西、德州、犹他、佛蒙特、华盛顿州、威斯康星、怀俄明。

麦克米伦出版集团的收税范围与阿歇特相同,但不包括洛杉矶市。购买哈珀·柯林斯和企鹅集团的电子书,所有州的居民都要缴销售税;而购买西蒙&舒斯特的电子书,以下五个州的居民不用交税:阿拉斯加、特拉华、蒙大拿、新罕布什尔和俄勒冈。这些销售税由零售店代收,转交给出版社,出版社再按州上交。销售税一项,为出版社和零售店平添了诸多的琐碎。

五大出版集团推行代理制,有苹果公司加盟撑腰,才使得亚马逊就范。但是,五大出版集团与苹果公司的代理制合同只有两年,合同期满后,代理制的存亡,就取决于苹果公司是否愿意续约。

电子档案的利弊 第4篇

(一) 档案收集归档。传统档案收集归档是将有查考价值的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后按照类型、来源、内容、形式进行分类组卷。归档时间通常分两种, 行政类文件一般为第二年上半年归档, 科技类文件项目结束后即可归档。传统档案收集归档初期工作量较少, 非常直观, 易于辨认, 但材料归档周期长。电子档案接收归档比传统档案管理稍复杂, 档案管理人员在接收到文件的第一时间或一定周期内对文件进行编号、标注分类、标注主题词等, 电子档案生成后利用局域网或互联网传输给档案上级管理部门或存贮。电子档案归档与传统档案管理相比多些工作量, 不过这种方式能更好地保证档案的完整性, 而且更利于档案管理的下个环节的工作, 而且文件归档的周期短, 档案信息的时效性更佳。

(二) 档案鉴别整理。传统档案价值鉴定其实在归档前已经开始了, 归档前文件材料已经进行了资格审查, 并逐份逐页地审查文件以判明其保管价值和保管期限, 归档后还需进行价值复审。传统档案鉴别过程复杂且严格, 最终档案记录的信息质量比较高, 不过也因此, 档案数量会受限。电子档案会从内容和技术两方面对其保存价值进行判断和预测, 对于电子文件来说, 技术状况与文件的真实性、可读性、应用性范围密切相关, 可对其保存价值发生直接的影响, 因此除了按照传统档案鉴别原则对其内容评判外, 还要对其可读性、有无病毒等方面进行技术分析。电子文件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迅速、有效、多角度的调阅查询整序, 档案鉴别整理的整体工作效率会比较高, 相同时间内处理的档案量会大很多, 档案的信息质量不如传统档案高。

(三) 档案存贮。传统档案管理和电子档案管理最明显的差别之一是档案存贮方式。传统档案存贮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而且以上投入还是持续性的, 这不仅仅是资源上的消耗, 随着时间变化, 档案不断累积, 新旧档案的融合、旧档案的应用也会受到影响。电子档案形态多样化了, 文字、图形、声音、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都可以单独或相互搭配成电子档案的内容, 这就造成了电子档案的多媒体集成性, 使电子档案比纸质档案更加全面、形象、生动。而这些电子档案的储存形式如光盘、缩微胶片、磁盘都具备了存储密度大、容纳信息量多、记录速度快、传播速度快的特点, 所需存储空间小, 有效地节约了档案占用的空间。 不过电子档案具有特殊的重复性和可逆性, 可进行无痕迹修改。这个特性便于纠正档案归类录入时的错误, 但难以保证档案的原始性和真实性, 在这方面, 传统档案管理反而有优势, 传统档案更改会留下痕迹, 而且更改流程繁杂, 倒能更好保存档案的原始性和真实性。

(四) 档案应用。在档案应用方面, 电子档案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传统档案由于物理限制, 查询翻找某份档案的工作量大, 而且需要到当地的档案藏馆, 且一份档案只能被当时接触到的人浏览。电子档案则没有这些限制, 网络上传递电子档案的时间是按秒计算, 不仅信息传输速度较传统档案管理有大幅度提高, 而且不受空间的限制, 手机、电脑等网络终端设备能够实现公开档案的多人群多地域的访问。但是电子档案是将信息数字化, 它有着对设备的依赖性, 必须满足其运行条件。而且它并非是直读的。传统档案应用则没有运行条件, 接触到即可浏览。

