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与公共生活

2024-07-30

日常生活与公共生活(精选12篇)

日常生活与公共生活 第1篇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高速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尤其是随着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和地价的急剧攀升,高密度住区已经成为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紧张问题的首选。住区公共空间与大多数居民的生活和工作联系密切,承担着居民休憩、娱乐、交流的重要职责,对提高居民生活水准,改善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室外公共活动空间原本可以补偿居住面积内活动空间狭小的状况,但许多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却因片面强调图纸或想象中的秩序与美学,遮蔽了人真实生活中的微观体验,导致住区公共空间与居民的日常生活逐渐疏离。

香港作为东南亚乃至世界重要的金融贸易中心,拥有世界第三的人口密度1),却成功的解决了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香港的公屋2)也因为居民提供了人性化的住区公共空间而广受赞誉。笔者希望跳出形式研究的常规视角,以一种贴近“日常生活”的视角研究香港公屋的室外公共空间,并借在香港中文大学交流期间,对一些公屋的室外公共空间进行了实地考察,以期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可感知的细节的体察,找到香港公屋的室外公共空间设计对我国高密度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可资借鉴之处。

2 香港经验

2.1 城市:在城市中居住

(1)混合开发带来便利生活

自1997年开始,香港住区的开发逐渐转为多种功能混合开发的模式,一个住区通常会集住宅、交通枢纽、商业中心、休闲中心等功能于一体,住宅楼大多30层以上,坐落于具有商业或交通枢纽功能、同时兼具休闲娱乐功能的裙房之上,2~3层的裙房常常紧邻用地边界以获得最大化的商业价值,住宅则满足退线要求并能够保障住户隐私(图1)。这种多功能混合的开发模式,一方面使在此生活的居民就近解决衣食住行问题,还可为居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与香港多数公屋住区一样,葵涌邨的底层裙房设有商场,兼具餐饮、休闲功能(图2),步行天桥直通地铁站,生活十分方便。

但是,这种自成一方天地的开发模式也难以避免的将住区公共空间与周边的城市公共空间隔离开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丰富的市坊生活和行为方式。

(2)土地、空间的高效利用创造新的公共活动场地

香港属山地岛屿型地形,再加上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强有力的规划管控,导致香港的可建设用地十分有限。在这样一个寸土寸金的城市,高密度聚居是无奈之举,土地与空间高效利用也是唯一出路。香港公屋庇护了香港一半以上的人口,但是公屋的高密度却没有导致室外公共空间的匮乏与缺失。

香港公屋常常采用屋顶花园和底层架空的方式争取公共空间。3或4层裙房的屋顶成为公屋的入户层,被处理为屋顶花园的形式,在垂直方向争取了活动场地。屋顶平台经过精心的环境设计,设计交通路线、种植屋面绿化并布置休憩、运动设施,为社交和群体活动创造了空间(图3)。在公屋建筑的底层常常采用局部架空的形式,有围合的部分设置超市、幼儿园、养老院、社区会堂等辅助用房(图4);架空部分则成为交通或活动空间(图5),有着很高的使用效率。

2.2 场所:有归属感的场所

一个富有吸引力的住区公共空间应该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既能为处于高压力状态下工作的人士提供放松精神的优美环境,又能为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提供满足不同活动需要的场所,更要能够为居住条件狭小的低收入人群提供具有平等使用权力的室外活动场地。香港住区的公共空间肩负着多重功能,使各类人群各得其所、各得其乐并收获归属感。

(1)安全便捷的步行环境

由于屋顶花园与地面公园实际上是分别对步行和车行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进行了分离,并限制机动车和自行车的进入,香港居民的步行环境故而十分安全。在香港,残疾人士和长期病患者分别占全港人口的6.3%和16.7%3),故而香港政府十分重视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盲道、残疾人坡道、升降机、图标和语音提示等设施为残障人士的出行提供了最大程度的便利(图6)。香港政府在未来还将进一步拓展小区复康项目及另类服务模式,适切响应残障人士及其家人的需要,以有效支持他们在小区的生活和参与。

香港高温潮湿和随时会有强降雨的天气并未对人们的步行交通造成困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重要交通枢纽通向住区各建筑入口的道路上方都覆有遮阳雨篷,包括过街天桥、风雨连廊等。这些设施配合建筑底层架空、步行交通转换大堂等构成了完善的步行系统,不仅满足了提高出行效率和便捷性的要求,而且对住区外环境进行了领域空间划分,不同住区各具特色的设计还会带来丰富的空间与视觉体验(图7)。

(2)多样均好的生态景观

香港公民的居住面积因收入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对于室外公共空间却有着公平的使用权。由于公屋室内面积狭小,因此公屋的居民更愿意到附近的公共空间活动,公共空间也因此成为狭小住宅面积的补偿和延伸。与中国内地小区常见的集中绿地相比,香港住区并没有大片的集中公共绿地,常见的是在楼与楼之间围合的空地上种植绿化,形态变化多样并更接近人的尺度,即使是在屋顶,绿化的比例也很高(图8)。每个居民楼都能分享到品质接近的景观,并能就近参加室外活动。建筑底层架空也为高密度的建筑布局创造了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可能,改善了建筑周边的小气候。

(3)重视功能性而非观赏性

对于住区公共空间来说,其最大的意义莫过于满足居民活动、休憩、交往以及欣赏景观并兼具生态效应的要求,而内地许多小区的公共空间起到的仅仅是“小区美化”的功能,限制居民的接近、使用,退而成为一种“仪式景观”,与公共空间原本的意义背道而驰,成为一种大而无当的浪费。由于缺少活动空间,居民常常不得不聚集于商业广场或路边的广场进行活动,这也是内地夜晚市民活动常常见到的景象。而在用地紧张的香港住区,公共空间并不是以量取胜,而是特别注重使用品质和功能实用性。根据场地所允许的面积,尽最大可能的提供基本的休憩空间和服务设施,并通过精巧的环境设计,使住区公共空间物尽其用,增加其吸引力和趣味性(图9)。

2.3 设施:完备的设施支持

(1)社区公共设施

《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HKPSG)在第三节《社区设施》中指出,“多元化的社区设施乃是必须的,以便市民的生活可维持在适当的水平”。文中还列举了各类具体的社区设施:敏感社区设施、教育设施、医疗及保健设施、警署、裁判法院、惩教设施、消防设施、救护车服务设施、文娱设施、社区会堂及社会福利设施、邮政局以及公众殓房及殡仪设施共计12类公共设施,并对具体的设施及其标准作出了详细规定。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支持最大化的方便了居民的生活,并且收获了居民的归属感与满意度。

(2)社区活动场地

《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中还专门对康乐、休憩用地作出了规定,以保证满足居民对动态和静态康乐活动的需要。在香港住区中,体育活动场所及设施的设置是十分引人注目的。几乎在每个公屋的公共场所中,都设有羽毛球场、篮球场以及儿童活动场地,并配有滑梯、秋千等活动设施,并在需要的位置设置塑胶铺地,于细微处体现对居民的关怀。在活动场地附近,通常设有廊架、凉亭等,结合座椅设置,家长可以在附近休息并照看孩子(图10~12)。

香港住区公共空间所具有的多种类型和功能,使其能够为各种群体提供丰富多样的使用空间。在居住人数较多的住区,裙房部分会设有多功能厅,室外常设有广场,成为居民聚会、演出或交流的场地(图13、14),居民的交往受到激发,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鼓舞大家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建立和谐的邻里关系。

3 理论研究

公共空间在西方学者眼中之所有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因为是公共空间中的城市生活促使人们结合成了社会。而住区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是城市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见面的机会并容纳日常生活,更加具备着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公共空间才能够激发更好的使用行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哲学家、社会学家以及建筑理论家对城市日常空间的研究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他们从与整个城市的关系以及从实际生活出发,对如何营造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空间展开了探索。

杨·盖尔(J.Gehl)在其主要著作《交往与空间》中总结了社区内居民的三类日常活动: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1],这三类活动共同使城市和居住区的公共空间变得富于生气。他曾明确提出,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生活,其次是空间,最后才是建筑。”[2]并认为公共空间的设计应强调空间的联系性而不是造成空间隔离,提倡紧凑宜人的空间尺度和开放与相互联通的空间关系;简·雅各布斯(A.J.Jacobs)在其著名的《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批判了现代主义规划思想与城市生活的隔离,提出了“Street Eye”这一概念,家中的主妇可以看到街上玩耍的孩子和正在发生的事情,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多种交流交换活动的机会,更因随时会有来自周边的目光监视而大大提高社区的安全性。在雅各布斯眼中,城市生活的本质在于它向居民提供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她提出应关注城市公共空间与日常生活的互动关系。希勒(B.Hiller)在其创立的空间句法(space syntax)理论体系中,指出良好的街道网络能够创造更好的步行条件,并能激发人们的选择性和社交性活动。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阿格妮丝·赫勒(Agnes Heller)在她的《日常生活》一书中则系统地阐述了她对日常生活的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为日常交往提供场所的‘日常空间’”。[3]

尽管关注的视角各有不同,但学者们都意识到了复杂、无序的社会和城市环境在现实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积极的社会意义要远远超出物理空间形式的意义,而这正是我国目前住区建设实践中常常被人忽视的问题。

