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旅游范文

2024-06-04

广东旅游范文(精选11篇)

广东旅游 第1篇

面对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广东海岛应主动作为,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政策、资源、环境等综合优势,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借鉴世界知名海岛开发之精华,开启全新的海岛旅游开发新视角,在全国做出应有的示范作用,引领全国海岛开发浪潮,塑造典范。基于此,通过分析世界著名旅游岛的资源、环境、区位、开发等概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对广东海岛旅游开发的启示,为广东海岛旅游开发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从而对于提升广东海岛旅游在全国海岛旅游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1世界知名海岛旅游开发概况及经验

目前,全球公认的四大海岛旅游胜地分别位于地中海沿岸、加勒比海沿岸、大洋洲以及东南亚[1]。东南亚岛屿中马尔代夫共和国,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泰国普吉岛、苏梅岛,马来西亚的兰卡威岛,越南珍珠岛等都是世界著名的滨海旅游胜地(表1)。

在上述海岛地域分布中,东南亚岛屿多处热带,气候宜人,拥有沙滩、基岩、海蚀地貌等优质的海岸资源,“3S”(阳光、海洋、沙滩)为主的旅游产品吸引着众多游客。大多数岛屿依靠自身资源、文化风俗等优势,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实现人与自然的完 美和谐成 为成功海 岛旅游开 发的共性。

1.1开发概况

1.1.1马尔代夫

旅游业作为马尔代夫的第一大经济支柱,其收入对GDP贡献率多年保持在30%左右。马尔代夫旅游部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游客占马尔代夫接 待的外国 游客总数 的15% (12万人次),游客数量位居第二的是英国(11.4万人次), 紧随其后的是意大利、德国和法国。

马尔代夫主要开发出浮潜、海钓、空中环礁之旅、巡游岛屿、SPA水疗等特色旅游项目。为游客提供旅行社服务、住宿餐饮服务、交通运输服务等基本旅 游服务,同时还提 供游览观 光服务、旅游购物服务、休闲娱乐服务等。马尔代夫容不下大量的游客,将市场定位为高档生态旅游度假地,主要面向以欧美为主的高消费层旅游者, 从少量的游客身上获取最大的效 益,实行高价 政策。

马尔代夫每个岛屿都是独一无二的度假村。 目前其拥有国际六星级顶级岛屿11座、五星级奢华岛屿33座、四星级高级岛屿37座、三星级经济岛屿21座。例如,芙花芬岛为国际六星级顶级岛屿,为以低调奢华而又具现代浪漫的气质著称的私人岛屿。岛上规划有奢华别墅44栋,水上别墅26栋,沙滩别墅18栋。别墅内设计简约、 现代,且每栋别墅的阳台上都有能俯瞰大海的大型跳水游泳池,并有连同礁湖的楼梯通道。该岛同时设有4家世界顶级餐馆、大型温泉浴场、一家超大葡萄酒酒窖等公共配套设施。

1.1.2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最耀眼的一个岛,其不仅拥有沙滩、碧海、热带阳光,还有田园农舍、森林草原、急流深谷等美丽风光,另外北部的6座火山一字排开,更添几分苍莽壮阔。巴厘岛居民主要是巴厘人,历史原因大都信奉印度教。海岛上的文化、社会风俗 等都吸引 着众多游 客慕名而来。

海滩为岛上重要开发点。漂亮海滩是其共性,同时各海滩独具特色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旅游需求。库塔海滩号称巴厘岛上最美的海滩,是岛上游客聚集最多的热闹区域,同时这也是最疯狂刺激的地方,以五光十色的夜生活闻名。这里有是巴厘岛上最著名的戏水场所,海滩平坦、沙粒洁白、细腻,但海水风急浪高,不适合泛舟、游泳,但却是冲浪的好地方,深得寻求刺激的年轻一族的青睐。相对于库塔的喧闹,沙努尔海滩则更加清净、雅致。水明漾海滩位于巴厘岛南部的西海岸,库塔海滩的北面,是西海岸诸多海滩中首屈一指,很多豪华的住所、饭店、酒吧都聚集于此。努沙杜尔海滩沙滩宽广,海浪也比较平静, 为水上运动最热门的场所。

此外,巴厘岛是许多小白球高尔夫爱好者心中的天堂。在整个岛上,拥有4座位于不同位置的高尔夫球场,每座球场都其与众不同。

1.1.3泰国普吉岛

普吉岛观光旅游业兴起于1970年,凭借优质海滩资源,很快发展成为亚洲最著名的旅游地之一。其中,普吉岛最自豪的就是位于岛的西边临近安达曼海的10多个美丽海滩,例如巴东海滩(Patong Beach),苏林海滩(Surin Beach)、奈函海滩 (Nai Ham Beach)、班陶海滩 (Bangtao Beach)。该岛凭借迷人的 海岛风光 和丰富的 旅游资源,被称为“安达曼海上的一颗明珠”。

在政府的高度支持下,普吉岛岛屿项目开发合作迅速,岛上旅游业收入为该国GDP贡献极大。除了海滩开发外,岛上发展成熟的景点有幻多奇乐园、攀牙湾、珊瑚岛、卡隆沙滩、Quest活动中心等。旅游业之外,普吉岛上的工商业也较为发达。其中,岛上度假区内唯一的商业街区设有50多家商店;每间酒店有各自的购物商场;开发商自行经营 的一个连 锁商店集 团在岛上 设有27间分店;海边沙滩上有数十家当地人开设的较低档商店和餐厅;5家酒店内提供了超过30家的餐厅和酒吧。

1.2开发经验

1.2.1马尔代夫:完善规划、重视生态

马尔代夫在海岛开发过程中尤其重视海岛规划,包括单一海岛规划以及群岛的整体规划, 规划实现一岛一风格,并注重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的生态环境保护。马尔代夫采用整岛出让,差异发展的策略,推行“四个一”发展模式[2](一座海岛及周边海域只允许一个投资开发公司租赁使用;一座海岛只建设一个酒店(或度假村);一座海岛突出一种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一座海岛配套一系列功能齐备的休闲娱乐及后勤服务等设施)。在生态环境保护上,马尔代夫海岛开发采用“三低一高”开发原则,即低层建筑、低密度开发、低容量利用、高绿化率[3]。此外,马尔代夫政府在砍伐树木、捕鱼方式上都有明确规定,确保海岛自然资源的保存和可持续发展。

1.2.2巴厘岛:重视政府引导、打造区位特色

巴厘岛旅游的成功开发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不仅对海岛进行科学而详尽的规划、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还通过投资示范加强投资者的信 心[4]。 规划设计 上,与马尔代 夫一样,巴厘岛也非常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岛上建筑高度、密度等都做了严格的规定。此外,巴厘岛充分发 挥其民族 宗教特色,在建筑 (如庙宇)、艺术(如舞蹈、雕刻、绘画等)以及其他民俗习惯等方面成为其特殊而丰富的旅游资源,实现了传统在开发中得到加强与发展。

1.2.3普吉岛:丰富旅游产品、保障游客利益

与大多数岛屿不 同,普吉岛一 直以 “5S”自豪,即阳光、海洋、沙滩、服务、治安。当地政府依靠海洋资源打造了船、潜水、帆板、滑水、钓鱼等丰富多彩的水上活动,让游客尽享海洋之乐,除此政府仍在不断的开发这新的旅游项目。在治安上,政府加强警察巡逻,保障游客自身权益不受侵犯,身着制服的警察已成为了海岛的独特风景线。此外,泰国旅游局对导游也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管理规定,全方位的保障游客利益。

2广东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的现状

2.1广东无居民海岛旅游发展现状

广东海岛旅游发展总体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缓慢。早期开发的海岛有放鸡岛、大辣甲、三角洲等海岛,已经具有一定的开发基础,形成了一定的开发市场,具有一定的旅游新引力。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旅游的视角逐渐从滨海旅游向海岛旅游扩展,不少海岛存在自发形成的旅游活动, 如庙湾岛、官屿、猎屿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于海岛旅游的向往。

2.2广东无居民海岛开发进展概况

广东海岛开发总体处于积极的起步阶段,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以及相关政策、 法规性文件的出台,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在国内成为海洋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2011年,全国第一批可开发利用的无居民海岛名录公布后,广东率先开展无居民海岛开发的相关工作,当前广东已经开展规划、方案和论证的无居民海岛近30个, 其中获得海岛使用权证的海岛有两个,总体上, 广东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工作一度走在全国前列。

2.3广东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尽管广东无居民海岛旅游及相关的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成效,但毕竟无居民海岛开发在我国尚 属于新生 事物,无论从管 理到技术,还是从理论到实践均缺乏深入的探索。海岛开发不同于陆地,人们对海岛特殊性的认识尚不够深刻,海岛开发绝不是陆地模式的简单复制或照搬照套。

当前,在无居民海岛开发方面,普遍存在开发层次低,造成海岛资源环境的严重浪费;对海岛及周边海域的保护不够重视,造成海岛及其周边生态环境的恶化;对海岛开发难度和投资成本的预判不足,导致“前热后冷”的尴尬局面;海岛开发谋划不够充分、特色不够突出,开发品位不高,塑造海岛旅游品牌方面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审批程序繁琐,审批缓慢,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开发商的积极性;真正有实力、能开发海岛的“岛主”较少,海岛开发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尚需要等待时机。

3世界知名海岛开发对广东海岛开发的启示

3.1广东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的优势

3.1.1区位优势

广东位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具有与东南亚、西亚等国家 之间加强 合作的明 显的地缘 优势;处于中国东南沿海,具有与海南、西南地区之间加强国内合作的地理优势,具有实现粤、港、澳合作的区位优势。

3.1.2政策优势

广东作为国务院首批的全国三大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之一的省份,在发展海洋经济中具有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此外,毗邻港澳,又具有各种跨境发展的政策优势。

3.1.3经济和技术优势

广东处于全国经济、科技发达的珠三角经济发展区,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拥有较多的科研机构和相关院校,便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一定程度上为发展海洋经济提供必要和重要的支撑,同时也为海岛旅游实现新科技的应用提供了前提基础。

3.1.4海岛资源环境优势

广东处于中国大陆的最南端,与全国其他沿海省、市、自治区相比,海岛具有热带-亚热带的资源和景观特征,因此热带性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势突出;处于南中 国海,直面南海,海域环境 辽阔。

3.2世界著名海岛旅游对广东海岛旅游的启示

在当前的发展 形势下,广东海岛 应抢抓机 遇,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的综合优势,借鉴国外著名海岛旅游的开发,成功带动中国海岛旅游的发展。

