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要求

2024-05-31

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要求(精选10篇)

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要求 第1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素质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各种新思想新潮流不断涌现,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为了应对新形势下的问题和挑战,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2006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规定》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规定》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新形势下辅导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1 具备较强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扎实的业务知识

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既需要具有良好的专业背景, 又要有知识面的宽广。作为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辅导员应具有以下素养:第一, 较强的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 这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前提。要掌握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了解社会热点和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 做到开展学生工作具有针对性。第二, 具备现代科学意识。学生管理工作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专业知识以及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艺术和方法等, 辅导员必须具备现代科学意识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第三, 具备广博的社会文化知识和广泛的兴趣爱好。辅导员工作需要与不同的学生打交道, 因此做一个“通才”是很有必要的。广泛涉猎不同学科专业的文化知识, 拓宽知识面, 开阔视野, 便于与学生展开交流和对话。另外, 社会学和心理学反复证明, 相同的兴趣爱好能够拉近彼此距离。因此, 辅导员要尽可能培养更多兴趣爱好, 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找到学生的“兴奋点”,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2 适应现代管理理念, 增强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意识之一。首先,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以来, 由于日趋激烈的竞争, 各行行业都越来越注重把提高自身服务素质作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顾客就是上帝”这一口号无疑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当前企业单位的服务意识在逐渐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高校作为事业单位服务意识亟待提高。其实, 和其他行业比起来, 教师应该具有更强的服务意识。学生作为教师服务的直接对象, 具有模仿性和可塑性。教师出于对自身的服务意识重视所体现的对工作、对他人、对社会的态度, 将会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榜样。从某种意义来说, 榜样的力量远比喋喋不休的说教更能打动人心, 更能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其次, 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 作为高校辅导员就是要做到“以学生为本”。辅导员工作的本质就是服务, 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为教师的教学管理服务。要树立服务意识, 将“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 较强的工作能力

较强的工作能力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必要保证。高校辅导员要具备以下工作能力: (1) 组织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是带好一支队伍必备的素质, 其主要体现为工作魄力和号召力。要对几百名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 就必须具备领导和组织管理能力。 (2) 沟通协调能力。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要和不同的部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 沟通协调能力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3) 迅速准确决断能力。在重大活动的开展、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方面, 要求辅导员必须能够迅速驾驭、控制事态和局面, 具备迅速准确决断能力。 (4) 语言表达能力。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说服工作, 如果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不能针对学生有效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4 在工作中善于创新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大学生的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是日益变化着的思维活跃的大学生群体, 因循守旧, 墨守成规显然是不可取的。新形势下的辅导员应该及时更新观念, 改善工作方法, 转变管理模式, 使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针对性、时代性和实效性, 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可以说, 创新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和动力。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要求, 需要我们努力探索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思路。举例来说, 要想对班级的情况了如指掌, 辅导员不妨有一套自己的“情报系统”, 在所管理的班级内部安插“信息员”。一个健全的情报系统是十分有必要的, 因为有一些舆论通过正常渠道反映不上来, 这个时候我们对于学生情况的了解, 就必须利用非正规渠道。在班级内建立“情报系统”就是我们班级工作的一项工作方式的创新。

5 具备良好的现代意识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政治辅导员要及时掌握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不断更新观念, 树立适应新形势下的现代意识: (1) 法制意识。法制是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是维护现代社会安定的重要方式。具备法制意识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质。树立法制意识, 掌握法律知识会使我们在工作中处于主动地位。 (2) 时效意识。“时间就是金钱, 效率就是生命”, 这是现代人的共识。只有树立强烈的时效意识, 才能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辅导员要树立时效意识, 工作积极主动, 按时完成各级部门交办的任务。 (3) 竞争意识。市场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即平等竞争, 优胜劣汰。面对市场经济的客观法则, 辅导员队伍也应树立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和竞技精神, 只有具有竞争意识的人才不会被社会淘汰。适度竞争有利于保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 2004-10-24.

[2]刘星喜.高校辅导员要努力成为四种人[J].高教高职研究, 2009, (2) .

[3]姚梅.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08, 22 (4) .

[4]李知渊.政治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工作方法[J].科技资讯, 2006, (2) .

[5]龚卫明.论新时期高校政治辅导员的基本素质[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3, 24 (4) .

辅导员角色定位及素质要求之我见 第2篇

摘要: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化、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互联网上不良信息的传播等不可避免地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也对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认清自身定位,提高综合素质,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素质要求

高校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认清自身定位,提高综合素质,才谈得上建设。

一、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不断拓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辅导员只有正确明晰自身角色定位 ,才能从认知、情感和价值观三方面确立起工作的热情 ,寻找到工作的动力 ,并通过不断自我完善,逐渐掌握教育工作中的主动权。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应扮演好以下角色:

1.知己者。良师益友,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时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一切表现都是学生直接学习的榜样。这就决定了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的特点首先要以人为本,发展和培育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前提条件。

2.管理者。班级氛围的形成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前提,而辅导员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在班级风气的形成上,应该起着核心作用。我们知道,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个体差异较大,思想活跃,如果想带好一个班,并不是把学生简单地聚集在一起就能做到的,辅导员必须把班级全体成员的思想统一起来,充分发挥广大同学的特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3.引领者。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对一件事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判断和选择,在多数时候,学生对一事的看法,往往首先关注的是辅导员对该事的认识和态度,对学生来说,辅导员是任课时间最长的老师,许多优秀辅导员都将成为学生模拜的偶像,是学生成长旅途中的引领者。

4.服务者。高等学校发展的趋势必然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高校的发展过程是为学生成长成才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过程。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引导始终是为了学生全面成长成才而服务。辅导员虽然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但面对大学生成长和发展中的困惑,辅导员常常扮演咨询师的角色。从同学关系的处理、学习和社会工作关系的处理、异性关系的处理等,辅导员应该也必须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为学生的成长排疑解惑,提供及时、方便的服务。

二、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

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作为工作在高校第一线的管理人员,他们伴随学生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是与学生接触多,交流多,对学生进行广泛影响的教育者之一。因此高校辅导员的素养将直接影响工作成效和学生的素质形成,这无疑要求处于学生工作最前线的辅导员的各方面素质必须不断完善,以顺应新形势的要求。其素质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有执着的政治责任感、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较强的政治参与意识。此外,政治辅导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能很好地向同学们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理论水平越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就越好。

2.要具有良好心理健康素质,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健康辅导。因此辅导员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3.完善文化知识体系,做学生专业学习的良师、能力培养的教练.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人的眼界不断拓宽,当代大学生的知识面也许并不比辅导员窄,要使自己能够无愧于“老师”的称呼,在学生中具有权威和魅力,辅导员应该博览群书,勤于政治导航人。这些都需要辅导员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逐渐把自己培养成“一专多能”的教育和管理人才。

4.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使学生管理工作科学、高效。辅导员的工作具体而繁杂,因此辅导员要多观察、勤思考,分析教育特点,把一些经验性的、共性的实践归纳整理,总结成规律,上升为理论,逐渐掌握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规律,使工作更具前瞻性、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决定了高校辅导员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领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各方面的素质,真正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在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这一角色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愈来愈明显,其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辅导员必须更新观念,加强学习,重新定位,提高素养,方能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海存. 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4).

