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校园传承

2024-07-31

吴文化校园传承(精选7篇)

吴文化校园传承 第1篇

关键词:吴文化,校园传承,德育教育,价值观

吴地的发展, 除了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交通条件外, 吴文化为其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我们要善于开发利用这一文化宝库。苏州地区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五湖四海, 今后他们将会是建设新苏州、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所以让这些新苏州人走进和传承吴文化, 研究和弘扬吴文化, 古为今用, 汲取传统文化之精华, 有利于推动学校德育建设的发展, 有利于保持和弘扬优秀的文化遗产, 有利于人民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 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多年的学生工作实践, 在“敬人敬业 至精至诚”的学院精神的指导下, 结合学院的“3S育人模式”, 通过实践活动把吴文化和德育教育融合在一起, 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 提高学生热烈的文化情怀。护理系开展的吴文化相关课题《吴文化的校园传承及对苏南高校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以苏州高职院为实践视角》、《吴文化校园传承与金融危机下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研究》先后被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团省委立项, 使吴文化贯穿于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环节。

吴文化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 优秀的教育传统, 如何发扬与光大, 已是一个迫切课题。紧扣这个主题, 本文着手开发研究吴文化的校园传承及对苏州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并以此为切入点, 研究吴地经济发展历史, 拓展吴文化研究领域, 从人的精神培育和社会文脉的视野对吴文化的精神价值进行多侧面的认识, 这对促进和发展苏州地区高职院学生价值观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一、吴文化校园传承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 研究现状:

吴文化主要是指吴地 (以苏州为中心的太湖流域) 人民在数千年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其核心是指吴地人的精神风貌、观念意识、心理态势和人格风范。[1]

吴文化在长期的历史锤炼中, 凝聚了一种对中华文化的奉献, “至德”精神影响着苏南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1990年代始, 吴文化研究机构相继成立标志吴文化研究逐渐成为自觉。[2]主流吴文化研究主要以吴文化与江南社会发展为研究对象, 追溯吴文化的源头与流变, 探讨吴文化的特色与性质。进入新世纪, 教育研究者从人文素养的视角开发吴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 探索吴文化校园传承及对苏南高校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影响。

(二) 发展趋势:

当前的教育大众化呼声很高的时候, 我们还要冷静地思考教育本土化问题。教育国际化和教育本土化应是我们这个时代高校发展的“两翼”。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 优秀的教育传统, 如何发扬与光大, 已是一个迫切课题。紧扣这个我们着手开发研究吴文化的传承及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通过实践活动把吴文化和德育教育融合在一起, 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 提高学生热烈的文化情怀, 培养学生具有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 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从历史的、比较的、现代的视野对吴文化校园传承的特征进行了多角度的把握;从产业发展的视野对吴文化校园传承资源的开发提出设想;从人的精神培育和社会文脉的视野、对吴文化的精神价值进行了多侧面的认识, 从而充分发挥吴文化在苏州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作用。这是苏州高校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进程中努力构筑文化战略优势的一次重要理论准备。

吴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成了苏南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魅力, 造就了苏南人勤劳、温和及精明的性格。在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 吴文化校园传承的价值内核, 对苏南学子价值观及内在力量的发展是最持久的力量和永恒的动力。对破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提升文化软实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吴文化校园传承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1.吴文化凝聚了一种对中华文化的奉献精神。

吴文化在长期的历史锤炼中, 凝聚了一种对中华文化的奉献精神。这是一种追求社会发展和实现人的发展的创造精神, 是一种在面临挑战和机遇时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是一种在时代变迁时既不能消融主体又善于接受外来文化的开放精神。今天, 在建设现代化苏州进程中, 就是要弘扬吴文化的优秀传统, 要吸收吴文化的精髓, 加强对吴文化的研究, 为苏州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巨大的动力和良好的服务。

2.吴文化博采众长的文化个性。

在悠久的历史上, 五彩缤纷的外部文化对吴文化输入了各种新鲜内容。吴文化在保留自己特色的同时, 博采众长, 不断丰富。在苏州园林沧浪亭的“五百名贤祠”内, 铭刻了历代594位先贤的头像和简介, 其中80%以上的外来人, 这充分体现了吴文化的包容性。改革开放之初, 苏州人请来大批上海“星期日工程师”, 发展起全国瞩目的乡镇企业;80年代中期以来, 苏州引进外资再次在全国出名, 同样体现了难得的宽广胸怀。

3.吴文化的开放和包容性的特征。

吴文化具有开放和包容的特征。自汉至南宋, 不断有移民迁入, 移民文化色彩愈益浓厚, 外向开拓精神得到强化。唐代高僧鉴真, 从苏州东渡扶桑, 开创了中日文化交流之先河。明朝初年, 我国古代著名的航海家郑和, 从苏州的浏河出发, 最远的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历经三十多个国家, 极大的促进了亚非经济文化的交流。这种文化的开放性, 使苏州自古就是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改革开放以来, 苏州人民发扬吴文化教育的外向开拓精神, 坚持外向开拓的战略, 外资、外贸、外经“三外齐上”, 众多的跨国公司纷纷来此“安家落户”。同时。对外文化交流也不断增强, 先后与国外十多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

4.吴文化谦让开拓至德精神。

在吴文化的和谐精神的研究中, 从“三让天下”的泰伯到辞让王位躬耕延陵的季札, 从隐逸诗人魏璞到文学大师钱钟书, 他们无不体现了谦让、诚恳、虚心、淡泊的清雅气度和高尚品德, 泰伯的至德精神, 可概括为“谦让开拓”四个字。这四个字尤如磐石成为吴文化的基础, 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弘扬、光大。

三、吴文化资源在苏州高校德育文化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吴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构成了苏南高校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魅力, 造就孕育了苏南高校学子勤劳、温和及精明的性格。在原有的文化底蕴滋养下, 它为苏南在当前的困难中逆势而上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与人才动力。在苏州高校构建吴文化教育体系, 以苏州卫院为实践视角, 培养出具有文化底蕴和正确价值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也使学生主体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现代企业文化, 并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吴文化校园传承能为当前国际经济危机下的经济发展提供智力及价值观念支持。

