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动力范文

2024-05-31

智慧动力范文(精选6篇)

智慧动力 第1篇

德国工业4.0、日本“机器人新战略”、美国工业互联网计划、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装备、智能制造, 乃至智慧城市都在快速的发展, 改变着我们今天的现实世界。这已不是梦幻, 这些已经真真切切地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中国新的“十三五”战略规划已经出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将作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基本方针。聚焦“现代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打造“制造强国”, 全面推广数字城市、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建设,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打造一批世界水平的大型科研项目, 参与网络、深海、极地、空天等新领域国际规划的制定, 涵盖航空、航天、船舶、电子、汽车、高铁、石油石化能源、电力、航测遥感、地理信息、高端制造和公共安全等一系列领域。这一切都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面对机遇, 海克斯康如何应对?如何引领?“塑造智慧变革”和“打造行业智慧解决方案”将是面对机遇、成就发展动力之源泉。在未来的五年、十年, 海克斯康将在全球各区域各产业单元全面推进“塑造智慧变革”的发展宗旨, 通过已有的在诸多高科技细分市场拥有绝对主导地位的产品与技术, 整合各产业单元的共同优势及结合点, 根据行业需求和未来发展的要求, 量身定制“行业智慧解决方案”, 全面覆盖航空、航天、船舶、电子、汽车、高铁、石油石化能源、电力、航测遥感、地理信息、高端制造、公共安全、农业、水利、矿山等领域。

提高效率, 降低运营成本, 提高综合品质, 助力行业发展。这次海克斯康香港用户大会所展示的各类行业解决方案已经震惊整个业界。

海克斯康在中国已经走过了15年的发展历程, 取得了骄人的、辉煌的发展业绩。从2000年仅一个多亿元的销售收入, 发展到2015年40多亿元, 实现了几十倍的增长!从对集团销售收入仅1% 的贡献率, 发展到占据20%;从青岛的一个工厂, 发展到大中华区18个法律实体, 上百家合作伙伴, 几十个应用技术服务中心;组建了上百人的研发技术团队, 新建立了7家工厂, 在青岛建立了全球最大的三坐标测量生产、研发基地, 在深圳成立了全球最大的影像测量生产基地, 并在武汉建立了全球第二大的大地测量生产基地, 以及成立了上海和青岛两大软件中心……这是一个过去15年跨国企业在中国成功发展的典范, 是一个让我们一代海克斯康人倾注整个职业生涯的辛勤与汗水为之不懈奋斗的故事, 是所有海克斯康人的骄傲。我们共同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然而历史终将成为历史。面向明天, 迎接新的机遇, “塑造智慧变革”, 成就发展动力, 再出发、再启航、再腾飞!

如何打造未来的15年、20年的海克斯康中国?如何挑战实现第一个百亿海克斯康中国的目标?海克斯康中国未来发展的基本方针已经确定:通过“创新、变革、共赢、激情、发展”这五大方面, 实现面向新经济时代的智慧变革。

创新——要“技术创新”, 打造各类各行业智慧解决方案, 助力行业发展;要“管理创新”, 建立现代、科学、高效、公平、公正的管理体系、管理模式;要“经营模式创新”, 从传统单一产品销售到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的转变, 从单纯的产品供应商转变为与用户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结合采用直销、分销及租赁服务等各种商业模式;要“组织架构创新”, 打造适应智慧变革的组织构架构。

变革——要进行“管理模式变革”、“组织机构变革”、“经营模式变革”、“管理方式、方法变革”, 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水平,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共赢——将海克斯康的发展与社会贡献、行业发展, 与客户利益、股东利益及员工利益相关联, 实现共赢共生。

激情——建立健全积极向上、有活力、有热情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生态环境系统, 充分调动和激发员工创新变革的积极性, 并转化为服务客户的原动力。

