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对象范文

2024-07-11

新闻报道对象范文(精选6篇)

新闻报道对象 第1篇

一、民生新闻对象感的时代特征

俄国著名戏剧教育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说:“没有对象, 这些话就不可能说得使自己和听的人都相信有实际说出的必要。”民生新闻从诞生伊始, 就定位在说百姓家长里短、道人间喜怒哀乐上, 百姓成为民生新闻的主要受众, 其对象感的存在较为显性。随着社会变化与新闻发展, 民生新闻的传播对象也在发生变化, 显现出以下特征:

1. 多元性。社会转型期, 受众思想、心理、诉求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存在着内在的因果和逻辑关系。一是社会变革带来的各类矛盾凸显, 容易出现非理性化情绪, 民生新闻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公众情绪释放功能。二是公权力失范与百姓权利诉求形成矛盾, 百姓呼吁民生新闻加强监督力。三是社会利益均衡机制还在健全中, 收入分配不均衡、公共服务不足等导致的利益诉求失衡。民生新闻主持人应分析和研究受众的变化, 在传递媒体声音时客观审慎, 意识到受众的愿望、要求、心理、心情, 由此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把握政策口径, 不能逞口舌之快而激化矛盾, 发生导向错误。

2. 特定性。民生新闻面对普通百姓, 表达上多使用民众话语。民众话语具有百姓语言的特定性。民生新闻多在城市台唱主角, 特定地域的受众有其特定的文化认同、情感表达方式和语言表达特点。主持人说新闻、拉家常, 一方面要有强烈的融入感, 把自己当成百姓一员, 融入到百姓语境中, 研究所在城市特有的表达句式、特定的词汇, 借鉴运用到节目中;另一方面还要有抽离感, 站在媒体角度, 从报道中抽离出来, 发出媒体声音, 传导正确舆论。

3. 社交性。在多元传播影响下, 电视传播的社交化已成潮流。民生新闻主持人说百姓事、道百姓情, 张扬“人”, 凸显“人”, 利用热线、微信、微博等渠道让百姓参与发声, 改变了过去我播你看、只播报不交流的单一模式。在媒体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开放性平台上, 主持人的角色发生了转变, 不再是演播室中面对摄像机的孑身一人, 而是微博上的主页君、微信上闪烁的头像、朋友圈里的好友……在社交时代, “我们已经被戏剧性地联系在一起。我们显露出来的自身信息极大地增加了社会可见度, 使我们更容易找到彼此。”[2]主持人角色的丰富, 交流方式的演进, 使对象感也有了新的外延。

二、民生新闻对象感的传播语境

从语言学角度来讲, 主持人在节目中构建必要的话语衔接, 串联引导节目走向, 从而实现节目的语旨意义。因此, 对象感在节目话语衔接体系中虚拟而又真实存在着, 它连接着屏幕内外, 架设了主持人与受众的纽带。在融媒体时代, 电视媒体的现实处境与民生新闻不断创新的报道手法, 也更加明晰了主持人对象感的传播语境。

一是电视“客厅媒体”特征凸显客厅语境。年轻群体更倾向于新媒体的个性化选择, 而客厅中的电视机成为中老年观众维系亲情的家庭式存在, 或者说, 在约定的时间打开电视已经成为这批观众的一种生活方式。民生新闻主持人是他们的陪伴者。所以, 在播说新闻时, 态度、感情及语态、语调应符合客厅文化的氛围。目前, 许多民生新闻采用双播模式, 强化了“说”“聊”的语境。

二是电视直播使主持人处在三方交互的语境中。3G、4G以及SNG等直播手段在民生新闻中被频繁使用, 演播室主持人需要随时听从当值编辑或导播的指挥, 与前方记者连线。此时, 主持人从节目引导者、讲述者变成了新闻事件的介入者、报道者, 观众、主持人、现场记者三方构建了新的语境。主持人在三方交互中, 既要有随机应变能力、事件报道能力, 又要及时转换对象感, 吸引记者的报道, 引导观众参与到直播体验中。

三是个性化主持成为普遍追求。全媒体时代, 电视新闻不再是第一新闻落点, 观众从电视新闻中除了获取信息外, 还希望看到听到带有强烈个性色彩的新闻播报或讲述, 获得对事件的看法。民生新闻浪潮初涌之际, 《南京零距离》的孟非、《元元说话》的元元, 凭借个性化的主持赢得了观众的喜爱。独到的观点、个性化的表达所营造的个性语境成为民生新闻主持人称职与成功的重要标准。元元是北京观众“最想请到家中聊天的客人”, 这一赞誉也透射出民生新闻主持人要有与观众聊天、对话的能力, 这一能力包含着诸多潜台词:主持人话语要有内容、有阅历、有思想、有观点, 能够影响观众对事件的态度、看法, 说到老百姓的心坎里。

