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

2024-06-03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精选12篇)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 第1篇

关键词:钢筋,裂缝,探讨

0 引言

几年来我到施工现场监督检查工作的次数比较多, 通过对多个单位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均出现存在同一个问题, 那就是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出现个别的轻度裂缝的问题, 经过论证探讨对发现的裂缝的问题都进行了补救处理。

裂缝的问题比较棘手, 我和设计及施工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多次探讨, 查找有关资料, 发现产生裂缝的原因较多, 通过学习探讨对钢筋混凝土现浇板产生裂缝的问题有了一点初步认识。钢筋混凝土工程由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和混凝土工程所组成, 在施工中三者紧密配合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当然设计质量也是重要的。根据恒载+活载对板厚的尺寸, 钢筋的粗细等合理的按规范要求设计, 如一方出现问题, 都会影响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产生裂缝的几个原因:

1 模板

支模的方法不妥, 模板的立柱, 一般工地不重视, 有个别工地支柱下面的土未夯实、未设置足够底面积的垫木, 有时模板支撑系统的刚度不够, 使支柱下陷, 有过早拆模的现象, 拆模后未做临时支撑就承受过大的施工荷载等, 所以使用板面发生弯曲或板面受振变形, 个别部位发生裂缝。

2 钢筋、材料的加工、安装有问题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钢筋的强度, 塑性性能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以及配置是否正确等都会对结构的强度、刚度和裂缝有直接的影响。

在原材料上, 一般的工地不注意保养, 使钢筋表面锈蚀或材质不均匀, 在加工过程中钢筋的调直、切断、弯曲成型、顶弯, 尺寸不准, 端头不平, 变形, 在钢筋安装上, 间距位置不正确, 外形尺寸不准, 变形, 钢筋错位, 同一截面接头过多。

3 混凝土的养护不及时, 温差过大

混凝土养护不及时, 没有覆盖, 表面游离水蒸发过快, 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使用收缩率较大的水泥, 水泥用量过多, 或使用过量的粉砂, 混凝土稠度不当, 浇筑后骨料下沉, 上下收缩不一致, 或水灰比过大, 模板过于干燥, 拆模或拆除覆盖物时混凝土与外界温差过大等, 或大体积混凝土都可能发生裂缝。

4 不均匀沉降

结构、构件下面的地基未经夯实和必要的加固处理, 特别是有的不重视基础钎探, 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土质不一, 地质受力不均匀等原因, 造成结构、构件裂缝。通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 我认为混凝土的裂缝问题, 只要严格按规范施工, 设计, 是可以解决和避免的。

4.1 在模板施工过程中, 只要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对齐对准, 并

铺设垫板, 用于支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 不得出现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 底模及其支架在拆除时, 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不得提前拆模, 拆模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

4.2 对钢材一定要严格检查, 对进场原材料要有复试报告和合格证,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施工。

在钢筋加工及安装时, 要注意受力钢筋的数量、规格、位置、净间距搭接位置, 锚固长度, 受力钢筋的保护层, 钢筋应平直, 无损伤, 表面不得有裂纹, 油污, 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4.3 在施工中要严格把关, 混凝土的稠度要适宜, 水泥用量不

能过大, 振捣要均匀, 加强养护, 在终凝前发现龟裂时, 可再压抹一次, 对大体积混凝土要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 降低浇筑温度, 合理考虑施工程序, 分层分段逐步浇筑, 并加强养护, 要注意施工缝, 后浇带的留置位置, 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12小时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温养护, 对采用PI、PⅡ、PO、PS水泥拌制的混凝土, 浇水养护不得少于7天, 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掺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 使混凝土始终处于湿润状态, 养护用水与拌制用水相同。混凝土达到1.2Mpa之前, 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4.4 对松软填土地基必须要进行必要的夯实和加固, 基槽平整后一定按轴线位置搞好钎探, 并做好记录, 便于检查。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 第2篇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使用功能的复杂化,以及结构抗震性能、整体性能等要求的提高,土木工程,尤其在建筑工程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得到了广泛使用。然而,由于结构设计、混凝土配比、现场施工养护、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现浇钢筋混凝土裂缝却时有发生。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是裂缝常常出现的部位,部分表现为:表面龟裂,纵向、横向裂缝以及斜向裂缝。虽然这些裂缝一般被认为对实际使用无多大危害,但在实际施工中仍有必要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特别是避免有害裂缝的产生。

一、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类型

根据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特点,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横向裂缝:在跨中1/3范围内,沿建筑物横向方向的裂缝,出现在板下皮居多,个别上下贯通;当建筑物总长超过40cm时,通常在建筑物端部第一或第二开间板跨中出现上下贯通裂缝。

2.纵向裂缝:沿建筑物纵向方向的裂缝,出现在板下皮居多,个别上下贯通。3.角部裂缝:在房间的四角出现的斜裂缝,板上皮居多。4.不规则裂缝:分布及走向均无规则的裂缝。

5.楼板根部的横向裂缝:距支座在30cm内产生的裂缝,位于板上皮。6.顺着预埋管线方向产生的裂缝。

二、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产生原因分析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可以从材料自身因素、设计疏忽、施工疏忽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材料自身因素

现浇板所用的材料是钢筋和混凝土,它们的质量不合格,势必会造成现浇板出现裂缝,如钢筋方面:为节省成本,现浇板所用钢筋为一些小厂家生产的钢筋,质量严重不合格,钢筋的延性、韧性和可焊性都较差,抗拉强度低,很容易产生裂缝;混凝土方面:骨料(砂石)质量不好,级配不好,含泥量大,含粉量大,使用细石和细砂。水灰比大,水泥用量越大,含水量越高,坍落度越大,收缩越大。采用活性高的水泥,水泥活性越高,颗粒越细,比表面积越大,收缩越大。

(二)设计疏忽

屋面板不设置保温、隔热层,或设保温层但保温层厚度不经计算而随意确定 1 其厚度;设计板厚不够,又不做挠度验算,整体挠度偏大,引起板四角裂缝。设计结构时安全储备偏小,配筋不足或截面较小,使梁板成型后刚度差,整体挠度偏大,引起板四角裂缝;房屋较长时未设置伸缩缝,在薄弱环节产生收缩裂缝;基础设计处理不当,引起不均匀沉降,使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导致楼板裂缝;楼板双向受力,按单向板配筋,引起裂缝。设计人员理论与实际脱离,除按理论计算配筋外,必要部位没有加配钢筋。

(三)施工疏忽

钢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输送管道的堵塞,尤其是拆下的输送管内的混凝土,散落在未浇筑的部位,不易清理或未予以清理,所留下的混凝土因未进行振捣,松散不密实,初凝以后与新浇筑的混凝土不能紧密结合,形成干缩裂缝和收缩裂缝;施工速度过快,上荷载过早,特别是砖混住宅楼板,前一天浇筑完楼板,第二天即上砖、走车,造成早期混凝土受损;养护不到位,混凝土养护不苫盖,浇水不能保持经常性湿润;拆模过早或模板支撑系统刚度不够;冬季施工时保护措施不到位导致混凝土受冻。

(四)其它方面

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混凝土硬结过程中将会收缩,当楼板受到约束,混凝土的收缩将会在楼板内产生内力,使混凝土受拉应力的作用,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楼板就会开裂出现裂缝以及基础的不均匀沉降。

三、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防治措施

依据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得到,其防治措施具体如下:

(一)材料的保证措施

正确选用水泥,要控制水灰比,使之不大于0.4,为保证混凝土拌合物有一定的流动性,可掺入优质粉煤灰和高效减水剂,来确保混凝土的可泵性。而使用减水剂时,一定要做与水泥相容性试验,选择与水泥结合后流动性好的减水剂;选用级配良好的骨料,粗细骨料的用量占混凝土总体积的65%~75%,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要重视砂石的质量,石子应选用连续级配的碎石,最大粒径控制在15~20mm;选择好运输路线,保证道路平整,缩短运输时间,避免混凝土拌和物发生分层、离析。同时,要经常检查运输工具,尽量减少混凝土拌和物运输过程中水泥浆的流失。

(二)设计措施

1.在结构设计时,对于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应尽量避免过大的跨度,可以通过增 2 加次梁根数来减小现浇板的跨度,以避免现浇板的厚度过大,现浇板的跨中挠度过大,现浇板的跨中裂缝、支座裂缝过大,从而提高现浇板的可靠度与安全性。2.在工程设计中,经常会出现梁板下口平齐,此时,为了现浇板下部钢筋在支座内锚固更加可靠,板底钢筋在梁处应放在梁下部钢筋的上面,设计图还应有大样图表示。

3.对于跨度达200~300mm的梯板,为了保证梯板负筋的架立,同时为了梯板支座处截面的抗剪,宜采用梁式配筋,加设箍筋,箍筋最少设4肢箍。4.在平面布置上应该尽量规则。减少凹凸转角、体形突变等,这些位置往往是薄弱部位,存在着应力集中,在受到混凝土收缩及出现温差变化时而容易产生裂缝。另外,房屋的长度等于或大于40m时,可将房屋每隔20m左右在板的支座上设置l0mm宽的伸缩缝,将长板变为短板,而原来配置的钢筋不断开。5.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150~200mm,并应在现浇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现浇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另外,为防止在屋面板的四角部位出现45。裂缝可以在阳角、阴角板块的四周设置8-?准150辐射钢筋,能有效的抑制裂缝的产生。

