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费预算管理范文

2024-06-05

经费预算管理范文(精选12篇)

经费预算管理 第1篇

当前,一些院校预算管理方面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没有有效地执行;预算内容不全面、项目不精细、精确度不够高;重预算编制,轻预算控制执行;预算执行评价不能准确反映存在的问题等。为了改进院校预算管理工作,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真正发挥预算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重大作用,笔者认为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建立院校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制度应坚持“量入为出、确保重点、科学规范、责权结合”的原则。明确规定预算的基本内容、基本原则、基本要求、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考核。有章可循是保障预算管理规范性、严肃性、权威性的前提,有利于维护预算刚性约束、克服预算流于形式,有利于调动各方面共同关心并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有利于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建设节约型校园,对预算管理制度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决定着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力度。

二、实行预算民主化管理

制定经济合理的预算目标要坚持“以人为本”。预算管理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支持与各部门、教学院的参与。从组织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各相关部门应协商沟通、相互配合、积极参与、明确权责。院校应有专门财务预算管理机构 (组织) , 或财务部门内有专门从事预算管理的专职人员。财务部门要负责组织召开预算编制工作会议,提出预算编制及预算管理要求,调动各方面共同关心并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明确预算编制过程中的职责与任务。预算中归口管理的费用项目,应充分征求各单位意见、适当参考以前年度支出实绩, 做出科学合理安排。

三、细化量化财务预算项目

财务部门要做好调查摸底、核定标准、细化项目、量化标准工作。预算标准是进行预算控制的前提,也是进行预算调整和预算考核的主要依据,预算标准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全面预算的质量。预算标准的制定,应以财务的信息为基础[1]。收入支出总预算和明细预算、人员经费预算、各教学院经费预算、各部门经费预算、专项经费预算等,对这些年度收入项目和资金要全面概括统计,而年度各项支出要根据不同工作任务谨慎合理安排, 提高预算的质量和准确性,为后期监督预算执行创造条件。预算安排要充分体现院校发展规模和方向、加大教科研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和服务质量,要体现以收定支、增收节支、积极稳妥、防范风险,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体现确保院校正常运转、确保教职工待遇。预算安排应努力做到收支平衡,不编制赤字预算。

四、完善预算管理工作责任制

院校要制订各项经费支出管理规章制度。经费支出的审核、批准、报销、核算环节应有相应的管理规定。实行分层责任控制,实行项目经费问责制,即院长、副院长、财务处长、各教学院长经费管理工作责任制。经济业务的经手人为经费支出的直接责任人;部门负责人为部门经费管理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领导为把关责任人;财务人员按分工对经费支出审核核算负责;教学院院长对学院自主经费和专项经费的使用经济性、合理性负责;分管财务工作的校领导协助校长对资金运筹过程负责;校长对财务预算资金使用方向、合法和风险负责。严格履行经费审批程序,明确经费支出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谁分管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

五、健全预算执行约束机制

预算控制是院校经费管理的主要方式,要强化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力度。预算一经确定,即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应严格执行预算标准,不得随意调整和突破。如因实际工作需要而突破预算,则要严格按程序申请报批。执行考核的会计人员履行预算、审核和核算职责,对各部门、教学院归口管理的经费支出项目,应实行动态控制、专款专用、超支不补、节余留用。预算是实行经费支出管理约束的重要依据。会计人员审核原始凭证真实性,是否符合审批手续、制度规定、预算协议,利用预算管理网络系统,对各部门、各教学院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管。出现超预算或无预算报账,系统自动禁止审核;核算会计严格按预算规定的支出项目、支出范围、支出标准、项目资金,按专户实行过程控制,各项归口管理经费和专项经费不得相互挪用;各级领导要带头维护预算严肃性,坚持原则,在规定授权范围内履行审批签字权限,自觉抵制突破预算行为。高校财务风险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执行预算不严格,以致造成严重超支的后果。因此,严格执行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是高校有效财务管理的基础,并能有效规避高校的财务风险[2]。

六、做好预算执行的分析考核

对经费节约不奖励,对经费超支不惩处,不利于鼓励节约经费。财务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执行院校经费管理制度规定,强化预算执行过程控制管理。各部门、各教学院应积极配合,主动加强预算包干经费、自主经费预算执行过程的管理。院校要制订相应的考核办法,规定相应奖惩措施,将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纳入各部门、教学院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定期(月)报告经费使用情况,定期(半年、年)提供经费使用情况分析,考核评价预算资金使用效益。强化预算信息公开工作,利用校园网、校报、院校会议、公示专栏等通报预算执行情况,有效控制预算经费支出。

综上所述,建立预算管理制度,全员积极参与管理,健全预算支出责任制,硬化预算约束,重视预算执行分析,落实预算信息公开,是加强院校预算管理的有力措施。通过总结学习成功的管理经验,采取切合实际有效的管理手段,以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为主线,注重内部综合协调管理,有利于提高院校整体管理水平,提高教育市场竞争力,促进高职院校和谐、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军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方法与实务[M].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8.

学校经费预算管理制度 第2篇

为了加强对学校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加强民主理财,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坚持依法理财,严格经费管理,坚持民主理财,做到校内财务公开。

第二条、预算编制的原则:统筹安排,量力而行,保证重点,略有节余。首先保证人员经费和教育、教学、科研的需要,注意重点项目经费的安排,严格控制公务费的开支。

第三条、经费预算方案的制定程序:学校10月份对上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汇总核算,对下收支情况认真匡算,制定综合财务预算计划草案,提出经费安排的初步意见,提交主管财务校长审阅和校务会议讨论,校长批准。其预算执行情况,由财会室定期向主管财务校长汇报。

第四条、经费管理办法:量入为出,指标分解,分片使用,统一管理。

1、全校人员经费(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由分管校长按国家政策和学校的有关决定确定,通知财会室执行。由财会人员实行统一管理核算。

2、业务费、差旅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等经费,根据计划由学校统筹管理,并加强督促,严格控制支出在限额范围之内。

3、学校负责人作为经济责任人,要从严从紧把好经费开支关口,力求用有限的经费办更多的实事,产生更大的办学效益。第五条、经费使用规定及审批程序

1、在县教育局下达会计预算经费指标之前,学校只能作维持正常运转的日常费用开支。

2、每年11月底,由财会室提出《学校统筹经费管理方案》和《部门经费分配方案》,经校务会议讨论,校长批准。财会室要根据预算计划统筹管理公务费、业务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等经费的有效使用。

3、县财政局、县教育局等上级部门下达的专项经费,必须专款专用。

4、各项费用开支均要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和规章制度,在规定的范围内,本着节约的原则掌握使用。如有违反制度者,财会室有权拒绝支付相关费用。

5、不在预算经费计划安排内的开支,由财务室(或相关人员)写出专项报告,报校长特批。

6、基建费支出的审批程序:

(1)基建预付款由分管校长审核、校长审批。其《合同》分送财务室与档案室存档备查。履行《合同》分期付款时,必须经质检部门签出对工程质量进行跟踪审计的意见,报校长审签后,由财会室执行支付。

基于消防部队经费预算管理的思考 第3篇

【关键词】经费预算;资金;体制;监督

一、引言

经费预算管理是消防部队的主要财务工作,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關键,思考消防部队现阶段经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是消防部队在未来发展中的关键。

二、消防部队经费预算管理现状

从2009年《中国人民武装警察消防部队预算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实施以来,消防部队经费预算管理已得到较大的改善,其预算体制及经费投向已得到初步优化,然而,就目前来看,消防部队经费预算管理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1.消防部队经费预算管理意识有待加强

首先,消防部队在经费预算的管理过程中,过分重视经费的预算而忽视了其在实际中的执行情况,使得资金在执行过程中随意变动,导致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得不到提高。其次,虽然消防部队有相关的政策为基础,但是大部分人缺少完善的预算管理意识,其对经费预算的工作认识不到位、缺乏一定的规范意识,使得资金在执行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协调与监督。最后,相关部门人员的经费预算管理思想有待强化,一些人员为简化资金预算过程,直接要求领导进行审批,使得经费支出具有一定随意性,与此同时,部分人员对预算的标准认识不足,使得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超标准现象,导致消防部队经费预算严重超支。