二、从操作内容分析传统档案管理与电子档案管理的利弊

(一) 档案信息的真实性。传统的纸质档案鉴别审核严格, 一旦形成内容和形式基本不再变化, 保管得当, 原始性和真实性容易保证。电子档案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 数字化信息易于删改变化, 载体多样, 单从内容、形式和载体特征难以确定档案的原始性和真实性。而且档案电子形式生成的由实态变为虚态的档案, 转化的操作过程稍有失误即会导致档案信息失实, 信息内容出错的概率和机会远高于传统档案。

(二) 档案管理的操作性。传统档案归档、整理、应用全为实体人工操作, 工作量繁杂庞大。电子档案管理以先进的信息技术, 而且现在有很多信息处理软件, 这对于批量处理信息大有帮助, 大大降低了同任务下档案管理的工作量。不过, 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方式与传统档案管理相比更为专业化, 它对管理人员有较高的素质要求。操作人员不仅要有档案管理的专业技能, 还要有计算机及多种软件的操作技能。

(三) 档案管理的安全性。传统档案文件材料多为纸质, 需防水防火防虫防蛀。如果措施完善, 不出意外, 能很好地保证档案的完整性。电子档案是数字化信息, 没有上述存贮安全隐患。但电子档案存储载体多, 数据程序复杂, 部分程序出错易影响整个档案信息库的安全性。此外, 应用信息技术, 就不能完全避免计算机的安全隐患——病毒和网络攻击。公开档案的开放浏览端口也可能成为非法篡改档案的入口。因此, 电子档案管理虽没有传统档案管理的物理担忧, 但需要从计算机技术方面加强防护, 以保证档案的安全。

参考文献

[1]乔芳.论电子档案与传统档案管理的共性与异性[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 (14) :81-82.

[2]戎雪.浅谈企业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电子档案的管理[J].大陆桥视野, 2015 (12) :46.

[3]俞延梅.电子档案与传统档案的发展刍议[J].经济师, 2012 (3) :234-235.

[4]叶晓琳.传统档案与电子档案并存的理念思考[J].兰台世界 (中旬) , 2013 (3) :13-14.

[5]赵晖.城建电子档案与传统纸质档案的管理异同分析[J].城建档案, 2012 (7) :38-39.

电子档案的利弊 第5篇

可是我已经离职。而且过几个月要生产。

我在宣武人才办个人存档上不了生育险,生育费用和产前费用也无法报销。

1。请问如果我将档案转到宣武职介或街道(办失业)是不是可以报销生育费用呢?

2。据说转到街道干部身份就没了是么?

3。我如果现在不把档案存到宣武人才,能直接存到宣武职介么?

需要什么手续。转到职业有何坏处么?

4。我如果办失业的话会不会影响到工龄问题。是否可领失业金但是不能上社保了?

现在不知档案放在哪里最妥当。请指点。谢谢。

[档案在人才,但是已离职,是否可办失业 档案放街道有何利弊]

★ 机会握在自己手里高中说明文

★ 时间掌握在自己手里优秀作文

★ 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作文

★ 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作文650字

档案学会行政化表现及利弊问题探讨 第6篇

一、表现

(一)档案学会的成立一般都要事先经过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同意,然后报民政部门批准成立,其挂靠单位明文规定为同级档案局,并由同级档案局负责档案学会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档案学会的领导成员,尤其是地方档案学会的领导成员大都由同级档案局的领导班子成员担任。具体反映在档案学会的理事长、常务副理事长乃至常务理事、秘书长等大部分主要领导班子成员都是由同级档案局及业务部门领导人兼任,其他社会成员虽然也有,但一般只起了一个“掺沙子”的作用。

(三)档案学会的活动经费,除由单位资助、举办各种培训班、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出版刊物等收取费用外,主要依靠同级档案部门资助和向团体会员、分会收取会费,而分会缴纳的会费也是从同级行政机关事业费或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费中支付的。

(四)档案学会活动的内容,尤其是学术交流的内容、科研项目等一般都是由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预先提出或指定的,其中包括档案学会学术会议的部分讨论重点,往往也是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安排或议定的。

二、益处

档案学会是一个社会团体,按理说是一个档案工作者自愿结成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单位或实体单位,为什么在我国大都具有行政化倾向?这对档案学会的建立、发展及其开展活动究竟有些什么益处呢?

