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学语文范文

2024-05-31

我国小学语文范文(精选11篇)

我国小学语文 第1篇

一、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小学阶段的识字教育, 要把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作为根本。中国汉字无论是在识记上, 还是在写法上难度都比较大。由于小学生心智发育尚不完全, 要想让其学会并且记住复杂多样的汉字颇具挑战。大部分小学生在识字方面总是难以入门, 找不到正确方法, 对识字课提不起兴趣, 使得识字教学障碍重重, 效率低下。因此, 教师要首先突破这一瓶颈, 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 通过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来增加学生识字的兴趣。要尽可能地进行趣味化识字教学, 使教学过程事半功倍。如果教师采取单一的讲授方式或让学生枯燥地读、写、记, 不仅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识字兴趣, 也难以获得预期的教学成效。

从以往的教学中, 我发现学生对于识字的学习方式通常是“记了忘, 忘了再记”, 最后该记住的汉字还是记不住, 该学会写的汉字还是不会写, 这些都是教学方法不当造成的不良后果。因此, 教师应在教学方法上进行革新。

巩固识字的有效方法是让小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玩耍中记住汉字。例如, 教师可以从每天早晨读书时间中抽出5分钟作为“文化早餐”时间。早餐内容为识字游戏教学, 如“游戏点心”、拼音“水果拼盘”、故事“多味酱”……这种游戏教学方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游戏不仅为学生的识字提供了轻松愉快的氛围, 还为识字教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文化早餐”的设立目的, 就是通过各种游戏活动, 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识记汉字, 在自主实践中巩固和运用所学汉字。这一教学话动最终使我的识字教学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 学生的识字兴趣不仅被极大地激发了, 其对汉字的掌握情况也比较乐观。

二、引导学生区分易混淆汉字

随着学生接触到的汉字不断增多, 汉字教学的难度与障碍也在逐渐增加, 最让教师头疼的应数易混淆汉字的教学了。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容易将一些相似或相近的汉字混淆, 造成汉字的错误识记与运用。这一教学难点短时间内难以攻克, 需要教师给予学生长期的、有效的引导。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区分易混淆汉字, 从本质上辨别这些相近字或相似字间的差异。只有从这一层面入手, 学生才会形成一定的认知规律, 才能够逐渐帮助学生克服这一认知障碍, 将易混淆的汉字辨析识记。

易混淆汉字的例子有很多, 如学习过程中, 部分学生容易将“既”与“即”、“拨”与“拔”、“休”与“体”等混淆, 导致在书写时总是把“既然”写成“即然”, 把“即使”写成“既使”;把“拔苗”写成“拨苗”, 把“挑拨”写成“挑拔”;把“休息”写成“体息”等。怎样才能巧妙地让学生区分这几个字?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 找到了突破这一“病症”的“良方”。我发现, 找到这些易混淆汉字间存在的本质差异往往对教学很有帮助。例如:“既”的右边部首是四画, 而这个字的声调是第四声;“即”的右边“卩”有两画, 且这个字的声调为第二声。当我把这一规律告诉了学生之后, 他们便立刻记住了, 并且记得很牢。

三、教授学生识字的方法

学生进入高年级阶段后, 汉字教学的重点就不再局限于让学生识记更多的汉字, 而是要让学生逐渐习得一些好的识字方法。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这些识字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中, 即使是碰到没有学过的生字, 或是没有教师在旁即时地教授,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 对这个字进行大概的认知, 再通过已经学过的识字方法对于这个字加以分析, 进而推断出汉字的大意。这一过程不仅是学生识字能力强的一种体现, 也反映出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汉字属表意文字, 汉字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 让学生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形声字中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海”, “跑、跳、跃”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 我先后向学生分析并要求他们区分“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我告诉学生“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 “足”字旁表示与“足”或“脚”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形旁部首, 就能更好地掌握其他带有“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汉字了。掌握这些很基础、很典型的识字方法将能够使学生的识字能力有极大的转变与提升, 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我国古代语文的教学 第2篇

中国古代的教育中,并无独立的语文课程。语文教学是与政治、经济、历史、哲学、伦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的教育等融为一体的。但古代教育教学中那些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及基础地位的部分内容,已绽露出语文课程的萌芽。中国古代在语文教学和学习中,也积累了大量经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弊端。

一、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课程作为教育内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中国古代社会形态下的各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中国古代课程的内容等方面都有鲜明的反映。

中国古代教育有三种表现形式: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非常简单。在这种情况下,原始社会教育没有从社会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分离出来,因而也不可能有严格意义上的课程。但原始社会课程内容却存在,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也已存在。比如:原始的宗教祭祀、原始艺术(歌唱、绘饰、雕刻等)、原始记事(物件记事、符号记事、图画记事)、伦理道德观念的教育中,都有不少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原始人群在生产劳动、生活之中口头创作出来的古代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一直是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传统教学内容。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出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教育也从社会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中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具有共同性,即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教育内容。其中“礼”、“乐”、“书”中包含着相当多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呈现出新的特征。封建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封建的政治制度表现为专制主义的特点,随着封建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的科学文化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封建统治者不仅在政治上实行专制主义,在文化教育上也实行专制主义政策。所有这一切,在中国封建社会课程上都有明显的反映,突出表现在:课程与教学的内容以儒家经学典籍为主,主体是“五经”。

和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相比,中国封建社会的语文课程与教学历时最长,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也最具特色。其基本特点是:先教学蒙学读物(影响最大的是“

三、百、千、千”),集中识字;然后学习以《五经》、《四书》为主体的儒家经典;以文选作为补充读物和写作范本。

(一)“

三、百、千、千”

我国古代流传的、最著名的蒙学读物,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主要作用是集中识字。

1、《三字经》

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所编,该书言简意赅,容量丰富,从教学的重要性,谈到封建礼教的基本纲领,进而介绍名物常识、读书次序、历史知识、勤勉好学的范例等。在编制方面,采用三字一句,压韵成文,读起来琅琅上口,很有特色。该书在海内外广为流传,影响很大。

2、《百家姓》

相传为北宋人所编。全书集姓氏400余个,每四字组为四言韵语,文中字与字之间并无联系,但因句句押韵,读来和谐流畅,易于记诵。

3、《千字文》

相传为南朝梁周兴嗣所著,其内容包括天文、博物、历史、人伦、教育、生活各方面。全书对仗工整,押韵自然,四字一句共250句,恰为千字,字均拓取王羲之手书。

4、《千家诗》

作为蒙学诗歌读本的《千家诗》是在南宋刘克庄编选的《千家诗》基础上选录编订的,流传广泛的有王回选注的《新镌五言千家诗》和谢枋得选、王相注的《重订千家诗》,后来把这两种《千家诗》合二为一,共选出200余首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

(二)“五经”、“四书”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教育,汉代以“五经”为课程,宋代以“四书”为课程。

1、“五经”

“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的合称(加上失传的《乐经》,也称“六经”)。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和“五经”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圣人和经典,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五经”的内容包含了古代政治、教育、文化、哲学、伦理等方面,在封建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2、“四书”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著作的合称。宋代朱熹撰写了《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始立,此后长期为封建政府科举取士的考试用书。

“五经”、“四书”作为我国古代语文教材的典范,一直被沿用到清末。它们在思想内容方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但它们对我们整个汉语文教育的发展,却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后世的政治、教育、哲学思想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文选读本

文选读本是我国古代用来进行读写训练的主要教材。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南朝梁太子萧统编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其后影响较大的还有宋代真德秀编的《文章正宗》,谢枋得编的《文章轨范》,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的《古文观止》,姚鼐编的《古文类辞篡》、孙洙编的《唐诗三百首》等。各类文选读本,所选的大都是各个朝代的名家名篇,有利于学生阅读和仿作习文。

二、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经验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在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今天的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的经验主要有5条。

1、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汉字以象形为基础的表意特点,决定了集中识字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集中识字阶段的识字量以2000左右为宜(“

三、百、千”三本书合起来,单字在2000字左右,刚好达到初级阅读所需的基本识字量),主要是字形、字音教学,也要进行适当的写字练习,字意教学要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以后可以结合阅读教学进行巩固,并逐步加深和扩大。

