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新特征范文

2024-06-01

产业化新特征范文(精选10篇)

产业化新特征 第1篇

首先,中国在持续推进国内区域间产业转移合作的同时,加大对海外投资和转移的力度,逐步改变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地位;

其次,外资加速向中西部特别是具有电子信息和人才优势的部分西部省份转移;

再次,东部地区产业结合中西部地区产业环境和配套发展,呈现链条式、整体式和集群式转移,产业转移也实现从生产要素约束型向产业布局的优化进行过渡和升级,同时,产业合作和转移模式逐步创新,合作共建园区成为地区之间开展产业转移和区域合作的重要方式。

一、中国国内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持续推进,中西部经济增长明显

2009年以来,中国区域之间的产业合作与产业转移更为活跃,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呈现出规模明显扩大、层次显著提升、方式不断创新的良好态势。

中部六省利用境内省外资金总数由2009年的1.2万亿元上升到2013年的3.32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2.5%,其中,湖北、山西两省在5年中利用境内省外资金分别增长5.3倍和3.9倍。从西部地区典型省份来看,2009—2013年四川省累计引进境内省外资金3.3万亿元。

重庆市近5年内累计引进境内省外资金2.1万亿元,比前5年引进资金总和增长10多倍。

而陕西省近5年内累计引进境内省外资金1.44万亿元,逐步形成了以专业产业园区的形式而承接产业链或产业集群整体转移态势。中西部地区利用的省外资金中,有60%以上均来自东部发达地区。

国内区域产业转移推动着东北、东部、中部、西部的发展差异逐步减小。

东部地区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在2004年达到最高,为60.36%,但2004年以后而随着产业转移的持续推进和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加快发展,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开始逐渐下降,2009年为55.05%,2013年降为50.20%。

东北地区的工业增加值比重相对较为平稳、略微上升。

2004年占比为8.68%,2009年降为8.59%,2013年达到8.83%。中部、西部地区产业比重都实现了较大幅度上升,中部和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从2004年的16.88%、14.07%上升到2009年的19.48%和16.88%,2013年所占比重进一步上升,分别达到21.64%和19.33%。

二、外资加速向中国内陆地区布局,特别是向中西部重点经济区转移

当前,东部吸收外资在全国占比逐步下降,2009年东部地区吸收FDI占全国比例为64.11%,2013年降为55.84%。

东北地区吸收外资的总体规模保持相对稳定,占全国比重为13.5%左右。中部地区是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增速最快地区,2009年占全国比重仅为13.93%,2013年上升到19.47%,上升了近6个百分点。

西部地区吸收外商投资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波动性较大,尚未形成长期稳定上升态势。2009年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比例占全国的9.67%,2011年上升到14%,但从2012年起逐步下降,2013年仅为10.19%。

从外商直接投资的具体区域布局来看,呈现出向中西部地区的国家重点经济区或国家产业转移示范区转移的趋势。

如西部成渝经济区近年来吸收外资规模增长明显,2009年,重庆市和四川省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占全国比重为4.95%,2012年上升到8.37%。

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推动下,河南、陕西、山西三省承接外商产业投资步伐加快,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占全国比重从2009年的4.42%提升到2013年的7.2%。

受皖江城市带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带动,安徽省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实现了大幅增长,从2009年的38.8亿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106.88万亿美元,占全国比重从2.52%提升到了4.15%。

三、中国正在逐步改变被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角色,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近年来,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大海外投资力度。

2013年,中国对世界直接投资净额达到1078亿美元,与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1187亿美元相当,远远高于2007年26.5亿美元的对外直接投资净额。

另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前10个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819亿美元,同比增加17.8%,2014年中国海外投资将可能首次超过中国吸引外资数量,这表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

从中国对外投资的行业分布来看,目前对外投资规模最大的产业仍然是采矿业,其次是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等,其中制造业领域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大幅上涨,从2007年的21.26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86.7亿美元,2013年下降为71.97亿元。

可以看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领域从资源能源领域逐步拓展到制造业及围绕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从能源资源的传统驱动形式向能源资源驱动、市场驱动、技术驱动等多种投资驱动格局转变,对外投资主体也逐步从以国有企业为主导转变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并驾齐驱发展。

四、中国产业转移进入产业链布局优化及转移与转型协调新阶段

近年来,随着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内需市场的扩大及产业结构的整体提升,国内产业转移呈现新的特点:

一方面,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不仅仅局限于传统低端产业,已经逐步扩展到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高端产业,同时更加注重对转移承接地区综合制造成本的考量、对产业配套能力的要求及对转移承接地区消费市场的考察;

另一方面,国内产业转移逐步打破东部向中西部单向转移的态势,呈现出石化、有色金属等部分产业沿海化布局的趋势,而部分中西部地区的龙头优势企业也开始将总部和研发基地迁往东部地区,充分利用当地的科技、人才和总部企业聚集优势。

综合来看,中国产业转移正在步入全面优化产业链布局、转移和转型协调的新阶段。

1、东部地区向东部和中西部转移的产业结构不断提升。

一是东部地区在转移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的同时,也加快向东北和中西部地区转移电子信息、机械、医药和汽车等高端产业。

其中,医药行业主要向东北地区转移和聚集,近5年时间里东北地区医药产业占比增长1.84%;机械行业加快向中部地区转移,推动中部地区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4.81个百分点;电子信息产业向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转移聚集,分别实现增长5.12个、3.77个百分点。

二是中西部加快调整产业发展结构和方式。

西安、成都、重庆、郑州、武汉等市利用当地的科技、人才资源优势[-0.21%],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吸收发达国家和东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加工制造环境的转移,同时也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建设。

三是产业基础雄厚和产业配套能力强的地区往往是产业转移的首选地。

东北地区拥有以沈阳、抚顺化学原料药产业集群,沈阳、大连生物制药及数字化医疗器械产业集群,辽东地区中药产业集群,哈尔滨医药产业集群,通化医药集群等,在承接医药产业转移和壮大医药产业集群中表现突出。

装备制造业领域,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和湖南等省和东北地区的高端装备[-1.05%]制造业具有良好发展基础,产业加快转移和集聚,在全国地位更为突出。

2、能源原材料型产业呈现东中西部双向流动、优化布局的趋势。

2009至2012年,东部地区的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能源原材料产业占比分别下降4.04%、3.97%和1.96%,较其他类型的产业下降幅度较小,这是因为铝土矿等有色金属资源型产业从资源地向沿海和中西部地区转移。

其中,向东部地区的转移布局主要基于矿产原材料进口、生产过程中给排水需求及交通运输成本降低等因素考虑,向中西部资源[0.53%资金研报]富集地转移主要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低劳动力成本及其电价优势。

3、龙头企业出于拓展市场需要而主动转移。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国内市场潜力的逐步释放,加上运输成本的提高、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和定制化生产等,部分龙头企业采取“区域化制造”战略,选择在销售地附近生产,优化区域布局。

品牌企业和龙头企业成为当前转移的主力。

如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247家落户四川;湖北承接李宁[-0.73%]服装、康奈鞋业等国内知名品牌;上汽、北京现代、华晨、一汽大众等相继进入中西部,在重庆、成都、武汉、长沙、郑州等城市建成了相当规模的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基地。

五、产业链条式、整体式和集群式转移的特征日趋明显

目前中国东部产业转移的一大特点,是以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为核心,实行组团式或产业链式整体转移。

也就是说,龙头企业和大企业基于降低成本、贴近市场等方面考虑,对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个阶段产品进行整个产业链的大规模转移,同时将研发、采购、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各个营运环节也转移过来。

由于龙头企业和大企业的社会化协作程度高,一家龙头企业和大企业投资往往会带动和引导一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形成“龙头”带“配套”、“配套”引“龙头”的良性发展格局。

由此,有着产业特色和配套产业基础的地区最吸引东部企业转移,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分布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城市群,特别是沿南北走向的京广线、京九线和东西走向的陇海线、长江产业带。

因此,在当前产业转移中,产业配套型转移尤为突出,即主要是与产业结构中的主导产业和前、后向配套产业的分工组织关系相关联的,一旦主导产业出现空间区位变动,与之协作配套的产业或生产环节也会追随至相应的生产区位。

在一个相互间形成关联关系的产品供应体系内,各关联企业的转移活动往往会带来连带效应。

对处于某种供应链环节的生产者来说,如果其上下游关联产品的生产者已经大量转移到某地生产,则会迫使尚未进入者跟进转移,提高转入地的配套体系运作效率。

例如,上海电气[0.00%资金研报]集团、上汽集团[-1.26%资金研报]、宝钢集团、华谊集团等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大型企业在推动上海产业转移中,就带动和引导了一大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而形成了“龙头”与“配套”互相吸引、相互推动的良性发展格局。

安徽省宿州市吸引百丽、康奈、七匹狼[-0.19%资金研报]等国内品牌企业以及80多家配套企业,形成了资源集约配置、上下游衔接的产业集群,促进了当地工业化城镇化的提速提质发展。

而随着富士康产业的内迁,已经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环勃海以及中西部等四大产业集群。

六、合作共建园区成为地区之间开展产业转移和合作的重要方式

近年来,中国东部沿海省市加强与周边地区开展合作,以“企业组团”和“政府间协议”形式来推动产业园区及大型企业在异地共同打造“园中园”、“共建园”等,大大降低了东部地区企业的外部商务成本和发展环境限制,有利于企业平稳发展和做大做强。

异地工业园的管理体制大致可分为三种:

一是以双方政府的相关机构共同设立管委会及合资开发公司。管委会和开发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和“政企合一型”模式;

二是管委会与开发公司各自运作,实行“政企分离型”模式;

三是完全采用商业性的开发体制,如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在浙江海宁实行的“公司型”开发模式。

在合作模式上,异地工业园非常注重充分发挥两地政府各自优势。

一般是东部地区出资金、出企业,产业承接地政府出土地、出政策(土地、税收、财政等优惠政策),从而实现双方“合作共赢”。园区开发公司则由双方共同筹建、合资经营,负责园区的具体规划、开发、建设、经营和管理工作。

在开发公司的内部架构上,东部沿海地区方面一般持有50%以上股份,占据控股地位并负责选派人员担任开发公司总经理,同时还兼任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等职务。

这种设置模式,有利于加强开发公司与管委会之间的信息互通、统筹协调。同时,由东部沿海地区及所在地的主要领导或部门牵头建立高层协调机制。

产业化新特征 第2篇

文创3.0时代(文化创意的信息化、虚拟化、体验化、跨界化和国际化的跨界融合、业态裂变、新媒提速、要素聚集的时代),从2014年开始,开始探索以市场为主导的产业发展之路。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后,2014年国务院出台的文化产业系列政策都是这一思想的反映。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经济继续提档升级,而其中文化产业应该起到也可以发挥出核心驱动的作用。在趋势上,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技术发展极大地改变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在这三种力量的作用下,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文创3.0时代,我国文化产业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融合化发展、数字化发展、时尚化发展、金融化发展、国际化发展及市场化发展。

融合化发展。这种融合体现在多个层面、多个角度,有文化事业与产业的融合,也有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既体现在文化产业的产业要素融合,也体现在组织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

在之前,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割裂开来,我们的文化产业更多的是在内部产业链的上下游发展。而在新的时期,我们逐步认识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关系。文化事业为文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培养了消费习惯和意识,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文化事业的投资提供了动力,两个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同时,我们的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融合将更加紧密,一些文化事业单位功能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他们越来越重视产业融合,比如我们看到国内的一些博物馆、美术馆在承载着展览展示、学术研究、公共教育、收藏研究等传统功能的同时,逐步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娱乐乃至购物的空间。

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加速融合。在产业层面,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都在加强与文化相结合,通过创新打破产业边界,形成新的业态,推动产业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工业文化旅游、创意咖啡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未来,我更希望看到各产业、各企业建立以文化为核心,为产业发展之魂,树立大设计的观念,从而真正发挥文化在产业转型和升级中的引领作用。在企业层面,文化越来越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和研究的对象。文化对内成为凝聚企业员工、指明发展方向的明灯,对外成为企业创建品牌的关键。通过文化创意,企业边界得以打破,一些企业围绕某种或者某些文化资源,成为跨越一、二、三产的新型企业。

文化产业的产业要素融合。在未来文化产业的人才、市场、技术、金融、政策要素之间将得到融合,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协同力量。

部门间协作加强。文化产业门类多,涉及面广,所以需要政府树立一盘棋的发展和管理思路,这就要求各部门间加强沟通协调和协作。我们高兴地看到一些省、市出现了文化部门与科技、旅游、农业、工信、教育等部门联合发文,推进相关文化及产业发展。

