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

2024-05-19

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精选9篇)

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 第1篇

关键词:电话随访,健康教育,糖尿病

糖尿病 ( DM) 是由于内分泌系统代谢障碍而引发的终身性疾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有关资料表明, DM已构成危害人类健康的第3位严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其发病率正逐年递增[1]。作为DM治疗手段之一的DM健康教育, 目前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2]。 我院对DM患者实施出院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出院的糖尿病患者276例, 随机将276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138例, 其中男98例, 女40例; 年龄在37 ~ 67岁, 平均 ( 48. 33 ± 8. 66) 岁。对照组138例, 其中男89例, 女49例; 年龄在36 ~ 67岁, 平均 ( 47. 78 ± 9. 33) 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对照组患者在出院时给予出院健康指导,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 挑选高年资、高素质、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 有较好的沟通能力的护士进行电话随访, 患者出院时建立DM患者管理档案, 填写护患联系卡, 出院后1周内进行第1次电话随访, 以后每月电话随访1次, 并根据患者情况酌情增减随访次数, 随访时间为半年。随访内容: 耐心倾听患者的问题, 了解患者的心理、饮食、服药、运动及血糖控制情况等, 讲解DM的相关知识, 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康复指导。

1. 3评价方法干预半年后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 当患者来院复查时进行问卷调查, 患者自行填写并当场收回, 共计发放问卷276张, 有效回收276张, 回收率100% , 问卷调查表的内容包括: DM知识的知晓情况、 治疗的依从性及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等。

1. 4统计方法所得数据用SSPS 18.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以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患者对DM知识的知晓情况对照组对基础知识知晓率最低 ( 21. 01% ) , 对血糖监测知识知晓率最高 ( 40. 58% ) ; 而干预组患者对饮食知识知晓率最低 ( 66. 67% ) , 对血糖监测知识知晓率最高 ( 88. 41% ) 。 2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1) 。见表1。

2. 2 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对照组对运动依从性最低, 为31. 16% ; 对用药依从性最高, 为71. 11% 。而干预组对运动依从性最低, 为71. 01% ; 对用药依从性最高, 为90. 58% 。2组患者对糖和尿病治疗依从性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1) 。见表2。

2. 3 2组患者对医院服务满意情况比较对照组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率为85. 51% , 而干预组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率为98. 55% , 2组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16. 00, P < 0. 01) , 见表3。

注: 总满意率比较, χ2= 16. 00, P < 0. 01。

3讨论

3. 1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DM知识的知晓率表1显示, 干预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DM是终身性疾病, 需要长期的综合性治疗。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 还需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3]。知识匮乏是DM发病率和并发症增长的首要因素。因此, 宣传DM的相关知识, 对DM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不断增加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 是DM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4]。 通过对DM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 可提高患者对DM知识的认识水平, 使患者能正确掌握饮食、运动、药物、血糖监测治疗的目的和方法, 自觉地进行自身管理和控制,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5]。DM患者对糖尿病知识认知程度的高低, 可直接影响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医护人员应满足患者的知识需求, 帮助患者学习、了解相关知识, 确保其正确理解、掌握, 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落实[6]。

3. 2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治疗的依从性表2显示, 干预组患者对DM治疗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是指患者对医嘱的服从或遵守, 充分的依从是患者完全服从医嘱用药, 并产生相关的有效作用[7]。通过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使患者对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使用及控制血糖的依从性有所提高。同时也可追踪患者出院后的情况, 这种院外服务充分体现了对患者人性化关怀, 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延缓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大幅度改善, 是预防DM并发症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8]。

3. 3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表3显示, 干预组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电话随访体现了护理的无缝隙性, 护士用清晰的语音、柔和的语调、适中的语速向患者及家属普及了DM知识, 改变了患者的不良行为, 患者对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非常满意。同时在与患者的交流过程中, 提高了护士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技巧[9], 也促进护士对自己专业知识的不断学习。通过电话随访, 了解患者的需求, 动态思考、 分析存在的问题, 及时采取优化措施, 积极挖掘服务潜力, 拓展服务空间, 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不断充实人性化服务内涵[10]。电话随访贯穿于患者出院后的康复过程, 对患者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与指导, 使患者意识到不仅疾病得到了诊治, 在出院后也能感受到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 从而改变了对医院和医护人员传统的看法, 提高了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11]。

新的护理模式已将患者院内康复和出院后康复看作是一个整体。而电话随访是实现新护理模式的方式, 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患者的欢迎。利用快捷、 经济、简便的通讯工具延续护理服务, 既节省人力资源又节省时间, 有效地构建了医、患信息沟通的桥梁,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12], 笔者认为对糖尿病患者行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是有效的健康教育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武文慧、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11) :224.

[2]郭征东, 黄东辉, 邓仰欣.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探讨[J].泰山医学院学报, 2006, 27 (5) :437.

[3]金跃玲.98例糖尿病患者系统健康教育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9) :212-213.

[4]何筱莹, 李梅忠, 阮佩珊, 等.互动模式健康教育在改善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13) :1450-1452.

[5]杨梅.对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1, 19 (3) :388.

[6]伦丽芳, 欧阳英.社区糖尿病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05, 19 (7) :1306-1307.

[7]刘雪梅.健康教育对提高糖尿病住院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调查[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 12 (3) :151-152.

[8]李素芳.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出院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1, 43 (9) :1128-1129.

[9]唐金凤, 杨晓梅.出院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 24 (11) :44-45.

[10]李广茹, 冯玉华.出院患者电话回访对医院行风建设的影响[J].中国病案, 2010, 11 (8) :48-49.

[11]李广茹, 冯玉华, 郭素萍.3 060例出院患者电话回访分析[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0, 12 (2) :247-248.

