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目标范文

2024-05-14

指导目标范文(精选12篇)

指导目标 第1篇

一、依照“总体目标”设立恰当的“个体目标”

首先应将学生教育置于一个大的集体之中。在新学期开始时, 特别是新入学班级, 班主任首先与班委的学生制定《班级公约》《班级文明公约》及全班同学本学期要达到的总体目标等, 使全班学生明确一学期的学习任务, 做到有的放矢;同时, 针对个体差异, 对个别“问题学生”提出更为具体的、更易做到的近期目标, 使其在跟随集体大目标的过程中有成功的体验, 进而逐步调动他们学习和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

二、从小事、细节抓起, 认真诠释班级目标的内涵

如今细节成为许多管理者关注的问题, “细节成败论”已被众多管理者所接受。而学校教育中的养成教育说白了就是点滴行为标准的重新塑造, 班主任工作实际就是一些繁琐工作的整理加工过程, 但是这个过程是非常艰辛的。作为班主任必须不怕辛苦, 认真细致地观察班上每一位学生的言谈举止、遵守纪律情况、完成作业情况等等, 从中不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教育学生的切入口, 并深入浅出地把目标灌输给学生, 使学生在意识上明确目标的内涵和要求, 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在班级德育目标管理中要求学生做到“净”、“静”、“敬”、“竞”这四个字。

“净”以求“美”:包括穿着打扮、环境卫生、作业书写、书本摆放、语言举止等等, 以求美的仪表、美的环境。

“静”以求“学”:包括课堂、会议、就寝、心态的调整等等。维护安静舒适的环境, 保持平和清静的心态, 以求幽静的学习环境, 清静的学习心态。

“敬”以求“贤”:我们中华民族一贯注重礼仪, 是一个“礼仪之邦”, 礼貌待人也是我们优秀的民族精神之一。“敬”以求“贤”就是要求学生要尊敬师长, 礼貌待人, 树立“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的求“贤”意识。

“竞”以求“进”:即是要有竞争意识。在以上三方面的基础上, 班级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势头, 做到“比”、“学”、“赶”、“帮”, 不仅仅是个人的进步, 而是要求整个班级的进步。

三、加强引导, 指导实施德育目标的方法步骤

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关键期, 作为班主任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 指导学生不断地思考自我、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并不断完善自我。

1、思考自我。

要学会打破常规思维方式, 进行逆向思考, 指导学生从评价“他 (他们) 怎么样”, 转到评价“我怎么样”上来, 使学生既是评价的主体, 又是评价的客体, 达到意识的根本转变。

2、认识自我。

当学生的意识得到转变后, 进一步引导到认识自我上来, 认真审视自己, 看看自己到底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同时, 还可以和自己的父母、亲人、同学、朋友以及老师讨论自己的优、缺点, 并一一梳理, 认真作好记录, 彻底明白自己到底是“什么样一个人”。

3、改变自我。

在认识自我、明白自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之后, 再根据目标要求和自己梳理出来的个人缺点进行一一对照, 明确哪些是容易整改的、哪些是比较难整改的, 并自己给自己提出要求, 制定出整改计划和目标。

4、完善自我。

在学生完成自己行为习惯等整改目标的同时, 指导同学之间进行互相交流, 彼此了解和监督, 取长补短, 进一步学习别人的优点, 形成“比”、“学”、“赶”、“帮”的氛围, 逐步完善自我。

当然, 这个过程并不是单一的说教, 要注重化繁为简, 结合选择具体明了的德育载体进行指导。要选择学生熟悉的学习、生活过程开展德育活动, 使教育与生活在时间、空间、活动和情感上保持统一, 这样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起到实实在在的教育作用。如让学生轮流参与主持管理班级, 团结协作自主地开展活动, 在实践体验中增强责任和学习意识, 培养集体荣誉感。应充分强调被考评者的主体作用, 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 进行自我评价、自我鉴定、自我教育的实践活动, 在自主、合作、对话、探究的氛围中感悟、体验和表达, 从而获得人格的发展。

四、严格管理, 加强检查, 及时调整德育目标

有计划必须有检查。班级管理中, 学生很容易钻空子。如果有了计划而不能有效地实施, 那么, 对学生的教育就无从谈起, 更会导致今后的班级管理无法进行下去。针对班级的具体情况, 除了监督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外, 可以将班干部分为两组, 一组负责检查学生是否能认真执行计划, 并及时记录和反馈;另一组负责搜集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效果, 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并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对已经完成短期目标的学生及时提出新的目标;对在具体实施中, 不能认真执行计划的学生提出警告, 并适当“惩罚”, 同时提出整改期限;对在具体实施中有问题的方案及时加以修改, 使其能顺利实施等等。

五、留给学生一个“反复”的空间

有这样一个科学实验, 当把一只青蛙放到热水中时, 它会立即蹦出来。但是, 如果把青蛙放入冷水中, 然后慢慢把水加热, 那么, 它会怡然自得地呆在水中而浑然不觉水温的变化。等水温逐渐升高后想逃出却为时已晚。

其实, 在生活中, 我们也未曾逃离“冷水中的青蛙”的命运!如果变化是逐渐的, 我们也常常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都免不了有一些根深蒂固的不良习惯, 它们并不是突然形成的, 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养成, 甚至我们自己都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正如心理学所指出的, 人的意识有潜意识和显意识之分。显意识是人清醒状态下的知觉活动, 而潜意识则是在显意识之下静静等待。人类的许多奥妙, 就存在于潜意识之中。因此, 要改变学生身上的不良习惯,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这需要一个曲折的过程, 特别是部分学生, 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性要在短期内改变是不可能的。所以, 要“反复抓、抓反复”, 留给学生一个“反复”的空间。

