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经济范文

2024-07-21

统筹城乡经济范文(精选11篇)

统筹城乡经济 第1篇

关键词:城乡,县域,工业,城镇,农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原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基础上提出社会建设, 形成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意味着我国随着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已进入到一个经济快速发展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 需要特别重视和加强社会建设, 消除和破解各种社会矛盾。而在诸多的社会矛盾里, 城乡二元结构所形成的城乡矛盾已成为一个最基本、最突出的矛盾。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推进县域经济,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 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性要求。

一、城乡矛盾是当前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步伐明显加快, 但同时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继续扩大, 城乡二元结构日益强化, 突出表现为三大矛盾:

(一) 工业持续增长与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的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国家实行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发展, 全国工业经济活力得到释放, 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逐步步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从晋中来看, 1978年晋中工业总产值仅为10.1亿元, 改革开放以来, 晋中的工业生产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 2010年全市实现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是1978年总量的100倍, 年均增长率16.5%;1978年晋中农业产值仅为3.8亿元,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 全市农业生产保持持续较快增长, 2010年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82亿元, 是1978年总量的20倍, 年均增长率5.6%, 明显低于工业增速。

(二) 城市快速发展与农村发展滞后的矛盾。

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我国的资金及各种资源主要流入城市, 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迅速。而与此同时, 由于受财力的限制, 农村的基础设施投入不够, 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事业主要由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己办, 与城镇差距较大。全国有3-4亿农民未进入市场, 停留在传统的自然经济、落后的生产生活水平之下, 与日益现代化的城市之间距离越拉越大。“城市越看越像欧洲, 农村越看越像非洲”、“东部像欧洲, 西部像非洲”即是形象的比喻。

(三) 经济增势强劲与农民增收困难的矛盾。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广大农民并没能很好地享受到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在1997年至2003年的7年间, 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增加了532元, 平均每年只增长4%。2007年,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 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 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 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2010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23∶1, 晋中市城乡收入比2010年为2.82∶1, 虽然低于全国、全省, 但也呈扩大趋势。经济快速增长与农民增收困难的矛盾实际上就是效率与公平的矛盾, 农民增收缓慢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过去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 对收入分配公平兼顾不够。

上述三大矛盾简言之就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即“三农”问题。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面貌,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 也是难点之所在。解决“三农”问题, 需要我们自觉运用“事物矛盾的法则”, 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解决城乡差距, 促进一体化发展。

二、造成城乡矛盾的原因

城乡矛盾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错综复杂, 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既有客观, 也有主观;既有历史, 也有现实。最主要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农业生产方式的落后是造成城乡矛盾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的过程。生产方式及其变革, 是推动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国农村落后于城市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土地小规模生产经营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同工业化生产方式相比较, 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界的依赖程度要远高于工业生产方式, 很难产生大范围和深度的协作, 限制了人的交往而使农民眼界狭窄, 如时间观念淡薄、市场意识弱、合作意识差、法律意识不强等等, 导致农业生产低效增长, 农村面貌变化不大, 农民生活提高不快。统筹城乡发展, 必须从改革农业的生产方式入手, 以工业化的理念经营农业, 提高农业的规模化、设施化水平。

(二) 农村文化教育发展滞后是城乡矛盾持续扩大的重要原因。

由于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仍然相对滞后, 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上学难、行路难、看病难、饮水难、养老难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生产生活的主要障碍。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刚刚起步, 无论是覆盖面还是保障水平, 都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农村教育基础薄弱, 教育质量和水平还比较低。同时, 我国的教育体制设置和公共教育政策的某些偏差也是催生教育不公现象的重要因素。如现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收费高, 有许多农民的孩子念不起书, 还在继续“制造着”低素质的农民。这样下去, 所谓“三农问题”永远也得不到解决, 成为城乡矛盾持续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 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是造成城乡矛盾的体制原因。

造成城乡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现行的城乡“二元体制”是阻碍要素资源投向农村的最主要因素。我国现行的体制基本是城乡有别的管理体制。计划经济时期, 为了加快工业化建设, 国家一方面运用行政手段, 如通过强制性粮食统购统销和工农产品剪刀差, 将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积累;另一方面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以维持资本密集型城市大工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城乡有别的户籍管理、劳动用工和社会福利制度在相当程度上被沿袭下来, 尽管一些地方进行了户籍制度改革, 但因为隐藏在背后的社会福利等诸多因素, 需要支付的社会成本较高, 进展还不大, 因而城乡居民在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水平方面事实上的不平等还未根本改变。特别是城乡二元化带来的城乡居民间的教育、医疗、社会福利以及司法救济等诸多方面的不平等现象, 制度分割造成贫富分割, 已经严重影响了城乡社会的和谐稳定, 也日益阻碍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与进步。

三、树立“三农”一盘棋思想, 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要发展县域经济, 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必须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进程, 以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夯实和谐社会的基础。

(一) 加快土地流转, 规模经营, 推进农业现代化。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盘活农村土地资本、破解三农难题提供了金钥匙。要转变生产方式, 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 创新土地经营机制, 建立流转市场和平台, 采取土地入股、土地托管、统分结合、家庭农场等多种形式, 发展规模经营, 让有实力、有能力的人经营农业, 建设庄园, 改变由弱势群体经营低效农业的局面。要突出抓好现代农业发展, 用现代设施装备农业, 提高科技对农业增产增效的贡献率, 促进特色主导产业的健康发展, 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要注重培育典型, 大力宣传推广左权庄园经济、祁县西六支农业开发专业合作社等先进典型规模经营的成功经验,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引导农户自觉、主动流转土地。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突出抓好“513”工程建设, 鼓励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 解决农民就地离土就业问题。

(二) 通过移民并村、集镇建设, 推进农村城镇化。

要从城乡规划一体化着手, 按照“大县城、小城镇、中心村”三个层面的梯次布局, 通过集中财力、物力, 做大县城规模, 提高县城承载能力, 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使县城成为吸纳农村人口的中心, 占到一个县总人口的50%以上;根据城镇体系规划, 按照集镇产业特点, 分类推进小城镇建设, 大力发展城郊型、工矿型、生态型集镇, 提高城镇的承载能力。在中心村的建设中, 要坚持规划、建设和管理“一盘棋”, 在不断改善生活硬件的同时, 又要重视加强管理, 打造宜居环境, 建设园林村, 建立专业管护队伍, 使农民过上市民生活。不具备条件的偏远山村, 各级政府要积极探索城乡建设用地土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 统一思想, 统一政策, 统筹资金, 组织进行移民并村、产业开发, 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城乡统筹发展。

(三) 通过培训转移、扩大保障, 推进农民市民化。

农民离乡进城, 核心要解决就业和生活保障。要加快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以培训促创业, 以创业带就业, 提高劳动者素质, 使更多的农民进入二产、三产。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一体化工程, 加快推进农村新型养老、医疗保险全覆盖, 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医疗、失业、养老等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实现统筹发展。

(四) 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多方面原因, 造成了我国农业农村贫穷落后的局面, 尤其是中西部地区, 欠账更多。现在要彻底改变多年形成的积弊, 必须下大决心改革现有体制机制, 减政放权, 给基层更多自主权, 给农民更多选择权, 给工业化、城镇化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要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土地流转工作, 鼓励社会能人和企业投资设施蔬菜等效益农业, 进行规模化经营, 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积极探索推进户籍管理、村委改居委等方面改革, 降低农民进城门槛, 加快农民市民化, 使劳动者能更自由流动, 让更多的农民掌握专业技能, 更能从事多方面工作, 向二产、三产转化, 增加收入, 提高生活水平。要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更要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 发展农村金融信贷, 引导资源型企业投资农业领域, 实行以工补农, 形成全社会参与、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氛围。

县域经济发展与城乡统筹总结 第2篇

这次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_”以来全市农村和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安排部署“_”和20_年农村工作和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市委、市政府对农村工作和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历来高度重视,尤其是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做好“三农”工作、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五大突破”的战略重点,创新举措,真抓实干,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农民收入持续大幅增长,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农村改革取得阶段性突破,统筹城乡迈出实质性步伐,新农村建设晋星创建等经验在全省交流,走出了一条符合宝鸡实际的“三农”发展路子。农业农村的好形势,为我们圆满收官“_”提供了有力支撑,为迈上“_”发展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市委、市政府对“三农”工作和刚刚起步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是肯定的,人民群众也是认可的。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关注、支持和参与“三农”工作,并做出突出贡献的方方面面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慰问!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刚才,双忍和拴虎同志分别讲了很好的意见,请同志们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着重就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从思路、原则层面再强调以下几点意见:

第一,要持续提升“重中之重”这一战略思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大问题。从过去长时期的“基础地位”,到近几年的“首要位置”,再到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20_年以来,中央连续八年下发1号文件安排“三农”工作,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说明了“三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从宝鸡来讲,做好“三农”工作,事关“打造关天副中心、建设和谐新宝鸡”的目标,事关在西部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大局。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进一步强化“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切实做到“三个只能”:一是领导力量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县乡党委、政府要把做好“三农”工作作为重要的政治责任,用大量精力抓“三农”工作,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市级各部门尤其是涉农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农村”理念,全力扶持“三农”,合力推进“三农”工作。二是投入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各级要在财力投放上舍得拿出“真金白银”,做到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投入总量、增量均有明显提高。三是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小,更不能弱化和截留,尤其是给农民的实惠要无条件落实到位。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考核工作,确保“三农”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高效落实,真正体现“三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

第二,要牢牢把握“三化同步、统筹城乡”这一基本要求。党的_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中省农村工作会指出,现阶段突出强调“三化同步”,着眼点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补齐农业这个短板,同步推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同步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我理解,“三化同步”的实质,就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统筹城市与农村发展,实现城乡六个一体化。去年,我市统筹城乡工作已经拉开了帷幕,今年要借“_”开局和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关天规划实施一系列的重大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推进“三化同步”的着力点,切实抓好三件事:一是重点领域改革。年内要着力推进农村产权、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三项改革,全面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任务,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体制,并力争10万农民进城落户。二是统筹城乡试点。凤县、高新区、蔡家坡以及各县区确定的试点区域,要在探新路、树典型、出成绩、带全面上有实质性突破。三是县域经济发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既是“三化同步”的主阵地、着力点,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加速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纽带。从20_年底的数字看我市12个县区全部进入全省前50位,县域经济占比提升到46%。从实践看,发展靠前的几个县,无一例外都是工业强县和城镇化率较高的县区。今后,要把工业化尤其是园区发展、招商引资情况,城镇化尤其是县城和重点镇建设情况,作为考核县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推动区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同时,要继续扎实开展县乡村“争先进位”活动,推动有条件的县区向全省十强县、五强区迈进。各个县区都要树立赶超进位的雄心壮志,年内力争所有县进入全省前40位,力争有三分之二的县进入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即6个县列前20位。