出院病人电话随访的结果分析 第2篇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电话回访结果,以达到改进和监督作用,提高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来成病人服务中心收集到的出院病人的意见、建议,根据性质进行分类总结。结果: 共收集有效电话4160个,占回访病人的86%。病人对医院各方面表示满意的为96.5%。病人对医院工作不满意意见有142条。三个主要问题表现在服务态度、医疗技术水平和工作作风。结论: 电话回访具有真实性,易实施性,调查面广泛性,可以收集到全面的信息,管理者可以从中掌握源自病人的第一手真实信息资料,可以更好的改进我院的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病人。

人们都知道,医院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高超精湛的技术水平和良好全面的医疗服务同等重要。为了有利于提高医护质量,全面、真实地了解病人满意度,发挥群众监督作用,我院于2007年1月成立了病人服务中心,组织专人负责对出院病人进行电话随访, 广泛收集住院病人的意见、建议,真正体现提高医院服务质量的核心内容“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九个月来,通过充满人情味的跟进服务和人文关怀,不但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同时对我院医疗、护理、后勤工作起到了监督和促进作用,现将有关随访结果汇总分析如下。l方法

医院成立全方位、多功能的病人服务中心,中心每天由专职护士到病史室收集前一天出院病人的详细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联系电话、诊断、所住科室、入出院时间、预后等,然后通过电话调查出院病人在住院期间对医院医疗、护理及后勤工作的意见、建议等,并将回访结果详细填写在专用的登记本上。随访内容重点围绕以下3方面:跟踪病人服药及愈后情况,及时掌握信息;根据病情做好健康宣教及告知复诊时间;征求病人及家属对医疗工作的意见、建议;通话结束,向病人对医院工作上的支持表示感谢,并送上祝福的话语。院部每月收集1次电话回访信息,核实后通过本月院务例会反馈到基层,并与相关科室的质量考核挂钩。

2结果

2007年1月-9月共对4848位出院病人打出回访电话,其中有效电话4160个,占回访病人的86%。对医院各方面表示满意的满意率为96.5%。对医务人员

拒收红包尤为满意,点名表扬医生9次,护士11次。病人对医院工作不满意意见有142条,其中反映的问题及建议涉及护理的 57条,占40%;涉及医疗的70条,占49%;涉及后勤服务保障的15条,占11%。

2.1 护理问题、建议及排序等见表1

表1 护理问题统计分析

问题

态度差

收费存在问题

加强病房管理

穿刺技术不高

护理质量差工作粗心

责任心不强

健康教育不到位

人性化服务不够

不能随叫随到 例次(n)百分率(%)17 16 8 5 3 3 2 2 1 30 28 14 9 5 5 3.5 3.5 2 排序 1 2 3 4 5 5 6 6 7

2.2 医疗问题、建议及排序等见表2

表2 医疗问题统计分析

问题

对治疗不满意

态度差

责任心不强

看望病人少

解释、交流不够

检查项目多

字迹潦草

未及时开诊

3结果分析和讨论

采用电话回访,具有真实性,更易实施性,调查面更具广泛性,可以收集到更例次(n)28 17 8 6 6 3 1 1 40 24.3 11.4 8.6 8.6 4.3 1.4 1.4 1 2 3 4 4 5 6 6 百分率(%)排序

为全面的信息。由于回访方式背靠背,病人不会受到医务人员的干扰,可以真实地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管理者可以从中掌握源自病人的第一手真实信息资料,了解病人的需求,从而动态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弥补医疗技术服务方面存在的不足,同时潜在性的对全院的工作起到监督和督促作用,这样可以不断充实人性化服务的内涵,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度。由于电话回访具备上述优势,国外对病人满意度的调查多采用此种方式[1]。本院进行电话回访九月来,其已经直接地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同时对医院的各项工作也起到了较好的监督和督促作用。从随访结果来看,病人对我院的医疗护理服务整体是满意的,满意度较孙凯[2]报道的94.9%高出1.6个百分点,可能源于医院拒收红包现象已蔚然成风。但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我院的整体服务态度和医疗水平及人文理念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3.1服务态度需长抓不懈

从回访结果中可以看出,病人反映最多和较为集中的为服务态度问题.在表1和表2中虽然分别位居第一位和第二位,但有文献总结[2,3]在临床工作中服务态度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医务人员工作不积极、不热情,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冷淡。2:医务人员沟通不够或沟通不当。一些病人反映,病情反反复复,不能治愈,医生又不耐烦解释原因。3:细节上缺少技巧。如讲话欠婉转,未注意病人的感受,容易引起病人和家属的误解。因此,回访中反映的诸如收费、责任心不强、看望病人少、人性化服务不够等问题也应或可以归纳为服务问题。因此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仍是我院长抓不懈的重点问题。文献指出[1,2],服务态度不满意的深层原因主要是医患双方对服务内涵及期望值认识的不同。对病人而言,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病人牢固树立了“病人优先,患者至上”的观念,因此病人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医护人员来讲,虽然已经认识到医疗服务模式已从传统的被动与主动结合的生理医学模式转变成社会医学模式,但在日常工作中,仍将病人放在一个求医的位臵上,多数情况下仍然是见病不见人,对病人缺乏同情心,没有真正地关心病人。甚至借口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去关心病人。

服务态度的好坏是病人及家属最直接的感受,可能会成为影响治疗效果的一个因素,可能会成为对医护人员信任与否的一个焦点,最终可能其会成为影响选择就医单位的最大因素。当然,在回访中我们也发现,对此投诉反映比较多的集中在一些病人多,工作繁忙的大科室。因此管理者除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服务理念和人文关怀教育外,也应适当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和保健意识的提高,病人有权选择医院就诊,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权要求医院提供最好的服务。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服务理念和观念,吸引病人。

3.2良好的医疗技术是病人对医护人员的高度期望

回访结果显示,病人对医护反应的第二个焦点是医疗技术问题。具体表现在对医生的治疗不满意,对护士的穿刺技术不满意。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对治疗的不满意位居医疗问题的第一位。有作者的调查结果与我们回访结果一致[3]。所以,医生的技术水平是影响病人对医疗服务满意度和对医生评价的最重要因素。分析其内在原因,可能因为人们往往把疾病的治疗作为基本的和重要的健康需求,他们对医生的技术看得比较重。这样他们会认为医疗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命,所以对医院进行评价时,往往成为其首要因素。刘伟[3]等进一步分析不同文化水平的人对技术的评价后发现;文化水平低的人群对医生的技术更加看重。所以,我们在努力提高技术的时候,应加强心理学的学习。对于护士的技术而言,虽然其不会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命,但其技术水平与病人的痛苦和健康也息息相关[4]。本回访结果显示,反映对护士穿刺技术意见较多的主要集中在小儿患者。众所周知,婴幼儿的血管穿刺难度大,对护士的穿刺技术要求非常高,但患儿家长仍是期望一次成功,可见病人对护士的操作技术看得较重。所以,全体医护人员应把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看成是病人对我们的高度期望。而对管理者来说,着力提高医院和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是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的一个最关键的因素。