[2]康长春,李尚可.高校政治辅导员素质修养初索[J].中国教育导刊,2006(14).

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要求 第3篇

SWOT分析法是企业战略咨询及管理咨询实务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战略分析工具。SWOT分析法用来确定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 (strength) 、竞争劣势 (weakness) 、机会 (opportunity) 和威胁 (threat) , 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同样, 战略分析也适用于个人的发展, 明确个人所处的位置, 从而指导个人更好的发展。

本文将通过对高校辅导员现阶段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个方面的战略分析, 寻求高校辅导员更好的发展路径, 从而解决问题、缩短差距, 以适应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 锻炼造就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一、辅导员的SWOT分析

1. 优势分析。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提出,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从辅导员的进入门槛、工作内容等诸多方面, 辅导员相比学校的其他教师员工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具体表现为综合素质强、战略位置优、交际范围广、党性觉悟高。

随着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不断壮大, 各高校在选拔辅导员的人才队伍时越来越严格。硕士以上学历、中共党员、学生干部经历等已经成为辅导员“入口”必不可少的门槛。

大部分学校规定的辅导员进驻公寓, 辅导员带班制度等等, 让辅导员处于学生工作的最前沿, 具有非常有利的战略位置。

辅导员工作内容繁多, 涉及范围较广。因工作需要, 辅导员与教学单位、行政部门、后勤公司等各项学校工作的开展都有密切的联系。同时, 因为辅导员还涉及学生处分、平时考勤、招生就业等各项工作, 使得辅导员与学生、家长以及社会都有了交集, 成为了涉及学生成长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一个中心纽带。

一般来说, 高校在招聘辅导员的时候都规定必须是正式党员身份, 这样就保证了学校思政工作的统一。

2. 劣势分析。

高校辅导员并没有明确要求一定要具备心理学、教育学相关背景, 也没有师范毕业生的明确规定。辅导员的学历背景复杂, 对于专职学生工作的人员来说, 知识结构稍显不合理。

新时期, 国内外形势纷繁复杂, 各种新思潮影响着青年人的思想意识。在社会转型期, 包括辅导员和大学生在内的青年人, 都会遇到前进中的问题。思想意识的局限性, 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的顺利进行。

高校辅导员是一个非常具有责任感和爱心的工作。但是由于职业倦怠感突出, 加之对个人前途、待遇的过于偏重, 事业心和奉献精神的缺乏, 都使得辅导员们的工作情感不够理想。相比其他职业来说, 辅导员这一职业更容易让人产生倦怠感。

3. 机会分析。

2007年, 全国首批建立21个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2009年, 浙江省举办“第一届浙江省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据了解, 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指标体系, 将就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科学合理、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测评标准。国家重视程度高, 发展潜力大, 是辅导员存在的机会。

4. 威胁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 国内外各种思潮的形成影响着我们的青年学生。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产生了扭曲, 给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因为网络的困惑、情感的受挫、学习的压力以及就业发展带来的困难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形式。加之, 现在大学生多为90后, 多属于独生子女, 在家里受到了很多人宠爱, 导致现在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这一切都成为了辅导员工作中的一大威胁。网络造成了学生诸多方面的问题, 也已经成为辅导员对学生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难点。

二、SWOT的分析模型

将个人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因素定位在SWOT分析图上的四个方位, 呈现出四种不能的发展方向, 具体如下:

从下图 (图1) 中可以看出, 将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因素定位在SWOT分析图上的四个方位之后, 出现四种发展方向, 分别是扭转型发展、防御性发展、增长型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其中东北方位成为最佳方位, 利用自身优势, 抓住有利机会的增长型发展成为个人发展的最有利发展方向。

辅导员角色定位和素质要求战略分析的最优结果是, 利用自己的综合素质高、战略位置优、交际范围广、党性觉悟高等优势, 抓住重视程度高、发展潜力大的外部机会, 将个人处于最有利的战略地位, 朝着最优的发展方向提高自己能力, 实现自己的战略理想。

三、SWOT分析的战略结果

对于辅导员这一工作来说, 角色定位旨在帮助辅导员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 素质要求旨在帮助辅导员了解胜任这一工作的能力具备。SWOT的分析模型仅仅帮助辅导员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此外我们还要尽量增加优势, 减少劣势, 扩大机会, 战胜威胁。

高校辅导员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于一身, 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的重要角色, 在高校工作的维稳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定位, 所以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素质要求研究非常重要。辅导员在工作中要经常反思, 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和素质要求都要不断地分析总结, 帮助自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做好学生的服务工作, 为祖国培养一代新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16号.

[2]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

[3]尹舟会.构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3) :48-51.

[4]周宪斌.当前高校辅导员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6) :143-145.

探索高校政工干部素质的时代要求 第4篇

关键词:高校;政工干部;素质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的场所,是发展科技文化的重要场所,而高校政工干部与教师都是教育的工作者,是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所以高校政工干部的管理能力和基本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教育、培养问题。这就要求高校政工干部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增强业务能力,在新的社会环境下,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以及智力素质等基本素质,更好的发挥出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一、良好的政治素质

新时期对各高校政工干部素质的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拥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新时期,高校政工干部主要目的就是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只有政工干部拥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以及正确的思想政治态度,才能够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1]。

第一,明确自身的政治立场,能够把握住正确的时代政治方向,坚决抵制一些落后封建腐朽的歪理邪说、政治理念等,杜绝这些影响政治方向的言论在高校中出现,而影响学生对当代政治的认识和政治思想的形成。

第二,高校的政工干部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并且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第三,要有深厚的政治意識、政治理论,并能够将其充分应用到实践中,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利用实践检验理论的真实性,并在实践中对理论进行创新与发展。

二、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性因素,是高校政工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政工干部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正确引导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一,高校政工干部应具有顽强果断的勇气,在日常的政治工作中不仅要思考周全,还要有当机立断的果敢意志,在工作中要充分表现出积极性和挑战性,具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精神,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要勇于直面挫折、接受挑战,克服心理障碍,运用强大的心理素质战胜困难和挫折,不断适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第二,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立足高校政工干部的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在爱岗敬业中增加自身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积极化解在工作中的压力,善于自我调节和化解矛盾,用热情和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

