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间手术室范文

2024-05-18

日间手术室范文(精选10篇)

日间手术室 第1篇

建设重点

*规模

日间手术室的规模可以根据相对应的科室门诊量、手术人数以及手术种类来确定;手术室面积及净化级别应当根据手术种类确定。在确定了规模的基础上,结合人流、物流布置手术室平面。

*预留

在空间的预留上应充分考虑净化设施以及冷热源的摆放,Ⅱ、Ⅲ级手术室应设置独立冷热源,尤其是安装有对温湿度较敏感的手术设备的手术室。冷热源主机的选择应考虑适应范围较广的设备,并且尽可能配置备用冷热源,保障极端天气时的使用。

*位置

中心手术室通常紧邻消毒供应中心,有直接通道确保无菌物品及术后器械的运输,而日间手术室一般不靠近甚至远离消毒供应中心,并且在无菌物品的管理上相对独立。从节约能源的角度出发,应提倡器械集中洗消,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应预留洗消及存储空间,在流程布置上也应考虑到这一点,这部分空间也可作为机动空间预留。

*辅助用房

尽管日间手术室依附于门诊,门诊仍应为其设置相应的功能用房,例如预约登记、谈话、医生工作站、患者及家属等候区等,确保日间手术室拥有正常开展工作所需的空间。

*洁净要求

日间手术室相比中心手术室,其手术种类、使用人员相对固定,并且有较多配套设备,但是仍然不能摒弃其手术室的本质,在内部装饰、电气保障、洁净设计上都应当严格遵循洁净手术部的要求。

案例分析

苏大附一院新院的眼科日间手术室位于眼科门诊区域内,眼科门诊面积1100m2,日间手术室建筑面积210m2,设有3间手术室,分别进行近视手术、外眼手术。

眼科日间手术室最初设计一间,用于飞秒近视手术。在与科室沟通过程中,考虑到老院门诊手术量,认为手术室数量过少,应当考虑增加白内障、外眼整形手术间等;同时,单间洁净手术室非常不利于空间利用及流程规划。因此对方案进行了调整。

*方案一

充分利用空间,设计了4间手术室,并且参照使用习惯设置了清洗消毒间及办公室。但是这一方案违反了洁净手术部设计最重要的“洁污分流”原则,未能分开设置洁净通道及污物通道,洁净区与非洁净区的区分不明确。“洁污分流”是手术部设计的基本原则,可以说具有一票否决权,任何手术室的设计都应当严格遵循,日间手术室也不例外。

*方案二

仍旧设计四间手术室,普通手术室面积适当减小,增加了污物通道。在这一方案中,医护人员入口远离门诊诊室区域,不利于人员进出,并且更衣、换鞋区面积过小。飞秒手术室未能与污物通道连通,该手术室的污物拟通过传递窗运出,但是日间手术室位于门诊区域内,这一污物处理方法对于管理及感染控制非常不利。

*方案三

经过权衡,最终确定设置三间手术室,其中一间Ⅱ级手术室用于近视手术,两间普通手术室用于外眼手术。污物通道连通三间手术室,在通道上设置了清洗间,通过传递窗与灭菌、储存间连通。适当扩大了日间手术室的整体建筑面积,留出空间作为换鞋、更衣区,患者出入口利用长走道设置了术后恢复及术前等待区。

Ⅱ级手术室内部墙面采用电解钢板焊接,做无缝处理,装备参考常规手术间配备。两间普通手术室由于建筑面积较小,内部墙面采用洁净医疗板铺贴,装备则根据实际需求及现场条件设置。眼科手术室相对其他手术间,有许多固定仪器设备,对于室内温湿度、空间大小均有较高的要求。对于这类手术室,应当在手术室规划设计过程中及早确定设备,以便进行设计、安装配合工作。

3.方案3

眼科日间手术室位于裙房四层,配备了独立的冷热源,冷热源主机摆放在裙房五层屋面上,净化空调箱就近摆放在四层空调机房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脱离了中心手术室,净化设备的日常监测和管理大多依靠手术室管理人员,在后期的使用中应当注重对这部分人员的培训。

近视手术采用预约制,每周两个手术日,手术台数为35台左右。外眼手术大多当日看诊当日手术,少数采取预约制,每周手术30台左右。就目前的手术室数量及手术患者数量来看,择期手术预约周期在一到两周,属于较合理的范围,外眼小手术可以确保当日就诊、手术、术后恢复、离院。

结语

目前日间手术室设置分散,分布于各个科室门诊区域内,这种分散布置带来了很多问题。第一,每个日间手术室区域都需要按照洁净手术部的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设计,需要重复设置相关辅助功能用房,空间利用率不高;第二,日间手术室的室内温湿度要求与常规诊室有很大不同,将其设置在门诊区域时通常需要单独配备冷热源,而手术室的分散布置导致冷热源无法共用,不利于能耗的降低,分散设置的净化设备的维护和日常管理也有很大的问题;第三,由于这部分手术室针对性较强,无法多个科室共用,这使得医院布局在后期极难进行调整变化。

日间手术室 第2篇

摘要:我国的日间手术最初开展于20世纪90年代的香港特区,至传入我国内陆,发展至今已初具规模,颇受政策支持和行业推崇,但我国对于综合医院日间手术中心的规划和设计研究相对欠缺。本文通过对日间手术中心的空间特征和技术需求进行分析,引出其空间设计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对日间手术中心手术核心区设计给出了建议。本文最后简要评述了当前亟待研究的问题,以期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日间手术;日间手术中心;现代综合医院

1基本设计要素

在CASA正式定义我国日间手术之前,日间手术和门诊手术的范畴一直未厘清,有的医疗机构将门诊手术纳入日间手术的范畴,并称为门诊手术中心,同时保留分散布置的门诊手术室,实行“集中与分散管理并行”模式的管理制度。在CASA明确规定日间手术不包含门诊手术和急诊手术之后,日间手术室的集中化布置可以优化医院医疗资源的配置,日间手术所需的建筑空间形式———日间手术中心应区别于传统诊疗空间进行研究。尽管不像综合医院中心手术部的管理要求那般严格,但日间手术中心的安全问题仍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认为,日间手术中心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设计原则:(1)日间手术中心的设立形式最好是隶属于医院的功能完善的集中布置的使用单元,有独立的手术室、病房和后勤辅助空间,而非附属于门诊或住院部门等传统功能区块。(2)日间手术中心的位置应有利于实现医院医疗资源的共享化,布局时应节约运营成本,便于医院内部管理。在考虑日间手术中心与其他部门的关系时,应该在采取必要隔离措施的同时尽量缩短操作路线。(3)流线简洁流畅,严格进行洁污分区。因为日间手术中心患者流动性较高,手术室物资更替频繁,应严格控制污染源,严防交叉感染,对手术室的无菌环境严格把关。(4)手术环境的设计应注重个性化和舒适感。因日间手术耗时短,患者卧床时间短,且患者基本处于意识清醒的状态。故日间手术室的空间设计应考虑患者视觉、听觉和灯光温度等方面的需求,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从而提高手术效率。(5)日间手术中心的家属等候空间、术前术后缓冲空间等公共空间的设计应中分考虑患者和患者家属的心理感受,充分考虑患者物品存放、术前术后更衣场所、家属休息区等人性化使用空间。(6)日间手术中心的设计应充分借鉴洁净手术部的设计模式,并且严格遵循洁净手术部的电器保障和洁净设计要求。但同时也应该充分考虑日间手术和住院手术的差异性,以麻醉工作为例,手术麻醉是手术工作的核心业务之一,我国传统的手术中心不专设麻醉室,麻醉工作在手术室中进行,但由于日间手术患者出院快,术后镇痛工作相对复杂,为了预防慢性疼痛影响患者出院后的生活和工作,可以考虑设立日间手术的疼痛管理科室,针对全身麻醉后未苏醒或情况不稳定的患者进行麻醉后的检测治疗或麻醉恢复。