1.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

吴文化的开放和包容性的特征及“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情怀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启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正是需要千千万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青年学生们在走上社会后竭忠尽智, 共同奋斗。

2.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科学发展观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重要论述正是吴文化思想的精髓。在苏州高校对学生进行吴文化教育, 就是要使学生深刻了解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就是要求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 更要懂得怎样正确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 促进整个社会朝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3.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人们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与个人之间、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的利益关系, 遵守市场经济道德规范,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与发展。而吴文化对利义观的研究与阐述, 又为其提供了理论源泉。

4.是改善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内在要求。

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政治上积极追求进步, 目光远大, 思想活跃, 爱国爱校, 勤奋学习, 注重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但也有少数人理想信念不明确, 社会公德意识不高, 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够, 对网上信息缺乏理性分析和思考, 自我控制力较弱, 团结协作和人际交往能力不高, 不能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这些都迫切需要高校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吴文化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在苏州高校中加强吴文化传承的具体措施——以苏州卫院为例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是我国最早的现代卫生类院校之一。地理位置东临石湖, 南依上方山, 周边文化积淀深厚, 历史文化名人荟萃, 文化景点源远流长, 拥有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源。苏州卫院结合卫生职业类教育及人才需求特点, 秉承学院精神, 在“ICS”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构建“3S”学生工作模式, 即从贴近学生、贴近专业、贴近社会三个角度, 系统阐释学院学生工作的内涵和外延。更好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在长期思政教育实践中, 积极打出吴文化“名片”, 形成适应地方性文化要求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沿用与苏州城市精神“崇文、融合、创新、致远”相一致的吴文化精神, 积极营造“崇文”氛围。

1.整合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吴地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若想面面俱到地讲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教师整合教学资源, 重组教学内容。思政教师要精心设计有代表性的专题, 每个专题讲透一个问题。在专题讲授过程中, 着重把握吴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和观念, 以期深刻地反映吴文化的主要内容与特征。2009学年, 苏州职业大学教授、吴文化研究所所长吴恩培先生专题作了《吴文化的诞生与发展》的学术讲座。即从文化精神入手讲授吴文化课程。这不仅能把专题讲授的内容引向深入, 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自主学习的兴趣, 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 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这种传授方式, 便于学生的接收和理解,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2.专业课教学和社会实践融入吴文化人文精神。

在苏州卫院相关医学类专业中融人人文精神教育, 有利于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教育和训练专业技能的同时, 思想得到直接升华, 更好地把人文精神与医学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 对培养学生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将人的精神、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法律历史等因素融入医学专业课教学, 既使枯燥的医学专业知识鲜活起来, 又使学生学到相关的人文知识, 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使医学专业学习的过程更具有人性化、艺术化、道德化的特点, 具有很好的教育效果。

3.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磨练意志、塑造人格具有重要作用。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一直积极弘扬优秀地方文化, 学院团学部门开展的以弘扬优秀吴文化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报告会等活动, 护理系组织师生参观苏州职业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吴文化园、苏州地区历史博物馆, 阅读历史文化书籍、把握传统节日的内涵, 发挥板报、橱窗和学生群团组织的作用, 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 形象生动地开展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在校园环境建设上, 在注重美化、绿化的同时, 也积极凸显吴文化。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领略到博大精深的吴地文化。[4]

4.借助校园网络进行正确引导。

吴文化要积极融入高校校园文化, 尝试充分利用网络形式, 主动挺进网络文化阵地。利用网络鲜活、方便快捷、吸引力、穿透力强的特点。一方面, 学院信息中心要明确管理规范, 依靠科技手段切实加强对网络的控制力和对各种不良信息的屏蔽能力, 研究防止、过滤政治诽谤、色情暴力等反动、有害信息传播的方法和措施, 构建网上防线。另一方面, 加强信息领域的拓展攻势, 大力弘扬优秀吴文化, 用优秀传统文化去匡扶正义, 用深层次、稳定的文明去影响学生。从网络上切实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5.有计划开设选修课, 提高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在长期吴文化教育中, 先后在课程上开设了《学说苏州话》、《苏州民俗》、《苏州掌故》等相关吴文化课程。结合学院实际, 开设吴文化选修课, 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 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 提高大学生对吴文化的认知, 提高学生对吴文化传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 加强学生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对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提升思想道德水准、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等起着重要作用。

6.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 提高其文明素养。

吴文化中包括着优秀道德传统, 这里既有强调社会整体, 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效力的爱国主义精神又有推崇仁爱原则, 强调“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还有重视修养践履, 强调道德主体和能动作用, 追求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部分学生中存在着纪律观念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行为举止不文明、情操不够高尚的种种行为和表现, 应该高度重视吴文化中有关理想、道德、纪律中的积极因素, 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潜在的礼仪资源, 让它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实践, 走进家庭教育, 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自觉养成文明的行为和习惯, 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成为有纪律、有道德的人才。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使之与当代现代文明相协调, 保持民族性, 体现现代性, 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十七大的这一号召, 也是我们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指针。弘扬传统文化, 特别是诸如吴文化等地方文化中优秀的道德思想, 如爱国爱民、天下为公、敦厚信实、勤劳勇敢、先义后利、团结一心, 自强不息等等, 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任务。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综合创新”。

参考文献

[1]许伯明.吴文化概观[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2]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3]田玉敏.当代教育哲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1.

