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文学批评范文

2024-07-17

当下文学批评范文(精选9篇)

当下文学批评 第1篇

一.无法回避谈困境

1.专业性退场

如今, 编辑关注的是销量而不是质量, 记者关心的是绯闻而不是文学作品实质的内涵, 读者注意的是有没有“触目惊心”的情节, 批评家则“身不由己”地吹捧一些质量与水准皆不高的作品。由此, 文学批评的专业性开始退场, 文学批评的目的也不再是对文学审美意蕴的揭示和文学内在规律的探寻, 而大都是为了某种个人利益或商业利益。

2.深度被放逐

批评者关注的重点不再是对文学作品的深度分析和解读, 不再是强化学术品质和理论含量, 而是放逐了批评的深度。学院式的批评常常是对西方理论的生搬硬套, 没有深入文本做仔细的考量;读者因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 也只是停留在感性的层次;编辑、记者的批评甚至开始靠捕捉低级趣味性的东西来满足世俗的偷窥心理, 形而上的精神追求直接滑向形而下的感官享受。

3.批评立场丧失

越来越多的学者把文学批评沦落成为“口水战”的战场, 批评者终日忙于寻求“圈子”, 加入“阵营”, 忙着“站队”。“这些圈子制造了许多虚假批评、友情批评、游戏批评、注水批评、政治批评、玩世批评、与当下艺术现实无关的自娱以至自淫批评等, 它们使批评平面化、功利化、泡沫化、市侩化、行帮化, 极大地毁损了批评的声誉和品质。”[2]文学批评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立场, 应该是凭自己的良心和真切的艺术感悟力说话, 但是, 当下的文学批评日益沦为圈子式的批评, 丧失了基本的立场, 演出了一幕幕闹剧。

4.批评功能弱化

在解构主义的氛围下, 大众话语狂欢的背景下, 批评家被告知, “他们不具有启蒙资格, 即那种向读者传授一种有效阅读、鉴赏的方法和规范, 确立一种选择、推荐优秀作品的规范和标准, 讲解文学上的体验和发现的资格。”[3]由此, 批评沦为一种自娱自乐的操作, 一种标志职业身份的手段。批评家越来越将概念玩弄于鼓掌, 与读者、作者和作品疏离, 偏安一隅, 自言自语。

5.理论资源僵化

文学批评需要借助一定的理论来显示文学批评的学术品格, 理论的深度与广度决定了文学批评质量的高低。但是, 当下文学批评理论资源出现僵化的局面。从80年代至今, 短短20年时间里, 我们将西方运行近一个世纪的批评理论移植进来。我们先后移植了:“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原型批评、阐释学、接受美学、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文化唯物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后殖民主义等。”[4]在80年代初期, 正因为这些理论的进入, 文学批评家用新方法猛烈攻击旧有的批评秩序, 激活了批评界,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 需要根据中国实际的情况对这些理论加以修正。而实际情况是, 多数批评家只是横向地移植了西方的理论, 而没有将这些理论放置于中国独有的语境中去考察, 生搬硬套, 使得文学批评变成了诠释理论的“跑马场”, 文学批评离文学这一终极对象越来越远。文学批评的理论资源匮乏, 批评家在西方文艺理论的“故纸堆”里“乐不思蜀”, 思维僵化。

二.奋力突围寻路径

如何从困境中突围, 是当下文学批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也是突破当下文学批评瓶颈的关键之所在。本文为当下文学批评号脉, 寻找到三条有利的突围路径, 为当下文学批评重构繁荣景象提供可能性。

1.更新理论资源, 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

当下文学批评界一直将批评的视角放置在西方文论的背景中去考察, 运用的依然是西方早已成熟而在中国尚未来得及消化的理论。而“西方现代文论执着于新、奇、特的追求及对传统的反叛, 好走极端而导致自身的狭隘性、片面性, 甚至荒谬性。”[5]这种丧失自身民族性的文学评论势必导致当下文学批评陷入困境。真正成熟的文学批评应有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 任何理论的形成都是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的。而“五四”新文学革命以摧枯拉朽之势迅速取代了传统文学, 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一样都放眼西方, 在今天看来, 我们的一些文坛先驱为建构新文学, 难免剑走偏锋, 矫枉过正, 他们离传统越来越远, 甚至形成断裂。由此可知, 传统文论在今天仍有其鲜活的生命力, 我们是时候回归传统文论, 从传统文论中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了, 这是“西方诗学全面取代中国传统诗学并出现‘失语’危机的情形下, 试求传统诗学与现代诗学这两种知识形态的互相校正、融合与互补。”[6]

2.建构文本、作者、读者、文学批评多维对话空间

艾布拉姆斯在其文学理论著作《镜与灯》中谈及文学活动有四大要素, 即世界———作品———作家———读者。作为文学活动组成部分的文学批评, 也应兼顾这四个要素。但是, 实际情况不容乐观, 在文学批评发展的过程中, 某一批评家或者某一批评流派往往只强调其中的一个要素, 往往挂一漏万。这里,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可以派上用场, 巴赫金认为生活的本质就是对话, 对话的边界纵横交错在人们现实的思维空间里, “一切莫不归结于对话, 归结于对话式的对立, 这是一切的中心, 一切都是手段, 对话才是目的。单一的声音, 什么也结束不了, 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 生存的最低条件。”[7]当下文学批评应该在文本、读者、作者三者之间游走, 形成一个文本、读者、作者、文学批评多维互动的空间, 达到主体与主体、主体和对象、作者和读者、读者和文本、文本和文本不同要素之间的有机融合, 从而避免因单一而造成的偏执。

3.净化批评生态

批评生态的净化, 首先应从批评话语入手。对于学院式呆板、冗长、艰涩的批评话语, 应予以摒弃。可以采用如学术随笔、品评感悟、杂感漫谈等清新风格的文学批评话语方式, 古典与现代兼济, 东方与西方融合, 深入浅出, 明白晓畅地表达观点;对于作家常常有感而发式的批评, 需要强化学术素养和理论储备, 将充满情感的感性认知冷却, 上升到冷静客观的理性高度, 使批评更具影响力和穿透力。其次, 应建立有生机的, 充满活力的批评生态。“真正具有生机的批评生态环境, 应该像热带雨林的自然生态一样, 是多层次多形态的充分发展。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平等对话, 共生共存。”[8]

三.结语

真正理想的文学批评应是哈贝马斯所描述的“公共空间”, 在此“公共空间”中, 每个人被赋予说话的权利, 各种思想、流派持有自己的立场, 与其它观点进行思想的交锋和真理的论辩, 其根本的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以独到的见解和理论的穿透力推动文学向前发展, 形成一个每个人都发出自己的声音的文学批评时代。

参考文献

[1]钱中文.全球化语境与文学理论的前景[J].文学评论, 2001 (3) .

[2]陈璐.艺术批评的尴尬[J].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6 (4) .

[3]饶先来.阐释与重构——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功能研究[M].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7.5, P3.

[4][5]古岩.新世纪的文学批评是怎样的批评——当下文学批评的困惑于走向[J].当代文坛, 2000 (2) .

[6]曹顺庆.从“失语症”、“话语重建”到“异质性”[J].文艺研究, 1999 (4) .

[7][苏]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P344.

