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建议范文

2024-07-09

升级建议范文(精选11篇)

升级建议 第1篇

一、方言类新闻节目的危机

1.受众的局限性

方言类新闻节目的收视群体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 节目在中青年收视群体中缺乏号召力。由于方言的局限, 可以拓展的节目形式和空间有限, 使得此类节目在创造了收视奇迹后缺乏后劲,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研究受众的收视变化和争取新的受众源成了制作方的当务之急。如何增强方言节目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是该类节目延长生命力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2.内容的同质化

现存的方言类新闻节目, 大多是民生新闻的方言版, 内容的同质化比较严重。若节目不具有独特的见解, 方言节目就只是流于形式。

二、方言类新闻节目的转机

(一) 方言类新闻节目继续存在的条件

1.“方言文化”在影视作品中大量采用, 并呈现上升的趋势 (见表1)

方言文化本身与独特的地域文化交织在一起, 语言的灵活性和表现力也增加了其幽默的色彩, 容易得到本地受众的认可, 这种小众化的节目形态适合地方台制作。

2. 传播小众化的理论支持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 信息的大量增加, 传播越来越分众化和小众化, 受众的分流严重。许多在上海打工的巴蜀子弟, 最喜欢的是卫星频道播出的《雾都夜话》、《串串香》、《夜生活麻辣烫》等节目。

(二) 方言类新闻节目“升级”建议

1. 不能仅仅是方言转述

看两则新闻。内容都是说一条公交站点窖井无盖, 同样是杭州电视台的节目, 用普通话播报的《明珠新闻》和用杭州话播报的《阿六头说新闻》, 究竟有怎样的区别?《明珠新闻》这样播:“市民们说, 这个没盖的窖井在白天大家注意一点还可避让, 但晚上就更危险了。”《阿六头说新闻》是这样说的:“专门来这里等车子的人说, 白日里光线亮还好一点, 要是到了夜里墨擦铁黑介格会看得出。人又不是猫罗, 晚上头看得出的呀?”很明显, 方言播报的新闻仅仅在词句上有相应的改变, 形象与内涵并没有多大提升。以为换个方言的说法就增加了媒体的宣传效果, 其实是对媒介文化的误解, 语言方式只解决表层问题, 更重要的是方言所要表达的内容。

2. 防止夸张娱乐

方言新闻节目的主持人部分出自当地曲艺艺人, 对内容的演绎、夸张、表演的成分较多, 这确实可以吸引一部分当地的受众, 但要防止夸张娱乐。过于娱乐化会引起受众的反感, 把握不好度就容易损害新闻的严肃性, 受众的年龄层次也不允许将新闻泛娱乐化。

3. 加强贴近性

苏州台的《苏阿姨说新闻》约有80%的节目内容是国际新闻和国内重大新闻, 本地新闻只占约20%, 内容与市井生活相差太远, 难以得到本地受众的认同, 节目收视率不佳就不奇怪了。新闻的贴近性不仅仅是新闻内容的贴近, 更重要的是表达方式的贴近和解读视角的贴近。2005年台风“云娜”侵袭浙江时, 《阿六头说新闻》的主持人阿六头就在节目中拿了一支衣裳叉子, 边做动作边告诉观众“台风来了, 收衣裳了”, 效果非常好。方言类新闻节目应该争取更加自由的表达空间, 对发生在本地的新闻事件进行更加详细、现场、到位的播报。

4. 巩固受众的忠诚度

方言类节目存在的根据之一是受众的分众化和小众化, 节目起初的走红正来源于对小众的“量身定做”。时至今日, 节目在寻求突破时, 惯于思考如何挖掘潜在受众。其实, 方言类新闻节目从语言的特征上看, 已经将一部分受众排除在外, 所以, 与其去迎合其他受众的收视品味, 不如认真琢磨一下固定收视群体的收视品味和习惯的变化。

5. 增加互动性, 实现可持续发展

贴近性使得方言节目在制作上都采用了不同程度的互动环节。互动不仅仅体现在观众收看节目时的参与度上, 更体现在话题、观点的互动性上, 这样可以提升节目的亲和力。

6. 用好主持人的号召力

关于银行服务提速升级的建议 第2篇

提案人:张志华

单位:圣城中学

电话:***

时间:2013.2.19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银行打交道的人越来越多,交易额度也越来越大,银行的硬件越来越完善,可是银行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却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不匹配。具体表现在:热情服务意识差,有些老年人不会使卡银行不去主动解决而是不问不问,做不到热情服务周到服务。前段时间去银行交交通违章罚款多个银行以连不上网为理由不办业务,致使不少人跑五六家银行交不上罚款。银行工作窗口少个别营业员工作效率低,一笔业务要5分钟以上,取款存款要等待几个小时,个别银行VIP窗口太多普通业务窗口少,贵宾窗口闲着也不给普通客户办理业务,有时一笔业务要等几个小时。针对存在的具体情况建议:

一:取消贵宾窗口,银行不能以穷富作为提供优质服务的标准,来到银行应一个标准统一排队叫号。

二:各个银行合理调度增加服务窗口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排队等待时间,尝试建立老年服务柜台为老年人提供人性化服务。

三:银行为公共场所人员多,较大的营业厅有条件的话

升级建议 第3篇

一、无锡海润的概况

海润光伏于2004年在江苏江阴成立,系民营家族企业发展而来,主营业务是提供全球性太阳能光伏垂直一体化的生产和服务,是中国最大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企业之一。目前公司客户和供应商遍布全球,产品销往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多个国家,以及美国、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日本等新兴光伏市场,并在光伏产业发达的欧美、日韩等地设立营销基地。同时,海润与国电光伏、中广核等电力行业巨头建立长期良好的深入合作关系,形成了较强的销售网络优势。自2004年至2009年,海润光伏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该阶段也正是光伏产业稳步上升的时期,公司成功搭上产业发展的快车,实现了良好的产品盈利。2011年行业严冬下销售额71亿元人民币,实现税后利润4亿元。2012年在欧债危机与产能过剩的双重影响下,公司销售额回落到50亿元,利润也降至2000万元。2013年上半年,公司延续了亏损状况。但三季度出现了好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收入16.09亿元,实现营业利润1709万元,净利润340万元,较前两个季度的亏损情况有了显著改善。目前公司总资产130亿元人民币,从主营构成看,公司内销收入占比已达到50.1%,按产品分类看组件、电池片占收入比例分别为65.0%和17.3%。

二、无锡海润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

无锡海润在发展过程中,较早认识到业务集中于少数低端环节,有着很大的生产经营风险,因而及早进行了转型升级。通过转型升级,海润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尽管也受到金融危机和美欧“双反”的严重影响,但过去三年来,海润的销售额、利税等各项数据和同行相比都处在最前列,在全行业困难的背景下属于为数不多的稳健健康企业。

(一)纵向升级——加大研发力度,掌握自主知识产权

海润光伏的研发中心根据公司垂直一体化战略要求,开展了高质量硅材料、高效电池和高功率组件,以及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同时,公司与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机构紧密合作,迅速站在光伏技术的最前沿。海润光伏目前已建立包括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组件可靠性实验室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实验室,已配置数套国内外先进的各种研发、检测设备,为公司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公共技术研发、测试及信息咨询服务。为了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公司设立了专门的研发中心,力求通过对光伏产品制造技术的突破,开发出在国际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光伏产品。公司计划在现有技术储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进一步提高企业创新队伍的人才素质和研发手段,通过对新结构光伏电池的研究,解决目前光伏电池制造过程中影响产品性能的瓶颈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进一步提高行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近些年由于行业困难,国内各大光伏企业都减少了研发投入,但海润光伏逆势增加,成为2012年研发投入最大的公司,2012财年研发支出合计达到2.6亿元,研发支出总额占净资产比例达到8.2%,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5.32%。2012年海润光伏在技术开发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电池转换效率,同时加大了生产自动化程度。研发部门完成了20%转换效率电池的技术开发,为公司电池和组件技术更新换代做好了准备。2012年申报专利八十多项,45项专利获得授权,累计已有62项专利获得授权。2013年海润继续扩大研发投入,仅上半年就投入1.51亿元的研发资金,因研发资金计入当期管理费用而导致海润二季度亏损扩大,但海润坚持认为在一个技术不断快速提升的行业,企业没有研发能力是难以持久生存的。

(二)横向转型——向上下游延伸,形成产业链优势

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销售和盈利大幅下滑,资金链受到严重影响,运营困难。于是公司决定诚邀在光伏产业内具有丰富经验的领军人物组织科学家和管理团队重组海润光伏,新的管理团队就位后对公司的业务迅速进行了改革。改变了公司业务单一,仅仅经营硅片切割和硅棒硅锭业务的现状。目前,主力业务如硅片切割的规模进一步扩展,从270MW的产能增加到500MW以上,同时向产业链下游延伸至电池片和电池组件的生产,分别在太仓、新桥、合肥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将生产基地从之前仅有璜瑭1个迅速扩张到4个,并在2年时间内将公司的电池片产能扩充至1.5GW以上,电池组件产能扩充至1.2GW以上,业内排名从默默无闻迅速上升至业内前10位。

海润光伏还在同行中率先开拓国内外电站项目,使业务从生产领域向应用领域延伸。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海润光伏开始在意大利、东欧等国家和地区投资太阳能光伏电站业务,力求成为一体化的光伏能源供应商。公司在海外已经累计开发了120MW的电站,成功实现并网发电并收到补贴。公司2012年在甘肃、新疆等地成立了多家电站项目子公司,同时公司与国电集团形成战略合作,并对国电集团投资的多家电站项目公司进行了参股,总电站规模逾300MW,已经并网项目的IRR均在10%以上,大部分达到12%以上。目前海润主营利润中发电收入毛利率达到59.1%,已占主营利润的67.9%。未来海润光伏将继续在电站投资业务上发力,努力成为全球领军的光伏一体化能源供应商。

