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动力范文

2024-07-10

生态动力范文(精选10篇)

生态动力 第1篇

关键词:生态智慧,先秦诸子,文化动力

一、文化是科学应对生态议题的软动力

对于全球生态危机的关注最早可追溯至十九世纪晚期, 系统研究长期旨在影响全球生态并使诸多生物受益。然而, 对当前科学发展水平缺乏信任以及人们意识到减缓或应对生态危机需要重新分配资源和权力等原因造成决策和行动迟延。相关问题不再是纯粹的科技疑难或可以通过政治磋商简单解决, 而是包括了对价值观和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的再认识, 主要表现为生态文化的回归和深化。

文化影响渗透于人类血液之中, 是引导行为的两大动机之一。在思考和处理人际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 文化动机比经济动机更全面且更人性化, 也是国际生态谈判和国内生态决策过程中隐形的关键因素。不同文化之间共性与差异并存, 特定文化内容也非一成不变, 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且推动社会发展。生态文化蕴藏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 差异性和时代性要求是推动制定和完善危机决策的不竭动力。

二、先秦时期生态文化思想之考察与借鉴

从生态层面上探讨文化动力, 首先应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认知起点。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十分低下, 物质资料极度匮乏 (1) , 人类难以生存, 更不用说对自然及相互关系的有意探索。此时的关注重心在于自然提供的物质条件, 只有和物质生活紧密相关的自然事物才会进入人类视野。 (2) 生存环境恶劣是人类以功利眼光看待自然的主因, 而自然被蒙上神秘面纱则源于认识水平低下。

关于“人”的朴素意识渐成于西周时期, 源于统治者从商朝“敬天慢人终致覆亡”的教训中逐渐意识到“人”的重要性, 建立起“君权神授”“以德配天”的新神权文化。源于商朝, 仅用于祭祀的“礼”也开始转化为行为规范和等级制度。人文源于自然, 又区别于自然。人文标志着人最终脱离原始混沌状态、进入文明社会, 标志着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所在。

原始人类完全臣服于自然, 生存和发展直接依赖自然恩赐。自然彰显出“为人的存在提供物质资料”的最原始的生态意义, 人类尚未自觉意识到混沌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 人们初步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并不断把人的属性赋予自然。于是, 自然的“天”和“地”都具有了朴素的伦理意义, 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走向自觉统一。此时最朴素的生态文化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人类应该对自然充满敬畏, 而不是以征服者的傲慢姿态凌驾于自然之上。自然的能力终会枯竭, 现代人应该从尊重自然的生态观念入手, 考量自身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最原始的中国生态文化显示, 人和自然自始就是统一体, 二者之间不是简单的索取与被索取、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春秋时期的生产实践飞速发展, 人类的认识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在继续肯定自然为人类提供生存资料的同时, 凸显了其善、仁德的内涵。例如, 自然成为君子道德比拟的对象。不过, 此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增长速度和规模等尚未对自然环境造成明显破坏。到了战国中期, 这一矛盾开始凸显出来, 引发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视——诸子思想之中保护自然资源和尊重自然规律的特点较春秋时期明显增强。

先秦法家的生态文化思想虽然主要体现功利主义, 但法家既强调秩序设定要依据天道运行, 按照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规范行为;又看到人与自然的矛盾之处, 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要求人类在尊重自然和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 合理索取生存和发展资料。

先秦儒家思想中的生态文化观念以“仁爱”为道德基准, 力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关系。“天人合一”的思想内在统一人与自然, 既包含人对自然的尊重、亲近和保护, 又包含“制天命而用之”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儒家深刻地把“天和地”理解为道德的“天和地”, 阐发“化育万物”的厚德。而人的德性正是天赋予人的自然本性。人要依照自己的本性即“天道”来思维和行事。儒家视界中的自然成了人性化的自然。人依天道而行, 自然也就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先秦儒家构建了“推己及人、由人及物”的生态逻辑, 在爱人、爱物中体现仁爱精神, 充分意识到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与生态发展的统一性。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人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决不可单纯为了人的生存之利而破坏自然。人对自然生态的理解具备了深刻的道德人伦意义。

先秦墨家思想中蕴含的生态文化思想更多指向人对自我欲望的节制,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尤重资源节约和生活节度。虽然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 人们在物质资料上已经摆脱匮乏式束缚。从自然资源的优先性与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考察, 墨家关于节度、节约的思想依然具有现实意义。这种节度与节约更多体现为坚持可持续性观念, 杜绝资源浪费与生态破坏。

先秦道家则展示出无知无欲、道法自然的生态文化思想, 力图构建引导人自身返璞归真的发展路径。虽然在可操作方面带有局限性, 却提供了宝贵的生态价值观念, 即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强调“无为”式的自然性。即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完全融合, 让人自身感觉不到自然的外在和二者的矛盾。道家的“无为”根本上就是强调一种融入性的关系, 本质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合理性与适度性关系。

三、在传承和发展中释放文化动力

“人的实践活动是社会运动发展、历史绽放的依据” (3) , 工业和科技的发展使得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生产力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安逸舒适的生活需要包括能源在内的大量物质资料的支撑, 也带来重大机遇和挑战。中国正以举世瞩目的速度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高潮, 其成果也借助空前高效的信息传播技术而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了解和希冀。伴随着发展而来的“灾害情境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 (4) 加剧生态恶化, 甚至开始威胁人类本身的生存。人在成功征服自然的同时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在主体价值急剧膨胀的同时越来越封闭自我, 在物质欲望得到满足的同时陷入精神空虚和焦虑。

工业革命以来, 主导社会发展的科技和工具理性在这一议题面前手足无措。科技发展具有极大不确定性, 研发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和系统风险使人望而却步, 研发过程的展开和成果的利用衍生出很多其他生态问题。社会发展在横向 (区际) 和纵向 (代际) 层面的公平与正义冲突引发各类价值取舍难题。面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升与生态环境恶化” (5) 并存现状, 人类唯有重新审视自身及与自然万物的生态关系, 切实有效地转变当前发展模式, 才能创新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生态观, 大力建设生态文明。

面对生态发展的现实问题和挑战, 积极从先秦时期的传统生态文化思想中寻找文化动力元素, 并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特别的文化价值和意义。首先,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蕴含的人性和生态智慧——不论人之本性为何, 通过自律或他律进行道德约束都是必要的;不论是经由本性使然还是从功利主义角度出发, 人与自然之间都应该建立和保持和谐共生关系。其次, 文化认同对于民族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同时, 也需要立足时代要求, 树立与异文化相关理论之间的借鉴意识, 为定位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提供科学而全面的视角和思路。第三, 对于包括生态智慧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精髓, 传承的前提和基础是发展与创新, 不容忽视的是传承的现实路径和保障。目前中国明确将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 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与超越再一次成为被广泛关注的时代议题。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促进价值理念转型、创新生态观和建设生态文明, 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多主体合力, 多渠道、多层次共同推进。

注释

11《礼记·礼运》记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 冬则居营窟, 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 食草木之实, 鸟兽之肉, 饮其血, 茹其毛, 未有麻丝, 衣其羽皮。”《吕氏春秋·恃君览》也有类似的描述:“昔太古尝无君矣, 其民聚生群处, 知母不知父, 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 无上下长幼之道, 无进退揖让之礼。”

22 例如, 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的花饰图案几乎全是鱼形却鲜见花卉, 并非那时不生长花卉, 而是在处于渔猎时期的原始初民的眼中, 鱼具有比花卉更高的实用价值.

33 龚培河, 万丽华.论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逻辑共性[J].理论探讨, 2014 (3) .

44 勇素华, 戚媌怡, 杨长年.台湾现行灾害危机管理体系探析[J].台湾研究集刊, 2015 (3) .

基于管理目标的湖泊生态系统动力学 第2篇

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在对相关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生态系统生态学、淡水生态学的理论,提出了湖泊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的2个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管理和生态系统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到湖泊生态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体系,主要包括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关键问题识别和动力学模拟、湖泊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决策等部分.其中,湖泊生态系统结构和过程、湖泊中食物网营养动力学研究、生源要素循环、湖泊中关键过程的生态作用以及湖泊生态系统动力学模拟是研究的核心问题.此后,以P为主要的生源要素,将生态系统分为3个子过程:入流、出流和内部反馈,并以此建立了湖泊生态系统动力学的模型框架,以辅助于湖泊的生态系统管理.

作 者:刘永 周丰 郭怀成 LIU Lei LIU Yong ZHOU Feng GUO Huai-Cheng LIU Lei  作者单位:刘永,周丰,郭怀成,LIU Yong,ZHOU Feng,GUO Huai-Cheng(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北京,100871)

LIU Lei,LIU Lei(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Dalhousie University, Halifax, NS B3J 1Z1 Canada)

刊 名:生态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26(10) 分类号:Q148 Q178 关键词:生态系统动力学   湖泊   生态系统管理   模拟   食物网  

生态动力 第3篇

培育实践出现了功能弱化的趋势,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关涉校园生态文明培育路径的探索注重实践蓝图的

