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改革时代范文

2024-07-24

后改革时代范文(精选12篇)

后改革时代 第1篇

一、金融危机的定义、类型

危机的频发,使得金融危机妇孺皆知,但学术上的定义至今尚处于争论之中,一般来讲,金融危机是指“全部或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主要表现为持续快速的货币贬值、挤兑银行存款、强制清理旧债、金融机构连锁倒闭、股市崩溃、货币量严重缺乏、借贷资金枯竭、金融市场剧烈震荡。金德尔伯格(2007)认为,金融危机一般经历异常变化、资金过剩、投机热潮、货币扩张、投机高峰、利率上升、回收资金贷款、资产价格暴跌、恐慌、危机爆发几个过程。

按表现的形式,金融危机大致可以分为:一是货币危机,即当某种货币的汇率受到投机性袭击时,该货币出现持续性贬值,或迫使当局为保护其货币而抛出大量外汇储备或者大幅度提高国内利率水平;二是银行业危机,即现实的或潜在的银行破产、挤兑导致银行不能如期偿付债务,或迫使政府出面提供大规模援助以避免银行破产、挤兑的发生,一家银行的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波及其他银行,从而引起整个银行系统的危机;三是全面危机,即主要的金融领域都出现严重混乱,如货币危机、银行业危机、外债危机的同时或相继发生。

按发生的原因,可以将金融危机划分为周期性金融危机、 非周期性金融危机、自发性金融危机、传导性金融危机。周期性金融危机是由经济周期波动引发的,伴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而发生的金融危机。非周期性金融危机是由金融系统本身的脆弱性引发的,不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制约。自发性金融危机是由本国自身经济金融运动引发的金融危机,它是一国经济金融的非正常运动导致本国金融领域失衡状态达到一定程度的表现。传导性金融危机是别国爆发的金融危机通过危机传导机制扩散, 从而对本国经济金融造成类似影响的金融危机。

按影响地域,金融危机还可以分为一国性金融危机、区域性金融危机和世界性金融危机。

二、主要金融危机的理论简介

金融危机的频发引起了经济学家的极大关注,经济学家通过模型建立、金融危机分析形成了一些对金融危机有重要解释作用的金融危机理论。

1、货币危机理论。 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认为,一国宏观经济基本面的不协调会导致货币危机的爆发,宏观经济基本面的问题通常表现为持续性的财政赤字的货币化,使市场上产生本币贬值的预期,投机者因而抛售本币,形成本币贬值的压力,央行竭力在目标价位上捍卫本币汇率,而耗尽外汇储备,迫使政府放弃固定汇率制,形成货币危机。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提出了新思路。该理论认为,政府维护汇率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重均衡的动态博弈过程。在极端情况下,仅仅是投资者的情绪、 预期的变化就可能将经济从一个汇率的均衡点推向另一个货币贬值的均衡点,导致“自我实现”的危机。对于“自我实现”的货币危机,其根源是市场预期和固定汇率制度而不是由基本经济因素的恶化直接导致,至少维持货币平价的基本经济条件依然存在,但由于投击性攻击,使维持成本太多而不得不放弃。

2、道德风险理论。 由于新兴市场国家普遍存在政府对借款提供隐含担保的现象,政府官员与各种金融活动有千丝万缕的裙带关系,使金融机构无顾忌地大量举债,道德风险严重,产生了过度借款综合症,导致金融机构过量的风险贷款产生膨胀、资产价格的膨胀,直到某种外来扰动因素出现时,金融泡沫就会突然破灭,并通过支付链条传导到整个金融体系,引发金融危机。

3、羊群行为理论。 羊群行为是信息连锁反应导致的一种行为方式,当个体依据其他行为主体的行为而选择采取类似的行为时就会产生羊群行为。理论通常假设不同的单个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是序列进行的,这样后来的投资者在采取行动之前会观察前面投资者所采取的行动。在存在着信息摩擦的情况下,随着世界资本市场规模的增加和日趋复杂,羊群行为可能会越来越普遍。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收集关于某一特定国家的信息以辨别流言的成本会加大,投资经理们在面临存在着信誉成本的情况下会模仿市场上通行的资产组合。在这种情况下,谣言就可以诱发羊群行为进而使经济从一个没有投机攻击的均衡转移到一个有攻击的均衡。

4、危机传染理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日益全球化, 投资行为与市场预期的变动在国家将日益联动,导致危机易于向外扩散与蔓延。此外,经济运行的复杂性与开放条件下国与国之间的依存性,通过跨国贸易投资、经济政策趋同、金融市场机制、信息机制等,使得货币危机传染渠道更加多重与交叉,一旦危机在一国发生,危机极可能迅速传播到另一国。

5、经济周期理论。 由于技术创新不足等原因,经济进入衰退或萧条,产业投资回报下降,产业资金转向投资领域,引起投资泡沫,形成危机根源。此外,银行资产回报也往往较低,可能导致银行无法继续偿付存款或债券等固定负债的回报,这将加速银行挤兑或破产。Gorton(1988)以美国数据为例在实证上支持了该理论,薛敬孝(2009)以日本为例的实证分析也支持了该理论。

6、代理理论。 在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许多投资者往往从外部获得资金,而外部资金的最终提供者未能观察到投资的特点的话,则存在一个典型的风险转移问题。风险转移提高了风险资产的回报,导致投资者哄抬投资品的基本价值,形成代理问题。而金融自由化,通过扩大信用规模、创造未来的信用扩张路径的不确定性,恶化代理问题。这些将最终导致资产泡沫,当最终泡沫破裂时,形成危机。

三、对我国后危机时代的金融改革建议

随着我国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和金融体系建设的深入,金融体系风险日趋上升,始终注意防范金融体系风险是我国后危机时代金融改革的重点之一。因此,借鉴金融危机理论,结合我国金融体系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对我国金融改革提出以下改革建议。

1、打造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 资本市场体系是一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的资本市场体系,对一国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融资体系中,间接融资在融资体制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过度“银行化”,资本市场规模和扩张的速度跟不上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不利于构建和谐的金融和经济发展环境。同时,股市作为宏观经济“晴雨表” 的功能几乎完全丧失。我国必须尽快完善融资体制,从制度上消除金融危机的隐患。打造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其利甚多,主要有:一是可以避免过度依赖银行,当外部冲击发生时,减少银行业危机发生的概率;二是完善的货币资本市场,拓展了居民的投资渠道,避免资金涌向股市、房市,导致泡沫,形成危机隐患;三是有利于银行业脱媒,进而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形成一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风险极大。

2、审慎推进利率自由化改革。 利率自由化有助于资源的配置和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但同时,利率自由化使水平显著升高危及宏观金融稳定,Kunt&Enrica(1998)的研究得出,利率市场化大幅提高了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经过长达近30年的调整和改革,我国的多数利率均已实现了市场化,尚未进入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唯有存款利率的上限、贷款利率的下限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等少数利率品种。从全球看,利率市场化改革成功少,失败多,而失败的利率改革往往引起银行业危机,如日本。在资本市场更加富于弹性和多样化、系统化的改革前,利率改革应审慎缓慢推进。

3、有序推进汇率改革,打造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 我国目前采用钉住一篮子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而固定汇率面对投机行为有天生的脆弱性,钉住汇率制度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和冲突,钉住汇率制下的货币危机是内源性的,原生的,在放松资本管制的条件下,钉住汇率制往往放大了外部冲击的影响,使得投机攻击的货币危机易于得逞,同时爆发多米诺骨式的传染危机。因此,汇率制度的改革是事关金融体系全局的大事,在汇率改革上要慎之又慎,要在摸索中有序推进。我国在汇率改革一方面应注意与资本账户管制、资本市场交易限制相结合,避免过快、过急,给国际投机有机可乘,另一方面应该逐步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弹性的汇率制度,以避免内源性的货币危机的发生。

4、改进金融监管。 第一,进一步加强国际监管合作,共同防范金融危机。随着我国日益融入全球化,贸易投资、经济政策趋同、金融市场机制、信息机制等危机传染渠道将更加多重与交叉,危机将呈现国内外的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特征,因此我国应加强国际监管合作。第二,建立宏观审慎监管制度。我国经过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周期性的增长放缓在所难免,进行基于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前瞻性指导十分重要,我国应当尽快实施宏观审慎监管制度,建立包括制度安排、预警指标体系等在内的宏观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对金融实施宏观指导。第三,改进对金融创新的监管。金融创新的风险一方面在于没有有效解决好信息不对称形成的代理问题,另一方面在于脱离实体经济太远,“金融是经济的仆人”,金融创新应当服务于实体经济,创新产品除了避险收益外,更重要的应来源于实体经济的发展的回报。因此,在金融创新产品的准入方面应当关注信息透明及服务实体经济。

摘要:如何防范金融风险是我国后危机时代金融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从金融危机视角谈我国后危机时代的金融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金融危机的定义及分类,然后简要介绍了主要的金融危机理论,最后结合我国金融体系的实际,从防范金融风险、危机的角度,提出我国后危机时代的金融改革建议。

后改革时代 第2篇

【中文摘要】2005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宣布,将在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农业税的全面取消,标志着我国农村税费改革迈出了实质性的飞跃。全面取消农业税有效地遏制了农村三乱,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紧张的社会关系得到缓解,同时干群关系也得到极大改善。但是全面取消农业税,使本来就捉襟见肘的乡镇财政更加雪上加霜,乡镇政府运转困难,更不用提为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各种支持。乡镇政府是我国最低层级的政府,也是与农业、农村、农民联系最紧密的基层政府组织,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既离不开国家出台的有效政策和其它方面的有力支持,更离不开基层乡镇政府的作用。但当前我国基层乡镇政府存在着大量问题,该管的事不管,不该管的事偏要管,职能缺位、错位、越位现象严重,不能够有效承担起基层政府的应有作用,满足不了新形势发展对基层乡镇政府的需求,因此乡镇政府改革就迫在眉睫。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基层乡镇政府改革就被提上日程,但是纵观以往的改革我们发现成效并不大,以往的改革总是局限于组织结构的调整和人员的增减方面,没有从根本上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大多数改革只是流于形式,往往出现“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英文摘要】In March 2005, Premier Wen Jiabao announced that the agricultural tax would completely abolished since 2006 in China at the Third Session of the Ten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which marks a substantial leap in the reform of rural tax and fee in our country.The abolishment of agricultural tax has not only effectively curbed The Three Chaos in rural areas and reduced farmers’ burden, but also helped greatly raise the farmers’ manufacturing enthusiasm and ease social tension as well as rapidly improve t...【关键词】农村税费改革 乡镇财政困境 乡镇体制改革 服务型乡镇政府

