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电影的美学思想

2024-05-30

喜剧电影的美学思想(精选5篇)

喜剧电影的美学思想 第1篇

《儒林外史》创作艺术价值有两方面:一是再现封建科举制度下各类被讽刺的文士面貌, 深刻抨击这个制度的弊害, 反映出封建社会后期吏治腐败、封建礼教虚伪残酷。二是通过刻画一批正面人物形象, 表现作者的美的理想书中有反对科举, 蔑视功名的清高正直的知识分子。

雨果说:“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在描写时, 他采取异乎寻常的方式, 构成一种滑稽美, 如写王冕每逢春光明媚的时节, 就戴上自己做的一顶极高的帽子, 身穿宽大的衣服, 手中拿着鞭子, 嘴里唱着歌, 驾着牛车, 载着母亲, 到处游玩, 惹得三五成群的小孩跟在后面笑, 他却毫不介意。在这种正面人物身上, 就形成了以美写美的滑稽美。以惯性的突变, 造成偶然性, 形成了人与环境不协调的艺术美, 这也是吴敬梓笔下的人物特征。写蘧公孙结婚时大摆酒席, 正在觥筹交错, 众宾欢乐之际, 突然乒乓一声, 从屋梁上掉下一个东西来, 这情景, 不管是走滑脚的老鼠, 还是新婚的蘧公孙, 不管是端菜的厨役, 还是宴席上的客人, 都是无法料到的, 但它们不先不后地闯了起来, 因而造成了气氛的突变, 打破了正常的平静, 引起了环境的遽变, 从而产生了人和环境的不协调, 这就形成了滑稽, 引起人们情不自禁地发笑。正如清代戏剧家李渔说:“喜剧于嬉笑诙谐中包含大文章”。喜剧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范畴, 有着不同一般的意义。鲁迅在《什么是讽刺》中所说的, 它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 也是常见的, 针对不同人物作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讽刺, 从而更真实地暴露了问题的本质, 起着深刻的批判作用对待同一对象, 先后采取的态度截然两样, 表现为一种自相矛盾, 从而造成滑稽。

总之《儒林外史》运用把相互矛盾的事物放在一起, 突出它的不合理的讽刺手法, 其讽刺艺术不仅分寸掌握恰当, 而且能将矛头直接指向罪恶的社会制度, 而不是人身攻击, 体现了《儒林外史》现实主义讽刺艺术的高度成就所达到的喜剧艺术成就, 在当时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晚清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等显然是受《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影响。我国新文学运动的旗手鲁迅, 极其推崇《儒林外史》, 特别在讽刺喜剧手法的运用上, 具有创新意义的弘扬。

二、科举下的众生相

《儒林外史》描写了近两百个人物, 反映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小说成功塑造了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 生动描绘了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

在众多人物中, 首先出场的是周进, 他为了能够出人头地, 荣耀乡里, 屡次参加科举考试, 可是60多岁了却连秀才也未能考上。一天, 他与姐夫来到省城, 走进了贡院。他触景生情, 悲痛不已, 一头撞天了号板上, 满地打滚, 哭得口中鲜血直流。几个商人见他很是堪怜, 于是凑了二百两银子替他捐了个监生。他马上就向众人磕头, 不久周进凭着监生的资格竟考中了举人。顷刻之间, 这样一个迂陋穷酸腐儒生, 变成一个十分荣华富贵人。过了几年, 他又中了进士, 升为御史, 被指派为广东学道。在广州, 周进发现了范进。于是将范进取为秀才。过后不久, 范进中了举人。当时, 范进因为和周进当初相似的境遇, 在家里倍受冷眼, 妻子对他互动欢喜, 老丈人对他更是百般呵斥。知道中举的喜讯后, 胡屠户前倨后恭, 趋炎附势的嘴脸跃然纸上。人们不禁要问受尽了社会奚落和生活的煎熬的周进和范进, 为什么还对科举如此迷恋而不能自拔?小说作了生动的回答:如若考中, 转眼间一步登天;升官发财, “荣宗耀祖”, “显亲扬名”。而此时的社会制度也是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深刻揭露了“功名”与“富贵”的关系。所以胡适在《吴敬梓评传》中所说:“不给你官做, 便是专制君主困死人才的唯一的妙法”。通过以上“二进”灵魂档案的分析, 科举制度“愚人心智, 迷人心性, 培养庸才”的罪恶昭然若揭。

其次在“病态”的假名士和斗方诗人身上则是讽刺和批判科举制度“败坏人才, 坏人心术, 培养骗子无赖”的罪恶。西湖边聚集着一帮以赵雪斋为盟主的斗方诗人, 他们整日寻花问柳, 高谈阔论, 拣韵联诗, 附庸风雅, 实则只是在科举仕途上未能成功, 转而投机取巧, 以假诗名自欺欺人攀附权贵, 讨些残羹剩水以慰藉内心对功名富贵的艳羡。