4 结论:走向营造“日常生活”的住区公共空间设计

通过对香港部分公屋公共空间的调研以及对公共空间相关理论的研习,可以大致找出能为人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良好物质基础的公共空间所具备的一些共性,笔者总结了六个方面以供讨论。

(1)回归生活

设计者不应该是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独裁者,而应以使用者的身份积极介入住区生活,体察住区居民的切身需要,摆脱单纯从平面图形出发的设计思路,从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才能使住区公共空间伴随生活本身不断更新、完善,使住区公共空间真正回归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并成为具有无限生长力的场所。

(2)激发交往

住区公共空间是人们交往活动的载体,因此住区的公共空间应该与居民的生活行为相契合,并且成为激发人们进行更好的交往和交流的容器。住区公共空间设计要能吸引人接近、停留、进而展开交往,就要以人们的需求作为出发点,一方面,设计者应该为居民提供开放的、具有一定适应性和发展余地的活动场所,以应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多样性、复杂性;另一方面,设计者应为居民的活动提供活动所需的设施,如座椅、绿篱、游玩设施等,让人在公共空间中可坐、可靠、可观、可谈,进而激发和扩大居民交往的内容,为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文化交流和社会交往提供更多的可能。

(3)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的居民应该具有其所在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话语权。设计者在了解弱势群体的真实需要以后,其所做的设计才有可能体现居民多样化的要求。通过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设计,能够保证公共空间的公平、民主和平等,使住区公共空间真正为使用者服务。另一方面,只有当居民自发地、积极地参与到住区公共空间的活动中去时,公共空间才会产生意义,因此,住区公共空间需要具备吸引居民前往并参与的特质,例如,提供一些座椅、表演场地等,可以吸引人们以观望的方式被动参与到其他人的活动之中;还可以通过提供一些活动设施,如羽毛球、兵乓球场地、健身器械等,使人主动参与到公共空间的活动之中。

(4)安全便利

安全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要求。步行环境为人们在公共空间的停留、接触创造了条件,并能保证公共空间的安全与活力。对住区公共空间进行恰当的设计、对物质环境进行合理利用——如合适的步行距离、小尺度和连续的空间序列——能够确保公共活动的安全并有效抑制犯罪行为的发生。

便利是住区公共空间活力的保障。住区公共空间设计应该使居民,尤其是残障人士能够就近方便的获取生活所需、便捷的到达公共空间。因此,公共服务功能的合理布局、步行距离的科学计算、无障碍设施的人性化配置就显得十分重要。

(5)场所认同

人们总要生活在一定的场所中,场所为人们提供了生活的背景,反映出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所处的环境特征。人在与场所长期的相处中,无意识的积累形成了与场地的情感联系。如果能在设计中体现记忆的痕迹并将其延续下去,创造具有深度感染力和地区特色的公共空间,便能增加人们对场所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使人和住区公共空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6)生态调节

住区公共空间对于调节住区微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呈现自然景观具有重要作用。住区公共空间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系统,并应与城市的公共空间及其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住区公共空间的环境设计不仅仅是绿色植物配置的问题,还应考虑建筑总体布局、建筑与场地的关系等问题,并应尽量将其与城市公共空间连成网络,从而帮助我们建立与自然的亲密联系。

“日常生活”的视角是以一种自下而上观察住区公共空间的视角,从“日常生活”出发的设计不是一种标准化的设计方法,它可以作为住区公共空间设计的起点。透过在这一视角下对香港公屋公共空间的考察,会给我国高速城市化背景下高密度住区的公共空间设计带来一些启示,促使设计者关怀住区公共空间的真正使用者的需要,也使住区公共空间呈现出复杂而又生动有序的生活面貌。

摘要:以“日常生活”的视角对香港公屋的室外公共空间进行亲身观察和体验,从城市、场所与设施三个层面分析了香港住区公共空间的特征及其与居民日常生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在对“日常生活”相关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强调住区公共空间设计应注意营造“日常生活”,总结并讨论了营造“日常生活”的六个方面的内容:回归生活、激发交往、公众参与、安全便利、场所认同、生态调节,以期在今后的住区建设中能够高效利用国家土地资源、提高低收入者的室外空间环境质量。

关键词:日常生活,香港公屋,住区外部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丹麦]扬·盖尔.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丹麦]扬·盖尔.人性化的城市[M].欧阳文,徐哲文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

[3][匈牙利]阿格妮丝·赫勒(Agnes Heller).日常生活[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8.

[4]缪朴编著.司玲,司然译.亚太城市的公共空间——当前的问题与对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80-182.

[5]吕小辉.“生活景观”视域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110-125.

[6]郭菂.经济适用房小区户外环境的强调功能设计——以香港公屋、新加坡组屋为鉴[J].中国园林,2008(07):56-60.

[7]张杰,吕杰.从大尺度城市设计到“日常生活空间”[J].城市设计,2003,27(9):40-43.

十招缓解日常生活与工作压力 第2篇

下面为你介绍10个缓解压力与疲劳的方法,助你时刻以最佳的状态来面对工作和生活。

1、打盹:学会在家中、办公室,甚至汽车上,一切场合都可借机打盹,只需10分钟,就会使你精神振奋。

2、想像:借由想像你所喜爱的地方,如大海、高山等,放松大脑;把思绪集中在想像物的“看、闻、听”上,并渐渐入境,由此达到精神放松的目的。

3、按摩:紧闭双眼,用手指尖用力按摩前额和后脖颈处,有规则地向同一方向旋转;不要漫无目的地揉搓。

4、呼吸:快速进行浅呼吸,为了更加放松,慢慢吸气、屏住气,然后呼气,每一个阶段各持续八拍。

5、腹部呼吸:平躺在地板上,面朝上,身体自然放松,紧闭双目。呼气,把肺部的气全部呼出,腹部鼓出,然后紧缩腹部,吸气,最后放松,使腹部恢复原状。正常呼吸数分钟后,再重复此一过程。

6、摆脱常规:经常试用不同的方法,做一些平日不常做的事,如双脚蹦着上下楼梯。

7、洗浴时唱歌:每天洗澡时,放开歌喉,尽量拉长音调。因为,大声唱歌需要不停地深呼吸,这样可以得到放松,心情愉快。

8、发展兴趣:培养对各种活动的兴趣,并尽情去享受。

9、伸展运动:伸展运动可以使全身肌肉得到放松,对消除紧张十分有益。

10、放松反应:舒适地坐在一安静的地方,紧闭双目,放松肌肉,默默地进行一呼一吸,以深呼吸为主。

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 第3篇

关键词:日常生活;日常生活领域;非日常生活领域

中图分类号:B5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6-0021-02

一、日常生活的含义

阿格妮丝·赫勒从研究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入手来探讨日常生活的内涵。她认为,一个社会要想存在下去就必须再生产。然而,任何社会的再生产均离不开个体的再生产,换言之,个人只有通过再生产作为个人的自身,才能再生产社会。在这种意义上,赫勒把日常生活定义为“个体的再生产”。她在《日常生活》一书中开宗明义:“如果个体要再生产出社会,他们就必须再生产出作为个体的自身。我们可以把‘日常生活’界定为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

为了确切把握日常生活的内涵,赫勒对日常生活的概念进行进一步限定。赫勒将日常生活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随着历史的沉浮而不断生灭的可变部分,其变化和消失不会从根本上影响人类的生活;另一部分是基本的不变的部分,这是人类存在不可或缺的基础,其总体或某一要素的消失会“导致混沌状态、世界末日和人类生活的终结”。赫勒将这一相对不变的部分称作“人类条件”。在她看来,人类条件包括语言、言谈、交往、交互作用、工作、想象、意识、理解、解释等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换言之,它“包含了所有活着的人所必须共享、所有死去的人所曾经共享以及所有未出生的人所必将共享的一切东西”[1]。在这种意义上日常生活是为人们获得生存手段、合作和抗争、意义的建构提供规则系统的“人类条件”。赫勒认为,人类条件包括许多具体内容,但是其实质是为人们获得生存手段,为人们的合作和抗争,为意义的建构提供规则系统。赫勒采用马克思和卢卡奇的“类本质”和“对象化”两个基本范畴,把由语言、对象和习惯所构成的人类条件,即日常生活定义为“自在的类本质的对象化”或“自在的对象化”领域。

在赫勒看来,“人的活动,人的行为总是客观化的(它同尚未转变为活动的冲动,偶然的动机,以及同没有直接外化,从个性发展的观点来看是偶然的梦想相区别)。”[2]赫勒认为,“所有对象化都是类本质的,这在于它们体现了不同类型的类本质”,[3]这里的根本之处在于“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和“自为的”类本质对象化之间的区别。“自在的类本质”代表被“理所当然地”占用的人的可经验的普遍原则,“‘自在的’对象化领域的属性之一在于,虽然是人的目的论活动促使这一领域活动并使之改变,但是它却是作为‘给定的’秩序而矗立于每一‘个人’面前。”[2]赫勒认为“这是人类文化的起点,是所有‘自为的’对象化领域的基础和前提条件。”[2]而“自为的类本质”则代表着运用自由意志的对象化领域,对于这一领域的反思体现了先前的意志行为和反思行为的具体化。赫勒认为,“自为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包括传说、神话、思辨(哲学)、科学、视觉象征(艺术)等等。“这些成分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为生活提供意义。它们能使现存秩序合法化,并能在同样的程度上对现存秩序的合法化提出质疑。”[1]赫勒认为,“所有‘自为的’对象化都体现了人的自由,并表达了人性在给定时代所达到的自由的程度。”[2]

