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变检测范文

2024-06-25

病变检测范文(精选9篇)

病变检测 第1篇

红掌的叶片是其主要器官,一方面是构成株型的主要组成部分;另外,也是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生长器官。因而,有效叶面积的大小对红掌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对红掌的生长发育状况、病虫害发病预测等研究时,都需要进行有效叶面积的测量,目前植物叶面积主流测量方法主要有方格法[2]、打孔称重法与复印称重法[3]、测定叶长建立回归法和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扫描法[4]。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比如对油菜、茶树叶片病斑[5,6]等的研究。这些研究说明,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农作物的数字化图像进行处理,来分析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病,越来越引起科研人员的重视。本文针对红掌叶面翠绿的特点,提出了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的方法,对发生病变的红掌叶面图像进行自动检测,并对该自动检测系统进行了详细设计。

本文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为核心, 以Matlab R2012b构建了红掌叶面病害自动检测软件系统。

1 研究思路及关键问题

1.1 系统流程

红掌叶面病害图像自动检测分为4个步骤进行,系统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步骤1:用数码相机获取的含病变区域的红掌单个叶面图像,拍照时使用纯白色塑料板作为背景,以利于对图像去背景的处理操作;步骤2:利用图像增强技术,并结合像素值计算和分析,将背景色设置为纯白色像素;步骤3:此时,根据实际情况设定k=3,将步骤2得到的图像使用k-均值聚类分割;步骤4:分割后的图像,分为3类像素,即背景(纯白色)、正常绿色和病害色(非绿色)。为了突出叶面病害区域,直接将病害色(非绿色)显示为纯白、其余为黑色的二值化图像。计算病害色像素占图像总像素数的比例,达到或超过5%,则判断为有病害。

1.2 关键算法

k-means算法是一种基于样本间相似性度量的间接聚类方法,属于非监督学习方法。此算法以k为参数,把n个对象分为k个簇,以使簇内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且簇间的相似度较低。此处,n个对象为一幅图像的n个像素,每个像素有RGB3 个像素值;k=3,代表3 种不同类型的像素:背景白色、正常绿色和病害色(非绿色)。

首先随机选择k个对象,每个对象代表一个聚类的质心。对于其余的每一个对象,根据该对象与各聚类质心之间的距离,把它分配到与之最相似的聚类中。然后,计算每个聚类的新质心。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准则函数会聚。k-means算法是一种较典型的逐点修改迭代的动态聚类算法,其要点是以误差平方和为准则函数。具体步骤如下:

(1) 从n个像素对象中任意选择k =3 个对象作为初始聚类中心;

(2)循环(3)到(4)直到每个聚类不再发生变化为止

(3)根据每个聚类对象的均值(中心对象),计算每个对象与这些中心对象的距离;并根据最小距离重新对相应对象进行划分;

(4) 重新计算每个(有变化)聚类的均值(中心对象)

2 实验结果与分析

为验证本文提出的自动检测系统的有效性,选取3 组不同叶病变形态的叶片作为样本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图2 所示。



为了自动检测红掌叶面是否发生了病害,根据经验设定病害色像素比例的阈值为5%,即病害色像素占一幅图像总像素数的比例大于等于5%,即认为发生了病害;反之,认为为正常叶片。表1为3幅图像的计算结果。

3 结论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利用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的各种相关算法,尤其是k- 均值聚类分割算法,对红掌单个叶面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充分利用计算机智能、高速计算的优越性,实现对病害发生的自动检测和预警。进而为农业科研人员提供较为便捷的测量手段,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智能化做出探索和贡献。该项目成果的推广,能够高效、准确地为设施花卉种植提供支持,为农业科研人员的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红掌,http://baike.baidu.com/view/60116.htm.

[2]乔宝营,黄海帆.草莓叶面积简易测定方法[J].果树学报,2004,21(6):621-623.

[3]陶洪斌,林杉.打孔称重法与复印称重法和长宽校正法测定水稻叶面积的方法比较[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42(3):496-498.

[4]曾黎明,陈显国.基于Auto CAD软件确定澳洲坚果叶面积的简易方法[J].广东农业科学,2011(2):155-156.

[5]石剑飞.采用数码图像处理法测定油菜叶面积的方法探讨[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0,32(3):379-382.

[6]张艳梅.利用数码相机测定茶树叶面积的新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987-18988.

病变检测 第2篇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1月~2011年5月在妇科门诊就诊做液基细胞学检查的育龄妇女筛选50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19~70岁,其中200例为健康体检者,300例为各种宫颈病变患者即ASCUS 100例,LSIL 68例,HSIL 111例,SCC 21例。

方法:①液基细胞学检查:将采集好的标本经处理制成直径2cm的薄层细胞涂片,95%酒精固定15分钟,巴氏染色,镜检。②HPV基因芯片检测:将标本进行基因芯片检测,HPV试剂盒购自深圳亚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③阴道镜活检:对液基细胞学检查为ASCUS及以上病变、HPV检测阳性的妇女均进行阴道镜检查。

诊断标准:①细胞学诊断:采用2001年TBS分级系统[2]。②组织学诊断:按病理学诊断标准[3]。

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显著性检验用X2检验。

结果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500例标本HPV阳性率32.4%(162/500),液基细胞学诊断≥ASCUS 31.0%(155/500),细胞学诊断的ASCUS、LSIL、HSIL、SCC中HPV阳性率11%(11/100),66.2%(45/68),70.3%(78/111),100%(21/21),而健康對照组中HPV检测阳性率3.5%(7/200),细胞学诊断≥ASCUS HPV检测阳性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125.3,P<0.05)。HPV检测与细胞学检查结果,见表1。

细胞学诊断、HPV检测阳性与组织学结果的比较:宫颈病变按组织学活检以CIN Ⅰ及以上级别病变为病例,细胞学诊断阳性以LSIL以上病变为病例,细胞学诊断≥LSIL阳性率36.6%(183/500),组织学诊断≥CIN Ⅰ 40.0%(200/500),符合率91.5%,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3.83,P>0.05),诊断符合率100%的有SCC(21/21),HSIL 89.2%(99/111),LSIL 92.6%(63/68)。组织学诊断CIN1、CIN Ⅱ、CIN Ⅲ和SCC中HPV阳性率66.2%(45/68)、69%(40/58)、71.7%(38/53)、100%(21/21),依次递增,见表2。

HPV感染的年轻化:本研究发现,HPV感染呈年轻化现象,见表3。

讨论

液基细胞学与HPV检测的关系:液基细胞学检查制成的薄片,背景清晰,细胞分布均匀,利于观察、诊断,易于发现在薄层液基涂片中因HPV感染引起的挖空细胞、角化不良细胞以及湿疣外底层细胞。研究发现,液基细胞学检查挖空细胞明显的病例,基因芯片检查HPV感染阳性率100%,而只见角化不良细胞、湿疣外底层细胞的病例,检测结果可为阴性,其可能因感染早期,HPV-DNA浓度暂未达到测定值所致,建议3~6个月后复检。在细胞学诊断≥LSIL的病例中,随着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基因芯片检查HPV感染阳性率呈递增趋势。

