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的新理念

2024-05-19

班级管理的新理念(精选12篇)

班级管理的新理念 第1篇

班级博客是教育博客的一种, 它以班级为组织单位, 旨在建设一个主要由班主任、学科教师、学生、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和家长等组成的“虚拟教学共同体”。在班级博客的组织架构中, 成员是多样化的, 它包含了教育的各个方面。而这其中, 班主任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无论班级博客有多少成员参与建设, 班主任始终应该定位为管理者的角色, 这是其在班级博客中的最重要作用。既然是班级博客的管理者, 那么班主任就可以利用班级博客促进班级常规管理、进行有效德育渗透、完善班级文化建设。

一、利用班级博客促进班级常规管理

班级常规管理是班主任每天的例行工作, 千头万绪。如何兼顾好课务与班主任常规管理工作成了许多班主任的头痛事, 而班级博客的出现,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例如, 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博客开设“班级日志”栏目, 然后设立一些子栏目:“一日常规”、“通知公告”、“星光闪闪”“思维火花”等。这些栏目, 既可以将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常规动作告知学生, 又可以通过它们, 记录师生之间的成长历程、点滴感悟、快乐时光, 甚至是矛盾冲突。不仅班主任记载班级日志, 学生也要记载班级日志, 记载的日期就是他们担任值日班长的当天。他们记载的内容主要是“一日小结”, 当然也可以对班级常规管理提出批评与建议。班主任只有在课上和课间才会和学生接触, 而学生之间在校时是一直在一起的, 很多时候, 他们能够发现班主任不太留意的地方, 能够用和大人不一样的视角来看待班级常规管理中的具体问题, 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此外, 班主任还可以利用班级博客为学生建立个人档案, 记录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及发展过程, 以利于班主任用发展的眼光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更有效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班级常规管理的举措。

二、利用班级博客进行有效德育渗透

网络是把双刃剑, 一方面对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 它的开放性也给学生的成长带来隐患。此外, 现实中教师和学生的年龄差异与代沟是一个事实, 学生不易在教师面前流露自己的真实感情, 这在客观上阻碍了师生间的交流, 也间接导致了教育的不成功。而班级博客的出现, 却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创设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 师生之间不易形成隔阂, 双方的话语也容易被对方接受。班主任完全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例如, 班主任可以借助班级博客上的学生日志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可以借助师生在班级博客上的互动与讨论,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 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也可以借助班级博客对一些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三、利用班级博客完善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 “在构建班级文化的系统工程中, 班主任的引领作用是最为关键的”。舆论导向作为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班主任必须要掌控好, 而班级博客正成为新时期班主任引导正确舆论导向的利器。曾经在所带的某个班级中, 有一段时间很多学生玩网游玩得非常厉害, 不仅普通同学玩, 一些班干部和团员也玩得很投入, 还常常在教室里交流, 严重影响了学习。虽经多次劝说, 却没有什么效果。而且, 一些网游中的暴力、不健康等因素让班中的一些不良舆论有所抬头。既然劝说无效, 我就只能另想他法。考虑到网游让他们如此投入, 我就想到了班级博客。于是, 我转载了一篇文章《游戏, 我该怎么来爱你》, 并在文后就该不该玩网游设置了相关讨论并进行投票。一石激起千层浪, 不仅是学生, 连家长都参与到了讨论和投票之中。尤其是讨论区的讨论, 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最后大部分人都能有理性的认识。班级中疯玩网游的现象遏制住了, 不良风气的苗头也被刹住了, 班级舆论又回归到了良性。可见, 班主任完全能够利用好班级博客, 引导班级舆论的正确走向, 使学生能够在一个健康的舆论环境中成长。当然, 舆论导向只是班级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 但班主任能够借助班级博客引导班级有正确的舆论导向, 进而不断完善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管理理念 第2篇

我的班级管理理念是:

用爱心赢得学生、用竞争带动管理、让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一、用爱心赢得学生

“爱就是教育”,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达到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任小艾老师也在本书中提出,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关怀,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总结多年做班主任工作的体会,我认为:教师的爱应撒在学生集体中,教师的爱应插在学生的心坎上,包括对优等生的培育,对一般生的促进,对特殊生给予的特殊的关怀,对后进生给予的偏爱。

二、用竞争带动管理,让班级干部发挥效力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体,光*班主任一个人是不行的。如果做到“事必躬亲”,最后只能疲于奔命,可能收效甚微。如果班主任有一批得力的左臂右膀——班干部,班主任就不会为繁琐的班级工作忙得焦头烂额,班级工作也因为有了一批得力干将的群策群力而做得更圆满。这就需要班主任知晓班级管理的艺术,培养出能干的班级“小管家”,让他们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做管理的主人。

三、让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

班级应该是学生的班级,班级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为学生提供服务的重要场所。“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班集体是学生成长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课堂。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说教,而是形成使人向上、向善的积极氛围。风气是无形的力量,它能引导人、陶冶人、教化人,塑造美好的人格。

班级博客———班级管理的新模式 第3篇

班级博客是教育博客的一种,它以班级为组织单位,旨在建设一个主要由班主任、学科教师、学生、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和家长等组成的“虚拟教学共同体”。在班级博客的组织架构中,成员是多样化的,它包含了教育的各个方面。而这其中,班主任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无论班级博客有多少成员参与建设,班主任始终应该定位为管理者的角色,这是其在班级博客中的最重要作用。既然是班级博客的管理者,那么班主任就可以利用班级博客促进班级常规管理、进行有效德育渗透、完善班级文化建设。

一、利用班级博客促进班级常规管理

班级常规管理是班主任每天的例行工作,千头万绪。如何兼顾好课务与班主任常规管理工作成了许多班主任的头痛事,而班级博客的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例如,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博客开设“班级日志”栏目,然后设立一些子栏目:“一日常规”、“通知公告”、“星光闪闪”“思维火花”等。这些栏目,既可以将班级管理中的一些常规动作告知学生,又可以通过它们,记录师生之间的成长历程、点滴感悟、快乐时光,甚至是矛盾冲突。不仅班主任记载班级日志,学生也要记载班级日志,记载的日期就是他们担任值日班长的当天。他们记载的内容主要是“一日小结”,当然也可以对班级常规管理提出批评与建议。班主任只有在课上和课间才会和学生接触,而学生之间在校时是一直在一起的,很多时候,他们能够发现班主任不太留意的地方,能够用和大人不一样的视角来看待班级常规管理中的具体问题,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此外,班主任还可以利用班级博客为学生建立个人档案,记录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及发展过程,以利于班主任用发展的眼光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更有效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班级常规管理的举措。