1、档案学会的行政化倾向有利于加强党和政府对档案学会的领导。从目前我国档案学会的情况看,不论是全国性的,还是地区性的,其团体或个人会员一般分布都比较广,兼职从事档案学会工作或参加档案学会活动的特别多。在我国法制还不是很健全的情况下,要使档案学会的各项活动都能够健康有序地开展起来,必须要争取同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取得同级档案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在现阶段,行政领导的号召力、权威性往往比专家、学者要大得多,因此,行政领导担任档案学会的主要领导成员,有利于加强对档案学会的领导,有利于争取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这样可以使档案学会各种活动既能得到同级档案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又便于充分发挥档案学会作为一个社会团体组织应有的作用。

2、档案学会行政化倾向有利于档案学会各项活动的开展。档案学会要实现自己的宗旨,完成自己的目标任务,必须要开展各种活动。而开展各种活动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相应的地点和必要的经费,还需要档案学会有关成员参加。很显然,如果没有档案行政领导或业务主管部门的支持、参与,要开展档案学会活动是十分困难的。例如召开档案学术交流会,就要发动档案学会会员撰写学术论文,而撰写学术论文就要占用时间,包括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开展活动需要一定的经费开支,召开会议需要有合适的开会地点,这些都离不开档案行政领导和业务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在经费方面的支持。因为档案学会作为一个社会团体,按规定“不得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这就决定了档案学会的经费来源是短缺的,而依靠向档案学会会员个人收取会费或个人、单位赞助是有限的,因此必须依靠行政机关或业务主管部门提供经费支持,否则档案学会有关活动就难以开展,由此可知档案学会的活动也就必然要受到行政或业务主管部门的干预或左右。

3、档案学会的行政化倾向有利于提高档案学会活动的效益,提高档案学会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任何一个社会团体在开展任何活动时,都会有一定目标,而这些目标只有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工作目标相一致时,才能使其活动显示出明显的社会效益来。而业务主管部门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工作目标要求,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最清楚、最了解。因此档案学会行政化倾向,不仅可以使档案学会活动的目标更明确,更有针对性,而且还可以使档案学会的研究成果被业务主管部门所采纳、所应用,并为业务主管部门制定有关档案工作方针政策、拟制档案工作发展规划、计划提供充分的依据,这样才能充分显示档案学会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档案学会的社会地位。如中国档案学会作为全国性的档案学会组织,每次开展活动,都是紧紧围绕国家档案局工作大局和全国档案工作前进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如组织开展的电子档案管理、档案工作服务创新、家庭档案建立等等档案学术讨论活动都是围绕国家档案局的工作重点进行的。中国档案学会组织的各项专门学术讨论活动,不仅对理论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还提出了许多政策性建议,这对全国档案事业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中国档案学会备受国家档案局领导的关注和好评,得到了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中国档案学会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之所以有较高的效益,这和国家档案局及业务主管部门参加学会的领导工作是分不开的。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档案学会的行政化倾向对加强档案学会的领导,开展各项活动,不断提高档案学会的社会地位,促进档案学会的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弊端

档案学会的行政化倾向对档案学会活动虽然有积极的作用,比较有利于档案学会的建立和发展,尤其是有关活动的开展,但同时也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副作用。