【英文关键词】The reform of rural tax and fee The dilemma of township finance The reform of township system Service-oriented township government

【目录】后税费时代乡镇政府改革研究3-4

Abstract4-5

中文摘要

1.1 选题

第一章 绪论8-17

8-9

背景和意义8-109-10

1.1.1 选题背景1.1.2 研究意义1.2.1 当前国内关于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0-15

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几种观点10-12政府理论的研究综述

12-14

1.2.2 国外关于服务型

1.2.3 对有代表性的乡镇政府改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2 研究方法第二章 乡镇政府改革的相

2.2 新

革相关文章的内容摘要14-1515-1616

1.3.1 内容框架15-161.4 主要创新点16-17

关理论支撑17-21公共服务理论18-19

2.1 新公共管理理论17-182.3 熊彼特--希克斯--诺斯命题

19-2121-27

第三章 取消农业税后乡镇政府管理面临的问题3.1 财政收入减少,政府运转困难21-22

22-23

3.2 乡

村债务缠身,清偿困难能定位不准确23-2525-27

3.3 乡镇政府服务职能缺失,职

3.4 乡镇政府社会规范能力减弱

第四章 取消农业税后导致乡镇政府管理面临问题的主

4.1 取消农业税以后乡镇财政收入减少是直接4.2 原有的体制机制是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4.2.1 人力资源方面28-294.2.3 财政体制方面30-32

4.2.2 组织资源方第五章 解决问题

要原因27-32原因27-2828-32面29-30的出路—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32-40收支状况32-3532-333333-34

5.1 改变乡镇政府财政

5.1.1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5.1.2 开源节流,加快乡镇经济发展,扩充财源5.1.3 建立化解乡村债务与预防新增债务的机制5.1.4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34-35

5.2 改革乡镇

5.4

政府体制35-365.3 转变乡镇政府行政理念36-37

改变乡镇政府工作重心37-38设38-40

结语

40-41

5.5 加强乡镇工作人员素质建参考文献41-43致谢44

攻读硕士

后改革时代 第3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有企业;薪酬制度

引言

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了很长的时间,可以说目前世界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首先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已经渐渐平稳,很多国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也渐渐回转。但是不能够忽视的是,对于世界经济经济发展而言,还存在着很多的不稳定因素和偶然因素,会对经济发展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我国的国有企业不仅需要谋求生存和发展,在市场中站稳脚步,还需要能够抓住发展机遇,站在国有企业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全面的思考。想要达到以上内容,我国的国有企业就必须要进行改革,薪酬制度改革便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重点,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有企业面对金融危机的能力和企业本身具有的市场竞争力。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很多国有企业并没有认识到薪酬管理改革的必要性,仍是沿用以往的薪酬管理制度。尽管有一些企业对其进行了改革,但是也只是外表的变化而已,没有对国有企业薪酬制度的根本进行转变,导致改革并没有取得良好成效。

(一)薪酬计量方法陈旧

我国国有企业对于企业员工薪酬的计量过于老旧,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化企业发展对于员工薪酬计量的需求。我国的国有企业对于企业员工薪酬管理工作的开展,一般情况下都是依据企业员工所担任的岗位,企业员工的任职年限还有企业员工的学历背景等等,将企业所拥有的员工进行等级的划分,不同等级有着相应的薪资发放标准。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要求,企业员工薪资的发放必须要与企业员工的工作成效相联系。但是进行实际调查发现,我国国有企业没有将企业员工薪资的发放与绩效考核相融合,即便是有些国有企业能够进行绩效考核,考核也只是趋于形式,没有将考核具有的意义全面的发挥出来,对于薪酬制度改革也没有任何帮助[1]。

(二)薪酬管理困难重重

我国的很多国有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不能够具有独立性,会受到上级单位或者是相关政府部门的限制,导致很多具体的方案国有企业没有权利进行落实,最终产生的不良结果就是国有企业的薪酬管理工作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的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也存在的一定的问题,没有明确的考核制度,却能够将企业员工分成优质和劣质两个等级,并且“优质”员工本身有一定的自我优越性,对被视为了“劣质”的员工进行排挤等,这样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薪酬管理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导致薪酬管理工作不能够良好的、全面的落实,国有企业员工存在不公平的待遇,这样也就使得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员工本身具有的综合素质也会降低,这样长此以往国有企业很有可能面临着倒闭的危机。可以说该原因也是导致我国国有企业在很多市场竞争中失败的原因,因为企业没有很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激励机制缺乏

国有企业受以往薪酬管理制度的影响,对于工资的发放并不是依据工作人员的工作成效,而是根据工作人员的资历辈分,按劳分配不能够在国有企业中全面的展现。国有企业必须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给予企业员工更多的晋升机会,同时也使得员工能够存在危机意识。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如果员工工作态度积极,并且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众多的贡献,那么企业员工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物质奖励和晋升机会。当然如果企业员工工作态度消极,对于自身的工作不能够投入太多的经济,并且工作成绩十分差,那么就必须要对企业员工做出相应的物质惩罚,甚至可以对其所处的岗位进行降级。如果企业不能够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那么必定会使得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缺陷,会对企业发展造成极其不良的影响。

国有企业管理由企业管理人员一人独揽大权,导致管理工作不能够具体化、全面化,同样对于国有企业薪酬制度管理也是如此。对于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力度不强,同样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需要对上级管理部门做出相应的承诺,确保企业生产经营能够完成预期的计划,责任和权力明确的落实。但是在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因为对于企业的管理力度很差,导致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承担的责任不能明确,一旦企业生产经营不能够达到相应的标准,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屡见不鲜,责任对于企业管理人员没有太多的限制,及时不能够完成计划,高层管理人员也不会承担相应的风险。

二、促进后金融危機时代国企薪酬管理改革策略

(一)提高薪酬激励作用的认知

相应的科学数据调查研究发现,良好的激励制度能够将企业运用具有的潜力充分的激发出来,所以,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那么,就必须要建立和健全企业的激励制度。薪酬激励是一种具有良好成效的激励方式,对于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热情有着积极的影响。薪酬激励的中心点是激励二字,使得企业管理人员能够更好的对其进行控制,而且激励机制的成效也是能够对其进行衡量的,如果国有企业能够将激励机制的意义全面的发挥出来,那么,必定会使得企业与员工形成一个双赢的局面。薪酬激励也渐渐成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对于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有着积极的印象概念股。企业工作人员得到薪资报酬,不仅企业对于企业工作人员劳动结果的肯定,同时也是企业工作人员未来薪资报酬的预想,保证其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心血。

(二)重点建设与薪酬分配紧密联系的绩效考核体系

薪资报酬的发放,激励机制工作的开展必然离不开相应的绩效考核工作,所以,国有企业必须要根据企业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科学的、规范的绩效考核体系,从而为激励机制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企业员工的绩效考核数据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增强国有企业薪酬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我国的国有企业必须要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不仅仅需要重视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还要保证考核工作确切落实,并且对员工及时的兑现绩效考核成果应当赋予的奖励和惩罚,保证考核体系建设并不是形同虚设,具有实际意义[2]。

(三)科学设计各种类型人员的薪酬

薪酬体系设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创建完善并且良好的薪酬分配方案是十分不易的。在实际创建过程中,需要考虑各个分类因素之间的均衡性,不仅要体现我国劳动市场薪资报酬的指标,同时,还要体现国有企业本身激励机制具有的特点。一些企业在确定企业员工的薪资报酬时,需要考虑其所在的职位,企业员工的素质和资历,还有企业员工的工作成效。工资的整体结构也是与之相对应的,主要分为三部分:企业员工的岗位工资,企业员工的个人技能工资以及企业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工资,我国的国有企业也应如此,同时,还要更加深入的思考。因为相同岗位人员,他们的个人能力和对企业发展做出的贡献也会有所差异,如果薪资报酬平等那么对于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会有影响,所以,对于企业不同工作人员的薪资报酬都要进行科学的设计,保证企业员工的薪资报酬与企业员工的付出相符合。

结语

虽然,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过去,世界经济发展渐渐居于平稳状态,但是,还有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我国国有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想要寻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要对其薪酬管理进行改革,提高薪酬激励作用的认知,重点建设与薪酬分配紧密联系的绩效考核体系,科学设计各种类型人员的薪酬。从而提升我国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国有企业长久、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润.浅谈我国国企的薪酬管理问题[J].改革与开放,2012年第10期

后上市时代中国国有银行的产权改革 第4篇

一、2004-2010年国有银行改革成效分析

国有银行低效的根源, 在于其单一的国有产权制度。由于国家是非人格化的所有者, 不能像普通的人格化的所有者那样维护自身利益, 于是在我国国有银行内部的委托人———代理人博弈中, 出现了一种根本性失衡:一方面人格化的经营者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另一方面非人格化的所有者不具有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能力。失衡的结果是国有银行的各级经营者可以无制约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1) , 国有银行经营中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2004-2010年国有银行改革与以往的历次改革相比, 其最大亮点是开始改变国有银行单一的产权结构。股改上市后, 四大银行从产权单一的国有企业, 变成了股权多元化的股份有限公司。但如果就此认为国有银行已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则难免过于乐观。股改上市后, 截至2010年12月31日, 国有股在四大国有银行的股权结构中依然占有绝对控股地位, 其中农行占79.24%, 工行占70.7%, 中行占67.55%, 建行占67.55%。

