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多维解读

2024-09-17

中职语文教学多维解读(精选6篇)

中职语文教学多维解读 第1篇

一、聚焦实战培养打赢能力:瞄准实战教

(一) 一切从实战需要出发

推进实战化教学, 必须紧密围绕实战需要这一标准, 统筹抓好院校教育的各项工作, 汇集各方力量培养打赢人才。具体而言, 在教学指导上, 要固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意识;在教学目标上, 要深化合格、对路、管用培养思路;在教学标准上, 要细化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从实训练学员要求;在训练作风上, 要内化不畏艰险、敢打敢拼的战斗精神;在配套建设上, 要使教学条件对接训练场和战场。

(二) 着眼提升打赢现代战争的能力

当前, 我军整体作战能力与打赢现代战争的要求相比, 尚有较大差距。因此, 必须在一个较长的阶段内, 通过全面倡导实战化教学, 大力开展实战化训练, 逐步缩小差别, 着力提升六种信息化条件下核心作战能力:情报信息能力、指挥控制能力、快速机动能力、联合打击能力、全时维护能力以及综合保障能力。着眼打赢立标准, 围绕作战育人才, 是实战化教学的本质内涵。

(三) 拓展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能力

倡导实战化教学, 并不意味着忽视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培养, 而必须在提升打赢现代战争能力的基础上, 全面拓展部队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能力。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是人民军队义不容辞的责任, 是《宪法》赋予人民军队的神圣使命。针对当前的形势和任务, 就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而言, 开展实战化教学, 培养打赢能力, 还必须重点强化任务转换、快速机动、态势掌控和专业作业等四种能力培养。

二、从难从严从实训练学员:模拟实战练

(一) 以强敌为对手

实战是敌我双方的生死搏斗。要想在明天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今天的训练中就必须以强敌为假设敌。要给学员设置强手, 引导学员研究强手相关情况, 找准其强弱点, 探寻制胜之策;要在教学训练中, 抓住重点, 着力引导学员立足于最复杂、最艰险条件下谋求“以劣胜优”之道;还要依据实战需要和“强手”情况, 确立参照系, 变革训练内容和方法, 尽快缩短差距。

(二) 以法规为准绳

这是贯彻落实从难从严从实训练学员的基本要求。一是要强化依法治训的意识, 严格依法治训, 切实树立训练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二是要正确处理按纲施训与全面提升部队实战能力的关系, 坚持按照大纲规范训练内容、落实训练时间、保证训练效果、端正训练考评;三是要继承传统组训方法, 统一规范组训, 并结合实战化要求和自身实际, 与时俱进地创新组训方法。

(三) 以苦练为传统

苦练并不意味着蛮干, 尤其在战争形态发生深刻变革的今天, 我们所强调的苦练传统, 是在尊重客观规律前提下的苦练。一是要科学地引入竞争机制, 在调动训练积极性的基础上, 适当增加实战化训练频度和强度, 应巧妙地提高训练负荷;二是要求组训者根据不同受训者和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受训量, 并在苦练中适时调整训练量和负荷;三是要根据训练内容、场地以及受训者身心发展的特点, 合理变换训练方法, 科学调剂苦练形式, 力争做到“常练常新”。

三、按实战化训练组织教学:紧贴实战学

(一) 夯实实战化基础训练教学

要牢固树立“教为战”的思想, 真正使学员弄清楚未来可能打什么样的仗, 需要具备什么样的作战能力。一是要突出作战业务知识教学, 使学员熟悉新型作战理论、军兵种知识和作战环境, 真正掌握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任务和制胜机理;二是深化信息系统应用教学, 加强实战化背景下的动态教学, 不断提高信息系统实战化运用水平;三是要强化复杂环境下作战单元协同、快速机动、武力打击等实战技能训练教学, 切实提高作战系统内各成员的单兵素质和实战能力。

(二) 注重实战化集成训练教学

打赢高技术战争, 客观上要求院校必须注重实战化集成训练教学, 以适应未来遂行多样化任务的需要。要构建“基于能力”的要素集成训练教学体系。针对实战需要, 依托信息网络系统, 重点加强强情报侦察、指挥控制、联合打击、全维防护、综合保障等诸要素集成训练教学;同时, 加强网络化、基地化、模拟化训练, 抓好联合战役、战术兵团作战体系综合集成训练, 切实以临战的姿态抓好实战化训练和实战化教学的落实。