数字化发展。数字内容产业在文化产业中将占主导地位。一直以前,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影视出版等传统业态占据着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值半壁以上的江山。但是随着近年来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得到了全新发展,2013年北京的数字内容产业占文化产业整体产值的比例超过了50%,预计不超过3年全国数字内容产业的占比将与传统业态的占比发生倒置。

数字成为文化资源的载体,从而产生新的市场。在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存储、创意、设计、生产、销售、传播等价值链环节的数字化过程中将产生新的商机和市场,而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完善,将加速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数字化的趋势在逐步淘汰一些业态的同时(如传统印刷出版),必将会挽救一些业态(如音乐),也将会催生出一些新兴业态。文化资源云数据库、文化产业大数据的不断涌现,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我们对文化资源的利用观念和方法。

金融化发展。金融为产业发展提供全面支持。经历文化资源的资产化、资产的产权化、产权的资本化后,文化产业将进入资本的金融化过程。在这个阶段,文化产业成为资本的重点关注产业,文化产业的基金、债券、保险、担保公司等金融产品纷纷出现,从而推动产业的发展。

兼并重组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文创3.0阶段,最显著的特征是:文化产业的并购重组数量增多、金额增大,文化基金不断扩充,产业资本不断进入。如2013年文化产业的并购重组接近100亿人民币,而截至2014年5月,文化产业的并购重组就已超过100亿人民币。

时尚化发展。时尚化发展主要体现在文化产品的现代化、体验化、娱乐化上。

文化产业的时尚化,就是让文化产品走向大众,走向年轻,走向现代。文化产业要发展,就必须实现文化消费,就必须让文化产品满足消费需求,因此就必须让我们的文化产品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审美情趣。任何一味固执地强调传统和传承,而不考虑需求的抱残守缺并不适合。

在新的阶段,文化产品更加强调体验性,重视受众眼、耳、鼻、舌、身、意的全方位感受。以3D技术、全息技术、光影技术等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发展,为体验性提供了保障,也使产品的互动性、参与感得到加强。

我们的调查研究表明,文化产业的主要消费人群在18至40岁之间,其中大部分又集中在18-30岁之间。该人群娱乐至上,注重品质与个性。有很强的娱乐精神,任何事情都可以拿来娱乐,愉悦自己,娱乐他人。

国际化发展。在世界贸易自由化和互联网技术推动下,世界文化融合加速,文化产品的国际化将成为一个必然趋势。为了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然而从目前来看效果却并不明显。尽管我们有一些文化产品、文化企业已经走向国际,一些文化产业园区和平台也开始尝试国际化发展,但是我们更希望有更多的文化内容产品走向世界。这需要我们按照“本土特征,国际化表达”的要求,用国际化的视野和语言,创造出国际化的文化内容和产品,来把我们“时尚精致、崇尚自然、勤勉友善”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告诉全世界。

市场化发展。在政府职能回归的背景下,市场化发展将得到加强。原来一些依附于政府的产品和消费将大大减少,一些依赖政府财政支持而得以生存的“文化寄生虫”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面向市场、面向顾客的有竞争力的产品。

文化产业的最终目的在于传播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让别人理解和认同我们,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幸福。文创3.0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融合化、数字化、金融化、时尚化、国际化及市场化特征将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所谓适者生存,我们的文化企业也应调整战略,适应发展。

|作者系东方意象文创机构总裁、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研究员

产业化新特征 第3篇

关键词:产业新体系,构建,基础,特征,协同式路径

一国的经济之基在产业,产业发展的背后是整个产业体系的支撑。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产业体系更新速率加快是世界产业的共同发展趋势。新时期,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国内资源环境的约束,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改造升级,构建产业新体系成为必然的选择。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构建产业新体系做出了全面部署,不仅指出了发展方向,还明确了主要任务和关键举措[1,2]。但是,构建产业新体系的现实基础怎么样? 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全球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是什么? 产业新体系的内涵和特征是什么? 构建产业新体系的路径应如何选择? 这些问题学术界都需要进行系统的研究,形成科学、统一的认识,才能更好的指导发展实践。本文将围绕我国构建产业新体系的基础、问题、趋势、内涵和特征、路径5 个方面进行探索性研究。

1 构建产业新体系的基础

1. 1 产业动力结构发生改变,服务业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最强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平均9. 7%的高速增长,从产业角度来看,主要是工业提供了增长动力。 “十二五” 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产业动力由第二产业(工业) 向第三产业(服务业) 带动转变,并且这种趋势将会进一步加快。从表1、表2 中可以看出,近10 年来,我国第二产业增速高(2014年增加值是2005 年的3. 1 倍)、占比大(2005 ~2014 年平均占GDP比重为45. 7% ),但对GDP增长拉动和贡献率已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增速最快,2014 年增加值是2005 年的4. 0 倍,2012年已超过第二产业0. 5 个百分点,特别是 “十二五”以来对GDP的增长拉动和贡献率快速增加,2014 年两项指标分别超过了第二产业0. 07% 和0. 96% 。根据产业发展规律,第三产业比重和对GDP的贡献率超过第二产业不是短期现象,而是经济发展到新阶段后的一种常态。但是,要清醒的认识到,目前我国尚未完成工业化。因此,在“十三五”乃至未来中长期,工业主导经济增长的特点仍会比较明显,工业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需要继续增强工业的根基。同时,服务业将会获得更快发展,并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最强动力。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http:∥data.stats.gov.cn/ks.htm?cn=C01,经本文整理。

1. 2 支撑产业发展的要素实力明显增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的推进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资本、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1. 2. 1 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二、三产业的劳动力素质显著提高,这将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动力之一。从图1 中可以看出,二、三产业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就业人员比重2012 年比2006 年均有明显提高,其中采矿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分别提高9. 2% 、5. 2% 、6. 1% 、6. 6%[3]。从表3中可以看出,近10 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2005 ~ 2013 年全国职业学校共毕业7722. 01万人,2014 年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分别达到1607. 68 万人和1006. 60 万人。据2015 年9 月15 日教育部公布的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显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占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40%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数的44. 12% ,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基本持平。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基本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体系,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水平正在稳步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培养出数以亿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将成为建设制造强国、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主力军。 “十三五”期间,我国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将逐渐提升 “人口红利”的层次,为构建产业新体系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综合司课题组.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及其转换[J].世界调研,2014,(12):6

数据来源:2015年9月15日教育部公布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和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经本文整理。其中2005~2010年普通专科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生数包括师范普通专科毕业生。

1. 2. 2 科技研发能力持续增强

在科技研发投入方面,从表4 中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在应用领域的研究人员在持续增加,到2013 年已达到39. 56 万人,比2005 年增加了33. 2% 。2008 ~ 2013 年期间研发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年均递增19. 7% ,比2004 ~ 2008 年期间增速高出2. 7 个百分点[4]。同时,表4 中还显示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也在不断增加,2014 年为1269. 12亿元,是2005 年的2. 9 倍。特别是企业投入研发的资金大幅增加,从2005 年的1642. 5 亿元,到2013 年的8837. 7 亿元,增加了4. 4 倍。

在技术产出方面,从表5 中可以看出,2014年专利申请受理和授权数是2361243 项和1302687 项,分别是2005 年的5. 0 倍和6. 1 倍。2013 年发明专利申请受理和授权数是825136 项和207688 项,分别是2005 年的4. 8 倍和3. 9 倍。从表6 中可以看出,我国技术市场活跃,2014 年交易额是2005 年的5. 5 倍。2013 年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和进口额分别是2005 年的3. 02 倍和2. 82倍,出口额比进口额增幅高20% 左右。这充分说明,随着科技研发人力和财力投入的持续增加,我国产业科技研发能力在持续增强。技术产出的增加和技术市场的繁荣发展,使得我国产业技术基础在大幅提升,这为构建产业新体系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经本文整理。

1. 2. 3 资本积累快速增长,工业基础设施大幅改善

“十二五” 期间,我国工业和服务业领域积累了大量资本。2014 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502005 亿元,其中工业领域投资204515亿元(制造业投资166918 亿元,占工业领域投资的81. 6% ),同比增长12. 9% ; 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 86669 亿元,同比增长21. 5%1。这为构建产业新体系提供了充足的资本支持。

从表7 中可以看出,2014 年铁路营业里程为11. 18 万公里,比2010 年增加了22. 6% ; 公路里程为446. 39 公里,增加了11. 7% ; 定期航班线路里程和国际航线线路长度分别增加了67. 7% 和65. 1% ; 管道输油( 气) 里程增加了35. 4% 。从表8 中可以看出,固定长途电话交换机容量和局用交换机容量迅速减少,这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更新相吻合; 2014 年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和长途光缆线路长度比2010 年分别增加了36. 1% 和13. 5% ;2013 年光缆线路长度为17453709. 2 公里,比2010年增加了75. 2% 。2013 年规模以上工业发电设备容量达到118999. 4 万千瓦,比2010 年增长2. 7倍; 电力燃气水的生产供应业新增固定资产12601. 21 亿元,增长49. 4%[5]。这些都说明,我国工业基础设施在大幅改善,特别是信息化设施水平明显提升,这为 “十三五”期间构建产业新体系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zb=A0G02&sj=2014。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zb=A0G02&sj=2014。

1. 3 产业发展模式正在迈入新阶段

“十二五” 时期,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工业和服务业的产业发展模式正在迈入新阶段。

1. 3. 1 工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消费品产业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

2011 ~ 2014 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3. 2% 和11. 7% ,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2. 7% 和1. 2% ; 2014 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达到30. 4% 和10. 6% (按现价计算),比2010 年提高0. 8% 和1. 7%2。同时,装备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2008 ~ 2013 年均递增22. 9% ,远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同期劳动生产率7% 的递增速度[4]。2015 年前三季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 ;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 4% ,比整体工业增速高4. 2% ,对工业增长贡献率提高到18. 7% ,同比提高4. 2%3。从表9 中可以看出,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消费品产业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投资带动的高耗能行业和采矿业的比重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这反映出我国产业正在朝着有利于结构优化的方向发展。按照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十三五” 期间,随着工业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端制造产品、高技术产品、服务产品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将会继续增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A01,经本文整理。按照国家统计制度,自2013年起,1~2月份工业数据一起调查,一起发布。工业共分41大类,按累计增长率排名,本文仅选取其中13类。

1. 3. 2 创业创新环境不断改善,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态势逐渐形成

政府简政放权和商事制度改革,使创业创新环境不断改善,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更加明确,也为构建产业新体系提供了良好制度环境。2014年,国务院已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多达246 项,取消评比达标表彰和职业资格许可认定项目分别为29 项、149 项。2015 年10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新修订了 《中央定价目录》,定价的种类和项目均有大幅度减少,由原来的13 种减少为7 种(类),由原来的100 项左右减少到20 项。同时,国务院清理规范了89 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并取消62 项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 “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商事制度自2015 年10 月1 日起,在全国全面实施。2015 年前三季度,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1065. 5 万户,注册资本( 金) 20. 7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 8% 和40. 9% 。其中,新登记企业315. 9 万户,平均每天1. 16 万户,同比增长16. 3%4。科技创新与现代商业模式的结合不断催生新兴产业,如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金融、智慧医疗等等。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态势已经形成,并逐渐成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重要引擎, “十三五”时期将为构建产业新体系打下良好的微观基础。

1. 3. 3 信息、互联网相关产业发展迅猛

2013 年,共有35. 4 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使用互联网开展活动,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98. 4% 。其中,利用互联网提供客户服务、招聘员工、进行员工培训分别占35. 7% 、33. 7% 、18. 6%[5]。市场各方的需求促进了信息、互联网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2014 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为16. 39 万亿元,同比增长59. 4% ; 快递业务量达到140 亿件,连续4 年保持了超过50% 的增长速度5。2015 年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新登记17. 1 万户, 增长65. 3%6。在全球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和大数据在不断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正在加速成长。比如,“互联网+ ”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模式,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的各行各业融合起来,从而带动着传统产业更新换代。 “十三五”期间,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将会加速融合,信息、互联网相关产业发展将会更加迅猛。

1. 3. 4 对外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走出去” 成果初现

“十二五” 时期,我国对外贸易稳定增长。2014 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 26. 4 万亿元)比2010 年增长31% ,年均增长7% 。其中,初级产品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2014 年(4. 8% ) 比2010 年(5. 2% ) 下降了0. 4 个百分点; 相反,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2014 年(95. 2% ) 比2010 年(94. 8% )上升了0. 4 个百分点。2014 年,服务进出口总额(6043 亿美元)比2010 年增长了66. 7% ,年均增长13. 6%7。服务贸易结构正在逐渐优化,其中计算机、保险、金融等高附加值的服务贸易出口增长势头强劲。 “走出去” 成果初现,如,2014 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072 亿美元)比2010 年增长了78. 1% ,年均增长15. 5% 。2015年上半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增长29. 2% 。2014 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424 亿美元) 比2010 年增长54. 5% ,年均增长11. 5%8。以上的数据说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能力不断加强,这将为构建产业新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构建产业新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据WTO发布的贸易统计,2014 年我国商品进出口总额达4 兆3030 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 “世界工厂”,但是当前我国产业仍存在着竞争优势层次较低,产能过剩严重,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缺乏、产业附加值不高等问题,我国只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而还不算是制造业强国。