2日间手术中心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在CASA正式首批的.56个病种中,按科别划分,普外科手术18种(32.14%)、泌尿外科12种(21.43%)、骨科10种(17.86%)、眼科6种(10.71%)、耳鼻喉科5种(8.93%)、口腔科2种(3.57%)、心内科2种(3.57%)、妇产科1种(1.78%)。[1]其中外科手术的术种占比高达71.34%,外科和五官科的占比远大于其他科室。故而笔者认为,在考虑日间手术中心和门诊部门的联系时,应充分预留术前检查、门诊评估等日间管理空间,可考虑增加“预入院环节”,使准入筛选环节、术前检查环节在门诊部门或日间手术中心与门诊部门的衔接区域完成。[2]消毒供应中心在保持与中心手术的密切联系的同时,也应与日间手术中心保有便利的联系,并且在联系时预留供无菌物品消洗和储存的相对独立的管理空间。某些检验工作需要医技部门检验科室配合完成,同时手术所需的血液来自于输血科(血库),所以日间手术中心和医技部需要有便捷的交通。我国早期的日间手术中心往往和住院手术部同层布置或就近布置,以方便物资供应和洁污分区。对于日间手术结束后病情严重需要二次手术的特殊病例,不应以“日间”为限制条件,应及时对患者进行转移并延长住院时间。因此,日间手术中心也应与中心手术部门及ICU病房取得必要的联系。

3日间手术中心的空间流线

日间手术中心的空间设计大致分为术前准备区(非洁净区)、手术核心区(洁净区)、污物处理区(污染区)三部分,为了减少不同区域之前的影响和干扰,人流和物流的动线设计应遵循“分口分流”的设计原则:以多入口和多通道的形式来为洁净物品和污染物品分别规划专用路线,并且将医护人员的出入口和患者出入口分开设置。同时,患者的术前流线和术后流线应分开考虑,避免手术前患者和完成手术的患者在手术核心区碰面。[3]术前患者和医护人员在术前准备区更衣、换鞋后进入核心手术区,手术结束后在苏醒室或疼痛管理科室对患者进行术后检测治疗,确认无异常之后患者返回更衣等候空间。如有患者病情恶化或是需要超过48h的延期住院的特殊情况,应及时将术后患者转入ICU病房或是住院病房。日间手术中心的手术核心区设计可参照洁净手术中心的布局类型,尽量采用单通道设计或是多通道设计,以便于区分洁净通道和污物通道。因为日间手术中心进行的多是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手术难度一般的二、三级手术,从手术级别上进行划分,CASA首批推荐的56个手术的病种中二、三级手术的占比高达92.86%。所以笔者认为,日间手术中心的手术室布置不宜采用空间利用率较低的独立单元式布置形式,因为我国当前的日间手术中心相较于医院的中心手术部规模较小,宜采用单向通过型以对术前术后路线进行划分。在物流方面,手术物资由中心供应送达手术辅助区的消毒处理间和无菌物品库房,经由洁净通道供医护人员更衣净手后取用。日间手术中心应配备专用的污物电梯,供手术后器械和废弃物资通过清洁通道经由汚物処理区后从污物电梯运走。

参考文献

[1]俞德梁,宁鹏涛,王娟,刘小南.关于日间手术定义与首批推荐适宜手术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B),,36(12):5~7+14.

[2]黄卫,麦刚,李雨,程卫平,费杨华.地市级医院建立日间手术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华西医学,,32(04):500~502.

[3]吕品员,安阳,李立荣.北大国际医院日间手术中心的规划设计[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07):34~37.

日间完美肌肤的“正餐”时刻 第3篇

白天当我们清醒时,紧张忙碌的工作压力使肌肤处于紧绷的状态,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明,肌肤细胞在白天和夜晚的再现是大不同的。它的正餐时间是白天而非黑夜。因此,趁着白天的大好时间给肌肤一顿“饱餐”,即可以起到促进新陈代谢、增进血液循环的良好效果,又可以舒缓老化肌肤,增强肌体新陈代谢的能力、提高皮肤的弹性。

护肤的最佳时间

专家认为,除了晚间外,皮肤美容的最佳时间共有四个时间段。在不同的时段进行相应的护肤,效果才最好。而晚上8点至11点恰恰是最不宜做美容的时间。因为晚8点后人体血压下降,微血管抵抗力下降、最易出现过敏反应,所以不宜做美容护理。

你知道什么时间最适合做眼部护理,什么时间最有利于除皱,什么时间适合排毒,什么时间适合除斑护理吗?

6点~7点眼睛护理的最佳时间

早上6点~7点:应选用增强皮肤承受力的保护性日霜、防晒霜、保湿润肤霜以帮助皮肤抵抗灰尘,日晒的侵袭。如果眼部浮肿,也可以在这时抹上增强眼部循环、分解积于眼部毒素和收紧眼袋的营养眼霜。

护理方法:首先,从清洁做起:眼部四周肌肤对油分特别敏感,不能使用脸部的清洁用品。卸妆时,使用专门的眼部卸妆露或卸妆喱,以蘸湿的化妆棉轻轻贴敷眼周肌肤和眼睫毛,从内眼角开始清洁至外眼角。并且每只眼睛各用一块化妆棉。再用清水清洗,让肌肤透气清新。接下来,正确按步骤使用眼部专用保养品。你可以选择含丰富的海洋生物及天然活性萃取物的眼膜敷在眼部,可以加速老化细胞的代谢,促进新细胞增生,防止肌肤老化,预防皱纹产生,有效改善肌肤脆弱、松弛等现象,并能深层滋养保湿爽肤,提取色素,淡化黑眼圈及皱纹。可视眼周肌肤状况,每周使用一至两次。(如:娇韵诗的眼部修护面膜有补湿、消肿、去黑眼圈、抚平皱纹的作用;自然美的眼膜滋养功能也不错。其它优质眼膜也不少。)用完眼膜后,用化妆棉沾眼部除皱精华液(精华霜、修复霜)轻轻拍在眼周。含海藻等天然活性成分的精华液,能分解黑色素、柔化肌肤、活化细胞预防衰老,可在家中使用,也可带去美容院做超声波电流导入,帮助产品进入皮肤,让皮肤更好更有效吸收营养,效果较理想。

爱眼产品热心推荐:

露华浓活橙C美白眼膜:168元/盒

倩碧眼部护理水凝霜:450元/50ml

兰蔻水分缘舒缓眼霜:425元/15ml

高丝兰皙欧紧肤眼霜:75元

8点~12点祛斑的最佳时间

上午8点~12点:由于此时段的皮肤承受力最好,所以适合面部脱皮,祛斑及纹眉、纹眼线等美容项目。这时若使用富含祛斑美白成分的面膜,有助祛斑的营养物质将会被饥渴的肌肤全部“吃进”,保养效果发挥至最佳。

护理方法:

A、如果你在家中或办公室里,可以柠檬精油敷脸,达到镇定皮肤的效果,如果想运用此方,达到紧缩肤质及祛斑的作用。你可以用10°C柔敷性佳的玫瑰精露搭配一滴柠檬精油,均匀倒在沾湿的纸手帕中,再把纸手帕摊开敷在脸上,并按压吸收皮肤上的碳素粒子,等到纸手帕干了就可以拿掉,此外,如果有午休的地方,敷着精油入睡效果也不错。如果白天有闲暇时间,每周两次。

B、在美容院的护理效果更好。用温和的洗面奶彻底清洁皮肤。最好用温热的水洗脸。然后以洁肤水去死皮膏清理皮肤,去除枯死的细胞。再使用富含甘草、熊果苷、桑葚、绿茶、木瓜及人参等成分的面膜,让这些有益成分深入肌肤内层,排除新陈代谢废弃物和游离基,抑制并淡化黑色素。20分钟后,用温水洗净,轻拍皮肤两分钟后,涂上祛斑晚霜即可。

祛斑产品热心推荐:

兰蔻新美白修护精华:780元

~H2O+水中美白防晒日霜:480元

娇韵诗美白再生精华:620元

13点~15点抗皱的最佳时间

下午1点~3点:人体荷尔蒙分泌和血压都有所降低,伴随着身体的疲倦感,肌肤也出现细小皱纹,表现出营养和水分的缺失。这时可用些精华素,保湿霜和紧肤面膜,给肌肤“加点儿餐”。

护理方法:洁肤,选用柔和型低碱性洗面奶,不能用高碱香皂或普通香皂,它会破坏你的弱酸性皮肤的表面平衡,造成皮肤缺水干燥,加速皮肤皱纹的产生。然后,进行适当的皮肤按摩,并加强使用面膜(不要使用石膏型的冷膜或热膜,它会令你的肌肤老得更快),尽量保持血液的良好循环。进行护理调养时,要尽量选用补充肌肤水分、含有丰富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祛斑产品,做个全脸按摩,脸部涂满按摩霜,双手由下往上,由里往外按摩就可以。这样可以舒缓、抗过敏地强化皮肤的天然保护功能。

抗皱产品热心推荐:

娇韵诗全效多元精华:720元/15ml

迪奥逆时空活肤驻颜系列:逆时空活肤驻颜精华 900元/50ml

欧莱雅全新明效驻颜霜:140元/瓶

微姿晚间修护精华素:180元

16点~18点排毒的最佳时间

下午4点~8点:这段时间最适宜职业女性到美容院做皮肤保养。如能结合有氧健身运动、蒸气浴令身体内毒物随汗水排出体外,将更有利于皮肤对美容品的吸收。选用具有排毒效果的保养产品,可以促进微循环,进而帮助皮肤排除细胞废弃物;或是选用含小麦胚芽酵素成分的保养产品,以中和体内毒素,并将其转换为无毒成分。香薰的效果也不错,在这个时段用芳香产品泡澡,点上熏香灯,用按摩精油在颈间或身体酸痛处略做按摩,能让身心得到彻底放松。

护理方法:适合到美容院进行红外线光波浴、淋巴引流、太空舱排毒、耳烛等排毒美容项目。

在这些排毒美容项目中,大多都是需要去美容院完成的,而惟独淋巴引流这个美容项目,如果掌握了手法,完全可以自己在家做。淋巴引流所需要使用的产品其实就是精油。因为精油的分子细到可以作用到血管与淋巴,只要用得对就可以将滞留在身体的二氧化碳及不好的物质代谢出来。不论是擦的还是闻的精油都可以代谢出体内的毒素,让身心达到净化。建议干性肌肤使用玫瑰精油;油性肌肤使用茶树、柠檬、鼠尾草;敏感性肌肤使用甘菊及矢车菊等精油。先用温水洗脸,接下来用冷水冲30秒,再用温水洗,再用冷水冲,冷热交替的洗脸法,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也是促进排毒的小诀窍。而后进行排毒按摩,需要记住的是要以淋巴较多的腋下、锁骨、脸部与耳际交界处为重点。进行排毒按摩时必须深而缓慢,先从鼻翼两侧缓而深地按摩,一直到耳际,最后再由额头沿着脸庞侧边慢慢到锁骨,完成脸部的排毒。记住一定要顺着皮肤的纹理按压,一星期三次,在每次清洁面部后,拍上化妆水和排毒产品后再进行,千万不要在不涂任何滋润产品的情况下按压,以免给皮肤带来伤害。

排毒产品热心推荐:

高丝纯肌粹:180元

兰蔻水分缘舒缓精华液:480元

日间手术室 第4篇

关键词:医院,手术室,日间手术,模式,可行性,有效性

日间模式在欧美国家已有30 年的历史, 目前美国、英国、丹麦等国家日间手术已经占据择期手术的60% 以上。香港基督教联合医院日间手术已经开展21 年。近些年日间手术在中国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1]。日间手术是临床手术流程再造, 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减少患者的费用支出, 提高床位的有效使用率。日间手术是指选择一定适应症的患者在24 h内安排患者办理入院、手术、术后短暂的观察和恢复, 最后办理出院。手术室采用日间手术模式既可以增加手术量, 提高手术室的临床使用率;又可以缩短患者等候入院和手术的时间, 减少患者的流失, 缩短手术患者的医疗时间, 提高了医院整体的有效率。回顾性分析2014 年5 月-2015年5 月间我院手术室日间手术流程和管理方法, 并对采用日间手术前后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支出以及手术室的病床有效利用率进行分析和比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 年5 月-2015 年5 月间我院手术室日间手术的流程和管理方法, 并对采用日间手术前后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支出进行分析和比较。

1.1.1 日间手术常见的手术种类[2] (1) 普外科:肛门手术, 包皮环切术、疝气。 (2) 乳腺外科:乳腺肿物切除术。 (3) 泌尿外科:经尿道膀胱镜检查、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4) 骨科:关节镜检查、神经节切除、扩大外管、内固定取出术、肿物切除。 (5) 耳鼻喉科:腮腺切除术、鼻骨复位术、鼻中隔复位、扁桃体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声带息肉等。 (6) 肾内科:动静脉内瘘术、腹膜透析术。

1.1.2 实施日间手术方案[3] (1) 门诊:患者就医需要在门诊挂号, 填写基本信息, 保证信息的真实性。 (2) 完善术前检查:患者经过临床医生明确诊断后, 患者选择接受日间手术后, 主治医生开好各项检查单, 包括心电图、胸片、B超、血常规及血型、凝血四项和输血前四项以及肝肾功能, 同时给患者开据日间手术中心的入院证明。 (3) 麻醉和护理评估:当所有检查项目结果出来以后, 护理人员需要到麻醉科做好术前评估, 做到仔细和认真得排除手术和麻醉的禁忌证[4]。最后患者要接受日间手术中心护士的术前健康宣教和术前准备的安排。 (4) 预约手术:对患者进行麻醉评估结束后, 按照主治医生的安排到日间手术中心预约手术的时间。为了使患者能够顺利在24 h内完成手术, 护理人员应该根据当天手术台次以及手术的具体情况将手术的顺序提前排出来, 如果中途遇见空出手术室保证能够进行优先转台, 保证将手术顺利进行下去。 (5) 进行手术:手术室的护士要提前1 天通知患者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 预约日当天要跟随护理人员提前1 h到手术室登记处进行登记, 签写手术知情同意书和麻醉知情同意书, 然后护理人员要给与患者建立静脉通道, 最后将患者带入手术间进行手术[5]。 (6) 术后短暂观察和恢复:日间手术的手术记录与住院患者的手术护理记录完全相同, 手术结束后, 麻醉医生、主治医生和手术室护士要讲患者安全的送到日间手术恢复观察室。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若各项体征均未出现异常, 根据出院的标准在24 h内安排患者出院, 嘱患者家属陪同。 (7) 术后宣教:在患者出院之前, 给患者一份书面形式的康复计划, 训练指引, 出现紧急事件处理程序, 其中还包括紧急求救电话、复诊预约纸、药物以及病假证明。护理人员要在患者术后24 h内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 解答疑问和指导康复, 及时发现患者可能存在的并发症。

1.2 观察指标

观察开启日间手术模式前后, 手术数量和病床利用率以及患者住院的平均天数, 比较日间手术模式和住院手术模式患者费用支出以及平均住院时间[6]。观察结果显示日间手术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医疗费用, 缩短患者等候入院和手术的时间, 减少患者的流失, 提高病房床位的利用率, 缩短手术患者的医疗时间, 满足患者的需求, 减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 缩短了医院住院日的时间, 提高了医院的整体效率。

1.3 管理模式

日间手术模式要求设置专门的手术室和病房, 建立一个健全的管理体系至关重要。日间手术虽然24 h就出院, 但是在手术室、手术设备等方面都和住院患者的相同[7]。护理人员备齐麻醉所需的器材、麻醉机、呼吸机和监测仪, 同时备着氧气和除颤仪。护理人员要24 h值班, 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完善术前告知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和麻醉知情同意书, 方可准备进行手术, 术后观察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做好记录, 若出现患者病情无缓解甚至加重未能在24 h内办理出院的要及时上报给上级医生, 经过请示后转至相应科室病房。护理人员要参照住院管理对日间手术进行统计学分析、费用结算。

2 结果

采用日间手术模式后手术量不断增加, 患者等候入院时间缩短, 患者流失现象消失, 手术患者医疗时间缩短, 费用降低, 满足患者的需求, 床位的利用率升高, 患者满意率提高, 医院整体效率提高显著。

3 讨论

日间手术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医疗服务方式, 其发生和发展顺应了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方向和环境, 非常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切实缓解了患者看病难、住院难、等待手术时间久, 医疗费用高等一系列的问题, 促进医疗服务的多元化, 为患者提供了安全、经济、有效的日间手术服务, 提高了全民的健康水平。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发展, 医院门诊患者不断的增加, 需要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在不断增多。当今医疗市场相互竞争日益激烈, 根本不能及时满足患者的需要, 由于医院床位有限制, 患者不能进行手术而导致患者流失, 影响医院效益。为了既能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又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日间手术模式越来越受到各大医院的重视。日间手术是指患者需要住院进行手术同时于当日来院手术, 术后经过短暂的恢复和观察, 患者生命体征正常, 体温、呼吸、血压和脉搏均符合正常的标准。病情比较稳定24 h内办理出院。日间模式的开展, 可以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服务能力和技术能力, 提高病床的使用率, 将病床提供给更多需要接受手术的患者。日间手术恢复观察室减少了患者转运的危险和护士的护理工作量, 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减少, 医疗费用降低, 降低了患者的术后并发感染的可能性, 采用日间手术后手术量不断增加, 患者等候入院时间缩短, 患者流失现象消失, 手术患者医疗时间缩短, 费用降低, 满足患者的需求, 床位的利用率升高, 患者满意率提高, 医院整体效率提高显著, 应用日间手术模式临床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赖力, 莫宏, 罗媛.手术室实施泌尿外科日间手术模式的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 29 (22) :72-74.

