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范文

2024-07-10

自由范文(精选12篇)

自由 第1篇

蒋老师在教学《祖父的园子》一课时, 请全体学生起立自由读, 并且告诉学生:谁读完一遍课文谁就坐下;如果看到还有站着没读完的同学, 不要让时光虚度, 利用这个时间把自己感兴趣的段落或者读得不熟练的段落再练习读一读。随着时间的推移, 有的学生读完坐下了, 但是马上又抓紧时间朗读起来。读得慢的学生, 由于耳边始终有读书声, 因此放心大胆地继续读着, 直到读完坐下来, 才注意到自己已经是最后一个了。此时朗读声并未戛然而止, 不少学生练完了自己重点读的段落, 才注意到教室里除了老师, 大家都已经坐下了……

这种做法与我们常见的自由读方式颇有些不同。细一比较, 我们发现, 以往我们常见的自由读环节还真有些问题。

问题一, “异口同声”。课堂上, 教师提的要求明明是自由读, 学生却在“不知不觉”间走向了齐读。班级中往往有几个小“领头雁”, 比较大声地“统领”着周围的同学, 最终以“强大的声势”使课堂上的声音走向统一。

问题二, “虎头蛇尾”。很多课上, 学生往往能够自己读自己的, 各有各的节奏, 各有各的速度。但是, 当一部分学生读完后, 教室里的读书声迅速减小, 很快就停下来了。这种现象目前最常见, 看似“自由”, 其实有假。有学生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当听到课堂上的朗读声音逐渐减小时, 读得慢的学生往往会“紧急加速”, 直接跳读结尾, 或索性戛然而止, “牺牲小我, 顾全大局”。如此, 有些学生课文前半部分读得熟一些, 后半部分质量不佳, 也就不足为怪了。

问题三, “独树一帜”。学生自由读, 全班都读完了, 就剩某个学生还没有读完, 师生共同聆听, 直到他读完。应该说, 这种尊重与宽容是值得大力提倡的。但是, 我们也有必要对这种现象中可能隐藏的心理问题加以关注。毕竟, 从“嘈嘈切切错杂弹”, 到“但闻一童人语响”, 外在环境的变化, 使得学生的心理压力也产生了变化, 尤其是使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变得紧张、焦虑, 可能连正常的水平都无法发挥。如此窘境, 谈何“自由”?另外, 可能个别朗读不错的学生或者有些调皮的学生, 会有意放慢朗读的速度, 单等大家都读完后“独树一帜”, 以获得关注。这时学生注意力已经偏移到了其他方面, 又如何真正享受朗读的乐趣?

将上述做法与蒋老师的做法进行比较, 我们不难发现, 蒋老师在以下三个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第一, 树立自由的意识。蒋老师通过告诉学生“谁读完一遍课文谁就坐下”, 向每一个学生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 那就是, 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去读。看似简单的做法, 却从精神上解开了学生的枷锁, 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独立存在。第二, 给足自由读的时间。自由朗读的时长不是由教师控制的, 也不是由大多数学生控制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 是由最后读完的那个学生来控制的。这时, 学生又是支配时间的主人, 他们可以依据自身的情况, 充分利用自由读的时间, 做到“时尽其用”。第三, 营造自由的环境。蒋老师用一个小小的策略使得教室里始终充满着琅琅书声。这种外在环境对每个学生都是一种有效的熏染。更重要的是, 蒋老师还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安全的心理环境, 使学生心无牵绊地读。

我以为, 这些操作层面上呈现出来的不同, 反映的其实是认识的不同。一位语文教师, 只有从根本上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 尊重学生的独特性, 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 才能以一颗敏感的心去体察学生的情感诉求,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存状态, 构建和谐自由的生命课堂。自由读, 是我们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小环节, 但是, 恰恰是这样的小细节, 才最能体现教育的本真;自由读, 在我们的教学中早已成为“家常便饭”, 但是, 越是家常便饭, 越需要精心考量, 从点滴中积累能量。

自由 第2篇

自由释义:自由与利用自由的能力之辨

自由与实行自我意志的障碍之消除,并不完全相同:自由仅仅是实行自我意志的自身之外的外在障碍之消除:实行自我意志的自身内在障碍之消除,并不是自由,而是利用自由的能力或条件.

作 者:王海明 WANG Hai-ming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刊 名:晋阳学刊 PKU英文刊名:ACADEMIC JOURNAL OF JINYANG年,卷(期):“”(1)分类号:B022关键词:自由 实行自我意志的外在障碍 实行自我意志的内在障碍

《自由谈》上说“自由” 第3篇

编辑告自

……这年头,说话难,摇笔杆尤难。这并不是说“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实在是“天下有道”,“庶人”相应“不议”。编者谨掬一瓣心香,呼吁海内文豪,从兹多谈风月,少谈国事,庶编者作者,两蒙其体。若必议长论短,妄谈大事,则塞之字簏既有不忍,布之报端又有所不能,陷编者于两难之境,未免有失恕道。……

言论自由的界限

鲁迅

看《红楼梦》,觉得贾府上是言论颇不自由的地方。焦大以奴才的身份,仗着酒醉,从主子骂起,直到别的一些奴才,说只有两个石狮子干净。结果怎样呢?结果是主子深恶,奴才痛嫉,给他塞了一嘴马粪。

其实是,焦大的骂,并非要打倒贾府,倒是要贾府好,不过说主奴如此,贾府就要弄不下去罢了。然而得到的报酬是马粪。所以这焦大,实在是贾府的屈原,假使他能做文章,我想,恐怕也会有一篇《离骚》之类。

三年前的新月社诸君子,不幸和焦大有了相类的境遇。他们引经据典,对于党国有了一点微词,虽然引的大抵是英国经典,但何尝有丝毫不利于党国的恶意,不过说“老爷,人家的衣服多么干净,你老人家的可有些脏,应该洗它一洗”罢了。不料“荃不察余之中情兮”[注],来了一嘴的马粪:国报同声致讨,连《新月》杂志也遭殃。但新月社究竟是丈人学士的团体,这时就也来了一大堆引据三民主义、辨明心迹的“离骚经”。现在好了,吐出马粪,换塞甜头,有的顾问、有的教授、有的秘书、有的大学院长,言论自由,《新月》也满是所谓“为文艺而文艺”了。

这就是文人学士究竟比不识字的奴才聪明,党国究竟比贾府高明,现在究竟比乾隆时候光明:三明主义。

然而竞还有人在嚷着要求言论自由。世界上没有这许多甜头,我想,该是明白的罢,这误解,大约是在没有悟到现在的言论自由,只以能够表示主人的宽宏大度的说些“老爷,你的衣服……”为限,而还想说开去。

这是断手不行的。前一种,是和《新月》受难时代不同,现在好像已有的了。这《自由谈》也就是一个证据,虽然有时还有几位拿着马粪,前来探头探脑的英雄。至于想说开去,那就足以破坏言论自由的保障。要知道现在虽比先前光明,但也比先前厉害,一说开去,是连性命都要送掉的。既使有了言论自由的明令,也千万大意不得。这是我亲眼见过好几回的,非“卖老”也,不自觉做奴才之君子,幸想一想而垂鉴焉。

(原载1933年4月22日)

[注]“荃不察余之中情兮”是屈原《离骚》上的诗句,原意是君王不了解我的衷心。

二加二等于五减一

唐弢

今年我略为写了些东西,便有许多朋友警告我,说是讽刺的色彩太浓。这自然是好意。

我的肚里根本不会生什么刺,不至于不管皂白,逢人便刺他一下!不过因为既然生在这个时代里,碍难旁观,所有不能咽下去的东西,终得把他吐出来。

照初意,本来也想吊起头,堂堂皇皇地讲几句老实话,可是事实有所不能。在这个年头儿,如果一定要说“二加二等于四”,那就是不合时宜的了;如果要我跟着别人说“二加二等于五”,那也办不到;于是我只能说:“二加二等于五减一”。

这是我所以有些讽刺意味的原因。

于此可见我之所以刺,我之所以说“二加二等于五减一”,并非出于本意。我从不想自炫地卖弄些小聪明,却热望着我的以及和我同样的见解,早些“归天”,好些“正统统一剩下的全中国”。但须要不是“二加二等于五”。

如今社会上,“二加二等于五”是很流行的,因为流行,大家非但不觉其错,反而像有些对了。“二加二等于四”是胡说,是捣乱,全是些要不得的!

从前听说有人因为没钱贿赂脏官,被捉去拷打;这个人并不痛骂赃官贪污,却低声责怪自己大穷。说“二加二等于五减一”,也有这种风味。虽然还不免是异端,可是却已经没有直接的敌对行为了。便是刺,为顾全颜面起见,也还可以隐忍的。

而且,即使在隐忍不住的时候,去的是刺,所以回敬的也就是刺,虽然此刺已经[是]能够结果性命的枪刺或刀刺,但终还不免是刺;究竟不能高举青龙偃月,大喝一声“杀!”

因为有这些便宜,所以在既不容说“二加二等于四”,又不愿说“二加二等于五”的当儿,我们只能说:“二加二等于五减一”。

(原戴1993年8月26日)

另外还有一篇谈论自由的文章,则矛头直指言论封锁

……心要自由,口又不能明言,口不能代表心,可见这口本身已经是不能自由了。因为不自由,所以才讽刺讽刺,一回要自由,一回又不要自由,翻来覆去,叫人弄得神经衰弱,到底要不要自由呢,说清了大家也好顺风转舵,免得闷在葫芦里,失去听得自由。

本来自由并不是个难以理解的问题,给大家一谈,倒严重起来了。如果不大刀阔斧,何以冲破一团漆黑?细针短刺毕竟是雕虫小技,无助大题,讥刺嘲讽更已属于另一年代老人发出的呓语,聪明的我们何尝不知道讽刺在这个时代已经失去效力。(法鲁)

认清自由,科学进行自由教育 第4篇

一、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主要内容

自由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之一,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欢迎的。但是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同时也吸收包容其它思想体系中有积极作用的自由观。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第一,自由是人类的特性。这一特性使人脱离动物界真正成为人,人本质上是追求自由和创造的生命存在,自由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一个动力。

第二,人类的自由是人类解放的最终目标,人类的自由本性是在实践中得到发展的。马克思把人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对人的依赖,个人没有独立性,这是前资本主义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人形式上具有独立性,但是人依赖于物,受物的摆布,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三阶段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人类解放,这是共产主义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真正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创造性而成为人。

第三,人们只有在一个真实的共同体内,才能享受真正的自由。个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人类的社会性决定人们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生存和发展。但是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剥削阶级社会,共同体(国家)是“虚假的共同体”,在那里只有剥削阶级的自由,剥削阶级国家制定的法律是保障剥削阶级自由的,被剥削阶级至多只有形式上的自由。因此,在阶级社会中,自由具有阶级性。只有彻底消灭阶级、国家消亡,在共产主义联合体中,才有真正的人类自由解放。

