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修改范文

2024-05-28

学生修改范文(精选11篇)

学生修改 第1篇

一、引古论今, 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兴趣, 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修改作文毫无兴趣, 认为是一件麻烦事, 就很难谈得上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了。因此, 要培养修改作文的兴趣。不管是“一诗千改始心安”的欧阳修, 还是“新诗改罢自长吟”的杜甫, 都是重视文章修改的典范。“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 这样, 即有色彩, 又把看不见的春风写得活灵活现, 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给人强烈的动感。“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的“敲”字, 贾岛初拟用“推”, 后又思改为“敲”, 在驴背上引手作推敲之势, 不觉一头撞到了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 随即被人押到韩愈面前。韩愈不但没有责备他, 反而立马深思良久, 对贾岛说:“作‘敲’字佳矣。”这样, 两个人竟成了好朋友。这就是“推敲”一词的来历。古今中外文人学者反复修改文章的例子, 举不胜举。

二、加强对学生习作的讲评

根据学生交来的作文, 教师可将好、中、差的典型习作进行归类分析。教师要根据作文要求, 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指导评讲。讲评中, 对写得较好的文章或段落可进行交流或讨论, 以增长见识, 开拓思路。对那些存在典型问题的习作或片段, 可抄在黑板上, 对照作文要求进行集体修改, 做到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三、培养学生自改和互改的习惯

“自改作文”和“互改作文”是提高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自改和互改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也是一个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教师指导评讲后, 必须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独立修改作文。自改就是让学生认真阅读自己的习作, 根据作文的要求, 自我修改, 学会检查自己的文章是否离题, 善于找出多余的描写, 善于发现叙述中缺乏联系和不合逻辑的地方, 以及错用的字词、语句等, 并加以改正。互改, 就是让学生分组讨论改, 同桌互改或优帮差改, 也可自由交换改。修改完毕, 在课堂上交流自己是如何评改同学作文的, 或者对比谈谈自己改作文的心得体会, 做到互相启迪, 互相提高。

四、注意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

修改作文过程是写作目的与写作方法的延续和深化的过程。作文的重点, 不在于使学生写成多少篇文章, 而在于使他们熟悉成文的过程, 养成周密思考, 反复推敲的写作习惯。在修改文章的过程中, 要注意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 不能让学生马虎、应付了事, 更不能让学生在修改作文过程中有故意捣乱的现象出现。教师对态度严谨认真的同学应给予表扬, 同时, 教师也应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 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茍的态度。

五、面向全体、个别辅导, 调动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

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各不相同, 因此, 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就要因人而异, 切忌千篇一律。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尊重学生作文的原意, 有针对性地个别辅导, 让学生领悟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懂得怎样去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教师的要求和评价也应各不相同。中下水平的学生, 能够修改好字、词、句, 作文不离题就应予表扬;中上水平的学生, 把作文修改成为语句通顺、内容具体的文章就要表扬;作文基础较好的学生, 教师应在文章立意、布局谋篇、写作技巧和遣词造句等方面, 结合具体习作加以指导。这样, 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觉得学有所得, 尝到了修改作文的甜头, 从而调动其修改作文的积极性。

例如《写一件令人烦恼的事》, 有一个学生写星期天要和一个朋友去钓鱼, 爸爸不同意而令他烦恼。全文只有五、六十个字, 优点是语句通顺, 没有错别字, 缺点是内容太简单。指导修改时, 我先肯定他的优点, 然后引导他如何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以及心理活动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例如, 自己想去钓鱼, 向爸爸请求时, 爸爸不同意那一刻, 爸爸的神态、动作、语言是怎样的, 自己的心理又是怎样的, 这些都应作具体的描写。

由此可见, 要调动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 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 多鼓励, 多表扬, 适时指导, 认真负责,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让他们振奋精神, 积极参与, 真正做到自我修改。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摘要:作文的修改, 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文不厌改”, 文章很少是一次写成的。因为人的认识不能一次完成, 往往需要反复多次;而语言的表达, 也不能一下子十分准确, 也需要反复推敲。

如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 第2篇

关键词:激发;修改;作文;培养

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一、引古论今,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修改作文毫无兴趣,认为是一件麻烦事,就很难谈得上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了。因此,要培养修改作文的兴趣。不管是“一诗千改始心安”的欧阳修,还是“新诗改罢自长吟”的杜甫,都是重视文章修改的典范。“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这样,即有色彩,又把看不见的春风写得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给人强烈的动感。“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敲”字,贾岛初拟用“推”,后又思改为“敲”,在驴背上引手作推敲之势,不觉一头撞到了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随即被人押到韩愈面前。韩愈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立马深思良久,对贾岛说:“作‘敲’字佳矣。”这样,两个人竟成了好朋友。这就是“推敲”一词的来历。古今中外文人学者反复修改文章的例子,举不胜举。