[2]张淑艳, 张志燕, 唐继英, 等.骨专科医院开展急诊“日间手术”模式的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14:3367-3368.

[3]金艳, 丁竹筠, 卞玉香.腹腔镜在妇科日间手术中心的应用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2 (9) :986-987.

[4]曾继红, 曹昕, 骆洪梅.眼科日间手术与常规手术患者的混合管理[J].护理学杂志 (外科版) , 2011, 29 (12) :18-19.

[5]马洪升, 戴燕.日间手术治疗模式国内外发展简述[J].中国医院管理, 2012, 16 (1) :47-48.

[6]宋宏程, 孙宁.日间手术在小儿外科开展的可行性及其意义[J].继续医学教育, 2015, 24 (5) :52-53.

社区日间照料中心 第5篇

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是指为社区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照料的半失能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等日间托养服务的设施。是一种适合半失能老年人的“白天入托接受照顾和参与活动,晚上回家享受家庭生活”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

服务对象

为所有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开放,重点服务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残疾老人、优抚老人、低保或低收入老人等,社区内需要日间照料所有老年人。

服务内容

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精神慰藉、紧急援助等日间服务的内容。

入住程序

1、向所在地社区居委会申请,填写入住申请登记表,家属(监护人)同意并签字;

2、日间照料中心根据家访、老人健康状况等有关条件综合评估进行入住认定;

3、老人及亲属(监护人)与日间照料中心签订《老人入住协议书》; 收费标准 各种服务内容按有偿、低偿、无偿三种形式收费。具体收费标准由区县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确定并在日间照料中心公示。

日间手术两种管理模式的评价 第6篇

日间手术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的小儿外科医生James Nicoll提出[1]。到目前为止,我国对日间手术的定义还没有相应的界定,也尚未见相关的研究报道[2]。对日间手术的理解主要源于国外的相关定义[3,4]。1995年由12个国家和地区的日间手术协会共同组建的国际日间手术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mbulatory Surgery,IAAS)在成立之初对日间手术定义为:日间手术涉及外科手术与诊断性介入,大部分患者夜间不需要住在医院而且能够和住院患者一样得到尖端的技术和设施服务,同时有严格的术后随访观察[2]。国外学者对日间手术的研究早期就涉及到出院标准[5,6]、术后病人满意度调查等,现涉及到手术排程、病床管理、术后(麻醉)护理等各个方面。国内对日间手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讨论日间手术的流程及日间手术护理等方面等[7,8]。本文研究偏重日间手术的床位管理。

在对日间手术的运营管理模式上,目前国外主要有3种:医院内的日间手术中心、独立的日间手术中心、诊所的手术室[9]。而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的为医院内的日间手术中心,医院内的日间手术中心依据其功能需求不同又分为集中管理的日间手术中心、分散布局的日间手术模式及集中与分散管理并行的管理模式[10]。本文关注集中管理和分散布局两种模式。在“集中管理”模式下多以建立日间手术中心作为集中管理平台,多科患者汇集到日间手术中心,以集中收入院、集中安排手术及集中随访的一体化管理模式运行[11];“分散管理”模式则是由科室自行管理日间手术的模式,其管理流程倾向于择期手术流程但会设立单独的科室日间预约及随访点进行流程整合[10]。

在本文研究的医院,集中管理和分散布局两种模式并存。在集中管理模式下,日间手术病人收入日间手术中心,由日间手术中心负责安排病人的入院、手术和出院。日间手术中心有着独立的床位资源和手术室资源。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下简称LC)的日间手术病人,入院、手术、出院都在日间手术中心完成,因此占用的床位和手术间都是日间手术中心的。而LC的择期病人,则占用科室的床位和手术间,如择期LC病人如果属于胆道外科医疗单元,则该病人占用胆道外科这个科室的床位和手术间。分散布局情况下,日间手术和择期手术的床位和手术间由科室自行管理。即床位和手术间是日间手术病人和择期手术病人共用的。

如果床位资源和手术间资源充分,无论采用哪种管理模式,都能满足病人的需求。但资源供不应求是目前国内的大型公立三甲医院面临的难题。因此,在日间手术和择期手术并存的大型综合医院,集中管理和分散布局这两种模式究竟哪种更有优势,更能尽可能满足更多病人的需求是医院管理者十分关心的问题。安晶晶等[13]指出集中化的管理模式便于管理,但是这意味着增加新的设备、空间及人力的投入,对于手术量并不饱和的医院,会造成资源浪费。而分散式管理模式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手术资源,使医院日间手术管理更有效率也更加灵活多变。特别是在原有择期手术管理模式下,不增加人力及仪器设备成本,加快病床周转,增加经济和社会效益。以上的评论,并没有定量评价集中管理和分散布局这两种管理模式。本文将日间手术分散布局抽象成下文中的模型一,将集中管理抽象成下文中的模型二,基于数据分析,以服务的日间手术病人数、服务的择期手术病人数、服务的总病人数、手术病人的入院前平均等待时间为评价指标,在Matlab环境下,对这两种模式进行了仿真研究。特别说明,一旦病人入院,多数检查完后都能很快安排手术,即等待有空的病床让病人入院比等手术的时长要长很多,因此文中没有选择术前等待时间这个指标。

2 参数及数据分析

2.1 输入参数描述

本文以LC为例,建立了两个仿真模型。

第1个仿真模型(以下称:模型一)为分散布局,日间手术和择期手术住院所占用的床位资源和手术间资源是共享的,即没有日间手术专用的床位和手术间。日间手术和择期手术病人到达后排成一个队列,按照First Come First Service(FCFS)的原则,等待入院和手术。

第2个仿真模型(以下称:模型二)为集中管理,日间手术和择期手术病人所占用的床位资源和手术间资源是独立的,日间手术有专用的床位和手术间。日间手术病人和择期手术病人有各自的等待队列,即日间手术的病人排成一个队列按照FCFS的原则等待入院和手术,入院时只能占用供日间手术病人使用的床位和手术间;择期手术病人则排成另外一个队列按照FCFS的原则等待入院和手术,入院时只能占用供择期手术病人使用的床位和手术间。

以下是对模型相关参数的描述和设置:

T:仿真结束时刻;

D:日间手术;

E:择期手术;

B:日间和择期的总床位数;

BD:日间手术的床位数;

BE:择期手术的床位数;

R:日间手术和择期手术总的手术间数;

RD:日间手术专用的手术间数;

RE:择期手术专用的手术间数;

λD:日间手术病人的到达率(单位:人/日);

λE:择期手术病人的到达率(单位:人/日);

OTD:日间手术病人占用手术间时长(单位:小时);

OTE:择期手术病人占用手术间时长(单位:小时);

RTD:日间手术的术后住院时长(单位:小时);

RTB:择期手术的术后住院时长(单位:小时);

文中手术间的常规开放时间定义为8小时,正常工作时间结束前已经开台的手术继续加班做完,在正常工作时间结束后不允许再新开台手术,周末手术间不开放。

2.2 数据分析及参数设置

本文的研究,我们专注于两种模式在到达率相同、手术时长和术后住院时长规律相同情况下的比较,因此考虑病人入院、手术、术后恢复这些主要的流程,忽略了两种模式下都存在的一些其他次要流程。并且实际的择期和日间手术病人的需求数据获取存在很大困难。如果把需求定义为真实的病人的手术需求,由于供不应求,当天会拒绝掉一部分需求,拒绝掉的这部分数据获取有困难。如果从系统中按照每天做手术的实际病人数作为需求,由于在仿真模型提取过程中,忽略了不重要的流程所耽搁的时间,将会出现医院的医疗资源供不应求,而仿真中医疗资源供过于求的矛盾情况。一般的服务系统认为到达服从泊松分布,因此本文也假定日间手术和择期手术病人的到达服从泊松分布。由于日间手术有准入准则,并且日间手术目前并不普遍,而且根据文献[12]的数据可知,日间手术量比择期手术量少,因此本文假设λD<λE。以下仿真中用到的病人到达数据是在遵循λD<λE原则的情况下,采用数字试验的方式假设的。由于两个模型均采用的到达规律完全一样,因此即使到达规律是按数值实验的方式假设的,也不会影响两个模型结果的比较。