第四,人类解放是整体和个体的统一,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没有真实的共同体(集体),个人自由不可能存在和发展;同样,没有个人的自由发展,也不可能有整体的发展。共同体(集体)保证个人充分地自由选择体现自己个性的发展条件,但这种个性发展不是破坏而是促进共同体(集体)的发展。

第五,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是必然、偶然和能动性的统一。自由是对必然(包括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规律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自由程度取决于对必然的认识程度,但这种认识和利用是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来实现的,期间离不开对偶然性的把握。

第六,自由权利永远也不能超出社会经济文化水平。人的自由是逐步取得的,是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发展的。

第七,自由需要自由支配的时间即自由时间。人们为生存而从事的必要劳动时间越缩短,自由时间就越多,能更多地投入到科学、教育、艺术、交往等创造性活动中去,充分享受自由。因此,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就从必然王国不断走向自由王国。

马克思主义不是全盘否定而是扬弃了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自由观。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反对专制,崇尚自由,但与自由主义自由观有着根本的区别:第一,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认为自由不是不证自明的先验理性,而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第二,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反对把自由看作只是主观的东西,把自由看作是必然性、偶然性和能动性三者的统一。第三,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认为,人类的社会性决定了没有脱离社会和他人的绝对的个人自由,和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相比,更强调每个人的自由、一切人的自由。第四,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认为,真正的人类自由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消灭了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资本主义自由只是人类自由史上的一个阶段,而不是历史的最终结果。

二、全面准确地认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在我们的思想教育中,关于自由,我们对学生讲得最多的通常是三条:一是“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二是“自由有阶级性,社会主义自由是广泛真实的自由,资本主义自由是虚伪狭隘的自由”;三是“自由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自己意志进行活动的权利”。正是由于我们教师对于马克思主义把自由提高到人的本质、人的解放、人的全面发展高度来认识的观点缺乏关注,所以学生会对《共产党宣言》中有关“自由人联合体”的经典论述感到陌生。教师在自由教育的一些方面存在着理解上的片面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的理解,往往过分突出自由的唯物主义基础,对自由的“主体向度”重视不够。突出自由受必然的支配,但忽视了自由和偶然性、能动性的不可分离的联系,只看到自由受必然的制约,看不到自由也离不开事物发展的偶然性,更离不开主体的能动性,有意无意滑向了反自由的宿命论。

其次,对“自由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根据自己意志进行活动的权利”的理解,存在把自由和法律关系绝对化现象。重视了现时态的自由和法律的关系(法律是自由的边界),却忽视了历时态的自由和法律的关系。从历史态来看,自由从本性上是需要不断突破既定法律边界的(革命和改革),人类真正的自由只有在国家(包括法律)消亡后才真正实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全面把握自由和法律的辩证关系。

再次,未能清晰区分集体自由(包括阶级自由)和个人自由的关系。往往重视集体自由、阶级自由对个人自由的意义,忽视个人自由对于集体自由、阶级自由所具有的意义;把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集体自由、阶级自由的取得,误以为就是每个本民族或本阶级成员的个人自由,因而长期存在忽视甚至遏制普通群众个人自由的倾向。为了深入贯彻“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我们有必要全面认识集体自由和个人自由的关系。

第四,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自由的关系上,重视了从阶级本质上强调二者的对立,却忽视了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社会主义其实也吸收了资本主义的政治思想和文明成果这一现实。社会主义自由重视了对资产阶级自由观点的批判,却忽视了对封建主义专制影响的批判,这也是造成建国以后在自由问题上左的思想形成的根源之一。

当然,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自由的论述,我们不能不顾时间、地点、条件,照搬到现实生活中来,我们现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远没有到达自由王国的理想境界,我们现在所倡导的自由,虽然毋庸置疑地蕴含着共产主义自由的理想,但在实现程度上还是初级的,因此还无法达到“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最高目标,我们不能把理想与现实混淆起来。由此,对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由主义自由观的深刻批判也不能简单套用。我们在根本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的、历史的、辩证的方法论,反对抽象的自由观,特别是反对在政治领域照搬西方自由主义的自由观。然而自由主义自由观在目前还有反对封建遗毒的某种积极作用,我们应该有条件地包容和利用。

三、在中学生中开展自由教育的意义

自由教育有多重含义。本文所说的自由教育是指以自由观为内容的教育,它包含教育理念的更新与改造。

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中,自由教育是相对缺位的。在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责任教育、法制教育、合作教育乃至生涯规划教育等方面,我们已经积累了相当多而且成熟的经验,并提升到理论层面,唯独自由教育缺少专门的研究与实践。虽然创建自由课堂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但目前主要还集中在教育理念的更新上,而不是进行自由观的教育。

笔者认为,在当下开展自由教育具有深刻的意义。

首先,开展自由教育是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自由与其他核心价值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层面的平等、公平、法治,都内含着自由:平等的本性是反对特权的,而特权恰恰与自由对立;公平中的机会公平必须建立在自由选择的基础上;法治既是我们取得自由权利的保障,又划定了现阶段自由的边界。因此,避开了自由,难以真正理解和践行平等、公平与法治。

其次,开展自由教育是适应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的需要。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进军号角,确定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方针。今后,各种经济要素将会更加自由地通过看不见的手流动,我国的经济活力将进一步迸发出来。社会生活将会呈现出更多的自由色彩,个人将会有更多的自由选择和出彩的机会。这种情形需要及早让正确的自由观念在头脑中树立起来。一方面要打破传统体制下的“唯上”、“整齐划一”等旧观念,另一方面仍要坚守政治、法律、道德的底线,防止意识形态失去核心而陷入思想混乱。

第三,开展自由教育是在扩大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抵制“西化”、“分化”图谋的需要。把资本主义自由说成是“普世价值”,把资本主义国家描绘成“自由世界”,攻击社会主义国家是集权国家,煽动社会主义国家的自由化运动,是西方敌对势力惯用的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手段。在当前对外开放条件下,大量西方文化的输入,西方价值观,尤其是自由主义自由观不可避免地会对中国青少年产生影响,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必然会影响到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我们一度忌讳谈自由,生怕落入西方设计的“自由陷阱”,这并不是积极应对的方式。“人权”曾经也是一个忌讳的字眼,但经过全面考量,最终写入了宪法,化被动为主动。同样,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树立起社会主义“自由”的旗帜,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而削弱资本主义自由对于青少年的吸引力。

第四,开展自由教育是推动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管理方式以及应试教育理念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的产生需要一个比较自由宽松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真正把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放在首位,真正鼓励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挥。当前的教育改革已经非常深入,走班制、国际课程班、网络课堂、创新班等新型教育模式和教育组织形式层出不穷,这必然涉及一些深层次的观念变革,其中必然涉及如何正确开展自由教育的问题。

第五,开展自由教育是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的需要。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求知欲强,喜欢冒险,独立意识、向往个人自由的意愿强烈,他们要走自己的路,并在相当程度上以逆反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受青年学生追捧的青春小说、青春电影都把学生违规违纪当做追求自由来美化,而把严格管理的教育工作者塑造成专制武断的形象。面对青少年青春期的逆反,我们一方面要鼓励至少宽容他们的独创精神,使他们的创造活力保持下去并逐步走向成熟;另一方面,要进行正确的自由观教育,使他们在通往自由的道路上方向不偏,路越走越宽。

四、尊重中学生正当的自由欲求,确定合理的自由教育目标

1. 中学生自由欲求的主要体现

许多教师都感叹现在的中学生比过去难以教育和管理。究其原因,是当今中学生处在史无前例的开放和多元化的环境中,他们对自由的欲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自由和表达自由的欲求。青少年通过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了解了大量社会信息,接触到各种不同的声音。这激发他们的独立思考,他们开始不满足甚至质疑长辈的观点,希望通过各种平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二是个人生活自由的欲求。随着家庭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希望在家庭里有属于自己个人的一片小天地,能保护个人的“小秘密”;希望有自己人际交往的自由,在穿着打扮、偶像崇拜、兴趣爱好的选择上不受粗暴干涉。

三是闲暇时间的欲求。闲暇时间是个人自由的前提。中学生普遍感到闲暇时间缺乏,他们希望摆脱被动且过重的课业负担,多给他们留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有一些无拘无束的交往时间。

四是自由学习的欲求。由统一的课程标准规定学习内容,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教学形式,以统一考试为评价标准的教学形式历史悠久,至今仍有存在的合理性;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开放度的不断扩大,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许多学生厌倦整齐划一的学习要求,希望接受量身定制的个性教育,希望学校开设更多的选修课程,希望有一定时间自由安排学习生活,甚至希望能挑选自己喜欢的教师……

中学生有这样那样的自由欲求,我们不但不值得大惊小怪,反而应当庆幸。这说明他们已经跨过了童年时代而向成人过渡,也说明他们比上一代更渴望时代的变化和进步。当然,自由欲求和创新型人才、全面发展的新人之间不能划等号。自由欲求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就会对青少年造成消极的影响:或者是压制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迫使他们放弃自己的理想追求,随波逐流,成为没有远大志向的“庸才”;或者是受幼稚冲动的情感支配,盲目乱闯,甚至被西方自由主义思潮俘虏,成为危害社会的“异见者”。

2. 确定合理的自由教育目标

在中学德育学科中也有一些涉及自由教育的内容,比如在不少学校的校训中,都包含了自主自立、发展个性的内容;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中也有关于自由的内容。但是总体上看,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明确自由教育的目标。这些目标总体上应当符合三个要求:一是反映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二是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三是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求。这些目标在顺序上应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年龄特点,从隐性到显性,从感性到理性,从个人到社会,从简单到复杂,从认知到体验,从现实到理想,逐步提高。为此,笔者初拟出如下一些目标:

(1)初步懂得自由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追求自由是人的生存条件之一,也是有意义人生的前提。个人的成长也是从不自由(依赖父母)走向自由(自主自立)的过程,要能够区分“自然自由”(由着自己的性子干)和“理想自由”(有自觉目标的自由)。

对自由的认识,一开始学生往往停留在感性的自由自在上,教师要引导他们认识自由的意义和内涵,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

(2)发展健康的个性。在生活中要有主见,不盲从,敢于和善于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长期的应试教育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标准答案”的思维定势,不少学生在公开场合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长此以往就会抹杀其创新的激情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要真心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以平等的姿态与他们交流。