在国家绝对控股的情况下, 其他股东 (不管是个人股东还是外国战略投资者) 由于所持股份过少, 很难对银行决策产生有效影响, 四大国有银行依然紧紧掌握在国家实际上是国家的代理人:银行的各级经营者手中, 银行的经营机制与过去相比不会发生实质性改变。王一江、田国强 (2004) 指出“只要仍按照国有股一股独大的改革思路来对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 就不可能改善外部竞争环境及内部治理结构, 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和效率问题”。这方面我们已经有前车之鉴。我国前期进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 在国家控股的情况下, 这些企业的经营效益没有提高, 经营机制没有改变, 上市也变成了一种圈钱手段。

此轮银行改革还特别强调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把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作为形成现代金融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目前, 四大银行已经搭建了形式完整的公司治理架构, 但还只是“形似”, 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并未建立。公司治理结构是以股权结构为基础的, 具有人格化的产权基础, 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自然会在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博弈中建立起来;在国有股依然占绝对控股地位, 所有者虚置的情况下, 即使搭建了三会一层的形式完整的公司治理架构, 也不可能真正有效运作。

总之, 股改上市后四大国有银行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都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但我们也看到:股改上市后, 四大国有银行的利润快速增长, 不良贷款率实现连续“双降”, 拨备覆盖率不断提高。如何解释这个变化呢?笔者认为, 促使国有银行利润增长和经营改善的原因如下:

一是国有银行在近几年的改革中强化法人统一管理, 加强对分支机构的控制, 上收信贷审批权限, 虽然纠正了上世纪90年代银行改革中一些错误的做法, 但国有银行在产权仍然完全国有的情况下, 实行了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国家作为所有者, 为了维护其利益, 理应加强对国有银行的管理, 但各级银行经营者所追求的只是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给各级行长放权让利, 这样做, 只会使国有银行的各级经营者更加有条件追求自身利益。

二是近几年银行盈利之所以大量增加, 与银行存贷利差扩大直接相关。我国银行目前盈利仍主要来自于存贷款利差收入, 因此存贷款利率差别的大小与银行利润多少直接相关。我国目前银行存款和贷款的利率仍基本由国家确定, 存贷款利差的大小也基本由国家决定。

注释:1.各行的存贷款净利差由各行年报中的贷款平均收益率减去存款平均付息率得出。2.除中国银行外, 其他三个银行的贷款中均包含垫款。

由表1中可见, 2007年至2010年间, 各银行的净利差在3.59%~5.13%之间变化。这个利差大大高于OECD国家 (1.91%) 、欧洲 (1.53%) 、东盟 (2.45%) 、北美 (2.73%) 的净利差水平, 也高于转轨国家 (3.02%) 的水平。可见, 近些年银行利润与过去相比之所以大幅增加, 相当程度上是中央银行为了支持国有银行改革, 扩大银行存贷利差, 使社会财富由存款人和贷款人转移到银行的结果。

三是近些年来, 我国银行贷款总量快速增加 (见表2) , 这是银行盈利增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目前, 我国国有银行的盈利仍主要来自于存贷利差收入, 在信贷规模快速增加的情况下, 盈利自然也会随之增加。

数据来源:根据各行年报合计加总。 数据时点:每年的12月31日。

四是银行经营绩效和经济周期密切相关, 在经济繁荣时期, 银行盈利增加, 不良贷款降低, 在经济紧缩时期, 银行盈利减少, 不良贷款增加。2004-2010年国有银行改革, 赶上了一个非常好的时机:从2000年起, 我国进入一个长度超过10年的经济扩张时期。虽然2007年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但中国政府及时出台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等经济刺激方案, 有效弥补了外需下降对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使中国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综上所述, 我们不能因为国有银行近几年的盈利快速增加, 就得出国有银行2004-2010年改革已经获得巨大成功的结论。此轮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 但目前国有银行的产权结构和公司治理尚未发生根本改变, 国有银行的改革才刚刚开始。

二、国有银行下一步的产权改革设想

国家控股的银行肯定是低效的, 要把国有银行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今后的改革方向必然是进一步释放国有股权。为稳妥起见, 可以先由目前的国家绝对控股稀释到相对控股, 然后再由相对控股稀释到少数参股甚至退出。这里政府面临着一个艰难选择:金融剩余控制权和高效银行体系, 二者不可兼得, 政府只能从中选择一个。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 政府拥有对金融剩余的强大控制权, 把大量金融剩余投入到国有企业和政府主导的建设项目中去, 但付出的代价是国有银行的效益低下和巨额不良贷款, 以及经济资源的低效配置。从国际经验看, 银行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 但并不属于国家必须垄断经营的行业。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看, 几乎都是由机构投资者或个人投资者持有股份, 政府一般不持有商业银行股票。我们认为, 现在是国家果断放弃对国有银行的控股权的时候了。

接下来一个重要的问题是, 国有银行释放出的股权应该卖给国内民间资本还是国外战略投资者 (1) , 将来当国有资本退出后, 四大银行应该由国内民间资本控股还是由国外战略投资者控股?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型阶段, 存在着法制不够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薄弱、有法不依的现象。外资银行具有盈利动机强和道德风险小等特点, 即使在中国这样制度不完善的国家, 也能够经营很好。这样似乎我们应该把四大银行中的国有股逐渐转让给外国战略投资者。然而, 外国战略投资者只有在取得银行的控股权地位以后才能达到上述的效果;如果国有股继续占控股地位, 外国战略投资者能够发挥的作用有限, 银行经营并不会出现根本性提升。有资料表明, 我国先期数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后, (这些外国战略投资者的股权比例多在20%以下, 未取得控股地位) , 并没有出现人们所期待的绩效改善的结果, 相反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绩效下滑。同样, 东欧国家在第一轮改革中, 在保持国家控股的情况下, 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 银行绩效并没有提高。在外资银行取得控股权后, 银行经营绩效得到了提高, 但此时的银行已经不再是本国的商业银行了, 而是被外资所控制。我们可以把四大国有银行的控股权转让给外资吗?作出决定前, 我们先看看其他国家的做法。

银行业是一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到目前为止, 允许国内银行业被外资控制的多是一些小型开放国家, 而主要的世界大国都非常注重对本国银行业的保护。

美国战后随着其国内银行竞争力的变化, 对外资银行的限制越来越严, 以加强对国内银行业的保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政府曾给予外国银行超国民待遇, 国外银行一度在美国保持较快发展速度。20世纪90年代以后, 随着外国银行在美国市场的扩张势头不断加强, 美国政府感到, 外国银行的存在已经对美国银行业的发展构成直接威胁。在这一背景下, 199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外国银行监管加强法》和《改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法》, 开始全面收紧对外国银行的管制。自此以后, 外国银行在美国的地位不断下降, 外国银行数量也不断减少。其他西方发达国家, 如英、法、日、德、加、瑞等国, 也把金融的主导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与东欧国家同时进行银行改革的俄罗斯, 并没有像东欧国家一样把银行卖给外国战略投资者。法定资本规模是俄央行调控外资银行的重要指标, 当外资银行机构的法定资本达到规定的限额时, 俄央行将停止对新设外资银行发放银行业务许可证。最初, 外资银行法定资本被限制在不得超过银行业总资本的12%, 危机后这一指标被放宽到25%。但危机同时也使外资遭受损失, 危机后外资银行法定资本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 2002年1月, 外资比重只占5.3%。2005年12月14日俄时任总统普京发表讲话说, 俄将继续限制外国银行在俄罗斯设立分公司和分支机构。

印度长期以来对本国银行市场实行严格的保护政策。在印度, 本国银行每年设立的分支机构可达上百家, 而外资银行则必须得到印度央行的批准, 每年获得批准的分支机构数量通常不超过10家;同时印度政府不允许外资银行以争取客户及扩大网络为目的对本地银行实施收购。鉴于受到的限制, 外商在印度银行业中的投资已出现下滑。根据数据显示, 2006年外资银行的存款仅占印度商业银行存款总额的5.3%, 贷款仅占印度商业银行贷款总额的6.3%。

我国是一个正在快速崛起的世界大国,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上升, 原有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被打破。在此过程中, 某些世界旧秩序的既得利益国家把我国的崛起视为一种威胁, 对我国采取不友好的政策。而且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意识形态的不同, 某些西方国家在和我国交往时, 常带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和傲慢。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 我国在国有银行改革中决不能把银行的控股权交给外国资本, 金融主导权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

既然银行控股权不能交给外国投资者, 那么希望通过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改革国有银行的思路就行不通了, 因为外国战略投资者只有在取得银行的控股权时,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经营绩效。然而, 在国有银行股改上市后, 为把国有银行建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国有股又必须退出控股股东的位置, 因此国有股退出所释放出来的股权只能转让给国内民间资本, 由国内民间资本掌握控股权。

然而人们担心的是, 在我国目前法规不健全、有法不依现象严重的外部环境下, 由民间资本控股银行是否会导致银行经营的风险。由于民间资本具有很强的趋利性, 在民间资本控股商业银行后, 如果没有严格的银行监管, 很可能会投机经营。20世纪80至90年代, 我国出现了大批的城市信用社、农村基金会和信托公司, 其中有不少机构都直接或间接受控于民间资本。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 这一大批基层金融机构多数出现了严重的经营风险问题, 甚至演变成支付危机, 国家不得不下大力气进行治理整顿, 付出沉重代价。田国强 (2003) 认为, 就目前我国的外部制度环境而言, 银行业对民间资本开放, 风险不但不能减小, 反而会加大。我们认为, 民营银行由于对利益的强烈追求, 其经营中有投机的冲动, 关键是其投机行为要受到及时的制止和惩罚, 如果其短期行为不能及时受到惩罚, 就会导致投机越来越盛行, 银行风险将加大。因此, 民间资本控股银行后, 能不能合规经营, 主要取决于我国的银行监管能力是不是能跟上。