六、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力量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学校教育仅仅是教育方式的一部分, 它并不能满足教育的多元化要求。所以, 学校教育要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力量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教育的广泛性。针对部分学生利用学校和家庭教育之间的断层地带而经常违纪的情况, 可以设计《学生行为习惯跟踪表》, 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联系, 共同督促这部分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纪律, 树立纪律观念。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 必须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学生极端负责的精神, 勇于探索, 具有创新精神, 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进取, 拓宽思路, 想出新办法, 提出新见解, 解决新问题, 总结新经验。这样, 教师的生命力才会更加旺盛。

目标管理指导思想 第2篇

目标管理指导思想上是以Y理论为基础的,即认为在目标明确的条件下,人们能够对自己负责。具体方法上是泰勒科学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它与传统管理方式相比有鲜明的特点,可概括为:

l、重视人的因素。

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的、民主的、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也是一种把个人需求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的管理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上级与下级的关系是平等、尊重、依赖、支持,下级在承诺目标和被授权之后是自觉、自主和自治的。

2、建立日标锁链与目标体系。

目标管理通过专门设计的过程,将组织的整体目标逐级分解,转换为各单位、各员工的分目标。从组织目标到经营单位目标,再到部门目标,最后到个人目标。在目标分解过程中,权、责、利三者已经明确,而且相互对称。这些目标方向一致,环环相扣,相互配合,形成协调统一的目标体系。只有每个人员完成了自己的分目标,整个企业的总目标才有完成的希望。

3、重视成果。

目标管理以制定目标为起点,以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为终结。工作成果是评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标准,也是人事考核和奖评的依据,成为评价管理工作绩效的唯一标志。至于完成目标的具体过程、途径和方法,上级并不过多干预。所以,在目标管理制度下,监督的成分很少,而控制目标实现的能力却很强。基本理论:

1)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管理学》指出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他包括五大功能,而目标管理包含于控制功能。

(2)强调“自我控制”。任何员工都喜欢被看作被“领导”而不是一台永不停止的机器,目标管理的主旨在于“用自我控制”的管理代替“压制性的管理”。

(3)经理权力下放。经理不是一位体育教练,而是一位实干家。经理权力下放,有利于为职工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舞台,而不是家长式的管理的氛围。现代文明时代任何人都主张推崇民主而拒绝独裁。

指导目标 第3篇

“目标自学指导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是让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自学目标”和“自学提纲”,在教师的诱导、点拨以及教师提供的“自学启发信号”的启发下,经过自学、讨论、再学习、再讨论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训练自己的思维,扩展自己的视野,进行自学的教学尝试。

一、为学生提供自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是要求学生达到的学习水平。如果把要求学生达到的学习水平预先固定在一定程度上,注意使学生得到的教学帮助及学习时间与个别特点需要相适应,那么,教师就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这一要求水平。根据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借鉴其“教学目标分类体系”。我们首先把教学目标转化为“自学目标”提供给学生,让学生依照“自学目标”进行自学。对“自学目标”的确定,我是在认真研究教材,精研教学大纲,摸清学生知识现状及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遵循的原则是:

1.以大纲为准绳,以教学目标为核心,以教材编排为序。

2.各个目标要具体明确,尽量做到等级梯度分明。

3.便于教师操作和学生使用。

4.使自学目标可测、可评。

二、为学生提供“自学提纲”

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为学生提供“自学目标”的同时,我还为学生提供“自学提纲”,为学生在自学道路上设置“路标”导航引路。对“自学提纲”的编号,我们的做法是:

1.为学习新知识做必要铺垫。信息论的观点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建立在旧知识基础上的,为便于学生自学,编一些与旧知识有关的,又能转向新知识学习的题目让学生做,以期过渡自然。

2.保证自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3.跟“自学目标”一致,“自学提纲”是“自学目标”的问题化。

4.使“自学提纲”中的问题具有启发性、鼓动性。

5.使“自学提纲”中的问题跨度小,让学生始终体验着成功的乐趣。

6.在“自学提纲”中适当编一些梯度小的题目,让学生及时自我评价。

7.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对于那些能在家中做的实验则提前告诉学生,让学生在家中完成并写出简单实验报告。

8.对于例题的自学,尽可能编制梯度题组让学生练习,对于难度大的可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诱导、点拨解决。

三、课堂“目标自学指导教学”

“自学目标”是学生自学的目的,“自学提纲”是学生的“路标”。在课堂上“目标自学指导教学”,我的做法是:

1.创境导入。“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学中我总是首先为学生营造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然后再导入新课的学习。

2.进行:目标自学指导教学”帮助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掌握自学方法。课堂上利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自学辅导,具体做法是:(1)首先让一个或全体学生朗读教材。(2)让学生讨论并回答每个自然段揭示的知识内容或规律,对于回答不出的或不完整的则通过教师的暗示、诱导、点拨得出。(3)教师帮助学生进行系统总结,通过典型例题或题组训练巩固提高。