第三,要始终突出促进农民持续大幅增收这一首要任务。20_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40元,虽然纵比五年实现翻番,但横向比较,比全国平均水平(5919元)低879元,在全省绝对值排第六位、增速排名相对靠后;同时城乡居民收入比(3.76:1)也高于全国的3.23:1,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较大。为此,我们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摆在“三农”工作的首要位置,确保年内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分析我市农民收入构成,靠惠农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和全省是一样的,我们也落实得比较好,去年转移性收入增长11.3%,占总收入的6.5%。财产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占比一直不大,去年增长9.3%,占总收入的4.6%。从工资性收入看,去年增长26.9%,占总收入的45.4%,是农民收入中增长最活跃、量级最大的部分。这几年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每年大体都在百万人左右,按照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后、工资报酬将大幅提高的经济规律,工资收入将会持续增长。尤其是随着东部产业转移以及我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农民就地转移就业者会越来越多,工资性收入依然是带动农民增收的重点。从家庭经营性收入看,去年增长16.9%,占总收入的43.4%。可以说,发展现代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壮大主导产业,增加家庭经营性收入,依然是农民收入中最稳定、最可持续的部分。实践也证明,凡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得好,农民增收就多、就快。去年我市农民收入增幅前三的凤县、凤翔和麟游、太白县(并列第三),特色主导产业都发展得好。因此,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促增收的重要基础来抓,坚持“三措并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一是上规模,重点抓好优质苹果、花椒、核桃、蔬菜“四个百万”和60万亩猕猴桃基地建设,继续抓好粮食生产和“菜篮子”工程,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千亩方、万亩园,以规模农业带动现代农业。二是提水平,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示范区,按照“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的模式,争创10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进一步加大农业实用技术的研究、推广和应用,不断提高农业的科技化水平。要抓好宝鸡农产品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推广“农社对接”、“农超对接”等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的市场化水平。三是强基础,核心是要认真贯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力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变“见水易涝、受旱易灾、靠天吃饭”的现象,不断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支撑。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渭河是宝鸡的母亲河,也是我市防洪的重点区域。省上决定从今年起用三年时间,投巨资实施渭河综合整治工程,其中涉及我市200多公里,总投资58.6亿元。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实施,及早把宝鸡渭河段打造成“洪畅、堤固、路通、水清、岸绿、景美”的黄金水道,在全省渭河整治工作中走在前列。

第四,要切实明确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这一重要目标。今年全市民生八大工程项目共571个、总投资41亿元,将重点向农村倾斜。要以新农村晋星创建为总抓手,突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扶贫开发和农村环境四个重点,在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社保、就业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给老百姓办一批实事、办一批好事,加快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今年要突出抓好三件事:一是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建设宜居家园。要大力实施“项目到村”工程,积极整合各类财政资金和涉农项目,不断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教育、卫生、社保等公共服务水平。二是推进生态创建向农村延伸,建设生态家园。要深入开展国家生态示范县区、环境优美乡镇和最美乡村“三级联创”活动,确保在全省率先建成国家生态示范市。要结合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化环境综合治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使农村卫生面貌有一个大改观。三是推进平安建设向农村延伸,建设平安家园。目前,农村社会深刻变革,各种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各类矛盾和风险日益增多,一定要高度关注和积极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要以创建全省最安全城市为契机,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强化基层基础,深化平安创建,抓好矛盾纠纷化解,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巩固和发展农村和谐稳定的好形势。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 第3篇

(一)假定前提

城乡社会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城市居民从事非农产业,农村居民从事农业。居民都是理性经济人,影响其行为的仅仅只是收入的多少。居民的纯收入由自身能力收入、生活成本和福利保障补贴三部分构成,即纯收入=自身能力收入-生活成本+福利保障补贴,可见纯收入与自身能力大小正相关,与其生活成本负相关,与其所获得的福利保障补贴正相关。这里的生活成本主要指城乡居民获得同等生活条件所需花费的成本,福利保障补贴是指同等条件的城乡居民所获得的国家福利保障等收入。其实,如果把生活成本小看成政府的生活补贴大,那么总收入=自身能力收入+政府生活补贴+社会保障补贴,这样就可以把政府给居民的生活补贴和福利保障补贴统一为居民的政策性收入。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自身能力收入都是在市场中实现的,因此可以把它称之为市场性收入。这样,居民的总收入就是由其市场性收入和政策性收入两部分构成。

(二)运行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作为两个不同的区域,所有的可流动的产品和要素都会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动流动从而得到有效配置。由二元结构和增长极等理论可知,城市在整个大区域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发展优势。基于外部经济、聚集经济等原因,厂商、居民以及资本等可流动要素资源向城市集中,以谋取最大利润和效用。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资源的时、空有效配置,实际上就是土地要素与其他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当实现社会资源的时、空有效配置时,可流动的要素和产品通过市场交换达到供求平衡,从而确定均衡的要素与产品价格;而土地要素则因空间聚集和其他要素与产品市场的均衡达到最佳利用,从而实现租金收入———土地价格的最大化[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成了生产经营的主体,各种机制的运行最终要表现为居民的经济行为(特别是生产经营行为),并要以居民的行为作为运动的基础。因为尽管土地、资本等要素资源也是城乡发展中的重要要素,但是它们都是由人来支配的,其价值都体现为其所有者的收入。因此,在城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要素中,最核心的就是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这种劳动力要素。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居民追求生产经营中的利润最大化,按最优化原则在各种约束条件的作用下配置家庭资源,参与农外就业、科技进步,参与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因此,在城乡发展过程中,城乡居民会主动自觉地把自己所拥有的要素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的地方。

起初因城市聚集经济的存在,人口不断集中于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城市土地供给严重缺乏弹性,导致城市土地价格不断攀升,再加上其他种种原因,致使城市聚集经济效益减少,甚至出现聚集不经济。而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边远地区土地的利用提供了机会,降低了城市土地的使用成本。由此可以预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聚集经济的下降,城市的部分居民和其他经济活动主体可能会向城外(农村)迁移,以减少成本,增加利润。总之,出于经济人的本性,不管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民,都会作出选择,使其收入水平达到最大。可见,在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主体对收入最大化目标的追求,会使主体在城乡空间上位移,最终实现居民城乡收入均等化,各种资源要素得到有效配置,居民是居于城市还是农村,只取决于主体的偏好,与其经济收入无关。

当然,实现这个目标是个漫长的过程。正如缪尔达尔和赫希曼所描述的,发展初期地区差距会日益扩大,从长远看地区间的发展将趋向均衡。这种设想也被稍后几年的威廉姆森的研究所证实,并被概括为区域发展的“威廉姆森倒U字曲线”或“威廉姆森法则”。但是,如果仅凭市场的力量,没有人能知道,包括威廉姆森本人,那种使地区差距状况发生转折的倒U形曲线的顶点何时才能到来。

由于居民的总收入由市场收入和政策收入两部分构成,市场收入主要由居民的个人素质、知识、技能等决定,政策收入则由国家对待居民所处区域(城市或农村)的公共产品投入和社会福利保障等政策决定。可见,居民的总收入与他们自己的能力有关,也与他们所处的区域(是城市还是农村)紧密相关。相同条件的城乡居民获得的政策性收入不一定相等。

由于农业的特殊性,一般而言从事农业的市场收入低于城市工商业的收入。通过劳动力的区域间自由流动,同一劳动者在不同区域将获得大致相同的收入,不然就会在城乡区域间迁移,也就是说这样就会最终导致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和从事非农业的收入一致。当然,这种收入与城乡总的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而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却又与政府的城乡规划水平正相关。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知:

1. 如果居民在城乡获得的政策性收入一致,那么,这时劳动者是居于城市还是农村,对其没有任何经济上的影响,仅仅是生活方式的偏好不同罢了。

2. 如果居民在城乡获得的政策性收入不一致,例如居民在城市的政策性收入大于农村时,那么,只有当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的收入大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并且之差不小于其城乡政策性收入之差时,城乡居民的收益差距才能缩小。如果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的收入小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或者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的收入大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但之差小于其城乡政策收入之差,那么,从事农业的居民就会往城市转移,但是没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居民与能力相同的城市居民相比则其收入可能要低,城乡差距将不会缩小,甚至有可能会拉大。

3. 如果居民在农村的政策性收入大于城市,那么,当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的收入小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并且之差等于其城乡政策收入之差时,即可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均等化。但是,如果当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的收入大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或者小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而之差小于其城乡政策收入之差时,则城市居民会往农村转移,直到其总收入均等为止。而如果当相同能力的劳动者从事农业的收入小于从事非农业的收入而之差大于其城乡政策性收入之差时,则农村居民会往城市转移,直到其总收入均等为止。

(三)结论

劳动力自由流动是保证相同能力的城乡居民能获得相同收入的前提条件,政府的城乡规划水平决定了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从而影响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政府对待城乡区域的政策对于城乡统筹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扩大或缩小城乡差距,提前或延后实现城乡的统筹发展。

二、城乡经济差距的现状及原因

(一)城乡经济差距的现状

在现实生活中,城市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向城市集中,而远离城市的土地并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土地价格也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我国城乡差距悬殊,目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并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2]。在人均收入方面,从1978-2005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差距由2.57倍扩大到3.22倍,绝对差距由209.8元急剧扩大为7 238元;如果用反映社会贫富程度的基尼系数来表示,1978年前我国基尼系数为0.20~0.24,1980年为0.33,1990年扩大到0.343,1994年突破警戒临界点0.4,2000年后达到0.417,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认为已经达到0.447;从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来看,1980年城乡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6.9%、61.8%,到2005年分别下降到36.7%、45.5%,两者差距由当初的4.9个百分点扩大到8.8个百分点;2005年中国农村地区年人均纯收入低于944元的仍有6 432万人。当然,这还不能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的差别。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没有涵盖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如果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医疗、教育、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最低生活费救济等等)考虑进去,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4倍~5倍,甚至是6倍[3]。

2. 城乡教育存在严重差距[4],具体表现为:一是原来的《教育法》对农村教育存在歧视。《教育法》规定,农民要负担教育附加费,而大多数城镇居民则没有这个责任;对义务教育学校的基建支出负担方面,城镇由政府负担,农村则要求由乡村负责,部分通过向农民集资解决。类似硬性规定对加大城乡间教育发展差距的影响不可低估。二是城乡平均受教育年限差距。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15岁~64岁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比城市的10.20年低了2.87年。这种差距主要在于人口中各种文化层次分布的差异,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具有高中及高中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重明显相对偏低,为8.46%,比城市低了35个百分点;而具有小学及小学以下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重又相对过高,为47.62%,比城市高出31个百分点。三是城乡教育投资差距。以小学生人均教育经费为例,2001年我国城镇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平均为1 484元,农村为798元,城镇是农村的1.86倍;初中生人均教育经费,城镇平均为1 955元,农村为1 014元,城镇是农村的1.93倍。在学生人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上,城乡差距更大:2001年我国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镇平均为95元,农村为28元,城镇是农村的3.39倍;初中生人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镇平均是146元,农村为45元,城镇是农村的3.24倍。四是城乡教育的层次结构不合理。城乡教育的办学层次是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之一。在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比初等教育多,初等教育的投入是地方政府的责任,中央政府的责任主要是投资高等教育。然而高等教育集中在城市并且在大城市,因此,农村的高等教育资源十分稀少。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由于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支持,普及九年制教育在广大农村都得到了实现,推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也使农村的基础教育和城市的距离有一定的缩小。但是,其教育层次仅仅限制在9年义务教育上,在高中层次和大学层次上的差异还是十分明显的。农村的高中教育与城市差距巨大,在大城市,一般都基本普及高中教育,但是,农村的高中入学率还很低,有的地方还在28%以下;农村不仅没有大学,就是农村孩子上大学的机遇也比较少。