这样一来,通过对“个体再生产”、“人类条件”和“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的逐层次的分析,赫勒比较清楚地揭示了日常生活的基本内涵。

二、日常生活领域与非日常生活领域的比较

在比较清晰地界定了日常生活的概念之后,赫勒进一步对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领域作了比较,从而把整个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基本领域。

首先,在整个人类社会的结构中,日常生活领域,即人类条件领域或“自在的对象化”领域是基础领域或第一领域。没有这一领域,人类就根本不可以存在,只有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其他领域才能建立与发展起来。“任何人如何没有踏入这一领域并从而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系统中的个人,他也就不可能进入其他领域。在这一领域中所获得的东西,是人们的交往、认识、想象、创造和情感的可能性的基础”[1],因此,赫勒称这一领域为“基本领域”。

其次,在人类社会结构中,最高的领域是“自为的对象化”领域。基本领域(日常生活)中的价值标准、规范和规则对每一时代的人而言具有“自在性”和给定性。但是,“在日常生活里,我们获取确定的价值标准、规范和观念,我们从事确定的实践和活动,我们获取知识。所有这一切活动的起源不在自在的客观化领域,而在其他一些更高的领域”[1],赫勒这样所讲的更高的领域即是“自为的类本质对象化”或“自为的对象化”领域。“自为的对象化”领域为生活提供意义,能使现存秩序合法化,并能在同样的程度上对现存秩序的合法化提出质疑。

第三,在“自在的对象化”与“自为的对象”领域之间,即“基本领域”和“最高领域”之间还存在一个并非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中间领域,赫勒称之为“自在自为的对象化”领域。这一领域是由前两个领域分化而产生的,“这是社会—经济—政治诸制度的领域。这些制度建立了它们自己的有关交往、活动和程序的一整套规范和规则。它们可能充满着进一步发展的潜能,也可能会被证明是一条绝路。”[1]赫勒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制度化领域总是依赖基本领域和最高领域这二者的。基本领域从来就是人类条件的领域,没有这一领域就没有人类,而没有“中间领域”人类则仍能生存。而为生活提供意义的领域即最高的领域使“制度领域”合法化。

三、从日常生活到非日常生活的链条

赫勒在把整个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基本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五个层次来揭示这三个领域的基本内涵,从而勾勒出从“日常”到“非日常”的一个存在链条。

第一,工作。赫勒在双重意义上使用“工作”一词:一方面,它指谓特定类型的日常活动,另一方面,它指谓直接的类活动。马克思也曾常常用两个词来表明这两方面的区别:他称日常活动为“劳动”,而用“工作”专指类本质范畴。这样,工作的属性就是日常生活的有机部分,而工作过程、工作活动则是类本质的对象化。“工作过程”是创造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的过程,或者可以说,所有直接的社会活动,特定社会的再生产所必需的所有对象化,都可以被视为“工作”。而日常生活是“个人”的再生产。为了再生产作为“个人”的自身,人必须工作。这就是说,工作是个体再生产所必需的,而只要如此,劳动就是日常活动。因此,工作的属性在于,它既是日常活动,同时又是超越日常的直接的类本质活动。

第二,道德。赫勒在考察道德时,并没有把道德视为一个分离的或独立的领域,而是将其看做是内在于所有领域的人际关系,因此,赫勒认为不能把道德视作意识形态。但是,道德包含意识形态要素,意识形态被投射到和勾勒到道德之上:首先是那些提供了关于道德的全面阐述—狭义上的理论体系的融贯的理论;进而是成文的或口头流传的,设计出给定社会的道德指导路线的道德戒律。正是后者在日常生活的组织中起着决定作用。因此,赫勒将道德定义为“‘个人’的态度和决策同价值和规范期望之间的实践关系”[2],而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和规范不是来自“自在的对象化”领域,而是起源于“自为的对象化”领域。

第三,宗教。宗教本质上是理想共同体,是以人类对超越性的依赖为根基的集体形象。对超越性的依赖适合于人的一切活动,人对超越性的依赖构,在所有世界宗教中构成共同的意识形态基础。由此,宗教的集体形象渗透了阶级社会的普通人,充斥于他们所能从事的全部活动之中,从日常活动到任何有意识的普遍活动,即类本质水平的活动。在自觉的类活动中,宗教意识形态和它的动因是作为这一活动的意识形态或动因;在日常活动中,它们至少在一班情况下作为排他主义意识形态或动因。从根本上讲,虽然是经济活动决定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但是,除此之外,正是宗教塑造了为生存需要所支配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因此,可以说,“宗教总是日常生活的组织者,而且常常是它的主要组织者”[2]。

第四,政治与法。政治与法属于制度领域。广义的政治活动是指所有直接通过“为我们意识”而履行,旨在保护或攻击一切大于家庭的社会整体的活动,而狭义的政治活动则是旨在获得或维护政治的活动。只有当政治活动形成于处在社会分工条件下的“个人”的简单再生产之中时,它才是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法律主要限定个人“所容许的”私人活动领域,那么它就时时处处决定人的日常生活,当今世界各国,从惩罚罪犯到管理婚姻和保护儿童,从强制交易到管理交通,凭借法律体制塑造和决定日常生活的方式。

第五,科学、哲学和艺术。在所有的对象化活动中科学、艺术和哲学史“自为的类本质对象化”的最高发展,其中,科学代表着最高的类的知识,艺术代表着类的自我意识,而哲学则代表着达到最高可能性的知识和自为意识的统一。因此,它们也就是最远离日常生活领域。

参考文献:

[1][匈牙利]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是否会受到危害[J].国外社会科学,1990,(2).

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与卫生 第4篇

关键词:礼仪卫生,幼儿教育,家校结合

礼仪卫生是人类文明的标尺, 是一个人美好心灵的展现, 人与社会都离不开礼仪。人与人生活在社会里, 注重礼仪形象, 养成文明习惯, 这是我们人生中必修的一门课程[1] (P20) 。而幼儿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 是新一代的接班人, 应该抓好他们这方面的教育, 要把他们培养成懂礼貌、讲卫生的好孩子。我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 开展了一系列的礼仪卫生教育。比如:我把一些有关礼仪教育的内容设计成幼儿喜欢的、易接受的教学内容, 如故事、儿歌。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 让幼儿树立文明卫生的意识。另外, 我园也组织了晨检活动。在幼儿早上来园的时候, 我们都会督促幼儿去晨检室检查小手是否干净, 穿戴是否整洁, 有没有留指甲等, 这样有助于幼儿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的好习惯。

作为教师, 我觉得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幼儿对于教师有高度的崇拜心理, 他们喜欢模仿教师, 所以教师的言行, 很容易地会影响幼儿[1] (P59) 。如我园, 是全托制的幼儿园, 幼儿的一天生活都要在园内度过, 跟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当他们遇到问题, 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 就会很自然地寻求老师的帮忙。有的幼儿就会在教室里大喊:“老师, 你快来呀, ×××打人了。”有的干脆跑上来, 拼命地拉老师的衣服, 要把老师拉过去, 不管老师在不在忙。面对这样的情况, 我对本班幼儿进行了一次谈话教育。我给他们创设了一个情境:当你需要寻求老师或者同伴的帮助时, 你觉得应该怎么说?怎么做比较好呢?幼儿众说纷纭, 讨论得十分激烈。最后我总结出:我们要有礼貌地向别人寻求帮助, 如果需要老师帮忙, 就可以这样说:“老师, 你来帮帮我好吗?”“老师, 你帮我一下好吗?”等等。如果看到老师正在帮助别的小朋友, 那你可以稍微等一下, 等老师空了, 再去寻求帮助。当向小朋友寻求帮助时, 也要学会说“请”字。所以上次的手工课《制作松树》, 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不免要向其他幼儿借东西, 像剪刀、胶水等。我们就要求幼儿在借东西的时候讲礼貌, 和别人说“谢谢”, 不小心把别人的作品弄坏了说“对不起”。这样一来, 幼儿不但在操作活动中得到了锻炼, 还学习了一些礼仪方面的知识。另外, 在室外活动中, 针对有的幼儿会在跑、跳的时候撞到别人的现象, 我随机教育, 让幼儿向别人说“对不起, 没关系”等礼貌用语。更多的要在语言课上进行教育, 通过故事、谈话、情景表演等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例如:语言课《小熊你早》, 我们通过故事中的内容, 向幼儿讲解礼仪方面的知识。如:“小熊很有礼貌的, 它早上起床的时候, 看到别人都说:早上好!小朋友, 你们也要向小熊学习哦!做一个讲礼貌的好孩子。”结果, 幼儿每天早上都会主动向老师打招呼, 都说:“我也要向小熊一样有礼貌, 做一个好孩子!”以上这些, 都体现了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多么重要。另外, 教师的穿着也十分重要, 不能穿奇怪的衣服, 仪表要端庄, 要做幼儿的榜样。