当下文学批评 第2篇

网络文学不仅对文学的机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传统的文学创作形式与文学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读者的阅读群体与审美特征等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网络文学的出现使得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进入了大繁荣与大发展的时代,所以对于当下网络文学作品价值与发展前景的研究对于促进我国文学的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文学发展现状

与互联网起源相一致,世界网络文学也起源与欧美等发达国家。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国网络文学也呈现出“繁华”的面貌。虽然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我国网络文学兴起于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发表之后,但是在此之前,《奋斗与平等》(少君)、《新语丝》(方舟子)、《橄榄树》(诗阳)以及《10.31大连金州没有眼泪》(老榕)等网络作品与网络杂志就已经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引起轰动后,我国网络写手迅速崛起,并涌现出大批的优秀作者。

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了《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6.1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占总网民数的81.0%,其中,我国网络文学的用户数达到了2.74亿,比去年同比增长17.6%。与此同时,我国网民网络文学的使用率为也达到了44.4%,较同期增长了3个百分点。此外,随着《致青春》、《甄嬛传》以及《最美的时光》改编成电视电影并受到追捧,以及经济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网络文学已经成为了我国新的重要文学现象以及经济的增长点,新浪读书、腾讯、人民网等大型互联网公司加大了对网络文学领域的投入,我国的网络文学界的竞争日趋激烈。

我国网络文学发展现状良好,但是受网络隐匿性等特征的影响,网络文学作品的质量与“健康”难以掌控。网络平台为人们提供了平等、自由、宽领域的视角,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广大网民即可以是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又是网络文学的受众。特别是博客、BBS、各大文学网站等网络平台的涌现,导致我国网络文学在精华频现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糟粕”,一些内容倾向于黄色、暴力的网络作品更是对受众的心理产生了不良影响,不利于我国网络文学的长远发展。

二、网络文学作品的价值

多元传媒与当下文学“裂聚变” 第3篇

【关键词】多元传媒 文学裂变 文学聚变 文学前景

传媒不仅仅是文学的传播工具,它还是影响文学发展变化的重要因素。文学活动也是传播活动,它也遵循关于信息传播的一般规律。文学活动其实就是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之间的信息传播过程,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之间的互动从传播的角度看就是信息在传播和运动。传媒是文学传播活动发生的必备条件,传媒的变化往往影响着文学的发展和变化,不仅改变着文学传播的方式,还引起文学活动作家、作品、读者等要素的变化。

这是一个多元传媒并存的时代,因为新媒体大量诞生,传统的纸质媒体受到空前挤压,纸媒上的文学传播也就日渐衰落,曾经的一篇文学作品引起“洛阳纸贵”的现象似乎不再可能了。这又是一个电子传媒强势统治的时代,影视、网络和手机等电子传媒成为传媒中的王者,纸媒为王的时代一去不返了,文学期刊的衰败景象充分证明了纸质媒体的式微,纸媒文学日渐边缘化,但与此同时,影视文学、网络文学和手机文学日渐繁荣。

其实,正是在传媒的作用下,当下文学正在发生着种种变化,所有这些变化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两种趋向的变化。一是从单一到多元的“裂”变:文学传播样式和传媒一起在多元化,文学意味随着传媒的播撒在蔓延,“作家”这一曾经神圣的称呼被拉下神坛,裂变为N种叫法。二是从分散到聚合的“聚”变:在强势传媒革命性的作用下,文学诸要素都向强势传媒聚合,作家爱上“触电”和“触网”;作品从包装到语言都热衷于图像化;读者不爱审美爱上娱乐;文学批评中的学院批评渐渐失去影响力,新闻记者等媒体人担纲的传媒文学批评无比热闹……。

“裂”与“聚”的对立统一

“裂”与“聚”首先是对立的。在多元传媒时代,某种文学形式一方面想固守其所依附的传媒阵地,聚合在它的周围;另一方面,它又受到其它传媒特点的深刻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被其“裂”变。这种坚守与被“裂”变的矛盾就是“裂”与“聚”之对立性的体现。这尤以传统的纸媒文学为代表,一方面,纸媒是传统的强势传媒,它把文学聚合于它的麾下,文学依托于纸媒便生长出适应于纸媒的某些特点:作家立言以传世的创作初衷,作品文本的高度审美性,文本传播的线性特征,读者接受的虚静观照。纸媒文学就一直坚守着这些特征统治着漫长的文学历史时期,而当纸媒蜕变为弱势传媒后,其它传媒的优势尤其是强势传媒的强势必然影响到纸媒文学。纸媒文学的大一统被分割成适应多元传媒的各类文学样式,纸媒文学的特点和意味也被分化和裂变。如作家的创作初衷由单纯趋向于复杂,作品的审美性让位于娱乐性,作品的传播呈现出非线性的特征,读者的接受由有距离的虚静观照变为趋零距离的文化消费等。这一“裂”与“聚”的对立投射在我们一些人的内心就表现为:许多人在心理上还坚守着纸媒文学的传统性状不肯舍弃和变通,无法适应传统文学的“裂”变,便对当下文学的现状感到失望,认为文学在走向衰落甚至消亡。

“裂”与“聚”的对立还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弱势文学与强势文学的对立。在多元传媒时代,文学被不同的传媒“裂”变为众多文学样式,但由于传媒本身的强弱区分,所以“裂”变后的文学样式也就有相应的强弱区分。比如广播文学相对于影视文学和网络文学来说是弱势文学,如果其不追求新变,其生存空间可能就会急剧萎缩。但我们看到,今天的广播文学借鉴了影视文学和网络文学的一些优点,如注重纪实题材,注重用音效营造影视效果,注重手机短信的及时互动交流,注重相应网站和网络论坛的建设以扩大广播文学的传播范围等等。广播文学的这种改革和新变,使其守住甚至拓展了其弱势的生存空间。

“裂”与“聚”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传媒既是传者又是受者,首先作为受者接受信息,然后作为传者传播信息①。在传播学意义上,大众传媒是一个辐射体,它以点对面的形式把信息传给大众;在社会学意义上,大众传媒则是聚合体,它把不同方面的文化权力集中在自己身上②。传媒的传者身份使它成为“辐射体”,这是文学“裂”变的诱因,在异质的多元传媒的多路径传播和辐射下,文学自然会发生分裂和变异。传媒的受者身份使其成为“聚合体”,这是文学“聚”变的诱因,正是由于文学对传媒的天生依赖性,使传媒能够作为受者接受和聚合文学信息、知识、指令、吁求,并使之凝聚于强势传媒的技术逻辑之下,由传媒霸权促成强势文学样式的形成。而传者与受者是统一和同步的,传者和受者互相包孕,互相促动,互为因果,这就导致文学“裂”变与“聚”变的类似关系。

“裂”与“聚”的统一还体现为文学自律与他律的统一,传承与革新的统一。文学起源于人的需要,又因人的需要而发展;在人的需要这一前提下,文学一方面自律,需要保持其传统特色满足人对之的传统要求,一方面他律,因受到其它因素的剧烈影响不得不发生改变;一方面要传承以适应人的心理惯性,另一方面又要革新适应人的新的需求;一方面文学要坚定地据守最后一片传统阵地,另一方面文学又要勇敢地开辟出新的疆土。正是在“裂”与“聚”的分合变化中,文学做到了自律与他律、传承与革新的统一,而就因为有了这种统一,文学才一直在发展,而不是被取代和消亡。