2.消防部队经费预算管理体制有待改善

其一,消防部队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目的不够明确,不同的单位及部门出于自身利益,存在虚报预算的现象,增加了资金在执行中的困难。与此同时,部门人员对预算编制的任务及计划认识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算的编制及管理。其二,消防部队在编制预算时,其科学性有待思考,一些消防支队、大队在编制经费过程中,没有对环境及各因素进行全面的调查,使得预算编制缺乏一定的客观性,造成预算在执行时缺少足够的依据,不能充分适应外界环境要求。而且,在编制预算时,各部门缺乏有力的协调,使得各信息数据连接力度不够,影响了经费预算在编制过程中的适应性。

3.消防部队经费预算管理方案有待落实

首先,部分单位没有落实预算编制工作,随意调整经费预算,导致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降低了其执行效率。其次,消防部队对预算的执行没有严格控制,一些人员过分依靠事后调整来弥补预算执行中出现的漏洞而忽视了其执行过程中的有效控制,与此同时,对于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部队人员缺少及时的反馈报告及解决方案,使得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有力的控制。最后,在预算管理方案落实过程中,相关人员的素质及能力需要加强,一些人员知识结构不完善、管理思想比较传统,导致部队预算管理方案过于陈旧,影响了预算的编制及执行。

三、消防部队经费预算管理改进措施

经费预算管理在消防部队财务工作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做好预算编制及执行工作是部队发展的关键,因此,对于目前消防部队经费预算管理中的问题,需要冷静的思考并研究其改进措施:

1.培养并强化消防部队经费预算管理思想

(1)划分各单位及部门的职能,明确各级党委的责任义务,同时,统一各部门各党委的经费预算管理思想,强化其意识,使他们从大局上进行消防部队的经费预算编制及管理工作。(2)建设预算管理相关制度,规范部队经费预算管理意识,使得部队的预算编制“有据可依、有理可循”,从而从宏观上控制经费的预算编制并有效强化预算资金在执行中的动态监测。

2.建设并完善消防部队经费预算管理体制

建立完善的预算编制及决策机构、设计科学的评价指标、制定绩效奖惩制度:在消防部队经费预算管理过程中,确立完整科学的评价指标,使相关机构的预算编制具有高度操作性,优化其预算编制及决策的质量。与此同时,制定绩效评价的奖惩制度,提高消防部队各部门及人员的积极主动性,有效弱化事后调整补救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预算及其执行的配合力度。

3.加大并落实消防部队经费预算管理力度

首先,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全面综合考虑各单位的所有经费及资金,有效安排各预算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消防部队经费的使用效益。其次,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严格把关,落实好每一笔财务的审批、开支工作,杜绝假公济私及胡乱报销的现象,与此同时,提高每一位人员在资金执行过程中的自觉意识,从个人做起,充分贯彻落实每一笔资金的合理使用,减少资金的无故浪费现象。

四、总结

经费预算管理是消防部队财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目前消防部队经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及完善的措施,是促进其发展的必然条件,只有不断优化消防部队的经费预算管理,才能使其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进步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志强.消防部队经费预算管理工作探讨[J]. 武警学院学报,2014,07:88-90.

[2]陈婷.浅谈对我国消防部队经费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J]. 会计师,2012,06:21-22.

探究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 第4篇

如何合理调整财政的职能, 充分发挥其提供公共服务、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 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为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各国政府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正逐年加大。我国科技投入开始步入快速增长阶段。在这一背景下, 实行科研经费的预算制管理, 加强财务的监督和管理, 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也是国家财政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所在。

二、科研经费预算制管理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

1、预算编报

所谓课题制, 就是以科研项目为对象, 以课题组为基本活动单位进行课题组织、管理、研究及开发活动的一种科研管理制度。

目前, 国家在支出科目、预算定额等方面还没有制定出科学的预算定额标准, 这样, 对非财务人员, 要求编制准确、可行的项目预算, 难度往往很大。虽然经费主管部门要求各项目负责人的成员构成要求有财务人员, 也就是财务人员要参与项目预算的编制工作。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由于种种原因, 特别是课题负责人没有认识到经费预算的严肃性、重要性, 同时, 受上报时间、经费总额的限制, 认为根据预算编制的软件要求, 自行编制上报就行, 缺乏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项目依托单位对要求配套的项目经费是否真正落实到位, 缺乏督导。财务人员往往是在课题经费到达依托单位后, 课题组成员进行项目开支时, 才了解到部分情况。因此, 科研人员要重视项目预算的编制工作, 项目主管单位规范项目申报过程的管理, 充分利用国家有限的资源, 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2、项目审批

掌握国家大部分科学研究经费的如科技部、国家基金委等职能部门, 在进行项目评审的过程中, 由于申报项目涉及的领域广, 资金预算规模较大, 每年需要批准立项的课题数以千计, 从财政部门对科技部门的拨款额度就可以看出。国家对科研经费的投入是滚动进行的, 对课题项目的立项时间、课题周期、课题规模、课题类型的要求也是千差万别的, 这势必给项目管理以及经费的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在预算分配上, 往往缺少财务部门在项目评估方面, 就资金运作、费用开支、国内外相应项目研发对资金需求管理的科学的预算评估, 这主要受国家财力限制以及科学完善的评估体系所致。

3、课题经费的预算管理

大部分经费都采用成本补偿方式, 预算书就研究费用允许的各种开支列有详细说明, 严格限制人员经费的开支。预算表一般分为直接费用 (科研业务费、实验材料费、仪器设备费、实验室改装费、协作费等) 、间接费用 (管理费等) 、国际交流费、协作研究支出费、劳务费等详细核算内容。课题负责人指导课题组成员在进行项目研究时, 开支的研究经费依据其编制的项目预算书执行。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发现, 会经常遇到这样一些问题:在预算编制时, 没有列明的支出, 而实际上是经常性项目支出, 在财务上实行经费预算管理比较困惑。在研人员是项目依托单位的员工, 所在单位发放的工资性收入, 是依托单位给予配套经费保证的一部分。在研项目是课题组成员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完成的, 不应在额外发生人员经费开支, 而参与科研的硕士、博士生, 因没有工资收入, 在研究项目中开支助研费是正常的。但应注意, 科研项目研究往往有其特定试验环境、时间的要求, 一个实验做下来, 往往是有时间连续性要求, 项目负责人本身可以不要求加班费用补助的要求。另一方面就是额度问题。按每个项目10万元计算, 人员经费开支最高可达1.5万元, 按每人每月300元计算, 项目研究期间共可开支50人次。目前一个项目研究期限一般3年, 大型项目参加人员较多, 3年研究期间, 只聘请一个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 这似乎是不现实的。所以, 在执行时往往给财务人员和项目研究人员之间造成很多矛盾。另一方面就是, 由于我国各种中介服务机构不完善, 各种科研成果鉴定等发生的费用通常是以评审费形式给予, 这是每个项目从立项之初到项目结题都要发生的费用。受比例和开支范围的限制, 如何在财务执行上列支这部分劳务费支出, 有待于商榷。还有就是一些接待费用, 科学研究是需要同行之间或相关学科间进行交流的, 交流过程中发生的接待费用等是跟项目研究相关的, 应该允许在项目经费中开支。但在预算编制上没有该项目支出。执行起来不规范。笔者认为, 有必要对以上这些针对个人的费用性开支, 在预算编制上有个合理明确的定义。

在直接经费中有一项开支是协作费开支。由于科研的复杂性, 这类支出应该是必要的和必须的, 但任何项目研究都是有主体和次要之分的, 获取国家资助项目的前提条件, 是应具备主要研究项目的条件, 协作是辅助的。因此, 在预算编制上, 对必须发生协作费, 有必要加强这部分的核算管理, 适度监控资金流向, 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三、对科研经费管理的建议

浅议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精选) 第5篇

一、预算的编制

(一)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

科研预算是项目预算,属中长期计划,从课题立项到结题一般需要3-5年,项目负责人在编制项目预算时往往随意性较大,不考虑财务规定和会计科目设置,只按自己所需要的支出编制预算,致使在执行时产生对预算和原始凭证理解上的误差。以下面的预算表为例:

200 年

月份科研经费使用预算 科学技术处:

我月份将要使用的科研经费,做如下预算:

1、用于

,共

元;

2、用于

,共

元;

3、用于

,共

元;

4、用于

,共

元;

5、用于

,共

元;

以上经费合计

元,将全部从我的(四项中只能选择一项)支出。

1、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经费(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海外学人科研资助项目等);

2、学校科研基金项目、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优秀著作基金项目经费;

3、学校对上级各类科研项目配套经费;

4、学校博士启动科研经费。特此申请。

单位:

申请人:

