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课堂从质疑开始

2024-05-31

有效的课堂从质疑开始(精选12篇)

有效的课堂从质疑开始 第1篇

1. 角色迷失的“假评价”

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味迎合学生而不加甄别、老好人式的过分表扬十分盛行,“好极了”“你真棒”等激励性的语言充斥着语文课堂。教师如果总是用那种浮泛空洞的语言来评价学生,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久而久之,对教师的评价语与奖励就会产生淡漠感。长此以往,只会使学生变得浮躁、麻木、势利,批判力锐减,学生会忽视对问题的思考,抑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样的课堂评价所表现出来的,不是学生学习、感悟和建构知识的过程,而是被教师强势牵引着的模式化的表演罢了,是形式主义的“假评价”。

2. 脱离文本的“空评价”

特别是在公开课上,教师怀里揣的是教案,脑中想的是下一个环节,更多的是“作秀”。其实,在语文课堂中的阅读过程本身往往是一个充满着误解的过程。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会对文本、对作者产生误解,也常常对教师产生误解。而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在消除误解的过程中不断深化。有些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不耐心倾听,不结合文本加以辨析,盲目地给予脱离文本的“空评价”,使学生形成模糊的认识,又何谈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呢?

3. 琐碎回答的“浅评价”

一些教师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习惯于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的教学,按照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细小的问题,然后按照这些问题按部就班地进行提问,学生也就按部就班地一步步进入教师预设的答案中。这些细小的问题把文章“肢解”了,不但文章的整体美丧失殆尽,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倾听权和表达权都受到严格的控制。这样的对话使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情感、自己的个性去倾听文本,不能自由地理解表达,更谈不上有创意的表达。这样的评价必定造成学生视野狭窄,思维僵化。

二、语文课堂有效评价的追求

1. 评价要融入真情

卢梭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教师真诚的语言、鼓励的言辞、友善的微笑,会营造出一个充满关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品尝到被人尊重的喜悦和幸福。因此,语文课呼唤教师的评价发自内心,融入真情。

特级教师孙建锋在结束《做一片美的叶子》时有个经典的真情流露片段。老师说:“面对同一篇文章,大家可能各有各的体会。现在,我愿意再一次聆听你们的声音。”很多学生引经据典说得慷慨激昂,孙老师都报以真诚的赞叹和鼓励。这时,有个学生十分羞愧地站起来说:“我的爸妈离婚了,我们家的这棵大树倒了,他们都不肯要我,我没有自己的位置了……有时,我想到了死。”此刻,全场无声,时间似乎在那一刻凝固了。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孙老师,只见孙老师走到学生的身边,缓缓地把学生搂在了怀里,沉痛地说:“孩子,你是无辜的!”既而,又语重心长地说:“你是坦诚的!你是坚强的!老师和同学都会关心你,班级就是你的家,学校就是你的家,朋友就是你的家。你的经历和体验就是你的财富。从中,你会体悟很多,你会学会珍惜自己,珍惜生活!”学生激动得热泪盈眶,说:“我真想喊你一声‘爸爸’!”会场上掌声雷动。最后,老师这样总结着:“叶美,因为有树;树美,因为有叶。如果每一片叶子都很美,那么,这棵大树一定美;如果每一个同学都很美,那么,这个班级一定美;如果每一个人都很棒,那么,这个民族一定有希望!”

2. 评价要敢于批评

评价有激励功能,通过评价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有时教师连错误的东西也不敢否定,似乎一否定就会扼杀学生的灵性与智慧,就是不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其实,批评无禁区!因此,当学生的见解不够完整时,就应不厌其烦地进行点拨;当学生的认识出现偏差时,就应加以引导。

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时,让一个学生读第七自然段,这个学生慢条斯理地读完。孙老师评价道:“孙老师特别欣赏你良好的心态。你看他读书不慌不忙,不紧不慢。(生笑)孙老师也要向你学。但是有的时候,该快的时候还是要快些,该慢的时候还是要慢一点,是不是?谁再来读一遍。”既有鼓励,又有善意的矫正,不失严谨。这样委婉的批评,学生是能接受的。教师的评价语要做到表扬与批评相结合,鼓励优秀,指出不足,激励后进。

3. 评价要风趣幽默

课堂上每当学生质疑、发言、朗读时必定要予以例行的评价:问得真好,读得很有感情,说得真棒。这种评价同出一辙,缺乏情趣。如果能深入解读文本,置身于文本的多种情景,积极寻求评价内容与情感、态度、文本的融合,以风趣的语言,把评价有机地渗透于学习内容,拭去刻意评价的痕迹,增加评价的情趣性。实践证明,幽默能使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的美好境界,诙谐幽默的评价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学信息,不但使课堂评价语高雅起来,而且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减负提质.从有效课堂开始 第2篇

腾冲县芒棒乡中心小学:引路人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怎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从而达到真正的“减负提质”,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其次还要用情境铺路、与生活接轨、在探究中感悟、在合作中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摘要:减负提质

有效课堂

生命价值

中小学生过重的负担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似乎很多,但最终造成学生过重负担的直接责任人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本人。不管是出于无奈还是好意为之,客观答案便是这么简单。由此我认为,从提高课堂效率,向40分钟的课堂要质量入手来解决“减负提质”的问题,是釜底抽薪的治本之道,而不是汤汤止沸的应急之策。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首先应该认识课堂教学有效性指什么?翻阅了大量的资料,觉得余文森教授的解释比较全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其次要掌握怎样的课堂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从时间上来说,学生的发展有当下发展和终身发展。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下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也会有影响。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 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结合笔者近几年的探索经验,汲取我们学校教研活动精华,我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一、快乐学习,从“心”开始

进入课堂教学,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学生的心理。只有让每一位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心态,饱满的精神,积极地求知欲望,那么,这将为你这堂课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教师在进入教室之前,应调整好情绪,以良好的、饱满的精神进入教室,进入教室之后,要以和蔼的眼神、最快的速度“浏览”一遍在座的每一位学生,视情况可以进行短暂的(1分钟左右)的交流沟通,从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更要善于观察,面向全体,教育要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让其充分发展个性。巧妙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特别要关注后进生的学习状态,小心呵护他们幼小的自尊,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也才能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告诉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过程;唤起他们的成功感、自豪感!