3. 城乡消费差距有扩大趋势[5]。其主要表现为:(1)城乡消费水平差距拉大。1978年城镇人均消费支出405元,农村为138元,以后逐年扩大,到2004年,城镇人均消费支出为7 812元,农村为2 185元,农民消费在城乡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年下降。(2)城乡消费结构存在差距。恩格尔系数的差距大,1978-2003年,农村的恩格尔系数由67.7%下降为45.6%,而城镇的恩格尔系数则由57.5%下降为37.1%。(3)城乡居民衣着消费差距大,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更重视衣着服饰,从支出额来看,城镇衣着支出额从98.02元大幅度上升到567.05元(1996年),之后虽有下降,但仍维持在500元以上的水平,而农村居民衣着支出增幅一直不大,从30.86元增加到最高113.77元(1996年),之后降到100元以下。(4)城乡住房、家庭用品及精神文化生活差距也很大。众所周知,一般城镇居民的个人收入主要用于消费和储蓄,而农民的纯收入除此以外,还要有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如果扣除农民扩大再生产的支出,城乡差距将会更大。

4. 城乡差距还表现为[6]:(1)城乡医疗差距大。目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只有10%之多,80%以上的农民属于自费医疗群体。近几年,由于公共卫生供给短缺,医疗价格大幅度攀升,农村不少地方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2)就业差距大。城市劳动人口的登记失业率为5%,农村劳动人口的失业率没有人计算得出,抛开进城打工的1.3亿劳动力不算,留在农村4亿劳动力的利用率也只有50%左右。(3)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大。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在不断下降。

当然,在这些差距中,收入差距、消费差距是最直接的经济差距,医疗差距、教育差距、就业差距、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则是间接的经济差距,因为医疗差距、教育差距和政府公共投入差距都会影响居民的就业和生活,从而影响其收入。

(二)城乡经济差距悬殊的原因

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城乡居民自身素质、能力的差距较大,这体现在城乡教育差距上。但是除了居民个体的能力差异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城乡政策性收入差距造成的,但主要是城镇居民享有较多的福利水平和拥有较多的财产积累,从而具有更强的消费支付能力。

在实际的城乡政策上,确实也证明了这种城乡差别。另外,地方政府在追求地方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各地支持农业生产的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总体上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政府对农业支出的份额始终大大低于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投资政策系统不利于农业,这也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在我国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上,中央政府主要以纯公共产品的供给为主,由于农村社区的边缘性、生产的分散性及公共产品受益的区域性,各类物品和服务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的直接效用并不大;地方政府作为准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也没有相应地承担起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而是按照“公共产品的受益原则”将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层层下推,大部分的准公共产品,特别是“软”公共产品或者不能有效提供,或者最后由农民自己承担。这种农村个人产品和公共产品关系的模糊与颠倒是中国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之一。这具体体现在最主要的地区性公共产品供给上,如义务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水利设施、道路交通等实质上实行的是农村地区“自给自足”的政策。相比之下,城市公共产品由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提供[7]。还有土地征用制度也对农民存在着的明显不公平,农民合法权益被大量侵占。这些因素都是造成城乡差距的重要原因。

另外,城乡要素不是完全自由流动,这不但阻碍了城乡经济的更快发展,也阻碍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程度和步伐。

许多发展理论认为,劳动力从边际劳动生产率近乎为0的农业转移到非农部门,可以通过缩小两个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差别来缩小农村和城市之间的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一种重要机制。但是,现实却出现了劳动力流动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扩大的情况。蔡昉(2005)对此作出的解释是:如果劳动力流动不足以形成足够大的力量,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或者农村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或者甚至发生相反方向的变化,在劳动力流动发生的情况下,城乡收入差距也仍然会保持甚至扩大。林毅夫等(2004)通过估计迁移者对收入差距的反应弹性,认为迁移的确是一种缩小差距的机制,但他们同时也观察到,由于户籍制度的存在和沿海地区过快的发展速度,目前的迁移规模仍然不足以缩小现存的收入差距。

在城乡要素流动方面,从理论上讲,二元结构理论,只谈到了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转移,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却没有讨论城市居民往农村转移的问题。实际上,目前我们的人员流动主要是农村剩余人口向城市转移,并且这种转移还不是充分的、自由的,还受到很多的制约,劳动力的流动不是理论上的自由流动。因此,导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转移到城市,转移到城市的人口也不能完全享受到城市的同等待遇,致使转移人口拥有的农村资产没有退出来,没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另外,由于国家的土地政策等制度约束,城市的人口基本上不能往农村转移,导致那些在农业方面有专长和爱好的城市居民不能进入农村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这样导致了城乡人力资源都没有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由此可见,城乡差距悬殊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 城乡市场资源配置机制不完善,城乡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动,尤其是城乡劳动力要素流动受阻,得不到有效配置。

2. 城乡空间作用机制不能完全形成,市场主体不能根据市场收入在城乡自由选址,致使城市向周边农村在空间上的扩散步伐受阻。

3. 城乡公共产品投入机制不完善,致使在农村居民收入本已低于城市居民的情况下,农村居民获得相同生活条件的生活成本又大于城市居民,从而加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4. 城乡社会保障机制有欠缺,致使在农村居民收入本已低于城市居民的情况下,城市居民获得同等条件下的福利保障补贴大于农村居民,使本已在收入上与城市居民相比差距悬殊的农村居民雪上加霜。

三、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机制的构思

区域政策决定区域居民的政策性收入,影响区域的经济环境,并且也对所在区域居民的市场性收入产生影响。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城乡经济差距之所以一直这么大,甚至越来越大,原因就在于没有很好地对城乡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城乡的政策性收入不一样;同时,又不能使城乡要素真正的自由流动,尤其是劳动力的流动受到严重的阻碍,致使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配置,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难以缩小。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居民的差距,而且要充分利用城乡要素资源,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因此,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不能寄希望于某个领导或某个领导班子,不能指望行政命令来强制执行,而应该从问题的根本入手,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构建城乡共同发展、缩小差距的机制。总的说来就是应该允许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同时,统筹城乡政策,对城乡建设进行统筹规划。鉴于此,笔者认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机制”入手。

1.要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要素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让城乡要素资源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自发流动,实现收入最大化目标下的有效配置,使居民城乡市场收入均等化。

2.要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公共产品投入机制,使城乡公共产品均等化。目前主要是增加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以使农村要素资源能够得到更有效的利用,降低农村居民获得城市居民同等生活条件的生活成本,同时也为农村居民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从而使农村居民获取市场收入的潜力和能力得到改善和提高。

3.要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社会保障机制,使农村居民能够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民权利,获得相应的福利保障补贴。目前急需要做的是缩小、甚至均等城乡福利保障补贴。

4.要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城乡规划机制,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进行统筹安排、综合布局和指导管理,使政府站在城乡经济全局的视角来有效配置城乡要素资源,提高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使城乡居民收入逐渐提高,城乡经济差距逐渐缩小。

只要我们站在国民经济全局的高度,统筹城乡公共产品投入和社会保障,统筹城乡市场要素资源配置,促进土地流转,使城乡劳动力能够自由流动,同时统筹城乡规划,那么,城乡差距过大的问题就会逐步解决,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不久将会得到实现。

摘要:城乡要素流动和城乡政策对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就要从城乡市场资源配置机制、城乡公共产品投入机制、城乡社会保障机制、城乡规划机制等方面入手进行统筹。

关键词:统筹城乡,机制,城乡差距,区域政策,要素流动

参考文献

[1]吕玉印.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2]江永红,段若鹏.工业化、市场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1).

[3]常鹏宇,张信东.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

[4]裴竹梅.城乡教育差距与城乡收入差距[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6).

[5]杨剑.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分析[J].经济前沿,2006,(1).

[6]熊建.城乡差距到底有多大[J].招商周刊,2006,(24).

统筹城乡经济 第4篇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在处理城乡关系问题的实践经验上而提出的一个大思路、大举措,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性思维。为此,十六届五中全会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这就要求我们要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切实抓紧抓好。

一、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在“十一五”时期,要把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1.加大政府对农业增加投入的力度

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等政策实施力度。

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就要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要不断提高国家科技投入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的规模。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防控体系。

3.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必须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作为核心,大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管理。

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十一五”时期,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就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必须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经济制度的核心,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的各项权利。有条件的地方,农户在承包期内可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并落实到地块和农户。严禁占用基本农田挖塘养鱼、种树造林或进行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活动。搞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规划,引导农户和农村集约用地。加强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民宅基地管理,鼓励农村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推动新办乡村工业向镇区集中,提高农村各类用地的利用率。

2.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具体来说,就是:一要保护农民利益;二要保护粮食安全;三要减轻农民负担。同时,对粮食主产区农民实行重点保护,调整粮食补贴的范围和方式。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建立有效的吞吐调节机制,灵活运用进出口和国家储备等手段,稳定市场和价格。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必须打破地方封锁,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搞好粮食产销区的衔接。

3.完善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的各项配套措施 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在“十一五”时期,要具体做到以下几点:(1)改革和精简机构、压缩人员、节减开支、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精简乡镇机构、压缩财政供养人员、调整支出结构、节减经费开支,是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确保改革取得成功最重要的配套措施。这项工作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2)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加快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强化县级政府对本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的统筹管理。(3)建立健全村级“一事一议”的筹资投劳管理制度。为规范村级“一事一议”的筹资投劳管理,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4.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和创新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要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加快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抓紧研究制定农村金融总体改革方案。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要在完善治理结构、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支农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成效,进一步发挥其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作用。抓紧制定县域内各金融机构承担支持“三农”义务的政策措施,明确金融机构在县及县以下机构、网点新增存款用于支持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比例。采取有效办法,引导县及县以下吸收的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在完善运行机制基础上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作用,拓宽业务范围。农业银行要继续发挥支持农业、服务农村的作用。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农村新办多种所有制金融机构的准入条件和监管办法,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尽快启动试点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更加贴近农民和农村需要、由自然人或企业发起的小额信贷组织。加快落实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实行多种抵押担保形式的有关规定。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试点范围,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

5.进一步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

要按照党中央开展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要关心农村基层干部,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切实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推进农村法制建设,加强农村普法教育,搞好农业综合执法。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群众工作,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关心农村困难群众生产生活,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而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则更应摆到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十一五”时期,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1.建立健全公共教育体系

加大基础教育投入,不断提高其水平和质量,提升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水平,发展面向农村子弟的中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继续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中西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2.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着力完善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加强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建立起完善的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健全基本医疗服务体系。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4.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稳定计划生育政策和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强化文明教育,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提高农民健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

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十一五”时期,增加农民收入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收的积极性

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2.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重点是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二是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此外还要继续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3.全面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农村中学也要加强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教育。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竞争力的需要,进一步搞好农民转业转岗培训工作,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各级财政要大幅度增加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投入,采取各种方式,努力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资金的使用效率。广泛调

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4.全方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要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要繁荣小城镇经济,引导更多的农民进入小城镇,增强小城镇吸纳农村人口、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

5.切实做好农村扶贫工作

统筹城乡经济 第5篇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城乡统筹;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39(2008)02-0017-05

Path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private economy accelerating Chongqing 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

DENG Tao

(Chongq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Chongqing 400020,China)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Chongqing 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private economy needs to be further expanded and enhanced in order to play its role in solving the problems such as peasant-worker employment and social insurance,and narrowing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by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he ability and level of 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 should be consolidated in policies and governmental services of innovation incentives for the private economy.

