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生物教学的本质

2024-09-10

追求生物教学的本质(精选10篇)

追求生物教学的本质 第1篇

一、课前谈话, 有的放矢

初次尝试:

课前谈话:今天我们走进“数字王国”, 寻找“奇妙的七” (点击课件) .

师:七, 无所不在, 你看.天上的北斗七星, 地球上的七大洲, 古代的七巧板, 一个星期有七天, 葫芦丝上有七个孔, 钢琴每组七个白键, 关于七的成语、童话中的七等等.

学生欣赏.

问题发现:

课前谈话的图片交流比较多, 但总体看跟本课的内容关系不大, 感觉是在认识生活中的七.

再次尝试:

课前谈话:小朋友, 我们已经认识了“1~6的乘法口诀”.你们记牢了吗?

生:记牢了.

师:我们一起来玩对口令游戏.三五?

生:十五.

师:六六? (三十六)

师:几几十二?

生:二六十二.

我的思考:

法国教育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中指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我从生活中的“7”入手, 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七, 适时出示有关7的资料, 最后引出7个小矮人完成表格, 编制口诀.经过实践, 认识到课前谈话的方式有很多, 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 都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要有助于放松学生的心情, 调节课堂气氛.第二, 要让学生打开话匣子, 有话可说.第三, 课前谈话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而一开始的谈话显然华而不实, 也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反而是对口令游戏既能放松学生心情, 又能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二、知识新授, 循序渐进

初次尝试:

1.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白雪公主和7个小矮人”创设情境.

师:看, 谁来了? (白雪公主) 她的好朋友也来了…… (点击课件出示:7个小小矮人, 手里各拿一个气球, 上面写着:7, 14, 21, () , () , () ) 你能寻找到7吗?接下去该填什么?让学生观察气球上的数, 根据规律填数.

提问:3个7是多少?7个7呢?35里面有几个7? (齐读:1个7是7, 2个7是14……)

2. 试编7的乘法口诀.

师:1个7写成乘法算式?口诀?2个7呢?口诀?你们能不能接着编?自己在书上编一编.

问题发现:

让学生看图找规律填数, 然后直接尝试编乘法口诀.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对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并不是很清楚, 这种现象引发了我的思考.

再次尝试:

1.创设情境, 铺垫孕伏

(1) 出示用七个三角形拼成的小船.

师:小朋友看小精灵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点击课件出示七个三角形拼成的一只小船) 拼成这样一只小船需要几个三角形? (7个) 是几个7? (板书:1个7)

师:拼两只这样的小船需要多少个三角形呢? (14个) 你是怎样想的?

生:二七十四.

师:你会用乘法算了, 了不起, 有其他想法吗?

师:哦, 是几个7相加?

生:2个7相加. (板书:2个7相加)

师:那拼3只小船需要几个三角形呢?4只呢?……7只呢?想一想, 完成第70页的表格.

(2) 学生汇报结果.重点要求说清楚计算的过程 (连续加7) .教师及时在电脑中显示答案.

师:从这一列数中, 我们能看出:3个7相加是多少?几个7相加得28?35里面有几个7?42是几个7相加?49里面有几个7? (随机板书:几个7相加)

学生回答后教师组织学生看着屏幕中的数说一说:1个7是7, 2个7相加是14……

2.自主探索, 学习口诀

(1) 试编口诀.你能根据“几个7相加”, 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 并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请在书上试着填一填, 完成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活动, 教师巡视)

(2) 交流汇报.愿意说那句就说哪句, 怎样想的?教师随机板书.学生核对, 检查自己编写的口诀是否正确.

我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体验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并指出:“要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不仅要获得促进自我发展必备的新知识, 更重要的是掌握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学生在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之后, 已掌握了一些编制口诀的思路与方法.“7的乘法口诀”相对于一般新授课来说这样的课是比较枯燥的, 如果我们把课堂定位于让学生会背, 会编、会用口诀这一表层认识上的话, 那么这样一种没有挑战性的学习, 就会让学生觉得乘法口诀没什么可学的, 就会逐渐失去新鲜感.因此刚开始思考这节课时, 我思考的是如何来吸引学生, 使口诀课变得生动不枯燥.我从生活中的“7”入手, 引出7个小矮人完成表格, 编制口诀.实践后发现这样的安排忽略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过程.二年级的学生毕竟年龄小, 虽然前面有经历1~6乘法口诀的编制经验, 但在认识7的乘法口诀时仍然需要一步一个脚印, 让他们经历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记忆、运用口诀.我通过拼成一只小船需要7个三角形, 让学生寻找其中的规律, 进一步发现7的乘法口诀之间的联系……这一系列的观察交流的过程, 让学生在创设的生动情境中不断发现新知, 学生对枯燥的口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巩固练习, 量体裁衣

初次尝试:

1.记忆口诀.学生自由记忆, 比较说说哪几句容易记?哪几句难记一些?再次练习背诵口诀.分形式检查.

2.巩固深化.完成第71页想想做做1、2、3、4题.

3. 应用拓展.钢琴键中的口诀、日历上的口诀、古诗中的口诀、七巧板中的口诀、大自然中的口诀 (七星瓢虫) .

问题发现:

口诀记忆简单, 效果不佳.练习题目量多, 流于形式.

再次尝试:

1.记忆口诀.

(1) 师:现在我们自豪地读一读这些乘法口诀. (学生齐读口诀) 你发现有什么规律?

生1:口诀里第二个数字都是7.

师:所以我们把这些口诀称为“7的乘法口诀”.

生2:第一个数字是1到7.

师:由此可知, 它是1个7, 2个7……逐渐增加的.

生3:口诀中后面的结果上面一个比下面一个依次少7.

师:从上往下, 结果逐渐增加7;从下往上, 结果逐渐减少7.

(2) 师:根据这些规律, 能帮助我们记住口诀, 请你自己读一读、记一记. (学生自由读、记, 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师:在背的时候, 你感觉哪句挺容易记的?

生:我觉得“三七二十一”容易记.

师:是的, “不管三七二十一”这句话在生活中经常会说到.小朋友你们看过《西游记》吗? (出示图片和文字:孙悟空在炼丹炉中七七四十九天, 炼成火眼金睛, 取经的路上遇到妖怪,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举起金箍棒就打……)

师:在这段话中, 有两句乘法口诀, 是———七七四十九, 三七二十一. (闪烁) 有时候, 利用生活中的一些俗语也能加深我们对数学知识的印象.

师:那么, 哪几句比较难记?

生1:四七二十八.

师:难记的怎么办呢?

生2:“三七二十一”, 再加上一个七就是四七二十八.

师:刚才大家交流了许多记口诀的好方法, 不管三七二十一, 我们都要把口诀记熟. (齐背口诀、师生对口令、同桌对口令)

2.巩固深化.

