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生态修复问题

2024-07-10

黄土高原生态修复问题(精选7篇)

黄土高原生态修复问题 第1篇

一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现状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植被稀少, 土地脊薄, 干旱少雨, 自然条件恶劣。一方面, 黄土土质疏松, 抗蚀力弱, 以及黄土高原地区偶发性强烈暴雨等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的潜在条件;另一方面, 人类在这一地区长期的滥垦、滥伐使自然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 扰动地表, 特别是坡地土层, 加剧了水土流失。人为因素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这两方面的原因相互叠加, 使得这地区水土流失呈现恶化的趋势。风沙干旱使得黄土高原侵蚀模数为0.5~2.6×104t/km2。地面分裂强烈, 形成塬、梁、峁独特的高原景观。2000年, 黄土高原五省区因水蚀、风蚀造成的水土流失高达1.2×106千米。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每年向黄河输入泥沙1.6×109t相当于损失N、P、K养分800多万吨, 其中甘、陕两省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占总量的80%左右。据统计, 黄河每年从中游带来的泥沙约有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道里, 河床每年抬高10厘米, 给下游防护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同时, 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了农业发展滞后。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多沙粗沙区, 水土流失造成土壤瘠薄, 制约当地农业的增产增收。自然因素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潜在因素, 黄土高原地貌多为低山和丘陵, 地形坡度较大较长, 地处干旱与半干旱地带, 地面植被覆盖相对较低, 土壤以黄土和黄土块状物质为主, 这种土质具有垂直节理, 胶结松散, 湿陷性强的特点并且多为粉沙质, 抗风蚀能力弱。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变率大 (20~25) , 偶发性的暴雨是诱发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与动力。内蒙古河口镇至龙门区间7万多平方千米的范围内, 土壤侵蚀模数严重, 黄土高原中部半干旱农牧过渡带, 年降水量200~400mm, 春旱经常发生, 7~9月份暴雨较多且强度大, 加之山坡陡, 植被差, 汇流时间短, 下渗缓慢, 山坡易形成纵横交错的冲蚀沟, 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西北地区气候持续变暖, 土地沙化面积的增加, 使土质变得更加疏松, 更易发生水土流失。新中国成立以来, 高原人民为改变群山恶水面貌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趋式得到了遏制, 特别是近年来为了深入贯彻党中央号召, 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 黄土高原人民展开了空前规模的退耕还林, 植树种草活动, 使水土流失治理, 生态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积累了应对恶劣生态环境的不少成功经验。但是, 当前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

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形态复杂且扩展速度快, 它们是河流泥沙的供给地和初期搬运通道。黄土物质疏松, 具垂直节理, 易遭受侵蚀。目前, 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植被绝大部分已为人工植被所代替, 这直接导致了该地区的土壤肥力降低, 而土壤肥力低又反过来限制了植被的发展。因此, 在黄土高原地区这种人口增加、需求不断上升和当地社会生产力水平又很低的情况下, 就会出现“需求上升→土地超载 (如过垦、过牧) →环境破坏 (水土流失) →土地生产下降→资源投入增加 (扩大垦、牧范围) →需求上升”的恶性循环。

1. 土壤侵蚀水土流失依然严重

恶劣的自然环境让黄土高原人尝尽苦楚, 特殊的自然地理特征为恶劣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提供了自然基础条件。如黄土高原地区地表大部分被50~300米厚度不等的第四纪黄土所覆盖, 特殊的黄土地质为该地区强烈的土壤侵蚀提供了物质条件;地表起伏大和地面破碎是引起严重水土流失的地貌条件;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多暴雨, 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动力条件等。黄土高原地区特殊的地质、地貌及气候条件是造成目前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近几年来, 西北地区多次发生的大范围的强沙尘暴天气再一次引起了全社会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关注和重视。各地“退耕还林 (草) 政策, 封山绿化, 个体承包, 以粮代赈”措施落实到位。但是, 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 曾经的“金三角”变成了“乌烟瘴气”的“黑三角”。从西安飞往陕北的飞机上俯瞰, 会发现天空中好像有一张巨大的灰色天网, 看不清地面的风景, 直到飞机将要落地, 方能看见厚厚的黄土和蜿蜒的黄河勾勒出的苍劲雄厚却又略带荒凉的景观。深入其中更觉悲凉。特别是在位于晋陕蒙交界的府谷县, 大大小小的烟囱耸立, 黑烟、黄烟冉冉上升参差合拢, 弥漫整个天空, 天地间灰蒙蒙、闷沉沉。黑色的废油、废渣随意堆放, 直排河水, 这这块孕育了中华文明, 开启了中国红色革命的神奇土地蒙上了黑色阴影。另外, 丰富的铝、铌等有色金属, 以及盐碱、石油、天然气。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在给陕北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 也带来了灾难。陕北是我国的产油大户, 石油已探明储量12亿吨。随着陕北石油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 当地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趋严重。虽然经过几年的清理整顿, 无序开发、无证开采的行为得到了遏制, 但一些石油企业“重经济轻环保”, 仍摆脱不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在石油开采、运输、加工、销售等过程中, 经常发生原油泄漏、污染农田、河流和水源的事故, 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 还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2. 资源开发的无序和粗放的经营方式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 陕北已探明石油储量12亿吨, 天然气储量5858亿立方米, 煤炭储量1460亿吨, 是我国西气东输、西煤外运、西电东送基地和21世纪的能源接续区。人们对地下资源无节制、大规模的猖獗开发一度使“神府”一带成了陕北这片生态脆弱地域上的环境重灾区。当时, 村村点火、沟沟冒烟, 漫山遍野都是开采石油的磕头机, 油污遍地、污水横流。公路上尘土飞扬、村镇间黑烟四起, 到后来最严重时, 都没有人敢穿白衬衣, 因为穿不了半天就成灰色甚至黑色了!当地群众怨声四起。经过十多年的开发, 能源化工基地的框架已基本形成, 但是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衡量, 不得不说, 所取得的成效在某种程度上是依靠牺牲环境、比拼资源实现的。据不完全统计, 因煤矿采空区塌陷造成的受灾户已达2805户9585人。资源开发过程中, 矿井、油气井、道路修建、管线铺设、工厂建设等造成大面积地貌和植被破坏, 进而引发山体崩塌、滑坡, 加剧了区域水土流失, 以前的“金三角”变成了“黑三角”。“黑三角”的困局让陕西省的有识之士忧心忡忡、寝食难安。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落后, 城镇化水平低, 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居民长期习惯于传统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 把满足生存需要、提高福利水平和改善生活条件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以土地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农业生产上, 因人口增加而导致的需求增长, 主要靠扩大资源开采力度来满足, 技术和其他因素的贡献率则很小。总之, 资源开发的无序和粗放的经营方式使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亟需认真面对, 切实解决。

三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应对策略

改变黄土高原生态环境, 改善恶劣的自然环境, 解决油污横流、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等一系列问题, 可考虑从以下三方面着力应对。