细胞学诊断与组织学诊断结果比较:本研究中,组织学诊断比细胞学诊断阳性率稍高,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黄东莉等报道一致[4],说明液基细胞学诊断对宫颈病变细胞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较准确筛查育龄妇女宫颈病变细胞。

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关系:宫颈病变与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感染有密切相关已有大量文献报道,本研究通过基因芯片检测健康人群、CIN Ⅰ、CIN Ⅱ、CIN Ⅲ、SCC,结果显示阳性率分别为3.5%、66.2%、69%、71.7%、100%。HPV感染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渐变到突变的发展过程,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程度的加重,HPV感染阳性率越高,HPV病毒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越多,是宫颈病变及宫颈癌发生转化的关键[5],宫颈癌达100%,说明HPV感染与宫颈病变有着密切联系。在健康组HPV出现阳性,为一过性感染,未与宿主DNA发生整合,因此不发生致病[6]。

HPV感染、宫颈癌的年轻化:本研究中,HPV感染及宫颈癌有年轻化倾向,其中19~29岁的感染率47.6%,宫颈癌1例;30~39岁的54.9%,宫颈癌6例;40~49岁的50%,宫颈癌7例;50~59岁的44.8%;<40岁育龄妇女HPV感染高,这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7]。<40岁妇女宫颈癌发病率明显上升,占宫颈癌中66.7%(14/21),此年龄段的妇女HPV感染的高发期,可能因为该年龄组处于性活跃阶段,暴露机会较多,故HPV感染较高,成为宫颈癌的高危人群。而>50岁绝经妇女HPV感染阳性亦较高,亦应重视对这一人群的监测。

综上所述,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联合HPV检测,可以提高宫颈病变的早期诊断率,对防治宫颈癌的发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Steben M,Duarte-Franco E.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epidem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J].Gynecologic Oncology,2007,107:2-5.

2 刘树范.宫颈细胞学病理学报告方式(2001年TBS术语学)及诊断标准.癌症进展杂志,2004,2(1):64.

3 杨光华,主编.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75-310.

4 黄东莉,纪爱玲.液基细胞学与HPV检测在早期宫颈病变中的应用对比分析.当代医学,2010,16(18):48-49.

5 Schiffman M,Wheeler CM,Dasgupta A,et al.A comparison of a prototype PCR assay and hybirid capture 2 for detection of narcinogenic human papillomavrus DNA in women with equivocal or mildly abnomal papanicolaousnears[J].Am J Clin Pathol,2005,124(5):722-732.

6 Johnston EI,Logani S.Cytologic diagnosis of 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mied significance in perimenopausal and posmenopausal women:lessons leamed from human papillomavirus DNA testing[J].Cancer,2007,111(3):160-165.

7 常正义,吴惠珍,黄燕,等.桂西地区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关系探讨.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053-3056.

液基细胞检测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 第3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4800例患者行TCT检查, 年龄20~63岁, 平均年龄 (41.7±8.56) 岁。既往有性生活史, 临床表现为宫颈糜烂、有接触性出血、慢性宫颈炎久治不愈等。

1.2 研究方法

1.2.1 液基细胞学检测 (TCT)

操作流程如下:将TCT特制毛刷伸入宫颈口, 用适当力量顺时针旋转4~5周, 然后取出毛刷, 放入装有保存液的小瓶中, 经过充分漂洗, 使宫颈细胞脱落入液体;取出毛刷, 封好瓶口, 对样本进行检测, 采用美国Cytyc公司Thinprep 2000 System制作液基细胞。细胞学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分类。对细胞学异常者行阴道镜检查, 注意观察镜下有无糜烂、出血、白斑、异型血管、赘生物等, 并进行醋酸试验及碘试验。评分标准参照按Reid评分标准, 若发现异常病灶则行多点活检或颈管搔刮术送病理检查。

1.2.2 细胞诊断学标准

采用标准TBS分级系统诊断标准[1] (1) 正常范围或良性反应性改变; (2) 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ASCUS) ; (3)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LSIL) ; (4)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HSIL) ; (5) 鳞状细胞癌 (SCC) 。细胞学诊断阳性包括ASCUS以上病变。LSIL即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 (CINⅠ) , HSIL包括CINⅡ和CINⅢ及原位癌。宫颈细胞学检查以ASCUS及以上为阳性结果。

1.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建立EXCEL数据库, 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统计方法采用独立样本的χ2检验和独立样本率的χ2检验。其中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细胞学与组织学诊断结果对照TCT检出SCC21例, HSIL158例, LSIL175例。与组织学结果对照, 癌检出率100%, 阳性诊断符合率93.8%;HSIL检出率3.2%, 符合率88.4%;LSIL检出率3.6%, 符合率65.9%。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2位, 并有逐年增加趋势。宫颈癌前病变发展成为宫颈癌一般约需10年, 宫颈解剖位置特殊, 易进行临床检查, 所以宫颈癌如能早诊早治, 预后会很好, 原位癌手术切除子宫后5年生存率为100%[2]。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早期筛查的重要手段, 而液基细胞学技术改变了常规宫颈涂片的细胞采集方法, 且在标本采集后立即置入细胞保存液中, 通过离心将保存液中的黏液、红细胞及炎性细胞分离, 收集余下的宫颈上皮细胞制作标本片。

与传统方法相比, TCT改变了常规巴氏涂片中的操作方法, 避免了常规巴氏涂片过程中遗留在取材器上的细胞随取材器一起被抛弃和细胞过度干燥。使得细胞经程序化处理后在薄片中的异常细胞易被观察, 并且固定的细胞核结构清晰, 易于鉴别。液基细胞学检查对于宫颈癌前病变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可明显地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尤其对HSIL, 提高了检出准确率。

本研究结果表明, TCT对于子宫颈疾病的诊断与组织病理学有较好的符合率。因此, TCT不仅可作为宫颈癌普查的首选方法而且在宫颈疾病的辅助诊断中也存在重要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测 (TCT) 技术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妇科门诊常规4800例患者的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 并对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病变的患者进行阴道镜活检。结果 TCT检出癌前病变298例, 其中SCC21例, HSIL158例, LSIL175例。与组织学结果对照, 癌检出率100%, 阳性诊断符合率93.8%;HSIL检出率3.1%, 符合率88.1%;LSIL检出率3.4%, 符合率65.4%。结论 TCT技术应用于宫颈病变筛查与辅助诊断, 能极大地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检出率, HSIL病人活检组织学对照应当比较相符合, 而LSIL和组织学活检对照有30%左右的病人由于种种原因不符合。

关键词:液基细胞,宫颈疾病,宫颈癌

参考文献

[1]Barbara S, Apgar MD.The2001Bet hesda System Terminology[J].Proquest Science Journals, 2003, 15:10~14.