由于银行监管能力的加强和监管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现阶段我国民营银行的设立应该同我国的银行监管能力相适应。具体来说, 民营银行的设立不能速度过快, 数量过多, 一哄而上, 应该在我国现有监管能力范围之内逐步设立。如果民营银行设立的数量不多, 监管部门就可以有较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对这几家银行进行细致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大家还应注意这样一个事实:一个拥有数千家分支机构的大型的法人银行, 要比数千个小的法人金融机构容易监管得多, 因为这个大型银行虽然也有数千家分支机构, 但他们共同属于一个法人, 一个人格化的银行法人有足够动机和能力对其分支机构实施有力控制。监管部门只要对其法人实施有效监管就可以了。如果我们把四家大型国有银行改革成民间资本控股银行的话, 虽然其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各地, 但法人只有四个, 我国现有的监管能力应该基本能满足需要。考虑到四家国有银行每一家都规模巨大, 对国民经济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为稳妥起见, 还可以先尝试对其中的一家或两家民营化, 待对效果确信无疑后, 再推广到其他几家。

在把国有银行改革成为民营银行时, 应做好必要的准备和配套工作, 包括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提高银行监管水平、利率逐步市场化等。

摘要:四大国有银行改制上市后, 国家股依然占据绝对控股地位, 国有银行的所有者虚置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也不可能有效运作。国有银行今后的股权改革方向是国家逐步让出控股股东的位置, 而由国内民间资本控股。民间资本控股银行后风险是否会加大, 关键是银行监管水平是否跟得上。把四大国有银行改造成为民营银行后, 虽然四大银行分支机构众多, 但法人只有四家, 我国现有的监管能力应该基本能满足需要。

关键词:国有银行,产权改革,后上市时代

参考文献

[1]王一江, 田国强.2004不良资产处理、股份制改造与外资战略, 经济研究[J (]11) 33-36.

[2]钟伟, 沈闻一.2006银行业净利差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实证分析, 管理世界[J] (9) 27-30.

[3]田国强, 王一江.2004外资银行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经济学动态[J (]11) .

[4]徐诺金.2003关于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 金融研究[J] (12) .

[5]史建平.2006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应慎重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 财经科学[J] (1) 8.

后改革时代 第5篇

据中新社报道:“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将于十二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九日在北京召开,施行近半个世纪的《农业税条例》有望被废止。”早在2004年的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就承诺: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五年内取消农业税。而到2005年3月,全国已经有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宣布免征农业税。于是,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再次宣布,明年(2006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原定5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3年就可以实现。但是,到了2005年年底,传来的最新消息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将被废止。从“免征”到“废止”,事情起了质的变化,也就是说,千百年来压在农民头上的“皇粮国税”这一次是从根子上被刨除了。

农业税不交了,对于农民来说当然是皆大欢喜。但是,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农民就彻底解放了,就可以迈开大步奔向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了?且慢,现在作此断言,恐怕还太早:

后农业税时代废除了农业税,这就意味着农村公共领域的管理和服务就完全要靠财政转移支付了。但是,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教育问题、卫生问题乃至“五保户”的生活问题,按专家的说法,却全都“突出”了。不说其他,单说五保,现在有些地区又在为“五保户”张罗“粮油统筹”,这本是“五提三统”中的“一统”,后来从实物改为现金,又从收费改为收税(农业税附加),再与农业税一起被免征、被废止(即将)。但是,到实际工作中,上述这些地区却又走回到20多年以前的老路上去了。且不说“黄宗曦定律”,但是,现在的财政转移支付不足以解决570万农村“三无对象”的“五保”却是不争的事实。

为了维持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运转,这些基层组织把脑筋动到了农村仅有的资源——土地上,卖地、租地或变相的卖地、租地,成为基层组织最现成的收入来源。就说租地,有些基层组织,把土地租给来“投资开发现代农业”的企业。

至于农民,老板愿意聘用,就给企业打工;老板不愿聘用,就得自找出路。所以,在这些地方,农业税的免征或废止,得益的反倒成了这些企业了。

不可否认,近年来,党和政府还真是关注“三农”问题,除了免征农业税,还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最为实惠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粮食直补制度”,因为这两项制度使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直接给到了农民的头上。农民不但不交税,还有“净收入”,这可是开天辟地以来的大好事。但到了实际工作中,这几道大菜的味道却不像想象的那么好。为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新农合,因为设定了起付线 “门坎”,贫困户实际上就是被关在了门外。粮食直补,当年确使农民欢欣鼓舞,但过了年一开春,化肥涨价、种子涨价、柴油涨价„„种地所增加的成本开支远远超过了直补的所获。

真正下到农村基层去看看,情况确实不乐观。因为诸多新政实施后,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使我们不得不再次反思:

后农业税时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改革攻坚”的时代,也许此“坚”就“坚”在面前的障碍已经远非简单的一因一果,而是多因一果或者一因多果或者多因多果,所以,现在最需要的是系统的考虑,通盘的决策。也就是说,以前“摸着石头过河”,摸着一块向前迈一步,那时还行得通。而现在我们已经走到水中央,摸一块走一步的办法,看来是不行了。因此我们需要屏住呼吸,潜入水中,先不着急,把前面的一段河床都看清楚了,有几块石头也都摸清了。然后再多找些人,合计合计,想好以后的几步该怎样走,然后再举步„„

当然,无论从那个角度讲,废止农业税都是好事,值得全国的农民,乃至全国上下都来好好庆贺。下一步,亦即后农业税时代所面临的问题,看看现在几位专家们的言论,有的倾向市场、有的偏好社会、有的寄希望于政府„„但可以预言,单靠一方或两方,大概都不足以成事。应该是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同心同德、通力合作,中国的农民、农村和农业才会真正有出路。

后改制时代才是改革的重头戏 第6篇

转企改制不是目的,改革是为了发展,这个道理在理论上几乎人人都懂得,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成为今天转企改制顺利进行的动力却主要是因为有退税的优惠政策。因此,在许多已经完成转企改制的出版社,出现了一种令人尴尬的局面,除出版社的牌子和印章上多了“有限(责任)公司”几个字外。其余并无什么变化;董事会、监事会也几乎只是一种摆设;市场运作机制、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未见进展。这种转企不改制的状况必须得到改变,否则就违背了我们改革的初衷。

出版改革真正的难点不在于注册为一个公司,更换—个牌子,而真正的重头戏是在后改制时代,这出重头戏才是出版业改革的关键。从宏观的出版业,到中观的出版集团,再到微观的出版社乃至于每一个出版人,都应该认真去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经过转企改制,让中国的出版业实实在在地做大而且做强做优,让出版社获得实实在在的持续发展,让包括出版社的员工在内的国人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宏观上,中国的出版业在发展态势上必须解决一个做大做强的问题。我们需要做大规模,一年纯销售仅600亿人民币不到的规模与—个13亿人口的大国是不相匹配的。我们的规模应该是在做强做优的基础上形成的,靠品种的增加、重复的出版换取规模的扩大是不可取的。我们需要“航空母舰”,但是不可能制造一批“航空母舰”。我们需要“航空母舰”,但是我们不需要依靠物理效能组合的“航空母舰”,我们需要的是经过化学分子裂变聚合而成的“航空母舰”。

转企改制后的中国出版业在管理上,应该为出版企业提供更为宽敞和谐的生存空间,加大出版业立法、执法的力度,依法行政。才能实现有效管理。政府管理部门应该加大事后追究制执行的力度,在给予出版企业自主经营、自由竞争空间的同时,强化事后追究制,该淘汰的就淘汰,该出局的就出局6行业协会必须改变目前作为不大的现状,它应该成为政府管理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协会应该花大力气去建立行业的信誉评估制,通过对企业在规范管理、质量效益、市场信誉等方面的考评,为政府提供加强管理的有效参数,为企业争取最大的发展空间。

在中观上,转企改制后的出版集团首先要处理好上市与做大做强的关系问题。上市与否不应该是出政绩的结果,而应该是—个出版集团发展的需要;中国出版业应该有上市公司,但不可能出现—批E市公司;上市是融资的一种重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第二要处理好区域垄断与“三跨”的问题。组建集团是为了做大做强做优,而不是圈地运动,不是组建贸易壁垒,实行地方保护;组建集团是为了更好地扩张、扩大,而不是为了坚守自己的阵地,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让别人染指。第三是要处理好主业与多元化的问题。无论是上市融资还是实行“三跨”,其目的是为了做大主业,是为了出版业的做大做强做优,种了别人家的地,荒了自己的田,不仅股市不答应,需要精神食粮的国人也不会答应。

后改革时代 第7篇

改革开放以来, 数量庞大的廉价劳动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但是近几年我国劳动力短缺现象变得十分突出。据初步预测, 一线工人工资在三四年内会继续以每年20%~30%的速度上涨。而实际上我国目前还没有进入劳动力绝对短缺的时代, 只是流向发生了变化。2005年, 70.3%的劳动力分布在沿海地区, 中部与西部各占14.4%及15.0%。2009年以来, 随着承接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 中、西部出现许多新的就业机会, 吸引了我国劳动力总数的17.0%及20.3%, 而留在东部打工的劳动力占比则减少至62.5%。

据联合国测算, 中国劳动力将于2017年进入负增长。加上内需的迅速扩大, 服务业的加速发展, 以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预计中国的劳动力将于2014年左右出现实质性短缺状况。至2017年, 劳动力需求将达到8.37亿人, 可供应为8.19亿人, 就业市场净短缺将达到1760万人。