二、成功收获,从法着手

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的今天,采取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从学生终身学习着想,除了首要考虑学生心理而外,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天地,探究知识的殿堂,培养各种技能的乐园,那么优秀的教学方法将会使课堂的教学真正达到有效。

(1)用情境铺路,“创设情境”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创设情境有利于解决教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有关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创设应注意现实性和针对性,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才会产生学习热情,主动参与,便能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身临其境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重情境应贯穿于整堂课的全过程,根据教学流程中各环节的需要,教师适时巧妙创设各种情境,如有导入时的趣味情境,“0距离”情境,解决问题时的问题情境、探索情境,应用实践过程中的求异情境、猜测情境。如在科学课《抵抗弯曲》拓展应用时:直尺立着放好,还是平着放好?情境设置:假如你现在就是一位建筑师,这把直尺就是横梁,那么在你设计建造房屋时,给你这个横梁,你会怎样设计放好?为什么?这一问题情境使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解题热情,也满足了学生想做“能人”的心愿,学生个个争先恐后动手操作,通过注入情趣的操作,加上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学生自己解决了这道题,并且印象深刻,终身受益。主体得到尊重,在做中体验到乐趣,满足了内心需求,激发了兴趣和热情。

(2)与生活接轨

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但是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并不是等值对应。新课标强调让学生“从学习有用的知识开始”、“把知识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中学习和理解”等。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感到学习是有情有趣的,是那么亲切、易懂、自然,而不是脱离现实枯燥乏味的。比如在理解词语“陋习”时,我们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你姥姥的小脚就是封建社会留下的陋习,以前对女人的约束是最不公平的,比如:女人不能到社会上抛头露面,不能让别人看到自己的样子;女人是不能陪客坐在桌子旁边吃饭的„„这些就是不合理、不好的习惯称为“陋习”;大部分科学课中的实验素材我们也可以把他简单化,用学生熟悉的材料来代替。在测量横梁抗弯曲能力实验时,我们就可以用“纸梁”来做„„。生活化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以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陶行知说:“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雷雨,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多是活的知识宝库,多是活的书。”“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是一个共同体,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态”系统,它是独特的且永远变化的教学过程,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简单地说,即使你在教室里上课,也要把知识拓展到教室外面,要关注他们的学习、关注他们的未来。在问题的创建上以知识为载体,使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在没有机会的地方找到机会,在没有道路的地方开辟道路。

(3)在探究中感悟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在学习测量纸梁抗弯曲能力大小时,我采取的办法就是在材料准备充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动手操作——记录——探究——归纳——总结。

探索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探索的方法,其实质是让学生经历自己发现问题、自主探索问题、自行解决问题这一互动、自主过程,要求教师要革除陈旧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顺从学生的学习思路。传统的教学重结果轻过程,这种教学实质上是简单的模仿和记忆,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学生持续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看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加强烈。

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观察猜想、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分析抽象、验证假设、提炼归纳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善于思考,使学生对知识真正“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4)在合作中提升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独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21世纪的人才不仅要学会学习,通过学习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且要学会与人合作,这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代赋予教学活动的要求,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得到更多地展示自我的机会,有利于学会人际交往,互相帮助,取长补短,经过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有时还会受同学的启发,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开展合作学习一要注意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成员搭配,使合作成功愉快;二要注意教师的角色转变,使合作民主高效;三要注意合作学习时机恰当,使合作不流于形式。

强化有效教学,就会“逼”着教师们提高自身素质,尽快由教书匠型教师转变为科研型、专家型教师。强化自己的有效意识,使其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一个教师绝不能凭感觉、凭经验、凭苦干去教学,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机械性记忆、浅层次理解和简单运用上。要持续不断地追问自己:“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什么样的教学才算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的教学更有效的教学?”等等。

有效课堂从提问开始 第3篇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最经常、最普遍的方法,它将教师、学生、教材三者有机结合,是师生课堂交流的主要方式。

一、提问要精当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合理的课堂提问正是“学”与“思”的最佳结合点,教师应利用课堂提问这一有效手段巧妙地打开学生的头脑。过于简单和难度太大的提问都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而过于琐碎和笼统的提问也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所以,不恰当的提问不仅减少了学生读书的时间,削弱了文本语言的感染力,还降低了学生课堂的注意力,干扰了问题的指向……

如教《争论的故事》一文时,有老师这样设计一组提问:(1)、看插图,谁是哥哥,谁是弟弟?为什么?(2)、想一想,哥哥要怎样吃大雁?弟弟呢?(3)、读课文,哥哥和弟弟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教师设计的提问非常精当,这三个简单、清晰的提问不仅串联起了争论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而且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和重点,有效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

再有,笔者在听一位教师在教完《狐狸和乌鸦》后,教者问学生:乌鸦这样做对不对?小朋友能不能学习乌鸦?在教《2008,北京》时问:广场成了

的海洋?在教《孔繁森》一文时,问:孔繁森是优秀的

干部?……这些简单的填空式或是非式的提问则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不能激发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激发不了学生的求知欲,不能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二、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对于学生来讲,只有他感兴趣的东西才会使其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从他们的心理特点来说,更易被自己的兴趣所支配。而有趣的提问,正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一)准确切入,激发兴趣

有的课文学生一看课题就感兴趣,问题就接踵而来。如教三年级国标本《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文时,学生首先对课题提问:(1)、谁感到自豪?(2)、为什么感到自豪?再加上文本特有的童话色彩,哪个学生会不感兴趣呢?这一类的课文还有,如:《大作家的小老师》一文,(1)、大作家是谁?(2)、小老师是谁?(3)、大作家为什么称小姑娘是小老师?如:《微笑着承受一切》(1)、谁微笑着承受一切?(2)、为什么微笑着承受一切?(3)、微笑着承受什么?

(二)抓住时机,突破难点,训练思维

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告诉我们,课堂设问是一个大系统,而构成这个系统的各个部分不是彼此孤立的,分散的,而是有着严密的结构和内部联系的。因此,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不少课文在内容上看似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其实这正是作者落墨的着力之处,在此处提问,往往可以引导学生把课文理解得透彻,使学生思维步步深入。如《祁黄羊》一文,教学时,我没有按部就班先教“外举不避仇”,而是先教“内举不避亲”,因为祁午是祁黄羊的儿子,所以学生在理解上没有花费多少力气就能明白:父亲举荐自己的亲生儿子做中军尉是人之常情!这时候教师抛出问题:(1)、祁黄羊是一开始就推荐自己的儿子祁午担任中军尉的吗?(2)、祁黄羊一开始推荐的是谁?(3)、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教学实践证明:提问时机过早,学生学生因对教材认识缺乏准备,只会师教师启而不发;时机过迟,问题已解决,提问成了马后炮。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三、教师的问最终要让学生学会问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如果教师能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锻炼发散思维能力,更能培养学生对文本独到的见解,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自己对课文提出自己的意见和问题了!但是目前课堂上,特别是高年级的课堂,老师常常是设问:即自问自答,很少有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更少有向老师提问者!为什么?

(一)、问题要能刺激学生学习的动机

课堂的导入非常重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课堂开始就要向学生发出问题,刺激学生急于想了解课文的内容,引起其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对文本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课题多么与众不同啊,这里就可以问学生:有什么不同呢?(课题中有引号)是啊,怎么有引号呢?一般引号用在什么地方呢?(人说的话要有引号)到这里学生的头脑中肯定会出现很多的疑惑,教师教学的艺术关键不是抛出一大堆的问题问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学会问!学会把所思化为所问!如:(1)、课题是谁说的话呢?(2)、他为什么会说这句话呢?(3)、他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呢??课堂上老师如果经常性地引导学生思考,何愁学生不回答问题,不会问呢?

(二)、提问方法要灵活多变

一堂课本身是由无数个“为什么”组成,如果总是用“为什么”的形式,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设问的目的是启迪学生思考,一定要吸引他们能思考、乐思考,以至非思考不可。所以课堂上教师可以问学生,学生也可问教师;可以讨论,也可辩论。方法灵活,形式多样。而且通过辩论所习得的知识往往是印象最深的,经久不忘!

