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2024-06-23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精选12篇)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第1篇

一、关注儿童的道德品质, 教育学生求真务实

儿童的品德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品德教育只有从儿童的生活出发, 以儿童的经验为起点, 把蕴藏于儿童生活中的道德事件和问题作为素材, 创设生活化的、儿童喜爱的教育环境, 使德育教育内容充满儿童文化, 敦促教师充分关注儿童外在的生活环境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和内在的生活世界 (儿童的心理世界) , 从中引发他们的体验和感悟, 才能真正唤起儿童的共鸣与向往, 才能培养出真正内化为属于学生自己的品德, 实现“让儿童在生活中发展, 在发展中生活”的德育目标。为此, 我们要知行统一,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关注学生的心理体验, 真正使学生“学做真人”, 成为真、善、美的人。我们要探索真理, 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 学生只有信守诚信, 秉承求真务实的探索精神, 才能解决迎面而来的各种问题, 并在问题的解决中树立自信, 逐步形成不畏艰难、努力向上、实事求是的意志品质。学校还应帮助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桥梁, 引导儿童的生活, 使其德行不断发展, 并在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中, 实现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自然的和谐, 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帮助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最终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关注儿童的行为规范, 强调知行合一

1. 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教育。

在工作中, 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应从其认知情感出发, 要善于抓住契机对其进行文明礼仪、常规养成等方面的教育, 以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我校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固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周, 统一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使孩子们一进学校就在深深地打下常规、礼仪之烙印。“弘真、弘毅、弘智”是我校的校训, 一年级新生上学第一天, 老师就带孩子们在校训墙前留下合影, 和孩子们讲校训墙上的故事, 使其牢记校训, 并告诉他们六年后将带着成长的收获再至校训墙前留念, 母校将以他为荣。

2.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在实践中强化。

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形成, 我们要求班主任注重在实践中“反复抓, 抓反复”, 牢固树立“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的教育理念;同时应以表扬鼓励为主,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用成功的喜悦强化学生的行为, 培养其辨别是非的能力, 不断引导、强化, 进而促进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

3.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还需要合理的评价制度作保证。

具体的方法可以通过“班级公约”、“班级量化考核”等方法来实施, 在具体实践中要求班主任实事求是地按照制度对学生进行评定, 规范了学生的行为, 树立“行为规范标兵”, 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三、关注儿童的学校生活

“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学校以重大纪念日为契机, 以“怡情益智”为宗旨举办各类德育活动, 重在主题上推敲, 在质量上做文章, 在形式上出特色, 在舞台上见工夫。如我校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主线, 围绕校训, 撷取了“仁爱、勤学、礼仪、孝顺、诚信、爱国”六个主题, 有计划、有序列地开展活动, 与每周的“国旗下讲话”结合, 与班队主题活动结合, 与节庆活动结合, 并固定每星期二晨会课为“养成教育时空阵地”, 使养成教育、品德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同时, 学校还组织了“小翰林勇攀知识树”的班队活动观摩, 开展了“礼仪小翰林”主题队活动竞赛, 并结合学雷锋纪念日、“爱心小翰林”的评选, 开展了“仁爱”主题教育;结合母亲节开展了“孝顺”主题教育;结合“端午节”开展了“爱国”主题教育……礼仪、勤学、诚信教育贯彻始终。这些活动既振奋了孩子们的精神, 又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使他们在活动中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集体主义教育。

四、关注儿童的校外生活, 引导学生学会生活

孩子作为有生命的个体, 拥有他们应该享有的生活权利, 同样拥有他们所应尽的生活义务, 以此来体现生活的价值。在学校, 我们应引导孩子逐步感受到学校生活的“规则性”;在家庭应启发他们感知父母为自己的成长所付出的心血, 促其在成长过程中尽可能完成力所能及之事, 学有余力时帮父母分担家务, 并能有始有终地做好每一件事, 从中培养、引导其树立感恩意识。另外, 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 让孩子们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帮助他们初步建立生态意识, 爱护花草、树木, 爱惜公物和别人的劳动成果, 使他们切身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只有在他们充分尽到所应尽的生活义务的时候, 他们才可能尽情享受到生活的权利, 体味生活中美好的滋味。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第2篇

吴江市震泽一中 张玉昆

一、生活教育的含义、原理和原则

(一)生活教育的含义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针对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帝国主义“洋化教育”和封建主义“传统教育”而提出的教育理论。它的主要思想是要求教育同生活实际相联系,并能为广大工农劳苦大众的解放和民族解放斗争服务,以实现他“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宏愿。为了实践这个理论,他于1927年3月在南京北郊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这些教育主张都是他在晓庄学校每天的寅会作演讲时逐步加以阐明的。

陶行知认为,教育这个社会现象,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为社会生活服务,在改造社会生活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凡社会生活的中心问题也就是教育的中心问题,而“这个中心问题就是政治经济问题”。教育应责无旁贷地负有解决好这个问题的使命,“生活教育是教人做工求知管政治”。生活教育“所负的使命:一是教民造富;二是教民均富;三是教民用富;四是教民知富;五是教民拿民权以遂民生而保民族”。他还屡屡强调说:“第一要教育与农业携手”;“第二要教人生利”;“第三要教农民在农业上安根,在工商业上出头”;“第四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成五谷”。为此,他要求教育要“教人发明工具、制作工具、运用工具”;“教育有无创造力,也只需看他能否发明人生新工具或新人生工具”。有了这个新工具,才能更好地向自然界开战。陶行知强调说,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我们是现代化的人,要过现代化的生活,就要受现代化的教育”。他还认为,现代化的生活是健康的、劳动的、科学的、艺术的和改造社会的教育。

生活教育和传统教育有什么根本区别?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是“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它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它不是教学生动手、用脑,在教室里只许教师讲,不许学生问。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十年读书结果,与一个吸食海洛因的家伙无异。他们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再加以要经过那些月考、学期考、毕业考、升学考等考试,到了一个大学毕业出来,足也瘫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坏了,身体健康也没有了。大学毕业,就进棺材,这叫死读书”。生活教育是“要教人做人,它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它第一就注重健康,它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它只要创造的考试,也就是它不教人赶考赶人死。简单地说,它是教人读活书、读书活”。陶行知说:“活的书只能活用,不可死读,新时代的学生是用活书去生产、去实践、去建设。”

传统教育是“教人劳心而不努力,它不教劳力者劳心。„„教人升官发财”。生活教育是教人劳力上劳心,教人手脑并用,教人做主人,做政府的主人,做机器的主人,即使有人出来做官,他也是来服侍工人和农民的。

(二)、生活教育的原理

生活教育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原理组成。陶行知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时,他的老师杜威博士教他“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在做中学”。1917年,他学成回国后经过十多年的教育实践,认识到这种教育理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社会是行不通的,便大胆地把杜威学说翻了半个筋斗,把它改造了过来,创立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并把它付诸实践和运用到推广乡村教育、创办晓庄师范之中。

1、“生活即教育”。

如前所述,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生活,教育要为改造社会生活而服务,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联,是生活决定教育,只有与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脱离了生活就不是教育,教育者的任务是要指导青年一代为理想生活而奋斗,不断改进现实生活,使生活不断前进和向上。

2、“社会即学校”。

这里指学校要与社会密切联系,扩大学校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因为学校里的东西毕竟太少,实行了社会即学校这条原理,则教育的材料、方法、工具、环境范围都可大大增加,学生和先生也可以多起来,校外有经验的农夫、工程人员,学生可以领教;校内有价值的活动,外人也可以受益。显然,这对我们改革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

陶行知于1939年曾形象地指出:“‘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这是因为:“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上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社会即学校则不然,它是要把鸟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去,使它能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一切伸张到大自然界里去。”

由此可见,“社会即学校”这个主张具有两层意义:

(1)必须把学校与社会这个实体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把学生从鸟笼中解放出来,使学校教育作用不局限在学校内。(2)要把学校办成符合社会实际的情况,把学校办成改造社会的中心。在现阶段,我们就要使学校能帮助工农大众增长科技生产知识和技能,与农民携手,让农业致富。同时,使学校培养出符合社会所需要的各种人才,有效地为本地区经济起飞服务。

“社会即学校”绝不是所谓“学校消亡论”,相反,它给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校认真改革,以适应社会需要,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即要求人们树立一种大教育观的新思维,使教育更有效地为本地政治进步和经济起飞服务。