200 年

这种预算表非常适合在科研管理部门,如科研处、科技开发处等部门备案,但对于财务部门来说更关注经费用途和金额是否清晰明了,因此,如果以表格的形式编制预算则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较科学的预算编制应遵循先“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的动态流程。先确定预算目标,包括一些关键性的指标,然后将指标分解编制预算草案,草案上报由审批部门加以汇总、协调、调整,形成预算方案,上报预算审批部门审定后下达。预算的编制往往不是一个过程就可以完成,而要经过多次的循环,进行充分的信息沟通和了解,即能顾及到整体目标,又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这样使最终的预算成为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较强的可操作性的预算。

(二)预算标准不统一

在科研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上,国家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均没有一个可行的标准,因缺少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有必要对此进行改革,由以基数法进行粗放型、定性控制转向科学定

量型管理,在定量管理的过程中,确定标准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1、支出标准的确定

支出标准确定的关键在于对于经费支出要区分项目,进行合理的相关分析,不能简单的一刀切,一律按人均分档。因为有的支出与人密切相关,如水电费、邮电费;有的支出与物(资产)密切相关,如交通费、维修费;有的支出与事(业务活动)密切相关,如会议费、差旅费;还有些可能与人、物、事等多项相关。以此表为例:

公用经费部分项目支出标准

从表中可以看出:与人有关的支出,如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等,以“元/人年”为标准;与物有关的支出,如取暖费、维修费等,以“元/平米年”为标准;与事有关的支出,如会议费、差旅费等,以“元/人次年”为标准。

2、支出标准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为了全面系统的控制支出,所确定的标准要全面、系统,做到所有的支出有相应的标准,标准与标准之间要建立有机的联系,形成统一完整的一个体系,做到不重不漏。

(2)先进合理性原则。制定标准时切忌照搬照抄,要考虑政策因素、市场因素、环境因素、职工心理因素,根据行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出积极可行、奖勤罚懒、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具体标准。针对不同的费用,采用不同的方法体现科学合理性。

(3)实际可操作性原则。制定的标准是为了在实际工作中执行,标准的可操作性显得尤为重要,制定标准时计算的依据、采用的方法等要征求不同层次人员的意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避免在执行中有抵触情绪;选择的计算依据要清楚明了,通俗易懂,采用的方法要简单使用,作到繁而有用,简而合理。

3、支出标准的方法

(1)比例法,是确定支出标准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即某一支出标准是该支出计算依据的一个百分比。如业务费中,业务招待费支出标准规定为公务费支出扣除大型会议和交通费用的2%。

(2)定额法,是确定支出标准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即某一支出标准是该项支出计算单位的一个定数。如公务费差旅费中,住宿费、伙食费规定限额包干,即可达到费用自主控制的目的。

(3)固定法,是确定支出标榜的一种方法。即某一支出标准是一个固定的数额。如绿化环保费1万元等。这种方法是费用发生与业务量等没有关系,某一人为确定的数额。

(4)费用递减(增)法,是确定支出标准采取的一种特殊方法。即某一支出标准是该项历史支出的一个递减(增)百分数。这种方法是费用发生与工作熟练程度、仪器设备运行磨合程度有一定的关系时经常采用。

二、预算的执行

保证资金按项目预算及时划拨到位,2006年09月12日的《京华时报》刊登的《审计署:中国科学院挤占科研经费1120万》文章中提到审计发现2005,中科院有预算资金19.46亿元未细化到具体项目和单位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批复所属单位;在财政部、科技部等部门的追加预算中,有4.63亿元资金预算未及时批复。上述未及时批复的预算,经过年中6次细化,年末仍有10.05亿余元没有批复到预算单位。上述做法,不符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关于“严格按预算支出的原则,细化预算和提前编制预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关于“中央各部门应当自财政部批复本部门预算之日起15日内,批复所属各单位预算”的规定。预算编制与实际执行发生偏离,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加上经费管理部门监督力度不

够,预算编制与实际支出不符的情况时有发生。以此课题为例(下页表格)。

分析:经费预算表编制的比较科学,但实际执行差异较大,具体表现在差旅费这一科目上,项目负责人预算表中计划调研差旅费为1800元,而实际支出4178元;实际到位的经费只用于开支复印费和差旅费,其他开支科目形同虚设。

三、预算的管理

(一)财务部门协助项目负责人按规定编制预算,相关部门审核和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 科研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并配合财务部门做好经费管理的有关工作;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审查项目决算,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立项书或合同约定,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使用科研经费;项目负责人负责编制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并按规定使用经费。

(二)科研预算全面采用信息化,利用网络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将经费使用情况传递给管理者和使用者,便于做出相应决策,以保证预算顺利实施 充分运用单位内部的局域网络平台,可将不同类别的项目预算格式和编制方法放在相关的部门网页上,按经费使用进展分期公布预算的执行情况,项目负责人可凭项目编号和密码登陆查询,了解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决策或调整。采用预算管理信息系统,预算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实际执行的数据和计划数据的对比分析,对预算执行的进度进行实时监控,通过信息系统的使用,完善预算管理,是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提升。

(三)建立预算跟踪、分析和评价考核体系,从收入、支出及划拨方面完善预算控制制度 科研部门依据项目经费预算进行项目经费使用的核查和监督,办理项目经费预算变更申请。财务部门建立经费管理的预警系统,及时提醒管理部门和项目负责人经费使用进度,项目结题决算后应将决算表对照预算表进行分析评价,检查预算支出的执行情况和效益,如人员经费支出占总经费的比率,对各支出比例结构按项目进行分析,并对各部门预算指标和实际支出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完善预算编制体系。

(四)加强对科研经费核算的控制与监督,保证专款专用,采取上下联动、各部门交叉检查的办法,抓重点,提高检查效果。

各单位对科研经费支出监管控制力度参差不齐,部分单位财务及审计部门未能真正履行控制监管职责,而科研负责单位财务知识掌握有限,有可能造成一定财务风险。避免风险就需要科研、财务、审计及法规等部门联合对科研核算进行有效控制与监督。

(五)增强预算的公开性、透明度

及时公布预算信息,接受审计的监督,按照财务内控制度和执行目标、职责要求,及时公布预算信息,并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增强预算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保障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参考文献:

1、苏纪兰.进一步规范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化隐性收入为明收入.中国科学院院士建议.2004年第5期

2、李新荣.高校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研究.高校科研管理实践与探索

3、熊彬.浅议高等学校部门预算编制及管理.教育财会研究.2007年第1期

科技经费预算执行管理的信息化实现 第6篇

家科技部是最早应用预算管

理信息化计划开展业务管理的部门之一,大量地应用各种信息化技术,实现科技经费的申报、评估、批复、拨款、决算和审计验收的全流程管理,科技经费管理取得了很好的管理成效。但是,随着十二五财政资金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重预算、轻决算”管理理念的各种不足也被显露出来,原有的基于顶层设计的信息系统远远不能满足管理的需求。

当前管理中主要面临的问题

从过去的“十一五”期间实际管理工作来看,课题经费的使用环节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是大量课题的经费支出存在着超预算科目上限的情况,导致审计与验收开始后,承担单位频繁要求科技部进行预算科目调整;

二是课题单位一方面以加快研究进度为名要求科技部加大拨款力度,另一方面课题经费大量结余,使得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下降;

三是大量的课题承担单位对于合作协作单位疏于管理,课题经费在合作协作单位中的使用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

四是一些课题违反课题经费使用的规定,随意转拨经费或将大额任务进行合同外包;

五是一些课题甚至存在着不进行独立核算的问题,通过临时调帐来应付审计与验收。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违反了课题经费管理的相关制度要求,迫切需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十一五”期间,三大主体计划的课题数量近2万个,涉及承担单位5千家左右,如果再考虑到合作协作单位,涉及单位数量将达到1万家以上。如何保障国家财政资金安全、高效地使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财政部、科技部曾经考虑采用报帐制的手段对课题经费实施实时动态管理,但是由于实际工作中涉及面广、成本太高、无法操作,最后不得不放弃。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随着“十二五”的来临,我们必然要通过管理改革和信息化建设两个方面同时入手,解决科技经费使用效率不高、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规范的问题。并且,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的信息化技术手段,跨越时空,面向广大的课题用户、单位用户构建科技经费实时动态管理体系。

1.基本思路

要想管好上千亿的资金和上万家的单位能够按照规范使用科技经费,首先要在管理上进行改革,摒弃过去的“重预算、轻决算”的管理理念,通过专项审计、中期财务检查、财务验收和绩效评价等多种方式实施监督检查,严肃处理各种违法违规使用经费的行为。此外,还要强化课题承担单位和课题合作单位的职责,通过加强年度决算、健全信用管理机制、积极推进信息公开等手段对加大经费执行过程中的监管,切实维护财经法规的严肃性。