如教《争论的故事》,教师抛出一组提问:(1)、看插图,谁是哥哥,谁是弟弟?为什么?(2)、想一想,哥哥要怎样吃大雁?弟弟呢?(3)、读课文,哥哥和弟弟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后可以进行辩论:(1)、如果你是哥哥,你会怎么说?(2)、如果你是弟弟,你怎么说?(3)、双方进行一场辩论,做到有理有据,看谁能说服对方?注意了设问的新颖性,课堂气氛才能跌宕起伏,学生的思维才能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学生才能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东西。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的成败,应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问了多少为什么;不在于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学生质疑,评判了多少。促进学生思考问题,提出更多更好的有价值的问题,才是实现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教师提问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激发学生自主地发问。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有效课堂, 从“舍得”开始 第4篇

一、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提问

孔子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当学生到了“想求明白而不得, 想要表达却不能”的“愤悱”状态时, 教师绝不能因为有一个学生提出符合教学计划的问题就立即“鸣锣收兵”。因为这正是学生表现自我的最佳状态, 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提问题, 把自己制订的教学任务强加给学生, 而要努力创设问题的氛围和环境,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以此把多次任务转化为学生探究的愿望。例如在“研究空气”时, 采用游戏的方法提出问题。这样通过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以期达到预想的教学目的。

二、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动手实践

知识的理解与获得, 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感知, 学习科学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动手实践, 实践活动需要充裕的时间, 要想取得高效率, 教师应舍得给学生更多的时间, 这样学生就能在“交流、设疑、研讨、小结、延伸”的探索过程中, 通过自身不断“探求”的实践, 获得知识和经验。

如研究“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时,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发现, 有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有的物体在水中下沉, 那么想什么办法让上浮的物体下沉, 而下沉的物体上浮呢?教师让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实验材料自主探究。20分钟后, 学生通过实验, 想出了十几种办法:把橡皮泥捏成小船形会浮在水面上;做一只小纸船把橡皮泥放在纸船上, 用橡皮管把橡皮泥绑住;在泡沫上拴上石头等方法, 揭开了沉浮的秘密。

如果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研究感兴趣了, 想深入下去, 可下课铃响了怎么办?没关系, 课可到此结束。学生想研究的问题没研究完可能有一点可惜, 但只要学生有兴致, 有强烈的探究欲望, 课后他们会自己去研究的。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对他们的研究要给予足够的关注, 并给他们提供一些及时的帮助, 如提供一些材料、资料等, 提高他们探究的信心, 同时还要及时地调整下一课时的内容, 把学生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

三、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独立发现

科学性、逻辑性是自然科学的特点, 教材内容就是依据这一特点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编排的。因此当学生旧知储备到位时, 在教师的指导点拔下, 立刻会爆发出思维的火花, 跳一跳摘到“桃子”。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师要为学生架好“梯子”, 用心地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 孩子们无拘无束、大胆发言, 教师倾听、观察并鼓励, 绝不轻视任何一个学生, 也决不能去暗示、去替代, 即使学生一时不能发现, 教师也要有足够的耐心, 给出充足的时间, 等待学生思考、发现, 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比如研究“水在加热和冷却后”一课时, 学生在做了往冷水和热水中各滴一滴红墨水的实验后, 教师引导学生:“同学们在做实验时都非常认真, 请问你们都发现了什么?”“我发现墨水在冷水杯中直接就散开了, 在热水杯中先沉到水底才一点点散开。”通过教师引导式的提问, 学生把实验中的细微变化都发现出来了, 对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四、舍得花时间让学生自己得出科学结论

美国兰本达教授说过:“科学的结论一定要由孩子得出, 老师绝对不能告诉他。”这已经成为她教学的一个信条和原则, “结论性的语言绝对不能从老师的口中说出来, 必须经过一系列的方法、一系列的活动、一系列的过程让学生得出来, 从学生的嘴里说出来。”

有一位老师教学“自制小冰箱”时, 其中一个环节是“热水、冷水哪个结冰快”, 同学们在老师的引领下, 经过预测, 设计实验, 讨论注意事项后, 纷纷把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同时放进自制的冰箱里, 很快就看到了现象。进行汇报时出现两种结论, 六组同学中有四组发现热水先结冰, 两组发现冷水先结冰, 争执不下, 而此时下课铃响了, 老师着急了, 示意同学们安静下来后说:“还是我来告诉你们吧, 热水结冰快。”说完转身在黑板上刷刷写下“热水结冰快”, 听课老师一片愕然。这就引出一系列的思考:“一堂课结束是否一定要有一个科学结论”“探究的结论由谁得出”。

一般情况下, 我们上的每一节课最后都要有一个“科学结论”, 但这也不是说40分钟之内必须要得出一个科学结论。像上面这个案例, 老师完全可以把问题继续抛给学生, 让他们课后想办法解决, 老师所要做的就是给予关注和提供必要的帮助, 这个科学的结论要由孩子自己得出来。如果老师总是在最后告诉学生一个结论, 就会让学生产生一种依赖, 反正老师会说的, 从而失去探究的兴趣, 这是相当可怕的。

有效的训练从有效的提问开始 第5篇

【缘起】

小语会会长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研讨会上曾明确指出:“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语文教学要“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以为学习语言的关键是“理解”,只要理解了,自然而然就会运用了。因此,语文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文章的能力上,严重忽视语言学习环节中的“积累”和“运用”。前不久,笔者听了人教版第六册《燕子》一文的同课异构的教学。执教的两位教师都设计了辐射全文的核心问题,力图“牵一发而动全身”,但问题设计指向不同,导致效果大相径庭。

【案例一】

(学生自由读全文)

师:同学们,读了全文,燕子给你留下怎样的感觉?用一个词来形容。

生:美。

师:燕子美在哪里?

生1:外形很美。

生2:飞行的样子很美。

生3:休息的样子很美。

师:是呀,燕子多美呀。那么,燕子究竟美在哪里?现在,就让我们围绕这个问题来研读全文。我们先看第一自然段,燕子的外形美在哪里?

(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生: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很美。

师:羽毛、翅膀、尾巴分别是怎样的?请完成填空(出示):

()的羽毛()的翅膀()的尾巴。

生:乌黑光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

师: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轻快”“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生:这样写可以把燕子的外形写得更美,更活泼可爱。

师:把“凑成”换成“组成”好吗?为什么?

(学生摇头)

师:哪一个词读起来更能感觉到燕子的活泼可爱?

生:凑成。

师:就让我们有感情地读这段话,读出燕子的活泼可爱。

(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谁愿意上台把课文描写的燕子的外形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上台介绍燕子的外形)

师:燕子除了外形美之外,它还美在哪里呢?让我们继续学习余下几段……

【案例二】

(学生自由读全文)

师:同学们,读了全文,燕子给你留下怎样的感觉?用一个词来形容。

生:美。

师:燕子美在哪里?

生1:外形很美。

生2:飞行的样子很美。

生3:休息的样子很美。

师:请连起来说说燕子美在哪里。

生:燕子的外形很美,飞行的姿态很美,停歇的样子也很美。

师:请把这些内容并成一句话说。

生:燕子的外形、飞行的姿态、停歇的样子都很美。

师:如果作者也像你们刚才说的一样,写了这样一句话作为一篇文章给你看,你喜欢吗?