吴文化校园传承 第2篇

苏州市职业大学成立于1981年, 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创办于1911年的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学校依山傍水, 东临越来溪, 北依上方山, 坐落在有着2500年悠久文化历史的名城苏州西南石湖风景区。周边文化积淀深厚, 历史文化名人荟萃, 如张翰、顾野王、范成大、申士行都曾居住于此;文化景点源远流长, 如越来溪、石湖、洄溪草堂、石湖书院等。在这样一种千年传承的文化资源背景下推行吴文化教育模式, 成为弘扬中华文华的重要途径。多年来, 该校充分利用吴文化资源, 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两课”教育、吴文化教育与素质教育为一体, 开启了以“爱党、爱国、爱家乡、爱学校、爱学习”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新路径, 特色鲜明, 独具魅力, 使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有了创新。

一、吴文化教育模式在苏南地方高校推行的必要性

(一) 推行吴文化教育, 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当前, 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他们在各种文化交错的背景下, 产生的困惑很多, 是非曲直难以分辩, 在大学生中客观存在一些不识不懂传统文化的现象, 客观存在不孝、不敬、不谅父母和长辈的现象, 同时对社会和他人较冷漠。开展吴文化教育, 有利于培养他们形成礼让兼爱、和衷共济、热爱社会的品格, 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纯净、内敛、和谐和博大;领略吴文化“好学”、“尚文”、“知礼”的精神内涵;领略先贤们发奋苦读、博学能文、恪尽职守、勇于任事的精神, 让大学生在受教过程中体悟生命的真、善、美, 获得灵魂的碰撞和升华, 荡涤现代社会带来的各种不良风气的干扰。

(二) 推行吴文化教育, 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 公民道德建设既要体现优良传统, 又要反映时代特点, 使道德建设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使德育永葆活力和感召力使其与中国的传统美德相融合。吴文化是吴地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认识自然, 改造自然的智慧结晶, 是苏州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卓著的重要文化背景。一方面, 学校将吴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 利用吴文化的感召力, 开展近距离、小目标、经常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润物细无声”, 收到良好的教育实效;另一方面, 学校组织团队, 对吴文化进行保护、整合、改造, 不断赋予其与时俱进的现代价值, 服务地方文化建设。

(三) 推行吴文化教育,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迫切需要。

作为民族文化精粹的吴文化, 承继着昨天的传统, 铭刻着今天的创造, 穿透着明天的期盼。学校多年的实践探索, 始终确定“以人才素质培养为目标, 课程科研开发为核心, 活动服务为载体”的多元教育方式, 取得了实效。

1. 以人才素质培养为目标。

素质教育是一个结构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吴文化教育作为特殊的素质教育形式, 成为高素质、高技能、高品味人才培养素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2. 以课程科研开发为核心。

吴文化教育课程科研开发从无到有, 从有到精, 旨在传承吴文化, 创新吴文化。

3. 以活动服务形式为载体。

学校从凝炼吴文化精髓中形成了人文兴校, 塑造儒雅和谐的校园人生;立足校园, 还原经典吴地人文元素;服务社会, 扩大吴文化教育辐射影响的工作思路。

二、吴文化教育模式在苏南地方高校推广的可行性实践

吴文化教育模式的形成有一个过程。1999年9月, 学校启动了《吴文化》课程教学, 至今十余年;2002年成立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研究所;2005年11月,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吴文化园》建立;2008年10月《吴文化园》被苏州市科技局、苏州市科协、苏州市教育局命名为苏州市第十批科普教育基地。

(一) 队伍建设。

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研究所于2002年成立, 现在团队成员6人, 高级职称4人, 博士4人, 高素质的研究团队有力地保障了吴文化教育的开发与研究。2008年, 这一团队获得了学校创新团队建设的支持, 通过创新团队建设, 组织编写及出版了一套吴文化研究系列丛书;开发了吴文化课程群, 精心打造了教学平台———吴文化园;团队还重点扶持学生社团吴文化研究小组, 指导学生通过文化采风、历史追寻、古今对话, 把单纯的文化课程学习提升为研究性学习。

(二) 课程开发。

1999年9月, 学校开设《吴文化》课程, 同时也是在苏州高校中首次开设《吴文化》课程。吴恩培教授作为项目主持人申报的江苏省教育厅200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吴文化研究/组织编写素质教育本土文化教材《吴文化概论》”获准, 解决了教材问题。2006年, 项目成果《吴文化概论》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经申报评选, 该教材被评为2007年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2005年, 《吴文化》课被定为全校学生的必选任选课程后, 每学期选修人数大增, 在这种情况下, 吴文化研究所积极开发网上选修、考试平台。2005年, 学校挖掘区域文化素材编写成《文化流韵———区域文化点滴》手册。

(三) 科研促进。

校吴文化研究所积极组织人员进行科研活动,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 《勾吴文化的现代阐释》,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2003年获2001~2002年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4年获苏州市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2007年古吴轩出版社出版了《泰伯与吴文化》;2007年广陵书社出版了《伍子胥史料新编》;2009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了《风雅颂:苏州文化遗产楹联集萃》 (与苏州市文物局合作横向项目成果) ;2007年古吴轩出版社出版了《苏州史纲》 (苏州市重大社科项目) ;《吴地民间炊火———兼及古代炊器研究》 (与苏州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的合作横向项目) 。此外, 学校吴文化团队还参与了《苏州史纲》编写;主持了“苏州市古城墙资源数字化勘察技术应用研究及示范”、“虎丘泥人研究与抢救保护”等课题。通过科研活动, 深入研究吴地文化精髓, 为传播继承吴文化提供资料素材, 为吴文化的发展注入活力, 使苏州特有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 为现代经济发展服务, 为现代人的精神需求服务。

(四) 文化交流。

在传播吴文化教育的同时, 开展多元互补教育, 积极拓展学生视野, 以高水平学术报告为契机, 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几年来, 学校搭建平台, 举办了几十场高水平的学术报告, 邀请各方专家、学者、名人来校讲学。如邀请凌峰来校对台湾、内地文化比较进行专题演讲;著名机械工程学家、教育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院士来校主讲了“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学术报告;吴恩培教授主讲《地域文化———吴文化漫谈》;著名作家叶弥学术报告会等吴文化系列讲座。同时还开设“大众传播与吴文化”研讨会;石湖之秋吴文化论坛等。