二、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概述

刘易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二元经济”理论, 劳工市场由城市劳工市场和农村劳工市场构成。前者根据订单、利润决定雇人数量, 生产效率较高, 工资也较高;后者则是很多人都耕种同一块地, 生产率低、收入低, 没有失业, 只有就业不足。经济起飞时, 城市劳工市场吸引农村劳动力, 由于两个市场间人员的流动, 城市可以在不提高工资的情况下, 大量增加人力资源, 增长由此得以加速。当农村劳动力被耗尽后, 城市劳工市场需要大幅增加工资才能请到新的工人, 这个时点被称为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的显现, 往往是所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一个前兆。如图1所示, 横轴表示劳动力供给, 纵轴表示工资水平。工资水平长期保持不变劳动力过剩, 随着AD1右移至 AD3到了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 即刘易斯拐点。

三、后人口红利时代对开展职业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劳动力短缺一方面造成了薪酬水平的提高, 而薪酬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要求劳动力具有更高的素质和更高的专业技术水平, 并且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另一方面, 大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劳动力因为和企业实际脱节而无法获得理想工作的机会。人口红利的消失意味着一个旧的劳动力时代的结束——由低廉 (技能低、综合素质低) 的劳动力支撑的中国式经济奇迹的结束和一个新的劳动力时代的到来——依靠技术进步和高素质人力资本。同样, 将目前如此多的初级劳动力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中高级劳动力, 使其拥有真正的谋生和发展的技能, 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更是责无旁贷。在此意义上, 刘易斯拐点对于职业教育是挑战, 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一是政府和企业必然会增加投入去发展地方的职业教育, 因为职业教育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地方经济的发展。二是职业教育需要扩大规模, 新时代对于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提高, 每个从业者要不断的接受职业教育。三是经济的转型对于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才的质量是企业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提高人才质量需要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四是高科技时代, 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涌现, 职业教育需要和产业实际相结合, 这种密切跟踪全球新技术新趋势的培训需要由职业教育来完成。

四、后人口红利时代高职教育的主要对象——新生代农民工

在后人口红利时代, 农民工群体正在或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代际替换, 这就是冠以“三高一低” (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特征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崛起。与父兄相比, 他们在农民情结、成长经历、成长环境、打工目的、工作态度、价值追求、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等方面, 有很大的不同, 尽管他们仍然是低端市场主要的劳动力提供者。使其从提供简单劳动为主向具备技能高、素质好的现代产业大军转变, 尽快成为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的合格的生力军, 简单的技能培训难担重任, 中职教育也难以胜任, 本科教育偏重理论, 惟有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并重的高职教育方能担此大任。新生代农民工的必然归宿是市民化, 这也是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五、后人口红利时代高职教育改革目标——培训教育、学历教育和引导教育

新生代农民工实现从农民角色向市民角色的全面转型, 最有效途径是接受良好的教育, 培训教育应该是高职教育的“重头戏”, 但这种培训与企业、社会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培训不同:除适岗性的、短期的生存式培训之外, 更着眼于中长期的发展式培训, 即注重素质能力提高和培训效果运用的“能力本位”的现代培训。为此, 应通过科学、合理的培训流程设计, 构建全方位、动态性、个性化的培训需求分析模式, 并由此制定分类、分层实施方案。要通过问卷调查、定期到新生代农民工聚集的企业和社区调研, 遴选具有代表性的班次和培训学员展开个案调查等方式, 重点了解和关注他们在认知能力、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等方面的特殊需求, 及时了解他们所在企业和行业的培训需求状况, 进行过程性的培训需求信息的调控和前瞻性的培训需求信息的预判, 从而建立“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的有效衔接机制和动态监控机制;要充分考虑他们在技能水平、工作性质、文化程度、年龄层次和就业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性, 分别实施外出就业技能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劳动者就地就近转移培训。

学历教育是既区别于各类培训组织, 又不同于本科高校的具有特色或优势教育。新生代农民工的学历已从初中学历升级为高中学历, 但这远未与其职业期望和价值追求相匹配——而本是“草根”的高职教育所提供的大专学历正是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现实的门槛或目标。

引导教育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具有现实的紧迫性, 因为他们的心理承受力更低。新生代农民工被称之为是“无根的一代”——既未被城市接纳, 又对农村很淡薄, 有更多的改变现状的渴望、定居城市的渴求和维护正当权益的诉求。而当正常的、应有的渠道被阻塞, 这些渴望、渴求和诉求就会造成心理失衡。对此, 高职教育绝不能漠然以对, 必须把引导教育置于与培训教育和学历教育同样重要的位置并作为独立的任务而付诸行动。要根据农民工自身特点和市场、社会实际需求, 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开展心理引导和调适;要加强他们对“新市民”角色适应的引导, 引导他们通过“角色的期望—角色的领悟—角色的选择与归属—角色的实践—角色的确认”的渐次演化, 逐步实现“新生代农民工一新市民”的角色转换;要创设各种活动, 增进他们与城市原住民 (老市民) 的接触与交流, 促进彼此的心理交合;要帮助他们搞好自我调适, 舒缓心理压力, 提高抗压能力, 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陈方.“民工荒”与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N].光明日报, 2010-02—26 (5) .

[2]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J].华东师大学报 (哲社版) , 2004 (3) .

后改革时代 第8篇

2007年后,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金融海啸迅速席卷全球, 酿成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让世界各国陷入了几十年来前所未有的经济衰退。痛定思痛, 此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经济学家、财经评论家们从各种角度分析此次危机, 众说纷纭, 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宏观货币流动性过剩, 也有微观金融机构过度投机, 但不可否认金融监管制度和政策不完善、监管效率低下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

为此, 危机后欧美各国纷纷出台了重要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 以尽快实现全球金融稳定, 恢复经济增长。在此背景下,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历史机遇, 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现有的金融体系, 进行必要的监管改革, 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发展。因此, 系统地分析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的方向是非常迫切和重要的。

二、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问题和缺陷

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系是根据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 由中国人民银行承担中央银行职能, 由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保监会三大监管机构分别履行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职责, 即“一行三会”多头分业金融监管模式。这种模式在我国金融体系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随着金融混业经营的不断发展和国际金融环境的不断变化, 尤其是此次危机的爆发, 更是突显了现有监管模式一些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头监管容易导致重复监管和监管冲突。在现行监管模

式下, 随着混业经营的不断发展, 金融机构的业务可能不再局限于某个单一行业, 这使金融机构不得不接受多家机构的监管, 往往造成明显的监管交叉、重叠和错配。一方面, 这种监管方式难免僵硬, 被监管者常常疲于应付, 而监管机构设置过多导致有限资源的浪费, 增加监管成本, 降低监管效率。另一方面, 由于各监管机构的目标与运作方式不同, 监管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各监管机构之间的监管冲突难以避免。

2、分业监管容易形成监管空白。

在混业经营初见端倪的现阶段, 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已经出现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这增加了监管的复杂性:其下属机构交叉持股使法人结构复杂化, 规模扩张和跨国经营使内部管理层次复杂化, 涉及多领域的金融业务使经营复杂化, 所以在当前的分业监管模式下很难实现对金融控股公司及其业务的有效监管, 监管真空也就在所难免。

3、各监管机构之间缺乏有效协调。

在多头分业监管模式下, 银监会、证监会与保监会三者作为监管的行政主体是平级的, 面对近年来混业化经营趋势, 如果某一个金融机构从事银行、证券、保险等多领域的金融业务, 则很难在三者中确定由谁负责实施监管, 虽然可以通过金融联席会等形式在各监管机构之间进行协调, 但由于缺乏制度性和强制约束性, 各监管机构往往更多考虑自身利益而忽视整个监管大局。在具体监管中各方也难以充分密切合作, 容易出现相互推诿, 意见不一等情况, 降低了监管效率, 同时也为监管重叠和监管缺位埋下隐患。

4、宏观审慎监管职能不显著, 难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人民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中应起的主导作用一直未充分发挥, 其最具有宏观审慎性质的金融稳定职能还没有显著成效。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三驾马车”虽然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 但往往限于表面化和形式化, 缺乏实际效果。同时, 从近几年我国金融体系风险处置的实践看, 隐藏的系统性风险不可忽视, 最突出的表现是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比过高, 使得大量金融风险过于集中, 而且由于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特殊的市场地位使得“大而不倒”问题尤为突出。

5、缺乏对金融消费者的应有保护。

长期以来, 我国金融监管机构更多关注金融体系自身的风险, 相对忽视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 相关制度几乎还是空白, 现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缺乏专门针对金融产品消费的法律规则, 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也便无法对金融消费者权益实施有效保护。在销售金融产品过程中, 不乏金融机构故意隐瞒金融风险、设计复杂条款迷惑消费者, 误导和欺骗消费者, 使金融消费者的应有权益没有受到很好保护。

三、后危机时代对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政策建议

1、构建高效的金融监管体系, 逐步实施统一而全面的金融

监管。混业经营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既要对同一监管对象有统一的监管标准和方法, 也要对不同金融机构的相同业务实行统一的监管政策和协调机制。否则, 政出多门, 市场参与者将无所适从, 监管真空、重复监管将不可避免, 监管效率就成空中楼阁。因此, 我们要整合现有监管资源, 堵塞监管漏洞, 对目前“一行三会”分业监管体制进行渐进式改革, 探索混业集中监管之道。当前,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构建仍需各主管机构相互配合、协调和支持, 虽然目前几大金融监管机构联手监管在实践中效果并不理想, 但凡事贵在坚持和不断完善。一方面, 要适时逐步地开展统一监管, 对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同类型业务设立统一的监管标准和方法, 尽量避免监管重复和交叉, 提高监管的效率。另一方面, 要充分体现无盲区无缝隙的全面监管理念, 扩展监管对象范围, 实现对场内和场外交易的全面覆盖, 将对冲基金、私募股权、金融衍生品等纳入监管视野, 使监管范围更大内容更全面, 监管体系的构建更符合现代金融的发展方向。

2、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关注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