完成第71页想想做做1、2、3题.

抢答游戏.

3.应用拓展.大自然中的口诀 (七星瓢虫) , 古诗中的口诀.

我的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因此在简单的记忆后, 我安排了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练习, 让学生初步体验成功的乐趣,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接着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关于七的口诀的问题.实践证明,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 我们不能要求杯子一次能倒进一桶水, 必须量入为出.新授后, 首先要认真倾听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初步认识, 了解学生的初步感受、分析和理解.在学生的发言过程中, 教师才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学生经验背景中已经拥有和仍然缺乏的东西, 从而决定需要由教师补充、纠正哪些.再次尝试时, 我从找规律———论方法———巧记忆这三步帮助学生更快掌握7的乘法口诀, 然后设计适当的练习巩固, 稳扎稳打更适合低年级学生.

生命的本质在于追求快乐 第2篇

快乐是一本书,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快乐是一首歌,奏着高低不一的音符;快乐是一首诗,充满着“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情。每个人都得品尝着人生的“酸甜苦辣咸”;每个人都得按照“日出日落”的作息时间去度过每一天;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每一天能平安的度过,在平安中找到快乐。每个人的人生都不相同,我们的感悟也各不相同。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看清了自己,再来看生活,渐渐明白了,于取舍间满足自己,在得失中感受自己,渐渐地,得之不喜,失之不悲。明白了得失与悲喜,生活之中,人要轻松,心要自在。无论是事业、家庭、要拿的起,放得下,因为生命的本质在于追求快乐。

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和爱,可他们迟早会衰老;孩子给我们满足和喜悦,可他们终究会长大;爱情给我们幸福和甜蜜,可我们必须付出一生的代价去呵护;金钱是水中的浮萍,时聚时散;美丽的容貌是绿树上芬芳的花朵,适时绽放、无奈凋谢;健康是魔术大师,能变睛也能变阴;繁华更像是梦一场,曲终人散,觥筹交错的热闹犹如水中影镜中花,没等看清,记住梦的内容,就醒了。

作家毕淑敏曾说过:“人可能没有爱情,可能没有自由,没有健康,没有金钱,但我们必须有心情。”如果你渴望拥有健康和美丽,如果你想珍惜生命中每一寸光阴,如果你愿意为这个世界增添欢乐与晴朗,如果你即使你跌倒也要面向太阳,就请锻造心情。

心情,其实就是一种感情状态,是一个人对外界各种因素作用于内心的一种感知,感觉和感叹。千万别小看心情,它能让天地为之动容,自然为之变色。同样的江水,李后主低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苏东坡豪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湛蓝夜空,一轮明月,有人举杯邀约,对影浅酌;有人黯然泪下,思乡情浓,总是故乡月最明,景无异,异的是心情。

生态语文课堂的本质追求 第3篇

一、生态语文课堂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态语文课堂的前提应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情绪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愉快地、积极地探究事物的认知倾向,是一种最直接的学习动机,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语文课堂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虽然有很多,但是我们不能过于盲目和浮夸,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必须保证激趣的手段能切实符合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例如在讲解师陀《说书人》这篇文章时,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在课前播放单田芳先生讲的评书《隋唐演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说书有个最直观的感受;再用“说书唱戏讲古,茶余饭后助兴,是非功过大家评,说书人未敢肯定”来导入,让学生理解说书的目的与内容等,这样学生对语文课堂的期待肯定是较高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要在课前下足功夫。激发兴趣的内容即要切实符合语文教学规律,又要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强烈的兴趣。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态语文课堂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在精神愉悦、积极主动的状态中去获取知识。

二、生态语文课堂应养成学生的学习习惯

生态语文课堂的基点应是养成学生的学习习惯。所谓习惯,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学习习惯,就是在不间断的学习实践中养成的一种学习习性。学习习惯包括预习习惯、专心听讲习惯、认真观察习惯、独立思考习惯、善于提问习惯、归纳习惯等。学习习惯在课堂学习中起着关键作用,决定着学习者能否高度自觉自律地学习。例如在讲解《季氏将伐颛臾》时,“无奈尔是过与”这句话的书下注释解释为“无奈……与,表推测语气,即‘恐怕……吧’。尔是过,‘过尔’的意思。是,复指‘尔’,用作代词。过,责备,用作动词。” 有的学生立即提出疑问,“尔是过”的“是”为何不是提宾的标志,比如“唯命是听”、“惟命是从”的“是”。这就反映出学生有提问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这些习惯都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与学习效率的提升。所以说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它便会以情不自禁的方式持续下来,形成一种惯性的力量,不断地提高学习效率。

三、生态语文课堂应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

生态语文课堂的内核应是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独立思考与创新精神是当代人才的内核,如果说一个人连思考都不独立,那么何谈创新精神;没有这种创新的精神,何谈创新能力、创新人才,更不用说人的持续发展了。教育的目的就是增进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影响学生创新和实践。例如2013年江苏省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我所任教的地区在高考之前做过一则关于“影响力”的材料,这则材料和2013年江苏高考材料有相似处,大多数考生都选择“影响力”这一角度来写,缺乏创新精神人云亦云。有的考生则选择了“自然环境”、“平衡”、“和谐”、“小与大”等关键词来入手,不仅符合作文的材料,而且又有独到的见解,往往这类考生凭借着创新取得了较高的分数。生态语文课堂应注重培养独立思考与创新精神,这种创新精神才是使学生终身受益的能力,并延续着语文课堂的生命力。

教育惩罚的本质追求及其实现 第4篇

教育惩罚,在教育学中被称为负强化,是在不影响受罚者身心健康的前提下,针对其错误行为,对其实施批评、处罚教育,使之认识到错误,并作出反思、内省,从而遏止错误行为再次出现的一种教育手段,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纠正规范行为。它有三个特点,一是以尊重受罚者人格与身心健康为前提,教育惩罚针对的对象是错误行为,而非犯错学生本身;二是一种强制性的纠正教育手段,通过对学生实施强制性的规范管理,使其思想发生转变,遏制错误行为;三是以教育引导为目的,教育惩罚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学生,使学生认识到错误,内化于心,避免再犯,改过迁善。