(3)学会在较复杂的情况下作出正确的选择。自由离不开选择,有选择才可能获得自由,但自由选择不等于自由的结果,错误选择的结果是丧失自由。在一个被互联网覆盖、自由度不断扩大、多元化的社会中,需要学生作出选择的机会越来越多,如道德行为的选择、个人特长发展的选择、生活方式的选择、文化产品的选择、就读学校的选择、交往伙伴的选择,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成人以后恋爱婚姻的选择、政治立场的选择,等等。对许多独生子女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考验和挑战,他们长期以来已习惯于被家长、学校包办,自我选择能力较弱,往往会因一时冲动作出错误的选择。从保护学生的角度出发,对未成年的学生划出一些禁止性的选择领域是完全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这种价值判断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教师只是提供正确的方法论而不是现成的“标准答案”。

(4)知道并能使用自己的合法自由权利来保护自己,不受别人的非法侵害;同时能尊重他人的自由权利。青少年的人身自由权利不容侵犯,我们要教育孩子对那些企图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行为勇敢地说“不”,不管其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同时,要允许学生对剥夺其正当休息自由权利的过重学业负担说“不”。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教育学生学会宽容,尊重别人的自由权利。

(5)懂得自由和责任的关系,懂得自由必然伴随责任。自由是和责任紧密相连的,一个人既然选择了某种行为,就要承担这种行为的后果。把责任推给大环境、推给他人是逃避个人责任。同样的大环境,每个人仍有不同的选择自由,比如同样的市场经济环境,有人坚守道德底线,有人违法乱纪,这取决于个人的价值选择。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没有无责任的自由,也没有无自由的责任。

(6)懂得自由不是纯粹主观的东西,自由是必然性、偶然性、能动性三者的统一。人对客观世界的自由是有边界的。从哲学上说,这个边界就是客观必然性,人们按规律办事才有可能获得自由,违反规律就要受到规律的惩罚。但按规律办事未必一定获得自由,因为自由是一个价值目标,人们认识规律并不是要做规律的奴隶,而是要利用规律为人类服务。要获得自由,就要在认识必然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包括善于把握偶然(机遇)的智慧。只有全面认识必然性、偶然性和能动性的关系,才能促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7)懂得自由和法律、道德、纪律的关系,划清自由和自由散漫的界限。在社会生活中,自由的边界是法律、道德、纪律等社会规范,其中法律是具有特殊强制性的边界规定。遵守法律、道德、纪律属于外在强制;但如果我们能懂得:社会主义的法律、道德、纪律都是保护我们自由不受侵犯,也是制止我们不滥用自由去侵犯别人,是我们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的社会标准,那么这种外在强制就会变成内在自律。这种内在的自律和思想的自由并不对立,因为它是自愿服从的,因此自由和自律得到了统一。

(8)能积极参与集体的规则,制定并利用这种规定来保障和约束个人的自由权利。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虚假共同体和真实共同体的区分是我们正确认识集体自由和个人自由的重要方法论。要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首先要使集体中的成员感受到这是他自己的集体,集体中成员之间的友谊、交流、活动可以满足他个人发展的需求。集体必须有制度、纪律,但这些制度、纪律(如班规)是他亲自或他所推选的代表参与制定的,即便有些制度他无权参与制定(如学校在他入学之前就制定好的规章制度),他也需要充分了解其对保护个人利益的意义,并有权对其提出改进意见。目前因为由学生参与集体规则制定的做法才刚刚起步,相当多的学生对规则的制定过程并不关心;然而一旦自己触犯了规则受到批评处分时,又会抱怨规则不合理。因此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体建设,共同创造一个每个人在其中都能享受到自由发展的自由集体。

(9)懂得自由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社会经济文化条件是自由发展的基础,自由也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他们的自由欲求往往会脱离社会现实,这也是最容易被敌对势力蓄意利用的一点。我们要引导学生理性看待自由的发展,珍惜今天的自由生活,依法运用好自己的自由权利,而不是去否定他们对更广泛自由的要求。因为社会自由的扩大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进步和广大人民自由的扩大分不开。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进行以及自由列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给社会带来更大的活力。

(10)懂得在当代社会自由是有阶级性的,要划清资产阶级自由观和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界限。如前所述,建国以后我们党在自由问题上有过曲折,其中重要原因是西方敌对势力始终以他们认为的“普世价值”的自由观为武器来反对人民民主专政。由于我们党缺乏执政经验,过分夸大了“敌情”,以致把“自由”看做了资产阶级的专利品加以抵制反对,走过了一段弯路。今天我们认识到,自由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价值取向,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说因此就从根本上认同资产阶级自由观,放弃对“和平演变”的警惕与抵制。对这一问题的正确认识对于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至关重要。同时,我们也要防止把学生正当的自由诉求和认识上的偏差随意地和“自由化”、“妨碍稳定”挂钩。

(11)知道“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倡导的自由,受到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远未达到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自由境界。针对西方敌对势力的歪曲,要让学生懂得,我们所倡导的自由是和社会主义本质联系在一起的,是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联系在一起的。自由对个人、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对整个人类未来的解放都有重要意义。倡导自由价值观和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方向是一致的。

心自由生活就自由作文 第5篇

勤奋是一种优秀的习惯。只有天生的好动,没有天生的勤奋。勤奋,都是逼出来的。大雁不远万里地迁徙,蜜蜂一天到晚辛勤地劳作,只因它们天生就短缺的拥有和生存的需要。优秀的人,他们深知自己想得到的一切没有一样会自己长脚跑来找他们,强烈的欲望使他们不停地追求,时间久了,就成了习惯。

人生,由我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缰绳只能拴住被降服的马,命运之神只能主宰乖乖听从命运摆布的人。如果你够坚强,够勇敢,你一定能挣脱厄运的枷锁,获得新生的自由。幸福是一种甜蜜的感受,需要用心感受。再强烈的阳光也照不暖一颗阴暗的心,再优越的环境也幸福不了一个麻木的人。

快乐是一种心情,无关物欲。心怀豁达、宽容与感恩,生活就会阳光明媚。人生有得有失,聪明的人懂得放弃,幸福的人懂得超脱。能安于真实拥有,超脱得失苦乐,是一种至上的人生境界。“生气不如争气”,那些琐碎的、令人心烦的事,根本不值得自己去生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人生才会优雅从容。

一个人起点低并不可怕,怕的是境界低。越计较自我,便越没有发展前景;相反,越是主动付出,那么他就越会快速发展。 很多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在职业生涯初期都是从零开始,把自己沉淀再沉淀、倒空再倒空、归零再归零,他们的人生才一路高歌,一路飞扬。

别将过去抱的太紧,因为那样你就腾不出手来拥抱现在了。很多时候,我们说放下了,其实并没有真的放下,我们只是假装很幸福,然后在寂静的角落里孤独地抚摸伤痕。拥有了,不一定很开心,因为还可能失去,失去了,不一定要伤心,因为还可能拥有。把每一天过好是最大的幸福,快乐源于每天的感觉良好。

学会做自己的心理调节师,给自己疗伤,给自己解愁,给自己一个快乐的理由来化解一切的烦恼忧愁,是安慰自己最好的方法。理解人生,好好生活,带上微笑,和快乐一起出发。心简单,世界就简单,幸福才会生长;心自由,生活就自由,到哪都有快乐。

真正的大心境,并非放弃后的坦然,而是放下后的无意。人生有遇亦有别,遇时珍视,别前祝福,凡人凡事终是尘,莫让过往云烟迷惑了行程;生活里本没有绝对的是与非,别在是非之间劳心费神,幸福才是人生的唯一答案;得到勿窃喜,失去毋徒悲,得失只是一种状态,保持灵魂的安静才是真正的大心境。

如果你曾经错过了昨天,那么请不要再错过今天。过去的事,交给岁月去处理;将来的事,留给时间去证明。我们真正要做的,就是牢牢地抓住今天,让今天的自己胜过昨天的自己,让今天的`自己塑造明天的自己。集中精力看好眼前的路,才不会跌跤,才不会走岔道。给自己一个机会,让自己重新开始。

人不怕有缺点,就怕没特点。这个特点就是你的专长和优势,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经营自己的长处。不管是谁,想把自己改造成“完人”是不现实的,反而应当发现并培养自己的长处,形成独特的亮点和优势。几乎所有的成功者,都是优点和缺点都非常突出的人。发挥自己的优势,才是成功的关键。

别把自己不当人,别把自己太当人。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自卑甚至自轻自贱是丧失人格的起点,做人做事的底线没了,输掉的不光是一个人,一件事,更是立世之本。但是,也不要太把自己当人。孤芳自赏,恃才傲物都是自取灭亡之道。做人做事最佳还是不卑不亢。

诺不轻信,故人不负我;诺不轻许,故我不负人。情分由浅而深在于相惜;情分由深而浅在于相负。彼此间的辜负,往往不是心的背叛,而是轻信或轻诺。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初衷是好的,但是也要量力而行。感情归感情,事情归事情,彼此能力以外的承诺,信了是勉强,许了是鸭梨。朋友相交,贵在长久。

自由之魂,自由精神 第6篇

2008年,我和严冬冬在珠峰聊起下半年的登山计划。我们先是提起计划中的雪宝顶西壁和博格达,后来冬冬提到幺妹。我对他提出的幺妹峰计划很不在意,与我们所具备的能力相差太大,极不符合实际。他当时正在翻译《极限登山》,受之影响甚大。他说,“确定了幺妹峰就得去,并且要以登顶的心态去,要是一开始就没有登顶愿望那就不可能登顶!”我们给自己的组合起了个名字——“自由之魂(THE FREE SPlRITS)”。

终点亦是起点

2009年的四姑娘山幺妹峰汇集了国内众多民间优秀攀登者,四支队伍尝试幺妹峰的攀登,而且无一例外都选择阿尔卑斯式攀登方式——蜀山探险彭晓龙单人Solo南壁直上转西南山脊,最终在5800米因落石受伤下撤,山瑞幺妹峰登山队因队员郑朝晖身体原因最终登达5000米;由孙斌和罗彪,迪利夏提,李宗立组成的队伍攀登南壁直上转西南山脊,他们止步于6000米的西南山脊难点——这个难点是冰川退化形成的悬冰川,很难攀登,更无法设立保护站。

严冬冬和周鹏在2009年幺妹峰攀登季节结束之际完成中央南壁直上转西南山脊登顶,这是首次完全由中国人组成的队伍开辟的新路线。路线命名为“自由之魂”(M4/A13+/VI,1000米,The Free Splrits),这也是严冬冬和周鹏这个攀登搭档组合的名字。自由之魂,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字眼,同时也是一个极易产生歧义的字眼。