落实到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方面,首先是由政府出资建设科技经费动态监管系统,为各个课题单位提供预算执行规范化管理的信息化手段,帮助课题单位对课题经费进行管理,通过预警、流程审批等功能指导科技经费的合理使用,并为广大科研单位的科研管理、经费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和数据支撑。

建设科技经费动态监管系统的第二个目的就是实现科技部对课题经费的实时动态管理和监控,将经费使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实现科技经费拨付的精细化管理和调控。我们可以通过对各个课题单位的预算执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并间接实现对整个课题经费使用的实时动态管理,及时发现违规现象,将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

2.实时动态管理体系的构建

构建实时动态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就是建设科技经费动态监管系统,该系统的两大功能就是产生与获取实时的科技经费使用信息与实现科技经费的实时动态管理。

1)科技经费使用信息的产生与实时获取

如图1所示,各个课题单位中的课题组在报销之前,必须通过我们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络的信息化平台上,填写规定格式的“科技经费支出审批单”,相关管理部门根据科技经费管理制度的规定与要求对支出审批单进行审批,通过后进行打印,再由财务部门对支出审批单复核后记账报销,支出审批单则作为原始凭证附在会计凭证之后。

通过支出审批单,就可以把分散在各个承担单位、合作协作单位中的课题经费动态使用情况,通过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平台,层层汇总、实时采集至统一的全国科技经费支出使用数据库中。

2)科技经费的实时动态管理

由于科技经费通过支出审批单的形式被实时动态采集至后台数据库中,这些实时的数据就完全可以为各级课题管理单位提供实时动态管理服务。

对于课题承担单位,以前由于不能对合作协作单位的会计帐进行检查从而出现的无法管理问题,现在则完全可以通过这个信息平台对下属各个合作协作单位进行实时管理。

对于科技主管部门以及相关的监督审计机构,则可以通过对课题经费支出数据库的实时管理,通过信息平台的一些预警设置,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及时处理解决,以实现科技经费的实时动态管理。

系统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

随着基于云计算的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过互联网实现对各个单位的统一控制与核算已经广泛应用于跨国公司以及大型企业集团之中,基于软件即服务(SaaS)的云计算模式已经发展成熟并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引发了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例如,用友公司推出了针对中小企业的伟库网,即:大量的中小企业可以不用买会计核算软件,只需要交少量年费就可以开通基于互联网的会计核算服务。这种用户不需要了解软件如何安装、维护,只需要交年费就可以通过互联网享受相关服务的模式,是目前软件的一个发展趋势。

2.管理可行性

目前北京市财政局已经针对财政资金在各个市属事业单位中的使用,推出了预算执行软件,加强对经费的实时监督管理。

河北省财政厅也推出了财政专项资金即时分析监控系统,着重突出对专项资金监控、预算执行监控、监测预警的管理,对财政专项资金开展全程管理、即时监控和挖掘分析。

所以,完全有理由从制度上、队伍上、手段上等方面入手,建立科技经费动态实时的管理模式,不但为广大的课题单位服务,也可以大幅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信息化系统之实现

从信息化系统建设的角度来说,基于SaaS模式的科技经费动态监管系统主要包括两大部分:1)面向广大科技经费使用者的系统,称之为预算执行系统。2)面向科技经费监管部门开放服务的系统,称之为动态监管系统。这两个系统面向不同的客户,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即预算执行系统负责为经费使用单位服务,生成动态监管系统需要的数据,动态监管系统负责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负责与其他的科技经费管理系统进行数据接口,实现信用管理、拨款预警之类的功能。

此外,为了系统的正常运行,配置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也是非常必要的,要求能够对上述的两个系统的运行提供参数配置和管理的功能(如图2所示)。

科技经费动态监管系统是一个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对服务器访问的要求非常高。由于该系统涉及的用户数量庞大(20万人左右),且访问时间较为集中,必须采用可靠的系统服务架构,使之能够经受住高强度的访问压力。

如图3所示,可以通过数据库分区存储的方式解决数据库服务器压力大的问题,数据库按照功能划分,也可以分为基础数据库和区域数据库。基础数据库中包含的数据包括:单位/机构/人员信息,权限信息,课题/任务信息及绑定关系,预算批复数据,区域数据库分布情况,应用服务器负载数据等。区域数据库中的信息包括:细分的预算批复数据,预算执行明细数据,财务处理数据和生成的决算数据等。

数据库通过分区存储进行数据处理能力的分散,可以按照课题承担单位的所在地区进行划分,将课题分布情况和系统负荷进行测算,然后将全国范围内的应用按照大区域进行划分,比如北京数据库、东北华北数据库、华东华南数据库、西南西北数据库等。

系统应用及推进措施

科技经费动态监管系统因为涉及的单位众多,业务逻辑复杂,应用和实施面临很大的挑战。信息化系统都是“一把手工程”,要想成功实施与推进,必须做要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通过配套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系统的顺利实施。

首先要在管理上配套相关的管理制度,通过建立预算执行数据的季报、半年报等制度,要求各个经费使用单位按时提交科技经费的支出情况,否则将会影响课题的后续拨款及该单位其他课题的立项。通过加强信息报送、信息公开机制,可以大幅加强经费使用的透明度,科技经费不分别核算等问题将彻底解决。

2.重视基层单位信息服务质量。

该系统不但为政府提供预算监管服务,更要为各个科技经费使用单位提供完备、细致和周到的服务。“帮助科研单位合理使用经费”将是系统设计的重要原则,系统中必须设计大量帮助基层单位科研经费管理和决策的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抵消基层单位的抵触情绪,推动系统的顺利实施。

3.建立起在线监督检查队伍和专家团队。

建立科技经费预算执行监管体系还在于建设高素质的在线监督检查队伍和专家团队,系统中可以设计大量的自动过滤功能,将大额、高危的支出信息及时让监督检查人员得知,以便及时作出反应。此外,还应该邀请外部的会计师事务所,定期通过在线系统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这样也可以大幅降低现场审计的工作量和成本。

我国中小学经费预算管理探析 第7篇

一、我国中小学经费预算管理现状及问题

(1) 经费预算编制不实, 形式大于实质。我国的中小学大部分都属于事业单位, 在日常管理中的支出都需要事先上报经费预算。但是学校在编制预算过程中, 有时候流于形式。甚至还有一些人觉得, 编制预算只是为了让财政部门拨经费而已, 因此在编报过程中, 态度不端正, 预算编制得不细致, 只是为了编预算而编。有些单位没有按“以收定支, 收支平衡”的原则, 只考虑自己小团体的利益, 多列支出预算, 甚至虚报预算, 编制不切合实际的预算, 使得预算不实。

(2) 在实际工作中, 没有把成效预算加入到相关项目中。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我国中小学进行项目预算的时候, 仅看中预算中的收入与支出部分, 对于成效预算则忽视不计。这种现象导致了中小学财政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费预算工作的发展进程。

(3) 经费处理较随意。在我国中小学中, 可能存在有虚报招生人数的现象, 出现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预算时间与招生时间不一致。学校在进行经费预算的时候, 没有一个远期规划, 不能准确估算出下半年的相关经费预算。为了应付上级检查, 一些学校对经费款项进行“包装”。

(4) 经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各个中小学每年都编制经费预算, 但一些学校财务人员总是没有充分认识执行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及严肃性, 觉得预算只是一种形式。随着我国对教育投入的逐步加大, 尤其是向中小学义务教育倾斜, 使得中小学校上级拔付的经费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态势。由于经费的增多, 从而导致学校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加大, 也就出现了审核预算支出过程中把关不严, 核销了一些不是预算支出的费用项目, 挤占、挪用经费现象时有发生。

二、经费预算管理的改进措施

1. 从实际出发, 科学合理的编制经费预算

虽然, 国家财政每年都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但毕竟我们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教育资源依旧相对贫乏。各单位编制经费预算时, 要本着“量入为出”的原则, 要做到“收支平衡, 略有结余”。对该项工作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不要觉得预算编制工作可有可无、流于形式。不可以采用虚报招生人数的作法, 来套取预算费用。在编制过程中随意编写、应付差事, 编制一些不切合实际的预算。编制预算时要有通盘考虑, 不能只注重眼前, 要有一个长远的想法, 考虑学校未来的发展。