(三)施工措施

1.在施工过程中,要防止工人在负筋上随意踩踏而引起负筋变形,并安排人员及时进行纠正,在板底受力筋下一般可用12~15mm厚砂浆垫块垫起板底钢筋网,保证支撑负筋位置的马凳钢筋间距不大于l000mm,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设置马道,为防止预埋线管处出现裂缝,应在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中处,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片来加强该部位,增设的抗裂短钢筋采用6~8,间距小于150mm,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mm;在楼板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采用切实可行的降温措施,如在炎热天气浇筑时,采用冰水拌制混凝土,并掺加缓凝减水剂和磨细粉煤灰,延缓凝结时间,减少坍落度损失,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和可泵性,浇筑后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

2.在混凝土浇筑至设计标高时,混凝土采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为确保混凝土密实,宜实施二次振捣,表面出现浮浆时,随即用刮尺刮平,待混凝土终凝硬化前,用木抹子连续搓平,防止泌水收缩裂缝的产生。控制施工速度,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30%前不受振动,拆下的模板及其它周转材料要及时转运,只有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在上面堆放材料,材料必须分散堆 3 放并且必须轻放、慢放。

3.在施工后浇带的施工之前应按设计意图,先制定施工方案。杜绝在后浇带处出现混凝土浇筑不密实、不按图纸要求留缝的现象;加强早期养护,确保养护时间。可通过及时用塑料薄膜和浇水草袋覆盖,避免混凝土受风吹日晒,加强保温保湿养护来减少或消除干缩裂缝。在一般气候条件下,混凝土浇筑后最初三天中,白天应每隔2 h浇水一次,夜间至少两次;在以后的养护中,每昼夜至少浇水四次。干燥和阴雨天气应适当增减浇水次数,浇水养护时间:普通混凝土应不少于7昼夜,对抗渗混凝土及掺缓凝剂的混凝土,应不少于14昼夜,对掺加粉煤灰的混凝土应不少于21昼夜,注重拆模的顺序,楼板变形由中央逐渐向支座变化,荷载支承也由中央渐渐向支座转移,拆除模板支撑应从跨中开始,为了减小楼板的挠曲变形,避免因荷载和变形突变,造成板挠曲过大而形成裂缝。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控制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产生,必须在材料质量控制、设计阶段、施工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才能使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结构尽量不出现裂缝或减少裂缝的数量和宽度的。

参考文献

【1】裴立峰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研究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8年 【2】袁文辉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时变裂缝宽度计算 中南大学 2009年 【3】王小亮 高强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研究 天津大学 2007年 【4】李文智 超高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施工技术分析 天津大学 2007年 【5】徐继东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的应用研究 厦门大学 2007年 【6】王泽 框架结构填充墙裂缝成因研究 西华大学 2008年

【7】刘泰松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收缩理论和试验研究 北京交通大学 2008年

【摘要】 混凝土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严重的将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由于混凝土是一种非匀质材料,在硬化过程中,各种材料变形不一致,造成骨料与水泥石粘接面之间或水泥石本身出现肉眼看不见的微裂缝。文章结合房屋建筑施工阶段的管理经验,对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种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现浇板裂缝 裂缝防治 材料 施工

目 录

一、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类型…………………………………………………1

二、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产生原因分析………………………………………1

(一)材料自身因素……………………………………………………………1

(二)设计疏忽…………………………………………………………………1

(三)施工疏忽…………………………………………………………………2

(四)其它方面…………………………………………………………………2

三、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防治措施 ……………………………………………2

(一)材料的保证措施…………………………………………………………2

(二)设计措施…………………………………………………………………2

(三)施工措施…………………………………………………………………3

四、结语 ………………………………………………………………………………4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 第3篇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控制;处理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越来越多地用于建筑上程中,但是由于设计和施工等方面凶素的影响,使很多己竣工建筑的现浇混凝土板,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不仅影响使用功能,有损外观,而且破坏结构的整体,降低其刚度,引起钢筋腐蚀,影响持久性强度和耐久性。本文根据工程实践对混凝土楼板裂缝的产生原因及裂缝控制措施进行探讨。

1 施工中产生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是用水泥、砂、碎石(卵石)、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形成的一種人工石。人工石具有很高的强度、很大的刚度和耐久性,是现代建筑工程中不可替代的主要结构与材料,但因混凝土作为水化反应的水硬性物质及自身具有自然收缩的特性,同时又必须通过人工操作来完成,使混凝土在施工中出现化学收缩和物理收缩。一方面与水泥的品种、标号、细度模数、数量、用量有关;另一方面与操作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水灰比的大小、坍落度的大小、配合比的变化、外加剂的选择、振捣及养护条件等密切相关,使得混凝土施工中发生化学收缩和物理收缩现象,从而引起混凝土出现裂纹(裂缝)。

(1)原材料质量不佳引起裂缝。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没有材料就无法施工。而施工单位及各材料生产商为了降低成本,在施工中使用不合格材料。如使用安全性不合格的水泥、含泥量较高的中细砂、商品混凝土中掺入大量的粉煤灰及低价位、低性能的混凝土外加剂等,均成为楼面裂缝的主导因素。

(2)模板支设不牢引起的裂缝。模板的制作和安装质量对于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外观平整、几何尺寸的准确以及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等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施工中,若模板立柱支于土质松软的土层或支于未经处理的回填土上,在施工荷载的作用下往往会引起模板立柱下陷造成钢筋混凝土裂缝。另外由于模板的支撑在施工工程中未满足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从而在施工荷载的增加中使模板下塌及炸模等也会造成混凝土裂缝。

(3)钢筋配置位置不当的裂缝。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配置位置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强度、刚度和裂缝的宽度。如现浇板的钢筋位置不正确;负弯矩钢筋放置在板的下方;板的上层钢筋在施工人员的踩踏后就弯曲、变形、下坠;上层钢筋网的钢筋小马撑间距设置过大,甚至不设,会使上层钢筋与下层钢筋重合等,从而使板在支承边附近普遍发生裂缝,严重的甚至使板有折断的危险。

(4)施工质量粗糙、低劣引起的裂缝。工程施工必须严格按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操作、按施工图进行施工。但某些施工单位,尤其个人承包商,为了眼前一时利益,不按规范要求而是粗制滥造,甚至偷工减料施工,有的施工人员总认为板的支座筋可以减少,从而少放甚至不放,现浇板的厚度也远远达不到设计要求,给工程质量带来了严重隐患。

(5)施工材料堆放不当引起裂缝。在目前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质量与工期之间的较大矛盾。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5d~7d左右一层,最快时甚至不足5d一层,因此当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未达到24h养护时间,就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将材料堆放在楼面上,会使没有达到一定强度的楼面在受到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下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而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以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

2 控制施工中发生裂缝的技术措施

(1)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施工时要针对工程特点,根据材料的性能、质量标准适用范围和施工要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慎重地来选择和使用材料。

(2)加强模板的检查。模板的支撑在施工前应先将地面土进行处理,以保证立杆支撑在施工时不会下陷。模板和支撑的选用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边支撑立杆与墙间距不应大于300mm,中间不宜大于800mm。在混凝土浇筑前,质检人员应按规范要求对模板支撑、尺寸等逐一检查,在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规范的要求。

(3)对泵送混凝土的要求。首先,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要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同时又切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既满足了强度、耐久性要求,还考虑到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输送距离、气候条件、环境条件、施工方法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坍落度、水灰比、水泥用量、水的用量、外加剂的比例及适宜的砂率。施工中严格按操作规范要求,控制材料的质量指标及数量控制指标,以确保施工质量,坍落度应在现场随机抽样检查,以便随时调整。同时应对环境气候条件的影响因素进行适时关注,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来防止和控制由于气候环境变化而引起的混凝土裂缝,确保施工质量。

(4)混凝土的浇捣及养护,混凝土入模振捣、密实后表面刮平,先压一遍,1h~2h后即混凝土初凝以前在混凝土表面二次压模,消除混凝土干缩、沉缩和塑性收缩产生的表面裂纹,增加混凝土内部的密实度,重点是控制掌握好初凝以前必须二次压光,压完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防止表面水分蒸发失衡,对掺入UEA的微膨胀混凝土,在浇完后14d内必须潮湿养护,以促使膨胀剂充分发挥作用,同时使混凝土的强度不断增长,自然养护的普通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7d。冬季施工要做好保温工作,防止温差引起内应力使混凝土开裂,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必须采取保温措施,如加盖棉被、草帘等。

(5)对大面积、大体积的混凝土工程,应考虑到混凝土的伸缩,浇筑速度过快、过慢引起的裂缝,应设置后浇带,来消除以上因素的影响。后浇带应提高一个标号等级,使其能满足施工的要求。或在混凝土配比中加入适量的UEA,即微膨胀混凝土,使其自然抵消混凝土的干缩作用力,保证混凝土不出现裂纹。

