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联系范文

2024-05-15

区别联系范文(精选11篇)

区别联系 第1篇

长期以来, 我国财经理论界对财务与会计的关系有三种论断:“大财务论”、“大会讨论”和“财务会计平行论”现代企业一贯坚持“大财务论”,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 财务管理模式呈现出“财会合一”的非均衡状态:会计管理在财务工作中被弱化、被掩盖, 成为毫无生气的“数据处理器”, 不能为财务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同时, 结合笔者实际工作, 在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中针对“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方面的论文不少, 但对于财务与会计的本质区别与联系混淆不清, 因此, 通过本文的阐述, 希望可以使大家正确认识财务与会计。

一、财务与会计的内在联系

《经济百科辞典》第443页中财务的定义为:我国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中, 有关资金的筹集、调拨、使用、分配、偿还等方面的经济业务及其体现的经济关系。而会计的定义是对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的资金运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和控制, 从而对资金占用、耗费及成果进行最集中的管理和提供信息的一种专门技术与方法。可见, 财务与会计既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1. 两者都是为特定对象服务的。

即存在财务主体与会计主体, 作用的对象都是单位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主要对价值形态进行管理。

2. 会计是财务的基础, 财务离不开会计。

会计基础薄弱, 财务管理必将缺乏坚实的基础, 财务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将缺乏可靠依据。新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普遍采用谨慎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 有利于为单位财务管理提供客观、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资料, 减少财务决策风险。

3. 财务与会计在机构与岗位设置上有交叉现象, 在内容上没有明确界限。

单位在机构岗位的设置上, 除不相容职务以外, 财务与会计岗位可以重叠。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同时也可以是单位财务负责人。有的财务部门和计财部门包括会计机构, 同时履行财务、会计的职能。会计人员可以根据单位的要求, 独立参与单位财务计划的编制及重大财务决策。实务中, 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与内部会计控制可以有机结合。

二、财务与会计的本质区别

笔者认为财务与会计应有一个客观的界限, 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概念不同。

从两者的概念便可以看到, 财务是一种客观事物, 本身不具备管理职能, 因此对它进行组织、计划、协调、监督和控制就构成了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而会计是一种服务活动, 本身具有管理的功能, 其功能在于提供有关主体的数量化信息 (主要是财务信息) , 旨在有助于进行经济决策——在各种可行的行动方案中做出合理的选择。

2. 职能作用不同。

会计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侧重于对资金的反映和监督;而财务的基本职能是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 侧重于对资金的组织、运用和管理。

3. 依据不同。

会计核算的依据是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具体会计政策的选用, 由各单位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选定。而财务管理的依据则是在国家政策、法律允许范围内, 根据管理当局的意图, 由各单位制订内部财务管理办法, 享有独立的理财自主权。

4. 面向的时间范围不同。

会计是面向过去, 必须以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 是对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和记录。而财务是注重未来, 是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 在对历史资料和现实状况进行分析以及对未来情况预测和判断的基础上, 侧重对未来的预测和决策。经济业务和事项应不应该发生, 应发生多少, 是财务需要考虑的问题。

5. 目的和结论不同。

会计的目的是要得出一本“真账”, 结论具有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 相对来讲结论是“死的”, 不同的会计人员对相同的会计业务进行计算, 在所有重大方面不应出现大的出入;而财务的目的在于使经费效益最大化或价值最大化, 其结论相对来讲是“活的”, 它没有极值, 只有恰当的、合理的, 其结果不是唯一的。不同的财务人员, 由于经验、取舍、偏好等的不同, 得出的结论可能差异较大。需要说明的是, 财务管理是一门科学, 但不是硬科学, 而是软科学。有理性的一面, 也有非理性的成分, 财务难就难在要面对不确定的东西, 要依据经验、判断、推理做出决策。

6. 工作方法不同。

会计的工作方法是对经济活动以货币为计量单位, 进行原始、连续、系统、全面、及时、真实的计算和记录, 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分录、会计记账、会计报表等特有的技术处理会计业务, 在《会计法》制约下进行会计核算;财务的工作方法是使用数学、统计、模型等技术手段, 进行预测、决策、控制、预算、分析等。

7. 历史条件与背景不同。

会计产生于原始社会出现剩余产品的旧石器时代, 距今已有20万年左右的历史;而财务产生的根本条件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产生和形成, 并且以私有制的形成为其产生的重要标志, 距今只有五、六千年的历史, 所以财务是由会计工作的附带部分演变和发展起来的。

论制度体制机制的区别与联系 第2篇

关键词:制度;体制;机制

制度,通常是指社会制度,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基础上,反映该社会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由行为主体(国家或国家机关)所建立的调整交往活动主体之间以及社会关系的具有正式形式和强制性的规范体系。

体制,通常指体制制度,是制度形之于外的具体表现和实施形式,是管理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事务的规范体系。

机制,通常指制度机制,机制是从属于制度的。机制通过制度系统内部组成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其特定的功能。制度机制运行规则都是人为设定的,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如,竞争机制、市场机制、激励机制等。

制度、体制和机制都属于制度范畴,既相互区别,又密不可分。

一、区别

制度、体制和机制处于社会有机体结构的不同层面,各有自身的特殊规定、特点和功能定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制度位于社会体系的宏观层面和基础层面,侧重于社会的结构;体制位于社会体系的中观层面,侧重于社会的形式;机制位于社会的微观层面,侧重于社会的运行。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体制和机制具有易变性。

二、联系

(一)制度决定体制,并通过体制表现出来

制度与体制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按照内容决定形式的原理,制度对体制具有基础性、根本性和决定性,它规定着相应体制的基本内容、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一个社会究竟选择和采取什么样的社会体制,首先是由其基本制度决定的,其作用的发挥也会受到制度这样或那样的制约。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决定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着它的变化方向,无论选择何种经济体制,都不能背离经济制度的基本要求。同样,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也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政治体制,规定着这个国家的组织机构及其职能和行为规范。随着社会基本制度的改变,社会体制也会随之发生相应改变。

另一方面,正如内容离不开形式并通过形式表现出来一样,制度的表现和实现也离不开体制。从某种意义上讲,体制是制度的外壳,制度是体制的实质和灵魂。任何制度都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即体制,也都有其特定的实现方式即机制。不通过一定的体制和机制,制度就无以表现自己。不采用这种体制,就要采用那种体制。

(二)体制受制于制度,又对制度的实施和完善具有重要作用

体制作为制度的表现形式,其形成和发展受制度的规定和制约,并服从和服务于制度。但是体制一旦建立起来,又对制度的实施和完善起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制度的原则规定具体化,使之更符合实际和更易于实施。体制是制度与现实的连接点和结合点,它的确定和选择,既要服从和体现制度,又必须着眼于当前的社会现实,根据现实社会的不同情况,将制度的原则规定和目标要求细化和具体化为一些具体的规定、规范和准则,因而更贴近现实,更有利于制度的贯彻实施;二是促进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完善。在体制的选择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形式得当,既符合制度的要求,又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制度的作用就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另一种是形式不当,存在某种缺陷,或者是没有随着实际情况的发展而相应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制度的作用就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这时,就需要抛弃或改革过时的、有缺陷的和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旧体制,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体制,促进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完善。