二、利用班级博客进行有效德育渗透

网络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对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它的开放性也给学生的成长带来隐患。此外,现实中教师和学生的年龄差异与代沟是一个事实,学生不易在教师面前流露自己的真实感情,这在客观上阻碍了师生间的交流,也间接导致了教育的不成功。而班级博客的出现,却为师生之间的交流创设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师生之间不易形成隔阂,双方的话语也容易被对方接受。班主任完全可以利用这个平台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例如,班主任可以借助班级博客上的学生日志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可以借助师生在班级博客上的互动与讨论,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可以借助班级博客对一些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三、利用班级博客完善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在构建班级文化的系统工程中,班主任的引领作用是最为关键的”。舆论导向作为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必须要掌控好,而班级博客正成为新时期班主任引导正确舆论导向的利器。曾经在所带的某个班级中,有一段时间很多学生玩网游玩得非常厉害,不仅普通同学玩,一些班干部和团员也玩得很投入,还常常在教室里交流,严重影响了学习。虽经多次劝说,却没有什么效果。而且,一些网游中的暴力、不健康等因素让班中的一些不良舆论有所抬头。既然劝说无效,我就只能另想他法。考虑到网游让他们如此投入,我就想到了班级博客。于是,我转载了一篇文章《游戏,我该怎么来爱你》,并在文后就该不该玩网游设置了相关讨论并进行投票。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是学生,连家长都参与到了讨论和投票之中。尤其是讨论区的讨论,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最后大部分人都能有理性的认识。班级中疯玩网游的现象遏制住了,不良风气的苗头也被刹住了,班级舆论又回归到了良性。可见,班主任完全能够利用好班级博客,引导班级舆论的正确走向,使学生能够在一个健康的舆论环境中成长。当然,舆论导向只是班级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但班主任能够借助班级博客引导班级有正确的舆论导向,进而不断完善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管理的新“武器” 第4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德育工作,班级管理,师生关系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接受和使用, 很多老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堂辅助教学,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实, 现代信息技术也完全可以被应用于班级管理工作中, 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新法宝, 班级管理的新“武器”。

一、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以往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等方面教育的时候, 手段相对单一, 无非是班会课上讲, 学生们听, 或者讨论, 典型发言等, 可利用的工具仅局限于书籍、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学生们感受到的是空洞的理论, 抽象的思维, 而不是形象具体化的东西。这对当代深受大众文化影响的年轻学生而言, 很难对他们产生心灵上的冲击和震撼, 从而达到受教育的作用。如果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以后, 则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1. 主题班会。

根据不同的主题, 班主任可以自己也可以让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搜集相关资料, 然后将资料整合成由文字、声音、画面等多媒体资料, 从而给学生上一堂生动的班会课。比如, 清明节来临之际, 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将清明节的由来、习俗, 以及相关清明的诗歌文章用生动形象的媒体技术展现在学生面前, 从而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个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再如, 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 我们可以用媒体技术将母亲生育儿女时所受艰辛的视频、孟郊的《游子吟》, 歌曲《感恩的心》, 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的片段等资料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通过有效的媒体形式展现给学生。这样, 会对学生产生视觉、听觉上的冲击, 从而让他们心灵有所震撼, 起到教育的效果。

2. 时事教育。

现在的学生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了。在遇到国内外重大事件时, 班主任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及时了解, 以增强教育的时效性, 这一点对于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尤为重要。汶川大地震时, 让学生了解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进展, 感受中华民族“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伟大精神;每年9月1日开学第一天, 组织学生看教育部主办的大型教育专题晚会《开学第一课》;平时每周组织学生观看央视的《新闻周刊》, 让学生了解国内外大事。这些可以对学生的思想起到积极作用的教育活动, 都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

二、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帮手

1. 在进行班级常规管理时, 班主任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每个学生建一份个人电子档案。

这份档案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 包括学生的照片、兴趣爱好和特长、家庭情况、家长联系方式等, 从而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二是学生在校的操行量化考核, 涉及到学生的在校表现, 以及奖惩措施。量化考核可以用分值来计算, 一个学期下来, 学生的操行表现则一目了然。三是学生的文化课成绩, 利用计算机技术, 对学生不同学期的每门功课的成绩、名次及起伏进行分析、比较, 促进学生的学业水平提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不仅解决了班主任老师以往的繁琐的书面工作量, 而且直观、有效。

2. 班级管理中, 还有许多可以利用到现代信息技术的地方。

一个有心的班主任, 他会利用DV或者相机记录下学生入校、军训、运动会、文艺演出、郊游等学生活动时的场景, 留作班级资料。这些资料可以适时的在班内播放, 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回看学生在军训时的视频资料, 以激励他们吃苦奋斗的学习精神;回看运动会时的资料, 让他们知道集体活动中团结协作的重要性。班主任老师还可以在学生毕业的时候, 将这些资料制作成电子版的成长纪念册送给他们, 让学生对他们的学生时代留下美好的记忆。

3. 家校联系的平台。

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学校, 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而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 以往所依靠的家长会或班主任进行家庭走访的形式在现在效果甚微。原因是班主任不仅有教学任务, 还有班级管理工作, 有的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还要负责跑早操、查寝。班主任的时间绝大部分被用在了校园里, 很难与家长就学生情况进行更多的交流。在这种情形下, 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家校联系, 从而与家长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最简单的方式是班主任利用电话随时与家长联系沟通。更有效的方式是可以利用中国移动的“校讯通”或中国联通的“家校E通”这样的现代信息平台。通过这样的途径, 班主任可以将每天的学生家庭作业、学生学习情况、考试成绩及学生在校表现告知给家长, 以便家长对学生进行学习上的督促, 还可以将学校的放假安排、收费情况等对家长进行通报。而家长也可以利用这一平台, 把家长对学校的意见, 学生的在家情况反馈给班主任老师, 使得学校和家庭之间对孩子的教育不留死角, 让家、校双方更全面的了解学生, 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重要纽带

现在的学生思想成熟早, 非常有自己的个性, 对于班级事务或者班里发生的事情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但是, 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 他们又不愿意在班里公开地或者直接给班主任表达。这个时候, 如果班主任还是像以往那样和学生面对面的接触, 基于自己的身份, 学生们是很难打开心扉的, 这样交流的效果可想而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知道, 现在的学生对网络非常熟悉, 所以班主任不妨利用E-mail、MSN、QQ等通讯联系方式和学生们保持联系, 让他们通过这种途径将一些不好当面讲的话说出来。这样以来, 班主任可以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班级动态, 获取他们对班级建设和班级管理的建议或意见, 以及对课任教师的意见。有的班主任还和学生一起组建了班级的QQ群、班级博客。在这样的空间里, 班主任和学生可以就班级一些具体事务进行讨论, 从而搭建起了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交流、多层沟通的网络平台。总之, 这样的沟通, 不仅可以使问题以最快的时间得到有效解决, 也可以进一步加深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加深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

班级管理理念 第5篇

班集体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班主任不是班集管理的主体,只是班集管理的主导者和引领者,这就要求班主任需要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完善,从中找到可行的管理之法,因为我要的不是一群只会服从的“庸才”,而是一批具有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并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真正人才。

于是,我提出了如下管理理念:自主管理 共同进步 锐意进取

为了体现和实现上述管理理念,我将采取如下措施:

一、培养班干 自主管理

火车跑得快,要靠车头带,因此,我非常重视对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得力的班干部是班主任的有力助手,他们坚持以身作则,公平,公正,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目标去管理班集体,在班级活动中起着带头模范的作用,使得我对班干部放心,对全班同学放心。平时的班集体秩序的维护,学习墙报的出版等等,自己只是给予适当的指导,都是班干部在一手操办,但都收到令我,令学校领导满意的效果。也许有些人会问:你的班级管理团队怎么选拔和培养的呢?我的做法是创新班干的选拔方法和培养方式。

由于学生们刚刚踏入初中,我对他们的工作能力状况不甚了解,因此我采取自荐和推荐的方式产生了一批试用的班干部;然后对他们进行干部培训:做一名班干部应该具备的素质----平等,以身作则,强烈的团队精神;在观察了三个星期之后我才确定班干部的具体成员名单和干部的具体分工。这样干部便能进入自己的角色、各司其职、积极负责,班级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当然学生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些小插曲,有一天我刚去检查我班公地的打扫情况,发现垃圾满地都是,经过自己耐心地调查,发现是因为劳动委员在通知负责公地的同学的时候工作态度不够好所致。我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首先承认班干部的过失是由于自己没安排周全所致,也就是自己的过失,也对同学们能够监督班干部表示赞赏,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地支持、配合和监督班干部的工作,但当和班干部出现小矛盾时,希望不要跟班干部当面顶撞,应当及时的反映给班主任,讲到这里时,劳动委员也主动地站起来承认了自己的不足,就这样地维护了班干部威信,当然最后的结果是让人满意的。

每星期我都参加班委的例会,一般情况下是由班长主持,自己旁听,会议主要是围绕一星期以来班级的动向和建设情况,班干部检讨和自我检讨等等来进行。对他们可行的意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对他们有偏误的看法给予合理的纠正,对不完善的地方给予适当的补充。就这样的,促使班干部慢慢地健康成长,在班干部的带领下,班集体也健康地成长着。就这样打造了一批让学生满意,老师放心、信任的班级管理团队。

二、民主和谐 共同进步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和实现班集体民主和谐的协调者,因此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就要注意对学生应有言传身教的影响,同 1

时要求班主任对班集体的决策具有集体性、全面性、实效性、公平和民主性。比如班公约的制定和实施:我先搜集全班各成员的实施方案,然后自己做一个适当的综合,修改或补充,接着拿到班会课的时候逐项逐项的让同学们举手表决,有一半以上同学同意的方案当即生效,当然有些方案是针对陋习严重涉及人数超过一半的,因此在表决的时候可能出现短路的现象,而这种公约往往是最该实施的,这个时候班主任不能因此而成为班级的主宰,让学生无条件的服从。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让学生认识到身带这样的坏习惯的不良后果,当然身处青春期的学生自尊心特别强,我抓住了这一特点,换一种方式表决:反对这一方案的同学和中立的同学请举手,当然最终获取的效果是良好的,也是明显的。就这样的,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参与下,班公约在体现上述“四性”下得到了通过并开始实施。两个月来,在班公约的制约下,整体的自控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班集体的荣誉感得到了明显的加强,也给同学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座位的调整是最能反映学生心声的,因此我在坚持成绩好坏搭配、课堂表现好坏搭配,都能清楚地看到老师板书和清晰地听到老师讲解的前提下,安排学生就坐,并在一个月后每组同学将整组调到下一组就坐。这无形中给学生一种老师重视在座的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在老师的心目中的分量都是一样的重。

当然每个同学都有犯错的时候,在我的心目中不能以成绩好坏,或者是不是班干部来衡量学生,处理学生的方式也应当人性化,公平化。让同学们认识到“犯了错不要紧,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承认并改正错误,并做到今后不犯相同的错误”才是最重要的。开学之初我因心急仅凭直觉地批评了一个爱捣蛋的学生,之后,我发现该学生总是心事沉沉,总有什么话要说似的,后来,我通过调查发现自己无辜了那个学生,在上课之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肯定了该同学开学以来的进步,并承认了自己的过失,没想到自己的坦诚收到了很不错的效果:学生认识到了班级里面任何一个人(包括班主任)都没有特权,都是平等的。开学以来,我差不多每个星期都能收到来自各种类型学生自主上交承认错误并决心改正错误的保证书。就这样的,班集体的各项工作得到了顺利的开展,班集体的学习氛围得到了学校领导和科任老师的一致好评。

三、同心同德 锐意进取

班级管理理念 第6篇

关键词:班级管理; 师生关系; 和谐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130-001

没有鲜花的姹紫嫣红,没有露珠的璀璨晶莹,没有清泉的悦耳叮咚;有的只是苦乐参半的平淡,有的只是披星戴月的从容,有的只是呕心沥血的经营,这便是班主任的工作。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班主任,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作为班主任,不但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而且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与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工作才会取得一定成效。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组织管理学生的艺术。

我一直在一线从事教学兼班主任工作。经过一番探索,打造出了建立和善师生关系的一把“金钥匙”。我认为这把钥匙应该由四个部件构成:即自身素质+为师观念+处事方法+耐力恒心。

一、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自身素质

学生对老师持有敬慕心理,老师就是他们的引路人。开始学生有着很强的上进心,他们愿意学,并且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多种方式向老师表达这样一个信息:老师,希望您能承认我,肯定我,给我鼓励。这个时候师生之间最容易沟通。时间久了,学生与老师熟悉起来,他们获取的知识逐渐增多,追求的目标也不断地提高。为师者如果不能始终让学生折服,学生心里就会产生“不过如此”的想法。老师要使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永不贬值,我认为起码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1.要有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工作、教学能力

“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准备一桶水”。这“一桶水”所折射的道理显而易见。

2.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学生最初的崇拜是盲目的,只有当老师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人格魅力使学生深深折服时,他们才会找到人生起步的座标点。自尊而不自负、自爱而不自封、自强而不蛮干、自信而不盲动,举止得体、儒雅可亲、刚正不阿、一身正气,才是教师人格魅力之所在。

3.要坚持学习,不断吸取新知识充实自己,要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让自己的思想落伍

教育者必须具备过硬的自身素质,这一方面是由教育本身的特殊需要所决定的。另一方面,教师的良好风范能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有了这个吸引力,学生才乐意从情感上接纳老师。

二、教师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榜样

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迪福说过:“如果我自己的表不准,它只能欺骗我一个,但城里的大钟走的不准,受骗的就是整个教区的居民。”班主任的言行有如城里高耸的大钟直接影响一大批人,所以作为班主任老师,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表里如一。

“身教重于言教”。学生是否信服你,关键是看你能不能说到做到,言行一致。教育者应力求用高尚的品德感染人,顽强的毅力启迪人,崇高的精神鼓舞人。事实证明,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教师首先就应该早到;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教师就应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使课堂活而不乱,能真正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我班无论是外出活动,还是开展校内活动,都能看到同学们在老师的榜样作用下,将自己最出色的一面展示在大家眼前。