惩罚并不等同于不尊重,不惩罚更不等同于尊重。学生身心素质和人格观念都处于一个塑造期,需要教育者加以引导,惩罚与不惩罚只是方法,而不是教育目的。平等、包容是尊重的前提,惩罚并没有违背尊重的要求,制定一个公开透明、详尽可操作的惩罚教育制度,是对学生的约束,更是对学生的尊重与引导[1],反之,为了避免惩罚学生所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一味地不作为、不处理、不惩罚,才会使学生的错误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越来越严重,才是对学生受教育权的不尊重。合理的惩罚是尊重学生的体现,所谓“玉不琢,不成器”,适当适度的教育惩罚对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权利意识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教育惩罚的内涵,可以将教育惩罚与体罚的特点进行比较。体罚是指损害学生身体健康并给其心灵造成影响的暴力惩罚。教育惩罚与体罚是有根本区别的。一是依据不同。教育惩罚实施的依据是为了规范约束学生而制定的学校教学管理方法,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长远发展所实施的强制规范性措施;体罚则是教育者发泄个人情绪的行为,出发点并不是为了纠正学生行为,是违背教育目的和本质的。二是性质不同。教育惩罚是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实施的良性可接受的处罚,本质是一种规范行为;体罚是教育者对学生的恶意侵犯,本质是一种违反教育法规的个人主观行为。三是指向不同。教育惩罚是针对学生错误行为或活动的否定、限制,促使学生纠正不良行为,甚至触动心灵;体罚是针对学生个人的、带有恶意色彩的暴力惩罚手段,是教育者情绪的宣泄。四是影响不同。教育惩罚,是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的教育方法,造成的是受罚者错误行为的转变,甚至有可能触碰心灵,使受罚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体罚也能因为暴力强制引起受罚者暂时性的行为改变,却对受罚者身心造成了伤害,是一种违法行为。

二、教育惩罚的实质

1.以引导为基点

惩罚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基点是引导学生认识错误转变不良行为,是一种帮助教育学生、促使其改过迁善的强制规范性纠正措施。教育惩罚是以不损害学生人格和身心健康为前提的,与奖励教育表面上对立冲突,实质上是相互统一的,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认识,本质都是引导和教育学生,惩罚教育与奖励教育共同构成完整的引导教育。必要的惩罚教育所产生的影响是奖励教育无法达到的,它给学生带来的不愉快处罚只是表面和暂时的,重要的是能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错误,从中得到感悟与启发。教育惩罚以教育引导为出发点,以惩罚为手段,以为教而罚为宗旨,寓教于罚,重教轻罚[2]。适当合理的教育惩罚使学生明确了解自己为什么受惩罚,罚而无怨,铭记于心,触及心灵;奖励教育的效果值得肯定,但不能毫无节制的滥用,一味地说教和鼓励,有的学生会不以为然,必要时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惩罚措施,起到相应的警示作用,才能起到引导帮助的教育意义,才能帮助他们塑造出良好的品格和能力。

2.以改过迁善为目的

教育惩罚的目的是改过迁善,让学生认识到自身行为错误,内省于心,通过触及心灵的领悟,转变思想,改正错误,避免再犯。学生良好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而处于成长期的学生自觉自省自制意识都还不够成熟,因此,教育者适时适量的教育惩罚强制规范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意义重大,当学生行为明显违背教育制度和道德约束时,科学合理的惩罚教育可以发挥矫治作用,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自身错误,懂得对与错、善与恶的界限,明确是非观念,树立自觉的道德责任感[3]。惩罚教育对一些屡教不改或积习难改的学生作用尤其明显,反复多次的温情说教会让他们觉得无伤痛痒,一次严厉但适当的教育惩罚却能让他们铭记于心,进而起到鞭策引导、改过迁善的作用,这里,教育惩罚发挥出了说教、奖励等教育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效果,不可或缺。同时,惩罚教育,在给犯错学生教育引导的同时,也给其他学生起到一个警示和威慑作用,使那些还未表现出来的错误认识消失于萌芽,让那些还未开始犯错的学生明确是非停止行为,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什么样的行为才是正确的,从而内化于心,不再犯类似错误,在最大程度上做到改过迁善。

3.以否定性体验为过程

虽然惩罚教育也是为了引导学生改过迁善,但毕竟是一种施加在学生身上不愉快的外在强制约束力,是一种纠正规范式教育方式,它是以学生的否定性体验为教育过程的。教育惩罚的过程就是让学生认识到自身错误,是对学生过错行为的一种否定和强制性纠正,这难免会让学生短时间内有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规范教育学生,使其顺利成长。教育惩罚针对的对象是学生的不良过错行为,而不是犯错学生本身,教育惩罚针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习惯,通过外在的力量进行规范性抑制,从而起到教育和警戒的作用。值得指出的是,惩罚教育是在学生身心素质能够接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育方法,是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的,是一种常规的教育措施,必要的惩罚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产生暂时性的不愉快情绪,但它给予学生的绝不仅仅是痛苦,更重要的是深刻内省痛定思痛过程中的感悟与启发,合理科学的惩罚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三、当下教育中的惩罚失当及其对策

1.当下教育中的惩罚失当

(1)基点的背离

当前,关于教育惩罚有两种错误态度:一是摒弃惩罚。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民主教育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有人认为惩罚是对学生的不尊重和伤害,应该摒弃;二是滥用惩罚,把惩罚当做施教过程中的灵丹妙药,拿惩罚作为教育者随时可用的权力和情绪宣泄口,一旦学生有不良行为,便进行惩罚。这两种极端行为都背离了惩罚的基点,惩罚的基点是引导学生认识错误转变不良行为,促使其进行改过自新,根本出发点是对学生发展起到引导作用,上述两种观点忽视了这种引导性,是教育惩罚的失当体现,教育不能滥用惩罚,但也不能没有惩罚,不能拒绝惩罚,应该时刻保留惩罚。惩罚归根结底是以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基点的,忽视引导性的惩罚是失当的。

(2)目的的偏移或遗忘

惩罚教育是以尊重爱护引导学生为出发点,以帮助教育学生改过迁善为最终目的的,是对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规范纠正教育措施。它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通过使学生承担过错带来的相应责任,使学生认识错误,改过迁善,不再犯错,它与奖励表面上对立,实质上统一,都是要达到教育人的目的。当下,出现了一些不正确的教育行为,利用惩罚教育的名义,对学生体罚甚至摧残,使学生身心受到伤害。一些事例触目惊心,这使教育惩罚遭到了误解,甚至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其实这是对惩罚的内涵和目的的错误认识,这种不当的教育行为是没有正确认识教育惩罚的表现,是对教育惩罚目的的偏移或遗忘。

(3)惩罚过程的不当

惩罚的过程是以学生的否定性体验为教育过程的,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并通过强制力规范改正学生的错误行为,引导其改过迁善,惩罚的过程需要规范和注意,一些不恰当的教育惩罚可能会对学生产生伤害。一是惩罚的时机不当,当学生错误行为发生后,没有及时地利用合适的惩罚方式加以纠正,错过时机,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二是惩罚的环境不当,所谓“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一些教育者在不合适的公开环境中进行惩罚过程,让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抵触心理;三是是惩罚内容应当公正合理,惩罚是对事不对人的,针对同一种不良行为,有的教育者没有制定明确规范的惩罚标准,致使无据可依,没有做到公正合理。

