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创造课型

2024-06-30

小学美术创造课型(精选7篇)

小学美术创造课型 第1篇

笔者认为, 教师在美术创造性活动中应关注下列各点。

一、注重美术创造性活动“情”与“趣”的培养

1. 在日常生活中逐渐丰富学生的内在存储

学生在头脑中储存的图示越多, 他们可以想象和创作的内容就越丰富。因此, 教师应通过组织看动画片, 欣赏各种动物、植物和人物的图片、卡通图案, 外出参观、春游等活动不断积累学生的内在储存, 提高他们观察、发现、表现的能力。比如学生在看完科普影片《海底世界》之后, 画出了海洋中各种各样的鱼, 还进行了自己的创作, 设计了形态、功能各异的海底设施;看了动画片《猫和老鼠》后画出了“机灵的小老鼠”“猫变聪明了”“小老鼠的新家”等等。这些画情节和动态特别明显自然, 线条色彩简洁明快, 学生的创作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而且在创作的时候学生还表现出了特别高涨的热情。“学生绘画是他感知事物、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留在纸上的痕迹, 无论对涂鸦阶段的学生, 还是象征阶段或略图阶段的学生来说, 这种痕迹都有具体形象和可视的特征。”逐渐丰富他们的内在储存对创造性美术活动的开展是一个很好的准备阶段, 只要有储备可以提取, 就不怕无从下笔。

2. 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情感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把情感和愿望融入到自己的创作当中, 比如一个小朋友画的一幅“花儿好看我不摘”, 画面上的公园一角有各种争艳斗丽的花儿, 但花坛边撒落着几朵在哭泣的花瓣和花蕊。学生在欣赏了公园的美景之后, 结合教师平时的教育, 就萌发了对花木的感情, 用创作这样一幅图画的形式, 来表达他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倾注和表达了自己对爱护花木的心理感受, 捕捉到那些为他们这个年龄所认知的事物的个性, 创造出适合他们特点的美术作品。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知毕竟是有限的, 但他们感受周围生活的心情是急切的, 我们教师要不失时机, 对学生进行美好情感的引导, 从他们的作品里反映出健康向上的思想意识, 也为健全人格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3. 创设优美的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的空间环境

开展创造性美术活动的环境也很重要, 一个经过精心的规划和布置, 整齐、清洁、有序且充满童趣和感情色彩的优美的环境, 可充分唤起学生的创作欲望。平时可以同他们一起讨论并动手美化环境, 郊外散步时把一些诱人的小东西带回来, 种一些植物, 放置一些卵石、贝壳。学生从废旧杂志上剪下的图片, 把它们钉在墙上, 或者粘到剪贴簿上。这样的过程这样的环境, 可以使学生视觉灵敏, 学会选择性的观察, 还可以使他们的创作源泉无限拓展。

4. 加强美术作品欣赏对学生美术创造性活动的熏陶作用

农村的学生无法像市区里的学生那样有很多的机会参观美术展览、画廊和博物馆, 但教师可以为他们准备一些美术画册, 供他们浏览。还有现在镇级及以上小学大多已开通宽带网络, 教师可以事先收集一些有关学生美术创作作品展示的网站, 让学生进行观察、欣赏和讨论。让学生知道别人是怎么构思的, 是怎样表现自己的情感的, 怎样把握色彩和造型的, 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创作的眼界和思路, 也使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得到了激励。

二、传授和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

在美术活动中, 教给学生简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是美术创造性活动开展的基础性要求, 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表现能力的重要手段, 没有这方面的基本训练, 一味让学生去表现、去创造是不切实际的。所以, 应当重视美术教育的基础训练在学生创造性活动中的地位。教师应向学生传授和培养下列必要的技能。

认识绘画和手工工具及材料的名称、性能和使用方法。

学会简单的造型方法。

认识并学会初步使用色彩。

初步学会合理安排画面。

运用材料, 学会剪、贴、折、团、搓、捏等手工技能, 掌握组装制作简单的组合玩具的能力。

学会简单分析和评价自己与同伴的美术作品。

因为学生的表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这些基本创作技能的训练当然是必要的, 学生在具备了这些最起码的表现能力之后, 才能在这基础上进行提炼和分类, 进行重新组织和加工, 便能反映出他们心中构思的形象。

三、科学地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1. 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美术创造性活动内容