本文分析的床位信息数据和手术时长数据来自于医院的实际运营,是从四川省某大型公立三甲医院的数据管理中心提取的,出院时间为2013年的病人手术相关的数据,各种时长的定义参见文献[12]。本文研究的医院,眼科的日间手术和择期手术的床位资源和手术室资源是共享的,其他的日间手术大多在日间手术中心。2013年全年有12225例日间手术,除掉眼科以外的日间手术有6622例,其中LC有770例。日间手术中心的总床位数为24张,按照计算,LC占用的床位数取3。如果一年按照52周,每周5个工作日计算,LC日间每天的手术例数为,平均每天占用的床位数约为3。无论遵从以上哪种方式,LC日间所占的床位数可取3。从数据分析,LC日间手术常用手术间只有一间,全年LC日间手术有770例,在这一间手术间中实施的手术达到680例,因此本文的仿真模型中就认为LC日间手术的手术间取1。LC的择期手术中,常用的手术间为6间。LC主要属于胆道外科医疗单元和肝胆胰外科医疗单元,而胆道外科医疗单元和肝胆胰外科医疗单元的全年的手术量为6565个,常用到的床位数为140张,择期中的LC有1841例,约占胆道外科医疗单元和肝胆胰外科医疗单元全部手术的28%。本文中按照140×28%=39来计算择期LC病人用到的床位数。即BD=3,BE=39,RD=1,RE=6。仿真过程中保持了总的B=42,R=7不变,但是BD、BE、RD和RE的值是随着到达率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我们在对手术相关的各种时长的分布进行拟合分析的时候发现,日间手术的占用手术间时长(OTD)、术后住院时长(RTD)以及择期手术的占用手术间时长(OTE)、术后住院时长(RTE)均不服从常见的分布,因此本文仿真实施时,按照表1中OTD、RTD、OTE和RTE的均值和标准差生成随机数的方式来处理。

2.3 输出参数及描述

WT1:病人入院前的平均等待时间(单位:小时),文中定义为手术病人的入院时刻-病人的到达时刻;

WT2:病人手术前的平均等待时间(单位:小时),文中定义为手术病人开始手术的时刻-手术病人的入院时刻;

AD:到达的日间手术病人数(单位:人);

AE:到达的择期手术病人数(单位:人);

SD:被服务的日间手术病人数(单位:人);

SE:被服务的择期手术病人数(单位:人);

S:被服务的总的手术病人数(单位:人);

3 仿真步骤

模型1的仿真步骤如下:

(1)定义仿真结束时刻T;

(2)构造床位信息矩阵Beds,矩阵的维度为2×B:第1行为床位编号;第2行为空闲时刻,第2行初始状态都为0;

(3)构造手术间信息矩阵Rooms,矩阵维度为2×R:第1行为手术间编号;第2行为空闲时刻,第2行初始状态都为0;

(4)构造结果矩阵Results,维度为11×T内到达的病人数:矩阵的第1行为病人编号;第2行为病人的类型代码,其中1表示择期手术病人,2表示日间手术病人;第3行为按到达规律生成的病人的到达时刻;第4行为按手术时长的均值和标准差随机生成的手术时长,第5行为按术后住院时长的均值和方差随机生成的术后住院时长;第6行为占用的床位编号;第7行为病人入院的时刻;第8行为占用的手术间编号;第9行为病人手术开始时刻;第10行为病人手术结束时刻;第11行为病人的出院时刻;

(5)生成到达数据:按泊松到达分别生成日间手术病人和择期手术病人的编号、到达时刻、病人类型、手术时长和术后住院时长,并按照到达时刻先后顺序排序,将病人编号放到Results矩阵的第1行,病人的类型放到Results矩阵的第2行,到达时刻放在Results矩阵的第3行,手术时长放在Results矩阵的第4行,术后住院时长放在Results矩阵的第5行;

(6)将床位编号按照FCFS的原则依次分配给Results的第6行中没有分配床位的病人,Results第7行病人的入院时刻依次等于max{病人的到达时刻,当前最早可用床位的空闲时刻};

(7)将Results的第6行有床位编号的那部分病人的第8行依次写入手术间编号,将Results的第9行更新成max{病人的入院时刻,当前最早可用手术间的空闲时刻};

(8)计算已经完成手术这部分病人的手术结束时刻,将Results的第9行与Results的第4行相加写入Results第10行;

(9)对已经完成手术的病人,更新手术间空闲时刻,将Rooms矩阵第2行对应的空闲时刻更新为最近在该手术间实施的那台手术的结束时刻,同时判断当前时刻是否是工作时间,如果非工作时间,则将该时刻更新为距此最早的一个开始工作的时刻;

(10)判断当前Results的第10行不为空的最后一个数据是否大于T,如果大于,说明在仿真时间段内病人已经无法入院;

(11)计算出院时刻,将Results的第10行与Results的第5行相加写入Results第11行对应的列;

(12)已经康复的病人,更新床位资源,将Beds矩阵第3行对应的空闲时刻更新为最近占用该床位的病人的出院时刻,同时判断当前时刻是否是工作时间,如果非工作时间,则将该时刻更新为距此最早的一个开始工作的时刻;

(13)判断当前Results的第11行不为空的最后一个数据是否大于T,如果大于,说明病人已经无法进行手术;

(14)在定义的仿真时间段内,重复(6)-(13)。

模型2的仿真步骤与模型一类似,只是择期手术病人和日间手术病人的床位和手术间是各自独立的,在这里不再赘述。

4 运行结果及分析

模型1和模型2的仿真时间均设置为1年,总共约为260个工作日。仿真次数设置为1000次。

4.1 当λE远远大于λD时,取λD=8,λE=30时

到达的日间手术病人数(AD),到达的择期手术病人数(AE),被服务的日间手术病人数(SD),被服务的择期手术病人数(SE),被服务的总病人数(S),病人入院前的平均等待时间(WT1),术前平均等待时间(WT2)如表2所示。某次仿真,表2中在3种情况下日间手术病人的平均入院前等待时间、日间手术病人的平均术前等待时间、择期手术病人的平均入院前等待时间和择期手术病人的平均术前等待时间如图1~图4所示。

根据表2的结果,当择期手术病人的到达远远大于日间手术病人的到达时,在模型1中,一年内共有5454位LC手术病人,其中日间1148人,择期4306人,平均入院前等待时间1382小时。在模型2中,如果给日间分得的床位为4,手术间为1,即BD=4,BD=1的情况下,服务的总人数为5442,其中日间1118人,择期4324人,平均的术前等待时间为1397小时。能够完成日间手术的病人比模型1少30人,而择期手术的病人比模型1多18人,总的服务人数仍旧比模型1少12人,平均术前等待时间比模型1长15小时。即在BD≤4的情况下给日间手术病人分配的床位较少,对择期手术病人更有利,因此在仿真时间内,服务的日间手术病人数比模型1少,而服务的择期手术病人比模型1多。日间手术病人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择期手术病人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因此最终病人的入院前平均等待时间要大于模型1。

模型2中,如果给日间分得的床位为5,手术间为1,即BD=5,BD=1的情况下,服务的总人数为5651,其中日间1404人,择期4247人,平均的术前等待时间为1308小时。能够完成日间手术的病人比模型1多256人,而择期手术的病人比模型1少59人,总的服务人数仍旧比模型1多197人,平均术前等待时间比模型1短74小时。即BD≥5的情况下给日间手术病人分配的床位较多,对日间手术病人更有利,因此在仿真时间内,服务的日间手术病人数明显比模型1多,而服务的择期手术病人比模型1少。日间手术病人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较择期手术病人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因此最终病人的入院前平均等待时间明显小于模型1。

由于没有考虑手术与手术之间衔接等各种时间,术前等待时间在本文中非常短,平均不超过3分钟,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因此如前面所述,数值本身没有实质的意义,下面将不再列出这个指标。

结合图1和图3的结果,在模型1、模型2的BD=4,BD=1和BD=5,BD=13种情况下的日间手术病人的平均入院前等待时间从小到大依次为:模型2的BD=5,BD=1、模型1、模型2的BD=4,BD=1;而择期手术病人的平均入院前等待时间从小到大依次为:模型2的BD=4,BD=1、模型1、模型2的BD=5,BD=1;正好与日间手术病人的平均入院前等待时间的大小顺序相反。