第三,要有抵御诱惑的强大心理素质,运用顽强的意志力和自制力抵御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性和纯洁性。

三、良好的道德素质

高校的政工干部也是教育工作者,因此良好的道德素质对政工干部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只有拥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政工干部才能真正的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更好的教育学生,因此拥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高尚的人格才能做好高校的德育工作。

第一,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认真地完成自身的本职工作[2]。

第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学生的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同时,要加强与师生之间的联系,深入学生中间,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且可以虚心接受教师、学生提出的合理性建议,从而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与水平,更好地进行工作。

第三,培养自身高尚的审美兴趣,坚决抵制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一些负面的理论。并且要保证工作的清正廉洁,通过自身的个人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此外,为了使学生可以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配合政工干部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政工干部加强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的关心,给予学生人文主义的关怀。

四、良好的文化素质

思想政治工作是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而高校政工干部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者,因此高校政工干部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

第一,政工干部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在当今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下,没有先进的文化知识和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文化教育手段,是不能够顺利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所以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是提高自身政治思想觉悟性、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第二,政工干部要具有理论知识。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以及党的学说等政治理论知识,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方向。

第三,政工干部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工作概念体系、理论体系、职业道德等,要具备党中央有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论述知识,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基本内容、相关经验。

第四,政工干部还要具备相关学科知识,例如历史、经济、哲学、文学等,不断完善自身的文化知识和涵养,充实头脑,丰富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先进性和质量。

五、良好的能力素质

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是当代高校政工干部最主要的素质之一,其次要求政工干部要有优秀的能力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学校运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提高各高校的运转效率,促进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拥有创新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继承传统的高校政治工作方法,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与时代的发展要对其进行创新,从而更好地进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二,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一切问题,勇于揭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矛盾与问题,用辩证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找到事物的本质特点,并且做好问题的预防工作,以便问题出现时可以有效地予以解决。

第三,优秀的能力素质还要求各高校的政工干部可以熟知学校中的各种工作条例、规章制度,全面了解各项工作的工作进度、工作流程以及工作方法等,从而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进行。

六、良好的智力素质

由于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长久的工作,所以政工干部的智力水平直接影响到对思想政治客观问题的判断和决策,这就要求高校政工干部必须具有良好的智力素质。

第一,如果政工干部智力素质较低,则当对高校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时,不能够使高校学生对教育者信服,甚至还会使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同时,政工干部的智力素质较低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决策方向和高度产生影响,因此,政工干部要具备一定的智力素质。

第二,智力素质主要表现在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考能力、判断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政工干部要不断加强自我培养,养成头脑敏捷、多谋善断、创新发散的思维方式,遇事棋高一筹,看问题有前瞻性和预见性。

第三,随着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新问题新情况的不断,需要政工干部有现代意识,其思想观念和知识更要具有创新性和现代化,为思想政治工作赋予新的生命力。因此,新时代的发展环境下,需要政工干部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跳出以前旧的思维模式,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和工作措施,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

七、结语

高校素质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高高校中专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干部就是高校政工,政工干部的综合素质又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教育和培养,所以高校政工干部要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智力素质以及能力素质,使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作用得以更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周树文.高校党务政工干部素质要求新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214-216+219.

[2]梁小伊,黄朝阳.高校政工干部基本素质要求与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97(02):50-52.

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要求 第5篇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的科学定位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政治生活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民族的希望, 是祖国的未来。对外开放规模的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使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及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 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 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但是, 应该肯定的是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 是积极向上的, 他们对祖国非常热爱, 对党的方针、政策高度认同, 对社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高校大学生有参加党团生活的强烈愿望和要求, 高校辅导员应该从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 充分认识到加强高校学生党团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积极指导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团教育活动, 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觉悟, 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引导者学习是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 大学生的学习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在学习方法上, 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截然不同, 自主性和创新性的学习方式贯穿于大学学习的整个过程。在学习内容上, 除接受课堂教学内容外, 社会实践学习、自主创新学习也是大学生最为迫切的需要。对此, 高校辅导员要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同时, 辅导员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加强他们对社会的了解, 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 并且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社会生活的引导者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 高校在校生人数日益增多, 现在的高校在校生大多是“80后”、“90后”独生子女, 他们从小就在父母的宠爱下成长, 没有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炼, 在做事、处理问题和思考问题时, 更多以自我为中心, 在价值观念多元化、个性日益彰显的校园环境中常常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 难以适应多元化的大学生活。而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开放的社会, 需要开放的社会交往。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为复杂, 更为广泛, 更具社会性。正处于社会化敏感阶段的青年学生, 在远离家庭的校园, 更渴求交往、渴求理解。因此, 与学生接触最多的高校辅导员, 应该做好对学生社会生活的引导, 让广大学生明白社会适应与人际交往能力是走向社会必需的一种能力, 并帮助他们克服某些人际关系障碍, 提高对社会的认识能力, 不断增强心理承受和社会适应能力。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者我国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起步相对较晚。目前, 多数大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 普遍缺少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职业目标比较模糊。同时, 近年来,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就业竞争日益激烈, 盲目就业现象较为普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和创业知识成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一种需要。对此, 作为学生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知心朋友的高校辅导员, 应该加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 并积极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的指导和服务工作,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 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进行分析,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职业倾向,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同时, 加强学生创业教育工作, 帮助大学生增强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掌握创业知识、提升创业能力。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精神生活的教育者和引导者精神需要是学生需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化、网络社会化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精神需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 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际关系的复杂化、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化, 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的开放性带来了信息多样性, 虚拟的网络世界对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影响。对此, 高校辅导员应该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教育者和引导者, 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结合大学生的实际, 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 提高学生心理调节能力, 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 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同时, 应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引导高校学生正确利用网络, 正确利用有价值的信息, 自觉抵制垃圾信息的不良影响, 引导学生文明上网, 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多元化角色定位下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要求

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社会环境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 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市场经济的大潮和西方一些不良社会思潮不仅冲击着高校大学生思想观念, 同时也影响着高校辅导员的思想观念。思想是行动的灵魂, 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 高校辅导员只有加强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用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 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忠于党和人民教育事业, 才能够运用马列主义理论、观点和立场帮助学生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 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辅导员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和完美的人格魅力高校辅导员作为一个特殊的角色, 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辅导员须具备高度使命感、责任感, 要热爱辅导员岗位, 热爱学生, 把辅导员职业当作一项事业来干, 脚踏实地, 无私奉献, 开拓创新, 做事襟怀坦荡, 光明磊落, 诚实守信, 实事求是。在日常工作中, 要以良好的道德品质、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教育学生, 以满腔热情的关爱来帮助和引导学生。只有这样, 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同时, 健康的心理和完美的人格魅力是高校辅导员职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思想道德教育过程就是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心灵沟通、心理交融过程。学生对辅导员的接受和认可, 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心理品格的形成。所以, 高校辅导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只有保持健康的心理, 才能准确把握自我, 与学生、同事、领导和谐相处,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