(三)机制既离不开制度和体制,又有助于制度和体制的运行与实现

机制隶属于并内含在制度和体制中,它总是这样或那样地与某种制度和体制结合在一起,因而也总是这样或那样地受它们的制约和影响。不同的制度和体制有不同的运行机制;同样的机制,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体制下,其表现形式和运作过程、方式是不完全一样的。另一方面,无论制度还是体制,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机制才能有效运行和更好地发挥作用。因为任何制度或体制都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只有以一定的方式联系起来并相互作用,才能维持制度或体制的存在和发展,发挥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机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自组织性。在机制内部,各组成部分和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任何一个因素和环节的变化,都会引起或受制于其他因素和环节的变化;同样,其他因素和环节的变化,也会影响或受制于这个因素和环节的变化,从而使系统整体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当某一要素的变化不符合系统整体的要求及其功能的发挥时,系统就会借助自身机制自动进行调节,以确保系统目标的实现。

过去,我们比较重视和满足于社会基本制度的优越性和体制的设计,对机制的作用重视不够。实际上,机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有时候甚至关系到事业的成败。如,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不但需要好的制度和体制,还必须有一套好的机制。没有一定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和程序,民主很难落到实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制度、体制和机制虽然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但也非一一对应的关系。一种制度可以通过不同的体制表现出来,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既可以采取计划经济体制,也可以采取市场经济体制;同一体制也可以表现不同制度,如同样是民主政体,可以是资本主义的,也可以是社会主义的,甚至在古希腊,也存在过民主政体。这是因为,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或阶段究竟采取什么样的体制,不仅受制于该社会的基本制度,而且受制于当时当地的其他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生产力的具体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民族心理和社会主体的选择等等。机制与制度和体制的非对应性更为明显,特定制度和体制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机制来实现和运作,更多地取决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洛克.政府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浅谈审计和财务的区别与联系 第3篇

一、财务与审计的区别

(一)概念不同

财务从狭义上讲是指经营的价值计算,通常是以损益和财产计算为对象;从广义上讲则是指资金的运用和筹措业务,以资金运动为对象,对其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核算和监督。审计则是指具有超脱地位的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检查评价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二)工作重点不同

财务管理是指企业组织资金运营,处理财务关系的管理工作,侧重于如何理财,主要以资金管理为龙头,全方位推行以量化考核为主的财务约束机制,为管理当局的决策提供依据。而审计侧重于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评价,不只限于对经济活动的合规性与合法性监督,而是从人事、内部控制、环境、资源等方面进行监督鉴证和评价。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审计重点在于鉴证和评价企业的有效性。

(三)监督内容不同

财务监督是指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控制和调节,它与财务部门的其他业务连为一体,受其制约,不具有独立性。而审计监督则不仅仅对财务资金运营情况进行检查,而且依据审计证据,通过综合分析形成审计结论,提出审计报告,用以评价企业的经济活动。财务监督主要是日常的业务监督,是较低层次的监督控制。审计除审核会计资料外,更多的是与财务有关的经济活动,是较高层次的经济监督活动。

二、财务与审计的联系

(一)内容都是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

财务不仅要反映企业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还要监督这些业务是否合理合法,是否偏离了企业的经营目标和运作轨道,是否符合企业各项内控制度。审计则同样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企业的各项内控制度,以会计资料为前提和基础,检查企业的会计资料及其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合理合法及效益性。因此,审计实质上是对财务监督的内容进行再监督,对财务认定的内容进行再认定。

(二)目的都是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财务人员在其管理过程中,对于发现的各种问题,需要及时向管理当局反映并提出改进意见以改善经营管理。审计人员在其审计过程中,也会发现企业的管理弱点,通过向管理当局出具有权威性的审计报告,从而提出建设性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企业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三)范围都涉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财务在其日常管理过程中,一般都需要预先制定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保证财务活动的有效运行,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防止和发现有关人员的舞弊贪污等违纪违法行为,从而保证企业各项资金的安全与完整。而审计人员在其审计过程中,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效果,同样要涉及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要对其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符合性测试。

作为经济管理的工具,财务与审计都是企业经济监督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诚然二者的内在联系和区别,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然要理顺并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在思想认识上提高对财务与审计工作重要性的再认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审计工作的范围日益扩大,其在经济工作中的防护性、论证性、促进性作用越来越来充分地显示出来。而在现代国际国内经济的大环境下,尤其要明确审计的独立性,广泛宣传审计的重要性,提高审计机构及人员的地位。

第二,在部门划分上要单独设置,职责分明。当前,大多数的单位已经将审计部门单独设置,但仍有为数不少的单位将审计纳入财务部门的管辖范围,在财务部门设立审计岗位或下设审计处室,使得财务与审计之间界限不明,职责不分,大大限制了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使审计的独立性受到损害,审计机构或人员形同虚设,审计工作缺乏实质性意义。

第三,在协作关系上紧密配合,互相支持。财务管理是审计工作的前提,是审计工作的基础,搞好财务管理有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同时审计工作搞好了,又会促进财务工作。然而,有的人却认为“审计是在找财务的岔”。因此,财务人员不愿主动配合审计人员的工作,甚至闹情绪。这样就容易造成财务与审计部门关系紧张,不利于审计工作的开展,管理当局应尽量提供有利的条件,以使二者和睦相处、密切配合,把审计工作自始至终地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中。

第四,在人力资源上加强对财务及审计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的培养。财务监督和内审人员要有“位”,首先要有“为”。打铁要靠功夫硬。财务及审计人员要加强政治理论和法律的学习,在自身业务素质上狠下功夫。同时加强对审计人员的配备,实现在岗位分工专职化、业务技术专业化、知识结构多元化,使内部审计成为企业管理机构中必不可少的机构,把审计的“谋士”和“卫士”的作用发挥在事前或事中,防患于未然。

三、结束语

意识和认识的区别与联系 第4篇

第七、八、九、十课是唯物辩证法 第十一、十二课是历史唯物主义

2、唯物论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来看的,认识论是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来看的。由于两对关系不同,也就分成两部分。

3、物质是与意识相对应,意识与思维的关系也可以表述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而实践是与认识成一对的,实践与认识都具有主动性,实践是人类主动去实践的,认识也是人们主动去认识的。而意识与物质就没有主不主动的关系,所以才要这样分。

意识和认识的联系: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体育规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与联系 第5篇