表2及图1和图3的结果表明:在集中管理模式下,日间手术和择期手术的床位资源和手术间资源各自独立,会出现要么对择期手术病人更有利,要么对日间手术病人更有利的情况,而在分散布局模式下,两者的床位资源和手术间资源完全共享更加公平。集中管理模式下,当分配的方案对择期手术病人更有利时,即分给日间的床位相对少一点,以比分散布局模式服务更少的日间手术病人为代价,服务了更多的择期手术病人,相同时间内服务的总病人数比分散布局模式少,病人的入院前平均等待时间也比分散布局模式更长;当分配的方案对日间手术病人更有利时,即分给日间的床位相对多一点,以比分散布局模式服务更少的择期手术病人为代价,服务了更多的日间手术病人,相同时间内服务的总病人数比分散布局模式多很多,病人的入院前平均等待时间也比分散布局模式更短了。

4.2 当λE略大于λE时,取λD=18,λE=20时

到达的日间手术病人数(AD),到达的择期手术病人数(AE),被服务的日间手术病人数(SD),被服务的择期手术病人数(SE),被服务的总病人数(S),病人入院前的平均等待时间(WT1),术前平均等待时间(WT2)如表3所示。某次仿真,表3中3种情况下日间手术病人的入院前等待时间、择期手术病人的入院前等待时间如图5~图6所示。

择期手术病人的到达略大于日间手术病人的到达时的结果与择期手术病人的到达远远大于日间手术病人到达情况下的结果一致,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5 结论

日间手术室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眼科日间手术中心共施行的8 569例手术为研究对象, (1) 硬件设置:设置门诊、日间病房和手术室, 日间病房内设置接诊区、准备间、术后观察室及家属等候区等, 其中观察室内安排观察床、观察椅。 (2) 人员设置:以主任医师为指导, 配备5名住院医师及主治医师、5名护理人员、2名辅助人员, 并根据手术人数弹性调整医护人员数量。 (3) 手术情况:我院眼科平均实施眼科手术8例/d, 观察床位设置6张。

1.2 方法

1.2.1 手术护理工作流程。

(1) 局麻手术护理工作流程。主要包括门诊、术前相关检查、科室会诊、病情评估、预约手术、入院手术、出院支持等环节[3]。 (1) 门诊:主要是患者挂号; (2) 术前相关检查:确诊病情后, 手术医师开具相关检查单, 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泪道、眼压、眼部超声及角膜内皮镜等, 全身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压、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酶免四项等; (3) 科室会诊:若患者合并其他疾病, 要进行科室会诊, 评估患者手术耐受性; (4) 病情评估及预约手术:手术医师根据检查结果及会诊结果做出初步评估, 开始预约手术时间, 讲解日间手术流程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 同时开具手术预约单及用药处方;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手术宣教; (5) 入院手术:患者入院当天安排手术, 办理手术相关手续后, 护理人员进行术前准备,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 如点散瞳药等, 并向患者介绍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完成手术治疗后, 患者回到日间观察室进行病情变化观察, 告知患者及时主诉不适症状, 并及时通知医师进行治疗处理; (6) 出院支持:术后24 h内可出院, 叮嘱患者若眼部不适时及时复诊。 (2) 全麻日间手术护理服务模式。全麻手术诊治流程包括门诊、术前检查、会诊评估及麻醉评估、预约手术、入院手术、出院支持等[4]。全麻手术主要针对儿童患者。 (1) 门诊:家长携患儿挂号就诊, 记录主诉及病史、手术史、症状等; (2) 术前检查:确诊疾病后, 主治医师开具眼科检查单及全身检查等; (3) 会诊评估及麻醉评估:结合眼科检查结果及全身检查结果进行儿科会诊及麻醉科会诊, 签署全麻同意书; (4) 预约手术:与主治医师预约手术时间, 并沟通好术前注意事项, 办理好住院预约手续, 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术前宣教, 并发放温馨提示、术前须知; (5) 入院手术及出院支持:手术当天晚上治疗后进入观察室观察, 术后24 h内出院。告知患儿家长相关注意事项及预防并发症措施。

1.2.2 眼科日间手术护理管理。

(1) 强化细节指导。考虑到患者留院时间短, 医护人员对患者直接照护少, 医务人员须耐心解释和宣教日间手术的重要意义以方便工作开展。医务人员要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及随访, 保证所有环节按照要求一一落实[5]。具体措施如 (1) 树立医务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 (2)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沟通交流, 同时形成医务人员间相互沟通制度; (3) 加强健康指导, 提高自我照护、自我处理的技能, 加快患者的康复。 (2) 眼科高风险患者管理。精细化的围手术护理管理是患者手术安全的重要保证, 包括术前手术风险的评估及手术适应证的把握、对基础疾病的控制[6]。为了确保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对高风险患者要加强病情观察, 严格监控, 并制定眼科日间护理应急计划及转归住院的转化机制。若患者在术前有高血糖、高血压、小儿窒息等不良反应, 则要延迟手术时机, 并安排专业护理人员留院观察, 遵医嘱进行对应处理。对于当天不宜手术治疗的患者在转入相应科室进行治疗后, 择期手术。对于术中、术后有病情在恶化的患者要开通绿色通道, 转为住院治疗[7]。

1.2.3 实践经验探讨。

(1) 团队:日间手术护理服务模式强调手术中心的医师、麻醉医师、护理人员组成一个团队, 定期进行学习和讨论, 促进团体发展; (2) 计划:周密的计划, 细至每月、每天及每个手术间, 护理人员提前与患者进行沟通确认相关情况, 并进行术前教育。 (3) 合理安排手术:根据眼科医师的手术时间表安排手术时间, 每台手术时间控制在标准手术时间内, 最晚当天下午6点之前要结束所有的手术操作[8]。 (4) 建设完善的信息体系:信息系统可以显示从患者入院开始的治疗进程, 相关人员可经大屏幕清楚了解患者的情况及手术室安排情况, 从而做好相应的准备。

1.2.4 日间手术护理服务的优势。

(1) 与同类手术相比, 患者的住院时间大大缩短, 病房床位资源利用率更高。手术量也明显增加, 手术医师及护理人员分工合作, 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2) 实行提前预约手术时间, 患者无需等待, 在入院当天可完成手术治疗。 (3) 主治医师及麻醉医师技术娴熟, 手术安全有保障, 加上专业的护理团队使得患者出院后仍然可以得到护理支持。 (4) 日间手术的费用仅为住院患者的70%, 护理费用大大减小, 省钱又省心[9]。随着眼科日间手术护理服务模式的开展和推广, 微创外科和麻醉技术不断改善, 门诊住院必将实现一体化管理, 医院资源利用将会更加充分, 但有必要制定出统一的日间护理服务的评估系统, 保证日间手术及护理的安全和质量。

2 结果

8 569例手术均成功完成, 手术成功率为100%, 在护理过程中未发生护理相关并发症, 调查总结患者对日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以100分问卷进行评定, 得分为 (95.2±2.8) 分。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 (6.5±1.8) d、手术、护理费用为 (2 598.5±15.9) 元, 均控制在手术常规住院时间及费用范围内。3讨论

日间手术即所谓的当天归宅手术, 该种手术模式是苏格兰儿科医师NICOLL首次报道的, 直至20世纪50年代才被大家关注和接受。20世纪80年代后, 日间手术开始迅速发展和推广, 这种变化得益于医学发展及人们医疗意识的提高[10]。门诊、手术前相关检查、科室会诊、病情评估、预约手术、入院手术、出院支持等环节的规范化流转节省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不必要的费用, 办事流程更加顺畅。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护理模式, 可以为患者规避几乎所有的不利影响因素, 促进患者恢复, 在患者受益更多的同时, 提高了医院资源利用率, 也改善了医患关系, 值得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 科学、合理的日间手术护理服务一方面对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大众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还能提高住院床位的周转率及利用率, 符合医患双方利益观念。

摘要:目的 探讨我院眼科日间手术护理服务模式的时间流程及其效果, 总结眼科日间手术护理服务的科学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眼科日间手术中心施行的8 569例手术治疗资料, 观察实行护理服务模式的患者手术成功率。结果 手术成功率为100%, 无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 患者对日间护理服务非常满意。结论 科学、合理的日间手术护理服务可以大大缩短手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手术护理费用。

关键词:日间护理,眼科,实践探讨

参考文献

[1]郭晶, 刘素珍, 李继平, 等.日间手术医院社区一体化协作网的建立及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13, 48 (11) :986-988.

[2]刘小南, 俞德梁, 赵青川, 等.关于日间手术模式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医学与哲学, 2014, 35 (4) :56-59.