2、使用韵语和对偶,便于朗读、记诵。韵语和对偶的使用符合汉字和汉语的特点,“识字教学使用整齐的韵语,或者使用对偶,或者二者并用,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因为,使用整齐韵语,“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既合乎儿童兴趣,又容易记忆”,使用对偶“从声音上说,和谐顺畅,读来上口,听来悦耳。从内容上说,或者连类而及,或者同类相比,或者义反相衬,给人的印象特别鲜明突出,容易联想,容易记忆”[1]。

3、正确处理“文”与“道”的关系。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这在识字教学中也得到了体现。如《三字经》中就有这样的内容:“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1944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三字经》选作儿童道德丛书之一[2]。

4、联系日常生活。中国古代识字教学的内容注意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明人吕坤在《社学要略》中介绍说:“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千字文》,亦有义理。”“习见闻”、“便日用”、“有义理”,足见“

三、百、千”等蒙学识字教材的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这也是“

三、百、千、千”等蒙学读物流传于世,成为“恒用之书”的重要原因。

5、激发儿童的兴趣。

儿童喜爱听故事、喜爱看图画,喜爱大声朗诵,适应儿童的这些特点,古代蒙学识字教材中编入简短的故事、浅显的诗歌,有时配以插图,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例如蒙学读物中的孔融让梨、磨杵成针、击瓮出儿等故事,明清时期蒙学的“歌诗”课程,不仅能教学识字,而且能陶冶情操、培养情趣,树立志向,促进智力和语言发展。

(二)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方面的经验主要有:

1、熟读精思博览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十分重视熟读文本,熟读又以诵读为基础。朱熹在《朱子童蒙须知》中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通过诵读、熟读,不仅容易形成语感,而且有助于记忆理解。

读和思的关系十分密切,所谓“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也谈到他的体会:“读书须将本文读熟,字字咀嚼令有味。理会不得处,且宜深思;思之不得,然后将注脚看,始有益。”在熟读的基础上精思,方能有所感悟。

在提倡熟读、精思的同时,古代语文教育也主张广泛涉猎,并不仅仅局限在“

三、百、千、千”和“四书”、“五经”的狭小范围里。很多有识之士提出要广泛读书、接触社会,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许多人还认为广泛涉猎即可学会作文,古人所说的“观千剑则晓剑,读千赋则善赋”就是这个意思。

2、评点法

对文章进行“圈点”、“评注”,是古代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圈点”是指在阅读时给字句画上符号。“评注”是把对内容和文字的评论写在正文旁或行间。使用此法,对指导学生自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大有益处,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细心阅读、读思结合的良好习惯。

(三)写作教学

1、注重基本功训练。

“蒙学教文,注重锤字、炼句、布局、谋篇等项基础练习,不尽是笼统地一篇一篇写去。”[3]蒙学写作练习,注重进行分解练习。作诗之前,往往要先练属对,先是“一字对”,渐增至二字三字,直到十一字。写议论文,往往要先练习写段落,先练习写“破题”,然后练习写“承题”,直至整篇的文章。尽管格律化、公式化对写作来说是不足取的,但基本功训练扎实,可谓古代写作教学的长处。在写作训练中,从单项训练开始,渐至整篇作文的训练,也体现了写作教学的一般规律。

2、多读多写多改

我国古代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4],“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劳于读书,逸于作文”[5]的说法,十分重视“多读”对写作的作用,把“读”视为“写”的重要条件,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但读不能代替写,文章的功夫要靠多写才能练就。古代流传着“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的谚语,还流传着“多读,乃借人之工夫,多做乃切实求己工夫,其益相去远也”[6]。古代的写作教学,基本上体现了这一原则。

我国古代的语文课程与教学一贯有精于改文的传统,颇有可取之处,概其要点如下:其一,先生改文要“随其立意而改之”,[7]避免沮挫学生的才思。其二,批改要精当,“唯可改之处,宜细小笔削,令有点铁成金之妙,斯善矣”。[8]其三,要教学生懂得改文之方。

3、作文从模仿入手

朱熹曾说过:“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文。益学之既久,自然纯熟。”[9]这是对前人写作经验的总结,也反映了宋代对写作规律的一般认识。实践证明,人们练习写作都是要经过模仿,而后才有创新。

4、先放后收

“先放后收”是历代学者主张的写作指导原则。苏轼说:“凡文字少中时须令气象峥嵘,采色绚烂,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乃绚烂之极也。”[10]谢枋得也主张:“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心小——由粗入细,由俗入雅,由繁入简,由豪荡入纯粹。„„初学熟之,开广其胸襟,发舒其志气,但见文之易,不见文之难,必能放言高论,笔端不窘束矣。”[11]

三、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主要问题和弊端

中国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存在着三大问题和四大弊端。

(一)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三大问题

1、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问题。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的,儒家思想始终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例如《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记》中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语文教育成了统治阶级进行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工具。科举取士制度推行以后,全国士子趋向科举,语文教育逐渐变成了科举考试的附庸。

2、教学内容问题。

教学内容陈旧片面,主要为识字、读古文、作古文,把古人作为学习的楷模,把古文作为学习的最高境界,窒息了青年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革新创造精神。引导人们向后看,而不是向前看。

3、教学方法问题。

教学方法死板、单一,只重整体感知,缺乏分析认识,只强调求同思维、单向思维,忽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只尊重维护作者权威,无视读者理解的主动性、创造性。只听任一条暗胡同里摸索,缺乏系统的读写理论指导,等等。

(二)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四大弊端

1、脱离语言实际。

主要是脱离口头语言实际,不重视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的训练。我国古代作为书面语言的文言文,两汉之后就基本定型了,很少变化;而口头语言则是一刻不停地发展着,变化着。所以二者的距离越拉越大。

2、脱离应用实际。

读、写大都与日常生活和实际应用无关。读书皓首穷经,苦练八股,只为功名。这也使儿童视学舍如囹狱,视师长如寇仇。[元]虞韶编的《日纪故事》中有一则师生矛盾的故事:许衡年七八岁,受学乡师,书过目辄不忘。一日,问于师曰:“读书欲何为?”师曰:“应科第耳。”复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谓其父曰:“此儿颖悟非常,他日必有大过人者,不能为之师矣。”固辞而去。

3、忽视文学教育。

基础教育并不是要把多数人培养成文学家,但要使人人都具有理解文学和欣赏文学的能力。当然,也不排除为具有文学天赋的学生奠定当文学家的基础。这就要进行必要的文学知识和文学鉴赏的教育。这是语文教育的整体目标——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和高尚的思想情操的一部分,在语文美育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传统语文教育在这方面也是非常欠缺的。

4、忽视知识教育。

我国有起源很早,很发达的文字学、训诂学知识,但始终没有建立起适宜于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例如文章教育,曾经总结出一个“起——承——转——合”带有点规律性的模式,但很快就变成了僵死的八股文程式。人们反对八股,但又建立不起规范,就只能用“文无定法”来抵制规律性的知识,其实是很无力的。培养和提高读写能力的训练,实际上成了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

[1]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75-77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2]《(三字经)在国外》,《华商时报》,1994年6月17日。[3]毛礼锐:《中国教育史简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4]杜甫:《奉赠韦左亟丈二十二韵》。

[5]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卷二。[6]唐彪:《读书作文谱》卷五。[7]吕本中:《宋诗话辑佚》卷下。[8]唐彪:《父师善诱法》下卷。

[9]朱熹:《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

我国小学语文 第3篇

关键词:课外活动;传统文化

语文课程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更加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提高学生的修养、素质。语文教师应该更加细致地教授传统文化。

一、强化写字训练,认真写好汉字

汉字是中华传承的关键,汉字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汉字的认识,让学生们了解到汉字形态优雅、意义深远;鼓励学生多学习名家书法作品、多临摹、多看,提高眼界,掌握学习技巧,长此以往才能形成自己的字体风格。

二、加强对联教学

对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意境相合,对仗工整,是民俗风情的重要体现方式。重视对联教学,更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各地的风俗民情,开阔学生视野。对联教学可以按照以下几点去做:(1)收集与对联有关的经典故事,让学生对对联产生兴趣。(2)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交流经典对联,品评同学的对联。(3)进行对联有奖竞技,教师学生一起参加,可以让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水平,促进学生学习热情。(4)平时多加训练,把对联应用到平时的生活当中,为亲朋好友写上几幅对联,节日为自家门庭添几分与众不同的风韵。

三、做好谚语传承

谚语是我国流行最广的传统文化固定语句,往往简单的一句话却蕴藏着深刻的道理,且更加生动形象。现在的谚语却只有在农村才广泛流传,很多学生甚至连谚语是什么都不懂,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哀,所以加强谚语的教育刻不容缓。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收集谚语,平时教学中也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谚语来教育学生一些深刻的道理,引导学生模仿、学习,进而发掘更多的谚语。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感觉谚语的贴近生活,像气象谚语中的“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马上就来到”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雨前燕子是否低飞,增加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谚语的兴趣,让谚语真正走进学生心里,让学生乐于运用谚语,如此才能更好地传承谚语。

中华五千年的精髓带领学生在文化嘈杂的环境里开辟出一条长久的血脉传承道路,不遺弃民族文化,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职责。

参考文献:

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3.