2.教育惩罚实质的回归

(1)对以引导为基点的回归

教育惩罚要罚而有“引”。学生犯下严重的错误时,教育者可以使用必要的惩罚进行规导,但是一定要本着以引导为基点的理念,应该将教育惩罚与提供适当正确行为信息的指导结合起来,教师一方面要指出学生的不良行为,另一方面还要让其知道该如何行为,并且还要对他的改正变化加以鼓励,使其形成正确的行为,这才是教育惩罚的根本出发点,所以惩罚教育,既要了解学生错误行为发生的原因,又要对后续学生的改正行为进行推进引导,切忌一罚了之,我们应该对教育惩罚进行理性认识和使用,使教育惩罚回归科学合理的姿态[4]。

(2)对以改过迁善为目的的回归

教育惩罚要为“教”而罚。惩罚的目的是使学生改过迁善,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并给学生承认和改正错误的机会,反对无原则无节制地滥用批评惩罚,严禁体罚。科学合理的教育惩罚要具备以下条件:一是符合法律制度规范,教育惩罚必须要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施行;二是符合道德规范,教育惩罚应符合社会道德要求规范;三是以改过迁善为目的,教育惩罚应该具有教育意义,引导学生改过自新。当前,对于教育惩罚,我们不能完全摒弃,更不能毫无节制,关键要端正态度,明确目的,一切为了学生,本着为“教”而罚的宗旨和目的,寓教于罚,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的惩罚,引导其顺利成长。

(3)对以否定性体验为过程的回归

教育惩罚要注意过程的可接受性。教育惩罚的前提是尊重学生,保证学生身心不受到伤害,虽然教育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帮助学生,但毕竟是一种强制性的外力约束,实施过程一定要慎之又慎。在一定意义上,过程实施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和决定着教育惩罚是否成功,在教育惩罚过程中,一要先教后罚,罚得清楚。遵循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就事论事,使学生明白惩罚的原因,减少抵触心理。二要惩罚与尊重相结合。惩罚必须避免对学生造成身心伤害,实施过程要分时间、分地点、分对象、分轻重,要使惩罚能够被学生所接受[5]。

教育惩罚是教育实施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在大力倡导无批评教育、奖励教育的今天,对于每一个处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教育惩罚同样必不可少,必要的惩罚教育所产生的影响是奖励教育无法达到的。关键是我们要做到科学合理地运用教育惩罚,深刻理解教育惩罚的内涵和实质,明确教育惩罚的根本出发点、目的及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避免教育惩罚运用的不适当误区,使教育惩罚真正成为科学有效的教育手段,使教育惩罚深入内心,触及灵魂,改过迁善。

摘要:当前,随着教育民主化的不断推进,无批评教育、奖励教育呼声高涨,而教育惩罚越来越被人们所摒弃,甚至有人把教育惩罚等同于体罚。其实,教育惩罚和教育奖励一样,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在了解教育惩罚的内涵、实质和功能的基础上,注意科学合理地运用教育惩罚,可以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其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其发展产生深刻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教育惩罚,内涵,实质,失当,对策

参考文献

[1]李秀娟.“教育惩戒”研究述评[J].当代教育科学,2005(13).

[2]许世平.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惩罚的适当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3]来维龙.基于学生改过迁善内在动机的教育惩罚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4]刘德林.教育惩罚的本质与运用[J].中小学管理,2004(2).

追求生物教学的本质 第5篇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相应括号里写T,错误的写F。)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T)2.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F)提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3.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无条件的。(F)提示: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4.规律有好坏之分。(F)提示: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无好坏之分。5.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意味着改变或创造规律。(F)提示:规律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客观规律不能被创造或改变,也不能被消灭。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正确。)6.哲学上讲的运动就是指()A.自然界和社会的显著变化和发展

B.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D.物体空间位置的移动

解析 本题属于识记类题目,B项是对运动概念的准确表述,故应选之。

答案 B 7.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解析 材料中名言强调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故选B。A、D两项表述错误;C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 B 8.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1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解析 克拉底鲁否认相对静止,否定事物的相对稳定性,借口事物的运动变化,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东西,是典型的不可知论。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9.正确表述运动、静止、条件之间关系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即特殊的运动状态

B.对某一事物来说,运动并不一定是无条件的C.对某一事物来说,静止并不一定是有条件的D.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状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运动与静止概念的把握,运动是无条件的,静止是有条件的,B、C、D三项说法都错误,故应选A。

答案 A 10.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解析 王夫之的观点说明运动中有静止,静止中有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与其观点是相符的,选D;A、B、C三项本身观点错误。

答案 D 1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以下属于规律的是()A.水往低处流

B.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C.新陈代谢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解析 A、D两项都属于现象的联系,“水往低处流”是万有引力规律作用的结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遗传规律的结果。B项属于计划、规则,不具有客观性。只有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12.专家认为,养殖业过度依靠生长素、激素,就像运动员依靠兴奋剂,但后者损害的仅仅是体育公平和个体健康,前者危害的却是整个社会。这告诉我们()A.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制约了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D.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解析 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故排除B;C不符合题意;规律具有客观性,可以被认识和利用,但不能被改造,排除D。此题主要强调违背规律从而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故答案为A。

答案 A 13.下图漫画《破旧立新》启发人们办事情要()

A.分工协作

C.尊重规律

B.勇于创新

D.依靠群众

解析 纪念馆的意义就在于保持旧居原貌,所以漫画中拆除“旧居”改建“纪念馆”的做法是错误的,这启发我们办事情要尊重规律,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题意无关。

答案 C 14.要解决十面“霾”伏的困境,我们()①应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规律办事 ②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规律 ③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④要利用规律,治理污染造福人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创造规律,②说法错误,故该题选C。

答案 C 15.“树上结西瓜”这原是讽刺一些人不懂农业生产而异想天开的笑话,如今却在河北省新乐市的邯邰镇变成了事实。当地瓜农开始试验搭架,使西瓜吊在空中,由于上下四面透气,成熟期提前了5~8天,瓜形好,甜度也增加了不少。这表明()A.人们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B.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战胜自然规律的唯一因素

C.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创造和改变规律

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解析 “树上结西瓜”表明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 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故选D。A、B、C三项表述错误。

答案 D

三、综合题

16.材料一 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毕尔生

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黑格尔

材料二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

材料三 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恩格斯

请运用运动的哲学知识分析上述观点。

答案 ①材料一中毕尔生和黑格尔的观点否认了运动的承担者是物质,认为意识是运动的承担者,因而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②材料二中赫拉克利特坚持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而克拉底鲁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③材料三中恩格斯科学地表述了物质与运动的辩证统一关系,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与运动是密不可分的。

17.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邀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节能减排势在必行,低碳发展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运用规律客观性的原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节能减排、低碳发展。