“裂”“聚”剧变与文学前景

“裂”与“聚”便是当下文学剧变的内涵,它们同时发生,共同制造了当前文学的万千景象,当下的各种文学现象大都可由此视角找到说明。“裂”与“聚”又是文学演变和发展的规律,无论是过去的文学,还是今天的文学,抑或未来的文学,都会因为传媒这一关键要素的改变,发生程度不同的“裂”变与“聚”变,从而完成文学艺术的接力和文学薪火的传承。当然,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是传媒“大爆炸”的时代,传媒的种类和数量几乎超过以往所有时代的总和,传媒的覆盖范围和渗透深度也超越了以前的任何时代,所以这个时代文学因传媒多元化而发生的“裂”变与“聚”变的程度也就比以前的任何时候都要剧烈。着眼于文学与传媒互动的历史,立足于文学的当下剧变,我们似乎可以鸟瞰到文学未来发展的几条线索。

首先,随着新的传媒不断诞生,文学的裂聚变化将持续进行。随着电子设备和网络嵌入到各种各样的日常物件当中,大量的新媒体将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而这必将为文学传播创造出新的通道,新的文学样式随之出现。在这众多传媒中,也必将出现新的强势媒体,文学也必将附着在新的强势媒体之上,继续影响着人类生活。而随着媒体的多元化和泛化,文学意味和文学性会如柳絮一般,落满我们生活着的大地。

其次,随着传媒互动性的增强,文学的民主性和民间性将得到加强。随着网络和互动影视媒体的发展,传媒所营造的公共领域空间越来越大,文学活动中作者和读者要素之间的界限会日渐模糊,作家称号的神圣性将大打折扣。“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人人都参与写作”慢慢成为互动媒体时代的现实。

第三,网络等强势传媒具备超文本非线性传播特征,这会使文学在裂聚变化中由单一的语言艺术慢慢走向多媒体的综合艺术,纸质期刊文学的生存空间将减少到让人不敢相信的程度,许多文学期刊将死在无情的市场之中,将破产在读者的冷落之中。但日渐式微的纸媒线性文学文本将做出自适性的改革,它们会借助强势传媒的技术翅膀飞向超文本非线性传播的时空。多媒体时代,文学也被多媒体化,似乎要回到文学诞生之时,但这不是倒退,今日的多媒体已完全虚拟化,充满技术理性。文学的内核仍然是语言艺术,但文学的语言在多媒体时代会借助传媒的旗舰远航,会依凭传媒的翅膀腾飞。今日某些学者和作家一味坚守“文学是语言艺术”的信条不知变通,甚至认为只有纸媒上的文学作品才是文学,这是不明智的。固守这样的观念只会迎来文学的衰落消亡。可以预期,在传媒的技术文化逻辑影响下,文学的影视化、网络化将更趋频繁,文学单一的语言文本将更多地让位于影视文本和网络文本,文学被动的线性文本将更多地转化为互动的非线性超文本。③

最后,由于多元传媒的播洒和辐射,文学的泛化将愈演愈烈,泛文学文本会大量产生,纯文学与俗文学的界限慢慢消融,文学越来越成为文化意义上的文学。今天我们已经看到,新闻、广告、解说词、主持人串词、博客、短信、标语、条幅、BBS帖子等大量的不是传统文学又具备文学性的泛文学文本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而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不同程度地具备了一些文学性,文学和文化的界限已经变得模糊,这种情景颇类似于先秦时期。在这一时期,文学与政治、历史、诸子哲学杂糅在一起,与纵横家的演说甚至人们的日常交往交融在一起,同一文本往往具备多种文体特征和功用性质,这时“文学观念没有独立,文学与非文学界限模糊,没有专门的文学创作主体或者说创作者,没有自觉的文学创作意识以及审美追求,文学因素、文学价值与哲学、历史等其他因素相混合,形成一种泛文学化的文化状态”。④当然,广义文学时代的重现决不是历史的倒退,它是文学新的发展,是文学某些传统的回归。笔者还想强调,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在不可阻挡的文学泛化潮流中,虽然受到空前挤压和冲击,但它仍会保持一定的生存空间,作为文学的原始标本和营养源泉而存在,它能为文学边界的界定提供一定的标准,能为泛文学文本提供写作营养,它会继续凝聚小众范围的读者目光。□

【本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科研立项项目《电子传媒对当下文学生态的解构与建构》科研成果之一,编号为200911LX395。】

参考文献

①②颜纯钧,《大众传媒与公众身份的建构》[J].《现代传播》,2004(5):24、26

③张经武,《传媒与文学的未来》[N].《中国文化报》,2007.1.11

④李建中、孙宗美,《技术理性时代的“泛文学化”回归》[J].《襄樊学院学报》,2003(6):50

(作者单位: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责编:姚少宝

当下文学困境不存在 第4篇

我们当下所处的文学时代, 自希利斯米勒提出“文学终结论”之后, 又有不少学者提出“文学困境论”、“文学边缘化”、“文学灭亡论”等等。

总结他们的理由主要是现在的文学作品的没有或是极少创作出像以前经典名著般的作品, 许多作家追求高产, 长篇小说年产几部, 不再追求内在质量上而只追求外在数量上的, 导致作品泛滥, 却无质量高的作品。许多作品发行量惊人, 可看过一遍后根本没有在翻起的冲动, 作品“媚俗化”严重。此外还有读者群退化, 人心都比较浮躁, 静下心来看书的人很少, 往往更钟情于视觉享受, 大多偏向能够在短时间摄取大量信息的电视剧、电影。同时现在传媒手段的多样化, 也在影响着当下文学, 网络上人人是写手, 文风泼辣直率, 没有编辑的审核, 过于自由化导致了许多垃圾的产生, 文学创作不在是呕心沥血, 而在信手拈来。这样的作品寿命往往就几天而已。难道当下文学真的如他们所说的那样, 存在种种困境, 已经濒临灭亡了吗, 当然不是。

二、当下文学困境分析

当下文学文学困境是不存在的, 种种迹象只能表明文学更繁荣昌盛、欣欣向荣, 怎么会走向灭亡呢?

所谓的看书人少了, 只是一种用传统眼光看问题, 其实只能说是传统的纸质媒体表现文学边缘化了, 文学本身并没有边缘化, 而只不过转移了主阵地, 影视文学也是文学的一种。我们可以算算账, 过去经典的长篇小说能有多少人看, 而现在一部好的电视剧又有多少人看, 这个账很清楚的, 人数明显是增多, 文学的“阅读者”大军师不容忽视的。

而影视文学的影响力比纸质媒介大了许多, 许多人都是在看了电影或是电视剧又回来看著作的, 比如苏童的《妻妾成群》可能很多人都没有看过, 而张艺谋据此拍摄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又是家喻户晓的;赵本夫的一篇短篇小说被冯小刚拍成贺岁片《天下无贼》而名声大起。

至于说现在网络作家盛产, 其实也有好的作品出现的。网络不仅放低了文学的门槛, 让大家都投身文学创作, 还可以集百家之长, 这些对文学发展有利的一面是不能忽视的。在当代快餐的节奏里, 虽然人们静下心看长篇小说的人很少, 可是还有一种文学现象——短篇小说, 正在繁荣发展, 并且具有庞大的读者群。孙犁先生曾经说过:“短小精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

三、当下文学发展无困境

也有的学者说当下文学缺乏崇高精神和理想, 只是流于娱乐化。其实不能这么说, 文学是多元的, 娱乐化也是文学精神之一, 而娱乐性正是当下文学最显著的特点。当下文学中我们不仅推崇鲁迅那种“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的作家, 也要接受林语堂那样提倡幽默小品的作家。当下文学一个趋向性变化是娱乐化, 其实影视文学也有娱乐化, 不过那些学者认为娱乐化消解了文学崇高精神是大可不必担心的。