(6)环境因素影响现场控制。因混凝土工程施工很大程度上受到季节、环境气候、施工方法的制约,所以在施工前,应根据现场实际条件进行热工计算,掌握混凝土动态变化规律,主要是水化热的升降规律,对不同部位、不同深度的温度变化,应随时监测,随时调整养护方法。对大风气候的天气,应禁止浇筑混凝土,气温过高也应禁止浇筑混凝土,确保混凝土工程不产生任何有害裂纹。

(7)加强楼面上成品钢筋的保护措施。在楼面钢筋绑扎完毕、混凝土开始浇筑前应加强对成品钢筋网片的保护。

3 裂缝处理方法

(1)表面处理法。沿裂缝铺设环氧树脂玻璃布或橡胶沥青棉纸等,起到粘贴封闭裂缝的作用,可用于对防渗要求较高的楼面上。修补前混凝土表面应预先干净、干燥,才能与基层有较好的粘结。但此法仅用于修补表面细小的混凝土裂缝以满足美观和耐久的需要。

(2)填充密封法。这种方法用来修补中等宽度的混凝土裂缝,将裂缝表面凿成凹槽,然后填以填充材料进行修补。对于固定裂缝,通常用普通水泥砂浆、膨胀砂浆或环氧胶泥等刚性材料填充;对于活性裂缝则用弹性嵌缝材料填充,以使裂缝有伸缩的余地,避免产生新的裂缝。常用的弹性密封材料有:丙烯酸树脂、硅酸脂、聚硫化物、合成橡胶等。

(3)压力灌浆法。此法也称为注入法,它不仅修补混凝土表面,而且能注入到混凝土内部,对裂缝进行粘合、封闭和补强。为了提高灌浆的饱满度,灌浆时一般都施加一定的压力。目前常用的有纯水泥灌浆和环氧树脂灌浆。

4 结语

总之,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产生的因素很多,要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现浇板开裂,就要提高施工技术水平、采取合理设计、及监理控制手段可以克服裂缝的产生,为工程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金志刚 卢晨,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相关问题研究[J].建筑结构,2010.06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 第4篇

1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出现的几种常见形式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形式:a.板角450斜裂缝, 且上下贯通。一般位于板四周阳角处, 在离开阳角500~1100mm左右, 即负弯矩筋末端附近;b.板跨中裂缝;c.预埋线管部位沿管线方向裂缝;d.局部呈发散状或龟裂状的不规则裂缝。

2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出现的原因分析

2.1 原材料质量原因

水泥品种和质量:水泥质量的稳定性、水泥品种的适应性都有可能产生体积变化甚至裂缝, 建筑企业如果自己生产混凝土就存在水泥品质需要合理选择的问题。砂石材料质量:现阶段国内碎石料场普遍规模不大, 规模大的料场非常少, 加之自检能力弱, 砂石质最波动性循常大。如果骨料中含泥量过多, 混凝土极易产生温度裂缝。碱集料反应:碱性集料与碱性很强的水泥起化学反应, 生成有膨胀能力的碱———硅凝胶而引起混凝士膨胀破坏, 产生裂缝。混凝土质量:水、水泥、外加剂的掺量偏差大易产生水灰比控制不准, 坍落度过大, 施工时产生离析现象, 硬化后就容易产生表面裂缝。如果用商品混凝土, 混凝土坍落度>100mm, 混凝土在浇捣完毕后, 混凝土拌合物内部的水分-部分泌出流失, 一部分被水泥水化所用, 另外一部分被蒸发, 尤其是在干热、风较大的季节。混凝土则更容易出现失水干缩而发生裂缝。

2.2 施工技术原因

混凝土的过振的原因:充分振捣在混凝土施工中可使粗集料在模板中得到紧密排列, 有助于混凝土排除气泡提高的混凝土强度。但过振会出现粗集料下沉, 表面出现砂浆层, 表面砂浆干缩, 造成表面裂纹。施工组织的原因: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组织不当, a, 钢筋施工质量不足:钢筋绑扎施工中支座处上层钢筋网高度不够或者人为踩踏使支座处负筋下陷, 保护层过大, 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座, 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b, 空载养护期不足:施工中在混凝土末达到规定强度, 为赶工期, 过早拆模, 楼面荷载影响造成楼板超值挠曲而产生通长裂缝。或者在混凝土刚达到终凝时问就用塔吊吊运的钢管、钢筋等材料, 材料的撞击和过早堆放势必造成薄弱部位的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铺设预埋管的原因:楼面垫层内的预埋管铺设不当, 如预埋管铺设不够牢靠、位置过高或上下交叠铺设致使预埋管保护层厚度不足都可能造成板面沿管线长度方向产生裂缝。两根管线并行布置时, 管线间距过小甚至并拢, 更易因管线集中因与混凝土线膨胀系数差异而产生裂缝。混凝土养护的原因:在混凝土养护阶段, 混凝土在较高温度下失水收缩, 水化热释放能量较大, 如果未及时得到水分的补充, 在硬化过程中, 现浇板受到支座的约束, 势必产生温度应力在较薄弱的部位出现裂缝。后浇带施工的原因: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 规范要求采用施工后浇带法, 有些施工后浇带不完全按设计要求施工, 接缝处混凝土质量差都可能造成工作时板面的裂缝。

3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处理措施

3.1 材料方面

混凝土的砂、石、水泥和水的质量、规格、强度等级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应规范的规定, 必须经过检验, 合格后方可采用;骨料的级配和配合比的设计要科学、合理;要控制粉煤灰或磨细矿渣的掺量;严禁使用安定性不好的水泥;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宜过高;选用配合比时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和水灰比, 提倡使用引气剂和减水剂以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具体的, 对水泥来说, 近可能使用有信誉的大水泥厂的水泥, 必须使用质量稳定的水泥品种, 必须使用旋窑生产的水泥, 同时, 按批次进行自检, 检测合格才能进场使用。对砂石材料来说, 严把原材料进场关, 材料进场之前进行料场考查, 材料使用过程中并要分批检测。考查料场及工程所在地, 如果出现过碱集料反应现象时, 对混凝土用砂石材料要进行碱活性试验, 当测定含有活性二氧化硅 (如蛋白石、玉髓、磷石英、应变石英、玻璃体等) 和活性碳酸盐成分 (如泥质白云石、石质石灰石、蛭石等碱性活性成分) 时不得使用, 在特殊情况下需使用时, 控制混凝土的碱含最, 认真地对进场砂石材料进行检验, 严格控制砂石材料的含泥量、级配等各项指标, 并做好各项试验记录, 一经发现不合格材料立即停止使用、清除出场。

3.2 设计方面

现浇板设计要有足够的厚度, 使其具有一定的刚度, 减少挠度;尽量采用双层双向钢筋网的双向板结构, 以增强其整体性和抗弯刚度, 在受力筋总截面面积不变的情况下, 尽可能采用较小直径钢筋和较小间距, 以增强其抵抗温度变形的能力;在有条件的地区, 采用普遍光圆钢筋与冷轧扭钢筋混合配筋, 不仅可以节约钢材, 还可以增加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 有利于提高现浇板的抗裂性;在单层双向配筋的现浇板中, 采用连续式配筋 (即受力筋在支座附近弯起成负筋) 加负筋的配筋方式, 并在四角加配不小于5*8 (或5*10) 的辐射筋, 以确保四角不出现斜裂缝。

3.3 施工方面

a.按设计要求严格选料 (品种、规格、级配和强度等级等) , 严格按配合比准确称量、搅拌均匀、振捣密实, 不得超振和漏振;b.施工前除按常规做隐蔽检查并做好记录外, 还应在施工过程中认真检查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发现问题及时抢修;c.施工前务必准备好用准25钢筋或准48×3.5钢管焊成的矮马凳和架板, 以便于浇捣混凝土时走运料小车和施工人员操作, 保护负筋免遭踩踏;d.现浇板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完毕应适时覆盖和保湿养护;养护期间严禁人员和小车走动或在其上堆放材料、机具等;e.严格控制混凝土养护时问, 严禁过早拆模;拆除模板支撑应从跨中开始, 对称地向支座方向进行, 以免因荷载突变造成现浇板周边裂缝的产生。

3.4 后期维护

在混凝土初凝前就已经发生干缩裂缝用木抹子进行拍压抹平。并立即在表面覆盖养护, 即可消除该种裂缝的再发生;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表面的龟裂, 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 待干燥后用环氧树脂凝液灌缝或用表面涂刷封闭;钢筋混凝土楼板-般裂缝处理, 可将板缝清洗后用l:2或1:l水泥砂浆袜缝, 压平养护;当裂缝较大时, 应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 冲洗干净后, 用l:2水泥砂浆抹平, 也可以采用环氧胶泥嵌补;当楼板出现裂缝面积较大时, 应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 检验其结构安全性, 必要时可在楼板上增做一层钢筋网片, 以提高板的整体性;钢筋混凝土楼板出现通长、贯通、宽度大于0.3mm的危险结构裂缝, 应邀请设计等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 制定方案。进行结构加固补强。

4 结论

综上所述,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材料的选择配比不当和施工设计时的技术或者质量检验问题, 因此解决裂缝时也主要要从材料、设计、施工以及后期维护入手, 对症下药。

参考文献

[1]陆春阳.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 (上册) (第一版) [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8:4-179.