Key words:private economy;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

经过直辖十年来的发展,重庆市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着积极的、重要的作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以及“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的确立,将为新阶段重庆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在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中,重庆的非公有制经济也进一步发挥其在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减少农村人口以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重庆非公有制经济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其基本目的是要消除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统筹城乡资源配置,增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在中西部探索一条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为全国推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作出示范。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质量,提高“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二是如何打破阻碍农民工身份转变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逐步减少农村人口;三是如何统筹城乡资源配置,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重庆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在以上方面发挥出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1.推动了重庆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过直辖十年的发展,重庆市非公有制企业经过了从经营管理家族化、产业规模分散化、涉及行业传统化、市场领域狭小化,逐步转变为经营管理现代化、产业规模集群化、涉及行业密集化、市场领域国际化。伴随着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运营效率的不断提升,重庆非公有制经济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截至2006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 851亿元,是1996年296亿元的5.25倍(见表1);占全市GDP比重也从1996年的24.93%提高到53.1 %。重庆非公有制经济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5.7%。在1996年到2006年全市累计完成的11 555.4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公有制经济完成6 028.69亿元,年均增长29.9%,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2.17%。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实交税金以年均22.6%的速度增长,到2006年,实交税金200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比重也从1996年的31.78%提高到49.5 %。

2.成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涉及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既有城市的非公有制经济,又有农村的非公有制经济,如直辖以来,全市98%以上的乡镇企业改制成了非公有制企业,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直辖10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为从业人员提供的劳动报酬总额以年均18%的速度增长,2006年达到660 亿元,比1996年增加534亿元,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从1996年的3 725元提高到10 900元。在农村,2006年全市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858.2亿元,从业人员达到215.5万人,乡镇企业支付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达到280.9亿元,占当年全市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的37.4%(见表2)。

3.解决了大量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非公有制经济是现阶段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非公有制经济包含农业、工业、建筑、批发零售、餐饮服务、交通运输和现代服务等行业,这些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巨大的劳动力需求。在统筹城乡发展中,非公有制经济改善了社会就业结构,成为全市吸纳农民工的主渠道。直辖以来,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以年均6.03%的速度增长,每年新增就业岗位27万个。2006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产业活动单位从业人员有605.7万人,比1996年增加268.43万人,占全市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73.15%,比1996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在扩大就业、保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见表3)。

4.推进了全市的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同样也离不开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既为非公有制企业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反哺社会、实践先富带后富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也为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战略机遇。无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上、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在破解农民增收的难题上,非公有制企业都大有可为。如农民的增收渠道之一是采用龙头牵动增收。目前在农民独立闯市场的能力还相对脆弱的情况下,通过龙头企业在农民与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把农民的分散经营与健全的社会化服务结合起来,形成“公司加农户”的模式,是解决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市有区县级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02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140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9家,全市龙头企业带动农户213万户,占全市总农户的29.6%,产业化对产地农民的增收贡献率达到42%。

二、重庆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途径

1.进一步做大做强非公有制经济,提高“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

一是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重点培育一批有专利技术、专利产品、特殊技术开发能力以及高新技术的科技型企业,鼓励非公有制企业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合作,增强企业的科技开发能力。建立并完善科技型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担保基金和社会风险投资,为非公有制企业科技开发、科研成果转化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

二是鼓励非公有制企业的股份制改造,通过参股、租赁、兼并等形式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各自发挥优势,共同发展,有利于非公有制企业实行社会化生产方式,克服发展过程中赖以生存的作坊、家庭式的小生产方式的不足;有利于筹集资金,增强资本实力;有利于采取现代高科技,发展技术含量高的产业;有利于产品更新换代和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三是大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能力。各级政府要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参与非公有制企业的调整,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的档次。对于重庆的非公有制企业而言,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高瞻远瞩,从长远利益出发,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着力打造知名品牌,增强自身实力,以此来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

四是大力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借船出海”和主动出击,非公有制企业可以从中低档加工制造环节开始,接受国外企业委托加工,从事贴牌生产;在有了一定生产经营的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出击,从事直接出口。充分利用我国非公有制企业产品成本低的优势,不断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逐步建立自己的品牌。

2.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解决农民工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非公有制经济,可以解决劳动力转移的就业岗位问题和必须的社会保障问题。即通过相关产业政策,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以此带动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同时,非公有制企业还要同政府一起,推进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提升劳动力素质和技能,以适应产业的发展和结构的提升。此外,政府要发挥其公共管理职能,切实使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得以清除。劳动力的配置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较高的效应,敦促非公有制企业履行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从而解决农民工“转移得出”和“留得住”,使农民工实现从“就业地转移”到“居住地转移”的过渡。

3.大力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重庆市非公有制经济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企业、不同乡镇的特点,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推进新农村的建设,增加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一是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各项事业的综合发展。要立足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农产品转化增殖、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等作用,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围绕做强做大主导产业、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及提升产业化经营带动能力;培育一批有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协调好产业化链条中各利益体的关系,实现利益体各方的共赢。

二是鼓励非公有制经济挖掘和发挥生态旅游休闲资源的潜力和优势。通过建立农业生态园、采摘园、农艺园、民俗村、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等“农家乐”方式和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带的建设,把新农村的发展与新兴休闲产业结合,带动新农村的发展。

三是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向农村延伸服务,大力发展现代农村商贸物流服务业,建立健全为“三农”服务的各类专业化、综合化和一体化的市场网络,进而形成以当地农村为中心的市场,以市场促产业、以产业带新村,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致富。

四是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到劳务经济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优化农村劳动力的资源配置,转移就业后的农村劳动力将其收益反哺到新农村建设中去,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加快重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对策

1.政策引导,进一步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城乡统筹生力军的作用

按照“一圈两翼”新的发展格局和“合理布局、分类指导”的原则,按照全市的“一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南、渝东北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引导发展具有地方资源优势和特色的产业、产品,突出本区域的产业特色和产品特色。在“一小时经济圈”,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重点发展汽车和摩托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建筑建材、房地产、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鼓励和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资源加工型产业、生态环保产业、服饰业、物流业、旅游业、咨询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大力发展都市工业,推进都市工业园(楼宇)的建设。渝东南和渝东北的非公有制企业,要立足本地的资源特色,大力实施能源开发、绿色生态资源开发和旅游资源开发。

2.进一步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切实解决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发挥统筹城乡作用的瓶颈

进一步深化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重要性,努力为其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服务环境、融资环境和社会环境。

在政策环境上,继续坚持对非公有制经济实行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垄断行业和领域、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社会事业领域、金融服务业领域等,通过不断扩大产业和领域范围,使非公有制经济逐步实现多种产业的发展。

在法制环境上,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切实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消除市场障碍,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进一步健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依法管理和规范市场经济行为,真正使非公有制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在服务环境上,进一步贯彻落实“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理念,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便利、宽松、透明、公正、高效的服务环境。大力发展社会中介服务组织,不断建立完善以资金融通、信用担保、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市场开拓、人才培训等内容的非公有制经济服务体系;加强科技创新服务,鼓励和支持相关机构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

在融资环境上,要进一步加大财政和信贷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信贷担保体系。拓展各种融资渠道,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和股票上市等方式,开展直接融资,将民间资金转为投资,积极创造条件设立各种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

在社会环境上,进一步宣传党和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宣传和表彰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先进典型,形成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

3.以创新提升非公有制企业的自身素质,强化其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非公有制企业要大力实施创新工程,强化内功,增强发展后劲。一是理念创新。非公有制企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自觉转变发展理念,加快创新发展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化品牌化和标准化,培养自主产权,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跃上新的更高档次。二是科技创新。要通过基础性、集群性的创新来提高生产率,开发新产品;积极参与各类工程研发中心建设,不断强化企业创新孵化工作;加大“产学研技术合作”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三是文化创新。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规范企业行为,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强化企业的“效益、责任、诚信”,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四是制度创新。着力完善产权结构和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通过激励机制和人才机制创新,以此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创造员工发挥作用的平台。五是管理创新。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管理水平,加大传统管理方式的改造,建立面向竞争、面向客户的管理模式,通过大力引进现代管理技术和装备,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构建现代化的企业。

统筹城乡经济 第6篇

关键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城乡发展

一、我国城乡发展与“三农”问题

(一) 我国城乡发展概况。

我国的城市地区历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调节方式转变、产业优化升级方面领先于农村地区, 这得益于其经济发展受历史资本主义经济影响, 国家对外开放优惠政策, 优越的地理区位, 较为成熟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条件。

我国改革开放, 尤其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 我们从城乡发展的实际效果可以明显看出:中国农村地区富余分散劳动力向城市集聚, 为城市发展提供廉价充足的劳动力, 与城市的物质资本、技术、组织土地等资源要素结合, 这样就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尤其是得益于改革开放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的发展。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实力、国际地位也相应地有了显著提升。

从2009年统计数据看, 外出务工仍以东部地区为主, 但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比重提高。 (表1) 在2009年, 农民工的外出流动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是中西部地区受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拉动政策措施的影响, 对农民工就业的吸纳能力增强, 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增加, 而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减少, 农民工开始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二是跨省外出的农民工比重下降, 而在省内务工的外出农民工数量增加较多, 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就近转移加快。但是, 从总体上看, 在大中城市务工的农民工收入水平相对较高, 所以外出农民工还是主要流向地级以上大中城市。

从外出农民工就业的地点看, 在直辖市务工的农民工占9.1%, 在省会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占19.8%, 在地级市务工的农民工占34.4%, 在县级市务工的农民工占18.5%, 在建制镇务工的农民工占13.8%, 在其他地区务工的占4.4%。在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占63.3%, 比上年略降0.3个百分点。

