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工作下的幼儿教师

2024-07-30

家长工作下的幼儿教师(精选12篇)

家长工作下的幼儿教师 第1篇

某教师新近被提升到幼儿园管理岗位, 由于工作需要, 必须更换班级教师。信息一传开, 家长们好不惋惜, 既为老师高兴又为自己孩子担忧, 这是人之常情。为安抚家长之心, 特别召开了这次班级家长会, 而且由园长亲自出面主持。长期担任班主任兼教研组长的老师, 深得班级家长信任和全体幼儿喜爱, 班级家长会开始不久, 就不由自主地变成了依依不舍的感恩会和惜别会, 这些都在园长及该老师的预料之中, 通过给予一定的教师配置承诺, 过渡就顺利多了。接着, 园长隆重推出接替该班主任的人选, 然后, 着重介绍了这位老师的特点及相关情况。原任老师与园长一唱一和式的默契配合, 加上新上任老师的得体表述, 慢慢地, 家长们开始接纳新上任教师这一事实了……

★情境描述二:“拆班并班告示会”

幼儿园因孩子年龄段不同, 各班级人数规定就有差异。或者是由于招生人数参差不齐, 或者是由于升班后配额问题, 或者是由于场地原因, 或者是由于师资状况所致, 总之, 拆班并班现象, 在幼儿园是比较常见的。但是, 被拆班级的孩子和家长会显得很不情愿, 有的甚至根本接受不了。此时, 如何向家长们做合理的解释和说明, 以求得他们的配合和协助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一般情况下, 园长总是亲自出面召开该班级家长会, 细致耐心地解释拆班原因及下一步的措施。

★分析、反思与延伸:

1.此类班级家长会特点是临时、应急, 故以营造诚恳、友好的氛围为主, 以心换心, 以诚相待是制胜法宝, 同时也体现园长、教师应对突发事件、处理危机的智慧与能力, 以短小、适时为好, 掌握好火候、把握好分寸非常重要。

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对于更换教师这一情况, 不但应该事前介绍, 更应该事后持续询问, 辅助新上任教师开展一些活动, 让家长尽快接纳;对于拆班并班这一情况, 工作深入的园长会及时逐个了解该班幼儿的不同性格特点, 为下一步插班做铺垫, 同时要求被插班级教师将迎接插班生当作一个主题活动在班中开展, 如召开欢迎会等。新班教师及时家访, 多和家长沟通, 也是辅助插班孩子、家长很快融入新一个班级集体的好策略。

★有效策略提示:

1.园貌班况, 教师家长, 了如指掌。幼儿园中, 教师岗位大多“一个萝卜一个坑”。有的幼儿园虽然设有机动教师, 但外调、升职、病假、意外等特殊情形随时都可能发生, 作为园长, 把握好整体, 做到心中有数, 应对自如, 及时处理, 是上策。

幼儿教师做好家长工作工作计划 第2篇

《幼儿教育》上曾有过这样一句话:“忽略了一个家长,就等于放弃了一个孩子的教育。”家长,对于幼儿园来说是一个特殊而且庞大的群体。虽然幼儿园是面向幼儿,以幼儿为主的教育单位、但是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如果少了家园共育这一步,那我们的工作就很难开展。而且对幼儿的教育也不能持续下去,家长群体的庞大是显而易见的,一个孩子最少有两个家长,有的甚至加上祖父母等非直系亲属,所以也可以看出家长资源是丰富的。如果我们善于利用家长资源,那么,不但幼儿的家园共育工作会做得很出色,而且也可以帮助来解决很多棘手的问题。我们知道,家庭是儿童成长发展的.第一环境,也是对儿童成长影响最直接最密切的一个环境。在幼儿时期,孩子年龄小,对家长的依赖性大,依恋情感深,家庭的影响作用就更大。因此,幼儿教育一定要将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起来,共同合作,以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作为幼儿教师,我认为要想做好幼儿园家长工作,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一定要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思想

在家园沟通问题上,教师要确立为家长服务的思想,把家长作为平等的合作伙伴,真心实意做家长的朋友,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切实帮助家长解决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换位思考,,对家长产生的急躁情绪及冲动要冷静思考,学会体谅。只要我们态度诚恳,方法得当,就一定能赢得广大家长的拥护和支持。

2.一定要尊重家长,平等对待每一位家长,因为我们是教育的合作者

老师与家长能否顺利沟通,并能够使沟通取得良好的效果,取决于老师与家长是否处于平等地位,取决与老师是否尊重家长、尊重家长的观点或看法。在家园联系中,老师在很多时候是处于主导地位的,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主导地位不等于可以忽视家长的感受,主导地位并不意味着老师的评价是绝对正确的。因为评价一个儿童进步与否,不仅要横向比较,而且要进行纵向评价,同时还应根据孩子发展的个性差异进行比较,这样才能得出比较客观的评价,而对于这些,家长也有权利进行评价和总结,所以老师要学会尊重家长,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尊重他们的人格与观点,耐心、虚心、诚心地听取家长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议,努力营造一个平等、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这样家园才能保持协同一致。

3.一定要热情、主动地联系家长,让他明白你所做的努力

每一位家长都会有这样的疑惑:自己的孩子只是班级的几十分之一,班主任有没有针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一些教育举措。对此,我的做法是细心观察孩子的身体、心灵、情绪、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看见家长主动和他交流。让家长明白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时,时时刻刻在被老师关注。

4.一定要换位思考,适时调整

每一所幼儿园,都有针对家长的规章制度,用来约束家长的行为,便于整体管理。在贯彻制度的时候,如何才能让家长主动、自觉地遵照执行呢?硬性的规定当然可以收到一定效果,然而,实施起来既得不到家长的理解,也会有一定的难度。我们要做到遇到问题会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角度多替家长想想,因为我的孩子也有过和本班孩子同龄的时候,所以我懂得了换位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5.要利用家长开放日和家长会让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

家长开放日是指幼儿园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向家长开放,届时邀请家长来园观摩和参观幼儿园的活动,这也是家长工作的一种好形式。家长观摩或参加幼儿园的活动,可以从中具体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内容、方法,可亲眼看到自己孩子在各方面的表现,得知孩子的发展水平以及与小伙伴交往的状况,从而有助于家长深入了解孩子,与教师合作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同时,家长在观摩与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还可以观察到教师的教养态度、教养方法、技能。由于幼儿园教师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一般对幼儿的教育能遵循正确的教育原则,比较注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采用相适应的方法,这对家长来说也是一种实地的学习,会有助于改善家长的教养行为。

6.一定要多跟家长沟通联系

幼儿园的各项工作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孩子因故没来园,要向家长电话询问,家长在接送孩子时交代配合的事情要努力完成,这样人气才会越来越旺;家长就能感受到教师的工作热情,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所以,密切联系家长工作是很重要的,既拉近了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工作也会更加得心应手了。

家长工作下的幼儿教师 第3篇

某教师新近被提升到幼儿园管理岗位,由于工作需要,必须更换班级教师。信息一传开,家长们好不惋惜,既为老师高兴又为自己孩子担忧,这是人之常情。为安抚家长之心,特别召开了这次班级家长会,而且由园长亲自出面主持。长期担任班主任兼教研组长的老师,深得班级家长信任和全体幼儿喜爱,班级家长会开始不久,就不由自主地变成了依依不舍的感恩会和惜别会,这些都在园长及该老师的预料之中,通过给予一定的教师配置承诺,过渡就顺利多了。接着,园长隆重推出接替该班主任的人选,然后,着重介绍了这位老师的特点及相关情况。原任老师与园长一唱一和式的默契配合,加上新上任老师的得体表述,慢慢地,家长们开始接纳新上任教师这一事实了……

★情境描述二:“拆班并班告示会”

幼儿园因孩子年龄段不同,各班级人数规定就有差异。或者是由于招生人数参差不齐,或者是由于升班后配额问题,或者是由于场地原因,或者是由于师资状况所致,总之,拆班并班现象,在幼儿园是比较常见的。但是,被拆班级的孩子和家长会显得很不情愿,有的甚至根本接受不了。此时,如何向家长们做合理的解释和说明,以求得他们的配合和协助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一般情况下,园长总是亲自出面召开该班级家长会,细致耐心地解释拆班原因及下一步的措施。