3.3 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不容忽视

在表1和表2中,病人零星或分散反映的一些问题:字迹潦草、责任心不强、未及时开诊、健康教育不到位等等,其实是一些在我们平时工作中很简单、很不以为然的事,是我们很容易解决的事。俗语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所以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不容忽视。孙凯[2]等也认为工作作风贯穿在我们日常工作中每一项行为中,可以表现为责任心,如每天的医生查房制度。个别医生不认真执行,查房时走马观花,草草了事,不仔细询问病人的病情。也可以表现在细枝末节上,如字迹潦草令人头疼,讲话随心所欲等。所以,改善工作作风,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才能进一步拉近医患间的距离,减少摩擦,获得患者的满意。

开展电话回访,虽然已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效益,让我们了解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给我们改进工作和服务带来了深层次的思考。但如何改进电话回访方式,提高回访结果的效应,充分发挥电话回访的最大作用,还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蔡湛宇,陈平砚.病人满意度的概念及测量[J].中国医院统计,2002,9(4):236.[2] 孙凯,宋志丽,谭家驹.出院病人电话回访的实践[J].中国医院,2007,11(6):49-51.[3] 刘伟,李君荣,刘静,等.影响医疗服务满意度评价因素初步分

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2,5(11):883.[3]刘玉馥,陈 健,张庆玲.应用电话调查出院病人满意度的做法与效果分析

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 第3篇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血糖控制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6-0083-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糖尿病的患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已成为继心血管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遗传性疾病[1]。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对全市糖尿病病人建立了随访的要求,通过上海市疾病控制信息管理平台,有专职的糖尿病医生和护士定期电话随访,但并无健康教育的要求。本文探讨电话随访时加以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曹杨八村第一居委糖尿病患者200人,按照接受社区电话随访时是否进行健康教育进行随机分组:电话随访时进行健康教育的100人为研究组,电话随访时未进行健康教育的100人为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男性44人,女性56人,年龄38-79岁,平均年龄(58.5±5.6)岁,病程为1-30年。对照组男性38人,女性62人,年龄39-81岁,平均年龄(60.0±6.5)岁,病程为1-35年。两组糖尿病患者与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比照,患者全部确诊为2型糖尿病,性别、年龄、病情、文化程度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在电话随访时不进行健康教育,只是常规的记录病情的各项指标。研究组,根据邹大进教授的《糖尿病自我管理》在电话随访时进行健康教育[2]。针对病人的血糖和提出的有关饮食、运动、用药、主动监测血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健康指导。选择经验丰富的糖尿病医生和护士,懂得普通话和上海话,懂得交流技巧,能与患者沟通交流。在完成上海市疾控中心所要求的糖尿病电话随访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每次时间大于十五分钟,每季度一次,时间为一年。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血糖控制水平评价标准(参照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度考核标准):空腹血糖<6.1mmol/L为理想;6.1mmol/L<且8.0mmol/L为一般;≥8.0mmol/L为较差。餐后2h血糖<8.0mmol/L为理想;8.0mmol/L<且11.0mmol/L为一般;≥11.0mmol/L为较差。

根据 血糖控制水平将患者分为控制理想组、一般组、较差组,对不同组人数及构成进行比较。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n(%)表示,并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控制为理想、一般人数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控制为理想的人数显著升高,其构成比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前两组患者餐后2h血糖控制为理想、一般人数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控制为理想的人数显著升高,其构成比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全世界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形势严峻。最近几十年中,全球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在迅速增长,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目前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糖尿病地图集(第6版)显示,2013年,全球20岁到79岁的成年糖尿病患病率为8.3%,患者估计有3.82亿人;到2035年,全球将有近5.92亿人患有糖尿病。其发病率增长之速,涉及人群之广,消耗卫生资源之大,造成残疾、死亡之多已达触目惊心的地步,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是我国,凾待解决的重大卫生问题[3]。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有糖尿病患者3468人,2014年有糖尿病患者3782人,2015年有糖尿病患者4158人,2013年至2014年增长314人,增长率为9%;2014年至2015年增长376人,增长率为10%。

3.2糖尿病患者大多缺乏糖尿病相关知识。糖尿病作为终身性疾病,具有不可治愈性,需要进行长期科学规范化的治疗,但很多患者缺少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了解,在糖尿病的治疗上存在着很大的误区[4]。新发的糖尿病患者对疾病不了解,不重视;长期患病的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降低了依从性,从而导致血糖控制效果不佳。糖尿病知识的缺乏已成为当代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主要矛盾。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糖尿病电话随访时也发现大多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匮乏,及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渴望。

3.3通过电话随访健康教育,提高了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有助于控制好血糖。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组织提出了五项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措施,饮食治疗;運动治疗;药物治疗;④健康教育;⑤血糖监测。其中健康教育可谓是其他四项治疗措施的执行基础,在糖尿病治疗中更是不可缺少[5]。社区医护人员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应积极帮助老年糖尿病患者拥有积极健康的生活形态,以专业积极的工作方式指导患者的用药、生活以及作息,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从而延长寿命[6]。本研究结果显示,电话随访进行健康教育后,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达标率达94%,餐后2小时血糖达标率达96%,明显高于对照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电话随访健康教育,使糖尿病患者从一开始的血糖控制不佳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好血糖波动,提高了生活质量。针对病人在生活中遇到的饮食、运动、用药、血糖监测等方面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使患者能得到个性化的指导, 促使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起到纠正和督促的作用。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

4总结

糖尿病患者大部分都严重依赖药物对血糖的控制,往往忽视了非药物的干预作用,从而使部分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不达标,最终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药物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其单一性和局限性,因此,不断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也是至关重要的[7]。在完成上海市疾病控制中心对糖尿病患者随访要求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能改善患者血糖,减少并发症,提高依从性,更能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减轻了患者及国家的经济负担,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周雪红.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8):2193-2194.