[2]GB 50204-200,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 第5篇

摘要:通过实际调整,总结施工经验,从混凝土原料方面、施工质量方面、设计等方面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现浇板产生裂缝的原因。从混凝土原材料、施工等方面总结了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钢筋砼现浇板裂缝原因分析防治措施

0引言

钢筋混凝土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其微观裂缝是由本身物理力学性质决定的,但它的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有害程度的标准是根据使用条件决定的。目前世界各国的规定不完全一致,但大致相同。如从结构耐久性要求、承载力要求及正常使用要求,最严格的允许裂缝宽度为0.1mm。近年来,许多国家已根据大量试验与泵送混凝土的经验将其放宽到0.2mm。当结构年处的环境正常,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无侵蚀介质,钢筋混凝土裂缝宽度可放宽至0.4mm;在湿气及土中为0.3mm;在海水及干湿交替中为0.15mm。沿钢筋的顺筋裂缝有害程度高,必须处理。下面就结合工作实际,对钢

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原因及防治进行分析研究。

1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原因的分析

通常情况下,现浇板裂缝一般表现为:不规则、不连贯表面微裂缝;表面龟裂、纵向、横向裂缝以及斜向裂缝。究其原因,主要有施工、设计及混凝土原材料等方面的原因,以下将逐一具体分析。

1.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方面

1.1.1水泥凝结或膨胀不正常,如水泥安定性不稳定,水泥中含有生石灰或氧化镁,这些成分在和水化合后产生体积膨胀,产生裂缝。

1.1.2如果骨料中含泥量过多,则随着混凝土的干燥,会产生不规则的网状裂缝。

1.1.3碱-骨料反应:蛋白质、安山岩、玄武岩、辉绿岩、千枚岩等碱性骨料有可能与碱性很强的水泥起化学反应,生成有膨胀能力的碱-硅凝胶而引起混凝土膨胀破坏,产生裂缝。

1.1.4水灰比、坍落度过大,或使用过量粉砂混凝土强度值对水灰比变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计量变动对强度影响的叠加。因此,水、水泥、外渗混合材料外加剂溶液的计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臵的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泵送混凝土为了满足泵送条件,坍落度大,流动性好,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此时,混凝土脱水干缩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

1.2施工质量方面

1.2.1混凝土施工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的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而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上之间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1.2.2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干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

碳水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

1.2.3施工工艺不当引起: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不当,致使支座处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座,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的负弯矩施工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砼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大梁两侧的楼板不均匀沉降也会使支座产生负弯矩造成横向裂缝。

1.2.4后浇带施工不慎而造成的板面裂缝: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规范要求采用施工后浇带法,有些施工后浇带不完全按设计要求施工,例如施工未留好施工缝;板的后浇带不支模板,造成斜坡槎;疏松混凝土未彻底凿除等都可能造成板面的裂缝。

1.2.5楼面垫层铺设的暗装水管、电线套管铺设不当,如水管、电线套管铺设不够牢靠、集中铺设、上下交叠铺设致使水管、电线套管上皮在垫层厚度1/3以内,保护层厚度不足都可能造成板面沿管线长度方向产生裂缝。

1.2.6混凝土的收缩(温度裂缝):众所周知,混凝土引起收缩的原因,在硬化初期主要是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形成一种新的水泥结晶体,这种结晶体化合物较原材料体积小,因而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即所谓的凝缩,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自由水蒸发而引起的干缩。而且,如果混凝土处在一个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下,将会使其收缩更为加剧。如施工发生的夏季炎热气温下,石子表面温度升高,使石子体积膨胀,拌制成混凝土后,石子受冷收缩,使混凝土表面出现发丝裂缝;混凝土浇捣后未及时浇水养护,混凝土在较高温度下失水收缩,水化热释放量较大,而又未及时得到水分的补充,因而在硬化过程中,现浇板受到支座的约束,势必产生温度应力而出现裂缝,这些裂缝也首先产生在较薄弱的部位,即板角处。另外,室内外温差变化较大,也要引起一定的裂缝。

1.2.7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质量与工期之间的较大矛盾。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5-7天左右一层,最快时甚至不足5天一层。因此在楼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不足24小时的养护时间,就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这就给大开间部位的房间雪上加霜。除了大开间的混凝土总收缩值较小开间要大的不利因素外,更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

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

1.3设计方面

1.3.1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在住宅建设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裂缝,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而造成的。如在软土地基下采用扩展基础,则对于那些相对较长的条式楼来说,要想保证它们沉降均匀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也会由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而引起楼房的拉裂和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开裂。

1.3.2荷载的作用:在住宅建设中,也有少部分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裂缝,是由于荷载作用方面的原因引起的。由于设计人员在进行现浇板的配筋计算过程中,通常只是根据其承载能力来确定配筋量的,而往往忽略了对板在正常使用阶段由其承受的荷载而引起的挠度及裂缝宽度的验算,由此而引起裂缝的产生,这些裂缝有时也会超过规范的最大允许值,这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1.3.3结构体型突变及未设臵必要的伸缩缝:房屋长度过长,而又未考虑设臵伸缩缝,当房屋的自由伸缩达到应设臵

伸缩缝要求的间距时,就要引起裂缝的产生。另外,平面布局凹凸较多,即转角也越多,这些转角处由于应力集中形成薄弱部位,一受到混凝土收缩及温差变化易于产生裂缝。

1.3.4在楼房的设计中,设备专业特别是电气专业,大多将照明、有线电视、通讯等所需的管线直接敷设于现浇板中,而且有时集中于某一处现浇板中的管线多达7-8根,并且这些管线的走私多为2-3cm,由此就会使该处现浇板厚度大大削弱,从而引起现浇板在该处开裂。

2裂缝的预防措施

虽然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出现裂缝这一重大缺陷,但它与预制板相比,还是优点要大于其缺点的,并且它的这一缺点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使其影响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现浇板的优点主要表现在结构性能方面,采用现浇板后,将使楼、屋盖的结构刚度及强度、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对于现浇板的裂缝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以减少或避免这些裂缝的出现:

2.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方面

2.1.1尽可能不使用民办小厂生产的水泥,如必须使用,应认真对水泥标号及安定性进行试验。

2.1.2采取严把原材料进货关、认真地对进场砂石骨料进行检验,严格控制砂的粒径及含泥量。并做好各项试验,一经发现不合格材料进场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清除出场。

2.1.3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定配合比,严格控制水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近十几年来,为实现文明施工,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约能源,商品混凝土的使用率逐年提高。但受剧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各商品砼厂商以采用大粉煤灰掺量,低价位、低性能的砼外掺剂,以及细度模数低、含泥量较高的中细砂作为降低价格和成本的主要竞争手段,导致商混凝土质量显著下降;另一方面承包商在订购混凝土时,应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质提出对混凝土品质的明确要求,不能片面压价和追求低价格、低成本而忽视了混凝土的品质,导致混凝土性能下降和收缩裂缝增多。同时现场应逐车严格控制好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检查,以保证混凝土熟料的半成品质量。

2.2施工质量

2.2.1在混凝土浇捣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过多吸收水分,浇捣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既振捣充分又避免过度。

2.2.2混凝土楼板浇筑完毕后,表面刮抹应限制到最小程度,防止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刮抹,并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楼板浇筑后,对板面应及时用材料覆盖、保温,认真养护,防止强风和烈日曝晒。

2.2.3严格施工操作程序,不盲目赶工。杜绝过早上砖、上荷载和过早拆模。在楼板浇捣过程中更要派专人护筋,避免踩弯面负筋的现象发生。通过在大梁两侧的面层内配臵通长的钢筋网片,承受支座负弯矩,避免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

2.2.4施工后浇带的施工应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制定施工方案,杜绝在后浇处出现混凝土不密实,不按图纸要求留设施工缝,以及施工中钢筋被踩弯等现象。同时更要杜绝在未浇注混凝土前就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而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

2.2.5对于较粗的线管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可增设垂直于线管的抗裂短钢筋网加强,抗裂短钢筋采用ф6-ф8,间距≤150,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毫米。

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砼灌筑顺利和振捣密实。并且当线管数量众多,使集散口的砼截面大量削弱时,宜按预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ф12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2.2.6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的模板支撑架在搭设前,要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以增强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应在该区域的新筑砼表面上铺设旧木模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进一步防止裂缝的发生。

2.2.7加强对楼面砼的养护:刚浇筑后的混凝土尚处于凝固硬化阶段,水化速度较快,可采用覆盖保温的办法创造适宜的潮湿条件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因此加

强混凝土表面养护,尤其在7天内使混凝土始终保持湿润状态是防止混凝土裂缝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3裂缝的处理方法

3.1表面处理法: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表面涂抹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的缝,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表面贴补(土工膜或其他防水片)法适用于大面积漏水(蜂窝麻面等或不易确定具体漏水位臵、变形缝)的防渗堵漏。

3.2填充法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作业简单,费用低。宽度小于0.3mm,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充填物,用灌浆法很难达到效果的裂缝,以及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可采取开V型槽,然后作填充处理。