防范系统性风险。本次危机表明, 传统针对特定机构的微观审慎监管无法满足对规模庞大且高度关联的现代金融体系的监管要求。现实需要建立一个宏观审慎的监管体系, 重点关注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 维护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目前, 应在坚持分业监管模式基础上, 适当加强人民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和防范系统性风险方面的职能, 可考虑由人民银行、三个监管当局等组成“金融稳定委员会”, 由人民银行在监管协调中起牵头作用, 健全协调机制, 建立金融风险信息共享制度。一方面, 适度限制具有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规模发展。避免其业务过度扩张, 特别是限制其从事高风险的投机业务, 减少其大额固定资本支出和境外并购, 以确保不出现特大的超级金融集团, 缓解大型金融机构“大而不倒”问题对金融体系形成的威慑。另一方面, 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和化解。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比过高, 容易引发系统性风险。为此, 首先可要求商业银行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防止风险在银行体系过度集中。其次, 应明确系统性风险监管机构 (如人民银行) 及其职责, 实现对系统性风险信息的及时监测、分析和共享, 为宏观审慎监管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和监管建议。

3、积极营造良性环境, 促进金融创新健康有序发展。金融

创新与监管二者是对立统一的,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而没有受到恰当监管的创新往往会脱离实体经济需要, 导致风险集中和扩大。相比发达、繁荣、创新过度的欧美金融市场, 我国金融市场还是一个新兴的市场, 存在一定程度的创新不足。因此, 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 应继续推动市场化改革, 在维持市场稳定的基础上, 在风险可控、可测、可承受的范围内, 仍要以鼓励创新为主, 以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繁荣和发展。监管部门应力争培育一个“创新—监管—再创新”的良性循环:一是监管者要为金融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政策支持, 鼓励金融机构适度创新, 并不断提高监管技术和监管效率, 保证监管效果。二是监管能力要与金融创新相适应, 监管机构对金融创新的技术和过程要充分了解, 能够达到平行作业, 即金融创新的同时监管机构就能够跟进掌握创新技术和创新过程, 在创新过程中充分发挥监管职责, 有效控制风险。三是不断提高监管能力, 一方面, 通过建立有效的监测系统, 对金融创新及其风险控制实时跟踪评估, 有效地规范金融创新行为;另一方面, 规范创新产品的信息披露制度, 让投资者充分了解创新产品的风险, 提示投资者作出理性决策, 更好进行风险防范。

4、加强信息披露, 提升对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保护力

度。危机暴露出现有监管体制对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利益保护不足, 为此, 迫切需要改革现行金融监管体制, 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和产品, 保障消费者和投资者利益。此次欧美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都强调金融服务和产品的简单化、透明度、公平性和可得性, 并提出成立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 以保障金融消费者能得到全面、准确的信息披露, 遏制金融机构的不诚信行为, 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这对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们应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市场法律、法规和制度, 适时设置专门的金融产品消费者保护机构, 明确各监管机构和维权组织的职能分工, 发展多层次的金融市场, 加强信息披露, 为消费者和投资者提供透明、全面、稳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以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应有权益。

5、健全和完善监管法律体系, 为金融发展提供有力法律保

障。金融监管的法律体系是监管当局进行监管的基本依据, 在金融全球化飞速发展之下, 我国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建设必须与时俱进:一是适当扩大和细化有关监管机构的权限。根据最新修订的《中国人民银行法》, 虽在法律层面上确定了人民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权力, 但仍缺乏对该权力的明确界定, 在实践操作中欠缺必要的工具和手段。可在立法和实践层面扩大人民银行的监管权限, 授权人民银行监管大型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金融控股公司等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 并赋予必要的政策工具, 以确保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二是尽快填补相关领域监管法律法规的空白。根据有关法律规定, 衍生品交易在我国已取得了合法地位, 但目前还没有衍生产品的发行规则, 也没有对其产品设计的步骤和过程、定价原则等方面的规定, 极不利于金融衍生品在我国的顺利发展。三是适时赋予有关领域的监管法规更高的法律地位。如已经出台的资产证券化管理办法均属于机构管理和部门规章, 法律层次较低, 难免影响监管权威和效力。

6、加强国际监管合作, 丰富金融监管层次。随着金融国际

化的不断深化, 金融机构纷纷开始跨国经营, 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和依赖也不断加强, 各种风险在各国之间相互转移、扩散呈加速之势。因此, 仅凭国内监管机构已不能有效地对金融市场进行监管, 这就要求各国加强国际监管协调与合作, 共同制定监管标准、框架和风险处置方法, 防范在某国出现的金融风险扩散到他国。目前, 我国迫切需要提高跨境监管能力, 并逐步与国际接轨。首先, 应加强我国监管部门与相关国家监管当局合作, 促进彼此间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 协调政策, 共同维护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其次, 加强与G20峰会的金融稳定委员会的沟通, 积极参与改造宏观审慎风险监测体系, 承担对全球金融体系的监管职责。再次, 加强与IMF、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等国际金融监管组织的合作, 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风险发出预警, 并采取必要行动化解危机。

摘要:本次金融危机给全球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 各国均努力改革本国的金融监管制度。本文结合此次危机出现的新变化, 详细分析了我国现行监管体制中存在的诸方面问题, 提出了进一步改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监管,金融机构

参考文献

[1]谭燕芝:美国次贷危机与金融监管——兼论我国最优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 2009 (2) .

[2]曹凤岐:改革和完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4) .

后改革时代 第9篇

一金融危机后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经受新的考验

香港联系汇率制既不同于“钉住制”, 也不同于典型的固定汇率制。联系汇率制规定的1美元兑7.8港元的固定汇率只适用于发钞行与外汇基金之间的发钞准备规定, 以及发钞行与非发钞行之间的港元与美元交易。在香港外汇市场上的港元与美元交易并不受此约束, 汇率由市场供求力量决定。所以, 香港实际上存在两种汇率, 一种是固定的发钞行与外汇基金之间的发行汇率, 另一种是自由浮动的市场汇率。港元对美元汇率的稳定性, 或者市场汇率与官方汇率的趋同性, 主要是由“套戯”机制所维持。通过“套戯”机制的套汇和套利功能, 使港元汇率自动得到调节, 始终保持在联系汇率附近波动。

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 香港与其他新兴市场一起成为全球资金避险地, 资金大量流入香港, 对香港金融市场稳定带来较大的影响。据香港金管局统计, 从2008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年底, 共有约6500亿港元资金流入香港, 导致香港股市、房市暴涨, 港元对美元急剧升值。为稳定联系汇率, 香港金管局不得不动用外汇资金以买美元、沽港元的方式干预汇市。但2011年以来, 香港市场出现了资金流出的迹象, 港元对美元汇率开始呈现持续偏软的趋势。至此, 金融危机后香港经济周期与美国经济表现的不一致、香港低利率与资产价格不断上涨的矛盾、周边国家与新兴市场加息对香港资本流动的影响等一系列新的矛盾, 再次集中反映在香港联系汇率上。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关于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主要争议

香港经济和金融环境自回归以来出现了重大变化, 联系汇率制度存废问题曾有过多次争议。本次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中美两国经济实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各界对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可能发生改变的议论也再次出现。

1. 如何在维持汇率稳定和独立货币政策之间做出选择

根据“三元悖论”, 任何货币制度只能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三者中取其二。香港不可能放弃资金自由港的地位, 要维持汇率稳定, 就意味着必须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联系汇率制度下, 香港等同直接从美国输入货币政策, 利率基本上只能跟随美国。

一方面, 随着内地与香港“个人游”及CEPA的签订和落实, 两地联系日益紧密, 加上中国内地资本账户循序开放, 香港经济活动与内地经济景气更趋一致, 因此, 部分市场人士认为, 美国利率政策已不能针对香港本身的经济状况, 尤其在资金回流香港的情况下, 跟随美联储执行零利率政策甚至可能加大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另一方面, 在1974~1983年香港实行浮动汇率期间, 经济表现动荡, 也就是说, 独立的货币政策是否足以让香港这个小型开放经济体隔离于外围市场的冲击, 还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2. 如何在稳定汇率和稳定内部价格之间做出选择

实行联系汇率制度令香港竞争力调整的重任全落于物价变化之上, 通胀起伏对投资及消费都可能带来消极影响, 不利于香港经济的平稳发展。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为例, 香港金管局为保汇率而抽高港元拆息, 导致香港其后经历了长达数年的通缩及高失业时期。但是, 放弃外在价值 (汇率) 为政策标的又不会自动带来内在价值 (通胀) 的稳定, 汇率大起大落反而可能引发投机者聚集并造成推波助澜的破坏力, 对香港高度外向型经济体的冲击更大, 经济波动又将反过来影响物价稳定, 因此, 稳定汇率未必可以达到平抑物价波幅的目标。

3. 港元贬值是否会阻碍离岸人民币业务的发展

将美元对港元汇率固定于7.75~7.85, 意味着美元对其他货币的波动会直接反映在港元对其他货币汇率上。当港元对人民币贬值, 中资企业赴香港集资再调回内地、置业者申请人民币按揭、零售投资者以人民币缴付保单等, 都需要承受汇兑损失, 削减其参与意愿, 阻碍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发展。但也有论者认为, 香港要发展人民币离岸中心需要众多条件配合, 汇率变动只是其中影响相对较轻的一项。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 伦敦亦在美元强势的背景下发展成为离岸美元中心。因此, 港元对人民币的有序贬值应不至于成为香港发展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阻力。

三相关政策建议及结论

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客观经济条件的产物, 也是香港的基本“港策”, 得到了香港政府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的有力支持和配合, 从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角度考虑, 放弃港元联系汇率制度的时机还不成熟, 在较长一段时间里, 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仍是香港社会较好的选择。现阶段政策重点应是进一步加强两地的协商和配合, 共同推进港元汇率制度的平稳与协调运作。具体而言, 本文给出以下三点政策建议。

第一, 香港汇率制度的选择。取决于香港经济结构和经济周期性波动特征。作为一个细小的开放经济体, 香港在经济结构和经济周期性波动方面受发达国家影响较大, 目前香港与内地并不具备形成一个最优货币区的条件。因此, 联系汇率制度仍然是目前香港应坚持的汇率制度。任何过早让港元与美元脱钩, 或人为加快港元与人民币融合的意图都不利于香港与内地经济金融的发展, 更有可能危及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为此, 中央政府应一如既往地在舆论上和行动上对香港金管局捍卫联系汇率制度的行动给予必要的支持。