3、“教学做合一”。

这是当年晓庄师范的校训,是指导整个学校的教学活动方针,它是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二是教法、学法和做法应当合一,教师既教又学,学生则是学;三是教学不只教人学,而更为重要的是教人做事。以上三个方面,“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

由此可见,“教学做合一”,实际上是行知合一,行是做,即实践。做是第一,知是第二。它是改变旧的传统教学中脱离生活、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三脱离的弊端,把单纯传授知识,死教书、死读书的教学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生活力和创造力的轨道上来,培养创造型、开拓型人才来,要求学用一致,在实践中加深理解,是一种推行手脑并用,在劳力使劳心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要求教师把指导学生学习的工作做好,不只学会、能应用知识,且能会学,终身受益。这要求教师实行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无庸讳言,今天的学校教育仍存在一个严重弊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做”,教师往往对学生“满堂灌”,导致学生往往对教材只是知其然,而不只其所以然。为考试过关,学生只好死记硬背,所谓“教师讲、学生听、堂上记笔记、课后抄笔记、一切为考试、考完全忘记”。什么自学能力、生活力、创造力、能力、智力,都无暇顾及。这样做,难怪学生易产生厌学情绪,致事与愿违。所以,陶行知强调说:“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当年陶行知主持的重庆育才学校,不少课程都应用形象的教学方法讲授,如社会组的时事课用活报剧的形式表演给大家看;自然组的化学课也用表演的形式,如他们创造的化学之舞,将枯燥的化学变化公式用舞蹈表现出来,使人产生兴趣,易学易懂。像这样把科学教学加以艺术化、舞蹈化的办法,尚属破天荒之举。今天,我们某些政治思想课,如也能那样采取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就一定可以取得较佳的效果来。陶行知还形象地指出,现时学校中的先生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只会教书”的先生;第二种是“教学生”的先生;第三种是“既能负指导责任”、又“要学生负学习责任”的先生。上述先生中,第一种先生只会拿书本给学生看,把学生当作书架子;第二种先生则把“需要的书,全都拿出来”,牵着学生走;第三种先生才是真正的先生,他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并能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所以说第三种先生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陶行知这个“教学做合一”的见解是完全符合科学的认识论的,因为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就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教学的内容是否正确,学生学的效果是否良好,而且形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可以加速行——知——行的发展过程,从而获得牢靠坚实的知识技能。

由此可见,在教学中贯彻“教学做合一”,将有如下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可克服传统教学中脱离生活、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三脱离弊端;另一方面,可以把单纯传授书本知识,死教书、死读书的教学转移到着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轨道上来。

(三)、生活教育的原则

1、实践性原则。

陶行知主张“行以求知知更行”,即“行(实践)——知(认识)——行(实践)”。他反对教育的“三脱离”,主张在做上教,在做上学,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盲目读书,反对迷信教条和公式,主张独立思考,培养创造能力和开拓进取精神。

2、科学性原则。

陶行知反对非科学的理论,主张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教育。他尤其强调科学教育的实施,认为“中国欲谋经济、政治、国防各方面之发展,舍科学无由。中学课程对于科学尤宜格外之注重”。认为科学是从农业文明过度到工业文明的唯一桥梁,也是开向理想社会的特别快车。他曾积极推行“科学下嫁”运动,而且主张必须从小抓起,培养科学人才的幼苗,才能“使中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3、全民性原则。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教育。”为此,教育不是为少数人服务,它必须面向大众,面向社会,应当为广大劳苦大众雪中送炭,让他们读好书,做好人,早日摆脱贫穷落后。教育必须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即邓小平所说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4、前进性原则。生活教育绝非固定不变,“时代是继续不断的”,教育必须与时代俱进,适应时代需要并促进时代发展。陶行知指出:“我们承认自古以来便有生活,即有教育。但在同一社会,有的人过着前进的生活,有的人过着落后的生活。”“我们要用前进的生活来指导落后的生活,要大家一起过前进的生活,受前进的教育。”他还认为一个现代化的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

5、终身性原则。

陶行知于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终身教育的主张,他说过:“出世是破蒙,进棺材才是毕业。”他还主张人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这既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又能适应人生需要。一个人只有面向未来,不断更新知识,才能有所创新,“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否则,再过几年,又要成为时代落伍者了”。

6、创造性原则。

陶行知是一位“敢探未发明的真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开拓时代的哲人。在1924年,他高唱人生要“为一大事来,为一大事去”。在抗日战争最为艰苦年代的1943年,他在《创造宣言》中宣称:“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早在20世纪20年代,他就号召人人要争做第一流的教育家,这种教育家具有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陶行知的一生就是创造的一生,他是中国创造教育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认为“真正的教育必须能造就能思索、能建设的人”,应培养年青一代成为“新时代之创造者,不是旧时代之继承者”。

二、“生活教育”理论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笔者以为,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学生发展为本”是完全一致的,因而对今天的新课程改革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1、“生活教育”理论启示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生活教育理论启示我们要转变以下教学观念:

(1)教学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不仅仅使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教学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要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要激励和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创设适宜教学情境(即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情境),并提供充分的条件,促使学生尝试、探索、观察、实践,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脑,成为自主的、“发现的”学习者,成为学习主人、生活的主人。(3)教学要注重教学生学会学习。“教”是为了“不教”。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就必须把“教法”与“学法”统一起来,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使学生成为“策略的学习者”。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会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用于分析、研究和处理各种问题。学生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旦得到培养,将会受益终身。

(4)教学要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学生的经验储备、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教学应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视差异为一种“资源”和“特点”,采用适当“调适”的方法和各种“差异教学”的策略,“因材施教”。要记住,面向全体学生的实质,就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个体;教学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尽可能好的发展。

2、“生活教育”理论启示我们要改变教学方法。生活教育的核心是“教学做合一”,它将启示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探索以下新的教学方法:

(1)变“传话”为沟通与“对话”。在新课改的课堂教学中,课堂已不再单纯是教师“自弹自唱独角戏”的舞台,也不再是一个个学生张开口袋等待灌注的知识回收站,而是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思维活动的广阔天地;是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和创意生成的智慧的沃土——在这种课堂学习中,别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经验被别人的看法所唤起,不同的意识在碰撞中相互同化,于是,每个人的经验都进行了改组和改造,每个人都获得新意义的生成与创造。在这样的课堂里才能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成为展开生命活动和精神生活的“理想世界”,这样的教学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的沟通。教学中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当然“对话”是一种师生间的交往互动,是一种共同讨论,它需要教师的启发、引导和鼓励、评价。

(2)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新课改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3)倡导“问题导学”教学法。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需要将教材内容问题化,即问题导学。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操作:把教材内容变成问题的“链接”,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尝试、探索、调查、实验、合作等)一个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刻的问题。经过长期训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乃至创造能力。(4)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与生活。新课程改革不只是局限于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还应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就要组织学生去社区、去工厂、去农村进行参观、调查、访问、劳动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成为真正的“社会人”(而不是陶行知所说的死读书、读死书的学生)。

3、“生活教育”理论启示我们要改进考试及评价方式。要改变目前过热的应试方式和唯一用分数的评价方式,尤其是初中阶段。考试固然还要,但试卷的命题要改革,不能唯书本知识,试题要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考试要求也不能一刀切,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生不一定以60分为合格标准,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合格标准。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能唯考试成绩,要综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包括社会实践能力)等予以评定。

4、“生活教育”理论启示我们要转换教师角色。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与传统教学中的角色完全不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不同阶段应扮演不同的角色: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好问题,并使问题适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即问题的设计者;其次,教师要巧妙地指引学生探讨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即问题的向导者;最后,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时,要恰当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即问题的评价者。这种幕后角色发挥的关键作用在于为学生在学习中担任“主动”的角色铺平道路。

5、“生活教育”理论启示我们要创造教学特色。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并且创造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教学特色,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流”的教学专家。

综上所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之主要精神实质是实践、求知、创新、育人,是要教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进行创造性的劳动。生活教育呼唤我们必须改革传统教育的弊端,启示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树立新型的大教育观,使教育为培养适应整个政治经济发展的人才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服务,为更好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服务。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第3篇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特征