高校辅导员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高校学生生活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高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政治生活、学习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日常生活、虚拟生活、成长成才方面的种种需求。高校辅导员须建立起与学生生活需求相适应的、合理的知识结构, 要满足学生的党团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职业选择、创业、心理健康与调适等方面的需要。辅导员应尽量让自己拥有较宽的知识面。具体而言: (1) 要掌握指导学生开展党团活动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相关知识; (2) 要具备指导学生实践学习、创新学习的教育学相关知识; (3) 要掌握帮助学生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和增强适应能力的社会学相关知识; (4) 要具备指导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的心理学和心理辅导相关知识; (5) 要掌握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教育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与职业道德相关知识。

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的能力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的一线基层指挥员。辅导员的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工作的绩效。高校辅导员要经常召开各种会议, 组织各种活动, 协调各种关系, 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 还要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因此, 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1)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班级事务的组织管理能力; (2) 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工作骨干共同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沟通协调能力; (3) 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 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 化解矛盾冲突, 迅速准确处理突发事件的决断能力; (4) 开展各项活动、召开各种会议, 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语言表达能力; (5)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归纳总结和破解难题的科学研究能力。

综上所述, 伴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 新时期高校学生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高校辅导员只有充分认识自身承担的社会责任, 对社会赋予自己的角色进行科学、合理定位,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塑造健康的心理和完美的人格, 建立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 才能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才能发挥出自己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林樟杰.辅导员角色定位新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11) .

[2]边疆, 徐姣.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J].教书育人 (高教论坛) , 2008, (11) .

[3]朱志明, 赵娜.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7, (19) .

[4]孙其昂, 魏永军.高校“职业辅导员”的理念与队伍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 (1) .

[5]殷红敏.以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J].理论与当代, 2008, (11) .

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要求 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责,素质,方法

新时期的高职院校教学中, 不仅要求教师为学生传授学科知识, 更需要辅导员作为学生的坚强后盾, 承担学生的管理工作。本文将从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以及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素质要求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

1.1 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

高职院校学生的身心发展处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要想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 辅导员必须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 这是辅导员的职责之一。辅导员在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时, 要针对不同时期和社会形势发展的实际, 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 强化人生理想和信念的教育, 如通过主题班会、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利用国庆和党的生日等重大纪念日开展各项学习活动, 仔细观察学生的思想动向, 引导学生向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1.2 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基础较为薄弱, 自制力差的现象, 因此学习氛围较差, 很多学生存在着学习积极性不高, 自制能力差的问题。作为辅导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 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通过检查学生到课情况、定期检验学生学习成果、考前组织答疑课程或自习等方法, 对学生进行督促和鼓励, 杜绝学生平时疏于学习, 考试临时抱佛脚的现象的发生。

1.3 做好特困生工作。

特困生工作也是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之一。开展特困生工作的难点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保证信息畅通, 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到关于贫困生贷款、助学金的相关政策, 避免家庭贫困的学生由于信息不畅错过申请时间;二是要做好贫困生的心理辅导和安抚工作, 避免学生出现刻意隐瞒家庭情况或是自卑的心理出现。同时要积极向系部和学校反应, 想方设法采取多种形式帮助他们, 如主动帮他们联系校内外的勤工俭学岗位, 积极为他们争取学院的困难补助, 或是校外一些正规的兼职, 引导贫困生树立自立、自尊、自强的品格。

1.4 充分发挥学生骨干作用。

学生骨干主要是由学生会成员、学生党员等组成。辅导员要加强与学生骨干的联系工作, 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 真正让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到学生工作之中。学生党员、系团总支和学生会干部、各班级的班团干部, 是学生中的骨干, 他们既是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带头人, 又是辅导员老师联系学生的纽带, 辅导员可以组织学生骨干开展一系列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活动, 在帮助学生骨干在学生群体中树立一定威信的同时丰富学生的生活, 培养出一部分优秀具有领导能力的学生。

1.5 深入宿舍开展工作。

大学生的宿舍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宿舍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环境,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在校表现。因此, 深入宿舍开展学生工作时十分必要的。平时辅导员要经常深入宿舍, 通过开座谈会、个别交流等形式, 增进对宿舍同学的了解, 特别是组织一些学生骨干, 成立学生宿舍自律委员会。同时, 经常保持与舍长的联系, 主动发挥舍长的作用, 在宿舍与宿舍之间开展各项文体活动。让学生在宿舍中能够体会到团结与友谊, 增进宿舍同学间的融洽关系, 在宿舍中营造良好的氛围, 使学生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2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素质要求

2.1 具有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

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证。辅导员要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 把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当作自己的主要任务来做。辅导员肩负着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任务,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关注国内外的热点问题, 正确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 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保持政治上的原则性,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2 具备多元的知识结构。

辅导员的工作复杂多样, 涉及到方方面面, 因此, 辅导员必须具有良好的知识储备, 才能从各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高职学生思维活跃、渴求知识, 需要辅导员具有多元的知识结构, 对于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都有所了解, 能从从多个方面解决学生的问题,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 辅导员应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涉猎不同学科的知识, 不断学习, 帮助学生全面的成长。

2.3 具备科学的教育管理方法。

高职院校辅导员要对学生有良好的管理作用, 首先应具备科学的教育和管理方法。在学生管理中既不能采用“放羊式”也不能采取“保姆式”, 对于学生的管理不能过分严厉或是放松, 要适度管理, 并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自我发展空间。辅导员在积极引导学生的同时还要相信自己的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必须看到, 学生这一阶段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很多诱惑和压力, 很多学生缺乏足够的自制能力, 需要辅导员给出恰当的引导和教育。

2.4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辅导员的良好心理素质是取得学生的信赖的重要基础。辅导员的心理状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感染学生, 对学生的心理状态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 辅导员首先要锻炼自身的心理素质, 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是辅导员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同时辅导员要清楚自己在学生管理中的角色, 把握自己的言行分寸, 以积极的心理状态投入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之中。

3 小结

综上所述, 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 对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素质要求较高。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切实提高自身的素质, 充分履行工作职责, 通过正确的管理和有效的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进行积极的引导, 真正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李瑞广.高校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2011年7期.