[2]邹大进,侍茹.糖尿病的自我管理[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116-121,139-142.

[3]姜红.对2型糖尿病患者电话随访及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2):255-256.

[4]洪珍珍,吴捷娣,刘海辉,程林林.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患者护理依从性急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7):

[5]陈瑜.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医从性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6,08:190-192.

[6]杨志娟,沈虹,高美玉.社区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控制中的作用[N].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37(4):130-131.

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2011年8月—2012年7月出院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 符合标准者共计218例, 其中男132例 (60.6%) , 女86例 (39.4%) , 年龄在63~86岁之间。纳入标准:①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或国际心脏病学会制订的冠心病的诊断标准[5];②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后病情稳定、好转出院的患者;③愿意接受电话随访并参与本调查者。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者;②有严重视听障碍者;③病情未得到控制而自动出院者;④伴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⑤不愿意接受电话随访及参与本调查者。

1.2 方法

将2011年8月—2012年1月出院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将2012年2—7月出院的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患者108例, 干预组患者110例, 两组患者住院时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 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 (包括饮食、运动、用药、心理调节、血压监测等知识) ,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由专人负责对患者定期行电话随访。调查对象出院前均测量血压, 并作为基线调查数据。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心功能分级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半年后利用患者来医院复诊的机会, 由我院回访中心高年资护师负责对患者进行面对面的调查, 患者休息30 min后测量血压并记录。对照组复诊率为88.9% (96例) , 12例患者未复诊;干预组复诊率为95.4% (105例) , 5例患者未复诊。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经过心内科专家审核后, 先对14例患者进行预调查, 经检验该问卷的内部一致信度为0.815, 内容效度为0.906, 具有较好的可靠性。调查前先向患者讲明调查目的和注意事项, 由患者或家属填写后当场收回, 共计发放问卷201张, 有效问卷201张, 有效回收率100%。

1.3 健康教育方法

①向患者发放联系卡, 建立冠心病随访档案, 由管床医生负责此项工作, 第1次随访在出院后1周内完成, 以后为每月1次电话随访, 可根据患者情况酌情增减随访次数。②患者回访中心设有随访电话, 随访系统与His信息系统相连, 可随时调出患者的相关信息, 计算机会自动记录随访情况并录音。③随访内容:询问患者出院后的状况, 如:饮食、睡眠、药物、运动、心理情况, 血压、血脂、血糖、体重控制等情况;向其讲解冠心病的相关知识, 如致病原因、发病诱因、病程、转归、常见症状、治疗方法、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可能引起的并发症、自我监测血压等知识, 使患者对冠心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吸烟、饮酒、饮食结构、情绪、运动等对疾病的影响;医生耐心解答患者的咨询;同时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 取得家属的支持。

1.4 评价方法

包括:①比较两组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②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率。③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经过审核后录入Excel, 采用SPSS 17.0软件包行数据的分析和统计, 行χ2检验和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冠心病知识知晓率的比较

干预组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的知晓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1)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率的比较

干预组患者合理饮食、放松心情、戒烟限酒、规律生活、按时服药、适量运动、定期监测血压等行为的形成率与对照组相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1) , 见表2。

2.3 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的比较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3。

3 讨论

表1可见:干预组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知晓率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 树立健康观念, 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6]。通过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冠心病的预防、保健、遵医行为等的重要性[7], 是一种经济、快捷、实用且易于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8]。目前已经确定有8个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活动少、肥胖及水果蔬菜摄入量少) 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通过医生与患者间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使患者了解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危险因素及转归等,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其保持均衡营养, 选择低盐、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的食物, 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及植物蛋白的食物, 避免暴饮暴食;宣传吸烟的危害, 尼古丁可以使动脉血管收缩, 血压升高, 还可以刺激心脏, 使心跳加快, 心肌耗氧量增加, 加重心脏负担[9];过量饮酒可刺激脂肪组织分解, 形成大量的脂肪酸, 使血压升高, 增加心脏的负担;适量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 控制体重可减少冠心病猝死事件的发生, 并帮助患者根据年龄、体力、个人爱好、身体状况等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保持情绪稳定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出现心理问题及时给予疏导, 使其保持乐观的心情。

从表2可见, 干预组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形成率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研究表明, 冠心病的发病与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如吸烟、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锻炼等有关[10]。行为习惯的改变主要靠个人, 改变的动因在于认识的提高, 提高认识的关键在于教育[11]。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冠心病是一种慢性病, 又是完全可以控制的疾病, 强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性[12]。使患者能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 坚持身体锻炼、合理膳食、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控制血糖血脂, 积极主动延缓或阻止病变进展[13]。通过医生的宣教, 促进患者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 采纳有利于健康和疾病恢复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从表3可见, 干预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调查显示, 60%~7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高血压, 另外, 高血压患者患本病较血压正常者高三四倍[14]。电话随访可以督促患者按医嘱服用降压药, 正确测量血压, 按时监测血压, 根据血压变化随时调整用药, 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摘要:目的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行电话随访式的健康教育, 并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抽取2011年8月—2012年7月出院的21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对照组行常规出院指导,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由管床医生定期对患者行电话随访。半年后利用患者来院复诊的机会对其进行问卷调查, 评价两组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率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干预组 (105例) 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 (96例) , 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知晓率、形成率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1)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冠心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率, 帮助患者有效地控制血压, 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接受健康教育和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病人,男43例,女57例;年龄36岁~84岁(64.5岁±7.3岁);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将10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病人年龄、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接受出院常规指导。观察组病人按照出院电话随访的流程,由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扎实的专业知识,并且能够善于沟通的病区责任护士及科室护士对病人进行电话回访。具体内容及方法:①建立糖尿病病人档案,记录病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文化程度、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联系方式(家属)、回访内容、相应指导措施。②回访时间。做好出院宣教,与病人沟通,征得观察组病人知情同意后对其进行电话随访。首次出院后第3天,第1个月每周2次,第2个月每周1次,第3个月开始每月2次,共计1年,并根据病人的遵医行为适当增减次数。包括建议合理运动、按时正确服药和正确饮食等。③评估上次回访内容,倾听病人对疾病及服药等方面的疑问,解答病人的疑惑,并适时指出其不良生活习惯,给予病人心理疏导、运动、服药指导,由浅入深地告知病人高血糖和低血糖的诱因,强化病人的遵医行为。