(五) 社会服务。

学校推进“两融合”教育,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两课”教育、素质教育与吴文化教育相融合, 课内教育与课余教育相融合。在网上开设吴文化学习课程, 组织了古典文化知识竞赛。拓展了教育思路, 收到了实效, 通过扩大吴文化影响力, 使师生热爱民族、关注民族文化的成长, 培养青年学生的人文情怀。同时, 组织了高雅艺术在校园、五月阅读节、主题红歌会、参观世博会等活动。学校将文化元素的教育融入学校的各项硬件、软件建设中, 在提炼校训、吴文化楼名的吴文化命名、吴文化内涵的CIS设计中, 体现吴文化精神。以吴文化教育为根基, 积极开展学生社团文化服务社会活动, 对青年学生进行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各种东西文化教育, 引导学生文化批判和继承方法的精神, 自觉形成对人文知识的追求, 使学生内心的人文信仰最终形成。如:举行吴文化园征集楹联活动;大学生艺术团暑期三下乡和共建和谐社区活动;“小红帽爱心服务队”系列活动;“姑苏晚报·乡村印象”系列活动, 为吴中区越溪街道莫舍社区打造“文体社区系列品牌活动”;走进苏州戒毒所义演劝戒毒活动等。

三、吴文化教育模式在苏南地方高校推广的效果分析

(一) 大学生素质得到提高, 校风学风得到优化。

对于高校来说,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培养是极其重要的, 而地处吴文化辐射核心的苏南高校有着传承吴文化精神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苏南高校化教育育人实践中, 推行吴文化教育, 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身心的统一, 能力和素质的统一, 做人和做事的统一, 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实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苏州市职业大学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连创新高, 不少用人单位反馈, 学生除专业技能过硬外, 文化素养较高, 团队协作能力较佳, 职业创新意识较强, 持续发展潜力较好。

(二) 文化积淀更加丰厚, 品牌效应明显。

吴文化教育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提炼和完善, 逐步走向经常化、正规化, 被学校师生认同和接受, 并形成了系列品牌, 成果卓著。

1. 吴文化研究院。

学校已经批准成立吴文化研究院, 逐步凝聚苏州市的研究人才, 上升为苏州市吴文化研究品牌, 对苏州地方的昆曲、苏绣、苏雕等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2. 石湖之秋———吴文化论坛。

论坛就吴文化研究的历史、现状以及未来走向, 吴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方案进行研究, 这些问题的提出都是吴文化研究中的前沿课题, 代表了目前国内吴文化研究的最高水平。

3.《名作欣赏》姑苏联谊会。

《名作欣赏》杂志是鉴赏中外古今优秀文学作品的名牌期刊, 荣获首届、第二届国家期刊奖, 连续多年入选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目录。与《名作欣赏》合办联谊会, 是与其他高校交流的良机, 借助《名作欣赏》平台, 扩大学校在吴文化与文学研究领域的声望。

4. 苏州市职业大学方言教学研究中心。

苏州方言是苏州文化的一张有声名片, 也是苏州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为配合全市推行的“苏州话培训”工作, 吴文化研究所成立了“苏州市职业大学方言教学研究中心”, 中心将依托苏州市职业大学的语言方面的教授, 梳理苏州方言传承保护中出现的问题, 开展专项课题研究, 积极探索苏州方言学习及培训的客观规律, 力图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对“苏州话培训”教学起积极作用。

5.“吴文化”讲堂。

由吴文化研究所组织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面向广大师生的系列人文讲座。通过讲座, 介绍吴地历史、文化、人物、艺术等要素。这些高密度、高层次、高品味的人文讲座一次次地掀起了学校师生员工学习吴地文化的兴趣, 同时提高了师生的文化素养。

(三) 人心凝聚凸显, 集体荣誉感增强。

对高校校园来说, 通过吴文化教育的体系性渗透, 可以引起学校师生员工对地方吴文精髓的关注, 激发师生员工的积极参与热情, 提升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 培养集体荣誉感, 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 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 2002, 10:4

[2] .张宗新.论大学文化建设[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2:10

[3] .王志强.大学文化建设与育人的深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12, 9

[4] .周远清.高校文化育人要努力提高“两个自觉”[J].当代教育论坛, 2012, 2

[5] .李家珉.文化育人的三位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 2012, 1

[6] .王明清.育人功能:大学文化的本体功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12

传承国学经典教育重建校园精神文化 第3篇

一、传承国学经典教育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精髓,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 也是每一个人的立身处世之本, 更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把国学经典带入校园, 带进生活, 对于国学经典教育的传承与弘扬有着积极的作用。

1.国学经典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学校以《国学经典诵读》为德育教材, 一至六年级每班每周安排一节国学经典课, 由语文老师兼任。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上课, 指导学生阅读经典篇目, 帮助学生理解经典诗文, 传授学生经典知识, 引导学生感受经典文化, 让经典文化融入学生的生活、思想中, 不断去践行经典言行, 开启学生的经典人生。可以说, 国学经典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对于国学经典的传承是重要的保障。

2.国学经典与诵读相结合。

开展国学经典诵读, 让儒雅书声满溢校园。组织学生每天进行诵读经典活动, 利用早读、午休和晚自习的时间段, 每段十分钟进行经典诵读。每班可以根据所学内容有选择性的进行诵读, 可以由老师或班委组织,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每天进行经典诵读, 不仅能让学生在识字, 阅读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还能让学生在诵读经典中积累知识、领悟人生道理。

3.国学经典与课间活动相结合。

开展国学经典教育, 如由国学经典中《三德歌》、《中华经典》两首歌改编成舞蹈来代替以往的广播体操, 而且美一两年进行一次调整, 每个学期将进行一次舞蹈比赛。伴随着儒雅的音乐, 孩子老师一起翩翩起舞, 这不仅是创新之举, 也会给校园氛围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进行经典课间舞蹈操, 特别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 填补了学校舞蹈教学的空白, 而且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经过几年的积累与训练, 不管是男、女同学, 在舞蹈方面都有极大的提高。