3.2.1一岛一规划

海岛的成功开发离不开科学的谋划和布局。 国外海岛开发在进行科学规划方面的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海岛在开 发过程中 均非常重 视规划,对每一个海岛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清晰的规划、提出规划目标、规划方法和规划实施的措施。科学规划是海岛成功开发的重要前提, 关键在于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这就要结合广东海岛的实际,指定本省、本海区以及本岛的详细规划。

3.2.2一岛一品

纵观国外著名 海岛旅游,无不突出 海岛主题、无不体现海岛开发特色,如马尔代夫的珊瑚礁特色资源和海蚀地貌、巴厘岛的田园风光、文化和社会风俗、普吉岛的碧水白滩。广东海岛众多,海岛开发要实现错位发展,避免同质性开发, 确保一个岛一个 主题,使主题突 出、功能突出。 “一岛一品”的思想非常重要,否则,将造成资源的浪费。

3.2.3因岛制“岛”

国外海岛开发均遵守了因岛而异的规则,结合海岛的自然 属性,遵守海岛 的自然规 划的开发,才能实现 海岛资源 环境的永 续利用,实现 “岛、海、人”和谐发展。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每一个自然物都是独一无二的,海岛开发不能盲目随从,可借鉴其管理理念和生态保护理念,但不可生搬硬套。而是要结合每个岛的资源、环境以及岛所在海域的资源、环境,具体定制适合本岛发展规划的主题、内容。

3.2.4岛-海、岛-岛联动

国外海岛开发在统筹岛海协调方面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海岛开发呈现立体化的发展, “阳光、海洋、沙滩”,从天空到海面,从海岛到海洋。他们将海岛与大海作为密不可分的整体进行开发,每一个海岛均依赖周边海域资源环境的开发,每一个海岛周边的海域均为海岛开发提供了无限的资源环境价值,海岛与海域开发相得益彰。这一点,对广东的海岛开发来讲,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广东海岛 具有热带 - 亚热带景 观特征,在实现岛海统筹发展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海岛周边多岛礁,有的海域海岛分布较近,便于实现岛、岛联动开发。

3.2.5打造我国海岛特色

广东的海岛旅游不应是国外海岛旅游模式的生搬硬造,而应该是富有广东地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的,广东海岛应该建设成具有广东海洋文化特色的模式,这一点应当向巴厘岛学习,将文化元素融入海岛旅游开发中;但广东的海岛旅游不应该是外国海岛旅游的延伸,而是应打造出我国海岛旅游的特色品牌,摒弃“高端旅游”等同于奢华酒店、高价酒店建设的错误理念,避免国外的设计在中国的“水土不服”。

3.2.6想旅游者之所想

面对国外海岛旅游开发的成功,有一个问题值得深思,为什么那些海岛能成功,能成为全球梦幻海岛。广东海岛资源众多,不乏有潜在开发价值的海岛,海岛开发成功与否、旅游效应广泛与否,关键是提升管理理念,但广东乃至中国的旅游几乎都是从政府管理的主观角度出发,缺乏从旅游者角度进行量身定做的市场需求的分析和设计。而市场是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广东海岛开发在这一方面应当向国外海岛开发学习。

4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1)世界著名 海岛旅游 开发之所 以享誉世 界,在于其抓住了资源、环境特色,塑造品牌,实现一岛一主题;加强高品质的服务和充分的利用宣传等。

(2)广东海岛旅游开发在借鉴国外海岛成功开发的基础上,应吸取国外海岛开发的精髓,进行一岛一规划的科学谋划;打造一岛一品,塑造海岛旅游品牌;辩证分析国外海岛与国内海岛资源环境的差异,因岛制“岛”,避免盲目随从;岛、 海一体化发展,统筹开发;突出旅游文化,打造我国海岛旅游特色;树立服务市场的观念,从客观的角度,从市场需求出发,激活海岛旅游生命力。

(3)广东海岛应努力朝着“打造海岛旅游典范区、打造中国特色海岛多组团旅游、引领世界海岛旅游集聚化发展新模式的具有中国特色化、 先进化海岛旅游组团、岛群发展模式”的战略目标发展。

4.2建议

(1)通过走出去,加强对国外海岛旅游开发的深入考察和成功开发的剖析,结合广东区位、 政策、资金、技术、海岛资源环境等综合优势,对比分析广东省发展海岛旅游的优势和劣势,取长补短,提出广东海岛旅游与国外知名海岛在旅游主题、文化特色方面形成有机互补的发展思路。

(2)建议分析 当前国内 外旅游发 展的大趋 势、大战略,海洋、海岛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大战略,以及广东海岛发展的大趋势、大战略,确定广东海岛旅游发展的总体格局、发展定位和目标, 为广东海岛走向世界做前期准备。

摘要:海岛保护法颁布实施以来,国内掀起了无居民海岛开发的热潮,旅游为主导功能的无居民海岛更成为炙手可热的滨海旅游开发的新领域。广东处于南中国海的开发前沿,对此其在区位、资源、政策、经济等多方面具有绝对优势。文章分析了当前世界知名旅游岛的开发概况,借鉴其开发经验,揭示其对广东海岛旅游开发的启示,探索广东海岛旅游开发的新视角,从而对当前广东实现“高标准、高水平、高层次”开发海岛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对促进广东海岛旅游开发在全国的典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广东旅游 第2篇

惠州旅游学校前身系创办于1964年的广东省惠阳地区供销学校,1988更名为惠州供销学校。2000年6月,因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的需要,经市政府报广东省政府批准,增设旅游类专业,更名为惠州旅游学校。学校确立“面向就业市场,服务第三产业”的办学宗旨,全力打造旅游职业教育品牌。2006年4月学校被评为广东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生2885人。学校设有导游与旅行社管理、航空服务与导游、现代酒店管理(半工半读)、现代酒店管理(康帝班)、现代酒店管理(喜来登班)、旅游商务外语(英语,韩语)、旅游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高中起点)、会计与金融事务、国际商务(现代物流)、商务秘书与会展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艺术幼师教育等十五个专业。学校现有在职在编人员10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0人,占教职工总数的78.6%,高级职称20人,中级职称29人。

学校拥有导游实训室、茶艺室、餐饮实训室、客房实训室、酒店前厅实训大堂、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商务实训室、形体训练室、舞蹈室、声乐室、语音室、书画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计算机中心、新闻中心、学生实训超市、校园网、校园广播系统、现代化图书馆、导游实训长廊等先进、齐全的教学设备设施。

学校与旅游企业全面开展对口培养工作,贴近市场办学。2007年,学校成为惠州市旅游协会会长单位;连年协办惠州市饭店技能大赛和导游员技能大赛;为惠州市星级酒店和旅行社的管理人员进行全面技能培训;学校先后同康帝国际酒店、喜来登度假酒店、世界金钥匙酒店联盟、奥林匹克花园、罗浮山嘉宝田国际会议酒店、东莞电信等大型企业等三十多个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成为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合作伙伴单位,而企业则是学生见习、实习、就业基地。学校成立了“惠州旅游学校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为学校办学定向把脉。目前,学校为广东省首批(旅游行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定点培训机构。

按照惠州市贯彻落实《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规划,我市积极打

造“3510”工程,力争将惠州打造成为粤港澳地区休闲度假基地。旅游业的强劲发展必然带来对旅游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但就我市而言,专业人才的短缺却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我市唯一一所公办全日制旅游职业学校,我们将与时俱进,努力承载起培养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的重任。

学校通讯地址:惠州市惠城区马安镇新乐大道惠州旅游学校

学校办公室电话:0752—3619505

广东肇庆国际化旅游休闲之都 第3篇

肇庆是广东省的旅游先发地,早在唐朝就有记载。1982年改革开放初期,肇庆就已成为广东省最早实施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作为岭南最重要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肇庆以旅游资源最丰富,品位最高,历史文化积淀最丰厚而著称,先后被評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砚都 ”。

肇庆市内拥有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星湖,它是由“人间仙境七星岩”,“天然氧吧鼎湖山”和新建成的星湖国家湿地公园组成,被誉为兼得“西湖之水,阳朔之山”的“岭南第一奇观”。除此之外,西江小三峡、德庆盘龙峡、封开国家地质公园、大斑石、怀集燕岩、广宁竹海、四会贞山、鼎湖砚洲岛等各具特色,闻名中外。自唐朝以来的七星岩摩崖石刻被誉为“千年诗廊”,与宋城墙、梅庵、德庆学宫、悦城龙母祖庙同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肇庆旅游进入一个又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加大了旅游与文化的整合力度,连续大手笔在老景区里大做文章,相继推出夜游星湖、星湖国家湿地公园、蝴蝶谷、老龙潭等佳作,更创新推出“肇庆千里旅游画廊”等,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其成功经验被许多旅游城市所借鉴。2008年,肇庆市旅游景区接待游客1360万人次,旅游收入65.8亿元,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了10%。

肇庆市旅游发展局郑时广局长向记者表示,国家将广东省列为“中国旅游改革综合试验区”,并率先在全国启动新的国民旅游计划,这是对广东省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极大鼓舞,此举将有力地推进广东省旅游的二次大发展。肇庆将抓住这个非常难得的历史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破解难题,进一步深化旅游体制改革。首先,立足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整合、完善、提高以肇庆城区为核心的“千里旅游画廊”沿线的各旅游景点景区的各项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其次,是带动由传统观光旅游为主体的消费模式向以休闲旅游为主的消费模式转变。进一步加强对“探险游乐园、森林游基地、乡村游典范、自驾游天堂”四大特色旅游产品的包装,不断提升肇庆旅游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其三,是加强打造“南国旅游休闲之都——肇庆”的品牌定位,以关注普遍人群为代表的旅游对象,如职工带薪休假旅游、优秀职工奖励旅游、学生修学旅游、低收入人群福利旅游、老人银发旅游等,开发一系列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和制订相应的优惠政策,努力为把肇庆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经济强市”而奋斗。

历届的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对肇庆的旅游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肇庆市连续三年是广东国际旅游文化的分会场之一。举办每一届国际旅游文化节,肇庆市委、市政府都十分重视,并推出“活力广东,精彩肇庆”的主题,以“旅游嘉年华”活动形式不断丰富肇庆旅游产品。