1.全面性

首先,生活教育理论不仅涉及到了学校,也联系了社会生活——认为学校的教育一定要与社会相互联系,学校不能关起校门来搞教育,这样学生的知识不适用于社会,将来出到社会还得重头再学。此外,如果教学内容、教学工具脱离了生活,那学生就是在学书,教师只是在教书。在“生活即教育”的原则下,书是有地位的,过什么生活就用什么书。其次,生活不仅强调了教学,更强调了做。不仅学生要“做”,教师也要“做”。在做上教是教师,在做上学是学生。再者,在角色上,教师和学生没有严格的区别,老翁可以做学生,幼童也可以做教师。最后,在教学对象上,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

2.现实性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经过多年时间的出来的理论,并且是根据中国的教育状况,不断进行完善提出来的。他与杜威的教育理论是不同的。杜威的教育理论到后期仍然会有变化,原因在于他提出理论是并不像陶行知先生一样把理论根植于现实。生活教育理论在今天仍旧在教育领域中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它适用于中国的教育状况。

3.延展性

从横向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蕴含了各个方面的内容,即全面性。从纵向看,它促进了国家现代化、民族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全程教育,它“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过程,而不是只在某一个年龄段接受教育”,同时也诠释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长远发展的过程。生活教育理论是立足于时代,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着眼于现代化二提出的全程教育理论。现在我们正处于信息技术时代,中国社会高速发展,信息量爆炸式地增加,时代的需要要求国民必须贯彻终身教育理论,并且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真人”,进行全面教育。

4.中国性

生活教育理论是针对中国的国情制定的教育理论,是在中国土地上经过实践取得的果实。首先,他坚决反对脱离民众生活的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从中国的教育实际出发,走带着中国性质的办学道路。其次,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了与大众生活联系紧密、具有乡土气息的材料,同时也重视生活教育历史上的联系,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最后,在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上,针对本国国情进行改革。

二、生活教育理论对写作教育的启示

1.写作的综合性

语文的性质有两个:一是工具性,二是人文性。这就要求在写作教学中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技巧,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意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全面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识与能力;二是方法与过程;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有达到这三方面的统一,才能让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创造力。生活教育理论中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决定了更加综合的写作教学内容、写作教学程序进入到课堂中去。“教学做合一”更是全方位地给学生、教师乃至学校、社会做了要求:学校不能关门教学,学校教育的大门要对社会开放;社会也不能脱离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发展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写作的实践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语文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语文源于生活,生活强调实践,由此,语文重视实践,语文写作更重视实践。尝过糖才能写出甜蜜蜜的滋味;烫了手才能在写作中表达出热乎乎的感受;吃过黄连才能用文字说出“苦不堪言”。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写,在实践后写,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感受、真实的自然与真实的我。生活教育理论的三个方面都阐释了社会生活实践对写作教学的重要作用,写作源于生活,生活指导写作。

3.写作的拓展性

(1)写作主题要与时俱进

写作的主体不能再局限于小部分,在现代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新的内容,要想学生的思想紧跟时代,要培养学生在新时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写作的主题必须紧跟时代。“社会即学校”表达出了什么样的社会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学校教育。

(2)写作内容要与现代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将语文写作延伸到生活中去,学生观察到什么样的生活,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都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3)写作教学方法遵循科学发展观

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要坚持为学生谋求发展的理念,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统筹兼顾整个课堂及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4.写作的民族性

写作要学会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道:“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字是具有记录功能的,学生在学习写作时,将传统文化的精华添加到文字中去,不仅为文章增添色彩,还能是文化得到传播,同时也能提升自我的内在道德修养。

三、写作教育的实施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育理论是与实际相结合的,注重教学的实践性。这一理论在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新教学原理中逐步形成的,是紧密结合我国社会实际而创立的新教学论。语文写作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社会文化相结合,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想做到这些,应当从以下几个进行思考:

1.教师与学生

首先,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有自身的威严,有让学生信服的特长。写作课程本是相对枯燥乏味一些的,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信服自己,在自己的写作教学课堂上认真学习,首先要对自身的写作能力进行加强。教师让学生信服的方面可以有很多,比如说自己在词赋方面非常厉害,在写作教学课堂上讲解作文时加上古诗词的引用,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在作文中运用诗词,也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位教师在写作方面也有一处厉害的地方,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跟着教师学习。其次,在课堂里,最忌刻意模仿别人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活动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不管使用何种方法,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在授课时不要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混淆。在大部分课堂上,由于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占小部分,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依赖教师,在课堂上也不愿意过多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教师的教学应当是启发式的授课。比如在评讲作文时,教师要带头发表言论,但与学生不同的是,教师应该是总结这次的写作情况,整理出一些好的段落或句子进行表扬,然后随机抽取一些文章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阅读后进行点评。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学生点评应当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每次回答的同学不能相同。有些学生不愿意讲或者不懂表达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哪些方面进行回答。写作不仅仅注重书面形式,也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的引导主要和自己总结时相关,比如说,我给一群刚接触议论文的学生上课,我的作文讲评课的主要目的是归纳议论文的写作格式,那么,在学生评论时,我会将引导的方向导向作文应如何突出中心论点,如何将议论文三要素都在文章中完整表达等等。最后,在学生写作上,不能依赖教材和参考作文,要倡导学生逐渐脱离教材,脱离参考作文,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认为,初写作文的学生,可以仿写、改写,可以给他们一些框架,让他们运用自己的知识把这个框架充实。但是不管是记叙文和议论文,最终都需要融入作者的情感才能写好。填鸭式的教育经历的几十年,要想一步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是不可能的,教师只能一步一步地放手,每走一步都要多思考,多总结,这不仅是学生要教学做合一,教师也要做到教学做合一。

2.教育与实践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很多人都提到要实践,就要带领学生到户外去进行实践。写作是长期的事情,而学生并不可能长期在户外实践。实践应当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学生日常生活的经验,包括学生的平时生活、心理活动等方面,二是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更多外面世界的状态,比如学生阅读的环球时报、半月谈等等。这些都是活的东西,要“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通过这两方面的实践,学生可以进行思考,产生自己的想法。学生要进行真正的实践应当放在假期,可以就近组织一些活动,如参加户外运动,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这些实践类型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摆脱教材,摆脱教师对学生思维的禁锢,丰富了课外知识,同时也为写作积累了材料。通过实践,教师应该让学生写下自己的心情,再组织学生在教师进行交流、互评,此时教师就起到了激发学生潜力、鼓励学生的作用,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每个学生的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思想,整个班级几十位学生,大家一起分享讨论,就有了几十种不同的思想与感受。教师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用一些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思想来指导学生的写作教学。

3.教学与文化

语文教学实际上也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写作不仅能记录文化,而且以文字表达的传播更为持久。对于学校,不仅需要完善图书馆,更要利用好图书馆。如今许多学校都在校园里建了图书馆,但这些图书馆的藏书量都是较为缺乏,学生平时也没有时间、或者不愿意到图书馆借书看,所以图书馆也是一个摆设。学校应该开设语文阅读写作课。所谓阅读写作课,就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图书馆阅读,并摘录好词好句加进自己的文章中,或者让学生写一些读后感,这些事情并不能强迫学生去做,要引导他们在阅读的同时养成提笔写字的习惯。这也是一个限时训练,不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琢磨写什么,怎么写,写完之后,集体坐在一起相互点评相互讨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一种习惯。

语文的性质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所以语文写作的学习离不开书本、著作、同时也不能脱离社会实践和文化生活,写作是一项综合性的训练,“它关系到整个人的塑造,包括思维、想象、情感、人格、个性的培养。”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同时也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对待教育,要有“双创”精神,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之既能劳力又能劳心,是我们所要求的创造性人才的基本素质,也是今天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所在。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启迪 第4篇

最近有幸看到一则关于陶行知先生的小故事, 感触颇深, 下面就根据这则小故事说说自己的所感所想。 就是著名的三颗糖的故事, 陶行知当小学校长时, 有一天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块扔自己班上的同学, 当即喝止他, 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 陶行知来到校长室, 这个学生已经等在门口了。 一见面, 陶行知就掏出一块糖送给他, 并说:“是奖给你的, 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 而我却迟到了。 ”学生惊异地接过糖。 随之, 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 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 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 这说明你很尊重我, 我应该奖给你。”那个同学更惊异了。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他手里, 说:“我调查过了, 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 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 欺负女生。 你砸他们, 说明你很正直善良, 有作斗争的勇气, 应该奖励你啊! “那个同学感动极了, 流着泪后悔地说:“陶校长, 你打我两下吧! 我错了, 他们毕竟是我的同学啊! ”