第二, 增加港元与人民币之间的功能交往或接触面。人民币改革, 走向自由兑换, 以及最终成为国际货币, 是一个分步渐进的过程, 每一步变革都会对香港经济和金融带来影响和机遇。在其过程中, 香港的金融体系和货币制度都需及时做出反应, 以适应环境变化及抓住机遇, 扩大两币的交往, 润滑两币的价值关系, 为处理未来两币之间更紧密的联系做好技术准备。

第三,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思考, 应适当保持香港人民币市场和港元市场的相对独立。重点加强在香港流通的人民币现钞的管理, 防止人民币现钞对港元汇率带来的过度冲击。必要时可利用内地与香港货币互换安排, 为香港提供人民币资金支持, 并解决两个市场利差过大的问题。在确保金融安全的前提下, 适度加快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发展。扩大人民币在香港的功能, 如争取早日在香港发行人民币计价、交易的股票, 在香港开发新的人民币金融产品和市场, 扩大人民币在香港贸易和金融活动中的用途, 为港元与人民币未来的自然融合提供成熟的条件。

摘要:自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香港联系汇率制度面临新的考验。文章通过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关于香港联系汇率制度的主要争议, 得出结论:在香港联系汇率制度中加入人民币因素是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而现阶段的政策重点应是进一步加强两地协商和配合, 共同推进港元汇率制度的平稳与协调运作。

关键词:联系汇率制度,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

参考文献

[1]McKinnon R I.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Washington D.C.:The BrookingsInstitution, 1973.

[2]Shaw, E.S.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3]王振山.金融效率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

后改革时代 第10篇

一、现行我国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的严重缺位

中国加入WTO后, 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促使我国会计制度改革必须适应在入世时期内纳入与之相融的市场经济轨道, 我国需有市场经济的充分发育空间, 然而, 会计理论的发展与会计方法的滞后性, 已成为会计制度改革的制约因素, 而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理论的滞后性, 使会计在国有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未能得到发挥, 难以使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更好地为国有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服务。

1. 权益理论对人力资本融入的排斥性

构成会计基本理论的权益理论, 是传统经济的产物, 不可避免地拘泥于非人力资本 (即物质资本) 之中。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资产=债权人权益 (负债) +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基本支柱中, 也只把权益限定在物质及其价值上。随着知识经济不断深入, 会计权益理论越来越突出地表现由人自身支配的知识技能的运用, 以及在创造剩余价值中的作用, 自然也不会被列为会计对象。会计对象只被限定在再生产过程中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或者是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但知识经济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基础, 以信息和通讯技术为条件, 以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本为首要生产要素的经济形式, 知识的价值和作用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和作用, 就其产生的基础和条件而言, 知识是决定性的条件。但是作为随着在自然人个体之上的知识, 由于它的不可计量性被置于经济学和会计模式下商品的范围之外。推动企事业经济发展和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实现的人力资本, 也被拒之资本的门外。这对于挖掘人力资源潜力、实现知识创新和新经济形式的发展, 以及尽快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是十分不利的。必须对会计的立论基础进行重新审视, 以便在创新知识经济已经到来的当今, 更好地体现马克思赋于“会计是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的实质内涵。

2. 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某些具体行为规范不适合企事业

单位改革的需求

入世后市场化环境促使各企、事业的经济成份有很大变化。拨交国有企事业单位经费收入仍用一个款项科目来管理, 对县以上各级国有企事业单位分析收入情况不明晰, 对其上级提供信息不完全、不足够、不充分, 不了解哪种经济成份类型, 企事业在经费支出中应少拨或多拨, 难以符合当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不利于经费收入的形势分析。

3. 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严肃性受到损害

会计制度作为指导各级国有企事业单位进行会计处理的规范, 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即各级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均应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核算和报告。但在现实中, 一方面, 由于监督措施不力, 导致一些国有企事业单位组织只注重自身局部利益, 而在会计处理上“各取所需”, 主要表现在一些会计人员置会计制度规定于不顾, 完全按国有企事业单位主席、领导的意图进行会计处理, 导致核算不实, 数据不真, 或设置“两套账”以应付财税机关的审查。另一方面, 由于执法不严, 纵容了违规违纪行为, 如有部分部门、单位审计或财务检查中查出了小金库等问题, 但在处理上大多是“限期纠正”、“下不为例”, 这就放纵了会计制度上的违规违纪行为, 致使一些国有企事业单位财务违规行为屡查屡犯, 屡禁不止。

二、深化我国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思路与发展趋势

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总体目标在于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健全的、完善的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规范监管体系。根据这一目标, 结合国际惯例、企业会计制度, 我国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还需进行不断探究, 笔者认为, 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革与完善。

1. 各级国有企事业单位组织的各项投资必须充分体现人力资本集聚的有效性

后危机时代的到来的国际市场一体化环境、愈来愈表现为人力资本的归属和取舍, 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有效实施, 更表现为必须具有现代市场理念的人力资源培育和人力资本引导效应。

掌握着知识、技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管理能力的人力资源, 已成为企业优劣的决定因素。在国有企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拥有或控制资产经营的当初, 通过时序和环境的变迁, 将会转变会扩大为企业的商誉:在其投入生产经营过程之后, 必将创造出更加丰厚的物质资本和剩余价值。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和物质资本的所有者同样, 应当享有资本不同形态下形成的价值增值后的索取权, 这似乎已在理论界形成共识。只因为人力资本的计量困难, 不能在会计核算显现, 也无法在报表中披露, 致使社会有关方面赖以决策的人力资源信息无法获取, 影响着企业群体市场回应效应。

目前体现人力资源投资, 除了计量困难之外, 还有来自于物质资源投入者的观念阻滞。虽然他们也认识到, 掌握高新技术及管理能力的人才引进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竞争优势, 又不愿意将其与物质资本成本投入同等对待, 常以合约方式聘请专门人才。这种财务处理方式不符合资本形成的真正内涵, 人力资源所创造的价值也并非投资收益。显然不能长期采纳, 宜将人力资源本金化。

2. 加快我国会计规范的国际化、国家统一化的进程

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健全、完善的市场体系的逐步形成, 国内市场必然要融于国际市场体系, 加入扑朔迷离的国际商务网络。为适应这种市场体系国际化的要求, “国际性商业语言”的会计必然融于统一的会计体系之中。因此, 加快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国际化进程是深化我国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目前我国国有企事业单位系统财务情况看, 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国际化、国家化所涵盖的内容很多, 但其核心在于会计规范国际化、统一的进程将加快会计国际化、统一化的进程, 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工作:

(1) 按照国际会计规范的构成体系,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 构建我国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结构框架。首先加快新的具体的会计准则的制定、颁布和实施。其次参照国家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 补充、新增和完善我国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相当内容。

(2) 参照国际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有关会计处理程序与方法的规定与会计方法的选择范围及选择原则, 如将现值计量法等纳入会计准则, 允许各级国有企事业单位在特定的约束条件下自行选择。

3. 强化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的约束和监督机制

会计主体采取不同的会计处理原则、程序和方法, 会得出不同的业绩信息, 从而影响到会计主体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分配。因此, 会计主体出于增进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偏离会计制度的规定, 选择执行有利于自身的会计行为。这表明如何强化会计制度执行的约束和机制, 确保会计制度应有的严肃性, 是深化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1) 强化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主体自我约束机制。相对于外部监督而言, 自我约束具有防范性和能动性的特点, 因而是确保会计制度正常执行的主要措施。从目前情况看, 强化会计主体的自我约束, 主要是各会计主体应根据国家统一准则和制度的要求, 制定出与本会计主体经营与管理要求相适应的内部会计制度, 以规范内部会计行为。同时, 各级企事业单位会计主体的管理者应从增进局部利益, 保护国家利益的标准出发, 督促会计人员严格执行制度规定, 必要时应将会计人员对制度的执行和遵守情况纳入业绩考核, 以促使会计人员自觉遵纪守法。

(2) 强化外部监督机制。上级国有企事业单位组织及所在行业或相关部门定期对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情况实施跟踪检查和监督, 经常性地了解会计主体对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 奖优罚劣。同时强化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审计部门应在对会计主体的审计业务中, 严格按照执业规范的要求执行审计业务, 出具审计报告, 对于审计中发现的有关制度执行方面的问题, 应予及时解决, 并监督国有企事业单位组织限期纠正, 不予纠正的, 则应在审计报告中如实披露, 以促使会计主体从维护所在行业系统的利益出发, 自觉地执行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3) 进一步完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身兼双重身份, 一方面, 根据会计法和企事业会计制度, 对单位费用调拨上解及支出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开展各项活动, 实施有效监督, 提供真实科学的会计信息。另一方面, 为各级国有企事业单位组织、企、事业管理提供相关比较信息。

国有企事业单位财会人员应从核算型人才转向管理型人才, 以便优化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力资本的配置。各级国有企事业单位组织应建立会计人员的有效激励、约束机制, 可实行岗位责任制, 岗位轮流转换制。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要有责任感, 优胜劣汰。只有这样, 国有企事业单位财务才能更有效为各企业、各系统实现增效性服务。

综上所述, 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建立在会计理论基础之上, 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理论又与现代经济环境形势相联系。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必须进行改革, 改革将引入当代会计理论, 并对某些理论, 如权益理论内涵进行拓宽, 为了有利于我国国有企事业单位事业的发展需要, 不断改革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建立与我国国有企事业单位事业发展相适应, 与国际、国内会计法相衔接的全新的会计财务监管体系而努力。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后危机时代发展进程的加快, 我国入世后与国际经济环境日益相融。本文结合现行我国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的严重缺位, 在此基础上, 对深化我国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 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规范改革