郑局长回顾几年来的工作积累,向记者谈了以下两方面的深刻体会:一是加强将节庆活动与旅游产品相结合,既做活动,也做产品。如鼎湖山国际森林旅游登山节、七星岩旅游欢乐节和”星湖渔乐坊”,既是活动,也是产品性的项目。鼎湖山举办的国际森林旅游登山节,主要包括攀越亚热带沟谷雨林、植物科普考察等活动;在星湖国家湿地公园举行的七星岩旅游欢乐节——“与鸟同乐在星湖”活动,内容包括:游览新改造开发的星湖湿地公园新线,观赏“宫庭美女”火烈鸟,观赏丹顶鹤放飞表演,观看星湖天然大卧佛,到野生候鸟岛观赏万只鹭鸟、鸬鹚及各种野生水鸟翱翔蓝天、声鸣长空的动人场景。又如去年推出“星湖渔乐坊”庆典晚会,则是省政府支持的项目,主要是解决了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观光功能有余、休闲功能不足的问题。这台晚会自开业以来每天晚上都会上演。“星湖渔乐坊”是一台集轻松搞笑、演员与观众互动、融合肇庆民间传说于一体的谐趣表演晚会。新建的一条星湖西堤休闲旅游街,与原有的大型音乐喷泉、游船以及啤酒吧、茶吧等休闲娱乐元素结合,打造出一个肇庆娱乐的新地标。二是注重旅游与文化的融合。肇庆旅游嘉年华活动文化元素比较多,一是美食文化,连续举行了三届乡村旅游美食节。规模大,品种多,广东本地乡土美食、省外风味美食、国外特色美食都有;内容丰富,包括肇庆名食府美食展示、肇庆特色小吃、国际美食廊、中华名小食、特色风味坊、特产包装食品、啤酒狂欢节、文艺大汇演、大胃王比赛、卡拉OK比赛等。特别是去年新增了台湾美食交流、中华美食绝活大表演等多个项目。二是艺术文化展示。在七星岩牌坊广场文化大展示活动也相当丰富,包括旅游故事会、红歌会、曲艺、街舞、交谊舞、肇庆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等。此外,它还带动了市属周边县市区的各种民间节庆活动蓬勃发展,如德庆县的“龙母感恩节”,封开县的“广信文化节”,四会市的“柑桔玉器节”,广宁县的“广宁竹子节”。这些文化的挖掘,为繁荣肇庆的旅游文化推波助澜。

最后郑局长向记者表示,肇庆旅游发展的总体取向是打造南国旅游休闲之都肇庆的品牌,把肇庆建设为旅游经济强市。近年来,肇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先后确立了建设“最适宜旅游的花园式风景城市”到打造“中国重要的观光、休闲、度假、会议旅游目的地城市“再到打造“南国旅游休闲之都”的目标定位,创新发展思路,整合联动,务实推进,加快了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的转变。在市第十次党代会上,市委覃卫东书记提出了打造旅游经济强市的战略目标。为落实市委战略部署,保持在旅游市场的竞争优势,肇庆市在整合原有旅游资源的同时,全力开发旅游新产品,推进旅游产品从单一观光旅游向多层次现代旅游产品转变。

2003年,肇庆市以500公里大环市路为纽带,把分散在各县(市、区)的新老景区进行整合包装,串珠成线,形成了“千里旅游画廊”,具体景点有:七星岩、鼎湖山、星湖国家湿地公园、包公祠、梅庵、德庆龙母祖庙、盘龙峡、金林水乡、德庆(孔庙)学宫、封开杨池古村、封开国家地质公园、怀集燕岩、燕峰峡漂流、广宁竹海大观、四会贞山、邓村古法造纸村、玉器街、鼎湖九龙湖、黄金沟、藏龙沟、端砚文化村、高要广新农业生态园、八卦村和肇庆高尔夫度假村等40多个景区景点。“肇庆千里旅游画廊”已成为“活力广东”的精品旅游线路。通过用一条线成功串联各地资源,推出肇庆市一体化区域旅游品牌并大大促进旅游发展,在全国,肇庆市率先做了有益的尝试。

广东滨海旅游之体验旅游开发研究 第4篇

一、体验经济与体验旅游

B·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中从经济提供物的角度对产品、商品、服务和体验进行了区分。“产品是从自然界中开发出来的可交换的材料;商品是公司标准化生产销售的有形产品;而服务是为特定顾客所演示的无形活动。”所谓体验,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使消费者参与、值得回忆的活动。派恩和吉尔摩还对产品、商品、服务和体验作了区分,见表1。在这个过程中,商品是有形,服务是无形的,创造出来的体验则是令人难忘。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体验经济界定为是以商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以体验为经济提供品,以满足人们情感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为主要目标的一种经济形态。其主要特点是关注消费感受的终端性、追求个性的差异性、体验的感官性、消费者的参与性和知识性等等。

体验经济模式是区别于产品经济模式,它不再单纯以出售产品为特征而代之以向消费者提供体验场所、体验经历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经济模式,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独特的经历。滨海旅游就是一种独特的体验经济形态,也是目前适合大力发展的体验经济模式。体验旅游除了具有一般旅游的特征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性,如参与性、文化性、个性化、生态化等等。在体验经济时代,人们尝试着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体验经济时代的休闲旅游消费也趋向了情感需求、个性化需求、参与需求、文化需求、环保需求等特点。近年旅游部门的调查也表明了这一点:体验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从人们的体验需求出发,体验旅游资源的类型可以分为为7 大类,包括探险型、刺激型、怀旧型、求新寻异型、人文消费型、生态旅游型和游戏娱乐型等,见表1。

二、广东发展滨海旅游的比较优势

首先,滨海旅游资源丰富。广东省南临南海,海域面积45 万km2,大约是广东陆地面积的2.5 倍。其中大部分属大陆架与大陆坡地形,水深0m—l0m的海域有12896km2,-10m—-20m的海域有10358km2;沿海岸线长3368km,约占全国1.8 万km海岸线的18.71%;海岛岸线2429km,占全国1.4 万km海岛岸线的17.35%。海岸线曲折,海湾众多,大小海湾510 处。一些大型海湾又套有一些小海湾,是开发建设渔港和养殖的有利场所。拥有宜人的气候、旖旎的滨海沙滩、秀丽的海岛以及众多地质地貌遗迹、历史遗迹、海上温泉等旅游资源,拥有著名的南海“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历史名城等积淀深厚的海洋历史文化,古炮台、总兵府等海洋军事文化,妈祖庙、南海神庙等海洋宗教文化,潮人文化和雷州风情等海洋民俗文化。

其次,区位条件优越。广东陆域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与广西接壤,南临南海,西南端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海域东北部与台湾海峡和台湾省南端相连。正南是浩瀚的南海,南海周边是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等国。南海是太平洋西部的边缘海,是太平洋水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连接亚洲、美洲、大洋洲、欧洲、非洲的重要国际海上通道。而广东省地处西太平洋沿岸中段、东北亚与东南亚连接部位,整个东亚地区的中心地带的优势使得广东成为“华南经济圈”、“北部湾经济圈”、“南亚经济圈”、“南太平洋经济圈”的直接辐射和影响范围。广东毗邻台、港、澳,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对外交往和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些因素有助于广东滨海旅游成为国内外游客的重要目的地。

第三,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广东省自1989 年来,广东一直是我国经济实力迅猛增长的最重要引擎之一。自1989 年经济总量占据全国首位之后,GDP连续26 年占据全国第一。2014 年全省生产总值67792.2 亿元,比上年增长7.80%,比第二名的省份江苏省高出2600 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由1/9 提高到1/8,继超过亚洲“四小龙”中的香港、新加坡后,又超过台湾,人均GDP预计超过1 万美元。根据国际旅游组织统计表明,当人均GDP超过1000 美元时,旅游消费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可以预见,广东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广东滨海旅游也必将成为广东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第四,客源优势明显。广东滨海旅游的游客来源广泛而稳定,一是广东人口基数大,常住人口超过一亿,这就构成了稳定的省内游客和本地游客市场,加上国内游客,这就形成潜在的滨海旅游客源;二是港澳同胞和侨胞游客众多,香港和澳门游览客是广东滨海旅游的主要构成部分,据统计,2015 年上半年,广东1486.9 万人次的入境过夜游客中,香港游客为900.8 万人次,占60.58%;澳门游客102.7 万人次,占6.90%。港澳游客在广东入境游客总数中占比近七成。三是国外游客增长迅速。2014 年,广东滨海旅游游客中外国游客达到673.30 万人次,呈不断增长趋势。这些都为广东滨海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广东滨海旅游体验经济模式突破路径

广东有着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但是一直存在着开发规模小、资源利用分散、品牌优势不足等瓶颈,和海南的滨海旅游开发差距很大,甚至在很多方面也比不上近邻广西。因此,在滨海旅游产业兴起和体验经济初现端倪之时,能否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打造滨海旅游的体验旅游模式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首先,统一规划,做好体验经济资源的系统调查。无论经济处于何种经济形态,都要进行统一规划,有序开发才能获得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要根据体验经济时代的消费需求特点,对滨海旅游的体验旅游资源进行系统调查,制定针对性的体验经济开发战略。广东在发展体验旅游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是具有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广东不仅阳光、沙滩、海岛等自然资源,也拥有岭南文化、海洋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相互交织形成的人文资源;其次是广东的地理区位优势能够吸引国内外的游客,广东不仅与多个省份陆域相连,也毗邻台、港、澳,还是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再次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很高,人们有休闲消费的欲望,广东从2009 年起开始实施“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对发展休闲渔业也是重大利好;最后是国家实行的“黄金周”和双休日制度让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有机会也愿意享受体验旅游等。尽管广东体验旅游资源丰富,但资源利用率低、市场层次不分明、基础设施薄弱,还出现一定程度的生态破坏。因此需要各级旅游局、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体验旅游业的投资者、经营者和体验旅游者共同努力:搞清体验旅游资源存量、丰富对体验旅游的系统研究,对广东省体验旅游的发展做出系统规划,打造广东体验旅游品牌。

其次,加强功能区划,开发体验旅游项目。体验经济是以人为本,个性化、需求为导向的经济形态。就体验消费过程而言,消费者能获得四种体验:娱乐、教育、逃避和审美。消费者体验过程对体验消费产品的设计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开发体验消费产品,也必须立足于体验消费者需求。打造滨海旅游的体验旅游模式,应加强滨海旅游区的功能区划研究,合理布局。根据当前渔业与观光休闲产业联系日益紧密,与科技、文化日益深化的发展新趋势,积极在沿海渔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发展以“住渔家屋、吃渔家饭、乘渔家船、做渔家活、享渔家乐”为主要内容的休闲渔业,重点建设“黄金海岸休闲渔业带”、“生态休闲渔业带”和“都市型休闲渔业带”等3 大休闲渔业产业带,使之成为全省渔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渔港及其周边地区的滨海旅游是体验旅游开发的核心,其内部功能分区设计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如区位的观光发展潜力、交通的便利性、渔港本身的腹地大小、泊地水深、码头长度、周边环境以及岸上相关观光休闲设施完备与否等基本条件,参照国内外休闲渔港如美国渔人码头、台湾的淡水渔港等功能分布,如台湾花莲石梯渔港的功能分区为入口意象区、地方特色区、游艇码头区、假日观光渔市区、海洋美食品尝区、渔品加工区、主题浮雕景观区、海滩亲水游憩区、渔具整备区、长堤景观区等。同时有序推进海岛开发。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切实维护海岛生态平衡。整合滨海旅游资源,积极开展海滨度假游、海岛观光游和涉海专项游。打造“风景区+ 渔港+ 海岛”三位一体的休闲渔业。如广东番禺的莲花上渔港经济区的休闲渔业就是以莲花山风景区和海鸥岛生态旅游区为依托,形成“渔港+莲花山+海鸥岛”的金三角格局,成为广州市南部地区特色鲜明的旅游和渔业文化产业发展区。在滨海旅游的发展类型上和开发项目上,可以按照体验经济模式下体验旅游的类型分类,根据渔港经济区的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合理开发(见表3)。

