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

2024-08-19

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精选5篇)

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 第1篇

1 海洋开发与保护是实现广东省“十三五”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

海洋的开发和利用对广东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目前国际海洋开发向深层次发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不断推进的情境下,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越发提升。广东省具有优越的海洋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充分利用海洋优势,开发海洋、建设海洋,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发展,海洋生产总值已连续20年位居全国之首,具备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创新实力,初步形成创新化、高端化的海洋经济形态[1]。与此同时,目前广东省的海洋开发和保护也面临一些问题,包括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趋向超载、海洋产业高端化有待加强、沿海能源和港口设施建设接近饱和、海岸开发和保护压力不断增加、海洋灾害风险依然较高等。

“十三五”时期,科学有序地开发与保护海洋对广东省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推动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重要任务,是广东省落实和实现习总书记对广东提出“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总体目标的重要抓手,是加快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创新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内容。

2 实现广东海洋强省目标的发展对策

2.1 坚持创新发展,树立新的海洋开发与保护理念

国内外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模式主要包括3类。第一类是高度集中的产业、城镇开发模式,主要指为解决沿海地区产业、城镇开发中建设用地缺乏的困境,在沿海部分岸段填海造地,进行高强度、高密度的开发利用,建设现代化产业园区、港口仓储设施和城镇商业设施等,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第二类是宜居的公共休闲模式,主要指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追求高品质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成为人类发展新的重要内涵,利用海岸的自然、人文等资源,着重开发旅游休闲、文化娱乐等项目,既促进经济发展又兼顾居民近海亲水等环境需求;第三类是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模式,主要指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实现既满足当代人生存与发展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开发利用,包括采用顺应自然规律的做法,对海洋进行环境治理、生态建设以及适合周边地形地貌等的适度人工干预、修缮,重点打造岸绿、水蓝、空气清新的生态海岸,使其成为自然、产业、城镇和谐融合的滨海地域综合体。

未来广东省的海洋开发和保护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理念,在充分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选择点状地区进行开发和建设,推进可持续的海洋开发和利用方式。

2.2 坚持协调发展,建立完善科学的海洋空间规划和管理体系

2.2.1 空间规划体系的统一

建立完善科学的海洋空间规划体系,包括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海洋功能区划、近岸环境保护规划、岸线利用规划、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港口规划、项目用海规划等涉及空间的规划,实现各海洋空间规划的协调统一。其中,明确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对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统筹作用,其将海域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4类主体功能区域,并据此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完善开发政策,逐步形成海洋主体功能区开发格局;海洋主体功能区是广东省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战略性和约束性规划,是其他有关规划制定的基本依据。在此基础上,应细化其他有关规划,实现各规划在空间和内容上的统一,同时各规划和专项要符合上述规划的部署要求。

2.2.2 实现围填海和生态保护的统一

从国内外历史发展经验看,围填海是重要的海洋开发利用方式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通过填海新造陆地1 500km2以上,主要用于工业、交通、住宅等的建设,其沿海城市约有1/3的土地是通过填海获取的,如日本东京湾填海造地工程、神户人工岛和关西国际机场等令世界瞩目的项目[2];新加坡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至今已经规模化围海造地100km2余,其中新加坡金融商业中心珊顿大道和拉弗尔斯,世界最大、最壮观的机场之一的樟宜机场,世界著名的石油化学工业区裕廊工业区等都是依靠填海造地建设的;韩国的仁川国际机场、釜山新港也都通过围填海进行建设。

“十三五”时期广东省及其沿海地区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国家海洋开发利用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一套科学、健全、合理、行之有效的决策程序和管理办法,使广东省在全面协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条件下,实施分类、分方式、分地区、科学有序的围填海管理模式和制度,适当开展填海造地,解决建设用地不足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具体的围填海审批和管理中应坚持几点:(1)实施分类的审批政策。针对目前广东省围填海的利用方式和功能,深入研究和分析产出最高的围填海利用功能类型,建立以投入和产出指数为基本依据的围填海审批制度,对效益较高的功能类型和项目优先审批,对效益较低的功能类型和项目严格控制围填海规模、从严审批。(2)实施分方式的审批政策。优先审批人工岛或顺岸分离式填海项目,自岸线向外延伸,减少采用由陆地平推的方式向海延展;在填海造地项目布置上采用水道分割,减少采用大面积整体连片的填海格局;填海造地的岸线形态选取采用曲折走向,减少裁弯取直。(3)加强空间管控。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划定全省围填海管控的空间分类体系,明确禁止和可适当围填海的地区分布,严格控制可适当围填海地区的范围和比例,建立围填海空间管理制度。(4)坚持循序渐进的项目审批制度。对海洋开发重点地区、土地资源极度稀缺地区以及围填海对区域生态环境破坏作用较小地区优先审批围填海项目,对无明确进驻项目、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等地区的围填海项目暂缓审批。

