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转型论文范文

2024-08-25

就业转型论文范文(精选11篇)

就业转型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产业转型,大学生,就业,寻租,产业空心化,终身雇佣制

2008年以来, 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 全球经济出现衰退, 中国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冲击, 就业形势严峻, 而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则更是雪上加霜。时至今日, 中国东部沿海的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出现大量破产现象, 正在经历由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 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产业转型。另一方面, 从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 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一直是社会的热点问题, 对于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大多学者都从需求市场的角度出发, 对教育改革与大学生自身期望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然而不断提高全民素质是国家长久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 在不减少招生规模的前提下, 如何长远的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市场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而随着经济危机加速进行的产业转型, 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又有着如何的作用呢?

同为东亚国家的日本, 其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我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日本在二战后多次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产业转型, 进而促进了大学生就业, 这对于我国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日本的产业转型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崛起, 依靠产业政策推动产业转型, 使经济迅速发展, 取代英、法等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其总体失业率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虽然不断增加, 但始终保持在4%以下。25-29岁 (大学毕业生年龄的集中段) 的失业率在不同时期受日本国内相关产业转型的影响, 呈现震荡上升趋势。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由重点发展基础工业向重工业化转型。在这一时期, 劳动短缺,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 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投资出现, 培养科学和技术人员成为社会的迫切需求。这一时期, 1968年到1974年间, 25-29岁的失业率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上。且其有效的求人倍率 (需求人数/求职人数) 高于1.0, 在1973年达到2.36, 大学生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

在进入20世纪70年代, 在石油危机的影响下, 求人倍率从危机前的2.36跌至1975年的0.75, 日本政府加快引导产业转型, 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进行转变, 大力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加强自主的技术开发, 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 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知识和技术密集化。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劳动力对生产力贡献度的同比增速一直维持负增长, 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 对知识人才的需求开始旺盛。大学生就业形势逐步趋好, 进入20世纪80年代, 得益于成功的产业转型, 日本经济快速增长, 25-29岁的求人倍率从1975年的0.75提高到1989年的1.56, 直到1992年, 求人倍率一直高于1.0。新的产业和增长点大量吸纳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机会明显扩大。

但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20世纪90年代初, 日本的产业政策出现松动, 企业大规模引进国外技术, 同时出现了大规模的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外迁, 日本的三大产业出现失衡, 产业空心化问题凸显, 而外迁产业由于缺少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转型中的原有优势转移过快, 资金流向房地产和股市制造泡沫, 社会研发资金缺少, 新技术新优势难以建立, 日本的产业转型出现问题。到1995年, 日本25-34岁的 (大学毕业生的集中年龄层) 完全失业率达到3.8%, 与1985的2.8%相比, 提高了一个百分点, 该年龄段的有效求人倍率不足1.0, 在1998年降至历史最低的0.54。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 日本泡沫经济破灭, 进入了一个低速甚至逆增长时期, 日本政府从1998年开始便成立了以首相为本部长的政府“产业结构转换和雇佣对策本部”, 促进企业的创造性活动和建立新企业, 纠正原有的高成本结构, 大力发展信息科技、生物科技和纳米科技等, 在战略层面上, 力图从经济大国迈向科技大国, 在应用层面上, 则着眼于科技成果产业化措施的实施, 从而将产业的发展与科技的发展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日本的大学生就业率在2000年降至历史最低水平91.9%后, 2001年开始出现反弹, 到2007年, 日本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又从新提高到96.3%,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和文部科学省的调查数据, 到2009年日本春季大学毕业生就业率 (截止4月1日) 则保持在95.7%,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 仍然维持了一个较高的就业比例。

由日本历次的产业转型与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 大学毕业生的供需之间的平衡易受整体经济趋势的影响, 产业转型是否合理及成功, 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日本的历次产业转型都是由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倾斜, 达到加速产业转型, 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也正是因为如此, 日本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并未成为一个长期的社会问题。

二、中国加速产业转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现实问题

(1) 中国加速产业转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优势

日本的产业发展路径与我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因此日本的发展经验对我国有着前鉴的作用。在加速产业转型中, 中国对于日本经验又有着独特的自身优势:

1. 中国着重发展第三产业不会造成产业空心化

在中国, 虽然资源禀赋发生了变化, 由劳动力优势逐渐向人才优势转变, 但中国拥有更广阔领土和基础劳动力, 劳动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并存不存在矛盾。

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大量输出劳动力的中西部省份进行产业转移, 降低自身成本, 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这种国界之内的转移, 既避免了日本海外投资和产业外迁所带来的产业空心化, 优势转移过快而丧失持续发展的动力, 使得后期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 大学生就业率出现波动。又将促进中西部地区的运输业等服务业的发展。

东部沿海省市随着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由1998年的1500万提高到2008年的4400多万, 人力资源不断累积, 同时土地、资源等成本增加, 向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中附加值高的部分转移成为必然趋势, 特别是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 产业转型已成为市场的迫切要求。而这将弥补产业转移所造成的产业空洞, 也促使那些不愿迁移的旧企业在成本、竞争力上处于落后, 从而加速了产业重新布局。

2. 中国的企业不存在传统的雇佣制度约束

毋庸置疑, 日本的“新卒一括用制度”与“终身雇用制度”等传统就业制度, 对于日本提高就业率, 缓和劳资关系等方面的确有很强的推动作用。然而这些制度制约了企业转型与创新, 固有的雇佣模式造成了企业负担过重, 缺乏活力。

中国的大学生流动性将更强, 企业对于大学毕业生的雇佣成本较低, 因此, 中国企业在面临产业转型时, 所付出的成本相对日本企业要低得多, 更加容易快速转型。同时, 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是远高于一二产业的, 其就业形式灵活多样, 例如日本的第三产业所吸纳的就业人数就达到了总就业人数的七成以上, 而中国仅仅只有30%多。服务业市场如银行、证券、电信、商贸、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 一方面为产业转型提供了资金、运输的基础支持, 加快了产业转型, 另一方面, 其中的中小企业在资本并不充裕的情况下, 可以充分利用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优势, 促进自身快速发展。

(2) 转型中的“就业”陷阱

1. 四万亿对“产业转型促就业”的反作用

2010年前三季度, 中国GDP同比增长10.6%, 固定资产投资192228亿元, 同比增长2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029亿元, 同比增长18.3%;进出口总额21487亿元, 同比增长37.9%, 国家自金融危机以来的四万亿信贷对“保增长”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但固有观念对于资金的流向的影响, 却加重了部分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 最终导致了经济增长而不发展、就业减少的尴尬局面。

大量信贷资金流入楼市、股市, 资产价格被快速推高, 通胀压力加大, 2010年8月份,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达到103.5, 房屋销售价格指数达到109.3。而另一方面, 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电力、石化等少数垄断国有企业的员工收入过高, 造成了收入分配的进一步不均, 使得全民整体消费能力减弱, 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受到抑制, 社会的整体产能无法得到释放, 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投入热情降低, 对于大学生 (特别是应届毕业生) 的雇佣意愿不高, 使得经济数据的增长并未带来就业的增长。

2. 寻租活动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所采用的大部分技术、发展路线都是发达国家所过去采用过的, 这就导致了转型后企业为获得利润而大量进入同一领域, 使用近似技术而这势必将引起寻租活动猖獗。特别在中国社会体制不完全的情况下, 大量的社会资源被用于对政府的“公关”, 企业并不重视人力资源能给企业带来的竞争力与潜在利益, 而是一味寻求政策扶持与补贴, 不仅扰乱了经济改革, 更重要的是, 助长了社会腐败, 企业丧失创新活力, 使得核心就业的基础不复存在。

寻租活动也抑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根据国家经济普查数据及发改委相关数据显示, 在经济形势较好的2004年到2006年, 个体经营户净减少121.6万户, 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这一数据将更加尴尬。例如新兴产业中的养老产业, 目前我国还有84.1%的老年人服务需求没有被满足, 这一产业将拉动至少1500亿的投资并提供最少1000万的就业岗位。然而不少民办养老机构虽然名义上获得了国家政策支持, 但目前基层政府和部门却是管的多, 服务的少, 真正得到扶持的只有民政局下属的事业编制单位。中小企业缓慢增长, 大型企业又迫于国际竞争施行“减员增效”, 最终的结果便是大多数的大学生成为寻租活动的殉葬品。

三、加速转型是解决大学生供需矛盾的根本策略

根据近年《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高校分科毕业生数据计算, 1998年至2009年期间人文社会科学类 (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 毕业生的平均增长率为0.67%, 自然科学类 (理学、工学、农学、医学) 毕业生的平均增长率为0.45%, 前者是后者的1.48倍多。大量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毕业生面向的就业领域主要是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但受到融资、政策等限制, 第三产业增长缓慢, 特别是其中的中小企业, 大学毕业生出现了大量的结构性失业。虽然改变招生专业结构是一种解决的办法, 但利用产业转型的机遇进行就业疏导将好于简单的改变招生专业, 哪痛医哪的老思想将会把就业带入到另一个泥潭当中。

产业转型是由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型, 人力资源将体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完成产业结构的改革, 就要打破固有观念, 而这必须需要有知识、有活力的大学生去完成;同时, 产业的转型也将为大学毕业生提供适合的岗位, 从而缓解目前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参考文献

[1]林毅夫.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和教育[J].中国国情国力, 2003, (2) .

[2]林毅夫, 潘士远.中国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J].理论参考, 2006, (11) .

[3]徐朝阳, 林毅夫.技术进步、内生人口增长与产业结构转型[J].中国人口科学, 2009, (1) .

[4]洪雨.日本如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J].政策瞭望, 2008, (3) .