在选择创造性美术活动内容时, 教师应当在内容安排上既要考虑到由浅入深的连贯性, 又要考虑到学生认识客观事物、掌握表现技能的顺序性, 当然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也是要做到心中有数。就高段学生绘画创作而言, 他们观察事物比低段学生更加细致, 能注意到事物之间的关系, 并可识记物体的许多细节特征, 而且形象较为具体并带有强烈的主观倾向性。所以对高段学生, 创作的内容应以情节画为主, 并增加意愿的成分, 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而且可以适当增加实物画的范围, 加强他们的表现力。

2. 活动设计具有直观性、审美性和灵活性

创造性美术活动设计必须要有趣味性, 能唤起学生积极参加的热情;内容必须是学生亲身感知过、经历过的事物;选材、活动过程要用美的范例、美的活动方式感染学生的创作之火;组织活动可以灵活多样, 集体的、小组的、日常的、分散的, 不仅能让学生对美术创作保持新鲜感, 又能满足少数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特殊兴趣。

3. 运用恰当适宜的指导方法

(1) 重视讨论。让学生这一学习活动的主体参与讨论创作方法, 真正发挥学生的独创性和积极性。这一过程可以包括三个程序:一是“创作前的讨论”, 目的是以学生的角度让他们来了解操作内容、操作材料和操作方法, 这种讨论主要伴随着对范例和演示活动的分析进行;二是“创作中的随机讨论”, 这种讨论富有针对性, 它能完善和补充活动过程, 能引导学生更有效的创作;三是“创作后的讨论”, 目的是帮助学生将他们在创作中获得的感性经验予以整理、归纳, 从而获得更新的信息。

(2) 重视参与。参与的含义一方面包括让学生主动参与创造性美术活动, 另一方面也包括教师参与学生的创作过程, 可以是与学生一起创作作品, 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一件作品将会是学生无比高兴的事情。还可以是教师在语言上的参与, 教师随时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 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加以表扬、鼓励, 当学生遇到困难无从下笔时, 要引导他们大胆作画, 鼓励其积极参与创作活动。教师应该做到:有耐心、有责任心, 不厌其烦地给予指导;要有敏锐的观察力, 能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允许学生在创作时互相做必要的讨论。

四、有针对性地分析和评价学生美术创造性活动的成果

在创造性美术活动结束以后, 要及时展示学生的作品, 这既是对学生的肯定, 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作品交流中取长补短, 更有利于以后的创作, 享受到参与和被认同的乐趣, 又能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在美术创作方面的发展潜能。我们不能总是对学生讲“你画得真好!”“这张画画得真漂亮!”“大家都画得很好”, 等等。这些话从某种程度上讲是鼓励学生的积极性, 但时间长了学生也不会感到满足。教师在对作品作出整体评价时, 要从构思是否新颖、独特, 想象是否奇妙, 落笔是否大胆, 画面是否丰满等方面来充分肯定每个作品的优点。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又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 真正使创造性美术活动收到好的效果。

开展小学创造性美术教学的策略探究 第2篇

一、保护童趣, 顺其自然

儿童自身潜意识的童趣、稚拙的造型特点与其审美情趣、绘画表现技法达到某种契合时, 学生往往会把果子画成人面, 并赋予表情, 把画一个人侧面的眼睛可以画成正面人的眼睛, 人物手脚可以随意安排, 全身比例也没有一定的规律。在他们眼中, 观察到的不只是自然形态的模拟, 也不受固定程式的束缚, 随意性的人物夸张变形, 表现童趣稚拙。

儿童天生具有表现才能, 因此在美术学习上非常自信, 同时儿童喜欢被表扬、被别人欣赏, 可以说成功的体验是他们学习的动力。如上《想象的太阳》一课时, 发现一位学生画了一个“绿太阳”, 教师就问:“其他同学画的都是红红的, 黄黄的, 你的为什么画成绿绿的呢?”学生认真地说:“红的太阳太热了, 我很难受, 如果是绿太阳那多凉快啊!”教师马上就给予了正确的评价:“你想得真不错!希望你将来能把太阳变得更凉快、更舒服些, 好吗?”他很有自信地答道:“好!”如此, 在这位学生心中就埋下了一颗大胆想象的种子, 学生创作起来胸有成竹, 题意盎然, 构图完整, 主题突出。

所以, 指导教师不应该去抹杀儿童这种自然古朴、单纯的审美意蕴和思维现象, 应顺其自然。

二、启发想象, 自由发挥

美术活动始终离不开想象, 没有想象就无法进行创作。在课堂上日常生活和故事中去启发儿童的想象力, 美术作品中才能呈现出儿童的聪明才智和富有个性的创造, 对培养儿童的素质十分重要。