我国小学语文 第4篇

关键词:国际教育,转型,教育,分流

一、前言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性学科, 对于大多数学生的知识能力培养和身心素质的提高。对于学生社会化能力的提高, 都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然而, 对事物的发展的把握, 需要对事物进行深入的认知。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小学生身心发展不可或缺的必然学科, 采用新的教学方式, 或者对教学进行革新, 对提高教学效果来说, 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 从小学语文的现实情况入手, 对国内小学语文小班化教学的发展动因进行研究, 以期为教育工作者参考。

二、国内分流方式的相对单一对现行小学语文小班化策略的局限

分流方式是小学语文小班化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在英、美、德等发达国家, 最初以口试能力作为小学语文小班化的主要依据。对所申请教育的受教育者, 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类似于今天的结构化面试情形, 进行人才的选拔。而我国教育的分流最初以推荐性人才选拔方式。而近年来, 随着受教育人员的增多, 国家采用笔试成绩作为小学语文小班化的主导方式。“一考定终身”的小学语文小班化方式在一定的时期内, 起到较好的功用, 给大部分学生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然而, 单一的考试分流方式已表现出诸多不足, 学生为考试而学习, 进入学校后, 自我学习能力较差, 因此, 要求教育的分流方式的多元化。从践行性角度来分析, 考试分流的过程中淡化教育平等, 则会严重伤害小学语文小班化的初衷, 导致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降低教育平等的水准, 使小学语文小班化人才培养的最优化价值受到扭曲。

三、小学语文小班化的历史性考察与动因

(一) 小学语文小班化的历史性考察

小学语文小班化, 顾名思义, 依据不同的标准, 根据主体的需要, 通过调控和规范, 实现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 对个体进行一系列的分配是小学语文课程的操作主题。通常情况下, 小学语文小班化采用校际间分流与专业间分流的模式, 也称为外分流和内分流, 其目的是使教育与个体的意愿相结合, 实现个体能力最优化培养。

众所周知, 现代教育的发展源头在西方, 教育的发展以个体的社会地位、经济基础与阶级影响为考虑前提, 进行教育对象的选择。其中, 阶段地位和社会关系成为能否进入教育藩篱的重要条件。然而, 随着人权意识的增强,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给个体对教育认知能力的提高, 使人们渐进认识到教育的选拔应以学业知识为权衡标准, 从而改变了社会上层人士所把持的教育的垄断局面。对于大多数学子来说, 无疑是一种历史性进步, 在肯定个体后天的努力的同时, 也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然而, 以学业成绩为标准的选拔入学, 使部分个体受制于特定条件的限制, 而使得部分群体无法享受到教育的培养。因此, 进行小学语文小班化进一步发展, 有利于打破教育对个体化重视程度不强的桎梏。

(二) 小学语文小班化动因分析

小班化对于我国教育实践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体制构成因素, 有着深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根源。其中, 教育资源的有限性是出现在小学语文小班化的必然原因之一, 是任何阶段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教育平等的前提下, 在选拔过程中获得胜出的人们才有机会享有较高程度的教育方式。小学语文小班化给各类教育目标的实现, 提供良好的前提。只有通过小学语文小班化, 才能实现各类人才的划分, 而进行不同教育目标人才的培养。社会对个体能力的需求是多元化的, 小学语文小班化也给受教育者提供多层次的技能来适应社会的需求。对于成绩良好、品质突出的个体, 则成为社会和国家所关注的对象。

客观上来讲, 学生的个人意愿与家庭背景、周围群体所从事行业有直接的关系, 尤其是部分自主性转差的学生个体来说, 其个体对未来就业方向选择上缺少主动权, 而任由家长进行安排。同时, 个体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发现对所学专业兴趣相对较低。因此, 有强烈的意愿进行在专业或学校方面进行重新选择, 这可以说是引起小学语文小班化的内因。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 小学语文小班化是体现教育平等理念的直接手段。小学语文小班化并非是教育差别化岐视, 而是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 最大程度上给予部分个体以最优化的培养。也可以说是通常意义上的“积极性岐视”。政策性扶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和落后地区教育发展, 则体现小学语文小班化的重视, 然而, 其前提是正视教育区域的差异性, 目的是为促进教育者的教育机会平等和社会教育整体的平等。

四、结束语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数字化教育的推广。人口的流动使教育资源的相互传播在短时间内即能实现。教育的教育资源已不再为特定区域性所固有, 而是为全球各个角落所共享。同时, 教育公平理念给所有个体受教育的权益。其中, 教育对个体的发展作用显得更为关键。考虑到教育公平和个体的差异, 教育提出了小学语文小班化策略。小学语文小班化成为顺应社会需求与发展需要的重要手段。从小学语文小班化标准、分流时机、分流形式对小学语文小班化进行深入的解读, 借鉴与学习, 将是我国小学语文小班化要走的长期路线。

在进行小班化的过程中, 应有合理的评价体系作为保障, 通过对学生学业与生活能力的自我评估, 来帮助学生认知自我, 发挥个体在集体中的能力, 增加其参与集体活动的能力。学生与教师在通过评价反馈进行互评, 提出调适方法。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以具体的活动形式来发展学生参与能力, 扩大学生对学习环境的认知能力, 对隐蔽课程给予重视, 通过其积极影响学生多元化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景芳玲.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小学管理.2000 (03)

[2]鄂艳.解读我国小班化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 (01)

[3]叶志登.实施小班化教学的构想[J].教育评论.2004 (01)

[4]陈月茹.美国小班化教学研究述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01)

我国小学语文 第5篇

教化本体―――智能本体―――人文本体的演变,显示出语文教育本体的演变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每一次演变都是一次飞跃,一次提升。智能本体,虽然吸收了教化本体重视化的合理因素,但摒弃了唯教化思想,吸收了在蒙学阶段重视读写训练的经验,从时代的要求出发,使语文教育在能力训练、智力开发的基础上迅速发展。人文本体又是一次质的变革,它力图避免智能本体的片面性,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和谐主动发展。

注释:

1 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第20―21页,湖南师大出版社1991年版。

2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第199页,人教社1961年版。

3《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柳河东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4《关于高中新大纲和新教材》。《中学语文教学》1996年第9期,

我国小学语文 第6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小学语文;翻转课堂;应用与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382-01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一个山区学校——林地公园高中,由于是山区,教师们常常因为一些学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错过学校的活动,并且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浪费在了往返学校的路上的问题所困扰。这样就会使好多学生由于缺课而跟不上进度。直到2007年一天,这个学校的化学老师乔纳森·铂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开始利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将讲解的教学内容传到网上,一次来帮助课堂上缺课的学生补课,这种在线教学的做法被更多的学生接受并且对学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此次实践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以至于经常被邀请向同行介绍,最终形成了一种教学模式并广泛兴起。

在不到10年的时间,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我国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进行应用与探索实践。但是,如何将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高效运用到小学语文教育中还有待探讨和研究。