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要求 第7篇

一、高校辅导员的职能

2004年8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中央16号文件) , 对辅导员职能归纳为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的教育引导职能;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学生行政工作的管理职能;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和生活发展的辅导职能。[2]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辅导员承担着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重要任务, 他们为了培养人才辛勤工作, 任劳任怨、不怕吃苦, 长年累月坚守在第一线, 绝大多数辅导员政治信念坚定, 工作责任心强, 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贡献。

1. 理论素养不高, 政治鉴别力较弱。

部分辅导员由于年龄较小, 出了大学门又进大学校门, 社会阅历短浅, 在大学期间虽说系统学过各自的专业知识, 可能相当优秀, 毕业时对自己的人生充满着美好的期望, 但是, 由于在校期间缺乏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缺乏应有的社会实践, 受网络媒体和社会上不健康思潮中的一切向钱看、利己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 相当一部分人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方面还存在过分看重物质和荣誉, 缺少奉献精神, 导致在一些问题上不能拥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和立场, 政治鉴别力较弱, 理论素养不高。

2. 缺乏职业认同, 满足于现状。

由于这些年大学扩招, 就业十分困难, 相当一部分辅导员把辅导员职业认为是“生活需要”, “作为跳板”, 对自身的岗位缺乏一定的认同和热爱, 他们整天要面对大学生的各种“琐碎”事情, 感觉到厌烦辛苦, 尤其在高校里面教师是教学科研的主体, 评职称、其他待遇可能比辅导员要好些, 心理产生落差, 认为自己低人一等。对工作缺少了原有的激情。还有一些辅导员存在着保平安思想, 工满足于现状。

3. 在职培训流于形式。

辅导员管理部门, 对辅导员在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中存在着重业务现象, 开会要么是传达文件、会议精神, 要么是安排当前工作任务, 在政治理论系统学习方面安排时间较少, 辅导员的培训时间大多是每学期一次, 培训频率较低, 由于时间得不到保证, 学习效果不明显。另外, 培训内容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对革命导师原著学习包括中国特色理论深入系统学习不够, 特别是对革命导师原著的学习相当欠缺, 这样就产生了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遇到大是大非问题感到迷茫。针对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的这些问题, 作为学校主管部门不能放任不管, 要切实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要进行“三个自信”教育, 提高辅导员的政治素养, 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三、三个自信的内容及意义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体现了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对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为社会主义建设、为党的建设起到提纲挈领理论引导的作用, 为今后的发展鼓足了信心, 指明了方向。是凝聚人心、团结人民、团结社会力量的精神基础和理论基础。对于我们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朝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进, 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四、高校辅导员如何自觉地坚持“三个自信”

1. 爱岗敬业, 常怀爱心。

高校辅导员, 要坚持“三个自信”, 首先, 要爱岗敬业,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工作岗位都不爱或者爱之不深, 对辅导员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对学生工作感到厌烦, 和学生感情淡漠, 怕吃苦受累, 缺乏爱心, 工作就会得过且过, 学生也会敬而远之, 别说坚持“三个自信”, 恐怕日常工作都搞不好。作为一名合格的辅导员, 要干一行爱一行, 不能这山看着那山高, 要发自内心地真爱这个工作, 只要爱这个岗位, 工作兴趣和劲头也就十足了, 和学生感情也就浓厚了, 在工作中也就自觉地坚持了“三个自信”。习近平指出, 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 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3]

2. 不断学习, 努力进取。

大部分辅导员都有着较为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 他们毕业前夕都有着从事自己心爱专业的美好愿望, 毕业后自己的美好愿望和现实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从事辅导员工作后, 觉得自己的心愿不能满足, 心里难免有失落感, 感觉自己所学到的专业是要荒废了, 尤其是要面对和自己年龄相当的大学生, 况且大都是独生子女的一代, 身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娇气自私和散漫, 深感到难以管理, 对工作感到茫然, 思想产生很大波动, 怀疑自己的选择是不是错了, 组织是不是没有量才用人, 从而萎靡不振精神疲软, 工作劲头不足, 有的甚至想换岗等等, 究其原因还是缺乏职业认同, 因此, 要不断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 包括主观世界改造, 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思想, 要懂得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没有职业的高低贵贱之分, 只有分工不同, 作为身上肩负为人师表的大学辅导员, 党和人民把教育好接班人的重任交给自己, 应该感到神圣和光荣!要知道自己的言行时刻影响着大学生, 自己的每一份辛勤工作就是在为党和人民做贡献。细想不管从事啥工作只要尽心尽力都会有回报, 管理是门很复杂的学问, 有很多知识要学习, 作为一个合格的辅导员, 有原来的知识储备基础再学些做思想工作和管理知识岂不是更好吗?人常说技多不压人, 只有你自己善于学习不断积累各方面知识, 才能达到成熟, 才有更是和发挥光和热的地方, 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 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

3. 身体力行, 当好表率。

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 要深知自己从事岗位的重要性, 自己的言行举止都时刻地影响着你身边的每位学生, 就像电影和戏剧一样, 不同的演员的不同演出会影响着观众, 中国有句古语要正人先正己, 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应该不打折扣地做到, 除了专业知识外, 应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过硬的为人做事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有号召力, 学生才能真正佩服。

4. 政治立场坚定, 是非界限清楚。

毛泽东同志说过, 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4]我们是社会主义大学, 培养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头脑清楚, 政治立场必须坚定, 言行必须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递正能量, 自觉抵制各种歪风邪气和腐朽没落的东西, 是每个辅导员必须做到的。习近平强调, 没有理想信念, 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5]因此, 作为辅导员要在思想上深刻理解坚持“三个自信”的真正内涵和重大意义, 在行动上增强坚持“三个自信”的自觉性, 做到政治有定力, 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

摘要: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 辅导员承担着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 要做好这项工作, 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管理能力, 在言行上必须坚持“三个自信”,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让党和人民放心的人才。

关键词:高等学校,辅导员,三个自信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2年11月8日) [Z].

[2]《人民日报》 (2004年10月15日第一版) [Z].

[3]32013年5月2日, 习近平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同学的一封信[Z].

[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A]//毛泽东选集 (合订本) [M].人民出版社, 1967:145-146.

[5]2013年05月04日习近平在北京航天科集团座谈会讲话[Z].

[6]程浩.坚定党员干部“三个自信”研究——基于党员干部对“三个自信”认知、认同与信心指数的调查[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4, (03) .

[7]张梦羽.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同的现状及特点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 (20) .

