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孩子自信心培养

2024-08-22

小班孩子自信心培养(精选12篇)

小班孩子自信心培养 第1篇

一、导致幼儿自信心不足的原因

1.过度保护而缺乏必要的 锻炼 :由于幼儿缺少积极思考、实践的机会, 致使无从感受到自己的能力, 无法体验成功的快乐, 因而影响其自信心的树立。

2.对幼儿的否定态度和评价 的随意性 :老师、家长对幼儿的态度和评价对幼儿自信心的发展有直接影响, 幼儿的自我评价往往缺乏独立性, 他们更容易轻信和接纳成人的评价。成人否定和消极的评价, 往往使幼儿产生“己不如人”的感觉, 从而怀疑自己的能力, 认为自己很差、很笨, 严重影响他们自信心的形成。时间久了, 就会产生自卑感。

3.幼儿自身特 征引起发 展水平的 差异 :每个孩子由于遗传、家庭、环境和教育的不同, 具有不同能力、行为、性格、智力等, 这样幼儿之间就存在个别差异。如果教师不了解幼儿的真实情况, 用一把尺子衡量, 幼儿就不可能有愉快的情绪体验和获得成功的机会。时间久了, 导致幼儿产生自卑心理。

二、培养幼儿自信心的策略

1.教师的赏识和信任 能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 教育孩子的全部奥妙就是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 近来有学者把这句话概括为赏识和信任孩子。教师的言行对幼儿自信心的树立有很大影响, 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重视他们的进步, 学会赏识孩子。在幼儿园, 有些孩子既聪明又能干, 故事讲得好, 歌儿唱得动听, 舞跳得好, 画画得漂亮。这些孩子经常受到成人的赞扬, 因此, 他们比较自信。但要注意的是还有一部分孩子很普通, 不起眼, 享受不到良好的教育。这些孩子有的胆小、爱哭;有的任性好动;还有的身上有很多不良习惯。这些孩子更需要老师的关注和鼓励。因此, 教师在帮助孩子解决矛盾时应该注意了解实情, 分清是非, 不偏不倚, 正确对待孩子的过失, 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对待孩子。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是神圣的,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 如教师的微笑、点头、抚摸等会给予幼儿信任和支持。幼儿也会在老师信任的目光下、支持的话语中, 树立起自信。

2.放手让孩子做自 己能做的 事情。孩子虽小却具有巨大的学习与发展潜力, 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因此父母、老师应当让孩子学一学、试一试、做一做, 根据孩子能力的强弱, 有意识地让孩子承担一些责任。如在幼儿园带小班, 很多老师最头痛的问题就是帮助幼儿提裤子。的确, 它是一件麻烦事, 小班幼儿年龄小, 大多生活不能自理, 自己不会提裤子。我也带了几届小班, 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一些训练, 觉得他们并不像有些老师说的那样烦人。每次幼儿大小便前, 我总是让他们自己将裤子褪下, 实在不行的, 我再帮助他们。解完小便后, 他们总是光着屁股往教师这儿跑, 但我从来不包办代替, 先让幼儿自己往上拉, 然后再帮助他们整理, 久而久之, 孩子自己就学会了方法。到小班下学期, 孩子衣服逐渐减少, 我又提出了新的目标, 让他们学会将汗衫、衬衣塞进裤子里面。一开始有些幼儿不会把衣服塞到裤子里, 经过多次尝试, 大部分幼儿都能自己塞进裤子了。孩子想做的事, 我尽量让他们做;孩子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我鼓励他们做;孩子能做而不愿意做的事, 我坚持让他们做。久而久之, 孩子的自信心就得到了增强。

3.让幼儿体验成功, 激发幼儿自信心。自信心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 而幼儿期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我们根据每个幼儿不同的发展特点, 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让每个幼儿都有足够机会获得成功和满足, 从而产生自信心, 激发幼儿再次尝试的欲望。因此幼儿无论在家或在幼儿园, 我们都应该为其创造一些自我锻炼的机会,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平时, 多给孩子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幼儿生来就对音乐有特殊的情感, 会用独特的方式表现他们内心的感受。如《彩色树叶大变身》, 这是一个让幼儿用各种线条添画和各种树叶拼贴成作品的美术活动, 可以让幼儿大胆想象及创作。在作画过程中, 很多幼儿都能很好地完成, 他们剪出和拼贴的作品各有千秋。有个幼儿坐在那里说:“老师, 我不会。”我就指导他拼贴了一条鱼, 他完成后很开心地和旁边小朋友说:“看, 我做了一条鱼。”其实, 困难、挫折在幼儿生活中常有发生, 老师应该帮助孩子分析原因, 引导孩子大胆尝试, 克服困难, 获得成功。

三、结语

培养孩子自信心 第2篇

五年E班 丁芃博

自信心是进取心的支柱,是有无独立工作能力的心理基础。自信心对孩子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我们该怎样提高孩子自信心呢?我认为要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意见,孩子说的对,我们加以鼓励,孩子认识有偏差或者做法不对时,那么我们就教给孩子如何去分析和判断的方法,增强自信心。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教育案例:

1、案例描述

孩子从小学一年到四年级,一直成绩平平,成绩没有特别好的时候,曾和孩子交流过成绩一般的原因,孩子就和我说:“爸爸,我也努力了,我就是这样了,人家学习好的就是学习好,我是赶不上他们了。”听后我陷入沉思。但是在五年级上学期长春市解放大路小学组织了第一届解放大路小学英语技能大赛,在这次比赛中,当时老师和我都非常紧张,但是他沉着应战,过五关斩六将,取得了二等奖,比赛结束,孩子很高兴地和我说:“爸爸我也是可以的啊!”。

2、案例分析

这次比赛之后,孩子增强了自信心,觉得自己是可以的。通过这次比赛我对孩子进行了认真分析,自己孩子为啥不如别人孩子?恍然明白,不是孩子不行,是孩子自己本身缺少自信心,是家长缺少这方面的引导、教育。