在“病态”的无耻官绅和市井棍徒身上则是对“丑与恶”的讽刺和批判。科举是求取功名富贵的桥梁, 幸运者一旦成就功名, 就要用无厌的贪求加倍地偿还他们为之付出的代价和成本。科举制度实际上成为政治腐败的根源, 人民为之饱受灾难。作者把他们卑污灵魂一一记录在案, 意欲太史公之笔警醒后世诸生。可谓用心甚苦。

三、合理社会的探索

《儒林外史》中作者为五类人作史:吝啬者如严监生之属, 迂腐者如马纯上之类, 势利者则五河县人之流也, 恬淡者如庄征君, 浑雅者如虞博士。而作者的态度可以从带自传性的人物杜少卿身上画出影来。作者在文中极力推崇王冕, 他从小就因为家境贫寒而为邻人放牛。在牛背上, 他仍旧博览群书, 更是自学成为了画画的名笔。在那个时代去赞扬一名自学成才的画家, 若非有高迈的眼界和卓识不凡的胸襟, 是很难做到的, 在作者看来, 文士们只有像王冕那样讲求“文行出处”, 才能免于“功名富贵”的牢笼, 堪称“品地最上一层”。

《儒林外史》中除王冕外, 对讲究文行出处而轻视举业的虞育德、庄绍光和迟衡山等也是作者所肯定的人物, 他们以祭“三让天下”的泰伯祠的举动来挽问世道人心。但作者在文中写到后来的泰伯祠, 已荒废不堪。正是作者复古理想的幻灭与悲哀。对男女平等, 个性解放的近代民主观念, 引导作者朦胧地趋向未来, 自觉不自觉地使笔下的某些人物闪射出近代民主思想的光芒。如作者的化身杜少卿坚决反对多妻制, 主张一夫一妻。他不顾他人的讪笑, 与妻子携手同游清凉山, 就体现了一定程度的个性解放的要求。崇敬具有反抗性格的沈琼枝, 称赞她说:“盐商富贵奢华, 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你一个弱女子, 视如土芥, 这就可敬的极了。”作者热情地赞美了好的反抗精神, 在古代作品中并不多见。

与在科场名利场追逐功名富贵的龌龊士子们鲜明对比, 《儒林外史》里生活一群远离科场名利、不受功名富贵污染的市井“四大奇人”, 可见已在更高层次上认识了社会的腐恶而自觉抵制污染, 挣脱封建文化束缚的知识分子形象, 是新型劳动者形象。可见作者在理想生活方式的选择上也是双向的, 而在这双向寻觅比较选择中, 作者已经难能可贵地跨越了传统道德的藩篱, 迈开了追求近代新思想、新生活的步伐。正是因为吴敬梓认识到, 人格独立的背后是经济独立。市井人物操持着被士大夫所蔑视的职业, 他们却在这职业中获得了真正的经济独立。吴敬梓突破传统的道德评判, 揭示出产生“奇人”的经济基础。这一点, 难能可贵!

摘要:《儒林外史》堪称我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 其绝妙的讽刺艺术, 别具匠心的构思, 及对腐朽封建礼教的深刻揭露, 特别是其喜剧艺术的表现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关键词:喜剧美学,讽刺艺术,思想内涵

参考文献

[1]《儒林外史》 (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年5月)

[2]《中国小说史漫稿》 (李悔吾著,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7月)

[3]《明清小说的艺术世界》 (黄清泉等著, 华中师大出版社1992年6月)

[4]《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等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7月)

[5]《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关于美学中悲剧和喜剧的思考 第2篇

摘要:审美源自人的自我实现。作为审美个体的人通过不同的人生体验,得到对不同事物的审美判断,喜剧、悲剧就是反映人生命价值或意义的不同审美意识形态。文学艺术中的悲剧和喜剧而言,他们都根源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表现。然而,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总结和艺术感悟。

关键词:悲剧 喜剧 审美

(一)、喜剧的分类

1、行为喜剧:这一类喜剧主要是讽刺人们不合理的言行举止、道德观念、处世哲学和生活方式。这种形式于17世纪由莫里哀首创,此后形成道德喜剧。

2、低级喜剧:它不完全是一种喜剧形式,而是各种滑稽材料或即兴说口、互打、追逐、争吵、醉态、讲笑话和恶作剧等手段换取观众笑声的“杂耍”。演出自始至终都没有严肃的场面。

3、幽默喜剧:这种喜剧往往把人的某一种品质夸张到极致,如嫉妒、贪婪、或饶舌,这种高度类型化手段使人物性格显得单一而鲜明。

4、浪漫喜剧:这种喜剧多以浪漫爱情为题材,如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等。

5、黑色喜剧:这种喜剧寓幽默于恐惧或避讳的情境之中,制造冷笑料。在中国,属于这种风格的主要是冯小刚的喜剧电影系列。它的特征是冷冷的调侃,皮笑肉不笑的嘲讽,面无表情的戏谑。