高校辅导员素质建设的思考 第8篇

一、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

引路育人, 是时代所赋予高校辅导员的神圣使命, 辅导员的工作范围有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和辅导咨询服务三大块, 辅导员能否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把握什么、主攻方向是什么,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辅导员的素质。

(一) 职业素质

1.思想政治素质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审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辅导员身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 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 不仅关系到能否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兴衰, 因此辅导员必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水平, 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准和法律水平;能坚持实践科学发展观, 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言行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职业道德素质

职业道德建设决定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要想把教育做好, 决定性的因素是教师, 而在教师素质中最重要的是师德。辅导员应具有潜心育人的职责精神、不倦育人的敬业精神、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通力协作的团队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身正为范的表率精神、爱生如子的职业精神。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 它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核心, 即“师魂”。辅导员对大学生应有慈母般的爱心, 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 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身心健康。辅导员工作所创造的财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而无私奉献的精神亦是潜移默化的, 时刻教育着他们, 时刻激励着他们。

3.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辅导能力

辅导员工作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应急性, 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和危机事件, 心理素质的强弱直接影响着自身发展, 且已成为辅导员能否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一个称职的辅导员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深邃的洞察力、良好的思维力和坚强的意志力, 包括坚韧性、自制力、自我调整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性格, 包括细致、沉着、冷静、果断、敏捷和勤奋认真的性格。大学生在其成长中出现的思想困惑、心理障碍、人际关系、学习困难、职业选择等问题, 需要得到正确引导, 这就要求辅导员具有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

4.深厚的专业知识底蕴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人才要求日趋提升, 高校辅导员不仅要有较强的思想工作能力, 还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 才能有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复合型人才。同时, 辅导员的工作涉及学生事物的各个方面, 在工作中他们会面临各种问题, 要处理好这些问题, 就需具备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历史学、人文自然学科知识, 以及职业咨询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辅导员在做思想工作的过程中, 应该以学而不厌, 勤奋进取的精神, 不断更新知识, 努力提升自身职业素质。通过学习, 教师应提升多种职业素质:全新的教育理念、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理论、较高的业务水平、较强的教研科研能力、较好的现代技术运用能力。

5.较强的学生工作能力

(1) 了解学生的能力。

了解、熟悉学生情况是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的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要迅速、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 关键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的调查研究。所谓敏锐的观察力就是要透过学生的外表, 看到他们的内心活动, 看到性格、特点各异的学生之间的细微差异。所谓细致的调查研究是指各种形式的沟通, 归纳起来不外乎是:①上行沟通:即与系部、学生处、教务处联系, 了解本班在学校各方面的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②下行沟通:班长→各委员→各寝室长→小组长→成员, 层层

了解学生的表现, 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③平行沟通:经常听取任课老师的反映, 与其他辅导员交换情况, 与家长沟通等。

(2) 以言动人的说服能力。

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方式是“说”。“说”的艺术在于以理服人, 以情动人, 使“说”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感染力。一个优秀的辅导员要能熟练驾驭自己的语言技巧, 做到准确、严谨、有理、有据、感人。辅导员的说服能力, 绝不能仅仅局限于“能说”, 还要“会说” “善说”, 也就是要掌握谈话的艺术:尊重能使谈话进入学生心扉, 宽容能使学生感动, 赞美是谈话成功的关键。

(3) 凝聚团队的组织能力。

一个班级要形成良好班风, 成为优秀的集体, 前提是让每个学生都形成以班集体为轴心的向心力, 使班级产生较强的凝聚力。这就需要辅导员富有凝聚团队的感召力, 使集体中的每一份子都产生荣誉感、责任感, 这样的集体才有凝聚力, 才能成为优秀的团队。

(4) 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的能力。

文体文化活动是学生加强相互了解, 接受教育的开放性课堂。辅导员应具有音乐、艺术、文化、体育、科技等素质, 用以指导学生文体文化活动。若无这些方面的特长, 也应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文体文化活动的素质。辅导员应积极支持、参与、指导各类学生活动, 使自己成为文体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或热心观众。通过活动, 班级学生将从了解、认识辅导员, 到尊重、爱戴辅导员。

(二) 管理素质

辅导员工作实际上也是一门管理科学。仅有当好辅导员的良好愿望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求辅导员学会科学管理, 抓住关键环节, 发挥最大的效应。包括时段的科学管理、心理疏导、班委会管理、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及对辅导员的调查反馈。

1.做好关键时段工作管理

新生入学后, 辅导员须带领他们熟悉环境, 认识同学, 了解专业。他们还刚迈出独立生活的第一步, 况且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 思家及想念同学的情绪十分浓厚。在这段时间里, 老师一定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到教室、寝室、运动场等多接触学生, 使学生感受到辅导员无微不至的关怀, 新集体的凝聚力就加强了。

第一学期是关键。众所周知, 第一印象有鲜明的情绪色彩, 而情绪往往影响人的认识。第一印象非常深刻, 难以磨灭, 成为在以后的交往过程中, 不断整合对辅导员新印象的重要依据。辅导员在第一学期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印象, 就会产生一种定式, 为今后的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掌握、调适学生的心理状态

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 要管理人, 首先要了解人。因此了解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是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辅导员就要利用一切机会与学生接触, 观察他们的言论、表情、精神状态和表现, 了解他们的欢乐、苦闷、思想, 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辅导员应关心、帮助有困难学生的生活、学习, 要做有心理问题学生的细致工作, 使之消除心理障碍, 渡过心理难关, 让班集体充满爱。尽管被帮助的只是一个两个同学, 但爱的系带则把同学们的心连在一起。

3.建设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

抓好一个班, 辅导员所起的作用当然不可忽视。但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 还必须抓好班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选拔学生干部, 可采取毛遂自荐加同学推举的方式。学生干部队伍成员应具有合理性性格结构:既要有思想活跃、开拓创新的学生干部, 又要有能埋头苦干、踏实做事的学生干部;既要有敢说敢干、善于演讲的学生干部, 又要有能遇事沉着、处理冷静的学生干部。学生干部队伍形成后, 还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系统, 让学生管理学生。

4.建立激励机制

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 是现代管理手段之一。人总是期望在达到预期的成绩后, 得到合理的奖励。如果只要求学生们作贡献, 而没有行之有效的物质或精神奖励进行强化, 时间一长, 学生们被激发起来的内部力量就会逐渐衰退。因此可以制定一系列奖励方式, 如奖学金、助学金、奖品、评优、表彰、介绍经验以及推优入党等, 这样有利于提高奖励的价值, 产生良好的“效应”。

二、提升辅导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1.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 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明确育人的工作理念

辅导员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理念, 并将其贯穿到育人工作的始终。辅导员应做学生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教育管理工作、心理咨询、就业指导方面的专家, 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同时辅导员更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是学生的倾诉对象, 也是学生在思想、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导航者;应注重思想上引导, 学业上辅导, 生活上指导, 心理上疏导学生, 做到多方面引导学生, 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思想品德、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和生活能力等。辅导员工作要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全部细微之处, 在全部管理过程中养成其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并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3.掌握基本的工作方法

(1) 对学生充满爱心、充满信任、充满关怀, 全面关心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2) 讲师德、做表率, 以高度的责任感面对学生, 以身作则, 以言行的示范性影响学生。经常进行调查反馈, 反审自我, 完善工作。

(3) 认真研究学生情况, 潜心探索学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抓住重点、及时指导、点面结合、持之以恒。

(4) 注重引导和启发, 注重感染力和说服力;教会学生做人, 增强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明确职责, 跟踪教育。

摘要:本文探讨了高校辅导员的基本素质, 阐述了高校辅导员素质建设对教育教学工作及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意义, 提出了高校辅导员素质建设的基本思路, 认为高校辅导员素质建设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素质,思考

参考文献

[1]胡弼成主编.高等教育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0.