4.国学经典与学生发展相结合。

学校积极组织经典诵读比赛、经典征文比赛、经典演讲比赛、书法绘画比赛, 开展“文明礼仪学生、师德标兵、文明班级”的评选。每学期, 学校将积极组织以上五项活动, 教师认真辅导, 学生充分准备, 将五个内容形成常态的校园活动。开展诵读、演讲比赛, 充分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自信能力。通过舞台, 让学生各方面的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5.国学经典与学校德育相结合。

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教会学生为人处事, 而国学经典中的为人处事就是最好的教材。通过国学经典事例的教学与学习, 让学生改正自己的不良言行, 培养孩子的孝心、感恩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让他们从内心深处得到认识, 不管是在学习上, 还是生活上;校园里, 还是家庭里, 从小就有一颗感恩的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6.国学经典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做到让校园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古典文化气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 设立不同的文化主题、经典格言、经典人物、经典赏析等内容, 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

二、重建校园精神文化

1.诵读经典, 积累文化知识。

诵读经典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 而且表达能力也会有极大提升。在阅读过程中, 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还提高了文化素养。诵读经典让学生积累了大量的名人名言, 妙词佳句, 促进了学生语言的积累。

2.学习经典, 提升自身发展。

学生通过国学经典的学习, 在品德方面有极大的改变。在家里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在学校里, 做一个遵规守纪的好学生, 使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培养。通过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 学生的自身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表达能力、自信心得到增强。

3.传承经典, 重建精神文化。

通过国学经典文化的学习、活动的开展, 改变了学校的精神面貌, 不仅是校园环境, 更重要的是学生、教师的文化内涵和道德素养, 思想意识和精神意识得到改善, 让学校真正成为文化知识的传播圣地, 为社会培养真正有用之才。

校园规划的文化传承与山水意境 第4篇

云南大学历经私立东陆大学、省立东陆大学、省立云南大学、国立云南大学、云南大学,至今已80余年。呈贡新校区选址于昆明市呈贡县新城东南部雨花大学城片区内,西邻关山水库,南倚老尖山,校区用地呈不规则扇形,占地4 016亩,用地内平地、缓坡相间,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并有少量洼池于其中,最大高差约20 m。如何在规划中有效利用山水环境有效体现云南大学传统文化特色成为规划设计的立足点。

1 云南大学精神传承

云南大学经私立东陆大学并承贡院五百年历史之余韵而兴。由贡院而大学,翰墨飘香的贡院将五百年文脉积淀成云南大学独特文化气韵,其山、水、人、史组成云南大学独特自然与人文空间,其独特文化传统精神系着云南大学精神家园的文化根基,一言敝之“会泽百家,至公天下”。会泽百家为海纳百川,对纷呈百家学术予以汇聚、融合、扶持与创新;至公天下意在天下为公,求公在天下。既是学校办学宗旨,也是云南大学在人格上的追求与学术上的终极旨归。

2 历史要素的延续

规划方案在创新中遵从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取贡院坡与贡院之中轴线之意置于石头山与关山水库连线上,其中设图书馆,取贡院“背负城墙,面临翠湖,居高瞰下,势若虎踞”之意。轴线延至山顶拓地设钟塔,为“钟铎接晖”,喻云南大学得天下风气之先,振铎晨唱,以醒世人等。校内遍植梧桐、银杏,传“凌云栖碧梧,儒士筑杏台”之意,使新校区与云南大学人文精神贯通,创造山水人文气息浓郁的校园空间。

3 校园格局营建

云南大学校本部依山林、择圣地贡院坡之上:“左金马,右碧鸡,枕蛇山,面翠湖”;背倚山脉为屏,前览水流回环,左右护山环抱,风骨独特。为重现老校区独特的山水风貌,利用呈贡新校区倚老尖山为屏,面朝关山水库,且有捞鱼河环绕,规划中尽量保护原有山水格局,并理顺山体水系的脉络。

规划设计以轴线手法体现云南大学老校区人文地域文脉的延续。以云大门,云龙涧,石头山组织中轴线,上通小关山,下达关山水库,山水相连。保留基地内山头,辟低谷为山溪,绕山而行。教学与生活各自分为内外两层,缩短流线距离,使教学生活紧密相邻。两区之间有浅丘点缀,绿廊渗入。教学区围绕山头成为共享区。公共教学以马蹄形的石头山为靠背,溪水穿行其间,各院系组团并行其侧。生活区则以体育后勤设施为中心分布,并依托教学散布四角,各自对应。空间布局顺地势变化,采用簇群形态的灵活布局方式,并与山体、冲沟及溪面起势连成一气,南部边地留有绿廊与老尖山与石头山贯通,使整个校园与周边山水相互贯通,突显中国传统空间格局。

4 有机的道路系统

校园内道路网结合地形布置,山转路斜,沿等高线布置,结合坡度自然起伏,与校园环境融为一体。依托环状路网,布置自行车道路与步行流线,力求形成完整通达富有特色的步行系统。以贯穿校园的主干道为主脉并延伸至各院系组团内部,休闲性的步道沿绿化景观带及水系展开,形成尺度和景观感受变化丰富的步行空间,为师生创造安全舒适的日常交通环境和宜人的人际交流活动场所,使整个道路交通系统成为丰富校园生活的多体验廊道。综合考虑车行交通和步行交通,结合场地原始地形,构建有机生长的网络道路体系。规划交通系统为环状加树枝状自由式骨架。规划设置一条环状主干道贯穿整个校园,联系各个功能区。各功能区内部道路与环线相接,呈环形、半环形。沿此道路结合各建筑组群布置若干机动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地。依托环状路网,布置自行车道路与步行流线,并延伸至各院系组团内部。

5 传统院落式布局

由建筑围合公共交往空间形成的院落是中国传统建筑布局形式。云南大学起源之贡院正是采用的这种形式。因此新校区规划建筑布局为传统的院落式布局,序列皆由石头山钟楼为视觉控制点,山水墙垣之间,步移景异。主要教学建筑群皆依据山势自由布置,各自形成院落,并设计水系穿行其中。院落之间则院中透景、景中望远、院景交融。其中教学楼、图书馆等组群握持空间核点,形象、体量、尺度、规模突出,其余建筑则顺应山形水势。建筑群力图推显山水本质形态特征,强化山水格局,突出天人合一的关系,并体现源远流长的人文脉络,共同反映校园建筑文化意向。