1. 加强宣传力度, 使干部群众真正认识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退耕还林, (草) 保值水土最终都是要广大农民来执行, 因此一定要组织群众学习讨论, 使他们认识到这一工作与他们的利益攸关。农民最了解恶劣的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他们亲身感受了降水量越来越少, 河水干凅时间一年比一年长, 粮食亩产一年比一年少的痛苦, 感受了少有的几次降雨也是以暴雨形式 (洪水) 带走了本来就贫脊的土地表层的一点肥力, 农民群众完全能够认识实行大面积退耕还林是从根本上解决粮食生产这一问题的, 农民的积极性完全可以调动起来。

对各级干部, 一定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 使他们养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品德。特别是基层干部, 这方面的教育工作更要加强, 要将干部提升与其在退耕还林生态建设中的业绩结合起来, 只有这样, 方能激励基层干部在退耕还林方面的工作积极性。

退耕还林还草的最终目标, 应该是把不适宜种植作物的山地陡坡和干旱草原, 因地制宜地通过自然恢复或以人工重建的方法恢复成林地或草原, 以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并能提供一定的林牧副产品。同时, 要通过小城镇建设或其他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法, 把从事传统农业劳动的人口转移到其他行业中去, 以减少或不再依靠对退耕地的经济依赖, 并且要加强教育和培训, 大力宣传其战略重要性, 提高各界人士和广大公众的生态意识, 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去。

据此目标, 25度以上的山地陡坡和干旱草原, 必须坚决采取封山育林、育灌或封地育草的措施, 使退耕地沿着顺行演替的方向向演替顶极群落变化。如有需要, 可通过补播、补植本地种类和抚育的方法, 清除非目标种类, 促进目标种类的生长和发展, 加速其演替进程, 恢复原来的天然植被, 以发挥其生态效益。这是保证该区域能否成为生态屏障的关键, 也是表征能否达到“山川秀美”的最主要的指标。

在一些已有较好水平梯田、坡度较为平缓或村庄周围地区, 可因地制宜地以本地种类为主种植一些材用、薪炭、果树、牧草、绿肥或药用等植物。例如, 柠条、山楂、山桃、山杏、胡枝于、沙棘、狼牙刺、杜梨、紫穗槐、侧柏、油松、小叶杨、河北杨、旱柳、白榆、文冠果、核桃、枣、桑等。

生态补偿是一项持久的制度, 不是短期的任务, 应制定必要的法则予以明确规定, 以减少人们不必要的顾虑。从目前“山川秀美工程”的一些试点来看, 虽然强调山水林田路草统一规划, 粱峁沟坡洼坝结合, 粮经林果牧全面开发的总体思路, 但这些规划和思路全都建筑在人工种养的基础之上, 林业的重点则往往放在种植刺槐等少数树种上, 对恢复天然植被没有具体的安排, 更无适当的补助。一个区域缺乏天然植被的存在, 生态安全就得不到必要的保证, 就难以达到山川秀美的目标。

刺槐虽然比较耐早, 但其强大的根系吸取了深层土壤的水分, 凡是成片的刺槐林分, 林下7~8米以内土壤旱化现象非常明显, 林内灌木草类十分贫乏。这样不但达不到涵养水源的目的, 相反还要造成土壤的严重干旱。黄土高原的现状能否恢复原来的天然森林或草原, 许多小流域治理的试验示范已充分证明了它的可能性, 而且经过多年恢复现在还残存的富县于午岭和黄龙县黄龙山天然森林一直在发挥它们的生态作用, 在一定的程度上, 可以说是山川秀美的好地方。

2. 搞好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

前些年, 由于重在抓经济建设而忽略林业, 一些县级林业部门有名无实。林业科技人员、干部每月只知道去领工资, 不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 自身素质较差, 而且农林科技人才流失严重, 很多县没有高素质的科技队伍, 制约着退耕还林, 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 为此, 今后要加强农村科技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队伍的培训, 通过委托培养、短期培训、成人教育等手段强化农林科技队伍, 同时利用县职教技中心和农技干部亲临指导, 对农民进行培训;改革科技队伍管理体制, 改革现行工资制, 实行效益工资, 对仓建科技干部工资与其责任村退耕还林成绩结合起来, 鼓励农林科技干部进入农村开展个体承包, 独立进行科技示范试验, 允许从中取酬或与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协作承包荒山林参与经营, 增加个人收入;严格奖惩, 各地应根据实际制定完备的科技干部奖励办法, 奖优罚劣。

3. 健全生态环境建设的经济保障制度

首先, 明晰产权, 健全责任制度。采取措施明确土地、林木、草地权等, “坚持谁造谁有, 谁营运谁受益”“谁受益谁补偿, 谁破坏谁受罚谁恢复”的原则, 用合同形式明确规定退耕还林承建主体的责任, 权利和利益, 允许退耕还林项目以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形式在市场上交易, 允许退耕还林后的林木, 林地使用权的交易, 允许继承, 抵押。

其次, 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和政策。对退耕还林后的农民, 国家供应粮食, 可以维持生活, 但不能解决增加收入问题。有些地方退耕还林以后, 由于各种集体提留, 农民实际收入下降, 这是实施这项生态措施的最大阻力, 为此, 应把生态治理和农民增收结合起来, 除了长远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调整外, 在退耕还林的同时, 近期应出台一些不使农民减收的配套措施, 如按退耕还林面积内减免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减免集体提留, 差额经费由国家补贴, 调整经济林与防护林比例, 同时大力支持当地特产佳佳发展等。

再次, 把退耕还林、生态建设与扶贫结合起来。对贫困户, 可实行无息贷款, 发放扶贫资金, 在退耕还林的同时, 帮助农民发展圈养牧业, 增加收入, 脱贫致富。

最后, 加强库坝建设, 为全面退耕还林打好基础。库坝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堡区抗洪拦泥、控制水土流失起着其他措施无可替代的作用, 也是增加基本农田高产稳产, 实现旱涝保收的有效途径。虽然目前, 农民群众没有以前那种打坝於地的积极性, 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於地坝建设高潮时期所建坝库早已发挥着作用, 这方面的好处农民群众是深有体会的, 只要积极推广产权改革, 解决坝库“建、管、用”脱节的问题, 就可根本解决坝库的永续利用问题, 建议如下:第一, 对过去集体修建的小型工程, 在坚持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 一次性将使用承包权或拍卖到户, 通过合同明确使用期限和各种维修加固责任。第二, 对于病情严重的工程, 以使用期限的长短作为调节杠杆, 谁使用谁修复。第三, 对于新建工程安装建设, 谁投资谁受益。明确建设任务和质量要求, 根据投资规模的大小确定使用期限。第四, 对于仍有国家补助建设的工程, 谁受益谁管护, 根据各地村户受益的大小, 建立管护维护基金, 确保工程长治久安, 持续发挥效益, 通过明确责权利关系, 广大群众就会放下包袱, 再一次掀起建设坝库高潮, 造就更多的良田, 农民退耕还林后, 仍会有田可种, 依靠政府补贴的小面积试点式的退耕还林局面就会被打破, 而大面积的全面的退耕还林生态建设就好实现。