1、档案学会行政化倾向无形中削弱了档案学会的独立性。档案学会是群众性的社会团体,它与行政部门、党政机关不同,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档案学会同其他社会团体一样,除有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三个文明”建设这一根体任务外,还有其适合本专业、本行业的具体工作目标。如档案学会除有促进档案工作建设和发展这一主要任务外,还有档案基础理论研究、档案学科建设等方面的任务。从目前档案学会活动情况看,尤其是学术研究活动,相比之下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与档案学科建设方面比较薄弱。虽然从长远看,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和档案学科建设也是为档案工作的发展服务,但是时下各地档案学会大都是围绕档案行政主管部门的中心工作任务并侧重于业务主管部门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也就是说档案学会的一切活动主要是按照档案行政及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去开展,应有的相对独立性有所降低,有关相对独立的活动有所减少,真正的独立性没有很好地显示出来。

2、档案学会行政化倾向给档案学会成员的理论研究、学术探讨无形中施加了一定的束缚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档案学会理论研究中要坚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针,各地档案学会在开展各种学术活动中,一般也非常注意体现这一方针,让各种有不同观点的会员都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但由于几千年封建主义的残余思想还没有完全被消除,一些同志总以为行政领导提出的观点是正确的,他们在理论研究、学术探讨时,总是围绕着行政领导提出的观点去找证据,以论述其正确性,而忽视了行政领导提出的观点中也有不完善或不正确的地方,其结果是把社会团体的研究思路局限在行政领导研究或指定的范围内,这种情况极不利于档案学会会员研究思路的拓展。由于档案学会的主要领导都是行政领导或业务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在每次活动之前,作为档案学会的主要领导都必然要先提出自己的观点,从而使大部分档案学会会员的研究思路展不开,放不开。

四、兴利除弊

积极开展档案学会的各项活动,充分发挥档案学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这是成立档案学会的宗旨和目的。档案学会的成员,与其他社会团体一样,是公民结社自由权的充分体现。从理论上来说,档案学会作为一种社会团体,一切活动都不应该受行政主管部门的干预,但是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我们的政府是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而任何社会团体其目的都是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社会团体和行政主管部门有着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的。因此行政或主管业务部门参加档案学会并作为档案学会的主要负责人在我国是可行的,这从某种角度讲也是中国的特色。

为充分体现档案学会的独立性和发挥档案学会全体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今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领导或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档案学会时,在条件成熟时也可以不担任档案学会的主要领导,而改任顾问或名誉会长,甚至还可只担任一般领导成员或一般会员。在档案学会开展活动时也可以事先不做指示,而对档案学会只做一般的指导。不论是担任顾问、名誉职务,还是做一般会员,都应本着对档案事业负责、对档案学会负责的态度,积极支持档案学会开展各项活动,以充分发挥档案学会应有的作用,因为档案学会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对档案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是有利的,其工作目标是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一致的。如能这样就可以使档案行政及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对社会团体的干预逐渐缩小,进而充分发挥档案学会在档案事业建设和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开放教育学籍档案分级管理利弊探析 第7篇

开放教育实行完全学分制, 学籍8年内有效。与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学籍管理相比较, 开放教育模式下学籍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 管理信息化。

开放教育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模式, 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其中的学籍管理运行模式也充分显现出现代信息化的特点。开放教育学籍管理通过对“教务管理系统”的操作使用, 依托中央、省、地市州及县市电大 (教学点) 四级办学实体构成的教务管理信息网, 借助互联网络传输开放教育学籍管理的各种基础数据、执行信息。现代信息技术在开放教育学籍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为开放教育模式下的学籍管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积累了宝贵经验。

(2) 数据规模化。

学生基本信息通过“教务管理系统”软件进行存储, 每名开放教育学生的基本信息包含若干个信息点, 诸如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籍贯、学历层次、前置学历、毕业院校、电子注册编号等等。如果说参加开放教育学习的学员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开放教育学籍管理中的学生数据更呈现出了规模化的特点。