6 景观绿化系统

基地中心山体顶端设置钟楼,营造钟铎楼晖的意境。注重对现状山体的绿化,同时契合山体形态合理布局建筑。充分结合场地山水特色,创造曲水流觞,生态怡人的意境。将水体引入校园核心区,形成“一山一湖、一涧绕其间”的核心空间格局。基地内地形复杂,高低起伏,俯视如龙鳞。保留现状场地机理,延续其赋予地域特色的空间脉络。

规划提供了多层次的、点线面结合的绿化景观体系。沿校区规划的轴线及各个流线布置不同风格的线式绿化景观。分布在校区内的多个广场与景观小品形成点式绿化景观。沿水生态带与山体生态带共同构成了学校的面式景观体系,形成网络状的生态绿化基质,各建筑群以斑块状嵌入其间。自然气息浓郁,文化内涵深远。对软化校园空间,体现生态意识,延续历史文脉起到重要作用。

摘要:指出山水园林式校园是新世纪高校规划的方向,结合云南大学呈贡校区规划实例,对这种校园规划理念进行了探索,以营造出大学校园传承文脉、山水交融的独特文化景观,从而提升大学校园的建设水平。

关键词:校园规划,文化传承,山水意境

参考文献

[1]赵万民.山地大学校园规划理论与方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王海蒙.山水园林环境.人文,校园——南京大学浦口校区规划[J].华中建筑,2002(2):97-99.

[3]张建华,刘,赵继龙.山水情结和人文精神的契合与显现——泰山学院校园的规划设计与思索[J].城市规划,2003(1):45-47.

吴文化校园传承 第5篇

1 立足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实际, 认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黔江是土家族民族聚居地之一, 是重庆市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区。土家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比较发达的少数民族, 自称“毕兹卡” (本地人的意思) 。二千多年前, 他们就定居在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土家人民以自己勤劳和智慧, 开发了湘鄂渝黔接壤的广大地区, 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土家吊脚楼被称为中国建筑的“活化石”, 土家服饰、风情习俗独具特色。土家摆手舞、西兰卡普 (土家织锦) 闻名遐迩。

随着历史的进程, 土家民族文化已开始逐渐消逝。作为土家民族地区的学校, 理所应当承担起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任务。引导学生从了解我们的土家历史、土家特色、土家艺术入手, 让孩子们在身临其境的民族艺术大氛围中认识本民族文化, 培养他们对地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从而尊重、传承土家民族文化。

学校应当牢固树立民族教育“校园文化多元、课程文化多元、课堂教学文化多元”的科学理念, 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民族文化教育共同的切入点, 切实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强化“全程育人、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意识, 形成校园文化与民族文化、校园精神与民族精神相融并进、互动相长的良好局面。

目前, 在黔江区部分学校已开始探索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与民族文化传承的结合, 从娃娃抓起, 传承优秀的土家民族文化。

2 传承民族文化艺术, 提升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品位

土家民族文化艺术是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和鲜明地域特色的乡土美术, 是土家历史的见证, 是多元文化的因子, 给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对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给黔江地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处于土家聚居地的黔江中小学, 就应当充分利用土家的文化艺术特色, 打造土家民族特色校园文化。用土家民族文化提升学校特色品味, 又让土家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为提高学校特色文化品位, 学校应当着力在积淀土家文化历史、提炼土家文化艺术、创新土家文化传播方式、建立土家文化传承长效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打造具有土家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 让土家青少年了解自己的民族特色, 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艺术, 尊重、传承优秀的土家民族文化。

其具体途径, 学校可以重点抓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扎实开展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在校徽、校歌、班训等学校文化载体中充分融入土家民族文化元素。

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如在楼廊展示土家族发展历史, 布置具有代表性的土家吊脚楼、西兰卡普等艺术品图片或实物, 布置土家族名人画像、名言、以及学生自创的民族题材书画作品, 让学生有充分了解土家民族文化的机会。还可以建立民族文化室, 全面介绍土家民族文化历史, 定期向学生开放。班级可以建设文化角。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 以土家文化为主题, 建立文化角,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氛围, 以独特的文化内涵影响学生、陶冶学生。

三是学校应当制定土家文化教育制度。教师应当定期开展土家民族文化教育的教学研讨活动, 学生应当定期开展具有土家特色的活动, 例如土家摆手舞比赛、土家题材绘画比赛、土家文化知识竞赛等等。

3 开发民族文化课程资源, 丰富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内涵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只有把土家文化形成系统的课程资源, 才能让学生全面了解和认识。比如土家族服饰是学生们经常可以见到的, 但是他们穿在身上, 并不一定了解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在;土家族著名的花铺盖“西兰卡普”, 学生也时常穿戴装饰, 但是并不知道其深邃的艺术价值。学校应当充分利用课程这样一个媒介, 挖掘土家民族文化中的课程资源。通过课堂, 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比较各民族的装饰艺术特点, 从自己的亲身体会中去了解土家服饰、土家织锦的独特艺术魅力和价值所在, 提高学生对土家艺的术鉴赏力。

黔江处于武陵山腹地, 是土家族居住较集中的地区, 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非常丰富, 为学校民族特色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充分利用这些学生耳熏目染的独特资源来引导学生, 可以引领他们在家乡文化的氛围中受到艺术的熏陶。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在自己的服装上利用“西兰卡普”图案进行设计和美化, 可以带他们去领略吊脚楼的神奇, 可以领他们去感受土家摆手舞的神韵, 让学生在学习中去大胆实践和创造, 在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同时又传承了土家民族艺术文化。

摘要: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发展的见证和结晶。但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 一些民族文化正在走向消逝。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已经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在少数民族地区, 从娃娃抓起, 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传承民族文化, 以校园文化特色建设为载体, 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活动, 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吴文化校园传承 第6篇

一、高校图书馆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1. 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馆藏文献。