[5]青木昌彦, 奥野正宽, 冈崎哲二.市场的作用, 国家的作用[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

就业转型论文 第2篇

1、本讲认为,从农业劳动力转移这个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过程在就业结构变化中的最重要的指标来看,我们已经取得很大成绩,这一进程未来还会持续相当长时间,高潮仍未到来。错误

2、就业转型意味着农业劳动力趋势性减少,但减少规模大小与GDP增长率衡量的宏观周期不存在显著联系。

错误

3、本讲认为,与改革知青制度具有帕累托改进性质不同,国企改制属于卡尔多改进,应通过转移支付手段对利益受损方提供补偿。

正确

4、近年我国劳动市场呈现相对高端员工短缺而低端工种求职困难的结构性特点。错误

5、非农就业趋势性上升是中国经济增长长期的一个特点,但是在短期内与长周期内,它跟宏观经济的涨落()。

A.正相关

6、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占整个劳动力的比重大概为35%,但从国际经验和增量趋势看,未来20年占比值有望降到近()。

B.10%

7、由于中国就业与失业并不存在简单线性关系,因而观察中国就业形势不仅要看失业率,更要看()。

A.失业人员再就业

8、根据求人倍率的概念,求人倍率()1,说明劳动力()。

D.小于 供大于求

9、本讲提到的我国就业转型的特征性事实主要有()。

A.超过2.5亿农业劳动力逐步转移到城镇非农部门就业

B.乡村劳动力变动以及非农就业增长速度,都与宏观经济周期涨落具有显著联系

C.城镇失业率变动凸显旧体制转轨对劳动市场和就业领域的冲击

D.劳动市场多年出现“民工荒、用工荒、招工难”现象

E.近年劳动市场呈现结构性特点

10、目前我国整体求人倍率是上升的,但存在重要的结构性差异,表现为()。

A.低端工种求人倍率上升更快,高端工种的求人倍率相对比较慢

D.高学历上升快,低学历上升慢

11、城镇登记失业率加下岗人员的城镇失业率,30多年相对趋势和均值的演变轨迹,先后有一低一高两个峰值,根据本讲这两个峰值背后的原因分别是()。

A.改革开放初期知青回城

D.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国企改制

12、本讲认为,中国当代经济体制和结构转型,必然会定义性地派生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就业转型历史进程,其原因主要有()。

B.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有大量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

C.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大量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

经济转型和发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第3篇

这是党的文件第一次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并列提出, 在功能定位上, 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笔者认为, 把非公有制经济放在与公有制经济同等的地位, 必将有力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增强各类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发展信心与创业动力, 助推我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 从而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

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当前,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时代。上世纪八十年代, 每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二三十万人, 而现在已达到六七百万人, 增长了二三十倍。大学毕业生已经逐渐成长为我国最大的新增就业群体。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 2014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将达727万人, 毕业生总量压力进一步增大, 就业形势严峻。

党的十八大报告专门提出, 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面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实, 尽管国家出台了各种措施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但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一年比一年严峻, 究其原因, 很重要的一点在于目前社会所提供的可供高层次人才选择的企业数量和就业岗位严重不足。这一原因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当前中国会出现“企业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困境局面。

经济转型和发展推动大学生就业的现实意义

当前, 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这三个产业之间还存在着结构的不合理, 突出的表现就是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比经济发达国家低很多, 比如大家所熟知的商业物流、生活服务业、通讯, 都属于第三产业范围。从就业结构来说, 我国第三产业全部就业人数现在占的比重约37%, 而经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比一般是在70%左右。相比其他国家和地区,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还很不充分, 提升空间很大, 用人需求也有很大潜力。

有这样一组数据。在就业市场上, 企业用人需求占到96.8%, 而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比重仅占0.7%, 其他单位的用人需求比重为2.5%。在企业用人需求中, 内资企业占75.6%, 其中以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用人需求较大, 所占比重分别为25%、26.6%和9.8%, 国有、集体企业的用人需求比重仅为5.3%。

由此可见, 发挥企业作为就业主渠道的作用, 对于促进经济增长, 就业岗位的增加, 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必须更多地要呼唤经济结构转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对大学生来说, 意味着大量的就业机会。我国当前迫切需要加快经济的转型, 尽快实现国民经济从以传统制造业和农业为主, 向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大量需要高层次人才的岗位, 企业对脑力劳动者的吸纳能力大幅提高, 从而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

高校要紧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培养适用人才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输出的基地, 在服务我国经济建设发展中应承担起育人的使命, 紧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积极发展交叉学科、适时调整专业结构, 加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建设,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重视教学方式的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 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 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型人才。否则, 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一旦与市场需求脱节, 就会导致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岗位需求, 出现无业可就的恶性循环。

教育部从2003年就明确提出, 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 推进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 包括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加大就业评估和教学评估力度等等,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特别是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方面, 这几年大力推进订单培养、校企合作培养, 加强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训练, 实行职业资格与学历“双证书”制度等等, 力度是空前的。

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该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6%以上。截至目前, 该校2014届毕业生已有93%提前一年落实了就业单位, 2015届毕业生已经有34%和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值得一提的是, 不少用人企业均带着大订单来校招揽人才。如西安铁路局一次性招聘了713名2015届毕业生。究其原因, 该校在专业设置上紧跟企业需求, 每年到中国中铁、中国铁建、铁路局以及中交集团等国有企业和部分民营企业进行人才需求调研。通过现场专访、问卷调查、开座谈会或网络调查、电话咨询等形式, 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趋势、岗位设置、岗位要求等情况, 及时掌握生产一线人才需求信息。通过不断跟踪和分析铁路行业人才市场的需求, 及时调整专业和优化专业结构, 科学规划专业布局。按照行业企业需求动向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邀请企业全程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 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确保了毕业学生适销对路, 较好地满足了企业岗位需求。

大学生转变观念迎来就业天地宽

大学生就业难除了上述原因外, 还需要正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就业观念的转变。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 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发达地区尤其大城市。而在我国其它二三线城市, 还存在很多职位空缺。在很多企业和工厂, 还有很多技术型岗位缺少合适的人才。这反映了当前部分大学生片面追求大城市, 不愿去二三线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 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 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 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就业转型论文 第4篇

目录

本文作者:青 松 …………………………………………………………………………………………………

1摘要…………………………………………………………………………………………………………………

2关键词………………………………………………………………………………………………………………3 1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状况……………………………………………………………………4 1.1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状况………………………………………………………………………………5 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呈下降趋势…………………………………………………………………………………6

第二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稳定……………………………………………………………………………………7

第三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8 1.2 转型期我国的就业结构状况………………………………………………………………………………9 第一产业劳动力份额呈下降趋势…………………………………………………………………………………10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迅猛增长…………………………………………………………………………………11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就业的份额偏低………………………………………………………………………………12 2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分析………………………………………………………13 2.1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抑制了就业结构的合理发展…………………………………………………………14 2006年世界三次产业平均比重为3 ………………………………………………………………………………15 2.2 就业结构偏离产业结构……………………………………………………………………………………16(1)我国第一产业正在向外排斥劳动力 ………………………………………………………………………17

(2)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有限 …………………………………………………………………………………18

(3)第三产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但就业吸纳空间逐步缩小……………………………………………19(4)二元结构依然显著 …………………………………………………………………………………………20 3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的原因分析…………………………………………………………21 3.1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原因…………………………………………………………………………………22(1)原有的经济发展结构 ……………………………………………………………………………………23 自1952年起…………………………………………………………………………………………………………2

4(2)城市化水平低 ……………………………………………………………………………………………25 3.2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的原因…………………………………………………………………………26(1)严格的户籍制度抑制了劳动力的流动 …………………………………………………………………27 20世纪5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致使农村存在大量隐性失业 …………………………28

(2)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29(3)就业的社会保障缺失 ……………………………………………………………………………………30(4)城市拉力不足,农村的推力有限…………………………………………………………………………31 4 关于治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的对策…………………………………………………………32 4.1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的措施……………………………………………………………………………33 4.2 解决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的措施……………………………………………………………………34(1)创建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环境 ……………………………………………………………………3

5(2)重视职业教育对就业的贡献 ………………………………………………………………………………36

(3)加大对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 ………………………………………………………………………………37

(4)鼓励非正规就业 ……………………………………………………………………………………………38

参考文献…………………………………………………………………………………………………………

本文作者:青 松

摘要:主要研究了我国转型期的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通过对转型期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数据分析,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是影响中国就业的两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并分析了产生这两个现象的原因,最后就产业结构方面的障碍提出了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就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偏离度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状况

1.1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状况

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呈下降趋势。我国第一产业的产值总量逐年增长,从1978年的1027.5亿元增加2007年的28095亿元。但是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28.2%,上升到1982年的最高值33.4%,然后逐年下降到2007年的11.3%,降幅为16.9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稳定。第二产业的产值从1978年的1745.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21381.3亿元,产值逐年上升。第二产业占GDP的比例从1978年的47.9%到2007年的48.6%,变动区间不大。

第三产业的产值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第三产业的产值从1978年的872.5亿元上升到2007年100053.5亿元,产值有大幅度上升。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从1978年的23.9%上升到2007年的40.1%,上升了16个百分点。

1.2 转型期我国的就业结构状况

第一产业劳动力份额呈下降趋势。虽然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绝对数量逐年增加,从1978年的28318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31444万人,增加了3216万人,但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份额却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40.8%,下降了29.7%。并且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就业份额变化与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具有一致性,乡镇企业、国有企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

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迅猛增长。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政府的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份额从1978年的17.3%上升到2007年的26.8%。由于工业化进程中科技的贡献率逐步提高,抑制了第二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所以自80年中期以来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就业的份额稳定在23%左右。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就业的份额偏低。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就业人数由1978年的4890万人上升到2007年24917万人。从业人员就业比重由1978年12.2%上升到32.4%。但是依据世界工业化国家的数据,一般工业化国家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约为50%-60%,吸纳的劳动力约占50%-80%,而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约为40%,吸收劳动力约占30%,可见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仍然严重滞后。 转型期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分析

2.1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抑制了就业结构的合理发展

2006年世界三次产业平均比重为3.4%,27.6%,690%;其中中下等收入国家的三次产业比重为11.9%,427%,45.5%;而我国的三次产业比重为11.9%,470%,411%,与下中等收入国家的产业结构相近。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与现代型就业产业结构相差2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与现代型就业产业结构相比超出3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滞留了大量劳动力,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供给不足。