碎片化描绘而忽视实践机制的系统构建。从动力机制理论的视角,将校园生态文明培育实践的诸要素进行

合理的机制设计,促使学校生态教育实践长期高效运转起来,是提高校园生态文明培育实效性的有力措施。

关键词:生态文明 培育实践 动力机制

一、当前校园生态文明培育实践动力机

制构建的提出背景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

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

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

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战略用蕴涵诗意

的语言把我国的生态建设置于前所未有的重要地

位。学校作为推动社会发展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骨干

力量,其生态素养培育水平直接关系到生态文明建

设的进程和结果。因此,加强校园生态文明的培育

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培养其良

好的生态道德素养,对于实现“美丽中国”的美好愿

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从当前我国各类学校生态文明培育实践看,

普遍存在着注重生态文明的理论知识灌输而忽视

生态建设的实践引导现象;对于学生的生态文明教

育实践活动缺少组织依托;学校组织的生态文明教

育实践活动类型多、时间短、不系统,导致其效果不

显著等问题。从学者们对校园生态文明培育的探讨

现状看,关于校园生态文明培育实践的顶层设

计——诸如生态素养培育的基本目标、原则、内容、

步骤、措施、制度保障等方面的实践蓝图绘制日臻

完备,而对“美丽中国”语境下校园生态文明培育实

践的研究层次有待提升,对学校生态实践动力机制

构建方面的研究亟待进行。然而,描绘校园生态文

明培育的实践蓝图与如何使该蓝图产生积极的实

际效应显然是两回事。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况说,“知

之不若行之,知之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

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

重,行为重”(《朱子语类》卷九)。管理学大师彼得·

德鲁克也认为,管理归根到底是关于实践的学问,

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执行应当是管理的

中心环节。因此,要增强校园生态文明培育的实效

性,提升学生生态实践的积极性,关键就要在校园

生态文明培育实践蓝图完美绘制的基础上系统构

建生态素养培育实践的动力机制。

二、校园生态文明培育实践动力机制及

其构成要素

1.动力机制的构成要素及各要素的功能

动力本是物理学的专业名词,意指推动事物不

断运动、发展和变化的各种作用力。随着学科的逐

渐发展,不同学科领域的专有名词也开始相互借

鉴、融合,时至今日,“动力”也逐渐成为社会科学领

域的重要概念。在社会科学视域中,动力机制是指

推动和促进事物运动、发展和变化的内外动力构

造、条件的总称。“动力机制理论是从机制的视角研

究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使

得组织自动运行、‘无为而治,这在经济学、管理学

和新兴交叉学科都是热点问题。”可见,动力机制

的稳健运行和发挥作用,可以使事物的运动、发展

和变化从被动转化为主动、从自发走向自觉。动力

机制自然不是盲目运行的,其产生首先要有一定的

建构原则做导向,在一定原则的指导下,保障个人

或部门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实现组织目标。动力

机制的内因显然就是动力机制中人的因素,这是动

力机制的执行主体。动力机制的外部因素包括动力

机制运行所要依托的一定的组织机构,组织机构是

动力机制运行的载体,不同的组织机构也就决定了

不同组织单元的职能分工。此外,要使机制长期、有

序、稳健地运转,一方面,需要运用相应的制度激励

或约束个人和部门在许可的范围内行事,另一方

面,需要依赖于一定的文化场润物无声地熏陶。综

上所述,动力机制就是在一定建构原则的指导下,

相应的执行主体依托一定的组织机构,在相应的制

度规制和文化浸润下,所形成的能够推动系统长期

有效运转的各种构造、功能和条件的总和。

2.校园生态文明培育实践的动力机制及其构成

按照上述动力机制的理论分析,我们不难看

出,所谓校园生态文明培育实践的动力机制,就是

指在一定的动力机制建构原则的指导下,确保校园

生态文明培育实践在组织机构、执行主体、制度轨

导、激励机制和文化条件等方面拥有充足的“资源

供应”,并且这些“资源”按照一定的机理相互作用,

所形成的能够促进校园生态文明不断提高的各种

构造、功能和条件的总和。为确保动力机制拥有足endprint

够的驱动力和持续的活力,需要将高效的组织机

构、优良的人才队伍、合理的执行制度以及特色的

执行文化等因素进行精心的设置。设置一种良好的

动力机制重要的是把握好两个关键点:其一,必须

使相关制度的设计和建构具体化,既有制度规制,

又有制度实施和操作的具体规定,还要有监督、反

馈、奖惩机制,非如此不足以确立完备的执行系统。

其二,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将有关校园生态文明培

育的执行体系有效地整合在整个学校的基本制度

和学校管治的大系统之中,不能让其成为孤立的、

附加性的,甚至是应景性的“临时机制”,更不能将

其置于从属于校园管理制度的次级制度地位。概括

起来说,就是通过完备的、长效的执行体系的建立,

将校园生态文明培育的实践蓝图切实地转化为学

校相关部门的政治责任和全体师生的基本义务分

配,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较高生态素养的

宏伟目标。

三、“美丽中国”语境下校园生态文明培

育实践动力机制的构建原则

校园生态文明培育实践动力机制的构建首先

需要以一定的原则为导向,这既是促使个人或部门

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实现组织目标的基本保障,

又是指导我们建立动力机制的基本准则。生态素养

培育实践动力机制应该坚持参与性、学生主体性、

实践性和发展性等原则,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的内容:

1.参与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即是要求广大师生要亲身参与生

态建设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这对于校园生态文明

培育的巨大促进作用是无可取代的。如果没有广大

师生参与,校园生态文明的培育就必然面临两个严

峻的问题:首先,缺少开展校园生态文明培育的行

动主体,难以将高层次的生态素养教育活动的最新

成果及时有效地运用到校园生态文明培育的一线

活动中来,进而使得生态文明培育的效果大打折

扣;其次,高层与基层缺少及时的沟通,难以把基层

师生有关生态文明培育的最新状况、紧要诉求畅通

及时地传达给高层次生态环境教育研讨者,进而难

以保障高层的有效决策。所以,动力机制的构建要

充分考虑组建多方协商、沟通的平台,制定相应的

措施保障,确保广大基层师生能够参与生态建设实

践活动的各个环节。

2.学生主体性原则

学生主体性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学生自

治原则,即是在坚持学校主导作用的前提下,鼓励

和引导学生自己策划、组织和实施各种各样的生态

建设实践活动。在校园生态文明培育的动力机制的

构建中,应当充分认识、尊重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

位,保障他们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激发他们的

创造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考评、

自我发展,这样既能锻炼他们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又能使他们的生态体验更为直观,自然有利于他们

最终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观。二是指学生自律原

则。马克思曾经说过:“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

律。”如果缺乏自律意识,一切外在的道德规范均

难以内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信念,也就不可能实现

道德人格方面的升华。因此,校园生态文明培育实

践动力机制的构建要坚持强化学生的生态道德的

自律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生态素养、生态

意识方面的自我陶冶、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作用。

3.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是指生态文明培育实践动力机制

的构建要以促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态建设实践中提

高自身的生态道德素质为目标。这是由生态环保精

神的特点决定的:生态环保精神是深层次的观念,

而生态环保知识只是生态环保精神的一种载体,一

个没有生态环保精神而只是铭记生态环保知识的

人就只是一个知识的存储器。正如有学者所言:“道

德只能在人类的生产实践中产生。”因此,生态素

养培育不能只是局限于课堂的知识灌输,还要引导

学生在参与具体的生态建设实践中,将生态环保知

识内化为其自身的生态环保精神,并在实践中不断

检验、修正和完善自身行为。坚持实践性原则必须

增进实践客体的生态体验。通过生态体验把知识学

习与体验者的生命意义关联起来,更利于对学生生

态素养基本品格和人格的培养。如果缺乏深刻的、

现实的生态实践的情感体验,自然就很难拥有坚定

的道德信念来支撑实际行动,更无从谈起投身到具

体的生态建设实践中去。

4.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校园生态文明培育实践动力

机制应具有导向性、前瞻性和创造性等特征,要根

据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完善自身。动力机制的建立

和运行既要立足国内当下的实际情况,站在时代前

沿审视人类遇到的各类生态问题;同时又要科学协

调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及时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endprint

进一步的发展需要。具体而言,从空间上看,校园生

态文明培育除了要密切关注和及时更新国内环保

的新动向和新手段之外,还要紧密关注并广泛借鉴

外部世界环保的新动向和新手段,并结合我国当前

的发展实际不断创新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

素养培育模式,形成校园生态文明培育实践的长效

机制;从时间上看,既要根据当前学生的思想实际,

突破校园生态文明传统培育模式的局限性,及时调

整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向,又要根

据时代进一步发展的新特点,充分认识生态道德观

教育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感,提出前瞻性的目标、手

段和内容。

四、校园生态文明培育实践动力机制的

具体构成

1.校园生态文明培育实践动力机制的基础层

面:健全高效的组织机构

(1)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组织机构。“研究方法

取决于研究议程,而研究议程又取决于一个国家的

政治语境。”在“美丽中国”语境下,我国的生态建

设已经提高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

会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相应地,对校园生态文明

培育所依托的组织机构的设置也必须尽快地进行

与之匹配的提升与创新。这种提升与创新应该在多

方面表现出来:例如,可以设置专门的学生生态环

保社团组织,也可以在各级团委或团总支、学生会

中设置专门的生态部,这些生态环保组织或机构应

当与学生组织中的其他组织或部门拥有同样重要

的地位并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学校应该充分激

发环保类型学生社团的积极性。学生社团的组织者

往往是学生中态度积极、经验丰富的实践者,又具

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一定的号召力,所组织的活动

可参与性较高,所形成的学生社团因此具有较强的

感染力、号召力和凝聚力。同时,环保社团能够结合

专业优势发挥其作用,进而能够带动相关专业的更

多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

(2)搭建网络生态文明培育实践平台。网络的

方便、快捷、信息量大等特点,会对校园的生态文明

培育实践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

迅猛普及,我国的网民队伍越来越庞大,学校已成

为网民的主力军。学校可以在校园BBS或学校主页

上设置生态文明教育专题模块,开展学校生态文明

知识的宣传普及;促进生态文明网络社区的建设,

充分利用网络的自由性、虚拟性、互动性等特点,建

立各校独立的生态文明网络社区,并在各学校间形

成友情链接,以方便学生共享信息、交流心得体会,

扩大网络社区的影响面,增强生态文明教育社区的

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应及时借鉴各国各民族的

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与技术,创造出符合学生需要

的生态道德教育方案,使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在更大

范围更有效地实行。

2.校园生态文明培育实践动力机制的核心层

面:以广大师生为主体的执行队伍

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过硬的执行队伍是保障

学校环保社团组织持续高效运转的核心因素,但学

校社团组织的自发性决定了行政作用在社团中相

对薄弱,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一方面,应精心选拔培

育一批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学生社团精英作为学校

社团组织的核心成员;另一方面,可以给专门的学

生生态环保组织或各个自然班设置兼职的生态指

导员,生态指导员由班主任、辅导员或其他热心于

环保的老师兼任。

为了保证学生社团干部和生态指导员带领学

生持续有效开展生态环保实践,必须认真对待学校

生态环保组织学生干部和生态指导员的选拔、培育

和使用工作。首先是要做好选拔工作。在选择标准

上,既注重被选拔人的环保热情和环保知识储备,

又注重其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不能片面

强调专业化。选拔拥有坚定的生态环保信念、工作

纪律严明、作风扎实、大家普遍推崇的学生和老师

担任生态组织的学生干部和生态活动指导员。其次

是要做好培养工作。主要对学生干部和生态活动指

导员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思维方式、组织管理、专业

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同时,可尝试将学生社团干部

和生态指导员纳入社团干部体系,进行系统地常规

培训和指导,培养他们高度敬业的工作态度,民主

平等、率先垂范的工作方法,善于团结同学、精于协

调合作和乐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良好作风,有

效增强其组织执行力。三要做好使用工作。不断地

把学校相关部门关涉生态建设的决策目标分解给

各级各类干部和生态指导员,一方面给他们分配责

任施加压力,另一方面指导和帮助他们克服和解决

执行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3.校园生态文明培育实践动力机制的制度层

面:明晰生态考评、督查和奖惩制度

(1)生态考评制度:建立完善的生态素养培育endprint

的考评制度是生态文明培育实践活动规范化管理

的标志,也是促进活动的组织者不断提高活动组织

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手段。生态考评制度能够有效地

解决活动多而质量低的问题,从而促使生态文明培

育实践工作务实有效。同时,考评的反馈结果也是

生态文明教育组织者进一步开展和完善生态文明

教育实践活动的决策依据。从考评对象上说,学校

生态道德考评主要涉及生态文明培育实践的教学

人员和学校自身两个方面:对生态素养培育实践的

教学人员的考评主要涉及学校制定的生态道德教

育计划的实施情况;对学生自身的考评主要包括德

育成绩和生态道德实践参与情况。生态文明教育实

践活动的评价体系应该坚持以师生为本的原则,充

分考虑学生对活动的开展是否满意;在评价内容方

面,注重考察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是否有所提高、行

为是否有所改观;在评价方式方面,为了避免一刀

切,可以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

合的评价方法。

(2)督查和奖惩制度:对学生生态素养培育过

程的全方位监督检查是增进学生提升自身人文素

养的重要手段,让学生组织的纪律监督部门切实地

肩负起监督重任,把对学校和学生组织生态环保计

划的落实情况列为督查的重要内容。同时建立起相

应的激励机制,可将激励机制与文明宿舍的创建、

优秀学生的综合评比或单项评比相结合,促使学生

把生态文明的理念与行为全方位落实到自己日常

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对于表现突出的集体或个人要

加以奖励和宣传,甚至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以突出示范作用;对于执行不力、公然违背相关纪