3.3灌浆法此法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效果好。

3.4结构补强法因超荷载产生的裂缝,裂缝长时间不处理

导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火灾造成的裂缝等影响结构强度可采取结构补强法。包括断面补强法、锚固补强法、预应力法等混凝土裂缝处在具体施工中,可视情况做如下处理:

3.4.1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表面的龟裂,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浆液灌缝或用表面涂刷封闭。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龟裂时,可用抹压一遍处理。

3.4.2其他一般裂缝处理,可将板缝清洗后用1:2或1:1水泥砂浆抹缝,压平养护。

3.4.3当裂缝较大时,应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也可以采用环氧胶泥嵌补。

3.4.4当楼板出现裂缝面积较大时,应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检验其结构安全性,必要时可在楼板上增做一层钢筋网片,以提高板的整体性。

3.4.5通长、贯通的危险结构裂缝,裂缝宽度大于0.3mm的,可采用结构胶粘扁钢加固补强,板缝用灌缝胶高压灌胶。

参考文献:

现浇钢筋混凝土裂缝成因与防治 第6篇

【关键词】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成因;防治

0.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行业的蓬勃发展,大型品味高档人文社区相继建成,为了完善居住生活条件,在提高外在品味、质量的同时内在质量与细节也成为市场核心竞争重要因素,而住宅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渐渐成为住宅建设的质量通病,也一直是居民住宅质量的投诉热点。为了消除质量隐患提高住宅建设工程质量,避免现浇楼板裂缝在新建住宅中继续产生,从而对现浇楼板的裂缝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1.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1.1混凝土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影响导致裂缝产生

混凝土在自然硬化过程中,由于水份不断蒸发,而体积渐渐收缩,但现浇板端支座受到约束,不能随体积缩小而缩小,当混凝土的收缩引起现浇板的约束应力超过一定限度时,势必引发现浇楼板开裂,而且裂缝部位多发生在应力比较集中的地方(板角处)。

通过材料性能与大量实践证明,水泥在常温下具有凝结硬化快,水化热大等特点,尤其在夏天,混凝土浇筑后,水泥水化热释放量大,混凝土在高温下,如果得不到及时浇水养护,导致失水收缩,从而产生混凝土裂缝。总而言之,温度应力是引起混凝土施工裂缝的主要原因,要严格控制施工期间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变化,要从根本上来控制和预防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发生。

1.2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问题及配合比不当引起裂缝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水、外加剂和外掺料组成。这些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配料的比例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在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中若水泥工地贮藏受潮。砂石质量不符合要求,石、砂表面含泥量超标,粗细砂使用不合理,石料大小没有严格把关,砂粒径控制不严,集料级配不良,都可引起混凝土施工裂缝。因水泥存放受潮或过久后,质地不佳,都将降低混凝土强度,引起混凝土施工裂缝。砂的粒径越细,用水量用灰量增多,收缩增大,水灰比不稳定。

1.3现浇板上过早施工,施工荷载引起的裂缝

根据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达到1.2N/㎡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但由于施工进度影响,常在混凝土未达到1.2N/㎡前已经进行了材料堆放与其他施工,过早的使现浇楼板增加了集中荷载与活载,或者由于模板材料周转原因,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规定拆模强度时提前拆除了模板。这些因素都可直接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导致混凝土早期强度低或在未形成强度时,就承受拉、压应力,导致现浇楼板裂缝。

1.4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不规范、不科学导致的裂缝

现场浇筑混凝土时,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在混凝土浇筑前未能充分湿润模板、垫层等,使得混凝土接触面较为干燥,当混凝土入模后接触面直接吸收混凝土内的水分,导致混凝土在初凝前脱水,水泥水化不够引起混凝土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另一个原因在浇筑混凝土时,振捣不当,漏振、过振或振捣棒插拔过快,均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诱导裂缝的产生。混凝土振捣后,粗骨料经振捣沉落挤出水分,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待水分蒸发后形成裂缝。

1.5混凝土养护与运输不当引起的裂缝

运料过程中,如混凝土出现离析性。养护时若覆盖麻袋或草帘不及时、不到位、不规范。人工洒水如果不及时、不均匀,养护期间时干时湿,干湿不均,外干过早都会使混凝土内部产生约束,外表面干缩变形,从而产生混凝土施工裂缝。

1.6其它因素引起的裂缝

地基的不均匀沉陷,地基土质不均,支模不稳定,支架发生水平位移,模板变形,支模间距过大、松动、滑移等,都会产生位移,也可引起混凝土的裂缝。

2.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防治措施

引起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预防和避免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发生,就必须严把混凝土施工流程质量关和技术关,从严监管每一施工环节,客观分析施工条件和环境,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全方位采取预防措施,才能达到预防混凝土施工裂缝之目地,才能使混凝土施工裂缝得到控制。

2.1支模控制裂缝措施

支模是混凝土施工中的第一道程序,应该严格施工要求。为有效预防混凝土裂缝发生,板最好选用有利于散热的模板,同时支模一定要稳定,确保不发生移动、位移和滑动等问题,要充分考虑相邻混凝土施工的整体性,尽可能的减少相邻结构浇筑混凝土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不宜太长,避免相互的约束性。

2.2集料控制裂缝措施

砂石、水泥都是混凝土的原材料,其质量是否符合要求,都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要预防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发生,就必需严把原材料质量关。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原材料应选用当地材质优良,产地知名的水泥和集料,严格控制砂的粒径(中、粗、细砂) ,并根据不同工程要求,按规范规定合理采用,同时要从严监控砂石的含泥量,确保砂石料质量检验满足混凝土工程施工要求,以达到预防因集料不合格,而引起混凝土的施工裂缝。

2.3入料、搅拌、运料控制裂缝措施

进料的配合比、水灰比能否满足混凝土工程施工要求,也同样影响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发生,因此,进料前对砂石、水泥做到抽样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配合比,同时,要严格把握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常规施工搅拌时间不宜过短,也不宜过长,否则会使碎石摩损,破坏材料的结构,改变混凝土的配合比。

2.4温度控制裂缝的措施

温度应力是引起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最直接的原因,要预防混凝土施工裂缝就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温度,要达到控制混凝土施工温度应力要求,就必须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将入模温度控制在30℃~ 36℃之内,混凝土内温控制在50℃以内。二是热天浇筑混凝土时要减少混凝土浇筑的厚度,充分利用浇筑层面散热,气温下降时注意表面保湿。三是可在混凝土的骨料中加塑化剂等,以改善水泥用量。

2.5养护预防裂缝措施

混凝土浇筑成型后,所处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对混凝土的强度影响很大,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一定要在一定时间内必须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才能使水泥充分水化,以获得较好质量的混凝土。因此,混凝土收浆后在表面应及时覆盖草帘(或麻袋、泡沫海棉) 轻型材料,人工洒水养护,可以防止表面拉应力产生,使相对湿度达到90%以上,对防裂有很好的效果,夏天水分蒸发太快,更应及时人工洒水,精心养护。

3.结束

综上所述,对于混凝土裂缝控制与防治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要使混凝土施工不产生裂缝,就必须结合工程现状,施工环境,认真分析施工条件,严把材料质量关,规范施工环节,进而达到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之目的,有效控制混凝土施工裂缝发生,确保混凝土施工满足工程质量要求。

【参考文献】

[1]红玉.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措施[J].中国建设息,2004,(24):1112113.

[2]混凝土常见裂缝的成因及其防止[J].现代农业,2006,(11):57258.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 第7篇

1钢筋砼现浇板裂缝原因分析

1.1 温度应力

砼现浇板裂缝主要由温度变形和收缩变形引起。当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发生变化时, 砼内部会产生温度变形和收缩变形, 使板内出现拉应力, 而砼的抗拉强度较小, 当板内的拉应力超过砼的抗拉强度时, 板内就会产生裂缝。

1.2 电线套管的敷设

现浇板内埋设的电线套管, 由于套管上面混凝土断面较小, 当砼收缩时, 形成应力集中现象, 导致在电线套管位置产生裂缝。

1.3 混凝土施工质量

1.3.1 骨料含泥量超标。

在工程中使用砂石的含泥量, 大多超过规范规定。粗细骨料含泥量超标, 会影响骨料与水泥浆界面的粘结, 降低砼的抗拉强度, 最终导致砼现浇板裂缝的形成。

1.3.2 塌落度过大不稳定、振捣不密实。

塌落度越大用水量就越大, 水份蒸发后砼空隙率增大, 同时由于塌落度不稳定, 不同盘砼的收缩值不一致, 也会造成现浇板的开裂。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强度也会降低。

1.3.3 商品砼施工现场随意加水。

由于商品砼搅拌站一般离施工现场较远, 砼运到现场后坍落度一般损失较大, 有些施工队就采用泵送时加水稀释。砼加水泵送后未加搅拌就振捣施工, 造成混凝土离析强度降低, 容易产生裂缝。

1.3.4 砼养护不及时, 不到位。

由于砼初期养护不及时, 表面没有及时覆盖, 导致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体积收缩, 因而产生裂缝。