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文献资料情报交流中心, 是文献信息资料的聚集地。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 大学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也呈现空前的发展态势。至今全国共有高校图书馆1700多所, 藏书6亿多册。文献资料以多种形式并存, 各高校图书馆各类纸质文献都极其丰富, 许多高校藏书都在百万册以上。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 使得现代大学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料形式不断丰富, 品种也多样, 除了珍藏古今中外的大量文献, 还增添许多现代的音像文献等电子出版物, 包括光盘数据库、网络信息等无限的文献资料。这些多样多载体的文献资料, 对高校师生学问的拓展、学术的探究、交流等都将起到直接的或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

2. 高校图书馆具有良好的学习研究环境。

环境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和约束作用, 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人才的健康成长。环境文化也是大学教育理念的一种物化,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高校图书馆是广大师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 现代高校图书馆多为大学的标志性建筑。宽敞的馆舍, 整洁、明亮、安静、舒适, 到处充满文化和现代科技气息。清新洁净的学习环境, 陶冶了师生的心灵;信息检索设备先进, 电子出版物、光盘数据库等电子化、数据化, 便于查阅。现代高校图书馆都在倡导人性化的借阅管理与服务, 力求以人为本, 为广大师生的学习研究与交流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图书馆良好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给人以创新思维的灵感, 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求知动力。

3. 高校图书馆是校园学术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高校图书馆是校园学术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现代高校图书馆的建筑功能设计不仅合理而且健全, 各类馆藏书库、电子阅览厅、图书、期刊阅览厅、休闲咖啡厅, 还有学术报告厅、展览厅、多功能厅等场所一应俱全。所有高校都会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如博士论坛、教授讲坛、诗歌朗诵会、辩论赛、读书活动月、读者服务月、校园联欢会、歌咏赛、书画、摄影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此外, 许多高校的校史馆也设在图书馆内, 每年的新生校本教育、省内外高校办学合作交流、对外宣传等都以图书馆的场所为载体, 全面开展校园学术文化活动。

二、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创新体系要素

1. 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体系要素。

高校图书馆文化是由图书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三个方面构成。图书馆是大学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学校的重要文化机构, 直接服务于教学与科研工作, 为广大师生提供知识储备和查阅资料的学习研究场所, 也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优秀的大学图书馆文化对学生具有导向、教育、凝聚、激励等功能。图书馆物质文化是指图书馆建设的物质成果, 包括宽敞、明净的馆舍, 先进的设备、丰富的馆藏和浓厚的文化学术氛围, 也是展现图书馆整体面貌与水平的外在文化;精神文化是图书馆文化最深层次文化, 她是图书馆全体员工文化心理和意识形态具体体现在为师生员工服务过程的方方面面, 如思想感情、敬业意识、服务态度、团队精神、创新意识、个人修养等。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图书馆行为文化是图书馆员工的价值认同、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的行为文化, 她体现了图书馆规章制度与管理效应的制度文化, 同时也是检验图书馆管理的一面镜子。

2. 网络文化创新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要素。

网络文化是伴随着互联网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而发展起来的。她以网络为载体和媒介, 以文化信息交流为核心, 在网络构成的开放和虚拟空间中自由地实现多样化文化信息的获取、传播、交流与创造, 并影响和改变现实社会中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新型文化形式总和。网络文化给现代人提供多样而高效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网络文化所体现的各种信息网站、专业数据库、数字图书馆等大量的信息资源, 为不同领域、不同需求的人们提供了获取方便、内容丰富、不断更新的文化与科技信息。但是, 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新是飞速的, 同时也不断地为人类提供更加高效、实用、类型多样的信息存取和交流途径。人们主要是通过网络发布和接受文本、图像、多媒体等类型的电子信息资源。通过网络浏览器、音频软件等方式表达信息内容。利用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网络数据库等服务项目参加网上论坛、网络聊天、网络互动游戏等交流活动。因此, 网络文化创新建设是现代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要素。

3. 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理念与意识创新要素。

现代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理念与意识创新, 其核心问题就是管理创新问题。现代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本质在于创新, 管理创新是图书馆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对管理系统或者组织、技术、文化某一方面的方略组合进行重新设计、选择、实施与评价, 以促进图书馆管理系统综合效能不断提高的过程。图书馆文化建设与管理创新是多层面、全方位、全过程的, 包括管理意识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机制创新等。

现代高校图书馆无论是文化建设与创新, 还是图书馆的生存运行问题, 或是理论研究氛围, 意识与理念的创新问题都被视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 没有理念与意识的创新, 就不会有真正的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创新。

三、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传承

1. 高校图书馆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图书馆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丰富而积淀的图书馆文化, 就没有特色而传承的校园文化。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学成功的背后都有图书馆在发挥作用, 一流的大学必有一流图书馆做其精神支柱, 这就是名校成长的内在逻辑。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精神, 也是大学的灵魂与核心, 体现了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图书馆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发展, 饱含着一所大学对文化在发展进步过程中地位与作用的深刻认识, 是对校园文化建设规律的正确把握。建设好高校图书馆文化, 对校园文化的建设与传承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的载体, 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高地。

高校图书馆是书的海洋、知识的宝库, 是智慧的源泉, 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种类繁多的电子图书以及信息海量的数据库, 还有一定规模的电子阅览室等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多样而便捷的信息化服务;宁静、整洁、宽敞的文化环境, 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氛围, 也营造了浓厚的人文气息, 给读者带来无尽的精神享受;图书馆员工的文明举止、人文关怀、便捷的自动流程, 还有开展的优质服务月活动、世界读书日等活动, 营造了良好和谐的文化氛围, 也充分展示了高校图书馆员工的精神文化。

2. 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大学的校园文化, 是指以校园为空间, 以学生、教师为参与主体, 以大学精神和办学理念为引导, 以课外活动为主要活动内容, 以文化的多样性、多领域的广泛交流为基本形态, 既有传统的校园文化积淀又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的校园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既传统又时代。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随学校的发展而发展的, 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学科建设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因而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也相应与时俱进地建设和发展。