3、案例反思

通过这次比赛,让孩子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心。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条件是让孩子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往往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老师、家长应根据孩子发展特点和个体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完成。如让他跳一跳,想办法把花篮取下来,从而在不断的成功中培养自信。切忌花篮挂得太高,而实际能力不及,连连失败,致使自信心屡屡受挫。同样,他们也需要通过顺利地学会一件事来获得自信。一个在游戏中总做不好的孩子,很难把自己看成是成功的人,他会减少自信心,并由此不愿再去努力,越是不努力,就越是做不好,就会越是不自信,形成恶性循环。成人应通过帮助他们,完成他们想要做的事来消除这种恶性循环。另外,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孩子,要格外关心。如对胆小怯懦的孩子,要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家里或班级上担任一定的工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大胆自信。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第3篇

1、尊重幼儿,信任幼儿。要培养幼儿的自信心,首先要尊重幼儿、信任幼儿,要和幼儿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幼儿才能积极地学习、探索和创造,从而获得自信心。反之,幼儿如果得不到关注就会产生自卑心理,丧失自信。

2、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自信。在活动中,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是形成自信的基础,多给幼儿一些展示自己的机会,比如:让幼儿自己穿衣服、叠被子等,让幼儿体验“我自己能行”“我很棒”在积极的肯定中促进幼儿心理素质不断进步。对于自信心较弱的孩子,我们要为他们创造条件获得成功。比如:我班有一个小朋友,他天性比较胆小,不爱在众人面前说话,缺乏自信和勇气,在上课的时候我总是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回答对了就及时的给与鼓励,通过“嗨、嗨、你真棒”“你最棒”等形式让他逐步增强了自信心。

3、自信的孩子是从一次次成功走出来的。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儿童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得应当让他自己想,给孩子机会,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体验成功的喜悦,孩子的自信心就会逐渐建立起来,我们不能总以为孩子小,事事包办代替,这样会抑制幼儿自信心的发展。

4、赏识教育是培养幼儿自信的重要途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只有得到赏识,才会拥有了自信,才能发挥有的潜在能量,使幼儿能够自觉的主动的接受教育,激发幼儿好学上进勇于探索。教师的言行对幼儿自信心的树立有很大的影响。教师的点头、抚摸都是给幼儿信任和支持。

一位哲人说过:“谁拥有了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期是幼儿成长的关键时期,自信心使幼儿成长道路上的基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通过各种获得让幼儿在一次次的尝试、探索、创造中,不断的证实自己,增强自信心。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第4篇

一、家长要找准孩子的亮点,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我的孩子表现并不十分突出, 成绩在班上也不是很拔尖的, 但是他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充满自信的童心值得我骄傲。他语言表达能力较强, 爱好阅读, 尤其对历史故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每次说起历史人物或是说起某个历史典故来, 他便兴致勃勃, 津津乐道, 这种时候我总是不失时机地称赞道:“你真棒!妈妈都没有你知道得多, 以后你要把你看到的说给妈妈听, 妈妈可要向你请教了。”儿子听到这番话, 掩饰不住一脸的喜悦之情, 自然也更加主动积极地吸取这方面知识, 好在我面前炫耀一番。儿子书法也不错, 每次看到他练完毛笔字, 我就细细观察一遍, 然后指着某个写得较好的字对他说:“嗯!这个字写得特别好, 继续努力。”我总是对孩子的行为或进步给予及时的、准确的反映。我知道肯定的语言是孩子成长的正信息, 否定的语言, 是孩子成长的负信息。鼓励、赞扬对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是很有益的, 这样孩子的自尊心增强了, 有了自信心, 在各方面就会有更大的进步。但鼓励赞扬的话须注意得当, 得法, 过度地或过于轻易地滥用鼓励和赞扬, 会使孩子感到你不真诚, 对他的期望过低, 或不懂得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赞扬的。

二、家长要倾听孩子的想法和建议, 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倾听孩子的想法和建议, 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面临的问题, 这能使孩子感到自己的智能和潜力。有三个不到4岁的小孩抢着一辆小自行车, 谁也骑不成, 旁边的家长让他们想想看, 有什么办法让大家都能骑到。一个小孩想了想说, 我们一人骑一会儿, 轮流骑。大家采纳了他的建议。这种采纳带给他的高兴和鼓励, 恐怕不亚于成人在单位所提的合理建议被采用。当孩子向家长提出要求时, 我们要判断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 如果孩子的需求是合理的, 家长要满足他们。除了采纳孩子建议外, 还可引导孩子做对家庭对别人有益的事, 哪怕只是让孩子种种花草, 买买东西, 孩子会感到自己有用, 从而信心倍增。记得有一次, 儿子嚷着要自己炒饭吃, 我本想制止他, 但是看到儿子跃跃欲试的动作, 转而一想就让他尝试尝试也好, 而我就在一边指导他如何做。饭炒好了, 我翘起大拇指对他说, 真不错, 我们的儿子知道做家务了, 经常做肯定会做得很好的。儿子别提有多高兴了, 特别有成就感。还有一个周末, 儿子可怜巴巴地要求我带他去百竹园玩, 我因为自己不想动, 平时很少带他出游, 但是那次看到儿子充满期盼的眼光, 便答应了, 没想到孩子立即兴奋欢呼得雀跃起来, 于是, 一路上我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察这、观察那, 而儿子对什么都饶有兴味, 而且还发挥他的想象能力, 不时地作出惊人之语, 回家后, 便兴致盎然地写起日记来。可见童心是多么容易得到满足, 孩子的一个小小心愿, 能够得到家长的重视, 他们会很开心, 很自信的。