在这样的形势下, 整合城乡劳动力资源, 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双向流动市场, 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家乡创业、就业, 提供农业生产技术、职位培训、安置、激励机制, 是当前农村发展、城乡一体化的首要任务。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无疑将在这里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 “三农”问题需要“对症下药”。

我们应该看到:三农问题的实质是经济调节方式的转变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途径在于使农民自给自足, 分散的个体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 实现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 个人创造的价值转化为社会承认的价值。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资本论》揭示了一个真理:社会的分工协作促进经济调节方式的演化。

结合国内外农村发展历史, 总结中国城市发展经验、社会发展规律, 我们可以创造出中国特色的农村发展模式, 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2006年温家宝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政治经济学的一条基本原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所以, 农村地区要全面发展, 解决城乡发展的“长短腿问题”, 与城市并肩促进中国社会协调、有序、快速地发展, 首要任务是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提升农村整体的经济实力。

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借鉴列宁的思想, 主张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实行“合作社”、“股份制”等经济形式。邓小平在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面临内外困境的关键时刻, 借鉴列宁有关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的经验和对法国市场经济的认识, 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大跨越的新篇章,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此基础上, 新时期更要有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回归, 着力推进农业生产要素 (如, 土地、资金、资源) 的股份合作化水平, 农业劳动者的专业分工水平 (如, 密切企业与农户分工合作关系) , 以“以工促农, 工农结合”, 农业经济的发展来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发展协调, 农民的发家致富, 城乡共荣的和谐发展局面。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村民自治, 自主管理, 自愿参加获取经济收益的产业发展模式, 能极大地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与进步,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促使农民生活质量和收入提高。在我国当前转向依靠农村扩内需、保增长的时代背景下,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统筹城乡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破解三农疑难的良方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由于市场机制与政府体系都不是万能的, 市场经济越发展就越需要有合作社这类非常规的经济组织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及补充政府部门功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 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有效经营模式, 是破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进而实现城乡协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跨越的有力手段。

(一)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开启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马达。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也逐渐拉大序幕, 农民的经济实力、政治参与度和组织能力都有所提升, 文化信息渠道更加畅通, 现代农机科技的逐步推广使农民可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 这使得农民参与商业化市场经济的活动日益增加, 如何在此期间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 促进整个农村地区的经济进步呢?农民作为中国的弱势群体, 在受到国家政策法规保护的同时, 越来越感觉到建立非政府的自己的组织的重要性。随后, 农村非经济组织数量不断增多, 规模逐步壮大, 范围日益扩大, 活动也逐渐成熟规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就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

(单位:%)

资料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

资料来源:国研网统计数据库

据统计, 目前我国仅农民经济性非政府组织的数量已经超过15万个, 其中种植业占40%, 养殖业占27%, 加工运输业占18%, 其他行业占15%;组织成员达到2, 363万户, 占全国总农户数的9.8%。活动涉及领域包括农田、水利、种养殖业、加工、农业服务等方面。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 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促进城乡人口的合理分布, 有序流动, 缓解大城市社会、环境压力, 普遍提升人民的幸福度, 能很好地增进社会和谐与繁荣。

(二) 社会各方的“组合拳”推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1、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教育当先。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中指出, 人力资本是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在解释农业生产的增长量和增长率的差别时, 土地的差别是最不重要的, 物质资本的质的差别是相当重要的, 而农民的能力的差别是最重要的。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 , 提高农民的科教文化水平、综合素质, 增强农民参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之后与企业的谈判能力, 保障其应有的经济收益和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

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是参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创造个人美好生活的主体。因而, 我们要着力尽快提高农民的科教文化、道德思想等综合素质, 在提高其经济收入的同时, 逐步使其跟进城市的先进思想观念, 摆脱陈旧思想束缚, 形成与时俱进的对于个人、社会、消费、付出的正确认识, 提高其参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自觉性、积极性, 成为懂得用双手和智慧为自己和他人创造幸福的新型农民。 (表2)

以上的统计数据表明, 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低下,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短缺, 再加上农村相当数量的拥有较高文化水平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 外出就业的现状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要想在现代农业的大格局下, 真正发挥好有力保障农民切身利益的职能, 就要从其组织成员生产、经营、管理、技能等各方面素质的精益求精着手, 从根本上, 也就是要提高广大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技能和素质, 不断开阔农民视野, 使其统一思想认识, 形成合力, 提高参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 更好地理解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自身利益、对农村建设的意义。

2、政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引路人。

政府加紧制定落实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宏观政策、服务支持。严格对土地使用权的控制, 促进林业、水源、土地、矿产资源的节约与合理使用, 惩治违法占用土地、资源的行为;加强各种资产的清算力度, 使农村公有和私有产权做到尽量明细化, 依法规范管理企业与农民的生产经营行为;必须及时出台转型发展的配套激励政策, 以突破资源和制度的双重制约。以合肥市为例, 2010年合肥市政府加大对农民合作组织的财政奖补力度:对合作社的新加工项目给予补助;产品获得国家品牌, 高标准认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一次性奖励;对积极参加农业展销会的合作社据实给以参展住费、运费50%的补助;出台了70余项惠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植政策;此外, 一些强农、惠农政策, 如2010年的《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 (试行) 》也颁布实施。

3、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企业的互动。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要通过培训、内外部监督等办法, 强化自身的经营管理组织水平。推进农村土地的股份制改造, 把握时机重点发展以土地股份合作为导向的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就农户权益与义务等方面内容与企业及时定期加强沟通交流, 使参加合作社的农民能从农业企业商业化活动增长的经济收益中获得自身参股的红利。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要引导、鼓励农民进行农产品的集约化、规范标准化生产, 加快协助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优质农产品基地, 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绿色无污染农产品, 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新需求, 为企业盈利做足保障, 最终实现农户自身利益的增加。

熊·彼特指出, 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农民要获取经济收益的前提是实现农产品价值的市场认可, 卖得出去。公司自身独特的组织结构、运营方式在与市场对接中有天然的优势, 必然成为农民与市场有效对接的主要桥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又是公司与农户利益的协调者。

现阶段,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形式主要有“公司+农户”或者“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 通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这些组织模式在实现企业利润,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基于对经营绩效、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的考虑, 必定会通过组织创新产生出新的农业发展模式, 企业也要进一步创新经营模式, 以解决如何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基础上获取最大利益的问题。

我们知道, 从事农业生产经营销售的公司大多属于小规模的中小企业、乡镇企业。通过从事农业农产品经营活动的企业兼并, 增强市场集中度, 达到规模经济效应, 提高企业市场份额, 确保农业企业一定程度的垄断地位, 增强市场竞争活动的话语权, 维护农产品较高的价格, 同时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进而提高企业利润。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不断提高自身与企业谈判协商的能力为己任, 确保企业获利时即是农民增收时, 使农民看到参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与企业分工生产经营能够给自身带来更大的实惠。这就增强了农民愿意与各种农业经济组织、企业合作的积极性。这样也就促进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4、从社会大集体中收获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壮大的能量。

(1) 加大与城乡各类经济组织团体, 工业协会的交流合作。将地理环境、资源状况、主导优势农业产业相似的地区发展的优劣势与当地农业发展实际结合加以比较。对于其成功的经验虚心地有选择地借鉴, 对于其遇到的问题, 制定有效的防范机制, 在本地农业发展的实践中少走弯路。 (2) 加快推进科技下乡, 完善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 为农产品外销与农民所需产品的购进提供有利渠道, 更好地促进广大农户与市场的对接。 (3) 加强与消费者信息沟通, 及时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变动, 发掘新需求。具体办法有:建立合作社与消费者信息交流的网站, 通过网络加强与消费者的意见和需求的沟通;向社会公众公布合作社的献言献策、监督电话;合作社定期的组织一些人员进行消费者调查活动, 如在各大农贸市场、大型连锁超市、商贸中心街区发放调查问卷, 了解消费者的最新真实需求变动, 搜集整理信息, 及时与企业协商洽谈, 以调整农产品的生产经营结构, 为企业和农户增收做保障。 (4) 由地方政府领导, 农业科技能手、种养大户、知名乡镇企业领导牵头, 吸收引进外资, 改善农村当地生态、生产环境, 促进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化、农村经济的提升, 进一步吸引外资, 形成一种投资与农村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总结

现今,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村地区的面貌已经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连接城乡的道路交通网络不断增多扩展, 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有序地开展, 使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推进农村经济, 赶超城市发展步伐的条件在不断成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未来农业发展的广阔光明前景, 主动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大潮中来, 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合作, 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 企业在经济利益分配上要确保农户取得合法经济收益, 激励农民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 市场竞争力, 实现企业与农户, 城市与农村两个层面的良性互动, 共同发展。

对农村地区的建设, 国家也给予了更多的重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历届政府领导都很重视对农业的发展, 出台多种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 自2004年江泽民颁发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以来, 国家每年都会出台“一号文件”, 实施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强农惠农政策。加上社会整体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 农田、水利、农机、农业科技、农业信息网络的逐步推广, 出现了诸如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绿色农业、都市农业、立体农业、环保农业等新型的农业形态, 以往单门独户的“小农”经营模式将被农工贸结合、农产品市场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农业所取代, 这样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实现2020年小康社会建设, 2050年现代化目标, 需要统筹城乡发展, 在当前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快速发展, 广大农村地区发展较为滞后的现实面前, 我们要使中国巨人在社会发展征程上走得又快又好,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 就要尽快解决城乡发展的“长短腿问题”, 找到促进农村地区有效发展的思路、办法, 制定落实相应的体制机制政策。结合中国农村的不同实际, 积极开拓创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新的经营管理办法, 这对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城乡协调共进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湛中林, 李明水.深入推进统筹农村发展对策.江苏农村经济, 2008.1.

[2]邓心安.生物经济与农业未来.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3]李立坚.试论我国农村非政府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世纪桥, 2010.1.

[4]魏道南, 张晓山.中国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探析.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8.