【关键词】体育规则 法律规则 体育行业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222-01

1.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也逐渐由物质需求转向为精神文化娱乐需求,体育消费作为健身娱乐的一部分正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促进了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从而推动了体育制度及规则的转变。目前我国的体育制度变迁的方式主要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向政府与社会共同作用的类型转变。主要是政府通过政策和法令对改革过程从整体上进行规划、组织、协调,从而主导着改革的方向和路径,强制性地推动改革。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进行,体育供给侧改革也被提上日程,有以前纯粹政府主导转变为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进行。因此,形成了现实体育行业管理中的法律、政策与行业规范交织在一起,矛盾、冲突、竞争充斥在其中的一系列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考察法律、政策与行业规范的冲突和竞争,有一个行之有效的理论可以借用,就是法律多元主义。法律多元理论隐含的预意是国家制定法是法,其它的则是规范,如道德、政策以及行业习惯等也是法,而是立足于把维系体育行业有序模式的要素通称为规则”。规则是指在形成社会秩序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为全体成员所遵守的行为准则的总和。一般分为两种:技术性规则和社会性规则。社会性规则自接涉及人们之间的利害关系、感情、良知和道德评价;而体育最讲规则的本原意义则是从技术性规则角度出发,技术性规则作为判断体育行为与技术正确与否的尺度,价值是中性的。

2.体育的规则

2.1行业规则

体育行业规则具有自律性、规范性、约束性和专业性等特点,随着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不少职业化的运动项目与市场经济相接轨,不断丰富完善行业规则。所以有些学者在研究足球法治问题时认为,足协制定的规章制度是最完善的:足球联赛具有一整套其他社会生活领域具备的最完整的规则系统,除了法律法规,有各种各样的类似、效力不亚于法律法规的职业足球规则、竞赛规则、申诉规则、仲裁规则等,既有国内足球协会制定的规则,又有国际足联的规则。由于行业规则最贴近体育行业的实际,因此,长期地、自接地、具体地调整着体育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系。

2.2潜规则

潜规则是“中国社会在正式规定的各种制度之外,在种种明文规定的背后,实又存在着一个不成文的又获得广泛认可的规矩,一种可以称为内部章程的东西。恰恰是这种东西,而正是冠冕堂皇的正式规定,支配着现实生活的运行”。从表现形式上看,潜规则是一种隐性的、看不见的规则;从形成机制上看,是人们在互动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规则,是一种私下认可的规则;从内容上看,潜规则是一种背离正式规则的规则,它是不太合法的,侵犯了主流意识形态或正式制度所维护的利益。

2.3法律规则

法律规则是指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行为或活动的命令、允许和禁止的一种规范。法律规则的上位概念是法律规范(法律规范可以分为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中国法学对法律规范和法律规则一般不作区分,可以通用,在中国法学中,法律规范通常有两种用法,一是广义的法律规范,指称法律,它包括法律原则,法律概念,法律技术性规定和法律规范四个要素。一是狭义上的法律规范,指称法律上具有严密逻辑结构的行为规则,因此它排除了非规范性法律要素。

3.体育规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与联系

体育规则的适用范围较小,仅限于体育相关领域,能够发挥其最大化的规则效益。

从规则存在的意义来看。无论是体育规则和法律规则,都蕴含着一种追求公平、平等、公正的价值取向。法律规则的价值理念包括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两种,具体表现为权利本位、正当程序、平等适用等内容。体育规则的价值理念在于保障团结、公平、公正的体育道德精神。“物竞天择”,竞争既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不断进化的动力之一。当体育运动上升为一种竞赛时,就需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参赛者,让参赛者尽可能发挥自身的天赋、意志力、勇气以及刻苦训练的提高等,也要尽量降低其他客观因素。因此,公平竞争是竞技体育的基础。而公平的竞争来源于统一、公开的体育规则,只有通过统一、公开的规则,通过对参赛者行为的肯定、限定和否定,体育规则实现对赛场秩序的控制,最终实现公正的比赛,这样的比赛结果才能被世人所认可。

如体育规则对兴奋剂的抵制,使用兴奋剂对于运动员而言就是一种欺骗行为,通过使用兴奋剂取得的成绩,违反了同一竞争的比赛秩序,玷污了诚实、公平的体育道德精神。

体育规则与法律规则又有很多相联系之处,互相依存共同维护体育秩序。违反体育规则不一定违反法律,违反法律的事也不一定跟违反体育规则有什么联系,但是他们都是在维护不同领域的合理秩序,只是范围大小、效果等不同,但是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支持。

4.总结

规则的生命在于实施。无论是体育规则还是法律规则,都必须在各自的领域内得到贯彻运行,才具有意义。体育规则的参与者是场上拼搏的参赛选手和教练,对规则的判断权则掌握在比赛裁判的手中。法律规则在司法领域中运行也需要有法律纠纷的双方当事人,需要有居中掌握司法裁判权的法官。

无论是体育规则还是法律规则,其背后都代表着对某种秩序观念的确认。规则的创立、修正和废止,往往出于现实生活对某种社会关系需求。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离不开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法律规则对某种社会关系的关注而创立,而随着社会变迁,法律关注的重点也会随之改变,就需要法律规则作出相应的修正,直至废止。

因此,加强规则意识的培养,对于树立一个良好的秩序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在领略精彩体育赛事的同时,通过对体育规则的了解,能够更好地理解竞技体育运动的精神。同理,熟悉我们的法律规则,理解法律规则背后制定的社会因素和现实背景,尊重法律的权威,也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构建一个美好和谐有序的法治社会。

参考文献:

区别联系 第6篇

一、数学活动课与学科课

活动课程是与学科课程相对应的一种学校课程形式, 是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学生的主动活动, 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实践特长为主的课程。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的联系与区别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1.从课程设置地位看, 学科课处于主导地位, 活动课则处于辅助地位, 其课时约占总课时的14%左右。一般来讲, 小学低年级每周安排5课时, 高年级每周安排3课时。

2.从教学目标看, 学科课有教学大纲的统一要求, 其具体教学目标统一且稳定, 要求绝大多数学生达标。有较严密的定量化的考核评定制度。而活动课不对学生个体作统一的要求, 其具体教学目标有明显的弹性, 一般不要求人人都懂, 个个都会, 只要求积极参与, 尽情投入, 学到多少算多少。因而, 活动课的考核评定不宜像学科课那样严密和定量化, 而适宜采用模糊评判的方法。通过学生的自我和相互评价, 引导学生关注和认识自己及他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

3.从教学内容看, 学科课有较稳定的教学内容, 选择的知识主要是学术理性知识, 教材有严密的、科学的编排体系。而活动课的教学内容不很要求有严密的知识体系, 活动内容是不断更新的, 选择的知识主要是现实有用的经验性知识。

4.从施教方式看, 学科课注重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以简约的方式学习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知识精华, 并经过反复练习和巩固。它主要采用班级授课制, 以课堂教学为主, 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 教师居于主导地位。而活动课侧重的是学生个体实践, 直接体验和感受, 它的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多样, 不受课堂限制。可以是班级的, 也可以是小组的, 个别的和群众性的;可以在课内, 也可以在课外, 也可以走向社会。它以学生的独立自主活动为主, 教师起辅导作用。