6、悲喜剧:这种喜剧包含着悲剧因素。这个形式是欧里庇得斯在他的《阿尔塞斯特》中首创的。易卜生在19世纪末就曾坚定的表示,悲喜剧比悲剧更能发人深省。

(二)、喜剧的本质和审美效果

1、喜剧的本质是美的本质在审美形态的渗透和展开,是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在矛盾运动状态的某一特定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审美形态。喜剧是在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矛盾运动中,主体以压倒的优势对审美对象进行无情的嘲讽与揶揄时所表现的一种审美形态。具体来说,①历史上陈旧生活方式的灭亡是喜剧得以形成的客观基础;②喜剧中表现的人物是历史的丑角,体现了人的非本质,他们用另一个本质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本质遮掩起来;③喜剧是一个不断的解蔽奇珍的过程,充满了思想性和智慧性;④从喜剧艺术的审美心理而言,喜剧艺术给你更多的带有愉悦性,迎合了人们趋乐避苦的心理本能;⑤就喜剧艺术的审美效果而言,喜剧艺术的本质还在于它的可笑性。

2、喜剧属于戏剧的一种类型,他有自己特定的美学涵义:(1)他是社会生活和艺术领域中一切喜剧性的审美现象。同悲剧一样,现实生活中的喜剧与艺术美学中的喜剧也是不一样的,艺术中的喜剧具有强烈的审美形态,既表现了现实中的喜剧性冲突,又表现了主体的审美态度(2)剧情发生排除偶然性,并且集中表现喜剧性本质(3)艺术中的喜剧具有鲜明的否定性与批判性,它是美对丑,善对恶的彻底胜利。从创作者创作心理角度来看,他是人对生命的乐感及自娱入世情怀的折射。喜剧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这说明其实喜剧它是没有悲剧那种悲怆性的体验的,而是一种自我胜利的优越感。当旧事物被历史实践所抛弃时,人们并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去审视那些已经失去存在依据的旧事物。还加之以其智慧的微笑,在审美上嘲笑它们,并通过这种喜剧意味的笑来否定、揭露丑恶的脆弱,从而达到对美的肯定。所以喜剧精神的实质就是一种乐观主义精神,是人对自己力量和尊严的充分自信。

(三)、悲剧的分类

1、命运悲剧:这一类的悲剧表现了英雄人物与至高无上的神的旨意或者不可抗拒的命运之间悲壮而有徒劳的抗争。古希腊时期人们对宇宙、对自然知之甚少,坚信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在主宰命运,于是,悲剧的主人公大都是神或英雄,他们崇尚事迹和精神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戏剧创作也同样与命运的不可改变性有着必然的联系。悲剧《俄狄浦斯王》就是一部典型古希腊时期的悲剧代表作,所谓命运“代表着一种人对其无能为力反而被其支配的巨大的客观势力‟。”这里的客观势力是指在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神灵崇拜或族权、君权崇拜至高无上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人们无法克服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实。

2、性格悲剧:这类悲剧的起因是由于人物的内在缺陷和性格弱点,但是人在厄运中仍然保持了自己的尊严。主要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在戏剧领域的表达。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悲剧作品,这一时期神学的地位不断下降,对人的价值的认知不断提升,尊重人,尊重生命,追求价值等观念深入人心,肯定“人”,“叫人觉醒、发扬主体性的戏剧”主题表达在戏剧《哈姆雷特》的台词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哈姆雷特》的最大成功在于它对人物复杂的心理和性格描写。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一个思想深邃而行动软弱的人,让具有如此典型性格弱点的人作为复仇任务的承担者,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戏剧冲突的曲折性,由于哈姆雷特的性格原因使得剧情异常复杂、激烈、难于琢磨和出乎观众的预料。

3、社会悲剧:

主要反映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社会矛盾计划,人与不合理、不公正的社会体制、伦理规范和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而导致的悲剧,具有鲜明的社会批判精神。

(四)、悲剧的本质和审美效果

1、悲剧的本质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在渴望一个合理的结局一个理想化的要求的时候,但是却并没有实现,而整个矛盾冲突使作品表现出一种崇高的集中的形态美。崇高和悲剧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处于矛盾激化状态,在这一斗争中,审美客体暂时压倒审美主体,使得主体的内在本质无法得以施展和表现,但斗争必将显示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从历史的维度看悲剧表现的是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进步事例与阻碍历史前进方向的反动势力的矛盾。

二、从道德伦理看悲剧表现的是善与恶的斗争,通过善的被否定摧残来显示它的美学意义。

三、从性格上表现平凡人物的悲情经历。

2、(1)我们常说的悲剧,他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艺术审美形态,其首要任务是描写尖锐激烈的社会冲突,并且能代表进步正义的一方的暂时毁灭,以激发人们崇高的审美感。