三、在严格要求中给学生最大的尊重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更是心灵的耕耘,所以必须讲究管理的艺术。在实践工作中,我感受最深的便是马卡连珂的那句名言:“严格的要求和最大的尊重。”的确,只有既严格要求学生,又给予他们最大的尊重,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俗话说:“严是爱,宠是害,不教不导要变坏。”本班虽没有太多过于调皮的学生,可恶习难改,“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且屡教不改的也不乏其人。刚开始,在教育转化他们的时候,我也曾有过失败的教训。过去,我对此类问题学生处理时常板着一副面孔,严加管教,结果学生表面上对我产生敬畏感和服从感,其实,并不是心悦诚服地接受我的教育和管理。后来,我改变了策略,对他们给予了大量的爱心,既严格要求,也给予尊重,一次谈心不够,就谈两次,两次不够,就谈十次,一个人的力量不够,就利用班委会教育,直至改正并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从而让整个集体为其呐喊与喝彩……

四、班主任工作需有耐心和恒心

班主任工作一定要有耐心。班主任的工作不仅是管理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生活作风和道德情操。俗话说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品行,确实很难,绝不是简单的说教就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班主任工作必须要有恒心。班主任工作需要长时间才能显现效果,因此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时松时紧,要长抓不懈。班主任工作一定要有恒心,一刻也不能放松。学生毕竟都是孩子,自我管理和控制的能力都比较差,只有靠班主任不间断的提醒,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养成好的班风、学风和个人作风。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的,任务是繁重的。但是,只要我们时刻牢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育人宗旨,加强理论修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形成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班主任工作一定会常做常新,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浅谈工程管理的新理念 第7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可持续发展,基本做法,进度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工程管理的新理念, 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的工程管理所强调的管理对象不应仅是工程项目本身, 而是将工程项目与其所在区域利益、行业利益、民众利益看成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系统。

1 与传统工程管理的区别

如表现在建筑施工项目设计方面:建筑生态设计需要有效的技术手段来支持并帮助实现生态设计的目标, 而工业文明的技术方式虽然给人类带来了物质上的丰富, 但对自然和人类本身的危害是相当大的。其根源在于机械思维方式和统治自然的价值观。建筑生态设计所寻求的技术支持应是能保护生态环境, 维护生态平衡, 理智地使用自然资源, 对自然采取和平的、非暴力的手段。但是现实建筑业施工项目设计中, 考虑经济实用多、生态环保少。

在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中, 项目本阶段的利益是最重要的, 对项目实施所产生的污染物的管理和控制成本被外部化了。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的工程管理则注重生命周期的最大化, 更多的考虑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并在具体实施中把握三点原则:1)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注意减少由于建筑工地施工所引起的污染, 注意降低对周边区域生态的干扰。2) 提供资源的利用率。尽量使用可循环利用的材料, 对已存在的建设设施能够进行重复利用。3) 综合社会各方面的利益, 既重视既得利益又重视提高社会效益。企业对员工普遍的给予充分尊重, 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与社区、居民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关系, 通过有效的方式增进彼此间的交流。

2 基本做法

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建筑业工程管理的基本做法应是对传统工程管理基本做法的扬弃, 即保持其合理性, 摒弃其不合理性, 着眼于实现持久性、连续性发展与利益的考虑。

以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工程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这里的以人为本强调三种层次人的因素, 这三种层次是:决策层、管理层、具体实施层。这三个层面也即体现了全员参与、全员管理的意义。以人为本就是要提高从建筑业领导到员工整体的思想认识, 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植根于头脑, 坚持用这种理念对待所承担的建设业工程项目管理的领导、设计、施工等诸方面的具体责任。尤其是决策层面的思想认识至关重要, 决不能在生态能源日见紧缺的今天仍然麻木不仁, 继续按传统的做法谋划和组织建筑业的生产与管理, 因自己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识导致建筑业资源的浪费, 我国生态资源的破坏。

3 施工进度管理

工程管理中的施工进度管理, 是工程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有着特殊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本文拟从现场施工管理的角度, 阐述施工进度管理在工程管理中的作用, 以及如何做好施工进度管理的一些具体做法。

进度控制的目标与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的目标是对立统一的, 进度快就要增加投资, 但工期提前也会提高投资效益;进度快可能影响质量、安全, 而质量、安全控制严格就可能影响进度;但如果质量控制严格而避免了返工, 又会加快进度。进度、质量、投资与安全四个目标是一个系统, 工程管理就是要解决好这四者的矛盾, 既要进度快, 又要投资省、质量好、安全系数大。

工程进度的影响因素, 一般认为有人为因素、技术因素、材料和设备因素、机具因素、地基因素、资金因素、气候因素、环境因素等。每一个项目经理都需具备一定的工程管理经验, 从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技术文件到地基处理、市场变化的预测, 以至于各个方面的沟通协调等, 都应该具备。

4 有效控制工程进度

4.1 建立沟通渠道

1) 各单位负责人工作时间必须在岗, 如临时外出须通知其他相关成员, 做出相应安排, 并保证24 h随时取得联系。2) 各单位相互通告进度管理体系架构, 建立本工程进度管理体系成员的联系总表。3) 各相关单位之间, 需建立纵向、横向联系。各级工程管理负责人之间, 应及时进行指导反馈、预警、建议等工作交流。

4.2 建立良好的计划进度管理体系流程

1) 各二级施工单位根据总工期节点, 设立自己分管的工期节点及网络计划, 但原则上要满足现场施工的实际需要且符合各项已签订的施工合同的约定。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必须指出明确的开工、完工时间, 并能反映各分部、分项工程相互间的逻辑制约关系, 以及各分部、分项工程中的关键路线。2) 施工单位的项目部再根据各二级单位所报工期节点, 按与业主签订的总合同调整汇总网络, 并上报业主。3) 业主收到此网络计划后, 组织各专业负责人、总包单位、分包单位共同研究确定最终网络计划, 此网络计划一经确认, 即成为该工程的指导性纲领章要, 并张榜上墙。4) 此网络计划, 作为合同的附件, 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对工期的奖惩措施。5) 每天各二级、总包单位、业主都必须核验此网络计划, 任何一方违反工期规定, 都必须按合同约定进行奖惩。6) 此网络计划确定后, 如由于特殊情况造成实际工期与计划工期不一致时, 需经业主认可, 并在以后的工程中抓紧抢回已延误的工期。7) 业主在必要时将发阶段性工期计划或分部工程计划, 相关施工单位务必严格遵照执行。8) 网络计划的贯彻力度, 主要取决于专业公司自身的管理水平, 各二级单位应对其计划的执行情况引起高度重视, 加强落实、检查力度, 出现异常进度动向时, 必须拿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务必保证阶段工期或分部分项工期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班级管理的新理念 第8篇

1 高校班集体是高校管理体系的基本组织

高校是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和专门人才的主阵地,而大学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及开展各种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思想交流所依赖的集体。我国的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包括:学校、院系、年级、班级。班级是这个管理体系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决定性的管理环节。由此看来,班级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中最基本的工作。班级工作可以起到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矛盾,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良好舆论和思想交流,陶冶情操等作用。没有班集体这一环,整个管理体系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个具有良好班风、积极上进的班集体,能给班上每位成员打造一个良好的成才环境,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以及奋发向上的斗志。相反,如果班集体凝聚力不强,缺乏正气,不良风气和习惯在班集体中滋生,就会形成消极、偏激的性格,甚至造成人格的扭曲。良好班风的建设离不开每位学生的共同努力,同样学生健全人格和积极的上进心的形成离不开健康良好的班级环境,学生是班级管理和学校管理的对象和目标的实现者。