二、加强对学生习作的讲评

根据学生交来的作文,教师可将好、中、差的典型习作进行归类分析。教师要根据作文要求,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指导评讲。讲评中,对写得较好的文章或段落可进行交流或讨论,以增长见识,开拓思路。对那些存在典型问题的习作或片段,可抄在黑板上,对照作文要求进行集体修改,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培养学生自改和互改的习惯

“自改作文”和“互改作文”是提高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自改和互改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也是一个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教师指导评讲后,必须留出一部分时間让学生独立修改作文。自改就是让学生认真阅读自己的习作,根据作文的要求,自我修改,学会检查自己的文章是否离题,善于找出多余的描写,善于发现叙述中缺乏联系和不合逻辑的地方,以及错用的字词、语句等,并加以改正。互改,就是让学生分组讨论改,同桌互改或优帮差改,也可自由交换改。修改完毕,在课堂上交流自己是如何评改同学作文的,或者对比谈谈自己改作文的心得体会,做到互相启迪,互相提高。

四、注意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

修改作文过程是写作目的与写作方法的延续和深化的过程。作文的重点,不在于使学生写成多少篇文章,而在于使他们熟悉成文的过程,养成周密思考,反复推敲的写作习惯。在修改文章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不能让学生马虎、应付了事,更不能让学生在修改作文过程中有故意捣乱的现象出现。教师对态度严谨认真的同学应给予表扬,同时,教师也应认真组织好课堂教学,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茍的态度。

五、面向全体、个别辅导,调动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

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各不相同,因此,指导学生修改作文,就要因人而异,切忌千篇一律。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作文的原意,有针对性地个别辅导,让学生领悟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懂得怎样去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的要求和评价也应各不相同。中下水平的学生,能够修改好字、词、句,作文不离题就应予表扬;中上水平的学生,把作文修改成为语句通顺、内容具体的文章就要表扬;作文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应在文章立意、布局谋篇、写作技巧和遣词造句等方面,结合具体习作加以指导。这样,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觉得学有所得,尝到了修改作文的甜头,从而调动其修改作文的积极性。

例如《写一件令人烦恼的事》,有一个学生写星期天要和一个朋友去钓鱼,爸爸不同意而令他烦恼。全文只有五、六十个字,优点是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缺点是内容太简单。指导修改时,我先肯定他的优点,然后引导他如何抓住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以及心理活动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例如,自己想去钓鱼,向爸爸请求时,爸爸不同意那一刻,爸爸的神态、动作、语言是怎样的,自己的心理又是怎样的,这些都应作具体的描写。

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 第3篇

一、教师示范批改, 学生学习修改

在修改作文的初始阶段, 教师要起到示范的作用。一篇习作上交后, 我选择带有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习作让全班共同讨论, 集体修改。课堂上, 首先回顾并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再出示学生习作中的片段, 然后, 循序渐进地修改给学生们看, 并简单说明修改的理由和修改的方法。之后引导学生再读修改后的文章, 看看题目是否恰当, 语句是否通顺, 层次是否清晰, 中心是否明确。通过逐词、逐句、逐段推敲, 使语句更通顺, 使意思表达更清楚。在修改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各抒己见, 积极参与到修改中来。通过教师修改, 学生参与, 让学生们明白什么是改, 怎样改, 以及这样改的理由。带领学生修改后, 我还要求学生把修改后的文章和原文进行对照、比较并评价, 让学生感受修改后的效果, 从而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逐步走向自主修改。

二、教师提示方法, 学生尝试修改

古语道:“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我发现, 学生之所以怕修改作文,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不懂如何着手进行, 一篇作文摆在面前要其修改却无从下手。所以, 在学生修改前, 教师必须给他们提供必要的知识。为更好地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 我提示了以下方法:

1.符号法。

文章初成, 差错甚多, 对需要改的地方用统一修改符号标注。如:错别字用“口”, 不通顺的句子用“———”, 遗漏字词用“△”, 让学生根据符号自行修改, 学生修改后, 再进行检查指导。

2.点拨法。

学生作品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略需修改的地方, 对需要修改的地方稍加提示性批语。