幼儿的第一任教师是家长[2](P33) , 所以对幼儿进行礼仪卫生方面的教育, 家长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些家长往往会忽视对幼儿生活习惯方面的礼仪教育, 比如进餐时不讲话, 不剩饭菜,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值得强调的是, 父母向孩子教授文明礼貌的常识时, 不要用教训、命令的口吻, 而是要循循善诱、谆谆教导。同时, 父母还要让孩子明白, 人与人之间若出现了矛盾, 不要恶言恶语, 要抱宽容态度;要求孩子行为文明, 如和人见面时主动打招呼、和别人说话时专心、爱护公共环境、遵守交通规则等[3]。现在有很多的家长都追求时尚, 而且攀比心理很严重, 会把自己的孩子打扮得很漂亮, 但是在礼仪教育方面上却很欠缺。他们不教孩子尊敬长辈, 而是一味迁就孩子。我认为, 这样的行为得改一改, 要让幼儿养成关心他人的好习惯。在家里, 可以提醒启发幼儿帮大人做些事情, 有客人来时, 让孩子拿糖果来招呼客人, 让他照顾小弟弟、小妹妹等, 使幼儿慢慢学会不撒娇、不淘气, 体贴父母。

通过对幼儿礼仪卫生的教育, 我发现, 本班幼儿变得更礼貌了。看到有老师来我们班级, 他们会主动地跟老师打招呼, 早上来园时会大声地跟老师说早上好, 放学了会说老师再见。另外, 生活常规也比小班的时候好多了, 如吃饭的时候, 知道了不抢别人碗里的菜, 自己乖乖地把饭吃完;上厕所时, 会慢慢走着去, 而不是快速地跑着去;喝水的时候, 学会拿自己的小杯子排队倒水。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时候, 我发现自己也受益匪浅, 看到幼儿的进步, 心里非常高兴, 今后我还将继续努力, 和孩子一起进步。

参考文献

[1]从理念到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行动指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3:10.

[2]皮连生.学前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附录.

日常生活与公共生活 第5篇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与掌握世界的方式-从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说起

衣俊卿提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区分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日常思维和非日常思维,为文化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深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说明当今世界文化危机具有积极意义,对于我们的文化哲学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但是目前还显得粗疏,如:注重宏观社会研究而缺乏微观的个体分析,对于日常思维和非日常思维的区分显得绝对化,对“制度化领域”的思维性质判断不够准确.实际上,日常生活中的日常思维即马克思所说的“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的方式”,非日常思维即科学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掌握方式,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产生的专门的思维方式.双方通过人生感悟达到“度”的掌握而互相联系、互相转化,是不能截然区分的.

作 者:夏之放 XIA Zhi-fang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刊 名:东方论坛英文刊名:ORIENTAL FORUM年,卷(期):2007“”(5)分类号:B83关键词:日常生活 非日常生活 日常思维 非日常思维 掌握世界的方式

日常生活与公共生活 第6篇

一、抓住各种重大节日的契机,让学生设计各类卡片

如,学校倡导书香满校园活动,我让学生设计和制作了书签、书卡等,并做成展板,供大家学习;“六一”儿童节,我让学生一起设计制作卡片,并在卡片上给最好的朋友写一句祝福的话来庆祝自己的节日;“植树节”我带领学生设计制作各类保护树木的标语,挂在校园的植物上,提醒大家爱护树木,热爱校园,从身边做起。“三八妇女节”和“教师节”,我教学生制作贺卡和各种纸花献给老师和妈妈等。学生在此类的活动中,有效地巩固和实践了纸编技术,并进行了有效的创新设计。

二、班级环境布置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

抓住班级环境布置,以及每月一次出黑板报的机会,以劳技作品为框架、各科知识为内容进行设计创作。这样的布置既美观,有立体效果、层次感强,又有知识内涵。比如,设计以书签为主题的板块。结合劳技课内容,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制作各种形态不一的精美的书签,在书签上写上小诗、好词好句、格言、名人名言、科学小知识和数学智慧题等。整个内部设计好后,再用彩带或皱纹纸做成小花或者其他图形镶嵌在外框上,形成一版书签特刊。在制作和设计过程中,老师在旁边适当教学生剪、折、贴等手工技能。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中队角、学习园地等栏目,把劳技课中纸工、编织、手工等等劳动技能融入设计中去。这样既可以激励优秀的学生,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营造一种爱动手的氛围,创造一个交流、展示劳技活动成果的舞台。

三、学校劳技室开辟创新作品展示

学校成立劳技教室,给学生一个展示作品的平台。把学生各类创新作品进行展示,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往往作品得到展示的学生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快感,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勇于创新,乐于制作。同时也给参观的学生一种学习的机会、创作的灵感。

四、争当“护绿小天使”

通过开展争当“环保护绿小天使”系列活动,让队员在争当小天使的过程中学习劳动种植方面的知识,知道植物对人类的作用及受到热爱劳动的教育。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调查学校植物的种类、名称,并认领一棵树,培养热爱校园的情感。学生定期做到:

1.认识树木,测量树径、高度,收集资料,填写校园树木调查表。

2.分小组认养树木,每周定期浇水,并随时关心,使树木不遭受人为破坏。

3.观察树木生长情况,记好植物观察日记。

学生在争当“护绿小天使”的过程中,使所学的林木、花卉的种植知识有效地得到巩固和应用。

五、成立“花山”实践基地

以一年一度的植树节为主题开展环保教育。带领学生去“花山”实践基地,认识各类植物的生长,并做好树木的认养工作。让学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与种植、浇水、修剪、收获等活动,并带领学生设计和制作各类树屋,给小鸟居住。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既能巩固种植的相关知识,又能获得热爱劳动、环境保护的教育。

总之,在小学劳动课教学中,教师要因地制宜、合理地利用学校进行课外拓展和延伸,既要增加学生劳动与技术教育实践的机会,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又要开阔学生的视野。

休闲旅游模式与市民日常生活审美化 第7篇

一个人有人格魅力, 一座城市也有城格魅力。城格魅力则体现着在这座城市所特有的风貌、风格以及所蕴含的文化个性和文化品位。城市魅力和特色的彰显, 有利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美感享受。苏州文化在全国占有优势, 不仅表现在较多的单个文化品牌, 也表现在文化的全方位发展及其综合实力;苏州的美, 不仅表现在整体上, 也表现在局部细微处。在营造“文化”苏州“总体形象上, 苏州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尤其强调在整体上把握好城市风格、风貌的整体性与特色性。

从空间的角度看, 一个城市的特色是由其特色区域、特色街道乃至特色建筑景观所表现出来的。对于这些特色板块, 在布局上要精心规划, 形成整体风格, 合理配置功能, 同时处理好严格保护和合理开发的关系。城市总体规划可以通过对老城区旅游开发, 改善老城区的风貌, 完成旧城改造。苏州在城区建立了近百个“小游园”, 附近的市民有了一块宝贵的绿色空间, 至多走十分钟, 就能到达。清晨和傍晚, 人们可以在这里休闲散步、养身健体或是跳舞娱乐,

当今社会, 一方面信息化、全球化、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另一方面, 崇尚自然、回归传统、追求古朴和谐之风越趋浓厚, 充满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的环境对现代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苏州平江路历史街区保护工程做到了:河街并行的双棋盘街坊格局、序列有致的街巷河道体系、桥头河埠、水井牌坊的开敞空间、错落有致的街道河道空间和别有天地的庭院园林空间, 完整维护了城市特色。居民的生活环境没有因过度开发而遭到破坏, 相反得到了很大改善。河流重新成为了空间的主角:有人在这里荡舟, 居民在这里洗衣, 孩子在这里玩耍, 一片祥和的景象。置身在充满人情味的历史建筑和空间环境内, 人们可以从都市的喧嚣中摆脱出来, 享受到平和、安静、恬淡和淳朴的情调, 洗去疲惫、放松身心, 在审美的愉悦中得到多重满足。

文化氛围和明媚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分一样, 时刻萦绕在市民的身边。但文化氛围不同于阳光、空气与水分的地方, 是它能浸润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性情、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 以至于他一生一世。在日常生活之中, 人们讲究的是环境, 无论是逛古街区、游博物馆, 还是听评弹与昆曲, 都一样是在找一个趣味风雅的文化品位, 觅一处闲适优雅的文叧环境。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逐年递增, 人们的需求也在发生着逐步的变化, 以良好的生态山水为重要条件的休闲、度假、健身活动开始为人们接受和喜好。苏州工业园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在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高地的同时, 商业发展的高潮也如期而至。让人欣喜的是, 园区没有走“克隆”老城区的道路, 而是利用苏州城东金鸡湖、阳澄湖、独墅湖等众多的天然湖荡, 选择发展休闲商业构筑起新型的商业高地。苏州文化之根基称“山水文化”, 苏州城西的太湖之滨更是一个生态山水与文化融合的首善之区。目前, 苏州太湖生态休闲和旅游工程, 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太湖湿地公园、湖滨风光带的建成, 展现出绮丽的自然风貌。这里是太湖岸线最曲折、山丘峰坞最密集、林木花果生长最茂盛、古村丝绸最著名、空气和水质最好的区域。其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具有较大容量的湖光山色, 并融悠远的吴越文化遗址和江南文化特色花果物产于一体,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间风情三大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首屈一指。山岭、湖荡、水田、沼泽、河流与四季分明的气候, 构成了苏州青山秀水的自然生态系统, 也形成了发展休闲商业的独占鳌头的品质。长期以来, 苏州“山温水软似名姝”, 是人们心驰神往的“人间天堂”, 要做足苏州山水文章, 必将在更大程度上拉动休闲业的蓬勃兴起和快速发展。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是国务院首批批准建立的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 下辖中心景区、金庭和光福两个风景区, 面积约160平方公里, 有便捷的水陆交通。度假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和人文资源, 举目如画。其中太湖湿地公园, 东起太湖景观大道风车入口处, 西至太湖新天地, 全长约2公里。公园主要有“栈桥探幽”、“芦荡迷宫”、“悠然双亭”、“风车堞影”、“八仙过海”、“鸥鹭夕归”、“渔歌唱晚”、“落日听涛”八景组成, 是市民忘却城市喧嚣、亲近山水、体验野趣的绝佳去处。近年建成的苏州阳澄湖生态休闲度假区, 同样是苏州利用湖水资源的一大创获。它辖区面积68平方公里, 其中水域面积近50平方公里。在碧波的环抱中, “美人腿”半岛伸入湖中, 成为休闲旅游的佳境。春暖花开的日子, 黄澄澄的油菜花开遍湖的岸边, 满目金黄, 站在田头四望, 因为没有高楼厂房, 久违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湖中渔船荡漾, 岸边鹅鸭戏水。半岛上还有香草植物园。秋天时节, “美人腿”中部, 种满了橙红的菊花和黄色的向日葵, 在阳光下一片耀眼, 吸引了大批休闲观光的客人, 前来欣赏大自然的生态美。