总之,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生态建设的成绩显著, 但要长期顺利健康地发展, 大面积全面推行, 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各地只有实事求是, 根据当地实际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才能保证黄土高原退耕还林生态建设事业的成功,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造就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保护区建设和区域生态发展规划是黄土高原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开发的迫切要求, 也是维护全国生态安全, 事关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 是一项长期性的艰巨任务, 其政策性很强, 涉及自然保护、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一系列问题, 不能就事论事地去开展, 要制定综合的行动计划。诸如生态补偿、生态发展模式、产业结构调整、小城镇建设、人才培训、科学研究、宣传普及、资金筹集、立法执法和群众参与等, 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需要大力推广水坠筑坝、径流林业、沙棘治理砒砂岩等实用技术, 着力提高水土保持工程和生态农业的科技含量。要有计划、有选择地建立一批防治水土流失和生态农业技术成果推广示范基地。继续抓好科教兴林, 保证每年科技示范推广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同时, 要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合不同类型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技术体系、产业建设体系和新的管理运行机制。继续抓好监督执法队伍和配套法规体系建设, 重点抓好土地、林业、水利、水土保持的监测与信息网络体系建设, 严格执行《水法》《水土保持法》《森林法》《草原法》《土地管理法》, 深入开展“绿色保卫”行动。特别是晋陕蒙“黑三角”和晋陕豫“金三角”的监督管理工作, 彻底改变当前乱挖、乱采、乱弃渣的混乱状况, 以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和法律为支撑全面推进陕西的生态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杨艳芳.西部退耕还林投资效益评估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矿山生态修复工作问题及对策 第2篇

关键词:集体土地,矿山,生态环境,对策

1 引言

现阶段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城镇化、工业化时期, 大量工业、民用、基础设施建设, 对建筑用石灰岩、页岩等矿产资源的消耗与日俱增。该类矿山不同于国有大中型矿山, 其存在以下特点:一是历史遗留矿山, 矿区多为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矿山, 分布零星, 但影响范围广;二是开采无序, 多为露天开采,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三是土地为集体土地, 权属存争议, 区域性社会问题影响大[1,2]。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虽为社会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矿山经济发展问题。因此, 亟需寻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地质环境有效治理和土地综合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以重庆市南岸区某建筑用石灰岩矿区的地质环境恢复整治工作为例, 浅述个人对该类矿山地质环境恢复的观点, 以供同仁探讨。

2 矿山基本情况

2.1 矿山地理位置

重庆长江南岸的南山风景区, 北起铜锣峡, 南至金竹沟, 总面积约2500hm2, 平均海拔400m, 从重庆市主城区隔江相望, 峰峦叠嶂, 沿江列峙, 恰似一道护卫山城的绿色屏障, 因此, 南山被誉为重庆主城区的“绿色屏障、城市肺叶”, 对重庆主城空气净化调节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而本文所提的露天建筑用石灰岩矿山就位于重庆南山风景区腹地, 重庆市南岸区城区南东135°方向, 距离城区5km, 矿区面积约1500亩, 影响范围达3800亩, 遍布深坑陡岩, 对“城市肺叶”的生态环境影响极大。

2.2 矿山地质条件

矿区属平行岭谷丘陵地势, 沟谷及山脊展布与地层走向一致, 皆呈北东~南西向, 最高海拔标高+475m, 最低标高+373m, 相对高差约102m。地貌属构造剥蚀、溶蚀作用形成的低山地貌, 地表无自然水体, 矿区内最低侵蚀面标高为+379m。自然坡的坡角为20°~30°, 矿区经过多年的开采, 形成了大量边坡, 坡高10~60m, 坡角30°~80°。矿区地质构造属南温泉背斜近轴部东翼, 为单斜岩层, 地层产状较平缓, 向东西两侧逐渐变陡, 地层呈北东~南西向展布, 矿区范围内, 地层倾向118°, 岩层倾角13°~15°, 产状变化较小, 采石场内无断裂。矿区地层属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 (T1j) 三段、四段, 以石灰、岩灰岩、角砾岩为主, 岩质较硬, 为较好建筑用石灰岩材料。

2.3 矿区历史背景

矿区涉及两个村, 常住人口1900多户约5300多人, 由于两村各类集体土地合计约6700亩, 人均可耕用土地不足0.15亩, 人多地少、土地贫瘠, 一直制约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为解决生计问题, 自20世纪70年代至2002年间, 逐步靠租用集体土地形成了250多家小型采碎石场, 当地村民主要靠采石为生。2002~2011年, 通过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逐步关闭了该地区所有采石场, 但矿山仍存在诸多遗留问题。

3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据调查, 受40年的采矿影响, 泉山、金竹两村直接损毁黄葛树1350株、松林336亩、柑橘园368亩、水田58.2亩、旱地241.8亩, 草地439亩, 林地350亩左右, 开采影响区内, 受损民房严重, 其地质环境破坏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3]。

3.1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

矿山采用露天开采方式, 采矿场的原地貌完全被破坏, 采空后形成裸露岩石地貌, 使原来地形地貌类型完全改变。采矿活动造成基岩裸露、植被破坏, 形成的高边坡及开采台阶使土地的视觉连通性下降, 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当地周围景观的和谐性与自然性。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产生严重的影响和破坏, 形成深、大矿坑8个, 每年雨季严重积水, 水深可达30m、水面可达上百亩, 极大地威胁周边人民生产生活安全 (图1) 。

3.2 岩溶塌陷

根据地面调查, 矿区主要分三叠系嘉陵江组碳酸盐岩, 地表溶蚀孔洞较发育, 呈似圆状, 直径约4~20mm, 溶洞直径0.1~0.7m, 溶洞和垂直溶蚀带中有黄褐色粘性土充填。

3.3 边坡滑塌

矿山经多年开采, 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大致呈南北走向的近似条带状采坑。现状条件下的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采石场露天边坡 (或深采坑边坡) 局部滑塌破坏。根据现场条件, 结合矿山实际, 选取典型边坡32处进行分析, 边坡高度10~80m, 坡角30°~80°, 局部存在外倾临空结构面及松动岩块, 易产生局部岩体滑塌, 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各条边坡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见表1。

3.4 土地资源的破坏

采石场原有土地分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 其中以林地及耕地为主。矿山废弃后, 未进行治理, 形成了大量裸露的岩石 (图2) , 矿区开采范围, 除少量矿底有较薄的土壤覆盖 (<0.3m) , 边坡、平台和矿坑大部分为裸露的岩石, 造成了大量的土地资源的毁损。经计算, 矿山开采后形成的矿坑约为1500亩。