(2)艺术中悲剧都涉及人与人或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悲剧的发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3)艺术中的悲剧主人公必然代表正义的力量,策略上可能有缺陷,但伦理人格上必须是完善的。

悲剧体现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其中,“历史的必然要求”是指那些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代表民意的正义、进步的力量,或是善良、光明、美好的杰出代表,就是那种既符合真、又体现善的崇高势力;“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旧势力暂时占据优势,阻止代表“历史必然要求”的理想的实现与追求,并使它们遭受暂时的挫折与失败,使其合理要求得不到实现。鲁迅先生关于悲剧也有过一句著名的论断:“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是从悲剧的最终结果上来认识悲剧的本质的,悲剧最终是以“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而结束的。“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正是符合历史必然要求的东西,正是这种有价值的人生的被毁灭,客观上赋予了人生以一种非常严肃的意义,进而使人们在同情与怜悯之中萌生了对善良、正义和真理的渴望,形成了一种悲剧性的审美效果。

(五)、总结

《儒林外史》悲喜剧的美学风格赏析 第3篇

[关键词]儒林外史;悲喜剧;美学风格

《儒林外史》在我国清代小说中是空前绝后的长篇讽刺小说。它着眼于整个封建社会,它的创作目的在于醒世,吴敬梓对沉沦于功名富贵不能自拔的读书人给予了讥讽。他用血和泪写下了他们的异化人格与悲剧命运。作品对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进行描写,对他们生活和灵魂的剖析,展现了封建社会的极端腐朽和分崩离析的潜在危机。同时,这也是一部对读书人命运进行讽刺和反思的小说,故事情节虽没有一个主干也无一个统领全书的中心人物,也无首尾勾连完整统一的故事情节,它表现的是一个群体,描写的是这一群体中典型的、独特的个体。作者采取了悲喜剧结合的方法很好的表现了人物在科举制度下性格的扭曲。

一、悲喜剧融合的典型人物塑造风格

吴敬梓描写的是出身卑微的一群人,挣扎着向上爬的人物的悲喜剧。《儒林外史》之所以能够使悲喜剧气氛互相交融,给读者以双重的审美感受,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刻画的人物是很真实的。他们身上喜剧成分达到高潮时悲剧成分也达到高潮。我们分析文中的几个典型人物就可以看出这个特点。

1.迂腐穷酸的腐儒——周进和范进。周进和范进都在八股取士的舞台上扮演者悲喜剧的角色。周进考到六十多岁了,连最低的功名也混不到,生活穷困,旧帽破衣,头发花白;范进是跟周进经历相同的,家里有老母、妻儿,还有一个势力的岳父,也是科举的产物,被科举冲昏了头脑屡考不中,但又不放手,搞得家里没吃没穿的,也无人格可言。胡子花白还是童生的周进内心极为复杂,梅玖的侮辱,王举人的鄙视,最后连作馆也丢了。从这些描写里,可以清楚地看出他藏在内心的几十年的辛酸、屈辱。因此,他一旦进了贡院,望见两块号板“不觉眼睛里酸酸的,长叹一声”,用头猛撞上去,昏倒在地。为科举考试准备一生的周进得知商人们愿意为他捐个监生时说:“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趴在地下就连磕了几个响头,在他眼里通过科举做官比什么都重要,为了求得富贵,他可以没有人格。范进获悉高中的音讯时,喜出望外,兴奋过头,晕过去了,众人见此现状,建议让他整日里害怕的胡岳丈叫醒他,由于范进中举了,身份就是老爷了,胡屠户也不敢打了,打一巴掌还是心惊胆战。范进中举发疯,是因为猛然的大惊喜,神经不能承受。这可以说是最可笑之处,但也是最可伤心之处。科举的流毒已经渗进了范进的骨髓,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那发疯的过程,使人发笑,又令人惨然。

2.自欺欺人的假名士和斗方诗人——马二先生和匡超人。马二先生给八股下批语,不敢稍有逾越,他说:“小弟每常见前辈批语,有些风花雪月的字样,被那些后生们看见,使想到诗词歌赋那条路上去,便要坏了心术。”只有经书才是正统的,诗词歌赋都变成了可以“坏人心”的危险品,可以想象其固执迂腐到什么程度。他是被八股教条所僵化的老学究,但又是一个善良的读书人,诚恳朴实,又慷慨好义。他的可笑及可悲在于他丧失了现实感。他是封建科举制度这个模子里倒出来的“正宗产品”,他的大脑里塞满了圣贤的语录,他没有自己。二十年科场失利,仍然是一个虔诚的举业至上主义的信徒,在他看来,念文章,做举业,就是为了做官。只要能做官,圣上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不去思考,甘愿做奴役的工具。马二先生的全部喜剧就在于这个人物性格中的主观逻辑和生活的客观之间的矛盾,更让人痛恨的是他不知觉醒,还给别人洗脑,让他们接着走自己的老路。正是这个社会性的矛盾才构成了马二先生喜剧形象的基础。但是马二先生又是一个悲剧的角色。马二先生是科举制度的受害者,这已经够悲惨了,但多次不顺之后,仍无觉醒,这是更大的悲剧。