解析 本题以全球气候变暖为背景考查对规律客观性原理的应用。首先分析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就要受到惩罚,然后分析人类遵循和利用客观规律,要做到节能减排、低碳发展。

追求本质,彰显魅力 第6篇

一、创设教学情境,展现数学魅力

新课程特别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数学活动,提倡数学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我们要创设一个符合学生实际的、顺应教材特点的教学情境,营造数学文化的氛围,学生才能顺利走进课堂。

如,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中,教材安排了“小小商店”模拟购物。其中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一学生拿着5元钱购物,如果他想去买7元钱的小汽车,够不够?如果不够怎么办呢?这时学生们纷纷举手,有的说回去拿了2元钱再来买;有的说问其他小朋友借了2元钱再来买;有的说钱不够的话,不是正好有5元钱的一本书吗?让他改变主意就买5元钱的一本书吧,这样还可以从书中多学点本领呢;有的甚至说你可以去跟卖东西的人讨价还价,叫他打一下折,7元钱的文具盒就5元钱卖给我吧,我下次还会到你身边来买东西的。听到这里,我不仅为一年级的小朋友能有这样随机应变的想法而高兴,更为他们能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自豪。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联系了生活实际,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创造空间。

二、改变学习方式,体验数学魅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动手实践、自主探求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

1.高度重视探究学习。“探究”作为新课程强调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因具有其激发学习自主学习、体验、发现等优点,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中运用,如,教学“量长度”时,主要是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为了巧妙地引出测量工具“直尺”,我先让学生选择身边的工具量一量书桌有多长。有的用课本量,有的用铅笔量,还的竟拔掉一根头发量。就在这“热热闹闹”的测量操作中,学生得出结果也不一样,有的说桌子有四本数学书那么长,有的说大约在6支铅笔那么长,还有的说有22根头发那么长,此时学生的思绪纷繁复杂,对问题疑惑不解:同样的桌子,为什么测量后长度不一样呢?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意识到操作时要统一测量工具。在重视探究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的是,数学学习不可能也不必要由学生处处去亲自发现和独立探索。让学生运用探究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我们要更多考虑的是学习内容是否适合于探究学习,从而确保学习的有效性。

2.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把握教师定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首先要有估测: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如果有,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引导?②分工明确,让学生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着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活动。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都由不同的学生承担,使每个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③建立机制,促进合作习惯的养成。我们要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一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尊重别人的意见,积极参与,学会思考。

三、实践综合应用,享受数学魅力

课程标准将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数学知识技能的一个重要内容,强调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要从数学学习的需要出发,让学生在实践与综合应用中真正地享受成功,从享受的过程中汲取了一种理性精神,积淀一种数学文化,从而启迪智慧,享受数学魅力。

如,数学教材统计知识中有许多调查题,教师不能仅仅把注意力放在“填好统计表和画好统计图”上,还要让学生参加实实在在的调查,并对调查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做出决策。一方面掌握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一些方法;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统计的作用,培養统计观念,使数学知识得到充分应用。另外,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通过查阅资料、参观、调查,在参与生活中体验生活,增加许多课本学不到的知识,这些知识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判断力、推理能力,扩大了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充分享受数学学习带给他们的快乐。

四、了解数学历史,增强数学魅力

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你知道吗”阅读专栏,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分8学期穿插了59则内容。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内容一般生动有趣,有一定的超前性和拓展性。但这部分是不作为考核内容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你知道吗”这方面的内容。我心里在沉思,难道这些素材真是无足轻重,或仅仅是让学生课外阅读而已吗?如何发挥这些材料的教育教学价值?

我觉得在处理这些内容时,可以通过教师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或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尝试让学生自读感悟。比如,五年级下册教材第30页的“你知道吗”就是一篇关于《九章算术》里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的,这些材料大都是对教材的拓展和延伸,可以引导学生在其知识面上下功夫,将前人的数学智慧通过阅读、感悟、理解为己所用,让学生去感受到数学的无限魅力。

追求生物教学的本质 第7篇

一、观摩活动概况

河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郭蔚蔚处长和省基础教育教研室李海龙副主任出席了本次活动的开幕式并发表讲话。郭处长在讲话中突出强调了当前中小学体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对如何贯彻落实教育部提出的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郭处长号召广大体育教师要把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认真上好体育课,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为促进全省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最大的努力和贡献。

河南省中小学体育 (与健康) 优质课评比观摩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本届评比观摩活动首先对全省各地上报的100多节体育录像课进行评选, 然后又本着“兼顾不同学段, 展示多样教材, 引导教学方向”的原则, 从一等奖选手中选拔了10名有代表性的教师现场上课。10节观摩课中包括4节小学、4节初中和2节高中课, 教材内容既有颇具新意的滑板、毽球和五步扇, 又有传统的篮球、快速跑和跨栏跑, 体现了体育教材内容在继承基础之上的创新和发展。高中的两节课一节是必学模块中的田径课, 另一节则是选学模块中最受学生欢迎和最为普及的篮球课, 分别代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必学和选学模块的典型课例, 同时也具有展示河南省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成果的意义。初中的一节毽球课和小学的一节跳绳课引起了与会教师的很大兴趣, 因为这两个项目是今年河南省中学生晨光体育活动的新增项目, 而且已经在今年的全省晨光体育夏令营活动中进行了比赛。如何把体育教学和校园群体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体育教学推动课外体育活动的深入发展, 是一个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重要课题, 毽球和跳绳课的出现自然受到广大体育教师的高度关注。

二、体育 (与健康) 课程改革必须注重内涵式发展

体育 (与健康) 优质课评比观摩活动要具有积极的导向和引领作用, 要追求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促进体育 (与健康) 课程的内涵式发展。内涵式发展应该是凸显课程基本性质和功能的改革, 是建立在学科教材实质和内容基础上的创新, 是对课程性质和特色的尊重与张扬。体育 (与健康) 课程改革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必须凸显课程本质, 追求学科特色, 讲求课堂实效, 要彻底摒弃“重形式、轻内容, 重表面、轻实质”的淡化课程内涵的倾向。体育 (与健康) 课程是一门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 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以增强体能和增进健康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因此, 能客观反映课程基本性质的教材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和教学目标制订等问题, 就必然成为制约体育 (与健康) 课程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 河南省基础教育教研室参照全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对本届中小学体育 (与健康) 优质课评比观摩活动所有作课教师进行了预先培训, 培训着重对教材内容选择、教学目标制订和教学方法设计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作课教师也在现场教学活动中较好地体现了这些要求, 受到广大与会体育教师的好评。