2. 加强各个中小学校对预算经费管理执行中重要性的认识

(1) 《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从中可以看出, 学校的负责人要对中小学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负责任。使得中小学校对预算经费管理从领导的层面上重视起来, 才能让经费管理落到实处。

(2) 《会计法》第五条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 实行会计监督”。各学校的财务人员负起会计监督的责任, 不要觉得财务监督工作可有可无, 要积极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 严格执行预算费用管理制度, 杜绝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

(3) 学校的其他部门及人员, 从每个人做起, 自觉遵守学校的经费预算管理规定, 保证每一笔预算费用的支出都是为了学校的教学出发, 不为个人谋取私利。

从以上三个方面出发, 建立一套“三位一体”的预算费用的管理模式, 才能使学校的经费管理落到实处。

3. 聘请会计中介机构审计预算执行情况

预算的执行情况也可以由教育主管部门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审计, 中介机构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较高, 可以排除干扰, 对中小学校的预算执行情况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中小学经费预算执行的好与否会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成败。中小学经费的预算管理, 要从预算的编制、执行及后期的审计三个方面作起, 才能有效地解决中小学经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使我国“科教兴国”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摘要:我国中小学经费预算管理是学校日常管理及维持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关系着中小学校每个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 又决定着每个学校的未来发展走向。据报道2014年我国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占GDP总量的4%, 虽然这还远远达不到目前教育的需求, 但是随着我国各领域改革的逐步深入, 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也会大幅度增加。然而, 我国目前中小学经费的预算管理上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笔者将针对中小学经费预算管理的现在状况、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相关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中小学经费,现状,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杨智慧.中小学预算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

[2].黄荣光.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对中小学经费管理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教育财会研究, 2005.

加强财政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思考 第8篇

2013年以来, 教育部面向直属高校开展的两批科研经费管理情况专项检查中, 上百万科研经费被贪污的事件有数例。由此可见, 科研经费在项目立项、经费使用管理、项目审查监管等环节, 都缺乏必要的法律规范和制度约束, 形成了容易滋生腐败的土壤。

一、科研费预算管理的现状分析

当前, 在科研费管理上, 采取的是预决算管理办法, 即在向上级机关申报科研课题的同时, 还要编报预算, 评审通过后再下达科研项目计划及预算。科研课题完成后, 在财务管理上还要编报决算, 经过法定程序及权限核准后, 作为课题预算指标的冲减, 就是说要以批准的决算数为准, 即决算数小于预算指标, 审批机关将结余经费指标收回, 决算数大于下达的预算数, 即超预算开支经费, 审批机关同意才能编报决算, 否则只能按照预算核准。从这一制度设计上看, 应该说是比较严格的, 是可行的。而在实际工作中, 在申报科研课题时所编制的预算都比较多, 即使评审“砍一刀”之后的预算也足以够用, 否则据实编报预算待评审“砍一刀”后难以够用了。从目前来看, 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还不够规范。

(一) 预算编报不够真实

课题组在按照要求编报科研项目计划时, 一般会将申报的科研计划及预算编报的大一些, 以备评审组以及审批机关在预算上“砍一刀”的基础上, 预算够花。有的课题实行预算定额制, 同一类型的课题在预算金额上一样的, 比如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类的科研项目计划, 重大招标项目80万元、重点项目35万元、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20万元。这样千篇一律, 都是同一经费标准, 优点是便于审核预算数, 只要按照定额编制明细预算就可以, 而缺点是难以结合实际确定预算, 起不到激励作用, 用不了这么多的预算, 也要编满预算, 明知不够用也要按照定额编制预算。有的课题组在编制预算时, 没有完全按照规定办法来编制, 间接性经费超过规定的比例, 管理类经费预算编的较多。

(二) 预算评审不够规范

在组织课题评审时, 主要是对科研课题立项可行性报告进行审核, 而对其相应的预算审核不足, 造成了科研课题立项与预算的脱节。在组织评审时, 评审组成员多是从事科研方面的专家、学者, 而财务管理的专业人员则明显不足。

(三) 下达预算不够规范

审批机关一般将预算指标随科研项目下达, 而大多是只明确科研项目经费指标和开支范围, 没有将完成这一科研课题的明细预算一并下达。有的即使下达了预算, 但是还不够明细, 比较模糊或笼统, 造成实际执行起来比较困难, 也给随意执行埋下了“伏笔”。

(四) 预算“两张皮”现象较为突出

突出的问题就是没有按照批准的科研费预算办理借款、结算报销手续, 从而出现了预算是预算、执行是执行“两张皮”的问题, 没有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开支经费、报销经费, 预算的控制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比如, 有的课题组报销的事项不符合预算规定要求, 但领导经过协调、协商财务部门后, 就在财务部门报销入账了, 这就是典型的避开预算或不按照预算执行的“两张皮”问题。

(五) 预算管理不到位

由于一些高校及科研院所, 受到利益驱动, 完成创收任务压力大, 在多争取科研经费上下了很大工夫, 经费指标完成了 (有些高校在其简介中, 年度科研费数额是必备内容, 是学校综合实力的指标之一) , “一俊遮百丑”, 但是却忽略了对到位的科研经费的全面有效管理、甚至是放任自流, 有的单位压根就不管理, 完全是课题组在自管, 与单位其他经费管理标准不统一。

二、科研费预算管理不规范的原因分析

(一) 认识上存在偏差

有相当多的单位领导以及相关科研主管部门, 认为科研课题是课题组负责人努力争取而来的, 同时“钱”也是上面或其他单位划拨来的, 不是本单位出的钱, 就完全交给课题组负责管理, 多数单位就很少过问了。课题组负责人认为, 科研课题及经费是组长费了很大的劲争取来的, 将管理费交给单位后, 剩余的钱支配权应该属于课题组长, 单位不要干涉或不要干涉太多。这样一来, 课题经费游离于单位管理之外, 就容易出现随意花钱问题, 甚至产生腐败问题。

(二) 预算管理不熟悉, 创新不够

在预算管理办法上创新不够, 新办法不多, 基本上还是停留在旧的管理方法上, 难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科研费管理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 只能是被动地应对和管理, 也就难以将科研预算管理的主动权把握在手中。特别是科研项目组领导, 对预算管理知识知之甚少、预算管理业务不够熟练, 多是在财务部门协助下编制预算, 并且是“照猫画虎”, 按照样本或历年预算进行“填空”编制预算, 直接造成预算与科研课题紧密结合度不够高, 即形成科研课题与预算的脱节。

(三) 预算硬性约束不强, 财务部门把关不严

课题组负责人多为科研人员, 按预算办事意识淡漠;有的财务会计人员, 与课题组负责人“密切配合”, 在预算执行上“放一马”, 致使预算难以约束花钱行为。另外, 现行的会计核算软件缺乏预算方面的硬性约束, 不能与预算管理无缝对接, 致使预算管理与会计分离, 造成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的脱节。

科研项目课题组所在单位财务部门, 是科研费预算管理的综合理财部门, 负有重要的管理之职。但是, 有的单位财务部门没有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办理经费的结算报销, 致使超预算、无预算开支都能够报销入账, 审核把关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四) 上级机关监管不力

上级主管机关以及有关监督部门, 对科研课题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 并出具了报告;在组织中期评估、验收时, 也对财务情况进行了检查并写入相关的报告。但是, 没有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监管不力, 落实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不彻底, 有的变通处理应付了事。

三、加强科研费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

预算管理在科研费管理中处于“龙头”地位, 是加强管理关键环节, 具有基础性地位。为了从源头上彻底根治科研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必须创新管理方法, 加强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并与会计核算软件实现无缝对接, 夯实预算管理之基础, 然后再多措并举, 加大综合管理力度。

(一) 加强软硬件建设, 夯实管理基础

科研课题批准机关按照规定认真把关、加强硬件建设, 打牢预算管理的基础, 即研制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要将最新的扫描识别技术引入进来, 使得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具有识别、认证票据 (发票) 的功能, 从而可以在源头上堵住利用假票据报销等问题。具体是, 应设置预算编制模块、票据识别模块、预算执行模块三个管理模块, 其关系是层层递进, 并且与会计核算系统实现无缝对接。这样一来, 就能促使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紧密结合在一起了, 从而可以有效治理部分会计信息滞后问题。因为一切科研经费的使用开支, 都要先通过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识别、认证比对, 符合明细预算的才能进入下一步的财务结算、会计核算程序, 否则就会永远停留在原地而不动, 只有将问题解决了, 通过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方可进入会计核算系统, 最终结算报销入账。那么, 超预算、无预算问题、假发票问题将不会再存在了。再者, 通过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提前将有关财务信息反映出来了, 特别是预算执行信息, 在没有进入会计核算系统就能够提前反映出来, 具有及时性的鲜明特点。

