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别与策略范文

2024-05-05

差别与策略范文(精选3篇)

差别与策略 第1篇

一个由若干小句构成的句子中, 如果各小句间常由句法手段 (Syntactic devices) 和词汇手段 (Lexical equivalence) 连接而成, 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 这就是“形合”;如果各小句间靠语义手段 (Semantic connection) 连接而成, 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小句的含义来表达, 就称为“意合”。Eugene A.Nida曾说过, “从语言学角度来看, 英、汉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莫过于形合 (hypotaxis) 与意合 (parataxis) 之分了”, 因为英语是一门综合语, 主要通过词汇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意义, 如:性 (gender) 、数 (number) 、格 (case) 、时 (tense) 、语态 (voice) 等。它常常采用表示连接意义的词语和结构 (connective) 来表示语言中结构与结构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而汉语属于分析语, 其语法关系主要是通过虚词、词序等手段来完成, 并非通过词汇自身的形态变化来表达。

试比较下面的两种翻译版本:

1) The water in the stream is so clear that every pebble can beseen distinctly.

译文1:溪水如此清澈, 以致于卵石历历可数。

译文2:溪水清澈, 卵石历历可数。

2) 她起得很早, 赶上了第一班车。

译文1:She got up early.She caught the first bus.

译文2:She got up so early that she caught the first bus.

很明显, 上面两个句子都是第二种译法要好。第一个句子的译文1用了“如此……以致于……”这个结构来连接两个汉语小句, 这不符合汉语的习惯。汉语句子的逻辑关系往往无需通过相关词语体现出来, 仅从句子含义与词序就可以判断出其逻辑关系。然而, 第二个汉译英句子就不同, 英语讲求句子结构, 常用连接词连接各小句表达其逻辑关系, 所以译文用了“so...that...”来表达句中的因果关系。

这种“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现象就要求译者必须针对此差异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增词法、省词法、换序法等, 使译文拜托“翻译腔”而更具可读性。

增词法就是在原文的基础上添加必要的单词、词组、分句或完整句如:

1) 他不是很中意这份工作, 但为了生计还是接受了。

He didn’t like the job well, but he accepted it for living. (增加主语he与it)

2) 早知道会下雨, 我就不洗衣服了。

If I had known it rained, I would not have washed the clothes. (增加连接词if与主语it)

3) 打死我也不说。

Even if I were to be beaten to death, I will not tell. (增加连接词even if)

4) He dismissed the meeting without a closing speech.

他没有致闭幕词就宣布结束会议。 (增加动词“致”与“宣布”)

省词法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将原文需要但译文不需要的词、词组等加以省略的方法。译者之所以选择这样一种翻译方法通常是考虑到译文语法与习惯表达法这两个层面。从一定意义上来讲, 增词法中的规律反过来就是省词法的规律。例如:

1) They are planting, and we are watering.

他们种树, (和) 我们浇水。 (省略and)

2) If you don’t go there tomorrow, they’ll get angry.

(如果) 你明天不去, 他们会生气的。 (省略连接词if)

3) In September 1939, the Second World War broke out.19399 (in

(在) 1939年9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省略介词in)

考虑到英语和汉语在语法结构上有着许多差别, 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能机械地照搬原文词序进行翻译, 需要根据目的语的语言习惯对源语的句子词序进行适当调整。如若不然, 译文就会显得滑稽可笑, 毫无通顺可言。这种方法就是换序译法。举例如下:

1) About 100 years ago, a bridge was built over the river sepa-rating the two villages.

大约100年前, 将这两个村子分隔开来的河上建起了一座桥桥。 (错误:大约在100年前, 一座桥被建在将这两个村子分隔开来的河上。) (主语进行了调整)

2) (1) The decline of the rate (2) over the past 200 years (3) repre-sents (4) one of (5) the most dramatic changes (6) in human history.

(2) 在过去的两百年中, (1) 该比率的下降 (3) 是 (6) 人类历史上 (5) 最富戏剧性的变化 (4) 之一。

3) (1) 越来越多 (2) 有良知、有涵养的 (3) 人 (4) 自觉 (5) 维护 (6) 大自然的 (7) 本来面目。 (3) People (2) with good conscience and be-havior (1) increasingly (5) maintain (7) the true features (6) of Nature (4) voluntarily.

2 英语多长句, 汉语多短句

由于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这就使英语句子偏长句、呈“树状”, 而汉语句子则偏短句、呈“竹状”。这时, 译者可采用断句译法或是合句译法。

断句法:

1) It is not difficult to borrow some books you need from the li-brary, but it’s another case to learn the knowledge in the booksand use the knowledge correctly in your daily life.