三、无锡海润转型升级中的主要问题与障碍

(一)转型升级受到金融支持不足的严重制约

以海润光伏为代表的光伏企业受到了来自银行系统的收贷约束,在光伏产业被认定为“产能过剩”行业的影响下,金融机构“搞锦上添花,而不搞雪中送炭。”的风险厌恶属性导致了普遍惜贷行为。2012年至2013年底,海润被收贷款累计约29亿元人民币,尽管海润光伏到目前为止没有一项信贷违约,但商业银行还是笼统作为、持续收贷,人为导致企业资金紧张。同时,国内银行在具体执行层面上,也还存在诸多响应滞后行为。如光伏电站项目建设电站三个月周期即可完成,但是银行的放贷审批流程远远滞后,均需上报总行批准,无法支撑项目资金需求。再如,目前光伏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时,根据要求,除了准备资本金外,还需对贷款额提供额外等额担保。这意味着这种投资必须百分之百用其他资产来覆盖。在目前经济形势下,绝大多数企业的流动资金本就十分紧张,资产负债率高于正常水平,获得银行授信资格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对于大中型国企和集团化的企业而言,或许可以通过信用贷款来解决主要投入资金,但这对于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讲不公平。最后,银行对光伏企业实行歧视性贷款政策,如银行一般愿意给光伏电站项目放贷,但对光伏企业承建的光伏电站建设却严格限制。以上种种,导致光伏企业融资越来越难,企业只能从信托等非正规渠道获得资金,财务成本达到以前的两倍以上。

在银行信贷支持不足的同时,作为上市公司,海润的结构调整也没有得到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海润光伏2012年2月挂牌上海交易所主板,实现借壳上市。为早日实现从产品制造向电站建设的经营模式战略转变,海润积极推进资本市场的合规运作。同年5月就拟订了非公开定向增发方案,拟募集约38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海外电站项目开发投资,同年8月就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定增方案。但是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了,证监会一直对行业表示较大的犹疑,迟迟未予批准定增方案,海润光伏一系列调整设想因缺乏资金而无法实施。

(二)支持政策难落实不稳定

海润积极向光伏电站建设运营领域拓展,并认为在国内兴建光伏电站,通过并网发电出售电力,形成产业总体的投资回报渠道,才是引领我国光伏产业向前发展的内生动力。但目前国内支持光伏电站发展的政策难落实,也不稳定,影响了企业积极性。从政策制度安排看,我国目前光伏产业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实施细则缺乏,市场启动动力不足。《可再生能源法》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在此后的几年里,光伏发电并没有迅速发展,在后面实施的金太阳工程、上网电价补贴、招标电价等项目中,企业也都表现得不十分积极,甚至是处于很无奈的状态。究其根源,尽管有法可依,但缺乏更为可行的实施细则,一些怪现象使法律形同虚设,如虽有补贴但几年都拿不到、项目完成并不了网、补贴期限不确定、补贴价格随意变化等。

另外,政策飘忽不定,难以形成长效机制,加剧了行业的非理性发展。2013年8月国家发改委文件规定,只有在9月1日前核准、12月31日前并网的电站项目才享受1元电价补贴。地面电站多数在西北部,9—12月只有4个月施工期,且土建施工最多2个月,此政策势必导致“大跃进”的抢装潮,其中出现的鱼龙混杂情况在所难免,电站质量难以保证,政策的不合理性极易导致行业发展走向短期利益行为。

(三)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

电力系统本身是一个复杂系统,发电环节的发展需要输配、用电等多部门的协调配合。目前由于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使光伏产业的市场应用受到制约。如目前国家财政补贴政策“金太阳工程”等,其补贴目标主要是光伏电站业主,对于电网企业等输配电主体补贴较少,由于不能分享到产业发展带来的利润回报,使得电网企业等在发展新型接入技术、推进光伏电站并网方面积极性不高。这些因素综合影响了光伏电站并网发电,使得一部分光伏电站处于闲置状态,造成资源浪费,也影响了企业继续投资光伏电站的积极性。应用前景较广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也存在政策障碍,目前“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政策难以保证稳定的投资回报,此外由投资企业去向用电企业收取电费的作法,由于没有强制力,也会影响到投资者收益的回收。另外,由于存在屋顶租用等多重环节,实施环节复杂难控。

四、促进光伏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光伏产业发展虽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与挑战,但作为新兴产业,其发展前景仍然光明。光伏产业当前的产能过剩不同于传统产业,不是需求高峰期已过的绝对过剩,而是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通常都会出现的“泡沫”。通过加快转型升级,光伏产业是可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对待光伏企业的政策要避免“一刀切”

光伏行业在结构调整和整合重组的具体执行上,应当抓住关键、确保有效。政策不能搞“大锅饭”,不要“撒胡椒面”,这样等于是浪费资源,结果只会是全军覆没。对“高烧感冒”的企业和“罹患癌症”的企业,必须要开出不同的药方,应当是突出重点,扶优扶强,集中资源支持优质企业率先突围,提升整个行业的信心和发展动力,并以此来带动全盘,带领行业走出困境,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具体来说,就是要“保产业而不是保产能,保产业中的健康企业”。抓紧制定一套评价标准,确定优先扶持的优质龙头企业的标准,然后迅速落实具体的扶持措施,重点解决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融资难的问题,使重点支持的企业尽快恢复“造血”功能,实现正常运营。从长远看,要巩固和提升我国在世界光伏产业中的地位,需要加快培育能够与世界一流光伏企业竞争抗衡的、具备实施国际资源整合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力的民族品牌企业。

(二)进一步减少简化各级各类行政审批

从股权融资的行政审批制度来看,目前已经到了迫切需要简政放权的阶段,应当推进上市公司多元化募集资金的能力,加快简政放权。比如对于上市公司非公开定向增发股票事项,应当根据市场规律,改为备案制度,在此过程中证监会主要发挥好监管的作用。同时,对于光伏电站的行政审批制度,从现实的角度来看,也存在严重制约行业发展的问题,繁琐的审批流程和冗长的周期,远远滞后于项目建设,要进一步加快审批速度,同时简化项目合规性的众多要求,以扶持此类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另外,在项目审批中应在宏观中关注微观,重点考查具体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而不是由于行业整体问题就一味限制全部企业发展。

(三)营造激励创新和市场应用的政策体系

应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长效机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切实重视技术创新。我国的太阳能电池研究比国外晚了20年,尽管最近10年国家在这方面逐年加大了投入,但投入的重点领域应做出调整。国内的研究机构主要集中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其面向终端需求的目的性不高,离产业化距离较远。应重点支持科研院所与企业组建产学研合作联盟,实现创新资源的高度凝聚,快速提高国内光伏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

(四)建立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金融体系

首先,政府应创造条件努力扩大有竞争力企业的股权融资力度。对于目前受市场无序竞争影响,在公开市场暂不具备再融资条件的有竞争力光伏企业,鼓励他们通过定向募集的方式扩大资本金规模,改变资产负债比例,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当根据产业准入标准,对于有竞争力光伏企业放大授信额度,尝试多种形式的资产抵押和项目融资,加大对于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并购、科研资金的支持力度;对于那些不具备竞争力的企业要排除各种干扰,按期回收和提前催收已发生的贷款,迫使这些企业尽早退出市场,加速完成本轮光伏产业的整合。光伏电站建设资金使用规模大,周转时间长,未来盈利预计稳定,适合大规模推动债权融资方式。对于那些有竞争力的光伏企业,要鼓励他们通过企业债、公司债和融资票据等债券形式扩大融资力度,提高债券融资比例,尝试新的债券品种。其次,探索新的融资形式,构造以资产证券化为重要形式的光伏终端市场融资之路。资产证券化应当成为我国光伏终端市场建设中重要的投融资形式,目前大力推广以光伏电站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可逐步试点推广。再次,建立综合创新的光伏金融体系,为光伏企业和光伏电站建设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应积极引入第三方风险转移机制,打通国内外光伏电站建设项目的融资渠道。加强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光伏电站业务的投入,鼓励国内业主以卖方信贷的姿态“走出去”,投资开发海外光伏电站。大力支持银行业、保险业、第三方机构开展业务创新,形成银行、保险和检测认证机构的风险分担模式,有效降低投资风险。金融机构应建立企业评估体系,对优势企业应放宽授贷条件,积极扶持,消除优势光伏企业融资障碍。

(五)建立有利于促进光伏行业发展的价格形成机制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与环保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光伏发电项目合理布局,有利于激励光伏企业提高技术水平,不断降低成本,促进光伏发电产业健康发展。国家应根据光伏发电发展规模、发电成本变化情况等因素,逐步调减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电价补贴标准,以促进科技进步,降低成本,提高光伏发电市场竞争力。鼓励通过招标等竞争方式确定光伏电站上网电价或分布式光伏发电电价补贴标准。电网企业要积极为光伏发电项目提供必要的并网接入、计量等电网服务,及时与光伏发电企业按规定结算电价,减轻企业“找下家”的负担。同时,要及时计量和审核光伏发电项目的发电量与上网电量,并据此申请电价补贴。

(六)做好光伏发电与输配用环节的衔接

保障光伏发电有效融入电力系统,做好接入前的规划设计和接入后的运行管理工作。在规划设计方面,应统筹光伏发展规模、当地负荷消纳能力、电源调节能力、电网承载能力四者之间的关系;应统筹光伏、风电等各种新能源以及配套电网的发展规划,特别是在西北风电和光伏资源都比较丰富的地区,优化风电和光伏发电外送通道。运行管理方面,应从“源”、“网”和管理方面共同促进光伏的有效消纳,进一步明确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细则,积极引导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优化布局和有序发展。

转型升级的误区及对策建议 第4篇

这似乎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的一个通病, 总是不安心主业, 总是想着别的行业很精彩、赚钱很快。曾几何时认为做网络很赚钱, 于是不少传统企业就跟着感觉走, 相继进入了网络行业结果以失败而告终;前几年又眼红房地产行业的暴利, 于是又有许多企业, 不务正业搞起了房地产。你可以统计下目前的上市公司中, 有多少企业已经进入了房地产业的?现在又由于中小板、创业板的风起云涌, 使得不少投资于中小企业的战略投资者, 由于企业一朝上市而“乌鸡变凤凰”, 于是又有多少家企业成立了战略投资部门或者转型成了股权或者风险投资商, 希冀投资的那些企业几年后上市而赚得盆满钵满?