活动课和学科课有本质上的区别, 但又有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首先是在教学目标上虽各有侧重, 但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即从不同侧面, 运用不同方式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其次, 是课程内容相辅相成。例如, 数学学科课就为数学活动课提供了必要的数学知识、技能基础和一定的内容来源;反过来, 数学活动课的内容又会受到学科课内容和教学进程的制约。

第三, 是在育人功能上相互补充, 使学生个性在全面发展的同时, 又有特色发展。

因此, 学科课程虽然是主要部分, 活动课程是辅助部分, 但活动课程可以弥补学科课程的诸多不足, 具有学科课程不可替代的功能。我们在活动课教学中要注意处理好学科课与活动课两者之间的关系, 发挥各自的优势, 互相紧密配合, 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二、数学活动课与数学课外活动

从表面上看, 数学活动课的教学内容和以往学校中组织的数学课外活动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二者有质的区别。以往学校中的数学课外活动, 往往被看作是学生的课余生活, 学生可以自愿参加。其主要功能是数学学科课的延伸和补充;其主要目的是娱乐、休息、调节学生的学校生活。虽然客观上也可以增长知识, 开阔视野, 在培养和教育学生方面有许多优点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由于不是作为正式课程出现的, 没有固定的时间表, 缺乏稳定的课程目标, 更无体系化的课程内容, 是一种弹性极大、开放性极强的学科课程的辅助形式。因此, 它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得不到保证, 不少学校的数学课外活动时间常常被教师用来补课或安排作业, 更多的学校由于受应试教育为主的思想的影响, 则始终未把它当作一个重要的教育途径而放任自流, 课外活动可有可无。有些学校既使用来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 一般来说也难以始终如一, 时紧时松, 甚至处于杂乱无序的状态。

数学活动课作为课程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再是可有可无的, 而是每个全日制小学都必须开设, 每个学生都要参加的一种指令性课程。它具有一定的结构, 相应的活动纲要和活动指导书, 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活动内容, 有时间和教学进程的新型课程。活动课是贯彻教育方针和落实培养目标的必要途径, 我们在观念上不能将数学活动课和数学课外活动混为一谈, 决不能简单地把课程表中的课外活动更名为“活动课”来替代新课程计划中所要求的活动课程。

三、数学活动课与其它数学活动

由于近年来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学科教学中的活动、竞赛辅导及其它一些活动亦有所加强和发展。如实验、演示、操作、技能训练等, 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势头。这些活动也有理论联系实际, 手脑并用, 学生自主, 发展特长等因素, 并有助于对学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和活动课中的活动不可相提并论。学科课中的活动, 从本质上讲是完全服从于和服务于本学科课堂教学需要的, 它是学科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课程计划中的活动课则是一种独立的新型课程。活动课的活动有别于一般课堂教学的活动, 有以下几层意思:以活动为主;以学生的自我活动为主;以学生的自己设计、组织、开展活动为主;以学生的会员活动为主。活动课程通过学生自主活动, 可以掌握学科课程难以包容的信息和技能。

又如, 数学活动课中的竞赛与一般意义下的数学竞赛也是有区别的。从某种意义上讲, 活动课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是普及型、大众化的;学科竞赛是提高型、选拔性的。因此, 数学活动课可以成为数学学科课和数学竞赛辅导之间的桥梁, 为部分学生接受继续辅导, 参加竞赛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但两者之间不能划等号。否则, 就容易造成多数学生成为少数“尖子”学生的陪衬, 导致数学活动课失去它的勃勃生机而误入歧途。这一点必须恰如其分地加以把握。

浅析隐喻、转喻、提喻的区别与联系 第7篇

如何区分三者, 技巧是什么?A.转喻即为借代、换喻, 本体和喻体联系紧密, 但表面并不相似, 有如下种类:1.以抽象代具体, 如heart and head代情感与理智 (所以提喻其实是借代也就是借喻的一种;2以特殊个人、地点、事物等名字代一类人或某机构:downing street代英国政府, Beijing代中国政府, He is another Shylock, Shylock代和其性格 (吝啬) 一样的人;3以容器或工具代相邻的事物, 你这里的ear应该指代欣赏音乐的能力, ear和欣赏能力外表并不相似, 但联系紧密, 因为耳朵可作为聆听、鉴赏音乐的工具。

B提喻:借代的一种, 它表示以局部代整体, 抽象代具体, 原材料代成品等。She has got five mouths to feed.此five mouths指代五口人, 本体和喻体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Where did you buy this cotton?此cotton代表衣服, 本体与喻体为原材料与成品的关系。

C隐喻:为了更生动形象体现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时使用, 本体与喻体有相似形, 多种暗喻类型。不用喻词 (as if, like, as though等) 隐喻有几个要点:1.最新的2.相似性3.一致性。Learning is climbing up the mountain.把学习比作登山, 它们有内在相似性那就是路程艰难, 需要不懈的努力。Teach a fish to swim.班门弄虎, 属于谚语式暗喻, 教鱼游泳比喻在行家高手面前卖弄本领。

二、隐喻、转喻、提喻的联系

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是很普遍的现象, 一些常用词语用在不同的句子里可能失去基本含义, 而表示另外一些意思。我们平时要在大量的阅读中根据不同的上下文去揣摸, 才能准确地理解, 避免闹出笑话。下面举一些示例供参考。

1. red不同含义

英语中许多表示颜色的词及衍生的短语也大意不得。red这个名词的基本意思为“红色、红衣”, 如a girl in red“红衣少女”。be in the red表示“亏损, 赔本”, to see red示“发火, 愤怒”, 而red-handed则指“在当场, 在犯罪现场”, a man caught red-handed in robbery指的就是“抢劫现场当场被捉的罪犯”。red light可以用来表示“危险信号”。red meat“牛肉或羊肉” (不是红肉) a red-tie红领巾, red-song chorales”就是“唱红歌”, “red-song”是“红色歌曲”, 还有red tour (红色旅游) 、red resources (红色资源) 、red relics (红色遗迹) 。再有红糖brown sugar, 红茶black tea等。

2、egg的多重含义

1) .Her joke laid an egg.她的笑话不逗人笑。2) .Never cackle till your egg is laid.事未成功莫先夸耀。3) .He had eggs on his face when he did like that.他那样做显得可笑 (丢脸) 。4) .He bears me grudges because I broke the egg in his pocket.他对我怀恨在心, 因为我打破了他的计划。5) .I’m sorry, I have eggs on the spit.对不起, 我正忙得不可开交。6) .He will have a good-sized egg from the of-bird when his uncle dies.他的叔叔死后他会得到一大笔遗产。7) .As sure as eggs is eggs it will rain tomorrow.明天肯定会下雨。8) .Bill is such a good egg that everybody wants to be his friend.比尔是个好人, 大家都愿意和他交朋友。

3、kick的不同表达

(1) They had a disagreement and the landlady kicked him out of the house.