三、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度, 让孩子充满自信心

家长普遍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与要求, 这是可以理解的, 但不能期望过高。父母对孩子发展所确立的标准要适应, 应考虑自己孩子本身的特点和能力, 不能主观地总用过高标准去要求孩子。对孩子的要求是孩子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让孩子在行动中获得满足、成就感, 让孩子看到自己努力的结果, 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如果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 强迫他实现自己力所不能及的目标, 不仅会让孩子感到迷失, 更会损害他们的心灵, 这实在是大错特错。不要把你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 不要等着孩子来实现你自己的愿望。应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 让孩子尽情地成长, 完全地自我发展。此外有些做父母的教育孩子时总想一步到位, 急于求成, 也是不实际的, 忽视了孩子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或曲折的过程。例如, 两三岁的婴幼儿要求他们自己吃饭, 开始自己吃时经常会撒得满桌, 这时母亲不仅不能指责, 还应对孩子说:“宝宝真能干, 会自己吃饭了!”与此同时, 耐心教给他怎样吃就能吃得更好。须知, 孩子做事总从不会到会, 从做不好到做得好的, 这是发展规律, 要求过高、过急都不利于孩子的发展。

四、家长要使孩子体验成功, 让孩子建立自信心

克服困难、取得成功是自信心的自然结果, 又是重要成因。完成某项任务, 取得某种成绩, 都属此例。这里要注意的是, 在激励孩子做某种具有挑战性的事情时, 不要只是诱之以物质, 最好把他们作为已有一定智力和能力的人, 以自尊心、荣誉心来激发他们, 这样才能保持激励的持久和深入。比如让四岁的孩子自己穿裤子, 不要说, 你现在自己穿上, 下午就给你买雪糕。而只需说, 我想你已经长大了, 能够自己穿上它了。在这样的提示下, 他努力穿好了, 就会感到自己确实已经长大了, 就会在此后每天的努力中巩固。所以当儿子要求我为他系鞋带时, 我便对他说:“你已经长大了, 自己能够系好了”。当儿子要求我陪他入睡时, 我说:“你已经是小小男子汉了, 不需要妈妈陪在身边了”。所以父母不能对任何事情都包办、代替, 要让孩子有机会显示自己的才干, 体验成功带来的自豪感。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第5篇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现今的父母竭尽精力与财力让孩子接受各式各样的教育,孩子们则应接不暇地穿梭于各类学科的辅导中。父母旨在让孩子“先知先觉”,孩子稍不如人,就心急如焚,对孩子大加呵斥:“这么简单,怎么还不会?”“别人都会,你不会,真笨!”“你上课是怎么听的?”等等。舐犊情深的父母也许从未想过,在孩子看来,这些不经意的言语意味着父母对自己的否定。孩子在被否定中否定自我,那弱不禁风的自信心的嫩芽在一次次的否定中被扼杀了。自卑、怯懦随着自信心的减弱而滋长。而对外面的世界,孩子的内心总有一个声音:“我行吗?我会吗?”这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悲哀。那么,这一切的根源在哪里?在于“自信心”的丧失。而这又是谁造成的?是那些声声说爱孩子而又不会爱的父母们!

那么,如何让孩子“相信自己、所有的行动都经过自己的判断力”?以下归纳两大类培养法,让孩子们从生活中去锻炼自信。

一、培养孩子勇于“表现自我”

服从性高又听话的孩子,虽然受到大人的称赞,但相对也可能造成孩子的“乖孩子症候群”产生,自己真正想做的、想说的,都无法通透表达,将来长大虽然已有自己的.思想,但碍于长期无法表达自己,而内外在不平衡。与其教孩子顺从,不如教孩子表达想法,做自己的主人。

当孩子上了幼稚园,开始团体生活时,会发现有的孩子,即使自己的东西被抢夺占有,也不知如何表达愤怒而产生挫折;或者,平时在家“水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王子、公主,一旦接触团体生活,没有了妈妈就近“体察心意”,也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而手足无措。无法将自己的感受传达给他人的孩子,总是如此压抑无助,渐渐的,也就失去信心。

因此,平常在家里就该制造让孩子“率直坦言勇于表达自己”的环境,给孩子无畏无惧、畅所欲言的勇气,父母不但能了解孩子内心想法,也增加孩子的勇气与说话能力;其次再从孩子的说话中判断,给予正确的教导。

二、记得,“听孩子说话,比让孩子听你的话还重要”!

切勿因为孩子年纪还小,所问的问题很无聊或没意义,就给予漠视或不回答,常常得不到答案无法满足好奇心的孩子,长期下来只会造成“思考萎缩”,对他人、不信任或对自己失去信心。

若孩子拥有“即使被嘲笑也敢说”的勇气,这得归功于父母们平时对于孩子问不停的“?什么”都能耐心回答,这不但让孩子信心与智力增强,长大后还更能“不耻下问”的发挥在做学问上。

三、不介入孩子之间的争吵

孩子的吵架,是积极表达自我的方式之一。不过,这里并非鼓励孩子去吵架,而是指吵架的方式,是孩子对外表达内心反映的方式之一。

实际上,不敢跟人吵架,连主张都尚未表明就先妥协的孩子,倾向所谓“乖孩子症候群”,为了表现的好,反而不容易真正爱自己,自信心也比较低落,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等负面认知。

因此,与其教孩子“不可以吵架”、“吵架的是坏孩子”等观念,不如给孩子吵架的空间与机会,让孩子从与别人的摩擦中,学着认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不同想法。所以,别轻易介入孩子们的吵架吧。

总之,年龄越小的孩子,就更该让他们体验各种各样不同事物的经验,比长期上同一种补习才艺,还能刺激他们的多元发展,并且因为视野的开拓而更有自信。

四、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所谓有独立性,是指孩子能自己思考判断来行动。会自己整理玩具的摆放,自己安排游戏的方式等,除培养独立性以外,也有助于创意力的发展。

・让孩子尽情的玩

・给孩子分配任务

・给孩子冒险的机会

・给孩子决定权

・告诉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

・自信的父母造就自信的孩子

如何培养农村孩子的自信心 第6篇

一、要相信孩子,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过:“凡是儿童能自己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孩子到1岁时,便已有了强烈的要求“我自己来”的愿望,家长应势利导,尊重孩子的愿望,相信孩子虽小但是具有巨大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从而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