(三) 开展实战化对抗训练教学

根据院校教育“高于部队”的要求, 着眼其难以开展实地、实兵、实装对抗的实际, 网络对抗方式将成为院校实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开展实战化的网络对抗教学, 网络化的对抗平台建设刻不容缓。同时, 要搞好网络对抗信息资源建设, 建立特色鲜明的各类专业数据库, 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网络模拟训练, 不断提高训练的针对性, 使学员获得更多的逼真战场经验。

四、运用实战考量评估教学:基于实战评

(一) 突出能力效果

着眼信息化条件下实战能力的生成和提高来考量和评估实战化教学质量, 这就抓住了实战化教学的本质内涵, 有利于推进实战化训练改革, 保证高技术新型军事人才培养质量。实战化教学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系统, 要依据实战需要和实战化训练大纲以及相关法规性文件, 着眼不同训练对象完成规定的实战化训练任务后形成的实际效果组织评价, 构建以实战能力为核心和以效果评估为主的实战化教学质量检验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手段。

(二) 注重量化分析

在实战化教学质量评估和检验中, 要坚持“以定量分析为主, 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分解、量化实战化教学各项指标, 解析实战能力生成的标准数据。一方面, 要减少认为因素的干扰, 准确地反映考评对象的真实水平和实际能力;另一方面, 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手段, 合理构建能力评估模型, 对各种实战能力进行细化分解, 最终形成以数据形式反映实战能力的量化指标体系。

(三) 强化规范运行

中职语文教学多维解读 第2篇

2007 年 8 月 Journal of Tianjin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 Au

g.2007

【教师论坛】

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 秋意象文化的多维解读

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030

“诗词中的意象是作品的基本艺术细胞 ,它是情与景、心 与物的统一体 ,即

主观的 ‘意’ 与客观的 ‘象’ 的有机融合。因 此 ,从意象入手分析古代诗词

是一种较切近诗词艺术本体 ,[1 领略其美感的方法” ]。“山之精神写不出 , 以烟霞写之;春

便 ,出游时间漫长而又信息阻隔。因此 ,对古代文人来说 ,漂 泊异乡、骨

肉分离最让人柔肠寸断、感伤不已。屈原感慨 : “悲莫悲兮生别离。江淹叹息

“黯然销魂者 , 唯别而已。因 ” : ” 此 ,离别怀人、羁旅思乡成为众多咏

秋作品的主题。有的以秋写相思之苦 :如李商隐在巴山驿馆的楼头看雨 ,尽的相思之苦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

随后 “魂飞到家 ,又预飞到归家之后” 《李义山诗集笺》 ,抒发

之精神写不出 , 以草树写之。故诗无气象 , 则精神亦无所寓

[2 矣” ]。受传统审美体验的驱使 , 我国古代文人于四时各有

不同的审美选择 , 往往是 “春听鸟声夏听蝉 , 秋听虫声冬听 雪”。秋意象

作为四时意象之一 , 组合性能好 , 构设手法灵 活 ,主要表现为 “中秋、重阳

、清秋、秋风、秋池、秋色、秋雁、秋 霜、秋月” 等复合意象。

因此 , 在初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 , 让学生了解秋意象文化的内涵 ,对于学生更

好地领会诗词意 境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重要的意义。

、一 秋意象对

原型意蕴的承传和加工 古代诗词作品中 ,诗人常借助于一些原型意象来寄托自 己 的情感 ,抓住诗歌中出现的原型意象有助于我们鉴赏古典 诗词作品。原型意象是

民族普遍命运和文化心理的凝聚物 , 是民族心灵发展历程中的驿站。原型批评的

代表人物瑞士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 , 原型意象是 “无数同类经验的心理 凝聚

物” “每一个意象中都凝聚着一些人类心理和人类命运 , 的因素 ,渗透着我们祖

先历史中大致按照同样的方式无数次 重复产生的欢乐与悲伤的残留物”

[3 ] 100

盼望团聚 ,共叙别情的美好愿望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 : 夜雨时

” 《夜雨寄北》。李清照以时间的漫长、环境的凄寂、秋夜的寒凉 ,极力渲

染了无限的愁思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 : 销金兽。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

