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美术课堂范文

2024-08-08

高师美术课堂范文(精选4篇)

高师美术课堂 第1篇

一、美术教育的概念

美术是指运用造型手段进行的含有美的价值的活动, 如绘画、泥塑、手工等。教育是在儿童成长发展的过程中, 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指导、帮助、培养。进入19世纪以后, 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有了一定的地位。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 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课程理念是:“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 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美术教育课程性质与理念的提出, 为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高师美术教育是基础美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为了适应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 高师美术教育应该肩负起培养专业美术人才的重任, 高师美术教育应该根据时代的要求结合当时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创新, 从而适应时代对于美术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高师美术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师美术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几十年, 但是在高师美术教育课程设置上仍然存在着问题, 过分注重美术的学术性而忽略可美术教育的示范性等问题。其主要表现在教学中注重美术的技能的传授, 削弱了美术教育理论的学习与实践;注重了美术专业技能的学习, 缺少了人文、自然等基础知识的学习等等, 下面就具体地描述当前高师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 课程目标实施不明确

我国当代高师美术教育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两个问题, 一是短期功利性十分明显, 高师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过多强调技能的掌握, 这使美术专业的学生过分注重技巧而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掌握, 这也使他们缺乏创新能力, 使美术创作缺少观念和情感的表达, 从而缺乏思维性和想象性。而是对美术学科不是非常重视, 目前很多高师美术教育对美术课程的设置时间偏少, 对基础美术教育的课时也存在着不足的现象, 这就不能使美术专业的学生学到丰富的美术基础知识, 不能从根本上实现美术教育的目标。

2. 教学方法不合理

高师美术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呆板、枯燥和陈旧。它过多地采用接受式和模仿式教学模式, 忽视了个性教育, 强调教师的讲解和师范作用。教师教学仍然是以技法教育为主, 教学方法比较老套, 一成不变, 因此学生只是一味地模仿教师的教法, 并没有从实际上掌握美术的真谛和内涵, 因而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和其主体性的散失。这样学生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就缺乏生机和创意。

3. 课程内容的滞后性

我国的高师美术教育总体上是引进西方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 注重以传统的理念程序训练大学生摹写事物的能力, 因此大学生只是一味地模仿, 缺乏理论创新, 缺乏主体性。另外, 我国高师教学内容脱离学习主体的文化背景和生活基础, 过分强调学科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 内容难易出现偏激, 严重脱离学生的学习实际, 使学生学习产生困难和排斥心理, 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三、高师美术教学问题之对策

高师美术教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要想高师教学取得发展和改善, 就必须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方面要结合高师美术教学的培养目标, 另一方面要立足于学生美术素养的启发, 更要立足于当前的美术课程改革, 美术教学必须与时代发展相一致。

1. 调整教学目标, 突出师范性

《美术教材教学法》是使学生认识中学美术教学, 探索高师美术教学规律的一门课。为了有足够的教学时间, 有组织、有计划地来安排学生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实习, 可以适当增加授课节数, 适当加大该课程学分, 从内容上、时间上来保障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高师美术教学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性和创造性, 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另外, 高师美术教学应该增设教材分析研究课, 这使学生在掌握丰富的美术理论知识和必需的美术技能的基础上, 还使学生学会相关的教学研究方法和教法, 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教学实践。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高师美术教学还应该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 运用现代教学媒介来进行美术教学, 从而体现新型美术教师的素质。

2. 提高高师美术教师专业能力

一个美术教师的专业功底是否深厚影响着美术课程的教学质量。高师美术教学应该充分重视美术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 美术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与技能, 其自身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技能, 具备较为全面扎实的美术造型和表现力, 同时还要掌握科学的教育知识和教学方法, 具有美术教师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

高师美术教师还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师应该与学生做到互相尊重、理解、民主、平等、信任, 以诚实正直、热情大方宽容为中介, 关注学生的心理, 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3. 改进美术教学方式

在美术课程教材改革的时代, 学生需要更加人性化和更重视素质培养的教学方式, 高师美术教学要采取探究与互动的教学方式, 根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教授学生运用现有的知识经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从而引发学生思考, 并激发他们主动参与与合作探究的兴趣。