2 高校班集体管理模式认识及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不足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途径多样、便捷,很多学校、院系以及班级信息不再通过班会的形式传达,很多高校以社团、宿舍管理的模式替代了班级管理模式,使得班级的概念没有以前那么清晰。这样就使一些政工干部对新历史时期班集体的管理模式的认识产生一定的偏差。大致分为3种类型:①认为班级管理的传统模式需要被其他形式所取代。②施行学生班集体“自治”,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③以活动建设来促进学生班集体的自我建设,无需再“精耕细作”。

随着高校教育学分制的改革和后勤社会化发展,目前各高校班级管理普遍存在班主任精力不够、经验不足等实际问题。目前,各高校师生比例差距仍然很大,任课老师教学任务繁重,科研压力大,精力有限;班主任主要由一些年轻的老师兼任,管理经验普遍存在不足;班级事务比较繁琐,少部分老师责任心不强;辅导员所带班级数和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其精力主要放在了年级以上团、学组织的管理和其他事务性工作上,严重地分散了工作者对班级工作的注意力;兼职班主任的某些教师或高年级学生,因为经验、精力或责任心的问题,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所要求的能力和水平不足;学生管理的最基层组织——班委会及团支委,其工作也常常被忽视,造成工作传达不力,学生积极性受挫,甚至班级内部关系复杂紧张,动摇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

3 高校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理念

为实现班级管理目标和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就业观,班主任必须树立科学的班级管理理念。具体做法如下。

3.1 班级管理立于“以人为本”

在班级管理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情感诉求,从而创造一种良好、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班主任面对的是学生,学生的内心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班主任不能因为学生是成绩优秀生,就对他犯的小错放之任之,长此以往可能会让他铸成大错;也不能因为学生成绩不好而求全责备,甚至遗弃不理,这样会严重损害学生的自尊,造成长期的心理阴影和伤害。班主任要以人为本,学会关爱、理解、宽容,让宽容结出硕果,这需要班主任具有一种独特的教育智慧。当遇到学生违纪时,班主任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尊严。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就是强调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让每位学生充分得到全面发展。班级管理立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求班主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动性、自主性以及和谐全面性。班主任要相信每位学生都可塑造成才,要包容、接纳和认可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班级管理中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使学生个性能力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使学生拥有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

3.2 班级管理要与时俱进,注重创新

时代的快速发展,知识的日新月异,要求班主任时刻注意班级管理理念的与时俱进,以满足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班主任应不断学习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提升个人业务素质,使创新成为可能,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具科学性。对班级进行创新性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定不移地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是经实践证明了的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先进思想,在指导班级管理工作中同样发挥重要作用。只有让学生学习先进思想,深入社会,了解自己的重要历史使命,才能真正明白如何在新时代要求自我、改造自我、成就自我。二是把握好班级管理的规律和原则方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管理手段需要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优化调整。只有不断地探索班级管理的规律,树立与时俱进的管理思想,运用可行的管理手段才能获得最优效果。三是加强调研,适时改进班级管理的形式和方法。在信息化社会快速发展和多元化价值观并存的今天,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班主任可通过校园网、校友录或班级主页等现代化形式召开班团会,与时俱进,使会议形式由信息的传输型转变为研究型和探索型。

3.3 班级管理应注重民主与法制兼顾

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管理中的管理者,而且还是被管理者,也是班级大集体中的一员,因此必须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化解矛盾和冲突。班主任管理学生时需要进行换位思考,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造施展才能的有利时机和广阔空间,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使学生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忠实拥护,使班主任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和发扬“民主”作风的同时,还需注意法制教育。民主与法制是一对法律范畴,法制是民主的保证,忽视法制观念,学生民主权利受侵害,班级民主管理就成“空中楼阁”。由于一些班主任法律管理意识淡薄,在班级管理中时不时出现教师违法事件:对学生进行罚站、罚款、停课;对学生进行辱骂、殴打;私自搜查学生衣、包;没收学生财物等。从近年来日益突出的学生伤害事故诉讼案件可以看出,一些班主任法制观念淡薄或缺失,他们忽视或未充分认识到法律赋予学生平等的权利,致使学生享有的人身自由权、财产权、受教育权、平等权等法定权利受到侵害,这与教师的身份及我国依法治国的目标极不协调。因此,班主任应具备法制观念,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

4 高校班主任的工作策略探讨

4.1 关爱学生,跟学生做知心朋友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连接教育和受教育者心灵的纽带,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很多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成功经验,就是用亲近和信任建立学生与自己之间的感情联系,与学生做知心朋友,充分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特点和现时心态,从而有效地进行教诲。班主任要多与学生联系,要亲自参加、组织学生的各项活动,和学生一起体验学校学习、生活、工作中的苦与乐。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这样才能深入学生的生活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深入学生,班主任才能真正地了解学生思想状况,了解学生对老师教育、教学的看法和意见,了解学生的班风、学风情况,才能将自己对学生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更好地做好班集体工作。如果得不到学生的信任,在学生面前缺乏应有的威信,再好的说教也显得苍白无力。

4.2 构建一个和谐、高效的班委会,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进入大学阶段,班主任与学生的相互沟通发生质的变化。大学生公共课的授课方式是集体上课,而且教师、阅览室与图书馆的分散,使得班主任与学生在一起相互了解沟通的共处时间并不多。同时,考研、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英语四、六级考试等任务,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很紧张。如果班主任过多打扰学生的学习生活,则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和学习精力的集中,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与生活。此时,班委会的作用尤为重要。班主任工作要想得心应手,一定需要一批强有力的学生干部帮手。培养好班干部,建立一个和谐、高效的班委会能够使班级管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尤其关键,实行民主择优、班干轮换的选拔和培养模式,尽量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班级和自身的管理中来,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为锻炼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提供平台。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和优秀典型的示范作用,而且让更多的学生能得到全面的锻炼,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使其形成健康的人生品格。

4.3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面对21世纪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科教兴国战略和推动国民经济转变,高等教育必须进行教育改革,重视人才素质培养。一个人的能力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也取决于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是,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着重培养学生的各种特殊专长。如通过组织班级知识竞赛、文娱活动,引导学生热爱知识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即兴表演能力;通过组织绘画展、作业展,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参与热情,培养他们的动脑、动手能力,树立“我能行”的观念;结合重大节庆日,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班队活动,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以班队活动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外向才能以及创新实践精神。

4.4 发挥典型示范效应,着力培养学生上进意识

在教育教学中,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是每一位成功教育工作者的宝贵经验。在班级管理中,要注重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对正确的举止予以充分肯定和赞许,激励其争取更大的进步,同时充分发挥典型示范效应,让学生中优秀的品质、个性以及先进事迹得到广泛的宣传与社会认可,形成一股积极上进、你追我赶的班级力量;对不正确的举止及时予以提醒和纠正,确保其言行不偏向,不离轨。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是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上进心和使命感,运用科学的班级管理方法,把班主任工作落实到实处、细处。要给人以阳光,心中必须拥有太阳。班主任是教育者、领路人,只要班主任心中拥有太阳,洞悉学生的心理,对学生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和风细雨,定能润物无声,开创出师生和谐、团结奋进、生机盎然的班级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

[2]屈一泓.对高校班级管理工作的认识和探讨[J].当代经济,2007 (3):68-69.