3.集中讨论,个别解疑。课堂上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展开同位之间、前后位之间对所学知识的讨论。在学生讨论的同时,教师则对班内那些踏实不敏捷和不踏实也不敏捷的学生进行个别解疑,因为这部分学生自学中遇到的困难较多,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课堂上对这些学生“特殊”照顾,进行个别解疑,使他们尽可能跟上班级的步伐。

4.达标测评与反馈矫正。对学生自学的结果、教师解疑的情况及时做出评价,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和教学中的遗漏及时补救。这是“目标自学指导教学”的重要环节。这样做,一方面为教学改革收集资料提供依据;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解除错误认识和做法,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进一步提高达标率。我的做法是:针对教学目标编制测评题让学生做,然后公布答案让学生自评自改,对出错率高的,学生不易懂的由教师矫正。

5.为学生布置自编题作业。通过几年来“目标自学指导教学”的实践,我深刻体会到:要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出来,就必需从相信学生出发,把尽可能多的时间和机会让给学生,教师则多为学生提供独立探索的机会和策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大学生就业指导目标简析 第4篇

目标是系统存在的原因, 也是系统希望达到的状态。就业指导目标是高校就业指导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高等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育目标在大学生职业发展和生涯发展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它决定着高校就业指导的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和评价体系等, 对高校就业指导的展开具有定向、指导、调节和控制作用。

就业指导目标是基于生涯教育理念下就业指导的应然性功能定位与就业指导的实然性发展程度相统一的结果, 发展程度有层次性, 就业指导的目标也就随之具有层次性。就业指导的总体目标 (或者称为最终目标) 是:实现学生就业力的全面提升,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总体目标包含三个递进层次:人职结合、人职匹配和人职和谐。

一、人职结合

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与职业岗位的结合, 保证学生“有业可就”。人职结合是就业指导最低目标, 同时也是最迫切的目标。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规模巨大、就业时段相对集中、就业利益涉及范围广泛, 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就业, 是一项十分艰巨、紧迫而又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作为“毕业生”这一特殊产品的生产者, 高校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营销职能。高校在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 即“毕业生”产品的营销方面, 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不仅节省学生就业成本, 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而且可以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节省全社会总就业成本, 提高就业效率和效益。因此保证大学毕业生“有业可就”是高校就业指导的最基本的目标。

就业率只是“人职结合”在数量的一种表征, 其本身不能作为就业指导的目标。2003年4月4日, 教育部所属74所高校2002年毕业生就业率首次正式向社会公布, 公布就业率的目的之一是希望高校把就业与招生的重要性“等同看待”。由于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急剧攀升, 就业压力逐年增大, 教育部又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 要求高校把就业情况同招生、专业调整结合起来, 就业率逐渐变成了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就业率逐渐与高校设置、专业设置、招生数量、高校教学工作评估及新增硕士、博士点等工作联系在一起, 就业率在高校办学过程中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就业率的公布变成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 在巨大的社会压力和行政考核压力下, 部分高校却把对就业率的追求变成就业指导的唯一目标, 甚至演变出了“就业率崇拜”等奇怪现象, 完全背离了就业率考核的初衷。就业率仅仅是在数量上反映了一定时期内, 高校大学毕业生人职结合的状况, 并不能代表大学毕业生就业全貌, 就如同温度计数字的上升并不一定代表天气气温的升高一样。就业指导的最基本的目标只能是帮助大学毕业生实现人职结合、保证其有业可就, 不能一味追求就业率。

二、人职匹配

人职匹配, 是指帮助学生寻求与其特质匹配度较高的职业, 保证学生“有业能就”。人职匹配是就业指导的最重要的, 也是核心目标。自从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创立以来, 人职匹配一直是职业指导的追求。经历了近一个世纪发展, 职业指导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大学生就业制度相结合, 演变为就业指导。称谓上的差异, 并不能改变二者共同追求, 只是就业指导在其诞生之初更关注就业安置。特质因素论建立在两个理论假设上: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能力模式和人格特质, 而某种能力模式和人格特质又与某些特定职业相关;每种人格特质的人都有其相适应的职业, 人人都有选择职业的机会, 人的特性可以客观测量。职业指导一般由三步完成:第一步, 评价求职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第二步, 分析各种职业对人的要求, 并向求职者提供有关职业信息;第三步, 人职匹配。指导人员在了解求职者的特性和职业的各项指标的基础上, 帮助求职者进行比较分析, 以便选择一种适合其个人特点又有可能得到并能在未来取得成功的职业。

受时段内社会所提供的职业岗位数量的限制, 经由职业指导所进行的人与职业的匹配只是一种适度匹配, 不可能是一种完全契合。人与职业的匹配是一个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的过程, 表层匹配是人的外显特征, 比如生理条件、学历层次、学业成绩等是否符合职业要求, 再者是人的能力、气质、行为风格等胜任特征是否符合职业要求;最后是人的动机、价值观、兴趣等动力特征是否符合职业要求。就业指导的目标就是, 在有限社会需求下最大限度地实现大学毕业生在外显特征、胜任特征、动力特征三个层面上与职业要求相匹配。

三、人职和谐

人职和谐是指, 把人从职业对人的奴役中解放出来, 以人为本, 将人的发展与职业的发展有机结合, 从而使人的就业力在职业中得到充分提升, 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也使得职业因为有了人的就业力的提升而获得持续发展。人职和谐也就是实现人与职业的互动双赢发展、保证学生“有业成就”, 这是就业指导的最终目标。