统筹城乡经济 第7篇

1、科学理解统筹城乡发展的目的和内容

要全面科学地理解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发展, 就是要把城镇与乡村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系统中、摆在同一位置对待, 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到工业化和城镇化中综合考虑, 通过体制改革和资源要素结构的调整和再平衡, 扭转目前存在的“城市腿长、农村腿短”的局面, 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由此可以理解,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目的是要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

当前, 统筹城乡内容很多, 既包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也包括文化、政治建设, 既包括农民的生存发展, 也包括他们的基本权利维护。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而言, 我以为城乡统筹的主要内容是,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统筹土地资源利用, 统筹产业发展、统筹劳动就业、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统筹城乡社会管理。

2、准确把握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制度障碍

目前, 我国要实现统筹城乡发展, 有以下几个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 城乡二元制度改革严重滞后, 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目前, 我国城乡发展失衡的最突出问题是, 在生产要素流动上, 受城乡二元制度的制约, 生产要素呈现单向流动, 这种单向性流动有利于城镇发展, 不利于甚至损害农村发展。例如, 农村土地长期以低价被征用到城镇, 而农民的利益不能得到公平补偿, 承包地、宅基地也不能抵押和交易;农民工长期以低工资、无社会保障为代价, 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原始资本积累, 但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以及所依附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 使得进城农民工无法顺利转换为市民, 去公平分享城镇化成果。

第二,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农民消费能力增长缓慢, 适应不了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2000年, 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79∶1, 绝对差额是4027元;200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提高到3.22∶1, 绝对差额是7238元;2009年, 城乡居民收入比提高到3.33∶1, 绝对差额是12022元。受收入差距扩大的直接影响,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也在不断扩大。2000年, 城乡居民消费比为2.99∶1, 绝对差额是3328元;2009年城乡居民消费比为3.49∶1, 绝对差额增加到8760元。面对城乡居民收入、消费差距不断扩大趋势, 我国遇到的矛盾是, 一方面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高、增长速度快, 但消费倾向低, 他们将越来越多的收入用于储蓄, 导致社会储蓄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速度慢, 但消费倾向高, 他们有增加消费的欲望却缺乏购买能力。在当前我国急切需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情况下, 协调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关系, 已经成为调整需求结构的战略任务。

第三, 农村公共服务不足,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城乡发展差距大。在城乡二元体制还没有根本改变的前提下, 尽管国家财政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投入, 加强农村水、电、路、气 (燃料) 、房、网 (信息通讯) 等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和完善农村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基本养老、社会救助等公共服务制度, 但是与农民的需要、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当前, 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 都无法与城镇相比, 许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本应由政府全部提供, 但却是以农民为主, 政府只提供很少的财政补贴, 比如城市的道路、医院、图书馆是政府财政全额拨款建设, 而农村道路、医务室、文化站则是农民为主, 政府只给予少量补助。由此, 在“重城轻乡”财政体制下, 城市基础设施越建越好, 越建越豪华, 同农村的差距愈拉愈大。同城镇居民相比, 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供给质量较差, 导致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成本明显偏高, 这不但不利于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 也不利于扩大农村消费市场。

第四, 农村的金融制度安排既不利于农业农村发展, 也不利于扩大农村消费市场。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农村已经由以农业为主转向农业、工业、服务业并举发展的产业格局, 与此同时所有制结构也由单一以集体所有为主转向多元化发展的格局。但是, 为农业农村发展配套服务的金融体制改革却相对滞后, 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缺位, 商业性金融过度退位, 合作性金融制度安排不到位。使得农民、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比如, 自2007年银监会下发《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 到2009年末, 银监会共核准开业了172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其中村镇银行148家, 小额贷款公司8家, 农村资金互助社16家。但对于拥有3.5万多个乡镇、64万多个行政村、230多万个自然村的中国农村来说, 就根本无法满足农民的需要。当前, 一方面我国银行储蓄存款越来越多, 流动性过剩矛盾日益尖锐, 另一方面数以亿计的农民和数以百万计的中小企业贷款难。形成如此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城乡金融制度不统筹, 金融政策存在城乡歧视和所有制歧视。

第五, 城乡居民的公民权益不均等, 农民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在现行体制安排下, 农民从出生第一天开始, 就医、就学、就业、买房、养老等方方面面都与城镇居民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不公平, 就连选举权和工伤事故索赔权也存在着身份歧视。要实现统筹城乡发展, 实现城乡公民权益均等、身份平等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这是统筹的前提和基础。

所以针对上述问题, 在当前统筹情况下, 要高度关注、或者要严防有些地方政府利用统筹从农村“巧取”资源和好处, 尽量减少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成本, 形成新的不均等和不公平。比如, 以服务城市扩张和套取“土地红利”为目的, 利用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把农村土地以低价统筹进城, 却把人留在农村, 这样尽管“城池”扩大了, 但农民并没有实现市民化;利用现行财政“重城轻乡”、“城多乡少”的制度安排, 将不断增长的公共财政资源和金融资本更多地留在城市, 使得城市基础设施更加现代, 公共服务水平更高, 而使农村处于低水平增长状态。

3、明确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

围绕当前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问题, 基本思路是, 第一, 要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来降低农民的生存发展成本, 使他们能跟城里人一样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第二, 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 一个人多地少、资源稀缺的小农经济国家, 靠农民本身增加收入是不现实的, 必须开拓其他渠道, 其中包括转移支付, 美国、西欧、日本、韩国农民收入中, 政府转移性收入比重特别大, 比如美国每个农场得到的政府补贴收入占其农业经营现金总收入的40%, 韩国政府补贴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50%, 日本政府补贴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60%。目前, 尽管我国有以补贴为主要形式的转移支付, 但比重非常低, 今后应该大幅度提高政府对农民的补贴收入。第三, 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社会政治地位, 使他们能像城市居民一样获得尊严, 为此要全面清理针对农民的各种歧视政策, 制定改革方案, 设定消除歧视政策的时间表。

针对上述基本思路, 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 今后必须将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当前中国城市发展模式不利于农民工进城, 大城市太大, 农民进城成本太高;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太差, 产业支撑能力不足, 对农民缺乏吸纳力。下一步我国的城镇化, 一要加快大中小城市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动用工制度、住房制度等改革, 让进城农民工真正实现市民化。二要将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向小城镇, 加快这里的基础设施, 并改善公共服务, 以增加对农民工的吸引力。三要按照市场半径发展城市群。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 围绕一、两个特大城市, 通过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将周围的中小城市连接起来, 实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同城化, 产业布局分层化、同城化。

统筹城乡经济 第8篇

一、哈尔滨统筹城乡发展的必要性

受长期工农分割、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哈尔滨城乡差距呈扩大趋势,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与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互相隔离,城乡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遭到人为阻碍,这一切不仅造成了“三农”问题的日益突出,也大大制约了哈尔滨经济的发展。

(一)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日益扩大的收入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经济虽然取得了高速发展,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没有相应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1985年的1.7倍扩大到2007年的3.1倍;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现金消费支出差距从1985年的2.2倍,扩大到2007年的4.1倍。如果将农民的实物收入、生产性投入和市民的非货币收入等因素考虑进来,则目前的城乡收入差距达到惊人的6倍。这种现象在一些传统的农业地区尤为显著。以中部的安徽省为例,尽管近几年城镇居民和农民的收入水平都在提高,但农民收入的增幅已呈下滑趋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进一步扩大之势。而且,从一些政策性的非货币收入方面,以及生活质量、基础设施条件方面,城乡差距更为明显。

(二)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育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由于实行的是分阶段、渐进式改革,在农村和城市分步实施,加上传统体制的制约和政策的限制,逐渐形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市场: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城市和农村的市场经济发展明显失衡,两大市场之间存在着人为的阻隔和限制。农业和农村的市场组织化发育程度远远低于工业和城市,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存在巨大障碍。这既造成了局部地区的要素短缺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又造成了一部分生产要素的浪费,得不到有效利用或利用效率的低下。市场上所反映或传递出来的各种经济信号必然是残缺不全、扭曲失真的,市场价格机制配置资源的功能就会受到抑制。

(三)城乡二元结构制约了农业和农村发展

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与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逐渐脱节,形成互相隔离的两个圈子工业文明和科技进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还远远不够。一方面,农业和农村为工业发展、城市建设提供资金积累及其他资源,但却得不到合理的补偿,不能从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中获得相应的利益回报,自身的发展能力受到削弱。另一方面,城乡市场分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不能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需要,严重影响工业和城市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长期处在资金投入少、社会化程度和产出效益低、市场化发育不够的状态。长此以往,甚至会动摇农业的基础地位。

(四)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城乡差距在社会发展方面更加突出

从整体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大落后于城市;就农村内部看,社会发展又大大落后于经济发展。农村居民得到的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水、电、通信、交通等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服务,以及养老、医疗保险、失业救济等基本社会保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与城市居民存在巨大差别,尤其是城乡居民所享受到的教育资源的不均。农村社会难以实现文明进步,农民也很少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社会稳定也会受到影响。

(五)城乡二元结构是引发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内需不足主要表现为农村需求不足,而农村需求不足,主要是由农村居民购买力低造成的。农村需求不足或农民购买力低的根源在于城乡分割制度和“城市偏向”的工业化或经济发展战略,或者说根源在于没有统筹城乡发展。农村需求不足,使城市市场饱和与工业生产相对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不仅影响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利于提高工业化质量和效益,而且制约我国持续有效地扩大内需,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六)城乡二元结构制约了城市化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但城市化水平只有39%,哈尔滨只30%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多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低近50个百分点。从国际经验看,工业化的进程都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以此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全面快速发展。世界各国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当工业在GDP中的比重达到40%左右时,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基本达到50%左右。哈尔滨工业目前在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0%,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应该更高一些,但实际差距还很大。

二、哈尔滨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成因

(一)哈尔滨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现状

1. 初步建立了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加大了财政资金支农力度。

“十五”期间,市级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发展支出占全市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增加,做到了“两个高于、一个调整”财政每年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十五”期间,仅市本级对农业总投入就达6.7亿元,是“九五”时期的1.5倍,年均增长23%,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12个百分点。财政每年对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十五”期间,市本级投入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资金7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7倍,年均增长24.5%,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13个百分点。

2.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生产力布局,推动了城乡资源合理配置和城市优势产业向农村的延伸。

在全市范围内统一规划布局重大产业发展项目、重大公共事业项目和重大社会发展项目,制定了哈尔滨都市经济圈发展规划。“十五”期间,市区工商资本、民营资本进入农业农村86亿元。哈尔滨市县域已建成8个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14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作为承接市区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的平台。

3. 充分利用城乡资源互补优势,发展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

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经发展到1038家,资产总额1千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总额73.6亿元,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41.6%;实现利税比上年增长25.9%,涌现出销代收入超千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81家,产值、利税双超亿元的龙头企业20家。

4. 以粮食和畜产品为依托,利用城市资本拉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十五”期间,全市以粮食和畜产品为依托,先后上农副产品加工大项目73个,其中投资超亿元的项目14个。县域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5%,比“九五”末期提高5.6个百分点。县域畜牧业、养殖业总产值实现186.8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0.4%,率先在全省实现粮牧“主辅换位”。

5. 统筹城乡功能布局,推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十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九十多亿元,比“九五”期间增长近1倍。建设通乡通村公路1595公里;新建城镇供水工程32处、农村人畜饮水工程1600处,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1%;新建城乡住宅面积2170万平方米,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73%。

(二)哈尔滨市城乡统筹发展的问题成因

在二元结构的城乡体制下,存在的农业人口就业困难、农业农村投入少、县域经济薄弱和农民收入构成单一等问题,是导致形成哈尔滨市城乡差距的重要原因。

1. 农业人口就业困难,城市化进程迟滞。

哈尔滨较早在国内实行市辖县体制,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有相当比重。改革开放以来,哈尔滨人口的城市化水平总体处于上升状态,但上升的速度缓慢。2000—2005年,哈尔滨市农村劳动就业人员的数量只增加了5.95万人,平均每年仅增加1.19万人,年均增长0.4%。哈尔滨县域城市化率为28.0%,低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