★分析、反思与延伸:

1、此类班级家长会特点是临时、应急,故以营造诚恳、友好的氛围为主,以心换心,以诚相待是制胜法宝,同时也体现园长、教师应对突发事件、处理危机的智慧与能力,以短小、适时为好,掌握好火候、把握好分寸非常重要。

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对于更换教师这一情况,不但应该事前介绍,更应该事后持续询问,辅助新上任教师开展一些活动,让家长尽快接纳:对于拆班并班这一情况,工作深入的园长会及时逐个了解该班幼儿的不同性格特点,为下一步插班做铺垫,同时要求被插班级教师将迎接插班生当作一个主题活动在班中开展,如召开欢迎会等。新班教师及时家访,多和家长沟通,也是辅助插班孩子、家长很快融入新一个班级集体的好策略。

★有效策略提示:

1、园貌班况,教师家长,了如指掌。幼儿园中,教师岗位大多“一个萝卜一个坑”。有的幼儿园虽然设有机动教师,但外调、升职、病假、意外等特殊情形随时都可能发生,作为园长,把握好整体,做到心中有数,应对自如,及时处理,是上策。

家长工作下的幼儿教师 第4篇

面对中小学生学业压力很大的现状,家长和教师如果没有及时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去发现并解决他们出现的成长问题,很容易使学生对家校联动产生抵触情绪。我们亟需寻求一种更好的家校互动形式。

一、基于知识分享的家校互动研究

知识分享是指个人的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通过各种交流方式(如电话、口头交谈和网络等)为组织中其他成员所共同分享,从而转变为组织的知识财富的过程。从知识存放地点的转变来看,知识分享是一个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不断相互转化的过程。从分享内容的转变来看,知识分享是隐性知识不断转变为显性知识的过程。知识分享是知识的双向传递,强调的是知识在合作者之间的双向流动。知识分享包括知识的传递、吸收和应用,如果知识未被吸收和应用,就没有实现真正的共享,仅仅是获得知识,不能成为分享。

要形成有效的家校互动,应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以解决学生的问题为出发点。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针对问题设计主题,关注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形成解决某一问题的再生资源,完成家长、学生、教师对相关知识的分享和建构,实现家庭和学校协同教育的目标,并在家长、学生、教师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创造充满关爱的学习氛围。

二、数字图书馆在知识分享过程中的角色

数字图书馆的知识属性和技术功能决定了它能够实现知识分享平台的作用,能够支持家校互动的研究,因此完全可以把数字图书馆引入到家校互动研究中,以数字图书馆资源为切入点,开展基于知识分享和知识建构的家校互动实践研究。

1. 资源库

从信息结构来看,中小学数字图书馆既是综合性的中小学资源库,也包括有特色的中小学资源,如儿童文学、电影、地理、历史、科学探索、考试辅导等。从信息符号来看,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包含文字、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信息。从资源的类型来看,中小学数字图书馆包括初级资源、结构化资源和部分体验性资源,能够支持研究性学习、结构化学习和体验性学习(如下表)。

2. 知识服务器

中小学数字图书馆能提供完善的检索功能,具有资源存储虚拟化、传递网络化,存取自由化等特点。从信息的可靠性和权威性角度来看,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信息不是来自于散布在网上的那些未经筛选、真伪难辨且无序的信息,而是来自正式出版物,并且进行了深度加工和整合。信息内容具有真实性、权威性和科学性,不但更完备,而且更新及时。因此,中小学数字图书馆能够成为支持基于知识分享的家校互动的知识服务器。

(1)资源库的共建。共建目的在于让网站的资源得以充实和发展,而这些资源需要通过知识分享的机制加以扩展,即通过上传专区与好书推荐。

(2)实现知识分享工具的应用。其一是交流工具,数字图书馆所拥有的大量丰富知识需要流通机制来增加其实用的价值,即使用者在网站上可自行浏览并挑选可用的素材和参考资源。其二是上传工具,为了让使用者有网站参与感并扩大网站内容的供应源,要开发相应的工具,用于上传学生的读书笔记、感想体会、研究报告表单以及小组间的互相评价等。其三是专家咨询,针对每个学习活动,聘请该领域专家担任咨询顾问,通过定期整理问题与问题的解答,充实到资源库中供学习者阅读。其四是上传审查,数字图书馆中所有的内容要求是可信的,因此,在参考资源与素材的开放上传部分设有审核的机制,以确保资料的正确性、可靠性。其五是论坛,这是网络环境下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以及教师与教师之间合作交流的必备工具,可按讨论的主题划分,或按参与讨论的群体划分。

三、数字图书馆支持下的家校互动实践

本次实践是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以“家长、学生、教师共读一本书”活动为核心,实现基于数字阅读的家校互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实现知识的分享、建构以及情感的交流。

1. 实践活动设计

一是发现问题,设计主题。通过对初一年级实验班学生和家长的访谈,我们发现孩子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成长的阶段。他们开始对身边的一切有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开始有自己的秘密,和父母交流越来越少,而父母也逐渐发现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家长与孩子之间交流的障碍导致了亲子关系若即若离。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将主题定为“让我们的心越来越近——共读一本书,共同去感受”。

二是设计资源。班主任经过充分准备,在数字图书馆中为家长和孩子挑选了《给家长的1 00个故事》,使家长通过读书了解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也使孩子能够理解家长。

三是设计活动。包括:(1)共读一本书:家长和学生带着问题,利用假期共同阅读《给家长的100个故事》,并且利用数字图书馆划批写注的功能记录感受、认识和体会。(2)互动交流:家长与孩子在共同阅读过程中交流,孩子之间讨论,从1 00篇故事中评选出1 4篇最具启迪意义的故事,并且相互交流自己的感想和体会。(3)参与式互动交流:一方面,家长与教师互相交流、讨论。家长可以有针对性地请教师解答问题,并从提问、回答中得到具体指导和启发。这种互动式讨论有利于解决问题,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强。另一方面,家长与家长交流。家长代表谈教子经验,使其他家长学会一些具体的、有实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家长们通过典型案例,述说自己是如何与孩子交流和沟通的,并彼此提示应避免哪些不良做法、家庭进行教育时应注意的问题和方法等。

2. 活动反思

(1)知识的获得

通过阅读、思考、讨论和交流,学生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体验,将书中的内容改编成小剧目自导自演。同时,通过写感想和体会,对现实生活中的家庭教育、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等问题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看法。由此可见,学生能够在阅读中自主完成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发展。家长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收获家庭教育的启迪,学习与孩子交流的技巧,并且在共同阅读的过程中与孩子进行讨论和知识分享,实现以知识为基础的情感交流。

(2)知识的分享

家长、学生、教师在共同学习和互动交流中,逐步建立学习共同体,形成再生资源,并且在资源的利用、建设和完善过程中,实现家校协同教育的目标。

在这次以“共读一本书”为基础的家校互动活动中,每一个参与读书的家庭都积累了一本家庭电子书,积累了孩子和家长的读书体会、感受、想法。同时,每位学生推荐的好篇目、撰写的好感想集中在班级电子图书和班级讨论社区,在此过程中形成资源再生和知识分享的新机制。

(3)家校互动

在活动策划和实施的过程中,家长从最初的不以为然到主动参与,从采访时的推三阻四到主动发言,从开始的一言不发到畅所欲言,这些变化是显著的。

不少家长提出可以多组织几次这样的活动,使家长能够和学校一起做好对孩子的教育工作。还有的家长反映,他们一直期望能有机会和孩子交流、相互理解,能够和其他家长一起交流教育、关心孩子的方法是他们的愿望。其实,让每一个孩子展示才华、表达思想,不正是家长和我们教育工作者所希望的吗?

参考文献

[1]魏江,王艳.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模式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1.

[2]鲁若愚,陈力.基于合作与分享的创新知识管理模式[J],中国科技论坛.2003.(7).

