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艺术指导范文

2024-09-04

声乐艺术指导范文(精选12篇)

声乐艺术指导 第1篇

一、目前声乐艺术指导现状

在国外很多院校, 有独立的声乐艺术指导专业, 并且艺术指导地位与声乐演唱地位不分伯仲, 同样具有一定的艺术高度。艺术指导分为几类:一是钢琴伴奏, 二是其他乐器伴奏。钢琴是具有交响效果的多声部乐器, 钢琴伴奏是声乐演唱的最佳合作伙伴。而艺术指导与钢琴伴奏具有相似性, 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不同。

二、声乐演唱的表达及表现形式

声乐演唱是人们通过对感知物的心灵共鸣而发生思维联想, 进而通过歌曲表达的一种演唱形式。声乐作品的演绎不仅需要歌者掌握作品的旋律、节奏、音准等基本信息, 还需要歌者能够把握准确的歌曲信息, 演唱者必须具备良好的音乐基础与素养, 清晰准确表达于观众。 其次, 一首声乐作品, 与作词、作曲家分不开联系。作曲家精心创作出的曲子中, 包含了作词家作曲家内心想要表达的情感, 演唱者需要在演唱前认真理解作品创作背景、意图、以及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词曲家创作的歌曲被演唱者演唱, 然而不同的演唱者带给人不一样的演唱风格, 听众的听觉感受也会不一样。不同的歌曲需要不同的演唱风格, 以及不同的音色来演唱。除了以上声乐演唱的表达方式, 还需演唱者重视演唱技巧。在我国的传统民族声乐中, 强调“出声、引长、归韵”三个过程, 出声即是咬准字头, 引长就是延长字腹, 归韵就是收清字尾。在某些声乐作品当中, 作曲家会创作出一些模仿大自然的声音、动物的声音、乐器的声音, 这些演唱方式都是声乐演唱中的一类表现形式。

三、艺术指导在声乐演唱中的表现形式

声乐演唱中多用钢琴伴奏来烘托演唱者的歌唱。钢琴是乐器之王, 它能给演唱者或演奏者带来理想的伴奏效果, 因此, 钢琴伴奏在音乐会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与任务, 肩负着艺术指导的教学功能。艺术指导使演唱者更好地演唱作品和融入音乐, 使音乐听觉效果更加丰满, 托衬演唱者而发挥出更好的演唱水平。在歌曲的前奏、 间奏、停顿中, 艺术指导起到了连贯歌曲并给演唱者调整和休息的空间的作用, 可将声乐演唱者的演唱推向一个新的艺术高度。而在另一些音乐作品中我们也经常看到, 作曲家创作的歌曲中会出现一些模仿自然、模仿鸟叫以及乐器声音。钢琴伴奏会演绎出这些特殊音色, 这丰富了作品的色彩性, 给人以画面感使音乐清晰的呈现出来, 为歌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提升了艺术空间。

四、声乐演唱与艺术指导的内在要求

沈括有云:“善歌者谓之‘内里声’。不善歌声, 声无抑扬, 谓之念曲, 声无含蕴, 谓之叫曲。”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善于歌唱的人, 他的内心也在用情歌唱, 不善于歌唱的人, 他的声音一定没有吸引人的地方, 这样打动不了别人的歌唱就像是在念曲子, 歌唱里缺少了韵味, 就像是在喊叫歌曲一样。作品是情感的产物, 所以, 艺术更不能缺少了情感。我国最早的一部音乐理论著作《乐记》中记录:“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 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 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 变成方, 谓之音。比音而乐之, 及干戚羽旄, 谓之乐。” 《乐记》中的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一切音乐的产生, 都源于人的内心。人们的内心的活动, 是受到外物影响的结果, 人心受到外物的影响而激动起来, 因而通过声音表现出来。各种声音相互应和, 由此产生变化, 由变化产生条理次序, 就叫做音。将音组合起来进行演奏和歌唱, 配上道具舞蹈, 就叫做乐。声乐演唱与艺术指导合作, 也是“乐”的一种表现。情感是音乐的灵魂, 没有情感, 再优美的音乐也不会打动人心。声乐演唱除了方法技巧、 音准节奏外, 更重要的就是声情并茂的用心演唱, 全身心地投入演唱中去, 把自己塑造成歌曲所要树立的形象, 深入了解歌曲内容和情感, 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音乐形象, 使音乐富有生命力从而感染他人。艺术指导也是一样需要用心去弹奏, 只有双方都投入到音乐当中去, 才能与声乐演唱者达成默契产生共鸣, 达到音乐的艺术高度, 完成音乐作品的演绎。所以, 情感是声乐演唱与艺术指导的内在要求。

五、声乐演唱与艺术指导的相互关系

我们所说的声乐演唱与艺术指导的合作, 即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者的合作。而当二者共同演绎一首作品时, 二者又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着。在合伴奏的时候, 双方要具有良好的听辨能力, 相互聆听配合才能使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融合到一起。而相互聆听, 也是一种最有效培养声乐演唱者与艺术指导相互配合的一种方式。在演唱者和艺术指导合伴奏前, 演唱者应认真学习歌曲演唱, 准确掌握歌曲旋律、情绪、节奏、音高音准等基本信息。 当合伴奏时, 演唱者与艺术指导都应集中注意力, 专心投入到作品中去, 融入音乐, 相互聆听, 准确地进入音乐演唱与伴奏中。让双方合作的默契合二为一, 双方发挥出最好的演绎水平, 提高作品的艺术高度, 保证音乐形象的连贯完整。所以, 声乐演唱与艺术指导之间的相互配合很重要, 我们在演唱作品的同时, 不能忽略二者的相互联系。

六、艺术指导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一) 艺术指导对声乐演唱者进行作品上的合理规范的处理, 使其演唱风格更符合作品内容, 起到帮助演唱者规范演唱的作用。在演唱者演唱作品出现演唱错误时, 艺术指导及时提出指正, 能帮助演唱者准确表达作品。 并对演唱者进行规范作品指导, 使演唱者更加准确地把握作品的风格及表达方式。

(二) 艺术指导通过旋律伴奏来突出演唱者的演唱, 起到的衬托作用。钢琴伴奏的伴奏形式有很多种, 如和弦、 琶音、模仿复调、震音等形式。不同的伴奏形式带给演唱者的听觉感受也不一样, 钢琴伴奏就像一个默默的奉献者, 看似配角却起到烘托演唱者的作用。通过钢琴伴奏形式突出演唱者的演唱。

(三) 除了演唱者声乐演唱发声技巧之外, 艺术指导起到对作品其他方面的指导补充作用。在演唱者演唱的过程中, 艺术指导对声乐作品内容进行补充及指导, 为演唱者扩展歌唱知识, 拓宽演唱者演唱思维与感性理念。

(四) 艺术指导起到弥盖声乐演唱者演唱方面的不足, 起到弥补作用。声乐演唱的过程中, 出现暇疵是在所难免的, 当演唱者出现歌唱瑕疵时, 钢琴伴奏能掩盖演唱者部分不足, 并减缓演唱者因发挥失常引起的紧张。

(五) 艺术指导能带动演唱者演唱情绪, 起到调动演唱者积极性的作用。当我们在演唱时, 如果不用任何乐器伴奏, 声音就会显得黯淡许多, 演唱者的歌唱欲望也会低很多。声乐演唱在加入艺术指导伴奏后, 不仅完善了声乐作品的整体效果, 更调动了演唱者的演唱情绪, 从而使演唱者更积极的演唱作品。

(六) 艺术指导增加了声乐作品的多声部效果、交响性、及歌唱性, 起到丰富音乐形象的作用。在乐器中, 钢琴是最具交响性的乐器, 所以钢琴伴奏为声乐作品增加了多声部听觉效果, 丰富了音乐形象, 使声乐作品更富有歌唱性, 交响性。

摘要:声乐与艺术指导有着重要的联系, 在声乐学习中, 声乐学者对真正的艺术指导不够了解, 艺术指导的作用常常被忽视或者误解, 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本文着重论述声乐演唱与艺术指导的关系。

声乐艺术指导 第2篇

[摘要]当今,学科边缘化逐渐成为学科发展的趋势,在音乐领域亦然。因此笔者在本文中以声乐钢琴伴奏以及声乐教学为主题,在总结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历,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本文主要侧重于探讨声乐钢琴伴奏具体是如何引导声乐教学的。

[关键词]钢琴伴奏;声乐教学;艺术指导

钢琴伴奏和声乐教学分别从属于不同的课程体系,可以说二者之间既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又具有必然联系。钢琴伴奏在声乐教学理论以及舞台实践表演方面均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本文旨在理清声乐钢琴伴奏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钢琴伴奏的实践价值。

一、声乐钢琴伴奏和声乐教学的关系

(一)声乐钢琴伴奏

众所周知,钢琴伴奏的最主要作用就是烘托演唱氛围,营造更好的演唱效果。钢琴享有“乐器之王”的美称,既能独立演奏也可以和其他乐器配合使用,声乐钢琴伴奏作为钢琴伴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在本文中所指的钢琴伴奏即为以钢琴弹奏的伴奏方式,具体又由乐谱和演奏者两个方面构成。

(二)声乐教学

有关声乐教学的研究在国内已经颇有成果,和其他学科相比声乐教学具有独特性质,即声乐教学采取的是一对一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特别是声乐初学者,需要将学习的重点侧重于声乐作品的技巧练习,有了一定铺垫之后再进行舞台实践环节,但是无论在声乐教学的哪个步骤都离不开两方面因素的辅助:其一是教师指导,其二就是钢琴伴奏。所以应当提高声乐钢琴伴奏对声乐教学艺术指导的重视程度,从而增强声乐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声乐表演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三)声乐钢琴伴奏的艺术指导性

正如前文提到的,钢琴艺术指导对于提高声乐技能和演唱者水平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声乐钢琴伴奏对于声乐表演来说并不是辅助性的、衬托性的,二者是一种相辅相成关系,在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又相对独立。