一、翻转课堂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在”信息传递”阶段,老师可以在学生进行教学视频提前预习中进行在线的指导,并能根据学生的反馈很快的统计出学生不懂的问题,从而在课堂正式授课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重点的讲解,这样一来,老师讲课有重点的同时,学生的消化、吸收知识的过程也比较清晰,不在盲目听课。而且,在课下,学生还可以利用教学视频进行复习与巩固,在思考过程中,一旦有了问题就可以在线找老师解答,避免了课下找不到老师的传统弊端。

由于我国对翻转课堂的应用比国外晚,所以正处于探索阶段,也没能做到正真意义上的实践效果。但是,由于国外已经有了很多教学实践经验与理论,我们完全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少走弯路。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在我国还是探索阶段,但是,基本上所有的教师都愿意接受这种教学模式,而且实践证明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确实有帮助。我国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城市,翻转课堂在教学中应用较多,但总体而言并不普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二、翻转课堂在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的应用设计

首先,根据我国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目的,即注重培养的是小学生的语言知识的掌握能力与运用能力,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就要根据章节划分对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然后将教学内容编入教学视频中,方便学生预习和复习。

其次,就是对教学资料的开发。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翻转课堂仅仅是对传统授课的辅助,这样一来 ,就需要完善教学视频的教材资料。要将视频中尽可能的包含基础知识和延伸知识,以及指导小学生下一步该怎样做,去预习什么,巩固什么。而且,要在视频中对每一环节的学习重点加以说明,通过小学生自我检测的方法,使学生自己了解自己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依据。

三、翻转课堂在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翻转课堂正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之所以没有大范围、大规模的实行并应用于小学语文的教育中,我觉得原因还是有以下几点:

1、中国的传统教学模式对师生的影响巨大

中国的传统教学模式就是老师上边讲,学生下边听,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导致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特别大。而翻转课堂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自我控制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都提出了挑战。而这些,恰恰是我国小学生比较欠缺的学习能力。这样,就会有好多小学生不适应,再加之,我国本来学习任务就比较大,课后的视频无疑对小学生来说又是一项负担。

2、教师专业发展不均,信息技术的欠缺

有些教师无法理解到翻转课堂的核心,所以无法明确到底要录制什么,怎么样去录制,怎么样在课堂上起作用的问题。也有教师像平时讲课一样,在录制中从头讲到尾,这样既没有起到与取得效果,也加重了教师的负担。翻转课堂对信息技术的要求很高,设备的支持,网速的快慢都是实行翻转课堂的重要因素。而且,视频的拍摄,后期的剪辑都需要专业人士来处理。

四、几点建议

1、提高小学生的各方面学习的能力和教师的个人素养

通过翻转课堂的实践,进而对小学生学习能力加以影响,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多思考,勤动脑,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自控能力,通过各种方法调高他们的主动性。同时,也要对教师进行培训指导,使教师在观念上树立新理念,加强教师培训,为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教师补充各类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准。

2、加强信息技术设备在教育中的投资

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支持教学平台,政府以及学校加大对教育信息技术设备的投资与教育平台的开发。对于小学教育来讲Moodle就是不错的交流工具。

参考文献:

[1]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远程教育杂志 210093

我国小学语文 第7篇

本文主要以人教版 (2003) 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分析在新时期条件下, 高中语文教材充分发挥其“文以载道”德育功能的必要性, 总结我国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德育功能的不足之处, 并力求探寻充分发挥高中语文教材德育功能的有效途径。

一、充分发挥高中语文教材德育功能的必要性

俗语说:“文以载道”、“道以贯文”。语文教材的主体是由一篇篇文章组成的, 其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往往存在着互为表里、密不可分的关系, 又具有优美生动的形象、巨大的艺术感染力等诸多特点, 这就决定着在语言阅读训练中必然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此外, 作为正处在十六七岁年龄段的高中生, 虽早已告别“人之初”的童年, 但心理上正处于第二次“断乳期”。这时正是青少年处于成长和心理高速发育的阶段, 是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 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语文学科本身就有传承人类优秀文明文化的功能, 它丰富的人文性与广阔的内蕴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企及的。其中的很多篇章, 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或热情讴歌我们民族的精神, 或精彩地描绘祖国美丽多姿的山河, 或深刻地阐述生命的意义, 它不会为“理”而“说理”, 为“教”而“说教”, 而是让德育与智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对学生循循善诱、潜移默化, 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受到心灵的洗礼和思想的熏陶。这样就不至于使那些似乎“长大了”的高中生产生厌烦甚至逆反的心理。

二、我国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德育功能的缺陷

无论是从宏观理念和具体内容来看, 还是从德育成效来看, 我国当前高中语文教材的德育功能都还有诸多不足和缺陷。依本人之见,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高中语文教材的德育理念笼统抽象, 与学生实际发展的需要相偏离。

我们不可能将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政治家或其他社会名流, 但我们如果能将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善良、正直、遵纪守法、有原则和责任心的人, 即使他们都只是从事普通职业的公民, 我们的教育也可以说是达到了目的, 是十分成功的。

但我们高中的语文教材中对于维持社会良性运转的人类最基本的价值观却严重不足, 而这些恰恰是高中学生所急需建立的基础思想体系。我们一味强调“爱国主义”“奉献精神”“民族精神”等伦理道德领域较高水准的概念, 而忽视了“万丈高楼平地起”, 没有建立起基本的“爱心”、“责任感”、“正义”、“诚信”等道德观念, 其他更高层次的道德伦理建设就无从谈起。可以说德育目标过于笼统、拔高、抽象, 与学生实际生活距离较远, 不能使学生在学习时产生共鸣, 这些是当前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的缺陷之一, 其结果必然是难以收到最直接的道德教育效果。

2.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教学内容陈旧刻板, 难以达到德育目的。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语文教材德育功能发挥的主要载体。语文教材课内阅读板块, 尽管吸收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加大了阅读教学内容比例, 而且特别配有旨在增加阅读量的“读本”补充教材。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文教师都会发现, 学生依旧更倾向于寻求课外期刊、报纸、网络等阅读载体。相比较而言, 《读者》、《意林》、《青年文摘》、《萌芽》、《当代歌坛》、《看电影》等课外读物则具有丰富多姿、内容新颖、浅显易懂的特点, 与生活实际和时代密切相关, 对学生的吸引力及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影响也较大。这使我们不得不对该教材的阅读教学内容本身进行反思。

可见, 为了让学生在轻松的、审美享受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 我们高中语文教材的阅读内容需一改陈旧刻板的面貌, 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将经典与通俗相结合, 将历史与当前相结合。

三、完善高中语文教材德育功能的可行措施

针对以上所论, 我认为高中语文教材在完善其德育功能的实际操作过程中, 应该坚持以下三条原则:

1. 人文性原则。

“人文素质”主要是指对21世纪现代人命运、生存状态、心灵自由与净化、自我人格的实现、审美理想、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及大自然的和谐等问题的最大关注和终极关怀。

高中生天然地爱好文学。只有精选一般高中生能够理解的经典文学作品作为课文篇目, 他们才有可能对“语文课本”产生发自内心深处的持久兴趣, 从而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和潜移默化的环境中塑造完整的人格, 培养良好的品质。

2. 实用性原则。

在高中语文教材的德育内容选编上, 只有注重现阶段我国国情, 配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发展的最迫切需求, 才能使高中语文德育功能走上最符合国家利益的道路;只有克服德育目标过于笼统抽象的弊端, 重视对学生基本道德理念的明确和基本道德行为的规范, 才能在青少年人格培养方面取得实效。

3. 时代性原则。

遵循时代性原则, 即教材编写者要能够敏锐而精确地把握时代脉搏, 在思想观念上, 站在时代的潮头, 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保证当代作品所占比例。在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里, 既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 又要能够体现历史前进方向的人文精神。另外, 还要求教材编写者拥有最先进的学术视野, 构建能够反映当代人文科学以及自然科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教材框架, 并将其对人类生活的深刻影响渗透其中。

总之, 遵循时代性、人文性、实用性的原则, 更新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的理念, 编定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高中语文教材, 使高中语文巨大的德育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必将对今后的高中教育发展, 乃至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关于新教材教学过程的反思