这种不管企业的主客观环境而盲目进入热门赚钱行业却认为是转型升级的观念, 是目前转型升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误区;

(2) 转型升级的误区之二:转型升级等于进入高科技行业。

重视环境保护、重视节能减排、重视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因此, 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政策扶持一些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科技含量高的新兴行业例如生物工程、新材料、信息产业等的发展, 但是政策层面的引导鼓励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微观层面的企业就要放弃主业转而立马进入这些新兴行业。

盲目放弃主业进入高科技行业的例子举不胜举, 例如那些从事传统纺织行业的转型成了软件研发公司、搞建材行业的头脑一发热而转型进入了医药制造行业等等。

殊不知, 高科技虽然有高收益, 但是也潜伏着高风险, 如果企业盲目追求高科技行业、贪图高科技行业的高收益而忽视其高风险的所谓转型, 这与当年的一窝蜂盲目搞网络有啥区别?

(3) 转型升级的误区之三:脱离主业搞转型升级。

有些企业喜欢一山望着一山高、不喜欢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把从事的行业做深做精做透, 依托经验曲线与学习效应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从而获得稳定利润;相反, 这些企业家脑袋里时刻有着一颗奔腾的心, 面对从上到下、铺天盖地的转型升级的研讨, 不是静下心来研究我立足本行业怎样转型、怎样升级, 而是时刻想着哪个行业利润高, 我应该转向哪个行业。

例如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外贸订单减少, 那些专门做外贸订单的服装制造企业, 不是琢磨着怎样立足本行业、打自己品牌或者除了外贸以外, 成立专门部门做内贸, 做到内外贸双轮驱动、内外市场一起上?或者立足本行业、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劣势、认真分析自己的价值链, 采用弥补短板或者延长长板的做法打造自己的特色竞争力?

这种盲目脱离主业搞形式上的转升是又一个误区;

(4) 转型升级的误区之四:不顾客观条件搞转型升级。

有些企业盲目羡慕人家转型升级的成功, 但常常忽视或者没有重视人家在转升前做的大量艰苦的准备, 例如市场调研、人才储备、可行性研究等, “跟着感觉走、追着潮流跑”进行盲目的转升。例如, 在调研过程中, 有些人搞建设行业好好的, 也有了相当的基础与稳定的盈利, 但是眼馋搞“IT大佬”的风光, 于是乎, 舍弃老本行搞起了系统集成公司, 殊不知, 这些高科技公司的运行规律、人才管理、营销模式与以前的建筑行业相距甚远, 老革命遇到新问题、老经验不管用, 于是强撑着亏损了一段时间, 最后又狼狈回归老本行;这种不顾企业自身条件而贸然转升是又一误区;

(5) 转型升级的误区之五:转型升级等于创品牌、做高端。

诚然自创品牌、由低端走向高端的确是企业成功转升的途径之一, 但是不少企业将转型升级简单地等同于创品牌、做高端产品。有些企业的优势明明在于制造环节, 他可以做的成本比人家低、质量比人家稳定, 本来依赖这些制造优势可以获得稳定的回报。然而这些企业不管外部环境、不管自身条件是否成熟, 偏要进入自身不熟悉的创品牌领域, 结果品牌没创起来, 自己的制造优势也没继续保持, 结果呢被竞争对手超越而风光不再;

还有些企业从事中低端产品多年, 这些产品以优异的性价比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与青睐, 却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转型进入高端市场, 由于品牌没有号召力、研发力量或者品牌建设资金没有相应跟上, 结果高端市场打不开、低端市场又丢失从而赔了夫人又折兵;

(6) 转型升级的误区之六:转型升级可以一劳永逸、可以很快成功。

成功的转型升级犹如登山, 需要长期精心的准备、周密的部署, 需要瞄准转升的领域、确定转升的方式、储备转升的条件特别是人力资源储备, 同时还需要制定细致的计划;一次成功的转升既要有细致的策划力, 又需要有彻底的执行力, 两者缺一不可;

同时, 成功的转升更需要有持续进行、持续完善的理念, 那种认为转升可以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思想无疑是成功转升的大敌。

以上是本人根据多年从业经验以及最近的企业分析而归纳得出的企业转升误区, 那么企业怎样才能成功转型升级呢?或者说转型升级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呢?答案是转型升级的路有许多条, 但是不管怎样, 均要结合自身内部优势、透彻分析外部环境, 实现内外部环境的有效匹配为前提, 找到适合自身特点、行业特征的转升之路才能走向成功。

企业成功转升需要仔细考量的外部环境不外乎以下主要因素:

(1) 研判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一个企业的生存发展无不处于特定的外部环境中, 因此, 纵观各国企业的发展史无一不是顺潮流而动、契合宏观经济走势而实现腾飞的。例如国内饮料行业巨头——杭州娃哈哈集团早在1988年就瞄准独家长关注独生子女的健康而开发生产了儿童营养液, 短短几年其销量达到了十亿支, 由此使娃哈哈掘到了第一桶金, 为今后企业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后来又瞄准国民生活水平提高从而导致对瓶装水需求剧增的所谓饮水革命的契机, 娃哈哈集团又一次如飞龙在天、乘势而上, 奠定了在饮料行业的霸主地位。

当然研判国内外经济走势、契合经济发展潮流不是一劳永逸, 而是要随着环境的发展及时做动态调整, 否则只能是死路一条。

(2) 特定行业的运行规律研究。这是中观层面的外部环境, 或者是产业竞争环境, 根据迈克尔波特教授的五力模型, 分别是潜在进入者、产品替代者、顾客、供应者以及现有竞争者等五种力量决定了行业的竞争烈度, 因此, 应从纵向产业链以及横向竞争者的维度全方位、多维度掌握本行业的运作规律。

(3) 政府部门政策走向。企业除了关注宏观经济走势、行业竞争环境以外, 还需要关注政策的走向, 政策鼓励什么、限制什么都将成为企业投资、转型升级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如果逆政策而动, 轻则加重企业运行成本, 重则可能使企业面临关停并转等政策风险。

而哪些不符合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 国家限制或者禁止投资的环境污染大、资源消耗大的小造纸、小皮革、小化工行业等产业, 由于受到的限制以及环保的压力, 无不处于政策性关停的边缘, 如果企业为了短期效益贸然进入则时刻处于巨大的政策风险之中。

以上分析的宏观环境、产业环境以及政府部门的政策走向, 是分析企业转升中的面临的外部机遇与威胁;但是在研判外部环境以外, 企业还需要眼光向内, 仔细审视自身内部因素、分析自身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

(1) 树立正确的转型升级思想。正确的转升思想是成功转升的前提与基础, 想要转升的企业应该静下心来好好地想一想, 我应该怎样转升?朝着哪个方向转升?哪种转升方式最有利?转升需要面临哪些风险, 只有把这些问题想深、想透才能开始转升。

(2) 立足行业特点、做精做强。程惠芳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院长) 老师一直强调, 企业转型并不是一定要另起炉灶, 也并非要割裂与原来从事领域的关系。坚持在主业上创新, 坚持在熟悉的道路上走下去, 同样更易达到彼岸。换句话说, 立足行业特点进行转升才是事半功倍的转升途径。

经过本人对浙商转升的深入研究与分析后也同样验证了程老师的判断, 成功的转升不少是立足行业、成功升级的结果, 当然具体的表现形式可以多姿多彩、各有特色, 有些是依托科技强企战略的、有的是专业化经营、实施名配角战略、有的则是用管理流程优化、工艺革新与创新等手段, 从而脱颖而出成为翘楚:

(1) 科技强企、成绩斐然。宁波申洲集团就是依托科技创新、实施科技强企战略, 从而使企业逆市起舞、蛹化成蝶, 仔细分析, 该集团早在19年前, 管理层就决定“科技强企”, 正是这种长远的战略眼光并且锲而不舍地执着落实, 就播下了申洲今天成功的种子;

(2) 做好配角、傲视同侪。与申洲集团立足针织服装行业类似, 位于余姚的舜宇集团也是立足自己熟悉的光电行业特点, 将自己定位成“配角”实施名配角战略。该集团坚持长期做配件, 从1984年的六万元起步, 至今年销售已有十七亿以上;舜宇集团能够从小到大, 从弱到强, 得益于“名配角战略”的实施。

大量事实证明, 实施名配角战略, 立足行业特点促使企业转型升级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隐形冠军, 使广大中小企业成功转型升级的一个务实方向;

(3) 企业产业链的延伸。根据企业产业链的特点, 可以分为上游供应商、中游生产制造商、下游销售代理商等三类厂商, 有些位于中游的生产制造商因其下游经销商、营销网络受制于人;或者需要直接了解客户需求、第一时间跟踪客户需求而存在向下游转升的客观要求;有些则是由于上游原材料供应不稳定、价格过高而存在出于控制原材料目的向上游转升的诉求;另一些位于上游、甚至下游的企业处于整合价值链等种种考量而存在分别向上下游延伸的冲动:

①向下游延伸, 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这是目前延伸、扩展价值链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 是不少优秀的、卓越的生产制造商遭遇“贴牌天花板”而亟需突破发展瓶颈的一种选择;

②向上游延伸, 建立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基地。向上游延伸, 控制原材料供应是企业成功转升的又一常见形式;

③同时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 提高抗风险能力。还有些实力较为雄厚的企业出于控制原材料供应以及销售终端以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的双重考虑, 同时向上下游延伸, 从而构筑了企业的独特竞争优势;

从以上产业链转升角度分析, 企业的转升有两种基本模式, 一种是自己整合上中下游产业、打造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只需要企业有雄厚的实力以及良好的掌控管理能力作为基础, 同时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配合;一种是镶嵌在其他产业链上、在做精、做深、做透自己产业环节的基础上, 与其他上下游供应商结成紧密合作的战略联盟, 这需要使自己成为所在产业的佼佼者、或者隐形冠军。当然, 具体采用哪种转升模式, 需要仔细评估自身的优劣势以及外部的机遇与挑战等基础上综合权衡。

(4) 专注内部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立足行业特点、专注内部管理、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水平, 能有效地增强核心能力、构筑持续竞争优势, 这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制造行业而言是转升又一成功途径。

“基础管理做得越深入、越细致、越科学, 企业的发展潜力就越大, 转型升级、自我调整就显得轻车熟路”、“基础管理建设是我们‘过冬’的棉袄, 起跳的跳板”——这是纳爱斯总裁庄启传在2008年成功“过冬”的经验总结;

专注内部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就要沉住气、静下心来, 只要不断地积累, 就能集腋成裘, 聚沙成塔, 天长日久企业的核心能力也就增强了;