律的集体或个人给予及时的教育批评和一定的惩

罚;建立学生不良行为和不良信用档案,将这些考

评结果作为学生评奖评优、发展党员、就业推荐等

方面的重要参考依据。

4.校园生态文明培育实践动力机制的文化场:

特色鲜明的校园生态文化

高品位的校园生态文化具有潜在的教育功能

和巨大的熏陶作用,营造浓郁的校园生态文化氛

围,是校园生态文明培育实践动力机制的隐性构成

部分。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所包含的非正式的、约

定俗成的共同价值标准,为师生在评定各自的道德

品质、行为方式等方面提供了内在的尺度,这些尺

度和规范虽没有强制执行的特点,但在促进生态道

德情感的内化和自律化方面比任何说教更有效,它

对师生产生的影响将是终生的。首先,注重进行生

态校园建设,在校园中进行生态环境的系统构建,

从校园空间格局、绿化面积、结构特征等方面确立

建设指标体系,充分发挥校园绿化的功效,努力创

建和改进各项指标内容,实现其经济效益、社会效

益、生态效益、美学效益,使校园生态文明成为校园

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将各学校的生态文化

培育与自身的环境特色、专业特色、文化特色等相

结合,走各具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之路。最后,

应当多措并举,将生态文化全方位渗透到学生日常

生活、工作和学习当中。

对于校园生态文明培育实践的动力机制构建

的探讨,既是为了弥补当前对校园生态文明教育实

践的研究缺少动力机制、系统建构不足的一种尝

试,又是为了纠正当前学校生态教育重理论而轻实

践偏向的一种努力。本文仅对校园生态文明培育实

践动力机制的基本内涵、构建原则、组织机构、执行

主体、制度轨导、激励机制和文化条件等因素做了

尝试性探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引

浅谈微动力生物生态集成工艺 第4篇

1 工程概况

工程所在的穿芳峪流域位于天津市蓟县城东4km处于于桥水库北岸。由于周边村落产生的禽畜粪便、垃圾等固体废物基本上都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 直接露天堆放于街边墙外或随意排放, 因此降水径流产生的污水排入水库。由于各村庄目前基本完成了厕所改造, 冲厕、洗澡进入三个化粪池, 经渗漏、浇地使用很少排放基本不产生径流。禽畜污水的产生主要来源是冲洗污水本次治理区域禽畜养殖不集中, 多以村户为单元, 养殖设施不健全, 因此, 禽畜养殖污水主要来源是养猪粪尿和冲洗污水, 年污水量为3000m3。根据调查春夏季头几场降水产生的村落地表径流为390m3。合计为3390m3。

2 微动力生物生态集成工艺

微动力集成工艺采用以人工湿地技术为核心, 并与沉砂过滤、厌氧生物生物滤池、太阳能曝气技术相结合的微动力生物集成技术对村落污水及分散式养殖废水进行治理。

2.1 沉砂拦污池

生活污水及分散养殖废水经沟渠汇集后, 水体中往往夹带有一定量的泥沙和漂浮物, 如直接进入人工湿地或厌氧微生物滤池, 容易造成后续工艺的堵塞, 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因此, 生活污水及分散养殖废水在进入人工湿地及厌氧微生物滤池前, 需要拦截污水中夹带的泥沙和漂浮物。

沉砂拦污池由三个相互连通的密封沉淀池组成, 夹带泥沙, 漂浮物的生活污水及含有粪便的废水由进水管进入第一池依此顺流至第三池。

2.2 厌氧生物滤池

生活污水及养殖废水中高分子有机物浓度较高, 而且氮、磷等污染物多以有机氮和有机磷形式存在于水中 (如蛋白质类、尿素、生物细胞体等) , 不利于后续湿地系统快速分解, 需要通过厌氧环境将高分子有机物降解为低分子有机物、将有机氮降解为无机氮、有机磷降解为无机磷等, 以提高后续湿地处理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厌氧生物滤池是装有填料的厌氧生物反应器, 在滤料表面有以生物膜形态生长的微生物群体, 在滤料的空隙中则截留了大量悬浮生长的微生物, 废水通过滤料层时, 有机物被截留, 吸附及代谢分解, 最后达到稳定化。同时, 厌氧微生物滤池的密闭厌氧环境, 蛋白性有机物通过厌氧发酵而分解, 并产生氨等物质, 具有杀灭寄生虫卵及病菌的作用。

2.3 太阳能曝气

生活污水及养殖废水中溶解氧含量极低, 经厌氧生物滤池处理后, 水中溶解氧含量进一步降低, 处于严重亏氧状态, 不利于后续湿地处理系统中好样微生物的分解。为提高后续湿地处理系统中好氧微生物的分解。为提高后续湿地处理工艺中好氧微生物的活性, 需通过人工措施增加污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太阳能曝气机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太阳能转换装置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 为曝气机充足能源, 这样有效利用了太阳能为水体进行增氧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2.4 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处理单元由人工基质、水生植物和附着在基质及植物根区的微生物组成, 是一种独特的“基质—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人工湿地采用波式流人工湿地, 该系统中, 植物扎根于基质床的表层, 植物根系和填料为微生物提供附着的载体, 同时植物根系为微生物提供氧源, 在靠近根区的填料层形成好氧区, 而在远离根区的填料层形成厌氧区或兼氧区, 水体以波浪式流经填料表层和底层时, 反复经过好氧、厌氧以及硝化的过程, 从而实现对有机污染物的和氮磷的高效去除。与自然湿地相比, 波式流人工湿地在相同的面积条件下处理能力大幅度提高, 能够克服天然湿地比较脆弱的缺点, 具有负荷率高, 占地面积小、效果可靠、耐冲击负荷等优点, 而且水流在填料表层以下流动, 不宜滋生蚊蝇。湿地表面种植水质能力强、景观效果好的水生植物, 在净化的同时, 起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3 微动力生物生态集成技术运行方式

工程总体布局上采用分散式布置。全部工程由沉砂拦污池厌氧生物滤池太阳能增氧和人工湿地等四项目工程组成。

整个工程运行方式采用串联的方式。上游生活污水及分散养殖废水经过现有沟渠汇集后自然进入第一级人工湿地, 出水进入现有坑塘内, 与下游渠集的生活污水及分散养殖废水一起, 沿沟渠再自流进入沉沙拦污池, 沉砂拦污池出水自流进入厌氧生物滤池, 厌氧生物滤池出水自流进入坑塘内, 经太阳能曝气装置增氧后, 再自流进入二级人工湿地内, 人工湿地出水自流入于桥水库。

3.1 沉砂拦污池

采用半地下式, 水处理规模500m3/d, 水力停留时间8小时, 总有效容积180m3, 池有效深度2.0m, 池底面积90m2。

3.2 厌氧生物滤池

厌氧生物滤池采用升流式, 为半地下长方形池, 水处理能力500m3/d, 水力停留时间12小时, 孔隙度按50%设计, 池有效容积为500m3, 池有效深度为4.25m, 占地面积125m2。

3.3 太阳能曝气池

太阳能曝气池利用现有沟渠开挖, 曝气水力停留时间6小时, 水处理规模为500m3/d, 池内有效容积为125m3, 水深为1.5m, 底面积为84m2, 池水面高程为20.1m, 底部高程为18.6m, 边坡1∶1, 生态带护坡。池内安装太阳能曝气装置一套, 功率10kw。

3.4 人工湿地总面积为9873m2, 共分两级

一级人工湿地总面积为902m2, 形状按坑塘现有边界设计为不规则多边形, 平均宽度为21m, 长度为43m。

二级人工湿地利用沟渠进行建设, 总面积为8935m2, 形状为不规则的多边形, 平均宽度为38.5m左右, 长度为231.8m。

在微动力生物生态集成工艺运行中监测进水水质CODcr:300mg/L, TN:97mg/L, TP:14mg/L的条件下, 经微动力生物生态集成技术处理后:出水水质能达到CODcr:2 6.4 m g/L, T N:1.6 m g/L, T P:0.2 7 m g/L。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4 微动力生物生态集成技术综述

微动力生物生态集成技术工艺属人工模拟自然净化系统, 通过系统中水的流动, 水体中动植物、微生物、基质的相互协调作用, 激发水体本身的自净能力, 从而达到对污染物的有效去除。坑塘本身有定量的存水, 水体流动由重力提供, 具有多排多净少排少净的特点, 系统本身也可以产生景观、经济效益。但是工程属初次运行使用, 需要不断调整改善才能使系统更加完善。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于桥水库穿芳峪小流域村落污水治理简要介绍了微动力生物生态集成工艺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生态动力 第5篇

走出“形式―意蕴”表里结构的思维定式-对审美形式表现性和动力性的生态思考

审美形式的意蕴来自世界象征之网中的客观对应,“象罔”神话揭示形式的这一作用。审美形式的生态本质主要在于其节律特征所具有的动力性,它使形式的`意义通过美感体验而为生命所持有。 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范畴“兴”揭示了审美形式的动力性本质。

作 者:曾永成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中文系,四川,成都,610081刊 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00027(3)分类号:B83―02关键词:形式人类学 表现性 动力性 意志 兴

生态动力 第6篇

20世纪80年代中期, Lundwall提出了“创新系统”的概念[2], 从此, 人们对技术创新领域的研究实现了从“线性范式”到“系统范式”的转变, 出现了从系统观点研究创新的新思路。之后, 学者先后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和“产业创新系统”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2004年12月, 美国竞争力委员会提出了“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 从此, 创新生态系统理念迅速在全球得到普及和应用, 由此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相继有相当多的学者投入到该领域的研究。目前, 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

在创新“系统范式”的研究方法中, 功能分析方法是其中的一种研究方法。采用功能研究法的优点有三个方面:首先, 可以对不同的创新系统就其机构设置的效率进行比较;其次, 通过对创新的决定因素进行系统性的分析, 可以对驱动系统运行的内外动力因素有深入的了解;再次, 让人们能更清晰地制定政策目标, 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和措施[3]。这些优点正成为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本文除了研究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外, 还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及其政策含义进行了探讨。

1 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关系

1.1 创新系统功能的学术观点

由于创新生态系统是从创新系统演变而来的[4], 因此, 在探讨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时, 有必要对创新系统功能的现有学术观点进行简要的回顾。表1归纳总结了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部分学者对创新系统功能的观点。提出这些观点的学者包括有:McKelvey, Galli和Teubal, Rickne, Liu和White, Johnson, Bergek和Jacobsson, Edquist, Carlsson等, 和Hekkert等。从表1可看到, 他们对于创新系统应具备什么样的功能有着不同的观点。

其中, Galli和Teubal认为, 创新系统功能应包括有硬功能和软功能两方面, 每方面又包含若干个子功能[5];而Edquist则从能力、组织机制、网络、市场、金融等多方面提出创新系统功能要提供的功能[6]。其他学者的具体观点可参见表1。虽然他们的观点不完全相符, 但当中有些观点是相同或相近的。比如, 知识的生产及传播, 资源的供给, 市场的形成等。特别是, 他们都把握了创新系统功能中最本质的东西, 那就是系统中的交互学习。Hekkert等人认为, 创新系统最基本的功能在于学习活动或是交互式的学习活动[3], 其它功能均围绕这个基本功能而展开。