4 矿区经济社会影响

4.1 经济影响及矛盾

矿山关闭后, 初步估算整治该区域矿山地质环境约需资金2亿元, 当地镇街每年直接减少财政收入2000~3000万元, 占当地镇街财政收入的50%, 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减少约530万元, 当地群众直接减少土地租赁、污染补偿等收入200多万元, 直接导致500余名从事采石生产人员失业, 餐饮、住宿、运输、修理等服务性行业也将面临停工倒闭的危胁。随着失业人员增加, 政府解决矛盾、维护稳定、保障失业群众生活等保障性开支将大量增加。

4.2 社会影响及矛盾

矿山地质环境整治涉及到政府、村组、村民、企业等多方权益, 如果处理不善, 会引发各方利益冲突, 影响该地区的社会稳定。一是从业人员失业影响。该区域村民依托土地形成了其固定的生产链条, 据调查涉及各类从业人员1200多名。采石场关闭后, 可能造成该区域经济的短期退步, 从而导致当地失业人数增加, 失业人群生产、生活得不到根本保障势必会引发各类社会矛盾, 影响社会稳定。二是土地权属争议。企业与村民之间、村组与村民之间存在多方矛盾, 由于数十年的石灰岩开采, 土地已经是千疮百孔, 矿区土地开采改变了原有地貌, 现在已难界定村民间各自土地的具体位置, 甚至于村、社界都难以确定。由于土地仍为集体土地, 政府对矿山实施地质环境工作能否取得集体村民的同意难以确定。

5 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建议

5.1 查找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制约因素

经过翻译资料及对该区及周边区域矿山调查, 对于此类开采历史长、矿山用地为临时租用、开采具有一定规模的矿山, 其制约因素主要有两个。其一, 由于开采时间长, 当地村民及集体经济组织对其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在此背景下形成规模较大的矿山企业产业链, 比如南岸区南山区域, 目前, 有较大规模的矿山企业2家、水泥厂1家、石材公司2家、混凝土公司1家, 同时各家公司还配套有运输公司若干家, 其运输车辆多达数百辆。目前, 在该范围内涉及到石灰岩矿山已经完全停采, 但由于水泥、混凝土生产及运输对该区域环境影响依然很大, 单一解决矿山开采对该区域影响, 很难改变该区域脏、乱、差现状。其二, 此类历史遗留下来的非国有矿山其用地多为周边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土地, 土地多处于城市规划区外, 且因环境保护需要而对矿山土地实施一定管控政策, 如南山矿山范围正处于重庆市政府2007年出台的《重庆市“四山”地区开发建设管制规定》划分的禁建区和重点控建区内, 因此, 该区域的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空间受到严格控制, 区域发展思路也很难逾越“四山”管控规定的底线。

5.2 确定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方向

结合矿区实际, 应将片区整治工作重点放在“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上, 彻底解决该片区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5.2.1 逐步关闭该地区所有污染企业

由于该区域环境污染并非全部因开山采石所致, 处于同一片区的水泥厂、混凝土公司生产及运输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和基础设施的破坏同样有重大影响, 因此, 采石场关闭后, 应逐步将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水泥厂、混凝土公司、运输公司等企业进行搬迁或关闭, 同时开展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整治工作, 以彻底解决该片区生态环境问题。

5.2.2 转变土地经营模式, 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土地是农村人口生产、生活的根本, 当地农村民生问题一直都依赖于人均不足两分的土地, 土地经营模式首先由自身耕种转变为土地资源出租, 靠收取土地租金, 依托资源开采企业就业, 从而改善群众经济生活条件, 但是这一“改善”, 使村民付出了牺牲土地、生态环境破坏的惨重代价。如今该片区耕地已不复存在, 耕地下面的优质石矿已开采殆尽, 基础设施破烂不堪, 青山绿水也不复存在, 关闭矿山, 整治环境对于该片区发展是势在必行之举。引领该区域经济发展, 彻底解决该区域民生存在的问题, 还是要依托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 转变土地经营模式, 合理编制土地利用规划, 通过环境整治带动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达到生态环境恢复、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局面。

5.3 土地整治及利用

整个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所涉及到的问题较多, 单单考虑工程治理、技术复绿将难以达到通过矿山整治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预期, 因此, 必然要考虑到矿山土地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方式[4]。由于目前矿山土地尚属集体土地, 其远期开发利用方式有两种。

方式一, 采取由政府出资对土地进行征收利用, 直接按程序将土地所有权性质由集体所有变为国有, 由政府出资对该片区进行整体征地拆迁, 结合南山优势编制城市控制规划, 将该区域村民集体转非, 对土地统一规划整治, 引进旅游、娱乐企业, 发展观光农业园、矿场遗址与老龙洞景区的融合旅游产业。

方式二, 由村组结合集体土地流转等新模式进行经营, 不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 两村村民仍为土地所有权人, 对于土地有经营权利和保护义务。借助南山发展的大背景, 将该片区农村统一规划, 引进旅游生态产业开发项目, 村民以土地作为资本, 借助旅游企业成功经营管理经验, 依托矿山独特地貌引进开发旅游娱乐项目, 发展该片区观光、娱乐、餐饮产业, 利用企业注资完成矿山及其周边的环境治理问题。

综上所述, 无论采取何种方式综合修复该类矿山生态环境, 转变土地经营模式是该类矿山影响区域发展的唯一出路, 但短时间内群众对采石产业依赖程度过高, 只是单纯地关闭矿山、整治, 很难满足人民当前的生产、生活需要, 从而诱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解决这些矛盾根本途径就是转变土地经营模式[5], 但土地经营模式转变过程中应该遵循“综合考虑、循序渐进”的原则, 将当地民生问题放在首位, 权衡各方权益, 从根本上解决该区域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王飞, 吴浩, 刘灏.我国矿山地质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其防治[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21) .

[2]马茁卉, 范振林.矿山地质环境面临的问题及防治对策[J].西部资源, 2010 (4) .

[3]矫旭东, 滕彦国.我国矿山环境保护与管理对策评述[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7 (1) .

[4]梁凯, 兰井志, 郑伟.对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建议[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7 (11) .