病变检测 第4篇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居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1]。伴随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已明确大约95%的宫颈癌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即宫颈癌是一种病因比较清楚的感染性疾病[1]。通过TCT、HPV DNA检测、阴道镜活组织检查及LEEP联合应用,能对宫颈癌进行早期筛查,防患于未然,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意义重大,且最大限度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创伤性检查,在治疗后能降低不同程度的病灶残留或复发率。

1资料与方法

1.1 细胞学检查将巴氏涂片引入我国后,巴氏涂片无论是从取材手段、制作、染色技巧还是阅片水平来看均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使其假阴性率较高,甚至高达50%[2],临床应用也因此受到了严重的限制。随着细胞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于巴氏涂片的缺点进行改进,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开始在我国应用。它可以将宫颈上采集到的几乎所有脱落细胞全部收集,经过去除标本中的杂质、血液,避免细胞过度重叠,制成均匀的薄层涂片,使固定的细胞核形态结构清晰,便于观察,大大提高了对宫颈癌及CIN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1.2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已被流行病学和生物学证明是引起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必要因素。目前已知HPV存在20几种基因型与宫颈癌发生相关,依据其与癌发生的危险性高低分类,(l)低危型HPV:常引起外生殖器湿疵等良性病变,包括宫颈上皮内低度病变(CINI);(2)高危型HPV: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CIN2/3)的发生相关,尤其是16和18型[34]。

1.3在HPV检测中,被检人群的年龄和性行为是重要因素。评价HPV检测方法最关键的因素是检测灵敏度,杂交捕获试验:采用可溶性杂交观测荧光产物的方法检测HPV感染,无放射性污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实用性[5]。因此成为实验室和流行病学研究的理想工具。

1.4阴道镜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中占有重要位置,它是介于肉眼与低倍显微镜之间的放大内镜,其优势就在于能够发现人们肉眼所不能识别的子宫颈病变[6]。在CINⅢ常可见典型的异常三联征图像:厚的醋白上皮、点状血管及镶嵌[6]。但是由于阴道镜检查的放大倍数有限(10-40倍),不能观察到细胞的细微结构,只能够观察由病变所引起的宫颈局部的形态学变化[6],并且与检查医师的主观判断有关,所以仍有一定的限制性。

1.5宫颈环形电切术是诊断宫颈病变的同时兼能起到治疗的目的[7]。使得患者术后疼痛少并且能够快速的恢复。对于LEEP术后切缘阳性患者者,还是需要临床医生综合分析患者的年龄、身体情况、病变CIN的程度、HPV感染情况以及患者生育要求等多方面因素,合理的选择适合的处理方式。

2分析方法

2.1通过分析临床表现、患者年龄、TCT、阴道镜检查及活检、LEEP等方法,收集自2010年6月-2013年6月来我院院病理科阴道镜室就诊的患者905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38岁。比较TCT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阴道镜检查与镜下活检病理结果以及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检査结果与LEEP术病理检查结果的差异。对于陰道镜下子宫颈活检病理阳性(CINI及以上),征求患者同意的119例行LEEP术,将术前病理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2.2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或者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组织学以病变最严重的诊断为标准,与细胞学及HPV DNA的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准确性按照细胞学与组织学相差一级的国际原则.各种种诊断均符合随机双盲原则.评价液基制片法及HPV DNA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价值。评价筛查实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指标,显著性分析采用x2检验,p<0.05视为差异有显著性。

3结果

TCT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有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HPV DNA检测对宫颈癌及前驱病变的检测较形态学更为敏感。阴道镜检查作为进一步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用于确定病变的类型、范围。活检组织选在宫颈移行带上异常最明显处,能增加活检组织病理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阴道镜引导下活组织检查与肉眼下活检相比,是很多早期的宫颈病变被发现,并能针对性的取材,提高命中率。宫颈癌是病因比较清楚、可防可治的疾病,若早期发现,五年治愈率高达90%。由于联合筛查能得出更为正确的筛查结果,又可以延长筛查间隔,从而降低费用,在经济发达地区可能作为防治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筛查方法。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主编.妇科肿瘤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585-587

[2]章文华.宫颈癌蹄查方法与我国宫颈癌蹄查面临的新问题[J].中华肿瘤杂志,2008, 30 (12): 881-884

[3]Mark spitzer.Cervieal sereening adjunets:Recent advances.Am J Obstet Gynecol.1998;179(2):544-556

[4]丁海艳,孙允高,叶大田.计算机自动识别宫颈细胞涂片技术.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0,23(2):85-90

[5]王伟.人类乳头状瘤病毒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现代妇产科进展2000;9(6):462-4

[6]郑英、刘玉玲、张亚东,等.阴道镜图谱[M].河南:科技技术出版社,2009:1-46.

病变检测 第5篇

宫颈癌在全球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中仅次于乳腺癌, 是人类第二大妇科恶性肿瘤[1], 全球每年约有51万妇女被诊断为子宫颈癌[2], 其中约有28.8万患者死亡, 在国内, 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约13.5万, 占全球发病数量的1/3, 约有8万人因此病死亡, 给女性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近年来, 我国宫颈癌的发生有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 发病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长[3]。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调控, 宫颈局部感染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是高危因素之一。Zur Hausen[4]在1976年首先提出HPV是宫颈癌致病因素的假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 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已经证明, HPV是导致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原因之一。Zur Hausen因发现HPV与宫颈癌间的明确关系, 2008年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目前宫颈HPV检测作为筛查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的最新手段, 广泛应用于临床。

2 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嗜上皮病毒, 有高度特异性, 人类是HPV的唯一宿主, 具有高度的宿主特异亲和力。人的皮肤或黏膜上皮细胞极易受到感染, 有研究表明, 在宫颈癌患者中, 99.7%的患者可以检测到HPV的存在, 其中70%均发现有HPV16和18型[5]。HPV检测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 可以提高敏感性、减少随诊频率, 可预测发病风险。

3 HPV感染的持续与清除

青年妇女HPV感染很普遍, 临床通过大样本筛查发现, 超过20%的青年妇女会有一过性、无临床意义的HPV感染。国内报道, 正常人群宫颈HPV感染检出率为11%~37%[7]。HPV感染一般为短期感染, 可以被人体免疫, 常在6~12个月内可自行消失, 少部分持续感染患者, 一年后HPV持续感染率为30%, 2年后仅为9%。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之一, 单纯的HPV感染不一定会发生宫颈癌, 对成年妇女有计划的定期进行宫颈HPV检测, 能有效地预防宫颈癌的发生。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及多重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宫颈癌现已成为病因明确、可以早期预防、彻底根除的癌症, 对子宫颈癌的防治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 HPV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做好宣传教育、预防保健工作, 注重个人卫生, 切断HPV的感染和传播途径, 减少宫颈癌的发生率, 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有重要的意义。2006年宫颈癌的预防性疫苗, 经美国FDA批准上市。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癌症疫苗, 宫颈癌也将由此可能成为人类通过注射疫苗、筛查和早诊早治来预防, 并被消除的第一个恶性肿瘤。