[3]曾继红, 曹昕, 骆洪梅.眼科日间手术与常规手术患者的混合管理[J].护理学杂志, 2011, 26 (24) :18-19.

[4]吴孟波, 刘爱忠, 王琴.眼科老年住院患者不安全因素的防范及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 2014, 3 (3) :103-104.

[5]JACKSON I.Day surgery overview:where are we now, how did we get here and where are going[J].Curr Anaesth Crit Care, 2007, 18 (4) :176-180.

[6]谢祝斌, 谢巧庆, 梁轩炜.眼科住院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 (5) :1235-1236.

[7]DRAVET F, PEUREL P, ROBARD S, et al.Limiting factors for development of ambulatory breast surgery in the French hospital network[J].J Visc Surg, 2011, 148 (2) :135-139.

[8]戴燕, 李继平, 刘素珍, 等.华西医院日间手术服务模式的构建[J].四川医学, 2013, 34 (7) :1124-1126.

[9]马洪升, 戴燕.日间手术治疗模式国内外发展简述[J].中国医院管理, 2012, 32 (1) :47-48.

日间手术室 第8篇

日间手术是指患者入院、手术和出院在1个工作日 (24小时) 内完成的手术, 其不包括医院或诊所开展的门诊手术。日间手术旨在坚持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的同时, 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价廉、便捷的医疗护理服务。它大大简化了就医流程, 可使集中在大中型医院的医疗优势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降低医疗成本。

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普外科主任David Rattner教授介绍, 日间手术是医院手术科室和手术室功能的延伸。这种模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就在美国得以快速发展, 手术量稳步大幅度上升。目前, 美国一些医院的日间手术比例超过了60%。这种模式节省医疗费用和医院资源的同时, 还可降低院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在我国, 医疗服务与医疗需求总量基本平衡, 但因地区性和结构性的不平衡, 导致了中国式“看病难”。日间手术这种新的医疗服务模式, 则是应对中国式“看病难”的有效途径。事实上, 我国自2005年开始, 就在上海、天津、武汉、成都等地陆续开展了日间手术。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院长陈方平认为, 现在, 在全国推广这一服务模式的条件已经成熟, 其一, 微创技术和麻醉复苏技术的快速发展, 使过去许多需要较长时间住院的手术可采用日间手术模式完成, 这为日间手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其二, 医保政策为患者接受这一新模式提供了可靠的医疗保障;其三, 国内已对该模式进行了近10年探索, 为其在全国推广积累了成功经验;人们对优质医疗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 为日间手术的推广提供广泛的发展前景。

陈方平还介绍, 日间手术推广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是手术的安全性。近年, 湘雅三医院通过学科交叉整合, 组建了高效医疗团队, 结合国际通行标准和我国国情, 制定了完备的日间手术临床路径及相关标准, 开设了日间手术中心。同时, 该院还将利用湘雅海外校友会的平台, 加强与美国哈佛大学等知名高校合作, 推动这一新服务模式与国际接轨。

日间手术室 第9篇

1 日间手术患者满意度研究现状

郭晶等[4]自制问卷对华西医院日间手术患者就医体验和满意度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81.9%的患者对日间手术整体服务完全满意, 16.8%的患者对日间手术整体服务表现为部分满意, 完全不满意的仅占1.3%。薛镜[5]就膝关节镜日间手术和非日间手术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日间手术组总体满意度高于非日间手术组。Paulo[6]通过前瞻性研究发现日间手术患者出院及术后30天的整体满意度在95%以上, 但完全满意的患者只占75%。国内外研究均表明, 目前日间手术虽然取得了较高的整体满意度, 但患者完全满意度与日间手术协会提出的不低于85%[7]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2 日间手术患者满意度影响因素

根据4M1E法 (即人, 机器, 材料, 方法, 环境) 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原理, 将日间手术患者满意度因素简化为患者、医务人员、医院管理、医疗技术等因素, 下面将对其进行介绍。

2.1 患者因素

2.1.1 患者对日间手术的接受程度

国外日间手术发展较早, 其可行性与安全性也得到了认可, 它的成功实施带来的直接效益包括节约医疗费用、减少手术取消率以及院内感染[8]。日间手术在中国起步较晚, 目前拥有日间手术条件的医院并不多。患者主要是通过手术医生的建议接受日间手术, 即患者在就诊时从接诊医生处获取日间手术相关资讯, 熟悉了解后, 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手术[4]。患者对日间手术的了解及接受过程是被动的,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对日间手术的接受。相关研究表明患者对日间手术接受程度与满意度成正相关[9]。因此加大对日间手术宣传力度是当下的关键, 建议采用海报、宣传手册、网络媒体等多元化方式对日间手术进行宣传, 使患者更好的了解日间手术。

2.1.2 患者自身特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需求的转变, 对疾病的术后期望值过高, 当诊疗结果与预期目标不相符时, 患者会误认为是医疗护理质量存在问题。Nguyen[10]认为年龄大且自身感觉好的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较高。Bayram[11]认为学历高且对术后期望较高的患者对日间手术的满意度往往较低, 其原因可能是这类人群自我保护意识与维权意识较高, 对医疗服务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 细微的差错就容易引起患者对整个医疗服务质量的负面看法。

2.2 医务人员因素

2.2.1 教育与培训

相对于普通住院方式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术前告知, 日间手术的医务人员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并提供专业的指导。马洪升[12]研究表明有效的医患沟通, 能够提高日间手术患者的满意度。而早在1995年, 英国卫生部就明确提出, 对日间手术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是必不可少的[13]。就目前来说, 日间手术的医务人员尽管意识到专业培训的重要性, 但因条件限制, 均未能获得高质量的培训[14]。

2.2.2 专业技术

日间手术医务人员具备良好的临床技能有利于患者满意度的提高[15]。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日间手术患者术后6周进行满意度调查[16], 发现医务人员临床技能是影响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拥有安全、精湛的医疗技术是保证日间手术的实施及发展的必要条件。提高医务人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保障医疗服务质量、为日间手术树立良好形象和口碑是当下的首要任务。

2.2.3 服务态度

房良等[17]人认为医务人员服务态度是影响日间手术患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目前医疗环境处于紧张状态, 医务人员良好的沟通技巧和专业素养对于日间手术的推广和患者满意度的提高是不可缺少的。

2.3 医院管理因素

2.3.1 术前等待时间

患者进入日间手术室后, 通常期望能够立即进行安全有效的手术。术前等待时间的延长容易造成患者及家属情绪上的低落, 研究表明术前等待时间每延长15 min就可能引起94%的患者的不满[18]。文献显示, 苏格兰的日间手术取得了极高的患者满意度, 与其强调术前等待时间影响患者对日间手术满意度的评分息息相关[19]。医护人员要主动向患者说明术前需要等待的时间, 除取得最大限度的理解外, 同时还可以通过调节适宜的温度、播放轻音乐来缓解患者等待时的焦虑。此外通过播放一些疾病相关知识宣传或者娱乐活动视频, 来转移患者及家属的注意力, 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氛围, 对于缓解术前等待的压力也是相当有效的。

2.3.2 医保政策

在美国, 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很高得益于医疗保健系统的支持[20], 患者需支付的费用较少, 促进了患者日间手术的认可, 同时也推动了日间手术的发展。调查显示[4], 在国内20.7%的患者的日间手术治疗费用是自费的。自费支付方式以及医保报销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日间手术这种新的医疗模式的推广, 同时也会降低患者对日间手术的满意度[21]。获取医保政策对日间手术的的支持, 将更多的病种纳入医保范畴的同时提高报销比例, 支持日间手术的发展, 使患者得到切实的实惠, 是提高患者对日间手术的满意度的又一重要举措。

2.3.3 病室环境

王露等[22]调查发现舒适的住院环境, 有助于患者满意度的提高。我国人口基数大, 人均拥有的医疗资源是有限的, 陈旧的医疗设施、嘈杂的就诊环境以及繁琐的就诊手续均会引起患者的负面情绪, 从而造成对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满。

2.4 医疗水平

2.4.1 术后并发症

日间手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疼痛、恶心、呕吐等, Royse等认为术后恶心呕吐及疼痛严重影响患者对日间手术的满意度[23]。Clifford[24]等研究也表明手术出现并发症与满意度成负性相关。但日间手术后出现恶心呕吐对患者满意度影响存在差异, 有研究认为术后恶心呕吐对患者满意度有一定影响[25], 但有也研究表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与满意度无关系[6]。Al-Qahtani等[26]认为日间手术术后自我管理较好的患者满意度较高。提供良好的疼痛管理服务可使患者感觉受关注的程度高、受到的关怀多, 从而有利于满意度的提高。因此, 如何提升日间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自我管理的服务水平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