试论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的培养 第9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培养途径

一、加强辅导员素质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培养和提高辅导员的素质能力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后备力量。大学阶段是一个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承担着向大学生传播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大学生在形形色色的思潮和意识形态中做出正确选择,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困惑,引导大学生规划人生、拓展素质、健康成才的职责。因此,培养和提高辅导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才的迫切要求。

2培养和提高辅导员的素质能力是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新形势的现实需要

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大发展,高校在校生数量越来越多、校园面积越来越大、专业设置不断增加,办学规模空前扩大。总体看,高校保持了整体稳定的态势,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持续发展。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高校内影响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学校管理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因学习、生活、心理、安全等问题引发的事端时有发生,社会上的各种矛盾、意识形态中的各种思想还会不断渗透和反映到高校中来。同时,随着高校在空间布局上“一区多校”和“一校多区”格局的出现,学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教学学分制的推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对象、任务、内容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作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新形势下,培养与提高辅导员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对维护高校和谐稳定至关重要。辅导员与大学生朝夕相处,最能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最能把握学生的情绪,最能了解学生的要求,最能贴近学生的情感,最容易与学生交流、沟通。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和能力,有利于更好地引导青年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等方面的问题,有利于及时化解各种矛盾,有利于为高校的又快又好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3培养和提高辅导员的素质能力是辅导员自身成长发展的主观需要

因为是做人的工作,对辅导员的要求是很高的,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还要能力强、水平高。从这个意义上说,辅导员岗位是锻炼人、培养人的岗位。年轻的教师经过辅导员工作的洗礼,既可以实现思想感情的升华,也可以锻炼各方面的工作能力,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这支队伍的素质和战斗力如何,直接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辅导员本身的素质和能力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虽然他们的学历层次在不断提高,但在知识结构、智能品质、情绪情感、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等方面与所承担的工作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不仅自身素质能力亟待提高,更缺乏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这种现状严重制约了辅导员的成长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可见,加强对辅导员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的迫切需要,更是辅导员自身成长发展的主观需要。

二、加强辅导员素质能力培养的内容及其途径

1强化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第一特性”,思想政治素质是辅导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也是最核心的素质。大学生中的思想问题的表现多种多样,说到底都是同理想信念有关。抓住了理想信念教育,就抓住了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辅导员是党在高校的政治工作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上的引路人”,辅导员的政治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政治素质,辅导员要成为大学生政治上的引路人,自己必须首先成为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辅导员要坚决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远大而崇高的理想,这是指导学生在他们人生道路上前行的前提。辅导员要自觉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注意加强党性修养,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政治洞察力和政治鉴别力。

2注重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呈现严重趋势,而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相对滞后。在许多情况下,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辅导员要能够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影响学生,就必须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些素质主要包括: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广泛的兴趣、坚强的意志等。辅导员要时刻清楚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发挥好自己的作用,把握言行的分寸,正确对待矛盾冲突,适时调节心理状况,公正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既要做到乐观进取、积极热情,又要做到宠辱不惊、豁达大度、襟怀坦白、光明正大,时常保持平衡的心态。

3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和自身师德修养

良好的人文素质是辅导员为人师、展示良好育人风范的根本保证。辅导员的人文素质,就是辅导员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其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具体表现为:对做学生工作有责任感和成就感;以学生为本,遵循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关爱学生;在学生管理中渗透人性化管理,注重人文关怀;具备宽泛的人文知识和素养。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工作理念和工作作风,是辅导员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个人修养的综合表现,也是其人文素质的综合表现。辅导员具备了较高的人文素质会对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到示范影响作用。辅导员同时具备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因此更要注重提高自身师德修养,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努力扮演好辅导员的社会角色,成为学生的道德楷模。为此要培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优良作风。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要有“身教重于言教”的意识,尽量避免简单的说教、灌输,要作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去感染和影响学生,促使他们自觉地加强自身修养,培育道德情操。辅导员只有在被学生作为榜样时,才能够温和而又深刻地打动学生的心,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学会关心、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形成良好的个体思想品质。

4完善知识结构,培养综合能力

辅导员工作繁琐,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这就需要辅导员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一要掌握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能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健康辅导,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者;二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能对大学生进行简单法律事务的咨询和指导,当好合法利益的维权者;三要具备一定的就业指导知识,能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咨询指导,当好学生的职业导航员;四要掌握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努力做到教育、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当好校园稳定的维护者;五要加强对学生所学专业的了解,掌握一定的该专业知识,对学生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当好学生专业学习的督导者。

5不断提高信息网络素质

辅导员要具备强烈的信息观、敏锐的信息意识,做网络时代的有心人,注重培养开发信息、选择信息、存储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要根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需要,发现和确认有用信息,对各种信息进行分类和选择,使其有机地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充分利用信息时代所带来的便利条件,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

6积极参加进修培训、交流研讨,不断拓展综合素质

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要求 第10篇

1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

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就是在生活中寻找契机, 以生活为中心、以人为主体, 立足于生活, 即立足于生活中的以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即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现实生活为中心, 关注大学生的生活世界, 关心大学生的生活体验, 在生活实践中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 提升素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诉求。

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最初源于生活的需要, 在原始社会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 是为了激发人们与大自然斗争, 得到生存才能生活。在阶级社会中, 统治阶级为了本阶级的利益, 借用思想道德教育为工具, 使社会的道德原则与规范符合统治阶级的意志, 形成突出阶级意识和政治观念的教育, 这种教育模式逐渐演化形成了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由此, 思想政治教育是因为人的存在和发展需要而产生, 依附于人类的社会生活。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定位于生活, 实际上是回归现实生活, 避免脱离现实。离开了人的实际生活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依据。在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价值关系中, 生活具有本然性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为生活服务的, 而不是生活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今社会,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得以重视和实现, 就能高扬人的主体地位, 把人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衡量尺度和根本目标。

