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落后地区范文

2024-06-12

经济落后地区范文(精选11篇)

经济落后地区 第1篇

一、文献资源布局与共享

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首要条件是文献资源的合理布局。布局合理, 疏而不漏, 合理布局, 共享便利。那么什么是文献资源的合理布局呢?“文献资源”是一个广义的根念:“它是指一切物质材料的知识信息载体, 是人类全部知识、情报和信息记录的总合, 是一种丰富的知识集合。”它如同矿产、水利、海洋、森林等自然资源一样, 都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 所不同的是前者是精神财富, 后者是物质财富。

所谓“布局”是对事物的规划安排。文献资源合理布局就是大的就全球、全国而言, 小的就是一个地区、一个系统而言, 对文献收集的整体规划与安排。具体地说:在一定范围内, 打破“条块”的束缚, 对图书情报部门的文献进行统筹安排, 合理分工, 针对各部门的性质、任务制定各自的文献收集计划, 确定各自的重点, 馆藏强项, 馆藏特色。经过系统、合理、科学的组合, 建立起一个最优化的藏书体系和有生命力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文献资源共享是指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及至整个世界范围内所有的文献信息资源被广大用户充分地分享和广泛地使用。

文献资源布局的目的是为了“共享”。对于“共享”的目的, 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肯特认为:一是使图书馆的用户获得更多的文献资料;另一个是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而且这种服务比单个图书馆所支付的费用要少得多。就是说以较少的费用, 提供较多的服务。较大限度地开发文献资料,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文献资源共享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也是图书情报事业自身发展的自然结果。它与文献布局的关系是:“布局”是为“共享”, 而“共享”则是“布局”的目的。

二、经济落后地区文献资源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 地域的差异

经济落后地区图书馆大多散布在边远地区中小城市, 在文献资源共享共建的协调网络中, 他们都是无能为力。因为地区差异的存在, 欠发达地区的小馆在接入局域网和因特网时, 都不如大城市那样有多种途径可供选择。而且受到通讯网络系统的限制, 也使这些图书馆难已达到共享系统的建设。

2. 认识的不高

目前, 许多图书馆只希望共享, 而不注重共建, 认为自己馆是落后地区资源共建与我们远着呢, 既然是资源共享, 自己就可以等着随意享用文献资源, 而不需要资源建设的投入。

3. 藏书结构缺乏科学性

科学的藏书体系应是各部分藏书成分之间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具有特定机能的有机整体。就拿西丰馆来说, 馆藏结构从五大部类看比较趋于合理, 但从重点或专题文献收藏看, 就不尽合理, 主要是不明确、不突出。如经济科学和农业科学是该馆的重点学科, 但从调查中看, 经济类图书在各学科中只占第7位, 农业第9位, 工业技术类占第2位, 从自然科学书刊与社会科学书刊比例看, 自然科学图书偏低 (只占馆藏书刊的2%) , 较难适应本地区快速发展的农业生产的需要。

4. 采访原则方针不明确

重点藏书不突出, 缺少总体馆藏结构规划, 采访员就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可遵循的原则, 造成馆藏结构不甚科学的主要原因。

5. 经费不足

近年来, 书价大幅上涨, 各馆购书经费又不增加, 导致入藏量逐年减少。

三、实现合理布局, 资源共享的途径

1. 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增强整体意识

各级各类图书馆领导应充分认识到资源共享的重大意义及必要性、迫切性, 转变传统的“自扫门前雪”的买、藏、借、还的旧观念。从全局着眼, 树立“大家”风度, 为实现合理布局与共享, 积极参与, 从我做起, 使本单位藏书纳入“共享”系统。

2. 条块结合, 集中化管理

面对图书馆信息环境与社会功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的现实, 我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相应要做出调整。要及时改变封闭的各自为政, 尤其是“条块”之间, 要力求避免走“大而全, 小而全”各自为政、平行建设的弯路。建立一个“相互协调、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共同联合”的文献资源共享体系。

3. 确定馆藏强项, 形成馆藏特色

科学的藏书体系建设关键取决于合理的藏书结构设计, 各级图书馆要结合本馆的任务与读者需求拟定藏书结构规划, 对所有的学科和专题进行分类, 充分掌握馆藏文献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认真规划制定藏书设计蓝图。明确藏书重点, 馆藏特色就能逐步形成, 随之馆藏书的最佳结构也就形成。

4. 成立一个资源共享的管理机构

对文献资源共享统一协调管理, 随时处理各项事宜, 保证“共享”的正常运转。

5. 编制联合目录

全区要做到规范分类与著录, 如传送、编目、检索、互借等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为今后计算机检索打下良好的基础。

6. 全区购书经费集中, 统一采编

这是合理布局与共享的最好途径。

7. 建立文献检索系统网络

以本地市馆为检索中心, 建立一个全区范围的可供计算机检索的文献数据库, 这是实现“共享”的关键措施。

总之, 文献资源共享共建是人类共同奋斗的目标, 也是新世纪图书馆事业的现实和必由之路。我相信只要图书情报部门的各级领导能充分认识到文献资源的合理布局与共享是目前图书情报事业的唯一出路, 并积极参与, 再加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那么, 文献资源的合理布局与共享将指日可待。随之欠发达地区图书情报事业即可走出“低谷”, 摆脱“困境”, 走向“新岸”。

参考文献

[1]李昕.《试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图书馆学刊.2005 (5) .

[2]许智林.《在资源共享体系中中小型图书馆的作用》.图书馆学刊.2005 (4) .

[3]彭立.《网络环境中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新思路》.图书情报知识, 2001 (1) .

经济落后地区 第2篇

(一)、首先对创新业务的管理制度进行创新。银行进行金融创新的核心和关键在于管理制度创新,只有因地制宜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制度,才能对银行创新业务实施有效管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比如,在经济落后地区的业务费用收取上考虑给予免收或少收手续费,甚至奖励创新业务的开展;此外,还可以执行过程中,考虑落后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制度适度调整,灵活处理。这样必能对创新业务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搞好协调配合,改善创新环境。经济滞后地区,发展创新业务,就必须理清发展创新业务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扩大对创新业务的宣传,促进提高社会认识,规范市场行为,为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和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同时还要协调银行之间的关系,防止过度竞争,维护银行同业利益,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比如,对计算机普及较差的区域,我们就不能一味地推销网上银行业务,可以考虑开通手机银行业务,通过手机交费、转帐等。银行间也可以通过监管部门协调,制订协议,防止恶性竞争。

(三)加强金融创新业务推介人员的素质培训,提高营销技巧手段。经济落后地区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客户普遍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新业务的使用。而银行员工多年以来形成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工作作风,离市场运作的需求还存在距离。真正能做到走出去、讲出去、拉进来的创新业务推介人员是少之又少。因此,加强对创新业务的市场营销人员素质的培训,提高营销技术和手段,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因地制宜发展与区域经济特征相适应的金融创新业务品牌。发展创新业务要把科技创新和金融工具创新、产品创新、区域经济特征有机结合起来,提高金融产品的档次和质量,才能顺应市场,从而进入市场。“临渊羡渔,不如归而结网”,在创新业务的发展上,不光看到其它金融市场上先进的业务类型,在新业务的开发上,还要坚持走引进、改造和研究开发相结合的路子。借鉴和引进适合自身实际,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业务。同时要注重创新业务的推销、宣传工作。如笔者所在行的兄弟行潼关支行,在经营状况出现低靡的情况下,经研究市场特征,报送上级部门批准后的黄金质押的贷款,一度就成为了经济增长的有效亮点。

偏远落后地区经济报道模式亟待改进 第3篇

在新闻实际操作中,偏远地区本应是新闻媒体给以偏爱和扶持的地方,但往往是越偏远媒体越不发达,尤其是在经济报道中显现出十分被动的弱势。具体表现在:

一、思维方式落后。许多报道是以主观判断和观点为纽带,选取预定主题范围内的例证,以简单陈述和推理的方法,证明结果的正确。如,某某地区农民幸福指数提升,在其文中只见人均收入增长的数据,却找不到健康、医疗、教育、文明程度等陈述内容。严格地讲,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状况的感受和体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诠释,其中包括了社会学、经济学、行为学、心理学多种内容,不能依靠简单数据去解答事物本质。但类似古老的、图解概念政策的报道充斥媒体,令人不信、不闻。

二、表现视角多数以正面歌颂为主,脱离了经济规律的作用,出现了失信的负面作用。在偏远地区的经济报道中,多数媒体报喜不报忧,只挑选好的让人看,只谈一点,不及其余。事实上,局部不代表全面,阶段也不代表真相。最终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出现了事实与报道反向的结果,形成了“假大空”的负作用。经济报道不同于时政、社会新闻,记者陈述的政治观点、生活理念一般不易被人们验证,但可以通过企业、产业经营的数字、结果进行验证。信息公开透明,读者可通过其上下游产业追朔和探究、推导出其流程成本和经营效果,参与其活动的人可多渠道扩散信息,并给以评价、描述。

经济活动往往是纷繁复杂的,需要时间和结果的反复检验和证明,需要利用宏观和微观的各种视角去考量,需要利用综合知识进行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去观察,需要利用多处留有余地的客观表述去探索。非黑即白的简单思维式的报道,对于新经济来讲是极其有害的,一些不切合实际的新闻报道,只能误导读者、失信读者,最终会被读者所遗弃。

做好偏远落后地区的经济报道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培养专业团队,加强理论武装。目前,新闻媒体从业人员队伍中,学文科类专业的较多,学经济及相关类的人少。专业知识贫乏,是偏远地区经济报道不发达的主要原因,需立即调整人员结构,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培养。