2. 1 竞争优势层次较低,产品结构不合理,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作为后发展国家,产业结构大多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域中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加工组装环节),我国制造总体上仍处于相对低端的层次。在高端制造业与高科技领域,我国的竞争优势不明显,与发达国家差距仍然较大,航空航天技术、材料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等的竞争力指数均非常低[6]。在技术、生产和营销价值链的三大环节中,其增值能力分别呈现出由高到低的V形状(微笑曲线),也就是两端利润高、中间利润低。目前我国制造业的产品结构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间( 低端),参与国际分工主要集中在科技含量和产业附加值都比较低的加工环节,而技术环节和营销环节控制在跨国公司手里[7]。按照微笑曲线理论,我国制造业必须向价值链的两端过度,要么抓住产品研发( 始端),要么抓住营销市场(终端)。

“十二五” 期间,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焦炭等传统的产业利用率仅在70% ~75% 之间,产能过剩尤为突出。同时,光伏、风电设备等新兴的产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其中光伏的产能利用率不足60% ,风机的产能利用率不足70%[5]。此外,汽车、房地产等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已经开始显现。调整产品结构,加强供给侧改革和管理力度,化解产能过剩,将是 “十三五”期间的一个重大课题。

2. 2 创新能力普遍不足,核心技术相对缺乏

目前,我国在41 个工业大类行业中,大部分行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在1% 以下,只有8 个行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高于1%[5]。长时间以来,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主要依靠外资引进,同时带来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且多以生产线和最终生产设备为主。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普遍偏低,比如一部售价数百美元的苹果手机,我国加工企业仅能赚到几美元。虽然我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但美国的生产率几乎是我国的3 倍。据世界银行数据,2013 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到20. 8% ,排名世界第一。然而,制造业增加值率仅为21. 5% ,与工业发达国家35% 的平均值差距显著。虽然我国制造业规模已经达到世界第一,但产品结构仍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大而不强的特征也反映了我国制造业企业长期存在的高端产品研发能力不强与核心技术缺乏的现实。

2. 3 服务业附加值不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层次较低

当前,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力量。但是,我国服务业整体附加值率偏低,并且增加值率的行业差异较大,体制、机制保护而产生的扭曲现象依然显著。在服务行业结构中以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为主,发展层次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例如,2014 年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分别占GDP增加值的9. 8% 和4. 5%9,明显高于其他现代服务。我国金融、信息和科技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现代高端服务业发展速度虽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非常显著。与一、二产业优化升级密切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规模还小、技术创新能力低,总体上经营模式落后、劳动生产率和附加值均不高。

3 全球产业体系的发展新趋势

当前,经济全球化不断走向深入,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全球产业体系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态势。

3. 1 科学技术进步、国际分工深化主导着全球范围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新一轮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引领的高新技术的产业化,直接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的升级。18 世纪以来,科技革命特别是技术革命始终是产业革命的先导。当前,高新技术的发展,将使一批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并成为全球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导方向,如信息科技、生命科技和纳米科技等。同时,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也在不断深化,提高了制造业的科技含量,促使传统制造业升级成为智能制造,如3D打印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等。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国际分工也将随之深化。一国内部的产业分工日益国际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新一轮全球化产业分工重组速度开始加快。由于发达国家控制了大部分科技资源,从而导致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失衡态势,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不平衡将日趋明显。全球范围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显示了科学技术、国际分工的主导力量,科技的进步和国际分工的深化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促使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迈进,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更大的挑战和机遇。

3. 2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增加

从经济发展规律来看,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决定了经济体的发展程度。全球产业结构的特征为第一、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同时第三产业的比重强势上升,三大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加快。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比高达70% ~80% ,但这并不是最终的极限。发展中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正加速快速上升,比如我国2014 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是2005 年的4. 0 倍,2012 年已超过第二产业0. 5 个百分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产日益丰富,人类对非物质生产的需求日益增加,致使第三产业的比重持续增加。而且,这种趋势将在未来中长期内进一步强化,这也是人们消费水平由低层次转向高层次的必然结果。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从以工业的发展水平来衡量转变为以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来衡量,标志着产业结构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 “十三五” 期间,世界经济由工业主导型向服务业主导型的转变会更加明显,现代服务业将会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新潜力和新空间。

3. 3 新经济的发展,致使产业结构软化趋势加快

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带动下,当今世界已经进入新经济时代。这是建立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制度创新基础上的新经济现象,以经济加速从传统的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为标志。学界普遍认为,新经济是以信息科学、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创新为核心,由新科技创新所驱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新经济致使全球产业结构呈现软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在产业结构的升级过程中,以通信、金融、信息服务等行业为主的软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强势崛起, “经济服务化”趋势日渐显著; (2) 随着技术集约化和高加工度化的发展,在整个产业链条中,对创新、信息、科技、人才、文化、生态和制度等软要素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

3. 4 信息技术的发展,产业融合与分离将会更加频繁

当今,随着信息处理的共享化和大数据化、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的发展,经济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依赖持续增强。一方面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的全面融入,从价值传递环节向价值创造环节渗透,使原来专业分工明确的产业因信息技术的融合而组成新的产业。另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使得生产中的许多服务环节从物质生产流程中分离出来,形成新的行业,致使生产结构产生了重大变革。生产性服务业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流程、管理方式和劳资关系等,并导致全产业链的重构。“十三五” 时期,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兴起,这些产业融合与分离的现象将会更加频繁。

3. 5 国际市场竞争中的标准战略日趋明显

当今新经济时代,发达国家的竞争策略,已经从技术战略转向标准战略,从技术主导转向知识产权主导。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通过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的策略,全面推行国际标准组织的规则、国家标准战略和企业标准战略。发达国家通过制定有利于自己的标准体系,控制了几乎所有高科技产业,以维护有利于自己的国际经济秩序。国际市场竞争中的标准战略的兴起,将会对全球产业布局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将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4 产业新体系的内涵和特征

4. 1 产业新体系的内涵

科学的界定产业新体系的内涵,既要结合全球产业体系发展的新趋势,又要结合国情,即当前我国的产业发展基础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从产业发展的时间序列中看,产业体系的发展演进是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产业要素、产业结构和产业功能不断优化的动态过程[8]。从产业发展的范围看,产业发展的实质是产业体系的整体运作,包括产业结构、组织、业态的整合与集成[9]。产业新体系并非是脱离原有产业形态的全新产业体系,而是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融入了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等相关内容,使产业体系在结构、组织和业态三个方面具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和运转模式。

产业新体系可以描述为: 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农业现代化水平快速提升; 工业基础能力、装备制造实力持续增强,以信息化为引领的新型制造体系逐步形成; 战略新兴产业的逐渐壮大,对经济支撑和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改造明显提升,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现代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服务业的产业主体地位继续提高; 三次产业比例合理、综合优势显著,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能力不断增强的产业体系。

总之,产业新体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开放系统,是在高新技术的引领下,由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产业有机体整体,是新常态下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产业载体。

4. 2 产业新体系的特征

4. 2. 1 创新化

创新是产业发展的主引擎,是产业新体系的动力特征。创新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不仅与现实的产业体系相关,还受到相关的支持系统发展情况的制约。产业创新系统中科技创新最为重要,科技创新通过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新兴产业的崛起和落后产业的淘汰等,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产业旧体系向产业新体系的演化。自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新产业的不断出现无一不是科技创新的结果,继而引起产业体系的重大变革[10]。因此,产业新体系作为经济发展趋势的产物,与传统产业体系最根本的区别不在于行业和产品本身,而在于创新能力。

4. 2. 2 高技术化

产业新体系的本质是建立在高新技术基础之上的产业体系,主要表现在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旧产业,发展新产业。产业新体系的高技术化,一方面是指用高科技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武装传统产业的过程; 另一方面是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科技进步带动了传统产业的劳动工具和劳动手段的不断创新,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着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化,使整个产业体系日益呈现高技术化。比如,“中国制造2025”等规划的重点是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高技术化[11]。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技术突破和市场需求的重点发展方向,它们的持续发展将使产业体系高技术化的特征更加显著。

4. 2. 3 市场化

产业新体系要让市场机制在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从根本上看,市场需求是产业体系更新发展的源动力,市场需求变化决定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式和方向。构建产业新体系关键是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政府重点做好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产业政策和创造良好环境。新产业的兴起、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过剩产能的化解以及落后产能的淘汰都要以运用市场机制为主,特别是要让各类市场主体都能自由的选择进入或退出某一产业。

4. 2. 4 融合化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快速向传统产业融入,使传统产业的边界日趋模糊,融合已经成为产业结构变化的潮流和趋势。产业融合将会催生诸多新兴产业群,它们是产业新体系的主要组织和业态,并使得产业结构升级到一个更新的层次。事实证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间的相互融合,使各产业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未来,产业融合将成为推动产业新体系不断发展的一种主要形式。

4. 2. 5 服务化

产业体系服务化主要指现代服务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大,并逐渐代替工业成为主导产业。服务业的繁荣发展是产业新体系的重要标志,一方面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强势崛起,不断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另一方面表现为传统的服务产业的扩大和发展,不断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

4. 2. 6 国际化

产业新体系的国际化是当今时代赋予的一个显著特征。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开放国家的产业发展已经突破国家疆界限制,通过产业构成各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本国产业体系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的兴起,提升了产业的国际关联度,出现了大批全球性产业,致使产业结构变动日趋国际化。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绝对不能仅仅局限在国内,放眼全球,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是产业新体系的必然要求。

5 构建产业新体系的基本路径

构建产业新体系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客观要求。改变对以往经济发展路径的依赖,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动力转换,需要在准确把握产业新体系内涵和特征的前提下,立足现实基础,抓住重点领域、核心问题,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协同作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活力。

5. 1 市场内生式路径

产业新体系的形成主要是市场自我演进的结果,并在企业创新竞争行为的作用下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内生式路径是以市场为纽带,通过创新竞争驱动,促使产业体系向高技术化、融合化、服务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产业旧体系满足了需求数量增长和市场持续扩张,其结果是逐渐积累需求层次提升的因素,进而削弱企业数量生存方式的市场基础,不断促使企业步入创新竞争轨道,重新形成分工格局[12,13]。现实中,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够实现价值链升级所需要的技术跳跃,构建产业新体系必须形成 “雁阵”格局,必须由市场竞争机制来发挥 “筛选”作用,优胜劣汰,在公平的市场竞争中产生 “头雁”[14]。构建产业新体系的源动力来自市场内部,是市场自然发展的过程。市场内生式路径,要求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政府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拟补市场的不足,而不是产业体系构建的直接参与者。产业的发展最终要依赖于创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关键是靠竞争,因此,以创新竞争驱动为主要特点的市场内生式路径是构建产业新体系的核心路径。

5. 2 政府外生式路径

产业新体系的形成要靠政府的甄别和因势利导[15],并在政府的直接参与下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创新的动力来自于创新预期净收益,风险来自于创新项目的转化和成本。如果创新项目转化率低、成本高,企业的创新行为就会严重不足,产业发展和产业体系的更新将会停滞。此时,政府面向所有的企业运用公共手段,可以起到稳定创新项目转化率,分担创新成本的作用。在硬件方面,政府可以建立各种公共性创新基础设施;在软件方面,政府可以建立鼓励创业创新的公共政策和制度体系。政府作为启动和保护企业创新行为的主体,对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了主导作用,这是一条构建产业新体系的外生式路径。当然,政府的行为并不是产业体系本身,产业新体系必须以企业普遍的创新行为为基础。因此,外生式路径,本质上要求政府要充分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环境,并确保企业的主体作用和市场机制的灵活、高效。

5. 3 市场和政府协同式路径

综合市场内生式和政府外生式路径,即是协同式路径。协同式路径并非内生式和外生式的简单相加,而是两者有机协调的动态路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构建产业新体系必须走市场和政府协同式路径,但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产业以及不同的地区内生和外生的力度应该有所不同。

5. 3. 1 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化解产能过剩应更侧重政府外生式路径

产业新体系萌生于产业旧体系,大量的传统产业要通过技术改造升级转移到产业新体系中,同时还有部分落后产能需要淘汰。市场内生式路径通过竞争,会激励企业技术改造行为,挤压落后产业的市场生存空间,直至其完全退出。但是,当前资源环境等市场的外部性问题突出,在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化解产能过剩方面,政府外生式路径应该发挥更加主要的作用。政府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建立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切实保障企业依法实现关闭或破产,加快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淘汰落后产能。同时,政府还要培训引导转业工人再就业,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5. 3. 2 建设制造强国、构建新型制造体系应更侧重市场内生式路径