高师美术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趣和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 培养他们的感受能力, 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从而展现学生的个性和特色, 提高教学质量。

四、总结

我国高师美术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然而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社会对高师美术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师美术教育应该以教学改革、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来推动自身的发展, 也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解决高师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真正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参考文献

[1]、曾瑶, 高职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J]

[2]、袁媛,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改革[J], 天津市经济学院学报, 2012年12月。

高师美术学专业论文 第2篇

摘要:对于高师美术学专业学生来说,毕业创作是其必须完成的一门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尤为重要的课程,该门课程的开设是为了检验高师美术学专业学生在校四年学习情况以及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成果等,但是就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和改善的问题和方面,因此本文根据其毕业创作教学现状,并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一些改善美术学专业毕业创作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对策,以期促进学生毕业创作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关键字:高师美术学专业;毕业创作;教学现状;对策

引言

就大学毕业生来说,离开学校步入社会之前必须要要完成的一门重要课程就是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这对于美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则是利用创作的方式加以完成的。为了做好毕业创作教学,为了更好的检验学生在校四年的学习实践以及教师专业教学水平,就需要加强提高学生的毕业创作意识,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的教学和指导,进而才能更好的完成自身的毕业创作。

一、当前高师美术学专业毕业创作教学现状分析

高师美术学专业毕业创作通常都是学生在校的最后一年时间中进行的,其课时相对较少,所以很多学生都认为自身的学习任务应该以基础知识以及技巧的`学习才是最为重要的,毕业创作与就业之间没有多大关系,再加上很多学生往往都会在在校的最后一年时间内四处奔波,为就业做准备,基本无暇顾及毕业创作,所以学生大部分都不能放下手中的一切来进行创作素材的收集以及毕业创作的构思等。而且在毕业创作教学中,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呈现的往往都是“一对多”关系,这样就使得指导老师疲于应对,加大了教学难度。而且一些学生因为认识不到位或者是基本功不到位,使其没有创作兴趣和积极性,以这种消极懈怠的情绪进行创作,不仅会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开展,还会影响其他学生的创作氛围和思绪,更有甚者还会不听从教师的指导和安排,在实践教学环节缺席,致使教师找不到所负责的学生,这一类学生就会因为没有教师的有效指导,而对毕业创作更为应付了事,降低教学质量和效率。另外,教师的自身的理论基础和创作水平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水平和经验还不够高,因此在学生创作阶段不能提出相应的创作指导,进一步降低了毕业创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提高高师美术学专业毕业创作教学质量的对策

(1) 加强毕业创作课程的安排与调整

为了避免学生毕业创作和就业的冲突,学校可以对毕业创作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整,提前开展毕业创作的教学,这样既能够环节学生的就业压力,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还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毕业创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此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毕业创作教学活动中,进而提高毕业创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可以在第六学期进行毕业创作教学活动的开展,首先组织学生开题,开始毕业创作的准备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和指导教师双向选择,这样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还能够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这样学生才会更愿意主动的接受指导教师的安排和指导。然后在完成分配后,教师就需要对学生开展指导约谈,以此掌握每位学生的毕业创作意向等,教师在根据学生的具体水平以及创作意向和素材,完成创作方向和题目的拟定,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自拟题目过大和宽泛等问题。

(2) 提高毕业创作教师队伍的综合水平和素质

美术学专业的毕业创作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综合性较强的教学活动,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必须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出色的专业技法以及创新创作理念,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在开展毕业创作教学中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和建议,这无疑也是对从事毕业创作教学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应该不断的加强自身创作和艺术修养的提高,通过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探索,将基础教学和创作教学相结合,在日常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进而在扎实自身基础知识理论的同时,也能够将所学的各种技术手段运用到日常创作中,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创作意识和兴趣。

(3) 加大教学实践环节的管理力度

在教学实践环节中,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端正自身的创作意识和心态,不能因为创作而创作,而是应该从生活中感受艺术,进而挖掘出蕴藏在复杂生活中的艺术创作题材和形态,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学生自身的创作主题。而且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提供一些观摩高水平的美术展馆和作品,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充分了解到民族文化艺术以及传统遗留的文化艺术,之后为的实际创作打好基础。同时教师还需要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的管理,通过适当的管理措施,这样不仅可以规范学生的创作行为,督促学生投入到毕业创作中,对于一些自觉性强和创作兴趣浓厚的学生来说,适当的管理也不会影响到学生的能力的发挥,以一种客观包容的心态进行教学反而会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师院校应该加强美术学专业毕业创作教学活动的开展,针对当前教师中存在的不足,采取积极的解决措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作意识,加强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以此提高学生毕业创作水平,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瀛. 高师美术毕业创作与论文写作相结合的理论和实验[J]. 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02:86-88.