4 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

HPV感染引起宫颈癌的机制复杂。目前认为, HPV病毒DNA与宿主染色体的整合, HPV E6、E7蛋白的异常表达, 以及癌基因、端粒酶等都参与其中。根据HPV基因序列结构的不同, 人们将HPV分为近130种基因型, 其中近百种的基因序列已被摸清。宫颈癌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 HPV感染仅是可能患病的信号, 定期进行HPV分型检测补充传统的细胞学普查, 对预警宫颈细胞癌变倾向, 及早发现和预防、治疗早期宫颈癌极为关键。通过定期HPV检查, 浓缩高风险人群, 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干预和治疗, 就可以使患者远离宫颈癌的危险[6]。

5 HPV感染的检测方法

H P V感染的检测, 有多种方法, 其中聚合酶链式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和捕获杂交技术 (HybridCapture2, H C 2) , 在临床检测筛查中应用广泛。在众多H P V类型中, HPV16、18、31、33、45型现已证实具有潜在的致癌性, 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联系。PCR技术能在2~3h内, 将1个HPV-DNA, 扩增至10亿个分子, 可成功地通过PCR扩增, 将其检测出来。HC2法有高危型和低危型两种探针, 基本原理是对抗体捕获信号的放大和化学发光信号的检测。可同时检测13种高危型HPV, 工作效率高, 操作简便, 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阴性预测值较高[7], 经美国FDA认证后, 用于30岁以上女性宫颈癌的初筛方法, 目前已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

参考文献

[1]Rao PH, Arias Pulido H, Ln XY.Chromosomal am plifications, 3qgain and deletions of 2q33-q37 are the frequ ent genetic changes incervical carcinoma[J].BMC Cancer, 2004, 4 (1) :5.

[2]钱德英, 岑坚敏, 王丁, 等.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DNA检测与细胞学联合检查对子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研[J].中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6, 41 (1) :34-35.

[3]赵文辉, 乔有林.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方法现状[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1, 23 (6) :638.

[4]Zur Hausen H.Human papillom a vir us:A poss ib lerolein squam ouscell carcinoma[J].J Current Topics MicrobiolImmunol, 1976, 78 (1) :1.

[5]Stoler MH.Human papillomavirus and cervical neoplasia:amodel for carcinogenesis[J].Int J Gynecol Pathol, 2000, 19 (1) :16.

[6]杨钦灵.宫颈刮片联合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诊断子宫颈疾病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 5 (9) :1281.

病变检测 第6篇

关键词: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炎,HPV,敏感性,特异性

宫颈癌的发病率较高, 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 (HPV) 是导致宫颈癌前病变及发生宫颈癌的重要因素, 文献报道宫颈上皮内瘤变至发展为宫颈癌的时间为5~10年。癌前病变持续时间较长, 如能及早发现, 往往可逆转其癌变。自上世纪20世纪开始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开始用于宫颈癌的常规筛查, 显著提高了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的检出率, 为患者争取了尽早治疗的机会;但却存在较高的假阴性率。研究发现, 宫颈癌变及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 与HPV感染关系密切, 且HPV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以为文献多对不同宫颈病变HPV检出率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1,2,3], 而对于HPV诊断CIN的准确性的报道较少。本研究以妇科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HPV检测诊断CIN的准确性, 及不同CIN级别HPV检测率的情况, 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妇科门诊接受宫颈疾病筛查的1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18~77岁, 平均 (38.2±7.2) 岁, 均有过性生活。其中109例无明显临床症状, 411例有不同程度的白带异常、异常阴道流血或性交后阴道流血, 680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肥大、息肉, 接触性出血等。排除宫颈手术、子宫切除术患者, 接受过盆腔放射治疗者。

1.2 标本检测

HPV检测:用采样器于宫颈处取得分泌物, 置于2~8℃冰箱保存待检。以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信号放大技术检测标本中HPV-DNA。试剂盒及探针选用美国Digene公司, 对高危HPV亚型进行检测分析, 检测型别为:HPV-16、HPV-18、HPV-31、HPV-33、HPV-35、HPV-39、HPV-45、HPV-51、HPV-52、HPV-56、HPV-58、HPV-59、HPV-68。对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定性分析, 以标本相对荧光光度焊位/阳性标准品阈值≥1.0判作阳性, 此值<1.0则判作阴性。病理学检查:阴道镜下行组织活检并行病理学检查, 将宫颈病变检查结果分为:正常宫颈、宫颈炎症、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 Ⅰ、Ⅱ、Ⅲ级, 宫颈癌。

1.3 分析方法及统计处理

对筛查标本中HPV检出情况进行分析, 并对不同宫颈病变级别HPV检测率进行比较。以病理检测为金标准分析HPV检测诊断CIN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使用百分率线性趋势检验分析HPV检测结果与宫颈不同病变等级的相关性, P<0.05可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PV检测情况

1200例标本中HPV阳性标本507例 (42.3%) , 常见感染亚型为HPV-16 (121例, 23.9%) 、HPV-18 (107例, 21.1%) 、HPV-33 (94例, 18.5%) 、HPV-58 (89例, 17.6%) 、HPV-31 (74例, 14.6%) , 其他亚型检出率为HPV-39、HPV-35、HPV-51、HPV-68、HPV-45、HPV-56、HPV-59、HPV-52。病理诊断共发现正常宫颈571例、宫颈炎症432例, CIN159例, 宫颈癌38例。不同宫颈病理检查结果与HPV阳性情况详见表1。对HPV检出阳性率与宫颈炎症、不同CIN分级、宫颈癌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 随着病变等级的增加, HPV感染率显著升高 (χ2=19.6, P=0.002)

2.2 HPV诊断CIN准确性

HPV诊断CIN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依次为:72%、62%、64%、23%、93%、0.34 (表2) 。

3 讨论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肿瘤, 其发生经历了从上皮内瘤变至原位癌, 再由原位癌浸润生长的过程。前一个过程大约需要5~10年, 后一个过程也需大概3~10年。从癌前病变至发展成为宫颈癌大约需10至15年。而癌前病变不仅可防而且可治, 通过早期的宫颈癌筛查, 对原位癌或癌前病变进行宫颈的电环切除或物理治疗即可防治癌变的发生[4]。因此对宫颈癌前病变进行及早筛查诊断对防治宫颈癌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目前研究认为其发生于HPV感染存在密切关系[5]。HPV病毒具有嗜上皮性可侵犯黏膜鳞状上皮及皮肤, 其复制过程中的E6、E7蛋白可与Rb蛋白及p53蛋白相结合产生致癌效应。细胞周期的其他蛋白也可与它们结合导致细胞恶性转化及无限增殖[6]。目前认为有多种HPV高危亚型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但主要的还是HPV-16与HPV-18有关[7]。前者多见于宫颈鳞癌, 而后者则见于宫颈腺癌。本研究通过对1200例门诊病历HPV检测结果发现, HPV感染率为42.3%, 感染型别主要为HPV-16、HPV-18、HPV-33、HPV-58及HPV-31。邓永丽等[8]对188例门诊患者HPV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后发现HPV感染率为27.6%, 主要的感染型别为HPV-16、HPV-18、HPV-66、HPV-33及HPV-58。感染率之间的差异可能与本研究均选择有一定临床症状体征患者为研究对象, 而非正常体检者;而邓永丽等并未对研究对象的临床特征进行详细描述。感染亚型中HPV-16及HPV-18作为常见的类型, 不同文献报道类似[9]。