发展——这是海克斯康中国长期奋斗的最终目标。“创新、变革、共赢、激情”最终都要归结为发展, 要在持续快速的发展成长过程中, 以更大的“激情”投入客户的需求, 实现更为多样、更高层次的“共赢”, 形成良性互动, 打造出百亿收入的海克斯康中国, 打造出海克斯康在中国的百年旗舰。

智慧张江:经济转型微观动力源 第2篇

智慧张江:经济转型微观动力源

摘要:隆冬季节,上海的.天气特别冷.呼啸的寒风裹着雪花扑打在窗台上,一阵紧似一阵.回想冬天,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经济,特别是包括上海在内的沿海开放地区的经济急转直下,人心惶惶不安.“四万亿”投资及相关优惠政策刚刚推出不久,全球急切等待着它的效果.时过一年,中国经济“V”型反转,快速回升.作 者:刘小龙  作者单位: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期 刊:中国高新区   Journal:SCIENCE & TECHNOLOGY INDUSTRY PARKS 年,卷(期):, “”(3) 分类号: 

驱动ISV“智慧的成长”源动力 第3篇

IBM系统与科技部大中华区Power Systems总经理韩忠恒先生在会上表示:“2012年3月,IBM提出了实现’智慧地球’愿景的最佳途径,也是新时代实现智慧成长的三大要素—‘拥抱新科技’、’展现创新领导力’、’培养和重塑新人才’。作为第一代为实现智慧地球愿景而量身打造的智慧系统,Power Systems将一如既往的致力于与客户和ISV伙伴的协作创新,凭借其领先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优势,成为成就客户和ISV智慧成长的支柱型伙伴,与ISV共同探索可持续的智慧成长之路,不断创造更加卓越的价值!”

Power Cloud,助力ISV “拥抱新科技”

当前的全球信息科技已经进入新纪元,企业将面对复杂的外界环境所带来的种种挑战,而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成为企业智慧成长的关键动力。作为云计算概念的提出者和全球云计算技术的领导者,IBM推出了Power Cloud新一代企业级基础云平台(IaaS),无论构建公有云还是私有云,Power Cloud都能提供卓越的服务能力,帮助企业轻松实现业务转型和“智慧的成长”。

北京普照天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子星),推出的“天子星”品牌餐饮管理系统,成功服务上万家餐饮企业,经过十余年的餐饮信息化解决方案经验积累,现已发展成为国内餐饮软件行业中规模最大、最专业、唯一拥有独立的研发中心、售后服务培训网络最广阔的餐饮软件公司。天子星提供从餐饮信息化管理咨询到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实施、培训、售后,从软件服务到硬件选型、测试的餐饮行业整体IT解决方案。

电信ICT业务转型,为ISV 创造新商机

传统通信市场的增速逐渐放缓,电信业务收入增幅不断下降;2010年移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语音收入增长率下降明显。中国电信公司亟需加快转型速度,实现可持续发展。IT系统在这样新的经济环境下需要新的能力,信息通信技术(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是CT(通信技术)和IT(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ICT业务是面向集团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对网络通信服务、信息内容应用、信息技术产品进行必要的整合和开发,形成完整的应用解决方案,并将该解决方案应用到集团客户实际生产管理过程中的“一站式”服务信息产品的拓展。

电信业正走向全业务运营模式,而依托高可用数据中心的“云计算”正在改变ICT业务的实现方式。作为提升各行业应用的最佳基础架构平台,Power拥有与x86相比无比伦比的性能优势、突出的绿色节能技术、PowerVM 虚拟化技术、超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强大的支撑体系。

健康的Power生态系统,为ISV“培养和重塑新人才”

IBM大中华区区域合作伙伴部总经理张思民先生在会上表示:“凭借每年60亿美元的研发投入,Power不仅可以为ISV提供完美的应用平台,提高ISV应用系统竞争力。同时,Power始终坚定的履行对合作伙伴的承诺,致力于打造健康的Power生态系统。