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若干问题 第3篇

关于生态修复的概念,不同国家的研究人员存在着争议。有的人认为,生态修复就是完全利用大自然的自愈能力,而不涉及人工干预,人们所能做的就是停止正在进行的人工干扰破坏行为。还有一些专家并不赞同这种说法,他们认为大自然的自愈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为了加速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必须辅助人工措施为生态系统健康运转服务。我们必须承认的是,是人类的一些不良行为造成了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在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过程中,人们也必须在不对大自然造成二次破坏的情况下,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水土流失是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包括土壤侵蚀及水的损失,也称水土损失。水土流失可以带走大量的土壤表层养分,而且也使一部分农田变成了荒漠,土体沙漠化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存空间,而且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动物和人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大自然的和谐发展受到破坏,一些在森林中生活的野生动物濒临或已经灭绝,对于大自然来说,这些都是无法弥补的损失。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我国在生态修复范畴、区划、机制和评价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

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于生态修复的认识不够深刻

实施生态修复,其基础和前提是对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进行诊断和评价,土壤侵蚀强度增大、土地退化和生态系统功能的丧失是诊断的重要标准。生态修复与传统修复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充分利用了大自然的自我调节能力,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我修复。但是,在进行修复规划之前,相关人员必须对该地区的大自然所受到的破坏进行一个初步的诊断。如果有的地区所受到的破坏在大自然自我修复的范围内,就可以不进行人工干预,因为人工干预是一项很烦琐的工作,会牵涉到很多方面的内容。目前还没有形成植被建设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对环境影响的全面认识。

2.2 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全民效应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需要每一个人的配合,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相关方面的宣传力度不够。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和管理中,不注重发动广泛征求和尊重治理区群众意见和意愿。生态修复的前提就是人们已经停止了对大自然的破坏,如果不及时与相关地区的人们做好沟通,生态修复工程就不能顺利开展。生活中很多不自觉的行为都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例如垃圾废弃物堆积如山,一些工厂大肆排放污水,有些牧民过度放牧等,这些都会使大自然的生态环境遭受无法弥补的损坏。要让每一个人意识到,大自然的和谐稳定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2.3 科研不够成熟,技术上需要提高

生态修复是一项长久的工程,我国生态修复研究近年虽然对生态恢复重建的理论和实践已有过一些研究和探索,但恢复程中已经总结出一些生态修复方法,并已经付诸于实践之中。通常的生态修复措施包括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禁牧、舍饲养殖及综合治理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主要原因就是大自然充满了不可预知性,即使有高科技设备可以对大自然的情况作出预测,但是谁也不能保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会朝着预期的目标进行。而且,我国在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一些研究人员对于生态修复的认识不到位,在工作过程中,仅仅注重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及其评价的研究,缺乏对生态功能和结构的综合评价。我国的相关研究人员应该结合我国特有的自然环境,探寻我国生态修复发展的最佳途径。

3 提高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效果的对策

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意识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对这句话的了解仅仅存在于表层方面,很多人并不能在实际生活中用行动保护我们的地球。生态修复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程,其成功与否与人类的未来息息相关,因此一定要加大生态修复的宣传力度,让全民参与到其中。可以采用的宣传方法有很多,网络宣传、电视宣传、海报宣传等都是非常好的方式。

3.2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生态修复成败关键在于管护措施的落实,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三分治七分管,治是基础,管是关键。管理体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例如要在工程前期进行合理的规划,在生态修复过程中要时刻加强监督,发现不合理的情况要及时向上级部门提出并进行解决,在工程结束后要进行审查,另外还要建立完善的应急方案。各个部门一定要密切配合,在进行项目审查的时候,只要发现存在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项目,就要坚决取缔。而且要对工厂的建设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在建厂时还要注意他们选择的厂址是否恰当。工厂尽量不要建设在河流上游,否则会使整个水域造成污染。各个执法部门和监管部门一定要负起责任,把一切污染杜绝在萌芽之中。

4 结语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而且,水土保持有着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一项创新性举措,相关人员应该深入研究下去,并在工作过程中注意相关经验的总结。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家园。

参考文献

[1]沈国舫,王礼先.中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黄土高原生态修复问题 第4篇

近年来在中小河流生态修复治理过程中, 出现了一种令人十分担忧的治理模式, 笔者通过考察研究, 对这种治理模式、出现的原因、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探讨如下。

1 治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该生态修复治理模式以现有堤防体系为依托, 在堤防体系的河滩上布置一条具有一定防洪标准的子堤 (子堤防洪标准低于堤防体系防洪标准) , 子堤走向基本与原有堤防平行, 迎水面采用硬质材料防护, 在子堤上下游端各布置一条砂质自溃堤与现有堤防体系衔接, 在河道内将河滩基本围成一个“〔”形, 所围区域则被修建成滨河生态公园。

现有堤防与子堤堤顶均铺设广场砖, 公园内布置主、次道路与堤顶衔接构成公园交通网络, 依园区地形、建设需求修建运动场、娱乐场以供市民休闲、娱乐、健身之用。所围区域的几何尺寸, 则视河滩宽度、工程建设规模而不尽相同。

2 存在的问题

(1) 中小河流往往会流经几个行政辖区, 却又缺乏统一的流域管理机构对河流生态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监管, 各行政辖区在自己的区域内自行其事, 是导致此类生态修复模式出现的决定因素。

(2) 地方行业部门按照行政部门的要求或建议对河流进行此类生态修复治理, 是职能部门以合法名义在河道内进行的非法建设行为。因为《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已有明确规定, 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在河道内乱挖、乱建, 侵占行洪河道, 职能部门却可以“名正言顺”地违规建设。

(3) 沿流域各地方行政部门如果从自身利益出发, 让职能部门效仿此种河流生态修复治理模式, 在河流这条“长藤”上结出众多“滨河公园”之瓜, 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危害极大。

(4) 此类河流生态修复治理模式的出现, 往往与“政府承诺为民办实事”、“项目考核政资”的行政行为挂钩, 导致地方行业部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这就要求具有项目管理职能的有关机构, 在立项、资金等环节对其进行严格管控, 确保河流生态修复治理科学合理地进行。

3 生态修复治理模式出现的原因

该生态修复治理模式的出现, 既有对生态修复治理理念的认识偏差也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3.1 生态修复治理理念的认识偏差

河流是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 是生态环境中能量转换和生物活动的通道, 也是生态环境最敏感的薄弱区域。河流的生态修复治理, 人类活动一定要遵循水的自然规律和河流生态规律。河流生态修复治理的对象是河流, 而水是河流的灵魂, 河流生态修复治理应以水环境系统修复治理为基础, 陆地生态系统修复治理为主体。

河流生态修复治理应以恢复河道天然形态, 保持河流自然特征为基本出发点, 只有确保水流形态的多样性, 才能促进水生物的多样性。水生物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前提, 是河流自我修复功能得到恢复与提升的先决条件。

河流的生态修复治理, 不是对河流进行人工化、模式化的人为干扰和破坏, 因为任何人工措施都无法替代河流的自然修复功能。人工措施的应用, 或多或少会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自然地貌特征造成破坏和干扰, 从而无法实现河流生态系统保持其多样性的要求和达到生态修复治理之目的。

3.2 自然因素

由于受干旱少雨等气候因素所致, 大气降水较为稀少, 河流形成洪水的频率相对降低;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坡耕地改造、雨水集蓄利用等措施的实施, 地表拦蓄天然降雨的能力有所增加, 使中小河流发生山洪灾害的机率大为减小, 近一、二十年来大多数中小河流基本未发生过较大洪水, 从而导致防洪意识的簿弱和侥幸心里的出现。

