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民俗体育调查研究

2024-05-15

皖南民俗体育调查研究(精选11篇)

皖南民俗体育调查研究 第1篇

1.1“阳光体育运动”提出的背景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在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大背景下产生的。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10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连续20年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男生已达24%。视力不良率仍居高不下,小学生为31%、初中生为58%,高中生为67%,大学生为82%。这一结果的公布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广泛关注,媒体在争论,学者在反思,行政管理部门在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目前学生从学校到家庭,从教室到书房单一的、缺少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方式,为了号召广大青少年走出教室、走到阳光下、走向操场户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出了“阳光体育运动”这个用语。在结合当前社会现实和学校教育改革以及学校体育工作特点的基础上,2006年底,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发布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参与的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阳光体育运动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提出的。

1.2“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目的意义

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政策是为了减少应试教育和一些不健康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影响,同时使我国亿万青少年健康成长,使我国青少年的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达到标准,同时使青少年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恢复正常水平以及近视率减少。

2 从学校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的层面分析

根据访谈法的结果显示,我校自2004年至2009年间,积极的开展了学生以及教职工的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以及冬季长跑等比赛,有力地推动了我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和宣传工作。

我校于2007年11月19日至25日在本部篮球场举办了皖南医学院“第三届阳光体育杯学生篮球赛”,本次比赛男女队各取前三名。本次比赛共有12支代表队参赛,其中有经管系、化生系、外语系、中文系、数理系、政法系、计算机系、城环系、艺术系、教育系、机电系、专科部参赛。我校于2007年4月21日至22日在风雨操场举办了“阳光体育”杯学生羽毛球赛,本次比赛团体取前三名,个人单打取前八名。本次比赛共有12支代表队参赛,其中政法系有22人参赛,计算机系有20人参赛,城环系有22人参赛,机电系有21人参赛,体育系有22人参赛,经管系有22人参赛,外语系有22人参赛,教育系有22人参赛,中文系有20人参赛,数理系有22人参赛,化生系有22人参赛,艺术系有23人参赛。我校于2007年12月23日至30日再风雨操场举办了“皖南医学院第三届学生乒乓球比赛”,本次比赛团体录取前三名,个人录取前三名。此次比赛共有13支代表队参赛,其中机电系有19人参赛,城环系有20人参赛,经管系有15人参赛,专科部有17人参赛,教育学院有20人参赛,外语系有20人参赛,计算机系有15人参赛,中文系有20人参赛,数理系有20人参赛,化生系有20人参赛,政法系有20人参赛,艺术系有20参赛,体育系有18人参赛。我校于2007年3月28日下午举办了“阳光体育”杯迎春越野长跑赛,本次比赛的目的即是为了响应“阳光体育”的号召。本次比赛男女组取前20名,并设置团体奖。此次比赛共有12支代表队参加,其中有经管系、化生系、外语系、中文系、数理系、政法系、机电系、城环系、艺术系、计算机系、教育系以及体育系。

3 皖南医学院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对策

根据上述的三个层面以及影响皖西学院“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因素,现将提出一些建议性的对策,以促进皖西学院“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以及发展。

3.1 切实改善体育场地设施

体育场地实施是办学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学校开展好体育运动的物质保障。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大背景下,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体育教育工作的发展,充分关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现状,加大体育经费投入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逐步改善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建造一些功能多元化的体育场馆。同时,也要加强体育场馆的管理,提高场馆的利用率,遵循“一物多用,一物巧用,科学安排,合理布局”的原则,充分发挥现有场馆的实际功能,努力开发潜在功能,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硬件保证,确保学校体育工作和“阳光体育运动”的顺利开展,促进广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2 认真抓好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关键所在,也是顺利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关键所在。通过上述的因素分析,我校的体育教师人数过少,导致教师教学压力大,学生的体育课时也受到一些影响。所以要切实按照国家体育课程改革大幅度增加体育课时,增加体育教师数量,满足学校上好体育课的需求。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体育师资队伍的质量,要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培训考核制度,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素质。为皖西学院“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高丽.大力宣传“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谈高校贯彻落实“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新途径.群体与研究,2009(8).

[2]施纯志.福建省部分高校阳光体育现状及发展策略.体育科学研究,2009.13(4).

皖南民俗体育调查研究 第2篇

以陕西省普通高校为例,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高校民俗体育课程人力资源从体育教师、大学生、学校主管领导及其他人员4个方面的开发现状进行了访谈和调查,并加以分析探讨,以期对新时期陕西省普通高校民俗体育课程人力资源的深层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 者:李竹丽 郭琼珠 Li Zhuli Guo Qiongzhu  作者单位:李竹丽,Li Zhuli(黄山学院体育系,安徽黄山,245041)

郭琼珠,Guo Qiongzhu(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福建厦门,361005)

赣南苏区民俗体育文化研究 第3篇

关键词:赣南苏区;传承机制;保护机制;民俗体育

中图分类号:G812.47

1 赣南苏区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

1.1 赣南苏区民俗体育项目分类

日常健身类的民俗体育项目太极扇和木兰拳在赣州市各社区比较普及,逐渐成为当地居民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宗教仪式类的民俗体育主要分类方式以祭祀和祭神的方式出现,划分的依据也是因此而来。节日庆典的民俗体育项目是占比率比较大的一部分,像春节,端午节之类的都是节日庆典中的重大节日。

1.2 赣南苏区民俗体育文化内容

赣南地区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的内容分布较为分散,且各地民俗活动内容不一,主要内容有宁都道情;采茶歌;采茶戏;兴国花篮灯几种构成。宁都道情又称“渔鼓”、“鼓子曲”,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艺术形式。其流行地域为宁都、广昌、石城、瑞金、于部、兴国、永丰一带。宁都道情的从艺人员主要为盲艺人,其表演形式主要为坐唱。所唱曲调多为微调式,节奏多变而灵活,有引子、曲头、叙板、过街溜、步步紧、连珠炮、尾子等腔调。唱词一般以7字为句。由于使用方言,外地人难以听懂。宁都道情一般没有脚本,口头相传。

1.3 民俗体育活动开展现状

目前赣南地区各县市民俗体育活动发展引起了政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赣南民俗体育运动会基本上是每两三年举办一次,自行举办民俗体育项目的也比较普遍,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正规的竞赛制度。为了更好地继承和推广赣南民俗传统体育项目,提高民俗体育运动水平,许多县市开始建立自己的民俗体育基地,以培养专门的民俗体育运动员。目前,全赣州市18县市基本都设有属于自己本地民俗体育的群众文化宫,像赣州市章贡区就设有赣州市人民群众文化中心。

赣州市群众文化中心主要负责采茶戏、采茶歌、宁都道情和兴国花篮灯等项目的训练。这些训练需要专业术能和专业从该民俗体育项目的高人,专业技术性强。县市的民俗体育中心主要是宣传和传授本地民俗体育项目,一般要求从事该项目多年的熟手担任负责人。开展的时间一般在节假日,周末,太极扇和木兰拳之类的作为赣南人民群众日常健身方式,基本每天都会练习,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场地不受限制。傍牌舞、落子舞、云牌舞、 九狮拜象、香火龙、采莲船、池塘赛龙舟等民俗体育项目平时都不会经常练习,这是当地的宗教仪式,作为祭祀或者祈求天降祥瑞的方式,时间一般都在传统节日,比如清明节,端午节和春节都是表演的时间,地点都是地方开阔和群众聚集的地方,參与者都是成年男子,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有女性参与到祭祀的民俗体育活动中来。鲤鱼灯、耍龙灯、瑞狮引龙 、赛龙舟、马刀舞、链枪舞、 抢打桥等都节日庆典的民俗体育活动,几乎赣南苏区全民参与进来,现在的时间几乎不受限制,比如婚嫁、诞辰、周年纪念都可以举行。

2赣南苏区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2.1 现代体育环境下民俗体育文化的劣性变异

民俗文化的产业化发展给乡村社会带来了巨大改变,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村民的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从而使民俗体育的祭祀、娱神、自娱功能不断弱化,宗教感情和宗教意识不断减弱,娱人功能不断增强,民俗体育原有的粗狂古朴的气息被现代之风熏染。另外,由于在商业开发中的急功近利,人为造成民俗体育浅表化、商品化,有的甚至任意撰改、生搬硬套一些当地根本不存在的民族文化,制造伪民俗。导致一些优秀的民俗体育吸引力减弱或开发不足,面临衰退或消亡的局面。民俗体育这种功利性的劣性变异,对于民俗体育乃至整个民俗文化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

2.2 生产方式的变迁与环境的变化

作为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民俗体育主要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实践,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类自身的需要。由于生产劳动是赣南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生活和生存的第一活动。进入现代社会,生活的快节奏,人们的闲暇时间相对减少,而且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彩,可供人们选择的文化活动增多,使赣南民俗体育项目逐渐萎缩。

2.3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赣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这使得民俗体育开展的经费不足,直接影响了赣南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例如二年一次的赣南民俗体育文艺汇演是赣南苏区民俗体育文化展演的集中时期,由赣南政府扶持、乡镇的各级机构大力筹划,组织落实,赣南民俗体育文化获得了较好的挖掘、整理、传承与保护。除此之外,赣南的民俗体育文化的展演,还得看县(区)、乡镇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但是,即便是文艺汇演,其中的很多因素也是出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目的。真正纯粹出于赣南民俗体育遗产保护的目的,却并非那么突出,因此对赣南民俗体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传承与保护,路途还很长。

5.参考文献

[1] 王俊奇. 关于民俗体育的概念与研究存在的问题——兼论建立民俗体育学科的必要性[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2):16-20.