第三,加强体验旅游营销,打造体验消费服务。对体验消费产品要通过如网络、发布会等各种形式加强宣传,打造体验消费品牌。体验经济超越服务经济,但并不意味着服务不重要了。体验消费还具有情感需求,为消费者创造体验的过程也就是服务的过程,消费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享受服务本身就是给游客最难忘的体验。因此要加强体验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沿海公路、海堤等基础设施建设。在现有沿海乡村公路的基础上,建设“亲水型”公路带,把沿海渔港连接起来,进一步与207 线等国道、省道、广湛高速公路、广汕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连接起来,构建沿海蓝色观光走廊。同时加强滨海旅游区内道路、宾馆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此外,还要加强体验消费的人力资源开发,如果体验经济从业人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缺乏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了体验消费信息的准确、真实的提供与传播,则影响了体验消费资源的合理开发、长期利用,影响了体验经济的健康发展。而滨海旅游产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从渔业转产转业转移的,其文化素质不高,必须加强培训,提高休闲渔业劳动者素质。对从业人员要进行渔业知识、民俗知识、法律常识、卫生知识、旅游知识、安全防范意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使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素质,为体验消费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人才支持。

摘要:随着滨海旅游的兴起,人们的旅游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开始呈现体验旅游的特征。广东作为滨海旅游资源大省,发展体验旅游优势明显。为此,需要统筹滨海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体验旅游项目;加强体验旅游营销,打造体验旅游服务,推动滨海旅游的体验旅游开发。

关键词:体验经济,滨海旅游,体验旅游开发

参考文献

[1]B·约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尔摩: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上业出版社,2002.

[2]Pine.B.J,J.H.Gilmore:The experience ecnomy:Work is theatre and every business a state[M].Massachusetts: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9.

[3]闵宗陶、权利霞:体验:一种经济学的解读[J].经济学家,2003(6).

[4]梁强:面向体验经济的休闲旅游的需求开发与营销创新[D].天津财经大学,2008.

五一广东旅游安排 第5篇

宝墨园玫瑰花开情爱浓

宝墨园对古树情有独钟,除了保留紫坭村原有的老树以外,还大量引进不少奇花异木。如今园内百龄老树触目皆是,苍劲挺拔,郁郁葱葱。其中有千年罗汉松与六百龄大叶榕。宝墨园虽是新建,但酷似古园。园内水面面积占全园面积的百分之四十,湖水长年清冽,不受污染,堪称一绝。有仿桂林(微博)山水建造的“瑶琳幻境”、“钟乳奇观”、“盘龙洞”等多个钟乳石溶洞,又有水面宽阔、绿水澄明的清平湖、荔景湾、宝墨湖、旖旎长河,逍遥三岛等,使岭南园林与珠三角水乡特色巧妙地揉合在一起,显现了造园者的独特构思。

5月,宝墨园的“玫瑰园”内芳香醉人。在园内看到,近50个品种3万多株的红玫瑰、白玫瑰、紫玫瑰、黄玫瑰竟相开放,争奇斗妍,单瓣的、复瓣的、芳香醉人。据了解,这里绝大部份为法国 名种,有黑绒、状元红、芳纯、白圣诞、红双喜、巴黎 玫瑰、莱思黄金等国际知名的品种。

宝墨园赏花特色:园内数千株桃花、兰花、近三万多株玫瑰,还有南粤苑展出各种茶花展和近万盆各式时花,组成了花的海洋,处处鲜花簇拥,为游客提供了幽雅而浪漫的环境。

交通指南

公交

广州 汽车客运站(即郊县车站)到宝墨园。

自驾

广州从黄埔大道赛马场(或中山 大道的中山立交)上华南快速干线--(番禺)迎宾路--途经长隆欢乐世界 --方向:往南沙--直行:右侧有番禺长途汽车站(旁边有好又多)--过旱桥后转右(方向:往沙湾、顺德)--直行:途经蚬涌村--陈涌村--君豪酒店--直行(路标显示:往顺德、佛山 )--龙湾村--过紫坭大桥--过桥后右转(有大型的宝墨园广告牌)--番禺宝墨园

清远 黄腾峡 玩的就是心跳和刺激

黄腾峡是出了名的勇士漂,曾经有人断言,如果没有漂过黄腾峡的勇士漂,就不能说自己玩过漂流。从水花飞溅的水道里漂过,时而轻盈如燕,时而奔腾如虎,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只有漂流的时候才能体会。

黄腾峡是清远耗资三亿元开发出来的漂流项目,位于笔架山 脚,全长4公里,分猛士漂和勇士漂,其中勇士漂长2.5公里,落差位共130多处,总落差166米,最高落差12米,最长落差近百米,全程漂流需时约120多分钟。“哇”,全场响起了惊呼声。

被誉为“小九寨”的黄腾峡神秘峡谷漂流,水质一流、风景一流、空气一流,被旅游界人士评定为目前中国最刺激、最好玩的峡谷漂流,被冠以“漂流之王”的称号。黄腾峡漂流全程勇猛漂4.8公里,天然猛士漂2.8公里,连接观景勇士漂2公里,河道总落差168米,最高落差12米,最长落差近百米,大小落差有130多处,其他地区漂流无法比拟。

心水推荐:目前黄腾峡生态旅游区的游乐项目有峡谷漂流、山水乐园、山道滑车、观光缆车、观光探险、美食酒家等多种。其中于6月对外开放的山道滑车项目是全球第11个类似的项目,在中国仅有。该景区所得推出的尊贵VIP猛士漂在原有猛士漂项目上,增加了专业导游服务、专用交通工具、专门绿色通道,还配备了高档次的休闲娱乐大厅等,吸引了不少游客的追捧。

人在水中漂,如在画中游,游人可自由选择不同漂程感受不同的的刺激乐趣,既可享受澎湃刺激又安全可靠,漂过一山又一山,赏过一景又一景,令人流连忘返。突兀间,一块巨大的石头拦住去路,几经峰回浪转;却又顿觉豁然开朗,沿途风景各不相同,可谓“一步一景,远近不同天”。

周边联游

清远市区有很多值得一逛的地方。如果专为漂流而来,可以随便逛逛市中心先锋中路的清远城市广场,这里不仅是大型的商场和游戏场,值得一提的是广场之中,有多家餐馆都颇有特色,可以品尝其全鸡宴等特色餐,漂流过后,在这里用餐,顺便走走逛逛,也相当放松。

旅游贴士

1、在黄腾峡漂流有三个选择:喜欢刺激又经得起挑战的可以选择从最顶端的第一个起点漂流,全程下来,喉咙沙哑。如果担心心脏承受不了,可以从第二个起点出发,不会过分刺激。离终点最近的第三个起点,最适合只想休闲泛舟的人士。

2、最好避开周末,不然说不定从早上11点排队排到下午还没轮上。

3、交通指引:从广州出发,走广清高速,到达清远市区后,前往黄腾峡漂流只需要20分钟。在广州各大汽车站均有到清远市区的直达班车,车票30元。

自驾车:从广州转北环高速,再转广清高速,到达清远市区后,过北江大桥,往右转,经先锋桥,看到景区牌坊往里转,前往黄腾峡漂流只需20分钟。

清远薰衣草世界 把新鲜带回家

清远薰衣草世界,能让您亲睹风靡世界香草女王的美丽风韵,在薰衣草森林里沐浴芬多精的薰陶,同时也可以一亲数十种世界着名的香草的芳泽!走进薰衣草世界,一眼望去,田地中垄垄种满了不同品种的薰衣草,羽叶薰衣草、狭叶薰衣草、齿叶薰衣草和甜蜜薰衣草,不同的花朵不同的味道。羽叶薰衣草更是不分季节地绽放着它那紫色的花朵,在风中摇晃,跳着淡雅的舞姿。

清远薰衣草世界最大的特色是一年四季均呈现出一大片紫色花海,非常雄伟壮观,其实美佳薰衣草世界除了观赏一大片紫色浪漫的花海之外,更重要的是把保健、美容、养生、饮食、休闲为一体的文化溶入了农业领域里,让枯燥无味的农业增添几许的生机与朝气,让更多喜欢花花草草的朋友多一个休闲好去处。

经过芳香药草的薰陶之后,又可以下田里去采摘新鲜娇嫩的草莓,以及100多亩数十种热带水果,『只要你愿意,有什么不可以?』把新鲜带回家。

交通小贴士:

1、自驾路线:佛山出发――海八路――芳村增教口――广州北环――机场高速――花山出口――入花山镇――在花山医院旁边路口左转一直入。(大概1小时)

2、从越秀南汽车客运站走约80米到越秀南路站乘坐101路(坐9站)到机场路总站转乘702路(坐8站)到丽雅总站(花都)走到秀全大道(花都)的花都国都旅行社转乘花都香草世界专线(坐3站)到花都香草世界总站下,走约60米到花都香草世界 。

增城 白水寨 偷得浮生半日闲

在城市生活久了特备怀念自然生态,五一小假期和家人自驾到增城白水寨,偷得浮生半日闲也是不错的选择!