作为企业关键应用部署的首选服务器平台,“天工计划”通过采用WebSphere和POWER7整合优化技术,在大幅提升应用性能的同时,大规模降低物理服务器使用数量;通过AIX和PowerHA技术,提升系统安全性和高可用性(RAS);通过PowerVM技术,创建和管理虚拟服务器,提高物理服务器使用率,提高系统应付峰值能力,以及降低管理成本。“天工计划”为各行业用户提供了基于Power云计算标准的领先的企业关键应用。

为了确保“天工计划”在中国成功落地。IBM全面整合其软件部、中国软件实验室、中国系统与科技实验室、渠道大学、合作伙伴部的丰富资源,为应用开发商和用户提供全方位支持,2010第4季度至2011年第4季度,157家开发商的216个行业应用通过了“天工计划”认证,Power应用服务器(WAS/Power710/730) 实现了5季度连续增长。

-王炳晨

物联网:无锡“智慧转型”新动力 第4篇

嗅觉敏锐, 敢为人先的无锡, 虽然也常常会遇到“换挡焦虑”和“转型阵痛”的考验, 但在机遇和挑战面前, 无锡总能先人一步, 为社会经济发展找到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如今再次站在时代的新风口, 无锡同样没有令人失望。结合自身发展历程和资源禀赋, 确定了“创新驱动”和“产业强市”战略的无锡, 选择将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点和经济转型新动力。

“物联网是无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点, 是无锡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切入点, 是无锡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点。”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李小敏如是说。

为展现无锡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决心、信心和雄心, 以及在物联网领域的探索和成就, 无锡更是瞅准时机举办了物联网领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博览会——世界物联网博览会, 以此将世界物联网产业的目光都聚焦在无锡。

“无锡有基础、有需求、有机遇、有前途”

“江苏省特别是无锡发展物联网产业有基础、有需求、有机遇、有前途。”10月18日, 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无锡调研物联网产业发展时如是强调。他同时冀望无锡要充分利用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带来的效应, 加快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 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事实上, 李强对江苏及无锡物联网产业的总结和概括也是中国物联网发展的缩影。

近两年物联网及相关产业成为新风口, 但其真正进入国家战略层面则始于2009年。是年8月, 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视察无锡时提出“感知中国”概念, 要求建设国家传感信息中心, 随后物联网就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 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也是自那年国务院批准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以来, 物联网已成为无锡转型升级的一道亮丽风景, 正改变着无锡的产业结构、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

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2015年底, 无锡列入统计的物联网企业1171家、营业收入达到1688亿元, 与2009年相比, 企业数量和销售收入分别增长4.7倍和7.7倍。全市集聚物联网重点研发机构达到40家, 建成物联网各类公共平台53个, 承担省级以上物联网研发项目2000多个, 物联网专利申请量超过5000件, 制订物联网标准54项, 其中, 国际标准10项、国家标准20项。

在各方的大力支持和协作下, 目前无锡已建立健全国家、省、市三级工作体系和产业协作配套优势, 涵盖信息感知、网络通讯、处理应用、关键共性、基础支撑的完整产业链条, 产业配套能力持续强化顺畅衔接。多个国家行业主管部门把重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在无锡实施, 一大批关键技术和行业标准应运而生, 为物联网在全国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试点示范和复制样本。

更难能可贵的是, 无锡深度参与全球物联网产业核心技术活动, 持续推动核心知识产权纳入国际、国家标准。目前无锡累计修订物联网标准49项, 其中国际标准9项、国家标准16项, 在物联网标准领域已初步建立国际话语权优势。

“在无锡乃至全国, 没有哪个新兴产业能增长得这么快。无锡物联网企业的项目, 遍布国内20多个省市, 走进了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座城市。”无锡市副市长史立军在2016世界物联网博览会自信的表示。

这从另一个层面解释了为何这个被业内普遍认为是“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会选择在无锡举办。据悉, 本届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吸引了全球近500家物联网企业、4000多位国内外企业家和专家学者、涉及23个国家和地区。