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使人们对生活有了不同的认识, 休闲旅游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就城市休闲而言, 对后工业社会引发的变化及其对城市休闲的影响存在着争议。社会学指出, 经济、技术与职业变化引发的各种相关变化和城镇服务业的兴起, 影响了城市人口的生活方式与休闲活动。有些情况下, 高密度的住宅区和工业区搬离市区, 老城区会改造为休闲空间, 城市又恢复了活力。20世纪60年代以来, 世界出现了六个明显的趋势, 即:市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出现以家庭为中心的休闲形式, 城市休闲游憩的公共供应需求, 青年文化的出现, 民族休闲游憩文化的确立, 政府加大规定城市休闲区域的力度。同时, 环境保护提到议事日程, 在“绿色城市”概念中得到了体现,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增加休闲机会, 为市民与游客提供了绿色休闲活动。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 中国休闲旅游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 休闲旅游的内容也从以自然观风光旅游为主发展到与风俗风情旅游并重, “走进生活, 回归家园”成为近年世界休闲旅游的热点。苏州水乡城镇那种“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情以及从中透出的浓浓的文化底蕴和温情的人性关怀, 深深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游客。苏州旅游业仅门票收入就有几十亿。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信息、资金和人缘。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条件下,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已不再满足于维持基本生存、吃饱穿暖和有所归属的需要水平, 而是力图追求更高层次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愉悦的享受, 向着发展个性、丰富个性的方向迈进。因此, 休闲模式与市民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是新世纪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摘要:城市是城市居民工作和生活的空间, 也是旅游者消遣和审美的对象, 城市优美环境的营造, 必须考虑城市居民和旅游者的生活需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我们必须在城市的人文关怀和自然审美方面做好文章。以苏州为例, 探讨休闲模式与市民日常生活的审美化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休闲旅游,苏州,日常生活审美化

参考文献

[1][英]霍尔·佩奇.旅游休闲地理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7.

[2]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论[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5.

[3]王柯平.旅游美学导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1.

[4]吴国清.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第8篇

一、日常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

具体来说, 日常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有:1.日常基本活动。这是指走、坐、抓、拿、倒、剪、穿、挤、切、缝等。2.自理活动。这是指自我服务的练习, 目的是培养幼儿独立的生活能力, 主要包括洗手、洗脸、刷牙、吃饭、漱口、穿衣服、穿鞋、自理大小便、洗手绢等。3.生活活动。这是指培养幼儿生活、社会交往和语言交往能力, 主要包括坐姿、站姿、开关门、喝水、用餐的礼仪、打招呼、感谢和道歉、如何参与别人的活动等。4.值日活动。这是指让幼儿做与环境有关的实际生活练习, 培养幼儿适应环境的能力, 主要包括擦桌子、擦椅子、擦墙面、整理活动室内物品、饲养动植物等。

二、我们的教育方法

在教学工作中, 我们借鉴蒙台梭利教育的精华, 注重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准备的环境”, 即“一个符合儿童需要的真实环境;一个供给儿童身心发展所需的活动练习的环境;一个充满爱、营养、快乐与便利的环境”。在实践中, 我们的做法如下。

(一) 建立生活常规,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班幼儿入园后, 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 不放过每一细小的环节, 如教幼儿如何站, 如何走, 如何开关门, 如何搬椅子, 如何坐下, 如何取放教具等。在与人交往方面, 教给幼儿如何与别人打招呼, 如何感谢和道歉, 如何观察和参与别人的活动, 让幼儿知道每件事情应该怎样做, 从而在幼儿各种习惯形成的初期为幼儿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 对于幼儿在家中已经养成的不良习惯, 我们也注意给予及时的纠正和引导。

(二) 丰富生活区教具, 科学指导幼儿活动

所谓生活区, 就是锻炼幼儿自立能力和学做家务的区域, 生活区教具是日常生活中缩小了号码的真实物品, 如练习系扣子所需的小衣服, 练习敲的小锤等。教具严格按照幼儿的动作发展顺序进行准备, 其中每项工作还根据难易程度设置不同的教具。如筷子夹的活动需先准备软球, 然后准备较硬、较圆的物体, 像花生、核桃等。另外, 我们还注意运用不同的材料练习同一种技能, 如拧的活动, 我们准备了瓶盖、把手、钥匙等多种材料, 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练习机会。对于在家庭中不易接触到的生活内容, 我们也增加相应的教具, 如准备食物的菜板、勺、锅、盘等, 这些有效锻炼了幼儿的生活能力。

(三) 重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练习与实践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练习是将在生活区获得的技能运用到实践的过程, 作为教师应当重视和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 并且充当协助者。如为了让幼儿练习自理能力, 教师可定期组织幼儿清理活动室物品, 让幼儿练习擦桌椅、擦墙、洗手绢等。教师还可以建立值日生制度, 要求值日生负责接待小朋友、整理桌椅、擦洗教具、照顾动植物等工作。值日生工作不仅能锻炼幼儿的生活技能, 同时也为幼儿提供了表现自身能力、为集体服务的机会。

三、我们的教育效果

(一) 幼儿小肌肉动作协调灵活, 自理能力较强, 有了初步的责任感

经过在生活区的反复练习, 幼儿小肌肉动作更加协调灵活, 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己穿衣服、吃饭、大小便等。能力强的幼儿还能穿套头衫, 系复杂的扣子, 学会了磨豆浆、切水果、剥皮等简单的生活技能。幼儿自理能力增强, 许多幼儿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允许别人帮助。通过值日生工作, 幼儿懂得了不仅可以为自己做事, 也能为集体服务, 他们更喜欢在集体中展示自己的力量, 有了初步的责任感。

(二) 专注性和持久性增强

由于我们所提供的教具不仅符合幼儿的生理特点, 而且注重了美观大方, 再者日常生活用具, 是日常生活中缩小了号码的真实物品, 幼儿对这项工作很感兴趣, 从反复练习中得到了满足, 能够认真、持久地工作。如在成人看起来非常简单的用手抓黄豆, 从一个碗中抓到另一个碗中, 有一位幼儿持续做了一周。刚开始时, 他总是不够专心, 动作也不太协调, 常常将黄豆撒在地上, 到后来, 他能够自如地抓黄豆了。

(三) 逐步建立了秩序感

一方面, 教具本身具有次序性, 幼儿的一切活动都是按一定的次序进行的, 使幼儿在潜意识里初步形成了“秩序”的概念。另一方面, 在活动中, 学生学会了等待。这是因为取教具时需要等待的时间很长, 且需要按顺序取。如果自己想选的教具被别人先选了, 幼儿也需要等待别人送回柜子中再去取。如果遇到了困难, 想请求教师的帮助, 而此时教师正在帮助其他小朋友, 幼儿也必须进行等待。学会了等待, 幼儿就能够按顺序来排队洗手、喝水、入厕等, 减少了入园初期那种混乱、无秩序的状况。

(四) 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学会了使用正确的礼貌用语, 初步学会了等待, 知道了尊重别人, 知道了在别人工作时不打扰别人, 知道了只有经过别人的允许才能参与别人的活动。幼儿之间逐步学会了互相谦让、互相帮助、友好相处。这样幼儿初步的社会意识开始形成, 社会交往能力较入园前有了明显的提高。

日常生活与公共生活 第9篇

一、“日常生活”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

何谓“日常生活”?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之一、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家赫勒把“日常生活”界定为“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 属于“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3]她还强调日常生活在人类社会历史中的本体论地位, 认为日常生活是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的基础, 是其它非日常社会生活的基础, 同时还是人性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基础, 给人以意义支点和精神支柱。日常生活的“自在”特性使之成了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主导的领域, 在稳定和不变的基础上具有了经济性和实用性的显著特征。整个日常生活结构和图式本身的抑制创造性思维和实践的惰性成为赫勒批判日常生活的主要局限及其造成的异化的着手点。