(5) 技术革新与发明创新。不同的行业需要有不同的核心能力, 打造不同的竞争优势, 例如, 从事日新月异的高科技行业, 就需要不断把握技术发展的前沿, 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或技术革新, 这不仅仅是一个活鱼吃死鱼, 更是快鱼吃慢鱼的过程。

(6) 战略联合促进转升。不少企业家对多元化战略是又爱又恨, 怎么实现多元化与专业化的有机统一, 在获得多元化分散风险的好处时, 又可以避免非专业化带来企业竞争力不足的弊端呢?回答是在资本运行层面实行多元化;而在具体经营管理层面实行专业化就可以破解这个难题, 而这种多元化与专业化的有机结合可以通过战略联合、强强合作、优势互补可以实现。

绿城房产与西子集团的联姻多元化与专业化有机结合的成功案例, 经过这次西子的资本投资以及绿城的专业化运作, 使西子绿城在房地产行业做的如鱼得水, 投入各方也由此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与西子与绿城的传统行业“实打实”的战略联合不同, 做牛肉干的绿盛集团与做网游的“大唐风云”就是另一种“虚拟与现实”的战略联合, 谱写了一段合作佳话、获得了财富共赢;

以上是转型升级各种类型、各种方式的整理与归纳, 如果纯粹从升级角度考虑, 从投入与产出全过程分析转型升级路径, 可将转升简单归结为以下三种:

(1) 投入物的节约与替代。投入物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力成本、水电煤运费等直接与间接投入成本的节约。例如改造传统工艺降低废品率与消耗率, 提高合格品率与质量稳定率, 可以直接地节约原材料, 提升竞争优势, 例如海天集团、奥康集团等;

而有些企业通过革新工艺、优化流程, 降低水电煤等投入物的消耗, 也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如浙江开山集团;

(2) 产出过程的优化与创新。还有些企业则着眼于企业的产出过程, 通过管理流程的优化、精细化管理的推行, 使不良品率明显降低、产品成本趋于稳定;如纳爱斯等企业。

(3) 产出物的价值提升。还有些企业或者通过提升品牌、提高品质, 从而提升了产品价值与价格,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者例如变废为宝、废物利用, 从而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当然, 以上转型升级的种种方式是理论分析层面的大体分类, 具体的经营活动是生动活泼、千变万化的, 是各种因素综合叠加作用的结果, 很难将各种方式截然区分。前面举过的几个案例, 既有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又有营销创新, 只不过在其某个阶段、某个环节上, 某种转升表现的更突出、更明显一些。

总之, 成功的转型升级需要在透彻地把握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 把握合适的时机, 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进行合适的转型升级;同时转型升级仅仅只是开始, 为了打造核心竞争能力、保持持续竞争优势, 需要不断地根据内外部环境及时调整转升, 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基业长青、生命常在。

摘要:分析了人们对转型升级的六大误区, 并针对如何成功转型升级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转型升级,误区,对策

参考文献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及对策建议 第5篇

中小企业;创新;转型升级.自2011年以来,由于无法偿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温州发生了一系列企业家逃跑的事件,引起了极大的社会轰动,一时间,关于金融改革和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成为学术界热点。

中小企业作为吸收就业、带动经济的主要载体,是经济发展与繁荣的推进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小企业发生的经营困难确实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这绝不仅是一场给当地的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的借贷**。

事实上,困扰中小企业的绝不仅仅是流动性困难,收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此种困局是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的集中爆发,它反映的是我国中小企业经营模式的弊端及转型升级的迫切性。

一、中小企业经营困境分析.中小企业的经营困境既有其经营模式弊端的问题,也有外部环境不利于传统发展模式的原因。首先,我国的中小企业多是以加工制造为主的低附加值、资源依赖型企业或从事第三产业的服务型小企业。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服务业受冲击不大,而制造类企业受影响大,主要原因是技术层次低,设备落后,规模经济不明显,利润的主要来源是低成本劳动力。而外部环境的迅速变化是中小企业转型的直接原因,也使其转型日益紧迫。当前中小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主要来自如下五个方面的压力。

(一)受金融危机及欧债影响,外部需求严重萎缩.金融危机爆发后,各主要发达经济体经历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其消费能力大幅下降,虽然各国政府出台了各式各样的施救政策,但迄今为止收效不大,失业率仍然高企,与此同时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全球经济的前景并不明朗,“二次探底”的可能仍然很高。而我国的绝大部分中小企业依靠加工贸易出口生存,对国外需求的依赖性很大,因此国外市场的需求萎缩直接对我国的中小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

(二)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金融危机之后,为了提高就业率,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振兴制造业的主张,不少国家还表示将通过扩大出口来解决就业问题,贸易保护主义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再次开始盛行。而我国的出口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往往被认为是依赖廉价劳动力的典型,本就十分容易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打击对象,再加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国际贸易中的博弈缺乏经验,往往在贸易谈判中吃亏,因此大量针对中国出口企业的贸易摩擦使得中小企业的经营更加困难。

(三)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虽然我国具有廉价的劳动力这一优势,但作为正处于高速成长状态的新兴经济体,长期的经济增长终究会使得这个优势无法继续保持,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状况终会改变,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在经济增长至某一阶段开始上升是必然的。近些年来国内的“用工荒”由季节性变为长期性、普遍性说明,剩余劳动力的供需状况发生了逆转,这些事实实际上暗示刘易斯拐点很可能已经到来或即将到来,廉价劳动力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此外,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的公平意识也在加

强,企业的社会责任约束在不断强化,这也导致了劳动力成本的提高。

(四)美元通胀,人民币升值.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低迷,美联储在2008年11月、2010年11月、2012年11月先后推出了三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从事后的效果来看,量化宽松没有给美国及世界经济的复苏起到多少正面的效果,但却导致了流动性泛滥,再加上中国在以往的对外贸易中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不论从哪方面看,人民币在一段时期内适度升值都是不可避免的,而汇率的变化进一步压缩了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此外,流动性过剩带来的投机炒作还造成了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市场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增加同样增加了中小企业的困难。

(五)紧缩性宏观经济政策.直接对中小企业当前经营困难造成影响的还有国内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为了消除始自2008年的“四万亿”经济刺激投资计划带来的通胀压力,央行在2010~2011年间不断采取措施收回流动性,存款准备金率频频上调,同时对商业银行的新增贷款也作出了严格限制。紧缩措施对本就十分依赖流动资金的中小企业造成了很大困扰,这间接导致了后来的企业家无法偿还民间借贷而“跑路”。客观来说,当前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难,与国际经济大环境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有一定关系。但不论是成本上升、外部需求锐减,还是流动性问题,种种外部环境的变动暴露的实际上是中小企业现行商业模式的根本缺陷。我国的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长期以来采取简单的加工贸易与低端价值链环节为主的发展模式。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发展模式相当落后,存在诸多弊端。首先,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员工专业化程度、技能水平低,员工流动性高,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企业运营中的问题不易被发现;其次,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过分依赖低价格优势,对品牌、技术重视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产品的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而利润微薄;最后,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规模小,既无专业的企业管理人才也没有足够的财力与精力解决管理、技术上的难题,只能停留在产业链的较低层次。正是因为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过分依赖于落后的传统商业模式,使得它们抗风险能力弱、对生产要素的价格变动对于敏感,以至于对外部环境的变动几乎没有适应能力。而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的困境可以说是一直存在着,由于缺乏支撑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环境,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十分缓慢。温州金融**实际上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在历经外部环境的种种变化之后,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二、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困难.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实际上就是从产业链低端走向高端、核心竞争力由低价格走向高技术的过程。转型升级需要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决定了创新的过程既需要充足、稳定的资金,也需要健全的激励制度和有效的市场环境充当创新的利润保证。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之难,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创新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和行政体系对市场竞争空间的破坏。

(一)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有限,资金不足.1.正常融资渠道难以获得资金内部融资较之外部融资,其优点在于能够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的负面效应和节约交易费用,但内部融资一般为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所采用,中小企业受自身规模所限,一般难以通过内部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因此中小企业融资主要依靠的是外部渠道。大量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本应催生出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资本市场,但我国现行的金融体系基本上为

国有部门所垄断,没有充分竞争的银行体系和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是无法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满足各种资金需求的。对国有银行来说,中小企业资信状况较差、缺乏足额的财物抵押,对中小企业放贷的风险往往较大,因此国有银行往往对中小企业惜贷、惧贷;相反地,如与银行体系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国有企业和一些大型的民营企业则可以较为容易地以正常的利率从银行获得贷款。金融体系及相关制度的不完善致使中小企业的难以通过正常渠道获取资金。

2.成本高的民间融资难以支持转型升级.在内部融资能力弱、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贷款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只能通过民间借贷这一渠道来筹集资金。民间借贷非正规融资方式虽然简便迅速,能够满足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但是民间金融组织没有合法身份,因而一来其高昂的运作成本基本上都被转嫁给融资企业,二来民间借贷只能局限于短期市场,故中小企业至多能够依靠民间融资满足一时的流动性紧缺,要指望中小企业通过民间借贷做出长期、大量资金投入进行转型升级是不可能的。

(二)缺乏创新支持的环境.众所周知由于技术创新存在外部性,市场参与者有“搭便车”的可能,这对于技术创新是致命的,因为技术创新的投入和风险都相当大,如果创新的利润没有有效的制度保证,巨大的成本无法收回,企业不会坚持自主创新;所有的企业宁愿选择通过盗版的方式便捷省钱地获得新技术,而不会选择自己投入大量成本到头来却“为他人做嫁衣裳”,如此一来任何企业都不会有技术创新的尝试了,因此在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都需要知识产权的保护。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可以保护创新的成果,保障公平的竞争规则,进而让创新的好处惠及全社会。然而在我国,知识产权体系在相当程度上形同虚设,大批企业几乎没有知识产权意识,盗版仿冒现象层出不穷。这种状况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是矛盾的:一方面,它们也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培养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另一方面,它们在现行的制度背景下又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符合自身利益诉求的“搭便车”。这种“囚徒困境”的解决需要第三方即政府部门加强对创新环境的管理。