[2]刘晓东. 高师美术毕业创作教学的困境与对策——兼论高师美术教学的课程结构改革[J]. 艺术探索,,05:151-153.

[3]郭侈. 美术学专业毕业论文与创作教学研究[J]. 美与时代(中),,03:61-62.

高师美术教育实习课程研究 第3篇

在国内的美术教育实习其实是高等师范你学校(以下简称“高师”)美术学专业的重要课程实践,它的作用是将理论联系实际,不断通过管理、教学、科研等一系列不间断的教育工作实践基础,高度系统地训练高级师范学生基本的美术教育能力,可以促进他们从一个学生到人民教师的角色跳转,更是为了就业做好充分准备;与此同时,高级师范美术教育实习中的实施效果综合反映了高师美术学专业的管理、管教育现实状况,这是进行教学与课程改革的必要参考方向。

在我国的高师美术教育系统中主要是针对为了给中小学教育系统提供师资力量的教育体系。其中的“实习”就是指社会实践课程,其主旨是为了提高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之一的方法,也是大学生能够确实认识国情、具体了解社会、真实体验生活、不断深化知识、深入培养能力的正确方法。与此同时,高师美术教育也是一门绝对区别于其他高等艺术院校那些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训练,高师美术教育实习可以使学生把所学的专业理论技能与知识通过教育实践的训练,从而加强其从事中小学美术教学教育工作的能力强度,不断强化教师的职业意识,不断增强从事、热爱美术教育事业的使命感、责任感。

高师学生在教育实习中,普遍存在一些不利于高师教育实习的片面认知以及消极情绪,总结归纳起来主要还是有三种情况:普遍轻视中学中美术的教育工作;面对自己的实习没有领会到正确的认知;对自己的专业程度盲目自信。高师学生将这些错误的思想集中到了一点就表现为:他们认为教育实习没有必要进行完成。这样的错误认识严重阻碍了教育实习的顺利进行发展。正因如此,高等师范美术教育要搞好其教育实习,应当必须认真做好细致深入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其课程安排。

一、高等师范美术实习的课程安排在现实中面临着很多问题

1.学生参与实际的实习时间不充足,很难满足学生对开展实践锻炼的需求。拥有充沛的时间实习是能够优秀完成其实习任务的基本保障和基础。如今大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用在了学习专业学科知识。高师美术教师职前培养内容上,含有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比例高达百分之九十到百分之九十二,这个数字远远高于许多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百分之七十。但是教育理论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的比例仅仅只为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六与百分之三到百分之四,与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十相差甚远。

2.传统实习的方式与如今专业课学习的脱节严重性,使得高等师范学生在校期间无法得到反复改进和实践的机会。这种情况,既不利于学生去熟悉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有效地把握教学节奏,同样也不利于高师学生全面了解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环节来科学地选择教学方式,其中更不利学生独立的、主动地、拥有创造性地展开班主任工作,那么课外活动及教育调查活动就更不用说了。又因传统实习的时间过于集中、其机会就只有一次,因这样不容易发现更多的问题的存在,高师学生在走向社会后才会感受到自己知识的匮乏以及能力的单一,因此不得不参加基层的教研和师训部门举行的各种培育训练,来弥补其知识结构的缺乏。国内目前的教育实习大多安排在学生毕业前夕,但是实习生这段时间忙于选择就业单位而很难投入到美术教育实践课程上,或者在实习中即便发现了不足之处,也无法有学习提高的时间,从而不得不带着问题走上工作岗位上,这样对其自身更甚至中小学校都具有很严重的损失。