2.2.3 岸线利用和保护的统一

在海洋开发和利用不可避免地涉及自然岸线的占用,根据国家海洋功能区划,广东省在2020年自然岸线保有率不能低于35%,自然岸线保护压力极大。“十三五”时期广东省要加强岸线的保护和利用,建立和完善岸线保护和利用制度;分解和落实自然岸线保护指标到各个市县,建立自然岸线保护责任制度;建立岸线开发利用准入制度,提高岸线开发投资强度和环境保护指标门槛,对不能满足相关指标要求的岸线开发利用尤其是自然岸线的开发利用应坚决杜绝。

2.3 坚持绿色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在国家和广东省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都明确提出保护好海洋生态、维护海洋生态安全。海洋的开发和利用要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并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为标准倒逼海洋及其陆域开发,提高科学合理性。“十三五”时期,广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要通过五大抓手,实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开发建设的稳步推进。(1)科学评估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其发展趋势。以广东省近岸海域空间为评价单元,通过科学制定包括海洋空间、海洋渔业资源、海洋生态环境、海岛开发利用等的指标体系,系统分析和评价广东省海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识别超载地区并分析历年变化趋势,明确预警地区的空间分布,在超载和预警级别较高的地区加强资源环境的保护力度,辅以财政、投资等政策,降低由于开发所造成的资源环境压力。(2)尽快完善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将重要海洋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划定为重点管控区域并实施严格分类管控,有效推进红线区的生态保护与整治修复,严格监管红线区的污染排放。(3)注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陆海统筹和流域统筹。加强陆海统筹,构筑“山海相护、陆海相通”的生态大格局,推进沿海重要山体、平原等的生态环境保护,强化陆域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协调,建立完善陆海产业统筹、重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陆源污染物排放、海洋环境综合整治、陆海生态评价等制度;推进流域统筹,由于海洋环境质量受入海河流影响较大,应加强入海河流流域的综合管控和治理,使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从沿海地区向纵深方向发展、向更广的范围推进。(4)推进“互联网+”和大数据在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中的作用。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提升整体监测水平;依托广东省信息技术产业优势,构建海洋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认识海洋、利用海洋、管控海洋的综合能力;发展“互联网+海洋”模式,建设“智慧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5)继续推动“美丽海湾”建设,探索“美丽海岛”建设试点。

参考文献

[1]王泽宇,崔正丹,韩增林.中国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成熟度时空格局演变[J].经济地理,2016,36(3):99-108.

广东文化强省建设·讲稿 第2篇

文化发展对于一个国家与民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人美文化发展进程中,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传承文化、发展文化在我国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今天我们重新强调文化的重要性,意义非凡。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文化?文化只是唱歌跳舞吗?文化只发生在音乐厅和博物馆里吗?文化只是艺术家、文学家、学者等少数精英的事情吗?文化是余兴消遣或是有钱有闲之余的奢侈品吗?世界上有关文化的定义达200多种,比较权威定义源于《大英百科全书》引用的美国专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一书 :文化是指人类生产或创造的,而后传给其他人,特别是传给下一代人的每一件物品、习惯、观念、制度、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文化不仅在内容上是多样的,形式上也是。无论古代文化还是现代文化,精英文化还是大众文化,官方文化还是民间文化,都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如广东的戏剧有:粤剧、潮剧、汉剧、采茶剧、客家山歌等,粤剧、潮剧、汉剧三种流行最广、影响最大、观众最多。

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科学命题。7年前,中央确定广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启动了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序幕。2010年8月,汪洋书记正式发出“动员令”,广东出台《关于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首次提出在未来5到10年内大力建成“文化强省”。

文化发展对于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任务一个国家随着综合国力的增长、振兴经济,其对自身文化竞争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所以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说:“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一、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意义