教学中可以引导观察, 培养儿童想象力, 发挥学生的表现才能, 让学生夸张想象, 从而拓宽儿童的美术之路。如教五年级《各种各样的房屋》一课时, 先组织学生走出校门, 到地方上去观察和写生有特色的房屋, 让他们头脑中形成各式各样的房屋表象, 如四合院、民居房、瓦房、小洋房、小别墅等, 这样一来, 拓宽了学生对房屋想象的空间, 绘画起来胸有成竹, 作品就不会单一、相同了。

同时, 还可以借助故事, 展开想象和创作。儿童都喜欢听故事, 读故事, 我们要善于利用他们的这一特点, 引导他们充分展开想象, 往往会收到不错的效果。如上二年级《心中的太阳》这一课时, 给学生讲《后羿射日》的故事, 让他们想象十个太阳十个样子、十种性格会是怎样, 然后让学生把自己心中的太阳画下来。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 创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太阳:“太阳妈妈一家”, “闹钟太阳”, “花朵太阳”, 等等, 而且造型独特, 色彩丰富, 真正画出了孩子心中所想的。

三、优化气氛, 情境教学

人的创新能力不仅要有知识和智慧作基础, 而且与其积极情绪, 创新欲望密切相关。因此, 我们必须优化课堂气氛, 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融洽的师生情感, 诱发他们的创新欲望。

如教学第三册《机器人朋友》一课中。根据这课的特点, 教师首先用电脑幻灯片展现已研究出来的各种机器人, 要求学生看过后说出自己曾经听说过的或在电视上看到过的机器人,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结构特征, 功能等。由于动画效果形象生动, 机器人又是小朋友喜欢的动画角色, 很快扣住小朋友的心弦, 使其情绪高涨, 思维活跃, 产生了良好的学习动机, 从而步入初步的学习境地。接着, 教师利用组合分解, 剖析机器人的结构,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去分析、发现、讨论, 总结机器人的基本结构, 学生热烈讨论主动参与教学, 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发出了创新的火花。最后, 教师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在黑板上画出理想或者想象中的机器人。要求从社会的需要或学生凭个人的兴趣, 从外形、功能等方面大胆构思, 勇于创新。由于学生学了画机器人的基本技能, 掌握了机器人的组成的“共性”, 加上小学生没有什么顾忌, 画出来的画也不会再去用成年人的思维去思考, 因而学生想象设计出有羽翼的机器人, 有从能源上设计用太阳能保护环境的机器人等。这样, 不仅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 而且优化了课堂气氛, 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

四、自定学案, 创新学习

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把个人的知识观念纳入学习中, 自定自己的美术学习方案, 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绘画实践。

创造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第3篇

一、合作模式下培养创造力

创造有时候一个人是不能完成的, 需要集体的努力才能成功, 因此, 在课堂上老师就要让学生培养集体意识, 学会共同合作。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形式, 把5~6 个人分为一小组, 老师可以布置一些类似制作学习报的任务让小组共同完成,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 完成程度也不同,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 每个人提供一个想法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分工合作, 这样不仅有利于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而且能够使学生产生合作意识。

二、遵循多鼓励少批评原则激发创造力

成人的思维模式和孩子是有天差地别的, 不能用成人的思维去衡量孩子的想法, 觉得幼稚可笑, 这样的教育方法是极其不利于孩子的发展的。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 老师要以鼓励为主拒绝批评的原则对待学生创造。小学生心理不成熟, 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还有学生存在个体化差异, 有些人有艺术天赋, 能进行很好的画作, 而有些人对这一方面稍有欠缺, 这时候老师不管学生画得好不好, 都要对学生进行褒奖, 鼓励他们多进行创作, 使学生增加信心, 让出色的学生更加出色, 不擅长这方面的学生更加用心学习。