3.要求法。

针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修改。

三、教师合理组织, 学生放胆修改

通过学习, 学生们明白了修改的重要性, 学会了修改的方法, 增强了修改的积极性, 教师还要合理组织、大力倡导学生放胆自改或互改。

1.自改法。

学生完成习作之后, 我一般都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自己的作文, 凭借语感, 用笔划出不通顺的词句, 进行自我修改;之后, 再采用默读的方法, 思考是否围绕中心选材, 段落层次的安排是否合理, 中心是否明确, 详略是否得当等, 根据存在的问题着笔修改。

2.互改法。

学生写完作文后, 同桌互改, 也可是几人小组互改。要求批改的同学要竭尽全力, 精心推敲;被改的同学虚心求教, 细心修改。由于学生自己改别人的作文, 积极性非常高, 改到好文章则知道自己的不足, 改到差文章则能指出缺点。

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第4篇

文章不厌百回改,但现实中很多学生都没有修改文章的习惯,我所教的虽然已是四年级的学生了,但他们对修改文章的重要意义还是认识不足,作文时总是一次就完成,不经过修改就以为是好文章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为了让学生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提高他们修改文章的能力,我作了一些肤浅的探究。现在就“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这一问题谈谈我的见解。

学生互改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根据这一理念,在学生完成草稿后,让他们交换评改。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大多数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或是知识面窄,或是只从自己的认识角度看作文。采取互改的方法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一环节,我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看同学的作文是否有错别字,用笔圈出并订正。

2、看同学的作文是否有病句,加以改正。

3、看同学的作文是否有错用标点的地方,用笔划出,并改正。

4、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用~~标明。

师生齐改。

俗语说:“一人智短,二人见长。”师生共同参与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还可以使一篇普通的文章产生光华。这一环节,主要是在课堂进行,师生共同修改一段话或一篇文章。

自我再改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习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经过以上多个环节的修改后,最后还得需要学生自己消化吸收,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斟酌,修改成一篇优秀的文章。

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第5篇

关键词:小学作文;指导修改;方法研究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作为写作应该是重要角色。如何让学生写好作文成为每位语文老师十分关切的问题,所以,教师始终把指导学生如何写好作文当成教学中的关键,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我们越发感到只让学生写、老师修改是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的,想要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就得让学生会修改作文,当他们能够知道怎么去修改作文的时候,他们的写作水平才能达到理想的水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很好地去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问题。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尝试。

一、重视学生修改

学生修改作文关系到更新观念的问题,它是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新课标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去学习了,而是学习的主人。写作中的修改是写作全过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不能用老师的修改代替学生的事情,因此要更新观念,将传统的老师修改转交给学生来做。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去积极主动地进入修改的角色,要坚定自信心,教师也要激发学生自己修改的兴趣,向学生讲述一下名人的写作经历,都是坚定自信心走向成功的。当老师和学生的思想意识改变后,学生就会进入到主动修改的地步了。

二、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

1.生生互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由此,教师要指导学生之间进行修改,让他们互相对对方的作文进行面对面的修改,在修改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怎么样去修改,从不同的角度去审批修改文章。当然,学生往往受知识的狭窄面影响,很多方面达不到理想的状态,教师要收上来进行对学生批改的审阅,然后再下发进行再修改,这样通过生生批改,真正提高的应该是批改者。

2.自我修改法

在指导写作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这种方法是比较基础的修改法。教师要在学生写完草稿后,统一指导修改方法,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当把作文收上来的时候,教师主要看学生的修改情况,然后讲评修改问题。

3.实践修改法

由于作文来源于生活实践,这样作文的成功与否与能否体现生活的真实性是密切相关的,这样可以让学生深入实践,以观察的方法进行验证合乎事理,然后指导不合乎现实的文章。

总之,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语文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和指导,通过学生修改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写作水平难提高的问题。

|

让学生学会自主修改作文 第6篇

一、直接修改法

对于小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修改,而是把错误和不妥之处,通过口头提示或用书面符号标出,让他们反复朗读自己的作品,教师相机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领会错误所在,然后运用“正、删、增、调、换、接”等方法直接修改作文。具体做法是在读中改正错别字和病句,在读中删去多余的内容,在读中增加具体内容,在读中调换语序、句序和段序,在读中换上表达准确的词句,在读中加上过渡语句。如有学生在参观花博会后写道:“美是谁创造的? 是那些精心养花的人,是他们创造了美。”“菊花,你不怕风霜,你毫不屈服,仍然傲然怒放,这正像我们在学习道路上遇到了困难和险阻一样,我们小学生是有骨气的,有能耐的,决不会在困难面前垂头丧气,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战胜困难……”教师先在学生的习作上划出几处提示符号,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习作,自己修改作文。学生深思熟虑后,在自己的作文中修改了四处:一是把“是他们创造了美”改为“是劳动人民创造了美”;二是把“垂头丧气”改为“低头”;三是删去“有能耐的”;四是调换“有决心、有信心”两个词的顺序。这样一改,文章用词准确,表达恰当,含义深刻。