汪洋书记指出:经济腾飞、社会进步、地区崛起,需要文化自觉和文化准备。如果没有雄厚的文化软实力作支撑,我省就会在未来的竞中丧失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难以持续,社会发展将难以和谐,科学发展也就难以实现。

(一)经济一体化的需要

文化在社会进步与发展中始终担当向导和推动的重任。欧洲地区的崛起,就与文艺复兴有很大关系。再看我国,康乾盛世时期,经济总量接近世界的三分之一,后来国力衰败,究其原因,就是拒绝外来先进的文化及科技。

所谓的经济一体化是指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其特点表现为:“

1、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与促进;

2、文化与科技紧密联系;

3、文化软实力影响不断加强;

4、文化具有反经济周期调节作用。”因而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必然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需要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以及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任务,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的战略要求。

文化创新是转变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方式,也将成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创新是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形式。文化创新能够培养各种文化形态的价值,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当今世界进入了一个精神生产为主导的历史阶段,物质产品的提升不能离开科学技术,更不能离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人文理念,这些都是文化范畴。

2009年7月10日,广东省委省政府联合发出《关于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宣告2002年提出的“文化大省”的目标已经实现,未来5到10年内,广东要大力建成“文化强省”。

一般而言,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社会就进入了文化消费时代,而珠三角地区的人均GDP逼近1万美元。

优化结构上:

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生活离不开它,优化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也离不开它。

扩大消费上:

文化产业是少数几个总供给还远远不能满足总需求的朝阳产业之一。特别是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之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明显增加。

一般而言,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社会就进入了文化消费时代,而珠三角地区的人均GDP逼近1万美元。

综观全国,现阶段文化消费总量为7000亿元左右,增长空间巨大。

放眼全球,据有“世界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估算,2020年全球核心创意产业市场达到8万亿美元。

增加就业上:

文化产业投入的是智力资源,产出的是知识产权,不需要更多的厂房和土地就能名创造很多的就业机会。

(三)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用“四个更加”来提醒全党全国人民要增强文化改革发展的紧迫感。这就是: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

当前,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现,谁占领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赢得主动。目前,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与我国的国力地位、经济地位很不相称,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的文化软实力远远没有达到这个地位。经济领域的一些大企业已跻身世界五百强,而文化企业却没有一个进入世界五百强,拿不出一个名扬世界的品牌。广东省是中国出口贸易大省,然而在结构上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相对处于价值链高端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力所占份额很少,总体上处于逆差状态

(四)是建设幸福广东的需要

“幸福广东”正在成为广东全省上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热词。广东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把“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为未来5年各项工作的核心。更多关注和保障民生,成为广东各级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广东人均GDP超7000美元,文化消费将出现倍增态势。根据广东省统计局统计,2011年广东地区GDP突破5万亿人民币,达到5.3万亿,人均GDP为50500元,按年均汇率折算达7819美元。

汪洋书记有一段特别精辟的论述,广东下一步要“富而崇文”。他引经据典说,当年孔子到卫国,弟子冉求教如何治国,孔子说,先富之,再教之。面对唯GDP论发展模式带来的“社会病”,唯金钱论的社会价值观的沦丧,文化的发展成了一剂良药。

二、《广东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概述

今后10年,是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文化竞争和文化与经济加速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凝聚民族精神、提升公民素养、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推进文化建设,实现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

(一)指导思想

1、弘扬时代精神的迫切要求。广东省加强文化强省建设,必须要紧紧把握“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精神,以更深刻的认知、更开阔的思路、更有效的政策、更得力的措施,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建设文化强省。

2、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先进文化必须要把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放在首要的位置,通过文化创新与文化产业改革推动广东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而提高广东省整体的文化发展水平,达到广东文化形象提升、文化局限消失、文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

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途径。构建文化强省,最终要实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形成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强、文化形象好的文化优势,为广东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派头兵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方针原则