2. 农业和农村发展投入规模偏小。

“十五”期间,哈尔滨市累计完成投资2280.5亿元,其中农业投资23.2亿元,占全市投资比重仅为1.0%,比“九五”时期下降0.6个百分点。

3. 县域经济发展薄弱,农民收入构成单一。

全市县域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5%,行政区域面积占全市的97%;常用耕地面积占全市的95%,而县域生产总值仅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2.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16.4%。从农民收入的构成看,2005年农民从家庭经营(包括种植、养殖)中获得的纯收入2903.4元,占其全部纯收入的72.5%,粮食种植、经济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二个主要来源。

三、哈尔滨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措施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要正确处理农民问题、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使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相适应。在制订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经济政策的过程中,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以考虑,切实在建设和投入上向农业倾斜,给农民以实惠。

(二)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城乡资源

尊重和维护农民的基本财产权利,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城乡资源。因建设需要必须占用农民财产,占用农村资源时,尽量不用或少用行政强制性手段,按市场规则,公平交易;要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资本市场,以及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享有公民的一切应有的权利,让农民凭借所拥有的农村资源优势,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缩小与城市居民的差距。

(三)确定区域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和重点

按强县、弱县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确定区域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和重点。双城市、尚志、五常为代表的强县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应是解决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有限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农民市民化问题(包括就业、社保等的城乡统筹)以及城乡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延寿、通河、木兰等弱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同时加快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要优先考虑的是发展中心小城镇,增强小城镇的聚集功能和辐射功能;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促进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

(四)统筹市区工业带与县域农业区的发展

除了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县(市)支持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充分发挥城市在资本、人才、科技和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把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作为促进“三资”进入农业的关键环节。各县(市)、区要从实际出发制订吸引“三资”开发农业的具体措施,特别是要做好哈市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农业农村的文章。

(五)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改“市管县(市)”体制为“省管县(市)”体制,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步实行试点,在经济强县中推行“强县扩权”体制;第二步在全市范围内实行“扩权强县”实行宪法所确定的省、县、乡三级政府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六)强化政府的调控能力

首先,要改变城市政府的形象,政府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必须统筹考虑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市民和农民,把城乡放在同等位置,甚至是农村优先的位置。其次,建立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府管理体系。要明确各级政府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机构调整,加强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公共产品供给、转移支付、制度建设等方面的职能与功能。政府应充分运用“政策干预”手段,将市场调节和政策干预结合起来,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倾斜政策,切实有效地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摘要: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哈尔滨市场经济的发育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导致了哈尔滨农业人口就业困难、农业农村投入少、县域经济薄弱和农民收入构成单一等问题长期存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尊重和维护农民的基本财产权利,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城乡资源,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强化政府的调控能力,将市场调节和政策干预结合起来,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倾斜政策,切实有效地加快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 第9篇

关键词:城乡统筹,商丘农业经济发展,有效途径,探究

伴随着城乡统筹试点的逐步展开, 我国农业经济又将实现跨越式发展。考察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历史逻辑, 不难发现:由长期剪刀差抑制农业经济的发展;演变到通过工业反哺农业来拉动农业经济的发展;直到现在将农业经济发展纳入到城市经济发展的体系内。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发展农业经济, 须明确这样一个事实:受到我国各区域之间在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性影响, 在展开城乡统筹实践过程中, 还应根据本区域的特性, 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农业经济发展途径。

综上所述, 本着以上农业经济发展原则, 笔者将就商丘农业经济的发展途径进行探讨。

一、城乡统筹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正如上文指出的, 城乡统筹的目的在于:改变以往将城市与农村经济隔离发展的态势, 通过将农村经济发展纳入到城乡一体化发展之中, 在城市与农村经济能量的耦合过程中, 实现农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其中, 农村经济又主要以农业经济的形态存在着。

由此可见, 城乡统筹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可以阐述如下:

(一) 农业经济产业化的要求

农业经济产业化可以被理解为: (1) 农业生产企业化; (2) 农业生产规模化; (3) 农业生产与城市需求形成有效的供应链。其中, 农业生产企业化在我国中西部地区仍然缺乏。将过去以农户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 转变为企业生产模式, 才能通过分工、协作的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考察农产品生产的“最小有效规模”可知:农业产品生产由技术因素所决定, 其最小有效规模偏大。为此, 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 方能在技术层面趋于最优经济效益目标。对于第三个方面, 则是城乡统筹的应有之义。

(二) 农业经济与城市经济互补性的要求

本文并不强调, 农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类型之间的严格分工。因为, 这

种严格分工将使农业经济发展类型, 被锁定在附加值较低的产业上。最终, 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然而, 城乡之间一定的经济互补性, 可以通过一种耦合联动, 推进各自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 在整体上增进了经济福利水平。

二、基于内在要求探究商丘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导向

上文已从普适性层面阐述了“城乡统筹对于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将目光转移到河南省商丘市的农业经济发展上, 还须进一步探究其目标导向。最终, 为商丘农业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的够建提供思路。

(一) 培育河南东部经济增长极

河南省的经济若要实现腾飞, 则需要省域各经济增长极所建构的节点, 在此基础上完成各节点间的线型经济覆盖, 最后在线型交叉中形成网状结构经济覆盖, 方能实现全省经济全面发展。因此, 商丘市处于河南省东部边缘, 通过联动本市农业经济发展, 将够建出河南东部经济增长极, 成为推动河南经济全面发展的关键力量。

(二) 建立沟通周遍省份的枢纽

河南地处中原, 缺少区位优势。从资源禀赋条件来看, 其农业产品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在全国面食加工行业中, 河南省也处于优势地位。在这样的比较优势面前, 河南省须通过商丘市的区位优势, 在该区域建立农产品深加工基地, 来开展与周边省份的经贸活动。

三、商丘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构建

通过以上两个部分的阐述, 有关商丘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构建, 如下:

(一) 建立外向型农业加工生产基地

建立外向型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 可以从两个方面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 (1) 满足河南省对农产品的需求。这一需求, 在本省经济发展体系内, 完成商丘农业经济能量的积累。 (2) 建立与外省市及国外的农产品供给联系。伴随着商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高效率的农产品加工、生产已无法被河南省所完全吸纳。为此, 须通过商丘市政府的农产品对外公关活动, 实现过剩产能的外部消化。最终, 获得农业发展资金。

(二) 完善联系城乡经济的物流体系

城乡统筹实则促进了, 城市与农村在产品生产与加工过程中的价值联系。其物化的外在表现则是:供应链体系。在加速资本周转的内在要求下, 惟有完善联系城乡经济的物流体系, 才能实现。在物流体系的构建中, 须把握这样几个技术要点: (1) 不改变原有城市与农村的物流体系架构; (2) 着重构建连接城市与农村物流体系间的节点; (3) 由于农村物流体系承担着农用物资下放, 及农产品上收的双重任务。因此, 与城市物流体系连接的节点应设计为两个。

参考文献

[1]赵奕凌.西部县域工业发展资金缺损的机制分析与对策[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9) .

[2]安永学.红古区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 2011 (6) .

统筹城乡经济 第10篇

【摘要】 区域性中心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规模上和结构上表现为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本文探讨了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如何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如何统筹城乡发展。为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关键词】 区域性中心城市;城乡统筹;关系研究

今天,在某种层面上,整个世界迅速都市化,从南极到亚马逊,城市性文化、社会与经济的触角已伸至星球的每一角落。因此有必要研究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本特征

1.经济高度集中、社会分工发达、产业结构优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区域人口、要素、经济活动的聚集点和枢纽,规模大,整体实力强,为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这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发挥其巨大的经济作用的基础。加之,社会化生产程度高,生产的社会分工细致,协作紧密,是专业分工协作最强的地方。并且这种分工协作不仅发生在城市的内部,而且蔓延到周边的农村地区或更远的地方,与农村及其他城市的分工和协作可以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能力、竞争能力和组织区域经济的能力。

2.科研能力强、人口素质高。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先进社会生产力和高等要素资源的聚集地,是区域人才、技术、科研设备以及科研交流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城市。同时,区域性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吸收创新能力和扩散创新能力,在引进区内外先进技术和向周边扩散过程中,发挥着承上启下、承外启内、合理嫁接、消化创新的作用。

3.基础设施完善、综合服务能力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应该具有便捷的城市内部及与外部联系的交通运输网络和快速的通讯方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交通通讯中心的功能。因此,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体系是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保证。

4.区域经济网络和城市体系的核心。区域性中心城市以具有一定地域结构、等级规模结构和职能结构的区域城市体系为空间载体,通过交通运输、信息流通、商务流通、产业合作等内在经济联系,不断与外部进行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换以及各种经济活动的“对流”,使区域形成相对稳定、联系紧密的多层次经济网络体系。而且区域性中心城市,还往往是行政权力机构的所在地,以及各种社会组织和团体所在地及其活动、交往的主要场所,并且其CBD经济活动和商务机构密度高,是区域经济的控制管理中心,是整个城市体系的核心。

5.聚集和扩散功能的强势性。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具有较强的聚集和扩散功能。美国著名的城市理论规划大师刘易斯·芒福德指出:城市作为一个封闭型的本质功能是将各种社会成分集中起来,并为它们提供一个封闭的场所,使之能最大限度地相互作用。对于聚集的功能,英国城市理论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形象地将此称之为“磁力”。当然,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聚集功能主要源于它的规模效应、市场效应、信息效应以及人才效应。

二、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市规划缺乏前瞻性思考。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城市规划不应该只是编制物质环境规划,而应该包括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设想、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及工程建设的综合性规划,它是城市发展的指南。尽管我国在城市规划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从总体上看,城市规划缺乏前瞻性思考,即使累次修编,仍不能适应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另外在以往的城市规划中,通常只把规划聚焦在城市的空间范围内,很少考虑到农村的发展规划。由于规划的不全面,缺乏前瞻性思考,导致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不协调,使规划成为一纸空文。

2.基础设施投入不够,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除了一些财力相对好的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外,我国绝大多数中等区域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落后,加之,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大,资金来源单一,且很不稳定。这严重制约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完善。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要合理配置,就必须要突出以知识为基础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在产业发展思路上存在偏差,第三产业总量不足,比重过低,特别是在大城市和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型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这种情况表现尤为突出,进而影响了城市的基本功能的完善和发挥,也对农村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城市规划面积与经济发展的不相适应。城市是财富、资本、人才、信息的聚集地,其发展速度远远要高于一个区域的平均水平,因此,城市的规划面积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影响,早期规划缺乏战略眼光,很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城市空间结构受到限制,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实力与辖区的面积更是不相适应,从而制约了城市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时,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区域之间缺乏合理的分工与协调。另外,在我国,各级政府是推动城市发展的主体,由于政府的参与,其结果是强化了城市的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而忽略了城市发展的其它功能。