陕北民俗体育文化特征研究 第4篇

陕北民俗体育概况

陕北, 泛指延安、榆林地区。它东临黄河, 与山西一河相隔, 北依长城, 与内蒙毛乌素沙漠接壤, 西接甘陇、宁夏, 为黄土高原地质, 北部为风沙区, 南部是丘陵沟壑区。在殷周以至宋元的几千年里, 陕北高原先后有猃狁、鬼方、土方、狺方、戎、狄等二十个北方游牧民族, 与华夏族错居杂处。

陕北传统体育活动历史悠久, 从绥德、米脂出土汉画像石中亦有投壶、狩猎以及骑马、射箭的画面。在历史的不同时期, 陕西民间体育都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地域中, 而在现代20世纪50年代随着全国的解放, 安塞腰鼓从延安被传播到全国各地。进入90年代后, 安塞腰鼓进入快速发展期, 北京亚运会、香港回归、澳门回归、50年国庆等大型表演活动中, 安塞腰鼓以它精彩激烈、气势磅礴、浓郁的民俗风情展示了其独特魅力。

陕北民俗体育项目内容繁多, 与其历史背景社会发展有着深厚的关系, 其中有风筝、踢毽子、跳皮筋、冰雪活动、打毛猴 (陀螺) 、弹弓、摔跤、顶拐、抓骨、打沙包、举石锁、跳绳、大秧歌、踢场子、太平车、猴舞、喜神、踢鼓子、跑驴、跑骆驼、踩高跷、矮跷、三山刀、转九曲、狮子舞、舞龙、提灯秧歌、龙灯、水船 (旱船) 跑驴、腰鼓、花鼓、斗鼓、蹩鼓、抬鼓、猎鼓、胸鼓等百余种。

陕北民俗民间活动相当丰富, 其中被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收录的有洛川蹩鼓、安塞腰鼓、陕北秧歌;进入陕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有壶口斗鼓、宜川胸鼓、洛川老秧歌、延川大秧歌、黄陵老秧歌、靖边跑驴、横山老腰鼓等。

陕北民俗体育文化的起源

陕北是一个有着深厚农耕文化土壤的地区, 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虽然由于气候转冷及少数民族内迁使陕北经济由农业向农业与畜牧业双生共生的局面转变, 但历史上多次有组织的农业移民的到来则使陕北文化始终保持着农耕文化特色。几百年的交通封闭与文化封闭又延缓了现代工业文明的步伐, 从而使陕北保存了原生形态的农耕文明, 以农业经济为主、农牧并重, 聚族而居, 家族文化代代相传。陕北民俗体育起源于早期生产和生活之中,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起源于采集和狩猎活动。

采集和狩猎是人类主要的生产活动, 在长期从事这些众多的身体技术动作过程中, 原始体育的雏形———狩猎与舞蹈, 作为表达原始生产活动的一种形式, 逐渐衍变形成体育项目。陕北黄龙县的猎鼓就是狩猎活动的一种积淀形式, 人们在跳跃击鼓中, 头戴兽面, 身穿猎装, 狂野奔放, 传承至今。

2. 起源于农牧生产劳动。

随着农田劳动的出现, 人们不必终日为果腹充饥而追逐禽兽, 祭祀求神的风俗便日渐丰富并形成传统习惯, 并向表演形式靠拢了一步。人们在劳动过程中, 或是为了期盼劳动的收获, 或是在劳动收获之后, 为助长、为期望、为收获而祭祀欢庆, 创造了农牧性祭祀娱乐和游戏活动。这些活动都表明农牧劳动为体育的形成提供了素材与源泉。

3.起源于宗教活动。陕北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的思想深处存在一种“神”的信仰意识, 认为万物皆由神灵主宰安排, 从而出现“命运说”的意识。特别是“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的思想, 长期扎根在人们的心灵深处, 产生对神灵的顶礼膜拜, 祈求神灵护佑、四季平安、消灾免难、富贵荣华的一种理想追求和企盼。由于民间往往存在着道、佛、儒不分的现象, 形成了万物皆有神, 有神必敬的一种泛神论信仰意识。宗教活动形成了陕北地区鲜明的民俗事象, 并逐渐形成了民俗民间体育的基本雏形。

4.起源于战争。竞技项目的形成, 大多与军事训练有关。随着历史的发展, 由于发展程度不同, 生产力水平相差较大, 一些较为先进的氏族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 掠夺他族的人口、财产、生存空间来充实、强大自身。而其他氏族为了防范外来侵略, 保护族人利益, 开展自卫自救, 从而发生了战争。陕北安塞、志丹等地的“腰鼓”、洛川的“蹩鼓”、黄陵的“抬鼓”等由于地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隘, 这些民间舞蹈的姿式多体现为一种军阵乐舞。

陕北民俗体育文化的特征

1.地域性

居住分布的差异, 形成不同的社会习惯, 相同的民俗体育事象在不同的地域会呈现出各自的地域特色。陕北因多民族居住的地域, 形成不同文化习俗的交融, 使民俗体育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陕北秧歌因为地域的不同在活动形式上有很大的差别, 如秧歌活动就有洛川老秧歌、延川大秧歌、黄陵老秧歌、绥德秧歌等不同表现风格。

2.变异性

民俗文化的生活性和传承性方式决定了它内在的生存随时包含着可变的因素, 并不失时机地适应周围环境以作出相应的变化和改动。变异是民俗传承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是民俗活力的源泉。变异性社会的不断发展, 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 使得民俗事象在传承过程中发生变异。民俗传承的变异是绝对的, 并且适应大众的需求、与时俱进的良性变异才是民俗文化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正确途径。20世纪4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建立根据地, 积极推进新文化运动, 使秧歌活动得到了一次艺术的提升。这种变异性带来的结果是秧歌活动很快在后来的全国解放的过程中, 迅速得到传播, 推动了秧歌的发展。

3. 狂欢精神

陕北属于高原沟壑型地貌, 居住地依山而建分布散乱, 交通不便, 极大地制约着人们的社会交往。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的恶劣、农耕生产与放牧相结合的繁重劳作方式, 使人们对美好生活有着更深的热爱和强烈的企盼。人们在寻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 对物质以外的精神生活也同样有着渴望与追求, 那些通过身体的活动带来的心里愉悦, 实现着人们个性的觉醒和张扬。而这种特殊环境所造就的压抑的情绪一旦释放, 所表现出的程度显得尤为突出和强烈。陕北人骠悍的性格, 内心对生活的热爱和真挚的感情一旦有了宣泄的时机, 便以原始的强烈和古朴迸发出来, 形成具有浓郁陕北特色的文化特征, 即以身体活动的释放, 获取最大的心理满足。体育活动是人释放自我、寻求愉悦的最直接途径, 陕北民俗民间体育多以人内心的狂热、人身体的活动和场景氛围的火热呈现出强烈的地域特征, 即“闹”性的展现。在陕北民间“鼓”的项目特别多, 如秧歌、腰鼓、花鼓、斗鼓、蹩鼓、抬鼓、胸鼓等, 这些项目的传承都是适应了当地人的爱热闹的需要而保留发展下来的。

4. 鲜明的季节性

陕北民间体育活动的开展多与时令季节有关。陕北地处黄土高原, 四季分明、风沙多、温差大。不同的民俗民间项目在陕北有着很鲜明的季节特点。这与陕北的气候与自然环境和农业、牧业的活动的规律、人们的生活规律、劳动习俗有密切的联系。陕北处于亚热带寒冷地区, 冬季气温低, 持续时间长, 从秋收到春播这一时期, 作为劳动生产和牧业活动基本处于农业与牧业的休整期, 准备和调整时期, 人们一年的辛苦劳作在获得丰收的同时成为休息的重要阶段, 同时, 在这一阶段, 以春节为代表的重要节气都集中在这个时期, 人们在充裕的时间和心情以及期盼的心理需求共同推动下, 对节令活动就更加重视。所以身心的调适与舒展就有了迫切的自身要求。同时陕北分明的四季变化与大的温差变化, 约束影响着活动的开展和进行, 形成了与季节性同步发生的活动规律。如腰鼓秧歌运动量大的活动, 就发生在冬春季, 主要是人们在春节正月的狂欢活动;风筝活动只在风力适中的春季正月进行。

5. 多元文化性

陕北年节习俗的形成, 有着多种文化因素。其中, 受游牧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尤为明显, 节俗中的戎狄文化因素较为浓重。荡秋千的习俗全国各地许多民族都有, 但陕北的秋千有着自身的特色。陕北各地戏秋千, 多在清明节前后举行, 一般寒食节时就开始, 除各家搞小型的秋千外, 各村还要搭建大型秋千。戏秋千主要是年轻女子和儿童的游戏, 据说可使眼窝明亮。从有关记载来看, 这种山戎之戏, 在陕北高原流传了两千年之久, 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

6.崇武尚勇风尚

陕北长期以来是一种游牧民族活动的地区。他们雄强骠悍, 崇尚武勇, 娴于弓马骑射。《日知录》谓“楼烦乃赵西北边之国, 其人强悍习射。”在融入当地农耕民族后, 其骠悍的民族气质仍对陕北风尚发生深刻影响。陕北人崇武尚勇的骠悍气质, 在民间活动中表现得非常浓烈, 举世闻名的安塞腰鼓和洛川蹩鼓, 就突出表现着刚劲粗犷和气势磅礴。

7. 观赏性

民俗体育在其活动过程中还具有浓厚的观赏性特征。人们在参加或观赏民俗体育活动时, 从民俗体育的内涵中体验了美的情绪, 人们通过感官把这些富有情趣的民俗体育活动的声、色、形、象诸要素结合而构成了形式优美的审美价值, 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陕北秧歌舞的动态是“扭”, 扭时, 以腰为轴, 腰是动作的启动点。一般为一拍子扭动一次, 清晰地呈现出人的身体在扭动中的曲线美。其动作是腰在承上启下时自然散发出的一种“扭”的动律, 给人以视觉美享受。

陕北民俗体育多以宗教祭祀的事象延续发生的变异得以产生和传播, 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人的性格特征, 深厚的文化背景是其形成的本质基础。农耕与游牧文化的融合, 形成了陕北民俗体育中豪放的狂欢精神、四季的高温差形成了四季特征鲜明的季节性、历史的多元文化交融形成了其多元文化的特征等等。

参考文献

[1]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M].湖南:民族出版社, 2004:8.

[2]安塞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塞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2.

[3]柯玲, 邵荣.中国民间体育的文化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30 (6) .

[4]曾于久, 刘星亮.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1.