小学美术创造课型 第4篇

一、培养兴趣, 激发学生的创作欲和表现欲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泉, 是调动学生思维、探求知识、创造新事物的内在动力。实践表明, 培养学生兴趣不仅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而且影响着他们成才励志的方向。曾经观摩过这样一节美术课——《美丽的印纹》。这是小学一年级上册的一堂课。教师首先用语文课中《雪地里的小画家》这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小诗开篇, 然后让两个学生也学着小动物们的样子, 穿着鞋子蘸上颜料在地上铺着的白纸上行走, 他们走过的地方, 留下了一串串美丽的印纹。顿时, 整个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 学生们都跃跃欲试, 都想留下自己漂亮的印纹。于是老师趁机让大家拿出课前收集的凹凸不平的东西, 包括自己的手掌, 蘸上颜料, 在白纸上自由的敲印, 学生们都沉浸在快乐的体验中了。随后, 老师又引导学生将印纹添画几笔, 变成一个个有形的东西, 或者将色彩搭配一下, 疏密安排一下, 就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这时, 学生的思维又随着老师的启发转动起来。然后老师给了学生三种选择, 一是在剪好形的彩色纸上印出美丽的印纹, 让它们变得更漂亮;二是在地上铺着的白纸上印出小手印, 小脚丫, 留下童年的印记;三是在一条长龙身上印花纹, 给它穿上美丽的衣服。于是, 学生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式, 活跃在教室的每个空间里。看到一个个忙碌的小身影, 你不得不感叹, 你不得不叫好。谁说这不是一幅“活”的美丽的画卷呢?在这节课中, 教师一开始就将学生的认知过程引导到游戏活动中去, 使学生的情绪进入高潮, 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和表现欲。

二、拓展学生的绘画创作途径

1观察比较法:小学中高段学生的观察力比低段有了很大的提高, 已经能自觉地、自主地观察事物、分析异同。学生在绘画中观察比较自然和具体对象后, 思维就有素材, 接着以自身体验进行创作就能水到渠成。

2玩做结合法:学生天性爱玩, 根据他们这一心理特点, 让学生在玩中培养感性认识, 实现自我表现的愿望十分重要。比如《画熊猫》一课, 让学生先用二年级学过的撕纸拼贴做做玩玩, 再画下来。《下雪了》一课可选择一个下雪天, 让学生去雪中玩玩, 打雪仗、滚雪球、堆雪人……寓教于乐。在游戏之余, 学生有了切身体验, 创作便得心应手、各具其态。

3实物演示法:利用实物展示或表演的方法, 使他们明白完成任务的迫切性, 联系己有知识经验进行想象。如上《画一顶帽子》一课时, 可以先出示几顶漂亮的帽子, 让学生观察外形、颜色等, 然后戴到头上让学生用各种材料制作出外形更美、功能更全的帽子, 学生们在制作过程中不仅了解了帽子的结构, 而且又发挥了想象力制作出雨伞帽、飞行帽等新品种。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想象是创作的源泉”。世界上许多创造发明都是从想象开始的。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 我们可以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拓展想象空间, 在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间创设一种"不协调", 使学生在探索的乐趣中寻求知识, 培养动手能力, 发展智力。例如我在教学低年级美术课《幻想动物》时, 开始我以龙来举例。龙是由鹿、牛、蛇、鹰等组成的动物。并出示龙的图片, 学生分析图片。他们的兴趣被好奇感激发出来, 我再引导他们创作学生心中的怪物。先以牛头、猫的身体等动物为例, 可以由两个或三个或更多的动物组合。接下来由学生创作, 可以运用不同种类的工具制作或绘画。学生创作出许多有趣的怪物, 并为它们起了有趣的名字。

四、加强技法训练

美术课对技法的要求很高, 这是学生正确描绘制作对象, 进行创作的基础。技法训练包含的内容较多, 如:蜡笔水彩的造型、勾线、上色;泥塑课的揉搓粘画;手工课的折纸、裁剪、粘贴, ……因此, 技法训练既要扣紧每节课的重点, 又要胸有全局, 点面结合;既要着眼于全班同学, 又要照顾个别成绩突出或能力较弱的同学, 因材施教;既要表扬鼓励, 又要具体辅导, 帮助他们解决技术上的困难。

总之, 美术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主要渠道。美术课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 没有固定的模式, 关键在于教师不断的积累工作经验和探索创新。面对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 美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所以美术教育在提高学生的素质, 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 引导学生多听、多想、多看、多做, 促进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等综合能力的发展。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要创设和谐宽松的美育环境, 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 让学生掌握绘画与制作的本领;拓展学生的创作途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 陶冶学生情感。