二、版面容量增加,吸纳社会力量参与。从目前状况看,省地级新闻媒体的经济版面安排、经济报道刊出量均少 ,时政、社会、情感、生活、休闲等版面偏多,降低了新闻媒体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应该设法调动各行各业专业人员的积极性,邀请他们做客媒体,从专业和实战的角度提供前卫、新鲜、权威的内容。同时,与先进发达地区新闻媒体开展协办栏目、异地采访、企报联盟等活动,增加文化和管理水平的融合、互动。

三、强化媒体作用于经济的能力,对地区经济注入新闻软实力。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指标,同样应该包括新闻传播的能力。企业的兴盛往往是与本地媒体的合作而同向发展的,没有强有力新闻媒体的地区,也很难见到出现优秀的企业群。褚时健种橙子,柳传志卖米,潘石屹卖苹果,马云、马化腾卖海参,都是由新闻媒体发出去的声音,而不是由广告通告于天下的。但这些都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潮人”引发的,是由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新媒体将热点点燃的。近水楼阁先得月,内蒙古的媒体多年来对于“伊利”“蒙牛”“小肥羊”“鄂尔多斯”“鹿王”进行过无数次正面、有效、与时俱进的报道。四川、贵州的媒体也关注着茅台、五粮液等本土企业的发展。

四、在新闻媒体的总盘子设计中,应该给以经济报道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比重。由于经济报道所消耗的专业人员的体力、时间、知识,交通、图书、网络等工具的物力,相关单位、人员、信息等社会关系资源的量,比其它时政、社会、生活、时尚等报道消耗的大。所以,地区、媒体需要投入专项资金,出台更为宽松的政策,给以更强大的法律保障。越是偏远落后地区,越是因为经济拮据而对媒体投入不足。今后,应该改变原有做法,地方经济越穷,越要加大投入媒体传播。穷地方比富地方更需要新闻宣传。新闻的产出力是无可估量的,经济新闻的产出力更是普通新闻所不可比拟的。

经济落后地区 第4篇

其次, 灾难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灾害哲学意识、灾害心理意识、灾害思想意识, 还可以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责任感、正义感, 团队精神与爱国心。每一次灾难都是一堂道德教育课, 教师应善于从灾难中挖掘道德教育素材, 引导学生感悟真善美和灾难中展现的伟大民族精神, 像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到的多难兴邦, 地震中的感人故事都可以成为教师进行道德教育的活材料。

5.加强灾难教育研究, 提升教师灾难教育素养

学校灾难教育的开展离不开灾难教育理论研究的支持, 为促进我国灾难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国家应全面调研和分析我国学校灾难教育培训的现状与问题, 研究有关法规政策和“发展瓶颈”, 规范和完善相应的学校灾难教育制度。针对目前灾难教育研究不足的现状, 举办国家级、省级等不同级别的灾难教育研讨会、设立各级灾难教育研究会, 在相关学术杂志中开始灾难教育专栏等都是积极可行的举措。

灾害教育课程目标能否实现, 最终要落实在教师身上, 取决于教师的灾害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国家应该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 根据我国的国情, 在大学中开设灾难教育专业, 为国家培养急需的灾难教育人才;同时, 对学校中的灾难教育教师进行在职培训, 并将培训内容纳入教师的评价体系和学校领导的考核范畴。

参考文献

[2]中国新闻网.灾害教育多停留在课本安全教育应是学校第一课.[EB/OL]http://news.sohu.com/

[3]联合国推人道主义游戏教育孩子应对灾难.[EB/OL]http://news.chinabyte.com/70/1936570.shtml.

[4]郑晓江.生命教育的概念、内容和原则.中国德育, 2007 (3) . (责任编辑孙晓雯)

端正经济落后地区

筅四川屏山县金江初级中学校巫渔海

今天,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社会变化日新月异, 无疑, 科教兴国战略是巨大的推动力。回顾近二十年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中小学经历了“普初”、“两基”、“两全”等发展阶段, 各级各类农村中小学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与此同时, 教育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却越来越大, 可谓基础教育的弱势群体。尽管当前国家对农村中小学实施了“两免一补”、“义务教育保障资金”等政策, 但是客观条件的制约还是使这类学校的发展步履艰难。如何办好薄弱学校?学校的管理者们无不苦思冥想。以下为笔者浅薄之思考。

一、立足实际, 自主发展

学校自主发展就是指学校自主性的发挥过程, 学校自觉、自动地利用自身内外条件, 独立支配和合理调控自身行为的过程。学校作为自身活动的主人, 自觉、主动地对外部环境加以利用、选择与改造, 以促进学校自我发展需要满足、学校自我实力的提高、学校自我潜能的开发。学校自主发展是学校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发挥的前提, 如果学校不能实现自主发展, 就会失去活力, 就会僵化和封闭, 缺乏办学的主动性, 固守、等靠的思想突出, 管理者往往怨天尤人, 学校无生机活力。存在的条件是客观的, 但人的因素是能动的, 立足实际, 自主发展, 学校才能走上有序、有效、有望的办学发展之路。

1. 要形成自主发展的意识

马克思曾说:“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 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 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 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是意识的自觉能动性和主动创造性, 若一所学校的领导者和教师头脑里没有形成自主发展的意识, 学校校长和教师每天的忙碌顶多就是蜜蜂在建筑蜂房。学校自主发展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客观需要, 学校自主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学生的成长, 其着重点在什么地方?在教师。只有具有自主发展意识的教师队伍才有工作的自觉能动性和主动创造性, 才有可能为实现学生和学校的发展目标而加倍努力。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校对“自主发展意识”的认识略显粗浅, 因为认识的理论基础非常薄弱, 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摒弃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学校的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的管理。江苏启东中学校长王生在谈学校的发展时也谈到, 一所普通学校走向成功学校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同时也是形成教育理念和实现教育理念的过程, 学校的每一步的发展, 都是而且应该是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发展, 校长没有教育理念, 不持之以恒地为实现教育理念奋斗, 就不可能有学校持续发展。形成理念是一个长期的认识、实践, 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 对于经济基础薄弱、观念滞后、生源素质相对较低的农村中小学来讲, 还需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坚持, 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成功。

2. 要制定自主发展的规划

农村中小学校缺乏发展规划意识, 往往只着眼于眼前, 未放眼或不敢放眼于未来。规划是办学目标的具体化, 办学不能有“只要过好每一天”的生活愉悦思想。规划就是未来、就是希望, 规划能激发社会、家长支持学校发展的积极性, 能激发教师爱校、以校为荣的情感和为之努力工作的动力。规划不能平庸模糊而无未来希望之感, 也不能遥不可及而有空中楼阁之嫌, 要立足实际, 有的学校提出了诸如“打造一流”、“大胆创新、永争第一”之类的口号, 好像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试想经济落后的农村中小学的条件能实现这种高标准的目标吗?“学校发展, 我分享”, “人人努力造就学校, 学校成功服务家乡”等这类宣传口号恐怕更加切合实际。规划应包括学校软硬件两方面, 忌重硬轻软, 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要依轻重缓急、现实条件有序开展, 规划可边实施边修改使之更加符合实际, 哪怕举步维艰但也不能半途而废, 否则会给工作造成混乱和危害, 阻碍学校的发展。

3. 要优化自主发展的环境

学校自主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 外部环境既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机会, 同时又可能在变化过程中对学校教育教学造成某种不利的影响, 这就要求学校妥善处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内部环境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学校可根据当前外部环境的要求, 在利用外部条件改善学校内部环境的过程中, 促进外部环境的优化。处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其内外环境是可想而知的, 在办学问题上, 当地政府责任意识如何?社会信任支持度如何?社会家长的认同度如何?学生满意度如何?这都是学校应该去优化的问题。事实上, 学校在优化外部环境的过程中也在不断优化着内部环境, 内外因素的合力成为学校自主发展的动力, 尽管“优化”工作困难重重, 但我们必须去思考, 并有所作为, 否则, 学校自主发展谈何容易?

二、以校为本, 突出特色

学校特色就是学校的个性, 表现为学校的办学思想、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育管理、校园文化的综合特色。由于我国教育管理体制长期强调高度集中, 强化行政手段, 要求整齐划一, 学校活力难以发挥、个性难以展现, 不管是中学还是小学, 不管是城市学校还是农村学校都是统一要求, 统一标准。于是, 一时期各级各类学校都贴出了一样的标语;校园墙上全是差不多的名人名言;都是一样的课程设置 (不管农村学校具不具备条件) ;教育管理思想都是口号加“八股文”, 全无个性化可言。经济落后的农村中小学走什么样的办学之路?不能盲从, 更不能拔高, 要以校为本, 走本校特色之路。

1. 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开设特色课程

特色是学校的亮点, 但不是学校的全部, 是建立在资源拥有的基础上的特色。经济落后的农村中小学办学资源匮乏, 或资源配置不平衡、不合理, 要想求大求全那是不现实的, 只能利用优势资源为学校增添有特色的亮点。如学校体育资源相对比较丰富, 就办体育特色班 (根据资源可偏重某些项目) ;有会武术的老师, 就开设武术课;有会围棋的老师, 就开设围棋课;有喜欢文学的老师, 就开设诗文朗读课。总之, 最大地利用、挖掘自身优势资源, 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其优势作用。

2. 打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包括显性校园文化和隐性校园文化, 在显性校园文化方面, 设计有特色的学校形象标志, 建设与校园相协调的文化设施, 培育有特点的校园景观, 布置有个性的校园、教室、学生寝室, 定期举行特别的仪式等;在隐性校园文化方面, 彰显学校历史文化, 提出有教育内涵的办学思想, 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锻造独具魅力的管理风格, 张扬凝聚力强的团队精神等。地处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中小学, 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全, 但求特色闪亮, 就此可让学校名扬四邻。