[5]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

皖南民俗体育调查研究 第5篇

【关键词】河洛文化;民俗体育;可持续发展

A 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lk Sports Tourism in Heluo Region

YUN Lin-sen1, LAI Hong-sheng2

(1. Sports College, Luoyang Normal College, Luoyang 471022, Henan, 2.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

【Abstract】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eatures of folk sports culture in Heluo region (the area around the intersection of Yellow River and Luo Shui River), 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view,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the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udies on the folk sports tourism in this region, hoping to offer some hints on the quick and sound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in the region.

【Key words】local culture of Heluo region, folk sports, sports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闲暇时间日益增多,旅游业得以蓬勃发展。体育旅游作为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专项旅游,正成为继生态旅游之后旅游新热点〔1〕。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精彩纷呈、绚丽多彩。作为河洛地区核心城市的洛阳,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起,历史上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500多年,悠久的历史留给洛阳光彩夺目的文化遗产和取之不尽的旅游资源〔2〕。洛阳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又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旅游业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的今天,正在向全国旅游名城和国际旅游名城的目标迈进。河洛地区拥有大量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民间民俗体育活动项目,开发具有民间民俗体育活动的旅游资源对于洛阳的地方旅游业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使河洛民俗体育项目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1可持续发展概念及内涵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概念的提出是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这次大会云集了全球的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共同界定人类在缔造一个健康和富有生机的环境上所享有的权利。此后,各国界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概念已有几百个,涵盖范围包括国际、区域、地方及特定界别的层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的《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指出,“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1981年,美国布朗(LesterR?郾Brown)出版《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和开发再生能源来实现可持续发展。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992年6月,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文件。随后,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

因此,从以上概念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发展与持续性,发展是前提,是基础,持续性是关键,没有发展,也就没有必要去讨论是否可持续了;没有持续性,发展就行将终止〔3〕。发展亦应理解为两方面:首先,它至少应含有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因此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其次,发展作为一个国家或区域内部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必经过程,它以所有人的利益增进为标准,以追求社会全面进步为最终目标。持续性也有两方面意思:首先,自然资源的存量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这种物质上的稀缺性和在经济上的稀缺性相结合,共同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条件。其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当代人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利益,而且应该重视后代的人的利益,即要兼顾各代人的利益,要为后代发展留有余地。

2河洛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特性

2?郾1文化团块性

河洛地区民间体育活动像一个文化意识团块,把竞技、娱乐、戏曲融为一体,从活动中还可以抽取出许多现代文艺的因子〔4〕。民俗活动裹夹在民间体育当中。将民俗心理、民俗精神、民族特色代代相传。许多历代相延的节日风俗中的传统活动内容在沿传中,劳动人民不断加工、提高,使之更具有科学性、娱乐性、趣味性。如放风筝(也叫纸鸢)这个大江南北都曾十分流行的民间体育活动,人们在放飞风筝的同时,也是在放飞希望,“好风凭借力,送我到碧宵”。风筝的起源一种说法是战争的信号,一说是与把晦气放走有关。再如龙舟竞渡,原先不一定和屈原有关。龙舟形似独木舟,后来继续发展,生产性实用性引退,娱乐性、观赏性越来越强。还有不少民间体育活动后来干脆发展成为地方戏。只要我们潜心挖掘,河洛地区民间体育的文化意识团块性或曰文化凝练性、黏附性是很强的。

2?郾2天人合一性

河洛地区民间体育由于和生产劳动生存活动密切相关,所以留下了浓重的注重向自然学习和重模仿以求实用的特征。在活动方式上,民间体育多模仿动物动作,如五禽戏、大雁功以及各类仿生武术等等。这一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善于直观的思维方式有密切的关系〔5〕。取法自然,强身健体,方法简易自然。不少民间体育活动至今流传不衰,除了其本身所具有的作用外,方法简便,简单易行,不受场地、设备、人数和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等,也是其历代相传不绝的一个原因。这既是天人合一整体思想的实际运用,更是人的主动性的集中体现。同时,许多民间体育活动,由于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就产生强大的生命力,源远流长的武术活动,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2?郾3区域性

有道是: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由于我国民族甚多,居住地域辽阔,各民族所处的环境、社会历史条件、基本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不同,因而各种文化特质也就千差万别。河洛地区民间体育的丰富多彩性是和我国的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特征相连的。由于各地区各种条件和民众生活习俗的不同,所创造的体育活动也形式各异,丰富多彩。

2?郾4表演趣味性

一项民间体育活动的流行,风俗性很强。近几年在街头巷尾悄悄出现了一种集体健身活动。街头巷尾,只要有一块相对空旷的地方,忙完了一天家务的中老年妇女,就会呼朋引伴,扭起秧歌,舞起团扇,打起腰鼓,转起呼啦圈,伴着“我心飞翔哦来哦来哦来”欢快的节奏,本身就成为新时期街头一道迷人的风景。从未登台演出过的家庭主妇们在众多围观者面前大大方方地翩翩起舞,引得一些老头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她们的行列。秧歌,这种起源于先民庆祝丰收时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的舞蹈,在今天还普遍流行,并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其主要原因与它的健身价值、表演性、艺术性是分不开的,同时它又能表达今天劳动人民的幸福美满心情。

2?郾5民间规约性

河洛地区发达的民间体育文化的组织特点是民间规约性很强。正如乡规民约有时能起到比行政法规更为显著的效果一样,民间体育组织的一些规约对保证项目的纯粹性、延续性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同时,许多民间体育行当的家规门规严酷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并带有一定的门派性、保守性,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间体育的发展和创新。能兼收并蓄,吸纳英华者,最终成为影响巨大的民间体育流派。中国许多民间武术组织就是因此得以发扬光大的。如精武体育会是我国建立较早、规模较大、影响较广的以武术为主的综合性群众体育组织。

民间规约性还是中国民间体育的品格特征。它既约定了民间体育的游戏规则,也有着严格的人格品行的要求。所以这些规约也是中国民间体育文化特性的一个组成部分。

3河洛地区民俗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20世纪90年代,国家在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时,将体育划入第三产业,体育旅游就成了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第三产业。体育消费和旅游消费都是较高层次的消费活动,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6〕,必将成为扩大市场需求,并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兴行业,其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由于河洛地区具有天然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在体育旅游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发展空间。首先,从地理条件来讲,河洛地区有不少的名山大川,适合于开展各种体育旅游项目,这就给各种体育旅游爱好者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地域选择,为体育旅游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同时,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人们对体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这些也都为河洛民俗体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4河洛民俗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河洛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交通便捷,具备发展旅游业的天然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河洛体育旅游业发展速度较快,然而相对于周边省市而言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就其所拥有的旅游资源区域的综合竞争力来说,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问题是:体育旅游市场主题不成熟;资源开发不力,产品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专业人才匮乏;区域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相对落后〔7〕。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了河洛地区体育旅游业发展对策如下。

4?郾1转变观念,统一发展体育旅游的思想认识

当地政府应组织专家对体育旅游业的资源状况、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类型与发展对策进行系统调查研究,以发展的态度科学制定河洛民俗体育旅游发展规划,并对体育旅游给予相应政策法规扶持,在思想上统一认识。

4?郾2整合资源,突出特色,开发精品

整合河洛地区旅游资源,利用丰富旅游资源,科学合理地建设经济的体育项目,并将它们列入河南体育旅游推荐景点,实现体育与旅游双赢,可开展登山、徒步、自行车、攀岩、探险、漂流、滑雪等征服自然、享受健康的体育项目。例如誉满天下的少林寺,可以借助其较大的名声来打造少林武术品牌,这样对于发展河南体育旅游也将产生重要的现实意义。

4?郾3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培育体育旅游市场

首先,要加大体育旅游宣传促销力度,通过建立河洛地区体育旅游网,开展电视宣传和广告促销。另外,作为体育旅游的经营者,要树立以人为本、同时兼顾创新的经营理念,大力培育体育旅游市场。

4?郾4加强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首先对现有的体育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同时在当地体育院校增设相关专业,另外,采取旅游企业与职业学校联合培养的方式,旅行社定期对学生进行授课,增强体育旅游人才的综合素质。

4?郾5对河洛地区民俗体育旅游经营进行科学策划

首先,在不同季节安排和提供不同的体育旅游产品。另外,要抓住时机。体育旅游业务多出现在重大国际、国内比赛期间,一旦错过或滞后,体育旅游市场将随之消失。体育旅游空间的选择要尽量远离污染、喧哗的大都市,构建体育运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

5结论

当前河洛地区传统民俗体育的最大困境就是与现实生活世界日渐脱离,因此以人为本的民俗体育旅游,应落脚于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群众日常生活的需求,还应满足于群众文化意识的需求和社群归属感的需要〔8〕,这是河洛地区民俗体育旅游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河洛民俗体育旅游一是需要研究者挖掘民俗体育的文化价值,生活中不能没有意义,而民俗体育的意义就是民众在纯粹的主体兴趣、态度和目标的指引下主观建构的丰富故事。二是调动民间精英艺人从事民俗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有条件的可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要重建民俗体育行为信仰,需要政府和民间精英艺人的合力经营,使传统信仰与继承嫁接;如此民俗体育才能提供文化的认同,民俗体育的丰富性与日常性才能得以发扬,河洛地区的民俗体育旅游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鲁安,杨青春.体育旅游学初探〔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13(4):61-62.

〔2〕高松山,云林森,张文普.河洛文化中民间民俗体育的开发与利用〔J〕.体育文化导刊,2007(10):93-95.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自然辩

证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董宏伟,赵丽光.长江三角洲地区体育旅游产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21(3):8-10.

〔5〕王惠霞,云林森.洛阳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特征分析〔J〕.武术科学,2008,5(3):86-88.

〔6〕刘凤云,董家魁.论生态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5,24(2):25-27.

〔7〕刘凤云.生态体育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1):17-19.

〔8〕陆元兆,朱小丽.民族体育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3):26-28.