经济转型升级新动力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 对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社会治理服务水平可以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10月3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给2016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发来的贺信中指出。

李克强说, 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在产业培育、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应用示范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力。

“物联网能够促进产业之间相互渗透重组, 推动新兴产业不断涌现, 促进传统产业提振效能。江苏新旧产业更替正在加速推进, 面广量大的传统产业急需改造提升。”李强在2016世界物联网无锡峰会认为, 物联网的发展特质和江苏产业特色高度契合, 物联网正在为江苏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据无锡市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物联网产业已经进入无锡制造业前五名, 规模超过1400亿, 增幅连续三年超过30%。全市已经形成囊括传感制造、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平台建设等领域的完善物联网产业链。其中, 智能传感系统产业集群, 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江苏省唯一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在无锡看来, 无锡物联网之所以能脱颖而出, 在于其很好的坚持了“三项原则”、把握好了“三个规律”, 处理好了“三类关系”。所谓的“三项原则”就是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先行先试与辐射带动相结合的原则。“三个规律”是把握好新兴产业发展基础中的一般性规律, 把握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主体规律, 把握好物联网演进路径的内在规律。而处理好了“三类关系”, 是指处理好政府引导与企业主体的关系, 处理好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的关系, 处理好物联网发展与传统产业升级的关系。

在促进产用协同, 推动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实施与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并进方面, 无锡按照“重大应用示范带动专业化园区建设, 专业化园区推动产业集聚”的发展思路, 着力推进智慧环保、汽车电子标识、居民健康信息管理、气象物联网、财税物联网、电梯物联网、智慧水利等物联网项目应用实施。依托重大行业应用示范项目, 集聚了细分领域领军企业, 打造了物联网特色园区, 推动了物联网产业持续快速增长。

在培育发展动能, 推动应用市场开拓与商业模式探索协同方面, 无锡从服务端和用户端发力, 以应用带产业、以示范拓市场、以模式促推广, 加快形成物联网产业发展新动能。在服务端, 注重抓商业模式探索, 开展物联网典型应用案例评选活动, 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 提供新服务, 发掘新的赢利点和增值业务。在用户端, 积极推进智能制造, 鼓励传统产业企业利用物联网技术改造升级和提质增效。

而在强化创新驱动, 推动技术研发向创新价值链高端跃升方面, 无锡致力于在高端传感器、大系统集成、大数据处理、高端RFID、MEMS研发制造等领域加强专项引导, 鼓励企业联合用户单位、科研院所开展协同攻关, 促进了产学研用紧密合作和有效互动。

物联网已成为推动无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优先选项, 而按照国务院批复的《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 无锡的目标是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传感网创新示范区。

因此, “十三五”期间, 按照已经制定出台的《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2016-2020年行动计划》, 无锡将坚持“创新驱动、应用牵引、重点突破、协同发展”原则, 加快推进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提升应用推广能力;加快推进产业发展, 提升产业集聚程度;加快推进技术创新, 提升协同创新水平, 努力为推动全国物联网健康、持续发展, 打造无锡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智慧动力 第5篇

本届峰会的主题是“创新无边界”,与会嘉宾就保险业的科技发展趋势、后援中心暨呼叫中心坐席外包服务、新一代财险核心业务、保险商务智能解决方案、智慧商务及移动应用产品进行了探讨。

后援中心暨呼叫中心成新趋势

作为国内最专业的保险呼叫中心外包服务商之一,软通动力公司在行业经验、管理团队等诸多领域保持先进地位,管理团队从业经验平均超过12年,管理经验超过10年。

呼叫中心的核心平台组成包括PBX核心语音平台、CTI路由、录音系统、IVR自动语音组成。目前,由Genesys推出的SIP 整体解决方案在市场上较受欢迎,该方案技术领先,并有较多的大型呼叫中心成功案例;其对多媒体的强大处理能力(语音、IM、视频)和路由功能,为险企提高了业务效率。该系统还可支持最多的第三方SIP设备,便于与其他产品CC互通。