三、民生新闻主持人对象感的获取路径

获取对象感, 必须内外兼修, 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苦练“内功”, 养成自己独特的表达气质。首先是提高素养, 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有政治敏锐力和新闻洞察力, 明辨是非, 爱憎分明, 表达思想, 把握情感。其次是培养情感内质。情感是主持的基础。民生新闻主持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事业、对他人、对家庭都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才能在播新闻、主持节目时, 调动情感储备, 释放情感。第三, 锤炼民生语言。主持人所使用的语言、表达的观点有民生情怀和民生视角, 不刻意做作, 不刻意修饰语音语调和形体语言, 而是将真诚坦荡之心外化为自然真诚的声音形象, 与节目融为一体, 赢取观众的共鸣。另一方面是勤练“外功”, 建立与观众沟通的渠道。通过收视调查数据了解受众人群年龄、知识、收视习惯等情况, 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 利用栏目所掌握的观众数据, 开展地面活动与观众进行线上线下交流沟通, 面对面感受观众的喜怒哀乐。人际交流能激起主持人强烈的主持愿望、更加饱满的热情, 让对象感更为明显。

注释

1[1]景志刚.存在与确认:如何概括我们的新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3 (11) .

初体验,要考虑报道对象的感受 第2篇

一位叫做郜艳敏的河南姑娘外出打工,被假装招工的人贩子骗走。在短短四天里被倒了3次手,每天经历着不堪忍受的折磨。以至于当最后的买主——她未来的公公——捏着2600元借来的钱出现时,郜艳敏扑过来,跪在老人面前,央求他快点将自己买走。最终刘老伯和人贩子还是以2700元的价格成交,将郜艳敏买走,她跟着刘老伯来到了大山里的下岸村。在严密的监视下,和一个从未见过面的陌生男人度过了“洞房花烛之夜”,成了刘家买来的媳妇。

这个村由于极其贫穷,许多年轻男人的媳妇都是买来的。这也包括郜艳敏的二嫂。两个命运相似的姑娘抱头痛哭。二嫂劝她说,不要希望能出去,因为就是跑出去也是一种耻辱,觉得抬不起头来。但郜艳敏还是不甘命运,多次想要逃跑,但都以失败告终。因此她甚至想到过自杀。

同村买来的媳妇在结婚生子后,许多都选择带着屈辱偷偷溜走,留下失去母亲的孩子失学在家,继续重复上一代人贫穷的命运。在村主任的恳求下,郜艳敏决定放弃逃离的打算,留在破败不堪的村小学当起了代课教师。

这是一个痛苦而温暖的新闻选题。我也曾经听说过在一些贫苦的地区存在着买媳妇这样触目惊心的现象。一般这些被拐卖的女人往往来自于更加贫瘠的地方,因为只有这样她们才不会有强烈的逃跑回家的动机。郜艳敏老师的情况正是如此。但令人唏嘘感慨的是,她决定留在这个地方,是因为“那些被抛弃、无学可上的孩子们是无辜的”。一个瘦弱的姑娘在饱受凌辱的伤心地完成了对自己命运的救赎。

尽管做过许多小打小闹的实习,但这次是我进入凤凰卫视后第一次真刀真枪地出去采访。出发前不免有些担心。有经验的老记者安慰我说,这次选题的角度这么主旋律,况且地方媒体已经对郜艳敏的事迹有所报道。应该不会有什么意外。在征求了新闻当事人的同意后,拍摄团队一行三人一路驱车四个多小时来到了某县某村。

眼前的贫瘠状况让我震惊,破旧的土房看上去随时都会倒塌,村子依傍着石山,龟裂土地上布满沙石块。这与我家乡江南的农村大相径庭。

采访出现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波折:尽管郜老师的故事非常感人,但还是折射出当地的许多社会问题。采访中,有人粗暴地阻止了我们的采访。此外郜艳敏当时的工资是每月200元。先是每月一发,后来两月一发,从2004年开始,变成了一年一发。 郜艳敏和村小学所映照出的当地教育资源投入严重不足的事实,更被一些人忌讳为外界所知。

我作为记者的第一次采访以失败而告终:摄制组被推搡着赶出了村子,一辆车一直尾随我们,直到确认我们离开了他们的地界。

故事的后来发生了三件事情:一是半年后,我们暗渡陈仓,成功地把郜老师请到了北京,完成了这次开局不顺的采访。

第二件事,在我们的报道播出后,引发了大量的关注,许多媒体纷纷跟进采访,郜艳敏老师被评为“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2007年她的故事被拍成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在央视电影频道播出。河北省委宣传部还通知组织集体观看,“学习主人公虽命运坎坷、历经屈辱,却始终以坚毅刚强的性格向命运抗争”的精神。