1、坚持以人文本。

2、坚持协调发展。

3、坚持全民参与。

4、坚持“双百”方针。

5、坚持开放创新。

(三)战略定位与总体布局

1、新定位彰显文化自觉。

2、明确了文化强省的战略定位。

3、确立了文化强省建设的思路和重点。

4、完善了文化强省建设的政策措施。

5、坚定了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四)发展目标

1、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

2、切实加快文化建设的软硬件建设进程。

3、构建具有特色现代文化产业链。

三、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途径

(一)培育提高公民素养,提升广东新形象

广东省进行文化强省建设,就必须要注重广东人文精神的培育,提升广东思想理论研究与创新水平,积极打造广东文艺精品,提升全民文化艺术修养,从而构建和谐文明的幸福家园。

小悦悦事件

2011年10月13日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2岁的小悦悦被车两次碾过,18名路人路过视而不见,漠然离去,最后被拾荒阿姨施以援手,引起了网络上的广泛议论。

10月20日,汪洋书记在省委常委会上说:“要认真反思出现悲剧的根源,要用‘良知的尖刀’来解剖我们身上的丑陋,要忍着揭开疮疤刮骨疗毒的疼痛,唤起全社会的警醒和行动,在公共参与下创造一种扬善惩恶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努力减少和避免小悦悦类似悲剧在广东再次发生。”

2009年1月12日,广东省举行文艺精品创作项目签约仪式暨全省文艺工作会议,会议中向15个文艺精品创作单位代表颁发《文艺精品创作项目委托书》。

为广州环海集团郑帅原创制作的动漫电影《南海公主》海报。故事内容以海上丝绸之路为核心,通过“南海号”沉船船主女儿小飞鱼跨越千年时空,拯救南海神鱼,打破南海封锁的故事,体现了广东沿海丰富的海洋文化以及南海跨越千年的海丝文化。

(二)构建广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向基层延伸,加快文化产业基础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胡锦涛

完善广东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推进广东重大标志性文化工程建设 实施广东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 增强广东基层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实施广东岭南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三)促进广东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富有的发达国家越来越多意识到文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广东,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并在全省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充分发挥了战略带动和牵引作用。

(四)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文化强省的前提和关键是文化人才。文化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人才的竞争,现实社会中,文化人才是一个地区或一座城市文化的灵魂和支撑。只要在文化人才队伍上形成优势,文化生产、经营、管理和发展上就有可能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绝对优势。

1、构建广东文化人才基地。

2、大力培养广东文化领军人物和专业人才。

3、大力引进高端文化人才。

4、建立完善科学的广东文化人才激励评价制度。

四、电白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思考1:电白文化的表现?

广东加快建设质量强省的思考 第3篇

质量强省建设正处于发展机遇期

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广东建设质量强省正处于难得的发展机遇期。

一是顶层设计为质量强省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质量问题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经济要想再创奇迹、再创辉煌,就必须在提升质量上下功夫,以质量的提升来“对冲”速度的放缓,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把“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正式写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这些都为建设质量强省提供了指导和遵循的方向,成为加快建设质量强省的政策依据。

二是经济发展为质量强省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只有在满足基本的数量需求前提下,才有条件讲提高质量。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基本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的产量已经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如果把广东作为一个单独经济体看,广东省2014年制造业增加值排在世界第5位。在国家统计公布的13类主要电子产品中,广东省有11类产量全国第一。规模的扩大,为产业提质增效、质量强省建设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和基础。

三是科技创新为质量强省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质量是产品符合或者超越消费者期望的特性。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研发新产品、拓展新业态,超越消费者预期。2015年,广东省有研发人员67万人,居全国首位;平均每万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中有R&D人员482.4人,位居全国第二位,是全国平均水平(303人)的1.6倍;拥有国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1万家,居全国第二。技术创新正在由跟随式创新向引领式创新转型,在超级计算、超材料、云计算集成与应用、基因测序、新型电池、新一代移动通讯技术、光电显示等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成果。这将为质量强省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四是消费升级为质量强省建设开辟了广阔空间。广东作为重要的制造业大省,不但要生产出产品,更要销售出去。广东经济具有出口的传统优势,更面临国内消费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良好机遇。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万国际元和人口比重最高年龄段在46岁左右时,一国将进入消费快速升级期和消费支出高峰期。我国当前正处于这一阶段,消费升级需求迫切,品质消费、享受消费需求增加,形成了消费升级的国内大市场。广东作为重要的消费品生产大省,迎来了提升品质、建设质量强省的良好机遇。