幼儿园家长工作 第5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与家长相互配合,尤其在“组织与实施”这一部分中,还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而多年的幼教工作经验更使我清楚地认识到:要提高幼儿的素质,光靠幼儿园是谁也难以实现的,唯有重视家长工作,努力做好家长工作,帮助家长转变观念,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来,使他们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由此可见,家长工作在幼儿教育工作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做好家长工作,帮助家长转变观念,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由于年龄、学历层次及所处环境的不同,家长们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所持的态度、观念往往也各不相同。在对待“家长如何对待孩子提出买昂贵玩具的要求”的问题时,发现有的家长就认为,孩子是家庭的唯一希望,只要是孩子喜欢的就应该买,为了孩子什么都可以舍弃,惟独不能让孩子受委屈;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这种要求是无理的,应该制止,实在不行就打;还有的家长则认为,买不买应有家长说了算,不能由孩子来决定„„等等。观念各不相同,行为、方法也就自然不相同,有的家长主张采取粗暴的打骂,有的家长则主张以哄骗为主。此时,转变家长不正确的观念与行为,开展家长工作刻不容缓。当然,家长的这种观念,不是一时形成的,因此,在开展家长工作的时候,作为教师不能寄希望于一次、二次家长指导活动就收到实效,而应该把家长工作纳入我们的日常工作之中。为此,我们利用早晚接送孩子的时间与个别家长进行沟通,利用幼儿园的宣传橱窗,家长园地的“观念与思潮”栏目等向家长介绍最新的教育观念,向家长发放宣传材料,同时还组织家长听专家的讲座,看有关的录像,举办“家长座谈会”、“育儿经验交流会”、“家长辨析会”等多种形式的指导活动,多渠道地开展家长工作,让家长通过对照自己与他人的教育方式来自觉地更新自己不正确的观念与方法。事实证明,通过一系列的指导活动,家长们都认识到,如果一味地满足孩子,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则有害而无益,一些原本主张打骂的家长,现在已能采取说理的方法与孩子交谈,有的家长则变得越来越民主了,能够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再是一口拒绝了。由此可见,重视家长工作,并努力做好家长工作,对于转变家长的观念至关重要。家长观念转变了,落实到行为上,也会相应的有所改变,观念、行为转变了,家长的家教水平也就自然慢慢提高了。

其二,做好家长工作,有利于家园同步,形成家园合力。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已提出“家园共育”这种观念。“家园共育”的本质特点就是一个“共”字,即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家长观念一旦转变了,家长就会正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之间的关系。要达到“共育”,仅仅转变家长的观念是不够的,还应该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了解教师的工作。因此,我们在改变家长观念的同时,把家长请进幼儿园,开放“家长半日活动”,举办“家委会成员联谊会”,让家长直接参与孩子的活动,观摩教师的教育工作。同时,还充分利用定期更换的家长园地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内容,近期开展的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了解教师和孩子,明确家园配合的重要性。因为,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家长才有可能来配合幼儿园的一切工作。例如:在“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习惯”时,仅靠幼儿在园学习一些礼貌用语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家长的配合。为此,我们首先转变家长的观念,让家长明确从小培养孩子文明礼貌习惯的重要性,明确幼儿园开展活动的目标及手段,然后注意在家对孩子进行引导,并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从而达到家园目标一致,促使孩子从小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试想,如果仅凭教师的说教,家长不管不问,甚至看到不文明的行为也不及时加以纠正,或者家园意见不统一,那么,孩子怎能养成好的习惯?由此可见,重视家长工作,努力做好家长工作,有利于家长的主动配合,从而达到家园同步,形成家园一致的教育合力。

其三,做好家长工作,有利于家庭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更好地为课程建设服务随着教育的发展,幼儿园课程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如今每个幼儿园都在努力地探索适合自己幼儿园实际的,即所谓的园本课程,而实践告诉我们,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教育资源的利用至关重要,其中就包括家庭资源的利用。

用餐环境的好坏,能影响孩子的食欲和用餐质量。由于幼儿园班级人数较多,在用餐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拥挤、等待等现象。于是,我们尝试餐厅环境的创设与改善,力求在情景渲染、空间优化、设备添置、激励机制推助等方面促进幼儿用餐的氛围和质量。我们将用餐区域间隔,形成一个个独立的用餐区;将用餐位置向区角延伸,孩子可以在娃娃家、点心店用餐,这样既减少干扰又增加情趣。给幼儿提供卡通的骨盆,孩子们在用餐时就很乐意把骨头、果皮放入骨盆,桌面更干净了。用餐时行走的路径,餐车、餐具摆放的位置等细节处理老师们都考虑得非常周到。为了让孩子吃的好、吃的开心,老师们对餐桌也细细研究,将幼儿的餐桌有目的的设置和命名。设有加油组、棒棒组;男孩组、女孩组、好朋友组;圆圆桌、方方桌,并相应的做好桌牌和选牌区。不同组、不同的桌有着各自的激励功能,幼儿每天可以按意愿自主选择自己用餐的桌子并在用餐时遵守其中隐性的规则。这种自由组合式地选择同伴、选择桌子用餐环境,既让幼儿体会到自主选择的乐趣,又让幼儿体会一起用餐的快乐。通过这些变革,既解决了用餐空间小的问题又创设了温馨的用餐环境,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激励了幼儿用餐的主动性,促进了幼儿用餐习惯的养成,使幼儿在自主中用餐、在愉快中享受。

(3)创设互动的自然、乐趣环境。葱郁的植物、小小的山坡、蜿蜒的路径让孩子们体验到自然的变化;水池、沙坑、草地、塑胶地、水泥地满足孩子们使用自然材料的乐趣;大草坪上、紫藤架下可以让孩子们享受自然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这里就是我们幼儿园的户外场地。在户外运动环境创设中,我们注意挖掘现有的潜力,充分利用场地和角落,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有环道骑车、摘果子、草地上游戏、勇敢者之路„„最大限度地体现和发挥户外场地的运动功能。我们还为幼儿提供自然的材料,因为自然的材料最贴近幼儿的生活,孩子喜欢用自然材料开展的运动。比如竹梯、高跷、竹竿、轮胎、长凳、牛奶盒、水桶、纸箱、布袋、树桩、真实的蔬菜等,我们用这些自制的材料,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户外体育运动,孩子们运动的兴趣更浓厚了,活动更投入了。同时在创设小班孩子运动环境时我们主张有一定的趣味性,而创设中班孩子运动环境时渐渐渗透一些游戏规则与游戏情景,增加相应的辅助材料,对于大班的孩子,运动材料更注重玩法多样性、创造性,创设的环境更具有挑战性、规则性与合作性。

幼儿园的走廊是非常值得利用的地方。在这里,我们有满足孩子游戏的专用活动区;有孩子们作品的展示区;有孩子们主题活动的活动剪影;有专门为家长开辟的信息平台、符合家长需求的亲子活动区„„我们力求通过创设互动的走廊教育环境,让每一面墙、每一道走廊会“说话”,以此彰显我们的园所文化,传递我们的教育理念。

三、我们的思考

幼儿园一日活动流程优化管理的改革,涉及多方面因素,我们在制定方案、探讨目标、确定活动组织形式的基础上,采取边实验、边研究、边验证、边完善的行动研究方法,以点带面,至今已进行了三年多的研究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到,实践变革对很多教师来说,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它不仅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且要求教师的教学素质不断提高,创造意识要不断增强。

探索新时期幼儿园家长工作 第6篇

1、地位与关系发生变化

过去,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教师是专家、是权威、是说教者;家长是受教育者、受指责者,是幼儿园命令的执行者,在谁为谁服务的问题上,答案是家长为幼儿园服务,为教师服务。现在,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长与教师应该同样是教育者,是为着共同的教育目标──教育好孩子而结成的平等合作者,在谁为谁服务的问题上,答案应该是幼儿园和教师为家长服务。

2、出发点和主要目的发生变化

过去,幼儿园开展家长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或改善办园条件。因此,教师的家长工作往往是从“为了使我们的工作顺利开展和取得良好的效果,家长应该做什么和可以做什么”这一角度出发,让家长来配合与支持班、园工作。现在,幼儿园开展家长工作的主要目的不仅是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或改善办园条件,还包括将影响幼儿发展的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组织协调起来,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培养身心和谐发展儿童的任务。因此,教师开展家长工作应是从“为了使儿童获得全面发展,教师和家长应该做什么和可以做什么”这一角度出发,与家长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共同努力。