小学美术创造课型 第5篇

一、轻松愉快的探究环境

奇思妙想需要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活动中产生学习兴趣。 此时, 思维不受固定规范的限制而变得更加活跃、开放。 例如上《台历的设计》时, 请学生讨论:“你认为台历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制作? ”学生回答多种多样:手绘的、剪贴的、电脑的…… “今天我们就用彩纸设计一个台历, 看谁的方法最特别。 ”学生对台历非常熟悉, 它有不同的风格造型和装饰图案, 可以用来看日期, 还可以用来欣赏, 如果自己设计, 则将是一件多么有成就感的事啊, 学生自然兴致浓厚。 然而要把它制作出来, 首先得考虑如何“站稳”。 问题一出, 台下沉默一片, 思考了一番后, 终于有一只手举起来了:“可用折叠的方法。 ”我请学生上来尝试, 只见他拿出一张纸折出三棱柱的形状, 横放在桌上, 台历的基座就完成了, 非常简单, 我立刻表扬了他。 “谁还有其他的方法呢? ”又有学生上来尝试了, 他将一张纸对边折叠一下, 开口边朝下往桌上一摆就“站”起来了, 这个方法更简单了。 还有学生联想到了摆在桌上的相框, 于是, 尝试着用粘贴支架的方法使台历“站”起来了。 有了前三位学生的成功演示, 学生的思维渐渐打开了, “老师, 我有好方法。 老师, 我也有……”在轻松愉快的探究活动中, 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表现欲也变得更加强烈。 接着, 我要学生静下心来思考归纳“站稳”的方法, 学生立刻就能答出来:折叠法、拼贴法、插接法……然后, 让学生自由设计并进行装饰, 学生的作业是那么丰富多彩, 自然不会感到厌倦, 而是充满兴趣地设计与制作。 有的设计出了长方体、三棱锥的台历造型;有的设计出了插接式的立体小鹿、猩猩的造型;还有的设计出了元宝船的造型……这些异彩纷呈的台历造型实现了稳固地“站立”, 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件完美的、创造性十足的作品。 一张张普通的彩纸变得不再平凡, 一切变得有趣而精彩, 这也是创造能力的真实体现。可见, 学生思维是灵活而发散的, 其间将以往的经验运用到设计活动中并主动探索未知世界, 从而创造一种新的花样———属于自己的独特台历, 收获成功喜悦。

因此, 教学过程中创造愉快的教学环境,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奇思妙想。

二、启迪思考的有效提问

运用提问启迪思考, 同样能迸发奇思妙想。 它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思维过程, 在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 提出大胆假设, 再通过绘画进行表现。

以科幻儿童画为例, 可引导学生对生活展开科学幻想:“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烦恼的事, 想一想, 你们都遇到了哪些烦恼? ”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爱吃零食, 可是妈妈总说零食没营养。 ”“爸爸让我暑假去学钢琴, 可是夏天太热了, 不想出门。 ”“家里旧衣服、旧报纸、旧图书一大堆, 扔了可惜, 放着又占地方。 ”“哦, 看来大家都有不小的麻烦, 那么你们有没有大胆设想过可以借未来的高科技解决困难呢? ”这时, 我利用课件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科幻画作品, 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现在, 大家找到解决自己烦恼的办法了吗? ”孩子们真是聪明, 一点就通。 “我想有一块食品安全检测手表, 戴着它只要把食物握在手里就能检测出食物中的成分是否对身体有益。 ”“如果有一把空调伞就好了, 夏天出门就再也不怕炎热的太阳了。 ”“我想有一个废品再造机, 这样旧衣服旧报纸旧图书就可以还原成新的重复使用了, 环保又节约。 ”学生的思维在不断拓展, 并在不断创新中产生了动手绘画的欲望。 此时, 我发现有的孩子们正互相探讨绘画方案;有的孩子已胸有成竹, 迫不及待地在创作自己的科幻作品;更有甚者, 茅塞顿开, 灵感一触即发。

正因学生理解了高科技带来的便捷环保及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激发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热情, 用奇思妙想展现了对美满生活、对未来世界的向往, 将艺术与科学紧密相连。

三、积极赏识的互动评价

美术课程要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美术课上注意尊重、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多采取鼓励的方法, 赏识学生的点滴进步, 使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得到发展, 从而激发学生的奇思妙想。

美术课要抓住学生爱幻想的年龄特点, 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画出来。 他是一个思维活跃、我行我素的孩子, 脑袋里装着许多奇妙的想法, 记得在一堂美术制作课上, 他做了一片属于自己的树叶让我印象深刻。 当时, 其他学生都是按照老师的要求画出几何形状的叶子, 有圆形、 椭圆形、心形、五角星形等, 唯独他画了一片剪刀形状的叶子, 他用笔将剪刀的外形轮廓描下来, 再在里面添加花纹和图案, 我对他的做法进行了表扬, 他能够突破几何图形的框框进行想象, 将生活中普通工具的外形变成小小树叶的创意, 虽然树叶剪得并不好。 他自然很高兴, 绘画兴致更浓了, 其他学生也纷纷模仿起他来。