二、声乐钢琴伴奏在声乐教学中的艺术指导性

(一)钢琴伴奏有助于认知

演唱者在演唱之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对作品的背景了解,例如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风格,创作特点、句法以及歌词内容等。特别是语句和语调,因为语言、语调和句法是声乐演唱必不可少的三个要素,分句和呼吸是钢琴演奏的重中之重。现在越来越多的演唱者青睐二度创作,有些甚至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依然存在相当多的演唱者并没有坚实的理论背景知识为基石,盲目地进行“自由型”演唱,表现为在随着伴奏的时候出现不合拍的现象。为了最大限度避免这种情况,必须以尊重原创为前提,辅助钢琴伴奏,引导演唱者学会以节奏、音准和歌词为基础,融合演唱者的理解。

(二)钢琴伴奏有助于情感体验

体验环节自始至终都是声乐教学的薄弱内容,但是体验环节事关表演的前期准备和现场表演,所以重要性不容忽视。在完成了上一步对声乐作品背景进行了解后,紧接着进入到对创作者情感的感受,即体验环节。因为声乐作品是创作者的情感表达,所以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要和创作者感同身受,那么钢琴伴奏可以通过调整音调从而营造跌宕起伏的效果,给予演唱者在表达情感时加以引导。

(三)在表现环节中的艺术指导性

声乐艺术表演需要调动起情感表达和肢体表达,所以要在情感体验和肢体训练中突出声乐钢琴伴奏指导的功能。首先是眼神,演唱者的情感主要是通过眼神向外界传达的,在声乐表演中,如果是在演唱者没有唱词的时候,眼神的表达就很容易缺失,但是有了钢琴伴奏则完全不同,人的喜怒哀乐、形形色色,细微的差异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无论是在音乐剧还是歌剧中,常会见到利用钢琴伴奏模拟各种情境中的声音来配合演唱者的眼神。其次是手势和表情,手势语同样是用于表达演唱者情感的重要途径,能够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例如在国外的很多作曲家在进行钢琴伴奏创作时,纷纷都将创作的.焦点转向利用手势表现乐曲的节奏型和音乐性,这种形式会使歌曲的情感融合收到较好的效果。第三是形体表现,科学表明,随着有节奏的音乐舞动身体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当人们听到喜爱的音乐时,身体会不自觉地随之摆动,而身体的摆动又能将音乐的表现力加强,声乐、歌词、形体都是声乐演员常用的表现形式,三者相辅相成,互补缺陷。所以,在声乐表演中应当发挥钢琴伴奏对形体动作的指导作用,首先钢琴艺术指导应当帮助歌唱者找到完整和准确的角色定位,以实现自我代入。先捕捉其形象,创造一个准确、鲜明,而又真实、准确、鲜活的人物形象,例如卡门在节奏和音乐风格上显现出热情奔放,狂野不羁的音乐形象,钢琴伴奏通过节奏引导演唱者动作形体表达上,满怀着激情和挑逗。在全面了解了角色的前提下,对于典型的角色应当适当地模仿,在进行声乐艺术表演时注重姿态、动作、手势、眼神的角色特征,预先设计,并激发应有的感情,演员是声乐和观众互动的媒介。不同的声乐曲目也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形体动作设计,才能够让群众融入到乐音背景中。最后是舞台实践,归根到底声乐理论教学还是要以服务舞台实践为宗旨,也就是说舞台实践是声乐教学的关键所在。在舞台上,声乐钢琴伴奏一方面能够帮助表演者养成情感节奏,除此之外还可以达到控制、调节演唱者临场心理作用。由于钢琴艺术指导中演唱者必须调动多重感官,通过耳听、眼看去思维去演唱,要求声乐学习者用心观察钢琴伴奏的细微变化并适应这种需要应变的环境,使学生临场应变得到提高,反映更加灵活。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心态平衡,缓解紧张情绪

根据以往的经验,在舞台实践缓解如何把控情绪,不要被情绪带动是表演成功的关键所在,尤其是想要在场上获得比平时更好的表现,这种心理常常会导致演唱中出现大脑空白、怯场甚至是晕倒现象,不仅无法超常发挥就连平时水平也难以展现。相比之下,如果舞台上有钢琴伴奏特别是演唱者熟悉的老师或者是同学等,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其紧张的情绪。此外,克服了现场恐惧感之后,在日常练习中有意识地模拟舞台上严肃、紧张的气氛,让演唱者在“身经百战”中逐渐适应舞台实践,从而在面对舞台表演时做到自如,并消除恐惧感。

(2)前期铺垫,导入情感

声乐钢琴伴奏在舞台上最主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帮助演唱者进入人物情感状态,发挥的是“铺路”或者是“清道夫”的作用,为演唱者顺利进入人物情感打好坚实基础。常见的形式有以一段富有感情色彩的钢琴乐开场,让演唱者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让听众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从而使演唱者和观众都能渐入佳境。声乐钢琴伴奏导入的作用对于初学者尤其明显,因为他们学习经历尚浅,对于很多曲目的创作背景并不熟悉。例如曲目《送上我心头的思念》,这首歌要向人们传递的是歌颂为新中国建设作出伟大贡献的周恩来总理,但是如果没有亲身那段由苦难和黑暗走向幸福和光明的历史,很难发出真实的情感和对伟人的敬意。虽然之前已经对作品有了详细的了解与分析,建立了基本情感基调。上台前的“入戏”引导也是十分关键的。

综上所述,在声乐教学的不同环节,都可以运用钢琴伴奏的艺术指导,培养演唱者的节奏感和对演唱的整体把握,因此钢琴伴奏在声乐教学中的艺术指导作用巨大,应当在声乐教学及舞台实践领域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楠.论声乐钢琴伴奏音乐本体与声乐演唱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

[2]刘新巧.声乐教学艺术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

[3]季丰来.声乐教学中钢琴伴奏的技巧[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06).

[4]张佳林.钢琴演奏与伴奏技巧[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5]景蓝,马岩峰.钢琴伴奏的编配与写作[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08).

声乐艺术指导的职责、素质及培养 第3篇

一、“声乐艺术指导”的职责与职业要求

作为一个“声乐艺术指导”,其职责是什么呢?在笔者看来,其职责至少有三:第一,使歌者演唱的作品最终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即通过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包括对声乐技巧、语言的把握、对音乐风格和歌词的理解、文化素质和修养等)将声乐教师所教授的声乐技巧同音乐完美结合在一起;第二,指导歌者并同歌者一起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使所表演的作品趋于完美;第三,通过长期与歌者的合作,使歌者逐渐走向声乐艺术的巅峰。总之,“艺术指导”作为“教练”,一直陪伴着歌者成长,成为歌者的“耳朵、镜子、拐杖”。这正是一个“艺术指导”的职责。

既然“艺术指导”的职责在于成为歌者的“耳朵、镜子、拐杖”,那么怎样才能履行这样一种职责呢?换句话说,作为一个“艺术指导”,除了具有精湛的钢琴演奏技术外,還具有哪些职业要求呢?简言之,除钢琴演奏外,“艺术指导”的职业要求可概括为“风格”、“语言”、“技巧”。所谓“风格”,就是指“艺术指导”应准确认识和把握声乐作品的音乐风格。这就给作为“艺术指导”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一个“艺术指导”,必须熟悉大量的声乐作品(包括艺术歌曲、歌剧及其他各种类型的作品),尤其要认识和把握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声乐作品所不同的音乐风格,进而认识和把握其表演风格。比如说,为艺术歌曲弹伴奏与为歌剧选段弹伴奏或用钢琴替代管弦乐队排练歌剧,其表演要求就各不相同。一般说来,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尤其是浪漫主义时期德奥利德(lied)的钢琴伴奏,与声乐部分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为艺术歌曲弹伴奏时,钢琴家与歌唱家享有同等地位。不仅如此,浪漫主义时期的欧洲艺术歌曲(包括德语歌曲lied,法语歌曲melodie,俄语歌曲romance等)的歌词往往都是浪漫主义诗人的诗歌,故其艺术意境深邃。为此,为艺术歌曲弹伴奏,手法還需精致、讲究,采用细腻的音色变化和不同的触键方式阐释诗歌的含义,表现诗歌的意境。在音乐会上为歌剧选段弹伴奏,或者用钢琴进行歌剧排练,钢琴家不仅要熟悉钢琴缩编谱,而且還应熟悉其乐队总谱。这就意味着,钢琴家应将钢琴想象成一个管弦乐队,应知道什么位置是弦乐,什么位置是管乐,什么位置是“全奏”,什么位置是某件乐器的独奏,尽可能地表现出乐队中的各个声部,使钢琴的音响具有管弦乐队的效果。所谓“语言”,就是指“艺术指导”应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这就要求作为“艺术指导”的钢琴伴奏者,必须掌握与声乐作品最为相关的意大利语、德语、法语、俄语、英语等,以便更直接地指导歌者演唱,更默契地与演者配合。较强的语言能力,也有助于帮助歌手理解歌词,进入歌词的艺术境界。所谓“技巧”,这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说作为“艺术指导”的钢琴伴奏者,還必须懂得一定的歌唱技巧。只有了解和把握一定声乐技巧,才能对歌者进行必要的指导或者纠正,以确保声乐教师所教授的声乐技巧在歌唱中得以实现和发挥。上述三者——“风格”、“语言”和“技巧”,作为一个“艺术指导”除钢琴演奏之外的三个最重要的职业要求。这也昭示出“艺术指导”与一般“钢琴伴奏”的区别。