(3) 运作系统化。

在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办学”体制下, 开放教育学籍管理机制的运行只有在系统化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系统化首先体现在广播电视大学的学籍管理实行中央电大、省、地 (市、州) 及县市电大 (教学点) 层级管理, 需要四级联动才能最终把各项学籍管理工作布置、反馈、落实;其次学籍管理与招生、教学管理、考试管理等模块共同组成“教务管理系统”, 这几者之间联系密切, 各模块中的数据高度融合、互为条件;最后学籍管理工作是教学教务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 和招生、教学管理、考试三个部门形成了一个相互协作的运作体系。

(4) 高度复杂性。

开放教育学籍管理的高度复杂性从毕业审核及办证环节可见一斑, 毕业审核及办证环节是学籍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电大系统颁发毕业证书存在时间延后较长的突出问题。电大颁发毕业证书一般需要经历三个相对独立的阶段, 且每个阶段都是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 加之学籍管理中的毕业审核工作环节处于“系统”出口的位置, 学员几年中在招生、专业教学计划、考试、学籍管理中产生的隐性问题都显现。隐性问题的解决横向上需要其他部分的参与, 纵向上需要中央到教学点四级相关部门的联动。隐形问题的来回反馈、处理不仅要占用时间, 同时随着毕业生数字的逐年增加, 学生数量上的积累也和颁证时间延长相关。

2 开放教育学籍档案分级管理的利弊

开放教育学籍管理紧密结合现代远程教育的特质, 凭借现代信息技术, 依托完整的、遍及全国城乡教学管理网络系统, 采用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分工协作的运作机制, 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色。

2.1 开放教育学籍档案分级管理的优点

(1) 统筹规划、分级管理有利于突出各层次档案管理的重点, 有利于学籍档案管理相关工作的实施。中央、省、地市州及县市电大 (教学点) 四级办学实体构成的教务管理系统能够相应的对准自己的位置开展工作。管理层次越低, 对单个学生学籍档案的精细要求和覆盖面越广, 而管理级次越高, 所要求掌握的关键性信息点越少、精度要求越高, 主要集中在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专业、层次、课程成绩等核心信息点上, 这样一来, 就有利于学籍档案的归档与管理。

(2) 上下联动、分工协作的运行机制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籍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能够在短时间内调动各级管理人员, 极大地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 如电大系统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新生入学材料、毕业生材料, 是任何其他高校都无法想象的规模化数据, 时间紧、任务重, 但在电大系统, 通过电大系统独有的系统化优势, 逐级分解, 能够短时间内积聚全系统相关管理团队的力量, 在短时间内按照相关要求完成有关工作。

(3) 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实现学籍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全国电大系统能够按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统一要求, 既实现学籍档案管理上的集中、统一, 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规范控制, 避免因多级联动、时空限制而出现信息偏差等情况。

2.2 开放教育学籍档案分级管理的缺点

(1) 电大系统点多线广, 各种问题纷繁芜杂, 且学籍档案管理涉及与其他环节的交叉众多, 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就会引起连锁反应, 优点也会成为绊住自己手脚的缺点, 相关信息的更改或者更新就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势, 加之学籍管理和招生、教学管理、考试三个部门形成了一个相互协作的运作体系。学籍管理工作的实效需要其他部门的支持和参与, 只要其中某个环节出现一点异常, 就可能影响其他, 从纵向和横向上都可能出现混乱。

(2) 容易导致内耗, 影响办事效率。上下联动、分工协作的管理体制, 从设计和运行的理想状态来看无疑是很好的, 但在实际执行中, 由于面向的是遍布全国城乡的成人学生, 各级、各地管理者工作能力不一, 难免出现工作环节上的重复和交叉, 导致整体运行效果大打折扣, 加之针对问题, 信息传递和反馈需要占用一定的时间, 也无形中影响了整体效率的发挥。

(3) 容易形成因地而异的不利局面。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虽有一定的标准, 不管标准有多么完善, 其操作还是需要由人来进行, 即其执行仍受制于各地相关条件及具体执行者个人水平高低的影响, 导致各地在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上的参差不齐、操作规范程度不一, 最终影响到开放教育学籍档案管理的总体水平。