(一)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这主要是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做好自我有服务,放手让孩子去做,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千万不要嫌孩子这干得不好,那干得不对,甚至干脆不让孩子插手。否则不得剥夺了孩子学习,发展机会,更是无异在向孩子暗示:你没有能力做好这些而丧失信心,甚至造成孩子处处依赖别人的不良心理。

(二)让孩子分担适当的家务。

孩子虽小,但也应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帮妈妈擦擦桌子、摆摆碗筷、摘菜、洗菜、甚至洗碗等等。不要把孩子当作温室里的花朵,更不要怕孩子做不好或搞破烂而扼杀了孩子的学习潜能。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婴幼儿也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常常“不自量力”,但这种“我自己来”的愿望却体现出孩子旺盛的生命力。只要家长认为他行,相信他行,孩子就自然会产生自信并主动去动手动脑,勇于探索、尝试,从而获得较快的发展。因此基于信任孩子这一点,家长应常说“你能行”这句话,并尽量满足孩子“我自己来”的需求。

二、对学生要多作肯定性评价。

学生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这在小学低年级尤其明显,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如果你在写成绩报告册时,能评价他聪明,能干。

培养自信,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得到肯定和赞赏,即使同时指出不足也不要紧;反之,经常性的否定和指责,就会逐渐消灭自信。因此,教师与学生相处时,特别是老师和家长一定要让学生感到老师、父母喜欢他、尊重他,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可爱之处,不要吝惜你的赞美之词。学生的感觉就会很好,往往就活泼愉快,积极热情,自信心强。

写些激励性语言,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自己动手去做;如果你平时老是讲他傻、没出息等有损自尊的语言,他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失去自己动手去做的信心。

英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美国一所学校做实验,以18个班的学生,作了预测未来的测验,然后把具备“最佳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交给老师。

实验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笑容、肯定评价形成了期待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我们为何不满足他呢?既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学会自主、自强、自信、自立,还能展示生命的原生

态,何乐而不为呢?

三、兴趣特长上,老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亮点和特长,给以赞赏和鼓励,不要吝惜自己的好言。

谬·詹姆斯说:“每个人都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每个人天生都具有独特的视、听、触以及思维的方式。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富于思想与创造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一个成功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细心的教师就注意学生的“独特方式”,及时发现他们的某种特长、潜能,热情的因势利导,并及时的加以肯定、鼓励以及创设条件等手段来强化它、发展它,并把这种信息及时的传递给学生,让他意识到在某些方面,他并不比别人差,甚至比他们强百倍。只要学生有了这种意识,他就会不断克服自卑心理,并逐步走向成功。

四、不要求过高,给孩子创造更好环境。

家长普遍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与要求,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期望过高。父母对孩子发展所确立的标准要适应,应考虑自己孩子本身的特点和能力,不能主观地总用过高标准去要求孩子。标准过高孩子达不到,屡遭失败,产生持续失败的挫折感,积累“我不行”的消极情感体验,就容易使孩子丧失自信心。

另外,有些做父母的教育孩子时总想一步到位,急于求成,也是不实际的,忽视了孩子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或曲折的过程。孩子做事总从不会到会,从做不好到做得好的,这是发展规律,要求过高、过急都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再有,有些盼子成才的家长常常盼望自己的孩子处处强过别人,惯于横向攀比。例如,每当发现自己的孩子有不如别人之处,便对孩子说;“瞧,某某比你唱得好!”“某某画得比你强多了!”……以别人的优势比自己孩子的不足。家长的本意可能是想刺激自己的孩子赶上别人,但这种横向攀比,比掉的恰恰是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第7篇

而在日常生活中, 大部分孩子都缺乏自信心, 其中表现为胆小、怕困难、做任何事情不主动, 依赖成人的帮忙。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 明确指出:一个健康的幼儿, 既是一个身体健全的幼儿, 也是一个“愉快”、“主动”、“大胆”、“自信”、“乐于交往”、“不怕困难”的幼儿。那么, 我们应怎样让孩子身体健康的同时, 又时刻充满自信呢?

一、给孩子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

通过调查发现, 自信心较强的孩子, 大多生活在家庭气氛比较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 父母比较重视孩子各个方面的成长和学习, 能够常常带着孩子进行活动, 如去公园、参加朋友聚会等场所。特别是对孩子在活动过程中作出的反应比较的关注, 当孩子在活动中得到成功时, 父母能够及时地给予表扬赞赏, 同时当孩子失败的时候, 父母也能够及时充分地鼓励孩子再接再厉, 这样有效地提高了孩子的自信心。如果孩子感到老师、父母喜欢他、尊重他, 态度温和, 孩子的感觉很好, 往往就活泼愉快, 积极热情, 自信心强。相反, 如果老师、父母对孩子训斥多, 粗暴, 态度冷淡, 孩子就情绪低沉, 对周围的事物缺乏主动性和自信心。对于那些能力相对比较差的孩子, 成人可用爱抚、点头、微笑、肯定的眼神或手势, 或者“你真棒”、“你真聪明”等言语来表扬鼓励孩子, 使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和满足, 激励他们运动的渴望, 增强自信心。当孩子遇到失败和挫折时, 教师和父母应更加关心孩子, 及时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帮助, 让孩子明白失败了可以通过努力再次成功。在体育运动中, 成人还可以鼓励孩子自由结伴玩耍, 让孩子在活动中相互学习交流, 孩子在活动中就易处于积极状态, 有了被人接纳和尊重的体验, 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就更强了, 这样自信心也随之增强。

二、松开我们对孩子的束缚, 让孩子有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去体验

孩子们需要一定的空间去成长, 去检验自己的能力, 学会如何应付危险和突发事件。“不要为孩子做任何他自己可以做的事。”如果我们过多地做了, 就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 也剥夺了他们的自信心。我见过一个小女孩, 现在3岁半了, 语言发展的很好, 可是动作能力相当的差, 连爬都还不会。来到