娱乐精神在文学上是从古贯穿至今。比如我们看着就觉得好玩的《西游记》;日本也开发出关于我国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改编的游戏软件。胡适针对有的学者把《西游记》研究有意搞的很深, 非找学术价值, 就指出它是一部有趣味的滑稽小说, 评判那些学者走错了路, 以禅道分析的恰恰是把它搞坏了。应该是持一种宽容态度来对待文学的娱乐化。作家张贤亮也曾说过关于文学创作“对我而言就是玩, 如果这书写完了, 我就没得玩了, 所以我慢慢写。”文学本身就是可以玩, 被称为“玩学家”的于光远就说:“玩, 不仅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 还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之一。况且, 有文化的玩, 也正是培养马克思所说的‘高度文明的人’的一项工作。过去人们常说, 活到老, 学到老, 现在我还要加上‘玩’到老。”

玩也正是人的本性之一, 文学也正是需要这种精神, 当下的时代环境就需要这种精神, 美国的迈克尔沃尔夫曾在《娱乐经济》中说:“21世纪的货币不是欧元, 而是娱乐。”文学完全可以娱乐娱乐, 这不光是作家的需求, 更是读者以及市场的需求。

总之, 所谓文学的困境, 文学发展的种种问题, 其实大可不必惊慌, 这只是一种必然现象, 而这种现象并没有阻碍当代文学的发展。换种角度说, 正是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 还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能够让我们看清许多问题, 更加强烈的感受到了文学的活力。所以, 我们可以大胆预言, 当代文学不仅没有存在导致其灭亡的困境反而会发展的更加丰富多彩、活力四射。

参考文献

[1][美]希利斯·米勒、秦立彦译:文学死了吗[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杨守森:数字化时代与文学艺术[M], 济南:齐鲁书社, 2010

[3]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当下部分军旅文学创作的短板与瓶颈 第5篇

列位看官,为达到“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之效果,本刊特设“文艺争鸣”专栏,开办“前卫文艺争鸣”微信群。想打擂的,想看热闹的,想吐槽的,请您打开手机微信扫一扫这个二维码到群里来吧!

反思当下军旅文学创作,其成就、影响自不待言,在书写兵味军味、弘扬主旋律、凝聚军心、提升士气等方面发挥的巨大而积极的作用亦有目共睹。但同时,军事文学的现状一定意义上滞后于伟大强军实践,一些军旅作家在切入当下基层军营、贴近当代战争实际、思考高技术信息化战争、塑造军队军人形象、弘扬核心价值观念、谱写时代最强音、为人民军队鼓与呼等方面所呈现出的问题、所暴露出的自身创作上的短板与瓶颈,也应引发我们的关注和警觉。

要言之,部分军旅文学的创作存在着如下的短板与瓶颈:

1 缺乏对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的了解和熟悉

一是面对陆、海、空、天、电、磁、网多维一体,信息战、网络战、舆论战纵横交织的当代战争空间背景和信息化、智能化特征,一些军旅作家对当代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发展关注不够,不清楚当代军事科技的新发展、新变化,对信息化战争中已使用或列装或研发的新武器、新装备、新技术缺乏必要的基本的了解。

二是对因科技推动、时代战争发展所带来的新的作战平台、作战方式、作战样态、作战思维、作战体系、战争手段、战争时空、战争对抗域、战争重心、制胜观念等方面巨变的表现不但相对陌生,而且在如何熟悉高技术条件下信息化战争行动上表现漠然。

2 对世界军事革命的汹涌浪潮、中国正在进行的深刻而全面的强军实践给部队和军营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缺乏真切深入的体悟和生动完整的艺术观照

一是或因高门大院、围墙机关等种种环境条件所限,或因个别作家自身主观臆断,或因体制机制管理难以尽如人意,当下军旅作家中真正迈出象牙之塔、走出自我狭小天地、走进并能深深融入火热军营的并不太多,即便有的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中有所行动,但时间短、体验浅、走马观花,真正能够在基层留住脚、弯下腰、扑下身、扎下根、生真情、觉深悟的恐怕并不多。

二是在新军事变革浪潮中,对军队在军政后装、兵种兵员成分、训练管理、联合指挥、演习比武、维和抢险救灾等方面的时代巨变和伟大成就虽有涉猎,但许多流于浮光掠影,每每又浅尝辄止,止于浮表事象,缺乏更为生动深广的选择和挖掘,缺乏理性反思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且有意无意间总在规避前进道途中的冲突与挑战。

3 缺乏对当下优秀军人、一代英雄的时代命名、审美确认和文学“打造”

一是对国防生、地方大学生、军校生等成长起来的“新知识军人”重视不够,关注不多,或虽曾有所“青睐”,也只是蜻蜓点水而已,有的甚至将其简单归入只有不断“改造”“转变”方能健康成长的一群,而对其知识优势、军营军人体验、军事军旅思考和人生情感命运则关注不力。

二是对富有基层经验、“行伍出身”的优秀军人缺乏进一步的认识,未能以辨证的眼光来审视他们的贡献、他们的历史身份、地位和价值。

三是对既有知识又有基层经验,且具当代战争综合素养的“信息化军人”缺乏必要的基本的认知、了解和理解,对“信息化军人”的生成经历、成长际遇、时代内涵、战争思考、历史价值、英雄意蕴等没有深层次的开掘和探究。

新时代英雄或新“三种人”, 有的仅简单出现在新闻报道、通讯消息中,或“符号性”、标签式、公式化地出现在近两年的一些报告文学等类篇什中。对他们的现实书写与文学塑造,既未反映出“新知识军人”的丰富性与生动性,也没达到时代所需求的高度和深度,而赋予他们以丰富的历史内容和较大的思想深度的“虚构类”诗意作品,在近年来的创作中也很难见到。

4 缺乏当代战争意识和战争观

一是多年未有战争,兵燹不再,一些人迷醉于改革开放多年来的太平盛世,认为战火硝烟已然远去,于海晏河清、举世和谐的错觉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因而 “马放南山,刀枪入库”。有的作品一味在追求日常生活的趣味与意义,于俗世皮相的描摹中辗转迷离,刻意“去英雄化”,躲避崇高和信仰;更有甚者,个别作品洋溢、充斥着尘俗繁华中酒场、官场、会场、情场的烟酸和市侩,独少演兵场、训练场、操场和战场的血性、豪迈、自信和智慧。

二是与迷失于日常生活、不再关注战争的世俗化书写相反,一些人则无限放大当代军事战争的外延、范围,抹煞军事战争的暴力性这一根本特征,将一些非武力、非杀伤、非流血的斗争,通通一股脑地塞进军事战争的概念范畴,从而有意泛化稀释当代战争。

三是否认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曲解或二者之间的关系,看不到战争之本质其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是从属于政治并受政治支配的,因而,在这些人的创作中,“军人不问政治”,作品无视时代潮流和主旋律,有意远离主流意识形态,悬置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抑或走向另一极端,将民族国家维度上的戰争观概念化、抽象化、模式化,独少时代化和个性化思考,缺乏作家主体的积极介入和艺术上的诗意表达,作品成为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四是在片面单纯的军事技术观念支配下,将当代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要么简单理解为几个大学生几台电脑指挥下的鼠标、键盘加按钮的一键式战争,要么抱残守缺、刻舟求剑似的以昔日地道战、地雷战的作战思维、观念来思考和书写当下军队飞速发展中宏大而生动的实践。