(二) 科学编制预算, 依规审核预算

科学合理编制预算。在申报科研课题的同时, 即科研项目立项时, 要紧紧围绕拟研究的课题、编制预算要求、科研经费管理规定, 来科学合理编制需求预算 (概算) , 准确测算有关费用、标准, 力求编制的准确、合理。

对申报科研项目认真审核把关。对立项申报的科研课题可行性报告, 包括预算, 应按照有关规定组织进行集中评审。其中, 在确定科研课题后, 要重点对所编报的预算依规进行严格审查, 主要从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方面进行, 经费使用要符合科研经费管理规定要求, 预算内容要明细到“目级”科目, 对于超过规定开支范围的, 一律予以核减不得纳入预算, 并将审核后的科研明细预算予以健全和完善, 即根据审核实际情况, 在申报预算基础上对有关“目级”科目进行相应的“加减”调整, 形成完整的明细预算表。而需要注意的是, 评审组成要配备齐全财务专业人员。

规范预算的批准。在批准科研课题的同时, 要将审核后明细预算作为附件一并下达, 与此同时应通过网络系统传输到课题组所在单位财务部门, 下载后导入预算管理系统。

(三) 按照标准实施, 加大管理力度

课题组所在单位, 要高度重视科研经费管理, 将其纳入单位经费一并进行综合管理, 避免游离于单位管理之外, 放任管理。财务部门要加强日常管理, 与单位的其他经费同等对待, 同一标准实施管理, 而不能出现“两个标准”。无论是在预算管理上, 还是在结算、决算管理上, 以及日常的财务管理上, 都要将其纳入单位财务管理的范畴, 杜绝科研费预算管理出现财务管理上的“真空”地带, 使得问题积重难返。要明确管理责任, 科研经费管理上出现问题, 首当其冲的应该是单位分管财务工作的领导要负领导责任, 其次是财务部门领导、课题组负责人、具体管理人员要负直接管理责任, 为加大管理力度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学习财务知识, 提高业务技能

无论是科研课题申报阶段, 还是在结算报销阶段, 科研课题负责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第一责任人。作为课题主要负责人, 要认真学习科研项目管理规定、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全面掌握主要精神, 并熟练运用到科研工作中去, 才能为确保经费使用管理规范有序、效益明显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将科研项目与经费统筹好, 组织申报科研课题, 既要按照课题指南要求, 根据自身的学术能力和学术修养, 选择出适合自己能够开展的课题 (项目) 来, 同时还要将科研课题的实施与花钱结合起来, 即明白开展实施科研课题的研究, 测算出每一明细项目的开支, 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花钱与研究紧密结合, 才能相得益彰, 即花钱是为了开展研究, 进一步说, 花钱是课题研究的一部分, 而不能是不看课题研究漫无边际的花钱, 甚至是与课题研究不着边际。

(五) 强化监督, 坚持按照预算办事

作为审批科研课题主管部门以及依托单位科研主管部门, 要强化监督检查。一是重点实施事中监督, 结合中期评估以及专项监督检查, 对科研课题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主要依据就是批准的明细预算, 看是否严格按照预算办理科研经费的结算、核算, 对于不按照预算办事的予以坚决的纠正, 从而避免出现“亡羊补牢”的问题, 将问题尽量解决在“萌芽”状态。二是持续加强事后监督, 科研课题完成后, 要结合项目验收、专项检查对科研项目经费进行监督, 对于没有按照预算执行以及存在有关问题的, 停止后续经费的拨付, 并视情节轻重程度给出不予结项或暂缓结项的结论, 待问题纠正后再组织进行验收, 避免少出现带有“教训”方面的问题, 尽量多出现“经验”正面的做法。

(六) 合理确定目标, 加强预算考评

在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上, 加强绩效考评是预算闭合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钱花出去了, 就要看看花的值不值, 这就是绩效问题。对于科研经费来说, 在编制预算时, 就要事先设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目标, 即完成这一科研课题需要的经费, 要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并且还要有一个量化的指标。那么, 等到科研课题预算执行完之后, 就要对照着预算支出内容与事先设定的指标进行考核, 是否达到了预定的要求没有, 不能预算执行完就不管了, 就等于画了句号, 在会计上结账完事了。当然, 这就需要事先设定可行的科学合理目标, 这个目标既不能过高、难以达到, 又不能定的过低、毫不费力就能实现, 同时还要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予以设定, 定性的描述要清清楚楚, 定量的描述要给出量化的指标, 可操作性非常强。这样一来, 绩效考评就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好的进行奖励, 差的进行处罚。

(七) 区分管理职责, 实施财务问责

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属于课题组、财务部门负责的, 还是有关部门和领导负责的, 都要启动问责程序, 依据有关管理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问责, 以维护法规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从而确保赏罚分明原则得到贯彻执行, 进一步调动预算管理的积极性。首先, 应该签订财务管理责任书, 明确有关责任和义务, 批准机关与课题组负责人签字、依托单位分管领导与课题组负责人签订。其次, 进行考评, 一般分为年度和课题结项考评, 依据管理规定进行量化打分排出名次。第三, 根据考评结果, 依据有关规定和标准, 对有关问题的责任人员进行问责;对于管理好的进行奖励。

摘要:分析科研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 阐述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提出加强科研费预算管理的主要措施, 其中将加强硬件建设摆在首位, 即科研费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运用扫描技术对票据进行认证、识别比对, 并且与会计核算系统无缝对接, 从而彻底根治假发票和不按预算执行问题, 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关键词:科研费,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南瑞民.创新科研费精细化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经贸, 2015 (10) .

[2]谢小红.立足两个“加强”一个“转变”切实提高科研费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效[J].科教导刊 (中旬刊) , 2013 (10) .

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优化路径分析 第9篇

一、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科研经费的预算意识与依据不足

科研单位的科研经费预算在发展过程中, 存在一定的问题, 影响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的管理。首先体现在科研经费的预算意识与依据不足, 导致科研经费预算部门的相关人员在对科研经费预算时, 存在不明确的现象。科研经费的预算意识与依据不足体现在, 首先, 科研单位科研预算相关人员对经费预算的认识能力不足, 科研资金预算往往由科研人员甚至是研究生单独编制, 往往在编制预算时并未依据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实际研究情况, 进行认真、细致的预算和编制[1]。其次, 科研预算财务部门之间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不够, 对于科研经费的预算仅依据对科研项目的估算, 对预算的编制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性和分析性。最后, 科研经费的预算实际上需要较为复杂的流程, 部分科学经费预算的人员对于预算的依据不够重视, 导致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二) 科研经费预算缺乏充分的监督管理

无论是在会计财务核算中还是在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中, 实施充分完善的监督管理都是十分重要的手段, 通过监督性的管理, 能够有效实现对科研经费的科学化监督管理。就目前科研单位的发展情况而看, 科研单位在对科研经费进行预算时, 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2]。一方面, 科研经费相关人员在对科研经费进行监管时, 无法及时、全面的将科研经费预算成果进行把握和监管, 科研项目验收过程中存在较多的调账次数, 同时也缺乏对科研经费预算的全过程控制。另一方面, 在科研经费预算执行过程中, 相关人员并没有按照之前的预算对科研经费进行使用, 在缺乏对科研经费预算及其使用的监督管理基础上, 导致科研经费预算的管理水平低下, 科研经费预算超标, 限制科研单位的创新与发展。

(三) 科研经费预算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有限

科研经费预算人员是科研经费预算过程中, 直接接触经费预算的工作人员, 因此其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虽然科研经费预算在一定程度上为科研成果的研发, 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但是在科研经费预算评估过程中, 仍存在部分科研经费预算人员能力和素质有限的问题[3]。首先, 目前科研经费预算部门中的部分工作人员, 并非学科专业的毕业人员, 多为其他行业转行而来, 对于科研经费预算的具体工作流程尚不十分清楚, 致使部分科研工作人员在对科研经费进行预算和评估时, 缺乏一定的专业水平。另外, 科研经费预算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能力存在不足, 部分科研经费预算人员受利益的驱使, 违规的使用科研经费;更有甚者在国家严抓违法乱纪的情况下, 存在贪污腐败的现象。