3 如何统筹规划做好开放教育学籍档案工作

(1) 取长补短, 适应开放教育办学模式的学籍档案工作。

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应该根据需要, 制定统一、规范的开放教育学籍档案管理制度, 在学籍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及归档上, 充分发挥现有优势, 将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日常化、系统化、规范化, 并切实做到程序化、制度化, 既便于操作, 又促进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高。

(2) 多级联动, 分工合作, 适应系统需求的学籍档案工作。

充分利用系统优势, 创新信息化管理手段, 使学籍档案管理工作适应时代发展。学籍档案管理是一项既严肃又严谨的工作, 学籍档案的管理要依据开放教育的信息化、系统化的特点, 将学籍管理档案纳入科学化、现代化的轨道上, 依托现有全国统一的教务管理系统, 创建全国统一的学籍档案后台数据中心, 实现学籍档案数据的实时交互、动态管理, 并且规范数据进入与输出标准, 便于实现对在籍生及毕业生档案的分类管理。

(3) 创新信息化管理手段, 提高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学籍档案管理不能停留在只是对传统的档案信息获取节点进行管控, 而应创新信息化管理手段, 实现学籍档案管理在新思路、新办法和新动向有发展, 提升开放教育学籍管理的内涵, 充分实现利用现有学籍、教务、考试管理系统的一体化, 实现学籍档案获取来源的多元化接口, 实现学籍档案管理与日常招生、教学、考试等相关环节的自动对接, 促进开放教育又快又好的发展。

(4) 加强培训和经验交流, 提升开放教育学籍档案管理的总体水平。

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交流活动, 在系统内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 总结缺失与不足, 并将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日常教学教务考评体系, 形成齐抓共管的有利局面, 促成学籍档案管理工作良性循环机制的形成与运作, 使之适应新形势下开放教育发展的要求, 充分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

摘要:学籍档案工作是开放教育学籍管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只有充分发挥系统办学的独特优势, 扬长避短, 创新信息化服务管理手段, 不断提高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开放教育,学籍档案,分级管理,利弊

参考文献

[1]田红梅, 彭愈强.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籍管理的特点及战略意义[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 (01) .

[2]廖妹珠.电大开放教育学籍管理科学化之管窥[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03) .

[3]韩宏雁.关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籍档案管理的思考[J].晋中学院学报, 2010, (02) .

电子档案的利弊 第8篇

一、数字化档案管理概述

所谓“数字化档案管理”是指将传统的以纸张、录音带、录像带为存贮介质的各种原始档案资料, 通过扫描、压缩、转化等手段转换成图片文件、声音文件和录像文件, 再运用级存储管理技术将图片和索引字段存贮于光盘库、磁带库等各种大容量的存贮介质上, 并可通过各种方便的查询手段迅速地检索出所需要的档案资料, 可以发布到局域网、广域网、国际互联网等等, 最终实现“数字化档案”管理网络的新兴的档案管理技术。它是一个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基础上, 利用数字化手段, 以高度有序的综合档案信息资源为处理中心, 以高速宽带通信网络为技术设施的超大规模、分布式数字信息系统管理。

二、高校数字化档案管理的积极作用 (以学籍管理为例)

(一) 解决高校学籍管理上的困难

在高校中, 教职工和学生众多, 同时兼具一定的流动性和复杂性, 往往在学籍档案管理上由于资料的繁重兀长, 移交档案上手续的周转, 查阅周期上无止尽的延长, 导致出现很多的管理上的阻碍, 采用数字化档案, 能基本上解决以上问题, 轻便资料查阅过程, 精简和准确资料内容, 并且减少移交手续和查阅周期, 同时也有利于对学籍管理在流动性和复杂性上的处理, 达到控制优良的的工作流程建设。

(二) 提高高校循环效益, 降低教育成本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高校落后的办公方式与庞大的信息量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尤其是学籍管理中, 需要大量的资料, 导致纸张浪费, 致使成本大幅上涨。而数字化管理档案使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信息对象转为机读档案, 不仅节约了保管费用, 节省了占地空间, 而且查阅起来极为方便迅速, 从而避免了纸张和人员的浪费, 降低教育成本。