制造业是产业新体系的支柱和基础,实施“中国制造2025”,必须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快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不论是加强工业 “四基”能力; 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方向转变; 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引导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增加服务环节,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还是开展质量品牌行动,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11]。都需要更多的依靠市场内生式路径,强化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地位,政府外生式路径仅仅是补充的角色。

5. 3. 3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更侧重政府的外生式路径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构建产业新体系的重点,也是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在全球化的开放环境下,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想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赶超发达国家,必须侧重运用政府外生式路径。政府要通过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建立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手段,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促进竞争的功能, 通过联合企业加大自主研发(R&D) 力度,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升级的支撑引领作用。特别注意的是,政府外生式路径,必须把保证未来市场机制正常运行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即政府的各项政策必须是基于市场的。

5. 3. 4 发展现代服务业应更侧重市场内生式路径

服务业是产业新体系的主体,服务业的繁荣发展也是经济社会现代化重要特征。不论是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还是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主要应侧重于市场内生式路径。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扩大开放领域,鼓励社会资本、国际资本依法依规以多种形式投资服务业,鼓励新兴业态发展,进一步活跃服务业微观市场,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政府要依法监管,确保市场公平竞争。

IT产业内涵与基本特征 第4篇

(一)信息技术

1、软件和服务

(1)451010互联网软件和服务

从事开发销售互联网软件和/或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公司, 包括在线数据库和交互式服务、互联网地址注册服务、数据库建立和互联网计服务,不包括互联网零售企业。

(2)451020 IT咨询和服务

互联网软件&服务中未分类的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商,包括信息技术咨询和信息管理服务。

(3)451030 软件

45103010 应用软件,是为商业或消费市场设计、开发和生产专业应用软件的公司,包括企业级、技术级和娱乐软件。不包括生产系统或数据库管理软件的公司。

45103020 系统软件,即从事开发生产系统和数据库管理软件的公司。

注①料来源:全球行业分类标准摘录

2、技术硬件和设备

(1)452010通讯设备

45201010 网络设备,即计算机网络设备产品制造商,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和路由设备。45201020 电讯设备,即电讯设备制造,包括电话,交换总机和交换机。不包括网络设备子类中的企业。

(2)452020 计算机&外围设备

45202010 计算机硬件,即个人电脑、服务器、大型机和工作站制造商,包括自动提款机(ATM:Automatic Teller Machine),不包括复印机、传真机和相关产品。

45202020 计算机存储&外围设备,即电子计算机元件和外围设备制造商,包括数据存储设备、主板、视频、音频卡、显示器、键盘、打印机和其他外围设备,不包括半导体设备。

(3)452030 电子设备和装置

电子设备或元件生产和/或发行。包括电子分析、测试和测量工具,电子元器件, 以及其他未分类的连接装置和设备。

(4)452040 办公电子用品

办公电子设备的制造商,包括复印机和传真机。

(5)452050 半导体设备和产品

45205010 半导体设备,即半导体设备生产商。

45205020 半导体,即半导体及相关产品生产。

(二)电信服务

1、5010电信服务

501010 各种电信服务

50101010 数据转换,即主要通过高速宽带或光纤网络提供通信和高密度数据传输服务。

50101020 综合通信服务,即主要固定通信网络运营商和同时提供无限与固网通信服务的公司。

2、501020无线通信服务

5010201 无线通信服务,即蜂窝电话或无线长途通讯服务提供商,包括呼叫服务。

信息化:对时代特征的基本判断

2002 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时代变化归纳为“ 四化” 特征,即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善, 2007 年,在党的十七大上,将“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四化”特征, 扩展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五化”特征。“信息化”作为人类在当今时代发展的最主要特征,突显出中国共产党对当今时代特征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这一目标的提出无疑是顺应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要求,也迎合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浪潮。

1、信息化的定义

信息化是指发展以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为主的智能化工具这一新生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人类社会的历史过程。信息化在中国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当前面临的瓶颈问题、保障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2. 信息化的核心内涵

信息化的核心内涵是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发展。1993 年,美国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在全球掀起了一个新的信息化浪潮,从此,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发生的事件是:人类的生活、工作和相互交往的方式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化发展最主要的内涵就是互联网,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是信息化的基础和核心。

互联网始于1969 年,它的发展直到“万维网”出现后才得以真正开始。经过40 年的发展,互联网已形成一个跨越国界、快速传播、即时互动的新媒体网络,构成了人类的网络生存状态。1995 年10 月24 日,美国联邦网络委员会① 通过了一项关于“互联网定义”的决议,指出“互联网”指的是全球性的信息系统,它的定义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第一,通过全球唯一的网络逻辑地址在网络媒介基础之上逻辑地链接在一起的网络。这一网络的逻辑地址是建立在“互联网协议”(IP)或今后互联网时代的其他协议基础之上的。

第二,可以通过“传输控制协议”和“互联网协议”(TCP/IP), 或者今后其他接替的协议或与“互联网协议”(IP)兼容的协议来进行通信。

第三,让公共用户或者私人用户来享受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带来的高水平、全方位的服务。这种服务是建立在上述通信及相关的基础设施之上的。

以上所述的定义并不能完全概括互联网的特性,互联网经过40 年的飞速发展,已经成长为一个十分复杂的网络,以往对互联网的定义已不够全面。那么互联网到底是什么呢?它的本质和属性是什么呢?

注①国联邦网络委员会(FNC), 即TheFederalNetworkingCouncil 。

互联网的基本特征 互联网作为人类的发明,逐步成长为人类生活方式的一种新型存在。它的存在,是其内在属性与外在属性之间的对话与循环。

nlc202309010840

1. 物质性与精神性

作为人类存在的新形式,互联网的第一基本属性是主体性和客体性的对立统一, 是物质性与精神性在对立中的统一。物质性与精神性是一对矛盾,物质性是指互联网外在的形态特征,精神性则是互联网的文化内涵;物质性是外在形式,精神性是实质内容;形式表现内容。对互联网属性的研究,不仅要对其物质实体进行研究,更重要的是揭示这一存在背后蕴含的丰富的本质内涵。

互联网的主体性根源于其价值的主体性。价值作为客体对主体的意义,不仅具有客体性本质,而且具有主体性本质,就其主体性而言。互联网的本质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互联网的社会性。社会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是互联网的主观性。价值的主观性,具备三个层面的含义:首先,它是价值主体的自我意识。互联网作为价值主体,总是按照自己特定的价值需要、价值心理、价值意识和价值观念来选择和创造价值;其次,它是指互联网作为主体,具有价值认识的能力,主体不仅能意识到自己的主观需要,而且能够认识到客体满足自己需要的可能性及其程度,并遵循趋利避害的最优化原则;再次,是它的保守性和随即性。一种价值观念一旦趋于稳定或被模式化便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但由于人类对互联网需要的随即性、可变性,因而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三是互联网的主导性。即互联网作为人类信息社会的传播载体,其作为技术中枢影响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2. 意向性与混沌性

互联网络的当下应用,其最令人关注的发展之一是网络社区。网络社区不过是各种类型的意义群的聚合,人们在这里寻找与释放的也仅仅是作为人类存在的新形式下的意义与思想的交换。

3. 虚拟性与实践性

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空间,这个空间是通过网络连接全球计算机,综合现代各种先进技术,利用数字化方式生成的一个逼真的数字化的三维感知世界。互联网上除了信息之外一无所有。在这里,我们看不到物质,看不到人的身体,往来匆匆的只是物理信号,即电位变化所体现出来的脉冲变化。这种脉冲作为模拟信号,被人类逻辑的表达为数字信号,进而又将数字信号系列/序列化地表达为信息。所以人类在互联网上能够传递信息,但在物理本质上只是对脉冲的一套逻辑命名。这套人为的逻辑命名系统快速传递着人们的思想,为人们编织着交互关系。

对于互联网,我们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它不具有一般物质存在的基本特征:空间的占有性与不可入性。然而它又是真真切切的存在,它的存在寄生于硬件系统。它是由计算机系统支撑的媒体,是由无数主机、站点、局域网、个人电脑等组成的庞大的交流系统。

4. 自我性与社会性

互联网作为人类的存在,形成人类生存的新环境:网络环境。这种网络环境强化着人们对自我个性的认同,因为“这里聚集着我们个性实验的支持者、观众和游戏者”。在自我认同的同时,更进一步地探索着个性发展的潜力,这种探索主要是以网络角色扮演来实现的。网络角色扮演最主要的情形有三种:扮演与现实角色互补的角色,扮演与现实角色相近的角色,扮演与现实角色差距较大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以完全本我的角色进入网络者微乎其微。其结果是,网络交往张扬了个体与社会性相背离的一面。

同时,互联网又具有社会性。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媒体单向的交流模式,形成了相互对话、交流、反馈的网际关系,如现在流行的BBS 就是典型的多对多交流形式。我们每一个上网的人都不再是单纯的主体或客体,而是处于一种交互虚拟存在的环境界面中。

5. 开放性与封闭性

开放性是互联网的最大魅力所在,也是互联网力量的源泉。互联网络环境更大程度地呈现出开放的状态,不受干扰地畅所欲言在技术上成为可能。典型的网络文化表现出一种自在性、自存性和自身性,即“内在条件性”,这种“自媒体性”是“个人媒体”的特征,博客、微博客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形式。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传播各种信息,包括文字、图片、音乐、视频

但互联网络同时又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它减弱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直接的交流和沟通,淡薄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最终导致人们社会关系的简单化,削弱了人们的集体意识,降低了人们的社会意识。

6. 现实性与虚拟性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存在,人们曾经一度认为它是深不可测的,但互联网络经过40 年的运作,其社会意义上的神秘面纱已被逐渐揭开。网络远非人们当初想象的那种世外桃源,它仅仅是现实社会的延伸,现实社会所具备的一切特征在网络中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同时,互联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又扩充了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人们可以以虚拟身份进入互联网络社会。在信息社会中,网络具有虚拟性的特征,其主要表现为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网络行为的虚拟性和网络行为主体身份的虚拟性。

网络对于愚昧无知者来说是虚拟的。当然,网络的虚拟是可以避免的,这样一来人们生活中所依赖的网络就会更加突现出其真实性。

7、局限性与超越性

网络的匿名性为人性的充分施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在这里,没有最高的管理机构, 没有等级、特权,网络上的每一个节点、每一个网民,既是网络社会的中心又是网络社会的边缘。从前,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不同造成的各种隔阂,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难以理解,更无法交往。而网络传播满足了人们的各种好奇心,填补了知识的各类空白,各种奇风异俗都能在这里得到展现,简便的网络交往手段更提供了相互理解、学习、探讨的渠道。在网络开发的交往模式之下,丰富的人类文化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同。这就是网络的超越性功能。

但网络并不是万能的,它在提供给人们许多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局限性。比如,我们无法验证从网络上得到的消息的正确性;网络购物时,我们不能保证自己买的商品没有质量问题等等。

8. 在场性与离场性

网络传播从根本上打破了限制人际交往的时空阻碍。在网络人际交往中,由于交流场景的虚拟,交流主体的缺场,结果在网络中流动的只剩下意义本身。但在网络中的活动又能确确实实地影响到我们的现实生活。

电视会议是用电视和电话在两个或多个地点的用户之间举行会议,实时传送声音、图像的通信方式。它同时还可以附加静止性的图像、文件、传真等信号的传送。参加电视会议的人,可以通过电视发表意见,同时观察对方的形象、动作、表情等,并能出示实物、图纸、文件等实拍的电视图像或者显示在黑板、白板上的和图,使在不同地点参加会议的人感到如同和对方在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在效果上可以代替现场举行的会议。

9. 遮蔽性与解蔽性

网络信息最大的特点是匿名性。人们隐藏了自己的身份,隐藏了自己的身世、地位和信誉,自由地表达、纵情地袒露心扉,有时还掺杂着非理性的情绪,从而使信息的真伪很难判断。

网络拥有很鲜明的遮蔽性,但另一方面,它同时又拥有解蔽性。与一般信息相比较,网络信息更容易被监督,因为它时刻处于众目睽睽之下。

回首“网事”,从“虎照丑闻”到“出国考察视频”,再到“躲猫猫”等等,网络监督可谓凭借风起云涌之势,发挥着非凡的威力。

10. 游离性与固定性

“文字与图像以光速穿梭,其繁殖速度之快令人类难以驾驭……它们不是按树型方式繁殖,如在中心化的工厂中那样;而是按根型方式在任何一个非中心化地点繁殖。”传统时间的线性、不可逆转、可量度、可预测等特性被网络技术冲击得支离破碎。“地域性解体脱离了文化、历史、地理的意义,并重新整合进功能性的网络或意向拼贴之中,导致流动空间取代了地方空间。”并形成了“全球与地域动态的新链接”。

11、传承性与背叛性

网络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融合与提升,既部分重合了传统媒体的功能,又大大超出了传统媒体的功能。

与传统媒介相比,网络具有更多更强更综合的传播功能。如E-mail 是传统邮电功能的延伸,网络聊天与可视电话是传统电信功能的延伸,网络新闻与电子报纸是传统印刷媒介功能的延伸,网络广播与网络电视是传统广电媒体功能的延伸,同时网络媒介还具有计算功能、广告功能等等。

产业化新特征 第5篇

摘要:从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合理承接产业转移, 将带动移入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 从而大大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结合目前广西产业结构的特征, 分析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并探讨实施承接产业转移提升产业结构的思路。

关键词:广西,产业结构,产业转移

参考文献

[1]广西投入产出表 (2002) [R].南宁:广西统计局, 2005.