专家指出,未来呼叫中心服务的发展模式,将以客户驱动为理念,提供客制化的外包服务,帮助客户摆脱繁重的管理维护工作,从而专注于核心业务。为企业用户提供平台外包,所有的基础设施外包服务均可与业务流程外包捆绑,以达到最佳效果。有多种招聘渠道和合作关系。并有着具备业内领先的呼叫中心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

新技术推动保险业资金管理

由于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众多,每天资金量流量和存量也非常大,因此保险公司资金管理决定了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水平和业务发展速度。目前,大多数保险公司原有资金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各种规章制度管理账户,由于各分支机构财务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难以规范分支机构资金的汇划,效率非常低,资金风险很大。在IT系统方面,保险公司现在的资金管理一般通过各家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进行管理。由于各行网上银行相对独立各分支机构的账户信息、资金信息被局限在各行的独立数据区间处理,通常需要人工进行数据的汇总,缺乏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限制了集团对保险资金运用和资源配置的灵活性、实效性,无法实现各管理系统间的协同管理。未来保险行业资金管理信息化发展方向是:“构建统一的资金管理平台,针对保险行业特点设计风险控制和投资管理、资产配置、资产托管管理等功能系统,加强偿付能力指标体系的应用,推进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整合,努力做到业务、财务、资金的协同,实现资金流、信息流与业务流的有机整合。”

软通动力新一代保险资金管理解决方案结合我国保险行业资金管理特点和保险企业集团化管理、系统协同管理的整体需求和资金管理未来发展的需要,为保险公司提供的一套完整的、具有前瞻性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资金管理系统的标准业务功能主要包括跨行的账户管理、交易结算管理和整体资金流动性管理;同时,可以根据寿险、财险不同特点的保险资金投资配置管理、投资运营风险管理、保险资金托管管理、资金报表管理,支持保险行业的全面资金管理。

通过资金管理平台建设,可以提高保险资金运用水平,可以建立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动态监管体系,将资金运用的监管融入资金管理系统中,完善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提高保险投资的盈利能力,控制投资风险。同时,可以强化保险资金运用的内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保险资金存量,扩大保险资金运用规模。?第三,通过系统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明确责权,对资金运用的各个环节实施严密的审批流程和规范的管理?,全方位强化内控机制和监督机制,防范资金风险。

财险核心业务系统面临的挑战

国内财险核心业务系统发展伴随保险行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保险行业复苏起步时期,业务处理以手工管理为主,到上世纪90年代初,基本没有成型的业务系统支持;第二阶段,保险行业实行产寿分业,到上世纪90年代末,核心系统以满足出单为主,系统小而分散,技术多为两层架构,同时分支公司可独立开发和维护系统;第三阶段,保险行业对外开放,实现集中管理,在2000年——2005年,核心系统逐步实现三层架构,逐渐实现集中管理,两核管理,全险种全流程;第四阶段,保险行业快速发展,保险主体日益增多,竞争加剧,2005年——2010年,核心业务系统处于全面整合阶段,实现了业再财一体化、多渠道支持、内外部多系统的整合;到目前,核心系统已向面向服务、组件化发展为主,未来5年,随着新技术应用,新一代系统在客户体验,支持快速变化,以及引导销售服务创新方面将会有更多的突破和发展。

在当前保险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财险核心业务系统还面临着四大方面的挑战:1.价值链支持:对保险价值链上包括行业监管、合作伙伴及直接客户等服务支持还比较被动和不足。2.业务运营:对灵活应对保险公司业务变化,风险管控及精细化管理,快速推出新产品等方面问题还比较突出。3.IT管控:大部分保险公司需求管理机制,质量保证体系还是较欠缺。同时在与供应商合作方面不能做到双赢,导致服务品质得不到保障。4.数据管理方面:保险公司数据的标准化、数据的完整性以及业务数据的价值利用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