1.2.2 效果评价

采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病人健康问卷调查表,对病人的遵医行为进行调查,包括建议合理运动、按时正确服药、正确饮食等,对两组病人进行比较。评分方法:每题正确计2分,部分正确计1分,错误计0分。总共发放试卷100分,有效回收100份,有效率100%。回访教育1年后,测量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3.1 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

糖尿病是一组慢性疾病,病人住院治疗时间极其有限,仅靠住院时的知识普及及出院时的糖尿病健康宣教手册是不能达到病人需求的,出院后的护理才是长期的[3]。因此,应在入院时、住院中、出院时及出院后对2型糖尿病病人均进行健康指导。通过电话随访式健康指导,能够使病人在服药、饮食和运动等方面得到更好的个性化指导,及时方便地解除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强化病人的遵医行为。

3.2 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有利于控制血糖、减少再次入院次数

在对2型糖尿病病人进行电话随访的过程中,病人可以从医护人员交流中获得心理支持,同时对疾病有进一步的认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动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控制血糖,减少和延迟了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病人生命质量,同时减少了再次入院次数,减少了医疗费用。

3.3 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提高了病人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电话随访体现了护理的无缝隙性。护士用清晰语音、柔和的语调、适中语速向病人及家属普及糖尿病的知识,改变病人不良的健康行为,病人对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非常满意。同时在与病人的交流进程中,提高了护士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及交流技巧[4],也促进护士对自己专业知识的不断学习,探索糖尿病的治疗和健康宣教的相关知识。

4 小结

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使护士从医院走向社会,把护理服务延伸到家庭,病人出院后得到更好的康复护理。通过健康指导,病人对糖尿病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遵医行为,延缓和减少了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了因糖尿病再次入院的次数,延迟了病情的进展。电话随访是一种经济、方便、实用的护理服务形式,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5],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泉,肖继荣.护生对胰岛素注射技术的了解状况及教学效果评价[J].现代护理,2007,13(24):2287-2288.

[2]李水冰.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住院糖尿病病人的影响[J].内科学,2007,2(3):478-479.

[3]沈勤,孙秋华,倪斐琳,等.中西结合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健康相关行为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9):58-60.

[4]唐金凤,杨晓梅.出院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1):44-45.

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0月在我院就诊符合TIA诊断标准患者120例, 按出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其中实验组男39例, 女21例, 年龄31-67岁, 平均年龄56.7岁;对照组男性38例, 女性22例, 年龄35-73岁, 平均年龄56.5岁。两组在性别、年龄、职业、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住院期间护理方法相同, 出院后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指导, 试验组采用电话随访方法。 (1) 建立患者健康档案, 包括姓名、年龄、电话、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病情、回访内容及指导措施; (2) 选择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扎实、有交流经验、语言表达能力强、年资高的护士负责随访; (3) 出院前一天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 巩固住院期间健康教育内容, 随访电话等。出院一周进行电话随访, 并根据患者遵医情况适当增减次数, 必要时进行家访, 并详细记录; (4) 回访重点为健康教育指导, 并督促其执行, 包括:药物服用 (要求家庭用药做好药物标识, 可使用闹钟或其他方法提醒其准时用药, 防止间歇性服用、漏服或多服) 、非药物治疗、饮食指导 (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食物, 每日食盐量小于5克。同时要戒烟限酒, 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适当补充蛋白质和钙) 、控制减少危险因素、促进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加强体育锻炼, 注意劳逸结合, 情绪稳定, 保证正常睡眠和休息, 提高心里卫生水平, 学会自己测血压及血糖) 。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在出院后半年进行遵医行为调查, 并做好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2组患者遵医情况比较

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1。

2.2 组患者再入院次数比较

实验组再次入院人数及在入院次数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2。

3 讨论

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 第7篇

关键词:宫颈癌,电话随访,健康教育,生活质量

宫颈癌是妇科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近年来, 在全球范围内, 每年约有20多万女性死于宫颈癌, 在我国总的趋势是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病人发病后往往需进行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多种治疗方法, 病人及其家庭对自我调理、病情观察及健康等方面的知识需求逐渐增强[1]。自2010年7月以来, 我科将电话随访作为人性化服务的一项举措, 使病人得到持续、优质的护理服务。本组研究由责任护士对观察组出院病人进行有计划、定期的电话随访, 对照组病人按常规出院后半个月只随访1次, 以后不再随访。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9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的宫颈癌手术及治疗的病人42例, 年龄23岁~79岁, 平均48.7岁;宫颈癌Ⅰ期19例, Ⅱ期15例, Ⅲ期8例;鳞癌38例, 腺癌4例;均行手术治疗或放疗、化疗。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21例, 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病程、临床分期、治疗方法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采用被公认为较好的恶性肿瘤病人生活质量问卷量表 (QLQ-C30) 进行调查。本问卷共分为30个问题, 5个功能领域, 包括躯体、角色、认知、情绪和社会功能;3个症状领域, 包括疲劳, 恶心呕吐和疼痛;6个单项问题, 包括气短、失眠、食欲减弱、便秘、腹泻和经济困难;1个总的健康问题, 总的健康问题分为7个等级, 其余均为4个等级, 分为没有、有点、相当和非常。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评分严格按照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 (EORTC) 生存质量组规定的步骤进行, 先计算各领域的原始分数, 然后换算为0~100取值的标准分数[2]。