5 缺乏较高的人文素养

一是对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局部战争、有限战争的文学观照缺乏时代高度和前瞻眼光,只在无尽的“底层叙事”的杯水风波中伤感沉沦,无法凝聚起属于时代的人文思考、历史精神和价值关怀。从作品中看不到军队未来发展的主流和根本,也看不到新军事变革的历史趋向和我军革命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美好愿景。

二是对信息化战争中新的武器装备技术、新的战争战法与体系观念、军营新变化与新气象等生动现实图景,及其内中潜在隐含的词与物、物与理、理与人、人与事、事与情、情与文、文与言等诸种关系缺乏哲学、人学、史学、美学、文学、伦理学和社会政治学等层面的解读、思考和反省,难以以批判性的眼光反思高科技战争背景中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其作品拘于物、泥于事、沉于欲、陷于世,无内曜之心声,罕自觉之灵明,少形上之人文,缺乏必要的思想深度、理性力量、人文反思和终极关怀中的诗意阐发。

三是在对“文学是人学”“以人为本”等命题中“人”的审美阐释和文学创作中,以纯粹思辨中“抽象的永恒的人”或感观直觉中“本能的生物的人”取代历史实践中“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以对人的先验的、单一的前定性思考遮蔽人丰富广阔、生动深刻的现实性、社会性、民族性和历史性,忽视新时代英雄或新“三种人”的现实存在和文化存在,回避军队、时代和历史对军旅作家们的深情期许和召唤,不能以历史的美学的立场,通过“三种人”不同的生存境遇、世相人生、个体经验和命运轨迹,揭示当代军人的人文思考、理想信念、情感追求、内心世界和价值探索,从而塑造出伟大强军路上颇具时代活力和勃勃生机的新军人、新英雄形象。

当下文学批评 第6篇

一、青春主题文学文本的虚构性

青春主题文学的虚构性是显而易见的, 这种虚构性同样也存在于玄幻、新武侠等文本类型上。青春主题文学中的故事并不是真正的生活, 这一点常使我们将青春主题文学这些通俗的虚构故事当作是“只不过是”或“无害的”娱乐。面对时下火热的青春文学市场, 我们不得不思索这种“娱乐”与“虚构”背后所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为什么这些虚构的叙事能够如此地吸引青少年的眼球?其中有一个重要的但常常被我们忽视的因素——阅读快感。如果没有这种愉悦的阅读感受在其中支配, 青春主题文学就无法在青少年读者中如此盛行。然而, 这种阅读快感又是如何借由文本本身而产生的呢?本文在此对青春主题文学的文本进行一番剖析。

二、青春主题文学文本的类型规范及其效用

青春主题文学是如何展开叙事的?没有这种分析, 我们便无法理解文本中令读者愉悦的情感是如何产生的。在经过大量的青春主题文学文本的阅读后, 我们可以发现, 大多青春主题文学的文本不追求莫测的“深度”、不求索晦涩的意义, 反复出现的题材内容、基本表达形式成了文本的标志。所以本文从青春主题文学文本类型的规范及其效用来切入对青春主题文学文本的剖析。同时思索是不是这些因素引起了读者们的阅读快感。

1. 青春主题文学文本类型规范

作为大众文本之一的青春主题文学, 普遍具有以下方面的规范:

题材:成长过程, 青春心事, 校园爱情、友情, 个人与家庭成员关系的亲情题材。

场景和位置:家庭内部和校园, 以及具有强烈城市特征的场所, 如酒吧、步行街、公交车站等。

人物类型:青少年, 以初中、高中生为主, 极少描述社会其它层面的人物, 人物类型单一。

情节:搬家、转校等突发情节对友情和爱情的影响;学业方面的一系列问题触发的事件, 以此促进主要人物关系的互动等, 可以表现少男少女之间的青春情怀和青涩爱情的故事情节。

即使你没有看过青春主题文学, 你也可能熟悉以上列出来的规范。正是这些使大家常抱怨这种文本的可预见性, 只要一开始给一个线索, 我们就能帮着填充其余的内容。

然而, 这种情节的套路和固定类型就没有价值可取了么?阐释情节套路和固定类型的唯一途径和理由就是商业化?那么广大受众的立场在哪里, 他们怎么会喜欢这种所谓的陈词滥调?所以, 青春主题文学文本的模式化, 以至于形成自身的规范仅仅用市场化、商业化这种层面的解释是有所偏颇的。

2. 青春主题文学文本类型规范的效用

在某部青春小说内描述的场景在另外一部小说中可以重新使用;青春文本中的男女主角形象, 可以适用于某一类型文本中主人公的总体形象;文本的叙述模式和语言风格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这些都是青春主题文学的叙事策略, 是青春主题文学文本类型规范的运用。

尽管这一规范有些老套, 但我们也很可能忽视了这一规范其实具有着很大张力的事实。它不仅仅将创作过程标准化, 还能稳住读者群。我们购买与青春主题文学有关的书籍, 事实上是对某一种经历的许诺——进入一个虚构的世界, 以此娱乐。通过提供熟悉的小说场景和人物类型, 还有语言风格, 营造一个具有熟悉的吸引力和快感的世界。青春主题文学的文本便是使受众以各种方式去熟知和重温“青春”, 获得一种对“青春”的阅读快感, 而这种“熟知”和“重温”都是建立在受众对青春主题文学文本规范的熟悉上才得以进行的。

可以说, 青春主题文学的文本规范使青春主题文学与其读者达成了一种共识, 对于“青春”的重复性书写, 读者并不会有太大的不满, 他们关注的是青春主题文学使得他们在阅读某一“世界”的过程中经历快感。青春主题文学的文本将读者带回“青春”语境, 关于“青春”这一主题故事的开展是文本中将要叙述的, 是读者所能预见“什么将要发生”, 然而对于读者来讲, “青春”在文本中是“如何发生的”更为重要。所以, 青春主题文学的创作主题尽管都是“青春”, 但又不仅仅是模式化和标准化的, 如果所有的青春主题文学作品相互之间都是极其相似的, 它们很快就会失去读者。所以文本类型创作同样也有差异性———运用作品的差异性吸引读者。这种差异性是很关键的, 在保证了文本中新元素的震撼效果的同时, 也确保了由似曾相识的情节而给读者带来的阅读快感。

青春主题文学所面对的读者群, 并不是一群被动的消费者, 他们实际上是专家式的读者, 他们善于在他们所熟悉的青春主题文学文本类型所带来的阅读快感中欣赏到个中的妙意。“大众文本常常要比个人化的精英文本更能反映出观众的兴趣、迷恋和道德标准……”[1]正因为读者对此文本类型的喜闻乐见, 所以大批量的复制现象才会出现, 而青春主题文学文本创作的规范正是为了迎合读者们的需求而产生的, 否则读者们对阅读青春主题文学产生的快感将大大减弱。

三、青春主题文学文本的语言符号系统

我们来看一些青春主题文学文本中的语句:

“敲了出来, 然后遗弃, 或者无期限推后。像你我的diary或blog, 新的一篇必以置顶姿态叉腰出现。”

“一个人去天河正佳广场吧。”

“那里有2层结构的旋转木马和小小的灰白色溜冰场。”

“去哪里=发呆=果汁先生橙子味=杀时间。”[2]