我国日常生活批判专家衣俊卿教授认为:“日常生活是以个人的家庭、天然共同体等直接环境为基本寓所, 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的总称, 它是一个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基本存在方式, 凭借传统、习惯、经验及血缘和天然情感等文化因素而加以维系的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4]日常生活是凭借实用主义、可能性原则、模仿等各种归类模式, 以及重复性实践与思维的自在运行领域。同时它是由传统习惯经验和血缘天然情感等因素维系的自发性和非理性的自然运行领域。日常生活的基本框架包括赖以维持人基本生存的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 与之相对的非日常活动则是同社会整体和人类存在相关的旨在维持社会再生产和类的再生产的各种活动, 除了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领域外, 还包括科学、艺术、哲学等精神生产和知识领域, 具有自觉性、创造性和流变性特征。

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发展导致的深刻社会变革中, 各种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并存, 人们在道德上面临着种种困惑, 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 处在青春的浮躁期, 社会转型与个人成长交错, 必然出现许多思想道德方面的问题, 大学生道德教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道德不可避免地具有自在自发性, 不经过反思直接从常识或日常生活的各种习俗和规范中产生。受日常生活经济性、实用性的影响, 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还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特征。特别是日常观念活动以非创造性和重复性为本质特征进行思维活动, 限制大学生对更高道德境界的追求。日常生活的道德还受到传统习俗、血缘、人情等天然情感等因素支配, 大学生道德规范被制约在“无所不在的人情化文化模式”[5]中。

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进行的道德教育具有日常生活的一些特性和局限性。首先表现在道德教育方式的“集体无意识性”, 道德的习得并不是源于个人后天经验或自主学习, 而是源于特定群体长期的文化积淀而形成的自发的集体心理状态。[6]日常生活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集体无意识”的支配, 在长期集体生活中形成非系统化的道德教育, 具有自发性和非反思性。其次表现为道德教育内容的习俗规范性。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众多行为习惯、规范及传统文化习俗等都成为其日常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并形成一定的价值规范体系。最后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用性。“实用主义”作为日常生活的基本特征之一, 导致人们往往只考虑事物的经济性、实用性, 而不去思考发生原因或创新发展。同样, 日常生活中道德教育目标指向实际功效, 不假思索地接受各种日常习俗和规范以维持个体生存。

二、日常生活批判的视野

赫勒认为自在的日常生活虽然具有在人类存在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本体论意义, 但是重复性思维和实践的日常生活结构和图式具有的保守性和惰性限制了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侵蚀创造性实践和创造性思维领域。所以赫勒提出了扬弃日常生活的异化而转向日常生活人道化, 其核心是使日常生活的主体同类本质建立起自觉的关系, 使个体再生产变为自为存在进入自由自觉的状态。使日常生活人道化不是一般地抛弃日常生活结构而是通过以主体自身的改变去改造现存的日常生活结构, 使个体再生产与类本质建立起自觉关系, 知道何时可以凭借日常生活结构与图式而活动, 何时应当中止实用主义过于一般化重复性思维、重复性实践而求助于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她指出了一条反异化的道路:首先要努力促成主体非异化的日常生活的产生, 即要求日常生活的主体由自在向自为迈进;其次要让异化的日常生活转变为“幸福生活”、“有意义的生活”。[7]

衣俊卿教授指出,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基础和沉重的传统日常生活结构, 至今在文化层面上阻碍着中国的现代化, 如“在现实生活中盛行着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和官僚主义, 连哲学和艺术这种最需要自觉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也成为按固定模式和框架进行归类与复制的重复性活动, 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理性、法治、主体性经济, 而在我们的市场经济建构时期, 盛行的则是经验、人情和无主体的平面文化模式”[8]。所以, 日常生活的批判重建是中国现代化文化转型的重要任务, 核心是人自身的现代化, 走向现代社会的自由自觉的非日常主体。通过日常生活批判使文化启蒙同现代教育结合, 把现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内化为人的内在素质, 取代传统的经验主义文化模式;逐步从体制上确立起理性化、法制化和民主化的社会运行机制, 改造中国民众的自然主义文化模式;倡导以理性、目的性、竞争、参与为特征的现代生活方式对传统日常生活方式的改造, 确立理性、科学、主体性、创造性和法治性的文化模式。

日常生活批判的视野也提出了大学生道德教育走向自觉的文化生活的要求。大学生道德教育要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展开批判, “积极参与、干预并超越日常生活, 使日常生活朝着可能生活的方向转化”[9]。一要批判日常生活以及日常道德的自在自发性。日常生活中的道德的非反思性及无意识的口耳相传阻碍了自觉的文化精神和道德信仰的传递, 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这就要求大学生道德教育使之认清日常生活中道德的非反思性、自发性, 并且打破其传递的无组织性, 走向自主自觉的道德生活。二要批判日常道德的实用主义, 转变实用化、功利化的思维方式, 纠正像“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之类的日常道德观念, 引导大学生走出自我利益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三要批判日常道德的自然情感特性, 从这种“人情化的文化模式”走向一种新的道德生活方式。

三、建立大学生道德教育主体自觉的文化生活

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视野要求大学生道德教育对日常生活展开批判, 进一步培养大学生从日常自发主体上升为自觉主体, 建立自觉文化生活的道德教育模式。大学生道德教育是以现实生活世界的大学生主体为教育对象, 对教育对象现存状态的真正把握是道德教育针对性开展的关键。大学生道德教育是把道德理想转化为大学生自觉接受与践行需要的过程, 教育本身只是引导、启发, 真正的现实是出于道德教育自身的内在需求。日常生活批判所揭示的是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自我批判和觉悟, 大学生道德教育同样要培养其自觉的自我批判意识。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关注人的日常生活世界, 关怀人的生存和发展, 要求道德教育深入受教育者生活的现实世界层面、对人本身的关注和深层启蒙, 唤起主体的能动性、自觉性, 实现人的本质的真正回归。日常生活批判不仅体现了传统向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还体现了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社会现象的认识、批判及对未来的追求。所以, 大学生道德教育应打破依据预先设定的原则进行教育的方式, 将他们的成长置于日常生活的批判中, 培养其自觉克服理性与情感、工具与道德、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找寻到现实的未来人生之路。而“这种意识生活的领域远远不是由纯粹的思想和明澈的理性所独占之地, 它同时也是人的犹豫难断、失误堕落、异化和道德冲突昭然若揭的居住之所”[10], 所以将日常生活批判引入大学生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传统与现代、科技与人文的结合, 工具理性与道德理性的平衡, 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走向合理化的必由之路。

自觉的文化生活是大学生道德教育自身的根本需要和超越日常生活及日常道德的导向。大学生道德教育走向自觉文化生活要求大学生实现自由自觉的存在, 即不仅要认识到自己的生存, 而且要认识到应该怎样去生存, 追问生活的意义, 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这也正是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意义所在。高校德育要让学生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 使他们认识善、恶, 区别有意义和无意义的生活, 从而走向自由自觉的道德生活。还要引导大学生树立超越日常生活层面的道德理想, 没有理想也就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全球化发展导致的人们生活方式甚至伦理问题全球化, 也必然要求道德教育自觉意识到这种全球性, 引导大学生树立人类意识、世界意识、全球意识, 通过公民教育、全球伦理、环境教育等,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观念和责任意识, 是大学生道德教育主体自觉的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总之,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视野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 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生存状态, 以人为核心, 确定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和培养其主体自觉性, 在走向全球化的社会转型中开拓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新思路。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日常生活批判的结合, 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在社会浮躁中培养求实精神, 在社会多样化中实现自我定位, 在各种文化思潮的交流和撞击中进行理性选择, 在自主创新中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摘要: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为大学生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日常生活批判视野中的大学生日常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局限及其批判反思, 要求大学生道德教育从自在自发的日常生活走向主体自觉的文化生活, 引导大学生树立人类意识和全球意识, 这是大学生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日常生活批判,大学生道德教育,主体自觉,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2][5][8]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人民出版社, 2005:8, 127, 348, 5,

[3]赫勒.日常生活.重庆出版社, 1990:3.

[4]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4:33.

[6]荣格, 李德荣编译.荣格性格哲学.九州出版社, 2003:16.

[7]赫勒.日常生活.重庆出版社, 1990:291.

[9]冯建军.主体道德教育与生活.教育研究, 2002.5.