1.2.2 研究方法

出院当日, 对病人进行QLQ-C30问卷调查, 得分标准化后比较;对观察组病人进行电话随访健康教育指导, 每月2次, 随访6个月;对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的出院随访。6个月后, 利用病人来院随访或电话咨询问卷, 再次对两组病人进行问卷评估, 运用统计学分析评估结果。

1.2.3 电话随访健康教育内容

①心理疏导。宫颈癌病人被确诊后, 由于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缺乏, 往往产生负性心理, 如焦虑、抑郁等。常规的健康教育很容易忽视心理问题, 病人也较为被动。而电话随访则用通俗的语言去解释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 通过病人的疑问能发现病人心里的主要矛盾, 针对这些主要矛盾和心理状况, 开导病人, 讲解宫颈癌病人治疗的成功病例, 使病人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希望。同时, 宫颈癌病人留取的大多是家属的电话, 家属的态度是治疗宫颈癌的最好的支持, 与家属进行沟通, 指导家属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避免在病人面前流露痛苦表情。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更有利于癌症病人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3]。每月2次的心理疏通, 让病人家属给予病人各方面的支持, 积极配合治疗。②疾病相关知识指导。指导病人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 电话随访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如影随行。指导病人有规律的生活, 保证充足的睡眠, 可做简单的劳动, 根据身体情况可增加活动量及活动强度。保持个人卫生, 勤换内衣裤, 经常清洗会阴部, 洗澡最好采取淋浴方式。出院后3个月~6个月可以恢复性生活。③放疗病人健康指导。放疗病人免疫力下降, 放射性肠炎、膀胱炎不同程度存在。指导病人进食少渣、清淡、易消化食物, 忌食辛辣、刺激、干硬食物[4]。穿宽松柔软的棉布类衣服;鼓励病人多饮水, 多排尿;防止烈日暴晒;防感染。④化疗病人指导。在住院期间, 病人及其家属已经了解了化疗的目的、制订的治疗方案及不良反应。电话随访则更及时的指导如何应对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让病人了解停药后头发可重新长出, 鼓励病人, 消除其自卑心理。嘱病人可少量多餐, 食用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饮食, 应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减轻胃肠道不适。最重要的是指导病人每周称体重、查血常规, 白细胞低于3.0×109 /L, 应到医院复查。⑤复查指导。电话告知病人及时进行复查。出院后1个月进行复查, 以后每隔3个月复查1次, 1年后3个月~6个月复查1次, 第3年开始每半年复查1次, 第6年开始每年复查1次。如出现症状要随时处理。

2 结果

4 讨论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 位居第2位[5]。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宫颈癌的治疗有望能有新的突破, 但在目前, 能做到的就是在康复治疗的同时, 让病人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 在认知领域、功能领域、情绪及社会功能领域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本研究通过对病人的电话随访, 加强了宫颈癌病人的健康教育。第一, 护士能掌握病人的心理状况、遵医行为等, 通过电话交流, 缓解病人的心理不适症状, 指导其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直接影响病人的认知情绪、睡眠、饮食等多项生活质量;第二, 在护士与病人电话交流中, 拉近了护患间的距离, 增加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 遵医行为得到改善, 使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第三, 电话随访对责任护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不断加强专科和人文知识学习, 完善整体素质, 使病人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

总之, 电话随访促进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 使病人掌握了健康知识, 建立了健康信念和行为, 取得了病人家属的支持, 进而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 延伸了护理服务内涵。目前, 医院已把电话随访作为优质服务的一项举措在全院广泛开展,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俞桃英.护士对出院患者实施电话随访的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 (3) :246.

[2]Fayers PM, Aaronson NK, Bjordal K, et al.On behalf of theEORTC Quality of life Group[M].The EORTC QLQ-C30Sco-ring Manual 3rd Edition.Brussels:EORTC, 2001:1.

[3]韦荣泉.宫颈癌术后病人性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9) :843-844.

[4]黄伟平, 涂聪梅, 梁曦, 等.健康教育对宫颈癌放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护理, 2004, 10 (7) :670-671.

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 第8篇

关键词:电话随访,健康教育,脑卒中,满意度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患者多遗留有偏瘫、失语、口眼歪斜、吞咽困难、认知障碍、情绪障碍等多种功能障碍,由于患者日常独立生活的能力受到影响,导致生活质量大大降低[1]。其病程长、并发症多、康复困难 ,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沉重的负担。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的85%。我国每年有200万的缺血性脑卒中新发病例,死亡约120万,存活的患者中,超过65%的患者留下了不同程度的残疾脑梗死[2]。我国的脑血管病医疗体系有三级:急症医院病房内早期治疗、康复中心或综合医院康复科病房的恢复期治疗及社区层面的后遗症期治疗。2011年原卫生部出台的《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规定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应按标准独立设置科室开展康复医疗服务,但是由于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滞后,社区层面的脑卒中后遗症期护理相对欠缺,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和康复[3]。电话随访是利用信息化工具,在护士和家庭成员之间建立起有目的的互动,提高患者服药和治疗的依从性,及时处理并发症是一种由医院走向社会且可以节省人力资源的延伸访视形式[4]。将电话随访实施护理延伸服务运用于脑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中, 将用药指导、康复锻炼、生活护理、复诊指导、心理护理延伸到患者家中,提高了患者治疗及康复的效果,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明显的改善[5]。本研究采用电话随访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7月1日~9月30日在陕西省宝鸡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意识清醒、认知力良好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97例,其中研究组48例,对照组49例 ,其中在研究组中排除的2例患者均因为病情反复再次住院治疗,而对照组排除的1例患者是因为死亡。研究组男24例(50%),女24例(50%);年龄50~<60岁29例 (60%),≥60岁19例 (40%);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3例(69%),初中以上15例(31%)。对照组男24例(49%),女25例(51%);年龄50~<60岁28例 (57%),≥60岁21例 (43%);文化程度 :初中及以下35例(71%),初中以上14例(29%)。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脑卒中的诊断依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6]。

1.3排除标准

1无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0分;2由于死亡、迁移等原因无法取得联系的患者;3病情反复再次住院治疗的患者;4自行改变治疗方案的患者;5参与临床药物或器械试验的患者。