白水寨植被茂密,让人犹如置身浓荫覆盖的天然氧吧,再加上山中气温比城市足足低5℃,非常舒适宜人,是休闲氧吧的好去处。在此可领略全国内地落差最大瀑布的磅礴气势,暑假期间还可玩转山水狂欢节,在园内开放的全国首个原生态山水乐园中玩风靡全球的漂漂船,在天然山水中享受舒心清凉。

沿白水寨海船木栈道漫步天然氧吧避暑,神清气爽。

壮观的白水寨瀑布奔流而下,水花扑面而来非常清凉。

在白水寨山水乐园“自驾”漂漂船,在自然山水中放松身心。

白水寨生态山水乐园一直是游客夏日戏水的至爱,因为奔流的仙瀑为山水乐园带来源源不断的山水,水质纯净天然、令人心动。在这碧绿如镜的水面上,你可“自驾”引自加拿大 的欢乐漂漂船,与家人或好友在清凉山水中摇动船只竞速,激起水花朵朵,玩得不亦悦乎;累了就泛“舟”水面随水漂浮,感受碧波荡漾、微风轻拂,眺望披挂在青山的纯美飞瀑,在亲近山水中尽情放松身心。

增城白水寨旅游贴士

1、交通:自驾车从广州出发,走机场高速,接街北高速,在从化 街口出口转105国道,再沿S355省道(往增城方向)前行,即可到达白水寨景区。车程约1小时,交通便捷,路况良好。

2、美食:白水寨景区内的荔乡风味餐厅以绿色食材为原料,古法烧鸡、手打猪肉丸、榄角蒸水库鱼头等菜式充满地道风味,值得一试。

3、住宿:晚上可入住金叶子温泉 度假酒店或锦绣香江温泉城(含温泉),或白水寨旁的仙寨阁、范家客栈等农家民居,丰俭由人。

4、绿道游:从白水寨出发骑车游增城绿道,可先沿环湖单车道游览白水寨旁边的石马龙湿地公园。该公园拥有醉人湖景,风景如画,骑行其中可仰望白水寨仙瀑,适合休闲散心。在白水寨单车驿站租单车,自行车有单人、双人、三人三种车型可选,租金每小时15-25元不等。

广东旅游 第6篇

保继刚教授结合自己所做的旅游规划案例,针对消费转型与社会转型的趋势,分析了旅游消费转型的特点及原因,并总结了中国旅游发展的现存矛盾和趋势。随着反腐行动的大力开展,其对国内旅游需求总量的影响在于:预期收入降低,消费能力低;公务消费受限,公务出游量大幅减少;公务群体大幅减少,奢侈型消费或非理性消费减少。同时旅游消费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奢侈性消费减少;农村、青年市场等潜在旅游者变成实际旅游者;“有预算的消费”越来越被提倡。

以酒店和旅游地产为例,保继刚教授分析了中国旅游市场的矛盾,并指出中国旅游发展趋势。相对高价的旅游产品和线路需求量下降,比较平民的旅游产品和线路需求量上升;远距离、高消费旅游线路和产品需求下降,省内及周边等近距离旅游线路及产品需求上升。

广东旅游 第7篇

一、广东饮食分类和主要特征

粤菜即广东地方风味菜, 是我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之一, 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它有着悠久的历史, 以其特有的菜式和韵味, 独树一帜。粤菜是由三部分组成的, 它们是广州菜 (也称广府菜) 、潮州菜 (也称潮汕菜) 和客家菜 (也叫东江菜) 。

(一) 广东菜

又称广府菜, 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它起源于古代岭南地区的越人, 形成于秦汉至隋唐时代的“汉越融合”, 发展于明清时期, 既受到中原饮食文化的影响, 又融会了西方饮食文化的长处, 可谓博采众长。它取料广泛, 品种花样繁多, 令人眼花缭乱。天上飞的, 地上爬的, 水中游的, 几乎瞧上席。广州菜的另一突出特点是, 用量精而细, 配料多而巧, 装饰美而艳, i善于在模仿中创新, 品种繁多。它的第三个特点是, 注重质和味, 口味比较受, 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 而且随季节时令的变化而变化。岭南夏长冬天气偏于炎热, 故广东菜夏秋偏重清淡, 冬春偏重浓郁。广东菜比较有名的戈有“白云猪手”、“龙虎斗”、“麻皮乳猪”、“八宝冬瓜盅”等, 都是饶有地方风味的广州名菜。

(二) 潮州菜

起源于潮汕平原地区, 涵盖了潮州、汕头、潮阳、揭阳、饶平以及海陆丰等地, 还包括其他讲潮汕话的地方。潮州菜得名, 与潮州自古以来是历史名镇有关。清代以后, 由于汕头的崛起, 潮州菜又有了另一个名字——“潮汕菜”, 简称潮菜。潮州菜的特点, 是善于烹制以蔬果为原料的素菜。对蔬菜果品, 粗料细做, 清淡鲜美, 营养丰富, 如护国菜、马蹄泥、厚茹芥菜、糖烧地瓜等, 皆为美食家所称道。潮州菜的另一特点是喜摆十二款, 上菜次序又喜头、尾甜菜, 下半席上成点心。潮州菜之所以享有盛名, 不仅在于用料丰富, 还在于制作精妙, 加工方式依原料特点而多样化, 有煎、炒、烹、炸、焖、炖、烤、煸、卤、熏扣、泡、滚、拌等, 而且刀工讲究。多样化的制作方式, 形成了潮州菜的风昧特色, 其特色菜有“清炖乌耳鳗”、“金瓜芋泥”、“甜皱炒肉”、“生炊龙虾”等。

(三) 客家菜

又叫做东江菜, 它是广东东江地区客家人的特色风味菜肴。客家菜以肉类为主用料, 而海鲜品极少, 因此东江厨坛有这样的说法:“无鸡不清, 无肉不鲜, 无鸭不香, 无鹅不浓。”它以惠州菜为代表, 味道讲求酥软香浓、原汁原味;制法以炖、烧、煲著称, 尤以砂锅菜见长, 造型古朴, 具有古色古香的乡土特色。其特色名菜有盐煽鸡、酿豆腐、爽口牛丸、三杯鸭等。

这三个地方菜的风味, 既互相关联又各具特色, 其中, 以广州菜为代表。三个地方菜的风味互相关联又各具特色, 形成粤菜选料广博、奇杂、精细, 口感讲究、爽脆嫩滑, 调味偏重、清鲜镬气, 以鲜为最高境界的风味特色。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 广州菜、潮州菜、客家菜各领风骚但又互相促进, 共同提高, 使粤菜得以扬名海内外。为弘扬广东饮食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二、广东饮食文化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广东饮食发展趋势的分析, 我们不但可以一览广东人的胸襟, 在某些方面也可以看到整个国家今后饮食文化发展的趋势。综合起来看, 广东饮食文化透露出这样一些发展趋势:

(一) 饮食文化和其他文化融合发展

富有地方特色的饮食和本地的旅游资源相结合, 是广东的一大特色。他们将酒店的设置与旅游景点、游玩场所的配套整合工作做得很好。在注重创新的同时也不断重视老字号饭店甚至小吃店的保护工作, 树立了比较好的综合发展意识。通过举办美食节等旅游文化项目, 吸引来不同地域的游客, 认识广东饮食, 品尝广东美食, 真正做到了综合发展。

(二) 用餐快捷化

这是和中西文化不断融合的大背景分不开的。在西方饮食, 比如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方快餐的冲击下, 青年人的文化观念、饮食意识和生活习惯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外, 工业化的大发展也带动了现代快餐的发展, 这在经济发达的广东尤为明显。

(三) 饮食营养科学化

以广式煲汤为核心, 在饮食健康营养方面, 广东也走在了潮流的前列, 他们把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转变做得非常到位, 将食补、食疗、药膳的研究和他们传统的煲汤技术相结合, 创造出了多种汤品和技艺。另外, 随着饮食卫生状况的进一步严峻, 在放心菜和放心肉等市场环节的改善上, 也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四) 美食情趣化

广东尤其是广州的商业酒店越来越注重自己的气质和精神内涵。其装饰风格不再一味向奢华方向看齐, 其格调越来越高雅, 环境更贴合普通人的精神需求。在就餐环境、厅堂的装饰、盛装美食的器具、菜品的命名、宴席的菜单设计、乃至服务员的穿着打扮方面都透出一种文化内涵。表现广东当地的风土人情及其蕴涵的风俗文化。在内部装饰方面, 他们不但注重物质装修, 而且设有舞蹈曲艺、时装表演以及卡拉OK等文化点缀, 让食客们在身心愉悦的环境里快乐就餐。这种饮食和文化艺术的结合是开全国风气之先的, 让外地游客在一饱口福的同时能够了解到相关的饮食文化。

三、以广东饮食文化为依托发展旅游业

(一) 真正把广东饮食文化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来开发

旅游不仅是为了满足观光游览, 而是更为渴望通过旅游活动来进行文化上的交流和沟通, 感受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投入少, 回报率高, 且可反复利用, 所以要通过提高认识, 增强饮食文化作为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 把饮食文化摆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广东饮食文化以其特点, 旅游产业的开发者, 应当以广东饮食为物质载体, 体现广东美食的差异性与独特性, 将饮食文化作为专题隆重推出, 从而将广东饮食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 要深层次地发掘饮食文化资源, 把饮食文化当作一种富有特色的人文景观和促销项目。

(二) 加强广东饮食文化的宣传促销, 开发生产广东饮食文化商品

把握好旅游饮食消费的潮流和趋势, 把更多的广东饮食特色菜、代表菜肴作为重要的土特产和旅游商品进行开发生产, 开发饮食文化产品, 做成系列化的便于携带的商品, 在对外宣传促销中, 应把广东饮食文化作为重要内容, 注意增加文化的含量, 发掘饮食中的食风食俗, 发掘饮食背后的饮食文化, 拓展旅游市场, 旅游饭店、宾馆的饮食应突出文化内涵, 将带有广东地域文化色彩的菜肴与具体的旅游活动相结合, 通过制作菜肴之原料向游客介绍旅游地区的物产, 激发游客购买欲望, 提高旅游地区的综合吸引力, 提高旅游购物比重, 加快饮食文化的传播。

(三) 建立饮食文化传承、改革、发展的机制

中国饮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深厚的文化底蕴, 通过菜肴的不同表现形式反映旅游, 这一点它本身已经具备;二是有吐故纳新、自我进步的特性, 合理吸收文化精华, 这一点尚须下功夫。为此, 饮食文化要在切实促进旅游业兴旺发达、自身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 开发出有吸引力的饮食文化产品, 实行继承与创新、传统与新潮、保持民族特色与吸收外来精华的结合, 建立起开放、变革、自强、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 不断繁荣和发展, 成为旅游业中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四、结语

饮食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历史的积淀, 是文化的载体。道道广东美食, 无不体现广东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作为旅游有机组成部分的“食”, 蕴涵着岭南人民特有的生活方式、生存理念和价值观念。因此, 品尝广东美食, 不应该简单地理解为提供食物, 品味到的不仅仅是美食, 也是岭南的文化。广东饮食文化应当与广东旅游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传播广东饮食文化, 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来品尝广东美食, 让更多的人领略广东饮食文化的风彩。

摘要:有人说, 天下美食数中华, 中华美食数广东。此话一点儿也不算夸张。广东美食.素以取材广博、味道鲜美、健康营养、富于创新而享誉海内外。“吃在广东”是广东美食的一个缩影。本文介绍了广东饮食的主要特征, 分析了广东饮食文化的发展趋势, 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以广东饮食文化为依托发展旅游业的建议对策, 即真正把广东饮食文化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来开发;加强广东饮食文化的宣传促销, 开发生产广东饮食文化商品;建立饮食文化传承、改革、发展的机制。

关键词:广东,饮食文化,旅游业

参考文献

[1]杨丽.试析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学术探索, 2001 (11) .