北宋开封民俗体育活动传承研究 第6篇

民俗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分支, 其体育文化形态是较为原始的。民俗体育活动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精髓部分, 既是现代体育的基础, 又是现代运动的补充, 产生的时代背景, 注定了它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曲折性和艰难性。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取决于民俗体育活动的兴衰。在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找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方法, 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民俗体育释义

民俗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俗体育是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民间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民俗体育“传统性、继承性、类型性和集体性”的本体属性, 是理解民俗体育活动的关键所在。例如, 风筝这项民俗体育项目, 不仅深受我国人们的喜爱, 而且这项民俗运动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已经为世界各国所接受, 成为了全人类的共有文化。民俗体育是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习惯, 外部表现出集体性、传承性等特点, 这是区别于其他体育活动的主要特征。但是在这项民俗体育项目产生后, 并非一定要依附于这种民俗习惯。换言之, 端午节举行的龙舟比赛属于民俗体育活动, 而在平时举办的龙舟比赛也属于民俗体育活动。概括说就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广大民众在其日常生活和文化空间中所创造并为广大民众所传承的一种集体的、模式化的传统体育活动。

二、开封民俗体育活动的现状

随着时间的推移, 北宋开封民俗体育活动在经过了南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改革开放等历史时期, 逐步发生一些变化, 大部分北宋民俗体育活动被传承下来。作为传统性的体育文化, 民俗体育的传承性包括连续性、蔓延性两个方面。

开封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所传承下来的民俗体育活动更是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时至今日深受大众喜爱的民俗体育活动有:陀螺、盘鼓、空竹、腰鼓、旱船秧歌等。通过观察跟研究这些传承下来的民俗体育活动, 发现娱乐性、健身性、时间的宽松性、现代文化的融合性等特点。开封的节日民俗特点对民俗体育活动的延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庙会与文化节, 有各种各样的民俗体育活动与民俗表演, 不仅将良好的民俗传统继承了下来, 同时让人们对民俗体育活动在民俗节日中的地位有了深刻的了解。

目前在开封市的各个社区里面, 居民自发或者居委会组织各种民俗体育活动, 以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成为开封社区体育活动的一个亮点。这种民间组织的活动对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与推广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并且现在的开封民俗体育活动也有着现代城市的特征, 具备趋新性的特征与商业化表演的特征。这些特征让民俗体育活动以更加丰富的形态呈现于商业性演出中。体现在商场的开业、活动、庆典等时间, 会邀请一些民间自发组织的民俗体育团体进行表演。通过对目前开封市传承下来的民俗体育活动的调查, 这些经过历史长河流传至今的民俗体育活动, 都是符合时代潮流的项目。

三、北宋开封民俗体育活动传承特点研究

以北宋开封城的历史进程为切入点, 研究传承至今的开封民俗体育活动, 结合民俗体育传承的连续性、蔓延性两方面特征, 从而分析出北宋开封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特点。

1. 北宋开封民俗体育活动内容上的传承。

开封民俗体育活动在元、明、清三朝的开展, 传承了北宋时期的繁荣。有关参考文献记载, 强健、尚武的风尚是元朝百姓的生活个性, 到了明清时期习武浪潮更是空前高涨, 武术这一传统民俗体育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就印证了这一点。具有浓郁武术特征的相扑运动在这三朝备受百姓喜爱, 究其原因我们发现,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 清朝是由满族建立, 这两个少数民族都比较尚武, 而明朝的民间摔跤活动则和北宋开封相似, 所以相扑这项民俗体育活动得到了良好的传承, 其传承的完整性也是比较好的。《陶庵梦忆·扬州清明》中有记载, 当时在清明时节民间杂戏众多, 民俗体育活动中有“浪子相扑”。具考证, 《陶庵梦忆·扬州清明》记载的“浪子相扑”与北宋开封的相扑在组织形式和竞赛方法上很相似。通过对明万历年间刊行的《万法全书》的查阅发现, 在明朝时期对于摔跤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 在《万法全书》中就有“柔术”的图形, “千跌张”跌法在《阵纪》、《纪效新书》中也都有记载。现在比较著名的开封“宋都文化节”和“清明文化节”中, 相扑这项民俗体育活动的比赛深受开封市民喜爱, 报名参赛的选手众多, 而且参与者所掌握的相扑运动技能都比较娴熟。除相扑这项活动外, 还有抖空竹这项民俗体育活动, 由于其入手简单、抖法多样、老少皆宜的特点在这三朝也是盛行一时。空竹在北宋时期的开封比较流行, 最开始是以孩子的玩具形式出现, 发展到明朝的时候开始兴起。各种花式表演层出不绝, 可以说空竹在开封民俗体育活动中也是传承比较完整的。

2. 北宋开封民俗体育活动在时间上的传承。

据历史考证北宋以后, 开封城虽然没有当时都城东京的经济繁荣、规模巨大, 但是当时的开封城也是全国屈指可数的都市之一, 文化、经济也是相当繁荣。开封在历史上都是以当今河南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身份出现, 例如在元朝, 中原地区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 省会及路治都设在汴梁路的开封。明朝开朝皇帝朱元璋在明洪武元年 (1368) 三月攻下开封, 将原名汴梁路改为开封府, 开封此后一直是河南的省会, 到了清朝一直得以延续。开封在历史朝代更迭中地位稳定, 对于北宋时期开封民俗体育活动的完整传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由于开封城自北宋后历经元、明、清三朝一直处于都市的状态,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结构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与转移。这些使得原北宋时期开封的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得到了很好的延续, 而且在民俗体育活动的举办时间与地点方面都没有发生太多变化。从时至今日开封城内所举行民俗体育活动的时间仍可以发现这一显著的特点。比如:在开封的禹王台公园每逢农历正月十六的时候, 就会组织大型的庙会活动, 各种民俗表演在庙会上层出不绝, 其中就有很多民俗体育活动项目。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北宋时的砑鼓 (即开封大鼓, 当今称为开封盘鼓) 、舞龙舞狮、踩高跷、抖空竹等。开封政府与市民在重大节日、节会时, 会有一些民俗体育活动比赛, 而且颇具规模。这些活动包括清明文化节期间组织的“盘鼓高跷”、“空竹表演”、“推铁环比赛”、“跤王争霸赛”等诸多具有民俗特征的体育活动, 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这种在节日或节气时进行的民俗体育活动, 都传承了北宋时期举行民俗体育活动的时间特点。

3. 北宋开封民俗体育活动空间上的传承。

从北宋开封民俗体育活动在传承过程中所进行的横向传播观察, 可以深层次认知到北宋开封民俗体育活动在空间方面传承的具体特征。北宋时期作为都城存在的开封城, 当时的开封城政治、经济、文化是全国的中心, 在开封盛行的民俗体育活动也引领当时全国各地的民俗体育活动的发展方向。比如在当时开封城比较盛行的游泳、龙舟竞渡、水秋千等, 即使在北宋后期都城南迁后, 这些水上的民俗体育活动在临安城 (今杭州) 得以继承, 并且更加盛行一时。在《武林旧事·观潮》一书中记载:“其杭人……以大彩旗, 或小清凉伞, 红绿小伞儿, 各系绣色缎子满竿, 伺潮出海门, 百十为群, 执旗泅水上, 以迓子胥弄潮之戏, 或者手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吴儿善泅者数百, 皆披发纹身, 手持十幅大彩旗, 争先鼓勇, 溯迎而上,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腾身百变, 而旗尾略不沾湿, 以此夸能。”通过《武林旧事·观潮》记载不难看出, 民俗体育活动在北宋时期的扩展空间上是广泛的。位于北方城市的开封盛行的水嬉民俗体育活动, 其影响可以延伸到南方的城市, 必须承认民俗体育活动在空间上的传承非常广泛。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 传承于北宋的开封民俗体育活动, 比如抖空竹、陀螺、开封盘鼓等传统民俗项目, 已经被我国乃至世界人民所知晓的民俗体育活动。著名的开封空竹队在全国的比赛中, 多次以炫丽的抖法与花样的优异表现取得比赛好成绩。在我国五十年的国庆时候, 开封的盘鼓作为表演项目之一让全国人民为之鼓舞。

北宋开封民俗体育活动内容、时间、空间上的传承, 既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完成传承至今的很多民俗体育活动, 成为深受现代开封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喜爱的活动, 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需要。了解这些体育活动传承的特点有助于民俗体育活动在传承基础上更进一步向前发展, 并为今后产生于民间的、具有浓郁民俗特征的体育活动传承提供理论参考。

摘要:中国民俗体育活动的兴衰与传承, 直接影响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研究我国民俗体育活动传承的相关问题, 明确民俗体育活动发展的方向, 是我们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北宋开封,民俗体育,传承

参考文献

[1]吕利平.从体育考古看古代民俗体育文化特征[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0 (4) .

[2]李先长.百年来中国民俗体育研究述评与展望[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9 (6) .

[3]陈莉.试论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特征与现实作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6 (3) .

[4]徐琳.论我国民俗体育的地域文化特征与发展[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 (5) .

[5]戴维红, 许红峰.民俗体育研究回眸与展望[J].体育文化导刊, 2008 (9) .