生:不喜欢。因为这样不生动有趣,读起来很没劲。

师:那么,作者是怎样把燕子的各种不同的美描写出来,让我们觉得生动形象的呢?今天,我们就要用发现的眼睛来领悟作者的写法。我们先看第一段,作者是怎样把燕子的外形美表现出来的。

(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师:作者写了燕子身上的哪些东西?

生:羽毛、翅膀、尾巴。

师:燕子还有嘴巴、眼睛、爪子等,为什么作者只写了羽毛、翅膀、尾巴,是疏忽了吗?

生: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与众不同,它的嘴、眼睛、爪子的特点不像羽毛、翅膀、尾巴那么突出,所以作者就不写了。

师:好,这就是抓住特点。(板书:抓住特点)如果样样都写,就显得很??嗦。一??嗦还美吗?

生:不美。

师:所以我们写一样事物,一只鸟,一个人,都要抓住它的特点来写,不要面面俱到。作者为了表现燕子的外形美,除了抓住特点,还用了什么妙招?

(教师范读第一自然段,重读描写特点的形容词)

生:“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 “活泼机灵”这些词读起来很美。

师:这些词语啊,字数都差不多,结构都很相似,读起来很有节奏,朗朗上口,使我们觉得燕子也特别美。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摇头晃脑,读得有滋有味)

师:作者为了表现燕子的美,除了抓住特点,还运用了优美的词语来写(板书:用词优美)。多美的句子,你们能背出来吗?

(学生齐背)

师:现在,你能不能用上作者描写燕子的方法,抓住特点,用词优美,来写写你熟悉的一样事物,比如一个人、一只鸟、一条狗等的外形?

(学生练笔后交流)

生:一身金棕色的毛,一双闪着金光的眼睛,加上一个红红光光的屁股,一根又细又长的尾巴,凑成了调皮机灵的小猴子。

……

师:你看,我们用作者的方法,抓住特点,用上优美的词语来写事物的外形,写得多棒。

【反思】

上述两个案例中,第一位教师设计的核心问题是:燕子美在哪里?而第二位教师设计的核心问题是:作者是怎样把燕子的各种不同的美描写出来的?两个问题虽然都着眼于“美”字,但第一个问题,只是游离于课文的表面,纠缠于文本的内容,停留在文字的表象。学生所研读的,除了内容还是内容,除了理解还是理解。而第二个问题,则立足语言运用,深入课文的肌理,从表达的角度来引导学生抵达文本的核心,让学生欲罢不能,在内容和形式之间流连忘返。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核心问题的设计,不能只追求教学流程的简洁明了,更要着眼于带领学生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从“教会课文”转向“教会课程”。

一、提问应基于课程的本体目标

新修订的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可见,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根本之处。只有教会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水平,才是真正地进行语文教学。

上述第一个案例核心问题的设计,教师忘却了语文课程的本体目标,忘却了语文课的根本任务,只重视文本内容的传授和情感的表达,致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停滞不前。而第二个案例核心问题的设计,就引导学生以具体的语言现象为思考点,通过品读,做出自己的判断,从体会用词造句的精妙到对语言文字的使用规律有所了解,直至迁移练笔,自主运用语言规律。因此,我们在阅读课堂教学中设计提问时,要紧扣语文课程目标,立足语言,立足表达,不但要教会学生理解词句表达的意思,更要知道词句使用的规律,能够熟练地使用语言文字。

二、提问应基于学生的学习指向

“教”应该为“学”服务,“学什么”是教师课堂教学首先要钻研的问题,然后“以学定教”,“以问促学”。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而教,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而问,这既是以生为本的体现,也是高效课堂的必然要求。任何一堂课的学习都不是从零开始。我们要关注学生初始的阅读体验,以学生自读后的初步感受作为教学的起点。要针对学情,确定学习目标,精选学习内容。要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少做无用功。

《燕子》一课,对学生而言,理解“燕子美在哪里”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读上几遍,便能说出个八九不离十来。而引导学生透过文本语言,发现语言规律,领悟“作者是怎样把燕子的各种不同的美描写出来”,才是更具意义、更富挑战性的活动。当给学生探讨发现的空间、时间后,我们收获到的是学生思维的极大活跃以及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我们在设计核心提问时,就不必像第一位教师那样,纠缠于学生早已明白的内容;而应像第二位教师那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删繁就简,修枝剪叶,借助核心问题直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语言深处,揣摩语言使用规律,锤炼语言文字的运用水平,使学生的语言能力通过典型语例的学习有一个新的发展和提升。

三、提问应基于文本的教学价值

不同的文体呈现着不同的教学价值,承载着不同的教学任务。如,写人记事类的文章,应引领学生揣摩如何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议论文要引领学生把握这种文体的基本要素――观点、事例、结论三者的关系,运用事实说明观点的方法;说明文就要引领学生体会如何用准确严谨的语言介绍事物知识……教学并非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正如崔峦老师所说:“利用课文这个‘例’,得意、得言、得法,努力实现‘例’的增值。指导的方法、策略,要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因文而异,百花齐放。”因此,我们应努力用好课文这个“例子”,巧妙设问,以问题引路,带领学生“自己去跟作品打交道”,自觉地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中,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

《燕子》是一篇状物的散文,文字浅显,但语言优美,结构清晰。这样的文本,学生在内容的解读上障碍不大,教学时就可以将着力点投注到表达的探讨上来,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的语言秘密,探讨语言规律。“抓住特点,用词优美”的写作特色贯穿《燕子》全文,而这一点也值得学生借鉴模仿。因此,我们在设计核心问题时,应突破惯常运用的内容剖析的教学窠臼,由表及里,直面文章的表达方式。这种突破常规的设计,不仅能带给学生阅读的新鲜感,让学生在“跳一跳,摘桃子”中享受阅读的乐趣,更能切实地提高学生把握语言规律、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张楚廷先生指出:“教学,从根本上说,是思考着的教师引导着学生思考,又让思考着的学生促动教师思考。而在这一过程中,问题是最好的营养剂。”可以这么说,有效的教学,来自有效的提问。让我们紧扣课程目标,立足学生实际,关注文本特点,聚焦语言表达,设置有效提问,促成有效训练,让语文课堂弥漫着“语文”的芬芳。

语文有效课堂从培养兴趣开始 第6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习兴趣 激发 培养 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116-0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动力,使课堂形成愉快的气氛。没有兴趣的学习是“填鸭式”的,不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如何激发并保持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浓厚兴趣?现归纳如下:

一、设计导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富有挑战性、启迪性、探究性的新课导入是老师孜孜以求的一种境界,趣味横生的新课导入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积极的作用。所以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如在讲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老师是这样导入的:播放台湾已故歌星邓丽君演绎的词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优美悠扬的旋律,富有哲理性的歌词,使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跟着旋律去哼唱、体悟。兴趣所至,这节课自然就精彩,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导入设计的高明与否会直接影响整节课的质量,而我们则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