2004年底,思念登山队沿南壁直上转东南山脊登顶幺妹峰,开启中国攀登者对技术攀登的认识,但也不免对这次攀登采用的喜马拉雅式围攻表示遗憾。以阿尔卑斯式攀登方式登顶四姑娘山幺妹峰,成为近年来中国攀登者的一个夙愿——2006年10月初,孙斌一陈绍立组合首次尝试,继而在2008年底掀起第一轮幺妹峰攀登热潮——崇尚自由的人群正试图在幺妹峰的岩冰雪地形上描绘出一条人世间最优雅的线条,当沧桑的岩壁遭逢崭新的视野,我们不禁憧憬着新生代的降临。俨然幺妹峰的技术等级已经成为一个指标,以公平、自主和快速原则攀登路线比起一场关于数字的竞赛显得更为重要。先后三次攀登过幺妹峰的孙斌告诉我,虽然第三次距离顶峰仅有百多米未能登顶,但是在整个攀登过程中体验到这是一次完美的攀登活动——从计划准备和实施的过程很让他享受。

同样,严冬冬和周鹏所发出的“尽最大可能自由”的呐喊也跃升为80后登山者的最强音。这对胆大妄为的组合似乎乐于想前人所不敢想,挑战着那些曾被视为畏途的路线,颠覆了曾被视为金科玉律的教条,他们关于自身努力过程的叙述令我们眼界豁然开朗。他们是新生代登山者,仿佛横空出世,将这个游戏提升至更高境界,更狂野的竞技场——自由之魂路线必然成为里程碑式的成绩。

四姑娘山幺妹峰已呈现出足够多可供挑战的地形。2009年10月底,俄罗斯登山者尝试了三条路线,最终四人开辟西北拱壁直上新路线。审视他们磕线的痛苦绝望,毕竟不过是Mick Fowler和Paul Ramsden在七年前冲击梦幻之路(InsideLine,W16)时的心情再现。幺妹峰的东北壁和西南壁随时等待攀登者的挑战。

自由之魂路线为我们展现了攀登风格是这项运动最重要的品质——最理想的境界是自由攀登方式,不择手段征服一条路线说明不了任何问题,按理说这想法应该很容易就被攀登自然岩壁的人群接受。但实际上公众对攀登观念(其中包括许多登山家)几乎没变——当我把严冬冬和周鹏的新路线消息发给《Alpinist》和《Climbing》杂志的编辑,他们不断询问中国攀登者对阿式攀登的认识,他们看到了中国攀登者风格上的变化和80后新生代的崛起等等。

归根结底,攀登的人文精神本质上就是自由精神。“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人类伟大的自由精神是血脉相连、息息相通的。如同地球上的江河溪流,终将汇入那浩淼无际的大海。

自由落体不是自由运动的物体 第7篇

一、从部分到整体

例1一小球从某高处自由下落,在它落地前的最后1秒内通过的路程是全程的,如图1所示,求小球开始下落的高度和从开始下落到着地的时间.

解析:本题可以利用v——t图求解.如图2所示画出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v——t图.线段OA、OB与t轴间的这两块三角形面积数值上分别等于小球在时间t和(t-1)秒内下落的高度H和H-h,根据相似三角形面积与对应边平方

成正比的道理,得:

则t=10秒.

点拨:通过表示自由落体运动的图象,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由此正确列式,解决问题.直线运动问题的解法较多,同学们在解有关问题时,不论题目运动情景千变万变,要注意发散个人思维,对一道题要尽可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去思考,既要掌握最基本的解题方法,也要注意分析题目的特点,选用灵活巧妙的解题方法.

二、从整体到部分

例2从塔顶一金属球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3秒钟落地,求:

(1)塔的高度?

(2)球落地时的速度?

(3)在下落的最后1秒内的位移是多大?(g=10 m/s2)

解析:忽略金属球所受的空气阻力,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可得,小球3秒内下落的高度即塔高为:

落地速度为:

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可得,求下落最后1秒内的位移可有多种方法,其中先求出前两秒下落的高度,再与总高作差较简单,如下:

前两秒下落的高度:

故小球在下落的最后1秒内的位移是:

Δh=h-h'=25 m

答案:(1)h=45 m (2)v=30 m/s(3)Δh=25 m

点拨:对于自由落体运动,一方面要搞清运动性质,另一方面,由它的运动性质所推出的一些结论性的内容作为经验也应该记下来.

三、生活中的问题

例3如图3所示,升降机以匀加速度a上升,当上升速度为v时,有一螺帽自升降机天花板上松落,已知天花板距升降机底面为h,求落至底面的时间.

解析:选升降机为参考系,螺帽受重力作用,相对加速度大小为g+a,竖直向下,相对运动可视为以g+a为加速度的自由落体,有,所以

点拨:看似复杂的运动,通过参考系的巧妙选择,就迎刃而解了.

例4如图4所示,长L=75 cm的静止直筒中有一不计大小的小球,筒与球的总质量为4 kg.现对筒施加一竖直向下,大小为21 N的恒力,使筒竖直向下运动,经t=0.5 s时间,小球恰好跃出筒口.求:小球的质量.(g=10 m/s2)

解析:筒受到竖直向下的力作用后做竖直向下的匀加速运动,且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而小球则是在筒内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跃出筒口时,筒的位移比小球的位移多一个筒的长度.

设筒与小球的总质量为M,小球的质量为

m,筒在重力及恒力的共同作用下竖直向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设在时间t内,筒与小球的位移分别为h1、h2(球可视为质点),如图5所示.

由运动学公式得:

又有:L=h1-h2,代入数据解得:

a=16 m/s2

又因为筒受到重力(M-m)g和向下作用力F,据牛顿第二定律:

F+(M-m)g=(M-m)a

得:

自由 第8篇

《蓝色》讲述一位意外丧夫的女子的情感波折。全片沉浸在一种蓝色的氛围中, 蓝色的玻璃, 蓝色的游泳池, 蓝色的玻璃灯, 蓝色的房间, 一切都是蓝色。在法国的国旗中, 蓝色代表自由, 但在这一部影片中似乎一切都变了样, 片中的女主角真的自由吗?我们发现尽管朱莉不断想要摆脱过去, 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寻找她自己心中的自由。但是, 她还是时不时被回忆拉回痛苦之中, 就在她看到蓝色的玻璃灯的时候, 就在她看到十字架项链的时候, 就在她从游泳池中起身的时候, 这样的痛苦总是突然而至, 如影随形, 将她牢牢的束缚住了, 当她得知丈夫出轨时, 这样的束缚之网就缠绕的更紧了, 她又开始痛苦、嫉妒, 就好像她的丈夫还在一样, 毫无疑问, 这样的牢笼是她无法逃脱的, 她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纯粹的自由。影片讨论的问题是自由, 但是表现的却是不自由, 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世界, 也许对于个体来说, 自由永远是不完整的。这一部影片的主题是也正在此处, 导演以他精妙的设计, 完美地展现了这个主题。自由?无处自由。

一、简单的人物关系:人物关系结构与“无处自由”的孕育

研究影片可以发现, 片中的最主要人物始终只有女主角朱莉, 人物关系显得比较简单, 而且明显是以朱莉为中心的, 导演正是通过个体人物的情感命运以及围绕她而产生的极其简单的人物关系, 实现对自由与不自由这一宏大主题探讨, 孕育出“个体无法自由”这一精神主题。因为简单的人物关系之下, 才有可能重点发掘个人的精神世界, 而在关注个人精神与情感, 正是在探讨真正的自由在个体中是否可能这个问题。

无可置疑的说, 影片最主要人物只有朱莉一个。因为从头至尾, 影片的人物关系是以朱莉为中心展开的, 也就是说, 影片中出现的人, 全部都是与朱莉有关的, 而他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影片想要表现的是他们与朱莉的关系以及带给朱莉的影响, 而不是这些人本身。再加上影片中朱莉大段大段的独角戏, 她作为一个个体, 成为了这部电影的绝对重点。

影片中的人物关系相对比较简单:朱莉和丈夫的同事, 朱莉和母亲, 朱莉和妓女露西耶, 朱莉和丈夫的女友, 还有朱莉和车祸目击者安东尼, 这区区的几组基本上就是全部了。, 影片对于这些与朱莉有或深或浅的交往的人及他们的性格和生活, 并没有进行细致的塑造和表现, 他们只是影片的过客, 虽然会不定期出现, 但是露面时间较短。就如安东尼, 他一共在影片中就一共也就出现了三次, 每一次时间都不长, 而他最后一次出现的后果就是让朱莉再一次陷入情感的煎熬之中。随后, 安东尼就销声匿迹了。我们发现, 与安东尼一样, 与片中其他人物的交往, 都让朱莉产生了精神世界的波动与情感的变化, 她不断地想要逃离束缚, 却总也冲不出牢笼, 因此, 影片中, 极为复杂精神世界和情感变化正是孕育在简单的人物关系之中。

而有一些人物, 甚至没有正面表现过, 只是通过口述和照片存在的。我们看到影片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是一场车祸, 随后就是描写朱莉在医院中醒来, 这时我们仅仅知道朱莉有一个家庭, 而且她刚刚失去了他的丈夫和孩子。尽管他们是朱莉所有的痛苦来源, 但是, 我们并不知道朱莉的丈夫到底是怎样的人, 这个影片没有仔细描述, 只是在后面, 他才借着朱莉或是他人之口出现。影片穷尽了一切办法, 压缩了有关这个人的一切。

尽管影片纯净的设定了人物关系, 并且部分压缩了对于其他人物的表现, 但影片的人物结构简洁, 就可以更多的展开对于复杂的精神世界的表现。换句话说, 正是这简单的人物关系, 孕育出了极为复杂的精神世界与情感变化。依靠这样的方式, 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朱莉的精神世界上, 发现虽然朱莉不断地想要追求自由, 但是, 她却无论如何也无法逃出过去的束缚, 因此, 她追求的自由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也正是导演所要表现的。

二、精妙的情节构思:条件设置与“无处自由”的推动

“在情节构思中, 条件设置是个很重要的环节。一个情节之所以能够向前推进, 之所以能够按照导致既定结局的方向推进, 主要都是通过条件的设置来实现的。”[1]“情节的合乎情理, 关系到影片的真实性, 但是否合乎情理, 又取决与条件的设置。”[2]《蓝色》依靠为数不多的几个人物来促成朱莉情感的不断变化与轮回, 可想而知, 这些人的出现时间必须恰到好处, 他们出现的契机必须合情合理, 他们所引发的事件也必须能够恰当的刺激朱莉的情感。人物结构越是简单, 推动情节发展所需要的条件设置就越显示出它的精妙之处。因为, 设置巧妙的条件不断地适时出现, 才能合理的给朱莉的生活带来改变和限制, 才能实现的她情感的不断变化, 而这情感的每一次变化, 就像是一个轮回, 都将朱莉带回痛苦的原点。所有的一切都是情感的陷阱, 这让我们感到朱莉似乎永远不可能摆脱束缚, 这正是导演所要表现的“无处自由”。影片依靠巧妙的情节条件设置, 不断地将朱莉推向无法自由的境地, 也就是不断推动了影片对于“无处自由”表现。