3、家长的教育需求与参与意识发生变化

过去,家长对教养机构和教师的教育需求比较单一,往往是被动地听从教师的安排,只要能多教知识,开发智力就行。现在,形势飞速变化,家长教育知识的不断丰富,使得他们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主动参与其中与教师共同规划和设计对孩子教育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所以,新时期的家长工作应努力了解家长的各种需求,想方设法让家长更多地参与到幼儿的教育中。

二、新时期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开展

(一)进一步明确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目的、任务

幼儿园家長工作的目的是: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这也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有些老师认为:“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目的在于教育家长。”所谓“教育家长”主要是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是帮助家长提高教养孩子的水平是为了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是为了使家园能配合一致地进行教育,促进孩子的发展。搞好家园间经常联系与沟通,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以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家园合作主要不是家长配合教师完成某些教学任务,而是相互配合落实教育目标,使孩子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提高孩子的素质。

(二)新时期幼儿园家长工作新策略

1、更新观念是做好家长工作的前提

在家园沟通问题上,有些教师总感觉到与家长沟通有障碍,家长和老师沟通时也有所顾及,因而出现常常有了问题、有了要求,再彼此进行沟通和交流。因而,我们不能将两者的关系仅仅停留在表层互动的关系上,应该进行更深入的互动。教师和家长只有处于一种平等的互动状态时,才可能进一步认识到家长的需求,采取相应的行为进行沟通。

2、信任与沟通是做好家长工作的基础

请家长参观幼儿园,了解幼儿园的生活设施,学习环境,安全保护等让家长提出建议,在开放与沟通中让新生家长认识幼儿园,对幼儿园产生信任感。孩子入园后,我们可以向家长展示幼儿园的半日活动,让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成长,并了解教师工作的繁琐和辛苦。当家长在现实场景进行体验,他们心中的那份信任感就会油然而生,并激发他们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理解,从而有助与赢得家长的尊重和信任,为家园合作架起桥梁

3、畅通家园联系渠道是做好家长工作的有效途径

(1)家长园地是家长了解幼儿园的一个重要窗口,它能促进家庭与幼儿园,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使幼儿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可以设置的栏目有:童言稚语、亲子乐园、经验分享、请您配合、爱心提示、安全直通车,网站推荐等。还可以有目的地创设一些互动性的栏目吸引家长参与到了教育之中,有经验分享,回音壁,您的留言我们关注等,使家长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

(2)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进驻千家万户,尝试利用电脑与家长沟通也别具魅力。每个幼儿园有自己的网站,每个班也拥有各自的主页,在主页内我们为家长提供孩子活动时的照片,孩子的一些美工作品等,还可以开设留言版,这些对于平时忙于工作而很少于老师沟通的家长来说无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在这里家长们可以畅所欲言,相互交流自己的育儿经验,这样家长既能十分详细地了解自己孩子在园的情况,而老师也能准确地把握孩子在家的表现。

(3)为每个孩子建立了一本成长档案。在成长档案里,可以家长展示我们收集的能反映孩子发展水平的作品,对孩子不同阶段的个案记录及动态发展评价,开放式地放在那里,将孩子在园参加的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反馈给家长,随时让家长翻一翻,看一看,这样既便于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发展的轨迹,同时也利于教师与家长之间建立相互信任、尊重、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样家长会自然地产生很大的信任感,就非常,乐意与教师接近和沟通,愿意支持配合我们。

4、合作共构,资源互补,是实现家园合作的必然选择

我们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丰富的经验是我们宝贵的教育资源。为此我们积极引导家长与我们合作共构幼儿园课程,充分利用他们的资源使我们的课程更加生动更有价值。来自各个行业的“老师”带来的丰富多彩的教育素材,使孩子们开阔了眼界,获得了一些社会知识和经验,促进了幼儿认知和社会性发展。这些合作共构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家长提供全面了解幼儿园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的机会,也使我们的家长有机会参与到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去,家长不仅成为活动的参与者,而且还是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其主人翁意识得以唤发,真正转变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和教师的良师益友。

今后我们将继续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充分发掘、利用家长这个丰富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努力发挥家长的主动性,密切家园关系,促进家园共育。

【作者单位:昆山市实验幼儿园 江苏】

家长工作下的幼儿教师 第7篇

家园共育是指幼儿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中,与幼儿园教师合作,互相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近些年来,幼儿园越来越强调家长工作重要性,因为幼儿的教育不仅仅是幼儿教师的责任,同时,也需要家长的参与、配合和支持,幼儿家长的地位逐渐被人们觉察到并引起重视。

笔者通过访谈法,了解到目前家长的参与对幼儿园家长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家长是幼儿生活中最为重要的角色。

幼儿从一出生就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的教养方式和行为表现都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论幼儿是在家还是在园,家长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幼儿。家长参与幼儿园工作可以让家长和幼儿园“互通有无”,充分了解幼儿的在家在园情况,充分发挥家长和幼儿园双边力量和智慧,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2. 家长是幼儿教师的教师。

虽然幼儿教师有大量的教学经验,但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更多了解,拥有更多的个案经验,此时幼儿教师就要向家长学习,因材施教。同时,家长会对幼儿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

3. 家长是幼儿园工作的支持者。

幼儿园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幼儿家长的支持和积极配合。幼儿园虽然是负责保教工作,但不是说幼儿来到幼儿园,所有的责任都归幼儿园,家长可以撒手不管。笔者在此想表明的是,家长也应该担负一定的责任;比如定期参加幼儿家长会和幼儿园节日活动,和教师商谈幼儿最近的表现和需改进的地方以及对幼儿园工作提出意见等。只有家长积极支持和配合幼儿园工作,才能使两者的资源达到合理配置,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

由此可见,在家长、教师、幼儿这三角关系中,家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长的参与,将使幼儿获得的东西变得无比丰富。[2]所以这不仅对幼儿的成长有积极的作用,也有利于幼儿园的长久发展。

二、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马爱莲通过问卷法对家长参加幼儿园教育的观念态度、家园合作双方的角色定位、教师对家园合作有效沟通方式的看法等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家园共育的现状。她认为我国家园共育存在以下问题: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态度差异较大;家长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够准确,教师与家长对教育孩子的责任认知差异较大;双方在家园沟通的有效形式上存在差异。[3]

同时,笔者通过访谈法,了解到幼儿园的确存在马爱莲发现的三个问题。由此,笔者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如下:

1. 幼儿园开放日受限。

有的家长参加幼儿园活动的愿望强烈,但由于有的幼儿园只在家长开放日才让家长入园,这造成了幼儿园缺失掉幼儿家长这一支柱性资源,没有发挥家长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该有的优势作用。

2. 家长工作的制约。

家长是双职工,没有时间参与幼儿园活动,心有余而力不足。

3. 幼儿园对家长的参与重视不够。

东部沿海城市像上海等地的幼儿园采取多种家园合作的形式,邀请家长的参与,而中西部城市的幼儿园,发展相对落后,且很多只会在开学、学期末和“六·一”等节假日让家长来园,家园合作形式单一,主要是家长会,即家长坐在下面听教师讲。

4. 家长的参与意识淡薄。

家长有权了解幼儿在园情况,有权参与幼儿园的活动,有权对教师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但是由于家长的这些参与意识淡薄导致家长们没能发挥他们的应有的作用,这也是导致出现上面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瑞吉欧教育所采取的家园共育方式的特色

家长的参与,不仅给幼儿园带去了很多的想法和材料,同时也带来了更重要的东西———父母和教师的交流。通过双方的交流,有利于促成新的教育方法,更有针对性地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使幼儿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为了促成这种有效的家园合作,瑞吉欧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式。相比我国幼儿园的家园共育,瑞吉欧所采取的家园共育方式更具特色,笔者将重点介绍瑞吉欧做的更出彩的地方,以求借鉴和学习:

1. 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与教师见面

[1]。家长委员会的宗旨是让每个家庭在幼儿园找到归属感和幸福感,家长和幼儿教师共同思考家庭参与的方法,不断丰富和支持家庭参与幼儿园教育。[1]

笔者调查了武汉市6所幼儿园,了解到大部分幼儿园也成立了家长委员会,但这些家长委员大多流于形式,只有开学和学期末才召开,或者要收费以及省里有家园合作比赛才会召开,比如说省里要求幼儿园举办亲子作品展,这时幼儿园会召集家长来园,通知家长该怎么做,而对成立家长委员会最主要的初衷———互相沟通幼儿的情况,共同找对策促进幼儿的发展,却抛之脑后。