2.2 就业结构偏离产业结构

(1)我国第一产业正在向外排斥劳动力。第一产业在1978年偏离度达到-0.6,说明我国当时第一产业中已经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和隐形失业问题。随着中国经济转型的发展,2007年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达到-0.73,说明第一产业不仅不能进一步吸纳劳动力,而且还成为劳动力的流出部门。

(2)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有限。从1978年到1990年,第二产业偏离度不断下降,显示出该产业就业人数不足,正在吸纳从其他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从1991年起,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程度开始上升,说明第二产业正在走资本密集型道路,无法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3)第三产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但就业吸纳空间逐步缩小。1978年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0.96,说明其吸纳劳动力严重不足,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加,到2007年其偏离程度为0.24,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越来越向零之靠拢,即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趋于均衡状态,第三产业就业增长速度尽管最快,但继续高速增长的空间逐步减少。

(4)二元结构依然显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年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是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4-9倍,农业和非农比较劳动生产率对比系数介于02-03之间,而发达国家农业和非农比较劳动生产率对比系数一般在0.5-0.9之间,说明我国这两个部门的结构反差比较大,二元经济结构现象依然很严重。 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的原因

(1)原有的经济发展结构。

自1952年起,中国为了快速发展经济选择了工业化道路,并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这个战略通过计划手段将资源转移到第二产业大大推动了该产业的发展,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则由于资源投入缺乏发展受到阻碍,导致第三产业长期增长乏力,我国的劳动者的就业也因此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个体私营企业的门槛相对较低,对资金、技术水平、劳动者素质等要素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客观上制约了其发展规模。再加上中小企业长期缺乏国家的有效扶持政策,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也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2)城市化水平低。

目前农村人口占了大多数,他们对第二、三产业产品的需求不足,导致了产业结构转换滞后。再者,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城市化水平越高,第三产业就越高。我国城市化水平低,无法满足第三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还影响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高附加值、新兴的服务行业比如金融、保险、会计、法律、信息等产业在农村是很难得到发展的。

3.2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的原因

(1)严格的户籍制度抑制了劳动力的流动。

20世纪5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了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致使农村存在大量隐性失业。到2006年,全国共有进城农民工超过2亿人,然而即便如此,我们的农民工仍然没有城市户口,不能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情况下工作的,仍然处于一种制度灰色状态。

(2)分割的劳动力市场。

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分为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和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体制内的劳动力主要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从业人员,他们享有较为全面的福利保障;而体制外从业人员却很少能够享受福利保障。这一差异直接制约了我国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限制了就业结构的转化。

(3)就业的社会保障缺失。

我国原来的社会保障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来承担的,人们能否享受到社会保障首先取决于他是否就业,这种“只保就业,不保失业”型的社会保障制度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并造成企业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同时一批长期亏损落后企业不能被淘汰。另一方面,非正规就业大多处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必将降低劳动力从事这些工作的偏好,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的转变和就业的结构和规模。

(4)城市拉力不足,农村的推力有限。

目前,城市每年须安置2300万以上新增的就业人数,而实际每年提供的新增城镇就业岗位还不到一半,远远不够安排城市失业人口的就业,更谈不上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机会。在农村,农民教育和培训的落后.导致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较低.无法实现顺利地转移。再者,由于缺乏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来源渠道,大量愿意转移的农民无法转移出去.。

关于治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问题的对策

4.1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的措施

发展农业产业集群效应,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农业产业集群将原本生产农产品的农户,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的企业与各种服务机构(金融机构、农业科研机构、农产品行业协会、农业中介机构)联系在一起,在竞争和合作中共享生产收益。黄宝连、黄海平(2009)研究说明农业产业集群可以促进相关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农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加快城市化的步伐。

通过技术进步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回收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产业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其次,技术进步可以催生新兴产业,既能提升产业的技术含量,又能拉动新兴行业的就业。再次,技术进步可以带动上下####业的发展,同时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率增加社会资金的积累规模,推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于生产,增加劳动力就业量。

打破现代服务业的市场垄断,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在诸如银行、保险、邮政、通讯、交通、教育、卫生、广播电影电视业等众多领域,甚至在社区服务方面,仍然实行较严格的行政垄断制度。尽管这些服务行业就业弹性较大,却由于存在很多进入壁垒,缺乏竞争,使得服务价格居高不下,既抑制了消费,又影响了行业的发展规模,最终限制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就业结构的升级。因此,国家应该实行公开透明的宽准入制度,逐步取消对民间资本、外资进入的限制性规定,培育多元化主体的市场竞争格局,给第三产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4.2 解决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的措施

(1)创建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环境。城市劳动力在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等方面能够得到政策保护,而农民工却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政府应该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劳动就业市场化。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劳动力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让市场自主决定要素价格,使工资收入与劳动生产率协调增长,达到劳动力市场均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辅之以政府的监督和制度完善职能,保证劳动力市场顺利运转。

(2)重视职业教育对就业的贡献。目前我国就业市场一方面大批劳动力待就业,另一方面高级技工供不应求,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现象严重。正规的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现代化生产提供大量技术人员,是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很好途径。而且通过职业教育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够得到有效的转移,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后备力量。

(3)加大对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教育、金融、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物品供给上的城乡差距,导致了农村推力有限、城市拉力不足。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影响还未结束的现阶段,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吸纳返乡农民工,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同时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一方面减少了农民的公共开支,间接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另一方面,为农民消费提供配套设施,这两方面的作用都会刺激农村消费市场,从而改善整个社会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4)鼓励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政府首先应该加强对非正规就业宣传力度,逐步消除社会的偏见。其次,尽快出台相关劳动、就业相关法律,规范对非正规就业的管理。此外,政府还应该以公共资源为依托,加强培训服务提高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吴云勇.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不同步探因[J].改革,2007,(3).

就业转型论文 第5篇

关键词:经济转型高职学生就业

一、引言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增长造成了巨大冲击,至今仍呈蔓延趋势。无论是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还是巴西、俄罗斯、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和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都受到巨大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内需不足。这次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需求下降,致使我国一些以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經营困难,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为了应对这场危机,各国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美国政府在政策上实行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推高能源、食品等大宗产品价格,积极促进产品出口,以减轻美国自身的负担和压力;同时,加大了对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能源、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等产业的支持,占领科技制高点,继续引领经济发展。德国围绕汽车、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提高生产水平,继续占领世界制造业中心地位。日本加快了对家电、电子、汽车、造船、钢铁等产业的技术集成与整合,竞争优势明显。新兴经济体国家也纷纷加大科技投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可以说,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正在世界各国悄然展开。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2009年提出了“转方式、调结构、保增长、扩内需”的指导方针,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又把“稳中求进”作为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十一届五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今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定为7.5%,低于8%的一贯目标,目的在于引导各地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以说,整个“十二五”期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

伴随着经济的转型发展,相应地会对就业产生重大影响。例如,上世纪30年代初发生的世界经济危机,美国推出了罗斯福新政,促进经济转型发展,从1935年开始,美国几乎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失业人数从1700万下降至800万,恢复了国民对国家发展的信心。正是因为这种影响,历来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都十分关注这种影响的方式和程度,研究者甚多。本文从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实际出发,研究经济转型时期对高职毕业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就业的影响,提出应对之策,用以指导高职毕业学生就业。

二、经济转型发展对高职学生就业的影响

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对高职学生就业产生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二产业仍然是高职学生就业的主渠道,但呈下降趋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与人才和劳动力结构紧密相关,产业结构调整将导致人才和劳动力等要素的流动。 2011年我国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是10.12%、46.78%、43.11%,二产业比重最高,也是目前我国吸纳就业人员最多的产业。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新兴高新技术产业是高职学生就业最多的地方。根据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一、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变化的过程,总的趋势是第三产业比重扩大,第一、二产业比重缩小。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二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在逐年缩小。因此,今后二产业吸纳就业人数会呈现下降趋势。

2.三产业是高职学生就业的新方向,树立新型服务理念是市场的呼唤。当前,我国已进入三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种类不断增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信息产业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衍生出了许多新的三产业形态,为服务人们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沿海地区,三产业发展更快,大有取代二产业成为驱动经济发展主导力量的趋势。据广东省东莞市电视台报道,2011年12月上旬举办的广东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东莞招聘分会,在企业提供的一万多个就业岗位中,贸易、培训服务、传媒业、金融服务业等三产业岗位占了66%,制造技术岗位只占34%,这是三产业人才需求扩大的一种明显信号。高职学生要为这种需求变化作好心理上的各项准备。

表1我国三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变化表单位:%年份1一产业1二产业1三产业2000115.23151.15133.622006111.8148.7139.52007111.7149.2139.12008111.3148.6140.12009110.6146.8142.62010110.2146.81432011110.125146.78143.11(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

3.产业转型升级阶段对就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也就是新兴产业发展、工艺设备更新、技术进步的过程,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程度提高,许多人工劳动由机器代替,产品营销在网络上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决定着企业的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因此,企业往往会趋向聘用素质更高的劳动者,特别是复合型的人才,以便更好地操作先进设备,处理各种复杂信息,适应高效的市场经济活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种变化会对就业造成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传统产业吸纳就业人数下降,战略性新兴产业会填补一些就业空间;另一方面是企业的现代化程度提高以后,要求从业者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高职学生这类复合型人才有更多用武之地。

4.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管理创新会增加新的就业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对自身健康和环境保护更加重视。因此,未来一个较长时期,我国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会更加注重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加大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环保等社会公益事业的投资,以满足人民的需求。同时,我国正在加快创新社会管理的方式方法,新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正在形成,一个的新的行业正在孕育。可以说,未来我国公益事业和社会管理的人才需求会大幅增长,这将为高职学生就业提供新的途径。