4.“规模政策”制约城市的有序发展。依法管理城市是十分必要的,但我国对城市规模的严格控制,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明确规定“国家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这表明我国的城市政策是“规模政策”,往往这种“规模政策”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带来的新变化,致使城市发展只能循序渐进,要么是“违法”发展,要么就是停止不前。

三、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思路及路径

1.坚持“规划先行”,保证可持续发展。“规划先行”并非仅仅指规划走在前面,更重要的是要使规划成为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人遵守的规范,或者说要使规划进入法制的轨道。规划进入法制轨道,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保持规划的科学性。按照科学规划的要求,一是保持规划的全面性。把城市体量规划与城市经济规划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之更具可操作性,并起到避免重复建设、反复建设的作用。二是保持规划的前瞻性。至少要按照到2020年的城市体量扩张要求来制定规划,从而有效地实施建设用地控制,避免增加建设成本。三是保持规划的严肃性。应当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坚决克服规划执行中的个人意志和随意性。四是保持规划的高起点。为保持规划的高起点,可借助外脑来完成。

2.坚持实施原则,促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中,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在原则的指导下,才能更加有方向,才能更好地实现目标,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一是坚持“区域协调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经济全球化对本区域的影响,从本区域出发,充分论证本区域的内、外部区位条件,合理确定本区域在周边城区中的作用、地位以及与区域内其他中小城镇的关系,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突出本土特色;统筹城乡发展,对区域内城乡居民点人口分布、土地利用、产业布局、资源开发、环境保护进行综合规划,保证城乡一体协调发展。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和“文化多样性”原则。城市是为人服务的自然、经济、社会综合体,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人口多层次、多元化发展的需要,维护公众利益,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发展并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创造一个与自然有机协调的舒适、优美、方便和宜人的人居环境。三是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在战略的位置,将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规模严格控制在合理的资源和环境容量内;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建设生态廊道和绿地斑块,利用众多河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基地和集群,同时加强外围大环境生态基质的建设,形成具有山川、河流魅力、自然与人文和谐的友好环境。

3.打造标志性产业集群,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竞争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政策替代产业政策,促进同类或互补产业的空间集聚。抢抓机遇,当好周边城市、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一是夯实农业产业集群。根据本区域的特色农业资源,形成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突破传统农业模式,做好现代农业规划,引导农民和种植业者通过土地流转、拍卖等形式走集约化生产、经营的模式,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尤其是要以生态农业为突破口,发展高科技农业、观光农业和休闲旅游农业。二是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集群。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的心脏是文化经济,且文化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文化旅游经济。因此,旅游经济是当今世界最活跃的经济之一,也是城市转型为知识经济的关键。根据当地的自然人文资源,开发旅游线路,改善交通设施,加强与周边旅游资源联系,形成旅游经济圈。这样,做好、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对提升该地区的影响力,完善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生态型”的“人居”中心。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必须遵循三大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每一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想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就必须根据自身城市的资源特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美化优化生存发展环境,打造城市魅力文化,使该地区成为区域内外的“宜居”中心,“近者悦、远者来”的魅力之地,人们向往而聚的理想之城。

5.增强城市认同感,推动城市人口规模扩张。纽约上个世纪60年代城市“复兴”的成功经验说明,要想加快其自身的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增强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推动城市人口的规模扩张。(1)改革户籍制度,打破空间界限。打破城镇、农村的空间界限,改革户籍制度,统一以社区“居民”相称,实行“社会安全号”制度和城乡统一、平等、开放、竞争的就业制度及失业登记制度。并建立起与居民身份相一致的新法规,消除农村人口因变换称谓后所带来的后顾之忧,如计划生育、夫妻子女父母相互自由投靠、宅基地、土地、山林等,享受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等相同的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市民对城市的向心力和认同感。(2)按照国际标准,创办真正的“孵化器”。通过提供便捷、高效、一流的服务,吸引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那些持有高新技术专利的研究人才进入“孵化器”进行科学研究,经过一到两年(不能超过两年)的研发走出“孵化器”直接进入园区兴办产业,从而吸引更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知识工作者落户在这个地方。(3)通过教育、引导,转变农民思想。对那些祖祖辈辈居住在贫困山区且又脱贫无望的村民,应该通过思想引导,引导他们拥有新的思维去生活,走出大山,并通过职业技术培训就近落户城镇就业,开始新的生活方式。

6.提升城市文化魅力、活力和张力。城市是财富和文明的象征,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方面。要围绕打造城市的文化魅力,就必须要把握好该城市文化内在的特色性、对外的开放性、品质的时代性及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科学定位、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系统推进,力争建成一批具有标志性的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和工程,培育造就一批以人文旅游资源为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的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文化素养,以吸引更多的人来该地旅游、投资、定居。

参考文献:

[1]王志章.“知识城市”与“城市创新引擎”[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3):4

[2]王志章.全球知识城市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新路径[J].城市发展研究,2007(3):14

[3]海默.《中国城市批判》[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1

[4]袁国敏.城市核心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J].统计与决策,2004(3)

统筹城乡经济 第11篇

城乡统筹战略是解决城乡矛盾, 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和平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了将近二十年, 中国的GDP于2012年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在世界舞台越来越有话语权, 世界各地到处都可以看到大量的中国人出去旅游和购物, 世界对中国越来越熟悉, 中国人在世界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变。同时, 我国也应该保持清晰的头脑, 我国的人均收入还是比较低的, 尤其是人均可支配收入更低。地区之间收入不平衡很明显, 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收入差距较大, 如何缩小城乡差距, 统筹城乡发展是关键, 城镇化建设是重要举措。随着城乡统筹战略的强力推进,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符合地方特色的产业得到了大力发展, 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大量的农村人才返流回乡就业或创业。针对这一现象, 作为地方政府要深思利与弊。建议根据地方经济与产业特点, 充分市场调研, 分析人才需求类型及数量, 统筹规划和配置人才资源, 防止人才隐性失业。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农村人才的概念

本文界定的农村人才是假设人才的出生地在农村, 并且在农村完成了相应的学历教育;农村还有自己的亲属和朋友;对农村条件比较熟悉, 至少对农村环境不厌烦的社会人。从这假设出发, 根据科学人才观的要求, 准确把握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即: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 能够运用知识或技能进行创造性地劳动和为“五个文明”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因此, 农村人才可以这样界定, 农村人才是指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知识或一技之长、能够带领农民致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劳动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农村人才既包括农村行政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 也包括农村实用人才。

2.2 农村人才返流

农村人才返流的概念是在上面界定的农村人才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本文的农村人才返流是指原先在农村从事工作, 有一技之长, 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到城市务工的农村人才回乡就业或创业的事实。或者从农村出去的大学生回乡就业或创业的事实。

3 农村人才返流对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分析

农村人才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有一技之长, 并且熟悉和适应农村环境, 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生力军和重要的智力资源, 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农村人才返流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资源和活力。

3.1 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缓解了农村“空洞化”

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 需要大量的人才做智力支持, 农村人才返流能够有效地弥补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人才缺口问题。大多数农村人才长期在城市工作有相当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资源。他们回乡不仅带来了知识和技能, 而且带来了劳动力、资金、信息、经验等生产要素。农村人才回乡要么就业, 要么创业。对于就业型农村人才来说, 他们有丰富的城市工厂工作经验和工作技能, 他们的素质比较高, 上手很快, 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加快了农村龙头企业的发展, 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对于创业型的农村人才而言, 他们在城市里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掌握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一定的人脉和信息资源, 他们整合各种生产要素, 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比如养殖业、种植业等。同时在国家对农村大力扶持的政策指导下, 他们搞起了生产合作社、生产互助组织, 充分地利用了土地和人力资源, 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吸来了大量的农民工回乡就业, 缓解了大量的青壮年人才流失, 留守儿童, 空巢老人无人照看等社会问题, 缓解了社会矛盾, 增加了农村社会和谐元素。

3.2 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有效地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

农村人才返乡后, 一般不会从事以前那种简单的生产劳动, 他们由于有经验和技能, 有文化, 有思想, 受到了城市文明的熏陶, 他们能够顺应时代潮流, 能够领悟国家政策, 在家乡办起了具有城市气息的商业和产业。办起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超市、餐馆、酒吧、KTV、网吧等商业;还办起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大棚蔬菜特色企业、农产品一条龙产业、畜牧业一条龙产业等乡镇特色企业, 充分利用了地方资源, 承包了土地、水域、山林, 办起了旅游业、养殖业、旅游地产业等, 使农业生产向产业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改变了以前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比如, 那些高耗费高污染的水泥厂、纺织厂等。现在主要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 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比如把橙子加工成生态橙汁等。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 蓝蓝的天, 洁净的水, 清静的环境, 怡人的自然风光, 这些都是城里人所向往的, 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 道路交通的畅通, 农村人才抓住了这一机会, 在家乡大力发展旅游、农家乐等服务业, 有效地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

3.3 促进了城乡文化的融合, 农村的文化气息越来越浓

以前的农村天一黑, 大家都关上门, 村子一片漆黑。现在可不一样了, 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 农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村村通了公路, 有了更多的基础设施, 村民居住在政府修建的新农村社区里, 大家有了更多的交流和接触, 大家的文化生活也丰富了。农村人才回乡带来了城市的文明, 带来了城市人的文化生活, 促进了城乡文化的融合。大家在一起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比如跳坝坝舞、扭扭秧歌等, 农村的文化气息越来越浓。

4 农村人才返流会出现人才隐性失业, 影响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农村人才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生产力, 是农村经济建设的主要生力军。他们不仅拥有知识和技能, 而且他们熟悉农村, 热爱农村;他们了解农民, 热爱农民;他们大多数了解农业, 热爱农业。农村人才返流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作为地方政府要根据地方产业特点、地方产业类型和产业布局, 做充分的市场调研, 分析人才需求类型、结构和数量, 正确引导农村人才回流, 适度控制人才回流类型、结构及规模, 防止农村人才出现隐性失业。如果没有有效把控, 不仅会导致农村人才资源闲置或浪费, 还会影响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近年来, 很多地方政府出台了很多吸引人才回流的优惠政策, 致使大量农村人才返流, 出现沿海用工荒、内地人才浪费等人才配置不平衡现象。

5 结论和建议

农村人才返流是一种正常的劳动力流动现象, 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 也将是一种经济现象。随着城乡统筹的不断深化, 城镇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的步子逐渐加快, 当城乡差距逐步趋无的时候、当农民平等享受消费公共资源和社会福利的时候, 农村人才返流更为明显。作为地方政府, 一方面要认识到农村人才返流对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 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转变了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 活跃了农村文化氛围, 保证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另一方面, 作为地方政府, 要有大局观念和全局观念, 正确引导和配置农村人才资源, 防止农村人才隐性失业和农村人才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杨家栋.农民工返乡的辩证思考[J].学理论, 2010 (04) .

上一篇: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下一篇:生命的蓝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