[2]蔡晓梅;朱!;司徒尚纪.广东饮食文化景观及其区域分异研究[J].热带地理, 2011 (5) .

广东发行“国民旅游休闲卡” 第8篇

率先在全国推行国民休闲旅游计划的广东有了专属的银行卡——银联标准国民旅游休闲卡, 持卡人可在广东省内的“国民旅游休闲示范单位”、中国银联和发卡银行旗下特惠商户刷卡消费, 并享受“吃、住、行、游、购、娱”六大领域的折扣优惠和优质服务。

据介绍, 该卡由中国银联、广东省旅游局以及工、农、建、光大、兴业等商业银行联合发行, 采取实名制发卡, 广东省户籍居民、已办理暂住证或居住证的外来人士以及来粤游客均可申办。该卡涵盖借记卡、信用卡等各种类型。

银联方面表示, 未来还将有更多商业银行陆续推出国民旅游休闲卡产品, 并将积极围绕民众旅游休闲支付的需要, 整合资源, 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国民旅游休闲卡受理商圈, 构建新型的旅游信息传播服务体系与旅游消费信用体系。

广东体育旅游业的发展策略 第9篇

关键词:亚运会,金融危机,体育旅游,发展策略

体育旅游是以体育资源为基础,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来规划、设计、组合成相关产品,推动人们的消费欲望与需求,进而参与感受体育活动与旅游情趣的一种新的体育与旅游互动方式,体育不仅是运动与竞技的一种单一方式,更是旅游产业与体育产业互动渗透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领域。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体育旅游这一新的经济领域的发展,在欧美体育旅游已形成了巨大的市场,瑞士仅滑雪游一项,每年接待外国游客1500万人次,创汇70亿美元左右;以“足球工业”为主体的意大利,体育旅游的年产值从20世纪80年代的180亿美元已达到目前的500亿美元左右;德国在1993年单是与体育相关的消费支出就达到300亿马克;法国在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结束后赚了5亿美元;韩国和日本仅通过联合举办2002年世界杯就分别创造出88亿美元和245亿美元的产值。2008年奥运会北京接纳入境游客460万人次,外汇收入达37亿美元;国内达1.03亿人次,收入达1148亿人民币;足以证明体育旅游业所具有的蓬勃生机和巨大市场潜力。

从广州城市发展规划看,2010年亚运会的举办正逢广州城市发展规划由”中变”到“大变”的完成之时。广州是一座开放的城市,早在一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亚洲和世界各国建立密切友好往来,每天接待数以百计来自世界各地的官员、客商和旅游者;成千上万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文化、不同宗教背景的外国友人在广州长期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和睦共处。广州处在特殊的地理位置,与香港澳门毗邻,周边还有中国经济发达的城市和珠江三角洲的发达经济圈,这使广州在感觉上成为“近距离的国际城市”,这座素有“花城”的美誉,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又充满现代气息、有中国“南大门”之称的风光秀丽的城市;将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在亚运会期间到广州观光旅游;2010年亚运会的举行是广州体育与旅游业发展的一次极好机遇,也为推动广州城市建设、体育设施建设、旅游项目建设以及投资商投资兴业提供了巨大的舞台;尽管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旅游业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在中央拉动内需的政策调控下,国内的一些旅游和服务行业依然呈现出增长态势,以今年春节黄金周为例,全国共接待游客1.0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24.7%;实现旅游收入509.3亿元,增长23.1%。这说明,国内旅游市场还在持续走高

从国际和国内体育旅游的发展经验来看,结合广州的区位和发展实际;如何利用广州举行2010年亚运会这一契机、在新形势下,推动广东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体育与旅游”联手,抢抓亚运会机遇,创新体育理念

体育旅游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其重复性。传统的观光旅游的局限也在于此:景点游览很大程度上是一次性消费,去过以后很少有重复再去的。而将体育和旅游想结合,则会克服这一局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点。人们为了体育而来,然而比赛却不是唯一目的,形成多层次、重复性消费。为了达到这一点,需要有旅游部门参与配合,共同建立和完善体育旅游中介机构,创造体育和旅游“双赢”的条件。

大型的体育盛事,对举办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最具有表现力将通过比赛及接待设施的建设、市政环境的改善、接待水平的体现使体育盛事演化成城市走向国际化的一张名片,为体育与旅游拓开无限的发展空间。亚运会这道大餐已经开始摆在广州旅游业的面前,让人心动的是亚运会对其他产业的推动。2002年的韩国釜山亚运会,在亚运会期间通过举行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使釜山的地域文化活力大大增强,开始由单纯的港口城市转变成文化旅游城市,使釜山市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申亚时“将釜山的发展加快10年”的目标,由此可见,亚运会对其他产业服务的刺激和推动作用非常明显。

借鉴2008年奥运的经验,围绕“动感亚洲,动感世界”的2010年亚运会这一主题,结合“活力广东”的广东旅游形象;“体育与旅游”联手举办一些特色的体育节庆活动,推出大众化的体育旅游活动。“活力广州,运动无限”2009年5月举行的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其次,借助港澳地区在酒店业、饮食业、旅游购物、娱乐博彩、有国际知名度的香港演艺明星的影响力等方面所具的优势;可在那里组织一些体育项目的比赛如:水上赛事、足球、拳击等,吸引广大游客,以此产生协调、互动、互补的效应,以推动广东体育旅游业的发展。

二、以大型的体育赛事为广州亚运热身,通过观众的参与使广州成为体育旅游之城

很多经验表明,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客观上可以带来推进旅游客源市场多元化的效果。以韩国的情况为例。1988年之前,韩国旅游业的国际客源主要来自日本和美国。汉城奥运会期间,来韩访问的日、美游客虽然也明显增多,但更令人瞩目的是,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增长率高达158%,其中尤以来自东南亚各国的游客为多。而且,此后多年来韩国旅游业入境市场格局的多元化变化;1998年足球甲A联赛平均每场观众人数为2.13万,门票总收入1亿多元。甲B联赛平均每场观众人数也达到了1.37万。整个甲级联赛总计580多万观众。按保守估计,甲A俱乐部的市场收入平均达到2500万元。98赛季篮球甲A联赛进行了172场比赛,一个赛季现场观众总人数为67万多人,平均每场3700多人,绝大多数赛区上座率在75%以上。赛季门票总收入也达到了410多万元。98赛季经营收入达到了1200万元;1984年的奥运会赢利2.36亿美元;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带来260亿的经济效益等等,组织大型的体育赛事容易带动大批的观众和参与者,更能为城市营造体育活动气氛,聚集人流,给旅游带来直接收益,酒店、餐馆、游乐设施、交通及旅游购物成为直接的受益者,产生促进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多元化发展的客观效应。

1、纯粹观赛型。

这类体育旅游活动的参加者以追求和体验热烈而刺激的赛场气氛为主要特点。这类旅游者中的多数人与其说是体育运动爱好者,不如说是体育追“星”族,特别是前来比赛现场为其心目中的体育英雄呐喊助威的“啦啦队”。他们往往纯粹是为观赛而来,赛后即行离去而不作更多的停留,故可归之为纯粹观赛型。对于目的地旅游经营者来说,这类体育旅游的开发重点,主要是借助赛事机遇,策划和组织以此为主题的包价旅游产品。依照国际上的有关经验,这类包价旅游产品的开发内容主要涉及交通、住宿、观赛入场券、有关赛事情况的赛前通报会、赛后与有关选手和教练的见面与交流、赛事纪念品等活动和事项安排。为此,可充分利用广州现有的现代化体育场馆举行一些大型的体育比赛,如08年NBA球队邀请赛、CBA得常规赛、09年苏曼杯球赛等;从而启动市场,增加创汇,促进体育旅游业的发展。

2、体育观光型。

这类体育旅游活动的参加者与前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来访目的除了观赛之外,还要顺便在当地开展一些社会观光活动,因此他们在目的地的停留天数多于前者。根据包价产品的日程长短,停留期间的观光活动可以是有组织地集体进行,也可以是有指导地在规定时限内自由开展。

三、开辟富有广东特色的健康体育套餐,为旅游拓宽经营路子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和旅游已逐渐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人们增进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改善生活质量的需要。“花钱买健康”的消费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同时“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要讲科学”的理念已被广大群众所认识。推动旅游部门开辟一些特色的体育旅游套餐,必然商机无限。

1、体育休闲游。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不断追求生活品位的提高,在新形势下,随着“国民休闲计划”的出台,体育休闲游成为拉动内需的一个产品。在英国,高尔夫球爱好者达300多万人,每年出国参加高尔夫球比赛的人也达300万人次,这种庞大的体育休闲旅游消费大大促进整个欧洲高尔夫体育事业;在德国,组织自行车旅游的旅行社有200多家,每年约有1200万人参加自行车旅游。像这样的项目现已成为固定的旅游产品,我们可以借鉴。在广东的高尔夫球运动也是一项朝阳体育事业,在珠三角地区有许多高尔夫球场,可充分利用这一地理优势进行开发宣传及利用。此外中国是自行车大国,广州又是华南地区的公路交通枢纽,目前有11条对外呈辐射状的高速公路组成,交通方便;自行车运动是一种有氧运动,对提高人体的心肺功能有很大的帮助。旅行社可开辟自行车游专线,组织自行车游,使游客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领略了广东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此外,广东的海岸线长达2300多公里,利用广东的海边城市组织出海钓鱼比赛、帆板比赛、海上游泳比赛、海上龙舟比赛等休闲体育项目等,对打造广东体育旅游市场将具有很强的效应作用。

2、惊奇探险游。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年代,广大喜爱冒险、追求刺激的年轻朋友,热衷于一些惊奇的探险运动,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专业的体育旅游平台。可利用广州的白云山、帽峰山,肇庆的七星岩、韶关的丹霞山、广东的第一高峰乳源的莽山峰、惠州的罗浮山、东莞的观音山等,以家庭或团体形式组织定点越野比赛游、野外生存之旅、攀岩、溯溪、岩降、等一系列探险活动;利用阳江的海陵岛、汕尾的洪海弯等组织海底探险潜水游;利用韶关的砰石漂流、清远黄腾峡漂流、流溪河峡谷漂流组织漂流游等,使旅游者在专业领队的指导下,通过探险旅游使他们在天地万物之间切实享受和体验体育运动的无穷乐趣,享受大自然的阳光、空气、和海水,从而挑战自我,激发团队协作精神,实现人与大自然交融。