那么,作为一个“艺术指导”,怎样才能达到这些职业要求呢?他们不仅要修毕钢琴主课,以便具有较高的钢琴演奏水平,而且要系统学习语言、音乐史、音乐美学以及作曲技术理论,還必须了解和把握一些必要的声乐技巧。欧美国家的“艺术指导”正是这样打造出来的。在欧美,如果想成为一位优秀的coach,除了主修钢琴以外,還要学习声乐、作曲、指挥以及音乐学方面的课程,以构建一个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例如,美国指挥家、钢琴家詹姆士·列文(James Levine,1943-)就是一名出色的“声乐艺术指导”。列文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是一个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祖父则是犹太教堂唱诗班的领唱。10岁时,列文就已作为钢琴家与辛辛那堤交响乐团同台献艺。列文曾随瓦尔特·列文学习音乐理论,随鲁道夫·塞尔金学习钢琴。1961年,列文毕业于纽约朱利亚音乐学院,其专业是指挥和歌唱。1973年成为美国大都会首席指挥。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教育背景,列文成为一位出色的“声乐艺术指导”,完全满足作为一个优秀“艺术指导”的职业要求。作为一位“声乐艺术指导”,列文曾是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塞茜莉亚·巴托莉、俄罗斯次女高音歌唱家包罗丁娜、被誉为“世界第一抒情女高音”的卡娜娃的钢琴伴奏,他们合作曾得到了广泛的赞誉。詹姆士·列文正是这样一位“艺术指导”,成为歌者的“耳朵、镜子、拐杖”。

二、中国“声乐艺术指导”的现状与前景

在中国声乐界,“艺术指导”这个概念是近年才逐渐启用的,但在大多数场合下仍叫“钢琴伴奏”。故在声乐教学和演出活动中,“钢琴伴奏”尚未能承担“艺术指导”的职责。

应该承认,中国声乐界的确有一些钢琴伴奏者具有作为“艺术指导”的素质,他们的艺术实践也成就了一大批优秀的歌唱家或歌剧演员。但从总体上看,人们对钢琴伴奏作为“艺术指导”对于歌唱艺术的重要性仍缺乏足够的认识。“弹伴奏的远不如弹独奏的”、“弹独奏弹不好才弹伴奏的”等错误的观念,在中国音乐界并没有得到根除。大部分钢琴伴奏者尚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指导”。因为几乎所有的钢琴伴奏者都来自音乐学院钢琴演奏专业的毕业生(目前,只有中央音乐学院有声乐钢琴伴奏专业),没有受到钢琴演奏以外其他满足“艺术指导”职业要求的专门训练。但在欧美,著名的“艺术指导”不仅是钢琴家,而且還是一个较为全面的音乐家。因此,他们的表演无论是从技巧上看還是从对音乐的理解和把握上都很是具有权威性。不仅如此,他们還懂声乐、懂多国语言、懂乐队、懂作曲、懂文学、懂戏剧、懂表演,尤其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合作精神,与歌者共同完成对作品的“二度创作”。这些无疑都是中国钢琴伴奏者所不能及的。再就是,整个中国声乐界长期以来对“艺术指导”的认知不足,缺乏关于“艺术指导”的理论探讨和理性认识。如何作为一个真正的“钢琴伴奏”,一直缺乏理论的观照和指导。于是,大部分声乐钢琴伴奏都只能是“伴奏”(accompany)和“陪练”了。在声乐教学和演出实践中,歌者永远是主角,钢琴伴奏者则跟着歌者的脚步走。在舞台上,钢琴伴奏者只要跟上了歌者的节奏就算完成任务了,而根本顾不上其音量是否合适,情绪是否协调,强弱是否统一。更令人忧虑的是,大部分声乐钢琴伴奏音乐修养、文化素养還很欠缺,对古今中外的声乐作品不求甚解或者根本就不熟悉。于是,他们能将作品的大概意思弹出来即可,“风格”上也很不讲究,更谈不上在“语言”和(歌唱)“技巧”上对歌者的“调教”。因此,他们对于歌者的“指导”,也仅限于纠正音准和节奏了。这应该说是中国声乐界钢琴伴奏的现状。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正如本文开头所说的,长期以来中国的声乐教师实际上承担了“艺术指导”的职责。声乐教员几乎承担了声乐教学和舞台表演中的全部事务,于是钢琴伴奏者除了弹琴之外也就无所事事了。这也是“钢琴伴奏”放逐作为“艺术指导”职责的原因之一。

中国可以说是一个“美声”歌唱的大国,“声乐艺术指导”无论作为一门艺术還是一个职业,都将具有广阔、美好的前景。在声乐舞台上,曾出现一大批光彩夺目的美声歌唱家:如老一辈歌唱家李光曦、李双江、张越男、张映哲、施鸿鄂、程志等,中青年歌唱家王秀芬、张建一、傅海静、杜吉刚、张丽萍、孙秀苇、黄英、魏松、戴玉强、廖昌永、袁晨野、贺磊明、幺红等,年轻一代歌唱家则有张妮、周晓林、陈苏威、柯绿娃等。这些“美声”歌唱家存在,以及“美声”歌唱艺术在中国的持续发展,无疑都是发展“声乐艺术指导”的重要前提。更重要的是,“艺术指导”的价值及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关于“艺术指导”的理论探讨也开始起步;关于“艺术指导”的人才培养已纳入高等音乐院校的办学计划;以钢琴家赵碧璇、钱致文、黄小曼为代表的“艺术指导”的价值也逐渐被人们所认同。伴随着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优秀的“艺术指导”已不断涌现,整个音乐界对“艺术指导”的认知也将逐渐有所改观。

三、打造“声乐艺术指导”之我见

作为一个声乐大国,怎样才能打造出真正的“声乐艺术指导”呢?这是中国声乐艺术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这首先需要开展与“声乐艺术指导”相关的理论研究;其次是与国际接轨,借鉴欧美国家培养“声乐艺术指导”的成功经验和方法。

第一,开展关于“声乐艺术指导”的理论探讨,为“声乐艺术指导”正名、定位,并进一步确定“声乐艺术指导”的学术地位和学术价值。关于“声乐艺术指导”的理论探讨,首先要分清和厘定“声乐教师”和“艺术指导”的职责及其在声乐教学中的分工。是不是可以这样来划分:“声乐教师”主要解决歌唱中的技术问题,“艺术指导”主要解决歌唱中的艺术问题。前者旨在声音,后者旨在作品。只有这样,“艺术指导”作为一门艺术、一个职业,才能从“声乐教师”身上分离出来,并脱颖而出。关于“声乐艺术指导”的理论探讨還必须肯定“艺术指导”的价值,并给予“艺术指导”公正的评价,其目的就是提升钢琴伴奏者的学术地位。20世纪曾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声乐艺术指导”,如一直从事钢琴伴奏的杰拉尔德·穆尔(Gerald Moore,1899-1987)、作为一位指挥家和钢琴家詹姆士·列文等,他们的知名度才不亚于钢琴家库劳(Kuhlau)或歌唱家帕瓦罗蒂(Luciano Pavarotti)。这和国际社会对知识和艺术的尊重相关,更重要的是对“艺术指导”的认同。关于“声乐艺术指导”的理论探讨,更重要是探讨成为一个真正“声乐艺术指导”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总之,开展与“声乐艺术指导”相关的理论研究,就要为“声乐艺术指导”寻找一个理论的支撑点。

第二,开展培养“声乐艺术指导”的专业音乐教育。这首先就需要建立起一个观念:一个钢琴专业毕业生不一定就能成为一个“声乐艺术指导”,但一个成功的“声乐艺术指导”一定是一个优秀的钢琴家。要建立这一观念,需要与国际接轨,借鉴欧美国家培养“声乐艺术指导”的成功经验。如保加利亚索菲亚音乐学院培养“声乐艺术指导”的程序是这样的:一个学生在经附中、大学钢琴专业的学习之后,在研究生阶段主修“声乐艺术指导”。又如,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声乐艺术指导”作为“钢琴艺术指导”专业的一个分支,不仅是一个专业,同时也是钢琴演奏专业的必修课,并从大学二年级一直研习至五年级,同时也是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内容和研究生阶段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本科阶段“声乐艺术指导”的教学训练程序包括:第一学年,可从视奏开始,要求学生将作品中作曲家规定的各种表情符号全部表现出来;第二学年,要求学生演奏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以便理解和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风格;第三学年,指导学生开始和独唱者、独奏者合练,并进行各种即兴性的练习;第四学年,学生开始和歌者共同表演,进行真正的舞台表演。除学习以上科目及内容外,還要和各种乐器一起进行合奏练习,而且還要学习各种与声乐相关的语言。但更重要的是,学生還应多弹奏独奏曲,提高自己的钢琴演奏能力。曾在俄罗斯马林斯基歌剧院和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担任钢琴艺术指导的维多利亚·帕伊金娜教授就曾强调:“钢琴艺术指导”专业的学生应多弹钢琴独奏曲,以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当然,在整个本科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和歌剧演员和声乐教师相配合,进行广泛的艺术实践。在中国,开展培养“声乐艺术指导”的专业音乐教育,也有必要在本科、研究生阶段设立“声乐艺术指导”专业(或方向),无疑也需要借鉴欧洲一些成功的做法。应实施严格的筛选制度,吸收钢琴专业优秀毕业生前来深造,通过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将其打造成名副其实、优秀的“声乐艺术指导”。在这样一个系统工程中,最重要的资源是教师。这就意味着,中国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聘请优秀的“声乐艺术指导”前来授课,以培养出真正能和国际接轨的“声乐艺术指导”人才。

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不仅要有优秀的声乐教师,而且還要有“声乐艺术指导”。只有有了一流的“声乐艺术指导”,歌者才能不断得以进步,不断接近艺术顶峰。总之,只有全力打造世界级的“声乐艺术指导”,中国才能有世界级的歌唱家。