在本质上,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一种特殊生活形式, 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内含于生活之中, 在生活中寻找空间, 最终归于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最终要通过生活才能发挥作用。

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马克思主义人本论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属性的理论告诉我们: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综合物, 即人是“现实的、实践的人”。这就是说人的一切活动不能离开社会, 不能离开生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始终立足于人类的生活需求与能力发展, 是最为科学与彻底的“以人为本”[1]。从这个意义上讲,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意旨, 更加明确地把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宗旨, 让大学生既能在现实生活中学会生存、如何做人, 又能充分享受人的尊严与幸福等权利, 从而促进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精神境界的全面提高。

1.3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核心, 培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辅导员的工作宗旨[2]。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教育理念脱离现实生活、教育内容理想化、教育方法过于呆板、评价机制失效等问题。长期以来, 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向学生笼统灌输一定的政治意识形态为目标, 忽视学生的需要, 缺乏人文关怀和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 教育者往往用概念和理论体系建立起来的理想世界去取代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 很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实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是课堂, 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主要也是采取课堂教学形式, 这种呆板而单调得单向灌输式的教育方法, 忽视了学生性格特点的多样性, 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不能在学生心灵深处达到共鸣, 极大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的工作, 应该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 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3], 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的生活、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生活实践中运用生活化的教育方式发展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人格, 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当前的困境, 以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2 高校辅导员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角色缺失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提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由此可见, 国家给辅导员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神圣使命。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也对高校辅导员提出了新要求, 比如:高校辅导员要更加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 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 更加注重教育的整体化, 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 更加注重教育方式的多样性。然而,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高校辅导员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表现在:

2.1 高校辅导员工作定位不科学, 管理面过多

高校辅导员的本职工作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可是长期以来教育与管理的混淆, 使高校辅导员对自己的角色难以准确定位, 实践中就表现出辅导员是学生的保姆, 其日常工作主要是督促学生学习、检查学生守纪、关心学生食宿等方面, 使“辅导员的工作重心只能放在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上, 因而很少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 不能引导学生健康的全面发展, 更少有时间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励和创新教育。”[2]

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学生性格特点的多样性, 也使得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的多样性。高校辅导员要在学生心理问题的咨询、学生人际关系的协调、学生的就业指导等都需要多方面的担当职责, 并为此承担更多的责任和更为广泛的工作范围。

2.2 高校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缺乏实践性

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有效性的原因之一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远离大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育理念过于理想化、神圣化, 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深切的感受。在相当长的时期以来,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教学理念的理想化和教学内容的理论化。教育方式机械化、单一化的传授, 致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分重视学历教育而忽略个人的发展。而高校辅导员也是多采用一些理想化的教育方式, 教育内容比较空洞, 没有走进大学生的心里, 不能给大学生应有的人性关怀, 缺乏生活实践性。

2.3 高校辅导员专业性不够强, 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 都是忙于处理学生繁杂的事务, 没有时间和精力深入、系统地学习党的政治理论、方针和政策, 也没有时间自主地学习辅导员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 这样必然导致他们不能有针对性地、富有感染力和渗透力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辅导员普遍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和工作情况, 使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过程中不能更好的实现其角色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很好的发挥作用。

3 高校辅导员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中的角色实现

3.1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

要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应该在教育理念上树立“以人为本”, 实现教育主体间的情感交融;把培育人、关爱人、塑造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将大学生置于具体的社会生活之中, 在现实的生活世界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1];使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价值主体积极渗透到现实生活中, 以实现教育主体间的情感交融和心灵的相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应该来源于生活实践, 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体化, 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进行教育, 这有这样, 其教育内容才能可感可知可实践。高校辅导员应该对思想政治教育做深入研究, 应尽可能地让非日常生活的理论内容回归到日常生活中, 并融合到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 形成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4]从而更容易达到为大学生所理解、所接受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取材于生活实践, 用大学生能切身感受或耳闻目睹的富有道德意义和教育意义的生活事件, 来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感悟, 触动积极的道德思考, 产生良好的道德行为。

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要重视运用通过实践活动来开展教育的方法, 实现教育方法的多样化。通过生活实践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就是要把平日各种实践活动的具体环节、具体情境、具体事件纳入到教育视野, 通过教育者的引导、设计等来充分发挥生活的教育功能。同时, 应采取多种途径, 整合各方面的教育资源。

3.2 要转变观念和角色意识,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职责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 要求高校辅导员对当前其工作职责要进行正确的定位。只有将自己的角色准确定位, 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 才能有的放矢的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转变高校辅导员的角色意识和教育理念, 最重要的就是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范围, 减轻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压力。

3.3 要注重在实践活动中展开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教育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 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要方式。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接触社会、开阔眼界、增长见闻、陶冶情操、积累经验、展示自我, 亦更有助于大学生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悟人生, 增强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 促使他们形成正确处世方法和道德观。在一定知识与经验的指导下, 高校辅导员带领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可以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 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与社会实践结合的内容、方法都有不断的新发展, 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主要可通过社会服务活动、劳动教育、社会考察等进行。总之,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置身于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 走“生活化”道路, 才能满足社会成员的个体需求, 才能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5]。

3.4 高校辅导员要实现自身知识结构多元化

高校辅导员的本职工作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等多方面的教育、引导和疏导;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 “必须能够认真分析大学生的主要特点, 找出大学生思想状况中的问题, 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教育的新规律, 从工作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入手, 不断创新和改革”[6]。

学生工作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要求辅导员的知识结构必须是全方位的。辅导员的知识结构应从横向上进行拓展, 尽量让自己拥有较宽的知识面, 实现知识的多元化。具体而言, 辅导员的理论知识结构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掌握思想政治理论、形势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帮助大学生了解时事, 关心国家大事, 增强社会责任感;掌握教育学相关知识, 包括教育学、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知识, 帮助辅导员学会如何开展班级活动和进行班级活动管理, 如何有效地对大学生开展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包括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心理辅导等相关知识, 主要是针对辅导员作为学生心理疏导工作者的要求;辅导员还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 应对所带班级学生的专业知识有初步的了解, 以便和学生沟通, 更有效地开展教育, 从而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理念和重要方式, 而辅导员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重要角色。文章从高校辅导员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过程中何以必要、何以可能、如何可能三方面对高校辅导员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角色进行阐述。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高校辅导员,角色

参考文献

[1]赵崇峰.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29 (6) :20-22.

[2]朱娟娟.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中的高校辅导员角色实现[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2009, 25 (4) :31-33.

[3]中共中央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新华通信社, 2004-10-14.

[4]王德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范式构建[J].高教探索, 2010 (5) :111-114

[5]樊江丽.生活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J].传承, 2010 (6) :58-59.

上一篇:有机发光器件下一篇:三相感应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