北宋时期的民俗体育活动研究 第7篇

北宋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重要的承前启后的时期, 在经历了盛唐的繁华之后, 宋朝已经逐渐褪去了盛世的光辉, 整个中国社会在这一时期也开始逐渐走向封建社会的尾声, 虽然在元明清时期, 整个社会的发展也一度出现过类似于“康乾盛世”的恢弘局面, 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这些短暂的盛世只是一个社会阶段经济发展兴盛的产物, 真正的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在唐朝以后开始走向没落, 宋朝就是封建社会巅峰时期的延续和残喘, 所以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有着一种交融复杂的特征, 在北宋时期兴盛的民俗体育活动也与唐代有着差异。

所谓民俗, 是指一种民间风俗, 它是一种相对抽象的概念, 笼统地来说就是一种在人民群众中产生的生活文化。民俗是一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 因为民俗与传统往往有着直接的联系, 民俗的内容非常广泛, 涉及例如生产生活、节日、礼仪等多方面。民俗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历朝历代, 民俗体育都是当时社会的重要组织活动, 它往往与一个时代的节日活动相联系, 例如重阳登高、元宵舞龙等活动, 都是在节日活动的氛围下推行开来的活动。这些原本的游戏娱乐活动是民俗体育活动的萌芽或者说雏形。

二、北宋民俗体育活动介绍

北宋时期的民俗体育活动, 继承了唐代类型丰富、参与群体广泛的特点, 兴盛于北宋时期的体育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蹴鞠。

古时蹴鞠, 也就是后世足球运动的雏形。“鞠”是中国古代对于球的称呼, 球类运动是唐朝和北宋时期非常流行和普及的一项运动, “蹴”指的就是用脚踢。这项运动的起源, 传说应该追溯到轩辕黄帝时期, 黄帝将蹴鞠作为一项练兵的项目, 到了后世被演变成一项非常重要的体育活动。北宋时期的蹴鞠活动更是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 不仅仅作为一项社会娱乐项目, 而且开始往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北宋时期出现了专业的蹴鞠运动组织。在古典四大名著《水浒传》中就有对当时蹴鞠运动繁盛的描写, 是当时社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马球与驴球。

北宋时期的球类运动, 除了上文我们介绍的蹴鞠以外, 还有另外两种形式的球类运动, 一种是马球, 一种是驴球。马球在唐朝时即有之, 是一种在马上挥杖击球的运动。唐朝的盛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统治者崇拜雄武之风, 并且在国家一统的局面下与西域各国有着很好的交流来往, 马球本来是西域国家的一种运动, 但是唐太宗在西域的马球运动中看到了通过这项运动对提升骑术, 加强整个军队的战斗力有着很好的效果, 所以开始在唐朝推行此项活动。发展至北宋时期, 这项活动被统治者保留下来, 并且同样从加强战斗防御能力的角度出发, 认为马球运动能够有利于战斗力的提升。北宋时期的马球, 有着很强的阶级特征, 它更多的存在于军队之中, 每年三月设定马球比赛, 并且由皇帝亲自开球, 在文武大臣中分队竞技。

驴球, 是北宋时期另外一种较为重要的球类运动, 驴球与马球一样, 在唐朝已经形成, 唐朝时期有了专门的女子驴球队, 但是这项运动的开展相较于马球而言更为奢华, 在驴鞍和服装的设计上更倾向于装饰和华美, 所以在唐朝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到了北宋时期, 驴球发展为女子体育的一项重要活动, 表演与娱乐效果俱佳。

3. 水秋千。

水秋千是北宋时期一项非常重要的娱乐体育活动, 它主要流行于以开封为代表的水流充沛地区, 开封是当时各项民俗活动最为重要的一个胜地, 这与其作为北宋的都城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水上秋千, 顾名思义它应该是在陆地秋千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 参加这项活动的人必须水性好并且有挑战精神, 因为水秋千与陆地秋千最大的差异就是它需要结合秋千和跳水两项运动, 无论是参与者还是观赏者, 都是一项非常具有刺激性的运动。正是因为这项运动的精彩性, 它在北宋时期受喜爱的程度也非同一般。据《东京梦华录》卷七《驾幸临水殿观争标锡宴》记载:“有两画船, 上立秋千, 船尾百戏人上竿, 左右军院虞候监教, 鼓笛相和。又一人上蹴秋, 将平架, 筋斗掷身入水, 谓之水秋千。”这就描写了当时水秋千运动的盛况, 不仅参与者有精彩的表演, 而且围观的群众情绪激昂, 有鼓笛生在旁造势, 整个场面可谓是热闹非凡。

4. 竞渡与争标。

唐朝流行的龙舟竞渡运动在北宋时期同样被保留下来, 除了原有的竞渡模式以外, 北宋时期的竞渡运动与马球一样, 有了浓重的军事色彩, 在史料的记载中, 北宋曾多次举行大规模的水上检阅活动, 其主要目的就是来检验水上作战的能力。除了竞渡以外, 但是水战的另外一个方式就是竞标, 主要以人泅渡多的标的为胜负判断。淳化三年三月那一次, “掷银瓯于波间, 令人泅波取之”。岸边还有教坊奏乐, 场面极为热闹。“岸上都人纵观者万计, 帝 (太宗) 顾视高年皓首者, 赐白金器皿。”这也记述了当时水上运动项目的盛况。

5. 水球。

北宋时期民俗运动的两大兴盛之处, 一是球类运动, 一是水上运动, 二者结合产生的另一项运动就是水球。水球与陆地上进行蹴鞠的球大同小异, 但是游戏和比赛的方式有所差别。水球的运动规则就是参与者在水中轮流抛掷, 以抛掷距离的远近来判断比赛的输赢。水球运动对于场所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北宋时期主要在金明池等水上场所进行。

三、北宋民俗体育活动的特征分析

1. 独特性。

北宋体育活动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独特性, 这种独特其中包含着奇特、稀有的色彩。在上文我们已经介绍的几项球类运动中, 体现了这种独特性的有驴球和水秋千。在宋代以后, 女子驴球这项体育活动便再无踪迹, 并且纵览世界体育历史, 这项体育活动的存在除了宋朝以外也绝无仅有。另一项比较独特的运动就是在北宋开封盛行的水秋千运动, 秋千作为一项体育活动延续到后世, 历朝历代都有发展, 但是水秋千这项运动, 在北宋被热烈推崇以后, 却难以在之后的历史记录中追寻到它的踪迹。所以, 这种仅仅存在于北宋时期的体育活动, 有着很强的独特性。

2. 体育活动的民间性。

北宋时期的体育活动, 有着很强的民间特色, 以北宋最为盛行的蹴鞠活动为例, 这项运动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初期的发展, 在北宋时期发展到顶峰。虽然蹴鞠活动也被认为是一种训练军士体能、提高战斗力的重要方法, 但是这项运动却并不局限于军队内部, 从当时的历史著作来看, 这项运动最为兴盛的还是在民间。蹴鞠在北宋时期已经不仅仅是一项观赏性娱乐活动, 在民间出现了一些专门的比赛组织和商业组织, 这种专业化组织的出现是当时民间体育发展到一个较为成熟阶段的体现。当然, 除了专业组织以外, 即使在寻常巷陌, 也能够见到蹴鞠活动的身影, 其普及程度尤甚。除了蹴鞠以外, 马球、驴球、水秋千也都是民众参与性极高的运动项目, 特别是驴球, 这是当时女子体育运动的重要项目, 这项运动的兴盛, 也表明在唐朝形成的女子参与体育运动的风气被继续延续和保存, 这也是当时社会民俗体育活动开放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另外, 水秋千、争标和水球等也逐渐成为大众所观赏并参与的体育活动。当时, 体育活动项目在民间普及的程度也是历史上少见的。

3. 体育运动的节令特征。

封建社会体育运动的发展, 与社会节令、节日有着密切的关联, 这种具有号召力和鼓舞性的活动往往被用来增添节日的气氛, 所以体育活动具有节令特征是封建社会比较普遍的现象。从节令的延续发展来看, 北宋时期的节令与体育活动和唐代有诸多相似的地方, 例如在元宵节, 体育项目主要有“击丸、蹴鞠、踏索上竿”, 还有“苏十、孟宣筑球”的精彩表演。“筑球”是宋代单球门蹴鞠的别称, 苏十、孟宣两人是开封著名的足球艺人, 他们踢弄玩耍, 以个人技巧吸引看客。到了清明时节, 就会有各种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在“浴佛节”, 或称“灌佛口”, 北宋文人墨客相约四处观赏美景, 并以匍棋、投壶等体育活动来消遣娱乐, 互相切磋技艺。初伏日, 北宋各种行会纷纷组织马球等活动, 以锻炼身体。此外, 开封府还在街市搭建露台, 设乐棚, 开展各种文体活动, 其中体育内容有“上竿、趣弄 (蹴鞠别称) 、跳索、相扑、斗鸡、乔相扑”等。北宋时期不同的节令日会有不同的体育活动, 内容丰富, 精彩纷呈。

4. 体育活动的继承与创新。

北宋时期的体育活动, 除了一些项目极具独特性以外, 在一些传统项目上有继承也有创新。以北宋时期的赛龙舟为例, 在唐朝以前, 赛龙舟这项活动一般是在端午节举行, 但是在北宋, 虽然依旧有赛龙舟这项活动, 但是无论是时间还是形式上都发生了变化。从时间来看, 北宋时期的赛龙舟时间提前到清明节时分, 不再局限于端午竞渡, 而且, 赛龙舟的方法也有所变化, 开始从竞渡发展成“争标”, 赛龙舟的奖品被别出心裁地悬挂在标竿上。北宋时期的赛龙舟, 有着更强的娱乐表演性, 而并非声势浩大的竞赛氛围, 演变成一种集祭神和娱乐为一体的节俗体育。宋代的“抢金鸡”从唐代“缘竿技”发展而来, 但与前代不同的是, 宋代“抢金鸡”是多人比速度的缘竿, 增加了节目的观赏性。由此可见, 北宋时期的许多传统体育活动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相比唐朝的竞赛氛围, 更倾向于娱乐、观赏、体验与休闲。

参考文献

[1]脱脱, 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2]伊永文.行走在宋代的城市[M].北京:中华书局, 2005.

[3]卢竞荣.宋代的水上娱乐活动[J].体育文化导刊, 2002 (2) .