王菁菁 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讲师

声乐艺术指导 第4篇

一、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艺术中的作用

(一) 辅助作用。钢琴的伴奏在声乐艺术中具有辅助作用, 能够通过乐曲的伴奏部分烘托出声乐作品的背景, 渲染出其主旋律, 从而让听众对声乐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2]。在声乐教学和演唱的实践中, 钢琴艺术指导表现出明显的伴奏作用, 教师能够在钢琴伴奏中对学生进行引导, 同时烘托出背景音乐, 使音乐情节更加丰富多彩, 对音乐故事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除此之外, 钢琴音乐指导能够对声乐作品的前奏进行有效调控, 使演唱者快速融入音乐氛围中, 并通过伴奏将声乐作品所要表现的情感演绎出来, 帮助听众对声乐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 指导作用。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艺术中起到指导的作用, 因为钢琴艺术指导结合了曲作家的谱面, 根据演奏者对作品的理解, 弹奏出配合演唱者情感的旋律, 从而帮助演唱者提高情感认知[3]。其次, 钢琴艺术指导结合声乐艺术的特点, 在节奏、风格色彩和音准等方面对演唱者的演唱行为进行规范, 对演唱者的错误发音加以纠正, 弥补了演唱者的不足, 帮助演唱者提升发音质量, 完善演唱技术。另外, 钢琴艺术指导通过对节奏进行处理, 鼓励演唱者创造自己的风格特色, 使声乐艺术更加丰富和独具匠心。

二、钢琴艺术指导需要具备的技能

(一) 视奏、移调、即兴能力。在钢琴音乐教学中, 常常会出现还没有及时通知钢琴演奏者而直接需要和声乐演唱者合作表演的情况, 这就需要演奏者具备当即识谱并现场弹奏的能力;还有演唱的初学者声部还未定下的时候, 钢琴演奏者需要对同一首歌的好几个调能够熟练地演奏;或者是演唱者因为嗓子或者身体原因把作品移高或移低一两个调, 这就需要演奏者能够掌握相应的和声知识, 具备一定的移调能力。钢琴演奏者要培养即兴能力, 不仅要具备一定的和声基础, 在平时练习中还要多留意和声、转调、音乐结构、织体、 形式等内容, 提高自己的即兴演奏水平。

(二) 把握声乐作品中的主题和旋律。钢琴伴奏和声乐艺术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需要钢琴艺术指导对每一首声乐作品的基本内容熟练地掌握, 了解每一首声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内容、主题思想、基本旋律、形式和情感等方面的内容。 为了让伴奏和演唱相辅相成, 需要培养钢琴演奏者和声乐演唱者之间的默契。在演唱过程中, 需要了解演唱的位置、段落的把握、气息的运用、语气的重音、呼吸的方法等内容, 声乐演唱者和钢琴伴奏者在平时的合作中要多进行沟通, 以保证演绎作品时能够达成一致。

三、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艺术中的体现

钢琴艺术指导和声乐艺术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结合方式, 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表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两者通过相互融合和协作, 将声乐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共同演绎出来, 共同表现音乐的思想内涵。在声乐艺术表演中, 钢琴艺术指导需根据声乐作品特点, 结合声乐演唱者声音特色来进行配合, 弹奏出与音乐规律节奏相符的伴奏, 让演唱者伴随着钢琴的伴奏把握基本演唱框架、音准和旋律, 从而将音乐情感融入到声音里, 实现最佳的音乐效果, 促进音乐节奏的和谐[4]。

因此钢琴艺术指导和声乐艺术的有机结合是必须的, 二者密切相连, 不可分离。在声乐教学中, 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掌握演唱的技能和理论知识外, 还需要指导学生在演唱过程中认真倾听钢琴伴奏的旋律, 让学生掌握如何在演唱中和钢琴旋律相辅相成, 将声乐作品的魅力和内涵展现在听众面前。只有演唱者和钢琴伴奏者共同合作, 才能真正发挥钢琴艺术指导的艺术感染力。

四、结语

在声乐教学中, 很多人认为钢琴艺术指导就是钢琴伴奏, 但是实际上, 钢琴艺术指导的内涵不仅在于钢琴伴奏上, 还在教学中发挥着辅助和指导的作用, 是与声乐艺术紧密相关。声乐演唱如果离开了钢琴艺术指导, 就会变成一汪死水, 对于演唱者的情感抒发有所阻碍。由此可见, 钢琴艺术指导和声乐艺术要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是需要不断磨练的。

摘要:钢琴艺术指导是一门独立的音乐学科, 在声乐艺术发展过程中, 我国的钢琴艺术指导还停留在初始阶段, 教师和学生还没有认识到艺术指导和声乐艺术有机结合的作用, 认为钢琴艺术指导只需弹奏好伴奏, 这种传统的观念阻碍了声乐艺术的发展, 本文现就钢琴艺术指导和声乐艺术的有机结合进行研究。

关键词:钢琴艺术指导,声乐艺术,结合

参考文献

[1]王宇婧.钢琴艺术指导与声乐演唱配合的技术性问题[J].大众文艺, 2014, (12) :142.

[2]周志伟.论钢琴艺术指导与声乐艺术的和谐统一[J].文理导航 (下旬) , 2015, (07) :54.

[3]康乐.钢琴艺术指导重要性的误解与在声乐艺术中的体现[J].音乐时空, 2015, (16) :123-124.

声乐艺术中声乐美学发展思路论文 第5篇

【摘要】美学是客观事物给人们带来的直接外观感受,是人们相对独特的一种体验方式。在传统的声乐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方式显得过于单调乏味,基本上都是以教师的现场示范和学生的机械模仿来完成教学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教师教学目标单一,教学也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其实声乐教学自身是具有很强的美感的,但是当前的声乐教学正在不断的弱化这一美感,从而声乐艺术当中的很多审美特征难以充分完整的显示出来。本文正是以声乐教学当中的声乐美学为研究对象,在对声乐美学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之上,对声乐美学在声乐教学过程渗透的一些方法加以介绍,希望能够被广泛的应用到声乐教学过程当中,提升学生的声乐审美水平,带动声乐美学教育的有序发展。

浅谈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中的运用 第6篇

艺术指导专业在国外已有一百年左右的发展历史,从19世纪前单纯的舞台演出及日常教学钢琴伴奏,逐渐发展、分科为歌剧排练教练、艺术歌曲演奏、声乐艺术指导和音乐会伴奏等有所关联但目标不同的专业。其工作内容相当于指挥助理,声乐艺术指导主要是在歌剧正式排练前,指导各位歌唱演员熟悉作品、把握风格、纠正语言,使得其后的正式排练时间大大缩短,从而极大地提高歌剧制作的效率。也有一些独立的歌剧教练开办的工作室,为竞争某一角色的年轻演员准备音乐作业,他们通常是某几部歌剧或某一语种歌剧的高级专家。从事这一专业的大多是年轻指挥出身,现在欧美国家许多大歌剧院的首席指挥、音乐总监都是从歌剧排练教练一步步晋升至此的。他们的钢琴演奏技巧并不一定非常全面、扎实,但读谱(特便是乐队总谱)能力极强,善于用钢琴模仿乐队的效果,并且对歌剧作品烂熟于胸,通常都精通两种以上的语言。

在中国大多数人认为所谓艺术指导,是指为声乐演唱者进行钢琴伴奏的人员的美称。相比较而言这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它将声乐艺术指导的含义片面化了:钢琴伴奏是一门音乐表演艺术,是音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声乐演唱中,它是配合歌唱成功地完成声乐作品的关键,也是帮助歌唱者创造完美艺术境界的一个好伙伴,而这仅仅是声乐艺术指导定义的一部分。声乐伴奏和艺术指导这两个概念之间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本质的不同。一般来说,声乐艺术指导都有进行声乐钢琴伴奏(或歌剧乐队指挥)的能力,也可能经常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但他们还有作为教师的工作任务:对声乐家或声乐学生在作品风格、音乐处理、语言掌握、声音运用等等方面进行指导。

在国外,“声乐艺术指导”主要工作在音乐学院和歌剧院的学员班,工作内容与声乐专业教师类似,但更侧重于音乐处理、风格把握、语言等等方面,并从适应音乐表现的角度(绝非从发声技巧的角度)调整学生声音的运用。

在不同的学校,不同资历的声乐艺术指导教师的工作内容有很大不同:在专业性强的音乐学院中一般有三种情况,1.随堂伴奏,也就是在声乐教授的课堂中的专职伴奏,一般都是年轻的助教或学生,工作内容就是伴奏,一般不用不说话。2.声乐教授的助手,许多大牌教授由于自身演出繁忙,日常教学的“画龙”的工作就交给艺术指导来完成,自己只进行曲目安排、技术及音乐点拨的“点睛”工作。3. 艺术指导教授,负责除声乐发声技巧外的所有与声乐有关的教学,与声乐教授一起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负责。在一些音乐名校中,也有一些学术名望极高的权威艺术指导教授,他们与声乐教授没有区别,可以独立带学生。这些教授都是威望很高,有着几十年声乐伴奏及艺术指导经验的大师,并且与顶尖的声乐家都有着经常性的合作。但这种大师为数不多。

二、声乐艺术指导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好的美声歌曲能让人印象深刻,过耳不忘。一首动人的声乐歌曲的表现需要四个重要因素:1、易让人产生共鸣的鲜明旋律;2、丰富并和谐的伴奏音乐;3、歌曲演绎者的独特技巧与音色;4、演唱者声情并茂,富有极强感染力的演绎手法。

一提到歌曲《我的太阳》人们就会想到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而说道帕瓦罗蒂大家必然联想到《我的太阳》等等一系列歌曲,人们往往容易记住他那优美的旋律、和谐的伴奏及完美的演唱技巧,但没想过打动他们的往往是声情并茂的感情色彩。

然而,在国内声乐教育中没有形成一个对声乐演绎的教学体系即声乐艺术指导,往往只是在教授声乐专业技巧时顺带强调演绎情感。国内大多音乐专业院校都只会给学生配备一名指导老师,而这一名指导老师却要兼顾声乐技巧的教授及音乐处理、风格把握、感情色彩的处理等,但往往很少有老师能兼顾的很好,这就导致了学生只掌握了声乐技术,却忽略了演绎,而导致不能透彻的表达歌曲的意境和感情的宣泄以至于将歌曲演绎的僵硬、感情色彩匮乏。

这样看来,国内声乐艺术指导的存在与发展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对它的普及、理解显得尤为必要。