3.高师学生实习分散,基本没有提供专门的美术实习基地实习,高等师范生在实习期间没有相互交流。因为美术实习的独特性,每个实习学校只能容纳很少的高师美术实习生,这样就造成了实习的分散,同样带来了负面影响:其一分散一定会造成管理上的难度,就是无法及时解决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所遇到的突发事件或者问题。其二,高师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不能方便的到其所在的高师院校图书馆中寻找资料,及时给自己“充电”,并且,其在教具和课件制作方面也受到了各种程度的限制。高师教育实习不仅仅可以培养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也可以增强他们的从教思想,而最重要的是能培养他们在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领导才能,假设没有了交流,高师师范生的教学整体水准就没有了新的提升。

二、高等师范学校美术教育实习改革的初步设想

不断增加实习机会,让集中一次的实习改为分时间、分阶段的实习,不断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外加增加模拟实习训练,集中采用不同阶段面对不同层次内容还有不同教育对象的对应实践训练,也在同时加强教育师范理论课的补充计划,再通过有计划、多步骤地实践做到。高师美术教学更注重过程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爱好、同样注重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都是目前高师美术教育实习改革中新的教学观点。

三、高等师范学校美术教育实习改革的初步实施方向

不断增加实践时间。这样,可以为师范生领悟教育改革和课堂教学提供更好的机遇,还能够了解青少年心理阶段,提高教师职业素质,加强美术教学意识。高等教育理论与专业课程向更利于实习的方向进行调整。美术师范生认真的对自己实习经验进行总结。不断深入的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与投入。

[1]谢雾.简论高师美术专业教育实习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国美术教育,2000(1).

[2]王琳.谈美术教育实习前学生的自我调整和准备[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2(3).

高师美术课堂 第4篇

关键词:高师 艺术考察 课程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问卷编制:本问卷针对美术教育专业本科的学生的艺术考察课程的现状而编制,问卷从学生对艺术考察课程的理解和总体评价;艺术考察课程中指导老师的作用;艺术考察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情况;学生家庭情况对艺术考察课程的影响等4个维度出发,共编制14道题目,由13题选择题和1题主观题组成。

调查时间、对象及方法:本问卷调查以各高师美术学专业三、四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600余份。收回问卷510份,回收率为85%。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关于课程

1.课程目标模糊。

问卷分别从学生对课程性质的理解和评价两方面进行调查,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统计结果见下表:

(1)你对艺术考察课程是怎样理解的?

A.为了专业需要,能拓宽视界,了解民族民俗风情,现场考察,亲身感受经典艺术作品。33.3%

B.学院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实际上整个考察过程并没有学习到太多知识。45.1%

C.借艺术考察之名出去旅游。17.6%

(2)你对所经历艺术考察课程作何评价?

A.很好,能够让我们对艺术的有亲身体验的机会,有很大收获。11.7%

B.一般,有一些收获。60.7%

C.极差,没有真实的收获。19.6%

从第1题可以看出,许多已经经历过艺术考察课程的学生对艺术考察课程性质的阐释并不乐观,教学目标是教学系统的核心,对系统内各种要素起着统帅、支配和协调的作用,使各要素有机地聚合与运行,并使之最优化和发挥整体效应。明确了教学目标的核心功能,就能使人们自觉地围绕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系统,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实际上课程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很好的学习机会,追其原因是该课程没有明确教学目标,将“艺术考察”变“旅游”,课程失去原有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明确艺术考察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该课程紧密联系专业学习的关键,也是学生有价值地完成艺术考察课程的核心。

2.课程内容空泛。

问卷分别从课程时间、地点的安排和考察内容方面进行调查,其调查结果如下:

(8)对艺术考察的时间和地点的安排有何看法?

A.时间太短,尽可能去多个地点考察,这样能获得更多的信息。13.7%

B.考察时间长、地点多,应缩短考察时间,做到“少而精”的考察。37.2%

C.时间不是最主要的,但要合理安排,考察地点必须是艺术精品。41.1%

(9)你认为艺术考察课程有没有很好地与所学专业衔接?