HPV持续感染1年以上即可造成轻微病变, 15%~20%的低度上鳞状上皮内病变在2~4年内转化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而后者约需要9~10年的时间转化为癌前病变。也有人认为, 47%的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可自然消退, 只有0.15%的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可发展为癌症。智艳芳等对300例宫颈外口取样标本进行检测发现不同宫颈病变级别越高HPV感染率也越高, HPV阳性率:正常及炎症反应>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增生>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增生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普俊梅[10]等的研究也发现, 宫颈炎症、CINⅠ、Ⅱ、Ⅲ级、宫颈炎症中HPV检测率依次升高, 与本研究结果类似, 再次说明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本研究以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发现, HPV检测诊断CIN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0.72、0.62, 与文献报道类似。鉴于HPV检测存在一定的误诊及漏诊率, 需与阴道镜及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等提高诊断准确率。

总之, 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存在密切相关, 不同宫颈病变等级与HPV感染率呈现正相关。HPV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可结合其他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伊心浩, 郑妮, 王际亮.宫颈癌患者宫颈脱落细胞HPV、病变组织Bm-3a的表达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 2010, 50 (18) :91-92.

[2]卢洪胜, 石卫武, 叶明, 等.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关系的研究[J].肿瘤学杂志, 2008, 14 (9) :706-708.

[3]何桂蓉, 刘忠.高危型HPV, 型别、病毒载量与宫颈癌前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07, 22, (4) :32-35.

[4]彭芝兰.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命名分类病理及转归[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3, 2003, 19 (8) :454.

[5]王爱玲, 李文生, 郭党学, 等.高危型HPV-DNA染色体整合状态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关系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0, 41 (2) :127-188.

[6]李华, 高国兰.HPV与宫颈癌的研究进展[J].实用癌症杂志, 2007, 22 (4) :420.

[7]肖克林, 吴丽娟, 郑有为, 等.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的关系[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8, 31 (11) :1273-1275.

[8]邓永丽, 张力, 徐宏伟, 等.188例宫颈病变患者HPV分型检测的结果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 2010, 20 (12) :1330-1332.

[9]吴满武.妇科门诊518例就诊者宫颈拭子HPV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9, 17 (4) :77-78.

病变检测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2014 年7月~2015年6月因体检或发现宫颈异常的女性患者1052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怀疑宫颈癌病变者;性生活史≥3年;排除有宫颈术史者、子宫切除者、肿瘤者、妊娠妇女和产后≤6个月者。患者年龄25~62岁, 平均年龄 (41.7±10.7) 岁。

1.2 方法

1.2.1 薄层细胞学检查

常规收集宫颈口及颈管的脱落上皮细胞送检, 制作液基薄层细胞片2张。1张采用全自动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进行检测。另一张用于HPV L1壳蛋白检测。细胞学诊断采用2001年国际癌症协会 (NCI) 推荐的TBS分级系统进行诊断分为:正常细胞 (NILN) , 意义未明确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ASC—US) ,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LSIL) ,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HSIL) , 鳞状细胞癌 (SCC) 。由两名资深病理科专家读片。

1.2.2 HPV分型检测

采用深圳亚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 (23型) 检测试剂盒, 可以检测出23种HPV亚型 (包括18种高危型及5种低危型) 。确定能稳定检出的HPV病原体最低检测限为1.0×103copies/mL。结果按膜条上HPV亚型分布的相应着色位点进行判读。操作步骤由检验科医师严格指导下完成。

1.2.3 HPV L1壳蛋白检测

先将液基薄层细胞片放入96%乙醇中固定, 然后采用美国Advance公司生产的赛泰-细胞/组织人乳头瘤病毒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 此检测以免疫组织/细胞化学和非同位素标记核酸分子杂交技术为基础, 能识别HPV病毒28种亚型的壳蛋白。具体操作严格按公司提供的操作指南进行。HPV L1壳蛋白为核蛋白质, 细胞核呈红色染色为特异性阳性染色, 如出现≥1个被红染的细胞核即可诊断HPV L1壳蛋白阳性。

1.2.4 病理组织学诊断

经患者知情同意, 至少1项结果异常者行子宫颈活检术。根据细胞异型性的程度和范围分为:正常或慢性炎症、轻度不典型增生 (CINⅠ) 、中度不典型增生 (CINⅡ) 、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 (CINⅢ) 、宫颈鳞癌 (SCC) 。

1.3 统计学方法

对本组研究的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细胞学检查结果与HPV分型比较

156 例TCT结果异常患者中, 其中ASCUS 、 LSIL 、HSIL、SCC的HR-HPV阳性率, 分别为19.1% (13/68) 、35.3% (18/51) 、77.8% (21/27) 、100% (10/10) 。随着TCT级别越高, HR-HPV阳性率越高。各组之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LR-HPV阳性主要见于低度宫颈病变。见表1。

2.2 细胞学检查结果与组织病理学比较

受检妇女共1052例, 其中896例患者检查结果为无宫颈上皮内瘤变及良性病变, 占85.2%;156例患者为TCT结果异常, 占14.8%。在TCT异常结果中ASCUS、LSIL、HSIL、SCC在病理组织学CIN及以上阳性率分别为54.4% (37/68) , 60.8% (31/51) , 85.2% (23/27) , 100% (10/10) 。各组之间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随着细胞学级别越高, TCT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结果越符合。见表2。

2.3 HPV L1壳蛋白表达情况与组织病理学比较

在不同病理组织学结果中, HPV L1壳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58.2% (32/55) 、61.2% (30/49) 、25.7% (9/35) 、12.5% (1/8) 、0 (0/9) 。其中正常/炎症组与CINⅠ组、SCC组之间的HPV 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CINⅠ组与CINⅡ/Ⅲ组、SCC组之间的HPV 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SCC组无HPV L1壳蛋白表达。随着组织病理学诊断病变级别越高, HPV 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逐渐下降。见表3。

3 讨论

宫颈癌是女性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大恶性肿瘤[3]。HPV是导致宫颈癌主要的致病因子。16~28岁年轻性活跃妇女HPV感染率最高 (20%~40%) [4], 但大多为一过性感染。在HPV感染后8~12个月后可发展为CIN, 在经过8~10年可发展为宫颈癌[5]。国际上公认的宫颈癌筛查有两种方法, 即宫颈薄层细胞学检查 (TCT) 和HPV检测。本研究中, 156例TCT异常结果中ASCUS、LSIL在病理组织学CIN及以上阳性率分别为54.4%、60.8%, HSIL、SCC分别为85.2%、100%。可见, TCT检查可以作为宫颈癌初筛方法。但其在宫颈低度病变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