三、研究方案

1、调研。

在武汉各存在音乐专业的院校发放问卷调查,主题是有关是否知道“艺术指导”?如果知道,你是如何理解它的;你是否需要艺术指导的帮助。2、走访存在艺术指导专业或老师的院校,了解实际教学。3、了解此方向留学生对其在中国发展的看法及前景预测4、整理材料

参考文献:

《人类的音乐》,柯蒂斯.w.戴维斯耶胡迪.梅纽因(美)

《声乐与歌唱研究》朱迪斯•所罗门

《原谱钢琴伴奏与声乐演唱的美学思考》杨丽《艺术教育》2007年第3期

声乐艺术指导 第7篇

一、钢琴艺术指导与演唱者的密切关系

音乐表演艺术是作为该作品中所有表演者高度协作的一种艺术形式存在的, 尤其是对钢琴伴奏者与演唱者的协作, 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例如, 在心理与情感上二者要进行密切的协作配合, 实现唱奏的有效融合, 继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 在这种艺术氛围中有助于二者形成必要的合作意识。

在声乐表演中, 演唱者可以向钢琴伴奏者表达自己的一系列要求, 通过与伴奏者的探讨, 从而使作品的节奏和速度的演绎把握更加准确。在这种情况下, 歌曲意境的表达更显得较为容易, 继而使整个作品的艺术水准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与此同时, 声乐表演中, 钢琴伴奏者也要进一步关注伴奏音量的调节与触键音色的变化情况, 这样就可以在歌曲得到高潮时, 做出必要的前期准备, 从而更好的与歌唱者完成情绪酝酿的全过程, 并使整个歌曲的感情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另一方面, 在声乐作品的歌曲舒缓段落表演中, 钢琴伴奏者要科学的调控音量, 有效规避表演中喧宾夺主的情况发生;而针对于钢琴伴奏本身的间奏而言, 可以结合实际情况, 对音量做出适当的调整, 以将音乐的性格和风格进行充分发挥。这样歌者就能够在这种形象的音乐形象中, 使自己的歌唱情绪得到良好的酝酿。使歌者演唱时, 就达到情已至、声未出的艺术境界。

演唱者和钢琴伴奏者能够准确把握和理解音乐作品需要依托于一个前期较为认真的作品研究过程, 二者需要对作品的内容进行充分了解, 并了解作曲家创作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 继而体会到作曲家的创作时所具备的心态和生活情况, 从而更好的把握表演风格。与此同时, 为了更好的演绎声乐作品, 钢琴伴奏者要做好案头准备工作, 包括踏板、触键、力度、速度和色彩等方面。

二、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伴奏中的合作途径

1、在和伴奏之初, 强化钢琴伴奏者与演唱者所演奏、演唱作品的练习

在合伴奏前, 钢琴伴奏者与演唱者就应对自己演奏、演唱的作品进行不断的练习, 使其均能够进一步熟练和分析作品, 这样在和伴奏的过程中, 二者就能够发生共鸣, 产生思想上的火花碰撞, 从而为二者以后的高质量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合作之初, 钢琴伴奏者应与演唱者进行沟通, 明白其对伴奏的要求, 从而结合其个人演唱, 对乐谱进行细微的调整或修改。音乐的表演呈现出了较为个性的特点, 为此, 基于作品的原有风格, 表演者将自己的特点与风格与其相容, 并对作品的局部进行细微的调整或修改, 使音乐作品表演风格更适应自己本身条件的演唱。需要注意的是, 在修改或调整作品时, 要以深入了解作品作为前提, 控制好调整的分寸, 使作品的表现形式更加鲜活和丰富, 继而使作品的演出效果得到优化。

在声乐作品的正式演出准备阶段, 钢琴伴奏者应与演唱者可以通过对表演的模拟方式, 来缓解真正表演时的紧张感。除此之外, 二者还可以通过录像、录音等电子设备进行学习, 来不断的完善自我。而二者合作过程中, 钢琴伴奏者要对演唱者的演唱进行仔细聆听, 并待合完伴奏后, 在乐普上做好标记, 通过不断的改进和积累, 使二者能够更好的融合其速度和节奏。

2、在声乐表演过程中, 演唱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功能

在声乐正式表演阶段, 演唱者要自己娴熟的演唱对钢琴伴奏者的情绪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带动, 而在此过程中, 钢琴伴奏者也应该对节奏的脉动进行科学的把握, 尽可能的做到扬长避短。由于现场表演中往往会出现很多不可预期的情况, 即使是音乐大师面对现场表演, 也会有出错的情况发生, 而演出也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包括饮食、天气、心情、身体等。为此, 钢琴伴奏者要重视每一个音符, 保证其弹奏的准确性, 同时, 也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 及时对歌者即将发生的错误进行预知, 从而更好的采取针对性策略, 化解、填补、掩盖和避免这些错误。

三、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伴奏中的艺术指导性

在声乐伴奏中, 钢琴伴奏是作为一种艺术指导存在的, 而声乐表演中的钢琴伴奏的艺术指导性对于整个表现效果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其表现出了相对独立的特征, 同时, 也能够将其遮掩瑕疵和烘托意境的效果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钢琴伴奏除了在器乐、独唱发声中占据重要地位, 其在艺术歌曲中也有着不可不缺的作用。钢琴伴奏与艺术歌曲的演唱的相互融合是作为一种艺术整体存在的, 钢琴伴奏者要尽可能的对艺术歌曲进行接触和练习, 从而更好的对艺术歌曲中的美妙歌词与旋律进行感知。另外, 钢琴伴奏者要不断的提升、完善和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 尽可能的涉猎到一些不同风格的作品, 而实践与上台表演均是对自身专业素质进行提升的最佳路径。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有效的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伴奏中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声乐演唱者与钢琴伴奏者彼此相互依存, 只有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合作关系, 才能够使二者的艺术素养和思想感情得到有机的融合, 这对于一个成功音乐作品的演奏是极为重要的。由此可见, 作为一个合格的钢琴伴奏者, 对歌者负责就是对自己在舞台表演中的形象进行负责。

摘要:在声乐教学训练中, 钢琴伴奏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 随着钢琴伴奏工作从业人员的数量逐渐增多, 人们对钢琴艺术指导工作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针对于声乐伴奏中, 钢琴艺术, 既具有艺术指导性, 又是一起合作, 钢琴伴奏者能够促进声乐表演者与伴奏之间建立一种协调的关系, 从而成功的将作品向听众进行传递, 使听众切实体会到钢琴伴奏与声乐作品有机整合的艺术价值与魅力。

关键词:声乐伴奏,钢琴艺术指导,合作,艺术指导性

参考文献

[1]郑巩洋.俄罗斯维多利亚·帕依金娜教授钢琴艺术指导教学四题[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天籁) , 2010, (2) :109-113.

[2]王霞.相依相衬浑然天成——论钢琴艺术指导学科的重要性和发展[J].音乐创作, 2013, (10) :184-185.

[3]沈红.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钢琴艺术指导课[J].音乐研究, 2001, (1) :88-91.

浅谈声乐艺术指导能力的培养 第8篇

关键词:艺术指导,能力,培养

声乐艺术指导是钢琴伴奏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涉及的各种声乐表演形式,都离不开钢琴伴奏的支持与合作。例如常见的独唱、合唱、重唱等。

卡尔·马克思曾这样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享受,那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作为一个合格的伴奏者,一定要是一个具有责任心的人。首先要对自己所伴奏的作品负责,在面对将要演奏的作品时,首先要深入分析其风格特点及思考如何处理这首作品;其次是要对自己的伴奏对象负责,认真的倾听合作者对于作品的音乐处理和布局的负责,并在尊重对方的前提下,主动与对方探讨研究并诚恳地给予其力所能及的提醒及建议;对怯场的合作者给予鼓励,帮助其树立信心;再次,在平时的练习中要认真对待作品,不能凑合地上台。

一、艺术指导能力培养的内容

1、艺术指导的含义

艺术指导,coach,通常称为钢琴伴奏,是一门专门的音乐表演艺术,分为声乐艺术指导、器乐艺术指导。它是一项复杂的艺术思维和实践活动、脑力和体力、技能和技巧、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

2、艺术指导能力培养的内容

在乐曲中,伴奏部分主要是起烘托作用,它不同于弹钢琴独奏,避免喧宾夺主,音色要力求与合作者相融合。速度及节奏应使合作者既从容而又自如的发挥水平,并保持住音乐的流动性。罗列上述各种“任务”,归纳起来约为就是:听——用听觉牢牢的抓住自己的合作者,倾听他对音乐的处理的同时,以相同的感觉在内心歌唱主旋律,体会其轻重缓急的特点及乐句呼吸的深浅;托——描绘意境和良好的背景并加以烘托;带——引发出合作者的情绪,提高表演的热情;推——促进及推动音乐的向前发展;掩——为合作者扬长避短,弥补不足;调——对节拍过拖、过赶的情况加以调整。要时刻把双方的统一、均衡、和谐、默契放在心上。

二、艺术指导能力培养的意义

1、声乐艺术指导能力培养对自身的意义

使用钢琴伴奏是声乐艺术中最常见的表现方式之一。大部分的声乐作品都附有钢琴伴奏谱。尤其是艺术歌曲,钢琴伴奏是歌唱表演艺术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歌唱和钢琴伴奏的关系就如同“红花”与“绿叶”一般。经常为声乐弹伴奏,既提高演奏能力,获得更多舞台艺术实践机会;又学到与别人合作的本领,增加向他人学习的机会,提高理解力、欣赏力、表现力及对节奏的感受力。

2、声乐艺术指导能力在国际上的影响意义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当今各国音乐学院都愈来愈重视“钢琴演奏者作为合作者”的表演艺术,有些国际声乐比赛还为艺术指导优秀者颁奖,如英国的穆尔、奥地利的韦尔巴、美国的鲍德温与盖奇。不少国际钢琴比赛更把钢琴家作为合作者的表演项目列入优胜者竞争的条件,这些都将促使社会和钢琴演奏者本人更加重视伴奏,并促使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声乐艺术指导能力培养的方式