[2]广西投入产出表 (1997) [R].南宁:广西统计局, 1999.

[3]覃逢.从投入产出表看广西经济发展[J].统计与决策, 2007, (13) :107-108.

[4]覃逢.广西产业的关联度分析与主导选择[J].管理科学文摘, 2008, (4) :217-219.

[5]工业引领广西经济快速增长[EB/OL].广西经济网, http://www.gxce.cn, 2005-10-20.

中国主食品的特征及产业化发展方向 第6篇

1 中国主食品及其特征

1.1 中国主食品

在人们的膳食结构中,有主食和副食之分。主食是指以米、面为主要原料做成的各类食品,如米饭、馒头等。主食中既然有个“主”字,就说明我们日常生活所吃的主要东西都是它。主食承担着维持我们生命的重任。我国5 000年的农业文明,造就了品种多样、花色繁多的传统主食品种。

米食和面食是主食的两大类型,南方和北方种植稻类地区,以米食为主,种植小麦地区则以面食为主。此外,各地的其他粮食作物,例如:玉米、高粱、谷类、薯类作物作为杂粮也都成为不同地区主食的组成部分。

面类食品中,馒头、面条、水饺等便是独具特色的代表性主食品种,消费量已占面制食品总量的85%,是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等中部和北部地区一日三餐的主食。特别是主食馒头,食用人口总数和食用频度均较高,其面粉消耗量占面制食品总量的30%以上,每年消耗面粉2 400万吨,是我国小麦及面粉的主要转化消耗渠道之一。图1为各种面制食品消耗面粉的比例。

米食也叫饭,唐朝人将谷物整体煮熟叫做饭,饭是南部地区、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的一日三餐的主食。就饭的原料而言,有粟米饭(黄米饭)、稻米饭、麦饭(荞麦饭、大麦饭)等,南方多吃稻米饭、北方多吃粟米饭。

1.2 中国主食品的特征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主食结构、品种加工、功能等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即细粮化、多样化、精细化、功能化、减少化。

1.2.1 主食细粮化

主食结构由过去的粗粮转向细粮。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过去,主食的功能主要是充饥,大多数家庭的主食都是粗粮型的,如:南瓜稀饭、萝卜稀饭、玉米面窝头、荞麦面窝头等。而现在用白净的大米,细白的富强粉、面包粉制作的食物,因质地细腻,口感好,成了人们喜爱的主食。

1.2.2 主食品种多元化

主食除了细粮化外,主食的品种多样化日见明显,比如:面粉做成的各种食品,其发展与农业发展、加工器具的进化、烹制工艺的发展紧密相关。早在公元前2 700年中国就有磨粉的记载。西周到战国早期的面制食品约20种。秦汉魏晋南北朝,是中国面制食品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主要标志是广泛使用发酵工艺和模具成型,品种多达数10种,风味各不相同;面条系列化为片状、条状或环状,有蒸、煮、烤等多种吃法;创新品种多,相继推出包子、开花馒头、发酵品、乳制品、蛋制品、果制品和莲蓉点心,造型也较讲究。隋唐五代宋金元时期,是中国面食全面大发展的新阶段,面团、馅心、浇头、成型和熟制方法多样化;规模较大的面点作坊和面食店出现;花色品种空前丰富,品种有100余种。明清时期,中国面食出现了第三个高潮,制作工艺进一步深化,成型方法多达30余种;花式繁多,新品迭出,仅面条就推出抻面、刀削面、五香面、八珍面、伊府面、担担面、油泼面、鹅面、鱼面等40多个花色,具有地方特色的面制食品发展更快,涌现出如松沪南翔馒头、天津狗不理包子、秦晋羊肉泡馍、内蒙哈达饼等知名面制食品。

1.2.3 主食加工精细化

现代主食更多融入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世界食品科技迅猛发展促进中国主食品工艺技术、加工设备、配料的现代化,也使主食加工精细化。

1.2.4 主食摄入减少化

主食的变化还表现在人均摄入量减少,主食在饮食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少。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粮食为97kg,比1990年减少33kg。与此同时,增加了副食的消耗量,从1991年到1996年,我国肉、蛋、水产品、蔬菜、水果的人均占有量均大幅增加,肉类从27.1kg增加到49.5kg,蛋类从8kg增加到16kg,水产品从11.7kg增加到22.9kg,蔬菜从178.7kg增加到225kg,水果从19.1kg增加到38.3kg。从追求吃饱到希望吃好,这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

1.2.5 注重主食营养功能

单就传统主食的安全和营养性而言,也是其他食品所不能比拟的。西式食品因焙烤、油炸会产生丙烯酰胺、反式脂肪酸等有害物质,而传统主食的做法是以水为介质,以蒸煮为主,温度为100℃左右,不具备产生这些有害物质的条件。作为一种更安全、健康的食品,中国主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人们更加注重通过“一日三餐”的膳食营养平衡来预防疾病保证健康,这也符合我国“药食同源”的传统理念。近几年欧美食品企业和科研机构兴起研究中国主食的热潮,不仅仅因为中国主食市场巨大,还因为中国主食更安全、更健康。通过产业化,将充分发挥我国传统主食在营养和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逐步提升传统主食产业的科技含量和自动化水平,提高传统主食的经济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进而强化主食产业在食品工业中的地位,切实促进食品工业、农业等产业的长足发展。

1.2.6 追求食用方便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对快餐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整个社会对快餐的需求量也同步增加。据2008年中国商务部统计显示:中国快餐消费者有63%喜爱中式快餐,经常光顾洋快餐的消费者仅占20%。虽然洋快餐一度受到中国消费者的青睐,但中式快餐仍以其品种丰富、口味多样而更加贴近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西式快餐品种口味较为单一,以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高盐、多糖和多味精为特点;中式快餐与之相比,则采用中国传统的烹饪方法,有着较为合理的营养和膳食搭配,口味上更符合中国大众的饮食习惯,菜品的选择性更强;从消费水平来讲,也更符合中国国情。为了适应中国对快速餐饮的需求,我们应该加速推进主食品的产业化进程。

2 中国主食品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2.1 主食产业化

主食产业化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以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为基础提升传统食品工艺,用机械化生产代替手工和半手工制作,同时引入现代营销理念,创造一种新型生产方式,进而形成一个全新的主食产业。

主食产业化的内涵可概括为“五化”——“工艺科技化、产品标准化、生产机械化、操作规范化、准入制度化”。

主食产业化,是市场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必将引导消费意识,突破传统价位,形成新的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向前发展。主食产业化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同时更是一项社会工程,对我国的农业、食品业、机械制造业、饮食服务业等传统行业提升和改造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2.2 影响主食品工业化发展的因素

2.2.1 生活习惯因素

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向来主次分明,主食为主,副食为辅。吃什么,适合吃什么,有个长期影响的饮食习惯问题。因为生活习惯,消费模式,甚至经济结构无不和文化密切相关。许多先进的国家十分重视技术和文化的统一,十分珍视自己的食品文化,保护和发扬自己的食品文化,甚至把它作为维护民族权益,保护本国农业的战略。最典型的是日本,尽管过去英、美等国把吃生鱼、生肉看做是原始落后的饮食文化,可是日本人并没有轻易放弃,而是不断弘扬丰富其形式,终于成为连美国人都认可的美食。

2.2.2 技术因素

由于文化滞后、技术落后等原因,我国许多传统食品面临失传,许多深受老百姓喜爱的食品似乎变得陈旧没落。为了维持生存,一些食品厂家不得不翻来覆去借用“御用”、“宫廷”、“祖传”、“贡品”的虎威,一些饭馆的开张竟靠珍禽异兽、蛇蝎虫鞭,可乐压倒了酸梅汁,肯德基仿佛“鹤立鸡群”,西式火腿要取代腊肉,甚至中国人发明的面条似乎也得挂上“正宗美国加州面”的牌子才好卖,就连饺子、面条、豆腐、火腿这些正宗中国发明的东西,也要靠从国外引进。中国面条产业化最初是在日本人推出成套加工技术和相关设备的基础上开创的,面条的产业化催生了华龙、康师傅、统一等一批大企业、大品牌。馒头作为和面条并列的两大传统主食品之一,没有外来力量的推动。

2.2.3 产品缺乏标准

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先后出台了28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制度,但很多主食品还缺乏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标准。馒头、大饼、豆浆、油条、酿皮、锅盔等老百姓喜爱的餐桌主食品,在城市处于地摊位置,常被工商、城管、媒体作为曝光重点。

2.2.4 营养因素

主食结构的改变和主食摄入减少,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产生。饮食结构的西方化导致各种“富贵病”。主食摄入减少化带来了营养不良。在国家粮食局印制的《主食的营养与健康》宣传资料有这样一段话:“最近10年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患病率继续下降,但同时我国仍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度的双重挑战。城乡居民的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物食品消费偏低。2002年我国城市居民脂肪供能比达到35%,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上限。城市居民谷物食品供能比仅为47%,明显低于55%~65%的合理范围。”因此,在推进主食产业化进程中如何保证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营养成分是主食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2.3 主食品产业化发展的方向

现代食品加工要求食品具有4个方面的功能:营养功能、嗜好功能、生理功能和文化功能。中国的传统主食之所以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基础,是因为它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主食品工业化过程中,倡导科技创新,运用现代生产技术,促进主食品发展的方便化、营养化、标准化、现代化。

2.3.1 快捷化、方便化

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迅猛,生活节奏加快,主食馒头和其他日用品一起逐步实现了商品化,而且随着居民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对主食品的数量和质量均产生了巨大的消费需求。要发展对主食餐桌食品的加工,首先要面向我国广大消费者的一日三餐开发快捷、方便的食品。一是即食食品,如:方便面、方便米粉、方便米饭以及工业化生产的馒头、花卷、豆包等等,可以打开就吃;二是连锁店供给食品,餐饮市场上悄然涌现出许多以面食为主的快餐店,如:粥铺、饼屋、面馆、馄饨铺、饺子城、豆浆店、大包店等,这些面食快餐连锁店在生产加工方面多采用工厂式、标准化和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其经营方式方便、快捷,也备受人们青睐;三是快速加工食品,如速冻水饺、速冻包子、速冻汤圆等等。目前我国速冻食品的年销量大约以平均25%的速度增长,预计到本世纪末将达到850~1 000万吨,使我国人均年消费量接近10kg。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速冻食品将达到3000万吨,年人均消费量约20kg,品种约1 500余种,速冻食品的总产值约3 600-4 500亿元;四是高端,无论是即食食品、连锁店供给食品,还是速冻食品,由于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升级,高端的产品销售量迅速增长,备受人们的关注。

2.3.2 营养化、多样化

主食工业化要丰富产品结构,突出主食营养功能。以主食为载体,积极开发营养强化主食、功能性主食品,丰富市场产品结构,提升加工食品的营养品质,让科技惠及民生和改善民生,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的要求。但目前方便、快捷主食品种单一、营养欠缺、产业化水平低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传统食品加工工艺和设备的落后,加工不合理、效率低下、规模很小、技术落后,我国传统主食产业急需生产的集约化,急需对传统食品进行科学整理和工业化开发。

2.3.3 规格化、标准化

规格化、标准化是中国主食产业化的重要条件,是产品质量的保证,也是今后中国主食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所谓规格是对产品的内在使用性能和档次的要求。农产品规格一般是由政府权威部门或权威组织,对农产品的档次进行的标准化规定,并通过食品标签制度,保证消费者对各种产品有一个判断和评价的依据。首先,凡规格化产品,其品名都要有准确定义,如:豆腐、豆浆、豆奶和豆乳饮料等都应该有严格的定义。国家可以通过立法来保证规格化实施,规格的内容一般包括:适用范围、用语定义、等级档次、测定方法、合格认证、合格标签、注册标准、生产许可证认定技术标准等。