夜凉初透。接着 ,叙写赏 ” 菊饮酒的情景 “东篱把酒黄昏后 , 有暗香盈袖”把

: , “赏菊饮 酒” 的传统风习安排在 “黄昏” 时分 ,渲染了 “ 日夕当归” 而

人不 归的无限感伤之情;此情此景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 , 黄花瘦”

水到渠成 ,把与丈夫离别后物是人非、, 今昔异趣的极

度悲苦之情抒写得淋漓尽致《醉花阴》。

有的以秋写思乡之痛。如孟浩然于 “木落雁南度 , 北风 江上寒” 的寒冷

秋景中感慨 “乡泪客中尽 ,孤帆天际看” 早 : 《

寒江上有怀》。马致远在萧索的秋风中抒发浪迹天涯游子 的悲叹 “夕

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 : 《秋思》。2.秋意象中的悲秋意识是仕途

失意、怀才不遇的怨愤。

由于我国古代文人视达政济世为正途 , 以实现 “济苍 生” 安社稷” 安黎元

” “、“、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但事实上 , 古 代宦游者大多数 “负志而往

, 受阻而悲” 命运多舛 , 壮志难 , 酬。这一人生选择的单一性 ,决定了古代多

数文人的悲剧命 运 ,因此 , 怀才不遇的怨愤、壮志难酬的失落 ,诗词又一常见的悲秋主题。王绩面对 “树树秋色 , 山山唯落 晖。牧童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 的田园牧歌式的晚秋之景 ,却 无法像陶渊明那样在归隐后从田园

生活中找到慰藉 ,所以最 后说 “相顾无相识 , 长歌怀采薇” 表明自己身处乱世

、: , 前途

黯淡的孤独抑郁之情 《野望》。孟浩然面对 “木落雁南度 , 北风

江上寒” 的深秋景色 “悲落日于劲秋” 陆机 , 《文赋》 ,思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 “悲” , 与秋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宋玉 在 《九辩》中

慨叹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 : 衰”将悲凉凄怆的内心感情熔铸

于瑟索荒凉的自然秋景之 , 中 ,就开凿了 “悲秋” 之先河。此后 , 悲秋 “原

型” 被历代文人 广泛接受和普遍传唱 , 成为一个 “类” 概念的话语符号 , 凝

聚 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内涵。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含秋意

体现了这一原型意象所积淀的文化内 涵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

1.秋意象中的悲秋意识是离别怀人、羁旅思乡的悲苦

古代文人对生命的感悟 ,习惯从自然时节的更替中去解 读 ,中去体味。秋属于时序中万物萧索冷 落的季节 ,最能引发古人对时间的惊觉 ,起 “逝者如斯” 的 感慨。我国传统主流文化倡导的 “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 是古代文人普遍的人生追求 ,而要实现这一理想 ,必须 经

历一个由家到国远走他乡的 “出游” 过程;况且当时交通不

乡之情油然而生 , 由弱到强 “我家襄水曲 , 遥隔楚云端。乡 : 泪客中尽 ,孤帆天际看” 并在最后感慨 “迷津欲有问 ,平海 , : 夕漫漫”抒发自己面临隐

居或从政的抉择的迷惘之情 ,把思 ,黄昏江景之

中 《早寒江上有怀》。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

ghts reserved.http://max.book118.com

静 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秋意象文化的多维解读

3.秋意象中的悲秋意识是对人生认识思考的承载

忧国之情怀做了充分的铺垫。下阙先表明矛盾心理 “浊酒 : 一杯家万里 ,燕

然未勒归无计”立志打退进犯的外敌的爱国 , 精神正是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根

本原因 ,所以只能用一 杯浊酒来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羌管悠悠霜满地”此

时 , 夜寒霜浓 ,而悠悠的羌笛 ,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结句 “人不 寐 ,将军白

发征夫泪”悲怆的情调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 , 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