因河道疏于整治与管理, 导致河滩杂草丛生、垃圾成灾, 河道成了垃圾场、排污渠, 严重危害河流健康。在众多自然因素的作用下, 原本用于行洪的河滩便以生态修复治理之名被“生态修复治理”成滨河公园, 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

3.3 社会因素

城镇建设必须配备一定的公共设施用地。城镇绿地、公园、广场等是必不可少的城镇基础设施, 但在寸土成金的城区修建此类设施, 地方政府在思想上很难接受。而河道滩涂地是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管理, 不需要政府付出土地成本, 在“项目拉动经济”、“项目考核政绩”等多重因素作用下, 这种使河流生态系统进一步被破坏的治理模式, 通过职能部门以“生态修复治理”之名堂而皇之地“合法”出现。

4 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4.1 河流自然形态的变迁

河流自然形态的蜿蜒、曲折、分汊, 在河道内会形成滩涂、急流、水潭、河心岛等河流应有的自然特征。

在进行堤防工程建设中河流的自然形态发生过较大变化, 河流经多年自我修复后已有所改变。但这种“生态修复治理”模式使河流的自然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由于增加了子堤, 使河道更加束窄, 河流流径变直缩短, 河流应有的弯转有致、宽窄有序、湾、潭、坑、滩等自然河道的地貌特征彻底消失, 水流的动、静、缓、急等多样性不复存在。河流完全按人的意志被“修复治理”, 整个河道看起来更像一个“无底的渠道”, 丧失了河流的自然形态之美。

4.2 河流水网功能的削弱

水是河流的血液和灵魂, 是河流赖以存在的基础;河流水网如同河流的血管, 是水生态系统的主要载体, 健全而通畅的河流水网, 构成水域平面形状、水文要素各不相同的水域特性和地貌特征。河流天然状态下形成的分汊、交汇、湿地、浅滩、坑潭、宽窄、弯转、曲直、陡缓等水域自然形态, 是构成河流水网的基本要素, 是水生态系统多样性的表现形式, 保护或修复这些河流水网基本特征, 确保河流水网的连续性、通透性, 是河流生态修复治理中应解决的首要问题。

在河道内围建公园的建设行为, 使河流自然状态下的走向、水域形态、地貌特征、水网系统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或彻底消失。子堤在河道内对河流水网进一步隔离、圈闭、封堵, 使河流水网相互间无法进行有效、通畅的循环交流;组成河流水网的基本要素遭到破坏, 河流水网应有的功能被削弱, 导致水生态系统自身修复功能降低, 水生物多样性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进而使水生态系统变得更为脆弱。

4.3 生物群落的更替

河流各生物群落按照相互依赖和制约的互生规律、相互补偿和协调的共生规律、相互适应和选择的协同进化规律, 经过长期的敷衍生息, 由微生态环境、水生态环境、植物生态环境、动物生态环境的相对平衡与稳定, 逐步达到生态系统的整体稳定和自我修复功能的提升, 其中任何一个环境出现问题, 对生态系统来说都是致命的。

特定的河流在漫长的进化演变过程中, 会形成特定的适生生物群落。河流上围建滨河公园, 由于河流的自然特征被人为化、模式化, 首先遭受重创的是水生态系统, 水生态环境的改变, 当地的一些适生生物群落, 随着河流生态环境的改变, 而逐步迁徙或消失。在生态修复治理措施中被大量引进的生态植物, 进一步充斥、挤占当地适生植物生存空间;由于检疫环节的疏漏, 一些有害动物随植物的引进被无意间引入, 使当地生物群落的生存现状更加恶化。生物群落的迁徙、消失、更替, 使生物多样性的愿望变成了人类的美好希冀。

5 结束语

(1) 此种河流生态修复治理模式, 对生态修复治理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 必须加以制止。

(2) 项目管理机构、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对此类“生态修复治理”模式的危害性和对河流现状生态环境的破坏性应有明确的认识和态度, 应确实加强管控力度, 严防泛滥而怡害后世。

(3) 对河流有管理职责的地市级业务主管部门, 应加强对河流生态修复治理模式的管控, 从基层杜绝此类修复模式的蔓延。

参考文献

[1]王越, 丁艳荣, 徐建华.中小河流治理技术研究及生态修复探讨[J].中国水利, 2012, 62 (6) :42-44.

[2]王庆, 洪滨.广东省中小河流治理模式探讨[J].广东水利水电, 2012, 41 (5) :46-48.

浅论生态修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第5篇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治理成效与区域内自然条件类型、生态修复时间长短、生态系统类型、退化程度、恢复方向、人为促进程度密切相关, 生态修复试点工程的实施成效和经验主要通过监测资料和统计数据来体现和证明。由于生态修复监测尚缺乏统一的、系统的、有效的监测方案, 各试点区监测设计自成一体, 监测手段单一, 监测技术力量薄弱, 在监测工作上的投入有限, 大多试点区监测成果不能全面反映生态修复的实施成效。

植被监测样点布设数量少, 大多试点区不考虑项目区外设置对照样点, 不能很好反映项目区内外植被群落构成及其高度、多度和密度、盖度和郁闭度、频度、生物产量的动态变化;水沙监测站点大多流于形式, 可操作性不强, 不能有效监测暴雨洪水所产生的径流、泥沙量及土壤侵蚀量变化, 径流观测小区没有全面反映项目区内外不同植被类型、不同土地利用方向、不同坡度、坡长及不同地貌部位的水土流失量。小气候监测由于时间序列短, 利用价值有限。

二、封禁监管难度大

受传统经营方式的束缚, 广大农牧民的思想观念一时难以转变过来, 尤其是习惯于放牧的广大农牧民对有草不能牧, 有羊不能放, 偏要耗费人力、财力舍饲养畜难以接受, 产生了一些抵触情绪, 同时, 短时间又难以为群众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耕地的生产力在短期内又不能有效提高, 高效农业建立不起来, 群众生活缺乏可靠保障, 而且相关技术服务滞后, 舍饲养殖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饲料加工又跟不上, 执行封禁休牧存在一定的难度, 部分试点区群众晚上有偷牧现象。

三、生态修复设计不够完善

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 首先要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 制定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才能保证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部分试点旗 (县) 由于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认识不足, 设计人员对试点区自然条件及其它社会经济情况了解不透, 再加上在设计中对实施方案中部分辅助措施的实施规模没有充分论证, 使得部分辅助措施如补植、补播、网围栏等措施的布设和规模安排没有较强的针对性, 虽然投入了较多的人力、物力, 但没有发挥预期的效果。