人职和谐的基础是人的自主发展。人的生涯发展与自然界其他存在物的发展有根本不同的特殊性, 这种特殊性表现在人的生涯发展是自觉的能动过程。大学生必须不断根据职业发展的要求调适自我、完善自我, 这种自我调节、自我发展, 仅仅依靠他人的指导和帮助是难以实现的。大学生只有自己拥有较高的职业调控素质, 才能不断应对是职业的变化, 将选择职业时的和谐感延续至整个职业生涯。

人职和谐的结果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要求人成为一个全能的人, 也不是成为一个完人, 而是指人能够完整全面地认识自己、规划自己、发展自己, 充分发掘个人潜能, 注重身心均衡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发表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指出, “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 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 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 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 以使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做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在职业生涯中, “应该做的事情”包括职业的选择、获取、调换、开拓、适应等, 这些“应该做的事情”均应由学生自主完成, 在自主完成过程中使学生获得长足的、全面的职业发展能力。

中班体育活动动作目标及指导要点 第5篇

一、走:

1.按节奏上下肢协调地走

指导要点:侧重左.右脚落地时机(老师必须有口令提示),再则强调摆臂为“对侧臂前后摆动”。

2.变化走;

中班:听信号变速走

指导要点:发展幼儿灵敏素质,设定的信号必须之前使每一个幼儿都能了解,并能较容易地区分两个信号的不同,以便在活动中作出相应的速度变化。加速走时,要求步子比慢走时要小,但频率要快。手臂的摆臂速度也随之加快。

二、跑: 1.自然跑:

中班:按节奏上下肢协调地跑

指导要点:强调脚的蹬伸和摆动的协调以及两臂的摆动和躯干的转动的协调(步子大些,落地轻些,摆臂用力些。2.变化跑:

中班:听信号变速跑

指导要点:方法同“听信号变速走”,强调跑的动作要领。3.走.跑交替: 中班;走.跑交替200米

指导要点:

(1)走—跑,听到跑的指令,下肢迅速蹬摆做出跑的动作,同时两臂迅速由直臂变屈臂前后摆动,身体稍向前倾。

(2)跑—走听到走的指令,迅速由跑转变为走,并调节呼吸。4.追逐跑;

中班: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追逐跑

指导要点:在强调限制条件——指定范围的基础上,再提出更高的要求:(1)追者要求其讲究方法,比如紧急起动的能力或者是个人追。(2)逃者要求其有躲闪能力。5.快速跑: 中班:快跑20米

指导要点:强调下肢的蹬.摆充分,步幅要大,步频要快,摆臂要用力,上体稍前倾,目视前方。

三、跳: 1.纵跳:

中班:自然摆臂连续纵跳触物(物体离幼儿举手指尖20厘米)

指导要点:强调落地时要屈膝缓冲,突出连续起跳的特点。并要求垂直上跳,不向前跳,掌握手触物时机。2.行进跳:

中班:在直线两侧行进跳

指导要点:髋的预摆——改变运动方向 3.从高处往下跳:

中班;双脚站立从30厘米高处往下跳,落地轻

指导要点:屈膝预摆,身体稍前倾,落地缓冲,注意身体平衡。4.立定跳远:

中班:跳距不少于30厘米

指导要点:预备——腿稍屈,臂后摆,上体稍前倾,也可弹动一次; 起跳——腿蹬直,臂向前上摆,展体,使身体向前上方跳出; 落地——屈膝全蹲 5.助跑跨跳:

中班:能助跑跨跳平行线,跳距不少于40厘米

指导要点:向前跑动中单脚起跳,蹬地用力,方向要正,在空中瞬间滞留前弓步,摆腿落地后,不要骤停,应继续向前跑几步。

四、投掷: 1.投远;

中班:能肩上挥臂投掷

指导要点:预备时能转体引臂,投时能转体挥大臂带动小臂将投掷物向前上方投出。

五、平衡: 1.在平衡木上走

中班:在宽20厘米.高30厘米的平衡木上走 指导要点:双手侧手举调节身体平衡,走步时步幅小,摆腿低,单腿支撑的时间短,上体直,眼看正前方。2.自转:

中班:原地自转3 圈不跌倒

指导要点:以前脚掌为轴旋转,脚跟提起,脚腕用力挺直,上体正直,头正,以髋.腰转动带动上体,双臂自然摆动帮助身体转动。3.闭目向前走: 中班:闭目向前走10步

指导要点:闭目前应先对准目标正面站立,并记住目标的方位,走时身体要正.颈直,出脚后方向要正,向前移动步幅小。

六、爬

中班:手.脚着地屈膝向前爬

指导要点:蹬伸腿时,膝部应边蹬伸和臂的推撑力量前进,爬时仰头前看。

七、钻

中班:能在60厘米高的障碍物下钻来钻去 指导要点;低头.弯腰.屈膝。

八、滚

中班:能团身滚

指导要点:由蹲立开始,两手抱小腿,低头.团身后倒,经臀.腰.背.肩.头后部依次触垫向后滚动,当头后部触垫时,两手压小腿往回向前滚至蹲撑。

九、队列;

中班:能听信号切断分队走 口令:“切段分队——走!”

指导要点:先将幼儿分成前后人数相等的若干组,听到口令后,每组第一名幼儿按教师指定的方向走,后面的幼儿跟随行进。中大班:一路纵队跑 口令:“跑步——走!”、“立——定!”