A.考察内容与专业相结合。0%

B.考察内容部分脱离专业范围,但还是可以得到些收获。58.8%

C.严重脱离,不知在考察什么。35.2%

从第8题的数据表现出来,共有78.3%的学生都一同认为考察的地点要“精”,认为考察地点必须是艺术精品。侧面反映出艺术考察课程在选择考察路线和考察地点方面不够合理,没有做到考察内容的“精”。

第9题是从艺术考察课程和美术学专业的结合程度。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到:58.8%的学生选择了“考察内容部分脱离专业范围,但还是可以得到些收获”这一项,也就是说大部分的学生认为艺术考察没有和专业的学习紧密联系,但是还能收获些知识。

综合看来8、9两题的数据反映出,大部分学生认为艺术考察没有做到考察地点和时间的合理安排,考察内容没有和艺术专业的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没有达到为了专业需要,拓宽视界,了解民族民俗风情,现场考察,亲身感受经典艺术作品,从而启发艺术创作能力的教学目的。

3.课程评价单一。

在问卷中共有2道题涉及艺术考察课程的教学评价的情况:

(10)考察结束后,对于要求进行艺术考察总结有什么看法?

A.应进行展览,创作等活动并进行总结,将考察所得进一步提升。29.4%

B.应该有总结,但走马观花,考察收获不大,总结的东西太少。52.9%

C.没有必要。11.7%

(11)你认为艺术考察成绩的评定合理吗?

A.合理?摇37.25%

B.不合理(原因是什么?)62.74%

这些数据足以证明:现有的评价方单一,并不适应这个特殊的课程。

(二)关于学习的主体

1.学习目标不明确。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艺术考察课程的学习目标并不明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就失去了方向,失去学习动力。

2.考察规划不参与。

第8题的统计数据,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没有主动参与考察路线的规划和设计,因此艺术考察路线的设定很难符合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会影响在考察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

3.总结反思不深入。

第10题的调查数据从学生的角度分析来看,可以得出,学生在艺术考察后的总结反思不深入,学生敷衍了事。

(三)关于教学过程

问卷中的3~6题从艺术考察过程中带队老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配合程度两个方面进行调查:

(3)在已经历的艺术考察过程中,你觉得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配合的如何?

A.互相配合很默契。5.8%

B.老师说了算。39.2%

C.一般,老师比较民主。21.5%

D.很差,意见分歧很严重。31.3%

(4)你经历的艺术考察过程中,带队教师能给予你们专业上很大的帮助吗?

A.在艺术方面有指导,收获很多。5.8%

B.尚可,有一定帮助。13.7%

C.没有指导,找自己感兴趣的观察。64.7%

D.形同虚设,没有帮助。9.8%

(5)你认为带队教师的应该是:

A.本专业教师。64.7%

B.班主任。1.9%

C.非本专业教师也可,只要会指导。27.4%

(6)你更看中带队教师的专业知识还是与学生沟通合作的能力

A.专业知识。45.1%

B.沟通合作能力。68.6%

C.无所谓。3.9%

从以上几题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现在的艺术考察过程中,教与学的主体并不是平等和民主的而且带队老师的作用没有合理地发挥和运用,主要表现以下三方面:师生关系欠和谐、指导过程欠专业、导师分配欠合理。

三、问题解决的途径

1.转变课程理念。

要提高课程的学习价值,必须要转换现在的课程理念。实行研究性学习,以艺术课题研究为形式,加强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学生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艺术考察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考察中的艺术信息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让学生了解广大的艺术种类和知识,从而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2.调整学习方式。

学院因该让学生试着自己提出艺术考察研究课题,自己报名选择课题,自主筛选、规划、设计考察路线和地点,自觉总结、汇报研究结果。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知识的能力。

3.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教师队伍的改革,适应艺术考察课程新理念也是当务之急。应该加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责任意识的培养。

4.优化课程评价。

艺术考察成绩的评定的改革,其关键是要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评定,而不是一味地凭带队老师的主观意识和几张速写作业就可以评定的。合理的课程评价可以从评定对象、评定主体和评定方式三个角度考虑。

本论文只对我院艺术考察课程的现状做初步的调查和分析,探讨了艺术考察课程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在此课程中的学习方式,并提出研究者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希望对我院的艺术考察课程的改革有所帮助,让艺术考察课程体现其真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智运.论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及其由来[J].教学研究,2006,(01).16~20.

上一篇:商业风险下一篇:会计税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