在抽取的这些文本语句中我们可以发现文本中运用英文的频率较高;与网络和电脑有关的词语的运用, 如“blog”、“敲” (键盘) 、“置顶”;城市景观名称的运用, 如“天河正佳广场吧”、“旋转木马”、“溜冰场”;休闲娱乐消费品名称的运用, 如“果汁先生橙子味”;不同于传统文字符号的代码的运用, 如“=”, 等等。仅仅是寥寥数语, 青春主题文学的特征就被完全散发出来, 人们阅读此类文本的时候, 可以很快地辨别出这是一篇青春主题文学作品。很显然, 这些语句中所运用的符号提供给我们很多具有标志性的信息, 使我们可以很快地辨别出它的文本类型。英文、网络与电脑词汇、城市景观、与传统文学习惯性用语不同的代码组合在一起, 烘托出强烈的时代色彩和时尚味道, 形成了青春主题文学独特的叙事风格。

青春主题文学中的场景环境也很值得关注, 它涉及城市、建筑、道路、超市、精品店、咖啡馆、酒吧、快餐店等, 这些环境有一个共通点, 就是他们都属于城市环境, 有着浓厚的城市文化背景, 同样也带着流行、时尚的特征。“超级市场、快餐店……都是一种国际口味、流行趣味的象征……它们出售的不是商品, 而是国际口味, 流行趣味”。[3]所以, 当麦当劳、KFC这些城市景观出现在文本中的时候, 文本的时尚韵味便不言而喻了。

这些带有特定文化背景含义的符号在文本中的大量运用, 构造了青春主题文学文本中一个又一个具有时尚流行气息的虚构世界。这些抽取的符号并不单单是要表征现实世界, 而是要生产出另一个虚构的世界。从这一系列符号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属于青春主题文学文本所特有的文化内涵。青春主题文学的创作群体和读者群体均属于青年一代, 必将有青年一代的新的文化, 而“新”的文化不仅意味着“前卫”、“先锋”, 而且意味着与新时代相应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青春主题文学所提供给读者的不仅仅是阅读的文本, 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一种新兴的青春文化消费, 一种价值观的消费。读者所要求的可能根本不是这些作品的文学水平, 他们所需要的是汲取文本中与自己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而这些均借由青春文本的语言符号系统来得以实现。如果我们把青春文学的大量出版视为现今青少年一代的声音表达, 那么青春主题文学的大量销售则代表了大多数年轻人的潜在欲望, 他们靠青春主题文学文本中的语言符号系统寻求一种感悟时尚、流行的趣味, 这也是青春主题文学文本的语言符号能唤起他们阅读快感的很重要的因素。

四、结语

从文本类型这一角度来看待青春主题文学, 它无疑是一个成功的文本类型, “一种类型的成功就意味着它的那些常规已自动确立在人们的普遍意识之中, 并已成为传达一系列特定的心态和某种特定美学效果的被确认的媒介”。[4]具有自身特定的文本模式和规范的青春主题文学赢得众多读者的欢心, 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尽管它的文学性总是不断地受到专家学者们的质疑。

我们也要注意到, 青春主题文学这种大众文本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青少年在生活中的缺失, 表达着这一群体心底的渴望, 反映了我们身边的文化事实, 融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深思细究或许更能挖掘青春主题文学乃至玄幻、新武侠这一类青春文学文本的意义。

所以, 从文本类型、受众群体等多种角度来看待青春主题文学, 我们发现, 青春主题文学不仅是“80后”这一代人书写青春的模板, 同时从青春主题文学中我们也可以窥见时下城市青少年们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特征, 由此来解读青春主题文学乃至当代青春文学或许会更有意义。

摘要:与当下青春文学相关的学术论著, 大都将青春文学或者“80后”文学的讨论重点放在对单一的创作主体的讨论, 或者是就文化市场的商业运作以及大众传媒作用展开论述, 而对于青春文学的文本本质则较少关注。所以, 本文对青春文学的解读将从更为细微的角度入手, 主要以文本为依据, 着重对青春文学中最为典型的文本类型——青春主题文学及其文本符号进行剖析, 关注其所引起的阅读消费中蕴含了怎样的文化心理。

关键词:青春文学,青春主题文学,文本符号

参考文献

[1][4]何群.大众文本配方程式[A].陶东风.文化研究 (第四辑) [C].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164, 168-170, 174.

[2]年年.今天的心愿是杀时间[J].最小说, 2007, (2) :31.

从批评权透视当下德育困境 第7篇

家庭教育重智轻德

恢复批评权的背景是学校德育工作中出现的不少教师不敢批评、管理学生,甚至放任学生的现象,究其原因正是德育被弱化的体现。学生的教育本应由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共同完成,所以,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网络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极大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实效。当二者协调一致,形成合力,教育如乘东风;反之,当二者难以一致,特别是家庭德育的缺失,必然严重削弱学校德育的工作实效。家庭德育的缺失主要源于重智轻德的家庭教育思想。

在经济体制成功转型,社会竞争随之愈演愈烈的大环境下,每个人都被推到了竞争第一线。于是,更多的父母都是只关注孩子的智育。他们认为知识决定命运,成绩高于一切,只要与智育相冲突的一切都是无价值的,都可以毫不犹豫地舍弃。所以,对渗透德育目标的学校义务劳动、“一对一”学习帮困活动、学生会以及学校其它德育活动等,不少父母以耽误学习为由限制孩子参与,把他们的全部生活规限在学习的狭隘范围内,漠视孩子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严重阻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身处独子时代的不少父母们,又对孩子千依百顺,过分溺爱,包办代替孩子力所能及的各种劳动。最终父母的合理权威开始受到孩子的挑战,道德约束力逐渐减弱,过分呵护下的孩子变得自私自利,固执任性,心灵脆弱,感恩意识淡薄,缺乏对长辈的尊重等等。造成了“说不得、骂不得、打不得”的德育工作困境,由此也就形成了一批高分低能,学优品劣,甚至是品德低下难以教育的学生,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阻力。

学校教育德智错位

批评权折射的是教育者的窘境,一些教师为什么不敢批评学生,不敢管理学生?究其原因主要有:担心家长责难带来的上级问责压力;担心“体罚”罪名、甚至因学生心理承受力低做出极端行为带来的媒体曝光、行政处罚、开除公职等严重后果;担心校园不断发生的“辱师案”“弑师案”在自己身上不幸上演……凡此种种,我们不禁发问:学校的德育究竟在发挥怎样的作用?在教育整体不断优化的环境下,德育为什么没有与智育并行、快速发展?