指导要点;大班幼儿可以用前脚掌着地跑,同时上体稍前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中班幼儿则要求上下肢协调,轻松地跑;小班幼儿仅要求自然跑既可。要求:第一步要跃出,跑步时要以前脚掌先着地;臂要前后自然摆动,前不露肘,后不露手。立定时,靠脚同时将手放下。

十、综合:球

中班:互抛互接球 指导要点: 1.抛传球: 两手握球的两侧,持球于腹前,两腿稍屈,上体稍前倾,抛出时,蹬腿.展体,挥臂屈腕指将球抛出。2.双手接球:

正确判断球的方位.速度.距离,及时向来球方向伸臂迎球,做好接球手型,各种接球动作的手心都应正对来球,球触手后,双手要及时后移以缓冲来球。中班:自抛自接球

三维目标指导下英语教学策略转化 第6篇

关键词: 初中英语 三维目标 教学策略

借助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能使得学生在自我对照和主动调整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定位坐标,帮助他们更好地拓宽知识视野和丰富思维感知。突出知识技能丰富呈现、表达交际互动过程和学生情感态度升华,能在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学习内容中转变学习思维方法,有效强化教学效果。依据课程三维目标,突出知识呈现、教学互动和认知深化,更能帮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英语学习综合运用能力。

一、建构多彩知识背景,引导学生自觉探究

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课程教学的必然需求,也是培养他们自主自觉探究的良好习惯的前提。在课程教学中,以丰富知识点为基准,为学生建构整体认知框架,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了解学习内容,能够帮助他们积累语言知识。这些丰富知识背景呈现,更能满足学生的探究好奇心。

通过建构多彩知识背景,让学生有更多的认知视野和丰富思维,使得学生在主动发现问题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课程知识的整体结构安排,围绕课堂教学要求设计相应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这些导学内容进行优化。把握课程知识要点,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主动搭建多元化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在自我探究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深刻体验。建议学生根据自我探究过程,从理解识记、灵活运用、拓展延伸等方面不断总结反思,帮助他们在自我探究的过程中深化感知体验。

这些多彩背景知识的呈现,能使得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究和灵活自如地运用。例如,在译林版七年级上册的Unit 3“Welcome to our school!”的Reading “Welcome to our school!”教学中,可针对Mum和Millie的对话内容,要求学生围绕“What’s the main character about Millie’s school?”和“What do you read from the article?”进行主动探究,帮助他们开阔认知视野。同时,可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国外学校生活场景,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感知印象。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中西方学校生活的不同,建议学生在相互表达过程中主动交流,满足阅读感知需求。

二、突出交流互动指导,指导学生协作探究

关注英语交际性,让学生在多元化的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知,能使得他们的理解更加深刻全面。通过互动式交流活化教学过程,能使得学生在真切感知体验的过程中享有更多的自由权和话语表达支配权,帮助学生找出自身问题。

围绕语言交际性活化教学目标,应该在体现技能性和互动性的基础上,体现协作交流。在运用中,为学生设计相应的语言表达运用学习目标,建议学生根据这些目标进行主动挑选和积极参照,帮助他们在交流中不断开阔视野和思维。关注学生的实践运用,引导学生在交流互动中相互表达运用,增强认知感悟。多给学生展示自身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在对照目标主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调整思维感知方法,满足他们的多元化学习发展需求。

通过这样的互动交流,能使得学生的感知更为深刻,认知更为丰富。例如,在八年级译林版下册Unit 6 “International charities”的Reading A“Aninterview with an ORBIS doctor”教学中,可建议学生参照采访模式,鼓励学生就“What are you going to say with ORBIS doctor?”和“How do you introduce ORBIS doctor?”进行小组式讨论交流,帮助学生在深化体验的过程中拓宽认知视野和思维,强化理解感知。通过这样交流性学习目标创设,能使得学生享有更多学习机会和方向,便于他们强化理解感知。

三、注重实践活动创设,培养学生积极情感

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学习目标中注意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的引导,让学生在感受英语学习的人文化的过程中,全面提高自身的学科综合素养。借助实践活动让学生有自由互动交流的平台,更能够帮助学生强化整体感知体验。

在实践活动创设中,应该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化发展,引导学生从课程文本内容中汲取有效的价值信息,从文化、情感、意志与品质等方面深入挖掘其中的丰富人文内涵,让学生能够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可深入实践活动过程,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感知体验,形成敏锐的语言信息捕捉意识。在此基础上,建议学生运用对比鉴赏的方式,就自己在学习中的认知感悟和积累不断深化情感,形成积极的思维情感和丰富的感知,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感知体验。

总之,围绕英语教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学习差异需求,改变教学策略,能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思维的基础上,更好地凸显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重视学生学习综合发展,关注教学过程,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李萍.英语三维教学目标指导下课堂教学优化之探[J].文理导航(上旬),2015(02).

[3]翁秀芳.初中英语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3(02).