作者对于人物的挖苦、嘲笑、调侃,并非是对个人的人身攻击,相反却是怀着一种深切的同情。匡超人本来是一个淳朴善良的农村青年,他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养活父母。可是一接触功名利禄,他的正常的人性完全被扭曲,学会了一套吹牛拍马,坑蒙拐骗的本领。他不感恩于马二先生,还过河拆桥,攀高枝,修妻纳妾,不知廉耻。吴敬梓以现实主义的清醒目光,含着讽刺家忧伤的嘲笑,通过匡超人堕落的历史,既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又将那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嬉笑中带有严肃的思索,这种冷中有热,冷中有愤,笑中有悲,笑中有恨,正是《儒林外史》悲喜融合的独特色调。

3.唾弃功名富贵的理想人物——杜少卿。杜少卿可以说是作者本人的“自况”描写,与他自己的身世经历无比相似。他重孝道又慷慨重义,他“不喜欢人在他眼前说做官,说人有钱”,他把钱财看的很单薄,只要别人有求于他,不管是真有困难还是处于欺骗,他都慷慨解囊。可是杜少卿生活在富裕的家庭里,他的眼光一直在自己的圈子里,没有经历贫穷的生活,他还活在所谓完美的精神世界中,因此他不可能看到变革社会的力量和道路。结果热情消失,梦想破灭,只落得整天无所事事,沉溺于诗酒之中。他虽然蔑视功名富贵,鄙弃举业,但又无力与这个社会决裂。他对社会有一定清醒的认识,但乏于实际的行动,这就是他最终成为悲剧性人物的根本原因。但他虽放浪不羁,自命清高,却还是与下流卑鄙的小人结为朋友。杜少卿只顾自己的慷慨好义,实际上却是鼓励别人作恶。这种美丑不分,贤否不明,简直是对“品行文章当今第一”的讽喻。

二、结语

总的看来,这些人行为上具有喜剧性,精神上具有悲剧性,这些人的行为和他们的精神活动,在他们自己看来并不觉得奇怪,更不觉得是可笑、堕落,反而认为是理当如此的。吴敬梓认识到封建末世颠倒的社会现实。作者以具体生动的形象,刻画了这种社会现象的丑恶以及人们精神的堕落,而且揭示了造成这种恶劣的社会风气和人们精神堕落的原因在于末世的科举制度。

参考文献:

[1]李汉秋.儒林外史研究新世纪[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2]莫纯星.儒林外史悲喜剧融汇的审美特性[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

[3]周先慎.明清小说(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刘世德.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修订本)[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

[5]吴敬梓.儒林外史[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

金·凯瑞的喜剧电影世界 第4篇

一、金凯瑞喜剧电影中的平民特质

优秀的影视作品以其生动、直观、感染力强等特点,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它可以使人们在理性教条的压抑中解脱出来,可以使人们在电影的世界中释放自己的情感。[1]而金凯瑞在其喜剧电影中的淋漓尽致的表现正是这种享受和乐趣的所在。

大家耳熟能详的《变相怪杰》、《大话王》、《楚门的世界》、《冒牌天神》等电影都是金凯瑞在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我们可以在金凯瑞的电影中看到他所展现出的社会下层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这些小人物用各种幽默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和夸张的动作甚至是荒谬的方式来和自身的命运抗争,但是我们在看到精彩表演后诙谐一笑的同时,也看到了在小人物背后所反映出的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社会问题。由此可见在金凯瑞的喜剧电影中,甚至是美国喜剧电影中所体现出的一种平民化的本质属性。

好莱坞喜剧电影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们破旧立新,坚信创新的价值。金凯瑞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在他的喜剧电影中颠覆了旧有的英雄形象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同时,金凯瑞青少年时代艰苦的生活也为他之后塑造丰满的小人物形象,以及后现代表演方式和平民化特质的喜剧电影风格奠定了基础。

金凯瑞在其主演的《变相怪杰》和《冒牌天神》中,都是借助超自然能力战胜了最终的邪恶势力,但剧情最后往往是小人物看到了“大英雄”的背后,发现了人性的本真回归到了正常人的生活。这些正是普通的民众固有的心态——希望自身的利益得到维护,自己的尊严得到尊重,自己的生活能够幸福。然而这一切看似平常的愿望在现实之中却很难得到实现,因为现实的情况是一个充满了欲望和利益的竞争的市场经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满了阴险、嫉妒甚至是弱肉强食。[2]

我们在金凯瑞喜剧电影中得到欢乐的同时,也要看到蕴含着平民化的特质。金凯瑞的喜剧作品并不是后现代主义的无厘头喜剧电影,而是更多的反映出社会底层小人物的辛酸苦辣,折射出社会的不公和阴暗,希望通过自身的改变而挣脱压力的束缚。