通过这个著名案例不难发现陶行知先生在教育学生方面的独到之处, 遇到学生出现不恰当行为的时候, 他没有立即采用批评方式处理, 而是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 虽然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存在问题, 但是陶行知先生并没有直接横加指责, 而是通过三次层层递进的表扬, 让学生认识到问题所在, 这样做的效果远比直接的正面批评好得多, 在这三次表扬过程中, 我们能感受到虽然奖励、 表扬的方式都是一样的, 但其中分量最重、 含义最深的是陶行知先生对这个孩子的第三次表扬———表扬学生认识到了自己在整个事件中所犯的错误, 就是学生对自己的自我教育。

所谓自我教育指个体自我的精神交锋, 通过个体主体以肯定或否定的形式自我调节, 是个体或坚持或放弃或调整自我的重要信念、想法或行为, 使自我做出更合理的选择。 案例中, 陶行知先生给学生设定了一个时间, 让他自己去思考:为什么校长要找我? 肯定是要批评我吧! 等一下我该如何解释呢? 一系列心理活动对学生的刺激形成了一个自我的精神交锋。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能够通过冷静思考和自我反省知道自己在整个事件中的对错及行为偏差, 这也是案例中陶行知先生第三次表扬的意义所在, 自我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 是学生的自我内心体验, 是学生自己认识并纠正不良行为的过程, 比教师采用说教而使学生纠正不良行为的效果要好很多。

平时教育工作中我也会遇到类似情况, 我的处理方式可能没有陶行知先生那么冷静和理性, 看到小朋友们出现偏差行为时, 会本能地想到让他认识到错误, 避免下次出现同样的情况, 所以会采用直接有效的措施--批评, 反观陶行知先生, 我想他一开始看到学生扔泥块的时候并不知道事件的前因后果, 只是他并没有果断地下结论, 而是事后进行调查了解, 以便更合理有效地处理本次事件, 这样做会避免很多不应该出现的情况, 现在的小孩大多性格倔强, 小小年纪却有自己的想法, 在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上受到批评会变得更加叛逆, 正因为这样往往会失去完整讲述事情的机会, 从而使自己的行为更扭曲。

何谓生活化教育, 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解释, 就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从定义上说,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来说, 是生活决定教育。 从效力上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一句话, 生活教育实质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 生活教育思想包括三个有机联系的部分: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 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因此, 可以说‘生活即教育’。 ”他认为“过什么生活, 便是受什么教育”。 “现代人要过现代的生活, 就是要受现代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还指出:“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 亦即教育之场所。 ”因此, 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 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 是怎样做便怎样学, 怎样学便怎样教。 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在做中教的是先生, 在做中学的是学生。 ”基本特征是以“做”为教与学的中心, 强调“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

目前安吉先行的教育即体现这一点, 游戏成为幼儿活动的重点, 游戏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他们在游戏中学, 老师在游戏中教, 更多的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去表达, 孩子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同样蕴含着宝贵的资源, 需要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 创造表达;孩子的思维同样是奇幻多彩、韵味颇深的, 这点是成人不能比拟的, 不得不说现在的他们是幸福的, 这里所说的幸福不仅是生活物质方面的, 更多的是精神世界的幸福, 他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徜徉, 在游戏、生活中体验感受, 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自然习得技能技巧, 而不是传统的填鸭式灌输。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 第5篇

2009-01-10 13:14:16 来自: Mr.K(愛,是永恆的信念。)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一个由生活教育的目的、原理、原则和基本途径构成的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表现为一个目的、三大原理,七条原则,七项措施。

(一)生活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生活教育是“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为“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 是“教民造富”、“教民均富”、“教民用富”、“教民知富”,“教民拿民权以遂民生而保民族”;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是对学生进行“心、脑、手并用”、“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相结合”的“全面教育”。

所以说:生活教育的目的首先是指向社会的、民族的、整体的、为人民生活向前、向上需要的、为民族、为大众求解放、谋幸福、培养“生活力”的教育;

其次是指向社会个体的,即培养人的多方面的人格道德素质的教育:

总之,生活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目的,同时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与教育对象的不同规定了具体培养目标,其核心就是启发儿童、青年、人民大众改造社会生活的觉悟、手脑结合的实践创造能力,去改造生活,创造新的人生,创造新的中国、新的世界。

(二)生活教育三大原理

陶行知生活教育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

何谓“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有目的生活是有目的教育,无目的生活是无目的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又改造生活。

所以说“生活教育”包含主要精神有:

1〉是生活有教育的意义,具有教育的作用;

2〉是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

3〉是教育为改造生活服务,在改造生活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

4〉是“生活即教育”主张是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批判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第二基本原理

何谓“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整个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为什么主张“社会即学校”呢? 陶行知认为:

“„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面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他说,“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而“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子里一样。

所以说“社会即学校”反映了:

1〉学校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即社会决定学校,学校为社会服务。

2〉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为了改革学校脱离社会实际的弊病,把学校办成促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力量

3〉陶行知把整个社会、整个人生都列入生活教育范畴,从而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终身教育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大教育体系即当今讲社会终身教育体系。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论。也是陶行知先生最早提出生活教育中基本原理和校训、什么是“教学做合一”呢?

陶行知认为: “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说明”

“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所谓„做‟是包含了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的意思” “教学本质是学习,而„学习‟也就是实践,学而后能教人。这一点,就是说教学做合一。”

所以说“教学做合一”实质是:

1〉“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为要避去瞎做、瞎学、瞎教,所以指出„在劳力上劳心‟,以期理论与实践之统一。”

2〉这一原理将“做”放在第一位、是完全符合“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认识论思想的。

3〉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意图之一是改变旧传统教育脱离实际弊端,又是为了把学生从视为“字纸篓,死读书,死教书”的教学转到重培养学生能运用„活的知识‟、有“行动能力”、有“生活力”“有创造力”的轨道上来。

(三)生活教育七大原则

根据陶行知在《生活教育之物质》一文提出的生活有六大特质即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人们给出生活教育的七大原则:

1.实践性原则

陶行知说“人类和个人的知识的妈妈都是行动。行动产生理论,发展理论。行动所产生发生理论,还是为的要指导行动。引着整个生活冲入更高的境界”。陶行知在这里明确知识来源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的认识规律,他明确指出“学习”就是实践,“教学做合一”的“做”则是更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

2.科学性原则: 陶行知说“教育必须科学……教育的内容也必须包含并着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否则不能前进。”“任何教师必须擅长一门自然科学,没有自然科学训练的,不配做现代的教师。” “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

3.前进性原则 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与时俱进”的,“要随时随地的拿些活的东西去教那些活的学生,养成活的人生”。抗战时期,陶行知提出:“拿抗战的生活来克服妥协的生活” 抗战胜利后生活教育陶行知提出“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

4.全民性原则

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大众的教育,大众自己办的教育,大众为生活解放办的教育。”陶行知提出“冲开校门、冲开村门、冲开城门、冲开国门”,实现“不论宗教信仰、种族、财富及所属阶级有何不同,男孩与女孩机会均等,男子与女子机会均等成人与儿童机会均等”的全民教育。

5.终生性原则 陶行知说“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生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是毕业;学习为生活,生活为学习。只要活着就要学习。” 陶行知提出终生教育的主张,要求人们活到老学到老,是难能可贵的,也符合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即终身教育学习趋势。

6.创造性原则

陶行知说:“我们要打倒传统的教育,同时要提倡创造的教育。”“创造的教育是以生活为教育”“我们的教育非但要教,并且要学要做,教而不学、学而不做、叫做“忘三”。我们要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 陶行知一贯反对死读书,死教书的旧教育,提倡活学活用的创造教育。他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7.全面性原则 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

表明生活教育的目的是根据社会人生的需要,促进身心手脑的全面发展,陶行知乡村教育五目标(“康健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到民主教育目的,(“民主教育应该是整个生活的教育……他应该是健康、科学、艺术、劳动与民主积成的和谐的生活,即和谐的教育”)及实践,都充分体现了体劳智美德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因为“生活教育”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四)生活教育七项措施

为实施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曾提出过各种各样措施,采取过多种方法。并躬行实践,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具体措施有:

1.要改造城乡教育,以培养学生“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活本领,使每一个乡村有充分的新生命

2.要普及全民教育,以达到个个识字,人人明理。

3.提倡普及科学教育,推广现代科学技术。

4.要改革旧的传统教育内容和方法,“教人发明生活工具,创造生活用具,运用生活工具。”

5.创办新型的试验学校,探索教育改革新路子创办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

6.要培养大批立志改造社会,改造乡村的新型教师队伍,这一教师应该是“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是一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满天下”,“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人。

7.创造适合国情,适合生活需要的大教育体系,使社会与学校打成一片,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打成一片,社会大学是这一主张体现。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特点及现实意义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对教育历史遗产批判和继承

1.陶行知反对旧中国的教育许多弊端,反对洋化教育;但不是全盘否定教育的历史遗产,也不是盲目排外。他的生活教育论是批判地继承了教育历史上的优秀遗产,即反映了世界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向,又充分体现了本民族的特色。

陶行知在总结生活教育12周年讲话时说:

“反对洋化教育的用意并不是反对外来的知识,我们对于外洋输入的真知识是竭诚的欢迎”;

“反传统教育也不是反对固有的优点,我们对于中国固有之美德是竭诚的拥护。”

“我们之所以反对洋化教育和传统教育,是要开辟出一条大路,让这半殖民地争取自由平等的教育可以出来。”

“我的生活教育思想,大半都是从资产阶级、大地主以及老百姓中的启发而来的。……有的是不能想出来的,是要群众动手才能看到。”

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杜威的教育学说有联系却又有本质区别

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学是儿童从做中学过程”

陶行知师从杜威,但对杜威教育思想有根本突破,将其思想翻半个筋头,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使教育得到解放扩大“教学做合一”中的做是“在劳力上劳心”。

3.陶行知对中国教育史优点鲜明继承

“教学做合一”是对“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学说批判吸收;大学目标“在明民德”是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改造;他批判继承提出了“集体主义的自我教育”及“集体生活自觉教育”教育原则;他提倡“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达者不意”

“富贵不能谣、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动”情操作为办学准则,体现陶行知为新教育矢志不渝的道德风范。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与现代“素质教育”关系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素质教育”相通之处。

1.教育目的相通:

“生活教育”是“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是“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是“遂民生保民族”的全面教育”

“素质教育”则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2.以人为本教育观相通:共同批判应试教育,传统教育的弊端。陶行知把“传统教育”称作“吃人教育”,“应试教育”带有传统教育的许多弊端,脱离实际,重书本,轻实践,忽视手脑结合的能力培养,违背了人的全面发展规律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生活教育”“他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他只要创造的考试,也就是他不教人赶考赶人死。”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指出“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变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状况。

3.从教育内容看二者有一致相通性

“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做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以营造具有“健康之堡垒,艺术之环境,生活之园地,学术之气候,真善美之人格”的“和谐教育”

《纲要》所讲素质教育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从教育方法看二者符合认识论思想

“生活教育”提倡教学做合一,“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指出教师“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三)生活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陶行知倡导“生活教育”是一份宝贵的教育财富,对现代各类教育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特别是对贯彻落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宏伟目标,中华民族教育事业伟大振兴更具现实意义。

我们应该“以陶为师”、认真学习和借鉴“生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锐意教育改革,不断探索创新。

首先学习“生活教育”创造和试验精神,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也需要一个创造和试验过程。发扬陶行知“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发现出来”的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其次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大教育观、“生活教育”不是教育界或任何团体单独办得成功的,除了需要大联合,还要把人的“心墙”拆去,才能与社会沟通,才能使人们的感情和态度,“从以前传统教育那边改变过来,解放出来”,今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也有一个“拆墙”的问题,否则影响教育改革深入开展。

再次“生活教育”提倡“为民族,为大众求解放,谋幸福,培养生活力。与今天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农村教育,终生教育息息相关,其内容博大精深,影响广泛。“生活教育”主张“现代人”要过现代的生活、就要受现代教育,联系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远程开放教育提上日程,学习“生活教育”对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具有深刻指导意义。改革开放为中国教育创造有利条件,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先进教育理论和思想,先进科技和教育技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第6篇

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旨在提升幼儿全面素质的提升,在对幼儿音乐教育中要注意从生活的视角去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本文重点阐述了用音乐丰富幼儿的生活、让音乐在生活中丰富化等,以此来提升对幼儿音乐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

幼儿音乐教育 生活教育

在人们的生活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音乐教育在教学中的应用一方面能够促进幼儿在音乐方面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随着家长对音乐教育重要性的提升,也在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倡导下,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幼儿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幼儿集体活动的范畴,更应该能意识到音乐教育和幼儿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使音乐教育能够真正的应用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为幼儿的生活展示更为广阔的空间,也让音乐教育能够真正回归到生活中。

1.用音乐丰富幼儿的生活

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对音乐家的教育,而是每个人都能够接受的教育。为此,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最为基本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幼儿具有音乐素质涵养,通过对幼儿的音乐教育来丰富幼儿的生活。通过对幼儿音乐的教育来让幼儿保持较好的规范性,并在幼儿参加各个活动中注重对幼儿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幼儿通过音乐学习能够具有一定的音乐欣赏以及运用音乐的能力。在新的教育课程理念中也重点培养幼儿的生活美、艺术美,以便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1在运动中贯穿音乐

幼儿在生活中都需要一定的运动量,每天两到三个小时的活动是最基本的需要,为此可以在幼儿园运动当中进行音乐学习[2]。早操和午操时培养幼儿动感轻快的音乐。在自由活动时让幼儿感受轻快优柔的音乐。让幼儿在音乐中度过每一天的欢乐时光。优美的音乐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儿对音乐感兴趣,也能够增加幼儿的活动的兴趣,也能够跟随音乐不同的感受来培养幼儿的情绪。随着幼儿对音乐接触的时间日益增长,幼儿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不仅仅表现在对新学的理解以及感受力方面,还在于能够善于用音乐表达自己此时此地的感受。

1.2在游戏中感受音乐

游戏是幼儿每天都接触的活动,每个幼儿都是天生的游戏高手。通过音乐教育能够更好的激发幼儿对情感的感受,能够使幼儿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可以真正的体现,并能够提升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可以在幼儿活动的地方设置一些幼儿感兴趣的音乐,比如是一些敲击音乐等。在幼儿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给幼儿播放一些音乐,让幼儿在音乐声中自由的进行活动。在幼儿游戏活动中贯穿音乐不仅仅能够对游戏起到丰富的作用,还能够让幼儿在游戏中明确自己在游戏中的角色,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3在学习中贯穿音乐

在幼儿学习中参加一些集体性的活动,在幼儿学习中不仅仅是从音乐课堂中学习音乐,也可以通过其他的课堂形式。例如文化课或者是美术课等中应用到音乐。通过音乐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其他学科的教学,还能够提升幼儿对音乐的感受,从而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4在生活中感受音乐

这里的生活主要是指幼儿在幼儿园活动中的生活,在幼儿日常的活动中可以有固定的音乐老师通过音乐对幼儿的活动发出指令,通过长时间音乐指令的训练,幼儿不仅能够在此养成良好的习惯,还能够提升对音乐的感受力度[3]。另外,音乐也可以应用到幼儿在上学、吃饭、午睡的各个时间阶段,这样通过长时间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让音乐成为幼儿生活中的一部分,从而更好的促进幼儿的成长。

2.让音乐在生活中丰富化

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中,生活对教育起到一定的作用,人们有什么样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教育状况。为此,在生活中寻求教育才能够理解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在对幼儿的教育中要从幼儿的生活入手,在生活中寻找与音乐教育的结合点,才能够真正起到较好的效果。

2.1注重生活中的音乐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幼儿在耳濡目染中接触到了很多的音乐,在幼儿的口中时不时的就能听到一些流行的歌曲。对于这些现象教师不必有意识的去阻止幼儿接触这些流行的元素,而是要根据幼儿的喜好将这些元素加入到幼儿的活动中,在活动中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音乐中的歌词进行改编,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丰富音乐的类型,也能够在活动中进一步提升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这些都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善于发现幼儿在生活中的亮点,通过音乐点缀幼儿的生活。