指导目标 第7篇

2003年,教育部所属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就业指导中心,首次向社会公布高校就业率排名,全国高校为此绷紧了神经[1]。因为教育部在早先就提出将就业率作为反映高校组织管理、教育教学等各方面办学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要求这一指标与高校的招生计划安排和领导班子考核挂钩。对连续三年本专科初次就业率低于全省平均就业率的高校,控制其专业总数,每增设一个新专业的同时撤销一个旧专业,以引导学校进行专业结构调整。这些政策无疑给高校以沉重的压力。然而,正是这些政策出台后不久,高校扩招正式启动,每年高校毕业生的增幅远远大于就业岗位的需求量。上级行政机关和下游就业市场的双重压力使高校处于两难境地。高校为了生存也不得不将就业率摆在就业指导目标的首要位置。

然而,这样一来,在实际操作上就业指导却主要被演绎成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大跃进大炼钢铁”式的突击性做法,即赶在学生毕业的前夕,集中各种火力,大打就业指导攻坚战———举行声势浩大的就业动员大会,逐级下达就业任务和指标,举办各类就业技能技巧培训班,定期不定期开展就业形势报告会和就业专题系列讲座,模拟面试应聘,提供就业信息,搭建企校就业见面平台,敦促毕业生像赶集似的去参加各种大型招聘会,辅导员或专人包干找就业未果者谈话辅导,并逐个落实其就业合同签约等等。

诚然,这些工作对促进就业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可这种做法往往过分注重就业指导的实用性、速效性、技巧性,纯属程序式、被动式、经验式的指导,忽视了就业指导的科学性、前瞻性以及重要的育人功能,从而无法从根本上帮助大学生制定长远细致的就业计划,更无法从根本上帮助其培养和积淀具有社会常模的综合素质。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急功近利做法,其结果是,就业指导活动搞得轰轰烈烈,但对真正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作用有限,收效甚微。再一种情况就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亩产万斤不稀罕”式的造假做法,即学校经过努力或根本未经努力的情况下,无法兑现其就业率的达标要求,从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私下纯粹搞起了就业率数字游戏———大学生“被就业”及就业率“注水”现象,被屡屡曝光于媒体报端。这种擅报结果,无视过程的造假做法,遭到社会的广泛抨击和质疑,也引起教育部的极大关注。[2]这两种情况,前者急功近利,后者投机取巧。这不但无助于“提高就业率”的初衷,而且也改变了就业指导原本的目标和方向。所以,以“就业率”为目标的就业指导,不但从客观上贻误了大学生的更好成长和更好就业,而且也从根本上抑制了就业率的有效提升。因之,认真审视并明确定位就业指导战略目标,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那么,高校就业指导究竟应该从哪里抓起、抓什么、怎样抓,才能真正促进大学生的有效就业及“就业率”的有效提升,进而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格局,最终达到学生、学校和政府的共赢?这实质就是对就业指导战略目标的定位问题。本文试图从国际化大视野角度,依据经典案例,通过对社会上宽口径企业的用人之道及用人价值取向研究,结合国内相关学校的宝贵思想理念和实践,提出并解析踏踏实实育人才是就业指导战略目标的根本。愿本文能在这些方面起到抛砖引玉之效应。

1 全球企业管理重心从TQM转到TEM发人深省

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即全面产品质量管理,TEM(Total Ethics Management),即全面道德伦理管理。在过去几十年当中,全球企业最重视的叫做TQM即全面产品质量管理。企业管理当中,注重的是商品本身。比方说生产一枝笔,只要把它本身的品质抓好,企业就可以做得很长久。然而,近一、二十年来,很多全球性的大企业垮了!比如,成立于1763年的英国巴林银行,它是世界首家“商业银行”,既为客户提供资金和有关建议,自己也做买卖。由于其经营灵活变通、富于创新,业务品质非常优良,很快就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只因为时任新加坡分行的总经理挪用公款,不讲诚信,结果导致其二百多年的基业毁于一旦。1995年,世界上最老牌的巴林银行终结命运,宣告破产。[3]再比如,2000年,成为美国及全球最大的能源交易集团———美国第七大企业安隆集团,年营业额超过千亿美金,结果也因为两个主管在会计当中做手脚,导致其财务状况直转急下,公司股价每股从90美元连续跌至低于1美元,其股票也从新经济概念股一下子变成了水饺股,最后不得已在2001年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宗的破产案。此次结果严重冲击美国的资本及金融市场,以及全球的投资市场,连累了许多银行、基金以及社会投资人;而公司无辜的员工除了赔上个人职涯之外,还赔上退休金,其冲击不可谓不大。公司不得不在2001年宣布倒闭。[4]

类似事件层出不穷,引起国际企业界的广泛震惊和重视!从此,全球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人”才是企业的核心!人是关键,人要是出了问题,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他们开始从只重视其产品品质,而转向重视员工的品德和为人,全面道德伦理管理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迄今,全球企业整个管理的重心已经从TQM转到TEM来了,这个E是Ethics———全面道德伦理的管理,这就是现今全球企业对员工考量的方向和准则。

2 就业指导的核心是育人

从上述全球企业用人的取向和要求可知,在一定专业基础上,愈有德行、愈值得信赖、愈能担当的人,或简言之,即在一定专业基础上做人到位的人,其发展前景愈好。由此,我们有必要提出,就业指导在战略上的核心目标应该是踏踏实实地育人。

曾有一则关于“美国一家公司提前与70名学生签约”的报道称[5][6],在我国内陆投资3亿美元兴建的美国潜利公司,经过对多所学校的明查暗访,把用人的目光锁定在我国某所学校,理由是:“与其他学校的学生相比,这所学校的学生更符合企业员工的要求,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员工应有的踏实、忠诚的职业道德和负责、担当、自律的素养和心态。”