皖南民俗体育调查研究 第8篇

一、舞龙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在我国, 舞龙有着悠久历史, 一般认为它起源于汉代, 盛于唐宋, 虽历经数千年至今仍广为流传生机勃勃。起初舞龙只是一种祈求甘雨的祭祀仪式, 古代的人们以为龙是掌管下雨神兽, 在重要的时节通过舞龙表达崇敬之情, 祈求神龙护佑, 以保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随着社会的进步, 舞龙逐渐由祭祀活动转变成为民间节日庆典中的一项重要娱乐表演活动。

汉代是较早出现完整的关于舞龙记载朝代, 因此认为汉代是舞龙活动产生的显性时期。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求雨篇》中有“春旱求雨……以甲、乙日为大青龙一, 长八丈, 居中央;为小龙七, 各长四丈, 于东方, 皆东乡, 其间相去八尺。……冬, 舞龙六日……以壬、癸日为大黑龙一, 长六丈, 居中央;又为小龙五, 各长三丈, 于北方, 皆北乡, 相间相去六尺。老者六人, 皆斋三日, 衣黑衣而舞之”这样的记载。东汉时期舞龙也出现在一些“百戏”中, 张衡在《西京赋》里有“鱼龙曼延”这样生动的描述。但此时的舞龙还不是一种具有独立表演性质的龙舞。

隋、唐、宋延续了汉代舞龙的本质, 但在形式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舞龙逐步由祭祀转变成为庆典娱乐活动。在隋代舞龙已经发展成为皇家庆典活动之一, 《隋书音乐志》记载:“大业二年, 突厥染千来朝, ……有舍利先来, 戏于场内, ……又有大鲸鱼喷雾翳日, 倏忽化成黄龙, 长七八丈, 耸踊而出, 名曰黄龙变。又以绳系两柱, 相去十丈, 遣二倡女对舞, 绳上相逢, 切肩而过。”唐宋时期随着社会发展, 舞龙逐步形成了独立的表演形式, 而且广泛流传于民间。南宋诗人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有“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 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这样关于人们正月舞龙表演盛况的描述。舞龙活动在元、明、清三个朝代的传播与发展并没有像这之前的朝代那样盛行, 但在形式和类别上有所发展。在晚清和民国时期, 由于多年的战乱, 人们生存都成了问题, 因此舞龙活动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这一时期舞龙活动进入了低谷。

新中国成立以后, 百废待兴, 舞龙活动重新兴起, 尽管在“文革”时期经历了一些波折, 但总的发展是好的。自上世纪80年代末, 随着改革开放全国各地的民间龙舞活动再度活跃起来, 中国舞龙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92年国家制定了《全国舞龙竞赛规则》, 这标志着舞龙已经成为一项正式的体育比赛项目, 在全国农运会、全国体育大会以及一些专项比赛中都有舞龙项目, 舞龙已经被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普及。目前, 国内很多高校也把舞龙当作一项民俗体育纳入体育教学, 还有正式的舞龙比赛;民间也成立了很多舞龙组织和舞龙队, 逢年过节为乡邻表演, 也参加一些舞龙比赛, 有时还是接待国际友人的特别节目。自1995年“中国龙狮运动协会”和“国际舞龙总会”成立之后, 先后有美国、香港、澳门、台北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 这对舞龙的国际化发展意义重大。

二、舞龙运动的主要特点

1. 鲜明的民族特色。

“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这句话很明确地诠释了民族特有元素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特殊性与重要性。龙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民族元素, 世界各地的华人在过年时都会以舞龙表演来庆祝, 舞龙也就成为华夏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活动的主要符号。舞龙运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自唐宋以来中华民族就有正月十五舞龙灯的习俗, 舞龙流传至今在全国各地依然广泛盛行, 目前也是我国流传最为广泛的民俗体育活动。中华民族喜欢舞龙、乐于舞龙, 以舞龙来抒发自己的喜悦之情。今天, 时逢重要的节日和庆典活动我们都可以看见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特点的大型舞龙表演。

2. 高度的组织配合。

舞龙是由多个人按照不同的分工, 根据表演的需要, 相互配合完成既定的动作或套路。一般情况下龙身用竹扎成圆龙状, 节节相连, 外面覆罩着画有龙鳞的不同颜色外罩, 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 首尾相距约有十几米;龙头前有一个人戏珠, 作为引导, 戏珠者两手持竿, 竿顶竖一绣球;舞龙表演时, 绣球前后左右四周摇摆, 龙头作抢球状, 引起龙身游走飞动, 十分壮观。现代舞龙表演的龙身一般较长, 一条龙由十几个人组成, 表演时十几个龙把手随着龙头舞动, 整个龙浑然一体, 巨龙时而上下翻腾、时而左挪右移、时而盘踞成塔, 有时像蛟龙出海、有时似狂龙兴雨, 变幻莫测, 令人瞠目结舌。舞龙表演的全套动作中包含着多个难度动作和多个复杂的衔接, 这需要所有的表演者高度的组织和配合, 龙把手必须经过专业的训练和多次的磨合才能完成。

3. 类型和形式花样繁多。

在我国, 舞龙的种类和形式可谓花样繁多, 千姿百态, 这主要是因为中华民族由多个民族组成, 很多民族对于龙的崇敬有着自己的理解;加之我国地域广阔, 不同地域的人们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制作出形态迥异的龙。在舞龙发展传承的过程中人们又为这项民俗活动注入多种地方和时代元素, 就名称而言“龙舞”、“玩龙”、“龙灯会”、“龙灯”、“耍龙”、“玩龙灯”、“盘龙灯”、“闹龙灯”等都指的是舞龙;就种类而言舞龙包括火龙、草龙、人龙、布龙、筐龙、段龙、竹叶龙、板凳龙、扁担龙、滚地龙、焰火龙等近百种之多。不同地域、民族又舞着不同种类的龙, 如:湖南湘西土家族舞的叫泼水龙、四川济州龙溪一带羌族人喜欢舞麻龙、福建舍族人习惯舞龙头、浙江省盛行舞百叶龙。

三、传承舞龙运动的价值

1. 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龙是华夏先民崇敬的图腾, 是人们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 也是人们思想的一种寄托, 发展到今天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种凝聚。龙自8000年前诞生以来, 一直被中华民族敬仰, 随着朝代的更迭、民族的兴衰, 龙的精神万众传扬。中国舞龙运动伴随着中华民族已经走过五千多年, 已经成为中国龙文化传播最广泛的载体, 它也是我们优秀民族文化的积淀, 这种积淀深入每个炎黄子孙的内心深处。由于舞龙运动特殊的民族气质、广泛流传以及高度的参与性, 舞龙运动具有非常强的民族认同感, 也成为了民族的象征。我们舞龙不仅仅是为了欢庆, 更是为了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发扬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于创新、团结奋进、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每当看到气势磅礴的中国舞龙, 每个中华儿女都会顿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这种自豪感是龙的传人特有的, 这种强烈的民族认同感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精髓。今天, 舞龙运动依然生机勃勃, 对世界各地的华人都有强大感召力和凝聚力, 舞龙已经成为一种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思想寄托。

2. 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龙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 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中国舞龙是龙文化发展传承最为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活动的集中体现。舞龙活动与华夏民族的生活息息相关, 起初人们只是在祭祀活动中以舞龙来祈求风调雨顺, 后来逐渐成为中华民族节日庆典中的重要活动, 它是历代劳动人民信仰、文化的一种寄托和表达。

3000年的舞龙文明史正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层层积淀, 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元素, 是民族文化最为典型的载体。如今, 舞龙已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 正月过年里大江南北到处都能见到精彩的舞龙表演, 海外华人聚居区舞龙活动也随处可见。人们舞龙不仅仅是为了学习和继承民族传统, 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是更为重要的目的。舞龙让人们又一次认识了民族历史传统文化, 领会了民族精神;舞龙表演也成为世界了解、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3. 健身娱乐价值突出。

舞龙运动是一项集武术、舞蹈、民族鼓乐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在我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深受各族人民群众的喜爱。舞龙可以为我们传统节日增添喜庆的气氛, 使我们的佳节更具民族特色, 舞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娱乐方式。舞龙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表演者心肺功能和身体力量, 起到强健身体、增强体质的功能;欣赏舞龙表演可以让人们身心放松, 沉浸于节日的喜庆中。在娱乐方式多元化的今天, 不健康的活动大量存在, 此时更应该大力发展和弘扬舞龙这种传统健康的民俗体育活动。

舞龙活动容易开展, 对场地的要求不高, 男女老少都可以组队参加, 根据龙道具的规格可以是三人合作, 也可以是几十人一起参加。吸引和鼓励广大青少年积极投入到舞龙的训练和表演中, 既可以锻炼身体, 又能优化娱乐方式, 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舞龙运动因为观赏性高、娱乐性强、健身效果明显, 备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现在, 舞龙运动已经成为全民健身活动重点推广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参与舞龙训练和表演的人逐年增加, 更为可喜的是年轻学生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雷军蓉.舞龙运动[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

闽台民俗体育交流与文化认同研究 第9篇

1民俗体育活动的文化价值特征

1 . 1民族性

人类创造文化,文化塑造人类自身。在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制约下,人类难以创造统一模式的文化。鉴于不同模式文化,其又将自身塑造成不同文化特征形式的群体——民族。民俗体育活动的民族性不是指少数民族的活动,而是指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例如,龙舟竞渡,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龙文化现象。在闽台两岸相当普遍,福建近海,江河纵横,龙舟竞渡,古已有之。明弘治黄仲昭的《八闽通志》卷之三“岁时”,就有“闽俗重竞渡”的记载,并附有宋朝时郡守程思孟的《端午观竞渡》诗,可见最迟在宋代,龙舟竞渡就已在闽台蔚然成风。

1 . 2地域性

地域是一个民族长期繁衍生息的空间条件。民俗体育文化及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所处地域的影响。例如,闽台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水域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台湾与福建仅一水之隔,两者在地理位置上属于紧邻关系。两岸的体育项目的不断交流与汇聚,逐渐融合为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象。车鼓阵就是闽台地区最具深厚地方色彩的民俗活动。

1 . 3生产性

民俗体育活动多以生产为基本支点,其文化生产和发展无法脱离技术系统的支持,体育文化生产的源头为生产活动,生产属性又是民俗体育活动的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海上龙舟竞渡使用的龙舟就是人们生产必备的工具,离开了龙舟,生产就无法进行。在闽台地区,龙舟竞渡、打干乐(抽陀螺)等民俗活动深受人们的欢迎与喜爱。

1 . 4娱乐性

娱乐是体育起源的一主要要素,它渐成为民俗体育发展的动力。民俗体育文化着重于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满足,多以自娱自乐、游戏的方式出现,其正是民俗体育的具体表现形式。例如, 福建的“宋江阵”历史悠久,广泛流传于闽南地区,是福建泉漳一带自卫队的阵式。后来,福建一带的士兵随郑成功进入台湾,宋江阵也因此步入台湾。目前,闽台两岸的宋江阵大多用于民间传统节日等庆典活动。