1.4 施工荷载及支撑体系的拆除

1.4.1 施工速度快上荷载过早, 砼现浇板浇筑完成后, 未达到足够强度, 因为抢工期, 就急于上人操作和堆放材料, 造成早期砼受损, 使其产生过大的变形导致裂缝的产生。

1.4.2 现浇板未达到拆模强度时拆除模板或支撑, 此时现浇板的承载力低于设计荷载, 结构受荷引起裂缝。

2现浇板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

根据现浇板裂缝产生的原因,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 提出如下防治技术措施。

2.1 设计方面

2.1.1 住宅的建筑平面宜规则, 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 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

2.1.2 现浇板的设计厚度一般不应小于100mm, (厨房、卫生间不得小于90mm) 。

2.1.3 屋面板应设置双向双层钢筋, 外墙转角应设置放射性钢筋。

2.1.4 砼的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 当大于C30时, 应采取抗裂措施。

2.2 施工方面

2.2.1 现浇板中的线管必须布置在钢筋网片之上, 交叉布线处应采用线盒, 线管直径应小于1/3楼板厚度, 预埋管线上方应设置钢丝网片。

2.2.2 商品砼进场时, 按检验批检查入模坍落度, 高层住宅不应大于180mm, 多层住宅不应大于150mm。

2.2.3 现浇板浇筑后, 在砼初凝前应进行二次振捣, 在砼终凝前应采用机械磨光机进行二次压抹。并及时进行覆盖农膜和浇水养护, 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的混凝土, 不得少于14d。

2.2.4 现浇板养护期间, 当砼强度小于1.2Mpa时, 不得进行后续施工。当砼强度小于10Mpa时, 不得在现浇板上吊运、堆放重物。

3整治措施

通过以上对现浇板裂缝的原因分析, 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和防止裂缝的产生, 确保工程质量。对已经产生的裂缝, 可以采用以下措施进行补救, 或者请设计单位出具专门的整改方案。

3.1 对于单条裂缝采用柔性环氧树脂局部表面封闭。

沿裂缝涂刮宽度20mm, 也可开槽嵌入, 防止渗水及钢筋锈蚀, 提高结构耐久性。

3.2 对于网状裂缝采用聚合物乳液裂缝柔性封闭剂整体表面封闭。

砼表面应平整坚固、无疏松、无浮尘, 预先洒水湿润基层, 封闭剂均匀涂刷, 不得有遗漏的部位, 涂刷厚度1mm左右为宜。阻止水分进入混凝土内部, 防止微细裂缝的进一步扩展, 用于钢筋砼表面的进一步防渗, 防腐蚀, 提高砼结构的使用寿命。

4结语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 第8篇

1 混凝土的裂缝不可避免

据测试混凝土的收缩值一般为4×10-4~8×10-4,混凝土抗拉强度一般为2 MPa~3 MPa,弹性模量一般为2×10-4~4×10-4。由公式ε=σ/E(其中,ε为混凝土抗拉强度;E为混凝土弹性模量),可知混凝土允许变形范围在1‱左右,而混凝土实际收缩大于混凝土允许变形范围,因此混凝土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控制裂缝的宽度与深度。

2 常见现浇混凝土楼板的裂缝

1)条形住宅靠近顶端单元的两个相交的外墙角处现浇楼板,常会发生与两个外墙45°夹角的条形裂缝。裂缝与外墙角垂直距离约50 cm~100 cm。裂缝宽度由0.1 mm会发展到0.3 mm左右,多数是沿楼板的厚度贯穿性裂缝。

2)现浇楼板内预埋线电线管方向板面上部通常裂缝,其宽度约0.2 mm~0.3 mm。

3)卧室等平面尺寸不规则时,沿宽度尺寸较大变化的薄弱部位,自凹角开始,在现浇楼板上呈平行于纵墙方向的裂缝,见图1。

4)现浇屋盖对于混凝土的收缩(主要是干缩,其次是化学收缩,还有碳化收缩)和环境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比其他楼层更容易产生收缩性裂缝(混凝土收缩,温度降低裂缝)。

5)楼板后浇带界面上,沿着后浇混凝土和先前浇筑的混凝土交接界面上,可能发生沿楼板的厚度贯穿性裂缝。

3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形成原因

3.1 机理性原因

1)混凝土的收缩。

混凝土在硬化时内部产生粘着微细裂缝,水泥石微裂缝和骨料裂缝。研究表明这是混凝土材料固有的物理性质。而混凝土在拉应力(包括收缩、变形和外载)的作用下,这些微细裂缝相应增大,如果拉应力大于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强度,其微细裂缝逐渐相互贯通,且宽度增大至0.03 mm~0.05 mm时肉眼可见。常见的混凝土收缩裂缝有沉降收缩、塑性收缩、干燥收缩、化学收缩、碳化收缩、自收缩和温度收缩。

2)温度的变化。

所处地区冬季最低温度为-5 ℃~-8 ℃,夏季最高温度为39 ℃以上。结构外表温度可达50 ℃以上。因四季气温的变化及室内、外的温差,尤其夏季结构外表在高温下发生膨胀,纵横两外墙的膨胀变形对楼板产生牵拉力作用,导致两外墙夹角处的楼板呈向外墙方向拉伸。当主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造成现浇楼板在转角处出现近45°的条形裂缝,其宽度一般在0.1 mm~0.3 mm左右。

3)建筑设计方面的原因。

在现浇楼板平面形状突变和平面形状不规则的部位,楼板受力情况复杂,因应力叠加而产生应力集中时,楼板凹角部位就会产生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的主拉应力,形成上下贯穿性裂缝。

4)结构设计方面的原因。

a.对温度应力与混凝土收缩应力的控制进行针对性配筋,考虑不够。b.对具有预埋管或构造分布筋的楼板其构造措施不够。c.对具有开孔的楼板,尤其是开孔较大的双向板只考虑了垂直荷载在洞口周围的加强筋,忽略了板与墙或板与梁的变形。d.梁柱板采用不同混凝土级配与后浇带问题。

3.2 非机理性原因

1)模板工程方面的原因。

模板支承体系刚度不足,使楼板中间下沉产生超值挠曲;非预期的早拆模,混凝土未达设计强度导致挠曲增大;模板支承在回填土上时,混凝土浇筑后模板随填土沉陷等,都可以引起楼板裂缝。

2)钢筋工程方面的原因。

马凳和垫块设置的数量不足以保证楼板钢筋按设计就位,加之操作人员随意踩踏,上层钢筋下移,导致板的有效截面变小,加载后出现裂缝。

3)混凝土工程方面的原因。

楼板浇筑时控制板厚措施不力出现板厚减小,没有及时浇水养护,混凝土加快收缩,养护期未到,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 MPa,过早加载或终凝前表面未抹压均能引起裂缝。

4)施工管理方面的原因。

责任制落实,技术交底复核,过程控制不到位,操作人员施工马虎,违反规范。

4 楼板裂缝控制对策及建议

1)建筑设计应考虑现浇楼板的变形。

a.控制建筑物的长度,当房长大于40 m时除多层住宅不大于55 m,高度控制不大于45 m为合适。若超此长度应设伸缩缝,超长量不大可在楼面中部设后浇带,减少楼板混凝土收缩影响。b.外墙与屋面板采取保温隔热措施减少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2)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施工不利因素,适当增加施工活载。

施工活载一般为3.0 kN/m2,楼板厚度宜控制在支承跨度的1/30,一般以12 cm~16 cm为宜,混凝土强度不宜大于C30。

在房屋端部及转角在山墙与纵墙交角处,在屋面的阳角处,跨度不小于3.9 m处,不规则平面的凹角处的楼板,均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

在加强圈梁设置,圈梁不宜过高(≤20 cm),也可以在楼板靠墙体支承端上,用增加配筋方式设暗圈梁。

3)严格控制混凝土用水量。

现浇楼板混凝土最大用水量控制在180 kg/m3以下,最大不超过190 kg/m3。

4)提高骨料(砂、石)质量,控制粗骨料数量。

提高骨料质量并控制其数量,适当降低砂率有利于减少混凝土收缩,砂率宜在40%以内,粗骨料每立方米混凝土1 000 kg以上。

5)保证模板及支承体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6)保证钢筋按设计图纸就位。

7)保证混凝土楼板浇筑质量。

在浇筑混凝土前应设置表示板厚的三脚标架,操作人员严格依据三脚标架控制板厚,以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按批准的混凝土浇筑方案进行施工,终凝前表面进行两次抹压,提高抗裂能力。

8)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建材行业宜开发一种效果好的混凝土养护液,涂刷于混凝土表面后,既能保持混凝土内部的水分不过快蒸发,又不影响楼板结构粉刷层的粘结。

参考文献

[1]黄永刚.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与裂缝控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2]李跃.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和防裂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4.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 第9篇

关键词:钢筋砼,现浇板,裂缝原因,防治措施

1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原因

通常情况下, 现浇板裂缝一般表现为:不规则、不连贯表面微裂缝;表面龟裂、纵向、横向裂缝以及斜向裂缝。究其原因, 主要有施工、设计及混凝土原材料等方面的原因, 以下将逐一具体分析。