5.虚拟经济的深度发展,将为高职学生就业提供新空间。虚拟经济是整个金融证券业经济的总称,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以交易各种金融票据为主的经济活动。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金融业非常发达,由此出现了大量金融衍生业,吸纳了大量高素质金融人才就业,是美国亿万富翁和中产阶级最为集中的行业。我国金融业目前还没有完全与国际接轨,管控比较紧,金融创新远远不够,虚拟经济所占的比重还很低。人们熟知的除了股票、期货外,其它的金融衍生品知道很少,专业从事虚拟经济工作的人也较少。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人民币的国际化,金融领域必然要走向全面开放,虚拟经济将会出现井喷式的发展,由此吸纳大量的人员就业,这是高职学生未来就业的新空间。

6.经济全球化将促进高职学生人才的需求。目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加入WTO以后,从法律、体制等各个层面加快了与国际经济的融合,外国企业“引进来”、国内企业“走出去”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据国家统计局公报,2011年我国非金融领域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7712家,比上年增长1.1%;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160亿美元,增长9.7%,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外商直接投资有新办企业,也有采取收购、兼并、参股等方式进入我国内资企业。这些跨国公司为了拓展在我国的业务,坚持人才本土化策略,通常聘用复合型、应用型的本地人才担任管理和技术员。与此同时,我国一些实力较强的大公司,如海尔集团、三一重工、联想集团等企业都在国外投资办厂,建筑企业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等等。据国家统计局公报,2011年我国企业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0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2%;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5.2万人,增加4.1万人。因此,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增加,只要有一定英语基础的高职学生就业将会有很大的空间。

7.产业梯度转移会对各地高职学生的就业产生影响。我国经济区域差异大,经济转型发展的策略和方向也不尽相同。广东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实行“腾笼换鸟”, 逐渐淘汰一些低效率的传统轻工产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沿海地区政策的变动,加上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传统的服装、制鞋、日常用品等产业开始向内地梯度转移。中西部地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阵地。一般而言,学生就业具有较大的地域性。尽管目前我国交通便利、户籍政策也更加灵活,但从实际来看,绝大多数学生愿意在自己生活的省市或者城市就业。所以产业转移过程,将对东、中、西部地区的高职学生就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相比较而言,沿海高职学生要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好就业准备,而内地高职学生就业的主方向仍然将是传统的轻工产业。

8.农村管理水平提升成为高职学生就业的新去向。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管理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已经进入小康水平的村庄早已不是男耕女织、炊烟缭绕的传统景象,代之而起的是厂房、商店、别墅、绿地,一幅繁忙运转的新气象。例如,江苏华西村有200多家企业,年銷售收入500多亿元,全村劳动力人人成了上班族,年均收入6万多元,家家住上了村里统一建设的300~600平方米的别墅楼,村委会、企业管理人员中大学生比比皆是。目前,大学生当村官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国家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为农村发展做贡献。据统计,我国有60多万个村庄,村干部有200多万人,加上村办企业人才需求,这是一个十分广阔的就业市场。

三、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宏观形势分析

高职学生要就好业,就要关注经济发展形势,以此分析就业形势,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当前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势究竟怎样?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1.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不利因素

一是世界性的经济减速,给扩大就业带来了空前的压力。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后劲不足。新兴市场国家普遍收紧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经济增长势头。西亚、北非一些国家政局波动,经济发展不稳定。全球通胀压力持续加大,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通胀水平整体走高。经济发展的压力必然转变为就业上面的压力,世界性就业难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改变。我国作为劳务输出大国,世界经济不景气,必然影响劳务出国就业。非洲、东南亚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人员还纷纷涌入我国就业,挤占国内就业空间。在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日趋融合的情况下,国际经济的任何变化都会传导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增加出口的压力大,扩大内需短期内难以见效,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扩大就业的难度大。

二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压力持续加大。我国城镇需就业的劳动力年均达25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500多万人,还有相当数量的农业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就业队伍非常庞大。而每年我国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大约只有1200万个,就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我们经常看见有的岗位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竞争的现象。在公务员考试中,还出现过3000多人报考同一职务的现象。此外,近年来海外留学人员归国人数也呈现大幅增长。据人民网报道,2005年海外留学人员归国人数为3.49万人,2008年为7万人,2010年增加到13.5万人。海外留学人员大多数在专业领域有独到之处,且通晓国外语言、法律和人文,熟悉市场,他们占据了国内许多行业的高端岗位。

三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随着技术进步加快和产业优化升级,技能人才短缺,造成企业“招工难”和劳动者“就业难”的双重局面。此外,我国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以及职业培训不能满足需要,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滞后,影响劳动力流动就业的体制机制仍然存在,经济社会转型过程劳动关系矛盾凸显,劳动者利益诉求发生新变化,劳动关系调整体制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这些都给高职学生就业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2. 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有利因素

首先,党和政府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决心不动摇,采取的政策措施强而有力,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乐观。

其次,国家把扩大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2012年1月,《国务院关于批转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提出:“十二五期间要新增就业4500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000万人,城镇就业比重逐步提高,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更加优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为此,国家将从经济发展、就业政策、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健全劳动关系等八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以促进就业。

第三,国家加强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2008年国家《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提出,要对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实施重点帮扶,落实好创业小额贷款,取消落户限制等政策措施。《国务院关于批转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再次提出,要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积极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域,鼓励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以及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落实各项扶持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就业服务,更加关注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加大对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的援助力度。

以上分析表明,大学生当前面临的就业形势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需要理性地看待,既不悲观失望,妄自菲薄;也不坐等人来,毫无准备。要努力学习,炼好本领,以正确的态度迎接用人单位的挑选。

四、高职学生的就业对策

一是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职业定位也就是自己的职业目标。良好的职业定位是以自己最佳才能、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的。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要依据客观现实审时度势,考虑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比较鉴别、扬长避短[3]。经济转型时期职业变化较快。高职学生要根据自己的专长、特征、爱好等确定职业定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位,有的人具备当公司经理的能力,有的人适合从事营销工作,有人的适合管理岗位,有的人适合行政工作等等。职业定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个人的阅历、能力、人际关系都会发生显著变化,个人就业的职业定位会向更高层次发展。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高职学生只有合理地确定了自己的职业定位,然后再根据职业定位去努力寻找工作单位,才能获得好的效果。

二是分析本行业的就业优势。美国著名就业指导专家霍兰德曾提出人职匹配理论,认为个体的职业兴趣可以影响其对职业的满意程度,当个体所从事的职业和他的职业兴趣类型匹配时,个体的潜在能力可以得到最彻底的发挥,工作业绩也更加显著。在我国,从事职业不仅受到职业兴趣的影响,还受到就业体制机制的影响。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职业类别条块分割、地域分割特别严重,一个行业的大学和专业毕业学生只能进入某个特定的区域或行业就业。比如,农业类学校的学生只能到农业部门就业。1997年实行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以来,这一状况得到了改变,特别是大学专业的行业化逐渐淡化,综合性不断增强。但从高等教育整体来看,一个专业的学生进入本行业领域就业仍然是主流,这也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如果学校某一个专业的毕业生大多进入了其他行业就业,表明这个专业培养的人才要么过剩,要么就是培养的素质达不到市场需求标准。职业教育的特点也是职业性、行业性比较强。因此,高职学生要首先关注与专业相关的行业发展情况,就业时首先考虑进入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以发挥自己的才干。

三是认清自己转行发展的潜力。职业选择中,个体并非一定要选择与自己兴趣完全对应的职业环境。因为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完全依据兴趣类型,还要参照社会的职业需求及获得职业的现实可能性。因为个体本身常是多种兴趣类型的综合体,单一类型显著突出的情况不多。同时,学习具有长期性、终生性。一个人在学校积累的知识和能力只是人一生当中所积累的知识和能力的一小部分,绝大多数的知识和能力是边工作边积累起来的。因此,毕业学生在职业选择时会不断妥协,寻求相邻职业、甚至相隔职业,通过工作中学习,学习中熟悉工作,达到提升自己的目的。高职教育以能力教育为本位,学生应用能力较强,具备跨行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只要学生能在工作中不断猎取新知识,总结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在其他行业一样可以大有作为。比如,近年来一些农业类高职学生从事房地产业、餐饮业、服装生产等,一样获得了成功。

四是从容对待就业考试。现在高职学生就业都要过考试这一关,有的分笔试、面试,有的用人单位还要到学校查学生档案,找老师谈话,多方面了解学生的情况,这些都是正常的行为。所以,高职学生要为就业准备好各种考试。首先在态度上要从容,以不慌不忙、不卑不亢的心态对待就业考试。在没有就业之前,自己和用人单位是一种平等、自由协商的阶段,有一种淡定从容的态度,不仅能放松考试的心情,丢开思想包袱,还能给用人单位一种镇定自若、处变不惊、办事可靠的印象,在印象上就胜了一筹。其次是在技术上要重视,因为大多数用人单位参加应聘考试者众多,要想有好成绩,还得认真准备,考出自己最好的水平。笔试环节,要对自己所学知识认真进行梳理,专业知识上不丢分。对一些社会知识只能靠平时的积累,临场随机应对。第三一定要诚信对待。用人单位都喜欢诚信的工作人员,特别是面试环节,应聘者如果出现不诚信,前面不管考试如何地好,都会被用人单位“一票否决”。所以,应聘当中要讲真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不懂装懂,更不能编造谎言。第四利用再培训的机会提升自己的能力。学校学习的知识,掌握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有时为了应对应聘考试,可以到有关的就业培训机构开展短期的强化培训,以快速提高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

五是寻找创业的机会。现代市场经济各行各业都趋于饱和,市场瞬息万变,每天既有新的企业诞生,也有老企业被淘汰退出。因此,创业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只能寻找机会。成功创业需要创业者具备敏锐的目光、果敢的决定、顽强的毅力,以及良好的外部环境。有人说创业就是一种坚守,需要经过许多磨煉,需要长期的坚持才能有所成就。当然也不乏在短期内成就大业者,例如,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在大学二年级时便退学开办公司,他瞄准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趋势,开发了方便的电脑操作系统,很快得到市场的认可,在较短的时间内便成为了世界首富。所以,高职学生只能在实际工作中寻找创业的机会,不能不顾自己的现实条件盲目上马,要作好认真的市场调查研究,创造各种有利条件,看准了机会就上,不要犹豫,因为一个好的创业机会有可能转瞬即逝。而且,一旦创业就要具备从小做大的耐心和毅力,学会打持久战。要充分用好国家的支持政策。目前,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出台了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只要用好了政策,可以为自己创业省却不少成本,少花一些没必要的精力。