(2) 证监会稽查局和证券犯罪侦查局尚未出面, 地方公安局就临门一脚将顾雏军踢进看守所。

(3) ……于是他觉得终于找到了生意不好的原因。回来这就张罗着踢开代理商, 直接做终端。

(4) 五角大楼最初委托一家公司做这项研究, 但九个月后就把它踢到一旁自己来搞。

(5) ……30%的人口在贫困线下挣扎, 全城有12000幢房屋被废弃, 底特律甚至被踢出了全美十大城市排行榜。

“kick”和“踢”都表示“抬起腿用脚撞击”。在上面的五个例子中, 所有“kick”或“踢”的意思均不是其字面义。例 (1) 中的女士可以使用各种方法使那个男人离开房间, 如喊叫和言语威胁等, 并不是非要包含“抬起腿用脚撞击”的意思。在其它例子, 尤其是在例 (3) 到例 (5) 中, “踢”均包含被迫进入或离开的意思, 但均不包含实际的用脚踢的意思。不管“踢” (或“kick”) 的场景的细节是怎么样的, 因为施事者的某一暴力的行为 (或隐喻意义上的暴力的行为) , 受事者如“the man”、顾雏军、代理商、受托公司、底特律城都被迫进入或者离开了。一方面, “踢”和“kick”具有明显的隐喻性:在结果以及施事者和受事者之间的控制关系上, 人们把所指的场景想象成为类似于真正的“踢”的场景。“踢”实际上具体地说明了施事者与受事者之间的权势关系。而另一方面, “踢”与“被迫离开”又具有转喻的联系, 因为“踢”的行为可突显强迫某人离开, 因此“踢”的这一扩展义可以看作是动词基本义的部分效应或意图, 这是一种典型的转喻关系。来源义经过重新解释和常规化, 以至于它甚至可疑应用于原本不适合的语境中, 即没有“用脚踢”的语境中, 获得“被迫离开或进入”的扩展义的唯一依据就是已经消失的转喻语境。

从以上关于转喻和隐喻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情况中, 我们发现转喻确实也是人类基本认知模式, 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比隐喻更为基础, 为隐喻提供理据。隐转喻相互作用中, 来自转喻的隐喻和隐喻中的转喻居多, 转喻解读是隐喻用法的基础。认为转喻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在概念互动中对隐喻起到辅助作用。体现了熟语和复合词的字面义与比喻义中的同构性和理据性, 这些相互作用对英语熟语的研究具有启发性, 而且可以很好地应用到英语熟语的分析中去。

摘要:隐喻 (Metaphor) 以此物隐喻彼物, 将某一事物以另一个与其相似的事物来表达, 是一种含蓄的比喻, 暗示有比较, 但又不充分说出这种比较。转喻 (Metonymy) 是指当甲事物同乙事物不相类似, 但有密切关系时, 可以利用这种关系, 以乙事物的名称来取代甲事物, 这样的一种修辞手段。转喻的重点不是在“相似”;而是在“联想”。提喻 (Synecdoche) 提喻是不直接说某一事物的名称, 而是借事物的本身所呈现的各种对应的现象来表现该事物的这样一种修辞手段。

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区别及联系 第8篇

关键词:社会新闻,民生新闻,区别与联系

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虽然都隶属于新闻媒体的一个部分,两者均具有新闻可读、可靠、可亲、真实的一面。但是,两者不论是在定义、特点,还是在价值取向、题材角度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区别。为保障不同新闻类别分别发挥其相应的价值与作用,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因此,准确定位、明确区分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1 定义与报道侧重点不同

目前,不论是新闻界还是学界对于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这两者均没有做出统一的规定和区别。《新闻学大辞典》中只是对社会新闻做了简单的定义,它定义社会新闻为反映社会生活、体现社会风气、揭发社会问题、宣扬社会道德,以及介绍民风民情、自然、社会的奇闻轶事的新闻,它涉及的范围较广。而著名的都市报和晚报很早以前就将民生新闻简单定义为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社会新闻,它所涉及的范围就比较窄。总之,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定义不同,涉及范围不同,则报道的新闻内容的侧重点便不同,大体上两者都是以报道人们的社会生活为中心。社会新闻侧重于挖掘和报道发生在社会中具有社会价值、新闻价值的内容,多属于“软”新闻,而民生新闻则侧重于报道有关于民生的话题与内容,在注重社会生活的基础上,更加趋向于解读一些有关惠民的政策与方针,展示一些新的科技与发明等,又称为“硬新闻”。总之,这两者具有显著的区别。

2 报道特点与功能取向不同

首先,不论是社会新闻还是民生新闻均具有新闻的主要特点,即新闻内容真实、可靠、客观、公正,新闻题材广泛丰富、报道内容通俗易懂且及时、有效。其次,在此基础上,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的报道特点与功能取向各有不同,社会新闻的报道更趋向于趣味性,它对于新闻的内容的时效性的要求较低,且新闻素材的选择范围广泛,跨越性强,主要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为主。民生新闻特别注重新闻内容的服务性,在报道方面,有严格的报道要求,即要及时的为人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提供可靠的信息,最大限度帮助人民排忧解难,比如及时播报房价的跌升、菜价的涨落、养生的知识等;除此之外,民生新闻还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可以通过电视节目、热线电话等方式,实现群众之间想法与意见的良好互动,比如《都市热线》《健康养生讲座》等节目,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3 报道题材与角度不同

3.1 社会新闻的报道题材

(1)及时、有效地反映社会生活中涌现的新思想、新风尚以及新道德。(2)严厉抨击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假、丑、恶以及各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与现象。(3)介绍和报道一些具有深远影响的民事及刑事案件。(4)报道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婚姻、家庭及先进事迹,弘扬真善美。(5)及时报道有关气象、交通的资讯,给人们的出行和工作与生活提供方便。(6)介绍一些具有文化价值的民风民情及风俗习惯,传播优秀的精神文化。(7)反映一些社会知名人物的文化动态和活动情况。(8)报道一些具有娱乐价值的奇人异事、趣闻、珍闻等。

3.2 民生新闻的报道题材

民生新闻的报道题材:劳动就业保障、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条件与水平、教育收费制度与实施、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司法公正、收入分配、企业改制、环境卫生与保护、城市拆迁、土地征用。通过比较,可以将两者明显区别,社会新闻的题材选择多趋向大众化、趣味性强,多为供人们茶余饭后消遣娱乐的素材,侧重于宣传真善美,而民生新闻关注的是人民的生活,或者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除此之外,社会新闻的报道总是立足于“他者”的角度来评估和审视整个新闻事件,不论是娱乐新闻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奇人异事,其报道和调查过程都是非常客观的,不夹杂记者或者其他媒体人的私人感情色彩。民生新闻,侧重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是本着自身为万千普通人民中的一人的角度和地位来进行新闻内容报道的,充分体现了新闻媒体“下情上达”的价值功能,两者区别明显,不能混为一谈。

4 报道形式与价值取向不同

新闻媒体是促进人民与政府实现良好沟通的有效途径,得到了政府及人民普遍的关注。社会新闻既有正面的新闻报道,也有负面的事件报道,其反映的是整个国家、整个社会发展的动态形势。民生新闻受到地域局限,一般只侧重报道本地区的重大新闻,宣传本地区特有的区域风情和文化,视角更趋向于平民化、本土化。比如,重庆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天天630》栏目更多传递的是重庆人民的民风、民俗、民生、民权等。这种突破传统媒介的电视新闻媒体,能更好地发挥沟通人民与政府的作用,帮助政府了解人民的发展诉求,促进人民理解和支持政府的相关工作,保障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5 结语

总之,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为了便于新闻媒体发挥其特殊的舆论引导作用,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社会价值,要准确定位社会新闻与民生新闻,帮助其发挥更好的价值与作用,为人民的生活带来福音,为国家与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田晓.“三贴近”视觉的民生新闻报道[J].新闻窗,2007,(1).