1、声乐钢琴伴奏

(1)伴奏者在拿到新的伴奏谱子后,常常是时间短,曲目难或数量多,甚至拿来谱子就要一边视谱一边和伴奏以应急需。这就迫使伴奏者要加强视奏能力,迅速地掌握新作品。练习视奏,若从合伴奏的角度出发,可从伴奏简单的小作品入手,由浅入深,由短到长;也可以接触一些较为规整的古典作品,逐渐过渡到浪漫及近现代派较复杂的作品。

(2)声乐钢琴伴奏要求伴奏者要由一定的即兴伴奏技巧,而在即兴伴奏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内容性质、调式调性、和声功能及织体等几个方面。有些伴奏者特别是伴奏民族歌曲时,经常配错和弦,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结束音,还要注意旋律中骨干音与结束音是否一致。所以伴奏者要多参考伴奏书籍和正谱伴奏,努力丰富自己的和声知识,为伴奏打好论基础。在理论上对调式的和弦功能关系概念清楚外,对音响的直觉判断也尤为重要。另外,还要根据作品的题材、风格等选择恰当的伴奏织体。

(3)作为钢琴伴奏者,还应该具有移调的能力。由于演唱者的自然音域不一样,某首歌曲的原调往往适合与这一位却不大适合另一位,这时候会移调的伴奏者显然可以应付过来。移调主要包括两种:一是看简谱移调伴奏。若能重视在钢琴上进行各种西洋大小调式及民族调式的键盘和声功能练习,熟悉各调的位置,对移调有很大的帮助;二是在已有的五线谱伴奏谱的基础上移调伴奏。可以采用向上或向下推理的方法,如果移调后与原调的音相同(如G大调移到大调,则仍以高音谱表第二线音位为G音)只须从视觉上假设“已改变了调号”便可以基本上直观获得移调效果。

例一:柏戈莱西:《尼娜》(谱例1)

上述谱例要移高半音唱时只需把四个降号的f小调从视觉假设为三个升号的#f小调便可大致顺利地移调伴奏了。当然,如果视觉移调不易,也可以通过书面移调改写伴奏谱。

2、伴奏中的力度,情绪以及触键把握的能力

钢琴是件不太容易歌唱的乐器,它的发声原理是先经手指与键盘,在借助与键盘有连动杠杆作用的机械装置,间接的启动琴槌击弦而发生。这种靠槌子击弦而产生的声音消失较快不利于音的连贯,不可能在同一个音的延留中作出渐强和减弱的变化。而人声则恰好相反。在遇到慢板、旋律性强的作品时。需要伴奏者尽量去模仿人声,争取达到水乳交融的效果。(1)伴奏中的歌唱性发生:伴奏者本人如果对内心歌唱有强烈追求,便会细心研究及体会自己所诠释的作品中不同的情绪:热情还是悲伤、庄重还是俏皮、奔放还是含蓄、自信还是无望……并能与合作者一同去同感歌唱或呼应对唱,还可以判断出正确的分句及旋律的走向。(2)根据音乐形象的需要,寻求恰当的触键方法。例如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设计,是为了强调诗词的内在含义,表现诗歌外部的场景,丰富对歌词的想象,为歌曲的情绪和气氛烘托了作用,让声乐和钢琴伴奏共同体现诗歌内容、塑造形象,如果演唱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而不用钢琴伴奏,效果肯定会大为失色。而在为歌剧伴奏时,则要用钢琴烘托出乐队演奏的效果。在弹奏伴奏的时候,只有不断的寻找及提高歌唱性触键的方法,加强自身的演奏能力,才能给予合作者良好的推动作用。

例2、舒伯特《鳟鱼》(谱例2)

谱例2:

这个曲子主要表现了鱼儿的欢跃、活泼的情景。在弹奏钢琴伴奏的时候触键就要轻巧,灵活一点。音量要稍微的控制,增强歌曲的歌唱性。

另外,在伴奏中要注意由于作曲家及作品的时代背景不同,带来的对于歌唱性触键的要求和差异。如德彪西的歌唱性风格,意境很重要,富有色彩而且柔美;莫扎特作品歌唱性发声的触键需要留意手指的清晰、圆润与分寸感……等等。

3、踏板的运用

“踏板是钢琴的灵魂”,由此可见其重要性。在钢琴伴奏中常用到的是弱音踏板和延音踏板。弱音踏板常用来制造特殊的音色效果及控制和削弱音量;延音踏板是用来增加声音的力度及节奏的韵律和弹性。

使用踏板的多少及深浅,首先要考虑到作品的风格及钢琴上不同音区:例如为海顿、莫扎特等古典风格作品伴奏时,最好采取少用和浅踩的方式。当钢琴伴奏在中、低音区弹奏的时候要时常节制使用及勤换踏板,以免声音过强泛音太多而掩盖了主要旋律歌唱的清晰度,造成伴奏者与演唱者的音响不平衡。

4、音量和音响的平衡能力

独唱者与伴奏者之间的音响是否平衡,并不是指二者的音响要平分秋色,而是指作品中各个声部的音量、音色的相互关系能否从整体角度聆听具有和谐的均衡之美,从而达到协调统一。著名钢琴伴奏家缪尔桑德斯曾说:“平衡确实是由你的左手弹得多强或多弱来决定的。”与高音声部合作的时候要时常考虑伴奏时左手低音的适度加强;低音声部则相反。总之,优秀的听觉能力是伴奏者最宝贵的财富之一,音量的分寸与音量的平衡在实际弹奏中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一体,全凭一双耳朵来倾听、辨别及调整。

例3、舒伯特《魔王》(谱例3)

这首作品的伴奏就要求伴奏者时刻注意力度和控制音量。否则“马蹄疾奔的节奏跟奔驰着的琴声”将会很容易的盖过演唱者的声音,造成伴奏者跟演唱者音响的严重不平衡。

5、把握速度和节奏的能力

节奏好比是“心脏”跳动的脉搏,是受表演者的感情所支配的。内心对节奏反映敏锐的伴奏者将促使表演更有活力与光彩,对于合作者也是更强有力的支持后盾。反之,如果节奏点不明确,下键较笨重,便会使得在音乐进行中缺乏韵律、情趣和动力感。

良好的速度与节奏能使合作者能充分的发挥水平,还能保持住音乐的流动性。而在平时,有针对性的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声乐作品加以练习,提高自己对音乐的把握,多多欣赏并体验和感觉节拍的律动,以便提高自己对速度分寸的掌握。

四、结语

声乐艺术指导作为一门专业的音乐表演艺术,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它需要伴奏者不断的学习积累、实践、创新。作为一名优秀的艺术指导者,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奏,又要加强音乐修养和文化素养,这样,才能够较好的与演唱者共同诠释一部作品。

参考文献

[1]高师教材编写组.声乐曲选:外国作品一、二、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2]廖家华.音乐审美教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

[3]王次昭.音乐美学[M].北京:人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理查德·贝克.音乐的魅力[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5]连苹.中国钢琴音乐教育改革的新动力[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3).

[6]李斐岚.钢琴伴奏艺术纵横[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7]李暑红.意大利艺术歌曲实用钢琴伴奏[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

[8]张友瑜.伴奏音型运用[M].北京: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声乐艺术指导 第9篇

声乐艺术指导专业是复合型专业, 除了钢琴专业的功底, 还需要掌握各个时期声乐作品的特性, 一名优秀的声乐艺术指导, 是培养歌唱家的必要条件。如何培养优秀的艺术指导人才?艺术指导人才又是如何有效地作用在声乐教学之中?

一、德国高校培养艺术指导人才的目标。

在德国音乐学院, 每一个声乐学生都有自己的艺术指导教师, 艺术指导这门课程是跟声乐专业课一样, 从入学到毕业一直都有的。对于钢琴专业的学生, 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 也都需要学习艺术指导这一门课程。除教学工作以外, 学生的音乐会考试, 歌剧院的片段排练, 音乐厅的演出, 艺术指导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那么质量的要求就更是不容忽视。他们的钢琴功底很深, 而且他们的头脑好像一个丰富的资料库, 几乎所有的声乐作品都存在他们意识里。在德国, 声乐专业的学生要掌握德语, 意大利语, 英语和法语的标准发音, 对于艺术指导专业也有同样的要求, 对语言的把握, 发音的技巧, 是艺术指导人才必备的能力。

二、德国高校艺术指导专业的课程设置

在德国, 研究生阶段开始划分出这门专业。本科钢琴专业的学生, 有资格考取艺术指导专业的硕士。而钢琴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除了钢琴课以外, 还有4个学期的艺术指导课程, 4个学期的课堂伴奏实践课程, 还有两个学期的合唱团伴奏实践课程。大量接触声乐作品, 为将来考取声乐艺术指导硕士奠定基础。到了硕士阶段, 艺术指导专业的课程设置更加专业化。每周两节艺术指导专业课, 课堂伴奏实践课, 室内乐合奏课, 即兴伴奏课, 语音课 (德语, 法语, 意大利语等) 。

三、在德国高校, 艺术指导教师对声乐专业学生的培养

对于声乐专业来说, 艺术指导教师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在德国音乐学院, 声乐专业的学生每星期有两节声乐专业课, 声乐教师来规范声音;艺术指导课每星期一节, 艺术指导教师边为学生弹奏原谱伴奏, 边帮助学生处理作品。艺术指导教师和声乐教师还会定期共同给学生上课, 指导学生将作品完整的演绎出来。

首先, 艺术指导教师通过准确的音色, 纯熟的技巧, 将作品的情感与风格展现给学生, 把学生带入正确的歌曲意境中。在乐曲进行过程中, 烘托出恰到好处的伴奏声响, 用内在的情感将音乐语言在指尖上弹奏出来, 带动学生的感觉, 将演唱者的声音托起。

其次, 艺术指导教师熟悉大部分的声乐作品, 他们有丰富的经验, 了解每个时期重要作曲家的风格, 通晓每个重要的歌剧人物。他们给不同条件的学生选择适合的人物角色, 让学生接触大量作品。