(三)行政体 系对中小 企业的发 展限制.我国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行政权力侵犯市场规则的状况并不少见,而中小企业力量薄弱,更容易受到行政权力的伤害。首先,中小企业往往受到地方政府的不公平待遇。我国的官僚体系对于经济绩效的考察目前主要以GDP增长作为主要目标的考核内容,地方政府往往片面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这种唯GDP主义在相当程度上导致各级地方政府过分专注于大项目的“招商引资”,却忽视了中小企业的利益。为了大企业落户,各级地方政府时常会出台措施争相放宽门槛,如提供各式各样的优惠政策,在土地、水电等各类公用设施、各项行政审批、贷款审核等方面大开绿灯等,殊不知这些举措早已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其次,行政垄断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虽然制定并出台了《反垄断法》,但是在我国行政垄断大量存在,仍然有相当多的领域尤其是生产要素市场并不对非国有部门开放,例如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就是主要由银行业的垄断所导致的。行政垄断是政府庇护和认可的垄断,《反垄断法》对其并不具备效力。一般而言,上游企业的垄断定价会抬高下游中小制造企业的成本,压缩其利润空间。更为棘手的是,地方政府不仅充当国有行政垄断的保护者,一些行政行为还直接造成企业间的不正当竞争,如给予国有企业以各种优惠待遇、政策上优先照顾国有部门等。中小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在现行的体制格局之下实际上是较为弱势的群体,经常遭遇不公平对待,其困难也难以得到重视。区别对待之下,中小企业利润被侵蚀,发展空间被挤压,其发展潜力大打折扣,中小企业在这样苛刻的环境里进行创新困难重重。

三、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一)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完善竞争机制.只有严格遵循法律,给予各类企业公平的市场地位,才能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为此有必要继续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制约政府的行政权力对市场规则的侵犯。首先对于政绩考核体系,需加以整改,不应一味强调经济增长率,而要让政府部门致力于提供良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从动机上减少行政干预的可能。其次,应当加快破除行政垄断的进程,对于非国有经济部门不应过多设限,给予中小企业及其他民营、私营企业充足的发展空间;而国有企业也应当真正自负盈亏,不应当再依靠不公平竞争和行政垄断谋利。最后,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应得到贯彻,只有当创新环境得到优化,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能得到强有力的创新支持体系的激励时,中小企业才会有动力去自主创新。总的来说,只有在公平的竞争机制得到完善的情况下,市场才能真正做到优胜劣汰,优秀的中小企业才有可能在充足的发展空间下脱颖而出。

(二)试行金融改革和创新,改善投资环境.在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解决离不开健全金融与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只有支持金融及相关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大胆进行金融改革,努力建立多层次、充分竞争的金融市场,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对于民间借贷,应看到其有利于经济的一面,改变对其一味“堵”、“禁”的解决方式,应要鼓励民营资本参与金融市场的竞争,并设法引导其走向规范化,支持民间金融合法有序发展,让民营资本为国民经济服务。针对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需求,同时要鼓励发展与中小企业相配套的社会服务协作体系,如资产及技术评估、担保服务、融资服务、法律服务、产权交易等,以实现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与中小企业的需求的有效对接。除非建立起健全的金融与社会服务体系,中小企业的融资与转型升级问题才可能得到有效解决。

(三)改变企业发展战略和模式.中小企业当前遭遇的经营困难表明,依靠廉价劳动力、简单的加工贸易的商业模式缺乏核心竞争力,过分依附于国外需求的经营模式需要重新定位。在这一系列困难面前,中小企业应当化被动调整为主动适应,主动思变求变,在“十二五”号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力求从组织管理、业务经营上实现战略突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中国制造”的价值提升。另外,中小企业不可能单独依靠自身力量发展壮大,因此在合作模式上,中小企业如果能加强与大企业的分工协作,建立以大企业为中心、中小企业为合作伙伴的产业集群模式,实现不同组织经营模式的优势互补,中小企业必然可以借此走向深度的专业化和合作化。再如,我国的GDP于2010年超过日本之后,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目前我国的居民消费水平仍然不够高,国内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此番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不仅成了一次倒逼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机会,也在同时提醒广大中小企业是时候将战略眼光放在国内消费需求这一广阔的市场上了。尽管当前的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是由社会服务环境的缺失和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模式失误导致的,但此种状况的改变并不是无从下手的。通过改革和完善金融与社会服务体系、创新支持体系,建立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为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提供良好的社会制度环境,中小企业的优势就会有发挥的空间;当然这也需要广大中小企业自身不断调整战略、追求卓越。

总之,转型升级的问题是制度环境和中小企业自身战略的问题,只有二者紧密结合,转型升级才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田家林,徐立岗,方海燕.中小企业创新问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2).

[2]彭长青,魏大鹏.可视化管理在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中的应用初探[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08).[3]李堂军,张晓蕾.中小企业实施可视化管理的基础与对策[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4]邵志燕.从金融结构缺陷视角谈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商业时代,201

2(28).[5]董裕平.金融结构缺陷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J].武汉金融,2009(04).

[6]周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原因与对策建议———从浙江温州金融**看中小企业融资[J].发展研究,2012(01).[7]唐吉荣.从温州民间融资发展看我国金融改革[J].发展研究,2012(01).[8]王汉钰.温州民间借贷危机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中[J].当代社科视野,2011(12).[9]孟丽霞,何宏金.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升级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11(36).[10]黄孟复.中小企业融资状况调查[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bgw40tb.com

bgw41tb.com

bgw42tb.com

bgw43tb.com

升级建议 第6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主要问题;对策

0 引言

民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成分,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为众多的人口提供了就业岗位。但是,目前受到国内外多方因素的影响,我国国民企业具有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正在急剧的缩减,民营企业目前需要做的就是转型升级,下面就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

1 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迫切需要转型升级

1.1 生产要素促进国民企业需要转型升级

民营企业生产需要应用的各项资源成本上涨使得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其中最为主要的表现就是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根据相应的科学数据调查所显示,在二零零一年到二零一一年我国原材料的价格都在持续上涨。其中上涨幅度较大的就是建筑材料和黑色金属材料等,民营企业材料购买的价格有着很大幅度的上涨,生产成本急剧增加。其次就是工用成本的不断增加,我国职工人员的工资也在不断的上调,在二零零一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为一万元左右,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平均工资的不断上调,在二零一一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已经达到了四万元左右。同时我国的各个区域都在对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这也使得我国民营企业的生产成本急剧的上涨。

1.2 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迫使民营企业需要进行转型升级

在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快,我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趋势,但是并没有做到精细化发展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内容:我国对于资源的应用总量正在逐年上涨,很多资源的年消耗总量都位于世界第一。但是我国对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价值不高,存在着巨大的浪费现象。而且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注重协调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导致经济增长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我国很多地区的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十分的严重。我国对此不良状况十分的重视,并且落实了很多的相关法律法规,一再强调企业生产需要注重节能减排,严格的控制了我国高耗能、重污染企业的生存空间[1]。

2 民营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民营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可以概括性的分为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民营企业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受到行业领域和区域不公平的对待,在经济市场中存在着恶意竞争的不良状况,导致企业转型升级的道路走得十分的艰难。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市场准入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很多民营企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其次就是我国众多的民营都在强烈的反映,民营企业获得的技术创新的国家财政补助资金并没有实际的落实到位,资金没有真真正正的发放到我国民营企业手中。对于科技创新工作,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维持创新工作的开展,而且这些资金在短时间内很难回收,并且资金的投入承担着巨大的风险,因为我国民营企业资金实力并不是很强,企业的自主科技创新也存在的一定的困难,迫切的需要外界资金的激励。但是因为我国对于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的还不够完善,使得资金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能够发放到民营企业手中。

3 促进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制度建设,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做好制度保障

我国正在逐渐的完善各项制度的建设,并且颁布了相关的政策,对于我国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民营企业所处的外界环境也在逐渐的改善。但是单单依靠政策的建立,实现我国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是远远不够的,我国的民营企业和行业之间仍像是具有一道隔墙,并不能够良好的融入,追求其根本原因就是政策实施的细则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极力的保证我国民营企业能够得到平等的市场准入制待遇,努力的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为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3.2 加强政府扶持力度,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做好资金保障

为了帮助我国民营企业可以更好的实现转型升级,我国政府部门需要保证对其的扶持力度。我国政府部门需要支持民营企业能够参与到国家科技计划中去,或者是参与我国的一些高新技术研究项目,并且国家要给与一定的资金支持。还需要注重的是,要建立专门用于扶持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基金,其目的就是为了对我国的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项目给与一定的资金补助,扶持的对象为一些科技含量较高、行业较为重要,并且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项目。除此之外,要科学的、系统的、规范的制定和完善对于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税收制度,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在税收方面对我国的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给予一定的支持,使得我国众多的民营企业能够感受到国家对于民营企业发展的大力支持,使得更多的民营企业可以积极开展自主科技创新活动。

3.3 加强融资体系建设,为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解决后顾之忧

要积极的鼓励我国的各类融资机构对于我国的民营企业发展给予的一定的关注,并且在信贷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我国的众多银行需要对信誉度较好的民营企业客户群体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解决我国民营企业在转型升级项目开展过程中对于资金不足的顾虑。同时我国政府部门也需要开展一些会议,向银行介绍一些信誉度良好、并且具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使得银行与民营企业可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顾虑[2]。

4 結语

众多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民营企业具有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急剧的缩减,我国民营企业只有进行转型升级才能够在经济市场中生存和发展下去。加强制度建设,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做好制度保障;加强政府扶持力度,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做好资金保障;加强融资体系建设,为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解决后顾之忧,相信做到这些必定会使得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道路走得十分顺利。

参考文献:

[1]牟能杰.当前经济形势下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思考[J].中国外资,2013(13).