市场和产品与品牌定位的区别及联系 第9篇

一、定位理论

美国人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在1996年针对定位重新加以定义:“定位, 可以将它视为一个意念或者是一个字, 这是企业要为自己的品牌在消费者的心中植入一个定义, 这将可以让自己的品牌在消费者的心中有一个清楚的认知”。

此外, 关于定位, 其它常见的定义有:

①定位是企业根据消费者对某种产品属性的认识、了解和重视程度。给自己的产品规定一定的市场地位, 培养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特色和形象, 以满足消费者的某种偏爱和需要。

②定位是指在潜在的顾客心理建立企业或商品的地位。

③定位是指公司设计出自己的产品和形象, 并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与众不同的有价值的地位。

④定位是消费者关于某品牌 (产品、公司) 所有联想的集合。包括:品质、价格、特性、风格、使用、购买点等。

⑤定位是消费者对某品牌 (产品、公司) 与其竞争对手相比较, 形成的相向或相似的心理位置。

⑥定位是勾画出产品形象和所提供价值的行为, 以此使细分市场中的消费者理解和正确认识某产品有别于其它产品的特征。

二、市场定位、产品定位与品牌定位的概念

1. 市场定位的概念。

科特勒为市场定位所下的定义是:公司设计出自己的产品和形象, 从而在目标顾客中确定与众不同的有价值的地位。我国著名营销学者, 中国人民大学郭国庆教授主编的《市场营销学通论 (第三版) 》一书中将市场定位定义为:取得目标市场的竞争优势, 确定产品在顾客心目中的适当位置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便吸引更多的顾客。还有如:中国商业技师协会、市场营销专业委员会编写的《营销基础与实务》中市场定位的定义:市场定位, 就是勾画企业产品在目标市场即目标顾客心目中的形象, 使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具有一定特色, 适应一定顾客的需要和偏好, 并与竞争者的产品有所区别。而概括最全面的是:市场定位是指企业根据竞争者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 针对消费者或用户对该产品某种特性或属性的重视程度, 强有力地塑造出本企业产品与众不同的, 给人印象鲜明的个性或形象, 并把这种形象生动地传递给顾客, 从而使该产品在市场上有自己独特的位置。

2. 产品定位的概念。

Mc Girr (1973指出:“在市场上给你的产品定位, 这样你就可以将自己的产品与那些竞争品牌区别开来。你的产品就可以到达顾客那里, 就像你获得了某种专利一样, 给产品寻找一个位置并将它固定在这个位置上面。定位就可以告诉顾客你的产品代表着什么, 是什么, 你想让消费者如何衡量产品的价值。产品的位置简洁地告诉顾客产品的真面目”。乔春洋在《品牌定位》一书中给出这样的产品定位的定义:产品定位即产品的市场定位, 是确立产品在市场中的位置。它是通过企业为自己的产品创立鲜明的个性特色, 从而塑造出独特的市场形象而实现的, 而产品的个性特色要通过产品的结构、性能、用途、质量、档次、规模、款式等来表现。从这两个产品定位的概念中可以看出:产品定位是企业对选择怎样的产品特征及产品组合以满足特定市场需求的决策。

3. 品牌定位的概念。

根据特劳特等人对定位的解释, 品牌定位应该可以这样定义:品牌定位, 其实就是对品牌进行设计, 从而使其能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占有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的行功, 或者说是建立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的过程与结果。品牌定位是市场营销发展的必然产物与客观要求, 是品牌建设的基础, 是品牌成功的前提, 是品牌运作的目标导向, 是品牌全程管理的首要任务, 在品牌经营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我国学者叶明海 (2001) 指出:“定位是要使得品牌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占据一个有利的地位。‘有利的地位’包括两层含意:其一是指品牌名称在消费者心目中成为类别产品的替代物。再则, 是指品牌名称在消费者心目中成为产品独特属性的代表。”叶明海又指出:“品牌定位, 是指建立一个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的过程与结果。品牌定位是市场营销发展的必然产物, 其核心称为STP细分市场 (Segmenting) 、选择目标市场 (Targeting) 、具体定位 (Positioning) 。”

三、市场定位、产品定位与品牌定位的区别和联系

1. 市场定位与产品定位的区别和联系。

许多人至今还把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混为一谈, 其实这两者完全是两回事。笔者认为:市场定位是针对目标消费市场的定位, 也就是说市场定位是企业对目标消费者或者说目标消费市场的选择, 或者说市场定位可以直观地理解为对把东西卖给谁这一人的问题的定位。市场定位在企业确定了目标市场后, 站在企业营销战略的高度综合考虑了竞争、产品、形象、品牌等因素, 旨在树立企业产品及品牌在目标消费者市场心中的差异化竞争力。而产品定位是针对产品开展的, 其核心是要指向产品为其服务的一种定位。也就是说产品定位是在完成市场定位的基础上, 企业对用什么样的产品来满足目标消费者或目标消费市场的需求, 或者也可以这样说:产品定位则更多的是对我们生产什么产品来卖给目标消费者这一物的问题的定位, 它以人的定位为基础。从理论上讲, 应该先进行市场定位, 然后才进行产品定位。在实际商业实践中, 也有先完成了产品定位, 然后才来补做市场定位的。比如牛仔裤的发明:市场定位在先, 发明者首先发现的是淘金者需要一种耐穿耐磨的衣物, 即发现目标市场在哪里, 然后才想到把帆布裁剪下来做成牛仔裤这种真实的产品。

下面我们再从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所定的内容来分析一下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市场定位一般应定如下基本内容:①总体市场分析;②竞争对手分析;③市场细分;④目标市场选择;⑤目标市场区域规划;⑥经典目标市场和经典目标消费者市场特征描述;⑦进入目标市场的时间和基本营销策略。产品定位是企业对选择怎样的产品特征及产品组合以满足特定市场需求的决策。

一般说来, 产品定位应该包括如下基本内容:①基本产品类别定位, 即生产什么大类的基本产品来满足定位市场的需求;②基本产品档次定位, 这在市场定位中已研究, 但在产品定位中更实际和具体;③基本产品构成定位, 即在产品的组成上应该如何决策, 同样一类产品, 但产品构成可能有较大区别;④基本产品功能定位, 即我们所选择的基本产品应该对消费者具有哪些基本功能;⑤ 产品线长度决策, 即产品线应该如何安排组织, 是否所有产业链都自己做;⑥产品宽度和深度决策, 即花色品种﹑型号规格构成如何;⑦产品外形及包装决策;⑧产品的USP独特卖点是什么;⑨产品价格决策, 即价格定位策略;⑩制定以4P模式为代表的, 产品层次的营销组合及基本营销策略。