1. 教材内容明确, 难度适宜, 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 教材内容及其难度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由于现行体育课标突出强调教师和学生对教材内容的选择性, 体育教材的选择曾一度成为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难点乃至瓶颈。河南省本届中小学体育 (与健康) 优质课评比观摩活动要求作课教师精心选择教材内容并用体育术语准确表达, 摒弃用夸张的文学化语言表达教材内容的华而不实的倾向;教材难度要与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宜, 最好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从而达到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目的。从观摩教学的整体情况来看, 作课教师较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如高二男生的篮球掩护配合、跨栏跑、初中学生的鱼跃前滚翻、毽球盘踢、小学生的五步扇、花样跳绳等, 其教材内容均具有较强的技术含量, 教材难度与学生现有动作发展水平又基本吻合, 大部分学生经过努力都较好地掌握了动作技能, 身体和动作发展得到有效促进, 同时也在努力学练的过程中享受到了运动的乐趣。

2. 教学目标具体, 观测性强, 突出体育课程基本功能

河南省本届中小学体育 (与健康) 优质课评比观摩活动要求作课教师努力在运动技能领域的目标制订中体现“条件、行为、标准”三个基本要素, 尽力避免教学目标制定过于含混、笼统、缺乏观测性的弊病, 使体育教学目标制定朝着更加具体、明确、可观测的方向改进。本届观摩活动教案中, 过去那些教学目标中常见的“学习和掌握××动作技能”、“基本掌握××动作技能”的说法基本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能连续跨过三个低栏”, “能做出正确的步型, 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将五种步型创编成简单的套路”, “能在教师指导下掌握个人花样跳绳的动作5~8种, 在合作练习中掌握双人跳绳的方法并能连续跳5次以上”等, 运动技能领域的目标制定在具体化和观测性上出现了微妙但可喜的变化。

针对现阶段我国许多中小学体育教师课时计划中缺失促进学生体能发展的目标这一现象, 河南省中小学体育 (与健康) 优质课评比观摩活动向所有作课教师提出明确要求:必须结合教材内容, 把促进学生体能发展的具体目标写进教案, 突出体育 (与健康) 课程的内涵和基本功能, 通过运动技能教学这一过程, 实现学习技能、锻炼身体和陶冶情操的有机统一。

3. 教学方法合理、简捷有效, 可以在常态教学中推广

有了明确和难度适宜的教材内容, 制订了明确、具体、可观测的教学目标之后, 怎样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这些目标必然成为体育教学的核心问题, 尤其是在技术性较强的动作技能的教学中,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和高效,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体育教学的效率。在本次活动中, 作课教师从不同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 教学方法步骤清晰、简捷实用,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练习密度充分、适宜, 有助于学生较快地掌握动作技能。如在健美操和五步扇的教学中, 教师充分发挥示范、领做的直观作用, 引领学生通过大量的模仿练习较快掌握全套动作;在篮球教学中, 教师围绕掩护配合的教材重点, 运用大量实用、有效的练习方法, 由易到难, 步步递进, 促使大部分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这一战术配合的方法;在其他教材的教学中, 作课教师也都尽量避免了华而不实、重形式而轻实效的流行弊病, 在提高运动技能教学的实效性上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大部分教学方法和练习形式都具有在常态教学中推广的可行性, 扭转了教学观摩活动存在的“好看不好用, 好用不好学”的作秀倾向, 使广大与会体育教师受益匪浅。

追求生物教学的本质 第8篇

一、试题在线

有一次, 给一个老太太让座, 她看都不看我就坐下了, 这还不算完, 我旁边有一个人下车, 她马上用包占上那个座位, 叫和她一起来的人坐, 而我就站在这个座位旁, 她连客气一声都没有, 太让人心寒了。 (引自一位网友的帖子)

如果你是这位网友, 以后乘公交车时还会给别人让座吗?请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二、讲评过程

学生1:我认为应该让座, 理由是:爱是一种关怀, 是一种理解, 是一种奉献。爱不能斤斤计较, 不能患得患失。

学生表示这一答案根据今天复习的内容可以做出。

学生2:应该让座, 理由是: (1) 爱是一种关怀, 是一种理解, 是一种奉献。爱不能斤斤计较, 不能患得患失, 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爱。 (2) 做人需要有开阔的胸怀, 宽容是一种美德, 是一个人有道德的表现, 对别人的错误要有宽容之心。

学生归纳:学生2的点评答案比学生1好, 他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说明。

师生共同总结了解题要注意思维的角度, 要全面要具有深刻性, 本题可以用“学会宽容待人”和“授人玫瑰, 手有余香”的知识说理。应该说, 学生1和学生2的答案都在教师的预设之中, 然而就在教师准备进行下一环节教学时, 有学生举起了手, 提出了新的解题视角。

学生3:从行为与后果的关系看, 我认为应该让座, 因为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 有行为就会有后果, 如果不让座就会产生一系列消极的后果, 如影响社会的和谐, 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也不利于个人文明素质的提升。让座则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培养我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师:你是怎么想到这一角度的?

学生3:我们初二时学过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要三思而后行。

师:你已经注意知识迁移了, 这一点非常好。 (对超出教师预设的答案及时加以引导、追问。) 同学们, 还能从其他角度说理吗?

学生4:我觉得还可以从中华传统美德的角度说理,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大力弘扬尊老敬老的美德, 维护社会和谐, 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对于学生的这一生成性思考, 教师当即给予高度评价。

师:讲得非常好!下面请同学们继续讨论, 看是否还有其他答案 (学生思考几分钟后, 教师把机会给了一位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 目的是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5:我们这一组通过讨论, 认为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看, 个人与社会相互联系, 个人离不开社会,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社会是由人与人组成的, 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努力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 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所以应该让座。

师:很好, 能够运用初三知识分析, 有效地整合归纳了知识点。

学生6:从付出与回报的角度看, 我们付出一定的时间、精力帮助别人也许会得到回报, 比如感谢, 但是我们不能把他人的感谢作为我们帮助他人的条件, 在让座这一件事上, 我们不能以得到别人感谢就让, 否则就不让, 做人做事要问心无愧, 所以应该让座。

三、两点思考

这一道问答题的讲评, 虽然费时较多, 但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师生之间的辩证生成, 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我也感慨有许多值得思考和总结的地方。

1. 有效的问题讲评是什么

(1) 小题与大讲。在新课程减负增效的背景下, 教师希望能够迅速地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水平, 但是如何提高呢?很多教师采取做大题、综合题的做法, 而讲评不到位是一个常见现象。在教学实践中, 通过选做贴近学生生活和现实的小问题, 以深入浅出的师生互动讲评拓展延伸, 加以教师的方法引领, 发挥学生在讲评中的主体作用, 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效果会更好。