二、对比修改法

教师可选择学生作文中修改得较好的句、段、篇,让学生评议,谈谈别人修改的优缺点和想怎么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师恰当引导后,让学生自主修改作文。或者教师可针对学生作文的不足之处,有选择地提供一、两篇范文,让学生反复诵读后自主修改作文。如在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我的家乡》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桂林山水》、《故乡的杨梅》等课文,对照名篇佳作中精彩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自主修改作文。这样做,学生在对比中学习范例、学习名篇,在习作中找到差距,寻求自主修改策略。

三、合作修改法

合作修改法以学生小组为单位, 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换读作文,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当小老师,都可以从自己思考的角度,对同学的作文提出修改方案,然后通过讨论交流,确定最佳修改方案并共同修改作文。在学生小组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对子,把优等文给潜能生改,把劣等文给优生改,让潜能生有榜样可学,从中知道自己的不足与差距,让优生有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在合作修改中比试高低,产生智慧的碰撞,迸出智慧的火花。还有利于集思广益,通过合作汇集各个学生的独特见解,既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又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四、反思修改法

反思法是从作文的基本步骤和语文课程目标上反思落实情况,明确作文的修改目的、方向和内容等,从而自主修改作文。

1.从作文的基本步骤上反思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审题是否正确,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合理,层次是否分明,详略是否得当,表达是否准确等方面进行全面反思,也可根据学生作文的质量,引导学生从某一方面进行重点反思,自主修改作文。

2.从语文课程目标上反思

(1)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质量如何。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初步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指导学生自主修改作文引导学生反思是否从各种途径搜集信息, 搜集的信息是否经过加工整理, 筛选出有意义的材料。如学生写《家乡的瀑布———石榴泉》,事先学生搜集的信息量少且没有经过加工整理,写出的文章内容贫乏、枯燥无味,无法吸引别人的眼球。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后,有的学生到石榴泉前观察、拍照、写生;有的学生从长辈那儿搜集到有关石榴泉的美丽传说; 有的学生从报纸、网络上搜集到介绍石榴泉的有关文章,了解到石榴泉的开发前景和旅游价值,等等。对搜集到的信息,学生自主加工整理后充实到作文中,文章变得真实、丰满、感人、有特色。

(2)是否进行合理的想象。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教师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想象,但要合理,不可胡编乱造。教师指导学生自主修改作文时,要引导学生反思习作内容中的想象是否合理。如把《小池》一诗改成小散文,有位学生针对诗中“爱晴”两字展开想象,在文中掺入青年男女恋爱的情景描写曲解了诗意,教师可指导学生从词义上反思,仔细分辨词义,准确把握诗意,合理想象,表达诗人热爱深秋美景的情愫。

(3)是否标新立异。文贵新意。写文章立意要鲜明、深刻新颖。 在指导学生自主修改作文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反思在立意上是否创新,避免平庸、肤浅,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敢拓新境。如学生写《我们的校园》,大部分学生都按“听到———看到———想到———现在怎么做”这个思路来写,落入俗套,教师指导学生反思后,有的学生按“校园整体面貌———校园文化氛围———师生共同成长”这个思路来写,写出新意。又如学生写《我爱家乡》,绝大部分学生都从“景美———物富———人 美”这个思路来写,文章内容大同小异,很肤浅。教师指导学生反思后,有些学生按“人文景 观———乡村文化———劳 动人民的 智慧”这个新思路来写,既有创意又有深度。这些在自主修改习作中另辟蹊径的做法,教师应给予鼓励和肯定,为学生写出好文章创设条件。

当然, 学生自主修改作文时要反思的语文课程目标不仅限于上述三项,因篇幅有限,本文不再一一赘述。

总之,教师教学生学会自主修改作文,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和作文水平的一条捷径。教师应该时时处处以学生为主体把作文的修改权交给学生,时时处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自主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不断内化自主修改作文的好方法, 达到不断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和作文水平的目的。