原来:“这些都得益于学校把树立积极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一系列育人要素作为教育目标。我们不放弃任何育人机会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没有聘请一名清洁工,日常清洁工作由全校学生共同完成,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包干区。类似生活中的一切生活自理、相互帮助,以及向老师问好、公共场所主动给老师、学长、长辈让座的礼貌等,则是一个人应有的最基本能力和素质。”

“进入食堂保持安静,保持餐桌卫生,吃剩的饭菜余渣随同本人一起带走,吃完饭要把椅子推进餐桌下面并摆放整齐。”这是该校对学生到餐厅吃饭的具体规定,而这样的常规规定涉及早晚自习安排、课堂课后秩序、集会活动、行为礼貌与礼节等多个部分,每一条都可谓详尽细致。类似“学生吃完饭要把椅子推进餐桌下面并摆放整齐”这样的事情,在其它学校很多人看来有点小题大做,但他们的学生却不这么认为:“这虽然是举手之劳,却能够看出你有没有服务意识和自律意识。任何所谓的素质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言行表现。这同时也是我校培养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利他理念的具体体现。”

该校把育人作为教育和就业指导的战略目标。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也无形地把这些做人的道理内化成了自己的做人准则。而如此所渐渐养成的良好习惯及积极的心理定势,才真正构成了一个人的软实力———素质。也正是该校学生身上的这种素质,才赢得了美国潜利公司的青睐。

所以,作为老师、作为学校,成就学生一生的德行和修为,才是真正成就其人生和事业的最重要基石。试设想,假如每个大学生在通过就业指导后都懂得了如何做人,那他岂不已经面对当今和未来的全球社会而立于不败之地了,那我们都还用担心什么?所以,说到底,就业指导的本质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根本是育人,而育人的终极归宿是做人!做人好了事业即便不成功也是暂时的,做人不好事业即便成功了也是暂时的。所以,教大学生学会做人———即育人,才是就业指导的战略目标定位,如此才能保证从根本上有效帮助大学生就业,进而也能真正有效地提升其就业率,最终实现学生、学校及政府的共赢。

3 重新定位就业指导战略目标的意义

3.1 有利于学校明确一个大的方向性问题:

即就业指导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求职者更好的就业,而不是为了提高就业率本身。就业率只是就业指导的一个副产品。以育人为战略目标的就业指导,既然能有效促进就业,也就必然能提升就业率,同时还可保持其可持续发展。

3.2

尽管以育人为战略目标的就业指导对促进就业意义不凡,但比促进就业更加有意义的作用是能引导和帮助求职者学会做人!这是成就一个人一生快乐和幸福的根本所在。

3.3 能帮助学校内归因,从而搞好其就业指导本职工作。

学校以“就业率”为目标时,最容易因就业率不容易或不能达标,而与政府可能产生对立思想和情绪,从而产生外归因现象和行为。但就业指导目标被定位为育人,这正好回归到学校教育的本来育人职能上,说明就业指导本身就是学校的分内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而并非政府强加的额外事务。这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内归因,从而立足本职,搞好就业指导工作。

3.4 有助于学校完善或重建就业指导的长效体系和建制。

有资料表明,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7]。显然,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突出地表现为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失衡及求职者就业意愿不匹配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完善或重建以育人为战略目标的就业指导的长效体系和建制。比如,针对供需结构性失衡问题,必须建立健全人才供求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机制,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准确、及时的人才需求信息,给学生以共享;除此,还应根据相关部门对我国经济发展走势的预测、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以及未来三到五年内就业市场的发展态势,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同时,加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尝试‘订单式培养”或校企共建的人才培养模式等。特别地,针对求职者就业意愿不匹配问题,必须增加师资和经费投入,建立基于提高其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全程化、全覆盖的职业发展教育体系;同时,加强就业指导机构建设,配备专业化、专家化、高素质的就业指导人员,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系列化、贯穿大学四年全过程的就业指导,最终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

如此一来,大学生就业指导将从以往侧重管理而过度到集管理、教育、服务于一体,从而为就业指导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既能打下良好的基础,也能创造必要的条件。

4 结语

本文所及主题虽然是就业指导,但聚焦的重点是育人。而育人却偏偏是教育的基本功能。如果说本文的意义远非就业指导本身,那也许将是作者最想表达的根本。

摘要:教育部将就业率作为高校办学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加之大学生就业难的事实,高校为了生存不得不将就业率摆在就业指导目标的首位。然而如此运作以来,频现急功近利、投机取巧之乱象,那么,高校就业指导究竟何去何从,才能有效突破就业及就业率的瓶颈,进而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格局,最终实现学生、学校和政府的共赢?本文试图从国际化大视野角度,依据经典案例,通过对社会上宽口径企业的用人之道及用人价值取向研究,结合国内相关学校的宝贵思想理念和实践,提出并解析踏踏实实育人才是就业指导战略目标的根本。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战略目标,育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首次公布就业率,北京晨报,http://news.sohu.com/60/79/news208367960.shtml.

[2]公布就业率好心未必好结果,苏自林,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83/16745/1473265.html.

[3]巴林银行栽在毛头小伙手里,《危机管理案例精选精析》:65-68.

[4]安隆事件的反思,http://www.cheers.com.tw/doc/print.jspx?id=402881e8134e403a01134e43d4ef0422.

[5]就业之路从这里起步,http://www.shedu.net/news/data/20060424886226/20060424886226_2.htm.