德州市产业结构升级建议 第7篇

2011~2015年期间,德州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当年GDP的比重分别为12.4%、12.7%、11.8%、10.9%、11.1%;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当年GDP的比重分别为54.6%、54.3%、54.3%、54.2%、52.9%;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当年GDP的比重分别为33%、33%、33.9%、34.9%、36%。由此表明,德州市三次产业增加值都逐年有所增加,但是三次产业所占生产总值比重波动较为平缓。其中,第三产业比重呈平稳上升趋势,第二产业则相对平缓发展,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持续下降趋势。目前,德州市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三次产业发展不平衡,高新技术产业和新产业极少,而第二产业正是高耗能、高污染等工业产业,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产业结构升级刻不容缓。(表1)

二、影响德州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因素分析

(一)产业投资不均衡。

近几年,德州市第一产业投资额较少,并且投资数额差别不大;第二产业投资额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投资额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15年,无论从投资总额还是完成投资额都高于第二产业,投资总量迅速膨胀。由此表明作为主力军的第二产业投入量严重不足,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力量,不利于规模经济的形成,更不利于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时,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每年都增加投资额,但是增加额还是很少,因此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变生产方式,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生产率。(表2)

(二)区域优势不凸显。

德州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连鲁冀而衔中原,是山东的北大门、华北华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多条铁路、高速公路在此交汇。有着“南北借力、东西逢源”的地缘优势,自古就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但是目前,德州的交通区位优势并没有完全发掘利用开来,与济南、青岛、潍坊等同为铁路枢纽节点城市差距甚远。首先,位于京沪高铁枢纽重要节点上,未能充分与京沪高铁沿线城市合作,打造高铁旅游联盟;其次,地方产业链优势如太阳能能源,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特色优势资源,有助于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目前尚未得到普遍的推广和利用。

(三)政策扶持不完善。

政府应当充分利用这只“看得见的手”,推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和优化升级。近年来,德州市不断出台政策,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原因如下:

1、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不再是经济发展的主流。

当今是高科技时代,智能工厂、绿色工业园、信息化产业链是未来发展趋势所在。然而,德州规模以上企业还仅仅占小部分,大部分属于中小企业,资金链短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设备更新换代就像企业重建一样,成本太高,响应政策降低高耗能,实属有心无力。

资料来源:德州市统计局———统计数据分析研究(2015年)

2、人才匮乏。

大量人员向外流动到沿海城市,上班族大多都是在劳动型密集产业工作,技术人才需要从外部引进。同时,政府居住政策不能明显的体现以人为本,未建立人才储备计划,外来人才在本地定居成本高。此外,农民工就业渠道少,缺乏相关技术培训,不利于第一产业方式的转移。

3、科技水平较低。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创新意识淡薄,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谁拥有先进的技术谁就能引领行业的主流,皇明太阳能企业就是德州市最典型的榜样,皇明依靠光热转换制造规模核心优势,一直位于中国太阳能品牌的榜首。技术进步不仅能够提高生产率,更能够推动产业结构更新换代,甚至能够形成新产业。

(四)产业层次不高,缺乏竞争力。

根据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得出德州市2008~2015年生产总值(GDP)及三次产业各占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其中,因变量Y表示生产总值(GDP),自变量X1、X2、X3分别表示一二三产业各占GDP的比重。(表3)

利用参数最小二乘原理估计生产总量(GDP)与三次产业的变动关系。假定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Y=β0+β1×X1+β2×X2+β3×X3;利用EXCEL软件统计功能,得出结论是,GDP的变化受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影响最大,每当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每增加1%,GDP平均增加262.406895亿元,是第二产业对GDP影响的20倍,即提升第三产业增加值是增加GDP最有效的途径。虽然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但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的现状仍未改变,正因如此,德州市“二、三、一”的产业模式一直未得到根本改善。因此,要想进一步提质增效,就必须推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数据来源: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资料来源: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三、德州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建议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改革合力。

通过项目投资,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政府积极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联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速第一产业方式转移,提高生产率,把剩余的劳动力转移到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优化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淘汰落后、高耗能产业,利用高新技术开发新能源,推进第二产业结构重组和升级,稳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

(二)稳固产业结构的重心,提高竞争力。

一直以来,德州市产业结构是“二、三、一”模式,第二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对GDP的增值贡献很大。然而,2013年德州市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1.0∶52.1∶46.8,制造业投资和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逐年稳步提高;工业化进程加快,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增长速度达到13.1%。因此,要在稳固第二产业重心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发展方向,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对第一、第二产业的渗透力和辐射力,服务于中高端制造业升级,也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

(三)实施人才储备计划,增强人才红利。

德州市应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引进和储备计划,吸引省外及海外人才在我市创新创业,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人才红利。开展面向企业“一把手”的培训,增强企业领导的创新意识和人才意识。鼓励德州市高等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面向市场需求,积极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为企业输送匹配的人才。同时,政府应该完善社会保障等福利政策,不仅让引进的人才愿意留下来,共建美好德州,而且让走出去的人才期待回来,振兴家乡产业。

摘要:本文分析德州市产业结构基本现状,着重分析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因素,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德州市三大产业对GDP的影响结果,为加速德州市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借鉴。

关键词:产业结构,关键因素,回归分析

参考文献

[1]秦菲菲.县域产业结构升级与空间重构——以江苏启东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3.33.1.

[2]曹艳乔,丁喜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山东省产业结构升级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升级建议 第8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与深入, 我国的能源工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在这二十年中, 各式电站的建设己经有了很大的飞跃。我国城市集中供热广泛应用的热源主要是热电厂和集中锅炉房。目前集体供热所采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炭, 并且在今后很长一点拾起之内, 煤炭仍然是城市集体供热的主要能源。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 城市集中供热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供热系统自动化趋势加强, 已经代替了传统的老旧锅炉, 改造成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控制。通过先进的电子信息和自动化技术, 实现集中监测, 综合管理, 统一进行协调。但由于供热网点过于分散, 为保证供热正常记性, 需要对各网点供热状况进行监督, 并将各个供热网点的监测数据以及反馈实时发送到监控中心的服务器及时处理。

在换热站, 高温热水通过管道进入居民的暖气片中进行供热, 居民暖气片里的热水通过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再流入居民家中, 这就是城市集体供暖系统的整个过程。在整个供暖过程之中, 供热部门为了确保供热过程的正常进行, 需要对分散在各个位置的供热点和换热站进行温度、压力以及热水的流量等进行检测, 以确保换热站中的控热设备供热正常进行。并根据检测站采集来的检测数据进行参考和处理, 对电热厂的运行状况进行调节, 以确保冬季城市集体的正常供暖。供暖检测系统是由一套通过计算机技术、仪表测量技术以及通讯系统综合完成的成套网络监控系统。目前由于部分地区的设备老化, 通信技术落后, 数据采集不及时, 对集体供暖的推广有很大的影响。正因如此, 各个换热站供热站的数据采集与条都市与各个换热站的数据的及时通讯对整个供暖系统的正常进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通信技术在城市供热系统的发展

中心控制计算机建立可靠、稳定的通讯, 在调度中心可对现场所有换热站完成监视, 控制。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集散控制系统的对内外通信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 原有的网络被得到升级, 通信更具开放性。通信网络层指的是通信距离覆盖整个集中供热区域的虚拟局域网 (VPN) 的通信网络。

2.1GPRS数据通信技术

GPRS数据通信技术通过较高覆盖率, 现有的基站子系统基础上从一开始就可提供全面的GPRS覆盖, 并允许在用户在端到端分组转移模式下发送和接收数据, 而不需要利用电路交换模式的网络资源。进而形成一种高效、节能的通讯方式和技术。使用GPRS技术实现共热点和换热站的数据分组发送和接收, 并且GPRS数据通信技术可实现数据采集和处理功能、画面显示功能等。不仅快速提高了了通信速度和质量, 节省了时间, 而且有效降低了成本。

2.2供热系统的数据通信技术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 管网式供热系统的重点要解决控制系统的数据通信技术, 以确保供热源与各个换热站的数据的采集, 从而达到供热过程的控制、调度和管理。

从数据通信的角度来说, 供热系统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是:热源厂与数据中心的通信, 以及换热站与数据中心的通信。整个控制系统可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 采用开放式网络通讯方式, 并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开放性、及时性。以确保正确、有效、及时的数据传送到数据中心, 从而实现数据中心对热源厂和各个换热点的协调管理与调度, 确保冬季集体供暖的正常进行。

2.3供暖系统中对通信技术的建议

我国供暖系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虽然有何很大的进步但还是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尤其是通信技术得滞后, 导致信息采集不及时, 从而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确保数据有效及时的采集, 通信技术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供暖系统的通信技术的改进上, 各个信息采集站点应连接高速的数据通道, 以确保数据实时传送到中心操作站。高速通信接口是配合告诉通信道来完成通信的配套基础配件。各个换热站都应该通过高速通信接口和高速的数据通道连接, 并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以及控制技术对供热系统进行控制, 以确保供热质量。

三、结语

加快铁岭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建议 第9篇

一、铁岭工业园区的发展态势

到2013年末, 全市共有市级以上工业园区10个, 其中省级高新区1个 (铁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省级开发区3个 (铁岭经济开发区、开原工业园区和调兵山工业园区) , 市级重点工业园区6个 (辽宁专用车生产基地、铁岭县工业园区、昌图老四平工业园区、西丰工业园区、银州工业园区和清河工业园区) 。特别是辽宁专用车生产基地已被国家工信部评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铁岭经济开发区有望被批准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全市基本形成了以省级工业园区为龙头、市级工业园区为主体, 布局较为合理、特色较为鲜明的工业园区发展格局。从总体情况看, 目前铁岭工业园区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通过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 园区服务功能得到全面加强。到2013年末, 全市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94平方公里中建成区面积已达137平方公里, 全部达到“七通一平”以上标准, 特别是高新园区已达到“九通一平”。建有污水处理厂6座, 给水厂8座, 二次变电所11座, 热源厂6座, 燃气站4座, 各类泵站17座, 基站2座, 垃圾处理厂1座。专用车、换热设备和煤机集群先后建立了会展中心, 分别举办了四届全国性博览会, 都取得了圆满成功。

2. 产业集聚明显加快。

通过依托工业园区做载体, 围绕主导产业抓招商, 大力推进“双百工程”和“兜底服务”, 企业协作能力明显增强。全市现已形成的12个重点产业集群中有辽宁专用车产业、昌图换热设备制造产业、开原起重机械产业等8个纳入省100个重点产业集群之中, 除了沈阳、大连外, 数量上铁岭市排在全省第3位。特别是专用车、起重机、换热设备和煤机制造产业集群先后被评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到2013年末, 12个重点产业集群的销售收入有望突破1800亿元;重点工业园区中投产企业1141户, 有望实现销售收入2350亿元, 就业人数实现13.3万人;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1户, 其中:石油机械、通用煤机、中联重科等6户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 曙光农牧和九三粮油超过50亿元。

3. 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通过加大人才、项目、研发机构和研发平台建设等方面投入, 科研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全市工业园区目前已建设了产业集群公共研发及检测平台15个, 其中:正在建设的4个, 投入使用11个。特别是昌图换热设备产业基地公共技术服务中心被国家工信部授予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仅入驻高新区企业就已累计申请专利52项, 申报各类科技项目15项, 其中辽宁远大干燥科技有限公司的“干燥设备自动控制物料湿度专利技术产业化”获得了国家级创新基金立项。