建设质量强省的基础依然薄弱

广东质量强省建设在面临难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现实的困难。

一是形成社会共建共享的共治格局任重道远。质量强省建设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需要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伊斯特利在《经济增长的迷雾》中谈到:如果一个社会由于共同的文化和强大的中间阶层而凝聚在一起,那么就会产生经济增长的共识。事实上,广东目前质量文化、质量共识还不浓厚,质量群体还不够强大。近年来,由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而经济增长是凸显政绩的可比较性硬指标,GDP依然是地方政府追求的主要目标,质量强市、强县建设缺乏强有力的硬性制度约束。现行的法律法规,主要是站在监管的视角调整法律主体之间的关系,关注的是质量安全,在发挥市场、社会和政府的作用促进全社会整体质量提高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空白。一些部门之间协调不畅、配合不力,把质量强省建设作为牵头部门的责任。质监省级以下行政体制由垂直管理调整为地方政府分级管理后,县一级质监工作部门与工商、食药监等部门合并,由于职能多、人员相对较少等原因,质量发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二是质量技术基础依然薄弱。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作为质量技术基础,被国际公认为提升质量竞争能力的基石。在质量技术基础设施方面,《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质检总局关于整合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实施意见的通知》下发以来,各地质量、标准、计量检验检测机构进入了整合改革期,多重因素正在侵蚀着质量技术基础。广东省质检技术机构存在着发展定位不清、整合方向不明、自我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完善、服务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水平不高等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相对于国际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而言,规模小、影响力弱。检测机构主要把资源配置到末端产品的检测,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可靠性。同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分布不平衡。质量基础设施具有空间配置效应和“筑巢引凤”效应,其建设一般应当具有适度的超前性。而广东目前建成和在建的72个国家质检中心中,只有13个分布在粤东西北地区。在企业质量技术基础方面,广东企业与建设制造质量强省的要求具有明显差距。2015年,广东有各类企业2792555户,通过管理体系认证的只有91822户。同时,认证的有效性不足,影响力不大,国际互认率低。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调查,2005年至2014年,广东省平均每年有39.88%的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2014年广东省因此直接损失237.2亿美元,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损失额的31.4%。

三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技术工人缺乏。建设质量强省,提高质量水平,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劳动力为支撑。然而,我国技能劳动者供给总量严重不足,仅占就业人员的19%,高技能人才数量还不足5%。在技术工人供给方面,就广东省而言,2010年到2015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一路下滑,从74万降到40万,减少了34万人;而同期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人数只增加了7万人,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净减少27万人。在技术工人的需求方面,广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对人力资源市场的统计显示,2015年以来,各季度技术工人的求人倍率(需求数与求职数之比)始终在1.4以上。根据武汉大学、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广东省14个市571家企业的调查结果,广东制造业企业的一线工人中,具有职业资质的劳动力比例只有8.04%。对职业技术工人的需求,不仅仅体现在数量和职业资质上,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职业”二字上,技术工人要具有一颗沉淀下来的制造之心、持有一种追求卓越品质的心态、保有持久的工作激情。这正是广东制造业乃至中国制造业最欠缺的。

数据来源:2015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广东省2011-2016年统计年鉴。

加快质量强省建设的建议

加快质量强省建设,必须借鉴先进经验,用足、用好政策,实现与重大战略的有效对接,强化考核及结果运用,夯实技术基础,培育质量强省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

一是创新顶层设计重引领。抓住“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正式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契机,制定出台《广东省质量促进条例》,为质量强省建设进一步夯实法治基础。制定质量强省战略实施方案,明确责任部门的目标、阶段性工作任务。建立起责任落实机制和工作通报机制,推动将质量强省战略实施列入省委省政府的督察工作范围,既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也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定期通报工作落实情况,形成比争赶超氛围。抓质量工作考核,真正实现省、市、县三级联动,共同推动质量强省建设。认真落实国家质量工作考核办法,将质量强省建设纳入市、县政府和省直有关部门工作考核范围,将考核结果通报组织人事部门,作为对地方党政一把手、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的考核依据之一,并向社会公开。

二是推动市场主体履权责。紧紧围绕广东产业集群和专业镇经济发达的特点,大力建设以质量水平为基础的知名品牌示范区,支持行业性社会组织培育、注册、推广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等,提高广东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抓龙头企业带动,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将配套中小企业纳入共同的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标准管理、合作研发管理等,推动产业供应链协同制造和协同创新,实现质量水平链式提升。支持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扶持社会组织开展质量比对实验、建立质量大数据库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明确生产经营者的首负责任,确保权益受到侵害的消费者能够得到及时、合理赔偿。