二、金凯瑞喜剧电影中的精神世界

不少中国的影视观众是通过金凯瑞的一张嬉笑怒骂的大嘴认识的他,而他所扮演的每一个角色背后的内涵,却往往在欢笑中让人忽略。在《推销员之死》中映射出了“破碎的美国梦”,在《面具》中看到了“社会面具”的问题,在《大话王》中反映了“诚信”的问题等等。这些尖刻的问题通过金凯瑞夸张的肢体语言和象形演绎,让我们在欢笑中也带有一丝忧伤,也发使我们深省。

正是金凯瑞的这种平民特质,在演绎剧本中人物的时候,使他更加贴切,更加象形生动。正是这些平民的特质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才成就了金凯瑞独特的电影表现风格。

一方面,我们在其出色的表演中可以看到每个主角永远恒定的双重性格。

他认为双重人格体现了“总是发生在人们身上的感人故事……这种倒错的故事,有一种铿锵有力而又带有科幻色彩的力度在里面,而且不会过火,让观众感到其中异想天开的趣味性”。《圣诞怪杰》中格林驰表面上乖戾孤僻,实际上却因为善良忍让而饱受欺辱;《大话王》里法庭上侃侃而谈的大状,而一转身便是自残惩罚自己的弗莱彻;以及《面具》里生活中平凡、懦弱的史丹利和戴上面具后疯狂放纵的“摩登大圣”。

在电影《楚门的世界》中,“30岁的楚门从出生起,始终处于一个精心设计的摄影棚中,5000多台摄像机从不同角度拍摄,他的生活是一场人为制造的24小时不间断的电视实况直播。这个叫‘楚门秀’的节目风靡全球,收视率始终处于巅峰,营利堪比一个小国的国民产值。而全世界,只有楚门时此一无所知……”。[3]经过三十年的浑噩生活后,楚门才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幻境当中,当他决定逃离海景镇时,他不仅要面对“楚门的世界”的创始人、导演克里斯托,更要克服他内心巨大的恐惧,才能突破藩篱,获得自由。

另一方面,通过金凯瑞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与寄托,他也在影视作品中展现其自然个性的一面。

由于金凯瑞的平民特质和自己对人生的思考,在展现一个个小人物被利欲熏心而“爆发”之后,又转而回到了“原点”,回到了平淡自然的生活中去。如《面具》中的史丹利最终抛弃了具有超凡神奇魔力的面具:《大话王》中的弗莱彻放弃了自己为人称道巧舌如簧的诡辩能力;《一个头,两个大》中的查理赶走了更具有攻击力的强大汉克。

而金凯瑞在《王牌特派员》中则更是对现代物质世界的严厉抨击。虽然新兴科技促进了人类的历史进程,“未来已经来到,每个家庭的电视、电话与电脑即将连接,你能一边参观罗浮宫,一边欣赏泥塘摔角,可以在家购物,跟在越南的朋友玩电玩,未来不可限量”;但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和人们内心无尽的欲望也造成了家庭结构的变化和亲情的淡漠,“小时候,妈妈整晚都上班,我没见过我的爸爸,都是电视跟我做伴……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妈妈,你老是不在家,你叫电视里的父母养育我,我是‘天才老爹’的私生子,康宁汉家迷失的孩子,我看‘人生百态’,学习到人生百态”。 当金凯瑞在电影最后破坏了电视发射天线后,人们面对无信号的电视机表现出无所事事的麻木,但有一位观众终于拿起书并沉浸到书的世界中,脸上浮出微笑……。[4]

正因为金凯瑞将其对人生的思考和寄托融汇于每一部的喜剧的表演之中,其作品才多表现出悲喜交加的双重效果。更不能因为金凯瑞“荒诞无稽“的表演形式而否定他的精神内涵。在每一部作品背后都有着让观众深思的意蕴。

[1]王浩宇、孟繁龙,影视作品在青少年自我教育中的作用[J],电影评介,2010年20期总第409期:72-73、75

[2]王智超,金凯瑞喜剧电影的平民特质[J],电影评介,2009.1:16

[3]王川,寓言的预言——浅析电影《楚门的世界》[J],东方艺术,2005.20:29

黑色幽默英美电影的喜剧效应分析 第5篇

【关键词】黑色幽默 英美电影 喜剧效应

黑色幽默需具备两个基本特征,即主题的沉重和情节的荒诞,在文学上的表达方式是以“笑”表现“悲”,以幽默的方式讽刺社会中的各种病态,表现人性的异化、精神信仰的坍塌、理想的幻灭等,“笑后让人感到的绝望和痛苦”。美国著名作家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便是“黑色幽默”的经典之作。如今,“黑色幽默”的表现手法早己突破了纯粹的文学作品范畴,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影、戏剧、音乐等艺术领域。尤其是众多电影都采用了“黑色幽默”作为艺术表现的手法,其独特的喜剧效应源自于影片的叙事结构、角色会话及其所折射出的社会意义上。其中,经典“黑色幽默”电影《葬礼上的死亡》以独特的叙事结构、妙语连珠的角色会话及其折射的深刻社会意义获得好评如潮。本文以该影片为例,力图剖析黑色幽默电影令人捧腹、却又发人深省的原因。