业务系统发展面临的这些挑战,需要一段时间来逐渐解决,软通动力新一代财险核心业务系统以“强适应性”为宗旨,充分应用新技术适应和支持业务变化,快速满足业务及监管要求。通过工作流引擎与规则引擎,支持业务灵变化,通过接口统一化、组件配置化、报文模板化,支持动态调整。针对国内的车险平台,通过组件库和模板库支持快速调整,通过建立独立、高扩展性的影像系统,支持业务处理无纸化。完善的组件库和模板库,可以减少系统开发的工作量,缩短系统上线时间,降低维护成本。

保险智慧商务及移动应用受关注

近年来,保险业的销售和服务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摆在保险公司管理层面前最大的难题是:一方面,市场主体增加带来的竞争压力加剧;另一方面,行业的监管却越来越严格。而新兴商业逻辑和传统商业逻辑对渠道和运营带来的挑战同样艰巨,保险公司的新科技应用的推广,造成用户需求不断变化,行业领导者对销售和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则为后来者设置了较高的竞争壁垒,不少险企因为没有可信的数据分析帮助决策,难以实现从粗放型经营向精细化经营的转变,等等。要想解决这些难题,必须依靠智慧商务模式,而注重多渠道整合的智慧商务模式已成为趋势。

nlc202309032049

在现有的技术厂商实践中,由IBM推出的智慧商务平台备受关注。该系统通过建立统一的客户视图数据,建立完整、合理的客户数据,定义“以客户为中心”,服务于未来智慧商务平台的扩展需求。其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以客户为中心的360度视角的数据视图,从中便可以准确地知道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客户同保险公司之间发生的所有行为,获得客户的个人爱好、理财习惯、不同阶段的需求长期积累的高质量客户数据,对保险公司各方面工作的提升提供有力帮助。

软通动力智慧商务平台的服务对象,是所有智慧商务平台的服务者和使用者,主要分为:个人客户、企业客户、中介机构用户、内部用户、坐席。平台可分为网络平台、呼叫中心和后台管理中心三部分。为实现完整的网上业务,该平台还需要利用一些合作伙伴提供的服务,最主要的服务包括:实现交易完整:需要第三方证书管理机构;提供证书及密钥管理服务实现网上结算:需要第三方支付平台或银行提供网上支付服务;实现短信随动的信息跟踪,需要短信服务;实现呼叫中心标准坐席功能;合作伙伴渠道接入功能等。与之对应的,智慧商务平台还需要完成呼叫中心平台、移动应用系统等进行基础数据、业务数据的交换。

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迅速,保险行业也一样,在客户服务及移动展业方面的应用备受各保险公司的关注。软通动力移动应用产品包括寿险行销支持系统、产险经理人系统、车友服务平台、车险移动查勘系统及移动办公系统,这些系统构建在软通动力移动云服务平台上,使各种应用具有强健的后台支撑。

一体化的融合BI解决方案

长期以来“重业务,轻管理”的思想导致保险行业在BI(商务智能)领域投入严重不足。与会专家介绍,目前有超过1/3的保险公司没有建立BI数据平台,只有简单的基于业务系统的报表系统,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管理需求需要。业务、财务、再保、投资分析应用割裂,大量的业务分析报表,很少涉及财务,几乎不涉及再保和投资,难以形成统一企业信息视图。商务智能系统、业务系统分离建设,缺乏沟通。一方面业务流程得不到足够的数据智能支持,另一方面商务智能系统的分析结果更多地停留在报告上,商务智能更多地体现为报表,商务智能系统的发展体现为报表越来越多,没有融入企业的运营流程,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以上就会直接导致,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应用不广,对管理支持不够,与业务融合不足,重复的报表与报告,难以真正实现数据的价值。

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险企核心竞争优势的形成与保持开始由越来越多的因素决定,中国保险业需要融合的、一体化的的商业智能应用,软通动力拥有保险核心业务系统和商务智能系统解决方案能力,能够为保险客户提供一体化化的融合的BI解决方案。