三是夯实技术基础强保障。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与时俱进提升产品标准指标要求,从符合性标准走向引领性标准。提升计量建设水平,搭建产业计量测试服务平台,提升企业精密制造水平。加强认证认可体系建设,树立标杆认证机构,鼓励卓越认证,推进认证认可国际互认。探索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跨区域、跨行业整合,组建具有公益性和社会第三方公正地位、市场化运作的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培育技术能力强、服务水平高、规模效益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检验检测认证一体化组织。针对企业研发和生产需求,在产业集聚地适度超前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提高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检验检测、计量能力,推进产业共建。强化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主体责任,规范检验检测和认证行为,严格执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等有关制度规范。

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第4篇

《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学习心得体会

今年8月2日--4日,我参加了清城区教育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班,培训虽然时间不长,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学习了《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和《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两门公需科目。通过培训,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是一个文化工作者,应该如何弘扬广东精神,为广东建设文化强省作出自身微薄的力量呢?经过学习,个人觉得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发扬广东人精神,是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要结合时代精神创造性地吸收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文明成果。广东人民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成就,而且铸就了广东人精神,成为建设经济强省和文化大省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基因。因此要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广东人精神作为文化建设重要的任务,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其次,广东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争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的需要。在你,广东人精神是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广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需要。建设文化强省,精髓在于弘扬广东精神,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应该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崇德尚学,精艺笃行,为建设文化强省作出不懈的努力。

总之,这次培训虽然是安排在暑期期之中,时间紧,任务重,但我的

收获非常大。确实,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除了集中学习,我还想利用业余时间来进行自身读书再教育。我将会多阅读一些好的教育理论,多看一些名师讲座和优质课堂,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使自己在各方面都有新的提升,真正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

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 第5篇

广东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根据《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 (2011—2020年) 》, 到2020年, 形成特色鲜明的岭南文化和现代开放型文化体系, 文化在综合实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精神更加彰显, 文化凝聚力、竞争力、创新力、辐射力显著增强, 各项主要文化指标居全国前列, 努力树立广东文化事业发达、文化产业强大、文化生活丰富、思想品德高尚、文化氛围浓郁、精神家园和谐的文化形象。要求实施基础文化设施全覆盖工程, 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逐步完善省、市、县 (市、区) 、乡镇 (街道) 、村 (社区) 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施公共文化进村入户工程, 大力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 多渠道向基层配送文化资源, 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等特定区域和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 努力实现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广东文化建设的积极成就:仅以广东近几年积极推行“图书馆”及相关建设为例, 2003年, 为解决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群众读书难问题, 广东首创“广东流动图书馆”。目前, 广东省已分别在江门、惠州、肇庆、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湛江、茂名、阳江、汕头、汕尾、潮州、揭阳等市的大部分县区建立了流动图书馆。今后将继续加大建设力度, 力争2011年前, 使“广东流动图书馆”分馆覆盖全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各县级公共图书馆。为此, 省财政每年安排专款用于“广东流动图书馆”建设。2004年, 省财政投入“广东流动图书馆”建设经费500万元, 2005年至2008年, 每年按10%递增, 至2008年底, 省财政共投入流动图书馆建设经费2987万元。至2008年, 广东省公共图书馆总藏量已达3995万册。

广东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尽管广东各级党政部门及文化部门对文化建设工作高度重视, 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要彻底实现广东文化面貌和文化状况的根本性改变亦非一日之功。也正是这些主客观原因的作用, 社会上, 乃至于学界与部分学者认为广东经济发展了, 但文化落后了;经济理性成熟了, 文化理性衰落了;城市现代文化发展了, 农村文化边缘化;广东“文化贫困”了, 成为“文化沙漠”了。而本文则认为, 广东的文化建设倒也并非全如学界以及学者们所持见解, 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心工作需要重新把握和协调, 重点工作需要再次加强和突出, 尤其是需要把农村文化建设提到与现代化、城市化建设的同等重要的高度, 辅之以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以此作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着力点之一加以推进。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是要把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统一起来