五、结语

高职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是人生发展的重大转折。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学生就业经历了由计划经济时代的包分配向市场经济的自主择业的转变过程。因此,在就业的过程中,学生、家长都或多或少的受到旧有就业思想观念的束缚,都祈求找一个稳定、有地位、工资高的单位。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别大,再加上人才需求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学生就业上的千差万别和思想上的强烈反差。特别是在经济转型时期,一些传统产业将逐渐缩小,一些新的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就业形势也将因此而发生深刻变化。因此,抓好经济转型时期的就业指导,对高职学生就业观念、择业方向、应聘策略进行合理的教育,对学生思想进行科学的疏导已经变得十分迫切。有专家讲,一个人的成功大约只有20%是靠自己个人的知识和水平,而80%都是靠与他人的合作来实现的;20%的知识和能力是从学校获得的,80%知识和能力是要从今后社会实践中不断获取。因此,走入社会,是另一种学习的开始,而不是学习的终结。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学生要看到自己的优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2]。加快转变就业观,理性选择职业。坚持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经济转型升级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就业转型论文 第6篇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失地农民的职业转型, 是国内外学者在社会保障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为厘清国内外学者的观点, 我们将从经济保障因素、就业保障因素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的影响展开文献回顾。

Wen&GnanzhongJames、TitoBoeri、FellmanJ、MarvinJ.Painter、郭淼等学者通过定性研究, 探讨了经济保障因素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的重要影响。Wen&GnanzhongJames认为征地补偿制度的完善对失地农民更好地进行职业转型产生重要影响;[1]TitoBoeri认为, 基本生活制度的完善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产生重要作用;[2]FellmanJ表明, 政府经济保障政策中的税收与福利政策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产生重要影响;[3]郭淼认为农村居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存在影响。[4]

B.N.Floyd、IsabelShutesandCarlosChiatti、费淑静、周志雄等学者, 强调了就业保障因素中信息支持、资金支持以及实物帮助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的重要影响。B.N.Floyd以热带雨林的农民为例, 指出政府的资金扶持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具有重要影响;[5]IsabelShutesandCarlosChiatti指出政府的资金和信息支持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产生重要影响;[6]费淑静通过分析当前失地农民就业现状、问题, 指出政府的资金、实物帮扶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产生重要影响;[7]周志雄指出政府的信息支持和实物帮扶等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有着重要作用。[8]

Todaro, MichaelP.、C.P.Chandrasekhar、张治学、喻明明和吴志伦则强调了就业保障因素中职业培训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的影响。Todaro, MichaelP.通过分析欠发达国家的劳动力迁移模型和城市失业, 指出就业指导体系建设和职业培训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的重要影响;[9]C.P.Chandrasekhar基于美国的抽样调查数据, 指出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重要性;[10]张治学强调就业指导以及职业培训是失地农民顺利完成职业转变的关键所在;[11]喻明明、吴志伦通过分析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 探讨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的重要影响。[12]

综上所述, 学者们既往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研究基础, 但既往研究主要以定性为主, 较缺乏比较研究和具体的定量分析, 较难为政策建议提供清晰的参考。为此, 我们利用对湖北省四市2227名失地农民的调查数据, 定量分析经济保障因素以及就业保障因素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的影响, 并通过二值Logistic多元统计数学模型比较经济保障因素、就业保障因素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的影响力, 以期能为失地农民职业转型的就业保障提供依据。

二、研究设计

1. 数据来源与样本基本特征

根据抽样便利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在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期间, 在湖北省的武汉、襄阳、荆门以及恩施4市, 开展了失地农民职业转型状况的调查。此项调查针对失地农民发放了2300份问卷, 并通过对15%回收问卷的回访, 了解调查的质量。我们剔除了缺乏关键信息的问卷以及废卷, 最后共回收有效问卷2227份, 有效率为96.83%。

样本的基本特征如表1所示。总体上看, 失地农民样本主要体现出适龄劳动群体、低教育水平、有家庭负担以及低收入特点等, 与既往文献中失地农民样本结构较一致, 也较符合在农村中观察的结果, 样本数据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 变量与假设

根据相关文献的研究假说和研究成果, 文中的因变量为失地农民职业转型状况, 用“已转型”与“未转型”来进行测量。我们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状况与调查对象本人对新职业的满意度、家人对新职业的满意度以及新职业适应的困难程度等进行了信度检验, 其Cronbach'sAlpha值为0.863、0.827以及0.894, 这反映失地农民职业转型状况测量具有较好的信度。

文中的自变量为影响失地农民职业转型的各类因素, 第1组自变量是经济保障因素, 主要包括征地补偿制度和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等变量;第2组自变量是就业保障因素, 包括信息支持、资金支持、实物帮助以及职业培训等变量。相关变量的含义及描述性统计分析见表2。

3. 研究假说

文中的因变量是失地农民的职业转型情况, 自变量为失地农民经济保障因素以及就业保障因素。文中的研究假说是就业保障因素比经济保障因素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影响力更大。这个假设可以转化为如下的三个假说:

H1:就业保障因素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产生显著影响。

H2:经济保障因素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产生显著影响。

H3:就业保障因素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的影响力高于经济保障因素的影响力。

三、研究发现

1. 失地农民职业转型描述性分析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 失地农民职业转型总体状况并不好, 认为“已转型”的样本占样本总体的23.7%, 认为“未转型”的样本占样本总体的76.3%, 这说明我国在失地农民职业转型上还存在着很艰巨的任务。

2. 失地农民职业转型解释性分析

文中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验算经济保障因素以及就业保障因素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的影响。在模型回归过程中, 首先将经济保障因素引入模型, 得到模型Ⅰ;其次将就业保障因素引入模型, 得到模型Ⅱ;然后将文中设定的全部自变量 (包括经济保障因素、就业保障因素) 共同引入模型, 得到模型Ⅲ;最后重新拟合回归方程, 得到模型Ⅳ。各Logistic模型均以失地农民职业未转型为参照组, 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1) 研究假设验证。通过表3中模型Ⅰ的拟合优度检验, 反映出经济保障因素对失地农民的职业转型产生了显著影响 (Sig.=0.045) , 即研究假设H2成立, 但是通过模型Ⅰ的BIC值 (-26.121) , 可以反映出经济保障因素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影响较弱。通过模型Ⅱ的拟合优度检验, 反映出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状况对失地农民的职业转型产生显著影响 (Sig.=0.023) , 即研究假设H1成立。另外, 模型Ⅱ中BIC的绝对值 (65.345) 较模型Ⅰ中BIC值的绝对值 (26.121) 大, 说明模型Ⅱ拟合优度更好, 即研究假设H3成立。

通过模型Ⅲ与模型Ⅳ的eb值以及显著性水平, 反映出失地农民的经济保障因素中部分变量以及就业保障中的部分变量对失地农民的职业转型产生了显著影响;同时, 在就业保障因素中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变量的eb值均高于经济保障因素中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变量的eb值, 说明就业保障状况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的影响力要高于经济保障因素的影响, 这也再次说明研究假设H3成立。

通过表3中模型Ⅲ与模型Ⅳ的BIC值 (分别为-156.423, -161.562) , 可以看出两者相差较小, 且都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 这表明该数学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

(2) 经济保障因素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的影响。在经济保障因素中, 征地补偿的满意度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 而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实施状况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

(1) 征地补偿的满意度。从交互分析结果以及显著性水平检验状况, 说明征地补偿满意度越高, 对职业转型的影响不显著。

(2) 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实施状况。表3中模型Ⅰ、Ⅲ、Ⅳ显示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实施状况与职业转型呈现正向显著相关, 但是b值较低 (分别为0.126, 0.124以及0.122) 。在稳健性检验模型Ⅳ中, 失地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实施状况影响的b值为0.122, 通过转换得到对比率比 (eb) 为1.130, 即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下, 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实施状况中每提升一等级, 那么实现职业转型的概率只相应增加13.0%。

(3) 就业保障因素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的影响。在就业保障因素中, 信息支持、资金支持、职业培训的师资队伍、资金投入以及应用价值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 而且呈现正向相关。表3中模型Ⅱ、Ⅲ、Ⅳ显示职业培训的应用价值、职业培训的师资队伍以及职业培训的资金投入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对比率比值 (eb) 最大。

(1) 职业培训应用价值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失地农民职业培训应用价值在模型Ⅱ、Ⅲ、Ⅳ中通过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且系数为正。这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下, 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应用价值越高, 职业转型效果就越好。通过偏相关分析显示, 其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的影响不受性别, 文化程度以及家庭收入变量的控制影响 (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052, 0.076以及0.643) 。同时, 根据两者之间的交互分析数据, 在职业已转型的样本中, 职业培训应用价值感到满意的样本占84.2%, 而职业未转型的样本中, 职业培训效果感到不满意的样本仅占23.7%, 两者相差60.5%。

注:表中b为对数比率, 统计学的意义为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下, 自变量某一单位的变化引起了其因变量的对数比率发生b个单位的变化。eb为对比率比 (odds ratios) 的影响, 是b系数的反对数, 统计学的意义为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下, 自变量某一单位的变化引起了相对于因变量其他取值的eb个单位的变化。*、**、***分别表示显著性水平小于0.05、0.01和0.001。

(2) 职业培训的师资队伍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就业培训的师资队伍在模型Ⅱ、Ⅲ、Ⅳ中通过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且系数为正。这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职业培训的师资队伍越好, 其职业转型效果就越好。根据两者之间的交互分析数据, 在失地农民已经职业转型的样本中, 职业培训的师资队伍感到满意的样本占76.3%, 而失地农民已经职业转型的样本中, 职业培训的师资队伍感到不满意的样本仅占38.4%, 两者相差37.9%。