3、拓展体育项目培训旅游

(1)2010年亚运会的召开,需要培训各方面的人才,体育项目、英语、裁判、服务行业等等都需要大量的人才需求,而且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体育精神需要通过专门的培训才能满足广州亚运会这一体育盛事的需求。所以,可考虑与国际体育组织建立合作关系,组成各专项的培训团到该项目开展好的国家,进行观光学习;同时,组织各个服务层面的短训业务。争取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各项参与者的技术技能水平,培育体育精神。

(2)学习修炼型。顾名思义,这一类型的体育旅游在形式上属于以学习和修炼某种体育艺术为目的的修学旅游,其中既包括学习某些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如乒乓球技术,更涉及修炼某些传统的强身技艺(如太极拳和气功)。随着中国的强盛,世界各地对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也在不断增长。有着众多的武术之乡和体育学校,发展这类体育修学旅游无疑有着巨大的潜力。开发这种类型的体育旅游关键,很大程度上在于公关和人员推销工作配合广告宣传的整合程度。如可利用电影《叶问》:“一代宗师”叶问的故乡——佛山、佛山黄飞鸿纪念馆、广东顺德的李小龙故居等地进行宣传发掘。

4、产品商务游。

组织国内体育用品生产商、体育经纪人、体育场馆经营商及学者,参加国内、国际的体育用品、服装、器材等方面的博览会、体育科技学术交流研讨会及其他相关的商务会议。同时组织国际上相关的企业来穗参加各种体育商务活动为国内外的体育产业相关企业,构筑一个全球化的信息沟通和商务拓展的平台,使他们更有效的开拓市场,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建立广泛的业务网络。广东第三大城市佛山2006年将举办的体育用品博览会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四、结语

1、体育与旅游联手,打造体育旅游的品牌形象,可以说是“朝阳产业”,在广州亚运会前后、比赛期间,运动员、观众、各路体育产品商家以及裁判、拉拉队等参与赛事之余,游览广东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观赏自然风光、体验购物乐趣;使游客在体育旅游中感受生活、感受大自然、感受无限的快乐,促进旅游业的兴旺;

2、大型的体育活动、大型的体育赛事特别是国际体育赛事将成为本国、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难得机遇和良好途径。2010年亚洲各国体育健儿汇聚一起的亚运会,将给我们广东体育产业的发展带来无限的商机。体育旅游业作为旅游业与体育产业交叉渗透的产品,也将借助这一亚运商机得以发展。

3、在中央拉动内需的政策调控下,结合“八大计划”;利用广州作为珠三角的中心、明星城市以及国际化大都市的有利地理位置,推动广州及周边城市体育旅游的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忠.市场经济与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2]、常玉生.让旅游与奥运联手.北京:《人民日报》,(20020329).

[3]、李倩.体育活动如促进旅游的发展.新华社评论,sports.eastday.com.

[4]、林树森.妙论广州.http://zhy.sh.focus.cn/newshtml/685855.html/.

[5]、耿力中.体育市场——策略与管理.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6]、陈云开.赛事经营管理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7]、韩忠培.中国体育旅游资源和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5.5

[8]、陈福利范保宁.中国旅游资源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9]、张强柳伯力.国内外体育旅游业发展概况[J].四川体育科学,2003.6

广东旅游 第10篇

关键词:突发事件,旅游危机,后评价研究,TBLM

旅游业是个高敏感性、高关联性、高依赖性的产业, 其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受所处环境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水平的制约, 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对旅游产生深刻的影响。国际上最早关注危机事件对旅游的影响, 最早要追溯到1974年, 在当时世界旅游业遭受全球范围内能源危机的严重冲击的背景下, 旅行研究协会 (The Traval Research Association) 在主题为“旅行研究在危机年代中的贡献”为主题的年会上, 探讨了旅行和旅游在灾难和危机时的脆弱性。我国最早开始关注旅游危机是在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直到2003年SARS后才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重视, 开启了旅游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

本文就以广东省1987-2006年的统计数据, 建立入境旅游, 港澳台入境游, 外国人入境游和旅游外汇收入四条本底趋势线, 对1989年北京六四风波,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3年SARS三个突发危机事件对广东省旅游造成的影响进行后评价研究, 并分析运用旅游本底趋势线研究旅游危机影响的优点与不足。

一、旅游危机及其影响评估

旅游危机是影响旅游者对一个目的地的信心和干扰旅游业继续正常运营的意外事件。危机具有不确定性, 不可预测性, 突发性等特点, 发生后要求主体迅速做出回应以减少其影响。旅游危机包括战争与政治风波, 恐怖主义, 金融危机, 公共卫生安全危机等外部危机及旅游业内部的如旅游业的恐怖袭击, 饭店火灾, 游乐设施发生的意外。所谓旅游危机的后影响评价, 是指在危机事件发生后的2-3年, 待危机彻底消除后, 利用实际统计数据对旅游危机所做的回顾性评价。旅游本底趋势线法 (Tourism Background Line Method) 是由孙根年于1998年提出的, 借用了环境学中“本底值”的概念, 用动态曲线来反应境外或境内旅游业发展在不受偶然事件严重冲击和干扰下所呈现的固有趋势线方程, 反应了一个国家 (或地区) 旅游业发展天然而稳定的趋势和时间规律。

二、数据的来源及订正方法

建立TBLM需要以长期的旅游统计数据为依据, .本文所采集的统计数据主要取自《中国旅游年鉴》, 统计项目包括入境游客流总量、外国人 (包括华侨) 、港澳台胞及入境旅游收入4个序列, 建模的时间区段为1987-2007年.首先要采用直线内插法对因突发事件所造成统计数据的异常变化进行订正。

三、广东省旅游本底趋势线的建立

外国人来华旅游的数量和增长率变化常被看做是我国国际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同时, 客流量的损失在旅游危机评价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既是最直接、最明显和最易测定的指标, 又是进行其他行业间接损失评估的参考变量。

1. 广东省入境旅游本底趋势线

广东省自1987到2006年的20年间, 累计接待入境游客103359.82人次, 入境游客量从1987年2530.20人次增长到10039.55人次, 年接待量增长了3.96倍。图1为1987-2006年入境旅游动态曲线, 其中光滑曲线为旅游本底趋势线, 带点线为客流统计线, 有三个向下的三个突发事件所形成的“凹型谷”, 分别为1989年的北京64风波, 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2003年的SARS瘟疫。从图1中可以看出, 20年的入境旅游总人次的变化趋势复合三次曲线的变化规律, 通过spss的三次曲线模型进行拟合。其本底趋势方程为

其中Q1表示广东省入境旅游人次, 从1987-2006年, t依次取1, 2, 3…, 其中相关系数R Square=0.996

2. 广东省港澳台入境旅游本底趋势线

广东省毗邻港澳台, 深圳和珠海分别为来往与大陆与香港澳门的口岸城市, 每年都接待着大量的来往港澳的两岸游客, 而台湾的商人和游客在2008年以前都需要从澳门或香港转机才可以进入大陆。港澳台市场由于地缘关系一直以来都占据广东省入境市场的最大的份额。图2为广东省港澳台市场来粤旅游本底趋势线。根据1987-2006年的港澳台入境旅游人数来看, 除去爆发危机的年份, 整个发展是有一定的内在趋势和规律的, 符合三次曲线的变化规律, 通过spss的三次曲线模型进行拟合。得到其旅游本底趋势线的线性方程:Q2=3285.928-432.059t+66.439t2-1.461t3

其中Q2表示港澳台来粤旅游人次, 相关系数R Square=0.990。

3. 外国人来粤入境旅游本底趋势线

从图3可以看出1987-2006年的外国人入境旅游人数发展趋势, 抛去危机年份, 整体上也符合三次曲线的发展规律, 因此通过spss的三次曲线模型进行拟合, 得到外国人来粤的入境旅游本底趋势线性方程:

其中, Q3为外国人来粤旅游人次, 相关系数R Square=0.997。

4. 国际外汇收入本底趋势线

从图4广东省1987-2006年的国际外汇收入来看, 除去特殊年份, 基本符合三次曲线的变化规律, 通过spss的三次曲线模型进行拟合, 得到其本底趋势线方程:

其中Y表示国际外汇收入, 相关系数R Square=0.998。

四、三次危机对广东省旅游业的影响分析

北京六四学潮, 亚洲金融危机和SARS是中国旅游业自发展以来面临的三次主要危机。广东省作为主要的入境旅游市场, 三次危机对广东省入境旅游人次和国际外汇收入的影响的研究是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说服力, 可以一定程度上反应我国旅游业应对危机的能力。依据本底趋势线理论计算三次危机对广东省旅游业的影响程度, 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注:损失量=本底值-统计值, 损失率= (损失量/本底值) *100%

1.1989年六四风波对广东省入境旅游的影响

受到当时科技发展水平和信息不畅的影响, 在六四政治风波爆发后相当一段时间内, 国际上对我国事态的解决和进展都不甚了解。西方各国告诫居民不要前往中国旅游, 使得我国入境旅游遭到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从表四中可以看到六四危机, 对港澳台来粤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小, 影响期为两年, 平均损失率为6.35%, 而外国人来粤市场, 平均损失率为20.55%, 持续了3年。这一现象符合距离衰减规律, 距离相对近的旅游地之间的吸引力较大, 不易受危机事件的影响, 且恢复较快。

2. SARS瘟疫的冲击和影响

非典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后的第一个大的危机。由上表中可以看出SARS与其他两次危机相比较, 对广东省入境旅游市场的冲击最大, 特别是外国人来粤市场2003年的损失率达到了31.8%, 是所有年份所有市场中的最高值。港澳台市场由于与大陆之间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商务等各种联系, 相比之下冲击较小, 仅有15.8%。值得注意的是, SARS瘟疫作为公共卫生安全危机的一种, 具有其独特的影响机制。

五、结束语

TBLM属于描述性模型, 还不能深层次的解释旅游危机时间对旅游经济影响的内在机理, 但其测算的结果还是明确可靠的, 能有效的现实旅游经济受危机事件影响的程度和影响周期, 以及旅游经济的整体发展走势。一方面TBLM仅仅是对危机造成的经济影响的研究方法, 而对旅游者的心理影响, 出游动机的影响, 对目的地形象的影响等难以量化。另一方面TBLM仅仅适用于未对旅游业造成根本破坏性的危机事件如SARS, 政治风波, 经济危机, 恐怖主义等, 而用于自然危机, 如汶川地震, 这一类的危机事件的影响研究则会略显片面。因为自然危机会深刻的影响到旅游业本身, 如地震造成的景观的损毁甚至消失, 道路等旅游基础设施的破坏, 生态环境的改变等方面, 仅仅从经济方面考察危机的影响是不够的。总之, 虽然TBLM模型作为后危机影响研究的一种方法, 有自身的不足, 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和精化, 但其对危机事件对旅游经济影响的解释功能还是有其可取之处的, 具有其不可忽视的科学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锋, 孙根年, 基于旅游本底线法 (TBLM) 的旅游危机事件研究——以2003年“SARS”事件为例.人文地理, 1003-2398 (2006) 04-0102-04.