标准是对产品品质的要求,它对保证消费者的健康,乃至生命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家对食品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标准化就更加重要。例如,农产品中食品的品质包括基本特性要求和功能特性要求。基本特性主要指:营养特性(化学成分、可食性)和安全卫生特性(微生物指标、污染程度等)。食品的功能特性通常指:嗜好特性、外观特性、加工特性、流通特性和简便性等。对于不同规格的各类食品,针对以上特性要求,都有其相应的质量标准。

2.3.4 科技化、现代化

实现主食食品开发的科技化和现代化,除了吸收国外食品的精华和技术外,对我国传统食品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查、整理、发掘和工业化改造,是当前的重要课题和发展方向。

主食食品工业化生产并非简单的规模化、自动化改造,它既包括对产品从营销学角度的定位和设计,也包括运用现代营养学、加工学、工程学知识和技术生产出受市场欢迎的新产品。在国外,像肯德基炸鸡、麦当劳汉堡包、方便面等等就是这样成功开发的范例。为此,需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技术进步。重视传统主食品的基础科研和应用科研,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自主知识产权体系。企业要不断借鉴和引入行业中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充分利用前沿学科技术提升传统产业,通过吸收前沿学科、前沿产业的科研成果,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带动和改造包括食品加工、面粉加工、饮食服务业、机械制造业等传统产业,促进产业的整体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

摘要:本文论述了馒头、面条等中国主食品的独有特征,指出主食品的生产、供应必然将实现产业化,进而向方便化、营养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

休闲产业的特征和发展对策 第7篇

1.1 休闲的概念。

休闲在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中始终具有重要的价值, 成为社会和个人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然而对于休闲的内涵, 却众说纷纭, 理论界更是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 这是休闲科学理论发展中的一个遗憾。

休闲 (leisure) 一词在西方有两个来源, 一是源于希腊语中的“Schole”。“Schole”是英语school的原始涵义, 意指“不是在不得不做的压力下从事的严肃的活动”, 有休闲、教育及教养的意思。[1]二是源于古法语的“leisir”, 意指人们摆脱生产劳动后的自由时间和自由劳动。而该法语又出自拉丁语licere, 意为合法的或被允许的。[2]

在汉语中, 休闲与休假、闲暇、休憩等词组互相通用。马惠娣女士也予以详细考察:“休”在《康熙字典》和《辞海》中被解释为“喜庆、欢乐”的意思。《诗·商颂·长发》中释“休”为吉庆、美善、福禄。“闲”, 通常引申为范围。多指道德、法度。《论语·张》:“大德不逾闲”。其次, 有限制、约束之意。《易·家人》:“闲有家”。“闲”通“娴”, 具有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的意思。从词义的组合上, 表明了休闲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因而, 它不同于“闲暇”、“空闲”、“消闲”。这个颇具哲学意味的意蕴, 表达了人类生存过程中劳作与休憩的辩证关系, 又喻示着物质生命活动之外的精神生命活动。人倚木而休, 使精神的休整和身体的颐养活动得以充分地进行, 使人与自然浑为一体, 赋予生命以真、善、美, 具有了价值意义。

1.2 休闲产业的内涵。

所谓休闲产业, 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 特别是以旅游业、文化产业、娱乐业、服务业和体育产业为主构成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 是一个产业群或产业链, 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休闲产业主要有四大支柱, 即旅游业、文化传媒业、体育产业、会展业。休闲产业一般涉及到主题公园、博物馆、图书馆、体育、影视、交通、旅游、餐饮业、娱乐业以及由此连带的产业集群, 例如, 教育事业、商业、邮电信息、金融、保险、花卉、集邮等。休闲产业不仅包括物质产品的生产, 而且也为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的追求提供保障。实际上, 休闲产业最终会辐射到全部产业的各个领域。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休闲产业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其辐射到其它产业的力量也将越来越强。

2 休闲产业的特征

2.1 生产性与消费性的统一。

休闲看上去是消费性行为, 因此休闲产业常被人误解为不能创造社会财富, 实际休闲产业主要是“生产”有消费性的产品, 不仅具有消费性, 也同时具有生产性。这种统一有时表现在过程上的统一。传统产业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一般是分开的, 如农业、制造业, 而休闲产业往往能同时扮演生产与消费两种角色, 例如, 表演服务的提供, 它在被“生产”的同时也正在被消费, 即被享受, 表演的同时也正在被欣赏。正是这种自产自销, 使休闲产业摆脱中间流通节的束缚, 能迅速的创造社会财富。这种统一有时也表现在目的上的统一。生产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消费, 休闲产业的生产更应被看作具有消费性的生产性行为。有些传统产业在生产的时候没有考到消费者的感受, 因此其产品很容易被市场所淘汰, 现在已有许多生产行为, 甚至在第一、第二产业的行为, 都将休闲产业的理念融入其中, 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 推动了产业升级, 例如, 服装制造业早已摆脱了传统的制造观念, 越来越多的加入时尚、舒适的元素来迎合消费者;农业也不再只是为了生产粮食, 也有不少农民和郊区农村开放了许多田园供城市居民种植、玩耍, 成为了一个新型旅游休闲项目。

2.2 休闲产业的依赖性。

休闲产业要有一定的休闲资源依托, 因而在休闲资源贫乏的地区大力发展休闲业是不现实的。休闲产业还有赖于国民经济的贡献, 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休闲者的数量、消费的水平和消费的频率。休闲产业的关联性非常强, 需要相关的行业和部门的通力合作与协调发展, 产业链条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脱节都会使休闲经营活动受到限制。

2.3 作用隐蔽性。

这一方面是针对休闲产业对经济总量的贡献而言的。休闲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客观存在, 并且逐渐增强。但是, 除了一些易于统计的项目在国民经济核算帐户有所反映外, 很多项目无法与其它部分区别开来, 最终的统计数值中究竟有多少份额直接或间接得益于休闲, 目前还不得而知。

2.4 时期性。

休闲产业从发端到发展, 其间留下了不同的时代烙印。在形成初期, 休闲只是特权阶级的专利, 休闲经济仅仅由特权阶级的炫耀性休闲消费构成, [3]休闲业无法达到真正的产业化, 与真正意义上的休闲有很大差别。到了大众化休闲经济时代, 休闲经济是全民参与的经济形态, 而且其参与方式变化万千, 不同的阶段流行不同的方式, 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赋予休闲产业以新的命题。此外, 休闲产业的时期性还体现为其经营状况在不同时间段的冷热不均, 带有周期性的循环。通常, 节假日比较火爆, 而一般工作日则相对冷清。

3 休闲产业发展对策

发展休闲产业, 应该说现在时机已经成熟, 自由时间的约束已经基本不存在, 客观上的需求越来越旺, 休闲消费能力正逐步提高。面临的问题是, 加快休闲产业的发展。

3.1 转变传统观念, 鼓励休闲产业。

休闲产业, 作为一种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等三大特性于一体的新兴产业, 对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 休闲产业极高的产业关联性和进入门槛的多样性, 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来刺激内需, 拉动国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 无论是总体经济规模, 还是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 都表明我国的休闲产业已经到了一个大发展时期。因此, 在未来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 要将休闲产业提升到和科技产业一样重要的战略地位上。有鉴于此, 当前要尽快摒弃传统的、对休闲产业错误的认识, 确立休闲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在政策上和组织上鼓励发展休闲产业, 积极营造大力发展休闲经济的社会氛围, 为未来几年休闲产业超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2 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休闲方式。

休闲产业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我国人口众多, 面临着沉重的资源与环境的压力, 必须引导建立资源节约型休闲产业, 让更多的人们来享受, 而不给我国的资源环境造成沉重负担。[4]同时, 休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在精神和身体上得到放松, 而不是去过度追求奢侈消费。通过政府积极引导, 鼓励人们发现一些符合我们中国人休闲的方式, 要善待我们的周边环境, 创造一些环境友好型休闲方式。

3.3 形成合理产品结构。

针对我国休闲消费水平低、人们认识不到位及休闲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 休闲产业的发展要面向大众, 正确引导人们对休闲产品的消费行为。根据我国的国情, 休闲产品在结构上应采取“中低档为主, 兼顾高档”的设计模式, 广泛开展具有民俗民风、健康文明的民间休闲活动以满足大众的需求。同时, 在产品开发上要实施多元化战略, 以满足不同层次休闲者的个性化需求。例如: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 可针对老年人开发具有养老、防病、保健等性质的休闲产品。

3.4 发展休闲产业需要政府制定鼓励政策。

发展休闲产业政府必须制定一整套政策、法规来明确指导休闲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规定休闲产业的行业范围、作用和地位, 并引导休闲产业向着有利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首先是产业政策上要大力支持。对盈利面较窄, 但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设施, 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 对旅游业实施财政资助关税减免、长期低息贷款、信誉担保以及积极提供优惠待遇等措施。其次是调整休假时间, 实施行业的分时度假, 以避免人们由于休闲度假的时间过于集中造成瓶颈现象;改革休假制度, 将带薪休假制度落到实处, 努力推行奖励旅游和福利旅游制度等等。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古德尔, 杰弗瑞·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云南:云南人民出社, 2000, 2.[1][美]托马斯·古德尔, 杰弗瑞·戈比.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云南:云南人民出社, 2000, 2.

[2]张广瑞, 宋瑞.关于休闲的研究[J].社会科学家, 2001 (5) .[2]张广瑞, 宋瑞.关于休闲的研究[J].社会科学家, 2001 (5) .

[3][美]凡勃伦著, 钱厚默译.有闲阶级论[M].海口:南海出版社, 2007, 11.[3][美]凡勃伦著, 钱厚默译.有闲阶级论[M].海口:南海出版社, 2007, 11.

NBA职业化特征探析 第8篇

1 结果与分析

1.1 具有现代企业的性质

1.1.1 组织架构企业化

董事会是由30支球队的老板或老板指定的代表所组成, 是N B A联盟最高权力机关, 最高行政领导总裁和副总裁受聘于NBA董事会, 拥有处理NBA联赛日常事务和纠纷的权力, 面临重大决策时, 总裁需要向董事会通报并征得同意后方能实施。NBA总部下设多个职能公司, 它们在其工作范围内行使权力且对总裁负责, 职能公司下面又设有20个一级部门和20个二级部门, 职责更加细化。因而, N B A联盟是通过运动卡特尔形式, 让各俱乐部都取的最大的利益, 推动联盟不断地发展, 它的实质是联合各个相对独立的俱乐部组成一种现代企业集团。

1.1.2 利益追求最大化

NBA所追求的目标是联盟利益的最大化, 比赛就是其所销售的主要产品, 共分为常规赛、季后赛、总决赛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高密度、多场次的赛程安排。以常规赛为例, 常规赛一般都是从每年的10月份开始, 持续5个多月, 常规赛期间基本上每日都有比赛, 详见表1。常规赛期间每支球队要与同区的另4支球队各进行4场比赛, 通过人工与电脑选择相结合的方法, 确定与同联盟其它10支球队中的4支各进行3场比赛, 与同联盟的另6支球队各进行4场比赛, 还与另一联盟的15支球队各进行2场比赛, 每支球队常规赛的总比赛场数可用公式表达为4×4+3×4+4×6+2×15=82场。NBA联盟目前拥有30支队伍, 常规赛多达1230场比赛。高密度、多场次比赛安排是NBA扩大其影响力的重要保证, 票房是职业篮球联赛生命线, 这不仅使得观众有很多机会到现场观看比赛, 而且使大量的观众可通过电视、网络收看NBA比赛。高密度、多场次的比赛实为其中蕴藏的利益所驱动, 是NBA成功运作的重要条件。效益性原则最直接、最基本的体现是保证足够数量的比赛场次, 可以说比赛是职业联赛获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的基本平台。联赛作为NBA俱乐部经营的主要产品, 俱乐部通过出售“联赛”这个主要产品获得“效益”。因而, 我们认为NBA职业俱乐部具有现代企业的性质。

1.2 具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明确的部门职责

1.2.1 权力分配合理化

董事会是NBA联盟的最高权力部门, 拥有诸如球队增减、主场变迁等重大事件的决定权。N B A总裁拥有处理N B A联赛日常事务和纠纷的权力, 如遇到重大决策, 总裁需要向董事会通报并征得同意后方能实施。NBA总部下设的职能公司负责人都与总裁办公室或与之相应的负责人联络, 遇到重大事情总裁直接到职能公司解决。各职能公司在其工作范围内行使权力并对总裁负责。从 (图1)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NBA权力分配是逐步细化式的。俱乐部老板既是俱乐部的所有者又是最高权力的行使者, 实现了双权统一。俱乐部老板可以根据自身利益的要求来运营NBA联赛, 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制约, 因而他们总是不遗余力地推动NBA联赛向着有利的方向发展[1]。