1.4方法

研究组患者出院后护士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电话随访,3个月后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对照组患者护士未进行电话随访,仅在出院时做患者满意度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脑卒中患者对电话随访实施健康教育的态度和认知特征第二部分为自行设计的脑卒中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用药指导、康复锻炼、生活护理、复诊指导、心理护理五项内容 ,每项评分 为很满意 (5分 )、满意(4分 )、一般 (3分 )、不满意 (2分 )、很不满意 (1分 )每个项目分值的平均分乘以20换算成标准分,每项标准分的满分为100分。随访人员两名,具备神经内科临床经验及护理管理知识,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于护理问题不能解决的,随访人员应向患者说明并记录下患者资料,反馈回病区,保证患者问题能得到有效解决。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对于脑卒中患者对后遗症治疗的认知与态度特征的分类变量资料采用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χ2检验,对脑卒中康复及后续治疗满意度得分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及成组设计资料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脑卒中患者对后遗症治疗的认知与态度特征分析

将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脑卒中患者后遗症治疗的认知与态度特征做χ2检验,结果见表1。在患者认为后遗症治疗对功能恢复是否有帮助的问题上,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无论是研究组还是对照组患者对脑卒中后遗症治疗的态度都是积极的,均有强烈的愿望研究组中认为需要坚持长期后遗症治 疗的患者占95.83%,而对照组的比例是81.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中认为患者家庭应该参与后遗症治疗方案制订的患者占97.92%,而对照组的比例是79.59%,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提示通过电话随访实施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对脑卒中康复治疗态度转变明显。电话随访实施健康教育加深患者对脑卒中长期治疗的信念,同时也提高了家庭的支持力度。

2.2患者对脑卒中康复及后续治疗满意度比较

分别计算研究组与对照组用药指导、康复锻炼、生活护理、复诊指导、心理护理五个维度上患者满意度得分,并将两组资料从每个维度上进行t检验,结果见表2。两组五个维度资料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 0.01),说明电话随访实施护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和后续治疗的满意度,使患者掌握了更多的疾病知识、基本的护理方法、预防复发应有的健康行为方式,使患者在出院后的康复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3讨论

电话随访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所谓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指人们为独立生活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同性的身体动作群,即进行衣、食、住、行、个人卫生等的基本动作和技巧[7]。脑卒中患者由于神经功能缺损,骨骼肌肉系统活动障碍,表现为活动能力下降甚至缺失[8]。护士通过电话随访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来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利于帮助患者树立较强的自我效能信念[9]。

电话随访是护理延伸服务的一种形式,有利于将住院护理服务延伸到患者的家庭及社区,是对患者转移期间健康问题和健康需求的重视与解决,强调住院护理计划和出院护理指导的连贯性和协调性,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健康教育,从而带动患者的社会支持力量,对于预防患者疾病的复发及后期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善提供咨询与指导[10]。通过电话随访实现了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使患者充分信任医务人员,增加了患者对病情恢复的信心,提升了护理服务职能,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不满意有效化解,充当了“灭火器”的作用[11]。同时 ,通过电话随访 ,使患者感受到护士态度亲切和蔼,保证了良好的服务态度,维护了护士白衣天使的形象,提升了管理职能。将电话随访作为实施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工程一项具体措施,切实地把患者满意不满意作为医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从根本上提高服务水平,培育患者的忠诚度[12]。电话随访指导患者心理护理,带动患者的社会支持力量。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功能,增强家庭和社会对患者的关心,能帮助患者恢复自信,稳定治疗效果[13]。社会支持来源于家庭及亲属。疾病康复期间,很多脑卒中患者由于有睡眠障碍,其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支持,并且患者发病常导致家属心理负担逐渐加重。患者心理功能的缺陷无法补偿导致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低下[14]。干预组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家属的理解、支持、关爱患者对社会支持的主观感受性得到提高,消除疑虑,接纳别人的帮助,强化了治疗信念,树立了康复的信心。

3.1脑卒中电话随访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策略

根据脑卒中病程长、康复困难的疾病特点,需要医院、家庭、社会合作与支持,开展电话随访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患者的再次入院率[15]。研究资料表明 ,绝大多数患者及照顾者希望出院后能得到专业的护理[16]。在目前脑卒中社区康复未全面推行的情况下,很多出院的患者在家中康复,遇到难题时不知道如何解决,路程远、花费时间又成了患者去医院挂号看病的限制因素,因此康复作用在脑卒中患者全病程的干预中仍然非常重要。电话随访实施护理健康教育将系统的医疗服务从医院延伸到患者家中,形成参与式的医患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17]。为了能更好地促进脑卒中康复治疗与疾病恢复成为一个整体,在护理健康教育中结合患者本人对健康的需求、家庭背景、收入状况,提高家庭的参与度,保证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复发和再住院率,从而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提高了医院神经内科及康复科病床周转率,促进了脑卒中疾病治疗及康复的发展。