3. 追求特色的教育服务

江苏张家港市高级中学校长高万祥认为, 教育是一种精神服务, 也是一种特殊的服务性事业。教育服务就是一切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细节决定成败”, 正是一些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以人为本服务细节, 分出了人的素质高低, 管理水平的高低, 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当你参观某城市学校时, 你会感慨学校的大气, 你会说那才是学府殿堂, 这样的条件才可能为学生服务好, 地处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中小学的条件不可类比, 但服务可以做到“别致”, 那就是有特色的教育服务。如:建立学生家庭和学生个性档案, 教师能做到对学生的家庭、爱好、特长、性格、心理等了如指掌, 有的放失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成立“爱心”协会, 经常、及时关心家庭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学校师生如同朋友, 心灵沟通无碍;老师和家长零距离, 把教育和关心紧紧连在一起。总之, 围绕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做到不同方式的细微服务。

三、因校制宜, 科学管理

学校管理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脊梁, 学校的成败管理是关键因素。关于学校的管理, 学校管理理论阐述的更多地是管理一般规律和原则, 具体的管理模式或管理实践, 学校管理者们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中小学管理要素对象与城市学校有很大的差别, 其管理应该因校制宜, 以校为本, 从学生实际出发, 讲求管理实效。

1. 减少管理层级, 提高管理效率

管理层级是学校组织机构设置层数, 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中小学的规模往往都比较小, 切忌盲从“小而全”的管理模式, 不宜设置过多的管理层次。同年级平行班少可不设年级组 (因为老师都可能上了好几个年级的课, 不便开展工作) , 学科教师少或兼课教师多不宜设专科教研组 (可设类学科教研组) , 减少部门负责人副职数, 加宽管理幅度, 尽量避免交叉管理, 减少管理层次, 即增加一个管理者能够有效管理的人数, 这样信息沟通就会畅通, 效率也就越高, 从而增加学校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和加速学校的决策过程。

2. 管理制度要适度, 增强管理的有效性

俗话说“无以规矩, 不能成方圆”, 要办好一所学校, 必须有章可依, 有规可循, 科学的、适宜的学校管理制度能增强管理的有效性。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在制定管理制度时要从本校师生员工及学校所处的农村环境 (包括人文环境) 、办学条件和工作任务等具体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科学合理。各项规章制度的基本要求和实施, 应该充分考虑贯彻执行的条件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要避免要求过高, 照搬照套, 脱离实际, 无法实施。如有的农村学校规定教师备课必须按照“课改新理念”格式化备课, 以追求“时髦”, 而本校教师连参加过“课改”培训的都很少, “新理念”何从谈起?再说“格式化”有无实际的意义, 其制度的有效性可想而知。

3. 重视管理的软要素, 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学校管理要素分“软要素”和“硬要素”。所谓“硬要素”是指严格的规章制度、行政命令, 表现为“刚性”管理;而“软要素”是指价值观、道德规范、管理艺术等, 称之为“软管理”。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中小学一般比较重视“刚性”管理, 而忽视管理的“软要素”, 有的校长甚至以过于严格而不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来体现自己的管理水平, 在管理过程中强硬有过而缺乏应有的尊重、关心和沟通, 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简单生硬、缺乏人情味, 从而导致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紧张, 教师心情不顺, 队伍凝聚力下降。所以, 学校要通过精神文化的培养, 改变重硬轻软的现象,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管理水平高的、奋发向上的有机体。

我国基础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不管是城市基础教育, 还是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 其根本目标和要求是一致的。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人对自身发展的认识的改变, 促使人们对人才成长要素不断重新审视, 因而学校办学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 基础教育也不例外。谁都期望自己的学校成功, 特别是在基础教育最底层生存和发展的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校, 当地父老乡亲赋予了更多的希望,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办好学校呢?

参考文献

[1]吴志宏.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教育部人事司.管理创新与学校发展.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经济落后地区 第5篇

扶持我国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新观念--以西部开发战略为重点

从协调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观点出发,概要总结了我国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扶贫和扶持民族地区主要政策的.成效,解剖了欠发展优势地区的基本条件,提出了提高民众生活水平、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密切对内联系与协作的基本战略;同时建议将“西部沿边落后的民族地区→黄河与长江中上游生态保育地区→沿海相对贫困地区”的梯级扶持政策,作为我国“十五”期间宏观区域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 者:樊杰 杨晓光 FAN Jie YANG Xiao-guang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100101刊 名:地理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GEOGRAPHICAL RESEARCH年,卷(期):19(1)分类号:F120.4关键词:落后地区 地区协调发展 区域政策

浅谈我国经济落后地区的迟发展效应 第6篇

关键词:迟发展效应,后发优势,后发劣势,发展战略

一、迟发展效应的理论

“迟发展”是国外发展经济学者在现代化理论研究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迟发展效应是针对先发展效应而言的。先发展地区起步较早, 较好的初始条件、先发机遇及更充裕的发展时间与空间, 提供了巨大的占先优势。当后来者开始起步时, 由于先发者已经达到了较高发展水平, 后来者在发展中会出现一系列因迟发展而带来的正面与负面效应。该概念的提出对后发展地区具有重大的影响。

迟发展效应, 指起步较晚的后发展地区在初始条件及区域经济再发展面临的环境发生变迁的情况下, 所产生的一系列有利或不利影响及发展模式。迟发展效应同时具有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其正面效应表现为后发优势, 而负面效应就是后发劣势。在国内外文献中, 有的强调正面效应, 有的强调负面效应。

(一) 迟发展效应的后发优势

对后发优势的研究最早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绝对优势理论。此后, 国际学术界便从资源禀赋理论、区域理论、制度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方面对后发优势理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美国的社会学家M·列维和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的理论。除这两位学者之外, 学术界还有很多人对后发优势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英国的彼得·鲍尔、俄国的托洛斯基、著名学者汤因比等等。后发优势理论由西方学者提出以后, 引起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浓厚兴趣, 在如此氛围之下, 国内学术界对后发优势问题也做了广泛的研究。根据西方学者提出的后发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并参照我国学者对这一问题研究的丰富与发展, 以及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实际, 后发优势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科技文化利用说。

现代化的后来者可以利用先行者在世界科技革命浪潮中形成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 直接加以引进与学习, 使经济快速发展, 实现经济技术发展阶段上的跨越性发展。同时, 后来者可以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以形成文化融合杂交的优势, 促进现代化的发展。

2. 经验借鉴论。

在发展中国家开始其现代化进程时, 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先行者有丰富的发展经验与教训供后来者借鉴, 这样可以少走弯路, 缩短在黑暗中探索的时间, 使后来者能以较少的代价取得更大的成就。

3. 外资利用说。

由于发达国家拥有大量的资金, 后发国家可以依靠引进外资以解决本国现代化起步阶段的资本积累严重不足的问题, 从而实现借鸡生蛋的目的。

4. 产业转移说。

后发国家可以利用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机会, 在发达国家的帮助下, 直接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使后来者顺利地实现现代化。

5. 后发国家联合说。

随着世界整体发展与互相依存趋势的显著化, 后发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有所改善, 它们可以通过联合以抵制发达国家损人利己政策。

6. 榜样激励说。

由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成就十分显著, 这会使后来者克服重重阻力激发追赶的念头与信心, 进行有效的社会动员与整合, 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 有利于后来者的现代化进程。

(二) 迟发展效应的后发劣势

“后发劣势”的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沃森提出的。他认为落后国家由于发展比较迟, 所以有很多东西可以模仿发达国家。模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模仿制度, 另一种是模仿技术和工业化的模式。由于是后发国家, 模仿的空间很大, 所以可以在没有好的制度的条件下, 通过对发达国家技术和管理模式的模仿, 取得发达国家必须在一定的制度下才能取得的成就, 特别是落后国家模仿技术比较容易, 模仿制度比较困难。因为要改革制度会触犯一些既得利益, 因此落后国家会倾向于技术模仿, 但是, 技术模仿虽然可以使落后国家在短期内取得非常好的发展, 也可能会给长期的发展留下许多隐患, 甚至长期发展可能失败, 这就是后发国家的“后发劣势”。以英法为例, 在18、19世纪, 当时的英国是发达国家, 而法国是欠发达国家, 二者最根本的差距就是制度的差距。英国1688年之后就实现了宪政制度, 而法国自大革命时期就实行专制制度。英国的宪政制度由于成功克服了国家机会主义而取得了成功, 而法国经济在19世纪以前因为专制制度和政府任意侵犯财产而落后。

根据安格斯·麦迪森的研究, 1820—1992年间世界七个主要不同地区在人均收入水平的高低排序上相当长的时期内并没有改变, 最繁荣的地区仍然保持他们的优势地位, 最贫困的地区仍然贫困。这个时期西方衍生国 (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人均GDP增长了17倍, 西欧居次, 增长了13倍, 南欧10倍, 拉美7倍, 东欧和亚洲及大洋洲6倍, 非洲3倍, 地区之间的差距在近二百年间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据联合国统计, 1971年世界上有25个国家被列为不发达国家, 2002年已增到49个。1960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为31∶1, 而1997年则扩大为74∶1。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 一定程度上沦为了发达国家的“经济殖民地”。可见确实存在着后发劣势。

要理解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关系, 笔者认为从技术层面上看, 后发优势表现得较为明显, 而从制度层面来看, 表现较为明显的是后发劣势。但总体而言, 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是紧密联系, 相互补充, 共同发生作用。后发劣势制约着后发优势, 使后发优势难以发挥功效, 后发优势中隐藏着后发劣势, 在不同的条件下, 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可以相互转化, 优势可能转化为劣势, 劣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因此, 不能把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绝对化, 它们相互影响, 并不是孤立地存在。

二、我国经济落后地区的迟发展效应分析

(一) 优势分析

1. 技术后发优势。

落后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 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能从经济发展较好、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引进先进技术, 因此具有技术上的后发优势而获益。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 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获得相同的先进技术。其次, 可以在更短的时间获得相同的技术。第三, 可以通过对经济发达地区技术创新经验的研究, 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模式, 在自主性的技术创新中, 避免错误的路径选择, 从而在更高的起点上更快地进行自主性的技术创新。