资源来源:作者根据相关文献整理而成。

1.2 创新生态系统功能的设计

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根据创新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特点, 以及一般系统所产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功能表现, 我们认为, 创新生态系统应具备的功能要包括十方面, 分别是: (1) 创业活动; (2) 知识生产; (3) 知识扩散; (4) 搜索指导; (5) 市场形成; (6) 资源配置; (7) 利益分配; (8) 系统稳定; (9) 合法性; (10) 正向溢出效应。这些功能的基本涵义及部分反映指标可参见表2。

资源来源:作者整理而成。

1) 创业活动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技术创新的主要特点是不确定性高, 风险大, 而降低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进行创业实验 (entrepreneurial experimentation) 活动。该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企业家, 其角色就是把新技术、网络和市场的潜力转换成具体的行动, 以创造商业机会, 获取优势[3]。诚然, 在寻求新技术及其应用的创业活动中, 有相当多的人遭受了失败的教训, 但同时有部分获得了成功, 他们所经历的成功或失败的过程就是一个社会学习的过程[13]。在系统中, 没有活跃的创业活动, 它将会停滞不前。

2) 知识生产。Lundvally认为, 在现代经济中, 最重要的资源就是知识, 相当地, 最重要的过程就是学习[14]。同样, Afuah认为, 创新在本质上是蕴藏在产品、流程以及服务当中的新知识[15]。新知识的生产成为决定原始创新的重要因素, 无论是纯基础研究, 还是应用基础研究, 在研究中所生产的新知识, 实质上就是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如果说, 知识的生产是创新的前提, 那么可以说, 学习是知识生产的基础。因此, 创新的本源在于学习。学习活动有不同的形式, 其中, 最重要的形式有两种:“搜索学习” (learning-by-searching) 和“干中学” (learningby-doing) 。前者涉及基础科学的R&D活动, 而后者涉及到实践学习活动。

3) 知识扩散。创新生态系统组织结构的特征表现为网络, 而网络的本质功能在于信息交换[16]。由于创新的过程就是不同创新参与者交互学习的过程, 因此, 对创新而言, 知识扩散与知识生产同等重要, 而网络则为我们的交互学习和知识扩散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 探索指导 (guidance of the search) 。由于资源是稀缺的, 当存在多种技术开发方案时, 必须作出选择。在选择过程中, 需要考虑各种影响因素, 比如, 政府规制、产业政策、市场环境等。如果把知识生产看作是技术品种的生产过程, 那么, 可以把探索指导看作是技术品种的选择过程。探索指导的作用就是积极地影响人们作出正确的选择。比如, 德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风能产业时, 国内风机制造商的产品市场萎靡不振, 但厂家还是被鼓励进入到风机行业。原因在于, 美国加利福尼亚的风机产业市场当时显得非常旺盛, 同时, 丹麦的风机产业正在大幅度扩张。此外, 随着人们对环保的关注, 绿色生产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发展潜力巨大。种种迹象表明, 风机的市场吸引力强, 发展前景良好。在有关部门及相关激励政策的引导下, 德国很多企业增加对风机生产的投资, 大力发展风机业。到20世纪90年代后, 德国成为全球主要的风机制造大国, 1996年至2009年德国的风机累计装机容量一直占全球首位[17]。

5) 市场形成 (market formation) 。通常, 新技术产品市场不存在, 或发展缓慢, 销售业绩较差。Rosenberg认为, 很多发明在其初次被确认为是创新的时候, 都是比较粗糙和低效的, 它们不太适合大多数终端用户, 因此, 与已有的技术相比, 没有什么优势, 或一点优势都没有。这样, 技术扩散速度必然比较缓慢[18]。此时, 为新技术创建受保护的发展空间显得非常有必要, 其有效方法就是建立一个暂时性的利基市场[19]。Bergek等人认为, 市场形成一般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培育、成长和成熟。然而, 从利基市场发展成为大众市场往往需要几十年的时间[20]。

6) 资源配置。在系统演变过程中, 需要对一系列不同的资源进行配置, 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21]。资源配置的对象是多方面的, 包括投资, 补贴, 金融资本, 人力资本, 通用公共设施 (比如, 教育体系、大型R&D设备) , 互补性资产 (比如, 配套产品、服务) 等。

7) 利益分配。创新活动不是孤立进行的, 需要与其他组织和机构的互助合作。Adner认为, 企业的创新业绩往往不是单靠某一企业可以获得的, 而是要通过其与一系列伙伴的互补性协作, 才能打造出一个真正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产品[22]。表明了系统中各参与者能力合作的重要性。而想要将这些创新成员紧密地维系在一起, 建立稳定的互动合作关系, 以实现共生共荣的奋斗目标, 靠的就是要有一套公平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可以说, 利益分配贯穿于创新的全过程和每一环节, 时刻地影响着每个创新主体合作参与的热情及其程度。

8) 系统稳定。稳定性是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之一, 它主要来源于系统内自适应和我调节功能的发挥。而自适应和自我调节功能主要来自创新生态系统三个因素的作用:抵抗力 (resistance) 、恢复力 (resilience) 和功能冗余 (functional redundancy) [23]。其中, 抵抗力就是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恢复力是生态系统被破坏后而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功能冗余是指一种以上的要素具有执行同一功能的能力。正如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样, 创新主体的集群性有利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创新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是创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支撑。

9) 合法性 (legitimacy) 。新兴技术的生产往往受到那些现有技术利益相关者的阻挠, 他们会极力反对这种“创造性破坏”力量。这时, 倡导联盟 (advocacy coalitions) 组织可作为一种支持力量, 为新兴技术的兴起谋取合法性, 其实现的主要手段是政治游说和咨询活动[24]。合法性在创新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促进关系紧密, 获取资源, 发展理念和引进创新技术。技术创新一旦获得了合法性, 它就容易被社会接受[25]。比如, 在20世纪90年代初, 希望通过说服德国联邦政府改变国家能源规制以支持太阳能电池扩散的努力失败后, 一些活动家和利益组织开始游说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经过多方努力, 太阳能供应商与地方公用事业公司之间就成本补偿问题上达成了协议, 并得到多个州政府的同意, 表明了太阳能产品符合公共利益, 由此获得了合法性。随后, 几十个城市选择了这种模式, 导致太阳能普及率日益上升[26]。

10) 正向溢出效应。创新的系统本质以及知识扩散过程深刻表明了正向外部经济的产生是创新系统形成与发展的一个主要过程。而新公司的加入对正向外部经济的产生起着关键的作用[20]。因为, 新企业的进入, 一方面可以减少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 以促进市场的形成;另一方面, 可以加强“倡导联盟”组织的政治权力, 提高创新的合法性, 这对于资源配置、创业实验、探索指导等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 新加入的企业可以在知识的产生和扩散过程中作出自己的贡献[27]。

1.3 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关系

创新生态系统名内各参与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互动交流的关系, 同样, 系统内各功能之间也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见图1所示) 。在系统功能中, 企业家的创业活动 (F1) 处于核心地位, 因为, 技术创新往往由企业家发起, 并负责或参与组织创新活动全过程。当一项创新活动开始后, 企业家一方面要寻求技术创新的合法性 (F9) , 另一方面要积极地影响用户对该技术产品的需求 (F4) 。当创新获得了社会的认可 (F4和F9) , 便导致市场的形成 (F5) 。

知识生产 (F2) 往往由现实需求而引起, 与此同时, 当知识产生达到一定程度后便引发对新技术的预期, 并由此促使企业家谋取合法性。当技术创新活动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许可, 获得了合法性后, 便要组织配置资源 (F6) 。在利益分配机制 (F7) 的引导下, 产生的新知识向外传播, 实现知识扩散功能 (F3) , 接着便产生外部经济效应 (F10) 。外部效应的一个体现就是集群网络的形成, 而系统稳定 (F8) 功能主要来源于由系统内各参与者组合而成的网络。

特别需要提示的是, 系统内各功能是互动演化的, 图1仅是一个简图, 并没有全部描述出它们的相互关系。其实, 各功能之间既可能是正相关的, 也可能是负相关的。例如, 对于生化燃料项目, 由于该项目的立项可以减少CO2排放量, 有利于环保, 因而得到了德国政府的支持, 企业和社会大众也非常拥护, 热情高涨。自从该项目上马以后, 在系统内, 从知识产生到市场形成等各环节都很顺利, 各功能的传递都是正向的, 这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同样, 荷兰政府也支持搞生化燃料工程, 当初, 企业和民众也积极参与, 在1990-1998年间, 生化燃料推广工程正常开展。但后来, 由于能源市场实行了自由化制度, 能源公司为了争取更多的客户而降低了能源价格, 由此造成能源公司的无序竞争, 效益从此下降。导致投资和可获资源减少 (-F6) , 严重地影响新知识的产生 (-F2) 。其结果是, 生化燃料项目难以在荷兰国内大规模地推广。

2 创新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

创新生态系统由多个要素组成, 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职业培训机构、政府、公共组织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此外, 还包括基础设施、制度、政策、文化、激励等创新环境要素, 系统结构异常复杂。为研究方便, 我们根据Samara等学者的思想, 将创新生态系统分解为七个子系统: (1) 知识与人力资源; (2) 研究活动; (3) 市场条件; (4) 制度条件; (5) 金融体系; (6) 创新过程; (7) 技术成果[28]。它们在创新生态系统的动力传递机制如图2所示。

在这些子系统中, 知识与人力资源对于创新生态系统的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据研究表明, 人力资源中的人力资本对创新过程有正向的影响关系[29], 而知识资本却能提高创新的增长水平[30];研究活动主要集中在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和政府的相关部门;在市场条件中, 市场容量越大, 就越有利于企业的生产和创新[31]。市场条件直接影响到R&D能力, 而间接影响到金融体系;在制度条件统里, 国家的产业政策, 尤其是产业的财税政策, 成为影响研究活动的关键因素;在金融体系里, 利率和风险资金的可获得性影响着企业对科研经费的投入水平;技术业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于应用方面, 反映在劳动和经营活动的数量以及创新部门的价值增值上;二是知识产权。它可以测定技术诀窍的获取水平。

创新过程子系统的动力机制反映在图2的虚线方框内。当中, 正、负符号分别表示两因素之间动力传递中力量增强和力量减弱的关系。在图2中, 因有多个循环圈, 在此, 仅就创新动因, 知识生产、扩散及应用, 市场发展, 购买几率等问题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

1) 创新动因。创新可分为自主创新和模仿创新或混合创新。从图2中可看到, 无论是模仿创新或是自主创新, 其动力来源于市场潜力和市场需求。这就是所谓的需求拉动型创新。当然, 从学术角度看, 创新动因也可来源于技术推动, 而技术的来源正是我们所要探讨的。

2) 知识生产、扩散及应用。影响知识生产与扩散的主要因素包括有:人力资本、制度条件、研究活动、市场条件、金融体系, 以及企业的销售收入等。很明显, 资本获得性容易、销售收入高, 会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不断增长的科研投入经费、宽容的国家财税政策, 充足的人力资本, 活跃的科研气氛和良好的市场条件等因素, 都将有利于新知识的生产及扩散。R&D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水平的提升。产品创新可以产品改善功能和外观设计, 从而提高产品吸引力。工艺创新可以改善生产技术及流程, 从而提高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