立校之本在于树人,树人之本在于树德,德育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方式。然而,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社会大环境中,学校德育工作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牵制。在某些学校内部,德育从属于智育,“以升学为中心,以应试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仍在大行其道”。而社会相当一部分人对学校的评价也仍然以“升学率”的高低、学生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的标尺。于是,深受社会压力和功利主义的驱使,部分学校不得不为集体荣誉、集体生命考虑,拼命地挤压学校德育教育的空间,而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们也只能无奈地选择了单纯的教授课程这一狭隘的教育方式,来完成他们教书育人的重大使命。于是,当功利主义淹没教育的内在意义时,德育工作的整体性、完整性、渗透性就难以甚至是无从在学校工作中得以表现,发挥德育自身应有的教育效应,德育的工作目标自然也就无法落实到学生道德品质的成长上来。

其次,学校德育方式、手段与现实脱节,仅流于形式,同样也是影响德育实效的重要因素。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已经成为全体教育者的共识,很多学校在德育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做出了极大努力,但是德育的工作实效仍不尽人意,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德育方式单一无味,难以引发学生心灵共鸣,未能以生动的形式关注学生内在需要和情感,忽视了学生德育主体地位。在这种形式下的德育,往往以说教、灌输的方式进行。然而,当高尚的道德被高度概括为死板的道德条目时,德育必然失去与学生生活的血肉联系,异化为与学生学习无多大关系的冰冷的客观对象,学生无法产生学习高尚道德的动机和热情,也就不会进行道德的自我教育、自我实践,将道德品质培养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品德。不仅如此,单一地、持续地灌输说教还会产生反作用,使学生漠视、反抗,这样的德育方式自然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处罚制度有待完善

因为体罚不仅损伤学生身体,甚者导致他们心灵扭曲,因此我们必须坚决反对。而在强调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利的今天,部分教师不敢批评管理学生,甚至放任学生的现象,不得不说与我们否定适度对学生惩戒与体罚有关。德育固然主要依靠激励和劝导提升人的品质,促使人向善。但是,光靠引导向善,有时也无济于事,那么,在多次引导劝诫无效的情况下,适度的批评惩戒,即在绝对不损伤身体侮辱人格的前提下进行的批评惩戒,将能使学生心存敬畏,由此明辨行为界限,遵守规则,进而起到向善的效果。

事实上,我国的《义务教育法》《教师法》都明确的规定教师拥有合理的批评教育权,但由于对违纪学生如何行使批评教育权没有详细具体规定,加之,《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教师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规定被过度强调,导致了适当批评教育与体罚界定不分明,部分教师因此在德育管理上如履薄冰。长沙某学校负责人谈起教师对于孩子的批评时谨慎地说,学校教师一般都牢记不对学生讲“烂泥巴扶不上墙”等带侮辱性的词语。教师们更是坚守决不与学生发生肢体接触的底线,哪怕是面对要奔出教室的学生,教师都要考虑一下要不要去拉住他,要考虑学生会不会认为是体罚,考虑学生家长会不会找麻烦。确实,处罚制度的不完备使教师处于弱势地位,某些学生动不动认为教师侵犯了他们的权利,某些家长动不动告到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甚至以到媒体报料为要挟。如此教育环境实则限制了教师批评教育权的行使,导致部分教师采取消极行为,甚至对学生放任不管,此前的“杨不管”事件就是一个极端却典型的例子。

当下文学批评 第8篇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 如数字杂志、手机短信、网络新媒体、电视新媒体等等, 从其多样媒体形态不难看出, 新媒体交互性、海量性与共享性, 多媒体、超文本等特征。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形态与特征, 极大的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容、类型, 也使文学创作贴近群众, 从思想内容到形式, 新媒体活泼宽松的媒介环境不断的催生文学经典形成的可能。

首先, 新媒体带来开放的海量信息为文学创作提供源泉。如果说经典文学作品都带有相应的时代烙印, 那么在新媒体时代, 发散开放式的信息资源则是给文学创作更多的灵感和源泉。互联网的发展使现下足不出户即可知天下事, 便捷海量的信息资源亦具有共享性, 每个人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 获得信息, 在文学创作面前也是人人平等的无门槛, 参与文学创作的群体越来越庞大。新媒体时代多样、丰富、开放的信息也拓宽了文学的原有领域, 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内容与文学类型, 随互联网发展而来的网游小说、奇幻小说、玄幻小说, 还有随影视媒体对文学作品的改编穿越小说、影视剧本小说等都极大地丰富了文学创作的发展方向, 使文学作品带有新媒体时代特有的时代特征, 网络文学作品进入“茅盾文学奖”的候选作品中, 也说明了网络文学创作能够产生精品力作。我们有理由期待新媒体时代会留下更多的经典文学。网络文学的兴起承担了传承传统文学的社会责任, 为新媒体时代文学经典的形成提供可能。

其次, 新媒体的发展, 使文学以网络、手机、电视等作为传播媒介, 从之前的博客, msn到如今的微信、微博, 都大大提升了大众对于文学的参与度, 一步步降低了文学创作的门槛, 使每一个网民甚至大众都可以参与到新媒体文学的创作中来, 大到小说、剧本, 小到一条微博、短信的编辑都在新媒介的发展中, 可能成了新媒体时代的文学。从前传统的作家是被大众尊敬的灵魂工程师, 文学经典或许也是大众仰望的大家之作, 而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使文学作品深入大众, 更催生了经典形成的可能。

二、新媒体的发展与形成文学经典的困境

新媒体的发展在为文学经典形成催生许多可能的同时, 也带来了文学经典与新媒体时代两难的困境, 新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写作固有的门槛, 虽然引发了大众对于写作的追求, 但也弱化了对文学的规范, 更多的文学只能停留在夺人眼球而无法深层剖析;新媒体形态与传播形式的巨大改变不仅加强了作家与读者之间的联系, 但也使文学创作朝市场化、消费化、娱乐化方向发展, 削弱了作家对经典文学的追求。新媒体为文学创作划开了开放自由的创作环境, 但也注入了泛滥粗鄙的信息, 作家也在广阔的创作环境中肆意、随意的使用了新媒体时代的资源。

新媒体时代传播方式的多样化, 影视、数字杂志、网络等媒介形态不仅拓宽了作家们的传播渠道, 也同样增添了读者的文学接受方式, 架起了读者与作家之间一对一的桥梁, 作家的文学创作、文学创作很大一部分是需要为读者服务。因此, 关注读者、关注市场、关注消费成为文学创作的动向。这个时代的文学创作不流于一次消费、一次阅读, 作家就被迫关注市场、消费的动向, 必不可少的思考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读者的取向意愿极大地影响了作家自我的创作, 忽略经典性、精神性的创作, 重视大众化成为新媒体时代文学创作的趋势。当出版费、销售率、销售排行榜占据了作家的大脑, 无疑会左右他对于文学的认识, 改变他对经典的追求。

三、立足当下, 树立经典

从新技术、新传播方式、新媒介形态等方面来看, 新媒体的发展无疑将是未来媒体发展的新趋势, 只有顺应时代的发展方向才能树立出相应时代的文学经典。新媒体时代是给文学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但对于创造文学经典, 它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只有立足当下, 把握新媒体时代先进技术条件与多样的传播渠道, 珍惜丰富宝贵的信息资源, 作家确立自身的主见, 承担创作包含文学内涵的创作责任, 树立经典。

新媒体时代虽然带来了文学向市场化发展, 但其丰富的具有时代特征的资源, 交互式媒体的技术更能诱发文学的经典化。而新媒体使大众参与到文学的创作与选择判定, 在文红霞的《新媒体时代的文学经典化》中, 她归纳出三个新媒体时代文学经典化的途径:一是强大的舆论优势。二是新奇的命名。三是影视媒体和网络游戏等对文学作品的改编。这皆是从新媒体中汲取的优势和资源。促进文学经典的形成, 需要将其与新媒体适时地结合起来, 而不是像鸵鸟埋进沙子一样对新媒体的优势视而不见、故步自封的固守传统文学的枷锁, 只有立足于当下, 才能顺应时代的方向形成属于新媒体时代的文学经典。

路漫漫其修远兮, 实现新媒体时代中文学经典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实现文学的经典化还任重而道远。但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对于新时代的文学创作应怀有信任, 把握时代, 立足当下, 树立经典。

参考文献

[1]文红霞.新媒体时代的文学经典化[M].2012.