从图书馆借到自己需要的书并不是件难事。‖然而, 真正从书中学到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却要另当别论了。 (拆开but引导的并列句)

2) It is certain that he will succeed one day.

他终将守得云开见月明。‖这是毋容置疑的。 (拆开that引导的名词性从句, 同时也采用了换序译法)

3) Three rains had passed, and it was that lean season when’vest was almost gone.

三个雨季已经过去, 正到青黄不接的时节。‖村子里上一季收成之后存储的粮食和其他干果杂品差不多已食用一空。

合句译法:

1) 中学英语老师很严厉。‖大学英语老师很随和。

The English teacher in High School is strict, while the one inthe university is quite easygoing.

2) 一年后, 他又换了工作, 结识了一位新朋友。‖他是个有梦想、有激情的人。

One year later, he got another job which made a new friendwith dreams and passion come into his life.

3 英语多呈静态, 汉语多呈动态

比较英语与汉语两种语言, 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英语侧重于运用名词, 是一种静态语言, 而汉语一般多使用动词, 因此是一种动态语言。林同济曾指出, “展开一篇汉语作品, 略与英语作品相比较, 我们马上可以发觉:前者的动词频率, 往往远远超过后者。”

针对英汉语言的这一差别,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多多注意词性的转换, 这种翻译方法就叫转性译法。如:

1) Vietnamese War is a drain on American resources.

越南战争不断地消耗美国的资源。 (名词转为动词)

2) Every morning she would go to the lake area for a walk.

每天早上, 她都要到湖区去散步。 (名词转为动词)

3) Millions of the people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are finallyoff poverty.

千百万山区人终于摆脱了贫穷。 (介词转为动词)

3) 很难把这部电影列入哪个类型中去。

This movie defies easy classification. (动词转为名词)

5) 他指挥指挥着一个团。

He is a commander of a regiment. (动词转为名词)

6) 许多朋友反对她。

Many friends are against her. (动词转为介词)

4 英语多抽象, 汉语多具体

由于英语多用名词, 而名词往往含有抽象意义, 因此, 英语多表抽象意义。“正如G.M.Young所说, ‘an excessive reliance on the noun at the expense of the verb will, in the end, detach the mind of the writer from the realities of here and now and in what mood the thing was done, and insensibly induce a habit of abstraction, generation and vagueness.’”而且, 英语还具有许多如词缀变化等的词义虚化手段, 这大大方便了英语的抽象表达

相对于英语而言, 汉语则倾向于具体, 其主要原因是汉语不像英语那样有词义虚化手段, 所以经常使用比较具体的方式表达抽象概念, 如:用动词取代抽象名词;用范围词使抽象名词具体化;用形象性词语使抽象概念具体化等。

因此, 译者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就应该充分考虑英汉语言的这一不同之处, 采用抽象译法或具体译法或是前面所提到的转性译法。请看下面例子:

1) Everyone is exasperated by his fault-finding.

他那种吹毛求疵的做法激怒了大伙。

2) The Japanese troops threw the whole village into great dis-order.

日军闹得全村鸡犬不宁。

5 英语多被动, 汉语多主动

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自古以来就喜欢把自然看做主体要去探索与征服的对象, 主张“天人对立”, 习惯在遵循客观的前提下看待自然, 因此, 英语多使用被动句。但中国的传统思维模式使中国人养成了喜欢从主体的角度与需要去看待周围事物的习惯, 凡事都有很强的主体参与意识, 汉语句子偏向于用“人”做主语, 因此, 汉语多用主动句。

英语习惯使用被动语态, 尤其对于科技英语更是如此。汉语表达中虽然也存在“被”字句、“由”字句之类来表达被动意义, 但这种表达并不多见, 所以, 在英汉互译中经常出现主被动结构的互换。例如:

It is well-known that...众所周知……

It is reported that...据报道……

It is said that...据说……

It must be admitted that...不可否认……

He is supposed to do...他应该……

这几个句型都把英语的被动意义翻译成了汉语的主动意义, 更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这种把英语中的被动语态转换成汉语中的主动语态, 或是把汉语中的主动语态转换成英语中的被动语态就是转态译法。请看下面句子:

1) He was greatly flattered.

他受宠若惊。

2) It was reported that there was a exposure in Baiyun district.

据据报报道道, 白云区发生了爆炸事件。

3) A new social contract is being drawn up between the uni-versity and the society.