3) 市场发展。市场份额的提高有赖于产品的吸引力。而产品吸引力的动力源在于R&D。其传递机制有两条路径。其一, R&D→工艺创新→生产能力→生产量→累积产量→单位成本→价格→产品吸引力。根据经验曲线图, 累积产量增加, 可以降低单位生产成本, 从而降低售价, 以提高产品吸引力;其二, R&D→产品创新→产品吸引力。

4) 购买几率。与购买几率相关的路线图较多。其中有: (1) R&D→产品创新→产品吸引力→购买几率; (2) R&D→工艺创新→生产能力→生产量→累积产量→单位成本→价格→购买几率; (3) 需求→能力需求→能力投资→能力→质量控制能力→质量→购买几率; (4) 市场份额→销售量→销售收入→广告→购买几率。

3 创新生态系统的政策含义

3.1 建立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首先, 建立完善财政支持体系。增加财政对技术创新的投入, 尤其是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设立重大科技专项资金, 集中力量重点支持技术创新发展的重大领域和重大项目, 逐步提高财政性科技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其次, 建立完善激励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政府在实施采购制度的过程中, 要明确创新产品的范围, 优先采购那些由企业自行开发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 以创造和增加企业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需求;再次, 落实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根据创新生态系统不同的发展阶段, 采用不同的税种和不同的税收优惠方式, 充分发挥有限税收政策资源的最大效能。此外, 完善激励技术创新的金融政策。建立创新主体的风险投资机制, 搭建多种形式的科技金融合作平台, 支持创业风险投资企业的发展, 引导更多的资本进入创业风险投资市场。同时, 建立完善融资担保机制, 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条件。

3.2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 大力培养创新人才

经济社会发展史已经证明, 科技创新是财富创造、竞争优势以及生活质量提高的关键动力和主要源泉。然而, 促进科技发展的主要力量是人类的创造力, 是掌握知识和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 对一个国家来说, 无论是经济建设, 还是社会发展, 都依赖于拥有知识的创新型人才。知识和人才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中坚力量。因此, 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加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大学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Rosa Pires认为, 重点高校和实力雄厚的科研院所是主要创新源, 是发展知识经济、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策源地[32]。据资料, 科学理论成果有70%是在大学中产生的, 特别是在世界一流的大学中产生的[33]。同时, 大学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据统计, 美国1901-2007年间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有235人, 其中, 获奖时在大学任教或有大学任教经历的有220人, 占93.62%。虽然有15个获奖者无大学工作的经历, 但他们均都受过高等教育[34]。由此看来,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成为大力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路径。

3.3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鼓励技术创新, 必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35]。因为, 一项技术创新活动, 从研究开发到市场实现, 要经历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试验开发和研究开发成果的商业化多个环节, 历时时间长。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投入大。例如, 苹果公司在对iphone手机研发过程中, 获取专利1 298个, 为此, 投入科研人员数千人, 在2006—2009年仅三年投入的R&D费用就高达46亿美元[36]。另外, 技术创新风险性高。Pritchard的研究表明, 在美国, 在高科技企业只的研发计划中, 技术上获得成功仅有60%左右;技术上获得成功并能推向市场的研发计划, 仅有30%能够, 但最终获得成功的仅有12%[37]。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创新成果一旦公开或以产品形式投放市场后, 很容易被他人无偿模仿, 致使技术投资者的预期收益难予实现, 严重地损害投资者和创新者的积极性, 最终阻碍技术创新的发展。因此, 要加强技术知识产权保护, 为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一方面, 要继续完善《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和《刑法》等有关条款, 增强其操作性、有利于取证和便于执行, 有效地保护专利权人的利益, 并对侵权人进行有效的惩处;另一方面, 加强普法宣传教育, 增强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营造尊重创新的浓厚氛围。

3.4 建立互利互惠的利益共享机制, 优化资源配置

创新生态系统由多个创新主体构成,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系统内, 各创新主体的协调合作程度是影响系统是否能顺利运行的关键因素。为充分调动各个创新主体, 尤其是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要建立以“互利互惠, 优势互补, 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为基础的利益共享机制, 让系统内各方均能从中获得好处, 实现互利共赢的目的。一方面, 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创新生态系统中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促进创新要素在互惠互利基础上自由流动, 对各主体在配置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冲突进行有效协调, 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快速发展;另一方面, 充分利用政府制定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制度, 调整配置主体间的利益分配结构, 消除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障碍, 减少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不公平感, 以确保创新合作的有序进行。

摘要:系统范式是对技术创新领域研究的一种方法, 其中, 系统功能分析是系统范式的核心内容之一。文章按照一般的逻辑关系, 研究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动力及其政策含义等内容。在回顾创新系统功能学术观点的基础上, 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进行设计, 分析这些功能的相互关系, 探讨创新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 提出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政策含义。

生态动力 第7篇

关键词: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内涵,演化动力,演化路径

企业需要改变传统思想走向创新已经形成了共有意识,但在这一阶段,公司只有一个简单的技术创新或制度创新已无法继续获得竞争上的更多优势,国际化大企业已经尝试在全球范围内建设企业自身的创新生态系统。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基本内涵、分类、演化动力和路径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目的在于初步构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理论框架,为下一步的理论和案例研究奠定基础。

1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

近年来,随着国外创新理论与生态系统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微观层面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案例问题,较为典型的研究成果包括吕玉辉(2006)、陈斯琴(2008)、贺团涛(2008)等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以及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Ron Adner(2006)指出,企业打造创新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收益远远大于单个企业,但企业的创新型战略应该和创新生态系统相匹配,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则是在匹配技术基础上的创新体系。配套技术包括垂直和水平匹配技术。垂直匹配技术是基于上游和下游产业链的互补技术,横向匹配技术是同一个环节在产业链中的互补技术。

根据波特(1985)关于竞争优势决定要素的模型,提出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有三个层次的关系要素:一是纵向的分包商、销售商、供应商和咨询机构等;二是提供知识与技能、制度供给的专有性公共部门,如大学、研究机构、政府;三是水平角度的拥有相似技术、劳动力市场和企业战略的竞争者。

本文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定义为:企业、信息、创新要素、能量流、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共生竞争系统。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内部环境是由各种企业和各种生态要素、生态群落和产业联盟组成的,包括供应商、经销商、消费者、金融机构等。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外界环境是由科技进步、社会环境、物质生活水平、外部市场需求、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等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异同之处详见表1。

2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分类

本文主要从创新生态系统的网络结构和主体关系两大视角,对分类问题进行分析。

2.1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网络结构视角可分为两类

第一,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存在一个中心亦即龙头企业,其他企业及相关要素均与此企业紧密链接。龙头企业不仅是创新投入、创新活动和收益的主体,同时也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中心成员,资源充足、技术能力强,系统中的利益相关者,如大学、科研院所、供应商、消费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其广泛建立链接。这个创新生态系统的龙头企业往往是知识的获取者、创造者、整合者、转移者和应用者,成为知识和技术流动的中心枢纽,成为整个创新生态系统的主导者。

第二,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没有一个明显的中心,系统中企业及其他服务主体以中小型为主,各主体之间相互链接并存在战略依赖关系。

这类创新生态系统以中小企业为主,富有活力,系统中的各类中小企业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相互依赖。该系统具有扩张性和开放性,整个系统不断获取外界的新知识、新思想,并连接不同专业的知识网络,有利于创新产品和服务在网络中扩散。由于创新生态系统是开放自组织的,动态演化的,规则随机,可由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能力的改变而变化,推动整个系统不断优化,自主进化。

2.2 基于主体关系视角可分为三类

第一,基于供应链而建立的传统型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指系统内围绕一家龙头核心企业而形成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的生态系统。围绕这家龙头企业,相关利益相关者,包括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和消费者等。

第二,基于产品竞合关系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企业基于产品竞争合作型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是指不同的核心龙头企业,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关键技术和资源,创新的产品和创新的服务都有区别和距离,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共同市场,同时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加强合作和资源互补,共享核心能力,形成相互依赖。

第三,基于外包服务关系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内的核心关键龙头企业,为了更好的应对外部环境,对环境做出快速反应,会把各种非核心业务外包,比如市场销售、售后服务、生产制造等业务外包给第三方服务公司,这样使得系统内的核心关键企业可以将核心资源放在最具竞争优势的方面。

3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动力

本文主要从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内部和外部推动力两大方面进行阐述和探讨。

3.1 内部动力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内部动力主要包括企业家精神、利润吸引力、企业奖励制度三个方面。

3.1.1 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是否具有创新、冒风险和抓住机遇的能力,对企业和整个创新生态系统的倾向和愿望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和推动力。因此,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动力受到企业家精神的决定性作用。

3.1.2 利润吸引力

企业为了一直保持核心竞争优势和持续盈利能力,并力求在收回投资的同时获得利润和竞争优势。因而,无论何种企业,追求利益(主要是指利润和竞争优势)和利益的最终实现是推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内在动力。

3.1.3 企业奖励制度

在相同的外部环境下,企业是否有动力建设创新生态系统,取决于企业内部能否构造一套有效诱发员工持续创新、加强对外沟通合作的奖励制度。

3.2 外部动力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外部动力包括全球技术进步、市场消费需求以及政府制度支持等三大方面。

3.2.1 全球技术进步

新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往往能获得较高的垄断利润,有助于企业在经营中获得成功,经济效益和心理满意度。全球科学技术的进步之所以能够成为企业建设创新生态系统的动力,这就会不断地激励企业积极吸纳科技成果,建设企业创新生态系统。

3.2.2 市场消费需求

消费市场需求在企业创新中有着重要影响。市场需求不仅包括效用、价格、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数量需求,而且还包括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当市场需求达到一定规模时,将直接影响销售创新产品和服务,以此来促进企业开展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从而形成驱动力。

3.2.3 政府制度支持

市场需求和消费拉动毫无疑问是促进生态系统自组织、自我循环的演化动力,但市场存在失灵的地方,例如与创新相关法律、海关、政策等政策不是市场本身就可以解决的,也需要依靠政府的战略支持,促进企业加快创新生态系统的进化和系统的优化。

4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路径

企业创新型生态系统的演化大致分为重点品种的出现和培育,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生态链网络创新,形成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关键核心物种的出现和形成。各行各业大中型龙头企业逐步组建起小型的产业集群或产业联盟,这些大中型企业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性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产业联盟基于资源互补、协同协作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为追求共同利益,其他相关利益者(如高校、科研院所、供应商、分包商、合作商、科研院所、中介服务组织、科技金融)自组织地聚集在产业联盟周围,通过不断的协调与磨合形成初步的创新生态系统。

(2)第二阶段: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固化。关键核心物种企业形成之后,就初步形成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在这个竞争合作的创新生态系统中,各企业逐渐找到自己的在生态系统中的定位,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关系也不断进一步发展和稳固,逐渐建立信任和友谊,且因为相互补充的技术和资源成为相互依存的,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进而促进系统不断优化。

(3)第三阶段:形成成熟的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当具备了关键物种企业和稳定的创新生态系统之后,需要进一步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还需要对外部环境进行选择和适应问题,如果能适应环境,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就能获得生存和发展,反之,创新生态系统将会被淘汰。

5 结论

本文首先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可以从创新生态系统的网络结构与主体与创新生态系统关系的视角进行研究,系统的动态演化从企业家精神、利润吸引力、企业奖励制度、全球技术进步、市场消费需求、政府制度支持等方面,企业创新的初步构建生态系统的基本理论框架。但是关于演化动力和演化路径的分析还缺乏详细的案例支撑,未来如果能对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进行多案例或实证研究,将非常有意义。

参考文献

[1]Ron Adner.The Wide Lens:A New Strategy for Innovation[J].Portfolio Hardcover,March 1,2012.