边功的愤懑之情。此词通过 “秋 雁” 秋霜” “、等意象 ,渲染了深切的忧国

思乡之情 ,悲中有壮 , 不落悲秋的俗套。

、二 秋意象对原型意蕴的超越

和分化 在历代文人的使用过程中 , 秋意象打下了时代烙印 , 也 熔铸了作者的思

维个性、独立人格和艺术品位 , 这就造成了 秋意象原型意蕴的超越和分化

代文人对 “悲秋” 主题既 有内容上的超越 ,也有意境上的超越。

1.秋意象意味着气势磅礴、壮阔博大

“荣格认为 ,艺术的真正本体是原始意象 „„ 而艺术作 品之所以能打动人 ,也正是艺术家以集体人的身份在作品中 表现了人类普遍的精神和心灵 ―― ― 集

体无意识的缘故”。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 ,这样刻画深秋月夜独处的情景 “无

: 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自述囚居生活像 , 幽闭深院的梧桐

,孤苦寂寞 ,毫无自由。可贵的是 ,李煜接着不

,而抽去了意象和时空的特 定内涵 ,对时空和个人情感进行了超越 ,慨叹 “剪不

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 ,把个人的 “身世之

[4 ]

戚” 普泛化 ,从人生悲欢的角度对自我无法排遣的苦痛进行了抒 发。李煜词

从一己遭遇出发 ,清秋意象熔铸的是个人痛彻心肺、长歌当哭的亡国之恨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中称 “此词 : 最凄婉 ,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 同时

,这首词却 “又概括出、升华 到人生悲欢离合这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情感 ,从个人

情感中提炼 出人类社会整体的情感价值 ,引起了历代读者的共鸣”。

[5]

苏轼在被贬整整五年的中秋之际 , 妻子亡故 , 弟弟远在 他乡。政治上的失

多维解读教材促进有效教学 第3篇

一、“编者”角度读教材,读通前后联系,把握教学目标

现行教材内容编排采用螺旋上升的方式,这让教材知识之间呈现出联系递进的关系。编者在编写教材时,都是精心设计且多次论证的。作为教师,要想准确把握教材,首先应该换位成“编者”的角度,对教材文本进行较有深度的研读和理解,思考“教材编写了什么”“教材为什么这样编写”“教材这样编写对促进学生学习有什么意义”,从而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从编者的角度去读教材,一定要注意把握两条线。一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到“教学用书”再到“教材”的横向联系;二是“知识起点”到“教学内容”再到“后续知识”的纵向联系。

例如,六下“认识负数”这部分内容中有这样一道例题(P5例3)。

例题呈现的情境,表面看到的是四位小朋友从大树出发,向东向西各走几米。如果我们从知识的联系和编者的角度去思考,就能品读出这道题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内容、思想和方法。例题把向东走4米记作+4米,那么向西走2米可记作什么?用联系的观点去思考,教材用直观的图像让学生观察、理解了位置关系,这不仅有效地支持学生体会理解,并抽象出数的关系,体会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分别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同时其教学内容的背后还为理解数轴的特征做了初步的孕伏。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还可以采用数形结合、一一对应的方式将生活的数和数轴联系起来,把出发点和原点联系起来。像这样站在编者的角度去解读例题的内涵,对备课及教学的组织是非常重要的。

二、“学生”角度读教材,读懂认知特点,贴近学生需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中的知识只有通过教学才最终被学生所掌握,才能真正体现教材蕴含的数学价值。因此,解读教材不仅要从编者的视角去解读,还应该从学生学的角度,再次走进教材,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体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会有怎样的疑惑。这样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以人教版五上“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为例,通过分析教材以及对学生的教学前测可以发现——对于这节课的内容,多数学生感到困惑的不是“怎么用字母表示数”,而是“什么时候用字母表示数”“字母表示数之后怎么参加运算”,以及“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什么”这些问题。针对学生的这些困惑,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两个层次的教学,依次解决上述问题。

首先,是解决“什么时候需要用字母表示数”。就如教材的例2(P53)。教学时,我们针对学生的困惑,将例题进行了调整。在出示图2情境后,结合表格,让学生依次完成“地球上能举起的质量分别是1千克、2千克和3千克,相应在月球能举起多少千克?”接着,教师提出问题:“要研究同一个人在地球和月球举重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如果让你来选择,你准备选地球上几千克的物体来研究?有没有办法把全班所有人举例的质量都表示出来呢?”对此问题,学生可以很自然地想到“用一个数表示是行不通的,应该选用字母来表示”。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产生了用字母表示数的需求,认识到用字母可以表示不确定的数。