1.1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方面

水泥凝结或膨胀不正常, 如水泥安定性不稳定, 水泥中含有生石灰或氧化镁, 这些成分在和水化合后产生体积膨胀, 产生裂缝。

如果骨料中含泥量过多, 则随着混凝土的干燥, 会产生不规则的网状裂缝。

碱-骨料反应:蛋白质、安山岩、玄武岩、辉绿岩、千枚岩等碱性骨料有可能与碱性很强的水泥起化学反应, 生成有膨胀能力的碱-硅凝胶而引起混凝土膨胀破坏, 产生裂缝。

水灰比、坍落度过大, 或使用过量粉砂混凝土强度值对水灰比变化十分敏感, 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计量变动对强度影响的叠加。

1.2 施工质量方面

混凝土施工过分振捣, 模板、垫层过于干燥的混凝土浇筑振捣后, 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 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 造成表面砂浆层, 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 待水分蒸发后, 易形成凝缩裂缝。而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上之间洒水不够, 过于干燥, 则模板吸水量大, 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 产生裂缝。

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干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 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 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 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 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不当, 致使支座处负筋下陷, 保护层过大, 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座, 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

混凝土的收缩 (温度裂缝) :众所周知, 混凝土引起收缩的原因, 在硬化初期主要是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 形成一种新的水泥结晶体, 这种结晶体化合物较原材料体积小, 因而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 即所谓的凝缩, 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自由水蒸发而引起的干缩。

1.3 设计方面

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在住宅建设中, 有相当一部分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裂缝, 是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而造成的。如在软土地基下采用扩展基础, 则对于那些相对较长的条式楼来说, 要想保证它们沉降均匀是相当困难的。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 有时也会由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 而引起楼房的拉裂和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开裂。

2 裂缝的预防措施

虽然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在使用过程中, 存在出现裂缝这一重大缺陷, 但它与预制板相比, 还是优点大于缺点的, 并且它的这一缺点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 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 使其影响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现浇板的优点主要表现在结构性能方面, 采用现浇板后, 将使楼、屋盖的结构刚度及强度、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对于现浇板的裂缝问题, 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以减少或避免这些裂缝的出现。

2.1 混凝土原材料质量

采取严把原材料进货关, 认真地对进场砂石骨料进行检验, 严格控制砂的粒径及含泥量, 并做好各项试验, 一经发现不合格材料进场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清除出场。

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定配合比, 严格控制水和水泥用量, 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 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 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2.2 施工程序的控制

严格施工操作程序, 不盲目赶工。杜绝过早上砖、上荷载和过早拆模。在楼板浇捣过程中更要派专人护筋, 避免踩弯面负筋的现象发生。通过在大梁两侧的面层内配置通长的钢筋网片, 承受支座负弯矩, 避免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

施工后浇带的施工应认真领会设计意图, 制定施工方案, 杜绝在后浇处出现混凝土不密实, 不按图纸要求留设施工缝, 以及施工中钢筋被踩弯等现象。同时更要杜绝在未浇筑混凝土前就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而导致梁板形成悬臂, 造成变形。

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 交叉布线处采用线盒, 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 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 以确保线管底部的砼灌筑顺利和振捣密实。并且当线管数量众多, 使集散口的砼截面大量削弱时, 宜按预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根φ12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的模板支撑架, 在搭设前, 要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 以增强刚度, 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 并应在该区域的新筑砼表面上铺设旧木模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 进一步防止裂缝的发生。

3 裂缝的处理方法

表面处理法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表面涂抹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的缝、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表面贴补 (土工膜或其他防水片) 法适用于大面积漏水 (蜂窝麻面等或不易确定具体漏水位置、变形缝) 的防渗堵漏。

填充法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 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 作业简单, 费用低。宽度小于0.3 mm, 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充填物、用灌浆法很难达到效果的裂缝, 以及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可采取开V型槽, 然后作填充处理。

因超荷载产生的裂缝、裂缝长时间不处理导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火灾造成的裂缝等可采取结构补强法。

参考文献

[1]纪午生.建筑施工工长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4.

[2]陈昌明.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通病防治全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1.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 第10篇

近年来,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利用钢筋砼现浇板不但可解决以往工程中预应力空心板拼缝纵裂缝的质量通病,而且能加强结构抗震性能。但是,随着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大量推广和应用,它的裂缝也成为较常见且难以解决的质量问题之一,因此,如何解决现浇钢筋混凝土板裂缝质量问题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从原材料、施工质量及设计等方面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对应的防治措施,以供探讨。

2 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通过工作实际,笔者认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问题主要是由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施工质量及设计等方面的原因引起的。

2.1 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问题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有一部分的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出现裂缝是由于使用了不合格的原材料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1)使用了不合格的水泥。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如果使用了性能不稳定的水泥,或者使用了含有生石灰或氧化镁的水泥,会使混凝土产生体积膨胀,从而产生裂缝。

(2)使用含泥量大的骨料。在生产中,如果混凝土的骨料中含泥量过多,则其在混凝土的凝结过程中会因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低而产生裂缝。

(3)由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添加剂等方面原因造成的裂缝。目前最常用的商品混凝土坍落度大,流动性好,便于施工,但容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部分泵送混凝土为了增大混凝土的和易性,添加大量的粉煤灰等添加剂,结果造成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低,脱水干缩时,易产生表面裂缝。

2.2 混凝土温差变化方面的原因

混凝土在硬化期间,水泥产生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混凝土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土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

2.3 地基沉陷方面的原因

混凝土现浇板的裂缝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当结构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就有可能会产生裂缝,随着沉陷的进一步发展,裂缝会进一步扩大。

2.4 施工不当方面的原因

在建设中,有相当部分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的裂缝是由于施工方面的原因造成,具体包括四方面。

(1)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过分振捣,或者模板、垫层不浇水湿润致使模板、垫层过于干燥也容易使混凝土产生裂缝。混凝土过分振捣后,粗骨料会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模板、垫层过于干燥,则吸水量大,容易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

(2)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不当,也很容易使混凝土产生裂缝。为赶工期、抢进度,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任意踩踏、搬运材料,集中堆放砖块、砂浆、模板等;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时就过早拆模,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施工人员野蛮操作,任意踩踏钢筋,致使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而且在浇筑前或浇筑中也不及时进行恢复,减少了板截面的有效高度,使板的承载能力达不到设计的要求,从而导致楼板产生裂缝。

(3)电线套管、暗装水管等的铺设不当,也是使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之一。电线套管、暗装水管等的铺设不够牢靠或集中铺设、上下交叠铺设,致使电线套管、水管上皮在保护层厚度1/3以内,保护层厚度不足很容易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4)混凝土养护不当也容易导致楼板产生裂缝。混凝土养护时间应准确把握。过早养护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过迟养护,混凝土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致使水泥因缺乏必要的水化水而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还很低,因不能抵抗这种收缩应力而开裂。

2.5 设计方面的原因

(1)构件超载产生的裂缝。例如构件在超出设计的均布荷载或集中荷载作用下产生内力弯矩,出现垂直于构件纵轴的裂缝,构件在较大剪力作用下,产生斜裂缝,并向上、下延伸。

(2)不合理设置必要的伸缩缝同样是造成混凝土现浇板产生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建筑物长度大,而又未合理考虑设置伸缩缝,当建筑物的自由伸缩量过大时,就会产生裂缝。

2.6 其他方面的原因

(1)在厚度较大的构件中,由于混凝土的塑性塌落受到模板或顶部钢筋的抑制,在浇捣后数小时会发生这种由于混凝土塑性塌落引起的裂缝。

(2)当有约束时,混凝土热胀冷缩所产生的体积涨缩,因为受到约束力的限制,在内部产生了温度应力。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较低,容易被温度引起的拉应力拉裂,从而产生温度裂缝。因为太阳暴晒而产生裂缝也是工程中最常见的现象。

(3)当钢筋混凝土处于侵蚀性水等不利环境时,由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有限,特别是当混凝土密实性不好,环境中的氯离子等和溶于水中的氧会使混凝土中的钢筋生锈,生成氧化铁。氧化铁的体积远大于原来金属的体积,铁锈体积膨胀,对周围混凝土挤压,可使混凝土胀裂。

3 楼板裂缝的预防及治理措施

结合工作实际,对现浇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的问题,建议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下面几项措施,以减少或避免裂缝的产生。

(1)严格检验原材料的质量,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进行认真检验,同时做好原材料的各项试验,发现不合格材料进场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坚决清除出场。

(2)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施工现场材料的条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严格控制水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减小混凝土的孔隙率和砂率,减少混凝土的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3)采取合适的混凝土运输方式。严格掌握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得超出规定的初凝时间。所运输的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的,应就近选择搅拌站,并向搅拌站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

(4)采取合理的混凝土浇筑方式。对不同的混凝土构件,应有针对性的采用相应的浇筑工艺,浇筑大体积混凝土首先应制订详细的浇筑施工方案。合理分缝分块,安排合理的浇筑顺序;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分层浇筑,减小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在混凝土中埋设降温水管,通入冷水降温;合理安排浇筑顺序,避免过大的温差和侧面长期暴露等。