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的思路与对策

实践证明,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加快水土保持治理步伐、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治理途径, 是新时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大举措, 应全面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 统筹规划, 搞好协调, 落实有关政策与措施, 使自治区主要水土流失地区的流失程度大大减轻, 生态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1. 落实编制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修复规划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水土流失的类型、分布、成因, 以及不同区域的自然状况和经济社会条件, 根据生态自我修复规律, 总结试点工程的建设经验, 与自治区其它生态建设工程相衔接, 编制自治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规划, 明确生态修复的分区、目标、任务与措施。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 依靠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 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解决好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改善生态, 治理水土流失。

2. 制定相应配套的政策法规

水土保持生态自我修复工作, 涉及面广, 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大范围的封禁、实现生态的自我修复, 必然涉及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结构调整以及广大群众的利益, 单靠宣传教育远远不够, 必须在努力创造外部条件的前提下, 制定相关政策与法规, 依法保障生态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 要出台优惠政策, 鼓励和调动广大群众投入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为实现生态的自我修复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3. 确定合理的效益监测与评价体系

水土保持修复监测是一项系统工程, 应组织相关力量, 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实施的效果进行全面监测, 结合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 加大对监测工作的投入, 针对生态修复项目特点, 因地制宜、统筹兼顾, 突出植被和水沙监测重点, 选择综合性、代表性强的监测指标, 常规调研与遥感测报相结合, 综合分析与专项对比相结合, 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监测, 建立起能科学反映生态自我修复效益的指标体系, 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4. 加强宣传, 提高认识

由于人们普遍重视依靠人工的力量治理水土流失, 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缺乏足够理解与认识, 因此, 要从生态系统演变与发展的理论上、生态自我修复成功实践的经验等方面, 加大宣传力度, 引导与教育水土流失区广大干部群众, 正确理解并处理人工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的关系, 把依靠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作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落到实处, 实现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5. 注重协调与配合

黄土高原生态修复问题 第6篇

关键词:水土流失,生态修复,综合治理

在当前城市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我国的人口数量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水土资源以及生态系统却遭受着严重的破坏,当前的土地承载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城市人口发展的需要,这不单单是我国出现的问题,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及时的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让生态系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样才能满足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需要。希望在本文的论述下,能够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1 生态修复的潜力及驱动因子

生态修复是具有一定潜力的,因此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退化程度加以进一步的诊断是相当有必要的。生态系统要想得到进一步的恢复,就需要以此为基础与前提条件,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尚处于研究阶段,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知。在一些研究中,将生态系统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可逆的,另外一部分是不可逆的。对于生态系统进行诊断实际上是需要以诊断的参照物为基础的,与此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参照系统以及诊断的途径与方法等,以避免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因为水土流失现象的出现对于当地的土质质量与资源的流失都具有十分严重的损失。判断生态系统的功能是否存在丧失的现象是进行诊断的重要指标。

尤其是在水土流失区,更加应该注重水土的流失以及对其进行必要的生态修复,在此过程中,还需要采取必要的人工辅助措施将自然界所具有的能力最大化的展现出来,这样植被才能更加茁壮的生长,水土保持的生态修复工程就是本着这一目标实施的,并且要最大化的降低人类对自然造成的不必要的干扰。将植被自身所具有的自然恢复能力最大化的展现出来。在进行水土保持的生态修复工作中,应该充分考虑到相应的驱动因子。这是植被得以恢复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区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以我国的黄土丘陵地区为例,其展开了大规模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在两河流域种植了种类丰富的植被,在种的生活力、群落盖度等方面,因为具备了多样性的特点,因此整体覆盖面积也很大。经过多年的修复,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好转,由此可见,生态修复的工作是可行的,只要进行积极的保护,采取得当的措施,就能按照自然力的角度将受到破坏的地区得到修复,但是生态修复的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措施,并不是仅仅凭借单一的手段就能完成的,这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布局与探索。

2 生态修复的布局

在进行生态修复的过程中,合理的规划布局无疑可以为效果的实现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才需要对生态修复进行布局。这是实现科学规划的首要基础。在生态修复布局的过程中,主要可以分为几个组成部分,例如全国的生态修复分区、中小流域的空间布局以及区域布局等内容,这些分区布局的主要参照因素都是当地的水分条件是否适合植物的生长,充分考虑到空间的差异性以及经济性等因素。这样才能让生态布局朝着更加理想、朝着具有可操作性的方向发展。

生态修复布局实际上也是水土保护工作的一种主要的措施,这是一种社会经济性的活动,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拿黄土高原举例,当地的土地资源类型主要具有两部分之分,一部分是用来生产的土地,另外一部分是用来进行生态保护的土地。在生态保护用地中,生产力低、难治理,现有技术条件不能用于生产,开发将导致本地和相邻地段土地退化。以生态保护为主要功能,包括封禁生态保护和防护林。生态保护地将是生态修复,尤其是自我修复的重点区域。

3 生态修复技术措施及标准

尽管恢复生态学在近10年间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但仍有不少问题有待于解决,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看,水土保持作为人类与水土流失作斗争的一门科学,其基本目标是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这种协调既包括人类活动要适应自然规律,也包括人类主动利用自然规律达到人类发展的目的。水土保持作为社会公益性工程,需要巨大的人力和资金的投入。目前的治理速度和规模很难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对环境的要求,生态修复作为一种低成本的措施,将水土保持概念进一步扩展,充分发挥利用大自然的生态自我修复潜力,达到生态改善的目的。尽管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关键是植被的恢复,但在我国水土流失类型多样、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的条件下,它仍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修复措施包括了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禁牧、舍饲养殖及综合治理等。对水土流失轻度区通过封育保护,尽快遏制水土流失,大面积地进行生态修复,加快治理进度;对地广人稀土地利用率不高的区域,指轻度或部分中度但人口较少的区域,进行灌草补植、封育保护;在强度水土流失的部分区域,因投资力度的限制,无法进行大面积的治理,先进行简单的治理措施,控制大的水土流失,再进行生态修复。但这些措施实施中尚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如就植被恢复方面,目前对人工恢复途径研究的比较深入,研究结果具有很好的操作性,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以生态自我修复为主的恢复途径的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封禁的效果上,在生态自我修复的途径、方法、关键技术、区域差异、动态监测与评价等方面研究极少,缺乏操作性。

从研究尺度上,对封育措施的研究,由不同研究单位分散进行,缺乏区域的系统的比较研究,不能对大范围的生态自我修复工程的实施提供可靠依据,而且缺乏同一种方法同样的评价指标的分析。因此在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中,需要了解不同地区修复措施怎样配置,技术措施的相互关系是什么?生态自我修复能达到什么程度?在哪些地区或区域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还不能完全实现生态改善的目标,还需要人类的有序干预及干预的程度如何?这些问题的科学解答,对于充分发挥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4 结论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水土保持工作中,一定要重视起生态修复的问题,这对环境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生态修复问题中涵盖多个层面,本文针对其中的若干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对经济以及人文都具有长远的影响,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今后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国彬,胡维银,许明祥.黄土丘陵区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评价[J].自然资源报,2003,18(1):44-49.