2.2善于发现别样的音乐

在生活中到处存在音乐,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生活在幼儿生活中的音乐。首先可以从幼儿随身的物品着手,让幼儿仔细聆听身边事物的声音,在活动中善于发现事物不同的音色[4]。然后再让幼儿熟悉的事物作为伴奏,让幼儿识别不同的音质,通过这种形式不仅能够提升幼儿识别音乐的能力,也能够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另外,要善于观察自然的声音,树木,鸟儿,这些大自然的声音是最好的音乐,要培养幼儿善于发现的视觉和听觉。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不仅仅是让幼儿学习一门技能,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幼儿健康的人格。

【结 语】

在对幼儿的音乐教育中要在生活中寻找音乐的本源,这样才能让幼儿体会到真正的音乐。这就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幼儿善于观察和聆听的良好习惯,在教育中切勿仅仅注重教育的结果,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发现音乐的过程,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申娟.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实践【J】. 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02)

【2】钮丽芳.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小班音乐教育的指导策略【J】. 教师,2014(36)

【3】王颖.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下的小学音乐快乐课堂【J】. 新课程(小学),2015(04)

简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德育价值 第7篇

一促进德育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 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他指出:“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 “过康健的生活便是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受科学的教育。”“过好的生活, 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 便是受坏的教育”, 陶先生从生活的矛盾斗争中看到了生活的教育作用, 认为“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与没有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 摩擦起来, 便发出生活的火花, 发出生活的变化。”陶行知先生始终阐释生活的教育意义, 认为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 通过生活来进行。而教育又能改造生活, 教育要与生活密切联系, 为大众服务。而这同样适用于德育过程中。

当前的德育工作者在进行道德教育时, 所运用的德育内容很多是脱离生活的, 尤其是脱离学生的生活。德育工作中很注重向学生灌输知识, 但却忽视了道德规范的生活性, 降低了德育的实效性。

根据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 道德教育要为生活服务。德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之服务, 才具有深厚的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所以, 学校德育在内容上要积极反映现实生活, 使德育真正为生活服务。学生通过亲身经历道德生活, 获得宝贵的生活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 更好地理解道德规范与道德准则, 丰富自己的道德情感, (1) 自觉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基于生活教育理论, 学校德育应更多地关注学生道德生活的需要,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积极为学生参与道德生活创造条件。德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会从身边发生的事情中寻找德育的内容材料,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加深对道德的认识, 提高自己的道德选择与判断能力, 不断将道德知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素养, 进而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习惯, 真正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二拓宽了德育的领域, 增强德育的开放性

陶先生的“社会即学校”思想, 主张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 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 “到处是生活, 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 亦即教育之场所。”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 同时也是教育的场所, 要运用社会的力量, 使学校进步, 动员学校的力量, 帮助社会进步。“社会即学校”思想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始终从整个社会着眼来考虑教育问题, 强调学校要与社会密切联系。

树立开放的意识。陶行知先生曾把传统的学校比作鸟笼, 学生的活动范围局限在学校中。而“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 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 把学生的学习范围拓展到社会中去。“‘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 德育过程只有与现实、真实的环境相互碰撞、相互作用, 才能形成真正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学校德育工作者要积极地树立开放意识, 摒弃过去封闭式的德育模式, 让学生在价值观念多样化、道德观念多元化中寻找到主旋律。

“社会即学校”的思想有利于拓宽现代德育的领域, 社区教育就是其中一个突出形式。社区教育从其本质上说是一种教育与社区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形式, 现代社区教育是一种区域性、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这种区域性的教育, 其基本任务在于沟通教育与社会的联系, 使“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 (2) 社区教育的使命, 在于用现代文明的生活指导改造落后的生活, 用积极的教育取代、改造消极的教育, 从而通过社会教育环境的优化促进人的社会化, 推进社会的发展。

陶先生“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即要求学校德育走出校门, 从封闭的学校走向开放的社会, 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品德。当前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 各方面的信息资源较多, 社会上的道德现象也较多, 这都是现代德育的发展所面临的大环境, 都会对学生产生各方面的影响, 这是无法避免的。要想更好地推动德育的发展, 学校德育要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 回到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去。要正确引导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 通过对社会道德现象的分析, 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充分动员各方力量, 努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 充分利用社会各方资源, 促进德育持续发展。

三推动德育由知性德育到践行德育的转变

陶先生认为, 传统教育注重机械灌输, 重视知识的教授, 脱离实践, 教师主导整个教学过程, 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 陶行知在提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同时, 又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主张。

那究竟什么是教、学、做?陶行知先生讲道:“在生活里, 对事说是做, 对己之长进说是学, 对人之影响说是教。”关于这一观点, 我们可以进一步加以阐释, 把对事说成是做, 就是“做”一定要有对象, 对某事、或对某人、或要达到某种目的;对己之长是学, 就是在外力作用下自己有所进步, 获得新知识或新思想;把对人的影响说是教, 即以自己的优势或力量影响他人, 这里的人亦可包括自己, 指以他人的力量影响到自己。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 其涵义就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 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道德是生活中的道德, 必须在生活实践中学习, 要重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展他们的能力和智力。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突出以“做”为中心, 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德育方法上体现了知行合一的辩证统一。

德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实践, 道德归根到底是实践的。然而当前在德育过程中, 学生耳朵听道德, 嘴巴讲道德, 但却做出许多不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关键原因是学校德育的知性倾向, 即把德育过程单纯看作是一种道德知识的传授过程。知性德育的方式非常重视道德知识的传授与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 却忽视了道德实践在德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很少给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 易导致学生缺乏积极性, 知而不行、言行不一, 造成德育的实效性较低。

当前我国正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逐渐改变以往“填鸭式”学习, 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提高。道德教育同样要积极推行素质教育, 德育工作者要积极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 注意启发诱导, 使学生不仅学会, 而且会学。在德育过程中, 要积极给学生创造条件, 让学生多深入到生活实践中去, 在鲜活的生活实践中不断提高对道德的认识与理解, 提高道德修养, 逐渐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 坚持“教、学、做合一”, 推动德育从知性德育向践行德育转变。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 内容丰富, 对我国德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德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陶先生的教育思想,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积极推进德育内容改革, 创新教学方法, 促进我国德育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 (第2卷)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633、288、634、289

[2]陶行知全集 (第3卷)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26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第8篇

一、源于生活

(一)、教学环境生活化

环境对语言获得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语言是在与人们交流中、在认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那么,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听说氛围和语言环境,对于英语学习至关重要。比如:(1)教室、办公室标牌双语化。如:Art Room, ComputerRoom, Music Room, Teacher’s office等等。(2)校园标语双语化。如:“Please keep off the grass”(请勿践踏草坪),“Keep the reading-room quiet”(阅览室保持安静) ,“Savewater”(节约用水)等,并配上生动的图片或文字,加以说明,让同学们了解其意思。(3)在教室里设立英语角、在学校橱窗里举办英语学习园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等。还可排练英语文艺节目,如排演小话剧,为学生尽量多创造一些说英语的机会,让说英语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英语,获得语言知识。

(二)、教学方法生活化

1.创设生活化情境

中学生性格好动,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参与表演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在学习关于“Festivals”这一单元时,我让学生结合自己实际生活,自编对话进行表演:“what is your favouritefestival?”“How doyou celebrate it?”“What about National Day ?”等。表演时学生自由组合,分工合作,适当地把课本知识进行拓展,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这样的情景中,同学们学习新知识更加积极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利用生活化情景

离开了生活实践,语言就失去了活力和创造性。我们现在使用的牛津英语教材,它的教学设计大多来源于生活,这就我们要结合实际生活,利用生活化情景进行教学。如在学习“school life”这一课文时,我让学生分为四人小组进行讨论:When do you get up?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Doyou have much homework every day? How do you like yourschool life? 谈论了自己的学校生活后,我说:Today,let uslearn what Millie’s school life is like。利用同学们熟悉的生活化的情景引入到课本知识的学习,让同学们感到课本知识其实来源于生活,我们应该从生活中学习。

3.教学内容生活化

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际的一种语言,它来自生活,并为生活所用。现行教材的教学内容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要以这些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为基础,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比如:牛津英语7B《Unit3 Road signs(交通标示)》这一教学内容就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左转、右转、直行”交通标示以及他们的英语表达。在英语教材中,处处可以看到生活的影子,教材来源于生活,我们要把教材与生活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知识。