1.启发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谓启发性是指用教学语言刺激学生的思维器官,开拓学生思路,以利于对问题的理解,并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实践证明,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老师要用富有启发性的导语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这便为学生顺利地理解新的学习内容创造了前提条件,同时也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2.趣味性。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一堂课之所以必须要有趣味性,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趣味性应该在课堂上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的积极化。”充满趣味性的导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使师生在愉快的笑声中达到默契交流。

3.针对性。老师设计导语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思路带入一个知识情境中,让学生对学习新内容产生认识上的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入,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来,为此,老师应当充分注意导语的针对性。

4.简洁性。简洁的导入语能节约学生听课时间,激发对知识的兴趣。沙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老师要力争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创设气氛,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的教学过程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感情流动的过程。如果一个老师授课不能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欲求的气氛,那么学生绝不会产生愉悦的情感,就点燃不了学生的求知欲。

在课堂上老师要想方设法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老师声情并茂地把整篇课文背诵出来,再用多媒体把这篇课文所描绘的画面进行投影,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从而全身心投入课文学习中。

另外,活跃的课堂气氛的形成有赖于全体同学的积极参与,老师要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注意把握好课堂的尺度,力求创设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跟上老师的思路。

三、给予表扬,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请记住,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记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样内在的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十次的说教不如给学生的一次表扬,老师给受挫的学生投以一个鼓励的眼神、给学生回报以一声由衷的表扬、在学生作业本上加上一句称赞性评语,这些都能使学生直接获得快乐,心理上得到成功的满足,进而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如有一班学生,他们的写作能力较低,课堂上作文无法交,部分学生产生消极情绪,甚而至于拒绝作文。老师摸底后就改变常规写法,从片断作文写起,鼓励他们多角度观察、多角度思考、多角度写作。只要他们有小小的进步,就给予表扬,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快乐有效地进行写作活动。

四、开展竞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适当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竞赛,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欢快的学习氛围。

有一次,老师在组织学生复习《名著导读》专题时为了更好地掌握名著的知识,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名著《水浒传》,从中找出108名英雄好汉的人物绰号,并简要概括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再在课堂上进行比赛。同学们都积极参与,认真阅读原著,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开始比赛时老师有意识地找些中下层学生作为对象,收到了共同进步的效果!

当然,在开展竞赛活动中注意兼顾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在设计竞赛内容时适当处理好材料的难易搭配,想方设法调动好中下层生的积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自尊心和荣誉感。

五、展示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得使学生对老师有种认同感,“亲其师,信其道”。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的地位如何,直接影响学生对其任教学科的学习兴趣。为此,老师必须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丰富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学生自然会热爱和尊敬老师,提高对学科学习的兴趣。

语文老师不可能样样精通,但只要力争有一“绝招”,就可以充分地吸引学生,让他在敬慕的同时产生学好语文的强烈愿望。有位同学在周记里写到:“在众多的老师当中我最喜欢的是语文老师,他讲课精彩,那手字也写得漂亮……岂止是语文课,分明是书法欣赏课!从他的课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也学会了……”想不到老师平时的言行、老师的书写习惯竟然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总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语文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所以,语文老师不但要教的得法,更要满腔激情、持久地去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情绪处在最佳状态。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够做到优质高效。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3期

2.《师道》. 2006年第8期

有效的课堂从质疑开始 第7篇

一、提高课堂教学设计, 打造有效课堂教学

教学工作中最基础的环节是教学设计工作, 在制定教学设计时, 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心理活动进程,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 以多种教学手段为载体, 精心搞好课堂教学设计, 并使得课堂教学真正具有创造性, 那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巩固信息技术的基础, 增强信息技术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生命与活力的同时, 要井然有序、环环紧扣, 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狠抓教学激励机制, 实现课堂有效管理

课堂的有效管理应通过激励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激励是推动学生进步的动力, 也是学生不断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对于缺乏毅力、暂时表现落后的学生, 教师更应在学习上关心、在生活上帮助, 对他们取得的一点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让他们感受教师的关心以及殷切的希望。此外, 在课堂提问过程中还要实行鼓励性教学, 注意知识的深入浅出, 设计问题时力求简单明了, 把容易的问题留给中下学生, 当他们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答错也不应加以指责, 而应帮助他们分析, 鼓励他们再找出其它的答案和方法。在教学形式上开展比赛, 看哪位同学在实际操作中完成得又快又准。

三、有效利用课堂时间, 兼顾学生个体差异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教师往往会要求全体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操作任务, 这就忽视了一些操作慢的学生。对同一操作练习, 每个学生完成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操作完成快的学生很快就有了空闲时间, 而这期间就有了开小差的机会。比如, 教师在安排学生做操作题时, 熟练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 可为了等稍慢一点的同学, 会偷偷地玩游戏以显示自己, 其他同学看到后也纷纷效仿, 导致课堂秩序混乱。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呢?我对玩游戏的学生不做全盘否定, 也不加以批评 (这样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 而是给予正确的引导, 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充当“小老师”, 教教其他操作慢的同学。这样做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而且克服了部分学生怕向老师问问题的现象, 从而避免了空闲时间的出现。作为教师, 我们也要帮助学生解决他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样做, 课堂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能得到有效利用, 并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因此, 在教学中, 一定要有效利用课堂时间, 并兼顾到学生的个性, 这样才能打造有效的课堂。

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真正成为课堂主人

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进入主题角色, 主动去探索其它的操作方法, 从而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这就要求在课堂中,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自由, 赋予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利。教师还要创建多种交流环境, 学生可以向老师询问, 也可以互相交流学习, 这样他们会感到老师是他们学习的助手和解答师。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状态。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学生讲、教师听;二是学生“合作”学习;三是学生间展开竞赛。以上几种方式不但可以使师生共同成长进步, 而且教师也将从单一的教学者转变为多元化角色。这样, 每堂课下来, 学生都能根据自身的状况, 学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本色课堂:从有效“倾听”开始 第8篇

中国文化一直关注“听”. 孔子曰:先听, 后循循善诱. 要教会学生倾听. 首先教师要善于倾听, 倾听不仅仅是学生的事, 也是教师的事. 笔者认为教师要立足课堂, 改变“我讲你听, 我说你记, 我说你写”的课堂“霸王”角色, 这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策略之一.