2.4.2 术后延伸服务

日间手术作为一种新的医疗模式, 患者达到离院标准办理出院并不意味着患者已治愈, 术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需要在家里完成, 提供术后延伸医疗护理服务对于患者的康复是十分重要的。Vinoles等[27]认为患者术后在家康复是日间手术主要的挑战, 通过预测患者术后48 h内常见的并发症并告知患者及家属, 进行出院指导, 可以提高患者对日间手术的整体满意度。同时Berg等[28]研究表明, 患者术后在家里康复意味着需要承担巨大的压力, 持续为出院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后医疗护理服务, 并告知患者饮食、疾病相关知识和缓解疼痛等内容, 在满足患者的需求的同时也促使满意度的上升。

3 小结

综上所述, 患者满意度是对日间手术医疗服务质量的检验, 如何提高患者满意度是每位从事日间手术医务人员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增加日间手术的宣传力度, 简化预约流程, 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就诊服务, 耐心解释缓解患者焦虑, 并持续提供术后延伸医疗服务以及提高日间手术医疗技术来减少并发症等方面来实现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摘要:日间手术作为一种新的医疗模式, 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患者满意度是衡量日间手术质量的重要指标, 本文主要对日间手术研究现状、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日间手术室 第10篇

关键词:上海,日间手术,三级医院

日间手术是临床手术流程的再造和优化,能充分利用医院床位资源,具有效率高、流程便捷、住院时间短和费用低等特点,符合现代医院管理的发展方向。随着医疗技术尤其是微创外科的迅猛发展,以及麻醉及麻醉复苏技术的日臻成熟,为日间手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大力推动日间手术的发展,是当前公立医院落实“改善服务、提高质量、控制费用、便民利民”工作的重要举措。

1日间手术的定义及内涵

国际日间手术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Ambulatory surgery, IAAS)于2003年提议,将日间手术定义为:病人入院、手术和出院在1个工作日中完成的手术,除在医师诊所或医院开展的门诊手术外。

本研究提出适用于上海市级医院日间手术的定义为:患者入院、手术和出院在24~48小时内完成的手术或操作,不包括急诊手术和门诊手术。准入标准应包括手术因素、患者生理因素和家庭社会支持因素3方面[1]。

2上海市级医院日间手术实践

2.1发展历程

2.1.1制定规范,启动试点。2006年5月,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下称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选择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下称仁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等6家医院作为首批试点医院,下发了《关于在市级医院开展日间手术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日间手术的范围,并就病房设施、人员组织、业务流程等方面对日间手术病房运作模式作了相应的规范,提供了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2种模式供试点医院选择。6家试点医院当年开设日间手术床位97张,开展病种主要有斜视、白内障、 斜疝、鞘膜积液、包茎、窄缩性腱鞘炎、无痛刮官术、声带息肉等50余种,涉及眼科、普外科、泌尿外科、 骨科、妇科、五官科6个临床科室。 共实施手术近3000例,开展日间手术病种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术前待床日、平均医疗总费用与以往同期比较分别下降63.09%、63.41%和17.51%。

2.1.2推广试点经验,推进集中式管理。为了总结推广试点经验,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于2007年4月在仁济医院组织召开“日间手术”现场交流会,并邀请上海市卫生局及市医保局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对“日间手术 ” 试点工作 进行了回 顾和总结,主题介绍了仁济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日间手术相关工作情况。 会议讨论提出,推广“日间手术”既要积极 借鉴国际 上成熟的 经验和做 法,还要积极探索如何结合上海的实际情况,解决好医生的诊疗习惯、病人的心理障碍、医院的运行模式和补偿机制等各种问题,做好质量控制和风险防范,切实降低医疗费用,使群众满意。

日间手术在市级医院中逐步得到推广,日间手术床位数、病种数、手术量逐年增加。从试点情况看,独立的日间手术中心,虽然前期硬件改造和人员培训投入较大,但管理相对规范,流程较为统一,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较高。为进一步推进市级医院开展日间手术集中式管理,进行日间手术中心建设,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于2012年下发了《关于加强日间手术管理的指导性意见》,提出了日间手术中心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管理、规模布局、 流程管理、设备配置、日间手术患者选择和安全管理要求,鼓励医院根据各自诊疗特色,将技术成熟和风险较小的手术优先安排在日间手术中心进行,还推荐了市级医院开展日间手术的8个专科61个病种。

2.1.3继续探索深化,参加国内外同行交流。部分市级医院在集中化管理的基础上,探索依托日间手术信息化管理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和服务流程, 并通过调整医生绩效考核指标引导日间手术的病种结构调整。

2013年,全国成立日间手术合作联盟,并正式成为IAAS成员国。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组织市级医院积极参与国内外同行交流并致力于推进日间手术工作的开展。2014年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对市级医院开展日间手术工作情况进行了广泛走访调研,并与各市级医院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探讨进一步规范和深化日间手术工作的优化策略。

2.2上海市级医院日间手术开展现状

2014年,上海已有28家三级医院开展日间手术,开设日间手术床位600余张,年开展日间手术接近10万例[2], 其中16家医院采取集中化管理模式。 除了部分市级医院因专科特点不适宜开展日间手术外,市级医院均已开展日间手术试点工作。医院数量和病例数总体规模在全国领先,但是日间手术的发展水平在医院间差异较大。大多数市级医院目前开展规模不大,开展例数居前的10家医院实施例数占全市的76.9%,仁济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3家医院的日间手术病例合计占全市的30.44%。各医院之间在管理模式、病例数量、病种范围及质控规范、手术流程等存在差异,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重存在差距。

市级医院在前期工作中结合国外同行经验探索形成了具有医院特点的管理方式。如仁济医院采用集中式管理,医务处专人负责日间手术中心管理工作,并自行开发信息化系统进行床位和流程管理,对临床医生开展日间手术按照手术级别计算不同权重进行考核激励,积极调整日间手术的病种结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北两部分别采用集中式管理和分散式管理,将管理的规范性和专科的灵活性相结合,设置专职临床科主任负责日间手术中心的全面管理工作。

部分市级医院通过规范化、精细化的日间手术管理,已初步显示出日间手术对于提高医院效率、提高可及性、优化资源及调整病种结构、减轻疾病负担的效果的优势[2]。

3当前日间手术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现场调查结果发现,日间手术模式已得到大部分医院管理者、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认同[3]。同时,日间手术管理者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日间手术工作面临的若干问题,如需进一步提高管理者、临床医生、患者对于日间手术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加强规范化建设,如规范日间手术病种范围,区分日间手术与门诊手术,规范简化病历及记录等相关医疗文书;加强对日间手术相关的资源投入,如医院硬件设施改造,解决相关卫技人员的不足, 对医务人员的有效激励性措施,增强社区卫生的支持;改善日间手术中心的管理和流程,加强患者安全和质量管理,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及沟通等; 完善医保支付方式等。

通过将上海与国际同行的系统比较,在某些方面存在明显差距。从政策环境方面,主要有医保支付方式对医院和患者的激励不足、社区康复体系不完善;从日间手术的开展情况, 术式覆盖还不够广泛,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 的比例不 高 ; 从服务内 容方面,硬件设施、服务流程、信息沟通等还需加强和改进;从管理方面,对于服务过程和主观感受的评价开展较少,管理人员和麻醉医生、专科护士等专业人员存在不足。

4思考及对策

从日间手 术的优势 、 市级医院 当前面临的发展要求以及医改趋势和国际趋势来看,市级医院发展日间手术存在较大空间[5]。市级医院日间手术管理的适宜模式是集中式管理与分散式管理相结合。要因地制宜采取适合的管理形式,积极倡导有条件的医院进行集中式管理。在推进日间手术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重点问题包括:确定日间手术的适宜范围、加强专业人员配置与队伍建设、管理及优化流程、保障医疗安全、加强医患信息沟通、加强质量控制与评价[4]。

市级医院日间手术发展的促进因素包括医学技术的发展、日间手术理念的推广、医院的发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主管部门的考核和要求、医院负责人的重视和内部绩效考核要求等[5]。市级医院日间手术发展途径及管理抓手主要包括3方面:一是争取医院外部政策环境的支持,形成推动日间手术发展的持续动力;二是构建同行协作平台,开展交流协作和示范推广;三是引导医院完善内部管理,优化日间手术管理相关工作[4]。

上一篇:患病状况论文下一篇:游离教材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