参考文献

[1]沈艾林:论中国企业会计制度改革的不足与完善.淮阴师学院学报, 2002, 2第24卷, 哲学社会科学版:P187—189

[2]张茂林:对现行国有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部分修改的建设.中国国有企事业单位财会, 2001, 6:P44

[3]吴英:法国的会计制度及启示 (上) (下) .河北财会, 2002, 3:P27—29, 2002, 4:P4 0—41

[4]〖HTSS〗董新田: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会计制度改革.财会研究[J]2001年第二期:P4 0—41

后改革时代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问题;教学改革

H319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学英语课程逐渐成长为大学阶段的基础性课程,是全体大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英语开始进入强调个性化教学和多元化发展的“后大学英语时代”。在此种条件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采取有效的手段,改进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为大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英语课堂,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英语水平。

一、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手段缺乏创新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型课程,在教学中理应得到教师的关注,利用更为先进的教具和新型的教学手段,创设创新型课堂。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师还没有脱离高中时期英语教学的方法,采取满堂灌的形式,要求大学生死记硬背英语知识点,布置大量习题要求学生完成。甚至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直接采取读课本的形式,缺少与学生的互动,也没有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展示自我和提升自我的空间。还有许多教师不能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很少采用新型教学工具,导致大学英语课堂缺少时代感。大学英语教学缺少创新性的手段,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技能,也不利于大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

2.趋于应试教学

大学期间学生基本上没有升学压力,各类考试对学生的要求也不高,但由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存在,导致了许多大学英语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之上。教师在教学中会根据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题型来布置学习任务,在四、六级考试之前甚至直接利用四、六级真题来代替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同时教师过于重视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成绩,在授课过程中反复强调要求学生提升四、六级成绩。由于教师过于重视英语四、六级考试,导致英语教学趋于应试化,让学生练习的题型过于单一,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甚至出现“哑巴英语”这类问题。

3.学生重视程度不够高

大学生到大学阶段选择了自己喜爱的专业,将学习重心转移到了专业课程之上,忽略了其他基础性课程的学习,直接造成大学生忽视英语学习。同时,许多学生由于缺少升学压力,在学习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仅仅追求及格分,造成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特别是许多高校分给大学英语教学的课时数不多,学生一周只能上一至两节英语课,拉大了学生与英语课程之间的距离,也降低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种种原因导致大学生忽视英语学习,在课堂上不能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在课下也没有自主学习英语,直接造成大学生英语水平直线下降,不利于其今后向着更高层级发展。

二、“后大学英语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措施

1.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明确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将大学英语与高中英语区分开来,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其今后在生活与工作的中的需求,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教师首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筛选出大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以及时代发展的需要,做出一定的变动,能够直截了当的提供给大学生其实际所需的内容。

例如常见的if从句,在高中阶段需要学生掌握句子的时态,能够在单选题和完形填空中选出正确的答案。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则需要学生能够使用这一从句,表达个人情感,与他人灵活交流。可以说大学阶段对英语学科的实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不断提升大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

2.开展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教学是“后大学英语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人生规划,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尽量给每个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和能力提供机会。因此教师需要真正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并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人生规划。从而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个性化的教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利用课上时间。

例如针对文科类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多向学生介绍一些外国文学的英文版著作,让学生通过阅读英文书籍来培养语感,提升英语水平,并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而针对理科类专业的学生,教师则需要有意识的传授给学生一些专业术语,让学生认识并能够熟练应用相关术语。这样个性化的教学可以为更多的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和进步的空间,不断提升大学生的英语水平。

3.加强师资力量

大学英语教师也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多学习,了解时代的发展,学习新型的教学手段,并能够设计出具有时代性和进步性的英语课程。同时教师需要降低姿态,多学习英语知识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素养,能够为更多大学生答疑解惑。并且,大学英语教师最好能够与其他科目的教师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师技能,用独特的个人魅力来获得学生的喜爱。不断强大的师资力量能够保证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更加科学的、高效的提升大学生的英语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开展个性化教学,加强师资力量,从而逐步完成“后大学英语时代”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为大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课堂,综合的提升大学生英语水平,为社会发展提供高水平人才。

参考文献:

[1]卢艳.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9:63-64.

[2]丁婧. 转型时期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探索[J]. 普洱学院学报,2015,06:112-114.

[3]章木林. “后大学英语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 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3:82-84.

后改革时代 第12篇

1 中国模式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选择

1.1 包容性的发展目标制定

在改革之前,通过中国模式的应用,很好的达到了经济增长,有效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与此同时,通过长期的工作总结,逐渐探索出非均衡的发展模式。直至后改革时代,为消除不和谐因素以及非平衡模式,提出包容性较强的发展目标,该目标主要为了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与此同时,让城市区域、乡村等均衡发展,确保不同产业共生性,升级改造产业结构,合理分配利益,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制度体系构建。包容性发展就是促进经济发展,而不追求发展的速度,主要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解决当前社会中的各种矛盾。

1.2 对政府职能进行改革

在改革之前,主要是利用经济体制予以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受限于当时的政治体制改革落后于经济改革,所以进一步深化改革后,容易被传统政治体制束缚,因此在后改革时代,由于矛盾凸显,必须对政府的职能进行改革,但是政府已经习惯对我国经济进行干预,因此对政府职能的改革有一定困难。在党的十八大中就明确指出,应当对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予以正确处理,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才是市场竞争的主体,降低政府干预力度,实现政府职能由原来微观经济管理与调控转向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提高管理水平。

1.3 改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向

在改革之前进行了市场化的经济改革,迎来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即表现为GDP长期高速增长,通过国内出口优势,促进经济增长,其不仅很好的解决了物质短缺的问题,提高了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还为以后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来到后改革时代之后,经济数量增长出现了很大的矛盾,经济增长质量,以及经济增长数量都影响实际的经济增长,因此在后改革时代,必须对经济发展的方式进行改变,第一点,之前利用投资和进口带动消费,但是目前则需要由出口和投资协调发展,注重进出口需求和投资需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还要重视消费对经济发展产生的作用。第二点,由于过去发展均为低成本、低质量,所以应当向提高效率方向转变。

2 在后改革时代分析中国模式的发展和创新

2.1 要进一步对政府职能进行转变

在改革开放之前,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有绝对的主导作用,不仅能够挽回市场失灵造成的损失,还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受限于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在发展之后会影响经济情况,在政府主动的过程中,必须很好的掌握控制的对,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因此到了后改革开放时代,为了将这种模式继续发展,政府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其在市场中的作用,转变之前的职能。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第一点,政府必须回归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当前政府及尽管有所收益,实现转变政府职能的机制,但是仅仅属于经济建设型政府,还需要不断的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掌握工作重点后,方可以为国内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第二点,之前由于市场制度不规范,因此需要政府发挥其引导作用,但是在发展到现在之后,市场秩序和规范已经得到完善,因此就不需要过多的干预,应该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完善社会信用制度,引导社会经济发展。第三点,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由于市场经济已经形成,其具体细节会由市场经济自行完成,而政府的工作就是要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开始不稳定,在发展过程中,还会遇到一些不可预见性的因素,因此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非常重要。第四点,对政府的行为进行优化,政府之前在经济控制中,是主要的参与者,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应该将经济运行主体位置调换,注重供医疗、教育等公共产品,实现教育、医疗供给公平性,防止市场行为失灵。

2.2 必须实施科学的改革道路

由于改革开放带来了很大成就,证明中国模式的正确性,因此摸索中发展已经深入人心,具体分析发现,在改革过程中,改革方式如果不能摒弃思维定式束缚,那么将很难消除计划经济体制对生产力的影响,就改革来说,属于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就发展道路来说,不能够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指导理论依据。后改革时代,必须要坚持科学改道路,并且遵循如下原则,一方面,应确保改革开放的科学性,遵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重视对改革过程中整个经济社会的客观规律,确保改革方向客观性。另一方面,改革中要坚持科学依据,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科学分析,重视以人为本,包容性发展原则,在决策时,不能因部分领导主观臆断而盲目采取偏见性的绝决断。进行经济调整过程中,要求调整手段筹兼备,兼顾大局。

2.3 向攻坚式的改革方向转变

对于中国的改革而言,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渐进式,对这一发展过程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其特有的特点,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不是一气呵成的,改革是从容易到简单的,不是一蹰而就的。在改革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容易改革的都被改革了,但是剩下的问题就比较严重,因此成本和阻力也有很大的增加,如果没有魄力,没有坚持,没有改革的决心,那么改革工作就会半途而废,继续实行渐进式改革显得力不从心。由此可见,在以后的改革过程中,应该转向攻坚式改革,要求所有工作人员都做好心理准备,对改革的问题逐一突破,该阶段的改革内容繁杂,主要包括城镇一体化,具体而言,在城乡产业、经济主体、建设规划、生活方式、公共服务体系、市场体系、基础设施、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除此之外,要对经济的发展方式进行转变,在发展过程中,重点强调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不断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发展中提供新的驱动力,让经济充满活力,扩大经济效益,让我国的经济可持续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还应该以人为本。

3 总结

通过以上对后改革时代中国模式可持续性的路径选择与战略创新研究,发现经济发展要以民生为导向,人民是经济发展的主导者,经济发展就是为人民和国家服务的,在保证民生的基础上,经济可以进一步扩大发展范围,根本目的就是提高人民的经济水平,生活水平。

摘要:中国模式,就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在改革时代可以充分体现中国模式的作用和价值,其是一种经验总结,因此该经济模式需要不断进行完善,在后改革时代之后,整个经济市场存在一定的问题,这种中国模式面临很大的挑战,针对这一情况,要重新选择路径,对传统方式进行创新,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下面就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希望给有关人士一些借鉴。

关键词:后改革时代,中国模式,战略创新

参考文献

[1]武鹏.中国经济改革的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研究--基于新常态背景下的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01).

[2]朱楠,任保平.后改革时代中国模式的可持续性与战略创新[C]//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2010(12).

上一篇:简单控制下一篇:二元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