摘要:让学生学会自主修改作文,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和作文水平的一条捷径。教师应该时时处处以学生为主体,把作文的修改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运用直接修改法、对比修改法、合作修改法和反思修改法自主修改作文,提高作文能力和作文水平。

让学生自己动手修改作文 第7篇

一、明确作文修改意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学会了自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0》中强调“自主修改作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这一切都表明修改作文的重要。唐代大诗人贾岛关于“推”与“敲”的斟酌早已成为千古佳话。这说明了一篇好文章写成后只有反复多次修改,才能使文章趋于完美。学生的作文也是如此,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能逐渐领悟文章作法,体验成功愉悦。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思想及作文教学的创新精神。

二、激发学生修改习作的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关键是要激发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兴趣。因此,培养兴趣,是促使学生自改作文的情感因素,是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的先决条件。

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首先要消除其不敢改和不想改的心理,才能激发自改的兴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在班级的优秀作文栏中,张贴的优秀作文一律是留有学生修改过几遍的痕迹的习作。让学生心中有底,有自己修改作文的冲动;指导学生把多次修改后比较好的作文在校园网上发布供别人欣赏,鼓励学生向报纸杂志投稿,一旦录用,则学生的信心倍增,调动了修改作文的积极性。

三、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学生自改方法的传授和指导,使他们在自改中有所体会,有所受益。

1. 改要点。

学生交草稿后,老师粗略看一遍,不看字、词、句的正确与否,主要看思想是否健康、中心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具体、条理是否清楚、详略是否得当这五个方面,找出典型的、普遍存在的问题,由老师统一讲评。以好的实例做示范,差的(不提名)实例做典型,把典型的例文复制在电脑上,展示在教室电视机屏幕上,让学生反复朗读,借助声音刺激,凭借语感,帮助他们发现自己习作中需要修改的地方,边读边改,是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的有效途径。

2. 按眉批改。

老师在学生作文中需要修改的地方,简明扼要地把改的方法及要求写在眉批里,然后让学生根据眉批自己修改作文。最后老师检查,主要看学生修改得怎样,好的给予表扬,不恰当的加以纠正。

3. 按符号改。

学生自改作文,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没有掌握修改符号,把作文本涂得乱七八糟,使别人看不明白。因此,让学生修改作文,一定要教他们统一的修改符号。学生明白了各种符号的意义,这样给读者或者老师的批阅带来方便。小学语文教材中就明确规定了作文修改的基本符号:删、补、调、换等符号,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教材中所学的每个修改符号的用法。教师在批改中要用这些符号,学生修改自己作文也运用这些符号,达到人人会规范使用,从而提高阅读修改的效率。

4. 互改。

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文亦如此。学生对自己作文常常因为“迷”而发现不了需要改的地方,用“换改”的办法可以克服这一弊端。互改包括同桌互改、小组改、写作水平不同的互改。这样做可以取长补短。

5. 一人读大家改。

我坚持上好每一节讲评课。在讲评课上,我从本次习作中抽出“好、中、差”三等典型作文进行比较评议。把典型的例文展示在教室多媒体屏幕上,让学生从中取长补短。大家评议的方式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给他们创造了锻炼口才的机会。语言的表达也逐渐地显出很强的逻辑性。贫乏干瘪的词语,文理不通的句子,空洞无物的内容逐渐被丰富新颖的词语,准确流畅的句子,充实具体的内容所代替。

6. 面批。

“文章不厌百回改”,诚然,要使学生自觉养成勤于改文的好习惯,光靠学生还不够,老师要适时当面指导。老师当学生面讲清要修改的地方,讲清方法和要求,让学生自己回去改。这样,既能把批改难以说清楚的意见充分表达出来,师生又有商量的余地,师生沟通了思想,密切了关系。

总之,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们应该时时处处以学生为主体,时时处处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了解周围的人和事物,时时处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把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古训,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一教学活动,遵循了新课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为孩子们营造了和谐民主的氛围,充分信任他们,肯定他们,赏识他们,让他们有了成功的体验,有了施展自己想法的平台,培养了容纳别人的胸怀,感受到了互助合作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刘公绰主编.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5.9.