倾听, 基于对话

[镜头1] 在“数学广角 ———重叠” 一课中 , 老师问 : “在一列队伍里, 这名同学从后面数过来是第5位, 从前面数过来也是第5位, 问这列队有多少个人? ”生1:有10人. 生211人. 生3:应该有9人. 师 :哦 , 有不同的意见 , 那怎样证明多少人呢? 生4:排一下队, 就知道了. 生5:可以画图表示师:好, 那咱们先用画图来表示一下人数, 谁来画一画? (及时捕捉有效信息开展学习活动) .生板示图: ○○○○△○○○○, 9人. 师:这9个人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可以列式说明一下吗? (抓住学生生成的资源进行引导, “形——数”的过渡) .生6:4 + 4 + 1 = 9 (人 ) .生7:5 + 5 - 1 = 9 (人 ) . (抓住“△和1”这个切入点, 让学生结合图示来说出自己的思路, 体验和感悟“重复”的数学思想 ) .师 :可以把他们圈一圈吗 ? (生圈 , 台下学生看到有两个圈有交集部分, 开始猜10人、11人的学生有些明白了) . 师:代表△的这名同学在队伍里有几个? (生:就只有1个) . 那这名同学该怎样处理? (生:要减去重复的一个)

在以上片段中, 教师没有单向的灌输、简单的告诉和重复的操练, 而是在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对话中找到数学问题研究的“真谛”———“重复”, 不难发现, 在学生的研究过程中, 教师作为“助产士”, 以尽可能少的言语诱发孩子清晰自己的表达, 及时捕捉信息, 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 当俯身细听的时候, 告诉自己:等一等, 给学生多一些说的时间;当学生发言好像在“唱反调时”要提醒自己:再等一等, 学生的“反调”往往是一个好的发现和创造;当学生吃力地表达的时候, 要告诉自己:再等一等, 让学生把话说完, 这可能是不可多得的课堂资源. 师生彼此互相倾听和言说, 在理解和“对话”中, 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

二、听之有“道”

在讨论和解决问题时, 我们都会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开展. 不过, 我们发现孩子大都是“形式化”交流, 小组合作“走马观花”就过去了. 如何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呢 ? 实践告诉我们:小组合作, 应从有效的倾听开始.

倾听, 基于交流

[镜头2] 师 :就这个题目“428×4”, 我请同学们思考你能不能很快判断积是几位数? 你是怎样把它判断出来的小组里先聊一聊. (小组内自由讨论) .

师:老师观察了一下, 同学们似乎还不会合作. 咱们4个人坐在一起, 有没有4个人都在说话? 同时都在说, 行吗? (老师捕捉学生小组交流状态进行有效指导) .生:不行, 会听不清楚.

师:那就合作不起来了, 是不是? 交流前咱们要有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交流时要有人先说有人听, 听的人要认真听, 听了以后还要思考对方说的话回应说话的人, “我赞同你的说法”, 或者“我觉得你这里应该怎样”等等, 这才有意思, 这才是有效的交流. 现在知道怎样交流了吗? (学生小组再一次有序地讨论, 而且能够对学习伙伴作简单的回应和点评) .

反思这个案例, 教师真实地做教育的“有心人”, 把小组合作落到实处. 由于孩子的年龄还小, 小学生讨论时各说各话成了当前小组合作普遍存在的一个弊端. 因此, 教师要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 听学生的想法, 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路在重要的关键地方教师可以适当辅以语言提示;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形成互相倾听的意识. 笔者相信在教师的智慧引领下, 在学生的相互倾听中, 博采众长, 相互完善, 学会的表达会越发精彩.

三、言而有“理”

数学因思想而深刻, 优化思想 , 化繁化简 , 转化符号 思想, 统筹思想, 建模思想, 替换思想, 函数排列思想方法等贯穿课堂始终. 正因为有了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的解读把握, 课堂才凸显了它的深度而富有内涵, 也因此更多了几分数学的味道.

倾听, 基于思想方法

[镜头3] 师 :咱们假设了笼子里全都是鸡, 那还可以怎样假设呢? 又怎样列式解决呢?大家画画图示、动动脑筋, 把过程写下来 (指名学生板演) .

师: 比较这两种假设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 不同的是一种是假设全都是鸡, 一种是假设 全都是兔.

生2: 相同的是都把两种动物假设 成同一种 动物来解决, 再看看相差的脚数再进行替换.

师:说得真好! 无论哪种假设, 都利用了同一规律———每换一只鸡或兔, 总是差两只脚, 我们就抓住了脚数的变化进行了调整, 从而解决问题.

师:你认为我们在采用假设法时关键要注意什么呢?

教师小结:当我们假设全都是鸡时, 根据比条件少了的脚数求出来的是兔的只数, 假设所有的都是兔时, 根据多出的脚的只数求出来的是鸡的只数.

通过教师搭台, 学生演择“假设”和“替换”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了自己的思考和体验, 其个人和集体的智慧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现和提升, 将内化的思维方式再次外显出来, 深化有序思考的意义, 参透符号化思想, 也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简洁美.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 老师只充当一个听众, 机智地诱导, 引导学生较为完整, 准确地说明“替换”的规律 (数学方法 ) . 进而让全体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倾听 , 学会思考, 学会解释, 学会质疑.

高效数学课堂从有效备课开始 第9篇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材,学生,预设和生成

学生学得痛苦, 教师教得辛苦, 而成绩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 这是摆在广大中、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么, 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 教师能教、乐教、善教, 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笔者认为, 备课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也是上好课的关键.这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 更是一项需要教师能力、水平和智慧的工作.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得从有效的备课开始.下面笔者结合数学学科特点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看法.

一、备教学目标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 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学生开始时就知道教师期望他们做什么, 那么他们就能更好地组织学习.”因此教学的目标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其表述应具有全面性、清晰性、适度性与可操作性.

案例1:人教版《§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1课时) 》

学习目标:1.会用代入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2.理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路是“消元”;3.经历从未知向已知转化的过程, 体会化归思想.

上述案例既有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 又有能力方面的目标, 还有情感方面的目标, 体现了全面性.认知领域中的“会用”等反映学生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 使教学目标更加具体, 具有了可操作性.总之, 在进行教学目标设置时忌模糊不清、忌过大过空、忌将三维目标人为分离, 应有机整合在一起.

二、备教材

按照《课程标准》的基本定位, 数学教材“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 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 是连接“数学课程目标”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桥梁.把依据教材和照本宣科混为一谈, 以及认为高于教材而丢开教材, 补充过多不必要的课外东西而另讲一套的做法都是极端错误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从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问题、学生的活动、学生的收获出发, 让教材真正起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的作用.

案例2:华案师版《§5.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教材是这样安排的:

图1中∠1与∠5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从直线l来看, ∠1与∠5处于哪个位置?

从直线a、b来看, ∠1与∠5处于哪个位置?

我们可以发现, ∠1与∠5处于直线l的同一侧, 直线a、b的同一方.这样位置的一对角就是同位角.

∠2与∠6也是同位角, 除此之外, 图中还有没有其他的同位角?

因为这部分内容牵涉到的角比较多, 角的位置也比较相近, 按照上述方法处理, 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 学生还是不能十分有效地判断出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位老师对教材采用了以下处理方法:

首先向学生介绍三线八角, 并用不同颜色的线对截线和被截线加以区别 (如图2) ;

然后向学生说明被截线的内部、外部 (如图3、图4) ;

接着指出截线的右侧、左侧 (如图5、图6) ;

最后设计小活动—————帮角找朋友.

朋友一:在截线同一侧, 同时也在被截线同一侧, 这样的朋友有哪几对?

朋友二:在截线的两侧 (交错) , 同时在被截线之间 (内部) , 这样的朋友有哪几对?

朋友三:在截线的同一旁, 同时在被截线之间 (内部) , 这样的朋友有哪几对?

这样学生愉快轻松地掌握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概念, 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教材是教师授课的依据, 因此教师要尊重教材, 认真钻研教材, 这样才能达到把握和驾驭教材、挖掘教材、运用教材的效果.