接下来他一直很认真, 对画画始终保持热情。 一次涂色练习, 要求用线条将画面进行分割再在每一块区域内填色, 他又有小创意了, 画了一间很小的房子, 房子下面是用线条打的方块格子, 每个格子里都有一棵小苗, 问他为什么这么画, 他说这是他家种的田, 并且越画越来劲, 将田里的庄稼、小虫子等全都抽象地画出来了。 可是他忘了这节课的学习目的是练习涂色, 于是, 我这样鼓励他:你画的田很棒, 很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可是, 这块田显得太单调了, 如果能够涂上绚丽的色彩一定是最棒的作品。 他似乎画得意犹未尽, 听了教师的话, 决定尝试涂色, 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每一块区域里都画了一团线, 我耐心示范讲解, 终于有所改善。

创意灵感比中规中矩的绘画更重要。 美术课尊重、关爱、赏识学生, 采用科学的评价和积极的鼓励更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 培养学习兴趣, 从而不断提升绘画能力。

小学美术创造课型 第6篇

关于中学写作教学新课型的构想, 应基于如下方面进行思考。

1.中学写作教学应突破 “教 师出题———学 生写作———教 师评阅”三步走的常规, 构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型。

2.中学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听、说、读、 写能力的培养, 最终通过写作表现出来, 所以写作教学应当把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3.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和《考试说明》的要求。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4.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 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因此, 教师必须首先展开创造性思维, 破陈规, 脱俗套,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出有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种种条件。

二、课题的界说

中学语文教师应当在写作教学中积极、大胆地运用新思维、新方法, 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其已掌握的写作知识的基础上, 承认差异, 因材施教, 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鼓励和引导学生自由、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尽可能地减少对写作的束缚,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从而使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特色的、具有创造意识和新境界的好文章。

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点:

1.它 的任务是将原来模糊的 、不明确的问题清楚地勾画 出来, 提出某种新型解决方案。

2.它是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的思维活动。

3.它对思考者或文化而言, 具有新颖性和价值性的特点。

4.它必须以激活情感因素为动力 , 具有创新愿望和灵感 , 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审美内容。

三、课题的研究内容

学生写作文从立意角度分析, 不外乎三大领域, 即哲理、伦理和艺理三个方面。

1.哲理

即写作立意所属的哲学范畴, 也就是说题目或材料中隐含的哲学道理。

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哲学常识, 在写作训练指导中, 要有意识地归纳和运用部分常用的哲学道理, 使学生有一定的储备。如“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量变与质变”、“偶然与必然”、“一般与特殊”、“现象与本质”、“内因与外因”、“运动与静 止”、“动机与效果”、“局部与整体”、“主要与次要”、“内容与形式”等。这些既对立又统一的命题, 不仅对学生作文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而且对学生为人处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伦理

主要指做人的道理, 包括人的情感、意志、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等。

学生从小学到中学, 年龄一天比一天大, 生理机能一天比一天完善, 思维判断能力一天比一天提高。世界观正处在发展阶段, 对世界上的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等现象, 具有一定的欣赏和分辨能力, 如爱国、立志、公德、奉献、荣辱、善恶、美丑、勤奋、谦虚、节俭、敬老、助人、交友、惜时、守纪、集体、家庭、人口、环保、卫生、健康等。除了必须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修养教育外, 还要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多体验、多积累,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写出思想健康、情文并茂的好文章。

3.艺理

艺理主要指美学欣赏、文艺评论方面的写作内容。对于这一类写作必须注意三个角度: (1) 对作者、作品时代背景方面的了解; (2) 对作品思想内容方面的感知、评述; (3) 对作品艺术特色方面的评述。

四、课题的实施

为了革新写作课型, 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写作技能的目的, 笔者首先革新自己头脑中固有的惯性意识和思维模式, 同时积极探索, 大胆尝试, 遵循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结合学生特点, 突出个性特长, 注重调查研究, 及时了解反馈信息, 由点及面, 由浅入深, 逐步形成有机完整体系。笔者实践的写作新课型分为五种。