人不像男人的声音。男孩将来还是男孩, 都长不大, 小学和大学男生的区别除了身高和学识, 恐怕没有深入的更新和变化。

社会、学校、家庭一起把男人驯服成像女人那样整洁清秀、温柔有礼, 同时调教女人变成像男人那样强势冷酷、敏锐高效。历史上从没有像今天的世界一样, 产生如此巨大、层面如此广阔的性别错乱。

无论男孩儿女孩儿, 孩子们从小穿着同样的校服、同样的鞋子, 梳着同样的发型, 习得同样的知识体系, 他们并不知道彼此之间有多大的差异, 将来要面对的社会分工和家庭责任有多么的不同。

这样看来不是孩子们出了问题, 而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孩子天性中许多关键要素不适应目前的传统教育。我们是继续忽视男女差异, 还是应该改变调整现行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体系, 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当中努力让男孩子和女幼儿园, 看到小朋友就躲在一边, 户外活动时也是远远看着小朋友玩, 自己不敢参与, 这时在她的心里就形成了一个概念, 别人行, 我不行!经过对这个小女孩家庭背景的调查后发现, 除了父母过于重视幼儿的智力培养导致自信心弱之外, 父母的溺爱和娇惯也是造成这一后果的重要因素。在公园里, 经常会看见妈妈带孩子玩。孩子在飞快地奔跑, 妈妈着急地喊:“宝贝, 慢一点, 小心摔跤!”孩子慢了下来, 妈妈牵着他的手继续走。孩子爬到秋千上荡来荡去, 妈妈着急地喊:“宝贝, 慢一点, 我来帮你。”妈妈小心地摇着秋千。整天, 孩子没有跑过, 没有爬过, 没有跳过, 他一点也不开心。妈妈对孩子过分的保护, 以至使他失去了对自己的信心。孩子没有被磕碰到, 妈妈很放心, 似乎觉得自己尽到了责任。在生活中, 我们都会遇到磕磕碰碰的事情, 可以说事故是不可避免的。孩子们需要学会怎样去忍受在生活中碰到的伤疼, 一个磕伤的膝盖可以痊愈, 但是受到伤害的勇气却一辈子不会重新得到。我们应当松开我们对孩子的束缚, 让孩子有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去体验去闯荡, 增加他们对自己的自信心。

三、成人应正确评价孩子的表现

孩子的自我评价主要依赖于成人的评价。他们往往将成人的评价, 特别是老师的评价作为认识自己的重要依据。在评价孩子时, 要指出他的优点与不足, 应避免过高或过低地评价孩子, 这会使幼儿形成不正确的自我评价, 影响良好个性的发展。因此, 孩子在进行活动时, 成人用语言、手势、眼神等形式表扬孩子的同时, 还要多与他们交流。对自信心弱的孩子, 更要注重在言语上给予支持与鼓励, 不要轻易否定。如:在幼儿园里, 有一个小朋友, 性格内向, 几乎不和其他孩子说话。为了让她转变“形象”, 老师安排她当“小班长”。她说:“我管不了。”接着, 老师微笑着对她说:“宝贝, 我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这项‘任务’, 加油!”一个星期以后, 她露出了“小牙齿”, 笑的那么开心!可见, 成人的鼓励与肯定更有益于孩子产生自信心。

多赞许, 少责备, 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心, 作为老师、家长, 切忌用尖刻的语言, 讽刺挖苦孩子, 不用别家孩子的优势比自家孩子的不足, 不能在别人面前惩罚孩子或不尊重孩子, 不把孩子的话当“耳旁风”, 不滥施权威, 以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 使之产生自卑感, 而丧失孩子的自信心。因此要特别的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帮助孩子发展自尊感, 树立坚定的自信心。

总之, 我们要真正做到爱护尊重孩子, 肯定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 在对孩子评价时注意自己的言行, 尽可能多地去积极评价孩子。给孩子创造一个有益于增强自信心的言语环境, 从而培养出一个充满自信的人!

孩子明白性别的差异, 增加彼此了解进而彼此尊重, 明白对方的不同, 接纳对方的差异, 对未来的家庭和社会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美]约翰·艾杰奇.我心狂野[M].重庆出版社, 2010.

[2]司马迁.史记·贷殖列传[M].中华书局, 2008.

[3]毕淑敏.风不能把阳光打败[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5.

[4][意]蒙特梭利.儿童的家庭教育[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0.

[5][法]卢梭.爱弥儿[M].商务印书馆, 2004.

[6]闵秀贤.生理上的性别差异教育[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0.

[7]陈帼眉.幼儿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作者简介】

潘艳虹 (1988—) , 女, 内蒙古包头市人,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

摘要:我们要真正做到爱护尊重孩子, 肯定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 在对孩子评价时注意自己的言行, 尽可能多地去积极评价孩子, 给孩子创造一个有益于增强自信心的言语环境。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第8篇

一、理解万岁

有些家长总是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 不接受孩子的想法。其实家长应该试着去接受。接受孩子的想法、情绪、看问题的方式等, 对于孩子们培养自尊自信非常重要。所有的孩子在被他人误解时都会感到极度沮丧。起初, 他们只是恼怒。但是, 当误解持续下去时, 他们就会开始怀疑自己及对现实的理解。如果你孩子的愿望、想法或体验总是被忽略或误解, 他将会变得怨恨不平、愤愤不已。这时他的自信心也在减弱。

二、亲近他们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 家长们只顾着工作而忽略了孩子。研究表明孩子们喜欢父母在他们身边, 即便父母并不和他们一起做些什么。处于压力和困境中的孩子, 更加需要父母亲近他们, 给他以安慰。

三、学会聆听

当他要和你讲话的时候, 请停下手里的活倾听不仅需要用耳朵听人讲话, 也同样需要拿眼睛注视对方。如果家长和老师没有用心听孩子说话, 或者压根儿就没听, 实际上是在向他表明, 你手头的事情比他更加重要。如果孩子被人忽视, 他会觉得自己无足轻重, 感觉受到伤害。他也因此不会对自己感到满意, 其自尊可能也得不到健康发展。