由于知道家长和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负有同样的责任,所以瑞吉欧幼儿园会让家长分享他们工作的自主权,接受家长的真实想法,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彼此分享各自的智慧和专业知识。他们的家长委员会每月会开例会,成员由家长和幼儿教师组成,会议的记录会发布在家长园地的布告板上,同时也会发送到每个幼儿家里,这让没参加会议的父亲或者母亲也能感同身受,犹如是自己参加了这个会议,了解到会议内容,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这样一比较,瑞吉欧的家长委员会不是形同虚设的一个组织,而是真的在发挥它该有的作用。而且它定期举行的一个好处是让家长和教师的联系是连续不间断的,这同时也保证了对幼儿的关注不会存有“空档期”。

2. 亲子在寒暑假共同完成作品。

我们的幼儿园在寒暑假基本是放空幼儿,此时的幼儿园感觉松了一大口气,把幼儿抛给家长,而家长们也不闲着,争先恐后给孩子报辅导班,比如钢琴、绘画、舞蹈,等等。

相比我们,瑞吉欧的做法是:发给每个幼儿一个空白的本子,由家长和幼儿合作,收集寒暑假期间有意义的经历和感想,既可以是文字照片也可以是实物,比如树叶和小贝壳,并在开学时由孩子带回学校进行展示。这使得家长不至于在假期和幼儿园断绝联系,促使幼儿和家长共同探索发现,既加深亲子之间的交流,也有利于幼儿创造性和发现力的挖掘。

3. 发放简报,让家长了解幼儿作品和动态。

笔者通过访谈和观察,了解到武汉市幼儿园基本都有报告栏,里面也会张贴幼儿的作品以及最新的通知,但瑞吉欧比我们做的出色的地方在于,它的简报刊登幼儿的作品并且对某件事情进行连续报道,并发送到每个幼儿家长的手中。因为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有时间来幼儿园,来关注幼儿园报告栏里的内容,所以瑞吉欧这一做法,使得幼儿和幼儿园的信息能够保时保质的到达家长手中。

四、瑞吉欧家园共育对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启示

瑞吉欧·艾米利亚市主管学校教育的主席赛尔齐奥·史柏兹亚尼说过:“要像蜜蜂那样工作。它们从不复制别人的方法。它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出去寻找鲜花,但是它们在家里酿蜜。在你们各自的学校酿制自己的蜂蜜吧。如果你们想和我们一样,请不要模仿我们。我们也从来没有模仿过任何人。如果你们想像我们这样,那就得创新。”[1]因此,对待瑞吉欧家园共育的方式,我们不能一味的照搬,而要创新,生成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形式。

1. 国家颁布家园共育法规条例,

确保幼儿家长在参与幼儿园活动中的权利和地位。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中,没还有一部确保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法规条例。由于目前很多幼儿园闭门办学,不让家长进入,办学透明度不高,通过立法,可以保障幼儿家长能参与幼儿园活动,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清晰了解幼儿园的工作流程和幼儿在园情况,可以更好地与教师沟通,对幼儿园存在的问题给予意见,一起共同促进幼儿在园更好的健康快乐的发展。

2. 不同地区的幼儿园根据发展的程度采取不同的家园共育方式,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

以求达到最优化。首先,可以让幼儿家长来幼儿园做志愿者,帮助幼儿教师共同管理教育幼儿。其次,还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家长的特长,参与幼儿动手实践活动。比如会雕刻的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动手雕刻,指导幼儿各种雕刻方法等。最后,在寒暑假,教师可以给家长和幼儿布置“作业”,即亲子一起探索发现。总之,幼儿家长不仅可以为幼儿园带来物质资源,还可以为幼儿园带来精神资源,比如和幼儿教师互动交流和配合,发挥自己的智慧,提出珍贵的意见,不仅能加深家长和教师的交流和联系,而且也能促进幼儿在和谐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3. 幼儿园发挥主导作用,

充分利用幼儿园的资源和家长资源,使家园合作在互补中更好的发展。幼儿园可以和家长共同设计和安排庆祝活动,不仅仅只在“六·一”,还可以在中国任何传统节日,这样密切了家长和幼儿园的联系,也发挥了双方的主体作用。我们的幼儿园还可以设立家长园地,粘贴教师对幼儿的观察记录等,家长在接幼儿回家的等待中可以在此了解幼儿的情况。当然,由于幼儿在园时间有限,所以进行实践探索的范围也有限,幼儿园还可以发动家长,让家长和幼儿利用假期亲近大自然,一起探索发现,记录有趣的经历和感想,并和其他家长、教师一起分享,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家园共育方式。

总而言之,在学习瑞吉欧早期教育方案时,我们必须考虑本国的国情。正如朱家雄教授说的,学前教育研究者应坚信“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不可能没有经过深层次的分析、调整和抉择,就可以从一个国家、一种文化移植到另一个国家、另一种文化”。[4]因此,我们要充分考虑自己本国幼儿园的园情,借鉴瑞吉欧教育的精华,在这之中找到一个结合点,促进我国家园共育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路易丝·博伊德·卡德威尔.把学习带进生活——瑞吉欧学前教育方法[M].刘鲲, 刘一汀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5, 46, 51, 203.

[2]屠美如.像瑞吉欧学什么——《儿童的一百种语言》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61.

[3]马爱莲.家园共育现状及其改善措施[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7) .

农村公办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策略 第8篇

一农村公办幼儿园家长工作存在的问题

1. 现代经济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矛盾

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需要以及周边大型企业的注入, 使得许多幼儿家长选择外出务工, 他们把接送孩子、教育孩子的任务交给长辈代劳, 家长根本没有时间与老师联系交流, 对幼儿在园情况、幼儿园所教的课程更是不清楚。当教学活动需要家长配合或幼儿出现问题时, 也就无法沟通, 造成家园联系不密切, 不能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从而错过最佳教育契机, 形成了家庭与幼儿园的矛盾。

2. 家长教育观念的参差不齐

农村幼儿家长一般学历都不高, 对学前教育知识更是知之甚少。再加上年轻的父母一代大多选择外出打工, 将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责任转交给爷爷奶奶, 而老人们大多文化水平较低, 教育观念相对比较落后, 因而造成了农村家长教育观念参差不齐。

观念一:“幼儿园要教算术、写字, 不然上小学跟不上”“民办园中班就教写字, 公办园就是带孩子玩”等。家长的教育观念陈旧, 把智力发展等同于写字、计算, 不注重全面发展, 忽视幼儿学习兴趣和行为习惯的培养。

观念二:“孩子还小, 吃饱穿暖不生病就行了”, 老年人忽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认为上小学才是接受正规教育。

观念三:“孩子交给幼儿园了, 不好就找老师”, 少数家长对家庭教育缺乏认识, 将教育孩子的责任抛给了幼儿园。

3. 公办园与民办园的不同之处造成家长的偏见

公办园要遵循《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办学, 而民办园属于个体所有, 无论是收费还是教学, 都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灵活性。公办园注重的是科学保教, 实施素质教育, 以游戏为幼儿的基本活动。而一些民办园尤其农村民办园以教幼儿识字写字、做算术题等小学化的知识为主要内容, 迎合了一部分家长的需求, 再加上农村民办园收费相对较低等因素, 造成少数家长对公办园的偏见。

二开展农村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策略

1. 从环境创设入手, 迅速取得家长的认同感

幼儿园的环境、氛围、风貌等都是幼儿园组织文化品位的自然体现。作为农村公办园, 创设丰富、温馨和明快的幼儿园环境, 会让对幼儿园不够了解的家长, 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并快速对幼儿园产生信服感。因此, 在创设环境上下功夫, 幼儿园楼梯过道的墙面上挂满了名言警句以及美术作品, 体现了幼儿园的文化特色, 楼梯地面贴上了可爱的“小脚印”, 走廊窗户用漂亮的窗花装饰, 室内外环境优雅、整洁、怡人, 让家长对公办幼儿园产生良好的印象。

2. 了解家长的实际需求, 确定家长工作的方向

做好家长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做好家长的调查工作。我们通过交谈、家访等形式对家长进行了较全面的了解, 包括学历、职业、对孩子的期望、对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的生活、对老师的要求等。掌握了家长“所想、所需”, 根据家长特点, 确定了家长工作的方向, 使家长工作在已有的基础上迈进了新的步伐。