黄土高原生态修复问题 第7篇

长江,素有"黄金水道"之称,货运量全球第一,其流域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0%以上,人口及经济总量均达到全国的40%以上,是我国空间结构战略中的一条重要的发展轴线。

"长江经济带"的概念最早是由中国生产力经济学会在1984-1985年间提出的,当时提出的概念是"长江产业密集带",指以长江流域若干大城市为中心,通过其辐射和吸引作用,带动各自周边大中小型城市和农村发展,从而形成一个较大范围的经济区。在进入21世纪以来,长江沿岸各地区纷纷以长江水道的优势为依托提出各自的经济发展战略。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可见其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是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作用,构建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推动沿江产业结构优化,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但是,今年风向转变,习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一论断,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原则和重要遵循。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定位

针对长江经济带战略定位的转变,也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使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任务要求,使得先前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定位已不适合,反而是长江经济带所依托的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的脆弱成为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修复长江经济带的生态便适时提出,将长江经济带定位为未来的“生态经济走廊”,同时这也是践行“绿色、协调、共享”发展理念的结果。

长江经济带从广义上讲,行政区划上包括长江流域沿岸的7省2市——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和四川。将其同沿海经济带相比较,无论从人均指标还是产业结构来看,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于沿海经济带发展水平。

根据长江经济带各部分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处地理位置,可以将长江经济带划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上海、浙江、江苏为东部地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为中部地区,重庆、四川为西部地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在长江经济带这三部分上也体现得很明显,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总量和人均量上均远超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相对来说差距不大。

从我国的区域发展整体布局来看,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目前我国的区域发展已经形成了“四大块”的整体布局——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这是四块相对独立的区域发展布局,是“分”的布局,但是全国是一个整体,“一盘棋”,因此,长江经济带就是“合”的战略角色,将东部、中部、西部三块纵向上“分”的区域通过一条横向的“黄金水道”贯通起来,使其三块区域可以通过依托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增强经济联系,有利于从更高的层面来进行统筹发展。

此外,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地位更显重要。“一带一路”所囊括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国内的区域布局,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布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由连云港出发,通过亚欧大陆桥,经过中亚、西亚,直达地中海沿岸;“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福建为起点,通过海上航线,将东亚、南亚、中亚连通起来。从总体来看,我国这两条对外开放的路径一条向东延伸,一条向东南延伸,两条路径一北一南就像我国对外开放的两翼,居于其间的长江经济带则将两条路径的覆盖区域融合在了一起,使得“一带一路”融合成我国对外开放的大布局。

正是长江经济带的提出,贯通了东、中、西部地区,融合了南北两条对外开放路径,造就了统筹协调发展与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铺垫了很好的环境。当然,对长江的生态恢复是这一切的根本,使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三、“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现状

“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发展情况与不匹配的环境现状之间存在矛盾。多年来,长江经济带沿线一直是全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但其内部各地区的发展也是极不平衡的。从经济总量看,长江上游4个省市经济总产值占长江流域的22%,中游3个省份经济总产值占24%,而下游4个省市创造了54%的经济总产值。从污染排放看,长江流域的废水23%来自上游,27%来自中游,50%来自下游。需要合理利用区域发展需求,缓解重点区域的环境压力。总的来看,长江流域主要存在三大生态隐患。

1、工业污染源

近年来国家强化了对企业排污的监管力度,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权威媒体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调研时发现,沿江两岸许多企业将生产污水直排长江,烟尘四处飘散,在船上时常能闻到刺鼻的异味。公益环保组织“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介绍说,“长江上游地区的矿产开发也给生态安全带来隐患。一些地方的尾矿坝就在江边,来一场暴雨,就会冲进江里,造成严重污染。”

2、生活污染源

近年来,长江流域各省市格外重视旅游产业发展,但由于配套设施不完善,旅游带来的餐厨垃圾和白色污染无法消解,不得不直接倒入江中,已经成为威胁长江生态的重要污染源。三峡库区的一家农家乐负责人透露,旅游高峰时他一家每天接待四五百人,光餐厨垃圾就产生好几吨,全村有一二十家农家乐,每天有几十吨餐厨垃圾倒进江里。此外,长江上航行的很多船只,由于缺乏污水、垃圾的收集、存放、处理设施,餐厨垃圾、甚至粪便等未经处理也直排长江。

3、农业污染源

三峡库区环保部门一位负责人说,在长江流域降水量较大的时期,雨水淹积导致农田中的化肥大量流失,流入地下水或湖泊,最后汇入长江。这些农业废水容易导致长江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加剧长江水体污染。

四、对“长江经济带”进行生态恢复的进路分析

生态恢复,即是指通过人工方法,按照自然规律,使得生态系统得到天然的恢复的过程。大自然是最高明的“生态修复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坚持把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即在生态建设与修复中,以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因此,无论从生态学理论还是国家政策出发,在对长江经济带进行生态恢复时,我们都必须牢牢把握好——以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在具体措施方法的制定上贯彻执行。

1、提供多样化的发展途径,转换生态服务价值

在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破坏和生态系统退化区域,让所提供的多样化的发展途径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使得人们的经济支柱从农业转换到工业或服务业上来。另外,生态系统有经济产出,生态恢复之后的生态服务价值大大提升。只要将这部分价值提升的利益分配协调好,让人们能够真正的从生态恢复中获得实在的收益,那么生态恢复一定会得到人们的大力支持,同时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也能很快得到恢复,经济也能够良好的发展下去。

2、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生态恢复体制化保障

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近十个省级行政区,打破行政隔阂,建立区域协同发展机制,设立高位协调管理机构,在经济带内能够进行一致的统筹规划十分重要。另外,还可以通过建立长江流域生态补偿专项基金,长江开发银行,长江经济带发展基金等金融服务体系,广泛吸引经济带内各省市、社会资本加入,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方式,在经济带内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基础上,集中力量进行生态恢复,发展生态经济。

3、明确主体功能区定位,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区

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到,“要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放在首要位置”。将长江经济带沿岸的城市群进行功能区定位,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发展适合的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增强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决心和勇气,在经济发展的决策过程中增加对生态环境因素的考量比重,真正让生态恢复同经济发展相结合,遵循绿色发展理念,使得长江经济带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区。

摘要:习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一论断,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原则和重要遵循。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所依托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脆弱成为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对长江经济带进行生态修复便适时提出,将长江经济带定位为未来的“生态经济走廊”,同时这也是践行“绿色、协调、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结果。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绿色发展,生态经济

参考文献

[1]《“新常态”下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论——“长江经济带高峰论坛”主旨演讲摘要》,《西部论坛》2015年第1期.

[2]蔡运龙.《生态修复必须跳出“改造自然”的老路》,光明日报2016年2月19日.

[3]刘燕捷.《修复长江生态环境关键在共抓》,中国水运报2016年3月16日.

上一篇:烟叶密集烤房下一篇:MTX联合米非司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