陈杨霞

(西亭高级中学, 江苏通州

以新课程精神为纲编写的高中历史新教材, 其出发点毋庸置疑是以人为本, 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以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新教材实施后引起的社会反响却让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教材本身存在着诸多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必定存在着许多难以回避的困难。

一、新教材的结构体例带来的困惑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是课程结构的变化, 原来的高中历史教材通史模式被专题史模式所取代, 中外分册的形式被中外合编所取代。乍看现行整套高中历史新教材, 专题史的模块设计让人耳目一新, 但细看内容都似曾相识, 撇开体例和印刷的变化, 新教材无非也就是旧瓶装新酒, 甚至带来更多的问题:

首先, 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 模块到模块, 使我们的学生只见“线”而不见“面”, 从而造成学生对历史时空感的困惑, 倒有了一种衣物整理箱的感觉, 秩序井然的样子。有通史教学经历的教师可能都有这个感觉, 这种模块设计打乱了历史的整体性, 人为地造成政治、经济、文化内容的分裂。例如历史必修一,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经济活动及思想文化活动密不可分, 相互作用。讲政治如何能不讲经济基础、不去分析反映政治经济发展变化的思想文化呢?例如第一课中讲到分封制时, 分封制作为中国早期的基本政治制度, 瓦解的原因是什么呢?书中没有交代, “在分封制下, 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 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 这么一段话只能说明分封制本身存在的局限性, 不能充分说明分封制瓦解的根本原因。虽然课标没有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其中的来龙去脉, 但是这有可能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产生误解, 认为分封制就是这么一回事, 影响以后的学习。因此, 笔者认为在授课时, 必须把必修二中关于经济制度方面的东西搬出来简单地讲讲。作为上层建筑, 分封制是建立在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井田制的基础上的, 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 分封制遭到破坏的根本原因在于井田制先遭到了破坏。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 就政治而政治, 就经济而经济, 要知道社会发展的每个历史阶段都是一个整体, 被肢解了以后无论用什么掩盖也是残缺的, 模块结构也不过是件华丽的外衣而已。历史不是并排的抽屉, 历史不是空中楼阁, 没有了灵魂的填充, 没有了基础的架构, 历史就不成为历史了。

其次, 关于专题授课的问题。在专题模块和问题中心的内容体系下, 专题和问题的选择就变得尤为关键。然而专题的选择与设置都不可回避一个较为现实的问题, 那就是学生相关知识的储备量度, 也就是说学生是否在学习某一专题时已有了相当的知识基础。新课程一开始就采用专题教学, 而现行高中教学只是在高三总复习时运用这一教学方法, 因此新课程教学中不少内容教师必须做大量的知识铺垫, 学生也是如此。

最后, 课程标准力求内容全面, 仍遗漏了不少重要的内容。如中国古代史中, 作为统一国家建立部分东汉历史似乎被忽视;在近代史中, 关于清末新政的内容也极少涉及, 等等。这

种遗漏对历史的连贯性会造成伤害, 也影响到教学中过渡的流畅性和学生的理解。

二、新教材教学的创新在于打破模块束缚, 重新整合

面对困难只有勇往直前, 创新是历史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和历史教学不断发展的动力。打破模块束缚, 重新对教材资源进行取舍整合, 把整套教材内的相关知识建立有机的联系, 这样可以还原历史的整体性, 提高学习效能。例如在讲解分封制 (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 时, 简单联系西周的经济制度———井田制, 概括地分析分封制与井田制的关系, 这样一个历史概念就有血有肉了。但是这里要注意的是, “还原”不是简单地叠加, 也不是粗糙地揉和, 如果详略不得当, 还是把专题史当通史来教, 那么新课程新教材就都是历史的倒退, 新课改也就成了一场闹剧。

打破模块束缚, 重新对教材资源进行取舍整合, 是为了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新教材专题模块的学习过程中, 引导不同专题间知识的联系, 让学生养成横向联系和比较的思维能力。例如历史必修第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二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它们的背景, 一个是古代中国, 在平坦的亚洲大陆上发源的农业文明;一个是古代希腊, 在曲折的爱琴海海岸发源的海洋文明。历史有其特殊性, 不同的地域特征会产生不同的人类文明, 但是纵然东西相隔, 交相辉映的古文明总有一定的可比性, 至少它们的共性在于为世界文明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预习和复习的方法很重要。要教他们学会构建一课、一单元乃至一专题的知识结构图, 把纷繁的历史知识和概念串联起来, 形成有序的知识结构, 能够横向联系的概念可以在知识结构图的旁边作好标注。长期坚持可以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加强从宏观上整体上掌握历史知识、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在历史教育这个层面, 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给历史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历史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才能适应新教材的教学。

三、新教材的尴尬在于应试与素质的两难

响应课改号召, 贯彻实施新教材是历史教师不遗余力要做的本职工作。其实在写上面这段文字时, 笔者一直是底气不足的, 原因是历史教学的大环境———应试教育决定了历史教学到最后, 根本无法回避考试这样一个现实问题。那么高考怎么考?教学可以摸着石头过河, 那么高考呢?借用某教育论坛上一位同仁的妙语, 目前席卷全国的课改宛如当年的戊戌变法, 教材像光绪, 高考似慈禧, 教材还得围着高考这根指挥棒转。新课程强调新的理念, 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来讲, 提高理解水平远比识记更为重要, 但是一旦涉及考试, 识记甚至要比理解更重要。新教材内容丰富、知识点分散的实际状况无疑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有这样一个比较安慰的想法:纵然形式多变, 基础内容还是万变不离其宗, 抓好平时的教学工作, 打好坚实的基础, 那么到真正面对的时候就应该会有“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的心态。

参考文献

[1]柳士镇, 洪宗礼.中外母语教材比较研究论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

[2]王相文, 韩雪屏, 佟士凡主编.中学语文教材研究导论[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3]施修华等.教育伦理学[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9.

[4]邵道生.学会生存[M].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7.

[5]宋学红.抵抗与超越——中国学校道德教育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价值难题.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5.

[6]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我国小学语文 第8篇

一、语文教师要自觉做民族文化认同的构建者并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语文教师要自觉承担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 自觉做民族精神的建设者, 弘扬者和传布者。我国有着悠悠5000年的灿烂文化, 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渊博的传统文化知识, 尤其要对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了如指掌, 语文教师要喜欢读书, 特别是要读好的与教育自身历史发展息息相关的中华经典著作, 作为语文教育的实践者, 语文教师更要充分尊重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语文教学后期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 把学语文与学历史紧密结合在一起, 让我们的语文教育观念既蕴含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 同时也渗透着中华民族璀璨历史文化。

二、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 加强经典著作的推介和引用

汉语语言的学习是母语的学习, 教师除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修养外, 还应该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母语始终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随着我国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加快, 外语学习受到空前的青睐, 而母语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并出现了一些不太正常的现象, 比如传统语言有逐步丧失的趋势, 母语表达有被弱化的倾象等。母语意识的淡化, 极易造成民族意识的削弱, 进而影响到年轻一代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自觉。因此, 语文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切, 并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趣味性, 培养学生的对母语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度的兴趣, 进而养成日积月累、乐此不疲的学习习惯,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同时, 积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祖国经典著作, 作为古典文化的四大名著, 我们中学阶段应该要求学生安排合适的时间去阅读或观看有关四大名著的影视, 这对学生文化的熏陶有很大的帮助。

现在许多学生对卡通漫画或街头小报这类书籍较感兴趣, 原因是它的幽默风趣。但在我国的名著里, 却蕴含着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 她的朦胧与深厚正等待我们去探索。因此课堂上不失时机的推荐和引用祖国经典名著, 是弘扬传统传统文化的最好途径之一。现在初中阶段虽不需过多的研究探讨, 但也能为以后的高中、大学的精读打下基础。

三、重视阅读, 深挖教材中的文化内涵, 品位文化的意蕴

我们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诗词、小说、散文等古代作品中, 不仅积淀着丰富的现代文化知识也积淀着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阅读经典, 吟咏美文, 传承文明, 提高语文素养, 丰富精神世界, 也可融思考于其中, 蓄能力于其中, 寓创造于其中, 一举多得。不仅如此, 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 还要认真分析, 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运用适合学生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使他们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真正价值, 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 我们语文教师不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挖掘教材蕴涵的文化内涵。 (1) 从课文注解及阅读提示入手, 挖掘有关文学常识及文化背景; (2) 从故事情节入手, 挖掘作品的文化内涵; (3) 从课文主题入手, 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及文化背景及意趣。