HPV病毒感染, 可分为高危型 (HR-HPV) 和低危型 (LR-HPV) 。HR-HPV主要有HPV-16、HPV-18、HPV-31、HPV-33型等, LR-HPV主要有HPV-6、HPV-11、HPV-34、HPV-42型等。本组资料中显示, 随着TCT级别越高, HR-HPV阳性率越高。这说明, 在TCT检查基础上, 同时进行HPV分型检测, 能够浓缩高风险人群, 并可根据分型检测结果预测受检者的发病风险, 在宫颈疾病筛查中必不可少,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HPV病毒属于乳头瘤病毒科, 是由DNA核心和蛋白衣壳组成, 衣壳由主要 (L1) 和次要 (L2) 衣壳蛋白组成。HPV L1壳蛋白是HPV主要的衣壳蛋白。在宿主体内, HPV感染分为两个阶段, 即复制和转化阶段。HPV L1壳蛋白阳性表明HPV病毒处于早期复制状态, 同时可以诱发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清除感染。当病毒整合到宿主DNA基因中, 即处于转化阶段时, HPV L1壳蛋白表达呈阴性, 此时机体免疫应答被减弱, 异常细胞大量增殖导致未经治疗的病变进展到微浸润和浸润癌[6]。在本组资料中, HPV L1壳蛋白表达阳性率随着组织病理学诊断级别加重而呈下降趋势, 各组级别之间HPV L1壳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与王伟[7]等研究结果一致。这表明检测HPV L1壳蛋白表达可以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 恶性发展的趋势及病变严重程度。因此, 在TCT结果异常的基础上检测HPV L1壳蛋白, 可以用于指导宫颈病变患者的分流管理及个体化治疗。

综上所述, TCT检查联合HPV分型检测能够浓缩高风险人群, HPV L1壳蛋白检测可以预测宫颈病变发展趋势和HPV病毒感染状态。三者联合应用, 对于宫颈病变患者, 可以依据检测结果进行更加合理的分流管理和个体化治疗。

参考文献

[1]Day PM, Kines RC, Thompson CD, et a1.In vivo mechanisms of vaccine-induced protection against HPV infection[J].Cell Host Microbe, 2010, 8 (3) :260-270.

[2]郝敏, 卞美璐.人乳头瘤病毒L1蛋白功能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0, 26 (5) :352-355.

[3]宋晓霞, 刘玉玲, 杨晓等.HPV L1壳蛋白联合HPV分型、TCT检测技术对子宫颈病变进展风险的评估[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2, 40 (2) :179-181.

[4]乔友林.中国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子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及其疫苗预防前景[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 28 (10) :937-940.

[5]王远行.人乳头瘤病毒L1壳蛋白、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和人乳头瘤病毒分型联合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 37 (30) :30-33.

[6]RODEN R, WU T C.How will HPV caccines affect cervica I cancer?[J].Rev Cancer, 2006, 21 (7) :753-763.

病变检测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深圳市平湖人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妇科检查的7 098例患者进行LCT检查, HR-HPV DNA分型测定, 异常者行阴道镜下活检 (若无特殊, 取宫颈3、6、9、12点活检, 若特殊部位可疑病变, 则在相应点位取活检) , 并送病理科切片检查。患者年龄22~67岁, 平均40.7岁。

1.2 方法

HPV-DNA取样:避开月经期, 阴道窥器充分暴露宫颈, 使用专门的HPV采样刷, 在宫颈口逆时针旋转采样刷3~5圈, 停留约10 s, 后取出采样刷放入专门的HPV采样试剂中, 折断采样刷上部分并丢弃, 后盖上试剂瓶盖, 标记好患者姓名, 取样时间, 送检。HPV-DNA分型测定采用杂交捕获法:HCⅡ-HPV-DNA基因杂交检测系统来自美国Digene公司, 专用HPV试剂配套来自上海莱特公司, 操作均按照说明书进行。LCT检查:用一次性LCT取样刷在宫颈鳞柱上皮状交界处旋转3~5圈, 后放入专门的LCT试剂瓶中, 盖上试剂瓶盖, 标记好患者姓名, 取样时间, 送病理科检查。宫颈组织病理:去宫颈移行带组织送检, 若无特殊取宫颈3、6、9、12点活检, 若特殊部位可疑病变, 则在相应点位取活检, 视满意情况适当增加活检位点, 以减少人为影响。

1.3 诊断标准

按照试剂盒参照标准规定:HR-HPV DNA>1.0 pg/m L表示阳性。LCT检查结果采用TBS分级:非典型鳞状细胞 (atypicalsquamous cells, ASC)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low-grade squamous-intraepithelial lesion, LSIL)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HSIL) 。宫颈活检病理结果报告: (1) 未见上皮内病变 (negative for intraepithelial-lesion or malignancy, NILM) ; (2) 宫颈上皮内瘤变, 分为CINⅠ、CINⅡ和CINⅢ (原位癌) 三种亚型; (3) 浸润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PV感染与LCT检查结果比较

行LCT检查的7 098例妇女中, 868例表现为LCT结果异常, 873例表现为HR-HPV阳性, 按照如下分组感染率分别为正常+炎症者为4.8%、ASC为51.7%、LSIL为80.6%、HSIL为93.6%, 各结果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随着LCT结果宫颈异常程度的增加, HR-HPV感染率明显增加, 见表1。

注:与HSIL比较, *P<0.05

2.2 病理学结果与HPV-DNA比较

868例行LCT异常的患者中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浸润癌者HPV感染76例 (100%) , CINⅢ者HPV感染57例 (98.3%) , CINⅡ者感染89例 (81.7%) , CINⅠ者感染186例 (73.2%) , 与正常+炎症者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见表2。

注:与正常+炎症者比较, *P<0.05

2.3 病理学、细胞学、HPV-DNA检测的比较

浸润癌中LCT和HPV均阳性者占97.4%, CINⅢ中占91.4%, CINⅡ中占81.7%, CINⅠ中占72.8%。其中76例浸润癌患者中仅2例HPV检测阳性;CINⅢ患者1例仅LCT阳性, 4例仅HPV阳性;CINⅡ患者8例仅LCT阳性, 11例仅HPV阳性;CINⅠ患者35例仅LCT阳性, 30例仅HPV阳性, 见表3。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发展, 以及LCT检查的普及, 宫颈癌发病率呈增加及年轻化的趋势[2], 研究发现呈现每年2%~3%的增长速度。美国癌症协会统计数据显示, 2002年宫颈癌患者在发达国家的5年生存率为61%, 发展中国家仅为41%[3]。为了减少宫颈癌疾病的发生, 提高人口健康水平, 进行宫颈癌前病变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注:与CINⅠ比较, *P<0.05

已有的研究表明, 90%以上的宫颈癌患者检查发现存在着HPV-DNA感染。HR-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病变并转变为宫颈癌的必要条件, 低危型HPV感染与CIN及以下病变高度相关[4]。王又又等[5]对五峰县20~65岁已婚妇女进行检查发现, 宫颈癌发病率为3.88% (388/10万) , 其中HR-HPV的感染率为11.92%。王泽曼等[6]研究发现HPV检测联合LCT诊断对宫颈癌前病变的灵敏度为99.32%, 特异度为99.61%。这些均表明HPV感染检查对指导宫颈癌前病变检查具有重要作用, 且结合LCT检查, 能够提高癌前病变检出率。