在出了车祸以后, 她一直在尝试忘记过去, 但是, 随着中一个个特定条件的出现和推动, 情节开始继续发展, 将朱莉重新拉回回忆与情感的牢笼。

片中有一个关键情节, 就是朱莉是在到露西耶工作的地方帮助她时, 发现了她的丈夫与其他女人的合照, 而这是促使她重新陷入回忆与情感的泥沼的决定性要素。显然要想看到合照, 就必须先到露西耶的工作地。但是, 仔细观察影片我们会发现, 因为害怕, 她没有为向她求救的男青年开门, 还有, 她拒绝签名赶走露西耶的原因是“不关我的事”。所以说, 朱莉并不是一个特别大胆而热心的人, 那么, 这样的朱莉会在三更半夜, 跑到很远又很不安全的地方去帮助露西耶吗?答案是:会的, 因为导演又用了个个条件推进了露西耶和朱莉之间的关系, 从而促成了朱莉这个行为。导演先给出了一个条件, 朱莉家里出现一只刚刚生完一窝幼崽的母老鼠, 失去了孩子的朱莉无法自己下手, 但是又整夜的被骚扰, 非常无奈。原想换一间房子, 但是, 又一个条件出现了, 要两三个月以后才能找到, 也就是说朱莉无法离开她现在住的房子。走投无路的朱莉只能借用邻居家的猫, 然后独自跑到游泳池中哭泣。因此, 当露西耶安慰了哭泣的朱莉, 还自告奋勇地帮她收拾家里的老鼠时, 她就帮了朱莉一个大忙, 此时她们两人的关系一下子拉近了, 所以朱莉才会在露西耶的恳求之下, 跑到露西耶工作的地方帮助她, 否则原本已经睡下的朱莉就不可能会看到丈夫与其他女人的合照。

当朱莉看到照片时, 命运之网已经紧紧地缠住了朱莉, 我们已经可以预见朱莉再难逃回忆与情感的束缚了。她受到嫉妒心的极大困扰, 虽然这种嫉妒心一直折磨着她, 就仿佛她丈夫依然活着似的, 这就是她的牢笼。此时, 朱莉对于他丈夫和过去家庭的记忆全部复苏了, 她永远无法挣脱情感与记忆的牢笼。

导演设定的这一个一个巧妙的条件, 正是就像是准备好了做陷阱所需要的工具, 再让剧中的人物和事件完成这些陷阱, 最后由着朱莉自己踏进去, 这正如导演自己曾表示过的一样, 她没法逃离这陷阱, 个体想要得到纯粹的自由是不可能的。

三、主观的时空结构:静止的时间与“无处自由”的表现

影片的人物关系简单, 而将重点放在对于个体精神世界的关注上。个体情感, 也就是朱莉的情感变化在影片中占有绝对主要的地位, 因此, 对于情感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事物的表现, 就成了重头戏, 注重情感表现的影片注定充满了主观的气息。而我们看到这部影片中最具创意也是最引人注目的表现就是, 连时间都是主观的, 也就是朱莉的时间是常常是静止的。无论朱莉表面上看起来有怎样的进步, 实质上, 她的时间常常都是静止的, 静止的时间意味着她永远也走不出过去的束缚, 因而不可能得到她想要的自由。

我们看到影片中大量用到淡入淡出的手法来连接两个场景。总的来说, 用这样淡入淡出来连接的场景有两类, 一类是连接两个不同的场景, 另一类是连接了两个前后完全一样的场景, 就像本是一个镜头, 硬是被黑幕分成两段一样。

首先是用淡入淡出来连接两个不同的场景, 这样的意图似乎挺明确的, 就是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就如丈夫的同事想要把照片拿给朱莉, 但是朱莉不要, 当他从楼上下来的时候, 影片就在他下楼梯的时候淡出, 淡入的时候他已经出了楼梯门了。另外一次是在朱莉坐在路边听笛声的时候, 白天时朱莉陶醉的近景淡出成白幕, 淡入时一个老太太将瓶子投入垃圾桶中再淡出, 然后淡入的时候依然是朱莉的脸, 不过似乎刚刚睡醒, 而且天已经黑了。

另一种是用淡入淡出来连接两个相同的场景, 就像将同一个镜头分成了两段。这样奇特的现象在影片中一共出现了四次。第一次是在医院露台, 一位记者来看朱莉, 跟朱莉说了声“你好”, 这个时候屏幕突然淡出成黑屏, 再次淡入后朱莉才回答说“你好”。两个“你好”之间本来应该是连续的, 但是它们之间却出现了有两秒钟时间全黑屏, 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显示出了一种极其主观的时空, 也就是此刻, 朱莉的时间是停止的。同样地, 安东尼与朱莉见面的时候, 提到说:“有事问我吗?我当时在现场。”朱莉回答说:“不想知道。”此时, 黑幕再一次突然而至, 时间又一次为她静止了, 男孩的出现让回忆又再次复苏了。在游泳池里也是一样, 露西耶问她:“你在哭吗?”接着就淡出成了黑屏, 随后再淡入, 朱莉回答“没有”。这里, 在回答“没有”之前, 她必须调整一下, 因为她的确在哭, 时间就像是通了人性一样, 为她停了下来。还有一次, 是在朱莉询问丈夫的朋友有关丈夫女友的事时, 丈夫的朋友问“你想干嘛?”时, 画面已经转为朱莉的特写, 她正转过头去, 画面淡黑, 随后再淡入时候, 朱莉刚刚把头转回来, 说“去见她”, 这里时间又一次静止, 这一次, 我们知道朱莉已经被嫉妒的抓住了, 她没能逃出过去和情感的牢笼。

综合的看以上两类连接, 一类是时间流逝, 一类是时间静止, 说明了客观的时光确在流逝, 但对朱莉来说, 它却常常是静止的, 就好像影片展示的是朱莉自己拥有的一个时空一样。在这个时空中, 时间是可以在朱莉的情绪发生强烈波动的时候静止下来的, 导演让我们见识到原来时间也可以是主观的。这就像创造一个多维度的时空一样, 让人不禁产生这样的猜想, 因为影片重点表现的是朱莉, 所以只展示了朱莉的时间, 但, 是不是每一个人的时空都是不一样的呢?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主观时空感觉。朱莉的时间常常是静止的, 每一次的静止, 朱莉都经历一次回忆与情感的痛苦煎熬, 这使她始终无法自由。另外, 导演常常让时间停下来, 就好像朱莉的时间过的要比别人慢, 如果说时间是消除痛苦的良药, 那么一直静止的时间, 就意味着痛苦无法消除, 朱莉始终徘徊在原来的地方, 不能走远, 因此, 她不可能得到纯粹的自由。

结语:

这部影片, 以简单的人物关系为基础, 以巧妙的情节条件设置为推力, 以构造独特的时空结构为工具, 共同表现了影片“无处自由”的主题。对于朱莉这个个体来说, 我们可以看见, 她始终被困在一个牢笼里, 而影片为她创造的牢笼正是由情感和回忆共同组成的, 片中简单的人物关系为了表现复杂的精神世界创造了基础。而由于人物关系较为简单, 为了更好的推动情节的发展, 导演在影片中设置了种种巧妙的条件, 又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常常静止的时空感, 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 人们不断的等待变化, 但是最后可能还是发现自己在原来的地方。在各种各样的束缚面前, 个体总是无法完全挣脱的, 这正是导演所说的人类自由的不完整。西方社会所强调的“自由”在个体身上是无法真正实现的, 个体的命运始终被各种各样的事务和情感所束缚着。自由到底有多远?这个问题也许没有人能够准确的回答, 但是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眼中, 个体的纯粹自由是不可能的。

参考文献

[1]颜纯钧.电影的读解[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6, 139.

[2]颜纯钧.电影的读解[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6, 140.

自由 第9篇

关键词:自由,自我,个人权利

1 大学生自由概念的解读

伯林认为消极自由观包括这几点要求:“第一, 自由就是不受他人的干预。……第二, 限制自由是因为存在着与自由的价值同等或者比自由的价值更高的价值。……第三, 必须保留最低限度的自由。”[1]P524而积极自由为:“ (1) 自由不仅仅是缺乏外在干预的状态, 而同时意味着以某种方式行为的权力或能力; (2) 自由是一种理性的自我导向 (rational self-direction) ; (3) 自由还意味着集体自治, 每个人都通过民主参与的方式控制自己的命运。”[2]106大学生自主是一种消极自由;而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是一种积极自由的。

首先, 大学生的自主管理是一种消极自由。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 学校规定在大一要执行早读, 受到的抵触不断, 第一是学生认为在考勤太累;第二类为了不被扣而参加;第三类拒绝参加。可见学生们初步认识到自己具备了实践自由的权力与能力。

能力对于实现自由尤其重要。“自由的观念是, 一个行为者有一种能力来根据自己的心理决定和喜好来继续或者终止任何特殊的动作或者思想。”[3]P36“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办法, 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和人身, 而毋须得到任何人的许可或听命于任何人的意志”。[4]5

大学生的能力表现在, 第一、思想上渴望打破固定模式、追求生活中的一种不确定性。第二、充分展示实践自己的意愿的能力。这使得大学生行为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

2 自由观的理论依据

首先, 自我实现展示了:“现实中的个人”。即“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个人”。[5]16这是对管理方式的自主选择, 对道德范畴与概念的一种实践。有学生认为许多课可以自学, 没有必要上课;有学生表示社团活动比考取好的成绩更使他获得他人认同。“我的社会或政治自由范围在于我的选择不存在障碍, 当我决定行动时能以这种方式或那种方式行动”。[6]33正是自主选择, 表现了自我的优越感, 反映了学生对自己价值定位与价值塑造的要求。

其次, 自由是个人权利。康德认为, “所有价值之所以是价值乃是因为人的自由活动……不可能存在比个体更高的价值”。[7]187个人权利从以怎样的生活为已任转为人实际的生活的。人的原始欲望通过法律、习俗等形式, 合理地受到社会的保护, 实现了占有。学生试图把更多的欲望纳入个人权利下, 挑战学校的管理。他们把惰性形容为个人权利, 以个人权利的借口对这种行为进行解释。这种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必然会形成对学校管理的忽视, 会不自觉地把大学生活降低为仅仅满足人的最低层次需求, 丧失对自己大学发展的真正目的的判断。

3 学校管理理性的内涵辨析

自由与理性不可分离的, 洛克认为, “高级的自我与非理性的冲动、无法控制的欲望、我的低级本性、追求即时快乐、我的经验的或他律自我形成鲜明对照”。[8]181柏拉图认为, 理性要求人尽其职, 按能力做应当做的事情。自然的状态才是理性的行为, 而人的欲望, 往往是对自然的秩序进行破坏。一些欲望已经合理转换成生命权、财产权, 但另一些欲望如激情、冲动、偏见等需要理性进行控制。

大学生问题在于只有自主, 缺乏理性。人们很容易受一些传统、观念或是流行观点的影响, 成为传统的奴隶。在访谈一个学生时, 他提到, 听师兄师姐说上课不重要, 所以他只参加社团活动, 忘记了考试。在这个案例中, 学生完全受他人支配的。

学校管理理性首先是抽象的。它吸取社会核心价值观, 以制度、准则办法等形式表现出来, 是一种理性的推演过程。其次, 高校管理还能为学生创造发展空间、维护发展环境。帮助学生培养节制等良好德性, 从而构建规范的思想品德体系。

再者, 学校管理培养学生理性自主。自由不只受个人驱动, 也不是完全由学校管理掌控, 而是带有社会、文化等综合因素。只有理性与自主结合, 才是自由。学生需要养成理性的习惯, 防止被支配。如同学数学一样, 学习公式后能够解题, 把这种知识、规律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 从而形成理性自主下的自由。

参考文献

[1]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法律出版社, 1996.