3. 形式多样, 家园密切配合, 共同关注幼儿成长

第一, 广泛宣传, 及时沟通。开园前, 通过媒体信息、挂横幅、制作展板、发宣传册、家访等形式全面宣传政府投资新建的农村公办幼儿园。开学后, 给每位家长发放《家长必读》, 详细介绍幼儿园一日生活;给每位幼儿订了《幼儿成长手册》, 用文字、照片、绘画的形式记录幼儿成长片段, 并每月与家长互动一次, 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生活学习情况, 及时反馈相关信息。另外, 在总园网站论坛上, 设分园子版块, 专门上传分园幼儿活动照片与视频, 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农村幼儿园和孩子。平时, 教师除了每天与接送的幼儿家长及时沟通交流以外, 对于留守儿童, 教师还充分利用电话、信息与打工在外的家长们进行交流。每个班级都建立了QQ群, 在QQ群里上传幼儿的活动照片与视频, 让那些身在外地的家长们能及时看到自己的孩子, 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

第二, 运用家长会、开设讲座等形式, 改变家长落后观念。新学年开学的前一天, 召开全园家长会, 重点介绍幼儿园规范办学的理念, 让家长知道幼儿在园学什么、玩什么、做什么, 特别指出了公办园与民办园的不同。开学稳定后, 根据具体情况, 再以班级为单位召开一次家长会, 向家长详细介绍幼儿在园学习生活情况, 介绍一学期的教育内容、幼儿园一日作息时间、一日常规活动安排, 提出需要家长配合的具体要求, 使家长对以后怎样配合老师工作有一个大致地了解和认识。另外, 还邀请专家来园开设家庭教育知识讲座, 对全园家长进行培训学习。这是对家长进行系统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改变教育观念的集中培训, 结合幼儿园实际教育教学内容对家长进行指导, 实现了家长的自我成长, 提高了农村家长的教育水平和能力。

第三, 通过宣传栏、升旗仪式、开放日、家园联欢会来展示幼儿风采。每个班级都充分利用教室走廊, 设立主题墙、幼儿作品展示墙以及宣传栏的形式来展示幼儿的在园情况。大班的孩子会在画纸上自己写名字;中小班的孩子, 老师就在画纸旁边贴上他们的照片, 看到墙上孩子的照片和他们稚嫩的绘画作品, 家长们都特别开心。每逢星期一, 中班和大班轮流举行升旗仪式, 活动内容有:小旗手自我介绍、国旗下讲话、幼儿才艺表演等形式, 请全班家长来园观看活动。

此外, 我们每学期对全园家长进行“开放日活动”, 邀请家长们来园观看幼儿早操、上课、游戏等一日活动。还在元旦前夕, 举行全园“迎新年”家园联欢会, 重点以诗朗诵、舞蹈、唱歌表演、游戏等形式来汇报幼儿所学知识。六一前夕, 幼儿园以大中小班年级组为单位分别举行“亲子运动会”, 不仅设立幼儿个人项目, 还根据家长意愿, 邀请家长报名参加家庭项目。在大班幼儿即将毕业时, 孩子们以一场别开生面的“毕业联欢会”来献给他们的家人。这些活动的开展, 均邀请家长共同参与, 由此让家长深切地感受到孩子的点滴变化和可喜进步, 更加相信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公办幼儿园是正确的选择, 从而家园配合做好各项工作。

经过我们的努力, 家长们树立了家园配合教育的观念和意识, 更加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 积极参加幼儿园各类活动, 也促进了家与园、家与家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我园的保教质量稳步上升, 我们相信, 今后的工作中, 在幼儿园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 农村幼儿园的家长工作会更上一个台阶。

摘要:本文阐述了农村公办幼儿园可从三个方面来实施开展家长工作的策略, 一是从环境创设入手, 迅速取得家长的认同感;二是从了解家长的实际需求出发, 确定家长工作的方向;三是形式多样, 家园密切配合, 共同关注幼儿成长。

对喀什农村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思考 第9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 ,与家长相互配合,尤其在“组织与实施”这一部分,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要提高幼儿的素质, 仅靠幼儿园是难以实现的,必须重视家长工作,努力做好家长工作,帮助家长转变观念,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教育,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使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合作形成合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 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由此可见, 家长工作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笔者在喀什农村幼儿园进行调研时发现,喀什农村地区幼儿园在家长工作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 影响到家长效用的发挥。

二、喀什农村地区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问题及分析

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开展需要家长与幼儿园共同配合。但是在喀什农村地区的幼儿园,家长工作存在很多问题,使得家长工作的开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并没有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下面从家长和幼儿园两大方面,分析喀什农村地区幼儿园家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 )家长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开展如果缺少家长的配合, 势必影响该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最终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

1.家长认为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无须联系 。

在喀什农村地区,很多家长不积极参加幼儿园的活动,家长认为幼儿园的活动需要家长参与是幼儿园在推卸责任,甚至有的家长认为只有需要家长交钱时幼儿园才会召开家长会。有的园长反映,召开家长会,只有一少部分家长参加。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家长的认识不到位, 缺乏参与幼儿教育的意识, 没有认识到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没有认识到幼儿园的工作需要家长的支持。

2.家长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时间参与幼儿园工作 。

喀什疏勒县巴合齐乡某园长反映, 有些家长并不亲自接送幼儿,而是由上小学的哥哥姐姐接送,幼儿园担心出现安全问题,对家长进行劝告,家长认为幼儿园小题大做,这个问题是无需关心的。部分家长送幼儿的时间较晚,班级活动已经开始了才将幼儿送进幼儿园;更有甚者,在农忙时间,家长晚上回到家才发现幼儿没有回家,想起幼儿还在幼儿园,然后去幼儿园接幼儿。这些行为就导致一种最常见的家长工作方式———利用早晚接送幼儿的时间与家长交谈无法实行。

家长利用接送幼儿的时间和教师沟通是家园沟通的主要方式,但是因为家长工作忙,没有太多的时间顾及,导致与教师的交流变少, 家长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孩子在幼儿园的真实表现。因此,家长没有时间参与家长工作,成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二 )幼儿园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1.幼儿园忽视家长工作。

在幼儿园存在的所有问题中,这个问题是最主要的问题。很多幼儿园没有设置家园联系栏、家园联系册,但是由于喀什地处新疆南疆地区,环境特殊,为确保安全,幼儿园规定家长接幼儿时不得进入幼儿园内, 由幼儿教师将幼儿领到幼儿园门口交给家长,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教师与家长仅有的交流是谢谢、再见等词语,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交流。由此可见,幼儿园的家长工作仅限于每月一次的家长会, 但是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每月一次的家长会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2.家长工作更多注重集体 ,缺乏个别性 。

家长工作开展有多种方式, 且由于幼儿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因此幼儿园的家长工作既要针对集体进行,又要针对个别幼儿进行。但是在喀什农村地区,幼儿园开展家长工作时幼儿园更注重的是家长会这种集体活动, 而对于家长个别交流、家长联系手册等相关形式不太重视。

对于喀什市农村地区的双语幼儿园来说, 其班级规模几乎都是每班是二三十名幼儿,而由于大规模发展双语教育,幼儿教师数量明显不足, 喀什农村地区大多数的班级只有一名教师,当幼儿园有两名以上的教师因故请假时,甚至造成幼儿园难以正常运转,这就造成“两多一少”的局面:家长多、幼儿多、教师少。这样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给家长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集体式的家长工作具有时间集中、家长集中、内容集中的三个优势,而且集体式的家长工作相对而言,一般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家长被动接受的方式进行,操作起来也不需考虑太多的个别差异,教师在准备的时候会相对轻松一些。因此,喀什农村地区幼儿教师在开展家长工作的同时, 更多是针对整个班集体的情况进行,开展集体式的家长工作。对于个别性的工作,更多的时候是家长早晚接送孩子的时候,而此时一位教师最多只能面对两到三名家长,相对于整个班集体而言,个别性家长工作的开展比例失调现象严重。

三、喀什农村地区有效开展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对策

针对幼儿园家长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在比较、学习国内外幼儿园的家长工作主要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试从以下几方面探讨问题对策。