本研究发现正常+炎症者HPV感染率为4.8%、ASC为51.7%、LSIL组为80.6%、HSIL组为93.6%, 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随着LCT结果宫颈异常程度的增加, HR-HPV感染率明显增加。868例行LCT异常的患者中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浸润癌者HPV感染76例 (100%) , CINⅢ者HPV感染57例 (98.3%) , CINⅡ者感染89例 (81.7%) , CINⅠ者感染186例 (73.2%) , 与正常+炎症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浸润癌中LCT和HPV均阳性者占97.4%, CINⅢ中占91.4%, CINⅡ中占81.7%, CINⅠ中占72.8%。与相关报道相似[7]。

总之, 高危型HPV-DNA检测对宫颈病变诊断有重要价值, LCT结合HPV检查指导阴道镜下活检有重要意义,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DNA检测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9年1月~2012年1月7 098例在妇科进行液基细胞学 (liquid-based cytology test, LCT) 检查的患者, 采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 分型测定, 异常者行阴道镜下活检并分析。结果 行LCT检查的7 098例妇女中, 868例表现为LCT结果异常, 873例表现为HR-HPV阳性, 随着LCT结果宫颈异常程度的增加, HR-HPV感染率明显增加;868例异常的患者中病理学检查结果为浸润癌者HPV感染76例 (100%) , 宫颈上皮内瘤变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 Ⅲ者HPV感染57例 (98.3%) , CINⅡ者感染89例 (81.7%) , CINⅠ者感染186例 (73.2%) ;浸润癌中LCT和HPV均阳性者占97.4%, CINⅢ中占91.4%, CINⅡ中占81.7%, CINⅠ中占72.8%。结论 高危型HPV-DNA检测对宫颈病变诊断有重要价值, LCT结合HPV检查指导阴道镜下活检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宫颈病变,诊断

参考文献

[1]陈观娣, 钱德英, 李志刚.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检测在宫颈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筛查中的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 2009, 25 (9) :1427-1429.

[2]Yang L, Parkin DM, Bray F, et al.Estimation and pmjection of the na-tional profile of cancer mortality in China:1991-2005[J].Br J Cancer, 2004, 90 (11) :2157.

[3]Parkin DM, Bray F, Ferlay J, 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02[J].CACancer J Clin, 2005, 55 (2) :74.

[4]周瑾, 刘伟.宫颈癌高危因素及筛查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0, 10 (1) :190-193.

[5]王又又, 向群英, 佘茜, 等.宫颈癌高发区妇女HPV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11, 27 (3) :259-261.

[6]王泽曼, 陈摇玉, 郑建鹏.液基细胞学技术联合高危HPV-DNA检测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效度[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1, 27 (12) :2414-2416.

病变检测 第9篇

子宫颈筛查的目的在于尽量发现高级癌前病变,从而减少浸润癌。近年来,国内外妇科学专家均建议对30岁及以上妇女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检测及细胞学联合的子宫颈筛查[1]。2006年6月,我院引进了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Ⅱ),对宫颈病变患者进行HPV DNA检测,收到良好的效果[2]。2008年11月,我院又引进了凯普HPV导流杂交分型检测技术,进一步探讨高危型HPV亚型的分布特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6年6月~2008年6月接受HCⅡHPV DNA检测患者共2 153例,所有对象均有性生活史,年龄19~76岁,中位数36岁;以病理学诊断为标准,其中宫颈癌66例(宫颈鳞癌65例,宫颈腺癌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238例(CINⅠ87例、CINⅡ65例、CINⅢ86例)、宫颈炎1 276例(轻度276例、中度634例、重度366例),另外以体检为目的无临床症状者332例,有妇科临床症状(宫颈湿疣95例、性交后出血或异常阴道出血62例等)241例。

2008年11月~2009年12月接受凯普HPV分型检测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342例,年龄19~66岁,中位数35岁;其中CINⅠ140例、CINⅡ127例、CINⅢ75例。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

HCⅡ基因杂交信号扩大仪(DML2000)及配套HPV DNA检测试剂盒、宫颈细胞采样器购自美国DIGENE公司;凯普导流杂交仪及配套试剂由凯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ABI7000荧光定量PCR由中山达安基因有限公司提供。

1.2.2 标本采集

采用配套宫颈采样器插入患者阴道,于宫颈口顺时针旋转3~5圈,避免宫颈分泌物及血液污染,立即浸入含保护剂的专用试管,封盖后送至实验室4℃冰箱保存,2周内检测。

1.2.3 HPV DNA检测

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Ⅱ)对患者宫颈脱落细胞HPV DNA载量进行检测,共检测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和68等13种高危型HPV。由实验技术人员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经裂解-杂交-捕获-信号放大-分析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在DML2000荧光检测仪上读取相对光学单位(RLU)。当RLU/阳性对照RLU>1.0时表示HPV DNA阳性。

1.2.4 HPV分型检测

按试剂说明书进行实验操作与结果判断。实验步骤如下:宫颈细胞HPV-DNA提取、PCR扩增、分子导流杂交、显色。可检测13种高危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和68亚型;5种低危型HPV:6、11、42、43和44亚型。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应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或趋势χ2检验分析各组间差异,差异有显著性者再计算比值比(OR)。病毒载量采用百分位数计算方法,其结果用中位数(M)及四分位间距表示,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高危型HPV DNA阳性率

2 153例受检者中701例HPV DNA检测阳性,阳性率达32.6%。其中宫颈癌、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炎患者阳性率分别达93.9%、30.2%、52.9%、80.2%和31.3%;其他妇科良性疾患:宫颈湿疣患者阳性率达51.6%,性交后出血或异常阴道出血患者达21.0%,体检无临床症状者阳性率达10.2%。见表1。

2.2 高危型HPV感染率年龄分布

2 153例接受宫颈筛查患者的各年龄阶段高危型HPV感染率见附图。75.0%的高危型HPV感染发生在30岁以上,且40~59岁是高危型HPV最高发的年龄阶段。

2.3 高危型HPV DNA病毒载量与宫颈癌、CIN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宫颈癌及CIN患者高危型HPV DNA病毒载量比较见表2。随着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增高,高危型HPV DNA病毒载量有上升趋势。

2.4 HPV亚型分布

34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经凯普导流杂交检测,共159例检测阳性,阳性率达46.5%,其中高危型HPV感染率为43.3%(148/342)主要的感染类型为16、52和58亚型,低危型HPV感染率为3.2%(11/342),主要的感染类型为11、6和42亚型;CINⅠ阳性率为30.0%(42/140),主要亚型为16、52和33亚型;CINⅡ阳性率为43.3%(55/127),主要亚型为16、58和18亚型;CINⅢ阳性率为68.0%(51/75),主要亚型为16、52和58亚型。