三、备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 要做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必须关注学生, 了解学生认知最近发展区;了解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特殊学情.

案例3:特级教师黄爱华在全国不少地方执教过“百分数的意义”这一内容, 其清新隽永、浑然天成的教学艺术让老师佩服不已, 大家交口称赞.如果对比其在不同地方的教学设计, 你会发现它们并不雷同.在浙江绍兴上课时, 黄老师用绍兴的特产———黄酒导入, 酒瓶标签上的酒精度数让学生备感亲切, 学习知识的兴趣非常浓厚.到了大连, 黄老师不再用绍兴的黄酒导入, 改用了新的素材———讲课前一天晚上中国国奥队在与越南国奥队足球比赛中的控球时间率, 感觉依然新鲜, 效果依然精彩.再到上海去讲这一课, “上海以88%的得票率成为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城市”又成了讲课的素材.不管在什么地方上课, 上什么样的内容, 黄老师备课时都注意结合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 随时调整、充实、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

黄老师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要随时关注学情的变化, 并在教学中适应和利用这种变化, 如此备课, 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充满活力, 生机盎然.

四、备课堂中的预设和生成

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 教学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没有预设, 课堂就是胡乱无序的盲动;没有生成, 课堂就是封闭僵化的死水一潭.古人云:“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在上课之前老师要对所学内容有个整体把握, 并能预想出在哪个教学环节学生会出现哪些情况, 出现这些情况老师应采用什么措施应对.

案例4:在执教《全等三角形》时, 教师应预设以下问题:

1. 让学生按照要求做一做, 得到的三角形不能完全重合怎么办?

2. 学生在探讨问题时找不到思路怎么办?

3. 在课堂小结时, 学生发言不踊跃怎么办?

……

当然以上问题是我们预设到的问题, 可以按照既定的方案加以解决, 但是课堂往往也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料的事情, 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把握促进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切入点, 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因此教师要设计弹性方案, 拓展自主空间, 另外还要积累教育智慧, 从容应对, 才能使课堂焕发精彩.

“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要想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质量,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 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知识水平.教师博识多闻, 并且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这样在上课时, 才能得心应手, 游刃有余, 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彰显自己的教学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张良朋.名师带给我们的三点启示.小学青年教师 (数学版) , 2006 (4) .

[2]邹尚智.有效教学经典案例.2009年版.

从“质疑”开始 第10篇

一、质疑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对标题进行质疑, 可以激起学生探求文本的兴趣, 为学生的阅读指明方向。如学习《月光启蒙》, 初读后学生提出疑问:“明明是母亲启蒙, 为什么用‘月光启蒙’?”这一问, 触及了文本的灵魂, 我们完全可以围绕“这一问”深入探究, 其实这月光不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性的月光, 更是穿透作者心灵的月光;既是母亲歌谣故事中的月光, 更是母亲慈爱无限的春辉。对标题的质疑一定要抓住文题的关键字。如《爱如茉莉》, 笔者引导学生思考:文题的关键字是“如”, 如表示两者之间有相似之处, 那么“爱”和“茉莉”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呢?为什么这样比喻呢?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 有了阅读的方向, 也学会了从文题入手质疑的方法。在预习《暖流》时, 有的学生就抓住关键字来质疑:暖一般是我们晒太阳的时候产生的感觉, 暖还会在什么时候产生呢?

二、质疑字词

质疑字词不但能理解语句含义, 理解课文, 更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写作水平。对字词的质疑不能局限于对字词意思的理解, 一定要在研词磨句中提升质疑的力度。如笔者让学生观察“腊梅花”的“腊”, 引导学生思考:“腊梅花”为什么用“腊”?因为它是腊月开的吗?学生在预习《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时, 就对“彗星”的“彗”提出了质疑, “彗”与“慧”有什么区别?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学生对“1849年, 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的“终于”一词质疑:“肖邦躺倒在病床上, 应该是避之不及的事, 作者为什么要用‘终于’一词呢?”笔者指导学生揣摩上文解答了这一疑问, 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感情色彩, 训练了学生的语感, 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质疑标点

标点符号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没有声音的文字”。由于它们形状各异, 会引起学生的注意, 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中, 笔者就鼓励学生去发现标点的不同, 从而产生探究的动力。如在预习《神奇的克隆》时, 鼓励学生去发现文中标点的特殊之处。学生就抓住文中的“制造”、“配件”、“装配”进行质疑:为什么这些词语要加双引号呢?结尾还要用省略号呢?对标点符号的质疑, 同样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研读, 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

四、质疑背景

对写作背景的了解是学生理解文章主题的金钥匙。如学习《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 学生对当时彭德怀命令警卫员枪杀大黑骡子提出了质疑:彭德怀那么喜爱大黑骡子怎么还要枪杀它呢?当时的情况到底怎样?非杀大黑骡子不可吗?学生对枪杀的背景提出质疑, 这样, 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弄明白彭德怀军队当时的生存状态, 设身处地地感受人物的情感, 形成高尚的品德, 促使他们对文章进一步深挖、理解。

五、质疑修辞

运用修辞的句子往往是内涵极丰富, 表现力极强的句子。我们要培养学生对这种句子的敏感。如《大江保卫战》:“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学生质疑:“狂风、暴雨、巨浪”是我们的“敌人”, 为什么会为我们“呐喊、助威、加油”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六、质疑矛盾

有些文章会出现一些看似矛盾的地方, 这些地方常常是理解文章的一个突破口。如学习《牛郎织女》:学生对王母娘娘为什么要趁牛郎不在家时抓织女, 质疑王母娘娘是仙人, 法力高强, 抓织女轻而易举, 文章是否小题大做相互矛盾?针对这一质疑, 笔者引导学生探究, 使学生明白:在中国传统社会里, 牛郎织女的自由婚姻就跟私奔一样, 织女出身帝王家, 牛郎一个穷光蛋, 这样的婚姻有辱帝王家的门风, 影响帝王家的尊严和威严, 所以王母娘娘极力遮盖, 因此才趁牛郎不在家的时候抓织女……针对课文矛盾点质疑, 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同时, 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线索进行教学, 在生与生、师与生智慧的碰撞中推进了质疑的深度。

七、质疑中心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对文章中心主题进行质疑, 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如教学《蘑菇该奖给谁》时, 学生这样质疑:兔妈妈为什么不把“蘑菇”奖给得了冠军的小黑兔, 而是奖给了失败的“小白兔”呢?根据学生的质疑, 组织学生讨论, 帮助学生明白事理, 有助于学生对文本赞扬的精神的领会, 可以启迪学生将来努力的方向。

八、质疑写法

学生对写作方法质疑, 标志着学生已经不单单注重文章中的字词句了, 已经向更高层次发展, 开始关注谋篇布局了。如学习《神奇的克隆》时, 学生质疑:文章的开篇为什么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毫毛变悟空的神话呢?这样的写作方法有什么好处?在学习《少年闰土》一文时, 学生质疑:为什么要用少年闰土月下刺猹的画面来开篇呢?