1.2.2 职责划分明确化

NBA联盟各个层面的职责划分是一个逐步细化的过程。协调各俱乐部之间的利益冲突, 保证联盟的整体的利益这是董事会的职责。而对于各个俱乐部进行行政管理及监管下属公司在其职责内开展的工作则属于总裁的职责。几大职能公司分工明确, 对所属范围内的业务进行运作。职能公司所包含的2 0个Ⅰ级部门和Ⅱ级部门, 覆盖了管理、财务、训练、法律、信息、娱乐、销售等一套的职能。它们以N B A联赛为轴心, 围绕着市场开发、球员培训和广告宣传等层面开展工作。无论董事会还是职能部门都有其详尽的工作范围和职责, 任何一环出了问题, 都可以追溯到具体部门乃至个人。

1.3 具有规范化、制度化的联赛运营模式

NBA所取得的成就无疑证明NBA的运营模式是当今全球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最佳运作模式之一, 但美国既没有专门体育产业主管部门, 也没有单一的、负责全局性体育产业协调工作的权威机构, 政府主要是通过体育立法、政策鼓励以及特殊政策制定等手段帮助和支持体育产业的发展。例如, 美国专门制定的“反垄断法”, 就是为了鼓励各行业公平进行自由竞争, 但是NBA联盟却享有“反垄断豁免权”。如电视转播权就享有“反垄断豁免权”, 电视转播权均由联盟自己控制, 由联盟统一与广播电视公司进行谈判与交易, 即在电视转播权上给予职业运动联盟独一无二的权利, 它现已成为NBA联盟的主要收入之一, 这为NBA迅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联盟制定的法律法规机制还有控制运动员自由转会权, 控制联盟职业篮球俱乐部的数量和地域分布的权力以及包括联盟选秀制度、限薪制度, 还有“伯德条款”和征收“奢侈税”等特殊条款, 这些法规制度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协调联盟与俱乐部之间, 俱乐部与俱乐部之间及球员与球员之间的关系, 从而保证利益分配的均衡性[2]。由此可见, 联盟制定的这些政策法规机制共同促使NBA联盟正常运转。

1.4 具有合理化、科学化的经营理念

NBA联赛的经营者具有先进的经营理念以及一整套有效的经营方式, 从而形成了追求市场价值的相关机制, 笔者主要从以下四点来阐述这个观点。

1.4.1 产品的高质量化

合理的规则是保证比赛质量的基础, NBA为了鼓励扣篮而不吹队员带球走、犯规数限制、防守3秒等规定加快了比赛的节奏, 提高了比赛的对抗性, 为其观赏性奠定了规则基础。由于NBA现有的30支队伍没有升降级制度, 为了维持竞赛平衡, 让比赛结果充满不确定性, 吸引观众持续关注比赛, N B A特别制定了限薪制、选秀制、转会制及奢侈税制度。此外, N B A不仅打造了很多本土球星, 例如大家所熟知的乔丹、科比、詹姆斯、韦德、奥尼尔等, 也引进了一大批国际球员, 如姚明、加索尔、吉诺比利、帕克、纳什、基里连科、诺维茨基等等, 这些国际球员除了给NBA带来了高涨的人气, 也把更多的技术、打法带入N B A, 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

1.4.2 品牌的多元一体化

N B A非常重视自身品牌的建设。不仅N B A联盟本身就是品牌, 其所属俱乐部球队也有其各自的品牌, 它们都有自己的球迷与地域, NBA发展吸纳新球队前就非常重视地域分布与球迷数, 也充分说明其对品牌建设的重视程度。NBA非常重视“造星”, 球星也可以说是其下属品牌, 他们的存在在增加球队品牌效果的同时也增加了NBA联盟的名气。例如, 2002年选秀大会上, 休斯敦火箭队以状元签选中我国优秀中锋姚明后, 其球迷数剧增,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际上都大大提高了其品牌知名度。像加索尔、吉诺比利、帕克、纳什、基里连科、诺维茨基等国际大牌球员也极大带动了本国球迷对N B A的关注。

1.4.3 渠道战略的媒体化

体育营销有三大主要目的:存在、暴光和价值传递, N B A光靠比赛现场的数万球迷是怎么也实现不了这些目的的, 与媒体的合作一直是N B A发展的重要战略渠道。N B A借助电视、电台、卫星、报刊杂志以及互联网等现代化的传播渠道, 将N B A“联赛产品”推向全世界, 并从中获利。例如, 作为美国各大职业联赛中最早建立国际网站的NBA, 现共有九个国际网站, 早在2003-2004年赛季浏览人次就已高达3.15亿。

1.4.4 公共关系的国际化

N B A善于搞公共关系, 早在2 0 0 1年N B A就举办了“篮球无疆界”活动了, 派现役或退役球员到各个国家进行篮球交流。2 0 0 4年1 0月1 4日, N B A季前赛首次登陆中国, 休斯敦火箭队和萨克拉门托国王队在上海对阵, 点燃了中国球迷对NBA的热情。另外, NBA经常组织一些公益活动, 例如组织魔术师约翰逊、科比等球星宣传艾滋病预防, 组织球员为印尼海啸捐款等, 拉近与球迷距离的同时, 也提高了N B A的国际知名度。

1.5 具有刚性化的竞赛方法

分区与主客场比赛是NBA联赛竞赛方法的基础, 循环制与多场淘汰制相结合的竞赛方法, 既避免了单纯使用淘汰制所存在的缺陷, 又可将比赛逐渐推向高潮。竞赛方法直接规定比赛的进程及结果的产生, 是组织和进行比赛的一整套程序和手段。从历史上看, NBA的竞赛方法具有刚性, 注意保持制度的连续性, 参赛球队数量的变化甚至也没有影响到球队的比赛场数。

分区的意义是将参赛球队分成若干个竞赛单元, 便于竞赛管理与赛程安排。N B A将3 0支参赛队分为东、西两个联盟, 每个联盟分成3个赛区, 每个赛区各有5支球队。分区主要考虑球队的地域和球迷数的均衡分配, 有利于追求市场价值。分赛区球队每个赛季4场“德比”大战往往最能够吸引当地球迷的关注, 对上座率无疑是个刺激, 同时也减少了球队的交通费用和球员的旅途消耗。赛区间球队实力差距的矛盾可通过合理的季后赛或分区赛的竞赛方法来解决, 球队实力也可通过球员转会、选秀等途径予以加强。

N B A的比赛可分为3个阶段:常规赛、季后赛、总决赛。季后赛和总决赛的竞赛方法相同, 均采用7战4胜的多场淘汰赛制, 在N B A季后赛每一轮的比赛中, 常规赛战绩好的球队都将一直拥有多一个主场的优势。因此, 实力较弱赛区的冠军球队即使能够进入季后赛, 也不一定会拥有多一个主场 (图2、3) 。

竞赛模式的特点是常规赛采用多轮循环赛制, 其优点是保证参赛队不因成绩的好换而影响到赛季中的场次, 即场次比较多, 并且还避免了淘汰制以小部分比赛取代全部比赛的缺陷[3]。通过常规赛取前8强球队参加季后赛、分区赛至总决赛的比赛, 由于成绩较好的球队可通过参加常规赛之后的多场比赛获得更多的利益, 这促使各个俱乐部球队力拼每一场比赛, 大大增加了比赛的对抗性和激烈程度、增加比赛的悬念, 使后阶段的比赛更具观赏性。

NBA常规赛实行按照胜率决定名次的办法, 同时制订了一整套胜率相同时决定名次的办法, 不仅考虑球队的胜负场数, 还考虑到球队在本赛区的名次。NBA季后赛晋级规则规定, 各分区第一名直接进入季后赛, 其余5支季后赛球队为联盟中其它5支排名靠前的球队。其排名原则是:⑴分区冠军排名靠前原则。6个分区冠军无论胜率如何, 均可排在本联盟的前3位;分区与联盟双料冠军排在本联盟第1名, 另两个分区冠军排在本联盟第2、3名。⑵胜率至上原则。胜率排名靠前的球队可获得较高的排名。据此原则, 分区冠军可排在其它区域胜率高于自己的球队之前, 即分区冠军一定排在本联盟的前3位, 而本联盟其它胜率靠前的5支球队也可进入季后赛。

这一整套刚性的竞赛方法从客观上增加了比赛的观赏性, 是N B A联赛有序进行的有力保证, 同时又使整个比赛充满悬念。

1.6 具有多元化的文化特征

从文化的角度看, NBA职业篮球联赛也是美国的标志性文化产品之一, 常被认为同奥斯卡、麦当劳、MTV、迪斯尼乐园是一样的, 它有种具有地域特点的特殊文化形态[4]。笔者认为NBA主要的文化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6.1 多元性与主角性

NBA球场元素组成非常多元化性。球员有高水平的, 裁判有“流动性执法”的, 主教练有高水平、风格各异的;拉拉队有激情四射的, 吉祥物也有活泼可爱的, 连球迷都有热情奔放的。球员是众多元素中的主角, 特别是球星的个性特征、发型、球衣号码、球鞋等元素都能吸引球迷关注的目光[5]。

1.6.2 符号性与寓意性

N B A球场元素有视觉上的, 听觉上的, 语言上的, 也有行为上等多种符号。视觉符号如:球员个性化的发型、纹身及品牌球鞋;听觉符号如球员的绰号;语言符号如“w h e r e amazing happens”这个宣传口号;球员进球后的庆祝动作、对方球队罚球时主队球迷手举“干扰器”干扰球员则属于行为符号。此外, 这些符号大都有一定的寓意。

1.6.3 竞技性与娱乐性

NBA不仅汇聚了本土最优秀的球员, 而且还引进了世界上其他国家优秀的篮球人才, 教练员的技战术水平也是一流, 一个短暂停就能布置好几套实用战术, 堪称世界上水平最高的篮球联赛。联盟鼓励对抗、扣篮, 拉拉队、吉祥物的精彩表演, 与现场球迷的互动以及分发小礼物, 这些都把NBA的竞技性与娱乐性很好地融合。

1.6.4 时代性与创新性

在NBA的发展初期, 其体现的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不可与今日相比。时代性表明NBA主场文化的成功之处在于能把时代所创造的财富纳入其中, 使自己的文化内容得到充实、文化品位得到提高, 并适应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 它是动态的、发展的。NBA主场文化的创造者们除了在各种细节上下功夫, 还培养了高水准的球队、建造了宏大的体育馆[4]。例如技术统计的不断完善, 从限制进攻到鼓励进攻的转变, “3秒区”扩大, 3分球线扩大、“防守3秒”设立, 以及选秀制、转会、工资帽等制度的建立都使得NBA主场始终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产品, 也体现出NBA很好的创新性。

1.6.5 地域性与传播性

NBA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首先反映在各球队的文化上, 城市间、东西部间的文化差异, 在诸如主场环境、球队的风格、观众的习惯、表演的形式和内容等种种方面表现出来;其次, 反映在美国本土的文化上, 尤其是在精神文化层面, 提倡自由、公平竞争的精神。随着NBA商业化模式的成功运作, 其海外影响力也不断扩大, 大有国际化、全球化的趋势。引进国际优秀球员, 频繁在亚洲和欧洲推广比赛, 开展多样化的国际推广活动, 包括亲善之旅、为球员及教练而设的训练营、球员亮相活动及球迷活动, 培养人们对N B A的兴趣。N B A还通过奥运会、麦当劳杯以及海外举办N B A赛事等向全世界展示N B A品牌。NBA大力打造国际级、国际化球星, 乔丹、科比、詹姆斯、韦德、姚明、加索尔、帕克、诺维斯基等巨星对全球球迷形成巨大的市场号召力, 全明星赛更是NBA向全世界球迷展示丰采的舞台。此外, NBA还借助各种现代化媒体向全世界传播NBA联赛及其文化, 极大地推动NBA在全球范围的传播。目前, NBA以42种语言向212个国家直播赛事, 7.5亿个家庭在观看其比赛[6]。

2 结语

NBA联盟企业化的性质、保质保量的产品、合理的组织架构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科学合理的经营方式与理念、完整刚性的竞赛方法、多元的文化特征等这些都是NBA联赛的职业化特征, 期待我国C B A职业联赛通过借鉴N B A的职业化特征, 克服职业联赛初期的各种问题, 尽快过渡到下一个阶段。

摘要: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 对NBA联赛特征 (包括性质、产品、管理、产权关系、政策与法律体系、经营方式与理念、竞赛方法、文化特征以及取得的成绩和影响力) 进行分析与研究, 为我国CBA联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点理论参考。

关键词:NBA,职业化,特征

参考文献

[1]于德东, 孙闽君.NBA与CBA管理体制比较之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 :25~27.