2. 资本的后发优势。

这一优势主要是指资本报酬递减规律所产生的优势。发达地区的资本丰富, 而落后地区资本稀缺, 因此, 落后地区的资本收益要高于发达地区。那么资本将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流动, 由此将会促使落后地区经济增长得更快。

3. 人力的后发优势。

落后地区的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低廉, 只要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 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利用知识的溢出效应, 提升人力资本的素质和水平就可以产生较大的劳动力后发优势。

4. 制度的后发优势。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避免或减少了制度建设方面的试验成本。制度的建设、完善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落后地区可以从发达地区在建设、完善经济体制、法律制度、政策等的过程中学习和总结经验, 从而选择正确的制度建设路径, 避免或减少制度建设方面的试验成本, 加快制度建设, 缩小与发达地区在制度方面的差距。其二是缩短制度创新的时间。制度建设过程就是制度创新的过程, 落后地区可以通过研究、借鉴、模仿发达地区的制度加快本地区的制度创新, 从而缩短制度创新的时间。

5. 结构的后发优势。

落后地区多以农业经济为主, 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从农业经济转为现代工业经济, 最终实现工业化。落后的农业部门生产率较低, 而工业部门的生产率较高, 把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和资本转移到工业部门, 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率, 从而促进生产率较快的增长。

(二) 劣势分析

1.“马太效应”。

由于一个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总是存在着不平衡, 经济落后地区总是存在的, 因此, 不合理的区域分工与利益分配关系也总是存在的。我国落后地区往往集老、少、边、穷于一体, 表现出经济外向依存度低、严重缺少文教卫事业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单一等一系列不发达经济形态和文化模式, 从而导致自我发展机制、自我更新能力的缺乏, 极大地限制了经济的发展, 不得不处于被发达地区支配的从属地位, 农产品与工业品、初级产品与深加工产品之间的价格剪刀差导致了利益的双向流失。在这种不平等竞争过程中, 在循环累积作用下, 落后地区将越来越滞后于发达地区, 形成“马太效应”。

2.“回波效应”。

资金、人才短缺和技术落后是当前落后地区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难题。由于落后地区原有经济基础薄弱, 再加上迟发展造成起点比较低, 落后地区自身积累、自我发展能力远远低于经济发达地区。受人均收入水平、财政收入的影响, 落后地区的低收入使其储蓄水平低, 资金短缺, 难以支持经济的较大发展。同时, 发达地区极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导向和人才激励机制, 良好的外部工作条件, 以及相对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同落后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促使人才向发达地区聚集, 相对削弱了落后地区的人才积累。以西部为例, 12个省市每年毕业的大专院校的学生中, 有90%的研究生和70%的毕业生都流向了外地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 这就造成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果是本地区的人才不断外流得不到应有回报的尴尬局面。人才与资金的匮乏也制约了落后地区的技术引进和创新。这些生产要素明显有利于发达地区而不利于落后地区的连续的累积性的扩张, 形成“回波效应”。

3.“齿轮效应”。

缪尔达尔把发展定义为“相互依赖的条件下整个体制的向上运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制度基础十分薄弱, 并存在严重的缺陷, 由此带来了巨大的交易费用, 成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相反, 发达地区则在经济体制改革、新型经济体制建设和对外经济开放体制的建设中处于领先地位, 具有体制优势, 这种优势使其对经济资源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而区域经济能否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对经济资源的吸引力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在体制方面的劣势使落后地区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形成明显的“齿轮效应”。

4.“示范效应”。

发达地区在其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和模式, 这些经验和模式对落后地区的发展确实具有示范作用, 但是这些经验和模式不可能完全适合于每一个地区的发展。然而, 由于受“示范效应”的影响, 落后地区往往亦步亦趋地效仿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 而且具有较强的路径依赖特征, 结果走上了一条缺乏创新, 永远只能“赶”不能“超”的道路。

三、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建议

(一) 消除制度障碍, 弱化后发劣势

首先, 改革产权制度, 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制度具有互补性和路径依赖性, 由一种制度安排转化为另一种制度安排, 是很困难的事情。应该从最基本的制度, 产权制度入手, 才能保证经济长期发展的绩效。只有建立了有效的产权保障制度, 才能提高人们投资和生产的积极性, 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通过对最基本制度的改革, 利用制度之间的互补性, 有利于其他各项相关制度的完善。其次, 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市场在克服某些类型的后发劣势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 只有企业树立了市场意识, 才会积极地进行技术创新, 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最后, 发挥政府的作用。政府应当在不直接干预经济的同时, 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如控制人口增长, 制定各项规章制度, 为企业间的竞争创造一个公开、公正的外部环境, 维护社会稳定和良好的国际关系。

(二) 实行人才战略, 强化后发优势

知识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 后发优势的实现关键也在人才。落后地区必须重视人力资本开发和利用优势, 实行人才战略。只有拥有最优秀的人才, 才能更好地引进、消化、吸收、改进先进技术, 才能开展原创性研究, 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 才能不步入后尘, 才能在市场上有竞争力。落后地区首先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切实抓好教育工作,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劳动者素质。其次, 由于人才培养周期长, 耗资大, 所以, 在目前落后地区更要注重吸引人才。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搞好环境建设, 筑巢引凤, 以加速经济建设。最后, 落后地区在注重技术引进的同时还要鼓励科技人才的自主研发行为, 以避免迟发展过程中较强的路径依赖。

参考文献

〔1〕郭熙保, 胡汉昌.后发优势新论〔J〕.武汉大学学报 (哲社版) , 2004 (3) :351-357.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201-208, 66.

〔3〕李青均.后发优势:中国欠发达地区发展转型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0:22-24.

〔4〕林毅夫.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J〕.经济学, 2003 (4) :989-1004.

经济落后地区 第7篇

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 资源配置优化组合, 经济快速发展的知识信息时代, 货币资金作为最有“优势”的资本, 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正表现出大强大的威力, 资金涌向哪里, 就给哪里带来效益, 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区正以其独特的优势, 吸引了大量的资金, 给落后地区县域经济带来了这种资金流动不平衡的打击。经济发展缓慢, 人民生活水平难以较快提高。

一、资金流动的发展思想

1、综合平衡发展的思想, 一是部门间的平衡, 二是地区间的平衡。

这种思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多年来的发展实践表明, 这种试图保持平衡发展的思想在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下, 其优势荡然无存。

2、适度非均衡思想, 改革开放后, 经

济发展不断深入, 资金流动、经济发展更多向非均衡倾斜。邓小平“以部分地区, 部分人先福起来, 以先福带动后福”的瞻前思想全面指导了资金的流动, 整个东南部地区及中西部的部分地区如雨后春笋般地富了起来, 中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 我们越来越深刻、严酷地看到, 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资金的“择优”扶持已显示出了它的缺陷。

二、资金流动对县域经济的影响

1、商品买卖所形成的资金流动。

“物随钱走”, 对发达地区而言, 投入大, 产出多, 资金集中;对落后地区的县域经济而言, 环境恶劣, 投入小, 产出少, 资金短缺或流失。

2、直接投资所引起的资金流动。

资金“逐利”的特点决定了资金会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流动, 发达地区“富得流油”, 而落后的县域经济却“穷得尿血”, 苟延残喘。

3、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动。

作为企业, 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是追逐的“焦点”, 而企业的“财神爷”——金融机构, 更青睐大中企业和大型项目, 致使县域经济资金严重不足, 金融市场难以活跃。

4、证券市场引起的资金流动。

股票犹如游动的“金灵”, 在灵敏地窥视者市场, 发达地区证券公司多, 资本金大, “金灵”们源源不断地流入。县域经济缺乏资金支持, 步履维艰。

5、其它形式的资金流动。

处在经济社会、信息时代, 发达地区高楼入云的城市, 风光旖旎的胜地, 舒适优越的条件, 以其特有的优势吸纳众多的消费者。而县域经济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

三、增进落后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策略

1、增强“造血”功能。

国家的一些重点项目应选择建立在县域经济内, 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丰富、劳动力众多的优势, 大力开拓就业和发展市场, 以此带动县域市场的活力, 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 促进本地的发展。

2、营造“输血”渠道。

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多渠道全方位地引进外资企业和发达地区企业在县域地区投资办厂, 大力吸引资金向县域地区流动, 树立“他人发财, 本地发展”的思想, 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3、请进“财神”坐堂。

强化金融机构职能, 让资金回流, 采取“银企洽谈、政府联姻”的方式, 大力投资、扶持县域地区的大中小企业齐头并进, 共同发展。

4、实行“人才强县”战略。

一方面大力发展当地教育事业, 培养人才, 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引进人才, “洋为中用”, 促进发展。

5、促进县域“跨越式”发展。

转变观念, 美化环境, 深化改革, 吸引资金。借鉴西方的经验, 加快小城镇建设, 树立名优品牌, 实行产业化布局调整, 促进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总之, 落后地区县域经济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大局, 只有国家大力支持县域地区, 县域地区大力吸引资金向县域经济流动, 发达地区“反哺”县域地区, 县域地区加大自身建设, 才能促进落后地区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协调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久文, 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6) .

[2]、张超.关于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 (1) .

[3]、张日新, 云月秋.县域经济发展的融资困境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2, (1) .

[4]、贺勇.县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难点分析及治理对策[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03, (2) .

[5]、彭小建.县域经济中金融矛盾问题研究[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03, (2) .