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 第8篇

一、更新写作观念, 大胆交出写作主动权。

传统教学中, 教师总用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写作能力要求学生, 作文修改权完全由教师垄断了, 使某些学生养成了作文草草成篇的坏习惯, 其作文效果可想而知。而教师每一次练习后要面对数十篇作文, 任务繁重, 时间紧迫, 只能写写“中心不够明确”、“事例不够具体”、“人物不够鲜明”、“语言不够生动”的简单批语, 甚至一些批语学生都看不懂。所以我们教师真的要解放思想, 放手让学生试一试了。怎样把修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 要让学生掌握修改的优先权。每次习作后, 留时间让学生自改, 反复改好后再交给老师批阅。其次, 让学生掌握修改的决定权。学生的习作由学生自己拿主张修改, 这时, 教师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上。

二、培养修改能力, 精心指导方法。

在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的过程中, 我采用了“引”、“助”、“放”的方法。

所谓“引”就是先就一篇作文作修改示例, 由老师指导, 领着学生学会批改方法。学生的习作交上来后, 查阅一下, 教师选择带有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习作制成投影片, 在教师的指导下, 师生共同讨论, 集体修改。在修改作文的初始阶段, 教师要作示范。首先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 再出示学生习作中的片段, 然后用彩笔修改给学生看, 并简单说明理由和修改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看看层次是否清晰, 语句是否通顺, 通过逐词、逐句、逐段推敲, 使语句更通顺, 使意思表达更清楚。在修改中, 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调动积极性。通过修改, 学生明白了什么是改, 怎样改, 改的理由, 从而达到了知识的迁移。集体修改后, 让学生运用学到的修改方法, 模仿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师在其间加以个别指点、辅导, 使学生人人收益。

所谓“助”就是作文上标记号, 作必要的提示, 让学生修改。例如:

1. 符号批示。

对学生的初作浏览后, 教师对需要修改的地方用符号标出。如对不通顺的句子用“_____?”, 对表达直白的句子用“____!”, 对错别字用“_____”, 让学生根据符号自行修改, 学生修改后, 再进行检查指导。

2. 点拨提示。

教师将学生的作文进行分类, 从各类中抽出几篇, 对需要修改的地方稍加提示性批语。如这个词能不能换个更好的词, 这句怎么说更生动。

所谓“放”就是让学生自改或互改。

1.自改: (1) 着眼全篇, 从整体上进行修改。面对已写好的作文, 要求学生先从整体浏览, 从全局出发, 看作文中心是否明确, 是否有新意, 看所选材料是否紧紧围绕中心, 然后再考虑作文整体框架方面的环节, 看文章结构是否紧凑, 详略是否合理, 过渡是否自然。只有从全篇入手进行修改, 才能统观全局, 从大的背景上权衡得失, 局部修改才能有依据, 才能有效地提高作文水平。 (2) 局部修改, 先求“清通”, 后求“工巧”。所谓“清”, 就是文字简洁, 把可有可无的字词句一律去掉。所谓“通”, 就是文从字顺, 先说什么, 后说什么, 安排得井井有条, 行文合理连贯, 相互照应。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修改, 做到文从字顺, 简洁明了。2.互评互改: (1) 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几篇例文, 采用朗读或投影出示, 然后由学生进行评议, 针对优点和不足展开辩论。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畅所欲言, 在辩论中, 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 作文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2) 学生写完作文后, 收上来发给别的学生批改, 老师提出修改要求, 学生修改完成后再二轮互相打分。学生改到好作文便知道自己的不足, 改到差的则能指出作文的缺点, 这样做, 学生批改文章时往往很详细, 很具体, 等于重写了一篇作文。

三、鼓励学生自改和互改, 积累修改经验。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 教师还得注重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兴趣,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还要多提供训练平台, 逐步提升学生写作及修改能力, 通过交流, 让学生发现别人的长处, 促使写作水平的进步。批改作文时, 学生进入教师角色思考问题, 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心理适应能力、角色互换能力, 促使心理走向成熟。

如何教小学生修改病句 第9篇

首先找出病句, 做到无论有什么毛病的句子都逃不出“小医生”锐利的眼睛.病句查出了, 病症找准了, 才能对症下药, 手到病除。

一.审读

一个句子如果读起来别扭, 听起来含混, 这句子可能有毛病。找出病因进行修改。例如:“为了表彰见义勇为的小明同学, 学校决定授予他为优秀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这个句子当读到“授予”后面的词语时, 就会感到别扭。因为现代汉语中没有“授予……为……称号”这种格式, 只能说“授予……称号”应删去“为”。