[2]戴宁.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4).

[3]胡忠瑞.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与模型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6,(11).

[4]覃荔荔.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机理与评价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2).

浅析小流域生态承载力及驱动力 第8篇

水生态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判断指标, 也逐渐引起了专家学者的重视, 成为了当前环境和生态研究的热点话题。水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成果可作为水资源调控以及管理的参考依据, 有助于相关政府部门作出正确的决策, 对人口、经济、生态环境进行调节, 维持社会的正常发展秩序。因为水生态环境承载力与人、生态和经济系统息息相关, 存在的影响因素较多, 使得水生态承载力的研究进程较慢, 研究深度不深。当前, 我国多将行政区域、流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水生态承载力的分析研究, 但是其得出的研究数据为研究区域的平均值, 不能客观反馈出流域的水生态承载力状况。为此, 本文在水生态功能的三级分区基础上对水生态承载进行评估, 为流域的水环境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2 水生态承载力概述

水生态承载力的定义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水生态承载力就是指维持是生态系统自身和其他支持系统的健康, 这需要建立在某些特定的生态保护以及承载目标, 自然水生态支撑的人类活动阈值。狭义的水生态承载力就是在在一定的生态需水、栖息地环境以及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的前提下, 基于一定的用水方式以及排水方式, 区域的水资源量和水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和经济规模。狭义和广义的概念区别本质为水生态承载力发展的局限性。因为当前没有针对人类活动以及水生态系统的联系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 所以基于当前的技术水平很难从水生态承载力的广义角度建立水生态承载力评估价值, 但是从狭义角度来说可以将水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准确到可操作性以及实际内容。因此, 就当前我国的水生态发展来说将水生态承载力定义为:水生态承载力就是在满足生态环境对于水资源的需求和一定环境容量的同时, 支持的最大人口数量以及经济规模, 从根本上来说就是, 满足水资源承载力以及水环境承载力的复合承载力, 即满足水量以及水质前提下可以承载的人口数量和经济规模, 如图1所示。

3 区域水生态承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

3.1 体系建立的依据

区域水生态承载力评价体系建立的主要依据为相关研究文献中的指标体系和国家颁布的指标体系。相关文献中的指标体系都是相关学者经过大量的学术研究以及实践得出的成果, 本文研究可以建立在对此类文献的总结和深化基础上, 从而提升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国家颁布的指标体系就是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相关指标,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指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等, 这类标准多用于城市区域之间的对比考核, 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 区域水生态承载力评价体系对于此类标准的纳入可提升指标体系的政策相关性。

3.2 构建原则

区域水生态承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系统性, 指标体系需要囊括水生态承载力的内涵, 可以对水生态系统的各影响因素、社会及经济活动对于水生态指标的影响和社会的响应等多方面内容, 可以全面反映小流域水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架构; (2) 代表性, 选择可以反馈出地区发展情况的小流域作为研究对象, 选取的评价标准需相互独立不重叠, 可以采用相对量指标如增长率以及效益等代替原有的绝对量指标, 从而使得评价更具有弹性, 可进行相互比较分析和反复论证; (3) 可获取性, 为了保证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需尽量选择可量化、易获取的指标; (4) 动态性, 选择的评价指标可以充分反映出小流域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系统状态在特定时间内和空间尺度上的动态变化过程, 指标体系也可以实时反映出水生态系统受到的外界干扰和外界对其具体影响; (5) 可比性, 指标体系需具备可比性, 这里的可比性主要包括时间和空间的可行性, 也就是说不同时间和不同区域的水生态承载力之间可以相互比较。本文选取的水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4 实例探究小流域生态承载力及驱动力

4.1 基础资料

泸沽湖位于宁蒗县永宁与四川省盐源县左所交界处, 为两省共有, 湖面海拔为2685m, 集水面积247.5km2湖长9.5km, 平均宽5.2km, 湖岸长44km, 最大水深93.5m, 平均水深40.3m, 是中国第三深水湖泊位 (第一为中朝交界处的长白山天池, 第二为云南昆明滇池东南面的抚仙湖) 水面面积49.5km, 蓄水9.5×108m3。[1]泸沽湖畔世代居住着摩梭人还保留着男不取女不嫁的走婚习俗, 摩梭人的走婚, 是世界种种婚俗中, 绝无仅有一朵奇葩, 泸沽湖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 由于当地经济发展较为滞后, 沿湖没有较大规模的工业企业,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随着泸沽湖旅游业的发展, 带动了沿湖村民从事旅游产业, 宾馆、酒店等旅游设施在泸沽湖周边, 尤其是落水、里格等村民较为集中的村落如雨后春笋般的迅速发展起来, 对泸沽湖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严峻考验。保护泸沽湖湖区水生态平衡是保护风景旅游资源保障周边百姓和游客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

根据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丽江分局长期对泸沽湖湖心、落水、里格水质监测, 湖水水质目前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Ⅰ类标准。但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生活污水将成为最主要的污染源。目前泸沽湖建有一座污水处理厂, 日处理能力1000m3, 现状污水排放量约700m3/d。随着泸沽湖机场和丽江到泸沽湖二级公路建成, 泸沽湖旅游业将迎来更快的发展机遇, 随着旅游人员和旅游接待设施的增加, 污水排放量也将逐年加大, 现状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将难以满足污水处理要求。

本次研究将该流域分为11个水生态分区进行研究, 本次研究选取C~J区进行研究。其中C区为天然生态区, J为城市生态区, 城镇化率较高, 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生产生活用水定额高, 水质较差, 主要污染源是农业生产污水以及生活污水, 水质通常比较差;E区为湖泊生态区;F区为混合生态区, 水质较差, 同时其也具备城市生态区、水库生态区以及农业生态区的综合特征, 主要的污染源是农业面源, H和I是农业生态区, 水质较差, 主要污染源是农业面源。

4.2 发展情景设计

依据该流域的生态分区特征和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结合该地区的水资源规划, 从经济调控、节水和污染控制等多个角度设计方案, 总结近些年来水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

4.3 计算结果分析

依据已经建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各个方案瞎各水生态分区的水生态承载力指标的发展情况, 并且建立量化后的模型对水生态承载力值进行计算, 该流域下的水生态承载力发展情况如图3所示。

依据各个水生态分区的指标值可以看出:第一, 规划情景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个水生态分区的水生态承载力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下降。各个方案中综合方案对于任何一个分区的水生态承载力的提高都有着较为积极的影响, 可以使得C区下游区以及E区水生态成再度保持在可承载的范围内, 使得D区的水生态成再度长期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使得F区以及I区的水生态成再度不断提升, 从而可以在基本可承载范围内提高到良好的可承载范围;使得G区以及J区的水生态成再度下降速度减慢, 在弱可承载范围;使H区的水生态成再度不断升高, 从在弱可承载范围提高到基本可承载范围。因为该流域的旅游业经济发展比较发达, 基于单个方案提高幅度一致的情况下, 旅游业节水措施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可以降低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水资源系统发展的供需要求; (2) 用水以及排污情况得以改善, 可缓解水环境系统污染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水生态承载力是基于水生态系统管理的需求上建立的, 当前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从生态系统承载力概念入手, 对水资源承载力内涵入手提出广义以及狭义的水生态承载力。在考量实际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的同时我国地区的水生态承载力评价体系。但是小流域生态承载力和驱动力的研究需要不断深化, 推动水生态承载力研究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凉山彝族自治州志编纂委员会.凉山彝族自治州志:地方志方志出版社, 3011:卷二, 自然地理, 水系水文篇, 第二节湖泊.

[2]吴进占.泸沽湖风景区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研究.西南科技大学.

[3]探访“高原明珠”泸沽湖摩梭人的女儿王国.新华网四川频道, 2016, 02.

[4]泸沽湖/抚仙湖.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 02.

[5]丽江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丽江地区志 (自然地理, 第一节, 地表水)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0, 6.

[6]彭徐.徐大勇.董艳珍.邓思红.泸沽湖鱼类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J].西昌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5 (2) .

[7]泸沽湖.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16, 03.

[8]赵占轻, 黄玲玲, 张旭东, 等.张家界女儿寨小流域植被变化驱动力[J].生态学报, 2010, 30 (5) :1238~1246.

[9]张乐勤, 荣慧芳.生态补偿在小流域尺度的实践---以安徽省秋浦河流域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 32 (5) :601~605.

生态动力 第9篇

关键词:辽东山区,生态小城镇,动力模式,发展战略,产业集群

辽东山区为辽宁长大铁路以东长白山脉支脉哈达岭和龙岗山西南延伸部分之东北部中低山丘陵区, 地处沿江 (鸭绿江) 、沿海 (黄海) 、沿边 (中朝边界) 的“三沿”地区。除汉族外, 有满、蒙、回、朝鲜、锡伯等40个少数民族, 其中满族约占全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 是我国满族发祥地和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之一。辽东山区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基因库, “四绿” (“坚固的绿色屏障”、“丰满的绿色水库”、“高效的绿色之肺”、“永恒的绿色银行”) “五地” (水电水产与矿业、林果土特产品生产基地, 绿色与有机农业园地, 生态旅游胜地, 生物多样性基因宝地, 人居生态佳地) , 具有丰富的景观。辽东山区小城镇是辽宁省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直接关系到“四绿保障”及“五地基础”的可持续性, 直接关系到辽东山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进程。本文通过对辽东山区小城镇区域发展基础及发展动力的调查分析, 提出辽东山区小城镇发展的对策。

一、“念”好五字“经”, “赶”好五个“集”

“念”好五字“经”, 就是深入认识辽东山区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赶”好五个“集”, 就是全面把握小城镇发展要素和建设的基本规律。这是明确辽东山区小城镇建设总体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途径和发展战略, 推动其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

(一) 念好“山、水、林、少、边”五字经

1.“山”。

辽东山区80%以上为中低山和丘陵, 这是该区域最基本的特征。据此, 其生态小城镇规划建设就要“依山就势, 临山而建, 依山而居, 靠山吃山, 吃山养山 (开发矿产, 发展林果经济、林下经济和山珍野味种植养殖业) ”。充分发挥山的优势, 开发山的资源, 体现山的特质, 护卫山的雄姿。

2.“水”。

辽东山区第二个基本特点是降水多, 年降水量达700-1200毫米, 水资源丰富, 居全省之冠, 水电蕴藏量占全省70%以上, 是辽宁的水源地和水电基地。这是辽东山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极为有利的条件。应大念“水经注”, 做好水文章。依水而居, 大力发展水田、水运、小水电、淡水养殖和水上观光旅游及水边休闲养生等“水产业”。但“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降水多且集中, 强度大, 容易发生山洪, 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 给城乡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当地居民生活带来危害。辽东山区生态小城镇规划建设必须认真预防和解决这一问题。

3.“林”。

辽东山区森林资源丰富, 这是该区第三个突出特点。林业用地面积375.27万亩, 占全省的53.99%;森林覆盖率61.4%, 高于全省74.9%;活立木蓄积1.81亿m3, 占全省的74.19%。这里是辽宁的“绿色银行”和“生态宝库”。辽东山区生态小城镇建设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经济林、用材林、薪炭林、特用林及其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 严格保护各种防护林、水源涵养林等生态公益林, 在开发利用“绿色银行”、“绿色宝库”的同时, 一定要保护好辽宁的“绿色屏障”。不仅要发挥其经济效益, 还要防止山区形成“陡坡+暴雨+秃山”的恶劣局面, 以减免啸山、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等生态自然灾害的发生。