(三) 提高高校内部办公效率

数字化档案管理使资料能及时归档, 保证为教职工和学生尽快提供利用。以人事档案管理为例, 由于高校管理学生对象繁多, 且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 要想准确统计, 动态了解这些情况, 按以往传统管理方法, 必须“归档”后才能查知, 时间周期漫长, 效率低下。而通过网络计算机管理的数字化档案却能准确及时的反映当前学生或者教职工的情况。同时数字化档案管理使查询资料变得非常简单, 真正让办公人员做到足不出户便可知晓天下大事。档案库也从文件实体的保管基地变成了提供方便的信息控制中心。

三、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弊端

(一) 电子文件归档困难

办公自动化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不兼容, 各自为政, 给电子文件归档达成困难。由于高校采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与同一单位的档案室使用的档案管理系统来源不同, 并且不兼容, 不同软件环境下形成的数据难以转换, 无法进行电子文件归档, 因而给原始数据的收集和录入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二) 管理和长期保存有困难

电子文件具有操作方便、传递快捷、存储空间小等突出优点, 但也会带来一定的不安全因素, 影响了对它的管理和长期保存。如电子文件对软硬件设备的依赖、不能直读、易更改、信息与载体相分离、数据丢失、病毒侵害等, 给电子文档的安全保管和长期保存带来很大威胁。

(三) 数字化档案的利用率不高

高校并没有把提高电子文件管理意识当成一项紧迫的任务来抓, 教职工仍延续传统观念和管理模式, 对文档的借阅和检索仍然依靠人工来完成, 计算机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档打字机”。人们只看到伸手可及的有限的档案, 而忽略了以网络形式传递的浩瀚的资料宝库, 消耗了人力物力, 使得电子文档由于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而造成双重的浪费。

四、造成这些影响的主要因素

1) 数字化档案缺乏有效的领导。因为数字化档案管理建设尚属起步阶段, 领导缺少对数字化档案的科学认识, 没有建立起科学规范的数字化档案工作制度。2) 数字化档案缺少数字化的人才。数字化管理需要高端人才, 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和复合型计算机管理人才短缺, 培养和吸纳高层次人才的能力相对薄弱, 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档案发展的重要因素。3) 数字化档案缺少硬件设备的投入。计算机硬件成本投入不足, 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 影响了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全面开展。4) 档案管理软件推广比较混乱。有些档案管理软件功能单一, 种类良莠不齐, 更新缓慢脱离实际需求, 自动化水平低下和缺乏人性化设置一度困扰档案数字化进一步拓展, 影响了档案网络化前进步伐。

五、解决数字化档案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 合理的对数字化档案管理建设进行定位

数字档案馆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会随着技术的拓展而走向成熟, 应根据具体校情、层次、特色、规模、资金等情况的不同, 制定档案数字化建设目标。在没有解决数字档案馆的原始性和凭证性问题之前, 档案数字化建设只能处于传统档案馆的辅助位置。至于技术层面的配置, 根据各校的不同情况以及资金的投入, 量力而行。

(二) 优化数字化档案管理合理正当的资源配置

笔者认为, 各高校应立足校情, 有重点、分步骤的实施档案数字化建设, 着重解决:1) 加大现有馆藏纸质文件到电子文档的转换工作;2) 提高网络化建设速度, 实现数字化办公和数字档案馆无纸化办公;3) 加快数字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 添加数字档案馆支撑设备和软件;4) 研究数字化办公和数字档案馆的应用, 创建全新档案利用平台, 实现数字化的建设目标。

(三) 加快高校硬件设施建设, 配合数字化发展

电子档案的利弊 第9篇

一、网络营销的心理优势

企业要想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就必须按照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变化,运用互联网的特点和优势,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

1. 网络营销能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个性化消费心理需求

网络营销的最大特点是在于以消费者为主导,在网络营销中消费者拥有比过去更大的选择自由。为满足个性消费心理的需求,以较低成本提供多品种小批量产品;同时,网络营销的各种销售信息在网络上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以极低成本发送并能随时根据需要进行修改;企业也可以根据消费者反馈的信息和要求通过自动服务系统提供特别服务。