日常生活与公共生活 第10篇

关键词:物联网,应用,发展趋势

物联网是随着全球信息技术革命以及3G网络技术的推进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并很快受到了相关行业的重视, 对于日常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物联网的应用, 可以说是多个领域共同协作的结果, 可以通过相应的传感技术, 实现物体与互联网的连接, 从而实现对物体进的管理和远程控制等功能。

1 物联网概述

1.1 定义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产业的浪潮, 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暂, 尚没有统一的标准定义。目前比较能获得认同的定义是: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载体, 实现物理对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网络。具体来说, 物联网实际上是由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技术、红外感应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信息技术和传感设备, 将具备独立寻址功能的物品, 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范, 与互联网实现连接, 并通过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 达到智能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目的的网络技术。

1.2 特点

首先, 与传统互联网相比, 物联网虽然更加先进, 应用也更加广泛, 但并不意味着物联网可以全面超越互联网。因为物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建立的, 其技术核心仍是互联网。相比互联网的信息交流, 物联网主要是解决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通信问题, 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延伸和扩展出来的。

其次, 物联网具有自动化和智能控制的特点, 不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 还可以对物体进行智能化控制, 也可以对相应的信息数据进行智能处理。同时, 物联网通过将传感器与智能处理技术结合, 通过各种智能化技术, 对自身的应用领域进行扩展, 以满足更多用户的不同需求。

2 物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物联网的用途是十分广泛的, 可以说遍及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如环境保护、智能检测、交通智能控制等, 其市场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在当前的日常生活中, 物联网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RFID票务

早在2009年, 我国三大通信商的中国移动与上海世博局合作, 共同发布了可以承载世博手机票的RFID-SIM手机卡, 用户可以通过安装这种手机卡的手机, 便捷地购买世博会的门票, 并且通过收集在世博会园区进行购物等消费活动。

2.2 电力系统的智能电表

智能电表除了具备传统电能表的基本计量功能, 还具备用户端控制功能、数据传输功能等, 供电部门可以通过电能表上的传感器, 对用户的电力使用情况进行随时监测, 使电力配置可以具备一定的智能处理功能。例如, 在我国的西电东送工程中, 利用物联网的连接功能, 对输电线路范围内的配电变压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对用户用电情况进行检查, 对供电质量进行监督, 对线损进行管理, 从而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管理效率, 确保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节约无谓的电能损耗, 取得了十分客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3 公共安全

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电子围栏为例。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属于超大型公共场所, 每天的客流量十分巨大, 其安全问题也成为极其重要的问题。其处理方法是, 利用物联网的物物连接和传感功能, 通过埋设在地下的红外传感器, 在机场的围栏外侧, 设置一道传感网络, 对围栏进行监控。一旦有人或者动物靠近, 监控系统就会自动对其进行识别和定位, 分析其是否存在危害性, 并及时向管理人员通报。

2.4 物流配送

物流配送在现代社会的高速度、快节奏的生活中, 被提到了更高的水平。物联网可以通过在商品之中引入传感节点, 对产品生产制造、采购、储存、运输等进行精确了解和掌握。例如, 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网上购物, 可以通过物联网的功能, 随时查询自己购买商品的状态和位置, 及时了解商品的到货时间, 方便对自己的日程进行安排。

2.5 教育行业

物联网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 一般表现在智能化的教学环境, 对实验教学进行丰富, 对教学管理等进行辅助, 对课外教学活动进行拓展等。

2.6 食品行业

以禽类和蛋类为例。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和饮食健康, 现代养鸡场通常会在出产的禽类和蛋类产品上, 添加相应的二维码, 将产品的信息进行压缩。顾客可以通过对二维码的解读, 了解产品的生产和运输信息, 既可以保证饮食安全, 也可以避免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 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动物追踪系统”。在2010年亚运会, 我国正是通过物联网与食品溯源管理系统, 为运动员提供绿色、安全的事物。

3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

物联网虽然应用较为广泛, 但是始终处于初期阶段, 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因此, 相关人员要结合物联网的发展趋势, 对其进行适当的改进。就目前的趋势看, 未来几年, 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点还应该在行业应用上。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行业的市场前景广阔, 并且行业发展较为成熟, 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持, 可以说会成为物联网近几年发展的重点领域;而医疗卫生、个人等领域的智能传感技术较为薄弱, 多数产品尚处于试验阶段, 因此,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 还不会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4 结语

可以肯定的是, 未来物联网的将会遍及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并逐渐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 在发展过程中, 会面临很多困难, 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的努力解决, 促进其在技术和应用上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张艳.新网络环境下物联网应用的发展趋势[J].时代报告 (下半月) , 2012 (12) :385.

[2]李红艳, 桂超.物联网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J].福建电脑, 2010 (9) :1-2, 46.

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的变迁与重建 第11篇

关键词:农村公共文化;变迁;重建

中图分类号:D6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4—0016—03

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在精神领域的反映,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民族的魂,它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乡村文化是在乡村特定场域内,受一定的自然环境、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人们的认知方式、价值观、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并经长期积累传承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总和。在乡村社会生活中,乡村文化起到了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农村生活元素。

一、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

在我国传统社会的广大乡村,以地缘、血缘为纽带,以家族(宗族)为中心聚族而居形成的大大小小的自然村落——村庄是传统中国农民认同和行动的一个基本单位,每个家族(宗族)和村落是一个天然的“自治体”,它通过儒家伦理、族规家规、乡规民约以及村庄舆论等维系村庄秩序。在这种传统的儒家伦理文化情境中,乡土社会衍生传承了大多具有各自乡土特色的民俗文化生活形态,如地方戏曲、民间说唱、腰鼓秧歌、北方的二人转、南方的社戏等。村庄举行典型的宗族祭 、祈雨、庙会也好,寻常人家举办婚丧嫁娶活动也罢,大多要举行仪式,再请上戏班子或说唱艺人热闹一番。一些经典评书和脍炙人口的民间戏曲的内容题材有的是弘扬忠孝节义、除暴安良,有的干脆是取材自本乡本土的真人真事改编而来,形式多样、诙谐风趣,曲目丰富、生活气息浓郁,鲁迅先生在《社戏》中也对民间这一风俗传统做了惟妙惟肖的描述。乡村公共文化生活,不仅对乡村社会的个体意识、群体意识和整个乡土社会起着“塑造人格、实现社会化”、“规范和行为整合”以及“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作用[1]。而且农民“通过传统的经典曲目来表达自己的一种文化诉求、伦理要求及对政治和意识形态的看法”,以“大众狂欢的仪式,并通过一定的民俗形式来表达自己一种最朴素的信念和追求。” [2]由于农民家庭当时没有什么私性文化活动,乡村公共文化活动几乎成为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途径。

建国之初,国家对整个社会进行了严格控制与高度的整合,形成了“全能型体制”。在诸多整合手段中,一个重要的手段是进行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的整合,通过改造人们的思想观念,使新的价值观念得到广泛的传播,通过教育、文化宣传等活动把主流意识形态灌输到乡村社会,使政权获得人们的认同而具有合法性。乡村文化部门成为从事政治宣传和意识形态教化的一个重要组织工具。到了人民公社时期,国家用公共生活和集体生产方式取代了农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彻底改变了农村社会和农民的生存方式,使乡村的社会生活军事化、经济生活行政化、精神生活一统化。人民公社的公共文化活动具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完全忽视农民的多元、多层次的文化需要。

改革开放以后,电视机、影碟机、卫星电视接受设备(包括有线电视)甚至电脑等现代文化信息产品逐步进入了大多数普通农民家庭,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和上网等文化娱乐活动的确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农民个体式的日常文化生活。值得注意的是,在农民个体的私性文化活动较为丰富的同时, 农村的公共文化却严重式微, 特别是一些健康、文明的公共文化形式更是走向衰微。其主要表现:一是政府供给的农村公共文化资源严重匮乏。部分村庄的公共文化阵地被寺庙、教堂所占领; 二是政府组织的公共文化活动不但数量少, 而且极少针对农民的文化需求开展农村文化活动;即使举办了一定的文化活动, 也主要限于节庆等特定场合, 或者是为了满足政府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如招商引资)方面的需要, 而不是为了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社会传统的民间文化形式( 如修家谱、祭祖等) 日渐“ 复兴”, 乃至封建落后的“ 请神拜鬼”等迷信活动有所抬头,宗教活动在农村社会开始蔓延。

二、新时期农村公共文化生活面临的困境

在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冲击下的社会背景下,现代化浪潮使得农村的经济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村庄逐渐走出血缘的联结纽带,大幅度迈向原子化,使得原有的几千年农业文化的血缘日渐断裂;传统的风俗和价值观由于物质和精神的背离而正在遭到质疑;这些都使得当下乡村社会的公共文化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困境之一:社会结构裂变带来农民对乡村文化生活认同感的丧失。自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社会结构逐渐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变迁,由于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和市场经济向农村日益渗透,农民收入和就业出现了多元化,导致了农村社会的陌生化和疏离化,依托于熟人社会的乡土逻辑解体,市场伦理和市场逻辑正在替代传统的乡土伦理和乡土逻辑。现代社会正在改变农村的社会结构的同时,也重塑着农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乡村社会的结构之变使得传统社会的联结方式不断瓦解,以个人权利为基础的社会联结方式日趋嵌入农民的生活之中,农民生活的价值变化使得农民从传统的生活方式中逐渐脱离出来。维系村民关系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认同的村庄共同体意识悄然消解,人情淡了,人心散了。一些传统美德,如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群体观念、大局意识等优秀文化以及乡村淳朴民风都受到严重破坏,自私自利、金钱至上、损人利己、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和落后的思想观念有了市场。

困境之二: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割裂导致对乡村文化的忽略和无视。长期以来,人们把农村视同于落后、愚昧的代名词,乡村文化也因此被看着是低俗、无知的糟粕。强势的城市文化俯视农村文化为“古代文化”和“草根文化”,认为保护农村传统优秀文化是“保护后进文化和迷信”,是“时代的倒退”。近年来,都市消费文化、物质文化宣泄的感官刺激、情感放纵、消费时尚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侵蚀殖民尤甚,造成了现代农村年轻一代对农村社会和乡土理念的误读,他们因而也就不自觉地把农村当成文化的沙漠,忽略了乡村文化的多样性和乡村文化的活力和张力,误以为现代的东西就先进优越,传统的必然落后卑微。这种观念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是非常有害的。其危害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割裂了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连接纽带严重影响了乡村文化价值观的构建和乡村文化生态的和谐。二是形成了认为农村文化建设就是用城市文化和现代文化取代农村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错误观念,从而把在农村“种”文化片面地理解为“送文化”。长期以来, 政府大多注重“送文化下乡”,却很少注重挖掘、开发和保护优秀的农村民间文化, 更不注重先进文化与优秀民间文化的对接、融合, 从而培育出具有深厚土壤、根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形式。而 “送文化下乡”隐含着的逻辑就是认定农村文化贫困、文化落后, 需要从外“ 输入”先进的文化对它进行文化“ 改造”。而其实际效果却是当下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的式微。这种 “ 只‘ 送’不‘ 种’”的农村文化工作思路应该引起我们很好反思。