4.“少”。

辽东山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这是该区第四个显著特点。除汉族外, 有满、蒙、回、朝鲜、锡伯等40个少数民族。其中满族约占全区总人口的1/3左右。该地区10个县中有6个是满族自治县。辽东山区小城镇规划建设要充分考虑这一特点, 突出这一特色, 大打“民族牌”。要充分利用国家有关少数民族政策, 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旅游, 搞好民族商业街、民族社区、民族风情园建设及民族风格建筑, 把辽东山区建设成各民族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繁荣、富强、文明、幸福、和谐的新家园。

5.“边”。

辽东山区是“三沿” (沿江、沿海、沿边) 边境地区, 这是辽东山区第五个显著特点。该区生态小城镇建设, 一方面, 要防止被“边缘化”, 要大力发展陆海空立体交通, 积极推动“两高”交通 (高速公路、高速铁路) 建设, 使“死胡同”变成交通枢纽。另一方面, 还要发挥边境的“区位优势”, 充分利用国家2011年提出的陆边 (丹东5个县市区) 享受西部大开发等“兴边富民”政策, 发展壮大自己。大力发展边境贸易、边境旅游和出境旅游, 搞好与朝、韩、日、俄等国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大打“边境牌”, 把边境劣势转化成优势, 把辽东山区建设成为东北亚生态经济区和生态旅游区。

(二) “赶”好五个“集”

城镇是聚集经济及其社会承担者存在的空间组织形式。城镇就是集聚, 是人口集聚、产业集聚、资金集聚、信息集聚、人才集聚。

1. 人口集聚。

这是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前提和根本。要鼓励和引导农村人口, 吸引外来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集聚。要破解影响城镇聚集经济效应发挥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三大制度因素, 特别要改革重“籍”重“户”不注重公民身份的静态化、个人化以及缺乏流动性和公示性的户籍管理模式, 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要积极学习借鉴成都“城乡人口自由迁徙”的做法和河北“虽无固定住所, 只要在城镇打工半年就可以落户”的新政, 推动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但在这一进程中要防止村镇空心化, 防止简单地把农村户口转为城镇 (市) 户口, 防止单纯为卖地而搞所谓“土地城镇 (市) 化”。即不能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 实现城镇 (市) 化和所谓“快发展、大发展”, 坚决杜绝以“土地财政”驱动的“伪城镇 (市) 化”。

2. 产业集聚。

这是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基础和依托。产业功能是城镇的基本功能。要以非农产业的集聚带动城镇发展, 以城镇发展促进产业升级。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以市场机制牵动二、三产业集聚。要做好规划, 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要以治散为中心, 强化政策引导和市场牵动, 积极鼓励乡村工业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 采取环保、用地审批等手段, 严格控制乡村工业零星分散布点。不断提高企业组织化、规模化、生态化程度, 提高生产要素的集中度和产业的丰厚度、集约度, 推动乡镇企业集群和块状经济发展。

3. 资金集聚。

这是小城镇建设发展的保证和支撑。要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按照“市场筹集为主, 政府补贴为辅”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走“政府投资, 社会集资, 农民带资, 招商引 (选) 资”的多元筹资路子。

4. 信息集聚。

这是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重要环节和重要支柱。要以信息化带动城镇化, 以城镇化促进信息化。要解决山区和边境地区信息相对闭塞落后的问题, 把信息工作放在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重要位置。辽东山区发展信息产业有一定基础, 也有良好的环境条件。要把信息产业和网络经济作为辽东山区一个支柱产业来抓, 以推动乡镇经济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5. 人才集聚。

这是小城镇建设发展的主导和关键。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人才强镇战略是第一战略。要通过环境、事业、感情、政策、法规等吸引留住人才。要建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盘活用好现有人才的激励政策, 创新人才开发活动载体, 创建吸纳海内外各类人才的创业基地。要做好人才培养规划, 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培训水平。

二、辽东山区小城镇主要类型及动力模式

(一) 辽东山区小城镇主要类型

一般城镇化内涵包括经济城镇化、产业结构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等。由于辽东山区的区域发展基础及驱动力类型的不同, 可将辽东山区小城镇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1. 工矿型:

如辽阳县首山镇, 本溪满族自治县草河口镇, 岫岩满族自治县偏岭镇, 凤城市青城子镇、鸡冠山镇, 宽甸满族自治县硼海镇。

2. 商贸型:

如海城市西柳镇, 灯塔市佟二堡镇, 本溪满族自治县碱厂镇, 东港市孤山镇。

3. 农加型:

如本溪满族自治县东营坊乡, 西丰县西丰镇, 东港市新农镇、马家店镇、合隆满族乡, 宽甸满族自治县大西岔镇。

4. 旅文型:

如丹东市振安区五龙背镇, 凤城市东汤镇, 宽甸满族自治县青山沟镇, 辽阳市弓长岭区汤河镇。

5. 交运型:

如凤城市通远堡镇, 宽甸县灌水镇, 东港市大东镇。

6 综合型:

如东港市前阳镇, 丹东市振兴区浪头镇, 宽甸满族自治县宽甸镇, 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

(二) 辽东山区小城镇动力模式

辽东山区具有地域特色的小城镇动力模式, 主要有资源经济动力模式、工业经济动力模式、农业产业化动力模式、专业市场动力模式、交通枢纽动力模式及旅游文化动力模式 (见次页列表) 。

三、辽东山区小城镇发展战略

(一) 总体指导思想——坚持“七三”战略

1.“三非”战略:非农人口, 非农产业 (二、三产业) , 非公经济为主导和主体。

2.“三农”战略:强农、惠农、富农。

3“三统”战略: (1) 城乡统筹:正确处理好城镇与乡村的关系, 以城带乡, 以乡促城, 实现城乡协调同步发展。 (2) 国民统筹:正确处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保障改善民生的关系, 以强国保富民, 以富民促强国。 (3) 天人统筹:正确处理好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实现“天人合一”, 和谐共生。

4.“三化”战略:即农村城镇化, 城镇现代化, 城乡一体化。

5.“三效”战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统一。

6.“三集”战略:人口集聚共生, 土地集约利用, 产业集群发展。

7.“三生”战略: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

(二) 发展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

1. 坚持“十动”基本原则。

即:人口流动, 市场牵动, 产业带动, 政策调动, 体制促动, 机制驱动, 信息引动, 人才推动, 经环互动, 城乡联动。

2. 坚持“六结合”发展途径。

(1) 远近结合:远期规划建设与近期规划建设相结合, 以远带近, 以近促远。 (2) 点面结合:以点 (增长极) 带面 (辐射面) , 以面促点。 (3) 上下结合:小城镇与城市、小城镇与乡村结合;县城镇与其他建制镇 (中心镇、一般镇) 和集镇结合;地上工程与地下工作结合 (先地下后地上) , 地表水资源利用与地下水资源利用结合 (先地表后地下) 。 (4) 内外结合:打开山门, 敞开城门, 对内搞活, 对外开放, 搞好区域交流合作、联合、整合与融合。 (5) 软硬结合:小城镇交通、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硬件建设与道德、文化、精神文明等软件建设结合, 在提高硬实力的同时, 不断提升软实力。 (6) 建管结合:小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经营结合。

(三) 坚持“4+5”发展战略

辽东山区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要坚持实施“4+5”发展战略, 即不仅要着重打好改革牌 (改革强镇) 、开放牌 (开放兴镇) 、科教牌 (科教兴镇) 和人才牌 (人才强镇) 这四张主牌 (“四主战略”) , 还要根据生态环境比较好, 资源比较丰富, 以及处于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这些区域特点, 着力打好“生态牌” (生态立镇) 、资源牌 (资源富镇) 、旅贸牌 (旅贸活镇) 、边境牌 (边境优镇) 和民族牌 (民族惠镇) 这“五张大牌” (“五大战略”) 。

按照辽东山区“4+5”发展战略, 该区域经济发展要贯穿“一条绿线”, 重点发展“五大产业集群”。“一条绿线”就是要着力节能减排,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实现绿色转型, 生态升级。“五大产业集群”是:水产业集群、矿产业集群、特色与绿色农业产业集群、旅游产业集群及战略新兴产业集群。

1. 水利水电开发利用和淡海水养殖产业集群。

打好“水牌”, 坚持“生态优先、统筹兼顾、合理开发、确保底线”的原则, 将辽东山区打造成辽宁省水电和水产养殖基地。

2. 矿产开发、深加工与综合利用产业集群。

实施“石头战略”, 加快矿业转型升级, 实行规模化开采, 集约化经营, 实现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拉长产业链, 提高矿业集中度和产业丰厚度, 积极开展青山工程及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 建设绿色矿业和公园矿山。进一步提高辽东山区这一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

3. 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绿色与有机农业及其加工产业集群。

该区域气候及水、大气、土壤等环境条件较好, 污染较轻。鸭绿江丹东段河流整体水质和各段面水质状况皆为优, 21项理化指标在各段面、各功能区和各水期的年均值全部达到地表水二类标准。丹东地区土壤各点位各项无机和有机污染物单项污染指数 (Pip) 全部小于1, 污染等级为一级 (无污染) 。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将该区域建设成为全国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无公害与绿色及有机农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4. 温泉旅游、休闲旅游和生态旅游产业集群。

辽东山区现有开发利用温泉17处, 占全省37处已开发利用温泉的45.9%。有国家级森林公园11处, 占全省国家级森林公园28处的39.3%;有省级森林公园19处, 占全省省级公园37处的51.4%。有各级自然保护区30处, 占全省各级自然保护区59处的50.9%。有国家和市、县级湿地6处 (其中国家级1处、市级4处、县级1处) , 占全省湿地15处的40%。根据这些资源优势, 要大打“资源牌”、“生态牌”、“温泉牌”和“旅游牌”, 大力发展温泉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森林浴和农家乐, 积极创建国家温泉旅游名城 (镇) 和“中国温泉之乡”, 为辽宁省创建全国温泉旅游第一大省做出应有的贡献, 把辽东山区建设成为辽宁省、东北地区乃至东北亚的生态旅游和温泉旅游胜地。

5.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 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是引导未来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动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辽东山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实现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辽东山区应根据自身区域特点和产业基础, 抢抓机遇, 强化科技创新, 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着力发展以下战略性新兴产业: (1) 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锅炉窑炉、电机、余热余压利用设备及节能监测技术和装备, 积极推进高效节能家用商用电器、照明器具、建材产品和低碳节能交通装备的产业化, 大力推广节能建筑。重点发展共伴生矿产资源、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餐厨废弃物、建筑废弃物和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实现产业化、规模化。重点推动高效率、低成本的污水、固废和烟气处理技术和装备规模化应用, 推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替代产品、膜技术等的研发和产业化。 (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 下一代互联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发展数字虚拟等技术, 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3) 生物产业。积极培育生物育种产业, 推广绿色农业生物产品, 促进生物农业发展;推动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生物技术药品、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 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打造以本溪为中心, 丹东、抚顺为两翼的生物药谷。 (4) 高端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 (5) 新能源产业。加快太阳能利用技术推广应用, 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发展风电技术装备制造, 推进风电产业规模化;大力开发利用生物质能。 (6) 新能源汽车产业。大力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及产业化;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相关前沿技术研发;推进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发展。 (7) 新材料产业。大力发展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发展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四、采取“走出来”、“拉出去”战略, 实行“生态移民”和“扶贫移民”