然后, 艺术指导教师掌握标准的语音, 歌词的抑扬顿挫, 轻重缓急, 与乐曲的进行是完美融合的, 艺术指导教师通过自身的语言功底, 指导学生将歌曲的语言正确的表达出来。

四、德国高校如何设立声乐与钢琴专业学生相互配搭的教学模式

有些德国的音乐学院, 实行一种非常有效地教学模式, 从本科阶段刚刚入学开始, 使声乐学生和钢琴学生两两配对, 组成搭档, 他们在课下一同练习声乐作品, 钢琴学生为声乐学生伴奏, 每星期有一节艺术指导专业课是他们共同来上, 艺术指导教师同时指导他们两个人完成作品的情况。钢琴专业的学生可以从实践中学习如何与演唱者配合;声乐专业的学生可以时常享受专业的伴奏, 在教学过程中使得自身的音乐素养不断提高, 驾驭作品的能力日渐增强。这种教学理念具有非常实际的功效, 是两种专业的学生不可缺少的学习体验, 也是培养艺术指导人才的必要方法。

五、结语

声乐艺术指导 第10篇

一、钢琴艺术指导的艺术地位发展

(一) 落寞的陪衬。十八世纪初, 有一样乐器被人们发明出来, 从此之后就占据了乐器界的王座。没错, 就是钢琴。钢琴被发明出来之后, 演奏者就人才辈出, 大师和天才前赴后继, 通过演绎一段又一段的传奇将钢琴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也可能是因为钢琴大家的演奏太过震撼人的心神, 将听众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在其中, 钢琴伴奏和伴奏者的作用和地位一直属于被忽视的地位。钢琴伴奏呈现很多不同的形势, 其中最容易被人们忽略的, 就是为声乐进行伴奏的钢琴伴奏。钢琴刚流行起来的时候, 为声乐伴奏的钢琴伴奏者, 一般都是从事异常繁重的工作, 而得到的报酬却微乎其微。在那个时间里, 钢琴伴奏是被人们最看不起的工作。只有不被认可的钢琴演奏者, 才会去从事钢琴伴奏这个职业。这个时期是钢琴伴奏最低迷的时期, 所以我们称之为落寞的陪衬。

(二) 无愧伴奏家。无愧伴奏家是一部曲子名, 它的作者是杰拉德·穆尔, 被称为二十世纪伟大的钢琴伴奏家。在那个时代, 浪漫主义音乐达到了巅峰。那时候世界已经到了爆发战争的前端, 社会矛盾激化, 贫富差距严重, 战争时有发生, 这就使得当时社会对音乐的需求改变, 变得越来越个性化。这也就需要更高质量的声乐伴奏。那时候西方的音乐家们往往都有自己御用的钢琴伴奏家, 这时候钢琴伴奏的地位开始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在逐渐上升。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钢琴伴奏开始被人们称为钢琴艺术指导。钢琴伴奏地位提升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穆尔本人曾经获得了四次只颁发给独奏家的法国唱片大奖。自此之后, 西方教育界开始单独设立钢琴艺术指导学科, 并涌现出一批批人才。

二、钢琴艺术指导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价值体现

(一) 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教学中所具有的优势。全能的伴奏。声乐永远离不开伴奏, 而钢琴作为乐器界的王座, 自然拥有其他乐器不可比拟的优势。钢琴的优势在于和声乐演唱的契合度非常高, 往往单独一个钢琴的声乐伴奏, 就能和整个乐队比拟。声乐教学中用钢琴伴奏, 节省人力物力。独立的音乐表现力。钢琴作为一个独奏乐器, 它的显著特点就是强势, 它可以单独对声乐演唱进行有力的支撑。在作为伴奏的时候效果尤为明显。它既可以在需要陪衬的时候低调陪衬, 也可以在需要高调的时候与演唱者互动。只要把握好尺度, 钢琴伴奏往往能大幅度的提高声乐表演的感染力。

(二) 声乐钢琴伴奏的艺术指导性。技术上的指导性。在每一场声乐表演中, 周围的环境都会有所不同。而且演唱者自身的状态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波动, 这时候就显露出了钢琴伴奏的重要地位。钢琴伴奏可以引导演唱者, 甚至在演唱者发生失误的时候, 可以进行及时的补救。例如演唱者唱错词, 钢琴伴奏可以即兴改变来配合演唱者, 帮演唱者把错误掩盖过去。除去这些, 在正常的声乐表演中, 钢琴伴奏可以为演唱者提供暗示和引导, 使演唱者能快速的进入意境, 表达出更强烈的渲染力。一旦一个演唱者和钢琴伴奏家长期合作, 那么他们之间达成的默契, 是其他任何乐器也比拟不了的。而且在大规模的合唱中, 钢琴伴奏还能加强主旋律, 对和声部分进行补充, 是合唱表演更加完美。

心理上的支持。声乐的演唱者在演唱时往往会面临巨大的心里压力。因为要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 只要唱错一个字, 整场演出就搞砸了。在表演的时候, 就算身后有几十人的管弦乐队, 演唱者心里还是会紧张。因为管弦乐队的人多, 就算有那么一两个人出了点错误, 很快就会被掩盖过去, 这样管弦乐队的心里压力不会很大。但是钢琴伴奏不一样。钢琴伴奏和演唱者一样, 只要出现一点问题都会被观众们发现, 这样他承担的压力和演唱者是一样大的。这样如果舞台上只有演唱者和与演唱者相熟的钢琴伴奏家, 这样就会互相提供心理支持, 缓解巨大的心理压力。

三、结语

经过多年的发展, 声乐钢琴伴奏逐渐获得了社会的认可, 也从钢琴伴奏转而被称为钢琴艺术指导, 是西方艺术界对钢琴伴奏的高度肯定。这也体现了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然而在国内, 钢琴艺术指导的发展还时日尚短, 在很多方面都尚有欠缺。钢琴艺术指导被设为独立的学科, 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人们的视线往往还聚集在钢琴独奏和室内乐伴奏上, 这是人们的思维定性和局限性, 没有看到钢琴艺术指导在艺术上的独特内涵和价值。有很多人认为钢琴艺术指导只是一个钢琴演奏家的起步, 以后还要转型到独奏等方面去, 却没有看到钢琴艺术指导的发展前途更为广阔, 前景也更为光明。总而言之, 高校的音乐教学应该更加重视钢琴艺术指导, 充分的认识到它的价值, 而且热衷于此方面的人才, 更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证明钢琴艺术指导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成莉.谈音乐学科中声乐钢琴艺术指导的价值体现[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1, 08.

[2]余晓青.浅论声乐钢琴伴奏的艺术魅力[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1.

刍议声乐教学中的声乐表演艺术 第11篇

关键词:声乐教学;声乐表演艺术

长期以来,声乐界对声乐表演艺术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并结合国外的研究基础与时代发展现状以及应用科学技术等手段对我国的声乐表演艺术进行了综合性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特别是我国民族声乐表演的研究走在该项研究的前列,以著名声乐教育家、声乐表演艺术家金铁林大师为代表的研究团队 培养了一大批民族声乐表演艺术家并形成中国民族声乐表演体系,促进了民族声乐表演艺术的发展,为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学习声乐表演需要深厚艺术功底

声乐表演艺术是指用歌声为主的音乐表演。她是一门结合于智力、体力、想象力,表演力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同时有一个完美的标准,这个标准能让我们去衡量某个作品的“美”或“不美”。声乐表演除了美声、民族、通俗,还有各种戏曲的表现形式。她是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演唱者在演唱技巧娴熟的同时,将本身所理解到的情感表达发挥并配合联系作者的初衷,使演唱表演得到画龙点睛的妙用。

声乐学习和演唱使我明确到一个真理:那就是“踏踏实实地掌握科学的发声技巧,再致力于艺术作品的表现”。人体就像是一个“音箱”,对演唱者来说,是非掌握不可的,而且功底越扎实越好,但它单独存在却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声音的美并不能代表声乐表演的全部艺术含义,声乐的艺术表现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表达真切的情感。我们可以把这个“情”理解为情感表达和声乐审美意识对声音质量的指令性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掌握全面的歌唱发声技巧,并让发声技巧服务于精神内容。在远古时代,我国民族声乐早就强调歌唱技巧与情感表达的辩证与和谐关系。“口中有曲,心中有曲者纵全字正音和,终未能登峰造极”。任何只注重“声”或“情”单方面的学习都是不完整的,它们是歌唱表演中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

二、声乐表演更加注重情感

我国早前有音乐理论专著《礼记·乐记》开篇便指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说的是音乐作为“情”组合而成的韵律之声,无论是通过人体器官还是通过外在乐器以及其他乐舞形式展现出来,无非都是在表达人“感于物而动”的情感或感受,这表现了一种很朴素的反映论观点。譬如在歌唱艺术表演中强调“声者发乎情”“情动而辞发”,自然是主情说的刻意引申;“转轴拔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也是以情带声,以声传情的喻意;至于“歌欢则声与乐谐,歌戚则音与泣共”,说明声与情相谐和而存在。常见有些歌者,不用心思,只求以“厚声”“猛音”自赏,认为只要声音高亢就没有无情之曲。他们在舞台上为声音而紧张,为高音而颤抖,和音乐艺术紧密的融为了一体。他们的歌唱意识和思维高度集中于声音的追求。认为“高”、“响”、“亮”就达到完美了。过度的艺术表现力显得苍白和肤浅,从而使演唱者的表演在观众的听觉和视觉中有形无神、有声无情。意大利声乐家兰培尔蒂说:“嗓音不等于一切,因为一个歌唱家必须表达出一个诗人和作曲家的灵感”。从这个意义上讲,“唱情”之说,可基本概括为歌唱家的二度创作,而二度创作的主要任务又是音乐形象的刻画。音乐形象所揭示的是生活在音乐形象中无尽延伸。所以,歌声必须首先“入人”,然后才能“化人”。你的歌声要“入人”,就必须与人“情通”。你的歌声要“化人”,就必须使人神往,这是歌声与听众“情通”之后达到的另一个更深刻的思想境界,也就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深刻感应。