(一 )通过多种手段提升家长的合作意识 。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在喀什农村地区开展家园工作的原因之一是家长对于家园合作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孩子送到幼儿园以后就是幼儿园的事情,与家长没有关系,所以不需要进行家园合作。对于这种问题,当地政府应该加强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 使家长认识到将孩子送入幼儿园以后,家长要加强和幼儿园的联系,使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老师的事情。幼儿园方面可以设立宣传栏、设立家长开放日,加强教师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家长观念的转变。

(二 )制定接送制度

针对家长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办法参与家园合作, 造成一些安全隐患,幼儿园可以出台一些相关的规定,如规定接送幼儿的必须在15岁以上,这样的规定可避免由上小学的哥哥姐姐接幼儿的问题。同时因为接送人在15岁以上,有相应的能力,教师可以将幼儿的情况反应给接送人,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园家园合作。

针对家长在农忙时间可能忘记接幼儿的情况, 一些幼儿园规定,超过北京时间19点幼儿还未被家长接走,由幼儿教师亲自送幼儿回家。这样的规定看似增加教师的劳动量,实则相对之前教师被动在幼儿园等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教师的被动性。教师亲自送幼儿回家后可以就幼儿在园情况和家长进行沟通。而教师反应,这样规定后,不少家长因为觉得不好意思麻烦老师,反而会抽出时间接幼儿,实质上解决了接送时间上家长和教师互动缺乏的问题。

(三 )规范家园联系制度 。

调研过程中不难发现, 很多幼儿园的家园联系工作流于形式 ,没有家园 联系栏、家 园联系册 ,甚至每月 一次的家长 会都可有 可无。因 此在幼儿 园层面 ,首先要做 到的就是规 范家园联 系制度 ,以条文形 式将家园 工作的要 求固定下来 ,将家园工 作纳入科 学规范管 理轨道。 在相应的 制度里明确 规定家长 开放日制 度、家长会 制度、日常 家园联系 制度、幼儿成 长档案袋 制度等 ,同时明确 规定各项 家长工作的 内容、目的 和要求 ,确定相关 负责人和 完成工作 的时间期限 。通过制 度的执行 ,实现幼儿 园对家长 工作的有 效控制和管理。

(四 )了解家长困惑 ,多样化地开展家长工作 。

幼儿园具有服务家长和教育幼儿的双重任务, 所以幼儿园的家长工作不是教育家长,不仅是简单地指导家长,更是服务家长。调研发现,某些家长对于幼儿园工作有误解。针对这样的问题, 幼儿园需要了解家长困惑, 收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针对家长的疑惑开展相应的宣传或者教育,对症下药,使家长正确认识幼儿园工作,正确认识幼儿园家长工作。同时由于幼儿园教师方面存在“两多一少”的现象,在开展个别化家长工作时更应该“见缝插针”,充分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间,充分利用幼儿成长档案袋反馈幼儿情况。

摘要:幼儿园只有有了幼儿家长的支持配合才能取得预定的成果。因此,幼儿园必须正确处理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微妙关系,促进家长工作的有效开展,从而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但是在喀什农村地区,幼儿园家长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旨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归因,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喀什农村地区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管理。

家长工作下的幼儿教师 第10篇

一、家长对幼儿园工作产生的误区

误区一:家长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幼儿园教师, 不信任教师。

事例:小班某个孩子经常会小便在身上, 老师便主动提议说: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小书包, 在书包里放一些衣服, 如果孩子小便在身上了, 以便老师帮忙及时换掉。有一天晚上, 这位老师接到了这个家长的电话, 电话里能听出来家长的语气很不好, 家长说:“老师, 你说带衣服带包我们都带了, 你是不是觉的给我们家孩子换衣服很麻烦啊, 我家小孩回到家裤子全湿了, 是不是我们没有送礼物给你, 没有在孩子的包里放上钱, 你才不帮我孩子换衣服的啊, 难怪你要我们带包呢, 明天我们放钱, 你要多少钱?”

误区二:家长认为教师对孩子有不平等的待遇

事例:六一儿童节要到了, 中班要求每个班级有三个节目, 班上有个叫金金的小朋友, 在小朋友的推荐下, 担任了舞蹈《浪花一朵朵》的小演员, 排练的时候比较辛苦, 金金又经常出错, 有一天便告诉老师说:老师, 我想表演另外一个节目好吗?老师说:为什么阿?金金说:我跳得累, 不想跳了。老师说:你不想坚持一下吗?金金她摇摇头, 不说话了。老师说:现在《浪花一朵朵》的节目还缺一个坐在小椅子上表演的小演员, 你愿意去吗?金金听了之后很高兴, 拿起漂亮的道具, 在每次排练节目时都很认真, 也不喊累了。在六一表演当天, 演出结束之后, 老师听到金金的哭声, 还听到金金的奶奶大声地呵斥孩子:你表演的是什么阿, 在后面也没有人看到, 前面的舞蹈为什么不跳?主角你不当, 要当配角, 你真没有出息, 笨死了。是不是你不会跳, 老错, 老师不要你的啊?是不是老师不让你跳舞的?……

误区三:家长觉得配合幼儿园带东西是支持老师的工作

事例:某日在幼儿园门口家长们在等接孩子的时候, 我无意中听到了这样的一段对话。

家长A:现在小孩上幼儿园真是烦死了, 老师三天两头要东西, 就是要作业了, 有时候还布置一堆画画比赛、成长手册拍照片……每天都很忙真没有时间弄这些, 有什么好弄得阿?

家长B:这些阿都是老师的工作, 我们都做的, 做过了让小孩带回去, 老师高兴, 就会对你家小孩好, 你把她工作做了, 她不高兴吗?所以我们不管有什么困难, 只要老师布置的作业, 哪怕是花钱买, 我们也千方百计地办到。

二、针对误区, 提出对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几点小建议

1. 改变教师的观念, 塑造教师的形象, 取得家长的尊重和信任。

长期以来, 幼儿教师认为自己是教育者, 不仅教孩子, 而且教家长, 从而造成了教师与家长的单向关系, 教师通知家长来园参加家长会, 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情况、学期安排, 教给家长幼儿教育方面的知识等, 使得家长成为被动的接受者, 在某种层面上来说, 家长和教师之间就不是一个平等的地位, 教师就好像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教授, 家长则是一个学生, 而现在的“学生”有很多新的教育观念, 并不一定认可“教授”的想法, 于是便产生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误会和矛盾, 家长也就不会尊重老师, 而是会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做。

2. 实行多种形式与家长交流。

在幼儿园的网站上, 发一些孩子学习的教案、孩子在幼儿园表现的相关照片, 育儿文章, 这个方式我已经用了有三年了, 现在发现, 家长已经养成了很好的习惯, 每天孩子回家之后会上网查看幼儿园的学习内容, 然后再和孩子交流, 帮助孩子复习, 配合幼儿园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我还开通了一个QQ群, 邀请班级所有家长在群上聊天, 家长利用这个群不仅能及时地和老师联系, 同时也给家长之间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时常会看到家长在群上聊一些自己的不解和对幼儿园的看法, 另一些家长则会在群上解释, 这种正面的交流在一方面也帮助一些家长走出了家园合作的误区。

3.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

其实有很多家长对幼儿园产生的误区是因为家长的育儿观念有误或者是不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实行而造成的, 所以要帮助家长走出误区, 重点要解决的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以往我们会提供一些育儿文章, 结果发现, 这些文章理论性太强, 对于家长来说, 有时直接告知的更能让家长接受。于是我便将孩子每天在幼儿园的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 写成教育笔记的形式发给家长, 在QQ群上设置一个讨论话题鼓励大家共同交流, 利用这样的方式, 使得家长悟出了一些正确的育儿观念, 这种观念的或者比教师用讲道理的方式更容易被家长接受和认可。

幼儿园家长工作策略之研究 第11篇

策略一、教师的个人仪表应落落大方,具有亲和力

在家长心目中, 幼儿园教师应该是端庄中不失活泼, 大方中不失可爱, 聪慧中不失时尚, 亲切中不失威严.每年开学前我们都要对新生进行家访,为了给家长们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我在选择服装方面也很注意做到端庄大方,符合教师形象,避免选择太幼稚和太另类的服装,沟通时注意语气,并向每一位家长详细介绍入园前要做的准备和注意事项,在询问了孩子的情况后做好记录,并对他们不厌其烦的介绍表示了极大的耐心,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让他们感觉到老师随和、细致与亲切。