最后一件,全国各地许多给郜艳敏及村小学捐款捐物,后来镇政府出面成立了一个慈善基金会。

时至今日,我依然常常回想起这次职场初体验。记得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介绍中国边缘地区边缘群体的图片专题报道,并且记住了它醒目的标题“隔壁中国”。在你未曾留意的隔壁,有另外一群人,有另外一种声音,有另外一个中国,那是你未曾见过的,听过的,了解到的。记者一方面要考虑将这样的消息传达出去,同时也必须考虑被报道对象自身的处境。毕竟,媒体报道的热度过后,每天在那荒僻的山野里继续生活的还是郜老师和她的孩子们。

责任编辑:刘贞

电视新闻文稿中的人物对象探究 第3篇

央视著名记者柴静曾说:“我要找到一句话背后的千百种的成因、千变万化的事实,再不只要别人用一句话告诉我原因是什么、事实是什么。”数据分析的目的就是在庞大的数据资源中,展示事物的网状结构、理清事物的逻辑关系、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笔者通过在新闻文本中挖掘新闻人物对象,找出新闻关键人物,并通过统计多个新闻人物间共同出现的情况,利用社交网络的分析工具,展示新闻报道中关键人物的关联性。

1 背景介绍

数据源基本情况:重庆广播电视集团的广播电视新闻文稿系统建立于2005年并应用至今,数据库采用ORACLE 10I,主要收录时政、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闻。通过数据迁移工具,将2013年间1月6日至12月31日共计203144篇文字稿件复制到测试数据库中,以DocMaster命名该文稿数据表,再简化表结构为文稿表两个字段:1) ID,采用NUMBER (10)格式,和2) CONTENT,采用CLOB格式。其中,CONTENT字段存储新闻文稿的文本内容。

采用中文分词技术将一个汉字序列(句子)按语义切分成一个一个单独的词,属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范畴,它是文本挖掘的基础。中文分词技术有多种,现有的分词算法可分为三大类:基于字符串匹配的分词方法、基于理解的分词方法和基于统计的分词方法。采用最直接的字典检索方法按最长匹配词对句子进行分割,可以实现低成本的简单分词;也有采用语法规则判断进行中文分词的。但对于语义丰富或带歧义性语义的复杂语句带来的分词二义性问题则难以准确处理,使用统计语言模型的分词技术往往能取得相对理想的分词效果。笔者通过对分词结果的二次处理,依据分词的词性来提取人物对象即人名。

开发工具:PYTHON2.7+JIEBA0.32分词包。Python是一种代表简单主义思想的语言,是(自由/开放源码软件)之一,已经被移植在许多平台上。这些平台包括:Linux、Windows、FreeBSD、Macintosh、Solaris、OS/2、Amiga、AROS、AS/400、BeOS、OS/390、z/OS、Palm OS、QNX、VMS、Psion、Acom RISC OS、VxWorks、PlayStation、Sharp Zaurus、Windows CE、PocketPC、Symbian以及Google基于linux开发的android平台。结巴分词是用Python开发的一个中文分词组件,基于Trie树结构实现高效的词图扫描,生成句子中汉字所有可能的成词情况所构成的有向无环图(DAG),采用了动态规划查找最大概率路径,找出基于词频的最大切分组合。对于未登录词,采用了基于汉字成词能力的HMM模型,使用了Viterbi算法。结巴分词是支持Python语言开发的高准确率、高效率的分词组件,使用非常简单。

例句:‘[导语]欢迎回来,刚才我们讲到在何元伯的引荐下,邱琳的歌声获得了词坛泰斗庄奴先生的肯定,这也成为邱琳演艺事业的起点’。用斜杠为分词的分割符,采用jieba.cut处理的输出为:‘[/导语/]/欢迎/回来/,/刚才/我们/讲到/在/何元伯/的/引荐/下/,/邱琳/的/歌声/获得/了/词坛/泰斗/庄奴/先生/的/肯定/,/这/也/成为/邱琳/演艺事业/的/起点/’。结巴分词提供词性标注及分拣功能,它采用和ictclas兼容的标记法标注句子分词后每个词的词性。同一例句如果采用jieba.posseg.cut的输出为:‘[/x,导语/n,]/x,欢迎/v,回来/v,/x,刚才/t,我们/r讲到/v,在/p何元伯/nr的/uj引荐/v下/f,/x邱琳/nr的/uj歌声/n获得/v了/ul词坛/n泰斗/nr庄奴/nr先生/n的/uj肯定/v,/x这/r也/d成为/v邱琳/nr演艺事业/n的/uj起点/n/x’。