2. 产品定位与品牌定位的区别和联系。

品牌不等同于产品, 产品是具体的, 消费者可以通过五官感知产品;而品牌是抽象的, 是消费者对产品感受的总和。产品是品牌的基础, 但不是所有产品都能成为品牌, 产品只有通过有效的市场传播, 并最终被消费者认可, 才能称其为品牌。因此产品定位的内涵同品牌定位内涵之间必定存在着区别。

根据特劳特等人对品牌定位的最初解释, 品牌是基于传播层面才会有品牌存在的价值。具体点说, 品牌定位就是从品牌的内容和形式层面出发, 在目标消费者心目中进行全面定位, 把品牌内涵转化成定位主张所强调的目标顾客受益和价值。因为形式是由内容决定的, 所以有的著作对品牌定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品牌内容的研究上, 而对品牌形式定位的研究放在品牌形象设计品牌标识系统形象设计中讨论。另外, 我们也可用王新新的观点加以解释:产品定位属于生产活动, 其目的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市场需求进行生产, 而品牌定位属于广告活动或传播活动, 其目的是对已有的产品进行传播, 使消费者认可该产品。因此, 品牌定位的对象是顾客, 而不是对产品本身做了什么操弄。而产品定位的对象是产品本身, 是对产品的开发或改变。在品牌管理的实践中, 品牌定位与产品定位的这种区别体现在二者之间的关系上面。

另外, 产品定位与品牌定位又有很强的联系。其一, 产品定位和品牌定位之间的关系, 简单来说, 可以概括为是一种存在时间有先有后的关系, 但又相互依存相互包含的关系。开始是由产品创品牌, 产品定位是品牌定位的依据, 产品定位的成功是品牌定位成功的必要前提;其二, 企业销售出去的产品往往与其品牌紧紧相联系, 顾客认可你的产品实际上是从认可产品的品牌开始的。品牌定位必须以产品定位为基础, 通过产品定位来实现。但是一旦品牌定位成功, 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就会与产品脱离而单独显示其价值品牌的价值甚至比产品本身的价值还高得多, 可通过强势品牌的延伸省去大量的宣传费用。

3. 品牌定位与市场定位和产品定位的关系。

论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联系与区别 第10篇

【关键词】环境美学  生态美学  联系  区别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165-01

一、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

1.环境美学

环境美学将环境作为审美对象,其研究目是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使人心情愉快、精力旺盛,最终能够健康长寿。环境美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其源头可以追溯到环境伦理学、自然美学以及景观美学。环境美学要求物质条件既满足人类生存生活的条件,又满足一定的审美需求。现主要针对的环境为自然环境、室内环境以及室外环境。其中,自然环境包括:风景旅游区以及周围建筑等;室内环境包括:房间格局布置、室内设施等;室外环境包括:街道设施、周边绿化等。总之,环境美学的兴起是对传统美学的突破。

2.生态美学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包括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一门哲学学科,然而这两门学科在研究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找到了特殊的结合点。生态美学就生长在这个结合点上。生态美学是生态学与美学的有机结合,实际上是从生态学的方向研究美学问题,将生态学的重要观点吸收到美学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美学理论形态。生态美学从广义上来说包括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

二、从文化立场的角度看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关系

西方环境美学是中国生态美学发展与建设的重要资源和参照。从文化立场的角度来说,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都是以保护当代严重破坏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早在1966年,英国学者罗纳德·赫伯恩就发表了《当代美学与自然美的忽视》,赫伯恩也因此文被称为“环境美学之父”。而中国生态美学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产生的。从时间上看,中国生态美学明显接受了西方环境美学的资源。

然而,西方环境美学与中国生态美学产生的时代、地区以及历史背景是不相同的。环境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当时,这些发达国家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工业化,有着较好的经济基础与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中国生态美学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逐步形成的,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工业化逐步深化的时期,人们发现仅仅依靠经济的发展是无法实现现代化的,必须将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审美相结合,于是,相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建设。在此背景下,中国生态美学建设面对的是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重要求。

三、从字意学的角度看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关系

从字意学的角度来说,“环境”与“生态”也有着不同的含义。英文中“环境”(Environment)有:围绕、包围、围绕物等含义,明显是外在于人的事物,与人是二元对立的。而“生态”(Ecological)的含义则是:生态学的、生态保护的,其词头“eco”有:家庭的、生态的、经济的等含义。“生态学”一词最早是由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将okios(“家”或“家园”)与logos(研究)这两个希腊词组合而成的。因此,“生态”一词除了有生态学的、生态保护的等含义,还有居住、家园、逗留等含义。

四、从美学内涵的角度看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的关系

从美学内涵的角度来说,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这两者中,生态美学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生态美学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综合了人类一百多年来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探索成果。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人类努力寻找着人与自然生态的科学关系,经历了“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苦痛教训。事实证明,人类作为生态环链中的一员,与所有包括在内的物种处于一种相对平等的状态,因此,“生态中心主义”的绝对平等观是行不通的。唯一可行的道路就是“生态人文主义”与“生态整体主义”,即将“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进行综合与调和,汲取二者的有利因素、摈弃二者的不利因素。生态美学也正是以这种“生态人文主义”与“生态整体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指导。

五、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这两种美学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虽然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在产生的时代、地区、历史背景以及字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是两者之间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在理论阐释上,如果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能够互相配合,则完全可以共同阐释人与自然生态的审美关系,共同推动美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浅析PTSD与ASD的区别与联系 第11篇

对应激引发正常个体心理疾病的认识早在上世纪初就开始了。S.Freud在发现神经性的Libid理论之前, 他的最初理论认为歇斯底里 (Hysteria) 具有心理创伤性的起因 (traumatic origins) 。后来, Freud抛弃了他最早的心理创伤理论而更喜欢发展模型理论。虽然如此, Freud仍然坚持认为, 个体对现实创伤反应的现象学表现 (创伤性神经征traumatic neurosis) 能够同那些由于心理发展的固着 (fixation) 而产生的症状表现鉴别开来。[1]。