大学与社会之间正在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关系。

4) Her success was so repeated in the casino no wonder theenvious and the vanquished spoke sometimes with bitterness re-garding them.

她她在在赌赌场场一一次次又又一一次次地地赢赢钱钱, 难怪那些眼红的人, 赌输的人, 有时说起这事便要发牢骚。

5) It reviews how Porterian propositions on competitiveness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a“knowledge brand”.

本文探讨了波特的竞争理论是如何发展成“知识品牌”的。

6 英语多变化, 汉语多重复

从刚开始学习英语的时候起, 英语学习者就熟知英语不喜欢重复, 如果前文出现过的事物, 下文再次出现时就必须用代词来替代。而且英语中相近的词或是同类词之间的相互转换也是十分频繁的事情。但汉语偏短句, 常用排比、重复等加强语义, 增强节奏感。了解这样一个背景知识后, 译者在翻译时就需要经常改换表达形式, 这种方法就叫换形译法。如:

1) I was in Changsha in the first ten days of February.

二二月月上上旬旬, 我在长沙。 (原文中“the first ten days of February”转换成了译文中的“二月上旬”而非“二月的前十天”)

2) Many of the arguments advanced by anti-hunting factionsare based on a similarly false premise—the reactions of the quarrybeing related to those of the human in the unlikely eventuality ofthe latter being placed in the same situation.

与之类似, 有些人反对狩猎, 因为他们认为:动物被捕获时的反应与人被捕获时的反应是一样的, 这样的说法也站不住脚, 因为人被捕获的可能性其实很小。 (原文中的those其实就是指代reactions;the latter与the human都是指“人”。译文根据汉语多重复的特点将those与the latter分别翻译成“反应”“人”, 而不是“那些”“后者”。)

以上所列举出的翻译方法并非是完全一一对应、一成不变的, 译者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灵活处理译文。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汪福详.汉译英中的习语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7.

代际差别与个性制约 第2篇

[内容提要]代际差别是微观国际政治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个性与心理特点而言,代沟代表着政治上的共生代。历史经历对于人的个性和心理的形成至关重要。代内群体特点首先就是指这些人阅历上的共性,指他们政治上或业务上的成功与受挫的类同,以及世界观、价值观和政策观上的相似。代沟也是社会精英制度演进中的重要里程碑,是整个政治制度与国际背景变化中的重要里程碑。考察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解读异同出现的方式及其根源,不仅对分析精英的思想十分必要,而且对了解它们赖以存在的制度和文化背景很有助益。[主题词]代沟,制度和文化背景,外交转型。

代际差别,是研究政治领导人和外交家的个性及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说,制度与角色是观察不同社会不同发达程度国家的人的个性能否和如何发挥的一个角度,那么,代际差别则是分析同一问题的又一扇有意思的窗口。众所周知,由于历史方面的原因,新中国外交最早的一批外交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批高级将领担任的,他们在军队的资深履历和在战场上的辉煌战绩,成为其无人比肩的“学历”。而改革开放以来派遣的多数大使,则是从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外国语大学等培养高级外交官和翻译官的院校毕业的。不用说,这两代外交家从语言能力到风格气质都有明显的差别。国外情况亦是如此,虽然具体的构成内容不一样。80年代后期,一位丹麦外交官这样形容他的国家在外交决策方面的变化:“在50年代和60年代,经济持续发展,当时人们普通认为世界前途在于经济学,遂有一批经济学家跻身政界。新一代的大使来自经济学界”;“现在经济方面已经政治化了。我们知道经济不能象抹足了润滑油的机器那样顺畅运转。现在许多国际经济问题不是由外交大臣,而是由首相来决定了。这在外交家中间造成了极大的不安。”[1]曾任英国外交部秘书长的尤德勋爵说得更直白:“从前曾有过一个时期,那时外交政策就是外交政策??它处理王室的婚礼,边界及战争等问题。现在的外交政策管的是卡车的吨位问题。”[2]这些例子都证明,外交也有它的“年轮”,这种“年轮”直接受制于人的代际差别。代际差别制约着人的个性,在一定程度上,它也使外交和国际关系受到“代沟”的影响。人与人不同,不仅同龄人之间存在差别,不同年龄的人之间更有个性与观念的区分,这种区分有时会形成人们通常讲的“代沟”。