[3]林崇德.品德发展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124-125.

[4]戴迎峰.班级管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再认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79-181.

生本理念走进班级管理 第9篇

一、从学生心灵要求出发, 开拓思想体验教育新途径

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影响。从当前学生的思想现状来看, 要实施素质教育, 首先要从学生心灵需求出发, 把德育工作渗透在学生生活的各个层面。结合我们学校开展多层面的规范养成教育, 以个人卫生、仪表仪容的检查和“文明生”的评比促养成, 以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和规则、法纪教育强规范。我在形式上则通过班委会、班队会、小组赛等活动, 鼓励学生和老师平等对话, 向老师提问和发表异议。注意学生的心灵需求, 以学生能够平等参与的体验、活动为主要载体, 把培养学生品德、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放在第一位。

除了通过生动活泼的正面思想体验教育外, 采用反面的体验教育, 也能收到显著的效果。如开学初, 学生卫生习惯还未养成, 常乱丢废纸。据此, 我利用周会课让学生把自己书包里无用的废纸清理出来并随便丢于地上, 不一会儿, 整个教室就像一个垃圾场。好多同学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有的同学就反问, 废纸不是应丢在垃圾桶里吗?我漫不经心地反问:这样不是很方便吗?对此, 很多同学提出反对意见。这样, 不用老师讲道理, 这种反面的思想体验教育将会是学生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增强环保观念的新起点。

二、从学生情感要求出发, 努力完善

“亲其师则信其道”。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 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 首要任务就是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 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呢?班主任工作时间长了, 喜欢按部就班地找学生谈话, 感觉到自己尽到了老师的职责。可是, 事与愿违, 有些学生并不领情, 并且产生逆反心理, 拒绝老师的说教, 走到师生的对立面。我开始注意反思自己的言行,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转变自己的观念, 从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出发, 深入学生中间, 劳动课, 什么活我都干;活动课, 男生女生抢着与我玩。为什么呢?我总结了以下方法。

首先是倾听。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在内心深处, 都有一种渴望别人尊重的愿望。作为班主任, 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 就必须尊重学生, 倾听学生的呼声, 了解学生的疾苦, 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做什么, 有什么高兴的事, 有什么忧愁的事, 他们学习中有什么成功的地方, 有什么困惑, 是方法的问题, 还是心理的问题, 是习惯问题还是基础问题, 对这些问题有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就可以对症下药, 有的放矢。所以, 在了解学生的时候, 就要放下老师的架子, 平易近人, 和蔼可亲, 增加老师的亲和力, 使其“亲其师, 信其道”, 学会倾听老师。

其次是欣赏。欣赏学生, 不仅包含了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 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当做优异的人;不仅欣赏优秀学生的优秀品质, 而且, 要学会欣赏学生的缺点和失误。“世界上没有垃圾, 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人没有不良品质, 只有用错了地方的性格。”在实际工作中, 我不仅对优秀学生欣赏, 而且对所谓的差生欣赏。如, 某生默写很差, 我叫来说:“你虽然默写不太好, 但你的字很干净、很漂亮。如果你默得更好一些, 老师更喜欢你。”开始浑身不自在的学生, 离开时小声说了声谢谢, 眼光中流露出坚定、自信……第二天, 100分。

再次是赞美。赞美和表扬不同, 他不是当着学生的面的表扬, 而是在学生背后的赞美, 是融洽人际关系的法宝。实践和试验表明, 两个互相仇视的人, 如果在背后听到敌人在赞美自己, 仇怨马上就烟消云散了, 所有的恩恩怨怨在眨眼之间就化为乌有了。

老师的倾听是不是假的, 老师的欣赏是不是做作出来的, 只有当学生听别的同学说出来的时候, 才会从内心深处认同, 才会对老师的教育感激, 对老师的教育感恩, 才会肯定老师的诚意, 才会不自觉地在老师的期望方向上, 迈出步子。所以, 我教育学生的原则, 也是我做人的原则:不背后说别人不是;当面给别人提意见。尤其对学生, 我还加一条, 尽可能在他的朋友前肯定他、表扬他。

三、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 修炼教师“恩威并重”的艺术

恩威并重, 出自《三国志·吴书·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 赏善罚恶, 恩威并行。”意为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在这里, 我摒弃了“软硬兼施”的说法, 因为我感觉那词缺少人情味。软的, 硬的, 加于学生头上, 不够仁慈, 不够宽容。有恩于学生, 让学生感受你的好, 理解你的心, 他会遇事不考虑他所敬爱的老师的感受吗?威入学生心, 不可抗拒的力量震撼学生, 学生的反应不是应付、叛逆、反抗, 而是信任、崇敬、热爱。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的信念。从每个细节入手, 全方面关爱学生。所以, 我进行了适当的抗挫折教育, 增加一些磨炼, 使他们懂得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失败、困难, 从而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强意志, 有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学生毕业后, 给我的评价总结中, 有这样一条:我喜欢孙老师, 因为他处理问题对事不对人。看到这里, 予心无憾!

关于公共图书馆管理的新理念探究 第10篇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创新,管理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脚步越来越快, 人们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每天都在吸收着大量的知识, 且为了满足人们对知识的渴望, 城市里的公共图书馆也日渐增多起来。公共图书馆不但是人们吸收各种知识的地方, 而且也是全面教育机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公共图书馆作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场所, 其特殊性不言而喻, 其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 在我国各地的很多公共图书馆内, 在管理方面还是遵循着以往的常规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种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目前环境的需求了, 为了使公共图书馆能够更好地可持续发展下去, 对其进行创新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在此笔者结合多年经验, 在公共图书馆的创新管理上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浅见。

一、人才结构和思想观念

在目前社会发展的形式下, 要想更好地对公共图书馆进行管理, 不仅需要良好的人员结构, 其次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目前数字化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公共图书馆管理的主要管理模式了, 这不仅需要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且也必须具有较好的业务水平。所以, 公共图书馆要想实现创新管理的话, 就一定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

(一) 吸收专业人才

为了使图书馆能够更好地可持续发展下去, 吸收专业的高素质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使图书馆实现数字化管理模式, 吸收的人才不但要具有良好的管理水平, 而且这些人才也一定要具有良好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在吸收到这些人才后, 图书馆内的领导们也要多和这些管理人员进行走动, 以培养感情为目的, 同时也为了让这些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为图书馆工作, 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同时给他们一定的发展空间, 好让他们去展现自己的专业才能。

(二) 加强对老管理人员的培训

图书馆内在吸收专业管理人员的同时, 对那些老的管理人员, 也要加强他们的专业知识培训工作。对那些年龄较大, 且吸收知识较差的管理人员, 要多对他们进行培训。同时也可让新进的专业管理人员在平时工作中, 对那些老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以此来增加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