小题大讲、讲评到位才能使学生跳出题海, 减负增效, 促进学生的自主知识生成,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预设与生成。对学生来说, 问题做完后都有一种知道自己答案正确与否的渴望;而对教师来说, 学生的答案与教师的预设是否适合, 预设肤浅了还是过度了?出现与预设不一致时, 如何有效完成或超越预设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正确地处理的问题。教学之道在“平衡”, 有效引导、合理生成有助于平衡这些问题。将学生的回答从六个角度进行设置, 在问题讲评前, 我主要设置了角度1和2, 认为学生能从这两个方面掌握就很不错了。但事实上, 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不断生成新角度, 不断发散思维, 拓展延伸知识, 形成角度3、4和5, 角度6则完全超出了教师对学生的预计, 体现了意外之喜, 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思维畅想的乐园。

很多情况下, 学生已经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 却缺乏将知识与问题情境相结合的能力, 这需要教师以科学讲评的方法指导, 帮助他们通过迁移知识、回归书本、发散思维等学会生成, 提高解题能力。

2. 学生真正需要的问题讲评是什么

(1) 学会与会学。《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 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 实质上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会学习。学会, 重在接受知识, 积累知识, 以提高解决当前问题的能力, 强调人的客体性和受动性;会学, 重在方法引领, 主动探求知识,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是一种发现学习、探究性学习、终身性学习。在上述问题讲评中, 学生的解析尽管不够全面, 但在教师的适时点评和引导下, 课堂显得稳而不乱, 学生的探究意识得到不断激发, 自主学习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只有从学会走向会学, 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需要教师有机智、灵敏的课堂驾驭能力, 科学的方法指导, 既要适时的让学生“走进来”学会, 又要让学生“走出去”会学, 学会举一反三, 学以致用、学而乐用。

(2) 少讲与多说。一些教师在讲评中, 受传统的“满堂灌”思想的影响, 急于赶进度, 把目标锁定在“学会做题”上, 讲得多甚至一讲到底, 对于不同于标准答案的解题指导不够, 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机会太少, 学生主动参与度低, 挫伤了学生积极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只有主体的主动建构, 才更有价值体现学习者的个体经验和思维过程。问题讲评一定要鼓励学生多讲, 舍得耐心等待, 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1], 思维上“富孩子”, 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和思辨能力。等待是尊重, 等待是信任, 等待是关心, 等待是预设与生成的协奏曲, 等待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教师要舍得扬弃预设, 满足学生探究的欲望,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教师要舍得少讲, 才能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敢想、善疑、会问[2], 才能有师生间的精彩互动, 才能有更多的精彩生成。

课堂教学的不可重复性决定了问题讲评永远是一门充满智慧的艺术,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辩证生成的创新能力,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应该是一个政治教师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孙艾馨.孩子, 你慢慢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9 (7) .

追求生物教学的本质 第9篇

《平均数》作为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中的常客, 不少名师都曾演绎过这节课。因此正式设计前, 我们就在思考:想要突破必须从新的角度入手。首先要抓住平均数的本质, 其次可以从平均数诸多性质中进行选择性教学, 让学生体验平均数的统计意义。那么我又该抓住平均数的哪些性质呢?经过多次试教与反思, 最后确定除让学生深刻体验所有性质中最基础的虚拟性外, 还应充分体验平均数的敏感性。正是平均数具有敏感性, 所以出现极端数据时, 用平均数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不合理, 这样为高年级引入新的集中量数 (中位数、众数) 来描述做伏笔。基于上述思考, 本课在平均数统计意义的设计中, 有意放大了敏感性的教学。下面就结合几个教学片段具体谈谈我们在磨课过程中的思考。

一、平均数教学的引入

三年级前的学生通常不会将一组数据看做一个整体来描述, 当一组数据出现在眼前时, 他会对一些个别的数据感兴趣, 只知道一组数据能被组织与排序。排序后能发现这组数的一些规律。教学的关键是从对一组数的个别关注转移到对一组数的整体关注。其中较为典型的思路是:通过组织两组人数不等的比赛, 在学生初步体会到“比个人或比总数”不公平的前提下, 过渡到“通过求出平均每人的数量, 再作比较”的思路上来。“平均数”由此自然生成。对于上述的设计有人提出了质疑:为什么“求出平均每人的数量”再比较就公平了?

通过学习与思考, 我们有了自己的想法。平均数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指标之一。所谓数据的“集中趋势”, 就是数据“向某一中心值聚拢的倾向”, 或者说是数据的“一般水平、代表值或典型值”。一组数据少则几十, 多则上千, 甚至过万, 由于我们的思维不能思考所有的数据, 需要选取一个合适的代表值表达一组数据的特征。平均数便是统计中一个重要的集中量数, 它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比如有人问你“班上同学的身高是多少”, 你不可能把张三、李四、王五的身高一一报出———这样太过琐碎, 不仅对你来说很麻烦, 对于提问的人也没有意义。实际上, 这时候你最好报出全班的平均身高, 这也是提问人更想了解“一般值”, 即通常情况、典型情况下的身高。

基于以上思考, 新课引入时我们采用了直接从寻找数据代表的角度来引入平均数。

[实践]

师 (创设情境) :妈妈给小新100颗牛肉粒, 并吩咐他每天不要吃太多。小新是根据每天做功课的表现来自我奖励的, 第一天吃8颗, 第二天吃4颗, 第三天吃5颗……20天后便吃完了。你想小新会怎样向妈妈汇报吃牛肉粒的情况?

(师呈现下表)

生:平均每天吃5颗。

……

追问:“平均”是什么意思?平均每天吃5颗。你怎么想的?那他是不是真的每天都吃5颗?

如果小新这样汇报:第一天吃8颗、第二天吃4颗、第三天吃7颗……这样一天一天地说下去, 你感觉怎样?

小结:看来大家还是赞同用假设每天一样多的数据来表示20天吃牛肉粒的一般情况。

[感悟]在上课之初通过创设“怎样向妈妈汇报吃牛肉粒的情况”的情境,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选取一个合适的代表值表达一组数据特征的必要性, 同时沟通平均分与平均数之间的联系, 使新课的学习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从而让学生以良好的状态进入后继学习。

真正磨课时, 其实还遇到不少的障碍。比如100粒这个数据要不要隐藏起来?天数是不是可以再放大些?最后考虑到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 没有具体的粒数就太抽象了, 20天已经是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再放大就完全超出学生的计算能力。当然如果可以的话, “天数”是成千上万更好, 这样选取一个合适的代表值 (平均数) 表达一组数据的特征的需要就更迫切。

二、敏感性教学的设计

[实践一]

1. 教学3天 (7, 3, 5) 吃牛肉粒的一般情况。

2. 想一想他如果再吃一天后, 4天的平均数还会是5粒吗?