其次要解决的是“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什么”这一问题。新人教版教材例4采用“一大杯果汁一共1200 g,倒了3小杯还剩一些”的情境,来研究小杯果汁的质量、剩下果汁质量的表示。其实,学生前面已经结合具体情境写出了含有字母的式子,因此,根据学生的困惑,我们对教材进行提炼,直接出示:“如果小杯重x克,那么3x、(1200-3x)分别表示什么?”让学生思考。“从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这样,贴近学生的实际,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体会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三、“教师”角度读教材,读透孕伏要求,促进高效学习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因此,教师也应是研读教材的核心。在解读教材中,教师要以课改理念为指导,采用“仔细体会、透彻理解、反复思考、问个究竟”的方式,提炼教材内容的本质,把握教材的重难点,仔细揣摩教材中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来寻找教学的对策,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

以新人教版五上“一个数除以小数”为例。面对这节教材内容,教师需要思考的是:通过教学应该教给孩子什么?我们知道,理念是行为的先导,不同的教学行为都是教师对教材不同解读的折射。对于计算教学,其正确的是:要坚持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例如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培养数感等。在“小数除以整数的除法”中,如何贯彻教师对计算教学的理解,并思考对策开展教学是尤为重要的。请看教材的主题情境(“一个数除以小数”,P28例4)。

对于这个内容,笔者以为,教师可以这样落实教者对教材的理解和思考。

1.想一想,奶奶大约能做几个?(估算)

2.想一想,这个问题的结果到底是多少?你能解答吗?怎么解答?(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3.小组交流,讨论自己的想法。(合作交流——以学为主)

算法1:7?郾65米=765厘米,0?郾85米=85厘米,765÷85=9(个)。

算法2:7?郾65÷0?郾85=(7?郾65×100)÷(0?郾85×100)=765÷85=9(个)(转化+口算)。

4.对比总结。学生发现三种不同算法都用到转化的方法,化未知为已知。

对于计算教学,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让传统的竖式笔算成为学生唯一的选择。上述对教材的解读超越了原教材所编写的算法框架,但这种超越是有价值的,因为它符合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中对计算教学的要求。为了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应该鼓励这样的超越和求索。

解读教材,开发教材资源,与生动的教学过程是紧密联系的,和我们所面对的活生生的教学对象也是紧密联系的。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教材,是正确领会教学意图,激活课堂的重要前提。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我们只有更新观念,正确到位地解读文本,灵活地使用教材,我们的教学才不会偏离方向,才能打造出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

多维解读文本用足教学资源 第4篇

一.扣紧目标

语文阅读材料的多元和开放性决定了不同个体对它的解读的多样性。语文老师有必要按照一定的规则约束、引导学生的阅读活动。这个规则 就是教学规律制约下的合适的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 语文课堂要引导学生做到品味语言、积累名句段篇、整体把握内容、对话文本、提高文化品味、发展思维、陶冶情操等。 教材编者把这些目标形成一个个小目标, 针对不同单元、不同文本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并且按照目标实现的难易程度, 依此有规律地列入教材, 形成序列。教师要做的就是牢牢坚守这些目标, 以灵活多样的形式, 解读文本, 发挥教材的例子的作用。

比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6课《小石潭记》, 所在的单元的学习目标是:1.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理解文意。2.学习古人描写景物的方法。3.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4.品味古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 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5.结合作者、写作背景、写作心境理解诗文含义。这就是我们展开本课学习的单元目标。具体到这一课, 其课后的练习题针对学习的重点而设计。第一题包含的学习目标有:背诵;写作顺序;把握主要内容。第二题有:品味语言、写法;口语复述。第三题有: 资源拓展;名句积累;初步赏析。这些目标均从单元目标生发开来。如果我们把眼光再放开阔一些, 还要考虑年级甚至学段目标。

心中有了目标, 就不会做无头苍蝇, 避免繁琐的解读文本。

二.多点多用

教学目标明确之后, 可根据文本和学情实际, 锁定若干个学习重点, 引领学生逐点探究, 定点扩展, 扎实学习, 学习致用。比如《小石潭记》一课可以提炼出重点阅读点:内容理解;情景交融;品析语言。

1.内容理解。单元学习目标5告诉我们理解内容的途径。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在梳理大意的基础上, 通过反复诵读初步感知, 再适时地交流有关资料, 知人论世。课后练习第一题即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提示我们可以具体从理清顺序和线索、把握景物特点、体会书写的感情等几个方面展开。这是阅读教学必然绕不开的坎, 必然需要教师花费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逐步揣摩其中的规律, 切实培养解读文本内容的能力。