我们苏教版的语文教材的选编语文有反映风俗人情的, 有校园生活的, 有理想信念的, 有传统美德的, 有人文关怀的等等。这些选文无不洋溢着自然美、人性美, 字里行间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友情等这些取之于丰富的思想和文化积累。语言文字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传达着生活信息, 闪耀着文化彩的光芒。当我们去精读一部部经典著作时, 也就等同于贴进了中国文化, 因此, 语文老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文学阅读提高审美情趣的品位。让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 用心灵取感受, 去凸显文本, 从而发现文体中所蕴含的美进而欣赏美, 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在《新课标》中也特别指出:“注意个性化阅读, 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 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因此, 作为语文教育的实践者, 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课堂引导学生, 重视阅读, 挖掘文化内涵, 品味文化意蕴, 进而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国小学语文 第9篇

一、教育政策层面的研究

马德益通过对21世纪初俄罗斯颁布的重要教育政策进行分析,总结了俄罗斯基础教育改革所呈现的鲜明特征。俄罗斯在2000年4月颁布实施的《俄联邦教育发展刚要》和在2000年10月颁布的《俄国民教育发展要义》两个教育纲领性文件中提出,“纲要主要目的是在俄联邦所宣布的教育优先的基础上,使教育系统的发展有利于造就和谐发展的、有社会积极性的、有创造性的个人,并使教育系统成为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因素之一获得发展”。同时确定了俄罗斯从2000年至2025年的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宏伟长远目标。马德益指出这些政策更加突出个性自由,同时其长远目标的设立也显示出其教育体系的长远导向功能。

单春艳,曾介绍俄罗斯义务教育改革情况,2007年俄罗斯普通教育的总年限为十一年,取代了过去的九年义务教育。十一年义务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初等教育阶段,年限为四年;基础普通中等教育阶段,持续五年;完全普通中等教育阶段,年限二年。她认为十一年的义务教育,其意义在于提升俄罗斯全体公民的普遍教育水平,从而提升其在世界的竞争力。

丁曙,白百玲分别在不同时期发表的论文中阐述了俄罗斯基础教育教材改革的特征是:教材管理由集权向分权转化,教材竞争机制,“以学生为中心”编写教材,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人文主义倾向。他们认为,通过这样的教材改革机制势必可以推动俄罗斯教材的多元化发展。

从俄罗斯的教育政策层面看,逐渐摆脱了苏联时期严重集权的局面,转变为更加人性化,多元化,更具有人文主义倾向,其对本民族义务教育的年限设定想必值得我们学习。

二、教材层面的研究

江苏母语课程教材研究所在《当代外国语文课程教材评介》中介绍了俄罗斯的母语教材和母语教育的课程设置。俄罗斯联邦的国语教材分为“语言”和“文学”。“语言”教科书名为《俄语》,而“文学”教科书又分为《祖国语言》《祖国文学》《俄罗斯文学》以及《俄罗斯、苏维埃文学》。俄罗斯联邦的中小学里,“语文课程”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种,在用俄语授课(俄语是母语)的学校里,语文课程包括:俄语、俄罗斯文学、外语、俄罗斯各民族文学。第二种,在用本族语授课的学校里,语文课程包括:俄语、俄罗斯文学、外语、俄罗斯各民族文学、本族语、地方文学。第三种,在用俄语授课(俄语不是母语)的学校里,语文课程包括:俄语、俄罗斯文学、外语、俄罗斯各民族文学、本族语、地方文学。也就是说,罗斯语言和文学都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课程。

潘涌指出俄罗斯作为文化悠久的国家,其母语教材中的选文是以本国作家的作品为主,抑或使其占有较高比例。他认为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受到母语文化的滋养,传承本国文化。

尹水,曾介绍过俄罗斯新型教材“21世纪小学教材”,是由俄罗斯教育科学通讯院士尼·费·维诺格拉多娃领导下编写的,这套教材曾获得俄罗斯联邦总统教育奖。编写者认为一年级的小学生只有两门综合性德课程:美学课(包括图画、音乐、手工)和文化课(包括识字、阅读、计算、认识周围世界)。

针对于俄罗斯母语教材的研究,江苏母语课程教材研究所的研究想必是最具有针对性的,同时在研究中还介绍了俄罗斯母语的课程标准,并选译了俄罗斯母语教材中的文本内容。但该书出版时间是2004年,距离现在已有11年之久,想必俄罗斯十年多的母语教材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三、结语

通过以上国内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我国对俄罗斯教育的研究更多集中在教育层面,政策层面的研究,对于其母语教材的研究较少,且针对于教材的研究也均属于介绍性、描述性质的研究,并且从上述文献及书籍的出版时间来看近几年明显减少。当然,在教材改革上,借鉴国外优秀研究成果是上乘选择,但就目前来看,我们针对于国外母语教材的研究多是针对于欧美和日本的研究,少有俄罗斯的研究,虽然各国的母语教育并不具有通约性,但想必取众家之长才是最佳之选。笔者仅希望针对俄罗斯母语教材的研究增多,希望可以为我国教材改革提供更多元的启示。

摘要:建国初期,我国在教育方面始终师从苏联,因此有了语文学科的“语言”与“文学”分科的历史时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持续时间并不长,随后也逐渐减少了对解体后的俄罗斯联邦母语教育教材的研究,但是不少语言教育研究者也指出“语言”与“文学”分科设置不无道理,本文针对我国对俄罗斯联邦义务教育阶段母语教材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俄罗斯,国语教材,俄语,俄罗斯文学

参考文献

[1]江苏母语课程教材研究所.当代外国语文课程教材评介[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马德益.俄美日新世纪基础教育发展目标构建及特征[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5).

[3]丁曙.俄罗斯新的基础教学计划[J].课程·教材·教法,1998(9).

我国小学语文 第10篇

关键词:语文教科书,经典课文,价值取向

近来,各种新版语文教科书中出现的“经典课文大换血”、“鲁迅作品大撤退”等现象成为引起各方广泛关注的问题,各种争论此起彼伏,论战不断,甚至教育部特地出来澄清鲁迅的文章并未“大撤退。 (1) 为什么会出现“经典课文大换血”等现象?这些争论反映出哪些变化,怎样认识这些变化?我们可以从课程社会学角度对由语文教科书“经典课文大换血”引发的各种争论进行具体分析,揭示其深层次的社会根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提出

语文教科书“经典课文大换血之争”缘于编剧刘毅在其微博发帖称“20多篇经典文章被新教材踢出局”,据说被舍弃的课文有:《孔雀东南飞》、《药》、《阿Q正传》、《纪念刘和珍君》、《雷雨》、《六国论》、《过秦论》、《病梅馆记》、《石钟山记》、《五人墓碑记》、《伶官传序》、《项脊轩志》、《背影》、《狼牙山五壮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朱德的扁担》、《牛郎织女》等。 (2) 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教材换血”的讨论盛行于网络。各地新闻媒体也乘势跟进,高密度发文关注,各界对此的争论也不断激烈。这其中,逐渐分为力挺者和强烈反对者两派,而且各执一词。

关于这些课文取舍缘由的论述很多,如“中国教育需要改革,可是有点矫枉过正了,删除了不少佳作”、“发挥经典课文的教育价值”、“与时代接轨”、“教科书编选价值取向应该多元”、“一些经典课文已经落伍,不合时代潮流和学生口味”、“部分课文被编入选修课文和学生自读课文,学生有自选自读的能力”、“部分课文违反常识、法律、社会准则,危害很大”等等不一而足。这里择取几篇争议较大的课文和比较有代表性的理由罗列如下。