一、影片简介

由弗兰克·奥兹执导的电影《葬礼上的死亡》(Death at a Funeral)拍摄时间仅用了7个星期,但在2007年上映后却引发了巨大反响。影片紧密围绕丹尼尔父亲的葬礼,上演了多出闹剧:先是殡仪馆把丹尼尔父亲的棺材拿错;然后哥哥罗伯特拒绝支付一半的葬礼费用导致兄弟二人争执;后来,表妹玛莎的男朋友西蒙因误食特洛伊研制的致幻剂而失手推翻了父亲的棺材;而“不速之客”、父亲的同性恋人彼得趁机敲诈勒索;最后西蒙又因为药物反应欲纵楼……各种荒诞的巧合叠加在一起,使得一场原本悲痛压抑的葬礼变成了幽默感十足的黑色电影。得益于巧妙的情节构思、演员精湛的演技以及幽默诙谐的台词,影片将英国式的黑色幽默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叙事结构

电影是一种以叙事为主的艺术,通过不同的叙事结构,影片可以实现不同的艺术感染力。传统的电影叙事结构多是单一的线性叙述,观众处在一个封闭的单一线性空间里,因此可以较为容易地把握影片的开端、发展、冲突、高潮和结束。而现代电影的叙事结构繁多,多样化的叙事结构有利于增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以《葬礼上的死亡》为例,该片采用了多线性叙述结构。

该影片的主线是“葬礼”,从抬进棺材开始、亲朋入座、念悼词、最后入土为安。但是如果仅仅是这一条线索的话,这部影片就索然无味了。而导演却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其他两条较为隐蔽的线索上:一是玛莎的男朋友西蒙本想博得她父亲的好感,却因误食致幻剂,情绪失控打翻了棺材,再得知真相后意图跳楼;二是丹尼尔爸爸的同性恋人彼得趁机敲诈勒索,后又被打晕放进棺材里。三条线索交叉前行,比如彼得告知丹尼尔和他父亲的关系,这条线索本身就具有足够的情节衍生力,但是影片却在此时上演了西蒙跳楼的闹剧,这样一前一后,观众的思维从一个故事跳到另一个故事里,更直观地感受到影片的“无厘头”风格。整部电影出现了四次高潮:1.西蒙在药物作用下出现幻觉进而打翻棺材;2.西蒙情绪失控要跳楼;3.彼得从棺材里跳出;4.丹尼尔的精彩悼词。仅仅九十分钟的时间里,影片高潮迭起,观众的情绪也跟着时起时落,通过多线性叙述,导演不仅丰富了影片的艺术内涵,也加强了影片同观众的互动。

就影片的主线而言,从一开始殡仪馆人员拿错棺材起,整部电影就奠定了其悲中带喜的冷幽默风格,然后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轮翻上阵,而当荒诞情节到了一发而不可收拾,叙事节奏即将失控之时,丹尼尔温情动人的悼词把所有的混乱重新归于原位,犹如暴风雨过后的宁静,观众的视线被再次拉回到死亡这条主线上,开始重新审视影片所释放出的积极信号。凭借着对多线性叙述的掌握,导演在表现亲情和家庭的主题时显得游刃有余。观众对影片的深刻印象不仅来自于故事情节本身,也来自于走心的主旨内涵。

三、角色会话

《葬礼上的死亡》之所以幽默,不仅在于其特有的多线性叙事结构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也在于其中數不胜数的经典台词。影片中主要人物的妙语句(trigger)为影片的喜剧效果增色不少;同时,身为旁观者的观众更多感受到的是在心理层面上的喜剧效应,因此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应该可以较好地解释影片里角色会话的幽默。

乖讹—消解论(Incongruity-Resolution Theory)是从心理认知的角度解释幽默的,是当代幽默研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所谓乖讹,即事物不相称、自相矛盾的情况或性质。该理论认为在幽默的解读中,人们首先意识到一种不和谐(Incongruity),之后发现这种不和谐之中也有某种和谐,使不和谐得到消解(Resolution),由此可理解到幽默之所在。

结合该理论,笔者从影片中挑选出两个例子加以分析:

例一:Jane:If there is anything I can do Sandra?

Sandra:Don’t put your hand there,dear.You’ll leave marks.