[2]王郓.职业篮球市场的委托代理机制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6 (12) :46~48.

[3]王春生.NBA竞赛方法之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8) :55~58.

[4]薛岚.NBA主场文化探析[J].体育科学, 2005 (25) :20~24.

[5]王飞.NBA球场文化元素与特征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2 (3) :109~112.

循环经济模式的产业成长特征研究 第9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产业成长;经济外部性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1-0141-03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之间矛盾的加剧,我国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已有文献多从企业角度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单纯从产业角度专门研究的资料非常罕见。笔者认为,推进循环经济模式的关键还在于对产业发展特征及机理的认识与把握,因而探寻其规律性,为制定相关产业发展对策提供可行性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重构经济系统,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以达到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循环经济遵循的原则是:减量化原则(Reduce),即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从而在经济活动的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再使用原则(Reuse),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形式被多次使用,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再循环原则(Recycle),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末端处理负荷。

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由三个层次形成:一是企业内部微循环系统,即在企业内部实现物料循环;二是企业之间中循环系统,即企业之间进行循环,其典型模式是生态工业园,以消除单个企业内无法消解的一部分废料和副产品;三是社会静脉产业的大循环系统,在整个社会范围,建立旧物调剂和资源回收产业。

二、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产业成长特征

产业成长是一个产业从萌芽、产生到衰退的整个过程,或者说一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存在的延续过程。产业成长一般要经历萌芽期(形成期)、扩张期、成熟期及衰退期四个阶段。形成期是指某个产业产生以后的要素投入、产出规模和市场需求缓慢增长时期;成长期是指某个产业的要素投入、产出规模和市场需求迅速增长的时期;成熟期是指某个产业的市场饱和,要素投入、产出规模进入缓慢增长的时期;衰退期是指某个产业的要素开始趋于退出,产出规模和市场需求下降日益增强的时期。

产业成长具有如下重要特点:一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呈现出有规律的阶段性,然而任一产业都不能保持永久的昌盛繁荣。二是在产业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发展阶段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前一阶段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必然延伸。然而具体产业的成长如同生命个体一样,在形成演变的过程中,会表现出阶段性的差异或生命周期的不规律性。因此,并不是每一个产业都必定经历形成、扩张、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三是在产业成长的不同阶段,要素投入、产出规模、市场需求、利润率会存在不同程度、不同水平的差异或变化。

产业成长表现出的周期性特征从外在表象形式看,呈现为倒U型或S型。产业在衰退期由于变革或新的技术转变也可能会重新开始“形成—扩张—成熟—衰退”的循环演变过程。产业发展从内在表现形式看,其成长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见图)。在某一产业的形成初期,由于企业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拓展市场成本的障碍等因素,产业发展的各项成本费用均较高,表现为产业内进入企业数量的不稳定性和产业成长的缓慢以及各种制度、约束的不健全;之后,随产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产业内一些制度规则开始规范化,同一产业内的企业行为逐渐趋于合理;经过一二阶段的发展过程后,产业内行业规则、技术条件、专业人员等趋于成熟和稳定,产业从规模、市场、投入等方面进入持续平稳发展阶段;在下一个时期,产业内部会在竞争机制的诱导下,进一步调整内部结构,使之更加合理化,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进入扩张或成熟期。

1)形成阶段;2)内部合理化阶段;3)持续发展阶段;4)再合理化与扩张阶段

此外,与传统模式下的产业相比,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产业成长还具有如下重要特征:

(一)经济行为主体的负外部性降低

经济学中的外部性(economic externality)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主体的福利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正面影响是指为另一方带来好处,负面影响是指为另一方带来坏处。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使企业对环境的负外部性尽可能地降到最低,在企业内部或产业链内部最大限度地消融废弃物,从而达到资源投入的有效利用,消除了传统生产模式造成的生产不经济和环境负外部性。

(二)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趋势加强

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单个企业难以消融自己产生的全部废弃物,因此,在具体规划中,更多的是依据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理念,建立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企业共生网络”,以达到物质、能量的最大利用。这样一来,使原本可能不存在联系的企业与产业之间产生了密切相关的联系;一些企业或产业为了实现循环经济物质减量化的要求,甚至不断拓展、延伸产业链条,从而加深、加剧了一体化趋势。

(三)企业行为绩效增加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企业通过副产品的利用而在一定区域内聚集,通过生产上的合作和产业链的延伸,实现更大范围内的物料循环和再利用,从而提高了整体系统和范围内的资源使用效率,增加了企业收益。具体表现为:减少了企业用于污染治理的费用;由于废弃物的再度利用,降低了相关企业的生产要素投入支出;由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特定要求形成的产业集聚和企业集聚现象,导致外部规模经济,从而大大增强了企业效益。

(四)特定资产的专用性导致行业进入退出成本上升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通过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因此,要求在公共设施、产业项目、企业生产中广泛应用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生态无害化技术、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和设备等。由于循环经济模式中对特定资源回收利用的设施与技术设备的专用性较强,所以会给相应企业带来进入退出成本的障碍性。

(五)产业关联的内容、形式发生变化,产业关联度加强

产业关联方面表现的特征为:一是产业关联的内容发生变化。传统模式下产业之间的关联主要表现为企业之间的实物交易,在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间实物关联的内容由原来的产品交易变为产品、废物废料的双重交易。形成循环经济链条的企业基于彼此间废物、废料多重利用建立起来的合作共生关系要求对内对外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这种关系中,企业间原有的主要通过市场进行的产品交易被以废物、废料为主的交易所替代,单纯的产品交易在这类以循环经济为纽带联系起来的企业间变得次要。二是产业关联的形式发生变化。在循环经济模式下,产业的基本单元——企业之间的联系遵循生态学规律,按照“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原则,实现物质、能量的梯次循环和利用。企业间的关系由原来的主要竞争关系变为合作共生关系。企业间形成循环经济的主要形式是生态产业链。生态产业链以上一环节的二次能源成为下一环节的一次能源,并尽可能使所有的能量都得到循环往复利用为特征,从而实现物质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减轻环境负担。因此,依托生态产业链链接起来的企业之间不再是产品、技术、人才等要素的竞争关系,而是基于能量流动和物料循环利用建立起来的合作共生关系。三是产业间关联度加强。由于循环经济的发展,使原本不存在联系的产业之间建立起了联系,形成了彼此以废物利用为纽带的合作共生群落。如唐山市以钢铁项目为龙头,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建立了矿石—铁精矿—烧结矿—铁—钢—机械加工业产业链,矿石—铁精矿—烧结矿—铁渣—建筑材料产业链,煤炭—焦炭—煤气—电力产业链,从而将钢铁、煤炭、电力、建材等不同行业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合作共生的循环体系。

(六)存在业务联系的企业表现为地理位置上的集中

从产业布局看,从事循环经济生产的不同企业,如果彼此间存在业务上的联系,从空间布局方面将表现为地理位置上的接近与集聚。由于形成循环经济链条的企业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物料循环,这就决定了这些彼此在业务中存在着不同程度联系的企业之间在地理位置上的接近和集中。因为废气物的回收、运输、保存、管理等皆存在着比较高的费用,并且管理、回收利用不妥的话有可能造成新的污染,因而根据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追求资源投入的减量化,在废气物的管理、回收、利用方面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即追求投入支出的最小化。所以,在地理位置上必然表现为不同产业或企业的积聚与集中。

三、循环经济模式下产业特征形成的动力分析

循环经济模式下,产业特征的形成会受到企业利益、技术条件、资源要素、政治制度等条件的限制,而其中重要的核心因素是企业利益。企业利益对产业特征形成的影响可以从如下角度得到论证。

为了分析的深入,我们采用以下方法对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企业行为进行研究。设:(1)在现实社会中存在n个企业N1,N2…Nn,每个企业只经营一种产品,企业Ni经营产品Ai。(2)每种产品的价格为Pi,均在销售市场上实现交易,且库存为空。(3)不同企业间的运输距离为Lij,运输费用为F(Q,L),其中Q为货物数量,L为运输距离。(4)单位税率为T,污染费率为K,经济激励为M,技术研发和设备投入为R,单位投入的自然资源要素价格为CRi,单位投入的废料价格为CDi。以V1(Ni)表示企业从事循环经济生产时获得的收益,V2(Ni)表示企业不从事循环经济生产时获得的收益,则存在:

V1(Ni)=(Pi-T)Qi+M-R-CDiQi……(1)

V2(Ni)=(Pi-T-K)Qi-CRiQi……(2)

当KQi+CRiQi

当企业从事循环经济生产时,如果已有设备和技术水平能够达到要求,企业会考虑内部循环模式;当自行购买设备或引进技术处理废弃物的支出大于企业转让废弃物和交纳污染惩罚的收益时,企业会选择利用下游企业消融废弃物的模式;当企业投入自然资源要素的成本过高,高于利用废弃物成本时,企业愿意做下游企业,与上游企业形成共生产业链关系。

下游企业在利用上游企业的废弃物时,在技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首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是原料成本问题,主要为价格和运输费用。当Lij过大时,运输费用F(Q,L)较高,下游企业的投入成本将增加,如果增加的费用超过使用自然资源或其他中间产品的投入时,下游企业会选择放弃使用废料,此时,对上游企业不利。如果上游企业为了维持这种产业链的稳定性,在距离既定的情况下,只好降低废弃物的价格或对下游企业进行某种程度的补贴。这就意味着上游企业收益的降低。因此,无论上游还是下游企业,如果存在物料的循环利用,近距离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四、结论与启示

企业是否从事循环经济生产,与其获得的收益有关。循环经济模式下产业成长表现出的特征与循环经济的要求相适应,受企业追逐利益的影响,会形成不同模式的循环经济链条,表现出积聚、关联性加强、外部性降低等特征。

参考文献:

[1] 戴伯勋,沈宏达.现代产业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 芮明杰.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 李健,等.论循环经济发展及其面临的问题[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9).

云南省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第10篇

关键词:社会核算矩阵,乘数分解,关联性,净效应

社会核算矩阵(SAM)是表现国民经济系统各部分之间数量关系的重要形式,相对于投入产出(IO)模型,SAM不仅反映了生产部门间的联系和收入的初次分配,而且反映了生产活动与要素、居民的联系和收入的再次分配状况。

本文依据云南省2007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8个部门构建SAM表,并运用MATLAB软件对SAM进行求解,得到云南省部分账户点对点乘数分解数据,如表1所示:

情景I将外来冲击的作用端选为农林牧渔业,描述了农林牧渔业增加一个单位外生需求时,对其他相关生产部门、要素和居民收入产生的影响。从表1可以发现,云南省农林牧渔业依靠转移净效应对其他行业发生的影响非常小,主要依靠收入流循环产生的闭环净效应发生作用,转移净效应较小表明云南省农业目前尚处于中低级发展阶段,生产水平较落后。闭环净效应大说明当该产业受到一个单位的资金注入,该资金流经过经济系统的循环后,对整个经济系统的影响力比较大。情景II和情景III分别将外来冲击的作用端选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以和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二者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是云南省第二产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与其他行业的关联度较高,产业链较长,同时这两个部门又吸纳了大量的初级劳动力,在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方面都显示出了很大的影响力。情景IV、V、VI分别将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和仓储业、房地产业和教育业选为外来冲击的作用端,这三个行业对其他行业的影响中,仍然以闭环净效应带来的收入为主,且三个行业受到外来冲击后都分别对第一、二产业都有一定的影响。情景VI描述了居民收入受到外生冲击后对生产活动和要素收入产生的影响,假定外生驱动来自政府补贴、税收减免或者其他居民福利,农林牧渔业会通过相对较大的开环净效应受到一定的正向冲击,资本和劳动要素收入受到的冲击大致相同,且主要来自开环净效应。

结论:

1、云南省第一产业通过闭环效应对国民经济发挥着较为可观的带动作用。在新的发展阶段,各州县政府应继续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协调,解决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生产规模化程度底、经营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一步深化对乡、县级政府的改革,构建农民利益的保护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对农民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

2、云南省第二产业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行业都偏向于对资源依赖性较强或者与之关联度较大的行业,此外,云南省第二产业通过转移乘数效应对农林牧渔业有较明显的拉动作用,云南省应加强对第二产业的技术投入,大力引进现代科技,促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高工业竞争力。

3、云南省第三产业各个行业主要通过开环净效应对第一、二产业相关行业发挥较大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三产业内部存在劳资分配比例不合理的问题,云南省要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提高劳动要素收入份额在要素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积极性,保障收入分配性公平性。调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要从强化现代服务业、提升市场化水平、培植生产性服务业以及加快发展新型城市化等途径入手,要以第三产业带动经济系统的整体化、系统化发展,并采取以市场为主导、政府积极引导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公民监督权下一篇:城镇下岗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