2.情景交融。古代游记的散文一般都会使用这种写作手法。这些作品中的景物描写非针对景物而言, 而是吐露心语, 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因此“披文入情”也就成为理解作者心境和诗文内涵的必然形式。教师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知道写了什 么景、抒了什么情, 还要进一步弄清楚情景怎样交融的, 体会行文艺术。本课其实有两条线索, 一是游:发现小潭→坐立小潭→离开小潭;二是感:“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其境过清”。一方面作者要描写好景, 为抒情找个凭借, 另一方面还要不忘抒情, 思考该如何借助写景实现, 从而进一步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写景抒情的运作方式, 为形成写作能力打下基础。

3.品析语言。品味文学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是语文阅读的重要任务, 教师务必留出足够的时间, 带领学生涵咏咀嚼。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具有典型意义的文本资源, 教会学生品析语言的方法, 培养语感, 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短短的《小石潭记》一文, 其语言处处体现出无限的美意。课后练习第二题要求品味“潭中鱼可百许头”这段文字。作者先用“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夸 张地表现出水的清澈, 以致于能清清楚楚地估算出鱼的数量。鱼的影子竟然还清晰地投射到潭底的石头上。这就使鱼的存在和水的清澈给人的印象 比较具体。就是因为这样的微妙的景象使柳宗元感觉心清如水, 静若坐禅。而鱼动静状态的转换则平添了生气, 乃至使柳宗元感觉“似与游者相乐”, 心情暂时好了许多。当学生领悟到这个层面的时候, 他们对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对文旨的理解、对语言的体会才会更加深刻。如果只是浅尝辄止, 那么学生即使背诵极熟, 也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 是无法真切体悟到语言的魅力, 遣词造句的能力也就不可能取得较大的提升。

三.举一反三

名人素材多维解读 第5篇

信念支撑人生 困顿中的巴尔扎克,竟然花了七百法郎买了一根镶着玛瑙石的粗大的手杖,并在手杖上刻了一行字:我将粉碎一切障碍。这句话成了他的人生信条,也成了他事业走向辉煌的起点。就是有这样一种信念,巴尔扎克别无选择,他不断挑战自我,用一部部作品来证明着自我。最终,在这一信念的支撑下,他的生活换了一番天地,他的人生异彩纷呈。

【素材四】

卑微也能成就梦想

他一出生就被很多人看作怪物,那是因为他的左脸麻痹,造成嘴角畸形。在他很小的时候因为相貌丑陋和口吃,经常受到同伴的嘲笑。后来他的一只耳朵又莫名失聪,这让年少的他显得更加自卑和孤独。

上初中后,他从一本书上看到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摩西尼的故事。戴摩西尼小时候也曾经严重口吃,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为了矫正口吃,他每天早起,口含石子,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声地练习演讲,后来终于成了古希腊最著名的演说家之一。

男孩决心成为加拿大的“戴摩西尼”.刚开始,他每讲一句话都要费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很快他的嘴巴和舌头就被小石子磨破了,鲜血直流,疼痛难忍。母亲流着泪说:“孩子,如果不行就不要练了,妈妈会一辈子陪着你的!”他替妈妈擦干眼泪说:“妈妈,书上说每一只漂亮的蝴蝶都是自己冲破束缚它的茧之后才变成的,我要使自己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

后来,他终于能够流利地讲话了,他的勤奋和努力赢得了那些曾经嘲笑过他的人的尊重。

当他参加加拿大总理竞选时,他的对手利用电视广告夸大他的脸部缺陷,然后写上这样的广告词:“你要选这样的人来当你的总理吗?”