例如抒情女高音歌曲《我的深情为你守候》,这是一首近几年来深受声乐学习者和演唱者喜爱的作品。前奏:由12个小节构成;在旋律方面,主要采用二度音程;节奏方面则采用连续十六分音符,同时结合切分音和不规则三连音和七连音等提供了整体音律的流动性;速度方面从每分钟74拍过度到65拍,使得音乐情绪安静而深情。演唱者应从伴奏中做好演唱的准备。从一开始的歌词“你的爱在我胸口,每个梦如此温柔,走过的岁月,风雨岁月,把你放在我心头。”到歌词“凝望天边的星斗,你脚步从未停留,感动你所有,所有的感动,懂得你欢乐忧愁。”情感显得更深入,使得演唱要更深情,也推动着整部作品的音乐发展。“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地方,我的爱为你保留;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地方,我的爱为你守候。”比一开始时候的歌词更加直接真挚。两次的“不管……不管……”呐喊出作词曲家们心中坚定爱的决心,感人肺腑。演唱者要注意把握好速度的同时还要注意“声断气不断”的气息演唱。通过以上简要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歌曲《我的深情为你守候》是一部艺术性极高的作品,无论从作品结构或歌词的表达上,完美的诠释离不开“情感”的表达。这个“情”字,可谓是歌唱的灵魂,也是声乐技巧的“内在”。

再如抒情歌曲《我像雪花天上来》,作曲徐沛东,作词晓光。这是一首放映中老年人爱情的歌曲,作品运用拟人的作词手法,把自己和雪花,秋叶融为一体。意境贴切,令人拍板叫绝。歌曲初听:4/4拍子,那“强 弱 次强 弱。”的律动犹如神气换发的老者,踏着矫健的步子在丛林走来,让人不禁喃喃自语:“我像一朵雪花天上来,总想飘进你的情怀。”

当我们演唱这首歌时,注意掌握了节奏的强弱外,还要注重感情的线条要连贯,准确地把握住整首歌曲的深邃意境,努力做到声情并茂和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能力。《我像雪花天上来》演唱的时候通过把握歌词的内涵,通过演唱者发掘和表现力,调动思维,发挥想象力,表现出完整的音乐形象,让这首歌通过演唱更加深入人心,这也充分说明了二度创作的重要性。

我们在声乐表演中强调情感的作用,同时又强调“二度创作”的表达,而这些都是需要以声乐技巧作为前提。“情“和“感”的表达离不开作品本身的内涵和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实际上在声乐表演艺术中,“声”和“形”是整体的,是不可分割的。必须达到了“声情并茂”,声乐表演艺术才得以充分体现。

三、结语

总之,声乐表演作为我们孜孜追求的一门高雅艺术,可以说,她要求了学习者演唱者在具备扎实演唱的基本功上,还需要对作品的理解力,想象力,表现力的文化内涵的提高注入新鲜的血液,使得声乐表演艺术不断升华。声乐表演艺术创造审美对象时,对生活认识感受的方面是不同的,对事物的价值观念判断的取向也存在差异,对情感流动的方式各有偏爱,对反映世界表达手段千差万别。但是为审美主体创造和人类一切美好的精神和情感,是一致的。优秀的作品总是万古流芳,这是人们艺术审美的呼唤,表演艺术的创作主体为审美主体而存活,演员有责任引导观众走向正确更美好的精神境地,艺术的美与心灵的美一样,贵在真实。只有在心灵的真与艺术的真实相结合时,才能发出耀眼的火花,只有真诚的对待生活,才能获得真实生活感受。演员的表演同样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观众,这就是声乐表演的本质。

【参考文献】

[1]张前.音乐表演艺术论稿[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声乐艺术指导 第12篇

关键词:声乐教学,钢琴伴奏,艺术指导意义

一、钢琴伴奏的类型

1. 古典浪漫型作品

古典浪漫型的声乐作品特别是舒伯特的声乐作品可以说是真正的艺术作品,它们本身都是配备钢琴伴奏谱的,这类歌曲的艺术精髓就在于演唱者要做到与旋律、钢琴、歌词的高度艺术化融合。在演唱的过程中,钢琴伴奏可以用和声、和弦、复调等形式与演唱者遥相呼应、相得益彰。因此,如果缺少了教师的钢琴伴奏,学生的歌声就会单调、枯燥、干瘪、没有生机。但如果教师只按作品的旋律,不按钢琴原谱演奏,学生也不能真正地发挥演唱水平,难以做到音乐与歌声的和谐统一。

2. 即兴编配型作品

即兴编配型作品在声乐教学的作品类型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这就要求声乐教师的随意性不能过大。例如,教师在弹主旋律的过程中,只会配正三和弦这样的调性和弦,那么伴奏的效果就会不理想,音响效果是机械的、空洞的;但教师又不能只给学生弹奏主旋律,因为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感,跑调、节奏混乱等情况都会出现。所以,声乐教师在弹奏的过程中,在利用正三和弦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副三和弦以及一些附属和弦,使音乐的色彩富于变化,使音乐的特点更加突出。

二、钢琴伴奏的作用

1. 配角与伙伴的身份

钢琴伴奏在声乐教学中是演唱的配角和伙伴,他的衬托和辅助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可以作为背景衬托引导演唱者进入特定的情境,也可以暗示语句的色彩、情感的强弱,还可以弥补演唱者的瑕疵,为演唱者提供适当的休息。如在歌曲《月亮颂》中,钢琴伴奏为演唱者营造了一种如梦如幻背静氛围,那迷离、动人的短琶音一连串的出现,像夜里波光粼粼的水面,那深切的、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就这样传达出来,具有动人心魄的力量。

2. 相对独立的功能

声乐教学中的钢琴伴奏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因为它要表现的对象往往是那些曲调优美、感情深远含蓄的作品,要想把这样的作品充分地展示出来,需要独立的发挥其衬托的作用。如《我爱你,中国》这首歌,为了抒发对祖国春雨秋果、田园庄稼的热爱,为了表现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欣欣向荣的景象,气势磅礴的和弦音不可缺少,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出歌唱者对祖国的一片赤诚。

三、钢琴伴奏在声乐表演各环节的艺术指导意义

1. 教学认识环节

在声乐表演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有的演唱者自由演唱,忽略了乐谱节奏的准确性。这是由于乐曲的演唱者,没有意识到钢琴伴奏在声乐表演上的指导作用。为此,在声乐表演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声乐学习者通过钢琴伴奏对作曲产生初步的认识能力。对作品的认识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1)了解作曲家的生活经历,掌握作品的创作背景,认识作曲家的创作风格。(2)要分析所有音乐元素:如乐谱上的旋律、节奏、强弱、和声、歌词及表情记号等。(3)要研究钢琴伴奏的创作与演奏中蕴含的创作元素。

2. 教学体验环节

易被人们忽视的体验环节是声乐表演教学中的关键。声乐钢琴伴奏可以为演唱者在表演体验中提供极为重要的指导。当演唱者初步了解作品的创作元素后,就要体验作品中创作者的复杂情感。作为影片《海外赤子》的插曲《我爱你中国》,在演唱它时,演唱者不仅要了解它所反映的华侨爱国情怀的主题,还要体验郑秋枫在创作这部作品时融入的激情。郑秋枫创作这首歌曲时把握了四个要素:中国人、归侨、18岁的女孩子和80后,并用西洋乐器表现时代感。这些都是歌唱者对作品的体验环节,当有了深刻的初步体验后,歌唱者还需要仔细品味、揣摩歌词中描绘的情景,体验人物的情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总之,钢琴伴奏对声乐表演教学中体验环节的指导作用意义重大,它为演唱者提供作品营造的情境,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复杂内容,从而实现体验作品情感的目的。

3. 教学表现环节

声乐钢琴伴奏对二度创作的声乐演唱者的表现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性,主要体现在声乐演唱技巧教学中。在声乐演唱中,作为歌唱动力的气息,不仅要随着音乐节奏变化而变换,还要随着情感的喜怒哀乐而转变运用。气息的调整与控制的好坏,影响着歌唱声音的活力与艺术感染力的强弱。如果在教学中,教师将声乐钢琴伴奏与歌唱呼吸生理结构的训练结合在一起,那么会获得超乎预期的理想效果。因为在钢琴伴奏的激励下,歌唱者会有适当的嗓音冲动,气息发出正确、协调,达到完美的艺术表演。如在《娄山关》的表演中,钢琴奏出一串串上升式的琶音,气贯长虹的音乐画面在听众的眼前呈现。演唱者在唱“西风烈”之前的气息,在钢琴伴奏的影响下酝酿,并集中地迸出。“西”字有其处理的特殊性,需要有足够的气息支持音,一直延续到“烈”字,最终与钢琴伴奏一同停止,为歌唱下面的乐句做好气息准备。在整个演唱过程中,气息经历着无数次的转换,钢琴伴奏也随之变换,时而慢中有紧,时而柔中有刚,时而刚中夹杂着叹息。

当然在声乐教学中还有连跳音、花腔装饰音、滑音、弱声等声乐技巧训练,在这些训练过程中,钢琴伴奏的加入会使单纯的教学变成感性教学,实现艺术教学,达到艺术性的突破。

由此可见,恰当地运用钢琴伴奏,可以提升歌曲的艺术感染力,可以培养学生的演唱技巧,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在这钢琴伴奏的运用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声乐钢琴伴奏的艺术指导性。为此,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声乐教师,除了要有令人陶醉的歌喉,夯实的专业基础,还要有钢琴即兴伴奏的高超技术。

参考文献

[1]李斐岚.钢琴伴奏艺术纵横[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2]孙维权,曹玉珏.键盘即兴弹奏指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上一篇:水泥土搅拌桩帷幕止水下一篇:欺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