[6]、王济光.强化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 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 2008-1-31

经济落后地区 第8篇

曾经奠定了我国工业化基础并支撑了整个中国现代工业体系的吉林省,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经济发展的落后局面。据资料统计,2010年吉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8577.06亿元,位居全国第22位。而通化、四平、白山、白城、辽源、延边等地区,其经济基础薄弱,发展重化工业条件不足;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发展农业生产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经济发展十分落后。靖宇、大安、通榆、镇赉、和龙、安图、龙井和汪清等八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县(市)已被国家确定为重点扶持县。

探究其经济发展落后的成因,无论对我省经济建设还是文明法制建设,都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1 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贫困和落后程度的监测评价,采用人口、居民收入、公共服务、地区发展和财政统筹等五类三级22个公开客观数据,以人均收入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要调控手段分析体系而进行监测分析。

1.1 经济总量小,GDP生产总值低

2011年,四平地区生产总值为690.5亿元,通化地区为513.5亿元,延边地区为450亿元,白山地区为370亿元,白城地区为355亿元,辽源地区为340亿元;而长春地区为2919亿元,吉林地区为1500亿元,松原地区为900亿元;仅从省内比较,就可看出经济落后与发达地区两者的明显差距。

1.2 经济增长速度不快

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基本现状是,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环境较差,交通不发达,一方面,经济结构不合理,产品科技与设施落后,就项目改造及新技术研发进行滞缓,劳动生产率低,经济的发展过多地依赖于资源的消耗,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差;另一方面,农业产出率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很低,居民收入水平低,民公共服务欠缺,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以及其他公共财政支出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具有明显比差距。

1.3 体制与机制落后

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日益显现———既有旧体制改革不彻底遗留的老问题,也有新体制发育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还有推进过程中方式方法“跑偏”等诸多问题。

1.4 人才缺失严重

人才缺失是造成经济落后的决定性因素。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竞争归根结底综合为人才的竞争。收入低的地区留不住人才,收入水平越高的地区则越能吸引人才流入,优秀人才的流入则会推动经济更快发展,这已经成为经济良性循环的“定律”。

1.5 市场体系不完善

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要素市场发育滞后,市场化程度低,资本、土地等要素价格形成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生产制度落后。“三大需求”短板现象明显。

1.6

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直接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仍比较普遍。

1.7

存在着执法体制不健全、执法主体不规范、执法权限与责任不一致等严重现象。

2 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建设当代文明法制社会的理论依据

2.1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反过来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又推进和作用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的发展。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建设高度的法治文明,其目的便是促进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2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决定性因素。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发展跨越式经济时,通过建设高度的法律文明,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将其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强化优势。

3 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建设当代文明法制社会的导向及原则

“法治”是对“人治”的否定。法治社会是一个不断削弱政治专权、捍卫个体尊严、保障个人权利的文明体现,是社会转型的完成和法制现代化的实现。

法治文明既是民主意志的集中体现,又是公共权威的国家象征;其以追求政治民主、社会正义、保障人民权利为目的而制定一系列良好的法律制度与秩序,体现着政治文明的现代理念和运行机制,是在践行法治过程所体现出的一种文明程度。

3.1 要确立法律的最高权威

从正义的角度讲,要确立立法分配正义、执法实现正义、守法遵循正义、司法救济正义;从民主的视角看,要确立立法确定民主结构、执法落实民主机制、守法体现民主状态、司法保障民主秩序。从法治的内容讲,要强调立法的民主性与科学性、执法的统一性与规范性、守法的普遍性与自觉性,司法的公正性与权威性。无论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还是一般的社会问题,都要明确遵循法律,必须寻求并完善法治化途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

3.2 要在民主的基础上建设法治

民主的最主要作用领域之一是“制定法律”,而要确保法律的制定能够真正体现民意,就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上,要提高人大代表的素质,提高民主和科学立法水平,并大力加强权力机关对法律严格实施的监督。

3.3 要处理好法治建设中的一些重大关系

如经济社会发展与法治建设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与法治建设之间的关系,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之间的关系,政府推进法治建设与制约监督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重大关系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法治建设的本质特征,对推进我国法治建设具有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3.4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推进法治文明的根本保证

法治文明的建设,也是政治文明的体现,更是我们党改变执政方式、身体力行依法治国方略的政治宣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自觉选择。建设民主政治,实行依法治国,不可能没有党的领导。执政党依法执政的过程,就是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也就是逐步实现法治的过程,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

4 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建设当代文明法制社会的途径

4.1 因地制宜,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实现法治文明的区域化

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特色,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和完善引导经济发展的相应法律制度体系。诸如公司制度、合同制度、法人制度、产权制度、专利制度、产品质量制度、消费者权益保障制度、和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它们既是一种经济制度,也是一种法律制度,确保引领经济的正常发展。

4.2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体系

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相对落后。一是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这“三条保障线”实际参保者的比重较小。而广大落后的农民基本与社会保障无缘。二是失业保险和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严重滞后,对于新出现并将在相当长时期内有增无减的下岗失业居民、失地农民、鳏寡孤独废疾者为主的弱势贫困群体缺乏妥善的救助办法。

一是通过立法,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一要大力拓展我国的社保范围,使那些因各种原因如贫穷、失业、工伤、病残、衰老等急需社保帮助的人,得以享受社保带来的便利和底线保障。二要不断丰富社保形式,采取保险、现金支付、物资援助等形式,使社保更有针对性。注重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措施着力调整社会成员之间业已存在的贫富失衡态势,以有效保障最弱势一极的公民之经济社会权利。

二是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所面向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法律体系,消除城乡差距中贫困居民受助权益的不平等;通过健全社会保险制度并扩大到应当覆盖的全体劳动者,解除劳动者的养老、失业、疾病医疗、职业伤害等后顾之忧;妥善协调好改革发展稳定中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制定和执行法律的基本着眼点放在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充分体现和保障不同社会群体的基本权益,使人民群众普遍分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三是通过立法,加强对各地执行社保政策的监督力度和执行力度,使国家的社保政策法治化。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应因地制宜,逐步实行居民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极弱势群体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最低生活得到保障。

完善特殊群体权利保护法律法规,建立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的法律体系。我国已经制定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权利保护法、残疾人权益保障法。这些法律的实际效果仍需要继续完善。同时还应该完善农民工、高校贫困生、失业工人等法律的保障规定。

4.3 健全行政立法,规范行政权合法文明的运行,有效地制约强势极权的公权力,依法严治权力运行中的暴力陋习

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漠视基本人权的保护,出于利益集团内部利益的狭隘追求,在行政执法中强权行政的陋习十分严重。在强制征地和房屋拆迁、城市管理和城管执法、限制公民越级上访等领域,出现了由政府部门或打着政府“旗号”采取的对公民进行的暴力行政行为。

要使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切实走向法治、保障人权,必须通过具体立法阐释宪法原则,以求祛除暴力行政现象,如扩展行政赔偿与行政诉讼范围,加大国家赔偿力度,国家对施暴的执法人员个人应该追偿经济损失并从重科处法律责任,严厉追查相关干部“涉暴”的领导责任,深入开展对公务人员有关权力性质、权力来源和防止权力破坏性的教育、认知和教化等,切实遏制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滋生的滥权谋利、官商同体、权力资本化、资本权力化的官僚化阶层的畸形生发和公权行权过程中的泛暴力化倾向,是建设法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4.4 完善公民权利的表达机制和救济机制法律体系

保障公民权利,实现权利的平衡配套,必须建立完善的权利表达渠道。一是发挥已有渠道的作用,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作用及政治协商会议参政议政作用,切实发挥政府咨询机构和学者专家的参谋作用。二是广泛利用高科技成果,建立信息网络通道,拓宽政府的信息沟通渠道好和个主体的利益表达提供渠道,使利益表达顺畅和流通。三是构建权利救济机制。建立宪法诉讼制度,扩大权利的可诉范围,通过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进行法律救济。

4.5 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法律体系

一是出台《人才培养选拔条例》,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制度,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介入权、选择权和监视权,建立定期公开选拔制度,实施以差额保举、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表决为主要内容的差额选任办法,构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事先报告、事后评议、离任检查、违规追究的监视机制,坚持上派、下派、外派、互派的“四派”模式培养锻炼人才,整合区内各类培训资源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先送政治上可靠、思想成熟、有培养前途的人才到大学深造。二是出台《引进人才的奖励条例》,立足实际,用政策吸引人才。通过提供特殊政治待遇、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和直接到大专院校招聘等办法引进人才。三是抓住机遇,用高薪聘请人才。通过聘任或调入等形式,留住破产企业急需紧缺人才。围绕重点用项目集聚人才。注重将引进项目与引进人才同步实施。将人才引进贯穿项目建设始终。四是出台《优秀人才的奖励条例》,完善高层次人才造就激励措施。建立健全吉林省高级专家选拔制度,对贡献突出、业绩卓著的重点高层次人才给予省政府特殊津贴,在项目申报、医疗保险、休假疗养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

4.6 以法律为载体,加强为民便民利民安民工作

为全面做好民生工作,在诉求服务中心中加挂了山城镇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总站牌,将全镇51个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电话进行了网格化公示,服务民生工作八项制度、七项机制、工作流程提升法律法规的高度。基层党组织将服务民生和服务群众诉求同谋划、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使诉求服务工作取得了实效。形成解决民忧、解决了民急、解决了民困的法律机制。

法治文明是社会趋向更高层次有序化的崇高标志,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的成果和智慧的结晶。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实行跨越式经济的根本保证,对整个制度文明都起着确认、维护、保障和促进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弗朗索瓦.佩鲁.增长极概念[J].经济学译丛,1988,(9).

[2]康德《.公正的哲学原理》第一章和第三章第二部分,转引自黄稻主编《社会主义法治意识》第30页,人民出版社,1995.

[3]石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环境保护,2004.