(三) 提高竞争意识

招收管理人才时, 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文凭固然重要, 但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他们的工作业绩。对那些业绩不好的工作人员要加强他们的培训工作, 同时对他们的业绩进行考核, 以此来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只有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 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为图书馆工作, 才能为图书馆营造出无限的生机。

二、采取置身其中的创新管理模式

在以往的图书馆里的管理人员, 不能很好地跟上层的领导进行接触, 从而使领导对管理人员的职责以及工作量、流程等不是很了解, 所以领导们制定出的相关工作制度也是很不合理的。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竞争意识越来越强, 要是还遵循以前工作制度的话, 很容易使管理人员失去工作热情。在这种情况下, 相关领导一定要多和管理人员进行走动和沟通, 多了解他们的工作, 同时为他们制定更为合理的工作制度, 这样才能使他们对工作充满热情, 也能为图书馆更好地出一份力。

三、实行倒序的管理结构模式

图书馆在以往传统的管理模式中, 管理人员都是遵循领导们的工作指示来对图书馆进行管理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种管理结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管理需求了, 因为在图书馆中和读者接触最多的还是图书馆的管理人员, 他们也是最了解读者的。所以, 图书馆的管理结构模式, 应该从领导管理, 转变为管理人员对图书馆进行管理, 实行组织分权, 把权力从领导者手中分散到馆员手中, 这样不但能够使图书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且能发挥管理人员的独立处理问题的才能, 更能发挥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以及工作效率等。

四、结语

要想实现公共图书馆管理的新理念, 不但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更需要满足目前读者的需求, 同时为了使图书馆能够更好地发展下去, 一定要制定出一些相关的合理制度, 重视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为管理人员制定相应的竞争机制, 以此来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这样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同时也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

参考文献

[1]李铁玲等.简论如何有效做好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 2006, (01) :633-635.[1]李铁玲等.简论如何有效做好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 2006, (01) :633-635.

[2]张达那等.图书馆自动化业务流程及金盘集成管理系统问题浅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 (03) :82-84.[2]张达那等.图书馆自动化业务流程及金盘集成管理系统问题浅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 (03) :82-84.

[3]张兴等.浅谈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发展趋势——以牡丹江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0, (02) :79-82.[3]张兴等.浅谈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发展趋势——以牡丹江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0, (02) :79-82.

谈班级民主化管理的新模式 第11篇

[关键词]班级管理民主化模式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班级的教育管理上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推陈出新,勇于探索,构建出适合班级实际情况的新管理模式,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班级管理出成效。但在班级管理中往往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有些制度在学生眼中只是形同虚设,尽管费尽心机强化班级制度,但效果不十分明显,经常出现违纪现象;班干部的作用并没有得到真正发挥,班干部职能效应总是不尽人意班级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等等。在班级管理中可谓是尽心尽力了,但班级工作的某些方面总是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比如学生自觉意识不到位,制度本身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班主任的工作方式缺乏艺术性等等。但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即班干部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和班级规章制度并没有内化到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去,没有真正成为学生行为习惯的规范与指导。在这种情况下,再怎么完善的规章制度都只能是—纸空文,没有多大约束力和指导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本人觉得“民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学生的民主作用发挥得越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性也会发挥得越好。在班级管理中,如果班主任能充分发扬民主,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主体作用,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来构建班级民主管理的新模式呢?

一、民主化班级管理模式的基本内涵

所谓民主化班级管理模式,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班主任和有关任课教师要有明确的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意识,并在教育实践中自觉地贯彻的方式;二是充分发挥班委的核心作用,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让学生人人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形成一套班级学生自主管理的模式,通过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和谐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的管理活动。

二、民主化班级管理的新模式

根据班级现存的问题,要构建班级民主化管理新模式必须切中要害,本着“不求人人升学,但愿个个成功”的育人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实现了学生自主有效管理的目标。

1、发挥班委会的职能平台,营造良好的民主管理氛围

在学生民主选举和推荐的基础上,扩展班委会的职能平台,细化分工职责,强化监督力度,为班级民主化管理营造“自主、开放、立体”的管理环境。通过实行班干部竞聘制度,经过民主公平竞选演讲,形成了一套得力的班委成员,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成为班集体的核心和凝聚班集体的纽带。此外,为了消除班级管理的局限性,广泛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凸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巩固班级凝聚力,使班级管理更加开放,为民主化管理组建了立体式操作平台。班级还开设‘一日制班长”活动,通过采用值日班长轮换形式,由班级的每一位学生轮流当一天班长,履行班长的职责,全权处理当天的大小事务,记录当天的各项活动情况、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意见,以及对班级工作的建议等,来主动配合班委开展工作。

2、制定严格合适的班级制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校有校纪,班有班规,纪律是搞好学习的保证。本学期初,经过全体学生的集体讨论,制订了适合班级情况的制度,每一条款都通过全体学生举手表决通过,制定了班级公约,确立了“文明学生”评比标准,细化了文明学生的评估细则,让学生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每周公布学生的表现得分,在管理中实现自主教育,创设一个健康的自我教育环境,使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在班级占主导地位。此外,学生还进行了有效的制度创新,如卫生包干制的实行,强烈的责任心激发了学生们的创造性,它使班级的每位成员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管理与被管理的相结合,提高了每一位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使他们在集体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和责任,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

以上几个方面仅是民主管理中的一些插曲,离真正的班级民主化还很远,我只能基于班级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真正实现班级民主化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需要耐心。需要说明的是,民主化管理并不是凡事由学生来做决定,也并不是全部让班委会来管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教好课和以身作则,“润物细无声”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三、实施民主化班级管理模式的效果

班级学生民主管理模式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得到了家长、任课教师和学校的认可,产生了比较好的效果,

1、提高了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增强了班级亲和力

班级实现自主管理,使处在不同学习方向和层次上的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增强,班风好,学风浓,班级稳定而有活力。新学期开学初,班长就交给我一张由班干部民主讨论基础上拟定的座位表,每小组长又由全体成员民主选举产生,全面负责该组纪律和卫生。还在班级中开展“德困生”帮助活动,班团干部都实行了“捆绑式(一帮一)”,随时提醒德困生的日常行为,此外,让个别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同学也参加“学困生”的帮助活动,通过一对一的帮助,形成了良好的具有亲和力的班级团队。

2、提升了班级的整体成绩,实现了班主任工作的优化

班级管理的新理念 第12篇

在新公共管理诞生之前, 政府普遍采纳的是传统公共行政的方式。欧文·E·休斯曾将传统公共行政的基本原理概括为: (1) 官僚制; (2) 存在一个最佳的工作方式; (3) 通过官僚制组织提供服务; (4) 行政人员普遍信奉政治与行政二分法; (5) 认为激励个体公务员的力量是公共利益。 (6) 公共行政需要一支中立的、无个性的、终身任职的职业官僚队伍。 (7) 公共服务领域的任务是行政性的, 执行由他人提供的指令而无需为结果承担个人责任[1]2。这种公共行政方式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至70年代处于它的黄金时期, 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公共管理部门的效率。