四、学会赏识

孩子们都喜欢表扬, 当孩子们做的事情受到肯定时, 他们下次会做的更好。他人的赞赏和鼓励, 使孩子获得该如何做事的正面信息。所以家长在生活中应该多鼓励少批评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五、学会分享

无论是谁有了成就或高兴的事情总愿意跟别人一块分享, 孩子们也是如此。孩子们通常喜欢做他们擅长的事情。其目的之一是想炫耀一下自己, 并感受自豪感。你在一旁看着他做事, 可以使你更深地融入他的生活。和他分享他的快乐。

六、时刻支持

给面临困境的他以特别的支持, 处于压力和困境中的孩子, 尤其需要大人给予特别的支持。

生活中的许多事件和变化都可能对孩子构成压力, 做父母的应该时时小心警惕。时刻在他的身边给与支持和关心。

参考文献

[1]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 《教育研究》, 2004年第2期。

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第9篇

一家长应把赞扬和鼓励作为教育孩子的主导方法

在生命之初, 孩童时代, 我们是通过身边的人特别是父母对我们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因此, 每个家长应注意, 你的孩子是否自信, 与你对他的评价有直接关系。几乎每个家长都有这样的观念, 教育孩子, 就是不断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和不足, 对孩子的不正确行为提出批评, 认为这样孩子就会逐渐变好。事实上, 这种做法是极端错误的, 人是不会因为批评而变好。在每个人生命之初, 孩子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他能干什么, 他需要身边最重要的人, 特别是父母对他的肯定, 需要家长不断地鼓励和赞扬, 这样他会逐渐建立起自信心。当孩子看到自己在父母眼中是那样的好, 他会鼓起勇气做得更好。当孩子不断被父母批评时, 他会认为自己无能, 无法将事情做好, 于是会看不起自己, 失去勇气与自信。因此, 每个家长, 应改变过去的做法, 从现在起, 每天试着去发现孩子的优点, 并以欣赏的目光、高兴愉快的心情来表扬孩子的优点, 当孩子有一点点进步时, 应及时表扬与鼓励!

二避免拿别人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比较

很多家长, 为教育孩子, 总是拿班上学习好的同学和自己孩子比较, 或拿自己单位同事的孩子比较, 试图让自己孩子能学习别人孩子的优点或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有害的。因为这种比较, 对孩子来讲, 首先, 产生的是他不如人的感觉, 而这种感觉会让他看不起自己、泄气;其次, 产生的情感是嫉妒, 当一个人把精力用在嫉妒别人上时, 他就没有足够的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再次, 即使激发起孩子向别的孩子学习的欲望, 盲目地学习别的孩子, 也会使你的孩子失掉自己的特点与个性, 成为别的孩子的复制品, 那么他永远难以赶上或超过别的孩子, 从而产生自卑感, 最终丧失自信心。每个家长应该认识到, 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独特长处和与众不同的个性, 每个孩子只有在他自己实际的基础上发展才能成才。家长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孩子找出他的长处, 发展他的个性。

三正确对待孩子的失败与挫折

如何培养孩子学习数学自信心 第10篇

关键词:自信心,课堂,沟通

教师教学态度和方法不当。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有的教师在课堂中以自己传授知识为中心, 以应付各级考试为目的, 学生是被动的学习;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是面向少数的优秀生, 而忽视了大部分的学生, 使得不少学生怀着失败的心态, 身心发展受到压抑;教师某些不恰当的教育行为以及不和谐的师生关系,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产生消极的情感态度;个别教师本身素质偏低, 学疏才浅又缺乏责任心, 上课枯燥无味, 只是应付了事, 对学生非常缺乏吸引力。正因为这些不恰当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 使得部分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 在屡遇失败后, 几乎缺乏应有的自信心。

1 在数学中创设各种情境

数学内容本身已较为抽象、枯燥, 照本宣科已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我结合新的课程标准, 转变角色, 从课堂教学入手, 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实验情境、活动情境, 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 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数学活动, 给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感受、经历、体验, 从而获取宝贵的数学活动经验, 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难”就不攻自破了;再次, 以小组活动形式, 帮助他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质疑调查, 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充分动起来, 在学中动, 动中学,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 在数学中树立自信

“自信”是人们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自信”是学生学好数学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同时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也把“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作为情意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 我们应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自信, 是一个优秀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拿破仑·希尔有句名言:“信心是生命和力量, 信心是创立事业之本, 信心是奇迹。”其观点充分表明了自信心在的发展中的作用, 数学课堂培养学生, 从某种角度讲, 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信,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对学生的期望过高或过低都是有害的。期望过高, 学生老是达不到目的, 自然有损于其自信心的树立与巩固;期望过低, 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即能达到, 自然谈不上树立自信心;只有期望适中, 使学生经过一定努力才能达到, 才有助于树立与巩固其自信心。