2 新闻文稿中的人物对象及关系

2.1 人名处理流程

第一,逐行提取数据库文稿表DocMaster中的内容文稿进行词性标注。第二,按文稿逐词扫描文稿的词性,把扫描分拣词性为人名(nr)的词输出到ReportedName文件,作为基础数据。第三,初选ReportedName中无序不重复的元素,将其集合并保存到SetOfNames文件。第四,按照姓名字典的数据清洗。大多数中文姓名符合一定的规范,如全名一般由二字或三字组成,第一字为姓氏字(复姓为前两字),其后的一到两个汉字为名用字。虽然姓氏辞典中列举了几千个姓氏字,但是统计表明,目前实际使用的姓氏用字不过几百个,以张、王、李、赵、刘等最多。另外,某些字又几乎不被用作姓名用字,如最、仅、紧、坏、且等字,根据姓名的这一构成原则可以制定一组姓名构成规则集。

我国的新闻报道中对特定人物特别是政要人物采用职务称谓,即用职务称谓来代替名,比如:习主席就是指习近平,所以需要建立相应的等价称谓库(有时效性)来为准确的人名识别提供数据基础。这些问题采用规则判定来进行计算机的辅助判定。中文姓名重名(同名不同人)的情况有很多,例如,中国共有近30万人叫“张伟”;排在第二的是王伟,共有28万多人。日常生活中遇到重名现象时,采取增加出生年月、性别、父母姓名、住址等信息即可以进行区分。在新闻文本中同名的情况采用辅助信息进行判断。

实际生活中,人物对象的称呼有多种形式:1)指名道姓即全名:如邱琳;2)指名不道姓,如:德华;3)道姓不指名,如王某等;4)姓+辅助头衔:如杨教授、李老师等。新闻报道中新闻人物一般采用相对正式的称呼。数据技术采用最严格的标准即全名模式判别,自动标注的词性不可能完全正确,如“泰斗”被标注为人名,需要人工进行最后的甄别。将误判的人名存放到InvalidatedNames字典中,将确认的人名保存到ValidatedNames字典中。预处理的数据结果有:人名出现记录(ReportedNames);人名集合记录(SetOfNames)

确认的人名记录(ValidatedNames);无效的人名记录(InvalidatedNames)。

2.2 数据总体分析

人名提及频率的统计,是将ValidatedNames人名字典中的人名作为关键词,在ReportedNames中进行词频统计,通过统计文稿中的人名出现的次数,按单一人名出现次数排序后,总体情况如下:(如图1)

在12个月的新闻报道中出现了约1.5万个不同的人名,其中绝大多数人名出现的次数低于10次,出现次数高于8次的接近1 000人。

2.2 重点人物对象的个体

分析报道次数前39位的分布情况,其中报道最多的达到150次。将报道提及次数最高的前39位的人名列为高频率关注人物,并对FocusNames进行分析,见下表:

通过人物出现频率排序列表,可以从侧面反映这年新闻类节目的报道重点。在处理结果(FocusNames)中,报道提及次数排在前几位的人物分别是:邓丽君(1953-1995年),2013年是其诞辰60周年;年近80岁的道德模范吴章菊老人;潼南智障农民画家刘中辉;开县首例器官捐献者陈凤学。

2.3 扩展人物关联数据

关联数据分析用于挖掘核心人物的外围社会关系和关联人物。在数据处理中,可以简化对象间的关联关系。在单一报道中同时被提及的即认为两者有关联,关联度以在该报道中出现次数来度量。以单一人物‘邓丽君’为核心的处理过程如下:逐行读入ReportedNames进行处理。该行数据不包含重点人物‘邓丽君’则忽略,否则如果提及的其它人名在ValidatedNames中,则累计该人物的提及次数。(如图2)

其输出结果如图,该结果中部分关联人物的基本说明如下:邱琳:模仿邓丽君的歌手;周国平:艺术评论员,文化商人;郭华:导演;何元伯:庄奴的大陆地区歌词总代理。

2.4 多个人物对象的关联

在单一文稿中同时出现的人物即认为有关联,关联度以在该报道中出现次数来度量。不指定核心人物,将ReportedName作为事件表,挖掘自动聚类并形成多个核心。数据分析和展现采用Gephi软件。Gephi是一款基于JVM的开源免费跨平台的复杂网络分析软件,主要用于各种网络和复杂系统,动态和分层图的交互可视化与探测开源工具,可用作探索性数据分析如链接分析、社交网络分析、生物网络分析等。GEPHI有两个核心概念:节点(NODES)实际上就是关系网中各个孤立的个体;边缘(EDGES)实际上就是关系网中各个个体之间的关系。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还有个体在网络图中的位置,关系强度等指标。Gephi支持csv数据格式的输入,第一行的source,target为了符合Gephi的使用标准,Gephi要求在导入csv数据时第一行必须这样。Csv格式数据的准备过程如下:

第一,逐行读入ExNamedat进行处理。

第二,该行数据不包含重点人物则忽略,如果包含而且有多个人员,就把该集合间元素两两配对,每次配对形成一条记录。

第三,将整理好的数据输出到文件ReleatOfFregNames.csv,数据格式如下:

第四,使用数据制作关系图。打开Gephi的新建项目,导入ReleatOfFregNames.csv,以对数据进行模块化、分割、排序、流程设置等处理,处理结果如图3:

上图直观地反映了人物对象间的关联关系,很容易发现人物子集,并将其应用到梳理、发掘新闻线索及背景材料中去。

3 总结

在技术的实践过程中,感受到PYTHON作为一种新流行的开发语言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文本处理开发工具。笔者记述了新闻文本数据挖掘实践的基本过程,结合基本统计图和社交网络图对新闻文稿中新闻人物数据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展示,是新闻文稿数据分析的一个局部案例,以进一步完善新闻数据的分析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建中.元数据[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2]刘开瑛.中文文本自动分词和标注[M].商务印书馆,2000.

新闻报道对象 第4篇

一、突发事件报道及隐私权

1. 突发事件及突发事件报道

突发事件即是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 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给予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这个定义清楚的把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事件四大类。[1]

新闻媒体对于这些难以预测或未能预测而突然发生的事件进行的新闻报道, 称之为突发事件报道。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连续性。突发事件突发的原因、后果、背景以及危害程度等等不是一篇新闻就能报道完了。媒体对突发事件经常采用连续报道, 连续报道中部分媒体为了满足受众深层次的心理需求, 也会全方面地去挖掘与突发事件有关系的信息使得受众对突发事件有更深的了解。[2] (2) 模糊性。突发事件一般是以重大的灾难性事件为主, 有的媒体为了快速报道, 抢占报道时间, 往往会出现抢先播报。抢先播报一定程度上能争夺受众, 但是对于突发事件中的重大自然灾害、社会事故等, 对其有多少人受伤、受伤程度、事故原因等在短时间内比较难弄清楚, 因此误报率高。 (3) 释疑性。和受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发事件发生之后, 对于这个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 受众有很强的了解欲望, 而媒体对于突发事件报道中也会对受众的疑惑进行报道。 (4) 紧迫性。先声夺人, 抢占最佳报道时机及吸引更多阅读者是媒体都会考虑的问题。突发事件报道中由于时间的紧迫, 事件报道中一些信息本该考虑, 但是也易受到忽视。

2. 突发事件报道中采访对象的隐私权

隐私和隐私权的内在含义是什么?较权威的观点认为:隐私是公民不愿公开告诉别人、却又不会有损于社会公共利益的个人事情。就是私人的信息和活动以及私人空间。突发事件报道中隐私权, 是指在新闻作品中公开采访对象隐私而使得采访对象隐私权受到伤害的行为。

根据我国法律界的相关规定, 突发事件报道中采访对象隐私权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 (1) 采访对象有保留自己的姓名、肖像、住址、住宅电话等秘密的权利, 未经其本人同意不得加以刺探公开或者传播。 (2) 采访对象个人活动尤其是在住宅中的活动不受监视监听窥视, 除了那种需要依法监视居住者以外。 (3) 采访对象的住宅未经本人同意不得进入、窥视和骚扰。 (4) 采访对象的性生活、财产状况、通讯、日记以及社会关系等等其他的私人文件不得刺探或者公开。

二、突发事件报道中侵害采访对象隐私权的表现形式

1. 未经同意擅自披露隐私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 部分媒体为了最大限度的传递现场信息以及尽可能的展示事件发生时的原貌, 不考虑事故当事人、家属及目击者的感受擅自的披露这些采访对象的隐私权 (如肖像、姓名、住址等) 。

2. 跟踪、暗访式采访侵入私人空间

一些突发事件发生之后, 政府或当事者由于担心影响形象、影响社会的安定或者对个人局部利益得失考虑隐瞒事件。当这个突发事件又特别能吸引社会关注时, 各类媒体便会纷纷地想法子去得到想要的信息。于是暗访、跟踪拍摄等报道方式自然就会被用上, 记者在追踪突发事件发生的具体原因、事故过程以及背后的故事进行暗访、跟踪拍摄时无意识的进入了他人的私人领域。

3. 未把握住个人信息范围

突发事件报道中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主体之一, 其行为可能对采访对象造成威胁。事件中哪些信息和公共利益相关以及哪些范围又只是采访对象个人隐私, 成为媒体不能侵犯隐私权的要点, 媒体在对突发事件报道时进行一个周密的报道计划, 充分的考虑问题, 认清个人信息范围。[3]