策略二、交流的语言表述应具有艺术性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在幼儿园的行为表现也迥然各异. 在与家长交流时,作为教师,应客观的向家长告知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而不应该掺杂主观色彩和情绪。教师应该用平和的语气,委婉的态度,一分为二的观点与家长交流。可以先釆用赞美法:向家长介绍一些孩子的优点,再说孩子不足之处或须改正的地方,这样,便于家长接受。

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每一个家长都望子成龙,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所以没有一个家长喜欢听老师只诉说罪状,所以,老师要多抓住孩子的闪光点表扬孩子的优点、成就, 并且因人而异,运用共同语言。老师如与家长语言不通,或受教育程度不一致,不注意语言的运用,就难以沟通。对于受教育程度低,平常也不关心教育的家长,沟通时就要找好切入点,满口“教育理念”,家长哪里听得懂。应针对不同对象,转化成家长能理解的语言,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若进行电话交流注意电话中的语辞和声调。电话看不到对方表情,所有的感觉、印象都来自电话中的声音,不论家长的语气、言语如何?老师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称赞肯定时,语气要坚定;诉说孩子问题时,语气要婉转。教师要把电话成为“感情专线”。赞美的作用远远大于批评指责,它能调动起人的所有积极因素,激发其源于内心的责任感。

每个家长都希望听到老师对孩子的表扬和赞美,可是全部讲优点也不行。有一种说法是:“讲十个优点,再讲一个缺点。”也就是说与孩子家长沟通的原则是:表扬和关心要贯穿始终,有时需要委婉一些,但同时还要实话实说。教师用爱心开启家长的心扉,家长将无比信任你,为你的教育教学工作助力。

俗话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另外, 也可采用换位思考方式。

策略三、一日活动各环节的保教工作应细致周到, 充满关爱

在幼儿园任何工作的开展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孩子,家长工作也是如此,想让家长真的“服”老师,还需要我自己的不懈努力,认认真真照顾好孩子的一日生活,所以保育工作在小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为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每个步骤都制定了规范的方式,例如我们在洗手的要求:拉袖子~开龙头~湿湿手~关上水~打肥皂~开开水~冲干净~甩甩干~擦擦手,这样就不会弄湿衣服和地面。喝水时也是一组排队拿杯子,排队接水,而且每次幼儿喝水或去洗手间时,都有老师在场,详细和规范的常规要求不仅大大降低了事故机率,使也使我们对孩子的照顾更周到。对有些孩子则采取单个沟通的方式,利用接送时间或电话跟家长交流,交流时注意反应内容的客观,真实,表达时注意方式与语气。其次,开始就要给家长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真诚,觉得幼儿园是个很有感情的地方,老师都是为了孩子好。

策略四、家园沟通应在形式和内容上做文章

1.个别化的家园沟通

由于每个孩子个性的不同;家庭环境的不同;家长文化素质的不同,大量的通常性的沟通是个别化的。个别化家园沟通的方式有家访、约谈、成长档案、电话、短信、微信信qq群以及接送孩子时的交谈等。信息化手段的介入更加拓宽了沟通渠道,提高了沟通的成效。

2.集体化的家园沟通

家长开放日是家长们走进幼儿园, 亲身体验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 近距离地观察孩子, 观察教师, 近距离的体验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常言道” 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 无论平时与家长沟通如何, 现场是最具说服力的. 所以每次开放日之前都要精心准备, 准备游戏材料, 准备教学內容, 准备活动常规, 准备人员酤合, 准备教师讲稿. 当然, 最重要的还是幼儿一方的准备, 常规的加强, 能力的培养也是开放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石. 开放日当天, 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接待幼儿与家长, 科学合理地组织好各个环节, 全面细致地关心好每个幼儿, 明确清晰地让家长了解培养目标与日常酤合. 使家长们知其然, 知其所从然, 并对孩子在园的表现进行横向, 纵向, 客观的评判, 发现其长处和不足. 同时也对教师的工作有了更梁刻的了解, 从而进一步产生信任与理解。

总之,家长工作细致, 繁琐, 追根述原,也就是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过程,只要双方相互理解, 相互信任, 相五支持, 相互酤合, 家长工作一定会开展的有声有色。

情感艺术在幼儿园家长工作中的实践 第12篇

一、现代幼儿园家长工作现状

为更好地处理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情感艺术, 对我园进行实践调查。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阶段的幼儿教师调查了解。能够总结出目前幼儿园家长工作现状为:

1.家长对管理制度的不认可

幼儿园管理有规定的制度, 而家长对各规章却出现反对现象, 教师的沟通工作很难开展, 容易使家长出现排斥反应, 影响教师工作的进行。

2.家长与幼儿园教育观念的冲突

幼儿园的教育观念侧重于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而家长更多侧重幼儿知识的学习, 因此容易出现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幼儿教育矛盾。

3.家长与幼儿园教育方式之间的冲突

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更侧重于规范和严格, 对幼儿出现的问题要进行批评和指正, 而家长则认为幼儿年纪尚小, 没有必要过于严格。由于教育方式不同, 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容易出现冲突或矛盾。

4.幼儿教师教育观念问题

在面对幼儿家长工作问题上, 幼儿教师通常以正面引导为主, 希望通过发挥教师自身的功能作用, 将工作做到更好, 满足幼儿家长的需求。而这种想法的最终结果是家长的要求会越来越多, 而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矛盾并没有解决。这与教师情感艺术处理不到位有着重要的关系。

二、情感艺术在家长工作中的实践策略

情感艺术在幼儿园教师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沟通促进教师与幼儿、家长的情感交流, 目的在于帮助幼儿更加健康、全面地发展。在协调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实践中, 要加强情感艺术的应用。

1.加强经验与情感引导

在情感艺术应用中教师要加强经验和情感的引导, 即通过专业的幼儿教育知识引导, 同时要以“以情动人”。在经验引导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说教问题, 容易使家长排斥或反感, 因此要注重手法的科学性。要多阐述亲情的重要性, 同时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的心理情况以及心理变化特征, 让家长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认识到家长教育的重要性。例如, 教师通过与家长、幼儿定期开展“手拉手, 做游戏”活动。在游戏环节中, 幼儿教师与家长和幼儿共同玩耍, 同时引导幼儿要与其他伙伴共同参与游戏, 且不撒娇、不苦恼。教师可以通过扮演“羊村村长”的身份, 要求“小羊”们听话, 而并不是严厉地呵责。这个过程也是与家长沟通的过程, 让家长透过教师的情感艺术, 肯定教师的教育方法, 并丰富自身的幼儿经验。这对以后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有着良好的铺垫作用。

2.感情移入方法

感情移入方法同时又可直接称为移情, 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家长地情感状态变化, 而感知到对方的真正情感。换言之, 教师为更好地发挥情感艺术, 要学会换位思考, 站在家长的角度体会其情感。例如, 当家长对幼儿成绩表现不佳时, 会对幼儿园产生质疑。这时教师要做的是回忆自己小时候成绩不好时, 爸爸妈妈是怎样焦急的状态。通过这种方法, 教师能够进一步了解家长的想法, 对促进教师更好地处理与家长之间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3.做好细节铺垫工作

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或外在形象感受至关重要, 为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情感交流, 要注重自身的每个细节。例如, 幼儿教师的装扮要得体, 既与幼儿有亲近感, 又不要过于夸张。有些幼儿园教师的“兔子装”就有些过于夸张, 这样与家长沟通就会与家长出现距离感, 造成家长的排斥。因此, 教师要注重各个细节的处理, 在言语沟通与着装打扮上要格外注重, 为良好的沟通打好基础。

4.不断加强总结反思

情感艺术的有效实践需要教师定期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总结和反思, 促进工作的更加完善。家长对教师的尊重和信赖, 班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班级管理, 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发展。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 要多角度思考问题, 及时变换自身角色, 在不违背教育理念和精神的前提下, 巧妙灵活地运用情感艺术。在每一次的沟通交流后, 教师还应总结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上一篇:资金借贷下一篇:显微开颅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