[2]应奇.从自由主义到后自由主义[M].三联书店, 2003.

[3]约翰.洛克.人类理解论[M].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 1997.

[4]约翰.洛克.政府论[M].叶启芳, 崔菊农译.商务印书馆, 1964.

[5]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M].中央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 2003.

[6]以赛亚、柏林.自由论[M].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 2011.

自由 第10篇

(一) 何为自由

自由究竟是什么?是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前两章探讨的问题, 只有分析清自由意味着什么, 才能理解对现代社会的自由的分析。在弗洛姆看来, “自由是人存在的特征, 而且, 其含义随人把自身作为一个独立和分离的存在物加以认识和理解的程度不同而有所变化”[1]。联系第一章的内容, 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概念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提出的。自由可以表现为政治平等、精神独立等, 但其本质是属于人性的一个特征, 同时会随着社会和人的发展而变化。

在这个理解中还有两个关键概念, 即“始发纽带”与“个体化”。始发纽带之于人和世界, 相当于脐带之于婴儿和母体, 它将个人与某个集体或社会相连, 赋予个人以安全和导向, 却同时意味着缺乏个体性。而个体化进程则是出现在始发纽带之后, 是个人从始发纽带中解放出来、并在新世界重新自我定位的过程, 人实现了个体化就成为一个独立和分离的存在物, 便是自由的了。

在弗洛姆的论述中, 我认为对自由的区分是十分重要的, 即积极的自由和消极的自由, 前者指“自由地发展”, 后者指“摆脱束缚”。

(二) 现代人与自由的矛盾

弗洛姆将人分为传统人和现代人。传统人是指中世纪及以前时期的人, 人与自然界处于同一状态, 人与人之间是共生的, 人作为真正的个体还未形成, 所谓始发纽带还存在, 所以他们不自由。但同时传统人又是安全的, 这是因为一方面人一生下来就有固定的地位和生活, 个人在有限的范围内活动, 形成一种原始束缚, 给人归属感;另一方面则是宗教带来的, 人与上帝的关系成为人产生安全感的精神支柱, 人们相信能从上帝那里获得庇护和厚爱。

现代人则产生于中世纪以后, 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是现代人生成的代表, 因为在这一过程中人开始意识到自己独特的存在, 产生了理性和个性, 其本质是个体化, 与传统人形成了重要区别。现代人摆脱了始发纽带, 获得了自由;但同时他们又是孤独的, 这种困境也是由个体化本身带来的。个体化进程有两个方面, 一是自我力量的增长, 人的理性能力趋于完善, 越来越能支配自然, 向一个“自由、自决、有创造力”的个人发展;二是孤独日益加深, 失去始发纽带、脱离原有集体以后, 人被抛于广阔的外部世界, 只能独自面对重重危险和强大压力, 产生孤独感与无能为力感。个体化过程反而产生了人类追求自由时的二律背反困境, 现代社会结构“使人越来越独立、自主, 越富有批判精神, 同时又使他越来越孤立、孤独、恐惧”[1]。现代人虽然获得了自由, 但伴随而来的是个体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 而正是这种难以令现代人忍受的感觉, 产生了所谓的“逃避机制”。

更具现实意义的是,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的第四章从社会尤其是经济、政治领域分析了为什么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人会在个体化过程中产生孤独和无能为力, 将自由视为一个与社会发展相关、而非仅仅是一个心理层面上的问题。在经济上, 垄断资本权力的不断增大给中小商人带来了巨大威胁, 他们难以同超级资本相抗衡, 产生无能为力感;而新兴的中产阶级由于数量的增大, 每一个个体都面临激烈的竞争, 随时面临被炒掉的危险;相对于前两者来说工人阶级更像资本主义机器的齿轮, 被经济链条和市场规律驱赶着前进, 完全微不足道。在政治上, 投票人距离大党派遥远, 个体感到难以发挥民主的作用;同时政治宣传“弱化人的批判思维能力”, 强调的都是无关主旨的话题, 大规模的宣传让人感到渺小。弗洛姆抓准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特征, 并将其与人的孤独无力建立起因果联系, 为逃避自由的原因找到了社会根基。在准备工作都妥当之后, 下面该是着手分析具体的逃避机制了。

二、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

尽管弗洛姆是要讨论法西斯主义的心理意义, 但是他也是以对个人心理的分析为基础的, 入手点是精神病症和常态的概念。所谓常态, 即健康, 就是个人的成长和幸福同他为社会的工作相一致;但是大部分人常常错误地把与社会合拍的人看作是健康的, 反之则是有精神病的。弗洛姆在第五章“逃避机制”的最前面讨论这个问题, 是要搞清区分的标准, 判断一个社会或一个人健全还是病态的标准应该是价值, 需要考虑之前自由带给现代人的双重困境, 而不是简单地看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是否相符。从个人价值出发, 面对自由造成的二律背反心理, 有两种抉择:一是沿“积极自由”前进, “他能够自发地在爱与劳动中与世界相连, 能够在真正表达自己的情感、感觉与思想中与世界相连;他又能成为一个与人、自然、自己相连的一个人, 且用不着放弃个人自我的独立与完整”[1];或是放弃自由, 选择退缩, “试图通过消弥个人自我与社会之间的鸿沟的方式来克服孤独”[1], 也就是逃避自由。这一部分讨论的就是逃避自由的机制。

第一种逃避自由的机制是权威主义, 即“放弃个人自我的独立倾向, 欲使自我与自身之外的某人或某物合为一体, 以便获得个人自我所缺乏的力量。或者换句话说, 欲寻找一个新的‘继发纽带’, 以代替已失去的始发纽带”[1]。权威主义主要表现在受虐倾向和施虐倾向当中。受虐倾向表现为深感自卑、无能为力、微不足道, 通过贬低自己、伤害自己的方式, 达到除掉自我、除掉自由的负担的目的;另一方面则是要融入一个自己之外的更大更强的整体, 献出自由获得新的安全, 不再是完整的个人。施虐倾向则分为三类:一是让别人依赖自己, 以绝对无限的权力统治他们, 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工具;二是不只是用绝对方式统治别人, 还要在物质、精神方面把别人吸净榨干;三是看着别人受磨难, 希望看到他人被伤害和羞辱。然而无论是受虐还是施虐, 屈从或是统治都不是目的, 而是摆脱孤独和无力的手段, 受虐和施虐在这一角度上达成了一致, 成为了心理上的共生体。

第二种机制是破坏欲。这里的破坏欲不是受到攻击时的合理反击, 而是潜藏在人心中自然的必然附属物。破坏欲也源于无能为力与孤立, 但同施虐-受虐冲动不同, 破坏欲的目的不是要寻求共生, 而在于消灭对象。“破坏倾向是这样产生的:人的生命遭受挫折导致焦虑的积累, 使人感到孤立无助和微不足道, 一种强烈的愤懑之感淤积心头, 迫使人去以破坏作为发泄的途径。不能为善, 不如作恶;不能创造, 不如毁灭。人在走投无路的时候, 最容易通过破坏来发泄不满, 如砸烂自己的东西甚至自杀。”[2]弗洛姆还指出了破坏欲的本质是生命未能得到实现的后果, 生命欲和破坏欲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生命欲受阻越严重, 破坏欲就越强烈;生命欲越得到实现, 破坏欲就越小”[1]。

逃避自由的第三种机制是机械趋同, 弗洛姆认为这是社会意义最大的一种机制。“简而言之, 个人不再是他自己, 而是按文化模式提供的人格把自己完全塑造成那类人, 于是他变得同所有其他人一样, 这正是其他人对他的期望。”人通过放弃自我, 成为一个“机器人”, 同周围几百万几千万“机器人”完全一样, 消除了与世界的鸿沟, 再也不觉得孤独了。个人开始按照社会的要求塑造自己, 不由自主地去迎合潮流、迎合他人, 这一点印证了弗洛姆在本章最开始揭示的错误的评判健康的标准。机械趋同看似可以把自己隐于群体、得到安全, 但实际上这种趋同是被迫的, 付出的代价是丧失个性, 失去了自己的身份特征, 反而加重了个人的无助感和不安全感。所以, 人将臣服于能够给他提供安全并摆脱这种折磨的新权威, 也就是下面将要提到的法西斯主义。

三、如何逃避自由与如何追求自由

(一) 纳粹主义

弗洛姆在第六章专门讨论纳粹主义心理学。他认为纳粹主义是个心理学和经济政治交织的问题, 心理因素由社会经济因素塑造而成, 而心理学则是纳粹主义实现统治的基础。这里对纳粹主义的分析主要是结合上面所说的逃避机制来进行的。

权威主义是纳粹主义中体现的最明显的因素。中下层阶级是接受法西斯主义过程中纳粹意识形态的最狂热的拥护者, 他们把自我交给纳粹政府这一个强大的集体, 放弃自由获得新的安全感, 自认为得到了德意志强大力量的保护, 这是受虐倾向的典型体现。造成这一心理是有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1929年的大萧条使下层中产阶级一贫如洗, 他们在通货膨胀时期就夹在工人与上层阶级之间, 经济危机使得他们成为受打击最大的群体。一战后下层中产阶级在社会声誉上也直线下降, 他们失去了自尊和自信, 变得微不足道。弗洛姆还提到尤其是希特勒的人格和理论最能体现权威主义的两种倾向:他十分渴求权力, 满足于统治群众, 非常清楚让人产生臣服的条件, 所以他常为自己渴求权力的愿望寻找合理借口, 在这一方面他是施虐倾向的典型代表;但同时希特勒本人也有受虐倾向, 令他臣服的强大权力是上帝、命运、自然等必然的东西。就这样, 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主义同以下中阶层为主力的人民一拍即合, 构成了一对逃避自由的共生体, “这样, 纳粹意识形态和实践就满足了从部分人性格结构中生发的欲望, 也给那些虽不愿支配和臣服, 但已退缩, 放弃了对生活、对自己的决定甚至对一切的信念的人们, 指明了方向。”[1]