4. 新闻媒体故意侵害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媒体记者或者编辑具有主观上的故意。一些突发事件报道中记者会有意的用大篇幅去报道一些采访对象。有的媒体甚至会为了获得报道的轰动效应而故意的对采访对象个人隐私加以渲染, 通过文字、图片对于采访对象加以特写博得更多人的关注。

三、突发事件报道中侵害采访对象隐私权的原因

1. 新闻从业者职业素养不高

媒体记者的职业素养包括新闻业务素养、法律素养、道德素养和敬业精神等。现在媒体从业人员并非都是科班出身, 这些人的新闻业务知识和新闻法规主要也是通过培训或者自学而来。因此新闻业务素养方面自然也不是很高。[4]相对于法律素养而言, 笔者认为除非是法学专业毕业的从业人员对于新闻法律知识可能会掌握的比较好, 一般的新闻从业者这方面的知识还是较欠缺。诸如在突发事件中, 部分媒体为了播报事故发生信息, 不考虑采访对象感受对其进行拍照。所拍照片未经采访对象本人同意而发布于传统媒体或者新兴媒体之上。

2. 媒介之间的激烈竞争

在一个传播工具多元化的时代, 现在媒体传播可依赖的工具不仅有传统的纸质媒体, 还有了电视和互联网。要在众多媒体中有一席之地, 各媒体之间的竞争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突发事件发生后各地不同的媒体一般都会对此争相报道, 要在众多报道中脱颖而出就要有吸引受众的地方。于是有的媒体陷入了对报道的狂热追逐, 也就出现了在新闻采访、制作以及传播过程中对采访对象隐私权侵害的现象。

3. 司法不足

目前我国法律在隐私权问题上, 无论是宪法、刑法还是民法通则上都有涉及, 但是现阶段处理隐私权问题主要还是依据民法通则中的相关规定。而新闻法规中对隐私权问题规定主要还是根据民法通则相关规定。新闻法规当中并没有把隐私权单独列为一种人格权, 即使是新闻报道中有出现侵犯隐私权问题的案件也是以侵犯名誉权来处理的。[5]正是因为隐私权的法律规定不明确, 新闻法规中也没有特别具有规定, 所以新闻从业人员对于这方面的知识也没有一个很深的了解。

四、突发事件报道中采访对象隐私权保护的措施

1. 提高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水准

媒体应该有意识地提高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认知, 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情感和信念。定期的对从业者进行考核、进行测评, 把考核和从业评级挂钩, 这样有助于提高从业者的政治素养。无论是哪类媒体, 笔者认为媒体都应该一定时期给从业者机会去培训, 提高从业者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6]竞争激烈的传播多元化时代, 要想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抢得先机, 新闻从业者唯有学好政治理论知识、法律等知识, 在纷繁复杂的事件报道面前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当然作为新闻从业者还应该掌握娴熟的新闻业务知识和技能, 这样才能在报道中避免侵犯采访对象隐私权, 才能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脱颖而出。

2. 加强行业规范

媒介间竞争激烈, 各类媒体都希望在突发事件报道中能脱颖而出。因此便会出现盲目竞争, 陷入对报道的狂热追逐现象。对此笔者认为媒体应进一步的加强行业规范,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自觉遵守新闻法规、宪法、法律。同时提高媒介间的自律能力, 避免媒介间因竞争而失去自我, 盲目的竞争。

3. 司法完善刻不容缓

新闻法规中对隐私权规定的不足, 会使新闻从业者产生模糊定义。因此目前将隐私权从名誉权中分离出来使其成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 并以直接保护的方式对隐私权进行保护成了重要课题。目前司法界对于隐私权问题, 尽管在公法和私法上都有一些规定, 但是仍然存在不足。笔者认为尽早颁布民法法典是非常必要的, 这个可以对隐私权有更加明确的定义。而这样将隐私权独立出来进行保护不仅有利于隐私权的保护, 而且可以避免突发事件报道侵害隐私权判例中出现界定不清楚的情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九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s].

[2]陈玉强.新时期平面媒体记者在突发事件中的行为选择-以能源突发事件为例[J].视听纵横, 2011 (4) :202.

[3]王军.新闻工作者与法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0:171-229.

[4]黄瑚.新闻工作者与法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200-205.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1988) [s].