经济落后地区 第9篇

关键词: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总体规划

到2008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已经接近50%, 不仅东、中、西部差异明显, 即使在城镇化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也存在经济发展落后、城镇化水平较低的片区, 特别是在一些县的行政范围内存在一些发展缓慢的小乡镇, 这些乡镇位置偏远, 距大、中城市甚至县城距离较远, 城市对它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 小城镇自身发展基础差、动力不足, 城镇化水平较低。

这些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 大都是到了修编的时间, 上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以出台文件的形式强制性的要求编制, 除极个别发展条件较好的城镇, 很少有小城镇是因为城镇发展的需要, 意识到需要编制城镇的发展规划用以指导城镇建设, 在实践中, 参与小城镇规划编制人员可谓“鱼龙混杂”, 严重影响规划编制的合理性和规划的科学性[1]。

1经济落后地区小城镇总体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1 城镇性质的确定

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往往第二产业发展较为缓慢, 企业规模小、数量少、品种单一, 而且大多以民办私营企业为主, 极少数城镇存在一定规模的大中型企业, 城镇的主要职能首先是为镇域的居民提供公共服务:行政管理、医疗、教育、商业、文体科技, 其次才是加工制造、生产。不是说小城镇的第二产业不重要, 不要发展, 是因为小城镇规模小、基础差, 第二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发展前景不乐观。

在确定城镇主导产业的时候往往根据现有的企业统计资料, 确定现状已有的某一产业门类为主导产业, 这一产业门类与其他门类相比优势也不是很明显, 往往是因为有少数几个产值较高的企业而显得有优势, 缺乏认真细致产业发展前景、土地产出效率以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可能性的分析, 更不会讨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确定城市的主导产业有没有必要细致到某一具体的门类。在小城镇的产业发展基础差, 产业结构还没有成型的情况下这种盲目的做法会让其丧失本来就少的可怜的发展机遇。

1.2 城镇人口规模的确定

城镇的规模往往是先确定城镇的人口规模然后推算出用地规模, 所以关键是确定城镇的人口规模。很多城镇的人口是在萎缩的, 按照实际的发展规律, 城镇的规模应该是往小里做, 而不是通常的那种机械的、毫无疑问的城镇规模扩大。但在实际的规划编制过程中又有几个城镇的规模是在往小里做的。如果真的有那么几个良心未泯的规划师提出规划要往小里做, 不单镇上的领导这一关过不去, 还会被那些规划评审专家们当作笑话作为谈资。所以, 城镇的规模还是扩大了, 只好通过改变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等技术方法让城镇达到了领导想要的规模。

1.3 城镇建设用地的确定

无论是现状还是规划的城镇用地规模都要与人口统计范围相一致, 在城镇人口的统计中往往把镇驻地村庄的人口统计为城镇人口, 相应的驻地村庄的建设用地也统计为城镇建设用地。这些驻地村民, 有一些已经完全脱离了农业生产, 在城镇中从事商业、服务业等, 把他们统计为城镇人口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大多数的驻地村民, 由于城镇经济落后, 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 还是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工作, 他们白天到地里务农, 晚上回到自己的村宅里休息, 如果把他们也算作城镇居民, 把他们的居住用地算作城镇建设用地就值得商榷了。

这些村民, 无论是从职业还是从参与城镇活动的程度看都不适合统计为城镇居民, 武断的统计为城镇居民至少是欠妥当的, 相应他们的居住用地, 从承担城镇功能的角度来考虑, 也不应该全部统计为城镇建设用地。

1.4 对外交通的处理

由于城镇规模小, 经济基础薄弱, 过境公路往往成为小城镇中最主要、建设最好的道路, 主要的部门、单位、建筑、设施大都沿路布置, 被打造成城镇发展的主轴。在城镇总体规划中往往会提到过境交通影响小城镇的问题, 大都规划把过境交通转移出去, 或修建环路让过境交通绕行。且不讨论城镇有没有经济实力修建道路转移过境交通, 也不讨论过境交通对城镇的影响是不是真的到了必须转移出去的程度, 如果过境交通转移出去了, 城镇就丧失了非常重要的发展动力。

1.5 给排水系统的问题

现状小城镇大多数都没有自己的自来水厂, 一般是以地下水作为水源, 由于地下水水质较好, 经过简单处理后送入高塔为城镇供水。

除了供水管道, 城镇很少建设自己的污水、雨水管网, 生活污水、雨水大都直接排入附近水体或明沟。规划一般都会在小城镇建设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 用以应付专家评审, 不会深入的考虑水厂及污水厂建设的经济性及可能性, 更不会考虑污水厂运营的经济性。水厂大都选址在城镇附近河流的上游以河水作为水源, 缺少现状河流水质、水量及未来流域发展状况的考虑, 污水处理厂设在河流的下游。

2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1 指导思想错误

小城镇由于基础差、经济实力薄弱、发展动力不足、发展缓慢, 规划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规划编制经费不足, 而且大都是为了规划而规划, 很多情况下是为了完成城市规划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划编制任务, 流于形式, 不是为了真正指导小城镇的发展而编制规划。

2.2 技术力量薄弱

小城镇的总体规划大都由县或地级市规划院编制, 规划编制技术力量薄弱, 很少能够对小城镇的发展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 往往机械套用现有的规划编制技术规范、标准, 规划成果与小城镇的发展规律相差太远。

2.3 现状资料不全

小城镇规模小, 行政建制不够完善, 现状资料统计不全, 给规划前期的分析、预测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分析预测结果有很强的随意性, 为规划的进一步编制带来了难度。

2.4 把关不严

小城镇总体规划缺少严格的质量把关制度, 在实际的操作中, 专家评审是最为核心的环节, 最后的报上级人民政府审批只是细枝末节的修改, 不会有大的变动。评审专家的身份非常丰富:有经验丰富的规划师也有规划管理部门人员, 有建筑师也有结构师。专家水平参差不齐, 对规划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有时候还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

3解决问题的几点思考

3.1 高度重视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由县政府统一组织编制, 资金、技术力量、社会关注程度都会有很大的改善, 而且从县域甚至市域的范围来考虑小城镇的发展更有利于把握住小城镇的发展规律, 使规划更具科学性。

首先要对县域历年人口的发展状况做认真、细致的分析, 哪几个城镇的人口是在增加的, 哪些城镇的人口是在减少的, 再结合城镇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发展潜力、发展动力的分析, 确定几个中心镇做强、做大, 必要的情况下给以资金和政策扶持, 培植成为县域局部地区的发展极核。其他发展条件差、发展动力不足的城镇作为一般镇, 城镇规模可以往小里做, 为镇域居民提供公共服务。

中心镇做大、做强, 设置集中的工业园区, 吸引附近乡镇和村庄的企业入园。园区内配置完善的供排水、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提高园区质量。中心镇可以设置小规模的自来水厂为城镇居民、公共设施和园区服务。城镇雨水可以近期完善排水明沟, 保留现状的水体, 通过明沟收集, 就近排入水体, 远期城镇规模较大时再铺设完善的雨水管网。一般镇规模是在缩小的, 往小里做是符合城镇发展规律的, 城镇主要职能是为镇域居民提供公共服务, 弱化其第二产业的发展, 不设工业园区。应从整个城镇空间发展协调区的范围考虑城镇的水厂、污水处理厂、变电站等主要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布局[2]。

由于一般镇规模较小, 不能支持水厂的正常运营, 可以考虑以干净的地下水作为水源, 经过简单的处理后送入高塔为城镇居民送水。由于其没有工业企业, 居民生活污水又少, 可以设置简单的中水处理站, 居民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作为中水回收利用或者就近排入水体。雨水的排除通过排水明沟就近排入保留水体, 不铺设雨水管网。

3.2 完善城镇人口和用地的统计标准

小城镇驻地村庄的农业人口, 有一些已经完全脱离了农业生产, 在城镇中从事工业生产、商业服务等工作, 他们是城镇人口的一部分, 可以统计为城镇人口, 还有很大一部分驻地农民, 他们还是在从事农业生产, 平时也很少参与城镇的日常活动, 只是他们的居住地距离城镇较近而已, 所以不应该统计为城镇人口。相应的城镇驻地村庄的建设用地, 有一部分已经改变了居住用地的性质, 成为了小城镇功能有机体的一部分, 承担居住、工业、商业、服务等功能, 应该计入城镇建设用地, 但是更多的村民居住用地并不是城镇功能的组成部分, 不应该计入城镇建设用地, 特别是一些距离城镇较远、布局散乱的自然村。

3.3 不要轻易的转移城镇过境交通

城镇过境交通是城镇发展非常重要的动力, 应该慎重的对待。有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城镇, 对外交通对城镇发展的带动作用已经可以忽略, 其消极效应大于积极效应, 所以应该转移出去, 城镇也有经济实力将其转移出去。而一些规模较小的城镇, 可以保留过境公路, 通过在道路两侧设置防护绿带, 架设行人过街天桥等方式, 减少其对城镇的负面影响。

3.4 完善专家评审制度

评审专家的选择一定要严格, 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可以建立全市的城市规划专家库, 选择经验丰富, 具有多年规划编制、管理经验的规划师作为专家库成员, 评审专家从专家库中选择, 杜绝非专业人士混入评审专家内部。专家库成员实行定期考核制度, 考核不合格的成员退出专家库。

小城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城镇型居民点, 其发展的好坏对我国的城镇化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必须要根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制订适宜的小城镇发展策略, 在发展过程中注重调整城镇体系布局, 注重小城镇内涵的建设[3]。经济落后地区的小城镇与经济发达地区有很大的差别, 不能盲目的套用既有的技术规范、标准, 必须因地制宜的研究其发展的规律, 制定出真正符合城镇发展规律的规划。

参考文献

[1]王勇, 李广斌.市民社会涌动下小城镇规划编制中的公众参与[J].城市规划, 2005 (7) :57-62.

[2]彭振伟.经济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区域协调——以浙江省杜桥镇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 2003 (4) :17-22.