生态动力 第10篇

一、养殖业

1. 赤潮与水体富营养化

赤潮 (Red tide) 通常是指由于海洋环境条件的变化导致浮游生物 (微藻, 原生动物或细菌暴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使局部水体改变颜色的生态异常现象。由于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 水体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多为红色或砖红色, 也称为红潮, 也可以是黄色、绿色、棕色或棕红色。赤潮是养殖业的重要灾害。其危害的主要方式是: (1) 赤潮生物大量繁殖, 覆盖海面或附着在鱼、贝类的鳃上, 使它们的呼吸器官难以正常发挥作用而造成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2) 赤潮生物在生长繁殖的代谢过程和死亡细胞被微生物分解的过程中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 使海水严重缺氧, 鱼、贝类等海洋动物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3) 有些赤潮生物体内及其代谢产物含有生物毒素, 引起鱼、贝中毒或死亡。如链状膝沟藻 (Gonyaulax catenella) 产生的石房蛤毒素就是一种剧毒的神经毒素; (4) 居民通过摄食中毒的鱼、贝类而产生中毒。目前已知的赤潮毒素有麻痹性贝毒、神经性贝毒和泻痢性贝毒等三大类。受赤潮灾害严重的日本, 在1980年就成功地开发了预测赤潮发生的生态动力学模型。其关键在于搞清楚代表赤潮的生物种与浮游动物、生态环境要素和制约因子之间的动力学关系。我国学者马玉梅等对引发赤潮的主要生物———海洋浮游微藻与环境因子进行分析, 建立赤潮生物密度与环境因子 (包括水温、溶解氧、盐度、总氮、可溶性无机磷、浮游植物密度等) 的人工神经网络的赤潮预报模型。廖欣星分析了与赤潮发生紧密相关的物理、化学、生物以及海流与天气等因素, 应用非线性微分方程理论和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 探讨了赤潮发生的条件与原因, 阐明赤潮爆发的内部机理, 建立了多种群赤潮的非线性动力学生态模型。富营养化是指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内湾, 引起藻类大量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的现象。实际上海区补充大量营养物质是引发赤潮的物质基础, 对水体富营养状态的监测, 建立生态动力学模型, 将有助于防止赤潮的发生。章守宇等根据抗州湾水质监测浮游植物的调查资料, 应用营养状态指数、生物多样性和相似性指数等概念, 分析了杭州湾的富营养化以及浮游植物多样性等问题。章守宇等运用模糊集合论中的权距离概念结合隶属度的模糊评价方法, 以化学耗氧量、总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生物学参数叶绿素a为指标, 对浙江北部沿海的富营养化状况进行了评价。

2. 养殖水体自身污染

随着水产养殖的工厂化, 水产养殖业大规模地向高密度、集约化发展。由于生产操作不规范, 饵料大量残留、鱼类排泄物、死亡动植物、药物残留等, 给养殖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导致各类有益水生生物和菌群被杀灭, 养殖水域生态环境严重失衡。如何控制污染, 提高水质的质量, 成为渔业管理部门与水产养殖者关心和研究的热点。养殖水体自身污染问题是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内容之一, 李清禄等通过试验比较了联合使用聚合硫酸铁 (poly ferric sulfate, PFS)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polydimethyldiallylammonium chloride, PDM-DAAC) 和EM菌 (effective microorganism, EM) 净化鳖池水体的效果, 据此建立了各种净水方法影响养殖水体水质各环境因子的最佳数学模型。房英春等叙述了中、外养殖水体污染治理的现状, 简要分析了我国养殖水体污染的作用机理, 探讨了养殖水体污染的生态和化学修复方法。

3. 养殖容量

养殖容量是指单位水体内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保证应有效益的各个方面都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最大养殖量。在“养殖为主, 捕捞加工并举”的渔业方针指导下, 我国水产养殖面积不断扩大, 养殖密度不断提高。养殖容量的研究是探讨养殖种类与其饵料生物以及环境因子生态作用关系, 通过模拟养殖种类的生态过程, 估算其环境最大容纳量, 是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卢振彬等通过对泉州湾与厦门大嶝岛海域的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生态效率、浮游植物有机碳含量、养殖贝类有机碳含量及其含壳重与鲜组织重比值、潮间带和潮下带及吊养区附着滤食性动物现存量等的调查和检测, 应用营养动态模型、沿岸能流模型估算贝类的生态容量及扣除野生滤食性动物的现存量来估算贝类养殖容量。还采用方建光模型估算贝类养殖容量, 并采用统计分析法估算贝类及其各品种的适养面积。并采用统计分析法估算贝类及其各品种的适养面积。以控制该海域贝类的养殖量和对各种贝类养殖量进行优化配置。陈祖峰等根据同安湾水质、污染源调查数据及相关研究结果。以COD为污染因子, 建立收支养殖容量模型。并从同安湾污染物容纳量的角度对同安湾的牡蛎养殖容量进行综合估算。方建光等通过计算单位面积的初级生产量生产的有机碳供应量、单位面积滤食性附着生物量及其对有机碳的需求量, 对桑沟湾栉孔扇贝养殖容量进行了估算。

二、海洋渔业

1. 海洋渔业资源合理利用

根据FAO最近完成的评估报告, 在200多种传统渔业资源中, 目前已有35%处于过度开发状态, 25%处于充分开发状态, 40%处于轻度和中度开发状态。目前已充分开发的种类有大鳞油鲱, 东北大西洋的玉筋鱼, 中东大西洋的沙丁鱼、绿青鳕、挪威长尾鳕、蓝鳕、牙鳕、欧洲无须鳕等。目前已开发过度的种类有大西洋鳕、黑线鳕、西北太平洋的太平洋鲱、大头鳕、东北大西洋的角鲨和东北大西洋的长鳍金枪鱼等。因此以上渔业资源尤其近海渔业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合理利用, 成为当今世界共同关注的课题之一。目前国际上正在开展的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 (GLOBEC) 科学计划共4项, 其中3项就是如何有效管理和利用渔业资源, 进而维持海洋生态系的平衡开展的。即: (1) 小型中上层鱼类与气候变化 (SPACC) 计划的主要目标是了解并最终预测由气候变化引起的海洋生态系统鱼类生产力的变化, 从而为中上层鱼类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它具体包括: (1) 过程研究。通过对不同生态系统的标准化测量的比较研究, 推断鱼类种群动态和海洋气候间的因果关系。 (2) 回溯研究。其核心项目有5个方面:幼鱼和仔鱼的体重日增长;浮游动物的日产量;水体环流和垂直结构;最基本的海洋监测系统 (沿岸监测站、卫星等) ;综合以上各项内容的数值模拟。 (2) 鳕鱼与气候变化 (CCC) 计划, 其主要目标是进一步了解和预测鳕鱼资源补充量短期 (年度预报) 和长期 (气候影响) 变化。 (3) 气候变化与容纳量 (CCCC) 计划。其主要目标就是研究长时间尺度气候变化对高营养级鱼类综合丰度的影响, 以及低营养级生物的反应。由此可以看出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 (GLOBEC) 科学计划的开展与研究成果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国内, 唐启升院士率先开展了全面的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他对我国近海尤其是黄海、渤海海洋生态系进行了研究, 其中大多数研究项目与黄渤海渔业资源合理利用有关。例如, 食物网资源关键种能量转换与可持续管理模型就主要研究浅海陆架生态系统高营养层次渔业种类营养动力学特征。它包括三方面: (1) 高营养层次营养动力学特征及生物生产机制。该研究发现了低营养级的鱼类有较高的生态转换效率, 而高营养级鱼类的生态转换效率则较低的规律。这对认识海洋生态系统生物, 生产动态特性及资源补充机制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否定了国际上根据“Fishing down marine food webs”断定海洋渔业开发方式是不可持续的认识的偏面性。根据这个发现, 提出了我国渔业可采用不同于“欧美国家追求顶层获取”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策略, 为我国渔业指出了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方向。 (2) 鳀鱼早期生活史与重要生物资源种群动力学特征。该研究基本查明鳀鱼、带鱼、小黄鱼、鲐鱼、蓝点马鲛、玉筋鱼和鹰瓜虾等多种重要资源种类种群动力学参数, 建立了鳀鱼和带鱼亲体与补充模型, 评估了鳀鱼等渔业可持续产量。这些研究为制定我国负责任渔业管理制度的技术措施提供了具体的科学依据, 如带鱼亲体—补充机制的研究就直接证明了伏季休渔制度的作用。 (3) 高营养层次群落生态结构、种群遗传结构和资源可持续管理模型。该研究从基因水平上研究了黄海、东海蓝点马鲛、鳀鱼、小黄鱼等8种石首鱼类、带鱼、小带鱼和鲈鱼及12种鲆鲽类的种群遗传结构、系统进化和种群划分, 探讨了我国近海渔业的无序与过度开发对主要渔业种类遗传变异的影响, 为保护和恢复近海渔业生物多样性提供了科学依据。该研究提出了鳀鱼定量管理模型, 为国家制定定量管理措施, 实施配额捕捞提供了较科学的理论依据。

2. 大洋渔业资源开发

我国近海传统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积极开拓远洋渔场已成为渔业界的共识。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的重要理论对开发远洋渔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例如, 通过研究大洋的物理过程与生物耦合机制: (1) 分析洋流年间的大中尺度变化对大洋生态系高营养级种类分布与洄游的影响; (2) 根据大洋的海底环境与洋流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渔获量变动情况分析大洋渔业种类 (如金枪鱼、鱿鱼等) 的渔场形成机制; (3) 根据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理论, 分析大洋渔业种类与叶绿素、水温、盐度等环境因素的关系, 运用卫星遥感等高科技手段, 通过解析环境因素的变动情况来研究渔场的形成机制和变动规律; (4) 分析大洋局域生态系的能量流动与营养动力学关系, 研究大洋渔业种类的数量变动规律。当前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 (GLOBEC) 科学计划中南大洋动物种群与气候变化 (SO—GLOBEC) 计划, 就是主要以资源蕴藏量约1亿t的大洋渔业资源———南极磷虾为研究对象而开展的, 该计划包括以下研究内容: (1) 与自然环境相关的南极磷虾越冬方式的地区差异; (2) 所选定的浮游动物种群的动态变化。包括海冰上的和水层中的浮游物种; (3) 磷虾的主要捕食者的种群动态, 包括海冰上的和水层中的物种; (4) 紫外线辐射对浮游动物动态变化的影响。这些研究无疑会对南极磷虾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具有积极意义。我国进行的大洋性渔业种类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研究很少, 部分学者只是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有樊伟等基于贝叶斯原理的大洋金枪鱼渔场速预报模型研究, 陈新军、尹增强等阿根廷滑柔鱼渔场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杨晓明等基于海洋遥感的西北印度洋鸢乌贼渔场形成机制的初步分析。

三、结束语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生态动力】相关文章:

动力分析05-07

文化动力05-10

自转动力05-13

科研动力05-24

智慧动力05-31

中国动力06-10

动力装置06-20

动力工程06-24

动力总成06-29

团体动力07-03

上一篇:新课程下有效教学下一篇:单片机的发展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