新闻报道对象 第5篇

一般来说, 电视叙事要遵循“事件的完整性受到尊重”和“故事的发生与发展具有生命般的真实与自由”的原则, 即要保证叙事的自然、完整和严谨。下面我谈谈对电视专题节目叙事产生影响的几个重要因素。

一、镜头切换对电视叙事的影响

镜头的切换容易引起叙事在时间上不连贯, 在逻辑上不顺畅。一些专题节目过于追求给受众提供更多的内容, 多次采用蒙太奇手法切换镜头, 对事件从多方位和多角度进行描述。这样做其必要性是不用质疑的, 但每一次镜头的切换都会引起受众注意力的转移, 也使节目的叙事中断一次。画面凌乱, 受众就容易产生无厘头的感觉。虽然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叙事, 采用多镜头予以表现是必要的, 但仍要尊重受众的收视心理。特别是作者要强加给受众一些观点和信息、进行思想介入时就最容易产生以上情况。

二、画面的选择对叙事的影响

一些专题节目因缺乏第一手的影像资料, 在叙事时就会借用一些模糊的影像, 或带有象征意义的画面并配上画外音, 这样做虽使叙事比较完整了, 但叙事的不自然和牵强附会是显而易见的, 这已是不少专题节目惯用的手法。另外两种手法会更好一些。一种是把镜头转到演播室, 由主持人对事件作详细的交待, 另一种是采用漫画或模拟事件的方式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值得借鉴。

三、影像的质量和不完整性对叙事的影响

我们在观看一些专题节目时会常看到影像质量比较差的情况, 有些是出于叙事的需要, 用来保护当事人的隐私, 在制作时故意采用了使画面模糊的技法。另一些情况就是单纯的拍摄问题了, 所以我们在观看节目时有时会看到局部的、不完整、模糊的画面, 甚至还有一些与节目没多大关联的画面。其中的原因一方面要归咎于拍摄上出现的差错, 另一方面就是与节目的制作者对画面的处理不够妥当, 缺乏技巧和灵活性有关。其结果就造成了叙事的不完整和叙事的结构不够合理, 导致播出的效果比较差。在出现叙事的主题不够清晰, 镜头的衔接又不够顺畅, 影像效果还差, 观众无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换台。特别是当前的电视频道有上百个, 电视叙事不能在几秒内或较短时间内引起观众的收视兴趣, 那么这个节目就会被忽视, 观众的遥控器一按就会锁定其他节目。

关于电视新闻调查类专题节目在叙事中的创新问题

电视专题节目的叙事有待创新。当前, 虽然专题节目比较受欢迎, 但其发展还并不成熟, 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说, 一些节目还仍然以主持人的解说为主, 背景的影像资料提供的较少。语言传达的信息往往没有影像传递的多, 也没有影像资料表达的直观和真实, 专题节目应该更多的让受众自己去了解真相, 而不是主持人的灌输。

当前的电视叙事也有一些新的突破。比如说, 主持人不再一味的以严肃的面孔和书面化的语言播报节目, 而是绘声绘色的掺杂了不少口语化的语言, 穿插使用了一些新鲜的流行话语。2010年1月20日北京电视台的一期法制在线节目中, 主持人频繁的引用网民使用的“抡车男”“抡车侠”“真爷们”等词汇。虽然“抡车侠”的行为有些过激, 但主持人仍敢于对其行为“拍手叫好”。在画面的处理上, 反复采用了慢镜头对“抡车男”的“见义勇为”行为进行回放, 之后紧接着出现几位年轻人对“抡车侠”的评价:“酷”“老帅了”。镜头又立即转向了对“抡车侠”的表彰大会。在节目中, 网民、目击者、律师也都直抒胸意, 参与评论。这期节目的反响很好, 很多人在观看节目后都感觉“很过瘾”。所有的这些都能说明一个浅显的道理:电视专题节目需要更加贴近群众的生活, 贴近群众的心理, 同时要给予群众表达意见和态度的机会, 而传统的故意回避和遮掩某些事实真相, 传达一些官方的情感和态度, 就难以受到好评。虽然有人置疑法制类专题节目是否适宜采用这样的方式来播出, 这其实就是一个度的把握, 这暂且不予深究, 但其创新性和受到群众的欢迎是有目共睹的。由此予以引申,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电视叙事的艺术, 不单是线条、图像和色彩的处理, 其最成功之处在于情节。汪流说:‘用来表现艺术家的个性, 用来表现心灵的真实’是对的, 但‘主张不再向人们叙述故事’是有缺陷的”, 很好的阐明了这一点。

这期专题节目给予我们的启发具有普遍性。巧妙的塑造好人物形象, 把最要紧的情节展现出来, 把最紧要的话说出来, 把最真实的情感和态度表达出来, 这才能让观众印象深刻、产生共鸣, 这也就是叙事的艺术所在, 使命所在。每年都会有新闻专题节目的评奖, 那些最能打动人心的节目也正是获奖的节目。优秀节目的制作是需要投入时间和心血在里面, 但更要的是投入感情在里面。

摘要:新闻调查类专题节目的综合性很强, 也越来越受到观众的欢迎。但节目的制作从选材到播出要经历多个环节, 节目主持人、专家学者、嘉宾等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多种因素对节目的叙事和质量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所以电视叙事的手法和艺术在专题节目中就显得格外重要。作者对近半年来的新闻调查类专题节目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提出了个人的观点。