在破坏欲这个因素上, 纳粹党将其描画为受到攻击时的合理反击, 尤其是《凡尔赛合约》的签订, 为社会危机的转嫁提供了堂而皇之的理由, 纳粹主义借此宣传要对德国外部的敌人进行反抗, 这是德意志民族必须的反击。希特勒的防卫机制更是达到非理性的极端:他宣传德国人是无辜的, 敌人则是暴虐的;反过来又用残忍的手段对付犹太人和共产主义者, 并想把反对他的人都消灭掉。前一部分内容是他为破坏寻找的借口, 后一部分内容才是他和纳粹主义破坏欲的真正体现。

第六章中弗洛姆没有明确提到机械趋同, 但我认为有一部分的论述是在表明这一因素在纳粹主义的崛起中有重要地位。“另外一个刺激是多数人忠于纳粹政府……反对他就意味着将自己排斥在德国人的共同体之外。在其他政党被取缔, 纳粹党‘就是’德意志后, 反对它就意味着反对德意志。普通人最难忍受的似乎就是不能被一个更大的群体认可接纳。无论一位德国公民是多么地反对纳粹主义原则, 如果他必须在独自一人或觉得属于德国之间做出选择的话, 多数人会选择后者。”[1]这恰恰表明了人民的趋同选择是被迫的, 在追求所谓安全感的背后, 是抛弃了自我的个性, 根源还是害怕孤立和无能无力。

(二) 现代人如何追求自由

二战以后纳粹主义几乎消失, 世界趋于和平与发展, 但是弗洛姆所说的逃避自由的现象仍然存在, 随着时代发展现代人又有了新的生存困惑, 我们必须找到摆脱困境的方式, 由逃避自由走向追求自由。

相对于极端时期权威主义的凸显, 现代社会中破坏欲和机械趋同体现得更为明显。当人进入社会以后, 面对的是陌生的、广阔的世界, 人脱离了之前庇护自己的家庭、学校等集体之后, 会产生极大的孤独与无力的感觉。加上节奏快的现代社会带给每个人的巨大压力, 人会发现实现自我生命价值愈发艰难, 各种事情的受挫产生心理的焦虑或绝望的愤怒。人就此会产生破坏欲, 指向自己就是发生自杀行为, 这是现代社会尤其是都市自杀率不断提升的原因;指向外部则会威胁社会安全, 诸多暴力事件的发生都来自当事人长期的心理压抑。一些心理诊所中沙袋、橡皮墙壁的出现也是为了让人们的破坏欲有所发泄。机械趋同则是现代社会中出现的最普遍的逃避自由的方式。为了维持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同他人的社会关系, 现代人必须迎合社会的价值取向, 承袭的是文化模式赋予的人格, 相对付出的代价就是失去了自我, 机械地去趋同大多数人所采取的方式。在经济规律和人际关系的束缚下人异化了, 固定成为社会机器的零件, 既失去了个体性, 人与人之间也失去了能动的联系, 离自由越走越远。

弗洛姆提倡我们走向积极自由, 他相信有这种积极的自由存在, “即, 自由扩大的过程并非恶性循环, 人可以自由但不孤独, 有批判精神但并不疑虑重重, 独立但又是人类的有机组成部分。”[1]至于如何实现积极自由, 弗洛姆的观点是在于自我实现、在于自发活动。所谓自发活动是自我的一种自由活动, 有创造性的特征, 既能克服孤独, 又不使自我的完整性受到损失。自发活动分为两种:一种是爱, 一种是创造性的劳动。这里的爱不是把自己消解在他人中的爱, 也不是拥有别人的爱, 如果那样就和权威主义类似了--而是在保有自我的基础上与他人融为一体的爱。弗洛姆认为正是这种处于自发性的爱, 才能化解个体化与孤独、无力感之间的矛盾, 实现真正的自由。对于劳动, 弗洛姆也定义其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创造活动, 不再是一方面支配自然、一方面被劳动成果奴役的束缚关系。人要在劳动中壮大自己的力量、肯定自我的个性, 同时又把自我和其他人、自然连为一体, 变得既有力量又有安全感, 克服孤独无力和对生命的怀疑。

着眼于现实社会, 就要求我们怀有这样的大爱, 保留个性, 肯定他人, 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同时创造性地去劳动, 而不是被利益驱动着工作, 主动实现自己的价值。按照弗洛姆的观点, 要想让人去自发活动、实现积极自由, 还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对社会进行改革, 让人有充分实现潜能的社会条件, 从而解决个性与孤独的痛苦, 最终解决自由造成的矛盾。

摘要: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揭示了现代人面对自由时的双重困境:因为个体化进程完成后的孤独感和无力感, 人开始逃避自由, 屈服于他人;或者追求积极自由的实现, 自发地去实现个体价值。本文以弗洛姆论述的逃避自由的机制为核心, 从自由的概念和现代人与自由的矛盾出发, 先理清基本问题, 再详细阐述逃避自由的三种心理机制, 最后从纳粹主义和现代社会两方面分析逃避自由在现实中的体现, 并为现代人追求积极的自由作出分析。

关键词:逃避自由,机制,心理

参考文献

[1]埃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M].刘林海, 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7.

“自由基”让人不自由 第11篇

相信很多人都观察到这样两个现象。

一是在我国医疗条件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一天比一天好起来的当今时代,患高血压、糖尿病等“富贵病”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每年约110万人死于癌症,发病人数140万。这些疾病“扩军”之快、危害之大,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

二是许多名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远比一般人群优越,可寿命却与中国人的平均寿命相差较远。比如在2005年相继去世的著名演员古月、高秀敏和傅彪等人,其寿命分别为66岁、46岁和42岁。中青年科技人才和企业家早逝的“苦新闻”,更是屡屡见之于报端。

与上述两个现象同时存在的还有两个令人深思的数据。据统计,人们目前的收入是20年前的20倍,而医疗开支却是20年前的200倍。许多人因此而返贫,给他们本人及其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如果把人们的收入和生活条件比作水,把健康和寿命比作船,那么,这些人为什么没有出现“水涨船高”呢?原因显然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自由基让人不自由。

什么是自由基

如果只是一般性了解自由基,记住4条就够了。

首先,凡含有单电子的分子或原子就叫自由基,也叫游离基。

第二,自由基是人体内的垃圾,是引起诸多疾病的根源。

第三,人体是个高级“化工厂”,时刻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氧化还原反应,在这些反应过程中,常常出现电子的得与失,这就产生了自由基,或者说产生了垃圾。

第四,自由基的活性很强,容易与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氧化物或过氧化物;这些新生物质可导致肌体老化、产生疾病,但人体很难察觉到它存在。

自由基导致的主要疾病

医学已经证实,至少?000多种疾病与自由基有关。

——在心血管系统,可导致高血压、粥样硬化、心肌梗塞、冠心病等。

一一在内分泌系统,可导致糖尿病及其各种并发症。

——在消化系统,可导致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肝坏死等。

——在神经系统,可导致帕金森氏病和老年痴呆等。

——在泌尿系统,可导致前列腺炎、肾衰等。

——在免疫系统,可破坏免疫功能,使人体抵抗病能力下降。

——在呼吸系统,可导致肺气肿等。

——在癌症方面,几乎能使人体所有器官产生癌变。

此外,自由基还可导致关节炎、肩周炎、骨质疏松症和白内障等疾病。

自由基与基因突变

现代科学认为,自由基之所以导致诸多疾病发生,缘于它能引起人体基因突变(损伤)。

所谓基因突变,是指DNA(脱氧核糖核酸)结构发生了异常变化。当这种变化发生在那些对生命过程至关重要的基因上,就可能导致细胞正常功能严重紊乱甚至死亡。

什么是DNA?它存在于细胞核内,其结构像个螺旋型阶梯,其主要功能是复制、控制蛋白质合成。在DNA阶梯上有30亿个碱基对,碱基对沿螺旋线一个叠一个地排列起来,每若干个碱基对组成一个功能片段。这种功能片断就叫做基因。

人体基因总数约10万个。基因的功能是指示人体细胞完成一个个特殊使命,如: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物质代谢等。基因哪怕有微小的缺陷,人体就会出现种类繁多的疾病。包括肿瘤、高血压、溃疡病和糖尿病在内的1000多种疾病,都与基因突变有关,而自由基是导致基因突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基因有复制(遗传)的功能,但没有纠错的功能。

美国、日本、中国等国家合作,于2003年完成了“人类基因组计划”,成功地破译出基因的排列方式和一部分基因的功能。这一重大成果在延缓人体衰老和防治疾病方面具有划时代意义。目前采用的基因治疗、基因药物都是根据这一成果而来的。

不妨将以上描述归纳为两点其一,自由基可直接导致许多疾病;其二,自由基通过对基因的损伤而间接地引起许多疾病。

产生自由基的四大因素

现代医学认为,导致人体产生自由基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方面:(1)自身因素,如吸烟、酗酒、抑郁、疲劳、过度紧张等;(2)物理因素,如紫外线照射以及由电视机、电冰箱、电磁炉、电脑、微波炉等家电产生的电磁波辐射等;(3)化学因素,如食品中的化肥、农药、添加剂、防腐剂以及抗生素、激素类化学药物等;(4)环境因素,如废气、废水、噪音以及粉尘等。

不难看出,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是无法拒绝这四大因素的。换句话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自由基的数量会越积越多。既然自由基是人类健康长寿的祸害,那么,人类是否已经找到清除自由基、保护DNA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

清除自由基、保护DNA的物质

国内外专家发现,许多化学合成药本身就容易产生自由基,所以把清除自由基、保护DNA的研究重点投向植物有效成分。目前,医学认为能够高效清除自由基的物质分别是:1.黄酮类。如黄芪总黄酮、银杏黄酮、大豆异黄酮等。2.维生素类。如VC、E、P(路丁)等。3.多酚类。如茶多酚、葡萄籽多酚、生育多酚等。4.微量元类。如硒(有机硒)、锌等。5.藻类。如螺旋藻等。6.胡萝卜素。

读者会问:凭什么说上述物质能够高效清除自由基?这里不妨介绍一个人们知道的事实——中国烟民的绝对数量和比例都远远超过美国,但肺癌发病率却低于美国。原因何在?医学界认为,这缘于中国人爱喝茶。绿茶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质、氨基酸等几十种有益于健康的成分,这些成分分别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衰老等作用,特别是绿茶富含的一种叫做茶多酚的成分,能有效清除诱发癌症的羟自由基。