1 . 5传承性

传承性决定一种文化长久存在的重要指标,台湾民俗活动大都与闽浙一代相似,换言之多数从祖国大陆传承而来。其中最具代表性为民俗体育活动,如赛龙舟、宋江阵等,深受台湾同胞的喜爱。不难发现,该部分民俗体育活动赋予了深刻的民族烙印,是闽台同胞的文化根基,对唤起民族认同、增加民族凝聚力起着关键性作用。

民俗体育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创造,从文化学的角度剖析民俗体育活动的特性,对我们深层的理解民俗体育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2闽台民俗体育活动的文化诠释

2 . 1本体存在: 民俗体育活动本体文化价值

关于对民俗体育活动本体文化的解释,首要明确何为本体。关于本体论的最早研究,是源于古希腊时期的米利都学派。希腊早期哲学家就致力于探索组成万有的最基本元素——“本原”或“始基”。对于世界“本原”的研究即成为本体论的先声。本体论研究的焦点是客观存在本身的价值与意义何在问题,因此,民俗体育活动的本体文化首要关注的就是本体文化的存在,即“事实是何”与“何以存在”问题。概而言之,本体论的研究对于搞清民俗体育活动的本体文化至关重要,同时也为体育文化的价值研究提供独具、新颖的研究视角。

纵观闽台两岸民俗活动,不难发现两岸的活动大都起源于娱神慰神的原生态身体活动,隐射出该过程是闽台民俗体育逐渐形成和定性时期。各种身体活动所反映的不但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色彩日趋突显。民俗体育活动的功能逐渐向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发展。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与当地的文化、习俗耦合,如“迎妈祖”“迎保生大帝”等。

就闽台两岸的民俗体育活动而言其本体文化就是以东方的核心价值体系为依据,表现形式就是庞大的民间体育组织。闽台两岸在社会发展与历史演变中孕育了具有东方特色的体育实践,并作为实践主体展开了对民俗体育活动的约束与监督。辩证审视,发现闽台民俗体育沉淀于闽台的民俗文化之中,民俗文化寄宿在民俗活动之上。民俗活动不但是民族的物质、精神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在客观上发挥与维系着闽台血浓于水的感情桥梁和纽带,更是逐步内化为文化与民族认同的象征。

2 . 2外缘凸显: 民俗体育活动的商业文化价值

2006年,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视察福建时明确指出:妈祖是台湾民众的精神寄托,福建应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在促进两岸交流中发挥更好的作用。2008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发布《关于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体育事业发展的批复的通知》,明确今后将从资金、政策等方面扶持海西体育事业。201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把妈祖民俗体育文化作为加快发展福建省体育产业的11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实施意见》闽政 [2011]19号)。鉴于宏观层面的大力支持,对于民俗体育活动的商业文化价值的研究,“妈祖”民俗体育产业自然成为研究范式。闽台应充分利用妈祖文化优势,尤以闽台两岸交流的窗口的福建,应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立足于打造妈祖民俗体育产品,服务于闽台的体育事业,满足闽台民众的民俗体育文化需求。

民俗体育文化在活动的各个方面表现淋漓尽致,活动与文化的关系到底如何,还需我们采取辩证的观点对其进一步审视。

3闽台民俗体育活动文化认同基础

3 . 1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的社会基础

福建与台湾两岸仅相隔一湾海峡,翻阅历史发现,台湾自古属于中国,曾是福建省的一部分。最早记载的这一史实是在的是中国最早的史书之一《尚书·禹贡篇》中。九州中的扬州管辖范围北至淮河,东面至海。书中的“岛夷卉服”,岛夷就是指台湾。因此,台湾与福建具有深厚的渊源。

瑞典著名地理学家哈盖斯特朗的文化扩散理论,指出文化扩散有两种类型: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闽台两地的文化传播形式正是迁移扩散的真实写照,同时囊括扩展扩散的传播形态。福建与台湾大都是以中原南迁徙的移民为主体而建构起来的社会。文化传播史伴随着移民的迁徙发展,进而说明台湾的文化与福建省几乎如出一辙。

3 . 2民俗体育文化认同的文化基础

关于文化认同,有学者指出,文化认同不外乎是指个体对所属文化或文化群体所内化且阐述归属感,进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过程。社会价值规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均属于文化认同的范畴。体育文化认同是隶属于社会文化价值,同理也是文化认同的一部分。具有文化认同群体的显著性标志就是彼此间形成共同的文化内涵。文化认同是维系社会群体、团体或组织的一种天然纽带,是民族认同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同时也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石。闽台两地的民俗体育项目大同小异,主要涵盖:舞龙舞狮、龙舟竞渡、宋江阵、跳鼓、打陀螺、踢毽等民俗内容。

就民俗体育活动与文化的关系而言,民俗活动是民俗文化的载体。民俗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是总是贯穿于民俗体育活动,民俗文化作为风向标,指引着民俗活动的开展。民俗活动是民俗文化主要的传播形式与手段,在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因此,民俗文化与民族活动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4结语

文化认同是两岸统一的前提,民俗体育文化与民俗活动相影随,且以两地的五缘为基础保障。实际上,每种文化都是寄宿在社会实践活动之上,且与社会生活和生产方式相结合的一种特殊态势。

皖南民俗体育调查研究 第10篇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民俗体育地域分布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C-0030-02

广西区域内拥有11个世居少数民族,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少数民族分布在从海岸到山区到平原之间,相应的生产方式主要有渔猎、农耕和牧猎。少数民族分布地区占全区总面积的60%以上,人数占全区总人口的38%左右,呈“大分散,小聚集”的分布情况。本文从广西少数民族的地域分布、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特征、各少数民族民俗体育的特征进行调查分析,探索广西少数民族民俗体育地域分布特征,为广西少数民族民俗体育的传承及旅游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一、广西各少数民族的地域分布及主要的民俗体育项目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是我国居住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之一。现居住着壮、瑶、苗、侗、彝、仫佬、仡佬、京、毛南、水、回等11个世居少数民族。全区总面积为23.6万平方公里,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约占60%,且分布比较广。根据广西民俗体育资源的不同特色,可划分为五个资源区(见表1)。

表1广西各少数民族的地域分布及其主要的民俗体育项目

资源区代表城市主要的少数民族主要的民俗体育项目

桂北区桂林壮、瑶、侗、苗、回多耶、芦笙踩堂、跳竹杠、抛绣球、打扁担、舞龙、舞狮、板鞋竞技、抢花炮

柳州壮、瑶、仡佬、苗、侗抢花炮、抛绣球、板鞋竞技、过火链、舞春牛、同填、跳芦笙、爬坡杆、拉鼓、上刀山

桂南区南宁壮、瑶、苗抢花炮、抛绣球、板鞋竞技、跳芦笙、师公舞、舞春牛、打铜鼓、打扁担

北海、

防城港壮、京跳竹杠、顶杠、高脚马、同顶、踢毽球

桂中区来宾瑶、壮抢花炮、抛绣球、板鞋竞技、跳芦笙、长鼓舞、盘王舞

桂东区梧州壮、瑶、回盘王五旗兵、打铜鼓、抛绣球、师公舞、舞春牛、过火海、拉长鼓

桂西区百色壮、瑶、仡佬、回、苗、彝抢花炮、抛绣球、板鞋竞技、牛头戏、打秋千、打磨秋

河池市壮、瑶、仫佬、毛南、水族板鞋舞、打铜鼓、抢花炮、赛马、板鞋竞技、抛绣球、打扁担、爬坡杆、长鼓舞、跳芦笙、同顶、大象拔河

二、广西少数民族民俗体育项目的地域分布特征

广西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是各民族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世代相传下来。广西区域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山水与湿润的气候成为了广西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物场,广西各民族一切生产、生活的创造都以此出发,形成带有地域特征的民俗体育文化。

(一)桂北地区传统民俗体育项目主要以娱乐及表演类为主。桂北地区是一个颇具浓郁民俗风情气氛的地区。颤皮岩古人类遗址、白莲洞人遗址、兴安灵渠、靖江王城、王陵、摩崖石刻、造像、恭城文庙、武庙、周渭祠、湖南会馆、全州湘山寺等民俗历史特色资源,昭示着该区深厚的文化内涵。喀斯特地貌使得该地区形成“无山不洞,无洞不奇”的自然景观,独特的文化内涵及丰富的风景旅游资源给桂北地区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娱乐表演类的传统民俗体育就成了当地人接待游客的最佳方式。例如,抛绣球、打扁担、上刀山等传统民俗体育项目在当地极受欢迎,成为了桂北地区民俗体育项目的一大特色。

(二)桂南地区传统民俗体育项目主要以竞技类为主。南宁市是广西的首府也是桂南地区传统体育项目特征的集中体现。“八五”期间,随着国家最大的扶贫工程——南昆铁路的建设及党中央明确了广西是大西南的出海口之后,广西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泛北部湾经济走廊的开发和东盟十国的相互经济合作使得广西的经济得到全面的发展,尤其是桂南地区的交通、经济、文化都高于其他几个地区。随着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兴起,竞技类传统民俗体育在桂南地区得到很好的发展。例如,广西壮族的赛龙舟、侗族的抢花炮均列入了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三)桂中地区传统民俗体育项目主要以娱乐、表演及祭祀为主。桂中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重要枢纽。来宾市地处桂中腹地,素有“广西煤都”、“中国糖都”、“世界瑶都”、“盘古文化之都”等美称。桂中土地辽阔,气候温和,北回归线横穿过境,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民族民俗风情浓郁。有美丽神奇的金秀圣堂山风景区,有被誉为中南第一泉的象州温泉,有被誉为世界罕见峡谷风光的武宣百崖大峡谷。近年来,随着桂中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壮族“三月三”、瑶族“盘王节”等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民族节日吸引了不少游客。

(四)桂西地区传统民俗体育项目主要以祭祀、庆丰收为主。桂西地区由于背靠云贵高原,地理环境主要是山多地少。交通比较差,居民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百色是我国的有色金属之乡,红水河的丰富水资源也是一大特色。有色金属和水电联合带动着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但人居GDP普遍只有2000元/年。由于仡佬族、仫佬族等少数民族喜居高山地带,因此桂西地区是几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随着文化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桂西地区传统体育项目主要以祭祀、庆丰收为主。例如,板鞋舞、抢花炮、板鞋竞技、抛绣球、打铜鼓、打扁担、长鼓舞、爬坡杆、跳芦笙、赛马、同顶、大象拔河等。