(5)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及时养护,在浇筑完后12h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保湿养护,根据采用水泥品种的不同,确定养护时间。洒水养护应以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为宜;薄膜布养护应振捣二次抹压后立即以塑料薄膜严密覆盖,保证混凝土在不失水的情况下得到充足的养护,同时辅以洒水养护。

(6)对于因没有合理设置沉降缝、伸缩缝等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的,通过合理地设置后浇带、伸缩缝等措施来解决。

(7)对于荷载的作用及设备的影响,可以通过加强设计管理来解决。如在设计过程中,不允许错、漏、算现象的发生,合理地布置管线等。

4 结语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产生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严格规范要求施工,严把质量关,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地降低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摘要:从原材料、施工质量、设计等方面对钢筋混凝土现浇板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保证现浇结构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原因,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郭正兴,李金根.建筑施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6.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 第11篇

摘要:目前,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频繁地出现在建筑工程中,那么找到问题的产生的根源,以达到对其进行防范和治理的目的,是我们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找到了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裂缝产生的几个原因,并且提出了几种对此现象进行预防的措施。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 裂缝 原因 防治措施

0 引言

钢筋混凝土的裂缝预防是建筑工程中很重要的问题之一,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也是建筑施工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这些裂缝大大降低了房屋结构的耐久性,破坏结构的整体性。其影响因素涉及建设、设计、勘察、施工、监理、质量监督、工程检测、建筑材料、气候环境、后期使用维护与管理等多方面,需要工程建设各责任主体及相关各方共同努力。

1 裂缝产生的原因

1.1 混凝土的收缩 混凝土收缩是混凝土材料本身固有的一种物理现象。混凝土是具有大量孔隙的材料,其水分蒸发会引起孔壁压力变化,导致混凝土体积的缩小。混凝土内除少量水分提供水泥水化反应外,其余大部分水分都要蒸发掉,引起混凝土收缩变形。混凝土的水分蒸发、干燥过程是由表及里逐渐发展的,由于水分蒸发、干燥非常缓慢,因此混凝土楼板干缩裂缝多数在主体完工后才出现。从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考虑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因素,板角处配筋量不足。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二个方向剪力墙或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不能自由伸缩,当混凝土的收缩所引起现浇板的约束应力超过一定限度时,势必引起现浇板配筋薄弱处开裂,而且裂缝部位多发生在应力比较集中的板角处。

1.2 施工质量 施工过程中过分振捣混凝土后,粗骨料沉落,水、空气被挤出,混凝土表面因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从而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容易形成塑性收缩裂缝。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土前淋水不足,过分干燥,浇筑混凝土后,因模板吸水量大,导致混凝土的收缩,产生塑性收缩裂缝。工程施工中各工种交叉作业,楼面负筋位置的正确性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经踩踏后将令钢筋弯曲、变形,减低了部分板负筋的有效高度,使该位置钢筋混凝土楼板上部抗拉能力大幅降低,从而导致该部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浇筑混凝土后过分抹平压光,会使较多的细骨料浮到混凝土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发生作用生成碳酸钙,其化学反应式为CO2+Ca(OH)2=CaCO3+H20,于是浇筑硬化后期(56d后)引起混凝土明显收缩,即碳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

1.3 养护不当 养护不当也是造成裂缝的主要原因。过早养护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过迟养护,混凝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水泥缺乏必要的水化水,而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应力而产生开裂。另外过度的抹平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

2 防止措施

2.1 材料的选择 混凝土结构引起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水泥水化热的大量积聚致使混凝土出现早期升温及后期降温而产生的温差变化,控制好材料的选用,应尽量采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品种,尽量减少混凝土的收缩是非常关键的。采用收缩比较小的高效减水剂TW10A或CSP—2,以增加混凝土泵送工艺所需较大的坍落度。粉煤灰的掺量控制在水泥用量的15%以内,骨料含泥量严格控制在规范标准内。

2.2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控制 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定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控制砂的粒径及含量,减少空隙率以减少混凝土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2.3 提高操作水平 加强混凝土振捣,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拉强度;加强对混凝土成品的保护和养护,避免温差裂缝的产生;对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应在浇筑后10到12小时内及时做好浇水养护,以使混凝土有足够的湿度保持水化反应,并且连续养护日期一般不少于半个月。这样,不仅有利于混凝土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而且还可以在养护时降低混凝土的表面温度,减少混凝土内部的约束作用,防止收缩裂缝的产生。

3 治理办法

3.1 采用环氧类的化学浆液或水泥浆液对裂缝进行灌注填充,既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又能有效阻止钢筋的进一步锈蚀;必要时在楼板受拉区裂缝两侧粘贴碳纤维布或钢板,阻止楼板继续开裂,提高安全储备。对混凝土裂缝处宽度在0.3mm~0.7mm的裂缝可采用此法,一般先用水冲洗干净,干燥后涂刷或用针筒注射两遍环氧胶泥或加粘玻璃布封补。

3.2 对原有混凝土楼面凿毛清理,铺设钢筋网,重新浇筑一层细石混凝土整浇层,以提高楼板的刚度和整体抗变形能力。

3.3 通过增设构件、改变传力途径、地基处理、结构补强等方法提高现浇楼板的抗裂能力;对于已出现的裂缝,视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封堵或约束处理。

4 结束语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 第12篇

一、设计中的重点加强部位

从住宅工程现浇楼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分析, 最常见、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处 (含平面形状突变的凹口房屋阳角处) 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m左右, 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末端或外侧发生45°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 此通病在现浇楼板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中都普遍存在。所以建议重点加强加密双层双向钢筋即可。

二、商品砼的性能改善

1、目前已普遍采用泵送商品砼进行浇筑, 但受剧烈的市场竞争, 导致各商品砼厂商以采用加大粉煤灰掺量, 低价位、低性能的砼外掺剂, 以及细度模数低、含泥量较高的中细砂作为降低价格和成本的主要竞争手段。因此建议有关部门牵头, 尽快健全和统一对商品砼厂商的行业管理。

另一方面承包商在订购商品砼时, 应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质提出对砼品质的明确要求以保证砼熟料的半成品质量。

2、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的选用

(1) 水泥品种选择和水泥用量控制及配合比

(2) 掺加外加剂

(3) 选用质量优良的粗细集料

(4) 水灰比宜控制在0.4~0.6

三、施工中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楼面裂缝的发生除以阳角45°斜角裂缝为主外, 其他还有较常见的两类:一类是预理线管及线管集散处, 另一类为施工中周转材料临时较集中和较频繁的吊装卸料堆放区域。现从施工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并分类采取以下几项主要技术措施。

1、重点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措施。

钢筋在楼面砼板中的抗拉受力, 起着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砼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 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在实际施工中, 楼面下层的钢筋网在受到砼垫块及模板的依托下保护层比较容易正确控制。但当垫块间距放大到1.5m时, 钢筋网的合理保护层厚度就无法保障, 所以纵横向的垫块间距限制在1m左右。

2、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

预埋管线, 特别是多根管线的集散处使该截面砼受到较多削弱, 从而引起应力集中, 容易导致裂缝发生。因此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管线的集中处, 应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根据经验, 建议增设的抗裂短钢筋采用Φ6-Φ8, 间距≤150, 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毫米。

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 交叉布线处可采用线盒, 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 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 以确保线管底部的砼灌筑顺利和振捣密实。并且当线管数量众多, 使集散口的砼截面大量削弱时, 宜按预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Φ12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3、材料吊卸区域的楼面裂缝防治

当楼层砼浇筑完毕后不足24h的养护时间, 就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 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对这类裂缝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1) 主体结构的施工速度不能强求过快, 楼层砼浇筑完后要进行的必要养护 (一般不宜≤24h) 必须获得强度保证。主体结构阶段的楼层施工速度宜控制在6-7d一层为宜, 以确保楼面砼获得最起码的养护时间。

(2) 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 在楼层砼浇筑完毕的24h内, 可限于做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 最多只允许暗柱钢筋焊接工作, 不允许吊卸大型材料, 避免冲击振动。

(3) 在模板安装时, 吊运 (或传递) 上来的材料应做到尽量分散就位, 不得过多地集中堆放, 以减少楼面荷载和振动。

4、加强对楼面砼的养护

实际施工中, 由于抢赶工期和浇水将影响弹线及施工人员作业, 因此楼面砼往往缺乏较充分和较足够的浇水养护延续时间。为此, 施工中必须坚持覆盖麻袋或草包进行一周左右的妥善保湿养护, 建立专人养护机制 (专人定时) 养护, 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工效, 并可避免或减少对施工的影响。特别是夏、冬两季, 因昼夜温差大, 养护不当最易产生温差裂缝。

5、混凝土施工中不应过分振捣, 模板不应过于干燥

混凝土浇筑振捣后, 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 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 造成表面砂浆层, 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 待水分蒸发后, 易形成凝缩裂缝。而模板在浇筑混凝上之前洒水不够, 过于干燥, 则模板吸水量大, 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 产生裂缝。

6、混凝土浇捣后不应过分抹干压光

过度的抹平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 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 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 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 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

四、对裂缝的弥补处理

上一篇:政治中介下一篇:评估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