2.5 HPV多重感染

148例高危型HPV感染者多重感染率为23.0%(34/148);其中双重感染28例,占18.9%,三重及以上感染6例,占4.1%;CINⅠ、CINⅡ和CINⅢ多重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1.4%(9/42)、32.7%(18/55)和13.7%(7/51)。

3 讨论

子宫颈癌仍是威胁妇女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占妇科生殖道恶性肿瘤第2位。研究显示,HPV感染是引发子宫颈癌的重要原因之一,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导致宫颈癌及CIN。因此,美国癌症联合会及美国妇产科联盟均建议对30岁及以上妇女进行HPV检测及细胞学联合的子宫颈筛查[1]。国内HPV检测方法多采用斑点印迹法、荧光原位杂交法、Southern杂交法、多聚酶链反应(PCR)法和近年来的杂交捕获法(HCⅡ)[3]、导流杂交基因分型技术[4]。

经一些前瞻性研究发现,HCⅡ技术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检测HPV DNA的方法,在子宫颈癌高危人群筛查中很有价值。本研究采用该技术对2 153例我院宫颈中心就诊的患者进行高危型HPV DNA检测,结果发现,宫颈癌及CIN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妇科良性疾患,并且宫颈癌患者的感染率高达93.9%,明显高于CIN患者。本研究66例宫颈癌患者中有4例高危型HPV DNA检测阴性,可能是由于目前已发现的高危型HPV有15种类别[5],而HCⅡ仅能检测其中的13种。目前认为HPV感染的高危因素有性行为、年龄和吸烟等。HPV感染好发于18~30岁女性,但大多为一过性的感染。若高危型HPV感染持续存在,则发生宫颈癌与CIN的风险将大大提高。本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危型HPV感染率有上升趋势,40~59岁是高危型HPV最高发的年龄阶段,这与MIN[6]在广东省的调查研究结果一致。因此,对40岁以上妇女进行宫颈病变筛查更有意义。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文献发现高危型HPV DNA病毒载量与宫颈癌、CIN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但高危型HPV DNA病毒载量是否可作为预测宫颈疾病程度的指标,尚无定论。本次研究发现,随着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增高,高危型HPV DNA病毒载量有上升趋势,但与文献比较[7],其病毒载量差异较大,其原因可能是:(1)HCⅡ是通过样本RLU与阳性对照RLU比较得出高危型HPV DNA的相对含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定量检测,其结果仅能作为参考;(2)HCⅡ检测结果受到样本中宫颈脱落细胞数量的影响,宫颈采样如何实现标准化是尚待解决的问题;(3)组织细胞缺氧造成的坏死有可能引起高危型HPV DNA的丢失。

本研究发现,在常州地区CIN患者感染高危型HPV的主要类型为16、52和58亚型,低危型主要为11、6和42亚型,这与国内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6,7,8,9]。江敬红[9]的研究报告提示,HPV52和58虽然在中国地区CIN患者的检出率很高,但在发展为宫颈癌的过程中自然清除的速度也较快,在宫颈癌患者的感染率有所下降。因此,HPV16仍然是最应关注的高危亚型。同时,本研究发现,在CINⅠ~CINⅢ的发展过程中,阳性率逐步增高,HPV感染亚型有一些变化,特别是HPV58感染率有上升趋势。关于CIN演变过程中HPV不同感染亚型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的大样本验证。在CIN的人群中,大约有23.0%的患者存在多重感染,以双重感染最为常见,但在CINⅠ、CINⅡ和CINⅢ中并未发现多重感染发生率有明显的增高趋势,这与江敬红[9]的结果有些出入。笔者认为宫颈病变HPV多重感染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分析,高危型多重感染是否意味着更高的癌变风险也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癌前病变患者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及基因分型的意义。方法 采集2153例宫颈中心就诊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采用杂交捕获技术对HPV DNA进行检测。采用凯普导流杂交HPV分型技术检测34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的HPV亚型。结果 ①2153例受检者中701例HPVDNA检测阳性,阳性率达32.6%;其中以宫颈癌患者感染率最高,达93.9%,其次为宫颈上皮内瘤变,达54.6%。②高危型HPV感染好发于30岁以上,40~59岁是高危型HPV最高发的年龄阶段。③随着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高危型HPV DNA病毒载量有上升趋势。④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高危型HPV主要的感染类型为16、52和58亚型,低危型主要为11、6和42亚型。⑤CINⅠ主要感染亚型为16、52和33亚型,CINⅡ主要亚型为16、58和18亚型,CINⅢ主要亚型为16、52和58亚型。⑥高危型HPV感染者多重感染率为23.0%,其中双重感染18.9%,三重及以上感染4.1%。CINⅠ、CINⅡ和CINⅢ多重感染发生率未发现明显增高趋势。结论 高危型HPV DNA检测用于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极有价值。HPV16仍然是最应关注的高危亚型。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DNA病毒,第二代杂交捕获实验,基因分型,宫颈肿瘤,宫颈上皮内瘤变

参考文献

[1]ACOG Committee on Practice Bulletins.ACOG Practice Bulletin:clinical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obstetrician-gynecologists.Number 45,August 2003.Cervical cytology screening(replacescommittee opinion 152,March 1995)[J].Obstet Gynecol,2003,102(2):417-427.

[2]虞斌,许培箴,王秋伟,等.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9,8(4):238-240.[2]YU B,XU PZ,WANG QW,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papillomavirns and cervical carcinoma[J].Chinese Journal ofGeneral Practitioners,2009,8(4):238-240.Chinese

[3]陈凤,沈艳红,刘彬,等.第二代杂交捕获法检测子宫颈癌人乳头瘤状病毒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129-130.[3]CHEN F,SHEN YH,LIU B,et al.Research of HC2 in HPVtest[J].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2005,85(2):129-130.Chinese

[4]陶萍萍,卞美璐,欧华,等.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在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中应用的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1):43-47.[4]TAO PP,BIAN ML,OU H,et al.Application research on theflow-through hybridization and gene chip in human papillo-mavirus detection[J].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2006,41(1):43-47.Chinese

[5]MUNOZ N,BOSCH FX.Epidemiologic classification of humanpapillomavirus types associated with cervical cancer[J].N Engl JMed,2003,348(6):518-527.

[6]MIN L,YANG LY,LI LJ,et al.Genital human papillomavirusscreening by gene chip in Chinese women of Guangdongprovince[J].ANZJOG,2008,48(2):189-194.

[7]岑坚敏,钱德英,曾仁海,等.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7):533-535.[7]CENG JM,QIAN DY,ZENG RH,et al.The study of correlationbetween viral load of 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and cervi-cal cancer and precancer[J].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2007,23(7):533-535.Chinese

[8]陈铁峰,陈志央,丁福,等.521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HC2-HPV-DNA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7,15(5):66-75.[8]CHEN TF,CHEN ZY,DING F,et al.The reports ofHC2-HPV-DNA in 521 cases of cervical cancer and precancer[J].Chinese Journal of Birth Health&Heredity,2007,15(5):66-75.Chinese

上一篇:中国音乐的发展历程下一篇:提前收回贷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