4. 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

通过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 打造改革创新先行区, 确立精简高效的园区管委会体制, 在规划指导、开发建设、人才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完善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 实行“一站式”审批、公司化运营和企业化管理。开发区组建了专用车生产基地招商管理局, 从社会上招聘专业人员, 实行年薪制, 提升了园区管理活力。调兵山市、开原市以园区为主体设立资产运营公司, 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资金紧张等问题。高新区办公模式由依法审批向全程代办转变, 形成了分管领导、引荐人、跟踪人、投资商“四位一体”的招商服务机制, 做到了让企业“上不拜访政府官员, 下不涉及黎民百姓”, 得到了投资者的好评。

二、当前铁岭工业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 铁岭在推动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上进行了有益尝试, 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 产业发展层次偏低。

目前, 铁岭工业园区区域产业定位雷同, 入驻园区企业关联度不高, 有些企业对优惠政策的依赖性较强, 企业的根植性较弱。诸如专用车基地际华、陆平, 起重机华原重型等骨干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 缺少以知识经济、产权为主导的研发创新和以品牌、综合服务要素为主导的营销网络。特别是高端产业较少, 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初级产品较多, 并且产业链条不长, 形不成产业集群的“配套”, 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不明显。诸如橡胶产业在全市装备制造业配套率仅达20%左右。

2. 土地集约发展水平不高。

个别工业园区成立较早, 前期部分招商引资项目因生产工艺落后、融资困难等问题, 出现一些闲置土地;个别工业园区缺乏科学的发展规划, 出现了宽马路、大广场以及一些不必要的形象工程;多数工业园区的企业以一层厂房为主, 土地利用率较低;个别工业园区受招商引资指标压力影响, 在项目招商过程中, 不是根据项目规划和土地要求选项目, 而是根据外商和项目要求找土地, 以致出现项目投资强度不达标等现象。

3. 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从动力方面看, 园区企业多为家族式企业, 经营者在思想上不重视自主创新, 认为不如模仿、贴牌来得快, 为追求眼前利益而舍不得创新, 致使企业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出现“有制造无创新、有创新无产权”等现象。从投入方面看, 园区内1597家规模以上企业中尚有800多家企业没有开展科技活动, R&D经费投入占年销售收入5%以上的企业仅有十几家。从人才方面看, 园区创新人才严重不足, 研发人员所占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11个百分点, 特别是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和整体素质还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4. 政策和体制优势日益弱化。

铁岭市工业园区的发展是以传统工业为主、以招商引资上项目的模式运行的, 伴随各项优惠政策的到期或取消, 工业园区的外向型地位已逐步削弱, 以投资退税等政策优惠吸引外资来获得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势不再, 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政策扶持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园区管委会“准政府”模式在传统行政体制压力下, 机构不断膨胀, 人员越来越多, 职能越来越细, 管理体制优势不断弱化。

三、加快铁岭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建议

经过多年的发展, 铁岭工业园区已成为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的中坚力量, 成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阵地。如何在工业园区林立的形势下, 实现存量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增量产业的抢占先机已成为铁岭工业园区发展中一个亟待破解的重大问题。

1. 推动园区产业发展由产业集中向产业耦合方向转型。

一要出台重点产业发展政策。通过财政、金融、税收等手段, 诱导、支持和帮助工业园区在诸如专用汽车、换热设备等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确定不同产业升级的发展方向和政策思路, 提高产业发展的耦合度和丰厚度。二要强化特色园区建设。在发挥各工业园区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专业市场和物流优势的基础上, 通过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围绕特定产业和特定生产环节进行项目招商, 完善园区产业不断优化攀升机制, 打造诸如橡胶、阀门等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经济品牌。三要注重错位发展。要推进园区“高起点规划、集群式发展”, 引导技术、人才、资金、重大项目向产业基地聚集, 形成分工有序、相互支撑、互补促进的产业发展格局, 切实避免园区“产业雷同、内耗严重”现象发生。四要产城融合发展。要把园区产业发展纳入城镇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和城乡总体规划, 构建适度超前的交通、通讯、供电、供水和市政等基础设施网络, 打造具有科创内涵和生态特色的产业新城, 推动园区从孤岛经济向协同经济转化。

2. 推动园区土地利用由外延式扩展向内涵式集约发展转型。

一要在园区发展规划上“不求最大、但求最好”。要通过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 摒弃建设大广场、大厂房、宽马路、宽绿化带等追求气派的粗放利用土地的发展道路, 加大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提高园区承载能力, 提升对产业的支撑能级。二要严守入驻项目土地门槛。要进一步完善项目准入标准, 加大对入驻项目从产业、投资、占地、建筑密度、生产工艺等评估, 切实保障高质量利用增量土地。要采取经济手段整合、盘活现有存量土地, 提高园区企业投资强度和利用效率。三要切实建立园区企业退出机制。在符合国家政策和法律制度的前提下, 制定和完善企业退出的标准、程序和利益补偿办法, 建立起生产用地流转长效机制, 培育扶持高新企业。

3. 推动园区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转型。

一要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要制定企业家培训计划, 提高企业家创新素质, 推进企业创新主体建设, 引导管理方式从“家族式”向“现代化”转型。二要健全人才引进使用激励机制。要通过出台专项基金等方式, 实行“按知分配”新政策, 引导企业积极引进建立科研工作站和技术中心等,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平台体系, 通过人才租赁制、合作制等形式吸引更多的高层次技术人员向园区汇集。三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要落实科技创新政策, 拓宽融资渠道, 确保实现政府的R&D支出占GDP比重和企业R&D经费投入占年销售收入比重均超过5%最低目标, 倾力打造技术高地。

4. 推动园区管理体制由淡化行政职能向提升服务功能转型。

升级建议 第10篇

一、苦练内功, 促进房企内部升级

巴菲特有句名言:“潮退了, 才知道谁在裸泳。”此话用在房地产行业再恰当不过。以往在房价上涨阶段, 房企基本都能获得较大投资收益, 但当房地产市场处于下行趋势时, 标杆房企与普通房企之间的差距一下子变得更加明显。行业内部冰火两重天, 一面是标杆房企在销售金额、净利润、土地储备等方面都扩大优势, 并已具备新一轮的发展条件;另一面是不少房企仍处水深火热之中, 产品难以被市场接受, 在销售困难、债务偿还的双重压力下为现金流苦苦挣扎。

标杆房企的成功很大原因在于其深厚的内功, 精湛的业务能力;而大部分处境困难的房企较大原因在于自身综合实力不济。标杆房企在人才储备、土地储备、产品标准化、工程成本控制、工程建设、营销、税务筹划、费用管控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能力;而大部分普通房企在这些方面都具有随意性, 业务环节处处落后于标杆房企。以土地获取时点至达到可预售时点的跨度来看, 标杆房企节点控制能力远远领先于普通房企。标杆房企一般都有关键节点管理制度, 以保证土地获取后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可售节点从而达到减少资金成本的目的, 也可以保证项目及时交付, 达到项目利润结算的目的等。而大部分普通房企在开发中没有计划性, 不重视这些关键节点的意义, 或有普通房企已意识到关键节点管控的必要性, 但又迫于自身各流程的业务内功不足无法达成。以标杆房企在土地获取时点至达到可售时点平均比普通房企节省半年以上时间计算, 按一般规律, 项目的融资成本可能导致项目销售净利率下降约两三个点。类似上述方面的涉及房企自身内功因素的情况不在少数, 大部分房企需要在未来的经营过程中着力解决企业内功问题。

二、调整产品、业态和布局, 顺应调控目的和市场趋势

我国政府在房地产开发各阶段均有较严格的管理制度, 房企对已通过报批的产品进行调整的难度较大, 近两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对不同的物业类型具有不同的影响效果, 一定程度导致了房企业绩分化。从房地产政策现状及未来发展来看, 刚需产品受调控影响较小, 对于那些在产品定位上仍有余地的项目, 可以通过重新定位等进行调整, 以顺应房地产市场调控, 满足市场需求、规避调控风险。例如, 嘉凯城名城公馆定位时加大了小户型比例, 目前销售情况良好, 已进入尾盘销售;已动工的嘉凯城名城博园项目亦是刚性产品为主。此外, 绿城已加大对中小户型的研究, 并且在西溪诚园、兰园等项目配置了比之前更多的小户型住宅, 金都高尔夫艺墅2010年便开始加大了小户型的比例, 事实证明这些及时调整产品的做法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从业态选择来看, 纯住宅开发受调控政策影响相对较大, 从市场表现来看, 那些以综合开发为主的房企抗风险能力更强。全国排名靠前的房企无一例外是综合性开发。房企转型中可以通过调整业态组合来实现顺应调控, 以综合性开发替代纯住宅开发。嘉凯城集团将新设嘉凯城商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嘉凯城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和嘉凯城物业集团有限公司, 用以整合公司商业资产、贸易和物业管理三大业务板块。嘉凯城商业成立后, 将迎合国家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需求, 着手调整公司现有自持商业物业形态结构, 搭建消费性城镇商业的投资、兼并收购与运营平台, 未来集合整个商业运营体系于一身。除了对集团旗下现有商业资产进行管理与优化外, 嘉凯城商业的核心业务是向消费性城镇商业探索, 培育公司新的业务方向和利润增长点。十八大提出2020年要建成小康社会, 新型城镇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个转型过程给房地产开发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嘉凯城积极筹划探索的消费性城镇商业正好符合这一要求。

从区域布局来讲, 房企也可以顺势而为。限购、限贷政策主要存在于一、二线城市, 三、四线城市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项目布局集中于一、二线城市的房企受影响较大, 而三、四线城市及一、二线城市郊区受影响较小。随着十八大我国城镇化建设概念的提出, 三、四线城市及一、二线城市的郊区等都具有较好的发展机遇。龙湖的产品大部分布局于二、三线城市的近郊区, 极少数位于市中心, 万科也是一、二线城市郊区及三、四线城市的优秀操盘手。顺应政府调控目的及城镇化方向有利于房企的自身发展。