困境之三: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导致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严重匮乏。在多年来的乡镇机构运行体制中,乡镇文化站也主要围绕乡镇政府所谓的“ 中心”工作( 如收费征税、计划生育、招商引资等) 而运转, 几乎没有精力放在农村文化服务上,以至文化建设在农村基层政府的工作中处于边缘化状态。再加之在近年来的乡镇机构改革中,一些有利可图的事业站所纷纷上收垂直管理,而有责无利的文化、农技、卫生防疫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业站所却面临着推向市场,彻底与财政脱钩,人员分流的窘境。在这样的背景下,乡村文化人才纷纷流失,服务力量日渐薄弱、服务体系出现“断层”。经过这些年的市场“配置”和行政“调节”,致使现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文化建设的各种组织资源和人才资源流失殆尽,文化事业站所为农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作用难以发挥。总之,农村文化工作的“ 边缘化”, 以及一些地方乡镇机构改革中乡镇文化站的“ 虚设化”, 导致了在广大农村出现经济发展了,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农村文化机构面临着经费短缺、人才流失、场地被挪用,社会主流文化、公益性文化传播不畅、主导作用边缘化。与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相比,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却日益衰败,特别是一些健康、文明的公共文化形式更是走向式微。[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严重匮乏, 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三、 新农村公共文化生活的重建

1.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投资力度,夯实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各级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过程,清醒认识到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一项伴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始终的硬任务和具有战略意义的长期工作。从现阶段来讲,巩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一是首先要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它不仅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基础,也是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的农村公共文化综合服务平台和服务网络,建设有效的主流文化接收平台。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对此,2010年中央1号(下转158页)(上接17页)文件明确提出要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和综合利用,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农民健身活动。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网络健全、服务优质、覆盖农村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

2.要加强农村文化制度建设。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机制是建设新农村文化的长效机制。当前,加强农村文化制度建设的着重点应是:第一,要制定科学的乡村文化建设规划。研究出一个适合本地实际需要的、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的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第二,进行制度体制创新。由于农村文化建设是由多部门参与的,因此要建立多部门协商平台和协商机制,确保所有部门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位置,从制度上保证各个部门共建共享农村文化。

建立和完善评价考核监督机制。要把文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关键问题是必须要有监督措施才能有效完成。第一是完善评价机制,在文化建设问题上,必须建立一整套系统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制度。有了评价标准,行动就有了方向,工作就有了目标。第二,完善农村文化建设领导的考核和监督制度。针对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建立农村文化建设领导责任制,同时实行科学的政绩考核制度,在考核中不仅要看任职地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要看任职地社会的进步程度,要看干部在任期内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的完成情况。考核要力避形式主义,考核依据和标准要明确,考核内容要具体、细化;坚持平时检查和年终检查相结合的原则,考核的结果要与奖惩挂钩,确保干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3.要正确把握农村文化中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我们要转变对农村传统文化的看法,不要认为传统和现代只是对立的关系,而要看到传统还是现代化生长的起点。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依然受到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制度和文化所支配,尽管在习惯、信仰、制度和物质生产方式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是,事实表明,他们是可以共存的,并且现代文化必然是建立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决不存在完全抛弃传统文化而发展。传统农村文化不是消极的被替代的过程,传统文化在功能上会对现代化的要求做出调整,以适应现代化的要求而嬗变。对于建设农村文化,必须从农民群体自身的生活环境出发,考虑到他们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抛弃对农村文化的偏见才是实事求是的做法。传统文化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基传统文化产生于本土,富于活力和渗透力,它们反映反映了当地群众的审美情趣。农村文化产业底蕴深厚、丰富多彩,极具挖掘潜力和市场空间。农村文化产业带动起来的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展演等,已成为农村的新兴产业。保护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已成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要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更要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在新农村建设中成为撬动农村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杠杆。

参考文献:

[1]陆相欣.农村社会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300.

[2]牛秋实.王先民.20世纪前期乡村权力的博弈与权威的重建[J].天津大学学报,2006,(3).

[3]吴理财.农村公共文化日渐式微[J].人民论坛,2006,(14).

日常生活与公共生活 第12篇

一、“日常生活指导模式”的理论概览

“日常生活指导模式”主张将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体验和感受, 以当地的语言就有关题目写作成文, 由作者本人朗诵, 由听众讨论评议。

“日常生活指导模式”以用“当地语言”书写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周围的生活世界。在“写真实”的硬性要求下积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事物, 养成认识事物的观察力和洞察力。

“日常生活指导模式”强调写真实的事。其代表人物小砂丘指出:所谓真实, 包括两个方面:第一, 作者内在的真实, 即作者的看法、想法、感情、行动的真实;第二, 外在的真实, 即自然、人、社会、文化中所包含的意义、价值、美、规律性等, 日常生活作文要使内容真实, 就必须使上述两个侧面完美地统一。

“日常生活指导模式”强调为学生提供自由发表意见的机会的重要性, 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性确立。模式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 又通过以作品的内容为中心的讨论, 使学生形成主体性的人格。

模式还提出在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生活领域的基础上, 可由教师进行命题作文, 促使学生考虑生活的意义。“了解生活, 发现题材”是其代表人物山村俊太郎对“日常生活指导模式”的精辟概括。

一直以来, 很多致力于写作教学研究的学者和教师进行了诸多写作教学法的实验, 并总结了一些可行的教学模式。笔者综合几种教学模式, 将“日常生活指导模式”的操作过程大致分为生活记录、教师评改、师生评议、师生命题、提炼写作、教师指导六个阶段。

二、“日常生活指导模式”的实践探索

我国作文教学的传统模式是: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教师批改———范文点评。教师在选材、结构、语言上的传统指导方式并不能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为此, 笔者借鉴日本写作教学中的“日常生活指导模式”相关理论, 结合农村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实际, 进行了实践上的探索。下面, 就从“写作过程”的六个阶段入手, 阐述一下“日常生活指导模式”在写作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 日常生活记录

“日常生活指导模式”特别注重写作内容的真实性, 是生活的真实也是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的真实。那么教师宜于平时布置一周两到三次的札记写作, 用以记录自己日常生活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札记写作的要求不宜严苛。学生用自己的语言, 自由不拘束地创作属于自己的“札记”, 不用选择内容, 不用注重结构, 不用理会用词。限制少的自由式写作让学生从顾虑中解放出来, 表达自己, 写出真我。

2. 教师评改

教师就日常生活札记作出评改, 评改标准应是立体的多元的以鼓励为主的。教师应立足于真实度、对生活观察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记录的态度对学生的记录作出能使习惯养成具有持续性的鼓励作用的评价。

3. 师生评议

以作者或他人朗读的形式展示作品内容, 师生共同对作品的优缺点作讨论和评价, 并就作品所传达出的思想感情与作者本人进行交流和指导。交流和指导中的教师角色特征至关重要, 它关系着学生敢不敢想不想讲真话的问题。

4. 师生命题

好的作文题目, 能引起学生写作的兴趣, 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不好的题目不仅会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甚至会让他们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 从而害怕作文。“日常生活指导模式”在命题环节则作了灵活的处理, 教师在熟悉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领域后, 找准学生生活的“热点”, 与学生共同命制出学生感兴趣有材料可写想写的题目。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者命题, 题意所含, 要学生心有所思, ”教师命制出能让学生“心有所思, 情有所感”的题目, 学生而后才会“有撰文”。

5. 提炼写作

学生从自己日常生活记录中选择材料依据师生的共同命题进行创作。这个阶段事实上是一种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阶段, 这是一个学生对自己记录的材料进行构思、修改、再构思、再修改的过程, 直至完成作文。

6. 教师指导

学生作文完成后, 教师就学生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作出指导和讲解, 如何在提炼主题、安排结构、使用语言等方面进行修改完善。教师在指导时在范文的选择上不应一味选择优秀作文, 优秀作文自然是好的模范, 但是选择中等水平、能反映大部分学生习作问题的文章进行指导和安排修改, 更能给学生修改文章作出指引和示范。

综上所述, “日常生活指导模式”一方面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 解决了“无事可写”的难题;另一方面培植了学生生活的情趣, 练就观察和思考的习惯;第三方面则给学生的日常写作建立了个人意义, 不是为教师的命题而写, 而是为表达自己而写, 在生活记录和写作锻炼中塑造健康高尚的人格;尤为重要的是, 它在具有巨大年龄差距和不同教育背景的师生之间搭建了沟通和了解的平台, 为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能够因材施教提供了可能。它的“以学生为本”的开放式的记录、指导、命题、写作, 促使学生写作内容丰富多彩, 语言表达个性流畅, 写作整体质量有明显提高。实践表明, “日常生活指导模式”是科学的现实可行的写作教学法, 灵活而合理地借鉴, 能够有效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

上一篇:三维参数化下一篇:试验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