(3) 职业培训的资金投入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职业培训的资金投入在模型Ⅱ、Ⅲ、Ⅳ中通过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 且系数为正。这表明,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职业培训的资金投入越多, 失地农民职业转型效果就越好。根据两者之间的交互分析数据, 在失地农民职业已经转型的样本中, 职业培训资金投入感到满意的样本占69.4%, 而失地农民职业已经转型的样本中, 职业培训感到不满意的样本仅占36.7%, 两者相差32.7%。

四、主要结论和政策启示

通过对样本的定量分析, 发现就业保障因素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产生显著影响, 并且就业保障因素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的影响力高于经济保障因素的影响力。在就业保障因素中, 失地农民职业培训应用价值、职业培训的师资队伍以及职业培训的资金投入对失地农民职业转型影响较大。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 政府在完善失地农民职业转型就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更加重视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起失地农民自身经济收入的“造血”机制

在城镇化过程中, 失地农民丧失了原有的生产资料。部分失地农民缺乏收入的“造血”机制, 又挥霍征地补偿, 而陷入贫困。为更好实现失地农民经济收入的“造血”机制, 应更加重视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体系建设, 重点推进失地农民的技术扶持与职业培训工作。

2. 突出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应用价值

职业培训的应用价值, 是失地农民职业转型估计模型中重要的影响变量。需强化职业培训的效果评估, 加强培训过程管理, 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注重培训内容的本土化以及适用性。因地制宜强调和失地农民本地的就业状况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而因人制宜强调和失地农民自身的年龄、文化水平、社会资源、技术水平等相适应。

3. 完善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支持系统

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支持系统重点应在师资队伍以及经费投入。在师资队伍建设中, 应优先强化本地资源的运用, 建立以技校、职校、培训中心等机构作为失地农民的培训基地。在失地农民职业培训的经费筹集中, 应按照征地收益分配原则, 合理界定中央、地方政府以及农村社区比例。同时, 也应调动当地企业的积极性, 采用政策、税收等杠杆鼓励当地农村企业招募失地农民进行公益的实践培训, 缓解职业培训资金筹措困难的问题, 也能提高失地农民的技术储备与适用能力。

参考文献

[1]Wen, Gnanzhong James.The Land Tenure System and its Saving and Investment Mechanism:The Case of Modern China[J].Asian Economic Journal, 1995, (03) .

[2]Tito Boer.Enforcement of employment security regulations:on-the-job search and unemployment duration[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8, (01) .

[3]Fell Man J.Mathematical properties of classes of income redistributive policies[J].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1, (01) .

[4]郭淼.浅析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 2013, (08) .

[5]B.N.Floyd.The rain forest and the farmer[J].Geo Journal, 1982, (05) .

[6]Isabel Shute.Migrant labor and the marketization of care for older people:The employment of migrant care workers by families and service providers[J].Royal Society Journal, Journal of European Social Policy, 2012, (04) .

[7]费淑静.城市化进程中山东省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J].理论学刊, 2006, (01) .

[8]周志雄.论建立失地农民的就业保障制度[J].探索与争鸣, 2007, (05) .

[9]Todaro, Michael P.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ment Countries[J].The American Economist, 1969, (59) .

[10]C.P.Chandrasekhar.Agrarian change and occupational diversification:Non-agriculture employment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West Bengal[J].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 1993, (02) .

[11]张治学.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探讨[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 (02) .

就业转型论文 第7篇

1.大学生就业观念偏保守和功利化。传统观念一时难以消除与新的就业观念开始形成并存。在我国,仕官文化底蕴深厚。“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成为中国读书人皓首穷经的精神动力。“读书做官”的官本位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

2.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首先,一些高校的专业设置过窄过细,导致培养的毕业生就业面较窄,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就业机会就少。其次,一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滞后于社会的发展的需求,思维模式等方面与社会的需求有着较大差距,使人与职匹配产生错位,形成了结构性就业矛盾,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最后,应届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的眼高手低现象。部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不能客观地认识自己,片面强调就业的高期望值。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面临就业选择的过程中仍然有相当部分毕业生无法对自己的就业去向和就业目标作出明确的界定。大学生在就业观上的盲目性,直接导致自身就业目标实现的困难,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3.大学生面试技巧能力有待提高,缺乏求职技巧训练。现实中,很多大学生很少关注到求职技巧这一领域,忽视了训练的重要性。

虽然到了市场经济的今天,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的情况经过几年,但求职技巧的训练仍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我们过去的计划经济对“求职技巧”的要求是淡泊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劳动力的价值必须通过市场来实现,有市场存在就会有竞争,而劳动者在竞争过程中,如果不掌握一定的“自我推销”艺术,纵使有一身好“功夫”,也有可能被招聘单位冷落,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二、应该采取的措施

1.正确影响与引导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就业价值观。首先,建立规范就业市场,创建公平就业环境。其次,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再次,发挥正确舆论导向,全社会要营造一个爱才、惜才、用才的良好氛围,积极实施人才储备制度。

2.提升高校教育质量,改善专业适应社会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大学毕业生是高校生产出的“教育产品”,在教学活动中,大学应该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让学生早日介入就业市场,为就业早做准备,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意识。我们应当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氛围,培养创新意识,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就提前做好准备。

3.深化体制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政策引导,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就业。另外,政府要积极为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开辟常年性、规范化的渠道,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还要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准确、高效、全面的收集、筛选、分析评估各类信息,实现供需双方的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网络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应抓紧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需求信息库,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4.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合理置换成员。要根据需要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要转变选人观念,按需择人。只有合理地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才会满足用人单位各个层次对人才的需求,使得各类人才都有用武之地。并且要加强人才储备,合理置换成员。还得要求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吸纳大学毕业生,加强人才储备,调整人才结构,同时置换不能适应自身发展的成员,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力。

5.进行求职技巧的训练,提高面试成功率。面试一般有较为固定的程序和模式,但招聘者在招聘人才时往往要经过一番精心策划,巧妙地向应聘者提出各种不期而至的怪题难题,令你防不胜防,从而迫使求职者临场发挥能力的现显。这时,你不仅要有备而来,更要沉着冷静,不卑不亢,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真实地展现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被挑选出来。

6.大学生要善于自我调适,进行科学职业规划。大学生也应面对市场需求,做出积极的调整,在心态和观念上,并努力提高自身的就业技能。其次要认清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同时树立职业的社会意识和长远意识,在求职和择业的过程中,既有对自己正确的评价,也有对社会长远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坐标,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把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形成开放的职业观。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自卑,面对求职失败,应该认真反思,吸取经验教训,努力争取新的机会。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转型期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很大的影响。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挑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家庭原因,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自身因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家庭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大学生就业难是目前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会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就业转型论文 第8篇

一、影响实施大学生就业诚信制度的因素

(一) 缺乏健全的社会诚信法律体系。

目前, 我国社会诚信法律体系的不健全, 导致各院校诚信制度缺少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尚不成熟, 市场经济在发展的同时, 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尤其是诚信道德的背离。制度与法律上所存在的漏洞、经济交往中存在背信违约、产品质量低下、冒牌商品等不道德现象层出不穷, 存在这样的现象, 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就业诚信制度的构建和发展。学校作为社会组成中一部分, 想要建立起完善的大学生就业诚信制度, 就必须要先建立起完善的社会诚信法律体系。

(二) 大学生就业诚信制度尚未健全。

大学生就业制度可以从社会宏观角度上管理和规范大学生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 但是却难以从微观角度上约束大学生的不道德行为。想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必须要建立针对于大学生不诚信行为相应的惩罚规定。现有的就业制度, 并不能使守信者获得相应的利益, 而失信者也不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甚至有的情况是失信者获取利益, 而守信者付出代价。所以, 建立起健全的大学生就业诚信制度这对于规范社会诚信制度起到积极的作用, 使失信者既要受到物质的惩罚, 也要受到精神的惩罚, 能让守信者获取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起良好的诚信意识。

(三) 国家政策不及时引导。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发严峻, 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 出现这一情况, 既与各大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有关系, 也与国家政策不及时引导有密切关系。这种不及时主要是指国家对大学生服务边远地区、深入基层政策扶持力度太小。虽然近几年来, 我国加大力度关注大学生下基层服务的情况, 但是这种力度还是太小, 导致很多大学生在基层服务一段时间, 又选择重新回到城市。因此, 国家还是需要制定出更多的优惠政策吸引广大毕业生积极和主动献身于服务基层中, 并做好长期服务于基层的准备。

(四) 诚信教育的力度不够。

制定法律的根本目的在于惩罚犯罪, 确保社会和国家安定。但除了惩罚犯罪, 法律还具有威慑的作用, 使那些预备触犯法律的人在法律的威慑下而主动放弃犯罪。而构建大学生就业诚信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威慑那些不讲诚信的大学生。但实际情况是不讲诚信的人越来越多, 不诚信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与未建立起完善的大学生就业诚信制度有关, 与高校缺乏诚信教育关系更大。高校诚信教育只局限于理论说教上, 而缺乏相应的实践, 导致大学生根本不重视诚信教育, 所以各大高校应该将诚信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加强建设大学生就业诚信制度的对策

(一) 建立诚信档案。

大学诚信档案记录着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与诚信有关的信息。诚信档案应如实记录着大学生在校期间内的各方面, 主要包括:一是个人基本信息。包括:院系、专业、学习成绩、健康状况、学术成绩等;二是助学贷款情况。应标明出学生贷款的原因和还款情况;三是学生在校期间的道德品质。包括:是否打架、是否作弊、是否有不良行为等;四是就业信息。主要是指大学生是否出现造假就业简历、与用人单位恶意违约、与他人发生恶意竞争等情况。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对大学生规范自身行为起到约束的作用, 提醒他们不能失信。