三、延伸产业链, 弥补房企自身短板

房企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建筑业、咨询业等相关产业。以金融业对房地产业的影响为例, 房企的自有资金往往占总投资的比例范围在20%~50%之间, 其余的投资大部分依赖于融资和预收款, 从一定程度讲, 房企的融资能力很大程度决定了房企的发展和盈利。本轮宏观调控加强了银行对房地产开发贷的控制和监管, 加上近两年贷款利率居高不下, 房企开发贷融资规模得到压缩、融资成本也比以往增加, 不少房企只能转向信托或者基金, 而这两者的融资成本更高, 加大了房企资金成本。对房企来说更危险的是变幻莫测的房地产金融政策影响了房企的资金计划, 不少房企由于房地产金融政策的变化导致计划内的融资无法实现, 陷于被动。

为此, 不少房企通过进入房产基金行业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保障。据清科研究中心有关资料显示, 2006年度, 房地产行业共有31个私募股权投资案例, 2010年全国共有房地产基金公司100余家, 而2011年, 许多房地产开发公司都纷纷设立房地产基金, 截至目前, 国内房地产基金有近500家。嘉凯城集团已由房地产基金探索阶段进入实践阶段, 目前其全资子公司凯思达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与中融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合伙成立的宁波嘉凯融晟投资合伙企业 (有限公司) 已募集8亿~10亿元投资湖州龙溪翡翠项目。未来宁波嘉凯融晟投资合伙企业还将募集总额约40亿元的房地产基金用于嘉凯城项目或其它项目的开发。此外、金地、滨江集团、复地等房企已进入房地产基金行业。房企通过进入这些对自身开发具有重要影响的产业链, 增强了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弥补了自身短板, 也拓展了自身盈利点。

四、择机进入其他产业, 拓展盈利点

一个普遍的观点是房地产行业是一个暴利行业, 做过房地产行业的对其他行业再也不感兴趣。且不论该观点是否正确, 在当前形势下, 房地产开发行业的回报并没有传说中那么高, 以往房地产行业回报高的原因在于房地产开发行业的杠杆高。在融资成本高、融资困难的情况下, 房企的回报已出现大幅度下滑, 大部分项目销售净利率不足10%, 按照平均三年的开发周期, 年均销售净利率不足4%。这证明房地产行业并非暴利行业, 部分房企总利润较高, 主要因为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一般大于其他行业。

在行业回报下降的情况下, 不少房企选择了开拓新型产业, 寻求新的盈利点, 进入那些回报更高的产业, 例如白酒业、矿产业、商业运作等。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 2012年房地产行业的净利润前三季度净利润仅有352.28亿元, 白酒行业净利润295亿元, 两者仅相差57亿元, 而房企数量及房企总资产远高于白酒行业。嘉凯城集团也早已进入红酒贸易业, 星河湾已进军白酒业, 据传武汉白云边也已被一家浙江房企控股。绿城、保利也早涉足葡萄酒行业。除了白酒、红酒行业外, 像一些农业、养殖业等也是房地产行业进军的目标。

升级建议 第11篇

关键词:常州,台资企业,转型升级,政策支持

引言

常州位于沪宁线中段,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连续多年被台湾电公会评为“值得推荐城市”, 目前已有20 余家台湾上市公司在常州投资。但投资于常州的大部分台企属于传统行业,在国际市场疲软和国内成本上升背景下,转型升级已成为必然选择。

常州大学 “苏台经贸合作与科技创新研究中心” 于2016 年3 月至5 月对常州台资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选取本地典型样本企业20 余家,基本涵盖台资主导行业,同时通过对台办等政府主管部门及常州市台协会的调查,深入剖析了常州市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的实践经验和遇到的切实问题。

一、常州台企转型升级的路径归纳

(一)依托技术创新,主动拓展产业链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常州台企大中型企业自建研发机构的比例超过93%,近1/3 的台资企业拥有自主品牌。 企业的研发投入不断加大,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的比重达到5%甚至8%以上。

(二)跨产业发展,向服务业和新兴产业转型,提升企业发展纵深

常州台企重视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从传统产业转向新兴产业, 目前已形成了以光宝、晶元为主体的新光源产业链,以及以中钢、华新丽华为主体的新材料产业链。

(三)注重品牌建设,由OEM向ODM进而向OBM转型,提升企业市场地位

常州传统台企多为OEM生产,随着产品生产经验的积累及新产品开发活动的投资, 一些企业逐渐由OEM转型为ODM,个别企业进而转型为OBM。 如永祺车业先后与飞鸽、迪卡侬、宜家、小米手机等海内外大品牌合作,向高端智能化发展,从贴牌发展至自营品牌,实现了转型升级。

(四)重视内部市场,由外销为主转向“内外并举”,寻求市场结构转型

常州台资企业目前正在创造条件开拓大陆内销市场,逐渐探索“外需导向型”向“内外需兼顾型”市场结构转型路径,大陆内部市场正在逐步受到重视。

二、常州台企转型升级的瓶颈问题

( 一) 产业层次低导致转型升级内生动力不足

常州台企大部分属于中小型企业,传统加工制造产业比重偏大,市场竞争力不强。 面对国内外市场波动,特别是加工贸易企业劳动力短缺、用工成本上升,企业难以将精力和资金集中到自主创新、产品升级上,寻求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

( 二) 本地嵌入低导致转型升级外在推动不足

常州台企“两头在外”现象普遍,本地技术人员主要辅助台湾总部设计,企业更趋向于通过简单的加工贸易获取利润,甚至中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也缺乏转型升级的观念,表现出较为严重的“路径依赖”;同时缺乏与本地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并未真正融入本土经济。

( 三) 政策宣传缺位导致转型升级导向不明确

针对性的政策宣传不够,企业对项目研发、准备上市、创建品牌或申请专利的相关规定了解不够深入,申请政府扶持和奖励资金前置条件过多, 手续比较繁琐,而资金量又较少,企业积极性不高。

( 四) 人才与技术欠缺导致转型升级缺乏基础支撑

台企核心技术较少,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模式滞后,成果转化率不高,对人才吸引力不强,政府投入主要集中在少数重点骨干企业比较成熟的创新项目,激励作用有限。

( 五) 融资渠道不畅导致转型升级缺乏资金支持

常州台企主要为中小企业,受公司治理、财务制度、有效抵押物等方面的条件限制, 加之目前金融机构强调风险防范,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导致常州台企融资渠道比较单一, 且融资成本较高, 直接融资比重小,90%以上企业包括有条件上市的大中型骨干企业,都通过银行信贷渠道融资,使银行信贷资金供需矛盾更加集中,影响企业转型升级。

三、推进常州台企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 一) 厘清台企转型升级的方向和重点

一是建立台资企业数据库,结合定期走访制度,了解台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具体政策需求,以利于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二是差异化引导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对基础好、有实力的大企业,建议通过组建涵盖常州台企主要产业的“常台产业技术联盟”(如生物医药、 汽车配件等行业), 鼓励技术创新, 提升竞争力;对易受冲击的中小企业,建议通过实施“常台现代服务业共建计划”,引导、鼓励其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使其发挥自身的国际网络和竞争力条件,寻求新的市场定位。 三是未来重点推进发展健康产业。 常州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健康产业发展基础,未来应以医疗康复、健康养老、旅游养生和休闲健身为发展重点。四是发挥节能减排的倒逼作用,遏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行业的过快增长,落实国家对节能产业政策,通过政府采购等形式促进节能产品的消费。 五是引导企业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政府加强宣传与引导,提供有效服务

一是建立协调和促进机构。政府部门应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针对台资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和沟通协调。二是加强对相关产业政策的宣传。 了解台企在转型升级方面的设想, 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政策宣传会、推介会、对接会,强化政策宣传。三是鼓励台企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四是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对一些有前途、有潜力的行业和项目进行“风险扶持”,特别是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和优秀人才引进方面的资金补助。 五是搭建更多的交流平台,为台企和大陆企业的合作牵线搭桥;台企也应主动与地方政府、民营企业、工商联、本土高校加强交流与互动,拓宽信息获取渠道。

(三)依托技术创新,推进传统台企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发展

当前台企转型最现实的路径是改进技术装备水平和提升新产品开发能力。 一是对现有的研发平台进行整合, 鼓励企业开放科技资源、共建技术研发中心,中小企业可以租用同行业企业的技术研发设备,促进行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是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台企在研发方面应有“储备项目”作为后备,引导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从短期、松散的项目合作向长期、紧密的战略合作转变。 三是引导企业用足用好技改政策, 推进更多传统台企向高端制造业发展,享受常州市政府《深化“三位一体”发展战略、落实“中国制造2025”常州行动纲要》的政策支持,将技术改造与产业升级、自主创新、淘汰落后产能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技术、工艺和设备水平。

( 四) 遵从国际规则, 依托品牌效应,增强企业“软实力”

一是引导常州台企加快采用国际标准组织生产。 二是深入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加快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建设。 三是拓宽产品传播平台和渠道,提升品牌培育力度。 建立品牌是常州台企转型升级的关键。 常州台企应加强品牌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 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品牌战略。 常州政府可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充分引导台企利用当地媒体和展销平台,如常州电视台、化龙巷网站等进行宣传。

(五)搭建担保平台,推进银行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大对台企融资支持

一是鼓励和推动有实力的台湾金融机构或常州台资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设立台资企业融资担保公司或金融机构,为台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二是推进银行产品创新。 支持台资企业在大陆境内上市融资,支持经营效益好、偿还能力强的台资企业探索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引导和支持台资企业运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向台资企业贷款的投放力度, 并推出适合台资企业的金融服务产品。 三是动银行改进服务方式,主动上门提供服务,指导企业清理家产、整合资源;加强对金融创新产品的推介宣传, 使各种金融创新产品得到充分利用。

(六)打造专业人才和企业家团队

一是及时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通过发布人才需求信息、 举办人才引进交流会、 赴院校所聚集地召开专场招聘会等多种形式, 帮助企业引进专业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 二是引导各地、园区、企业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 采取多种形式,推进企业科技、管理、营销、操作等各层各类人才的培育。 三是全面提升企业家素质, 邀请专家学者特别是知名企业家传道授业,集中组织企业家走出去,参加高端论坛和高层次培训,到大企业、大集团学习交流,拓宽眼界和思路,提高企业家把握产业升级规律和领导企业转型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伍湘陵.大陆沿海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策略选择及其效应分析[J].现代台湾研究,2015(06).

上一篇:喷涂涂层下一篇:建筑审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