各方基于不同的理论视角对于此次争论做了分析研究,略显遗憾的是,鲜见从课程社会学角度加以分析的研究。本次语文“经典课文大换血”实质上是课程改革在教材编选上的反映,吴永军教授认为:“作为社会化基本内容的载体和社会控制的中介,教科书历来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这是人所共知也是历代统治阶级所共求的事实。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教科书所传递的或明或暗的信息与统治阶级所倡导的价值、教科书编写者的意图总有某些偏差。” (3) 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二、对语文教科书“经典课文大换血之争”的课程社会学分析

首先,虽然对教材内容的更改本无可厚非,但这是牵涉到语文学科性质和课程地位的争论。坚持“工具性”还是“人文性”?两者孰重?长久以来争论一直不休。其实,支持语文教科书“经典课文大换血”的人更注意“工具性”,而反对者更关注“人文性”,当然这是相对而言的。对于支持者来说,他们有一个基本假设,语文课文最基本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即人们常说的“听、说、读、写”能力,所以不用这些作家的经典文章或者选用该作者的其他文章甚至当代作家的文章入课本也可以实现上述目标,同时,这也不影响语文课的人文性。如苏教版语文教材编写组成员傅元峰认为,教材选文要有经典品质。首先在人文的内涵上应该是丰富的,作为教材应该对青少年有良性引导。其次应该在修辞和叙事,体现现代汉语内在韵致上有独到之处。同时,还应该是比较个性的,同时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不只是哪个时代认定为经典的文章,应该是较长时间后仍被认定为经典的文章。 (4)

反对者则是强调语文学科要注重“人文性”和经典课文在语文教学历史上的功绩和影响力,入选课本的课文不仅是教学的文本,而且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政治观念和日常生活观念的载体,它在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怀疑“替补”的课文达不到上述要求。

其次,这次争论是牵涉到语文课文意识形态取向的争论。长久以来,人们形成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语文应该是超越阶级、无关政治、意识形态的纯文本;另一种观点认为“文以载道”、“语文课就是政治课”、“语文课要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语文课本中课文的选择体现了国家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比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在未被撤出语文课本以前,其中心思想就是反映了封建社会腐朽没落,民不聊生,人民饱受摧残以致“官逼民反”,对梁山好汉主要持肯定的态度。这与新中国取代旧社会的进步性和合法性是暗合的,这也是当时的现实需要。如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推进,这需要一个安定团结的内外部环境。所以,这篇课文体现出的暴力、血腥和斗争就不适宜现实的需要。尽管其文学艺术价值很高,我们完全可以用《水浒传》中其它较少涉及暴力血腥内容的文章取而代之,这其实还是体现了国家意识形态。

最后,这次争论还与关于课程公平性的争论有关。什么样的知识应该被选入课程?这是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布迪厄认为,课程实际上是一种文化资本和文化专断,对课程知识的选择体现出不公平。随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走向微观领域,我国学者关于课程公平性的争论也一直不断,部分学者反对课程的开设、内容的选择都是有利于优势集团,认为这造成了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在学习上的困难,造成教育起点、过程和结果不公。他们主张应该尽量考虑弱势群体利益,在课程知识内容的选择上兼顾公平。不难发现,各地教材中被踢出的22篇课文体裁主要涉及古文、小说和散文,其中年代久远的古文11篇,占50%,鲁迅小说3篇,占14%。这些课文一直以来就是教师反映难教、学生难学的课文,而且这对使用精密语言编码和占有优势文化资本的学生有利,容易造成课程内容学习和考核上的不公平。可以说,这是我国课程公平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当然这也会引发既得利益者对语文教科书“经典课文大换血”的争论。

怎样认识此次争论体现出的变化呢?笔者认为这场争论体现出如下特征。

首先,语文课程的封闭性和控制力减少,开放性和活力增强。《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5) 正是在增强语文课程活力和开放性思想指导下,我国各地掀起了在人教版教材之外编写适合本地区需要的语文教科书的热潮,全国目前在使用的有5个版本的国标本高中语文教材,分别是人教版、苏教版、鲁人版、粤教版、语文版 (语文出版社) ,这五个版本都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编纂出来的“国标本”。

其次,教育改革至今,教科书仍然未失去其“范本地位”,按照现在的课程结构,教科书仍是“一课之本”。但是,“教科书”的概念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代变迁,其价值取向会有所变化。此次争论体现出我国教科书编选价值取向中意识形态的弱化,走向多元。

各方之所以会对语文教科书内容变化如此敏感,是因为长久以来形成的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是代表中华文学艺术成就的文质兼美的经典著作,而且人们对课文已经形成了难以割舍的情感共鸣。基于以上认识,人们不会轻易同意课文内容的变动,因为这可能打破被删文章的“范本地位”、影响作者的声誉、甚至背离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导向。

最后,课程改革牵涉的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博弈和文化冲突激烈。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投资、受益主体的多元化,国家、各地区、出版社、家庭等成为对课程知识选择产生影响的多极,打破了原来由国家“一极主导”的投资与受益格局,各方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如国家需要对课程知识的选择掌握教育和人才培养发展的方向,出版社希望以更加优质的教材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不可避免地产生利益博弈和文化冲突。“我国社会今天正经历着的前所未有的结构转型,课程知识需求的多元化和知识供应主体间的竞争已成不争的事实,教育民主化和对教育重做定位的呼声日益增强,知识传播途径正趋于多元化,知识控制的可能性不断减少”。

如果从积极的角度评价此次教材改革和由此引发的争论的话,它所引起的对新课程改革的关注和体现出的课程知识选择价值取向上的多元化,的确反映出一种可喜的变化,产生出一定的价值。这有益于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忠敬.论布迪厄的课程文化观[J].外国教育研究, 2002, (3) :17.

[2]张意.文化与符号暴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132~137.

[3]郭晓明.论中国课程知识供应制度的调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 (6) :12.

我国小学语文 第11篇

与我国语文教材不同的是,《美国语文》尤其在作业系统的设计上有很大特点。当然,《美国语文》所有系统的编排也要按照其本国的课程标准。我们以美国加州1997年1月14日通过的《英语课程标准.序言》为例:“良好的交际能力——读、写、听、说——是人类经验的核心。语言技能是基础工具,不仅是进一步学习和事业发展的基础,而且能丰富人的心灵,培养负责的公民,形成国家是一个集体的观念。”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强调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培养,强调全人的培养。事实上,《美国语文》确是围绕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但更注重的是从一个公民和国家观念这个角度去编写语文教材的。同样是以主题单元编排教材,美国主张单元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对具体课文的解读,而是全面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课后作业来体现,因此作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语文》的编者真正对其本国的语文课程标准理解得透彻到位,精益求精,这样的设计理念不仅仅是对课标文字的浅层解读,只关注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而是从全人培养的角度培养“负责的公民”,这样的理念使课后作业成为教材最重要的一部分。《美国语文》课后作业的篇幅远远超过了选文,教学目标和内容都以作业的落实为依托,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培养直接取决于此。

《美国语文》教材课后的作业分成“问题指南”和“作品积累”两个大的栏目。这些栏目中问题的提出并不限于让学生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主旨,而是更侧重置学生于时代事件、背景以及作者身处之环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全方位启发学生的多元化思维与独特体验,注重在提高文学素养的同时,增强学生收集、整理素材以及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充满趣味性、现实性的作业无疑是触动学生学习乐趣的有效方法,这会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而不是沉重的负担。这样的教材完全体现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开放性、综合性,它不仅仅是语文教材,更是历史人文教材、思想实践教材。“问题指南”包括“文学和生活”、“阅读理解”、“思考”、“文学聚焦”四个小栏,每小栏安排2个以上习题,仅“阅读理解”就有5-7个,“作品累积”又分“点子库”和“微型写作课”两方面,其中“点子库”一般为5个写作和综合性实践活动,平均每课习题总量不少于25个。“微型写作课”涵盖口述、写作技巧重点、范例、构思、写稿、修改这六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如《美国语文》中“国家诞生”单元中的第五课《从新白宫里写给女儿的信》的作业设计:

问题指南

文学和生活

读者反应在亚当斯对于白宫和华盛顿特区周围地区的描述中,有什么地方使你感到惊讶?

主题聚焦 对于我们理解我们国家的第一批领导人努力建立一个集中的国家政府时面对的困难,亚当斯的信件提供了什么样的帮助?