落后地区教师培训需求浅析 第10篇

摘 要:解决教师培训中长期存在的深层面问题,关键的还是按需施训,即分析培训需求是什么?怎样满足?笔者认为教师培训应从了解需求开始,培训需求分析主要包括:现状评估、目标反思,需求满足的评估,分析方法可以是访谈、观察、测试、问卷。

关键词:教师培训;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1-01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从改革的后台被推向了改革的前台,相应地,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亦日益突现出来。基于此,教师培训就越来越被提到了议事日程,特别是国家教育部出台相关文件后,即使在如甘肃会宁这样的欠发达地区,组织培训也成了教育局的基本职能之一,县级培训管理机构——研训办也应用而生,参加培训也成了教师的一项日常工作,如笔者本学期即参加了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国培项目、2015年兰州高考研讨会、白银市高三九科教师假期培训、白银市政治学科基地骨干教师研修活动和不胜枚举的校本培训。但培训实施效果如何?

一、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长期以来,由于部分教师难以形成自主发展观念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规划,教师培训也没有把教师的成长和教学动态变化联系起来,导致培训课程设计和演绎大量采用高深的理论和时髦的词句;不接地气,即培训设计和教师需求脱节严重;因而在开展教师培训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又逐渐突出。这些问题表现在:培训组织上的强制性;培训需求上缺乏针对性;培训方法上的单一性;培训对象上的无视主体性;培训效果上的低效性;培训组织形式上多专家讲座少学员参与互动;注重知识灌输而忽视专业能力发展等。这些问题不仅具有深层性,也具有长期性,人们都觉得这些问题必须得到解决,但找不到有效的办法。 解决教师培训中长期存在的深层面问题,已经不仅是技术和方法问题,而是必须解决教师培训观念上的滞后性问题。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笔者一直大力呼吁的“培训本土化和培训师专业化”。其中的核心问题可以细化为:培训的本土化、培训课程资源开发专业化、培训者队伍建设、培训绩效评估、职前职后一体化、跟踪式培训等。但最关键的还是按需施训,即分析培训需求是什么?怎样设计培训才能满足这种需求?

二、培训从了解需求开始

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的过程,就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对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的各种资料的搜集过程。 培训常见的核心问题如:培训谁?为什么培训?培训主题是什么? 通过什么课程计划和路径达到目标?如何设计培训?如何进行培训质量过程监测?如何评估培训效果?要回答以上问题,就必须分析教师的需求是什么?目前,教师培训需求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国家对教师提出的必须学习的内容和达到的目标,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规定教师要达到的标准和提出的要求;第二、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困惑、问题和意识到学习的必要性而产生的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第三、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教师培训需求就是以上三方面实际状况与理想状态之间通过培训能够改变的差距。

三、培训需求分析方法

培训需求分析就是由培训专业人员对培训需求进行排序,将进行培训所需的资源和实际可用的资源进行调整与匹配,从而设计出可行方案的过程。

培训需求分析可以是“现状评估”基础上的分析,分析者是教师本人、学校的管理者或教育管理部门;“目标实现”基础上的反思,反思者是教师本人、培训者或方案设计者;“需求满足”基础上的评估,评估者是教师本人、培训者、方案设计者。 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一是需求是谁的需求?“教师”不是笼统的概念,要分段、分科、分层、分岗、分类、分龄、分地域。培训要细化,如新教师培训、岗前培训、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培训、高三政治教师培训、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二是需求一定能满足吗?哪个机构、哪位培训者可以提供这种资源,承担并胜任这个培训。三是需求与目标之间的关系,即通过了解需求,设计培训,达成目标,由此形成了实践导向的培训、问题解决的培训、主题式培训;全员培训、骨干培训、带头人培训、名师培训。

分析方法可以是访谈、观察、测试、问卷。问卷调查中需要做好编制样卷、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工作。

四、落后地区教师培训需求例举

笔者最近针对会宁县农村小学教师培训需求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从培训内容需求看,教师主要需要学科教材教法研究的知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方面知识、班务工作管理知识、教育心理学和课堂教学技能知识等他们既有提高学术水平、加强科研能力训练的需求,又有提高教育教学技能的需求。从培训途径的需求排在第一的是学习他人经验,其次是参加教科研活动和进修交流。这些数据反映了多数教师希望能通过教研等活动,学以致用。从培训的方式需求看,教师大多选择师徒结对,其次是喜欢案例讨论与分析,第三是观摩点评和自主学习及反思,最不喜欢的是讲座。这是因为农村小学教师平时只是通过阅读参考书来吸取知识改进教学,又缺乏系统的现代教育理论知识。他们希望通过名师的引领和指导,现场观摩,目睹课堂教学的实况,以此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学手段和优化教学方法。从培训的时间需求看,大多数教师喜欢自主学习和校内培训,喜欢短期集中培训。因此,只有切实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培训,才能更好地满足教师的需求,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2014年度课题《教师培训本土化与培训师专业化研究》GS[2014]GHB0998阶段性研究成果。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课题《“科技人文”特色实验学校的发展规划与实践研究》GS[2015]GHB0755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赵德成、梁永正著.教师培训需求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经济落后地区 第11篇

区域合作是现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 未来区域间的竞争, 将不再是单个城市的竞争, 而是以城市群、经济圈和经济带为基础的区域间的整体竞争, 甚至是在更广阔的开放式空间范围内参与全球竞争。正是有了这种共识, 各政府间以地缘关系为基础, 纷纷组建各种区域组织, 通过开展交流合作, 尽可能消除区域内相互之间的行政障碍和贸易壁垒, 促进商品、服务、资本、技术和人员的自由流动, 实现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 把分散的经济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 形成一种合作生产力, 促进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同时, 也有更多的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如对城市群空间联系强度的研究, 就提出了很多分析模型, 甚至有学者把牛顿力学引力模型用于“距离衰减效应”和“空间相互作用”的经验研究当中, 如Smith (1963) 以夏威夷为例, 对不连续地区范围内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 宁越敏等人也作了类似研究。大量研究表明, 区域间相互作用是客观存在的, 区域合作也意义深远。而区域经济组织是一个地区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的有效载体, 尤其区域间相对落后的地区, 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 将有利于自身更好地利用外资和发挥比较优势, 充分享受区域经济集团化带来的机遇, 加快其经济发展。在更大范围来看, 区域合作能使一个落后地区跳跃性地在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乃至国际的经济技术竞争与合作, 充分利用市外市内两个市场, 优化资源配置, 拓展发展空间。因此, 落后地区主动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有其积极意义, 值得认真思考, 本文主要以浙江衢州市为例探讨区域间相对落后地区在积极深化区域经济合作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衢州市与周边地区区域合作的基本情况

衢州位于浙江省西部, 钱塘江上游, 金华衢州盆地西端, 南接福建南平, 西连江西上饶、景德镇, 北邻安徽黄山, 东与省内金华、丽水、杭州三市相交, 是闽浙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衢州市经济在浙江省排名靠后, 但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却排在浙江省前列, 如何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是一个紧迫的任务。而促进经济发展的途径之一就是充分加强区域合作。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自2002年开始确立“工业立市、借力发展”总战略以来, 衢州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利用长三角、海西经济区、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区等合作发展平台, 积极推动省际和省内的区域合作。

1、与省内发达地市的合作。

浙江省自2002年开始实施“山海协作工程”, 衢州市紧紧抓住这个发展机遇, 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 从自身的资源和产业禀赋出发, 从加强领导、构建平台、创新机制、优化环境几个方面着手, 与省内发达地区一道共同推动山海协作工程的实施, 形成了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山海协作工作格局, 引进了一大批山海协作产业项目。从2006年至2010年的“十一五”期间, 衢州市累计签订山海协作项目1859个, 协议资金900.12亿元, 到位资金401.74亿元。, 这些项目涉及工业、农业、现代物流、科技、教育、旅游、城市建设、公益事业等领域, 通过广泛开展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提高了区域开放意识, 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提升了衢州的产业层次, 促进了经济的转型升级。如2003-2009年,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518家增加到1230家, 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由19家增加到147家。

2、与毗邻四省九地市的合作。

1986年, 衢州与周边的江西、安徽、福建等三省的八个地市一道组建了闽浙赣皖九方经济区。党政联席会议是该经济区最高决策和协调组织, 一年召开一次, 由各地市高层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 主要是听取年度工作报告、交流区域发展经验、研究项目的联合开发等。联席会议下设联络处, 负责联席会议决定事项的落实、开展信息交流、研究解决区域合作中的问题等等。九方经济区通过推动区域内的公安联防、工商协同、计划生育合作和旅游合作, 在共建交通网络、共用信息平台、共治生态环境等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 有力推动了合作区成员城市的经济发展。

3、与海西经济区的合作。

2009年, 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衢州被列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域城市之一。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 衢州与海西经济区城市间的经济合作较为活跃。有数据显示, “十一五”期间, 衢州在江西、福建投资企业有260多家, 投资总额达70多亿元。各地来衢投资企业也日益增多, 仅福建省就有95家企业在衢投资, 投资总额达34.6亿元, 并成立了福建商会, 发展了120多家会员, 对加强衢州和福建两地资金、技术和人才交流发挥了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衢州开通了至福建厦门的航线, 于2011年与福建省福州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同时多年组团参加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 举办城市形象展和投资环境推介会。

4、与长三角地区的合作。

衢州从2010年开始正式成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城市, 主要开展的工作是参加一年一度的办公室会议、市长联席会议等协调会, 根据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重点参与异地养老、医疗、物流、旅游等合作专题, 配合相关城市, 开展问卷的发放回收、数据的收集整理等联络工作;入编《长三角年鉴》, 利用这个平台和载体展示衢州经济社会建设发展成就;而且还积极组团, 有选择地参加了长三角区域城市举办的一些经济合作洽谈会。

衢州加入区域合作组织并参与经济等方面的合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如何进一步借助这些区域组织的力量, 积极主动融入区域经济, 真正实现借力式的跨越性发展, 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二、衢州市深化区域经济面临的困难

合作是大势, 竞争则是必然, 区域发展也是一把“双刃剑”, 谁不抢占先机, 谁就会在竞争中被边缘化, 甚至被“挤”出局成为看客。处在长三角“最外圈”的衢州, 与其他城市相比存在先天不足, 面临不少困难。