有关心理创伤性应激反应 (psychological 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 诊断概念的认识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发生了相当大的反复变化和发展[2]。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 在学术界涌现出了大量的描述士兵对战场情景和事件应激的急性应激反应的文献。美国的精神病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观察到, 在战场上有一些士兵经常处于一种惊吓、发呆的状态 (often went to a daze) 。在这种状态下, 他们说不出自己的名字和所在地方的位置和方向, 同时还伴有诸如记忆缺失、人格解体等分离性症状[3], 从而引起心理学界的广泛重视, 因此在1952年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一版 (DSM-Ⅰ) 中, 首次提出了总体应激反应 (gross stress reaction) 这一概念。20世纪60年代, 越战的爆发使美国心理学界重视起关于创伤的应激反应。然而, 与第一次不同的是, 这一次精神病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更多的是重视和强调创伤性应激对当事人心理 (mind) 状态潜在的、慢性的、远期的影响。越南战争之后, 在创伤性心理病理障碍的发生和发展的问题与诸如人格、生理特性、生活事件、过去创伤史等因素的相关研究中, 人们更加强调的是应激因素的重要性。这就导致了1980年DSM-Ⅲ版本中把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急性型和慢性型) 作为一种精神障碍分类的原因。DSM-Ⅲ工作组, 把PTSD定义为人对多种不同类型的灾难性 (诸如战争、火灾、集中营和自然灾害等) 应激源所产生的一种共同的、最终的反应结果。[4]

二、创伤性应激障碍的概念、症状表现 (DSM-Ⅳ标准)

PTSD:人类在面对心理创伤的时候, 会表现出急性和慢性的心理病理反应的后果, 总称为创伤性应激反应。我们先不管创伤性应激障碍是否是因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固着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fixation) , 或是因为基因上的易患性 (genetic predisposition) 等因素引起。目前认识最清楚的是环境事件应激源的作用在发病中起到了一个非特异性的“扳机作用” (a nonspecific trigger) , 它可以减轻和恶化该精神障碍的症状, 或可以促使该精神障碍症状的可预测素质的外显 (prolong a predictable diathesis) 。因此, 在目前所有的精神障碍分类中, 创伤性精神障碍是唯一一类以起病原因命名的精神障碍。

ASD:急性应激障碍 (ASD) 的特征是个体暴露于严重的创伤性事件后的一个月内, 表现出来的焦虑症状、分离性症状和其他症状的发生和发展。引发ASD的创伤性事件和PTSD的相同。在经历创伤性事件之时或之后, 个体所表现的症状包括:至少表现出五个分离性症状中的三个 (麻木的主观感觉、对事和人的漠然或缺乏情绪反应;对周围环境的意识减退;现实解体;人格解体;分离性遗忘) , 持续性地再体验创伤性事件, 对能够引起创伤回忆的刺激明显的回避和明显的焦虑或警觉性增高的症状。症状的严重程度必须引起临床意义上的痛苦、明显妨碍了个体的正常功能或损害了个体完成社会任务的能力。

三、相关研究资料[5]

创伤性应激障碍的发生率 (prevalence of traumatic disorder) 随着创伤性事件类型的不同和研究样本的不同, 以及研究时所依据诊断标准的不同而各不相同。根据DSM-Ⅳ的估计, PTSD的发生率为3%~58%, 对于ASD的发生率DSM-Ⅳ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字, 而认为ASD的发生率取决于创伤事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及当事人个体的暴露程度。

四、急性应激障碍 (ASD) 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的关系

1994年DSM-Ⅳ诊断标准中增加了急性应激障碍 (ASD) 的分类地位并制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急性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将会在事件后一个月内从理论上鉴别出哪些可能是在事件发生一个月后符合PTSD诊断标准的个体。其目的是想通过把ASD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具有相对不良预后的预测因素, 而把创伤后个体正常的急性应激反应和病理性的急性应激反应鉴别开来。

DSM-Ⅳ的ASD诊断标准构建了四个症状群: (1) 分离性症状, (2) 再体验症状, (3) 回避症状, (4) 警觉性增高。除了第一个分离性症状群以外, 后三个症状群基本上与PTSD的三个症状群一样, 只是他们分类标准的条目没有PTSD的细致和具体。PTSD诊断标准要求, 五个性症状条目至少具备一个, 七个回避症状条目至少具备三个, 五个特异性警觉性增高症状条目至少具备三个。而在后三个症状群中, ASD的标准只是要求具备一个闯入性症状, “明显的回避”和“明显的焦虑”或“警觉性增高”。ASD和PTSD诊断标准不同的是, ASD也给出了后三个症状群可能出现的症状清单, 但是没有要求必须具备最少的症状数目。ASD和PTSD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比后者增加了一组症状群———分离性症状, 而且明确要求在创伤性事件发生时或发生后, 当事人必须具备五个分离性症状中至少三个分离性症状才可以诊断为ASD。这显然是把分离性症状作为ASD的核心症状来对待了。ASD诊断地位的确立, 激发了人们对创伤性事件急性反应的研究。Brewin发现, 急性应激障碍 (ASD) 是否存在, 能够在83%的病历中预测在创伤后六个月时的PTSD状态。这一发现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要更加注意创伤后分离性症状的作用和意义。因为, ASD其实突出地强调了分离性症状的诊断地位。DSM-Ⅳ中PTSD并不包括分离性症状群。Brewin等人同时也发现, 再体验症状和警觉性增高症状 (而不是回避症状) 对慢性PTSD的预测能力是相等的。

五、对于汶川震后PTSD和ASD的儿童观察干预

“2008年汶川地震后一个月, 研究者在震区的一所中小学校 (从小学到初中三年级) 进行心理干预工作。这所学校在震中房屋基本倒塌, 但是学生在地震中伤亡比较小, 有2人死亡。在半个月的工作中, 通过对学生 (小学六年级4个班, 初中三年级2个班) 的调研, 结果是小学4个班级156人中, 有36人 (23%) 报告焦虑、害怕的情绪, 并且在闪回、敏感等方面符合诊断标准。在让这些学生进行沙盘游戏时, 大多在沙盘中放入了医院、学校、骷髅等物品, 通过访谈, 其中很多学生会出现闪回现象。因为时间关系, 很难进行长期系统性地介入, 而且也基本不使用暴露的方法, 而是已重建安全感为核心。

研究者用团体辅导和游戏的方法建立团体的亲密感, 帮助排解孤独感。两个星期的时间, 至少从情绪和课堂行为上, 有一些改变。但是有两个在地震中丧失父母的学生, 一直没有明显的改善, 后转介到当地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两年后进行回访, 在追踪到的117名当年的学生中, 发现依然存在PTSD症状的有16人 (14%) 和类似的报告数据基本相似, 所以, 在遇到重大应激事件后及时的对应激对象进行调查, 发现符合ASD诊断标准的对象, 进行重点观测和干预, 可以有效地减少在一段时间以后对象患PTSD的概率。

参考文献

[1]Yehuda R, Mc Farlance A.C;Confilict between current knowledge about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its original conceptual basis[J].Am J Psychiatry, 1995, (152) :1705-1713.

[2]Saigh PA, Bremner JD:The history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A Comprehensive Text.Edited by Saigh PA, Bremner JD[M].New York:Allyn and Bacon, 1998:1-17.

[3]Sargent W, Slater E.Amnesic syndromes in war[J].Proc R Soc Med, 1941, (34) :674-757.

[4]Croyle, R.T;Smith, K, R;Botkin, J.R;et al.Psychological responses to BRCA1 mutation testing:preliminary findings[J].Health Psychology, 1997, (16) :63-72.

上一篇:千篇一律下一篇:专业英语实践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