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依然是以图书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为要素, 以创新文化建设为引领, 以服务、培养创新人才、营造高雅的学习研究氛围为宗旨, 继续发挥图书馆文化在文献信息资源方面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与服务作用;发挥网络信息资源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服务作用;发挥图书馆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的育人作用;发挥图书馆学术文化交流场所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的陶冶情操作用。

3. 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

大学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气质、文化传统、优良作风和办学理念的综合体现。是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是以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化艺术活动, 对青年学生进行健康有益的文化艺术教育。校园文化活动是自发的, 也是自觉的, 在当今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常新的, 但也是能够保持永恒魅力的, 是能够唤起青年学生心灵、激发青年学生激情的。

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图书馆文化与校园文化是相辅相成的, 图书馆文化建设为校园文化建设与传承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舒适的育人环境、良好的学术氛围、人文的服务品质。校园文化建设对图书馆文化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学术、科技等文化建设要求。只有建设和创新高校图书馆文化, 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与传承。

参考文献

[1]马莎.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创新[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

[2]周兵.论大学图书馆的地位与作用[J].江西图书馆学刊, 2008, (2) :8-10.

[3]贾淑敏.大学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 (3) .

[4]付立宏, 袁琳.图书馆管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

[5]白岚, 燕平.高校图书馆功能对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9, (6) .

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第7篇

一、物质文化

新校区缺少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 无法完全复制老校区, 不可能照搬老校区的建筑、景观, 容易出现文化断层。新校区选址可以秉承学校宝贵的历史遗产, 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选址, 积淀高校的厚重历史。

即使无法做到所有的经典重现, 也可以将老校区的许多优良传统文化移植到新校区中, 例如校风、校训、校史、校徽、校歌。校训、校徽简明扼要地表达学校的办学目标与办学宗旨, 是大学的标志之一, 要标注在新校区校门和主要建筑物等显著位置, 在校园各大平台与活动中也要标注在显著位置。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田径运动会、校庆活动等学校重大活动中, 悬挂校旗, 全员佩戴校徽、齐唱校歌, 也是新校区传承校园文化的重要一环。

创新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要将时空完美结合, 既与时俱进, 体现时代特征, 又充分考虑当地人文地理环境, 建设特色鲜明、风格独特、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每个校区可以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和风格。例如山东大学的“小树林文化论坛”就是依托各校区的小树林, 作为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成为山大学子共同的精神家园。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并非一蹴而就, 是个长期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 例如鼓励校友捐赠纪念意义的物品, 发动学生参与校史院史的挖掘、编纂工作, 师生联动参与校园命名、绿化工作等。

二、精神文化

新校区精神文化的传承, 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理念, 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引进老校区的优秀文化成果, 鼓励、激励新校区的学生走出校区、走出学校, 在交流中学习、融合。

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全校师生员工。全校动员、全员参与, 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凝聚集体智慧。新校区的设计者、管理者传承爱校护校的精神, 以人为本, 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 增强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广大教师重视师德师风, 建设优良教风, 立德树人, 言传身教;学生主动学习, 积极参与, 自主创新, 树立优良学风、班风、校风。

加强新老校区之间的文化交流的同时, 还必须加强与外校校园文化、社会文化之间的交流。开拓创新, 兼容并包, 借鉴有益经验, 创新校区校园文化。新校区可利用毗邻大学城、高新区等地缘优势, 或者临近社区、农村的便利, 共建学生实践基地, 让学生走入社会、了解社会, 增强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发挥科研优势, 可以辐射、带动新校区周边环境, 形成良性互动。

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报、网站、新媒体等平台的作用, 实现学校信息的校区同步全覆盖, 体现各年级学生、各学科学生的动态, 成为广大师生参与学校重大事件的平台, 增强主人翁意识。校园课程网络的建设, 可以打破传统授课方式的局限, 减少学生在不同校区间往返上课的不便, 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提高教学质量。讲座、社团活动等品牌校园文化活动, 可以实现校内网络共享, 扩大活动的受益群体。老生也可以加入低年级学生的QQ群、微信群等新媒体平台, 虽不在同一个校区, 可以随时深入交流。跨校区师生密切的交流、合作、共赢成为可能, 形式更加灵活, 不受时间、空间的拘束。

三、制度文化

新校区大多较好地传承老校区的制度文化, 采纳老校区已有的相对完善的管理规章制度, 尊重学校的主体精神。老校区制度的落地需要一个过程。组织新校区师生员工对制度进行学习、解读, 在实践中领会, 加强制度落实的监督, 有利于推动制度传承。但新校区面临许多新问题, 完全照搬照抄不能解决问题, 必须有所创新。要在实践中探索符合时代需要和办学宗旨、符合新校区实际的制度文化。

发扬民主, 集思广益, 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真正参与到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不论是否在大学城内, 新校区要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 加强与周边村镇、社区、学校、企业的联系合作, 为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加油助力;针对新校区偏僻、治安环境较差的特点, 新校区要完善安全保卫管理制度, 合理安全保卫人员配备, 明确安全保卫职责与管理体制, 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新校区内教学、科研、文体活动、生活场所的管理、使用, 校内文化活动、宣传活动、计算机网络、学生组织的管理规范, 要与老校区的管理相统一, 又能满足新校区师生的需要;创新新校区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机制, 探讨新校区的部门设置和人员安排, 如何延伸老校区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部门的职能, 明确权限, 协调合作, 简化程序, 提高效率。

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传承与发展离不开评估与反馈, 以客观的评估标准实时、全过程反映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推广典型, 改进不足, 巩固校园文化成果。

摘要: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实践探索中却遭遇“文化孤岛”的尴尬, 亟须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层面, 予以具体、可行的指导。

关键词:新校区,校园文化,传承创新

参考文献

[1]郭燕秋, 关永平.论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2) , 96-99.

[2]王宇红, 姚永平, 童洪志.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与探索为例.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10 (10) , 24-26.

上一篇:物流银行批发业务下一篇:电视语言的综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