3. 同时呈现 (7, 3, 5, 1) 、 (7, 3, 5, 5) 、 (7, 3, 5, 9) 及相应的平均数的直方图。请学生观察这3幅图, 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

4. 全班交流。

小结:任何一个数据的改变, 都会使平均数发生改变。

课后反思:在统计教学中随意改变数据的做法会给学生留下什么?学生能理解敏感性的原因吗?经过反复思考, 想到利用“篮球比赛换队员”的学习材料来解决上面的问题, 同时通过追问让学生体验平均数敏感性的原因, 深化学生对平均数内涵的理解与把握。

[实践二]

光明小学篮球队主力队员的身高情况:

请你估一估平均身高在哪两个数之间, 平均身高怎么算?

教师再出示替补队员身高情况:

当一名替补队员顶替下场休息的4号队员时, 场上的平均身高会变吗?

小结:平均数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有关系, 所以任何一个数据的改变都会引起平均数的改变。

当两个替补队员同时换两个主力队员时, 场上的平均身高一定变吗?什么时候不变?

为什么改变一个数据, 平均数一定改变;而改变两个数据平均数却可能不变呢?

小结:改变一个数据, 这组数据的总数也就改变了, 所以它们的平均数才发生了改变。而改变几个数据, 这组数据的总数却可能没变, 所以它们的平均数也可能不变。

[感悟]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基本载体, 是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联系的重要资源。敏感性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学习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必须把握数学本质、突出数学思考。

三、算法与意义的统一

传统的平均数教学与现在的平均数教学, 最大的变化就是对算法的把握程度。传统的平均数教学, 主要关注平均数这一算法的概念性和操作性理解, 将课堂构筑在“总数÷份数=平均数”这一基础上;而现在的平均数教学, 则淡化了对算法的练习, 使学生重点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中的意义, 也就是强化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代表以及平均数所具有的各种性质的感受、体验。鉴于这样的认识, 产生了平均数算法教学的第一次实践。

[实践一]

1. 新课教学部分不总结平均数的算法, 只是提炼到“移多补少”“先合再分”。

2. 后面的教学中有2次涉及到求平均数。

3. 敏感性教学时, 为了讲清楚原因, 又提到总数、份数等术语。

课后反思:从学生的课后反映看, 学生对平均数的基本算法掌握比较好, 但是稍有变式, 正确率就大幅下降。课后讨论时, 大家对平均数算法教学的目标定位进行了探讨, 都觉得问题出在过分淡化算法上。有听课教师提出是否可以寻找一条将平均数算法与意义教学相结合的路子。于是有了平均数算法教学的第二次实践。

[实践二]

1.新课教学部分总结平均数的算法。

2.在平均数“虚拟性”“敏感性”的教学中有2次涉及到求平均数。

3.下表是小明、小强、小新在投篮练习中的投中情况。

表格内容按投篮的轮次分批呈现。第一轮先呈现2与7, 告诉学生这是最小数与最大数, 请学生估一估平均数, 再呈现3, 请学生求平均个数;第二轮是先估一估小新的个数比平均数大还是小, 再求小新的个数 (反馈是引导学生用计算与移多补少来解决) , 最后追问两个6的意义;第三轮请学生讲出思考的过程, 教师随机呈现5、5、5与0、0、15, 再追问哪种情况用平均数5来表示显得不合理, 哪些情况比较合理。

[感悟]这组练习主要是围绕平均数的算法练习为主线设计的, 把算法变式练习与平均数的意义、性质等整合在一起。通过平均数算法练习, 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同时, 也促使学生采用灵活的方法解决平均数问题, 重视数量关系的教学, 提高数学思维的含量, 实现了意义与算法练习的和谐统一。同时通过对比5、5、5与0、0、15两组数据哪种用平均数5表示更合理, 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平均数的缺陷, 即容易被极端值拉拢, 从而失去其“一般性”“代表性”意义。

追求生物教学的本质 第10篇

夹着课本走进了天真的孩子们中,引导着孩子们开始科学的徜徉。几节课下来,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的现象:合作学习中有些孩子忙得手忙脚乱,而有的孩子好似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势,在一边独自“偷闲”。下课后,我就喊了一个“悠闲”孩子,问他:“你上课的时候,怎么不和同学一起动手学习呢?”这个孩子满怀委屈地说:“老师,不是我不想和他们一起学习,而是我们小组长太霸道,从来不听我的,也不让我“玩”实验器材。”孩子的一席话,不啻一记闷棍,敲的我又陷入了迷茫:什么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使孩子们都乐意动手呢?如何恰当地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呢?

于是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这个问题确实很普遍,这是在小组学习背景下引发出的一种正常现象,这是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因素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有个性差异,有小组内的环境因素。但教师的对学生小组学习的组织策略,对小组学习的认识水平,学生分组合理性,学生学法渗透,这一切都是我们教师起着决定和主要作用。所以我们在课上发现的这些部分学生显能就不奇怪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教师先要给自己看看病,什么是小组内分工,怎么分法,什么样的问题要小组研究,小组内怎么研究讨论,在讨论时教师怎么参与……,把握这些问题,整理这些认识,学生的小组讨论就有序而就不是这个样子。当然对参与差的学生,我们可以让组长为其开小灶,或是你特意为这些学生提出小要求,当然要求是为这个探究活动做些什么,是直接参与的。这样的参与对其慢慢适应小组活动,参与小组活动有一定的帮助。学生会慢慢自信起来。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寻到解决的方案,于是我就在班上化了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了科学课以外的合作教育训练:蚂蚁搬食物的活动:首先我说:“当一只小蚂蚁发现了一个蝗虫的尸首,他会怎么做呢?”孩子们积极汇报自己平时的发现,“对,小蚂蚁迅速找来同伴齐心协力把食物运回‘家’。那你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怎么办呢?”于是,我选择一些简短的文章交给孩子们讨论。某些同学发现了问题,在小组里提出,其他同学一起来解决问题。于是各种合作行为,就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开始了:如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傾听对方;不同见解,要等对方说完,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对对方的精彩见解和独立观点,要通过表扬、鼓励形式,达到相互支持;碰到困难和分歧较大之处,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

学习合作的气氛慢慢有些融洽了,发现孩子们都愿意参与到小组的探究中来了。可是又有了新问题:小能人们的积极性不再高涨了,在汇报的时候,手不愿举了。哇,我在无形中又伤害了一些孩子的心灵。怎么办?由于小能人是在每位老师的呵护中成长的,他们也养成了一些骄傲自大的性格,当不在被众星捧月时候,他们感到了失落。面对这种情况,于是我又采取另一种做法:我对小组进行重组,能力强集中在一起,选择能力一般的做组长,让他在激烈的竞争中进步,能力相对弱的组成一组,选派班上的小能人,由他来带动整个小组的活动,充分发挥他的作用,带动其他学生进步,有些组员在小能人的影响下,甚至可以到其他组去当组长了。这样一来,班级中的合作学习更融洽了。

上一篇:英语词汇中的概念隐喻下一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