[2]孙根年, 我国入境旅游本底趋势线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J].地理科学, 1998, 18 (5) :442-448.

[3]孙根年, 于立新, 基于本底趋势线的秦俑馆旅游危机后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 2008, 第28卷第1期年02月

广东茂名滨海旅游产业空间发展研究 第11篇

一、旅游空间发展理论

1. 空间结构

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可表现为不同的几何形态, 工业、旅游业等表现为点状, 交通、通讯等表现为线状, 农业则更多地表现为面状。这些具有不同物质或经济意义的点、线、面依据其内在的经济技术联系和空间位置关系, 相互连接, 就形成了具有特定功能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的经济意义, 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一定的空间组织形式把分散于地理空间的相关资源和要素连接起来, 才能产生特定的经济活动;二是把相互独立的经济单元协同起来, 能够产生特有的经济效益, 如规模经济、节约经济效益。我国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在“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著名的“点-轴”系统理论, 认为在较大区域内增长极和增长点的互动互补过程, 能促进两者之间轴线周边的经济发展, 从而形成增长极、增长点和轴线的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结构。“点-轴”发展模式特别适合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但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 通过中心点的聚集效应, 实现规模效益;通过发展轴的扩散效应, 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2. 旅游空间结构演变

国内对滨海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以实证为主, 研究的范围集中在沿海区域旅游功能区划分及布局方式、交通和政策等区位条件改变对滨海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滨海旅游客源空间分布等方面, 主要目的是为当地的旅游规划编制和实施以及旅游行政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描述旅游地空间结构演变发展过程的理论。该理论认为, 旅游地生命周期包括探索、参与、发展、巩固、停滞和衰落 (复苏) 六个阶段。对于发展还不很成熟的滨海旅游区域, 更多的还是处于参与的末期和发展的初期:个别拥有旅游资源禀赋的景区在小范围区域内发生集聚效应, 景区内设施、服务获得提升和完善, 具备一定的旅游功能和经营规模, 形成区域滨海旅游发展的若干节点;政府主管部门从被动参与向提前介入转变, 把滨海旅游业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纳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组织实施, 力图以孤立的景区为核心, 结合资源状况规划差异化旅游功能区, 培育滨海旅游区整体功能概念和市场美誉。滨海旅游业能否进入发展阶段的快车道, 科学重构旅游空间结构是关键一环, 这一步决定了旅游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高低和旅游产品创新方向的正确与否。

二、茂名滨海旅游业态空间结构的特点

1. 自然资源及旅游空间结构特点

茂名滨海新区旅游空间结构的亮点概括为“湾湾相通、湾海相连、湾岛相望、山水相逢”。

湾湾相通———重修长约8公里的旧运河, 可把商住旅游功能的水东湾与广东最大渔港所在地博贺湾打通, 同时把两湾之间的陆地营造为四面环水、隔河相望的长方形岛屿, 长约12公里, 宽约2公里, 岛上包括了沙滩、湿地、草地、坡地、矮丘等丰富地形要素, 具有天然的与世隔绝、神秘浪漫的气质和灵性, 可塑性和开发潜力巨大;兼具难得一见的内陆海水河道, 令人神往。

湾海相连———水东湾内海面积27平方公里, 海湾出口宽度不足1公里, 正在修建水东湾跨海大桥, 使整个海湾形成闭环, 湾内四季波澜不兴, 没有内河注入, 泥沙淤积量少, 有大小两个湖心岛, 可建造海湾的标志建筑。

湾岛相望———大放鸡岛距离水东湾出口11公里, 岛屿面积1.9平方公里, 海拔122米, 是茂名最大的岛屿, 岛上生态环境保存良好, 植被覆盖率居广东海岛之冠, 是我国自然条件最好的潜水和海钓基地, 近海海域水深6-12米, 能见度达8米, 海底资源丰富, 水静风轻, 没有暗涌。

山水相逢———绵长的沙滩背靠丘陵起伏, 其中晏镜岭海拔400多米, 面海山坡笔直陡峭, 俯视海滩, 气流特殊, 视野开阔, 山脉走向平缓, 山上遗留战争时期的军事设施, 具有鲜明的运动特色。

2. 茂名滨海旅游空间结构优势与劣势

(1) 优势

茂名滨海旅游空间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然资源丰富, 而且资源质量较高, 除了优质的海水和沙滩外, 还有浅滩湿地、内陆海水河、封闭式海湾、无人居住岛、临海山体峭壁等特色资源, 为景区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天然的条件;二是已建成“中国第一滩”、放鸡岛和浪漫海岸等三个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景区, 景区功能各异, 互补性较强;三是旅游区对外交通比较发达。

(2) 劣势

茂名滨海旅游经过近三十年的经营, 目前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空间结构的劣势是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首先, 粤西是广东经济欠发达地区, 茂名滨海旅游发展缺乏周边的经济支撑;第二, 邻近湛江、阳江两市及海南省的滨海旅游资源丰富, 茂名的滨海旅游产品与之同质化严重;第三, 旅游区的服务功能与市场需求存在错位问题, 主要景区之间缺乏紧密协调和合理定位。

三、茂名滨海旅游业态空间重构

1. 茂名滨海旅游空间重构的经济社会意义

一是落实茂名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其滨海旅游产业规划, 以产业空间重构为切入点, 整合滨海旅游区的各种资源;二是对滨海旅游空间重新进行组合和整合, 提升景区之间协同效应和旅游资源的整体使用价值;三是划分旅游功能区, 创新差异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四是充分考虑所在地居民的合理安置, 保留和融入当地文化元素。

2. 茂名滨海旅游业态空间重构的方案研究

全面整合茂名滨海旅游区旅游资源, 重构旅游空间, 形成“两带五区”的结构体系。“两带”:指一纵一横两条旅游带, 纵向包括环水东湾新城及现有“中国第一滩”、浪漫海岸及放鸡岛三大景区, 横向包括从晏镜岭到龙头山沿海景区。“五区”共同组成“两带”, 赋予明确的旅游产品服务功能。

资料来源:广东省茂名市滨海新区旅游产业专项规划, 经修改。

(1) 水东湾-歌美海生态商务功能区

———依托条件:红树林、近海湿地、水东湾新城建成区。

———功能区定位:以红树林观光、湿地生态体验、商务会展为主, 高标准建设红树林绿化景观、湿地公园, 营造滨海生态深度体验环境, 结合现有高档商住社区设施, 开发新城中心商务区、大型会展中心, 配套休闲娱乐设施, 形成茂名中心游憩商务区。

(2) 虎头山-晏镜岭运动养生功能区

———依托条件:晏镜岭山体、虎头山现有旅游设施。

———功能区定位:利用晏镜岭临海山体开发滑翔极限运动, 融入军事元素设置探险线路, 利用山水环境和视觉景观优势开发登高观海及摄影景区, 依托山林及近岸地带建设高端养生度假区, 营造动静结合适合各种群体需要的健康养生度假区。

(3) 第一滩-大洲岛运动文化功能区

———依托条件:中国第一滩优质沙滩及现有设施、水东湾水体、大洲岛、二洲岛。

———功能区定位:强化第一滩沙滩排球的体育基因, 建立专业沙滩排球比赛基地及大众运动场地, 突出与周边地区沙滩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完善公共海滨浴场的服务设施, 提高滨海旅游区的人气;利用水东湾平静清澈的水体开发赛艇项目, 把二洲岛建成空中体育运动岛;利用大洲岛海湾中心的独特位置, 建设大型“印象茂名”户外水秀情景剧场, 配套各种娱乐商业设施, 营造气氛热烈、动感十足、旅游流密集的茂名滨海旅游区核心功能区。

(4) 龙头山-博贺湾运河风情功能区

———依托条件:国内罕见的内陆海水运河、四面环水的生态环境、丰富多样植被及地形、浪漫海岸风景区建成区。

———功能区定位:依托浪漫海岸景区及古运河情调强化局部区域的婚庆服务、蜜月度假功能;由当地居民迁移形成移民新村, 本土文化融入旅游景观, 建设富有渔乡风情的旅游小城镇;开发古运河巡游项目及游艇服务;利用滩涂和浅海资源开发渔人码头和海上牧场项目;依托大片背风草地及运河景观建设高尔夫球场及配套度假村、自驾游宿营地, 营造独具滨海运河风情的休闲度假及长期居住地、景区与社区和谐发展的示范区。

(5) 放鸡岛海洋探索功能区

———依托条件:放鸡岛建成区及配套设施

———功能区定位:综合利用放鸡岛陆上、水下生物多样性特点, 通过设立展示场馆、资源分类、行走路线设计等, 把海岛建成一个海洋生物及海洋知识科普区, 使游客在参观体验的同时实现知识增值;依托优质海水条件和丰富的水下生物资源, 推广浅海、深海潜水运动普及化, 使放鸡岛潜水项目成为茂名滨海旅游区最具特色的产品。

3. 结论

茂名滨海旅游区处在发展初期, 景区建设已经具备一定基础, 应以现有三大景区为支点, 整合和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 以点带面, 规划建设承载差异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功能区, 吸引旅游资源和旅游流的聚集, 形成“两带五区”的旅游空间结构体系。在功能区科学规划的基础上, 按照整体旅游概念和旅游目的地形象, 加快功能区结构化建设, 形成区内旅游新业态, 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摘要:旅游空间结构对区域旅游业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以“点-轴”理论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 通过对茂名滨海旅游区现有知名景区及旅游资源的综合分析, 构建“两带五区”的总体空间布局结构, 为当地旅游产品创新和产业振兴提出可行方向。

关键词:茂名滨海旅游,空间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唐柳, 俞乔, 鲜荣生, 李志铭.西藏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及路径研究[J].长沙:经济地理, 2012 (7) :141-146.

[2]李小建.经济地理学 (第二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张淑敏.基于旅游空间结构理论的休闲旅游研究[D].广州:广东商学院, 2011.

[4]王恩旭, 吴荻.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J].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14 (17) :505-509.

上一篇:农民工社会保障调查下一篇:有效课堂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