二、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优化路径探讨

(一) 加强对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认知能力

科研单位在发展进程中, 加强对科研经费预算的管理, 能够有效促进科研单位的发展。根据当前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发展形势来看, 必须要加强对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认知能力, 使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人员能够对其有充分的认识。第一, 要对科研经费预算树立正确、科学的观念, 认识到科研经费对科研单位的重要性, 抓好科研项目的申报与预算评估, 以此保证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能够得到充分的管理, 提升管理水平[4]。第二, 要增强科研经费预算部门管理者的科研预算意识, 使管理人员能够充分重视科研项目的经费预算, 并将自律意识主动落实到科研预算制度上来, 科学合理的预算科研项目经费。第三, 相关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科研预算的重要性, 通过对科研预算管理的创新式发展, 使更多的科研预算人员认识科研预算的重要性, 使科研预算管理水平真正得到提升。

(二) 完善对科研经费预算的监督与管理

监督与管理是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重要因素, 由此, 在促进科研单位发展并提升其经济实力时, 需要完善对科研经费预算的监督与管理。首先, 要实现对科研经费预算的内部管理, 加强对科研单位的内部控制, 可以采用各部门相互监督、相互协作的方式, 展开对科研经费预算的内部控制管理, 使科研经费预算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也可以采用成立专门的监督管理小组形式, 通过选拔优秀的监督小组成员, 对科研经费预算的相关工作实施监督和管理, 以此提升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能力和水平[5]。此外, 也要完善公众的监督和控制, 实现对科研经费预算的监督与管理, 科研项目经费在预算过程中, 其相应的预算成果以及使用经费的途径等, 应以公开的形式使公众有明确的认知, 以此实现社会公众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从上述两方面, 可以充分完善对科研经费预算的监督与管理, 并提升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能力。

(三) 提高科研经费预算人员的水平和素质

科研经费预算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对于科研经费预算的能力, 具有重要的影响。科研人员的研发能力和预算能力虽然很重要, 但是其道德素养也同样重要, 科研经费要取之有道, 用之有道。因此在提升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水平过程中, 必须要提高科研经费预算人员的水平和素质。一方面, 在提高科研经费预算人员专业水平时, 相关部门要选拔相对优秀、专业能力较强的专业性人员, 使其能够在工作过程中, 对科研经费预算流程具有一定的认知和熟悉;同时, 所选的科研经费预算工作人员也要具备适当的经验, 对经费的预算具有一定的评估能力[6]。另一方面, 在提高科研经费预算人员职业道德素质能力时, 科研经费预算部门应定期的对科研人员展开培训, 通过专家讲座的形式, 实现对科研经费预算人员的教育和管理, 使其明确自身的职责和任务, 并保持一定的职业道德素质, 以此提升科研经费管理水平。

三、结语

在经济逐渐呈现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 我国科研单位在发展进程中, 更应该重视对科研经费的管理, 提升经费的管理能力, 以使其能够充分的实现对经费的管理, 促进科研单位的发展。本文主要从科研经费的预算意识与依据不足、科研经费预算缺乏充分的监督管理、科研经费预算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有限等方面, 展开对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同时从加强对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认知能力、完善对科研经费预算的监督与管理等方面, 展开对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优化路径探讨。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 能够为提升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在当前经济文化普遍发展的时代下, 我国科学事业得到迅猛的发展, 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对于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科研单位发展进程中, 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 对于科研经费的支出和科学技术的研究, 具有支持和保障的作用。通过科研经费的预算, 实现对科研单位经费的管理, 能够充分的保障经费的实用性, 但是目前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在发展中,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篇文章主要对科研经费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同时着重探讨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优化路径

参考文献

[1]余鹏翼, 秦国胜, 吕宸.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J].中国证券期货, 2013, 01 (02) :85.

[2]刘美, 于深, 马榴强.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基于经费预算执行与控制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 2013, 03 (15) :93-97.

[3]张志军, 马彩文, 王秀菊, 等项目管理视角下科研经费风险识别与防控措施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607 (04) :18-24.

[4]李晓冬, 赵娟.高校纵向科研经费预算精细化管理问题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 2014, 01 (03) :34-39.

[5]杨秀文, 苑雅文, 闰立金, 等.农业科研单位绩效预算管理路径分析[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15, 01 (04) :40-42.

经费预算管理 第10篇

一、科研经费实施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一 )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由资金性质决定

科研经费无论是纵向经费,还是横向经费,它的性质都是学校的资金,而非个人的资金,个人拥有资金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科研经费必须全部纳入学校的预算管理,收入列入学校当年的预算收入,支出列入学校当年的预算支出。

(二 )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是科研管理制度的内在要求

按照国家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规定,科研经费的申报必须提供预算、使用必须按批复的预算执行。科研经费实施预算管理,有政策依据、有执行基础条件。

(三 )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必然趋势

随着国家财政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办法、政府采购、公务卡支付、集中支付制度的大力推进,用制度管人管事是必然趋势。没有列入预算的经费,按照现行的财政支付制度,资金将无法形成支出。

二、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 ) 预算管理政策不熟悉

由于科研经费管理的政策较强,不同类别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不同、经费支出项目不同,课题组对政策的熟悉程度不高, 导致预算编制的内容与实际发生的支出有很大差异,特别是科研经费较大、跨年度实施的科研项目,预算要求列到设备名称、型号、供应商、价格等确实有难度。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的进展,原来申报的内容、价格、设备需求都有可能发生较大变化,造成预算执行的困难。

(二 )科研经费预算与支出脱节

预算是科研经费支出与经费审计时的依据,课题负责人往往只重视课题经费的申报,把编制经费预算作为申报科研课题的工具,却不能严格按照预算书的内容认真执行,随意开支现象严重。科研部门、财务部门不能有效掌握科研支出内容的合理性,只能从形式要件上进行合法性审核。

(三 ) 科研经费指标下达与年度预算安排不相符

科研经费有它的使用周期,一般研究项目不可能在一个年度内完成研究、形成成果,造成当年下达的经费指标并不能全部列入经费支出预算,用多用少不知道、花多花少不清楚,预算执行考核无从谈起,预算控制形同虚设。

(四 )科研经费预算调整不规范

国家科研政策明确规定,科研经费的预算调整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但实际工作中,课题组存在擅自变更经费支出额度,不履行经费预算调整审批手续,随意性很大;有的高校根本就没有制定有关科研经费调整的管理制度,在鼓励科研发展的大旗下,对于科研经费的使用放任自流、听之任之,必然造成科研经费管理的混乱。

(五 ) 科研经费预算执行不合理

现在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科学研究的进度往往大于科研经费使用的进度,科研项目快结题时,还有大量的科研经费在账上,科研人员不舍得花或不知道怎么花。这可能和科研人员只注重科学研究、不注重经费使用有关。

(六 ) 科研经费政府采购落实不到位

学校在编制预算时,往往遗漏了科研经费中政府采购的编报工作,不经程序、自行采购的现象大量存在,甚至存在提供虚假合同、虚开设备购置发票套取科研经费的现象。

(七 )科研经费预算审计监督不到位

实际工作中,审计部门往往只是结题时签个字、盖个章,并没真正履行科研经费的监督审计职能,没能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的过程监督,高校屡屡爆出科研经费的腐败案件,与科研经费使用缺少过程审计、缺失最后一道防线的监督不无关系。

三、加强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 )规范预算编制审核流程

高校科研部门应承担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的咨询责任,接受课题组对有关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的政策咨询,主动服务于科研人员,指导他们熟练掌握科研经费编制的方法、预算编制的内容,合理、准确的编制预算。特别是要按经费支出的功能科目细化支出内容,科研经费预算必须经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审核后方可报出,科研部门、财务部门提前介入经费预算编制的权过程,可以有效提高预算的执行率,提高科研经费申报的成功率,减少科研经费的核减率。

(二 )合理编制年度执行预算

高校在每年编制预算时,要求课题组结合科研工作的进度和批复的预算,合理编制当年经费支出的预算,填报科研经费中需要政府采购的预算支出。财务部门按当年申报的预算合并列入学校大预算,并严格执行;科研部门按照当年申报的预算加强过程监管,促使科学研究的进度与经费使用的进度趋于一致;资产部门按照当年申报的预算,安排落实政府采购计划的申报,完成招投标的工作;审计部门按照当年申报的预算,加强科研经费使用过程审计,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三 )规范预算调整程序