人们对自由基与衰老很关注。在300多种关于生物衰老的理论中,各国公认的、研究最多的,是自由基理论和基因理论。自由基使细胞产生累积性氧化损伤一一导致基因损伤,加速细胞老化——加速人体衰老。

值得自豪的是,中国在清除自由基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是比较先进的。这主要源于中国使用中药、提倡食疗的历史悠久,为当代科学家研究和利用植物有效成分清除自由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有关清除自由基的研究,已被许多研究机构列为重点科研课题,而不少科研院校与企业联手,共同研制出了清除自由基的产品。

不要等到疾病缠身才重视自由基

贫困少健康,但许多富裕的人也成了“药罐子”。说笼统一点,是他们的健康意识不强;说具体一点,是他们不懂得和不重视自由基的存在和危害性。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自由基是健康长寿的大敌,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量变到质变的关系,只要人们能够减缓自由基的发生率和发生速度,疾病的发生率和发生速度就会减少和推迟。减缓的办法是:必须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要走出三个误区:(1)人生在世,小灾小病在所难免,只要不得大病就行;(2)目前健康状况良好,用不着杞人忧天;(3)守在大城市,有“好医”、“好药”,病了也不怕。许多人正是由于没有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走出这三个误区,所以体内自由基越积越多,小病拖成了大病,既增加了痛苦,又花了冤枉钱,还让家人跟着受罪。

自由 第12篇

那么, 什么是自由意志呢?自由意志本身有三个重要的要素:任意性、选择性、自律性。这三个要素缺一则不成其为自由意志。任意性在于思想本身是自发的, 没有被强迫也没有被束缚的;而选择性则代表着一种理性的选择, 是一种思考后的结果;意志本身也需要坚持, 就是一种选定之后的执着, 这种坚持, 就是它的自律性。

自由意志很早的就已经在古希腊萌芽, 我们所熟知的苏格拉底之死, 便可以是其很好的体现。

在苏格拉底被雅典城的居民投票判处死刑后, 他的一部分忠实的学生前往牢中探望, 希望苏格拉底可以逃走去往其他的城邦落脚从而可以保住性命。但是最后的结果我们是知道的, 他并没有选择逃走, 而是选择尊重雅典城邦的法律, 最终被处死在雅典。在这个故事中, 苏格拉底并没有被强迫和束缚, 他可以选择逃走从而保住性命, 但是他说:“我的肉体告诉我要逃走, 但是我的灵魂却要求我忠实于雅典的法律。”这就体现了他理性的选择, 并且他一直执着的坚持。这便是自由意志的体现。

当然本文所主要关注的不在于西方, 而在我们中国自身。为什么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自由意志”会打上引号, 因为我认为,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 我没有找到所谓的自由意志。

在道家和佛家的学说中, 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没有意志的自由, 道家和佛家提倡放弃执着、放弃人为性、放弃目的性, 最终可以得自在、自为乃至无为。在这里, 我们看到, 在西方早期哲学里, 哲学家们如苏格拉底等也提倡放弃功利, 放弃小利, 但是他们所提倡的这种放弃却是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 比如自身的荣誉或者集体的幸福等。相比而言, 在道家和佛家学说中, 他们更加强调的是一种去掉欲望的“以天心为己心”。这样的一种自由是有任意性的, 这样的一种自由是有任意性的, 虽然最后和自然融为一体, 天人合一, 但是却没有了目的性和自律性, 它不能成为自由意志。在庄子的学说里面, 我们也可以看到他所追求的那种“吾丧我”的完全的忘我境界。在这种境界中, 不是人选择自然, 而是自然选择了人。这样虽然是一种逍遥无羁的状态, 但是却不能体现出人的自由意志。

然后在儒家的学说中, 自由, 实际上是无自由的意志。表面上看来, 是可以选择的, 实际上, 却是无可选择。因为对于任意性, 中国古代, 尤其是儒家, 历来都不认为是一件好事, 通常称其为“人欲”。儒家是一贯反对的, 认为是万恶之源, 而主张加以节制, 甚至是诛灭。特别是“私欲”——个人的欲望及其追求。

所以他们提出:灭人欲, 或者是以道制欲。当然有人会提到, 古代的西方不是也提倡节欲么?古希腊的哲学家们讲的节欲, 是要理智的对待自己的欲望, 但是他们节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欲望, 比如荣誉。并不是为了消灭欲望, 而是为了满足更大的欲望。而中国儒家节欲是为了“存天理”因为人欲有碍于天理, 有碍于三纲五常。使人戴上了精神的枷锁, 文化心理模式不同, 同样是节制, 节制的目的和说法却不同。

荀子在他的书中就把人的任意性基本等同于动物性本能、生理欲求:

若夫目好色, 耳好声, 心好利, 骨体肤理好愉佚, 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荀子。性恶》

我们眼睛喜欢好看的颜色, 耳朵喜欢好听的声音, 心里喜欢得到好处和利益, 身体肌肤喜欢愉快, 这些都是我们人类的本性。这些东西不能说是自由的, 而是必然的, 天生你有一个这样的肉体, 就必然会产生这样的欲望。所以这样一种任意性在荀子认为他不是一种自由。不过虽然荀子否定了任意性, 但是他关于“心”的概念, “心”的选择性, 和西方的自由意志是有相近之处的。他提道:

心者, 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自禁也, 自使也, 自夺也, 自取也, 自行也, 自止也。故口可劫而使墨云, 形可劫而使诎申, 心不可劫而使意易。

你的嘴巴可以受别人钳制, 你的形体可以被人屈伸, 但是你心中的意思, 是无人可以改变的。所以心是超越于情感欲望动静之上的“知”, 即对“天道”的知。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荀子。解蔽》

人凭借心来知天道, 心又凭借什么呢?虚壹而静, 是使自己的内心一致, 把一切外在的目标, 外在的执着都放弃以后, 虚心, 使自己的内心变成一种单一的、单纯的、没有杂念的内心。内心安静、平静, 可以知天道。以一统多, 以静制动, 以道制欲, 这就是以天道为意志, 却排除了任意的自由。有意志、有选择。意志就是天道, 但是没有了任意性。所以不是自由意志的体现。表面看来, 荀子的这种意志也有“选择” (心容其择) , 也有自律 (自禁、自使、自行、自止等等) , 但选择的标准不是自由自发的, “自禁自使”等等的“自”也不是原发的, 而是“知道”之后经过与天道认同而自居的。

孟子也有提到“心”的概念。孟子的“四端”:

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羞恶之心, 人皆有之。辞让之心, 人皆有之。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

非由外铄我也, 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

虽然孟子认为“四端”不是外部给予, 而是自身固有的。但实际上, 所有“四端”都不具有任意性, 而是对待外部事物和他人的关系、态度、反应, 所以随时可能遭到放佚。所以这也不是原发性的选择, 而是我们把自身置于一定的关系之中时, 才会有的。当然还有我们最津津乐道的一段话:

鱼, 我所欲也, 熊掌,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亦我所欲也, 义,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人们在鱼和熊掌, 生和义之间可以选择, 心的作用就是能够选择。那么选择的结果:舍生取义。儒家的圣人、贤人, 他们都是选择了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这当然是一种高尚的选择。但是这种选择是不是一种自由意志的选择呢?恐怕还不能这样说。因为生也好, 义也好, 两者都不是由自由意志建立起来的。生, 是因为你生为动物, 你有一个肉体, 这个你没法选择;而义呢?是天道, 天定的。你的自然的身体和对义的追求其实都是天定的, 虽然这两个“天”看似有所不同, 一个是自然之天, 另一个是天理天道。但实际上都是一样的, 中国古代哲学里的“天人合一”其实就是把这两者合二为一了, 所以其实, 我们看似是选择, 实际上却是无可选择。因为归根结底, 中国古代哲学里面不讨论自由意志, 而讨论的是天道。

不过, 虽然在中国古代哲学中, 我们没有找到像西方自由意志那样的概念, 但是我们也拥有类似的带有中国特色的“自由意志”。在传统的道德生活领域里, 特别是在士大夫阶层, “自由意志”是得到相当广泛的认可的。孔子讲“三军可夺帅, 匹夫不可夺志。”孟子则讲至大至刚之气, 富贵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的士大夫之气。庄子则更强调个人的内在自由意志, 并把这种自由意志凌驾于现实的权位、名利之上, 那种“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而睥睨万物的傲然气质, 乃是庄子对士人“自由意志”的高度肯定。魏晋南北朝时期, 一些不满朝政的士人, 归隐田园山林, 恪守自己的意志。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概, 成为士阶层重视个人自由意志的最为简练的表达, 陶渊明的田园诗, 大多数是抒发自己适志称情而不愿屈己阿世的情怀, 是中古时期正直士人崇尚自由意志的典型代表。在《归田园五首》之四中, 他强调了自己的愿望:“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在《悲士不遇赋》中, 他宁愿消除任何世俗的非份之想, 而尊重自己的情感意志之自由:“靡潜跃之非分, 常傲然以称情。”在《归去来兮辞》中, 抒发了诗人摆脱“心为形役”的官场生活之后的喜悦心情。隋唐以后, 一些极力摆脱科举束缚的士人, 多少都表现出对个人自由意志的尊重, 特别是晚明的一些士人在经历了几番科举失败之后幡然醒悟, 毅然决然地走上与科举制度决裂的道路, 或寄情山水, 或从事科学的探索, 都表现了鲜明的追求自由意志的价值取向, 继承了传统士人的优良作风。

所以, 我们不能贸然的下结论说中国的思想史上没有自由意志, 只不过我们不能够用研究西方哲学的视角来看来中国哲学。当然, 我们也必须看到, 在科学, 哲学都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 自由意志在西方人民的生活中体现的更加明显和重要, 而在中国, 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究其原因, 我们并没有重视中国哲学中真正的瑰宝, 也没有让“天道”进入我们的生活。或者进一步说, 在道德生活中, 我们并不缺乏“自由意志”, 而真正所匮乏的乃是现代政治生活中的自由和法律领域里的人权观念。这样我们在别人的眼中, 拥有的永远是一种另类的自由。

参考文献

[1]张法祥, 柯美成著:《荀子解说》, 华夏出版社, 2009年。

[2]梁涛著:《孟子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自由】相关文章:

自由法治与法治自由探讨论文04-12

新自由主义自由主义11-14

自由不等于不受约束——我的自由谈06-22

自由人格05-13

道德自由05-16

新闻自由05-21

会计自由05-31

自由女性06-06

消极自由06-06

自由飞翔06-08

上一篇:资源数据库论文下一篇:广西旅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