二.紧缩法

如果把句子比做一棵树, 那么主语、谓语、宾语等基本成分是句子的主干, 定语、状语、补语等附加成分是句子的枝叶。紧缩法就是把句子中附加成分——枝叶压缩掉, 只留下句子中的基本成分——主干。先检查主干, 再检查枝叶同主干的关系, 最后检查枝叶本身, 看看有没有毛病。例如:“鲁迅的一生创作了许多战斗性极强的杂文。”咋一看, 这个句子好像没有毛病, 但当我们去掉枝叶, 抽出主干时, 毛病就一目了然。这句主干是“一生创作杂文”, 显然, 主谓搭配不当, 应改为:“鲁迅一生中创作了许多战斗性极强的杂文。”这样, 让“鲁迅”作主语, 就同谓语“创作”搭配得当了。

三.类比法

用一组结构类似于原句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 如果这一组句子有语病, 就说明原句也有语病。要强调的是:仿造的句子同原句的结构要相同, 词语要恰当。例句:“为了写好这篇板报稿, 他采访了许多王小明的事迹。”它的主干是“他采访事迹”没有语病, 再看枝叶, 发现“事迹”前的几个定语读起来不顺畅, 于是采用类比法仿造句子:“……许多赖宁的先进事迹。”“……许多张海迪的先进事迹。” (都不止一位的先进事迹) 可以看出“许多”这个定语的位置有问题, 应将原句改为:“王小明的许多先进事迹。”

四.情理分析法

一个病句如果从语法上找不出什么毛病, 那就要从情理上进行分析, 也就是逻辑分析, 看看它在使用概念, 进行判断推理时是否合乎实际, 符合情理。例句:“作文里的那些空话、大话、套语, 有的是需要删掉的。”这个句子从语法上检查并没有毛病, 但它却不合事理, 犯了逻辑错误。因为作文里的空话、大话、套语不但都是废话, 不能给别人新的信息, 而且令人生厌, 统统要不得, 所以句中的“有的”应改为“都”只有这样才符合情理。再又如:“我们学校八十名教师中:高级教师占42%, 一级教师占31%, 二级教师占28%。”这个句子在语法上完全正确, 但仔细分析一下, 就会发现三类教师所占的百分比加在一起是101%, 显然是不符合事理的, 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修正。

从以上对病句的分析, 我归纳出病句的四种修改方法:

1.增补法。例如:“他穿着一件棉大衣, 一顶军帽。”“军帽”不能“穿”, 所以要在“一顶”前加上“戴着”。

2.删减法。例如:“我不禁忍不住大笑起来。”“不禁”和“忍不住”意思重复, 可以删除其中的任一个。

3.移动法、例如:“每当过去的事情回想起来……”“回想起来”应移到“过去”的前面。

4.替换法。例如:“春天的石门沟是美丽的景色”就可以用“地方”替换“景色”, 前后搭配就恰当了。

检查病句, 辨别语句正误, 关键在于要让同学们牢固地掌握语言表达所必须遵循的规律, 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尤其是要在日常的生活和阅读中培养对于语言的较为准确、敏感的感受能力。

让学生学会自己修改作文 第10篇

教师的巡视过程,也是解决错别字、错句、病句最经济的时刻。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如果发现错别字或错句时,可进行适当的提醒,如“你这段话中有错别字”等,但不说明是哪个,让学生自己去查、去纠正,培养他们养成细心的好习惯。

教师的巡视会让有些学生觉得自己受到了关注,特别是一些在班级中极少展现自己,默默无闻的学生,在旁巡视,适当点拨,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劲头。

二、集体修改,示范引导

在学生习作后,教师可发挥刚才巡视的优势,将巡视中学生存在普遍性问题的文章,在大屏幕上投影出来,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讨论中去。写文的学生可以谈自己的写作想法,其他同学可以向作者提出问题,也可以谈谈自己对习作的意见,作者也可以答疑,大家各抒己见,然后直接在大屏幕上修改。学生在不断的交流修改中,不但知道了“为什么”、“改什么”,还知道了“怎么改”。这样的评价方式,既改变了以往教师单一评价的做法,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激活了全体学生的创造思维,给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了舞台,满足了学生共同参与作文评价的需要,有助于学生习作修改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

如在缩写的习作中,要求学生把内容复杂、篇幅较长的文章压缩,而保留其主要内容,使人一目了然。学生动手写时,教师就可以进行巡视,有的学生抓不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不懂哪些该保留,哪些该删减,针对发现的问题,可以选其中的一篇让学生来交流修改。在不断的修改中,学生渐渐地明白了缩写的要领。

三、自改习作,反复斟酌

文章不厌百回改。在习作教学中,学生自改习作是习作指导的继续,也是习作讲评的基础,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改习作能力非常重要。首先,教师应该在学生自我修改前提出一些具体的修改要求,让学生心中有数。如习作中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标点符号是否正确等。当然,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我们还应根据每篇习作的特点提出一些特定的要求。