高校应按照国家有关科研经费预算调整的政策制度,制定完善学校科研经费预算调整的管理办法,加强预算调整的程序控制和科研经费使用的过程监管。课题组根据科学研究的实际需要,按照科研经费调整的规定,可以调整的提出申请报告,科研部门审核或审批后,报准分管校级领导审批,送达财务部门调整预算。需要上级部门审批的要履行必要审批的手续,有待科研项目中期检查时确认予以调整的,要准备好调整变更的书面材料。

(四 )建立预算执行监督制度

财务部门要按照课题组、科研部门提供批复的科研经费使用预算,加强经费支出内容的相关性监督、票据的合法性监督、预算相符性监督,防止科研人员用合法的票据套取经费;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加强资金支付管理,需要通过转账支付或通过实行公务卡支付的必须严格执行,减少现金交易;加强劳务费发放的审核,研究生、临时聘用人员的劳务费必须打卡发放; 专家咨询费必须提供姓名、单位、职称、身份证号,按规定的标准打卡发放;会议费支出必须有会议的通知、参会人员的签到表,按规定的标准开支;设备费、材料费中需要政府采购的,必须履行政府采购程序;科研人员的绩效支出,必须按照绩效考核的办法,合理确定科研人员在研究过程的工作量、取得的成绩,确定奖励的金额,经科研部门、人事部门、财务部门审核审批后方可支付。科研经费中应杜绝开支与科研无关的支出,应有科研人员个人自己负担的家庭、生活的各类费用不得在科研经费中报销。

(五 )建立预算执行审计

审计部门每年要完成对科研经费使用的全过程审计,保留审计底稿;课题中期检查时,要完成课题经费开始到期中的经费使用情况审计,提出审计建议书;课题结题验收校内审计要提供审计建议书,作为课题验收的必备依据。需要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完成的审计,必须按规定执行。建立完善审计制度,强化审计监督,建立科研经费使用的最后一道防线,可以有效防范经费使用中的风险,预防腐败的发生。

(六 )建立预算执行奖惩制度

高校要建立科研经费支出考核的奖惩制度,建立科研经费预算执行惩罚机制,对预算执行较好、经费支出规范、科研成果突出的课题组和科研人员, 要提高科研奖励的金额,加大表彰的力度;对考核不合格的要提出整改意见,要求课题组积极整改,并结合绩效支出的发放相应扣减科研人员的绩效奖励。

四、结束语

通过加强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可以从源头上规范科研经费的管理,合理确定经费开支的内容,利于加快科研经费的使用进度,促进科学研究与经费使用趋于同步,克服或杜绝科研经费使用中的无预算、无审批、无审计、无考核、无奖惩的现象,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合法性,促进高等学校科研事业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伊微.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研究,经济与社会发展[J],2006(1).

湖南校车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第11篇

按照这个文件,湖南的学生用车运营模式,将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司管理、部门监管”的基本原则建立。

文件重点推介了两种模式:一是望城的专营模式,二是溆浦的农村客运模式。前者是组建学生用车专营公司,由公司统一购买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喷涂国家统一校車图案式样的客运车辆,学生用车专营公司专门承担中小学生和幼儿接送业务,不参与其他营运;后者是组建农村客运公司,客运公司在上下学时段统一调配车辆,确保学生用车,并加挂“学生用车”标牌接送中小学生和幼儿上下学,其他时段参与线路营运。

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第12篇

一、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科研人员在申报项目时对项目预算编制重视程度不够,往往是应付差事,为上项目而做预算,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编制预算,预算一经批复,预算书基本被搁置一边,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脱节,导致预算与实际执行不相符。

2. 预算编制依据不科学、不准确 , 预算执行可操作性不强。许多项目主持人对有关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和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了解较少, 主要凭经验估计编制科研经费预算,与执行脱节,经费使用常常违规。

3. 财务管理与项目管理脱节。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 财务人员仅仅依据基础财务核算办法进行财务审核、记账,根据项目主持人签署意见分项目管理资金。而项目主持人一旦预算批复以后也不再关注专项经费的预算执行,只是根据项目实际进度进行项目管理。

4. 经费到位不及时。由于课题任务书的签订时间或者课题的启动时间与经费到位时间不同步,给按计划执行预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5. 有些科研项目由于要求有配套资金 ,部分单位为争取项目经费,提供虚假配套承诺或将课题占用的房屋、仪器设备原值等列入配套。在项目执行中,存在配套资金到位不及时、到位率低甚至不提供配套的情况。

二、加强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的建议

(一 )高度重视预算编制工作

预算是项目经费执行、监督、决算和审计的主要依据,具有很强的约束力,预算编制的重要性不亚于项目任务书的编制。在传统观念下有些科研人员在项目申报时往往不重视预算编制,没有根据实际支出编制预算,也不考虑本部门的实际需求,而只是根据预算表格式填写完即可。导致预算批复后可执行性差,经费使用出现违规。在实际工作中,不同的研究领域,不同的课题,不同的实验,其支出结构都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科研人员在编制项目预算时一定要考虑项目实际工作的需要,结合本部门支出的结构和特点,严格按照项目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和经费管理办法的要求编制,进一步细化项目经费预算,做到程序规范、方法科学、编制及时、内容完整、数据准确,保证预算与目标的一致性。

(二 ) 加强科研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和财务规章制度的培训和学习,正确把握预算编制有关政策,确保预算编制人员及时全面掌握相关政策

科技部和财政部每年都对项目经费预算做出新的规定,因此,熟悉和了解有关新规定,掌握经费预算项目的变更规律,就显得十分重要。科研人员应熟悉项目的相关信息,如主要的研究内容、中期考核和结题时间,预算批复金额等,在编制预算时明确项目支持重点和方向,明确子课题的承担单位和预算金额; 要严格按照财务管理有关规定填写预算表,预算编制要与资产配置相结合、与具体工作相对应,例如在经费支出预算中,明确没有人员费支出的项目,经费预算不能列示人员费,严格控制设备购置费,专用材料费,所购材料费必须与项目内容密切相关等等。

(三 )改变传统的财务岗位分工模式 ,建立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全过程跟踪管理机制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人员仅仅根据基础核算的规章制度进行审核,而科研人员在预算批复后也不再关注经费预算, 负责经费使用的人员对任务书和预算不了解,仅仅根据该课题项目进度掌握和平衡课题支出,这样下来直到课题验收结题审计时才发现实际执行和预算差距较大,有些项目超预算、无预算支出,而有些项目结余较多的情况。传统分工的弊端主要在于财务审核人员和课题经费执行人员脱节,审核人员主要根据财务管理基本要求进行审核,却没有在报销的第一时间针对项目预算执行进行控制和指导。在新的财务模式下,财务人员以项目管理为单位,建立一套能与日常财务核算相结合的预算控制系统, 分项目进行辅助核算,对专项经费从预算编制、年度决算、中期考核,结题审计全过程参与,随时掌握课题经费的使用情况,随时向科研人员提供相关课题经费支出信息,使科研人员及时了解课题支出和预算执行,统筹安排预算经费。在新的管理模式下,强化对经济活动的预算约束,使预算管理贯穿于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要沟通协调,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评价等预算内部管理制度。

(四 )建立经费预拨机制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在过去的“十一五”期间,由于受到财政预算审批程序的影响,科研经费经常会延迟一个季度到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年初拿不到经费,科研工作又不能停止,部分课题组会出现混用其他项目经费,或拿其他自有资金先行垫付。科研经费到位晚、科技计划预算执行缓慢等问题同时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由于科研课题支出上半年进度放慢,当下半年课题经费集中下达后,经费年度结余压力加大,所以,科研经费在下半年的使用速度通常会被人为提速,一些单位甚至出现年底“突击花钱”的现象。继2012年3月底国家科技计划完成预拨25%年度经费以后, 国家科技计划经费预算执行继续加速,加快科技计划预算执行,是我国“十二五”科技计划经费管理改革的重要举措。

(五 )建立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相结合机制

科研单位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同时,还应完善相关的外部监督机制,通过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外部监督检查,通过外部中介机构来评价单位内控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加强预算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政府和外部机构的监督作用。通过外部监督检查要求科研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规,严格执行项目预算和开支范围。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按照下达的项目预算执行,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严格执行项目经费支出审批制度,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形式挤占挪用项目经费用于人员奖励等超出预算范围的支出等等。

总之,加强科研经费预算执行必须要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机制,建立一整套能够适应当前预算管理的新体系,提高科研人员和财务人员的财务知识和业务水平,适应国家对科研预算管理的新要求,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加强财务沟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高莲.关于做好科研院所项目经费预算执行工作的思考[J].山西财税,2011(1).

[2]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S].财会,2012.

上一篇:三利下一篇:线性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