电话随访是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脑卒中“照护性活动的措施。所谓“照护性参与”指患者为促进自我安全和健康,参与到其疾病诊疗过程中各种“照护性”活动的行为[18]。护士通过电话随访指导脑卒中患者自我健康监测、配合治疗、功能锻炼、心理调试和调整生活方式等照护性护理活动,保证患者在最佳的治疗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治疗。护士结合不同病情患者介绍脑卒中后遗症治疗的护理重点。利用电话对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及用药进行指导。结合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通过电话沟通指导其预防措施。如定时翻身、叩背指导预防肺部感染及压疮;偏瘫肢体关节活动及肌肉按摩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指导偏瘫肢体良姿位的摆放有效预防偏瘫肢体的挛缩畸形;吞咽障碍患者以喂流食,忌食块状食物,预防窒息发生;言语障碍患者指导发音训练。电话指导对脑卒中患者翻身、叩背、换尿布、喂饭等基本的生活护理,满足脑卒中患者后遗症治疗的需要,增强了患者的心理安全感和疾病恢复的信心。在熟悉电话随访沟通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聆听患者的反馈,而非简单的健康宣教,给对方充分的思考时间和机会,确保传递知识的可接受性。在脑卒中患者出院后保持信息的充分和通畅,保证患者出院后的照护知情。例如,护士在患者用药前告知其名称、作用用法等,术后饮食指导、康复指导等。照护知情使患者产生了一种被尊重的愉悦心情,构建了和谐医患关系,有利于家属对病患的支持,体现了医方对脑卒中患者的关怀。电话随访解决了患者的重点问题,了解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保证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电话随访实施健康教育使医院的护理医疗知识延伸至每个脑卒中家庭,使患者及家庭成员得到了良好的护理及医疗指导。家属支持使患者感受到家人的精神鼓励、经济保障、营养调理等支持,有利患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电话随访是护患互动的有效方式,患者信任护方、信息充分、交流通畅、获得支持,降低了脑卒中的再发率及卒中后的并发症,减少了脑卒中家庭的负担,得到了脑卒中患者及家庭成员的认可及感激,从而提高了患者对医疗的满意度。通过实施电话随访也迫使护理人员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把握脑卒中患者家庭医疗的需要,并给予具体、合理、有效的指导,使得电话随访这种健康教育方式在脑卒中患者康复过程中有广泛的实际指导性。因此,电话随访对提高患者社会支持水平、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2研究局限及对后续研究的启示

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肛肠外科行肠造口术患者80例, 年龄35~59岁。按患者出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观察组男28例, 女12例;年龄36~59岁, 平均53岁;文化程度:小学8例, 初中1 3例, 高中1 4例, 本科5例;婚姻状况:有配偶36例, 无配偶4例。对照组男23例, 女17例, 年龄35~58岁, 平均50岁;文化程度:小学10例, 初中13例, 高中11例, 本科6例;婚姻状况:有配偶38例, 无配偶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大体一致。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出院指导:嘱患者调节饮食结构, 以产气少、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少渣食物为主, 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造口袋, 保持造口处清洁, 避免穿紧身衣裤。指导患者出院后每1~2周扩张造口1次, 保持2~3个月, 若出现造口狭窄、排便困难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处理。术后3个月基本可以恢复性生活。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方案的基础上加微信随访式健康教育, 具体方法: (1) 建立微信随访式健康教育登记档案, 内容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诊断、住院期间主要治疗方法、出院时间、家庭住址、主治医生和主管护士等。 (2) 由该患者住院期间的责任护士负责微信随访式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的病情、家庭情况、文化程度等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 (3) 患者出院前一日, 除了常规出院指导外, 责任护士指导患者学会使用微信软件, 对于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接受能力差的患者, 则指导其家属学会该软件的使用方法。 (4) 出院3天后开始进行微信随访式健康教育, 嘱患者主动咨询及微信交流, 每周微信回访一次, 3个月后每月微信回访2次, 6个月后每月微信回访一次。根据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心理状态、造口并发症情况等适当增减次数。9个月后如无特殊情况可以停止微信回访。 (5) 微信随访式健康教育方式及内容:利用文字、图片强化患者对并发症的认识, 进而能够预防。通过图片实时了解患者的造口情况, 利用视频、图片等方式教会患者选择造口用品和使用技术。了解患者的饮食和排便情况, 指导患者利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完成排便行为, 从每日数次逐步固定到每日1~2次。提供社会心理支持, 鼓励患者回归社会, 参加正常的工作和社交, 同时对患者及其配偶进行心理疏导, 提高肠造口患者夫妻生活质量。 (6) 建立造口病友微信群, 定期组织病友们进行疾病康复、自我护理知识的经验交流、分享, 建立友情, 相互支持, 传播正能量。

1.3 测评工具

使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 (ESCA) 对患者出院时及出院9个月时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测评。ESCA包括自我护理技能、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4个因子, 总分172分, 0~57分为低等水平, 58~l15分为中等水平, l16~172分为高等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行t检验,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自我护理能力ESCA得分比较 (表1)

出院时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健康知识水平、自我责任感和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得分接近,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出院9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健康知识水平、自我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我护理技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出院后9个月内对照组出现并发症11例 (27.5%) , 其中造口感染3例, 造口旁皮炎、狭窄、周围皮肤增生各2例, 肠管脱垂、造口肠壁出血各1例;观察组出现并发症2例 (5.0%) , 造口感染、造口旁皮炎各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4 4, P<0.0 1) 。

3 讨论

永久性结肠造口大多是恶性肿瘤所致, 患者除了面对癌症的挑战, 还要承担人工肛门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 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中青年患者, 在家庭和社会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压力更大。如何做好造口患者的延伸服务, 减少并发症, 提高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结果显示, 通过微信随访式健康教育能明显提升患者对造口的自我护理能力, 并发症发生率下降, 生活质量提高。

3.1 微信随访式健康教育便捷、时效性强

医护人员利用手机微信进行一种延伸式的健康教育服务模式, 医患之间信息实时传送, 逾时保留, 方便了医患之间沟通。

3.2 交流形式多样, 沟通效果好

医护患间应用手机软件, 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方式进行交流。如通过视频了解患者更换造口袋方法是否正确并进行指导, 通过照片图像了解造口及周围有无感染, 通过语音交流指导患者的饮食安排。针对不同患者交流形式多样, 沟通效果好, 患者乐于接受。

3.3 建立微信群, 健康教育资源共享

医患在群内交流, 达到健康教育资源共享, 病友分享自我护理经验, 提高患者自我照顾的能力, 及早预防并发症。通过微信群, 造口患者之间也营造了相互支持的团队氛围, 对新出院患者的心态调节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邢海瑾, 严秀芳.直肠癌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查及护理对策[J].实用全科医学, 2007, 5 (4) :33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相关文章:

电话随访对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作用01-03

电话随访在肿瘤化疗间歇期的应用01-15

随访小结(健康教育)08-22

病例随访06-04

系统随访07-05

人群随访05-15

随访依从性06-23

随访干预方法06-28

社区定期随访08-11

疗效随访论文08-25

上一篇:大学成长下一篇:人人爱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