二、用于生活

1.让课堂走向社会

教师要把课堂变成一个浓缩的社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学习语言。可以在课堂上采取“dialogue,free talk, oral practice”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尽情发挥,大胆尝试,使课堂成为生活语言实践的舞台。如:在牛津英语8A Unit3《Things to do in Beijing》一文中,我们学习了北京的一些名胜古迹,还介绍了到达北京各景点的交通方式。在课堂的“oral practice”环节,我提出以下三个问题:What places of interest in kun shan?What can wedo there? How can we get there? 由课本知识延伸到实际生活,让同学们谈论“昆山的名胜古迹以及使用何种交通方式到达”。以此达到巩固课本知识、操练口语的目的。

2.让生活融入课堂

我指导学生到生活的大课堂里去寻找更多的英语素材,学习更多的交流本领。如:收集英语信息:告诉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收集橱窗广告、路边招牌、专卖店门口的英语信息,把有价值的知识记载下来,如KFC(肯德基)、Bankof China(中国银行)、China petrol(中国石油)、Business Hours(营业时间)、Office Hours(办公时间)、Danger(危险)、Lostand Found(失物招领处)等。还有一些经典的广告词,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Good to the last drop.滴滴香浓,意犹未尽(麦斯威尔咖啡);Just do it.尽管去做(耐克运动鞋);Nobuying, no killing.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保护动物公益广告)等。通过收集这些信息,为学生多创造一些了解英语的机会,让英语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精髓。英语教学活动与生活密切相关,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把生活中的英语材料引入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中活跃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陶行知生活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 第9篇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他所建立的适应社会前进需要的理论体系, 其精髓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 “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指出:“从定义上说,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 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二) “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指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 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 便是盲目的教育。倘使我们认定社会就是一个伟大无比的学校, 就会自然而然的去运用社会的力量, 以应济社会的需求。”

(三) “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 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 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作为中心。

(四)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陶行知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 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 也无甚用处。并且, 没有道德的人, 学问和本领愈大, 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所以我在不久前, 就提出‘人格防’来, 要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 就是道德。”

二、当代大学生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到21世纪, 推动社会发展进程的历史重任当之无愧地落到了当代大学生的身上。如何客观地评价当代大学生呢?我们主要从思想道德面貌、专业能力、心理健康三个方面做一简单分析。

1)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经过多次调查, 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面貌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当代大学生革新意识强, 崇尚实事求是, 厌恶形式主义;“优胜劣汰”的竞争观念增强;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提高;自主自立的精神日见增强, 依附和依赖意识显著弱化, 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个人的潜能。这是他们的优势。但他们的道德失范之处却让人更为忧虑:价值取向迷乱, 将人生价值定位于自我, 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对立和分离;责任意识淡薄, 重权利的享有轻义务的承担, 重向社会的索取轻对社会的奉献;社会公德失范, 缺乏遵守社会公共生活规范的意识和习惯, 不讲礼仪、不守秩序、损坏公物、见难不帮;审美情趣错位, 将庸俗、调侃当作美来欣赏和追求, 甚至颠倒美丑。

2) 我国许多著名大学的校长们对当代大学生的专业能力达成了共识:当代大学生知识基础厚实, 学习刻苦, 勤于钻研, 这是他们的优势。但更多人认识到他们是被格式化的一代, 对学习没有兴趣, 更没有梦想, 埋头于试卷中却不能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自我意识强, 个性鲜明, 但通常表现出叛逆, 甚至会在无奈中走向玩世不恭, 不愿意上课更不听课, 而且自主学习能力极差;书本知识掌握得透彻, 却缺乏对知识进一步探讨的兴趣和好奇心, 对书本上的东西和别人的观点从不敢怀疑和反驳, 缺乏自信。

3) 大学是一个群居体, 为走向社会提供了锻炼的舞台, 而集体生活能力差的学生如不能很好地调试自己, 面对紧张的学习、激烈竞争的就业形势, 很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启示

从上述大学生素质可以看出, 大学生的教育脱离了生活、脱离了社会、脱离了实际, 造成了教育“远、大、虚、空”的弊端, 致使教育工作软弱无力。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加强, 不能削弱

陶行知在1919年7月指出:要坚持“全部发育”原则, “身体和精神, 要全体顾到, 不可偏于一面。”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状况下,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不偏于一面”就使得“道德是做人的根本”的重要性凸现出来了。生活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这为我国当今的素质教育指明了前进道路。

(二)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 只有积极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大学生才能通过大学的培养和教育, 拥有高尚的品格、精湛的专业技能、较强的沟通、组织、协调等社会工作能力。

(三) 大学生素质教育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

脱离学生生活的教育是无效的教育。素质教育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 这样学生才有接受教育的基础和愿望, 才能接受教育。陶先生认为, 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 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 我们就教什么。”思想政治教育要提供给学生的是德性的养成、人生的指导, 要给学生提供人生的方向和动力。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不仅要给学生灌输大道理, 而且还要从实际出发, 给学生以实际的帮助。

(四) 大学生素质教育要与社会紧密联系

陶行知先生指出, “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 学校里面的东西太少, 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 教育的材料, 教育的方法, 教育的工具, 教育的环境, 都可以大大增加, 学生、先生也可以更多起来。”学校必须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 否则把学生关在笼子里, 只能是“读死书, 死读书, 读书死”。

(五) 大学生素质教育要坚持“教学做合一”

对于如何通过教学做合一培养学生的品格修养。陶行知指出, “真正的训育是品格修养之指导。我们要在‘事’上去指导学生修养他们的品格。事应当怎样做, 学生就应当怎样修养, 先生就应当怎样指导。”作为学生应重视课本的学习, 但学习不等于背书, 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运用书本中的知识。衡量一个人品德好坏的标准只能是一个人的品德行为习惯。口头上讲得再好, 书上的内容背得再熟, 如果不按讲的和背的去做, 还是无效的。在“做”的过程中, 陶行知先生特别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他指出“劳动教育的目的, 在谋手脑相长, 以增进自立之能力, 获得事物之真知, 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要想达到这个目的, 非师生共同动手做事不可。”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理论,教育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语文的地位却在慢慢下滑,因为很多学校没有意识到语文的工具性,没有认识到语文的价值性。语文教学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使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才能够使初中语文充满“生气”和“活力”,真正的发展起来。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从小学起,学生一直在接受应试教育,教师也按照应试教育进行教学,利用分数来划分学生的好坏。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语文人才的培养,也阻碍了语文教育的发展。在这种应试教育中,学生是很难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的。学校只有改变这种教育思想,才能改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学校的语文教学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二)师资力量差

在学校,一些语文教师虽然有很多的理论知识,但是却严重缺乏实践经验。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师资力量差。师资力量不够雄厚,很多语文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科研水平都比较低,严重影响了语文的教学质量。语文教师没有一个专业的能力,就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不能对学生的语文的学习有帮助。因此,语文在教育中就没有一个很高的地位,严重影响教育的发展。很多语文老师没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没有很高的文凭。因此,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语文是一门语言性的学科,如果没有一个专业的老师来指导学生学习,那么学生是很难学到真正的知识的。教师的师资力量是学校的教学发展的基础。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学校的教学质量才能真正提高。因此,学校应该把师资力量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作用来完成。应该对教师进行计划建设,应该为语文教师提供不断进修的机会,全面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学校有了强大的师资队伍才能够使学校的发展更加的迅速。这样,教师才能为学生的语文的学习设计出一套科学化、人性化的学习方案。这样,语文的教学水平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才能真正提高。

(三)学习的困扰

很多学生在小学时代都是班里的佼佼者,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但是升了初中后,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却没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一些学生会在这样的环境里失去学习动力,整天沉迷在玩乐中。还有一些同学虽然也有一定的学习目标,但是却没有调整学习方法。毕竟由于学习环境和内容的差异,小学和初中的学习方法是不同的。没有调整学习方法,就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变得低下,学习成绩也不会提升。

二、初中语文教学引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措施

(一)进行教材改革

学校应该紧随经济和教育改革的步伐,能够不断对语文教材进行改革,使教材的内容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人文性,这样就能使课堂的气氛更加的活跃。语文的教学只有能够反映时代气息,具备人文化,才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教材的内容的丰富,会使语文的教学方式多样化,会使语文教学科学化。学生在教材中能够学习到先进的内容,有正能量的内容,就会使自己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不断的陶冶自己的情操。这样高职的语文教育才能够真正实现自身的发展,才能实现教育中的突破。