(二) 建立诚信教育机制。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关键时期内, 传统诚信遭受到了冲击, 在这样的情况下, 不守信用的现象屡见不鲜, 特别是大学毕业生不诚信就业和造假就业信息情况严重。这与未建立健全的大学生就业诚信制度有关, 但缺失就业诚信教育机制也是很关键的因素。高校应建立起长效的、健全的诚信教育机制, 将就业诚信教育机制贯彻于与大学生生活和学习有关的各方面中, 从而对他们的诚信行为起到规范的作用。

(三) 建立就业失信惩罚机制。

与道德规范相违背的不诚信行为越来越普遍, 抛开一些外在因素不讲, 与不健全的就业失信行为惩罚机制这一内在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这导致大学毕业生失信行为导致的损失永远小于诚信行为所获取的利益。结合实际情况来讲, 利益的驱使让大学毕业生敢于抛弃诚信理念, 在他们的世界观中, 当利益与诚信发生冲突时, 会毫不犹豫选择利益, 利益是首位的, 为了实现个人利益, 他们可以随时抛弃诚信, 出现这样的情况可以说是我国教育的失败。所以必须要加大力度建设大学生就业失信惩罚机制, 用严格的机制规范和管理就业市场, 强制要求大学生践行诚信就业行为。

(四) 建立就业诚信评价机制。

高校与用人单位要密切联系和配合, 共同建立起完善的毕业生就业诚信评价机制。用人单位和学校作为与大学生就业休戚相关的主体, 因此学校和用人单位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 规范大学生的诚信行为。可以有效制约大学生不诚信行为的方法莫过于高校严格检查大学生就业信息, 用人单位及时将有关毕业生的信息反馈给高校, 对存在疑问的地方及时向高校求证, 两者共同努力和密切合作, 引导大学生树立起诚信意识, 自觉改正自身不诚信的行为。所以, 高校与用人单位要共同建立起规范大学生诚信行为的评价机制, 对于大学生一些不诚信的行为予以通报, 让大学生为自身不诚信的行为而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样既可以完善大学生诚信就业制度, 也可以帮助各企业了解大学生的诚信就业情况。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大学生身上肩负着建设祖国未来的重任, 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规范他们身上不诚信的行为, 这对于促进我国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同时, 引导大学生树立起诚信意识, 规范和约束他们就业不诚信行为, 这只依靠我国高校一方的努力是不够的, 还需要企业、政府、社会等团体共同努力, 建立健全的大学生就业诚信机制, 促使大学生树立起守信的意识, 真正将培养他们培养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摘要:目前,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 涌现出很多问题。由于社会诚信法律体系缺失、国家政策不及时引导、高校教育教学的偏差等, 导致高校诚信制度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 很难以遏制大学毕业生就业不诚信行为。本文探讨和分析社会转型期间, 出现大学生不诚信就业制度不全面问题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希望可以约束和规范大业生就业不诚信的行为。

关键词:社会转型,大学生诚信,就业制度

参考文献

[1]陈永华, 全晓松, 张联英.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研究综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2, 10:94~96

[2]滕芳, 许中华.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与成功就业的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 2009, 5:48~50

论企业转型升级中职工的二次再就业 第9篇

关键词:企业,转型升级职工,二次就业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 正在新疆考察工作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乌鲁木齐接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先进人物代表时强调, 劳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是共产党人保持政治本色的重要途径, 是共产党人保持政治肌体健康的重要手段, 也是共产党人发扬优良作风、自觉抵御“四风”的重要保障。当前, 因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化解过剩产能等原因, 一些企业和职工遇到了种种困难。越是这样, 越要发挥职工群众主人翁作用, 越要关心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和职业发展, 把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落实好。

随着企业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深入, 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不断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是企业进化过程中的蜕变, 即通过观念转型、战略转型、运作转型, 突破企业原有模式。以持续创新实现企业竞争力层次及等级提升的过程。各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 由于历史悠长、机构庞大、人员重多、情况复杂, 内部职工在转岗过程中, 出现了一些年龄相当较大的职工待岗、下岗现象,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这是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映, 也是企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从党中央国务院到地方各级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和关心企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过程中待岗、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 明确提出了做好此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一系列政策、措施,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推进经济发展。对此, 各企业内部也积极努力, 采取各种措施转岗分流, 促进再就业。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也出现了“应聘上岗又回流, 安排岗位不愿去”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发现一些下岗、待岗人员较长时间没有实现再就业, 并不是没有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 究其主观原因是缺乏思维创新。人们的思维还无法超越企业旧有的发展模式, 不能与时俱进。不少人仍然习惯于老的计划经济模式,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固步自封, 思想观念陈旧, 跟不上形势发展

一些年龄较大的员工, 从心理上拒绝接受新思想、新观念, 新技术, 新工艺。不善于也不愿意接受新思想、新观念, 新技术, 专业集训时, 学习缺乏热情, 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技能水平和业务水平跟不上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和岗位要求。导致转岗后因为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偏低而被淘汰。

二、抱着“生是企业的人、死是企业的鬼”、“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等一等、看一看、拖一拖, 这辈子吃定企业”想法

既不情愿应聘上岗工作, 又不愿意主动离开单位, 背靠青山好乘凉, 咬定青山不松口。希望行政关系仍挂在企业, 保留劳动关系, 拿着生活费, 单位代交着各项保险, 自己在社会上再找一份工作。“挂着再干、胜过高干”。

三、不愿应聘从事有碍“面子”的岗位

尤其是一些有一定文化的和以前从事管理岗位的员工, 第一, 是不愿应聘一些名称不好听的岗位, 认为丢不起这人 (材料工、电梯工、装接工等) ;第二, 苦、脏、累的岗位, 认为低人一等;第三, 是不愿意进行角色转换, “从一而终”, 如管理岗位人员 (统计、出纳、质检、材料保管、设备等) 不愿意应聘生产工人岗位。

四、缺乏竞争上岗意识

安于现状, 一心等待组织安排“理想”的工作, 以致出现一方面企业想方设法腾出的岗位无人愿干而大量使用劳务工。另一方面, 待岗再就业人数不见减少。

五、只应聘以前从事的、熟悉的岗位

部分下岗、待岗职工, 尤其是一般管理人员, 在思想观念上, 老是抱着以前的岗位工作条件、待遇和工作环境来比照现在的应聘岗位。在心理、情感上, 不愿意从事和拒绝适应工作环境差一点、地点远一点、薪酬低一点;对工作时间有要求 (二、三班倒) 的岗位。

总之, 上述共性现状表明, 企业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中, 内部下岗、待岗职工上岗、转岗心态较为复杂。职工下岗、待岗期间, 一方面影响个人家庭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 另一方面影响企业的稳定与发展。在政府和企业广开就业门路、积极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中下岗和待岗职工二次就业和转岗分流的同时, 我们认为, 还要进一步加强社会舆论、网络、媒体的正面宣传、指导和疏导作用, 充分发挥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具体在以下方面引导企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中下岗、待岗职工转变就业思想观念:

一是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打破安于现状思想。摒弃等、靠、要的思想, 树立积极的竞争就业观念, 变等、靠、要工作为自己积极、主动、努力找工作。

二是树立顺应形势发展的就业观念, 做适应能力强人。未来世界变化非常快, 要不断学习新观念、新思想、新技能、新工艺。努力掌握多门技术或一专多能, 要有三百六十行, 行行都了解。要专一行, 熟二行、懂三行的理念。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只有这样才能适者生存。

三是转变“怕变动、怕创新、怕吃苦”的思想, 树立“不是等岗位适应我, 而是我要适应岗位”的观念。

四是克服怨天尤人的思想, 树立脚踏实地、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企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中下岗、待岗员工的就业观念的转变, 直接关系到再就业的程度, 关系到下岗、待岗职工的家庭生计, 而这部分职工的生活保障和稳定, 也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我们相信, 通过政府、社会和企业不断地加大对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中下岗、待岗员工就业的帮扶力度, 扩大就业门路。下岗、待岗员工正确认清形势, 实事求是评估自己能力, 端正就业态度, 不挑不拣, 就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 实现二次就业。

参考文献

[1]赵鸿文.企业转型升级难在哪里[J].时事报告, 2013 (08) .

[2]张兴梅.企业转型升级, 人力资源管理先行[J].科教导刊 (中旬刊) , 2011, (06) .

[3]周凯.蔡瑞林.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J].学习与探索, 2012, (09) .

[4]陈巍.转型升级是必由之路[N].台州日报, 2011-02-28.

就业转型论文 第10篇

关键词:充分就业;劳动力;经济转型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十二五”规划中,我省把扩大就业作为今后改善民生的优先目标。目前,我省劳动力失业率高,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为此,应广辟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小企业,改革职业教育模式,加强职业教育培训,以促进我省劳动力充分就业。针对河北省劳动力就业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借鉴国外及其他省市的经验,研究相应的对策,最终达到充分就业的目标。

一、政府在促进充分就业工作中的推动作用

1、建立合理的城乡就业结构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起着大力推进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只有城镇化进行到一定的阶段,并建立完善的城乡就业结构,才能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顺利转移。在城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该依据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本地吸收安置。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不仅要保持传统种植业,还应当鼓励农户进行农产品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扩大收入渠道。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限制,加快城乡之间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城乡和全省范围内的最优配置。

2、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打破城乡限制,促进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市场有序、高效运作,有效提升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大力倡导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劳动保障制度和就业管理政策。提供灵活的优惠政策支持,使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群体的收入和权益得到保障,以提高就业增长弹性,扩大就业。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及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中小企业,创设工作岗位

全面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导致当前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就不是劳动力过剩,而是劳动力不能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的高素质人才需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点是具有吸纳优势,对职业技能要求不高,能有效吸收低素质劳动力,在促进劳动力充分就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作用。

积极挖掘第三产业就业潜能。从我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在保险、旅游、网络销售、物流等新兴服务业的用工需求比较旺盛,但这方面人才较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可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规模偏小,可吸纳劳动力不多,但数量众多,是实现充分就业的重要力量。采取灵活的优惠政策,拓展中小企业成长空间。在文化和旅游、大众娱乐、电子商务等方面发展一批前景好的中小企业。通过在税收、贷款、技术支持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持,推动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积极改革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