阅读理解

1.亚当斯是怎样描述华盛顿的市区和周围环境的?

2.描述白宫中生活区域的状况。

思考

解释

1.你认为亚当斯为什么不让她的女儿把她的抱怨告诉别人?(推断)

2.你怎样描述亚当斯对她的新家的感受?(归类)

评价

3.在亚当斯生活的时代,能写出既有趣又能传达丰富信息的信件会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你认为亚当斯是一个好的写信人吗?解释你的回答。(评价;证据支持)

文学聚焦

私人和公开信(书信)

阿比盖尔·亚当斯的私人信提供了一个观察新国家里的生活的有趣视角。这些信最初只是写给她的家人看的。而与之不同的是,克雷弗科尔则通过书信的形式面对广大的读者——也就是经常写给一个虚构人物的公开信。

1.如果亚当斯的信是写给公众读者的话,指出至少两个不同的方面。

2.公开信的形式是怎样帮助克雷弗科尔说服他的读者接受他的观点的?解释。

作品积累

点子库

写作

1.描述性的信件 写一封信,为一个从没见过你家的朋友描述你的家,使他的脑海里生成一幅图像。

2.思考散文 克雷弗科尔将美国看成一个具有光明前景的国家。你怎样看这个国家?写一篇短的散文,思考美国对你意味着什么。

3.“融合一切的熔炉”公开信 在一封公开信中,赞扬美国城市中的民族多元化。你的写作意图是说服公众相信文化的多元化是大有裨益的。

微型写作课

私人信件

如果你能给生活在过去的人写信,你会怎样对他讲述现代生活呢?从美国历史中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人物,写一封私人信件,为他讲述从她生活的时代到现在,一个与他有关的地方发生了什么变化。就像一个外国笔友一样,你的收信人也生活在另一个国度——过去的国度——也需要帮助才能理解你的世界。

写作技巧重点:必要的环境、背景知识

当为一个与你自己的文化不同的人写作时,你需要提供必要的环境和背景知识——一个读者要理解你提到的事情所必需的信息。别以为读者对于像“工作和学校”这样的词语的理解会和你自己的理解一样。

构思

为你的信选定一个合适的主题,列出你要提到的发展变化,然后确定你的读者要理解你的观点所需要的背景信息。

写稿

在写信的时候时刻想着你写信的对象,记得这是一封私人信件,是你们两人之间一对一的交流形式。

修改

重读你的信,问问你自己你的收信人是否能理解你提到的事物。对一个不熟悉20世纪的美国的人,你是否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和背景知识?

从以上《美国语文》教材的课后作业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美国对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全方位的,不仅关注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还关注学生对本国家、民族、文化的独特感受与体验。如“你怎样看待这个国家?思考美国对你意味着什么。”、“美国人是什么?用你自己的话回答”、“在一封公开信中赞扬美国城市中民族的多元化”等这些问题在亲和的语言中潜移默化地起到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不能不说是编者对课标精神的透彻感悟,这对学生而言不仅是获得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提升,更是一次对国家、对民族的自我感悟。

从《美国语文》这套教材的作业系统来看,对读写结合的要求重点明确,步骤清晰,可操作性强。每一课都有一个“聚焦点”,它往往是所选文章最突出的一个写作技巧,一课的教学目标,美国语文教材编者则把学习策略和方法的引导有计划地融入课后作业中。每一课都从读写听说、综合性学习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围绕重点知识和技巧安排作业练习,使学生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感受并有梯度地实现学习目标。从“问题指南”到“作品累积”,从“文学和生活”到“阅读理解”再到“思考”,从“解释”到“评价”,从“点子库”到“微型写作课”,每项之间,同一栏目内与不同层次之间都体现出编者设计思路的清晰与严谨,对作业的认知指导策略明确用语言表述出来,这就使得学生面对语言实践明确知道要怎么做。但我国的语文教材中问题只罗列了学习目标,没有引导学生一步一步达到目标的具体步骤,语言实践难以完成。《美国语文》教材的课后作业与我国语文教材相比,量非常大,但每一个问题都会暗含编者对学生的认知策略的指导。每一课中大量的问题设计为学习者与教师提供了可操作的语言实践活动。其实“问题指南”这一栏目的名称就暗含解题思路,体现了设计者的意图。如前面所举《从新白宫里写给女儿的信》中的“阅读理解”设计了2个问题,从不同侧面让学生了解课文写了些什么,并理解是怎样写的,而“思考”中的“解释”、“评价”则进一步让学生从推断和归类、利用证据评价的角度对课文内容及作者意图有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这些问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学生可以按照作业安排的思路一步一步深入课文,一层一层接近学习目标,由此实现学习任务。

《美国语文》在课后作业系统设计这一方面很有特点,能够给我国语文教材的作业设计提供借鉴,特别是其对作业设计的理念和认知策略的指导将会对我国语文教材课后作业设计有积极的影响。结合我国语文教材的实际,汲取《美国语文》的优势,对今后编者在设计语文教材课后作业系统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深层次解读与准确把握课标精神。

我国语文教材的编排及课后作业设计思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由于对课标的领悟存在差异也就导致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在编排设计上都存在差异。但有一个共同点是,不管是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都能按照三维目标来设计。对于《语文课程标准》,三维目标并不是编写语文教材的唯一依据,实际上课标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最终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让学生受到人类优秀文化的熏陶,要把学生的生活与自然、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的热爱之情,这些其实就是一种“大语文观”。尽管课标中没有明确阐释“大语文”是怎样的一种理念,但作为编者,应该具有洞察课标的能力,透过文字的解读深层次把握《语文课程标准》的实质,才能设计出符合课标精神的语文教材。《美国语文》教材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编者在课后作业中所设计的那些问题,如“传媒连线”、“艺术连线”、“健康连线”、“数学连线”等把学生的生活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体验各种文化,充满趣味的学习,这真正体现了“大语文观”。当然,不是说我国的语文教材在作业设计上完全没有体现“大语文”,而是我们在这一方面做得还不够,不够的原因就在于没有能够从深层次上去领会和把握《语文课程标准》的实质精神,因此,编者在设计语文教材的作业时不能只从三维目标,而要从全人培养的角度,从落实“大语文”的角度有梯度地设计作业,相信学生在面对作业时就不仅仅把作业当成负担,而是学习的粮食与乐趣。教师在面对这样的作业时也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至于读尽所有项目仍找不到教学目标和内容,最终只好照搬教参或教师用书。

第二,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策略引导。

李维鼎在《语文教材别论》中认为,教材就是关于做什么、怎么做、要达到的目的的说明和为此要准备的言语材料。这是一种全新的教材形式,它的新,就在于它是关于言语活动的操作程序的说明。操作程序是什么?就是为达到特定的目标和解决特定的问题所设计的可实践的步骤,简单说也就是告诉做的人怎么做。语文教材的设计其实也要讲究让学习者用它时就知道怎么做。但我国的语文教材编写历来只重视课文的精选组合,对包括课后作业在内的语言实践活动的设计一直缺乏具体的操作程序,所以学生漫无目的找不到思考和实践的具体策略。语文新课程改革后,教材编写者力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加以整合,由一味追求知识的系统传授到重视学生的语言实践,这个过程已有很大进步。但细究现今的语文教材,在“过程与方法”维度的设计仍然很薄弱,真正对学生起指导作用的言语实践活动所需要的程序性知识还相当缺乏,就连这种知识的语言表述也趋于零。相比之下,《美国语文》在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策略是相当明晰的。因此,只有加大这方面的改革力度,增强对学生认知过程的策略引导,为作业和语言实践设计出实施步骤,教与学才能找到清晰具体的路径。

比较教育是对当代世界不同因素或不同地区的教育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为本国或地区的教育改革作借鉴。中美语文教材在作业设计中存在的差异充分反映了两国语文教育不同发展思路,将两者加以比较分析,目的是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为我国语文教材的改进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马浩岚.美国语文[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4.

[2]张承明.中外语文教育比较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

[3]庄文中主编.外国母语课程改革与新课程标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4]李维鼎.语文教材别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上一篇:教师如何适应网络教学下一篇:拒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