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 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传统的公共行政逐渐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 比如政府规模的逐渐膨胀、官僚主义现象的日益严重、行政效率越发低下等问题。在这种形势下, 西方各国纷纷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政府再造运动。比如在美国克林顿政府时期, 副总统戈尔受命拟写了《全国绩效评估》报告, 报告提出了四条主要原则以用来改变美国联邦政府的文化: (1) 消减烦琐、拖拉的办事程序, “从人人为遵守规则而负责的体制向人人为实现结果而负责的体制转变”; (2) 顾客至上; (3) 授予下属取得结果的权力; (4) 回归本元, “产生一个花费少、效果好的政府”。

虽然作为一种新的变革潮流, 新公共管理在各国可能有着不同的实践形式, 但它们都有着相同的理论基础: (1) 现代经济学理论, 即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从这些理论出发, 公共部门管理的任务是“它应当尽可能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提供产品与服务”[1]72。也就是解决公共部门管理效率的问题。 (2) 私营部门的管理理论, 如弹性管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人事管理理论等。这些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变革了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完成了从人人为遵守规则而负责的体制向人人为实现结果而负责的体制转变, 也体现了“政府的社会角色以及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方面进行的变革”[1]1。也就是解决公共部门管理效果的问题。

所以, 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就是引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部门管理的理论, 以解决公共部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问题。其中, 效率问题主要指在保证公共部门管理效率提升的同时如何有效降低管理的成本;效果问题主要是变传统意义上不关注行为结果的行政为管理, 即强调结果和管理者对结果承担责任, 包括公共部门管理的内部效果和社会效果。

二、电子文件管理研究的新理念

在《我们能理解与解决电子文件管理问题吗?》一文中, 作者指出, 近年来电子文件研究集中于解决“如何长久有效地维护电子文件的档案属性, 即保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问题”[2], 并认为在这种思考下, 电子文件研究要取得进展主要依赖于对与电子文件相关的技术和法律层面上问题的解决。深入分析这一现象, 不难发现其思路是以档案来研究文件, 这也是档案学界研究电子文件时容易出现的一种惯性思路。

事实上, 由于电子文件是一种文件, 文件在本质上是一种管理工具, 其目的在于提高管理效率和实现管理目标, 加之从系统论的角度考虑, 电子文件管理必须要融入整个部门的管理体系之中, 那么对电子文件管理的研究也应当关注提高管理效率和实现管理目标, 即以管理来研究文件, 以期对文件的研究能促进管理。又由于电子文件就其主要研究和应用对象而言, 是来自于公共部门管理活动中产生的公务文件, 那么电子文件管理的研究也必然会集中于公共管理领域, 当新公共管理理论影响着公共管理领域之时, 也必然会影响到电子文件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 本文认为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为电子文件管理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理念。需要指出的是, 下文中的电子文件管理一般指公共部门中的电子文件管理 (由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一个理论基础是私营部门的管理理论, 那么以新公共管理的视角来研究电子文件管理在理论上对企业来说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

新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告诉我们, 在公共部门管理中, 需要引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部门管理理论, 以解决其管理效率和效果问题。因此, 电子文件管理研究除了目前档案学界所关注的如何长久有效地维护电子文件档案属性的问题, 也有必要适量引入现代经济学和私营部门管理的理论和思想, 以解决电子文件管理的效率和效果问题。这便是电子文件管理研究的新理念。

三、电子文件管理的效率与效果问题

1. 电子文件管理的效率问题。

电子文件管理效率问题的解决, 必然有助于公共部门整个管理效率的提升。所谓效率, 即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3]。投入即成本, 为了提升组织的管理效率, 就必须强化成本意识, 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在笔者另一篇探讨电子文件安全管理成本问题的文章中将详细讨论有关内容, 未免重复, 在此仅做简要叙述。在政府逐渐接受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大背景下, 为防止档案职业继续边缘化, 必须强化成本意识;为了妥善处理电子文件管理中效率、成本与安全的关系, 必须强化成本意识。在强化成本意识的同时, 必须要认识到在组织管理活动中因使用电子文件而带来的管理成本的消长变化。即组织因使用电子文件而使得管理成本有总体下降的趋势, 以及组织为了确保电子文件安全而使得管理成本有上升的趋势。通过对现行电子文件管理通用的“双轨制”的解读, 可以得出了成本控制的一般方法, 包括调节两种版本文件管理系统共同运行的比例, 以及对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优化等。

2. 电子文件管理的效果问题。

所谓效果, 即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与效率所不同的是, 效果关注的是结果。对公共管理部门而言, 其管理效果主要表现在社会管理领域, 因此电子文件管理的效果问题就是如何保证公共管理部门社会责任的实现。从这一角度出发, 我们首先认识到的便是文件角色的转变。 (1) 传统公共行政中的文件角色。传统公共行政最重要的理论原则便是韦伯的官僚制理论。这种官僚制以“理性———法律型权威”取代“魅力型权威”和“传统型权威”, 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并将其建立在“保留书面文件 (‘档案’) 的基础之上”, 即“一批积极从事‘公共’事务的官员与其各自的物质工具设备和文书档案变构成了一个‘机构’”, 认为“只有保存档案, 才能保证组织运用规定的一致性”[1]25。此时的文件在这种等级结构中, 严格、有序地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传递着。韦伯还强调, “任何官僚制组织都致力于通过对其知识和意图的保密来增强专业上的优势”[1]40。因此, 此时的文件还更具保密色彩。 (2) 新公共管理中的文件角色。新公共管理则质疑了韦伯的官僚制理论, 认为这种以“理性———法律型权威”而建立的官僚制度, 虽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有其进步性, 但是在如今却因其繁文缛节和无效率而遭到批判。在托夫勒看来, 权力是一种有目的的支配他人的力量, 由暴力、财富、知识三者构成[4], 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自然构成了权力的主要内容, 并形成一种新的权威———“知识权威”[5], 文件也成为一种重要的知识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 使得传统的文书传递和档案管理逐渐脱离于严格的等级结构, 而倾向于更加灵活地运动。“私营部门的信息革命提升了对公共性的期望, 而且使受规则束缚和基于纸张的政府官僚组织看上去显得老套和反应迟钝”[1]222, 因此此时的文件, 尤其是电子文件也变革了公共服务的方式, 比如产生了电子化政府等。

新公共管理理论让我们认识到电子文件管理研究的新理念, 即关注电子文件管理的效率与效果问题的解决。电子文件管理的效率问题指如何在提升电子文件管理效率的同时, 有效降低电子文件管理的成本。这包括强化成本意识, 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电子文件管理的效果问题指如何保证公共管理部门社会责任的实现。这其中首先便是认识到文件角色的转变, 并以此来指导有关工作, 比如政府信息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等。

参考文献

[1]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 (第三版)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傅荣校.我们能理解与解决电子文件管理问题吗-[J].浙江档案, 2006 (8) .

[3]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 (第七版)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4]李承.当代公共行政的民主范式[J].政治学研究, 2000 (4) .

上一篇:英汉思维差异及其翻译下一篇:高校辅导员谈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