新闻报道对象 第6篇

通过本项目的实践, 笔者就积极方面以及存在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一、积极方面

1. 实践能力提高效果明显:

通过学生大量参与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将课堂知识传授与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经验技能提升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营造全新的学习氛围, 提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平台。促进地方高等院校在本科人才的培养上与社会接轨, 全方位———双课堂、多层次、多渠道地培养创新人才, 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的培养作用, 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 改善以往在教学过程中厚知识储备而忽视实战经验积累的弊端, 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 学生的实践能力获得较大提高。

2. 社会长期效益显现:

该项目的实施为广播电视新闻学创新实验区学生提供了一个从事新闻事业的“练兵场”, 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从事相关职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学生就业求职创造了有利条件。广播电视新闻专业08级、09级60余名同学参与相关创作, 在毕业应聘时这些同学的业务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

二、存在问题及对策

1. 加强学生“独立实践能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是跨学科实践, 需要学生具有艺术学以及数字化技术相关的实践技能, 能够独立完成文献查找与社会调查工作, 这对学院式的单一课程教学提出难题, 需要的是学生以社会调查为基础的跨学科式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学习某一项单一的具体技能。目前大多数学校都是多按照教学计划讲授专业知识, 很少有学校在本科阶段开设调查方法课程, 我院相关专业在本科低年级就开设相应的社会调查等方法课, 学生普遍具备初步的社会调查与实践的理论知识, 担在实践中仍旧难以独立完成小组任务, 需要教师协调。调查研究能力不仅需要老师的课堂指导、学习, 更需要在实际调研过程中揣摩, 应将数字化保护等类似项目加入本科教学实践环节, 制定较为规范的实践教学大纲, 增加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增长实践经验。

2. 数字化技术的掌握:

传统专业设置将计算机技术、视频制作与后期包装等课程按照专业方向进行教学, 但数字化保护需要将这些技术有机组合在一起, 所以传统按照学科专业设置的课程内容需要调整。在已有的多媒体技术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网络技术、视频拍摄与制作、影视特效应用等综合课程, 同时增加各种实习机会, 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工作环境, 实地完成录音、拍摄等工作, 训练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分解任务, 分工合作, 整合完成。

3. 教学时间的设置:

以数字化保护项目为例, 一般实践性较强的项目其制作周期较长, 在总体课时设计上与一般的实践课程有所区别。应在课内与课外实践活动中设置较长的实践活动时间。在相应的理论课程课时的设置上, 应安排16周, 每周8课时的教学时间, 让学生有时间去消化所学到的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 调整和修改不满意的数字化保护前期素材。

4. 镜头语言运用:

由于在理论教学中多专注于一般的理论知识讲授, 学生对最后所呈现的镜头效果缺乏整体综合思考, 前期拍摄素材的时候较为盲目, 缺乏出色的镜头语言运用, 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观摩经典的纪录片、影片, 并且增加实践教学时间与实践内容, 例如多观赏国家地理、BBC等著名制作机构的经典纪录片, 学习记录镜头的使用;多观赏世界著名影片, 学习镜头语言的运用, 并且对照自己拍摄的画面进行分析总结。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 增加事后补拍。在拍摄过程中, 不可缺少当事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描述分析, 如何让被访者轻松自如地接受采访, 是对学生的沟通能力的考验, 在拍摄之前多和被访者交流, 消除其紧张情绪, 建议学校在选修课程设置中, 多增加交往技巧、礼仪等选修课程。

综上, 一个城市的根本不仅在于经济实力, 更体现在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 城市不仅是我们生活的家园, 也是我们精神依托的地方。在国内的高等院校中,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进行研究的机构不少, 但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并将之转化为实践教学的不多, 特别是将其中的有益经验进行分析归纳, 纳入实践教学体系, 在教学中保证实践效果的几乎是凤毛麟角。作为这个方面一个有益的尝试, 我们应当积极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工程的实践教学, 为国家培养全面的文化遗产保护人才。

参考文献

[1]彭冬梅, 等.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J].美术研究, 2006, (01) .

[2]谭必勇, 张莹.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图书与情报, 2011, (04) .

[3]马静.浅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以傣锦为例[J].艺术与设计 (理论) , 2011, (11) .

[4]蔡群等.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方法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08) .

[5]杨海波.数字技术与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田[J].山东社会科学, 2009, (01)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新闻报道对象】相关文章:

新闻栏目报道07-06

军事新闻报道05-29

新闻报道主体06-04

新闻报道限度06-07

犯罪新闻报道06-09

社区新闻报道06-30

中英新闻报道08-11

新闻报道策略08-19

教育新闻报道08-26

新闻报道策划09-01

上一篇:复杂环境下一篇:港口设备主动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