例如以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题,写一篇演讲稿。就可以根据主题制定几条修改要求: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基本要求);根据听讲人的身份,写上合适的称呼(特定要求);主要内容结合具体材料,把观点表达清楚(特定要求);用简洁有力的话点明主题,表达真情实感(特定要求)。学生只有在清楚要求后,才会有目地性地进行修改,也才能把习作改好。

其次,自改是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的重要方法,这是一种自我反馈的教学形式。因此,朗读法是最有效、最简单的修改方法。在反复读中许多遣词造句方面的问题便显露出来,若发现不妥便及时提笔修改,改完后再读,读后再改,直到改到自己满意为止。在反复的斟酌中,学生的习作水平会得到更多的提高。

四、互评互改,取长补短

让学生参与习作的评改,将大大提高学生评论的眼光和能力,能够使他们从同学的“镜子”中醒悟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学生之间互评互改,转换角色,能开阔眼界,取长补短,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互评互改可以分为同桌互改和小组互评互改,同桌互改,指每次批改,同桌交换习作,一人负责一篇,负担不重。改者竭尽全力,精心推敲,被改者虚心求教,细心修改,这样对被改者和改者都有益。小组互评互改是指把学生按作文的不同水平分成四至六人为一组,要求每个人都阅读其他人的习作,如遇到自己认为需要修改的地方,应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改,并征求作者意见。对有争执的问题,老师给予点拨解决。在互评互改中,可以要求学生写出评语,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修改作文的能力。

正确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第11篇

三、作文讲评课, 为“改”创造条件

讲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良好动机的心理过程, 是锤炼学生品味作文的过程, 是发展学生内部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过程, 是不断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讲评课上, 教师宣读的散文, 批改的示范, 集体的评议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创造条件。

一堂好的讲评课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目标要少而精

作文讲评课目标指定要少而精, 切忌面面俱到, 多而杂。这样有利于学生修改自己作文时目标明确。从而提高修改效果。目标可围绕此次作文的训练目标指定, 也可围绕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通病进行确定。学生选择的事件多数欠典型, 讲评课以此为目标, 出示优秀的范文, 让学生模仿。

2. 讲评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作文讲评不能只是“教师讲, 学生听”, 而应该是师生共评。无论是品味优秀作文还是分析作文的得失, 或者是推敲有疑义的词句, 教师都不能简单地把结论灌输给学生, 而要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使学生自己品出味道来, 看出得失来, 推敲出结果来, 促进学生修改能力的提高。

总之, 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 作为语文教师, 一定要培养好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新大纲”明确指出:活泼向上、充满朝气, 并且具有巨大可塑性举动能给学生身心带来愉悦, 教师灿烂的

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 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这样, 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 还会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 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极为不利。教师要转变观念, 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

一、读改结合, 以读促改

读改结合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明理。借助课文中的字、词、句、段, 文章内容, 让学生明白写作文要做到“主题好, 选材新, 感情真, 写具体, 段落明, 语句通, 用词好, 无错字。”

2.修改。这个阶段运用学习迁移规律, 重在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修改的材料来自学生的作文。教师可以摘取学生作文中的句子集体修改, 也可以指定一篇作文学生个别修改。

3. 交流。

评议是一个反馈的过程, 学生把自己修改的结果、原因告诉同学及老师。老师、同学评议他的修改是否恰当, 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构成了信息反馈、信息接受的网络, 共同影响, 使学生修改能力有明显的进步。

4. 总结。

这是一个巩固的过程, 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使学生加深理解, 巩固记忆, 总结可由教师承担, 也可让学生总结。

二、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 以批促改

如今多数教师没能很好地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 批改常由他自己一人完成, 没能充分发挥两者之间的联动作用。其实, 批是改的基础, 批为改服务, 改是批的目的。只有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利用此关系, 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1.教师批, 学生改

“教师批”是指教师在认真阅读学生作文的过程中, 发现需要修改之处做上各种符号或加以眉批, 发现妙词佳句加以鼓励。“学生改”是指学生细心体会教师所画的符号, 所加的眉批, 根据教师做的批注认真地加以修改。我在作文教学中按此方法, 批、改分离, 以批促改,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互批互改

学习了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方式我们把学生分成了三人或四人批改小组, 选择一个学生的作文互相讨论, 共同修改。学生积极评议, 同学之间互相影响, 促进修改作文能力。

3.面批面改

上一篇:多元情感下一篇:火灾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