1.交流型

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各种原因, 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高低的差异、类型的分别。所以, 每次作文, 笔者力争一次多题, 或者划一个大致范围, 由学生根据内容自主命题, 扩大学生的自主权,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文章写好以后, 以小组为单位, 学生集体评阅, 然后由组长执笔, 总结评阅情况, 对开头、结尾、某段、某句或者全文优秀者, 由组长或学生本人到讲台前交流。这样, 每人写一篇, 全班学生都受益。经过交流, 学生写、学生评, 互通有无, 取长补短, 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信心, 使学生从自我封闭、消极应付的被动状态中解脱出来, 走上积极主动思维的写作之路, 变“一刀切”为取长补短。

2.评析型

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精批细改, 弊多利少;全批全改, 劳神伤身, 浪费精力, 效果甚微。学生关心的是教师的批语或分数, 看过之后, 束之高阁, 再无修改愿望。最大的弊端还在于把学生放在被批、被评、被析的被动位置, 抑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笔者在评讲课中, 选取有代表性的作文, 组织学生评析, 可使封闭式的教师独立工作环节, 变成开放式的学生活动环节, 破“一言堂”为各抒己见, “群言堂”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

3.论辩型

生活复杂, 阅历不同, 观点也五花八门。所以, 学生写作不应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教师要特别注意保护不同观点, 使学生各抒己见, 只要言之成理, 自圆其说, 就应予以肯定。

对某种社会生活现象的评析是促使学生积极思维的最佳途径。学生有啥说, 有啥写。使用这一课型, 要注意三个环节: (1) 刺激, 让学生说 ; (2) 引导, 是非分明 , 良莠分清 ; (3) 归纳 , 使多种看法系统化。

这样做不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还促使教师自学, 博览群书, 广泛涉猎, 关心、支持、理解当代学生的思想、情趣、好恶和追求, 有共同语言, 加深师生情谊, 相互理解和支持, 有助于教学相长。

4.零售型

学生的思维活动有阵发性趋势。一个独到见解的形成、一个新颖的构思、一个词语的妙用, 都受外因 的刺激和制约。因此, 每周一次文必成篇的作文形式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往往错过作文的最佳思维状态。所以, 应大力提倡“零售课型”。

学生想什么时候写, 就什么时候写。成文后, 由教师批阅, 可面批、指点, 这样, 不但使学生灵感到来时不错失机会, 在灵感的驱使下, 写出优秀作文, 还能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5.体验型

写作课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生活, 体味生活, 激励学生有兴趣、有激情、有方法地谈细微感受, 抒真情实感。

笔者认为, 学生作文较为集中的文体大致可分为: 记叙类、议论类和抒情类。它们各自的特点不外乎“记叙类———描写细腻;议论类———丰富透彻;抒情类———感情真挚”, 而这些正是区分学生作文高下的关键所在。

笔者充分利用山区学校周边的自然、人文景观特点, 挖掘身边的有效写作资源, 积极拓展写作体验课堂。

在过“描写细腻”关时, 笔者带领学生参观古城遗址, 观察断壁、残垣、枯草、衰叶, 让学生采来一枚枚树叶, 边观察边描写选取学生代表做模特, 细描细绘……

“材料丰富”、“说理透彻”是好议论文的必备条件。笔者组织学生定期阅读报刊、杂志, 记好阅读笔记, 建立“素材积累本”, 办“美文选翠”特刊, 提倡学生多从生活实际中提炼素材, 自己亲自动手获得的果实无疑是最甘甜的。欣赏“国际大专辩论赛”电视实况或录像, 继而搞班级课堂辩论赛, 在激情辩驳中让学生领会议论文的深奥道理。

把音乐引进课堂, 让学生感受《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悠扬凄美和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雄壮激昂;带领学生骑车环陆浑水库旅行, 登七峰山春游, 领略家乡山水的壮美秀丽;到“两程故里”参观, 到烈士陵园扫墓, 组织生日PARTY、献爱心活动、国旗下庄严宣誓、县城建设考察……亲身的经历和真切的感受都化做学生作文中鲜活灵动的文字, 真可谓“情真意切”。

五、课题的实践反思

小学美术创造课型 第7篇

一、改革教学模式, 重视创造力培养

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方式, 把学生绘画能力的培养放在了第一位, 而对学生美术创造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这是当前我国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较大漏洞。小学美术教学工作者应当认识到这一点, 积极更新教学理念, 改革教学模式, 把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重视起来, 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 真正实现学生美术创造力的提升。