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是实现充分就业的关键,就业能力的提高必须依靠职业技能培训。构建以职业院校培训为主、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三位一体”技能培训体系,对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政府应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的引导职能

政府应该联合职业教育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一起进行劳动力就业、再就业的培训工作,提高培训的质量,加快促进劳动力就业。制定并执行职业培训计划和保障制度,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就业优惠政策、定点就业安置等形式,鼓励劳动者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鼓励和支持各类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岗前培训、在职职业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和再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转换职业能力,把剩余劳动力转化为企业需求人员、有效地促进就业。

(二)经济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对策

1、积极开拓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市场

职业教育要实施终身教育,教育对象是全体劳动者。但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更应该偏向那些没有劳动技能的弱势群体,在对其进行职业培训后,使其拥有一技之长,能够靠自己生存,这样可以大大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职业培训和企业结合,针对企业职工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可直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职业教育面向城乡青年劳动力,提高他们地文化素质,增强他们的科技应用能力,就可加快农村的发展。职业院校要大力培养一批技能型教师,根据社会发展情况调整专业结构,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使培养出的人才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适应。同时,可采取校企联动、定向培训、订单式培训、网络视频等多种教育模式,以满足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职业资格与就业准入制度逐步实施,企业对劳动力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每年劳动力市场中都有大批职业技能素质偏低的退役士兵就业,我院承担了衡水市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的任务,退役士兵是对国家和社会有特殊贡献的社会群体,对这一群体的就业安置是摆在全社会特别是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对退役士兵进行技能培训,可提高其职业技能,从而使文化基础薄弱的退役士兵拥有了一定的就业能力,真正把退役士兵培养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支重要队伍。

2、转变和培育新的教育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应该加强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根据企业的需求,将对学生从传统课程教学转变为以岗位技能为主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共同培养的综合性教学。进行岗位相关的拓展训练,提高高职生的团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使高职生能够适应企业生产方式对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更高要求。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技能考核体系

高职院校的就业率比普通高校要高一些,但毕业生的职业技能仍然达不到企业的需求标准,如何实现高职生毕业即就业的无缝链接,除了提高教学质量外,还应该完善当前的技能考核体系。学校可以邀请专业相关企业的技术骨干和在校教师共同组成考核团队,参照企业用人标准对在校生进行岗位技术技能考核,达不到考核标准的再进行重复学习,直到达到企业用工标准为止。

虽然,经济转型期间影响我省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只要我们多角度创新、多方面努力,全力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就会逐渐形成成熟稳健的劳动力市场,从而达到充分就业的目标。(作者单位:衡水职业技术学院)

(本论文是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经济转型期劳动力充分就业对策研究》结项成果,立项登记号201401519)

参考文献:

[1]莫荣,贾红梅,李宏,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最新统计分析,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1)

[2]彭学杰,经济转型造成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山西青年, 2013(11)

就业转型论文 第11篇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 中国开始进入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的社会转型期, 它具体表现为结构转型和体制转轨同步启动, 在实现以工业化、城市化为标志的现代化的同时, 还要完成从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总体性社会向以市场经济为特征的多元化社会的转变。社会的转型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了严峻挑战。从1999年开始, 为了解决我国面临的经济和就业问题, 中央制定了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扩大普通高校本专科院校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 我国高等教育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98年, 我国高校录取学生108万人, 1999年高校扩招后录取学生160万人, 比1998年增加了52万人, 增幅高达48%。2001年, 我国高等教育录取率首次突破50%, 录取人数达260万人。 (1) 截止到2011年,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已达到660万人。高校扩招对提升国民素质、拉动内需、发展经济确实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 从第一批扩招的大学生进入社会的2003年开始, 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开始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大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 而扩招政策扭曲了大学毕业生的供求体系, 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率的下降。而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其就业问题更是高校和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之一。据统计, 高校贫困学生约占总人数的25%, 特困生的比例大约占10%-15%, 在西部及边远的贫困地区, 贫困生的比例甚至高达50%, 他们构成了大学校园中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1]当前,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 贫困大学生就业更应引起高度重视。由于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弱势地位, 他们既没有经济支撑, 又没有可以依靠的社会资源, 大部分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受歧视、就业签约难、竞争力不够等问题。[2]为了了解贫困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困境以及未来应该采取的相应对策, 本人以自己所在的高校为样本, 对贫困生就业状况进行了一些调查, 期望能够为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略尽绵薄之力。

二、社会转型期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本人通过深入调查与分析发现, 影响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多种多样, 具体来讲,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 贫困大学生的自身因素

首先, 由于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偏远的农村或经济收入较低的城镇家庭, 他们的文化基础较差, 他们能够用于学习的经费投入也有限, 这使得他们在就业过程中知识储备存在着一定的劣势。其次, 大部分贫困大学生性格比较内向, 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上不是很顺利, 由于他们人际关系能力的缺乏, 导致他们在就业过程中不能更好地展示和表达自己, 很容易导致就业面试的碰壁。此外, 贫困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没有长远或现实的职业生涯规划, 由于他们背负着急于找到工作的想法而容易导致求职过程中的紧张和盲目心态。

(二) 国家整体就业形势严峻

从国家宏观角度看, 由于我国就业市场需要解决的就业人数总量大的原因, 导致我国就业形势整体还比较严峻。随着高校不断的扩招致使毕业生人数的陆续增加, 预计在整个“十二五”期间, 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仍将处在一个高峰期, 再加上社会闲置劳动力、以及遗留下来的没有就业的往届毕业生, 这给整个国家的就业造成了很大压力。[3]综合这些客观因素, 给本来竞争力不是很强的贫困大学生更是雪上加霜。

(三) 学校对贫困大学生的针对性教育不强

学校能否对贫困大学生的针对性教育是影响他们就业的重要因素。首先, 部分学校只是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经济上的困难, 而对他们的心理方面的辅导和帮助不够, 这样导致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现象比较普遍。其次, 学校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缺少针对性, 这使得贫困大学生对就业方向和就业目标比较迷茫。第三, 学校能够提供给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实践机会较少, 导致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较差。

(四) 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中面临着各种社会困境

除了以上因素外, 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中还面临着各种社会困境。首先, 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会增加一些限制性的条件, 对贫困大学生存在着一定的歧视现象。其次, 现在大学生求职所花的费用一般都比较高, 特别是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找工作, 这给本来就不富裕的贫困大学生造成了直接的就业影响。此外, 在当今的就业市场上也不乏需要一定的社会资源和人际网络, 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原因, 没有过多的社会资源可以使用, 导致他们就业过程中面临着种种尴尬困境。

三、社会转型期贫困大学生就业对策

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发展, 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了更好地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就业, 除了贫困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外, 还需依靠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 自身方面

第一, 贫困大学生要客观面对就业难的现实, 认清当前我国就业形势, 找准自己的位置,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第二, 当前就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贫困大学生要在竞争中获胜, 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 还需要较强的综合素质。贫困大学生应该积极的分析自身的差距, 要更加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积极参加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 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 增加就业竞争力。第三, 贫困大学生要努力克服自卑、盲目攀比、焦虑的心理, 消除自暴自弃和悲观的心理状态, 在就业的过程中尽量表现阳光和自信的一面, 努力表现出“人穷志不穷”, 从而获得用人单位的支持和认可。

(二) 政府方面

在帮助和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力量中, 政府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首先, 政府应该逐步创造和完善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和保障体系, 积极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来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期以来, 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促进大学生就业, 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对贫困大学生的针对性不强。政府应该加强统筹, 针对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制定专门的配套措施。[4]其次, 政府也可以适量的拿出部分资金扶持贫困大学生就业, 以及帮助贫困大学生参加技能培训, 提高他们的就业实践能力, 以满足用人单位的最现实需求。第三, 对于符合创业条件的贫困大学生, 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优惠和扶持政策, 如从事个体经营的, 从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一段时间内, 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等, 通过各种鼓励性措施帮助符合条件的贫困大学生创业。

(三) 学校方面

学校的针对性教育力度, 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有着直接和明显的作用。在帮助和扶持贫困大学的就业方面, 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 学校应该从根本上深化教育教学体制改革, 切实针对性的提高贫困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 比如, 在大学一年级, 针对来自教育基础较弱地区的学生可以适当的免费开展一些英语补习班, 提高他们的基础学科水平, 为顺利就业奠定一个良好的文化基础。其次, 学校贫困生资助中心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 对贫困大学生的来源、个性特点等基本情况应该做好建档和动态管理。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一帮一”的扶持机制, 使每一个贫困大学生都能够得到关心和帮助。第三, 学校应该积极开展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特别是关注他们的就业心理, 解决他们对就业问题的困惑, 启发学生认识自我和调试自我, 培养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来面对就业过程中各种艰难和困苦, 使贫困大学生不仅能从生活上脱贫, 还能从心理上脱贫。

(四) 社会方面

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贫困大学生在面对就业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社会困境, 而解决这些困境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首先,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不要给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设置过多的障碍, 应给予他们一定的包容和理解, 多角度了解贫困大学生的潜在能力, 努力创造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其次, 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帮助贫困大学生就业, 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组织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实践机会, 增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第三, 社会各界应该更多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我们全社会应该给予贫困大学生更多的包容, 不管是个人, 还是企业, 都应该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而事实上, 贫困大学生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帮助和支持, 他们也会知恩图报, 更加努力的奉献自己的力量, 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总之, 我国还处在社会转型期, 贫困大学生这样一个群体在一段时间内仍将存在, 贫困大学生既是很多贫困和特殊家庭的希望所在, 也是我们国家不可缺少的宝贵人才资源, 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我们应该给予贫困大学生就业更多的关怀和帮助。正确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需要,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只要我们深入调查和了解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 加大对贫困生就业现象的关注,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推进, 贫困生的就业问题也将得到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商晓梅.如何做好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Z1) .

[2]李清.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及其救助策略[J].教书育人 (高教论坛) , 2011 (1) .

[3]李姮.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上一篇:改造和再利用下一篇:公民主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