2. 网络营销能满足消费者对购物方便性的需求

网络提供24小时服务,不存在节假日或营业时间限制。消费者可随时查询所需资料或购物。查询和购物过程需时极短,程序简便快捷。这一特点特别受到那些需要大量信息进行决策的分析型消费者或以缩短购物时间为目标的消费者的青睐。

3. 网络营销能满足消费者对价格便宜的需求

网络营销跳出了传统的制造商-批发商-中间商-零售商-消费者的物流方式,直接将商品送达消费者手里,以商家直接面对消费者,抛开中间的经销商,能为企业和商家节省巨额的促销和流通费用,使产品成本和价格降低成为可能。而消费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价格最优惠的商品,甚至可以绕过中间商直接向生产者订货。因此,与传统营销相比,消费者不必负担高昂的广告费或传销员的多层销售提成,因而能以更低的价格实现购买。

4. 网络营销能满足生产者及经营者实现全程营销的需求

传统营销模式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做到全程营销,原因在于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缺乏合适的沟通渠道或沟通成本过高。消费者一般只能针对现有产品提出建议或批评,对尚处于概念阶段的产品则难以涉足。此外,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也缺乏足够的资源用于了解消费者各种潜在需求,它们只能从自身能力或市场领导者的策略出发进行产品开发。为克服这一困难,网络营销在消费者与生产者及经营者之间建立了便利、快捷的沟通渠道,使得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电子布告栏、线上讨论广场或电子邮件等方式,以较低的成本收集消费者所提出的从产品设计到定价和服务等一系列问题的意见,能够使企业的营销策略有的放矢,提高消费者的参与性、积极性和满意度。

二、网络营销的心理不足

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方式,网络营销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极有希望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营销方式,但就其本身特点和发展现状而言,它仍存在着心理上的不足。

首先,顾客对网络营销缺乏信任感。网上购物带有虚拟性,缺少实地购物的感受,使得长期以来消费者形成的“眼看、手摸、耳听”等传统购物习惯受到束缚,增加了顾客鉴别、选择企业或产品的难度;网上购物安全性仍然不足;顾客权益的保障有困难。

其次,网络营销无法满足某些特定的心理需求。网上购物不能满足消费者个人社交的需求;消费者无法以网上购物过程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或支付能力,无法因购物而获得注意和尊重。

三、构建网络营销运作机制

既然消费心理对网络营销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我们就必须突破传统的经营思维局限,改革固有的营销策略、营销方式,针对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构建适合网络营销的运作机制,使网络营销立于不败之地。

第一,加大网络营销的宣传和推广力度。网上购物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由于目前消费者对其缺少认识,其社会认可度较低,极大影响了网上购物的惠顾效应。因此,完全有必要通过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来提高和加强消费者对网络营销的全方位认识,以调动消费者网上购物的积极性,培养消费者网上购物的习惯。

第二,高度重视网站可信度建设。网站的可信性对用户是否愿意提供个人信息有很大影响,尤其对于电子商务网站,需要在获取用户个人信息的基础上才能提供个性化服务因此可信度是评价一个网站专业性水平不可缺少的基本指标。因此,网站应尊重用户的时间、用户隐私和用户体验,在这个基础之上开展网络营销活动,才容易获得更好的成效。

第三,注重网上商店外观设计的心理效应。众所周知,实体商店的地理位置、门面、招牌、橱窗设计等要素都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提高商店的惠顾率。

摘要:网络营销是基于Internet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环境下电子商务的组成部分,重点在交易前阶段的宣传和推广,为促成电子商务交易提供了支持,因此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营销的利弊与运作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子商务环境,网络营销,心理分析,运作机制

参考文献

[1]何保建.网络营销的心理学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06,(3):12-15.

[2]吴训慈.浅析网络营销的消费心理及其策略[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5,(2):65-67.

上一篇:DEA评价下一篇:水粉画的形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