在美术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 可以参考国外的先进美术课教学模式, 并结合我国的美术教学实际情况, 对我国现有的美术教学模式进行科学创新。可以积极学习美术教学模式更为科学的学校, 对比其美术教学模式和自身教学模式的差异, 找到自身教学模式的不足, 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在教学模式改革完成后, 应当及时跟进考核, 考核内容即为小学美术教学的实际效果, 重点考核学生的美术创造力的培养情况。对于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要及时反馈、及时完善, 最终形成一套适合学校教学实际的、能够发挥学生创造力、紧随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

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增加课堂教学方式

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往往分为三个简答的流程, 第一个流程是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 第二个流程是学生进行简单的绘画, 第三个流程是教师对优秀绘画作品的学生进行表扬。很容易看到, 这样的教学模式形式非常单一, 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小学美术教学的实际需求, 无法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对于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即创新的模式能否满足小学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创新的模式能否实际提升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创新的模式能否由当前学校所配备的美术教学工具和设备来完成。在这里, 提供一些创新教学模式的方向:

1.名画欣赏

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或者图片的方式, 为学生展示一些名画, 可以是国内画家的, 也可以是国外画家的, 可以是古代画家的, 也可以是近现代画家的, 如徐悲鸿的《八骏图》、齐白石的《虾》、古代的《清明上河图》、国外的《最后的晚餐》等。在名画欣赏之前, 教师首先要对画作的艺术内涵、作画背景、画家资料等进行详细了解, 然后在名画欣赏过程中, 切忌首先把画作的艺术内涵和盘托出, 教师应当先让学生积极发表对画作的欣赏意见, 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欣赏创造力, 然后教师对学生的理解进行点评, 然后再讲述画作的相关内涵和艺术造诣。这样的名画欣赏方式, 是传统教学方式的创新,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达到提升学生美术创造力的效果。

2.绘画比赛

绘画比赛也是可以提升学生美术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方法, 而且组织起来相对简单, 不需要特殊的道具和设备。教师在课堂中组织学生绘画比赛时, 要注意绘画的内容不可以是简单的静物或者景物, 而应当是抽象的内容, 这样才能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 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身创造力, 而且对于绘画作品优秀的学生, 教师应当进行当堂表扬, 并将其画作张贴于教室的醒目处, 对学生的绘画进行鼓励, 对于绘画作品有瑕疵的地方, 教师也不可过多地批评, 而应当肯定其优点, 然后指出其可以改进的地方, 以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

例如, 教师可以在美术课堂中, 举行绘画主题为“我爱我家”的绘画比赛, 这时学生就会发挥想象力对家的绘画表现形式进行思考, 进而发挥创造力将思考的内容表现到画纸上。在学生的绘画完成后, 教师可以把大家的画作收集起来, 然后进行评议, 只要学生认真进行了作画, 80%以上作品为优秀等级, 以鼓励学生的绘画热情。然后, 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进行奖励, 可以奖励画笔、画板等。这样的绘画比赛方式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绘画热情, 同时增加学生的美术创造力。

三、进行户外写生实践, 增加教学趣味性

根据教学的实际内容, 美术教师可以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带领学生进行户外美术写生, 让学生亲身体验作画的乐趣。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绘画积极性和绘画创造力非常有帮助。在户外写生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选择相对容易进行作画的、美丽的景物对象, 让学生在作画的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感受到绘画的神奇。例如, 可以选择风景秀丽的湖畔、公园进行作画, 也可以选择较为空旷的操场进行作画, 在作画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指导, 但是不可以忽视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创造力的培养, 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

小学美术教育, 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相关小学美术教学工作者应当正视这一点, 充分发挥学科优势, 结合现有的教学条件, 重视学生美术创造力的培养。美术教师要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基础上, 进行逐步的、科学的创新, 使美术课的内容元素多样化、丰富化, 这样才能对学生的美术创造力进行有效的培养。

摘要:美术, 是可以很大程度上展现人的创造能力的艺术形式。因而,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对于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处在最初级的入门阶段, 创造力有余而表现能力不足, 因而对于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必须讲求方式方法。只有方法足够科学合理, 才能在美术教育中对小学生的创造力进行提升。对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分析研究, 希望对相关小学美术教学工作者有所启示。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学生,创造力,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刘新华, 刘坚, 谢雨子.论美术教学改革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02) .

[2]徐晓英.陶行知思想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浅析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3 (07) .

上一篇:安全准则下一篇:城际列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