让我们以外交官为例。尽管现在的外交官与过去有本质的相同点,也有许多重要的区别。看出上去,过去和现在各国所派大使都是国家元首的正式代表,他们体现着对外交往时本国的重大利益。然而,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现在的人与过去是有许多差别的。他们的差别首先取决于大背景的差别。中世纪欧洲的大使(也叫“圣使”)基本上是一个传话人,他只是背诵君主要求他说的话,完整准确却又不能使用母语,“这种背诵所使用的语言当然是拉丁语,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7世纪”。外交生活的全部构成,似乎就是典礼仪式、宫廷盛会、庆祝剪彩和各种招待会等豪奢活动。称号、座次、位次、特权及排场等等,几乎是大使生活的全部内容。大使更多的.是代表一种礼仪,一种象征。使节享受他主人所应享受的尊荣,象教皇格雷戈里七世所要求的那样,“见教皇使节之面如见教皇之面,闻教皇使节之声如闻教皇之声”。但是从法律上讲,大使没有自己的人格:他不能控诉别人,也不能被控诉;他随身带有主人的豁免权证书,任何人对他施行伤害,即等于直接伤害了他的君主。在允许他自行决定的少数事项中,包括传达元首间的问候,以及选择对东道国哪些人行贿及行贿多少。“大使”的尊衔不是轻易封赠的。据说这个名词在恺撒关于高卢战争的记载中曾使用过,之后就消失了。14世纪时意大利和一些欧洲王国开始出现“大使”和大使馆。至1860年止,英国一共只派出三位大使,即驻巴黎、圣彼得堡和君士坦丁堡的三位;法国派出的大使稍多一些;而美国则直至1893年还未曾派出一位大使,而是使用“公使”头衔给那些为数不多的驻外代表。[3]可以说,最早的外交家从事的,是一种奢华的、小规模的、

表扬与鼓励教育的差别 第3篇

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过去的里,和她的团队都在研究表扬对孩子的影响。他们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长期的研究,这项研究结果令学术界震惊。答案会让你正视孩子教育方法的。

在实验中,他们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

首先,研究人员每次只从教室里叫出一个孩子,进行第一轮智商测试。测试题目是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几乎所有孩子都能相当出色地完成任务。每个孩子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他,并附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即表扬,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另外一组孩子得到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即鼓励,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为什么只给一句夸奖的话呢?对此,德韦克解释说:“我们想看看孩子对表扬或鼓励有多敏感。我当时有一种直觉:一句夸奖的话足以看到效果。”

随后,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有两种不同难度的测试可选,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种测试。一种较难,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另一种是和上一轮类似的简单测试。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中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中,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由此可见,自以为聪明的孩子,不喜欢面对挑战。

为什么会这样呢?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这也就是实验中“聪明”的孩子的所作所为: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出丑的风险。

接下来又进行了第三轮测试。这一次,所有孩子参加同一种测试,没有选择。这次测试很难,是初一水平的考题。可想而知,孩子们都失败了。先前得到不同夸奖的孩子们,对失败产生了差异巨大的反应。那些先前被夸奖努力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

德韦克回忆说:“这些孩子在测试中非常投入,并努力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难题,好几个孩子都告诉我:‘这是我最喜欢的测验。’”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他们在测试中一直很紧张,抓耳挠腮,做不出题就觉得沮丧。

第三轮测试中,德韦克团队故意让孩子们遭受挫折。接下来,他们给孩子们做了第四轮测试,这次的题目和第一轮一样简单。那些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在这次测试中的分数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那些被夸奖聪明的孩子,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却退步了大约20%。

德韦克一直怀疑,表扬对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但这个实验的结果,还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她解释说:“鼓励,即夸奖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表扬,即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

在后面对孩子们的追踪访谈中,德韦克发现,那些认为天赋是成功关键的孩子,不自觉地看轻努力的重要性。这些孩子会这样推理:我很聪明,所以,我不用那么用功。他们甚至认为,努力很愚蠢,等于向大家承认自己不够聪明。

德韦克的实验重复了很多次。她发现,无论孩子有怎样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夸奖聪明后遭受挫折的失败感。男孩女孩都一样,尤其是好成绩的女孩,遭受的打击程度最大。甚至学龄前儿童也一样,这样的表扬都会害了他们。那么如何正确的教育孩子呢?

鼓励是指鼓劲而支持,表扬则是指对一件事或品行的显扬、宣扬。

鼓励通常是针对过程和态度的,"爸爸看到你这学期的努力,为你骄傲!"表扬通常是针对结果和成效的,"爸爸看到你成绩提高,为你高兴!"

上一篇:基本的免税法论文下一篇:规划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