之所以强调把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统一起来, 其原因在于中国, 乃至于广东的文化建设, 自近现代以来还没有超出这一话语背景, 我们依旧在积极谋划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但是, 在当下的文化建设之中却存在一种非此即彼的认识, 以至于一说到现代的, 就都是高达的摩天大楼、宽阔的柏油马路、精致的洋楼别墅……, 各种大拆大建之风盛行, 所到之处, 带有厚重历史感、本土特色、反映百姓生活的文化资源饱受创伤。广东的现代化程度高, 但同时也是传统文化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 尤其在东西两翼的农村, 客家文化、海洋文化、渔猎文化、岭南文化依旧鲜活。

因此,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必需突破这种思维局限, 就应当突出本土文化, 强化文化认同, 激发文化意识, 要尊重、保护和发展本土文化;尊重、保护和发展本土文化不等于固步自封, 而是合理地利用文化资源, 开拓本土文化生存空间, 从而扩大本土文化影响力、强化本土文化认同力。广东作为改革的前哨, 同时也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这些文化资源可以, 也应该成为当前广东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极大优势, 尤其要通过实物的、生活的、理论的、图像的等等传播手段和方式传播广东文化、培养人们对广东文化的认知、激发人们的广东文化意识, 把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协调起来, 互惠互利, 共同发展。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二是要把经济扶贫与文化扶贫结合起来

广东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就有目共睹, 其经济总量以逼近韩国, 初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水平。但是, 若从整体与局部的发展关系来看, 这一水平就值得商榷。我们清晰地看到, 广东以往的发展大多呈现马太效应, 三角洲发达地区不断地从内地, 以及省内的东西两翼与粤北山区吸取资源、消耗资源、向外输出产品, 因而不可避免地造成其他区域的贫困化, 这种贫困不仅是经济的, 也是文化的。因此今天的发展就不仅仅是经济问题, 也不仅仅是文化问题, 而是两种问题的叠加。

可见, 进行文化强省建设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其中的一个艰巨任务就是进行文化扶贫;但是文化扶贫又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百姓长期的物质生活的匮乏, 因而又必需与经济扶贫相配套衔接, 双管齐下而又紧密结合, 两条腿走路而又先后有序。同时还须认识到, 这种扶贫有别于传统意义与方式, 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 不是一味地依赖外援, 而是依托已有资源、凭借外力, 充分挖掘经济潜力和文化潜力, 要支持、鼓励、引导百姓生活的创造力与积极性。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三是要把大经济与大文化高度融合起来

广东是中国的经济大省, 也是经济强省, 但是近几年随着一些后发省份纷纷崛起, 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两省一市”以其强劲的后发优势令世界刮目相看。当前, 广东面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任务, 依照传统发展方式, 即牺牲资源、廉价劳动力方式已经丧失优势, 亟需寻找新的发展动力,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加强文化强省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应该说, 此举足以说明广东的发展方式和理念已经跳出传统思维局限, 即仅仅把重心限制在珠三角地区、仅仅以片面的追求经济高增长为目的, 而是发展大经济, 把思路转向“双转移”上来, 带动东西两翼及粤北山区的发展;强调文化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可以并驾齐驱, 但应有所区别, 即区别对待。经济是基础,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 应当常抓不懈;文化则从社会生活各方面发挥作用和影响。

但是, 在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以及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同时, 还需要在一下几个方面厘清认识:

首先, 经济问题始终是一切工作的重点, 但文化问题在今天却又是中心工作, 就要求既要讲重点, 也要抓中心。

其次, 一方面, 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本质上是一致的, 说经济问题, 在深层次上是一个文化问题, 而说文化问题, 在发展论上是一个经济问题, 因此这是一个“二而一”的问题, 是可以统筹的两个方面;另一方面, 从其主要宗旨而言都是为了满足人们日愈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正是立意于此, 才会催生和推进经济文化与文化经济。

再次, 经济发展迅速的地方, 文化工作可以积极推进, 甚至于与经济齐头并进;而文化建设突出的地方, 经济工作也可以做得更好, 这是矛盾的协调, 也叫“两手抓”。

最后, 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区别同样重要, 尤其在市场经济大潮推动下, 文化建设不可避免地依照市场化模式运作, 这自然无可厚非, 但“文化”毕竟不同于“经济”, 其独立性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

上一篇:企业培训资源浪费问题下一篇:发泡水泥保温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