(二)构建生活化课堂

陶行知认为,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因此,生活化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他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与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初中的语文教学应该是贴近生活的,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初中的语文教学只有实现了生活化,才能真正改变教学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窘迫境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生学习课文时,教师引入的内容方式都要贴近生活,在课文的导入过程中还要做到自然贴切、新颖别致、紧扣主题,这是语文导入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要求。教师把语文的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后,就能扣住学生的心弦,能够集中学生的精神。

(三)解放课堂,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例如,学生在学习写作文时,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去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在冰雪融化时,可以引导学生到大自然找春,百花盛开时,组织学生郊游,金风送爽时,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原野,大雪纷飞时,带领学生感受冬日的寂静。通过这些方式,能够使学生对生活产生热爱,能够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总结出一些写作素材。

三、结语

语文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的阶段,是需要不断提高的一个过程。教学模式对语文教育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应得到学校的重视,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才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语文的教学才能真正的实现突破。初中语文教育的发展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阮兰妮.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启示[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9).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理论;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语文的地位却在慢慢下滑,因为很多学校没有意识到语文的工具性,没有认识到语文的价值性。语文教学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使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才能够使初中语文充满“生气”和“活力”,真正的发展起来。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根深蒂固

从小学起,学生一直在接受应试教育,教师也按照应试教育进行教学,利用分数来划分学生的好坏。这种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语文人才的培养,也阻碍了语文教育的发展。在这种应试教育中,学生是很难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的。学校只有改变这种教育思想,才能改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学校的语文教学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二)师资力量差

在学校,一些语文教师虽然有很多的理论知识,但是却严重缺乏实践经验。当前语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师资力量差。师资力量不够雄厚,很多语文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科研水平都比较低,严重影响了语文的教学质量。语文教师没有一个专业的能力,就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不能对学生的语文的学习有帮助。因此,语文在教育中就没有一个很高的地位,严重影响教育的发展。很多语文老师没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没有很高的文凭。因此,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语文是一门语言性的学科,如果没有一个专业的老师来指导学生学习,那么学生是很难学到真正的知识的。教师的师资力量是学校的教学发展的基础。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学校的教学质量才能真正提高。因此,学校应该把师资力量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作用来完成。应该对教师进行计划建设,应该为语文教师提供不断进修的机会,全面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学校有了强大的师资队伍才能够使学校的发展更加的迅速。这样,教师才能为学生的语文的学习设计出一套科学化、人性化的学习方案。这样,语文的教学水平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才能真正提高。

(三)学习的困扰

很多学生在小学时代都是班里的佼佼者,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但是升了初中后,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却没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一些学生会在这样的环境里失去学习动力,整天沉迷在玩乐中。还有一些同学虽然也有一定的学习目标,但是却没有调整学习方法。毕竟由于学习环境和内容的差异,小学和初中的学习方法是不同的。没有调整学习方法,就会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变得低下,学习成绩也不会提升。

二、初中语文教学引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措施

(一)进行教材改革

学校应该紧随经济和教育改革的步伐,能够不断对语文教材进行改革,使教材的内容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人文性,这样就能使课堂的气氛更加的活跃。语文的教学只有能够反映时代气息,具备人文化,才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教材的内容的丰富,会使语文的教学方式多样化,会使语文教学科学化。学生在教材中能够学习到先进的内容,有正能量的内容,就会使自己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不断的陶冶自己的情操。这样高职的语文教育才能够真正实现自身的发展,才能实现教育中的突破。

(二)构建生活化课堂

陶行知认为,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因此,生活化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他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与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初中的语文教学应该是贴近生活的,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初中的语文教学只有实现了生活化,才能真正改变教学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窘迫境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生学习课文时,教师引入的内容方式都要贴近生活,在课文的导入过程中还要做到自然贴切、新颖别致、紧扣主题,这是语文导入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精神和基本要求。教师把语文的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后,就能扣住学生的心弦,能够集中学生的精神。

(三)解放课堂,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例如,学生在学习写作文时,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去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在冰雪融化时,可以引导学生到大自然找春,百花盛开时,组织学生郊游,金风送爽时,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原野,大雪纷飞时,带领学生感受冬日的寂静。通过这些方式,能够使学生对生活产生热爱,能够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里总结出一些写作素材。

三、结语

语文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的阶段,是需要不断提高的一个过程。教学模式对语文教育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应得到学校的重视,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才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语文的教学才能真正的实现突破。初中语文教育的发展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阮兰妮.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启示[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9).

[2]任莉红.浅谈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类型[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2(8).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第12篇

生活教育理论为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 可以用三句话加以表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 生活所自营, 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从他的话语中, 我们可以领悟到,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 是教育的出发点, 同时也是教育的过程, 更是其目的和归宿, 生活和教育密不可分。

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审视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数学是从生活中来的, 就必须回到生活中去。 数学学科起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 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完善和发展, 同时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实践。 因此, 作为小学教学教师,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我们必须立足于生活这个学科之源,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让他们在生活的熔炉中锻造, 形成学以致用的良好的数学学科素养。

下面以我所讲授的《确定位置》一课为例探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视阈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的施教策略。

一、以生活化数学为旨归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来自生活, 也服务于教学。 只有和教学生活化, 这样我们的数学教学才能走出“唯应试、唯分数”的误区, 回归数学教学的本真。 为此, 我在讲授《确定位置》一课时, 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 让学生理解北偏东 (西) , 南偏东 (西) 的含义, 会用方向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能根据给定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上确定物体的位置, 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情境经历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

3.帮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种目标设定, 较好地保证了本堂课联系生活实际获知得能的基本方向。

二、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导入课堂教学

教师的课堂情境创设非常重要, 它不仅关涉学生对于本堂课有什么样的学习期待, 还决定了学生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获取知识。 而生活化的情境创设, 可以让学生有效唤起生活记忆。 为此我在讲授《确定位置》一课时创设了如下教学情境。

1.在学习生活中, 我们最熟悉的是教室, 在教室里我们可以用数对确定位置,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我们又会接触到大海、蓝天。 如果到更广阔的海洋或天空又该怎样确定位置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确定位置。

2.新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大的或者有趣的事件, 同学们平时关注新闻吗? 今天陈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则新闻。事件发生后, 中国护航编队立即派遣巡逻机勘查。 发现事发地的位置在这儿。 (课件演示事发地和中国护航编队的位置)

3.如果以 “ 中国护航编队” 为观测点, 你能用一句话向船长报告事发地的位置吗? (预设学生根据旧知会说出事发地在东北方向)

以“中国护航编队”这一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引入, 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本堂课的学习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思维场域。

三、调度生活体验激活思维自主探究

创设生活化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 还应该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巧妙设问激疑, 引导学生调度自己的生活体验,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使学生的思维在鲜活的素材中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进而能动地参与到探究过程中。为此, 我在讲授《确定位置》一课时, 设置了如下问题。

1.收到你们的信息护航编队出发了 ( 课件演示位置找偏了) , 他们找到了吗? 你们不是说是东北方向吗? (引发知识冲突, 促使学生深思)

2.在生活中, 要精确描述事发地的位置必须说清什么? 小组里交流。

(1) 角度。 课件出示角度, 学生再次尝试描述。

(2) 在生活中, 要确定具体位置, 除了方向, 还需要距离。课件出示比例尺确定距离。 这样我们就能准确找到事发地的位置了。

3.由于确定位置准确及时, 事件得到了及时处置, 最终圆满解决。 课件出示俄罗斯护航编队, 如果我们还以中国护航编队为观测点, 你能描述俄罗斯护航编队的位置吗?

4.对比小结。 观察刚才两个位置, 如果光说北偏东、北偏西, 我们只能确定在哪一区域或者说面上, 加上角度呢? (我们就能确定在哪条线上) 再加上距离呢? (我们就能确定在哪个点上) 这就是从面—线—点精确定位的方法。

整个探究过程有序而紧凑, 较好解决了确定位置的方法问题。

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知识来源于生活, 必然要回归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为了让学生迅速巩固所学知识, 更是为了让学生将“知”和“做”有机结合, 在讲授 《确定位置 》一课时, 我设置了如下巩固练习:

1.抢答;

2.想一想, 填一填。

上一篇:创伤救治下一篇:防止裂缝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