但是此时的他早已学会了坚强,他精彩的演讲征服了很多人,当他的成长经历被人们知道以后,选民们给予了他极大的同情和尊敬,选票开始向他倾斜。

曹操性格的多维解读 第6篇

汉末社会大动荡,道德观念沦丧。用“礼”、“道”、“义”来衡量英雄的标准显然已经不符合时代的潮流。这个时代需要有能力的人才能引领社会,更需要新的方式重新诠释英雄的概念。英雄能用武力、智谋来使社会平安稳定,而行为上未必一定遵循“圣贤之道”。在这关键时期,出生于官宦家庭的曹操挺身而出,凭借自己的谋略与狠毒,成就了一番霸业。为三国时期英雄的概念赋予了新的含义。

一、审时度势,远见卓识

曹操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在局面一片混乱之时,曹操能洞察先机,透过现实的表象预测未来局势,从而迅速作出决断。董卓在京城动荡,政局一片混乱之中,带兵进入洛阳,废少帝,立汉献帝刘协为傀儡皇帝。那时他对曹操十分器重,“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但曹操对董卓的为人是了解的,他认为董卓是一个缺乏政治头脑又有政治野心的家伙,董卓到洛阳后的所作所为,曹操更是亲眼所见,他料定董卓无非是逞一时之势,终将归于失败。像董卓这样的人,不仅不能与其同流合污,而且要创造条件打败他。于是,曹操在这年的九月,偷偷离开洛阳,走上了公开反对的道路。

后来袁绍想与冀州牧韩馥一起谋立幽州牧刘虞为帝,但遭到曹操的明确反对。太祖答绍曰:“董卓之罪,暴于四海,吾等合大众,兴义兵而远近莫不响应,此以义动故也。今幼主微弱,制于奸臣,未有昌邑亡国之衅,而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诸君北面,我自西向。”当时袁绍势力滔天,然而曹操早已看清,关东诸将没有一个以汉家天下为己任的人了。这样,他只有和他们分道扬镳。

曹操对汉献帝早有挟逼之心,曹操在占据兖州后,便与群臣商讨迎接献帝的事,一开始,大多数都持反对意见,然后只有荀彧独排众议,支持其迎接汉献帝,曹操听了荀彧的意见,满心欢喜,便立即遣人去迎接献帝。同时,袁绍的谋士也劝诫袁绍趁势迎接汉献帝,然而袁绍一时拿不定主意,白白坐失了良机。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大增。曹操的得势,袁绍有些后悔,他摆出盟主的架子,要求曹操将汉献帝迁到离自己较近的地方,然而曹操却以献帝的名义责备袁绍的不忠。由此可见,曹、袁当时在迎献帝这个事关重大的政治问题上,袁绍以其见事迟疑,优柔寡断而彻底败在了曹操的手下。这是曹袁之争的开始,也是曹操智胜袁绍的明显之例。

二、酷虐奸诈,不择手段

处于乱世之秋的曹操生性多疑,奸险狡诈,为达目的往往不择手段。曹操认为董卓必将失败,于是只带上几个亲信随从,细软之物,骑着骏马,抄着小路向东朝着家乡方向急驰。路过成皋,已是人困马乏,便到老朋友吕伯奢家中借宿,碰巧吕伯奢外出,五个儿子都在,他们准备尽地主之谊。曹操因为违背董卓之命出逃,所以当他听到“食器声”,怀疑他们谋害自己,于是连夜杀死数人。曹操因疑杀人,既而又凄怆地说:“宁可负人,毋人负我。”此句话将曹操奸险毒辣的性格表露无遗。

随着曹操征战步伐的推进,其树敌也日益增多,借机刺杀他的人也层出不穷。为此,曾经对人说:“谁欲加害我,我就会心跳。”为证明这一点,他事先安排一侍从官,命其暗中带刀靠近曹操,并答应予以重利。那侍从官欣然照办,然而,曹操命人在其身上搜出刀剑后,立即将其斩首示众。此外,他还对人说:“我睡觉时,诸君莫靠近我。因为我梦中杀人自己竟全然不知晓。”某日,曹操和衣躺下,假装睡熟,一近侍怕他受凉,上前为他盖被子,曹操翻身跌起,一剑将近侍刺死,又倒身呼呼睡去。为保住自己的性命,来制造舆论,从而达到保护自身安危的目的。

三、思维独特,风格诡异

曹操处理事物,很有见地,行事风格往往出人意料,但却又在情理之中。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春,汉太医令吉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人造反,进攻许昌,烧毁丞相长史王必军营。“王闻王必死,盛怒,召汉百官诣邺,令救火者左,不救火者右。众人以为救火者必无罪,皆附左。王以为‘不救火者非助乱,救火乃实贼也’皆杀之”按照一般思维方式,救火者不要说是无罪,更应该论功行赏,然而曹操确将他们诛杀,他认为放火之人想以救火为名,推波助澜,从而制造混乱。他的目的是想镇压放火者。所以只有杀了站左者,才不会漏掉放火者。曹操出乎意外,虽无情却合理。