本次峰会上,与会者提出的精细化管理概念引起多方关注,具体包括:引入管理会计,将盈利分摊至机构、产品、渠道、客户、保单;战略绩效管理;与核心的融合:智能承保、智能核保、智能核赔、智能服务;与外围的融合,网络营销、主动营销;客户360’视图,客户价值模型、客户忠诚度模型、客户生命周期模型,客户细分;服务营销、精准营销;操作风险管理、内控合规管理、审计稽核管理、外部监管顺从;市场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等。

智慧动力 第6篇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丁有良先生,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城市科学创研平台中国代表郭明先生, 软通动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天文先生, IBM全球高级副总裁兼软件与系统科技集团总经理Steve Mills先生及其他众多嘉宾悉数到场, 共同见证了四方合作协议的签署。

根据《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开展了2012年及2013年国家级智慧城市试点申报综合评审工作, 旨在推动节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 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在此背景下,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软通动力、IBM四方达成合作, 将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导的“智慧城市研究院”框架内成立水工程和建筑节能两个联合实验室, 共同探讨中国各个地方城市或乡镇关于水工程、建筑节能方面的可持续性问题, 研发及实施相关领域及行业的解决方案。

其中, 水工程联合实验室主要关注智慧城市水工程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在水资源保护、水务工程、城市排水、供水安全方面, 探讨中国各地方城市或乡镇的个性化的发展方法。建筑节能实验室将主要关注智慧城市建筑节能技术应用, 研究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探讨智慧楼宇的建筑节能标准体系, 推广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 推动自主创新科技成果在智慧建筑中的应用, 促进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

政产学研”, 强强联合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丁有良表示:“我们要以智慧地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为主线, 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元主体、全球参与的推进体系。此次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的成功创立, 也正是得益于合作各方对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共识与大力支持, 可谓是‘政产学研’, 强强联合, 开创了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合作的新体系。”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城市科学创研平台中国代表郭明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合作四方来自四个非常重要的不同领域, 可谓是天作之合。城市科学创研平台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平台, 是整个麻省理工驱动创新的一个方向。此次合作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给我们提供的历史机遇, 相信我们的合作一定能产生非常重要的成果。”

软通动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天文表示:“我衷心希望建成后的两个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 能够紧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政策与标准体系, 整合MIT与IBM的创新技术, 几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尽早推出创新研究成果, 推动中国各地方城市在水工程和建筑节能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让老百姓的生活更美好, 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

IBM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王阳博士表示:“我们会将IBM全球优秀的人才、技术和成功实践带入到中国, 并且和软通动力在本土的实践相互结合,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领导下, 与麻省理工学院优秀的人才一同协作, 激发具有颠覆性的行业创新, 做出完全不一样的智慧城市的典范, 为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持之以恒, 发挥优势

近年来, 软通动力利用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创新能力, 在智慧城市咨询规划、建设服务、解决方案发展等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实践经验。自2012年软通动力加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发起组建的国家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来, 软通动力已经与国内多个城市和地区签署了智慧城市合作协议。凭借自身实力及优势, 在云计算、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智慧城市综合运营中心等行业应用领域, 持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此次四方的成功合作, 将成为软通动力在建设中国智慧城市蓝图上的又一里程碑事件。未来, 软通动力将进一步参与智慧城市发展, 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及大数据等创新技术, 助力实现社会管理、民生保证和经济增长的全方位目标, 最终打造智慧城市产业链与生态圈, 和业界一起推动城市信息化的升级发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智慧动力】相关文章:

软通动力-智慧城市解决方案05-14

动力分析05-07

文化动力05-10

自转动力05-13

科研动力05-24

中国动力06-10

动力装置06-20

动力工程06-24

动力总成06-29

团体动力07-03

上一篇:汽车营销创新探究下一篇:境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