[2]杨剑龙.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与阅读[Z].

[3]王传真, 白瀛.新媒体给文学带来了什么?[N].河南日报, 2010.

当下文学批评 第9篇

一、符号学分析——重新建构“青春”的“所指”

在符号学理论中,特权阶层建构能指和所指有两种方式:一是建构新的能指,改变旧的符号结构;二是在旧有符号的基础上建构新的所指,同样达到意识形态参与符号文本建构的目的。大众媒介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属于上层建筑,在生产和传播文化产品的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对符号文本进行重新建构。

“青春”作为一个能指的符号文本。从年龄角度划分,“青春”指的是从12岁~20岁的人生阶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青春期,即男女生的性功能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从精神层面划分,“青春”所指的是人的精神面貌处于朝气蓬勃的状态,充满活力和能量。

纵观近年来的国产青春怀旧影片,可以发现,其所呈现的与传统意义的“青春”截然,这些影片中充斥着“早恋”“堕胎”“逃学”“打架”等现象。例如,《同桌的你》中的周小栀选择堕胎并另嫁他人,《匆匆那年》中的方茴选择用流产的痛感忘记陈寻。这些情节都是通过青春的遗憾和悲剧的美感来展现青春难以忘怀,给观众们留下的印象是“残酷”和“疼痛”。

“疼痛青春”是大众媒介对“青春”所指的一种重新建构,也导致了大众对青春含义的重新解读。这些剧情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一些网友对此表示抗议:“难道青春就一定要有早恋、堕胎这些情节吗?”由此可见,媒介在此重新建构的“青春”其实是一种“伪青春”,含有夸张甚至虚假的成分。尽管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会相互之间产生倾慕和爱恋,校园恋爱也总会留下一些遗憾和不足,但是绝大多数的人并没有经历过影片中所展现的那些波澜起伏的故事,很多情节都是为了吸引眼球而制造出来的。这样滥用青春的残缺美,最终只会引起受众的反感。

二、叙事学分析——叙事手法结构的模式化

叙事是被大众传播媒介广泛采用,用以制作报道、吸引受众的有效手段,这种方法在影视作品中是必不可少的。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故事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但是如果大量影片都采用同样的叙事手法和结构,也会引起受众的不满与反感。

纵观近年来的国产青春怀旧影片,我们会发现这些影片的叙事结构模式存在高度的相似度。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是《匆匆那年》《同桌的你》《夏洛特烦恼》和《我的少女时代》,这些影片采取的是“现在—过去—现在”的表现手法。首先呈现的是主人公现在的生活状态,再通过某一事件类似回忆或者穿越等切换到过去的场景,最后又回归到现实生活。第二类是《致青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左耳》和《港囧》,这些影片采用的是“过去—现在”的叙事手法,开头先回忆过去的情景,再回到现实的生活。由此可见,这些影片的叙事手法高度相似,都采用了时空二元手法,使主人公在过去与现在之间穿梭。而在剧情方面,这些影片也十分类似,大致可概括为男、女主角在校园里从相识到相恋,过程历经艰辛,包括青春的躁动、初恋的懵懂和外界的压制,甚至是偷食禁果等,最后迫于种种原因分道扬镳,各自组建家庭,多年后再次相见,继而回忆起当年旧事感慨万分,最后的结局或圆满或遗憾,但是主人公的现实生活都发生了改变。

影片中看似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实际上只是一遍又一遍地不断重复。这些影片套用同一个叙事结构,风格雷同、剧情相似,不但缺乏创新和内涵,而且容易引起受众的审美疲劳。

三、女性主义理论——对女性形象的错误再现

女性在媒介上展现的形象被认为是一种刻板印象,媒介并没有如实并充分反映女性生活的全部,这就是错误再现理论。纵观近年来的青春怀旧影片,除了《我的少女时代》是以女性视角展开叙事以外,其他影片都是从男性角度出发,以男性为核心,女性在影片中处于从属地位,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女性形象被歪曲。

这些影片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男性心目中的“女神”,如沈佳宜、周小栀、杨伊等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性;第二类是“女汉子”,类似郑薇、黎吧拉等敢爱敢恨、放纵不羁的女性;第三类是为爱牺牲、默默奉献的女性,如马冬梅、蔡菠等,她们深爱着丈夫、任劳任怨,甚至还宽容和原谅丈夫的背叛。

由此可见,在这些以男性为主导的影片里,女性形象已经被限定,她们的角色和性格都是按照男性的期待、为男性而设定的。影片中反映的青春回忆以及所有故事情节等,也都是从男性的角度出发所构建的,以至于影片中充斥着大男子主义,女性基本失去了话语权。

除了上述三个问题外,笔者认为这些国产青春怀旧影片所传播的某些社会价值观念也存在问题。

第一是逃避现实的观念。影片中的男、女主人公多数是出于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意,才会回忆和向往过去的青春校园生活,以此来排遣和逃避现实生活。比如《夏洛特烦恼》中的夏洛就是为了逃避现实而幻想穿越到过去,选择另一种人生。

第二是不正确的恋爱观。《同桌的你》和《匆匆那年》中的男、女主角因为偷尝爱情禁果而意外怀孕,但年少轻狂的男主角根本不懂得如何负责任,最后女主角忍痛堕胎。这些故事情节所传播的是一种不顾后果、不负责任的爱情观,容易对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产生不良影响。

第三是不正确的婚姻观。在《港囧》和《夏洛特烦恼》里,男主人公徐来和夏洛因为对现在的婚姻生活不满而渴望回到过去,追求女神、弥补初恋的遗憾。这是一种变相的出轨行为,但是影片却把他们包装成大胆追求爱情的英雄,最后又让他们浪子回头、迷途知返,并得到了妻子的宽容,企图把这种出轨行为渲染成人之常情,使观众理解和原谅这种行为。丈夫企图出轨,妻子却为爱牺牲、默默付出,最后还原谅了丈夫的错误,影片中所传播的这种不正确的婚姻观十分容易误导受众。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当下的国产青春怀旧影片应该不断创新,寻求新的突破点,不能一味地翻拍青春文学作品,更不能盲目地迎合受众的口味。并且大众传媒应该担负起文化传播和建设的功能,传播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引导和树立正确的社会风气。

摘要:在当今“80后”集体怀旧、“90后”正值青春的社会背景下,国产青春怀旧影片满足了受众的需求,风靡一时,但也存在着问题。本文从媒介批评的角度,运用符号学分析、叙事学分析以及女性主义等媒介批评理论,反思当下国产青春怀旧电影存在的问题,并为其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青春,怀旧,影片,媒介批评

参考文献

[1]曾娅妮.媒介批评:理论与例证[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10-128.

[2]金丹元.对当下国产青春片怀旧叙述的反思[J].文化研究,2015(10):16-22.

[3]汪蒙,陈小娟.近五年来国产青春电影的怀旧现象探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5(2):82-8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当下文学批评】相关文章:

拷问当下叩问当下07-21

把握当下作文08-27

专注当下散文08-28

感恩与当下中国09-14

活在当下作文07-13

珍惜当下幸福生活09-10

当下现象论文题目04-06

感恩生活珍惜当下07-11

珍惜当下珍惜眼前08-16

活在当下哲理美文05-13

上一篇:教学秘籍下一篇:通信类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