曹操面对失败,也表现出异于常人的乐观与豁达。曹操战船被烧,从赤壁向华容道逃走。当时道路泥泞不通,又遇大风,于是曹操命令老弱之兵背草填路,骑兵得还。老兵被人马践踏,死者无数。“军既得出,公大喜,诸将问之,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极”。曹操在众人皆哀时,却能发现值得高兴的事情,而大喜,为对方总结经验,找到对方没大获全胜的原因,化悲观为快乐,这是一般人所难以做到的,也是让人始料未及的。曹操被马超追击,箭如雨下,诸将见失败,没有看见曹操,十分惊慌。当看到张颌保护曹操而来,便悲从喜来,有人甚至流下了眼泪。曹操面对失败,首先表现出来的是大笑,接着若无其事地说:“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反映出来的乐观、沉着的精神状态,这对稳定军心,树立必胜的信念起了有益的作用。曹操是三国时期大笑次数最多的人。

四、求贤若渴,唯才是举

用今天的眼光看,曹操身上虽然有不少污点,但他的一生为平定天下而南征北伐,为吸引人才不遗余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矢志不渝。在用人方面他大胆提出“唯才是举”的主张,在门阀制度森严“任人唯亲”的时代,这是难能可贵的进步思想。“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首《短歌行》集中表现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以及其盼才、爱才、敬才、信才、用才的态度。为了招募贤士,他曾五下求贤令,当时许多有识之士纷纷聚集曹操营下。每当曹操遭遇困境时,他的谋士总是能提供良策,并且他也善于纳谏,虚心接受,许多骁勇善战的勇士也被纳入其麾下。曹操惜才的品质,多次帮助他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就拿官渡之战来说,初战白马延津时,在徐州被俘的关羽正在曹操军中,曹操十分喜欢关羽的为人和武勇,想把他留下来为己用,就一直厚待关羽,任他为偏将军。所以在白马战役中,关羽一刀将袁军大将颜良刺死于马下,解了白马之围。后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曹军经历一月苦战,兵少粮尽,士卒又极为疲惫,使曹操感到同袁绍这样长期周旋下去是很危险的,便产生了退还许都的想法。为此,他给留守在许昌的荀彧写了封信,征求意见。而荀彧却力劝曹操坚守战场。因为战争中有利的形势和主动权,往往在于再坚持一下。眼见袁绍军队就要精疲力竭,战争局势很快有转变。曹操见荀彧信后,很受鼓舞,增强了他同袁绍周旋到底的决心。

不久果然机会来了,在曹操粮草殆尽的时候,故人许攸来投。“公闻攸来,跣出迎之,抚掌笑曰:‘子远,卿来,吾事济矣!’”许攸被曹操的盛情所感动,便向他介绍了袁军军情,并且献计火烧乌巢屯粮,曹操依计行事,使得战局大为扭转,袁军随之被消灭。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相比之下,袁绍在用人的方面远远不及曹操。在这次战争中,田丰劝袁绍趁曹操袭击徐州刘备时,袭击许都,这不失为局部取胜的好方法,但袁绍因为儿子有病拒绝了这一建议,可是当曹操击走刘备还军许昌后,他反而要进许都了,田丰见情况又变,又劝阻袁绍,袁绍却听不进去。田丰苦谏不止,袁绍大怒,下令把他囚禁起来。袁绍因为许攸族人犯法,而迁怒于许攸,并且怀疑许攸献计别有用心,逼走许攸,这为乌巢失火埋下了祸根。两人截然不同的用人方式,导致曹操手下人才济济,而袁绍则众叛亲离。这种情况下,袁绍战败就不足为奇了。

当今社会,由于受利益的驱动,上下级之间往往缺乏真诚,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一些员工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心情感到十分压抑,所以一有跳槽的机会他们便溜之大吉。如果领导对下属多些关爱少些埋怨,多些真诚少些欺骗,多些宽容少些报复就有可能将更多的员工留住。因材施用、人尽其才。

上一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下一篇:氮素吸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