在该对话中,当听到简的问题之后,观众的头脑中建立起一个有关“帮助别人”的初始框架,并在该框架内寻找与问题一致的回答,例如:Yes,you can help me with the funneral或者I need a cup of water,thank you等等;然而,在紧接着的对话中,观众发现Sandra的妙语句(trigger)违背了他们所建立的预期结果,于是产生了“乖讹”,即不一致;最后,观众结合电影里简和桑德拉之间不太和睦的婆媳关系,以及Sandra在守寡后,情绪沮丧等情节,消除了妙语句与先前预期之间的冲突,重新解读了其中的幽默。

例二:Howard:That was awful,wasn’t it? He fell in front of your mom like a dead trout.

该对话发生在西蒙打翻棺材后,全家一片忙乱的时候,观众头脑中建立起的初始框架应该是霍华德出于友情对丹尼尔进行安慰,但是他把躺在地板上的丹尼尔父亲的遗体比作“死鱼”,这无疑是在给心灵遭受重创的丹尼尔身上撒盐。对于观众而言,霍华德的话很不得体,这便是“乖讹”。但是仔细斟酌,结合霍华德这个角色入场起的一言一行,观众不难看出他是一个有着严重焦虑症的人,天性敏感、胆小、自卑,此番对话并非有意而为之,实属无心之举,却给悲伤的场合平添一丝幽默。

四、社会意义

1.矛盾冲突彰显人情冷暖。弗兰克·奥兹以“葬礼”这个在任何文化中都会被人回避场合为主题,采用了一些舞台剧的艺术表现手法,把所有的角色和滑稽场面限定在丹尼尔的家中,又把影片的时间压缩在葬礼这一天,原本凝重的仪式由于时空的局限更显压抑。但是,导演把各种奇思妙想的桥段塞进这个封闭的空间,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影片的艺术内涵。在影片里,矛盾无处不在,例如丹尼尔和哥哥罗伯特之间,西蒙和玛莎的父亲之间,简和婆婆桑德拉之间,彼得和丹尼尔家人之间的各种矛盾,都在影片里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就像火山喷发一样,环境越是压抑,时空越是局限,各种冲突就越有可能喷薄而出,影片也显得愈发具有张力。

黑色幽默电影往往使用冷嘲热讽的态度表现环境,放大扭曲人物之间的不协调性,展现一种畸形的人与人,物与人的关系。从一個个令人捧腹的情节中,自私、冷漠、偏见等人性弱点逐一显现出来。观众感受到了导演对现实辛辣有力的讽刺并且开始重新审视这个社会。

近年来,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矛盾冲突呈现井喷式增长。从食品安全问题到环境污染,从医患纠纷到房价居高不下,各种社会矛盾考验着中国的发展。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的运转愈发受到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支配,社会个体面临着来自工作、学习、生活等各领域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处理也需要从新的价值尺度和道德标准加以考量。面对着来自金钱、地位、荣耀的诱惑,能否坚守真、善、美的传统美德,保持人性纯真不受玷污,是全社会和人们必须思考的问题。而讽刺人性的污秽,呼唤美德的回归正是影片最终的道德诉求。

2.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是对现实的提炼和加工,其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该片对现实生活的讽刺引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影片反应的社会问题发人深省,比如玛莎父亲对西蒙的成见折射出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现代社会提倡婚姻自由,并且法律也禁止买卖婚姻和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行为,但是我国的许多地区仍然保留了“门当户对”的旧观念,索要数额庞大的彩礼钱。又比如,当皮特透露他和丹尼尔父亲的暧昧关系时,丹尼尔兄弟羞于启齿,力图掩盖折射出社会对于同性恋人群的偏见。目前全球约有12个国家承认同性婚姻,11个国家和地区认可同性恋的民事结合,而大多数国家则从宗教、伦理道德的角度未支持同性婚姻。对于这样一些极富争议的话题,弗兰克·奥兹将其搬上荧幕,不仅加强了故事内容对观众造成的冲击,也可以引发观众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五、结语

本文以影片《葬礼上的死亡》为例,围绕其“黑色幽默”的艺术表现手法,从叙事结构、角色会话以及社会意义的角度,剖析该影片的喜剧效应。影片独特的多线性叙事结构,精彩的角色会话集中表现了多种矛盾冲突,讽刺了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发人深省。

参考文献:

[1]McGhee,P.Humor and Its Development[M].San Francisco:W.H.Freeman Company.1979.

[2]Raskin,V.Semantic Mechanism of Humor[M].Dordrecht Reidel.1985.

[3]侯君奕.黑色幽默电影的美学特征分析[J].电影文学,2014 (9).

[4]刘乃实.关联理论视角中的幽默乖讹与消解[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

[5]李玉良,路玉坤,黑色幽默的新生——兼谈黑色幽默派小说的汉译现状[J].山东外语教学,2003(3).

【基金项目】2014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青年科技基金项目《新闻发布会汉英交替传译的语义转换研究》,项目编号:QN1406。

上一篇:消毒系统论文下一篇:可口可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