3 建立数学的兴趣

数学具有严密的科学性、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通过数学课上培养兴趣建立自信的学习过程, 可以培养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开发他们的智力, 还可以培养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工作方法, 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和习惯, 使其终身受益。据教育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 没有心理负担, 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境下, 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 同时思维最活跃, 实践能力最强。那么,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明白: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建立学生自信心的必备条件。实践也证明, 当孩子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时, 他们的心情是放松的, 这时他们的心中没有压力、没有焦虑、没有胆怯、没有自卑。有的是自由发挥、充分交流、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在数学教学中,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感知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体会数学的魅力。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感受到数学的用处。比如小学低年级教学中, 引导学生认识钟表, 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知道时间的用途, 养成守时、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又如, 在分发作业时, 让学生进行分配,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计算。有一大批学生很认真, 大多数时间都是用在学习上的, 智商也不低, 但学习成绩老是上不来。这些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出现了问题, 所以这时需要老师在学习方法上给与正确的指导。学生的学习需要一个合理的过程, 数学的学习需要课前预习, 课堂讲效益, 课后注重复习、小结、作业的过程。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在也上环节中往往是有问题的。首先让学生认识课前预习的意义, 掌握课前预习的方法, 这样学生学会了课前预习方法, 才能进一步提高听课的效率。课堂听课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 听课注意力集中是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和基础, 所以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克制, 自我约束, 是听课效率得以提高保证。在课堂上对“学困生”给予特别的关注。对这部分学生, 仅仅靠口头鼓励, 帮助他树立自信心是不够的。由于他们的基础太差, 上课时, 再降低知识的起点, 他们也如同听“天书”一般! 而实际上, 教师在上课时也不可能为这一部分学生过多地降低全班授课的知识起点。因此, 在课堂上, 我经常有意无意把比较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回答, 使他们觉得还有能听懂的, 从而增强求知欲望。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情感是具有选择性的, 人们会根据情绪和情感的偏好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一个学生对一个老师的感情, 直接影响着这名学生对这位老师所教学科的情绪。因此, 我觉得, 学生喜欢上一位数学老师, 就会喜欢听他的课, 喜欢学数学, 数学的求知欲会变得更强烈, 数学的学习上会变得更主动, 更自信, 相应的数学成绩就会很好。反之往往不是很理想。如何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数学老师呢? 这些年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 最主要的是教师要以身作则, 注意随时随地发挥自己言传身教的作用, 要以心换心, 要注重师生沟通, 要少一些严厉, 多一些微笑;少一些批评指责, 多一些包容理解, 这样学生就能感觉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和爱护。师生距离的拉近, 心理的相融, 会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自信心和求知欲的明显提高。结合生活实际, 善于把数学知识应用与实际生活, 认识数学的广泛应用性。

总之, 数学的态度、情感与自信心是由学生对数学所采取的立场、看法, 并引起的对数学的喜爱、憎恶的心理状态。只有良好的数学态度与积极的数学情感才能引起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由此可见, 这三者形成一个以态度为核心, 情感为纽带, 自信心为动力的有机整体, 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章士藻.中学数学教育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 (02) .

[2]李善良.论数学学习中自信心的形成[J].数学教育学报, 2000 (03) :45-48.

培养孩子的自信 第11篇

其次,众所周知,只有当教学内容系统地加以传授时,学生才能合乎目的地有效地展开学习,获得完整的知识;才能获得严密地展开理论思维与明智行为的能力;才能得到比较完满的情感熏陶。

再次,没有课时保障的班级只能按兴趣小组作为一种课外活动,由学生按照兴趣、爱好来组成活动单位,参与与否,在多大程度上的参与,都比较随意。这种组织形式上的松散,往往也难以得到课时上的充分保证。我们希望通过新型活动课程的开发,纠正剪纸活动在这方面的不足。

以上这些问题都影响了剪纸教学预期功能的实现。因此,为了充分实现剪纸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审美能力的教育价值,学校决定在兴趣小组活动阶段取得成果的基础之上,将“剪纸兴趣小组”的探索和实践引向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领域。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培养学生自信的途径有多种,学校开设剪纸活动课,为学生建立与发展自信提供了可利用的环境。在剪纸过程中,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自主活动,体会到了自己的力量,从而增加了自信。因此,剪纸不失为培养学生自信的好途径。

有些学生学习语文数学不是最好的,甚至是差的,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产生了自卑。而他们在剪纸活动中却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当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完成了一件剪纸作品时,常常会沉浸在自我欣赏与自我陶醉中,这时候他们自然感觉到“我行”。另外,在剪纸活动中,我们利用评价与比赛等不同形式,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欢乐,强化自信。特别是有的差生,他们要做到最棒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他们的剪纸作品却可以“一鸣惊人”,让众人羡慕。颜丙香等同学,原来的学习成绩属于下游,可他们在剪纸活动中,获得了“剪纸小能手”的荣誉称号。正是剪纸帮助他们树立了信心,一躍成为学习上游的学生。

小班孩子自信心培养 第12篇

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绘画活动”是培养孩子自信心的一种有效途径, 该如何将自信心的培养渗透在绘画活动中, 让小班幼儿有足够的自信与能力用手中的画笔去描绘眼中的世界, 在体验成功的快乐时促进身心健康地成长呢?我通过尝试和探索, 取得点滴经验和体会。

一、支持孩子———在尽情挥洒的热情中构建信心

1. 积极鼓励幼儿努力克服困难

由于小班幼儿幼稚、单纯, 他们在绘画时一般不受现实生活的约束与限制, 当他们产生绘画的积极愿望时, 他们就会很自然、很快乐地去表现。因为快乐所以感兴趣, 因为体验了成功, 所以保持着兴趣。在绘画活动中, 幼儿的心理就是这样的。因此, 让小班幼儿能凭着自己的努力, 完成作品, 便是让他们保持兴趣的途径, 也是构建信心的关键。绘画活动的目标可以不止一个, 有的较难, 有的较容易, 对于不同的孩子来说, 还会有不同的要求。但是无论怎么样, 一定不要忘了多鼓励支持孩子, 让每个孩子经过自己的努力, 便可达到目标, 完成自己的作品。有的时候, 让他们在体验成功后再去克服困难, 更会令其信心百倍。

2. 真诚接纳幼儿作画的想法表现

小班幼儿年龄小, 知识经验有限, 观察能力也会弱一些。所以画出来的东西或多或少会有不尽完善的地方。但是这种不完善, 是会随着孩子观察能力的增强和想象能力的发展而变得越来越好的。在此过程中, 他们所画的东西, 只要是经过他们思考的, 表现自己思想的, 都是值得肯定的。教师的赞许能让幼儿产生积极的自我肯定, 增强自信心, 更能滋长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 是他们成长的催化剂。孩子们有着变化万千的想法, 一个小圆点, 在他们看来, 是一颗眼珠、一粒葡萄、一个鸡蛋……不管是哪一种, 都是他们对事物理解的表现, 都是他们特有的童趣与灵气。让我们投入孩子的世界, 理解他们的画, 称赞他们自由多样的构图, 提供他们在观察后自由表现的机会吧!无论多么简单的事物, 就算是只有一个圆、一条线, 都不要以我们成人的眼光去评价, 去苛求。千万不要告诉他们“这个应该这样画”, 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 给他们更多的自由和快乐, 会令他们更有信心!