九、质疑自己

语文课程既有工具性, 又有人文性, 学习语文不仅培养的是语文素养, 更主要的是引领学生做人。可是, 许多语文教学仅仅局限于事理的学习, 对学生的行动就不太考虑。那么, 如何对人文性进行关注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质疑。如学习《早》这篇课文后, 引导学生质疑: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时时早、事事早”呢?质疑指导着学生的行动, 学生会时刻警醒着自己。

创新从质疑开始 第11篇

一、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句话的意思是:质疑总是从创新开始,质疑是探索未知世界的途径,要想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改变过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质疑作为认识的内驱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和创新激情,最终形成巨大的创新动力。

1.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苏格拉底曾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是质疑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对待这些重难点教学内容时,应想方设法去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冲突,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使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生疑,而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创新意识。如,让你用英语来设计学校各个场地的公共标志,你会如何做呢?问题一出现,学生的思维便活跃起来,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出了不同的回答,精彩纷呈,看法各异,学生的答案还提出了新的见解。

2.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清代学者陈宪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正是这种怀疑鼓励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探索,最终能看到别人看不到问题,这正是创造思维的突出体现,如,根据地图让不同的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进行情景模拟问答,学生的答案中除了步行、乘公交车还有人建议打的,而且打的更简单,我适当地提醒学生打的时在语言上应注意那些地方,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模拟操练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自由是创造的温床,“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老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开放的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可能性,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学生不仅要学会“答”,而且要学会“问”,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仅要看解决了多少问题,更要看学生提出了多少个有价值的问题,在有价值的问题中哪一个更具有开发性。在阅读课上,我会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本篇文章向我提出想了解的问题,他们可以时时质疑,处处提问,无论他们所提问题是否幼稚或怪诞,我总是耐心作答,或请班级中知道答案的学生给予帮助,使学生从“吸收—储存—再现”的学习过程中解放出来,转向“探索—转化—创造”。

2.争辩使人智慧,缄默使人愚钝

争辩使人智慧,缄默使人愚钝。对于教学中的质疑这一个重要环节,教者不能一句带过,应使学生的求知欲望由潜在静止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从而产生探索的热情与渴望,然后再通过讨论与争辩达到最终目的。在组织学生讨论时,教师不断启发,诱导,适时加以点拨,通过对有创新的学生赞赏,使学生敢说敢想,好问善问。

三、为学生安排“成功”的机会

每个学生都有展示成功的欲望,都想有体验成功的乐趣。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想方设法地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每个同学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品尝到学习的价值,进而成为创新的动力。凡是学生自己能够经过探索解决的问题,教师绝不代替;当学生碰到疑难问题时,我们不要轻易对学生提出的想法或所回答的问题做出否定的评价,更不在学生答案不着边际时急于否定,而应适时给予鼓励、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品尝寻找正确答案的快乐,养成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有效的课堂从质疑开始 第12篇

一、整合教学资源, 优化课程设计

在以往备课环节, 有些老师只是机械贯彻大纲, 关注的是怎样传授知识, 于是老师变成教材的“传声筒”, 没有充分发挥教师自身创造性, 无法体现教学个性。而在现代教育教学中, 教师既是教材的执行者, 还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需要由学生的“学”着手, 充分开发与利用多样课程资源, 以全新方式诠释教学内容, 让课本内容活起来, 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 让同学们处在兴奋与主动的学习状态。

首先, 抓住主题相关资料。一方面, 教师需要透彻理解教材, 发掘教材内容, 再依照教学实际, 优化处理, 有所筛选与取舍, 明确重点、难点, 灵活变换顺序, 用好教材, 并立足学生角度, 思考该怎样突破知识重点与难点。另一方面, 教师需要加工教材, 补充有关素材, 丰厚自身文化底蕴, 拓宽教学视野, 让同学们广泛涉猎。如补充生活实例、阅读材料、背景知识等。如教学“认识计算机”时, 主要是理论性知识, 比较枯燥, 教师需要引入适量的录像视频资料, 优化情境设置, 设计虚拟购机方案, 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同时, 教师需要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性, 需要发挥学生主动性, 让学生自主完成作品, 并非提供半成品给学生。因此, 还可以试着让同学们自主收集素材, 说说他们认为的重点、难点, 便于“以学定教”。其次,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 在备课环节, 教师还需要考虑课堂上可能生成的资源, 比如学生的错误, 学生的答问、提问等, 预设学生们活动的“备择方案”, 预留生成空间。另外, 可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需要精心设计任务;组织合作学习, 倘若是课前分组, 则事先分好, 提前明确分工任务。

二、研究学习主体, 优化教学设计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天地, 在备课环节, 教师需要强化对教学对象的研究, 设计出更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 由偏重教师的“教”转变成重视学生的“学”, 从而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 才能保证有效教学的实现。

首先, 分析学生认识水平与知识储备。任何课程的学习都是基于原有经验与知识上的,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大概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操作经验, 然后预设难度适宜的目标、问题与任务, 避免过高或过低, 便于知识与方法的迁移运用, 促进新知的有效学习。同时, 了解学情后, 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 强化教学效果。如学习“计算机安全与防护”时, 倘若多数同学家中有电脑, 懂一定的电脑知识, 有着较广的知识面, 班级学生整体自学能力、分析能力也较高。基于这样的学情下, 课堂设计应该倾向于突显学生主观能动性, 给同学们更充足的自我探究与展示时间, 教师起“穿针引线”、相机诱导的作用。而如果本班学生基础较差, 知识面不宽, 欠缺自学能力与灵活性。此时, 教师需要降低学习难度, 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指导、启发作用。

其次, 分析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态度、爱好兴趣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教师需要关注教学对象的爱好与兴趣, 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知识, 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优化教学手段与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情感, 自主参与学习。如穿插游戏化教学, 寓教于乐。比如制作“走迷宫”游戏, 引导同学们借助超级链接来设计“走迷宫”前的封面, 包括“开始”按纽以及链接目标。这样, 同学们会积极思考以怎样的载体来做“开始”, 位置是怎样的?链接到哪一目的地?等等。在玩乐中获取知识与技能。

三、强化课堂把握, 优化课堂设计

在有效课堂教学中, 老师看似不经意的追问, 教学情境的设置, 习题的提出等, 均离不开课前精设。可以说预设也是生成, 属于意料之中的引导生成。同时, 教师还需要给意料之外留有空间, 强化课堂把握, 给课堂生成教学做好铺垫。

首先, 留足“弹性区”, 开放教学。教学设计是“课前”产物, 但学生是鲜活个体, 有不同想法与能力, 使课堂充满更多变数。所以, 教学设计切记过密、过死, 需要留有开放空间, 预估种种情况, 留出“弹性”, 让同学们有更多的自由表达与体验空间, 提出自己的问题与独特看法, 唤醒学生思维与主体意识, 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也更活跃、宽广, 生成有效资源。其次, 准备“应急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节外生枝的事是十分常见的, 为了更机智应对, 从容不迫, 教师需要准备“应急案”。比如假设过程:对于这一问题, 同学们有哪些观点与看法?该怎样引导?等等。这些就需要教师课前试着多多模拟情境, 预估情况, 准备一些诱导点拨之策或辅助性问题等, 使教学设计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也能随机应变, 动态生成。

上一篇:穿越历史的中山堂下一篇:打造阳光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