(五)桂东地区传统民俗体育项目主要以瑶族、壮族共有项目为主。桂东地区自古至今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最早从秦朝开始,秦王朝派遣号称“五十万”的军卒、贾人、逋逃者到岭南与百越人杂居,这些人绝大多数留在了桂东地区,及至汉朝统一岭南,拆秦三郡地为九郡,其中桂东的苍梧也在其中。中原地区人民的不断迁入,也带来了中原的文化,居住在桂东地区的少数民族很早就开始了与汉民互通有无,友好往来,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自此烙上了汉族的色彩。桂东地区与广东毗邻,是两广交界地带,由于地理位置的靠近,商贸发达的广东对桂东丰富的农林资源有很大的需求,经济上的往来进一步促进了汉文化对桂东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如今,秉承着这一地理优势,桂东地区的少数民族越加显现出开放的姿态。梧州自古就凭借着西江水运航道,积极发展临港工业和物流产业,如今再加上铁路的全线开通,对外交流更加频繁。所以从历史、地理、经济方面的优势看,桂东是整个广西汉文化影响最深的地区。主要居住的少数民族有壮、瑶、回三个民族。三个民族相互影响渗透,构成了传统体育项目的相互融合。主要的传统民俗体育项目有抛绣球、盘王五旗兵、舞春牛、师公舞、打铜鼓、过火海、拉长鼓等。

三、广西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的对策

(一)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开展区域合作。要以民俗体育旅游为主线,针对桂西旅游业发展比较落后的情况,适当增加投入,在发展桂北、桂南的基础上,为桂西、桂东民俗体育旅游业的发展积累经验,培训人才,逐步改善旅游服务基础设施,为发展民俗体育旅游创造条件,以旅游业发达的桂北、桂南地区带动比较落后的桂西、桂东地区,最终形成区域合作联动机制。

(二)大力宣传,扩大广西民俗体育旅游的影响力。虽然广西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长期的相对封闭性,许多旅游资源还不为人知,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成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根据香港旅游协会的统计资料显示,每增加1美元的营销投入,即可增加123 美元的旅游收入。广西要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泛北部湾经济走廊、建设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等机遇,向全国、全世界介绍推广广西民俗体育旅游,扩大广西民俗体育旅游项目的影响力。

endprint

(三)深入挖掘整理,打造民俗体育旅游名牌产品。要将民俗体育旅游与当地民俗、节庆、传统艺术、体育赛事、人文自然景观等紧密结合,加大民俗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整理的力度,体现出广西民俗体育旅游多元化价值。联合各地的特色民俗体育旅游项目,开发出适合市场需求,游客自行参与的主打项目。并严格按照旅游发展要求,加强民俗体育旅游市场培育和制度建设,完全开放市场,做到“资源互用,市场共享”,打造出民俗体育旅游名牌产品。

(四)加大立法保护,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相关立法部门应出台保护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的立法方案或保护条例,这样可以加强人们对保护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还可以鼓励人们去开发潜在的少数民族民俗体育文化资源。通过加大立法制度,让他们自己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保护、传承自己民族民俗体育文化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从而转化为行动上的积极保护、传承。在对民俗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既要注重近期效益,也要考虑远期目标。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形成保护开发一体化。

(五)积极引导民俗体育旅游项目进入高校体育课堂。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要鼓励引导民俗体育旅游项目进入高校,充分利用高校相对规范化的管理、高素质的人才储备、良好的经济基础。民俗体育旅游项目在高校的开展,不但丰富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弥补了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枯燥单一,而且有利于民俗体育旅游项目的传承、开发、管理以及科研化水平,从而促进民俗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广西少数民族民俗体育资源十分丰富,桂北地区民俗体育主要以娱乐及表演类为主,桂南地区民俗体育主要以竞技类为主,桂中地区民俗体育主要以娱乐、表演及祭祀为主,桂西地区民俗体育主要以祭祀、庆丰收为主,桂东地区民俗体育主要以瑶族、壮族共有项目为主。广西应依据各地的少数民族民俗体育资源特色对其进行旅游开发。

【参考文献】

[1]张声震.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52

[2]陈惠娜,彭业仁,凌华,等.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发展与乡村和谐社会构建[J].安徽体育科技,2009(2)

[3]汪明宇.广西桂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自然资源学报, 2002(3)

[4]杨元英,李志清. 全球化背景下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J].体育文化导刊,2006(1)

[5]唐志云,蒋明军.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板鞋竞速走进全国民运会为例[J].百色学院学报,2007(6)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立项项目(SK13LX520)

【作者简介】唐金勇(1979-),男,湖南永州人,硕士,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体育健身与旅游。

(责编卢雯)

皖南民俗体育调查研究 第11篇

1.“三通鼓”活动的形式与表演体系

1.1 活动形式

三通鼓吹打乐作为村落民俗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为民间信仰中庙会表演的重要内容,有着独特的象征符号和体育元素。三通鼓车队通常以大鼓、钟、锣、大钹、小钹、大吹为奏响乐,在演奏形式上可分为“大三通”和“小三通”。“大三通”吹打乐由大钹两对、鼓一面、小钹两对、锣一面、钟一面、号一把、大唢呐两把等乐器组成。“大三通”参与演奏的人数较多,阵容庞大,演奏气势庞大。小三通吹打乐包括钟一面、鼓一面、小钹一对、小唢呐一把。“小三通”参与演奏的人数较少,演奏阵容也较小。

1.2 表演体系

村落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通常是依附于民间传统节日、庆典等文化母体而不断传承下来,三通鼓活动也不例外。德化春美村的“三通鼓”活动是该村每年正月十三“庆上元”活动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最振奋人心及具有象征意义的活动环节。三通鼓演奏形式可分为游行演奏方式和坐着演奏两种。三通鼓演奏以鼓为主,用大鼓指挥,钟、锣等乐器配合同时奏出节奏简单、速度稳定的奏响乐。三通鼓吹打乐以当地的山间小调、南音为主要吹奏曲目,在长期的民间风俗活动当中,尤其是宗族庆典、红白喜事等,在不同的活动当中采用不同的乐曲内容进行演奏。

2.“三通鼓”活动的变迁

现代,三通鼓吹打乐基本上保留了祖上留下的大部分内容和流程,“三通鼓”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村落民俗体育活动,传承人是群体民众。它经历数百年不变,完全得力于民众对它的历史纪念意义和民族文化精神的敬仰。一直以来,中年人、老年人是传承的中坚力量,是老一辈们一代一代相传下来。年轻一代很少有人愿意学习它,因此后继无人的困境就是当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三通鼓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传承人的培养是保护即将失传的民族文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可悲的是,大多民众还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

3.“三通鼓”活动的体育价值

3.1 文化传承价值:

村落传统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村民们集体的智慧和结晶。三通鼓奏乐活动与当地风土文化、民俗信仰活动密切联系,是当地音乐文化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具特征的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宝贵的非物质与口头文化遗产。村落民俗体育是一种经过不断积累下来的文化资源,沉淀了很多文化精髓。

3.2 宗族文化认同价值:

三通鼓这项活动的开展是对历史的一种缅怀,对先辈们所创造的光辉事迹的赞颂,随着历史的进程,逐步形成了一种族群文化记忆和宗族文化认同的符号。因此,每到宗祠活动中都要举行三通鼓活动以此纪念他的这种英雄事迹,也给后人留下了独特的宗族文化认同价值。

3.3 健身价值:

健身性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的共性之一,但是不同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却体现着不同健身价值。民族传统体育强调以健身为主,以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为最终目的。三通鼓是一种集民间鼓乐和游神于一体的民俗体育文化体。客观来说,三通鼓奏乐对参与人员而言有着健身功能。在三通鼓奏乐过程中,通过鼓乐的击打节奏将各种肢体动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变化多端的节奏中,鼓手和乐手们将力量、速度、耐力等糅合于奏乐之中,完成各种不同节奏动作。这种活动对于参与人员的臂力,心肺机能都是很好的锻炼。因此,三通鼓活动对参与人员也起到一定的健身作用。

3.4 观赏娱乐价值:

观赏性和娱乐性是民族传统体育得以衍承的要素之一,民族传统体育包括自娱与娱他两个方面的功能和价值。三通鼓活动持续开展几百年之久,展现了重要的文化内涵及非凡的传承意义。该项目可以一直吸引很多人一起参与,显示了该活动的自娱价值。在三通鼓演奏过程中,有成群结队的村民们围观该活动的繁荣情况,也传递了该项目的欣赏和娱人价值。

4.“三通鼓”活动的传承现状与发展对策

4.1 传承现状:

三通鼓在漫长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主要依靠口传身授或家族式的传授方式得以流传下来。当下,习练三通鼓这门技艺的人员逐渐减少,专门从事这项活动的专业人员寥寥无几。所以,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基本没有人知道三通鼓这项传统民俗体育活动,更不知其流传下来的真正意义,因此懂得敲打三通鼓的人就更少了,导致三通鼓这项民俗体育活动后继乏人。

4.2 发展对策:

传统村落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与时代交融,并寻找新的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民俗体育的文化渊源,才能把最传统的体育精神文化精髓传承下去,否则传承和发展就会成为一种奢求。在当地许多年轻人对三通鼓这项民俗体育活动了解甚少也缺乏鉴赏的兴趣,老一辈传承人的相继离世,导致这种优秀且又有历史代表意义的三通鼓活动就要面临失传。因此,这一代人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好这项民俗体育活动,并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光大。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民间文化活动并运用多种手段大力宣传三通鼓这种要面临失传的传统村落民俗体育活动。利用当地政府部门及宗族里的领头力量,发挥其组织牵头的作用,充分调动各群体、各团队的积极性,形成以上促下的文化活动格局,制定激励政策,开展长期性、经常性的文体自娱自乐活动。

参考文献

[1]徐锡饱,颜美斯.德化县志[M].福州:新华出版社,1992:251-255.

上一篇:小学地方课程下一篇:评估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