二、引领孩子———在快乐有趣的体验中增长信心

绘画是儿童视觉感受的自然流露, 是一种无意识再现, 反映的是他们的认识能力, 其画面总是表现出那种独特的稚拙的趣味。孩子们之所以喜欢绘画, 是因为他们在画画的过程中享受到自由表达的欢愉和乐趣。涂鸦时期的孩子对笔在纸上流动便留下了痕迹的游戏乐此不疲。我们看看他们笔下线条的流动:横线、竖线、斜线、小圆圈……这条、那条, 留下的痕迹也许不那么特别, 但当时心里情感的流动却可以很不一样。怎么让他们在简单的涂鸦中觉得“我能行”“我会画”, 让自信心油然而生呢?我想, 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是关键。

1. 经常更新创建幼儿绘画的条件

对万物充满了好奇是孩子们最大的特点, 他们容易对新鲜的事物产生兴趣, 产生参与的愿望。但在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 我也发现他们很容易“喜新厌旧”。因此无论是作画的主题、作画的工具, 还是作画的方法, 都要尽可能经常更新。例如在画“吹泡泡”时, 我发现孩子对先用各种不同颜色的蜡笔画出许多泡泡, 再用水粉颜料涂刷整张纸显露出泡泡的作画方式很感兴趣。我便让孩子又用这种方式画了“漂亮的花宝宝”“五彩焰火”等。但是没多久, 孩子作画的热情慢慢地冷却了。为了重新点燃他们的热情, 于是在“许多小鱼游来了”的绘画活动中, 我把个人作画改为集体合作长卷画, 他们又来兴趣了。教师要成为一个有心人, 敏感地捕捉孩子感兴趣的新鲜事物, 创造绘画条件, 让每个孩子充满信心、热情高涨地投入到绘画活动中, 在有趣的自主尝试中增强自信。

2. 充分激发和调动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要引领着孩子充满想象地画, 这能让他们在笔的流动中体验成功, 滋长自信。当他们手中的笔在纸上绕啊绕地画圈圈, 他会告诉你, 这是妈妈织毛衣用的毛线球;那从上往下密密麻麻的小竖线是“哗啦啦, 下雨啦”;那高高台阶上斜斜的一笔是“滑下滑梯真开心”, 等等。正是因为幼儿绘画中那种宝贵的真实表现和大胆的自然流露, 其中往往蕴含着一种感动人的力量, 透出一种真挚的情感, 能够拨动人的心弦。

三、帮助孩子———在获得审美的感受中坚定信心

绘画活动伴随着幼儿成长, 反映幼儿的天性, 表现幼儿的思想活动, 是幼儿用于表达思想感情的特殊视觉语言。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 构图、线条的表现、颜色的搭配等, 大都是无意识的。如果我们在主题的选择、目标的确定上, 能给予他们一点帮助, 让他们在体验成功、感受到艺术美的同时, 自信心便也自然地树立起来了。

1. 选择具有美感童趣的作画主题

幼儿绘画的内容和形式十分广泛, 只要是幼儿生活接触的事物, 都可以成为画画的内容。“每一样东西都能画, 每个孩子都可画”, 但是, 幼儿是存在个体差异的, 教师要针对不同能力的孩子,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来选择更有利于他们表现的主题。小班的孩子能力较弱, 更需要老师在主题的确定上给予他们隐性的帮助。

(1) 预设画面主体, 提供容易发挥孩子想象力的作画主题。在主题的选择、材料的投放上要让幼儿更有机会发挥丰富的想象力, 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在盖印添画《花儿朵朵》中, 教师提供了黄瓜、莲藕、刻好花形的萝卜等用于盖印, 提供了较大的叶子供观察, 孩子在作画时通过莲藕等盖印出花朵, 再用蜡笔添画出长长的茎和形态各异的叶子, 他们完成作品后, 都说:“老师, 我最喜欢这张画, 因为是我自己画的。”“我的画真漂亮。”话语中充满了自豪与自信。

(2) 选择容易画得“多”的事物进行写生。大自然是最丰富的素材库, 写生活动是发展孩子绘画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从小班开始, 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写生。“写生”意为把眼前的实物描绘下来。选择从画面构图、表现上容易画得多样的物体进行写生活动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例如在进行写生生活“饼干真好吃”前, 我在选择用哪种饼干作为写生对象时, 发现饼干上的花纹各式各样、丰富多彩, 有些是圆点, 有些是线条, 有些是动物图案。其中, 我觉得有一种既有交叉的横线和竖线, 又有圆点花纹的饼干很适合小班幼儿“写生”。果然, 孩子们都很喜欢挑这种花纹的饼干来写生, 并通过写生还创作画出了其他多姿多彩的饼干。

2. 提供展示幼儿作品的多元空间

孩子很喜欢“炫耀”自己的“劳动成果”, 喜欢他人欣赏自己的作品。我们可以提供能展示幼儿绘画作品的多元空间来满足孩子爱“炫耀”的心理。这个多元的空间可以是平面的, 如在班级设置作品栏;可以是立体的, 如悬挂起来当成挂饰;可以是活动的, 如办画展, 请孩子为顾客推荐自己的画等;也可以是情感交流型的, 如为生日的同伴制作贺卡、“三八”节时为妈妈设计漂亮的提包等。通过展示、互相欣赏、交流讲解自己的作品, 使每个幼儿在不同程度上获得成功感, 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在帮助幼儿获得初步成功体验的同时, 要逐步引导,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帮助幼儿不断提高, 在一次次的成功体验中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上一篇:教材认识及教学体会下一篇:项目责任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