1、对区域组织的认识不统一。衢州市地处浙闽赣交界中心, 是连接海西区和长三角的重要节点, 地理位置和发展意义深远。但地理优势并不会天然的转化为经济优势, “加入”仅仅是获得了一种身份认可, 对于是否积极“融入”, 衢州人在认识上却存在较大差异, 很多人包括部分政府工作人员却持不乐观态度, 认为区域间的交流只是考察, 合作就是开会;认为本地与长三角其他成员城市的发展差异太大, 无法站在同一起步线上谈合作和竞争。

2、部门联合对外的力度不够。在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下, 上下级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纵向联系颇为紧密, 而同一辖区内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却显得较疏散, 各部门处于同一行政管辖权之下, 分工分线, 各管一摊, 地位平等, 相互之间不构成权利和义务关系, 在对外合作交流工作中很难进行统筹协调, 不易形成对外合力。

3、区域合作的推动主体单一。无论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对口支援还是以政府牵线搭桥的企业合作, 其倡导者和推动者一般都是当地政府, 企业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4、发展落差与体制鸿沟的存在。由于地理、历史、人文等因素, 衢州还处在浙江省落后地区之列, 与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相比, 不仅在经济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存在较大的落差, 在经济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鸿沟。就拿企业集团来说, 其资产规模和数量就十分落后, 见表1:

5、参与区域合作的资源禀赋优势日趋弱化。衢州地处四省边际中心城市, 素有“四省通衢、五路总头”之称, 由于地处军事要塞、土壤肥沃、物种丰富, 衢州建城历史悠久, 曾经非常繁荣。但经历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几次经济发展浪潮, 衢州的发展已相对滞后, 周边城市崛起迅速, 竞争压力增大。加之我国中西部地区开放开发步伐日益加快, 其区位、政策、资源、市场等后发优势明显优于衢州, 而衢州的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制约了其经济的发展, 对发达地区合作的有效吸引明显弱化, 已难有往日优势。此外, 在与周边地区的比较中, 衢州缺少鲜明特色, 与很多类似城市在区位、生态、人文、产业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很难一分高下, 在此种竞争态势下, 如果不培养鲜明的个性, 就很难获取合作对象, 很难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6、区域合作领域和合作空间狭窄。目前, 衢州开展的国内合作交流, 绝大部分集中于二产项目的合作, 引进多于输出, 在社会事业、文化传播、交通旅游、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还处于萌芽状态, 合作力度远远不够。并且, 合作空间主要局限于省内, 没有实现在更广泛的领域整合资源, 合作的领域和空间都有待拓展。

上面总结了衢州市深化区域经济面临的一系列困难。造成这些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些是历史和客观原因, 如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等。有些却是主观原因, 比如政府角色冲突, 因为随着国际政治集团、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 区域一体化得到加速推进。在区域一体化实施和推进的过程中, 无论是区域内各地方政府还是区域外其它各级政府, 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现行的政府绩效评价体制机制下, 政府既是公利的追求者, 又是私利的维护者, 集这两重角色于一身, 必然表现出主动与被动的两面性, 扮演着两重角色。换言之, 政府既有可能成为推进区域一体化的积极力量, 也有可能成为阻碍区域一体化的消极力量。此外, 沟通机制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区域合作主体的行为及其决策是否有利于各方合作的展开, 依赖于区域之间信息的对称性和互动性。“区域各地市之间经济政策和相关措施的尽可能公开, 可使任何一个地区增加经济合作中的可预测性, 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相互之间实行信息封锁而导致的合作风险”。目前, 衢州所参与的区域合作中, 信息的交流和沟通, 主要是通过一年一度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市长联席会议”、“九方经济区党政联席会”, 以及与省内发达地市不定期的“山海协作工程对接座谈会”等会议形式来实现, 缺乏信息互通、互动的交流平台和沟通机制。

三、衢州市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

机遇前所未有, 挑战不容忽视。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初始阶段、经济内生动力还相对较弱的衢州, 要想在区域合作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气力”, 拓展视野、抢抓机遇,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积极作为、蓄势待发。

1、拓宽发展视野, 增强群体意识。

审视各自城市的建设, 人们已经看到了“单打独斗”的种种弊端:产业结构雷同严重, 区域资源在内讧中损耗, 公共交通规划对接乏力等。种种事实说明, 一个区域需要竞争, 但在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才是最高层次的竞争。未来经济的竞争和合作, 将从城市个体之间的竞合, 发展为一个区域、一个城市群或城市带之间的竞合。城市不能闭门发展, 而要主动融入区域大循环, 找到自己的位置, 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因此, 迫切需要建立开放型政府,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树立“大区域观”, 进一步消除阻碍区域合作的行政壁垒, 推动生产要素的跨区域优化与重组, 充分利用市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一方面积极引进, 一方面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 提高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层次和水平;要进一步搞好区域规划和制定区域合作发展规划, 紧跟中央发展规划大局, 立足本地实际, 着眼长远, 认真分析本地区的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内在潜力以及外部因素, 强调与区域组织、与周边县市的对接协调和协助发展。

2、发挥比较优势, 保持鲜明个性。

随着海西区的划定、长三角的扩容, 浙闽赣粤区域的各城市纷纷抢抓机遇, 加快融入。由于各城市在区位、生态、人文、产业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很难一分高下, 为获取合作对象、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就要努力创设和保持城市的独特个性, 重新审视自身拥有资源在区域发展中将起什么作用、怎么起作用, 放眼于整个区域组织的产业现状和趋势,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 重塑衢州市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要从衢州市已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出发, 充分考虑自身承载力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坚定“打造三大千亿板块”的目标, 主动提供配套服务, 自觉实行错位发展, 尽量避免产业雷同和重复建设, 借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为依托, 加快实现与长三角的产业对接, 加大与海西经济区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 加强与九方经济区的资源共享和友好往来。

3、推进部门联动, 构建协调网络。

区域合作是区域间的全方位合作, 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府际关系, 如权力关系、职能关系、政策关系、监控关系、税收关系、预算关系、公务合作关系、法律关系和司法关系等。从决定政府间关系的基本格局和性质的因素来概括, 政府间关系主要由四重关系构成:权力关系、财政关系、公共行政关系和经济利益关系。成立区域组织的核心目的就是要通过区域内的协商、协调, 尽可能消除成员城市间的行政障碍和贸易壁垒, 以促进商品、服务、资本等资源的自由流动。为实现这一目的, 首先就必须努力保证城市内部的协调顺利、运行通畅。而政府职能部门作为国家权力的执行机构, 又因分工不同, 对不同的公共资源拥有支配使用权, 因此, 就必须高度重视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 努力在加强横向联系上下功夫, 通过建设有效的协调机构和机制, 消除部门间的障碍, 并且要设法保持工作的常态化和联络人员的相对固定性, 从而使区域合作的延续性和有效性得到有力保障。

4、加强制度建设, 实现环境接轨。

如果说交通设施是深化区域合作的硬环境, 那么体制、机制就是深化区域合作的软环境。以长三角为例, 众所周知, 长三角地区不仅是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 更是体制环境较为宽松, 经济运行机制比较灵活的区域之一, 这也是长三角地区一直是我国要素积聚度较高区域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衢州市在体制、运行机制等软环境上不能实现与长三角一体化, 那么即使承接过来产业和资本也很可能因环境的不适应再转移到其他地区。为实现环境的接轨, 一方面, 衢州市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尽可能减少审批环节和手续;一方面, 要尽快熟悉长三角地区在这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 尤其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 要尽快采纳和借鉴。

5、遵循市场规律, 把握合作主动权。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 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都被赋予了更多的经济自主权, 这不仅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 也强化了地区之间的竞争, 从长远来看, 经济分权的存在, 很可能对经济发展乃至经济市场化进程产生抑制作用。但是, 基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 这种经济分权和区域间的竞争在未来较长时期内还将持续存在。各级地方政府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都是重任在肩, 城市群中的单体之间有共同利益存在, 但每个单体更有其自身的利益, 都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陷入囚徒博弈的困境, 出现典型的集体行动难题。这种各个成员追求最大个人利益的结果将不会促进公共利益, 受利益牵制, 区域合作中还会出现权威性不足和稳定性不高的问题。“集团中的个体数量越大, 离最优水平就越远。显然, 成员数目多的集团的效率一般要低于成员数目少的集团”。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在合作中也存在着现实的博弈。因此, 在区域合作中, 要始终遵循市场规律, 坚持尊重区域中不同成员各自需求的原则, 找准合作切入点, 充分把握合作的主动权, 一方面要考虑本地的经济结构优化、产业链延伸、产业转型升级等自身的需要, 另一方面要充分揣摩和分析对方的需求, 正确掌握对方的合作动向, 在此基础上做出详细计划和规划, 努力提高合作的成效和成果。而在推动与区域组织的合作过程中, 科、教、文、卫等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可以率先行动。

深化区域合作, 需要理念的转变和体制的创新, 政府要着眼于区域发展的长远和整体利益, 与时俱进, 进一步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为加强区域内外经济联系和合作服务。在区域合作发展现阶段, 政府不仅要扮演一个动员者的角色, 主动介入区域合作, 为各地企业实施区域联合发展牵线搭桥以及相关的协调工作;同时, 还要扮演清障者的角色, 不仅要清除区域合作政策上的障碍, 更要清除体制和思想上的障碍, 以打破阻碍区域合作的壁垒, 改善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 从而真正融入并推动区域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着一个地区融入区域经济合作的积极意义, 以浙江衢州市为例探讨区域间相对落后地区如何积极深化区域经济合作。首先简要介绍了浙江衢州市及其与周边地区区域合作的基本情况, 说明衢州市深化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困难, 具体探讨衢州市积极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的一系列措施。

上一篇:集聚与转移下一篇:输尿管结石体外碎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