[6]宝山区两所职校探访记,赵锋,《上海教育》,2006.04A:22-23.

论监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服务目标 第8篇

1 监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本着“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环境保护第一”,实事求是,共创优质工程,使业主认可、让社会满意的原则,遵循“严格监理、优质服务、公正科学、廉洁自律”的职业准则,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全面响应和理解招标文件要求及监理合同条款。以施工合同文件为依据,以设计图纸、技术规范为准绳,组织和动员监理办公室全体监理人员发扬团结、奋进、求实、奉献的精神,坚决贯彻执行监理工作守则,遵循“严格监理、优质服务、公正科学、廉洁自律”的职业准则,对所监工程项目实施全方位、全过程、有效的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投资处于受控状态,在保证工程建设优质高效地全面实现合同目标的同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风尚,为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交通建设监理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2)利用经济和法律相结合的合同手段,使工程项目所涉及的各方,本着平等互利和诚信的原则,建立起相互协调、配合默契的权利义务关系,共同为实现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费用、安全目标,各尽自己应尽的合同义务和权利。

3)尽职、尽责,为业主提供满意的服务,但也不把自己当作是业主代表的下属,或者把与业主的合同关系视同雇佣关系。遇有意见分歧则采取主动联系、事先提醒、及时沟通的方法,化解可能出现的矛盾,消除误会。通过协调达到监理与业主之间的认知统一、关系和谐。

2 监理工作的服务目标

2.1 总的监理服务目标

总的监理服务目标包括对第三方履约管理的服务目标和监理服务履约目标两部分,前者为敦促承包人全面履行施工承包合同,实现各项合同目标;后者为全面履行监理合同,提供优质的监理服务,争取在业主组织的全项目工程各监理办工作评比中名列前茅。

2.2 具体的监理服务目标

1)质量监理目标。

本着“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秉公办事、一丝不苟”的原则,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审批承包人的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敦促承包人强化质量自检体系,作好隐蔽工程的旁站和工序检测、严格中间质量检验和交工验收;作好事先控制,严格施工组织设计审查和开工申请审批,在质量与工期有矛盾时,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在结构工程的施工监理中,坚决贯彻有利于提高耐久性和使用性能方面的措施,杜绝不应有的质量隐患和早期损坏等施工质量事故的发生,延长使用寿命,确保所监工程100%合格,达到优良工程目标。

2)进度监理目标。

施工准备阶段督促承包人资金、机械(设备)、材料、人员按施工合同承诺及时进场,满足全面开工需要,提倡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工期;认真审核承包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的合理性,要求有切实可行的保证措施,施工过程中随时掌握实际工程进度,进行分析;在关键线路上,如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符,甚或严重滞后、有可能导致工期延误时,及时敦促承包人找出薄弱环节,采取适当的措施,必要时责令承包人加大劳动力、设备的投入,重新编制调整计划,按调整后的计划督促实施,如因设计或地质等原因发生设计变更,则通过业主敦促设计单位尽快提交变更设计图纸,尽可能减少由于设计变更对工程进度带来的不利影响,以确保合同工期总体进度目标的实现。

3)费用监理目标。

认真阅读图纸,核算工程数量,如发现设计有明显差错,应予纠正;熟悉技术规范、施工合同和计量规则,核实工程量清单。按规定程序现场核实工程数量,进行中间计量。

积极建议促进设计交底和图纸审查会议及时召开,进一步优化设计;促进并协助设计代表结合实际进行动态设计和优化设计。

对施工单位提出的涉及造价增加较大的方案变更,必须符合设计变更程序、符合合同条件,慎重审议。

按施工合同规定在业主授权范围内认真审核、加强核对、签发支付证书,审查设计变更、价格调整;当承包人要求索赔时,作好各种证据、资料的核实、整理,为业主把好关,控制好总的工程费用,力争容纳在计划以内。

4)合同管理目标。

站在公正的立场,认真监督施工承包合同的实施;本着诚信的原则,全面履行监理合同;如果由于监理、业主、承包人各方所处的经济地位不同,认识上有差异,因而在计量支付、工程变更、索赔等问题上,在履约各方是否违约的问题上发生分歧甚至争议时,监理工程师将在分歧发生之初或争议发生之后,按规定程序通过现场复核、调查取证,以事实为依据,以合同条件为准绳,采取相互磋商、友好调解的办法妥善处理。

如果监理工程师调解无效,驻地监理机构一定如实向仲裁机关提供与争议有关的原始证据资料,提出对争议的处理意见,供仲裁机关参考。

5)信息管理目标。

监理机构信息管理相关人员主动配合业主统一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来往文件、会议纪要、监理报告格式和内容要求、质量检测试验及各类工作用表、计量软件、原始记录、各类台账以及信息传递、反馈、贮存的形式,及早明确竣工文件编制要求和归类方法,自觉学习使用,执行信息管理,及时办理各类文件、资料的审核、归档,迅速、准确地充分利用计算机功能进行信息管理,为施工监理实施三控制两管理服务,为竣工文件的编制作好准备。

6)安全监理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严格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认真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督促承包人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落实安全预防措施。

7)环境保护目标。

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加强对环保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监理,尽可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务必使环保工程质量合格,达到预期环保效果。

8)廉洁目标。

建立健全廉政制度,开展廉政教育,设立廉政告示牌,公布举报电话,监督并认真查处违法违纪行为。要求全体监理人员保持高尚的道德水准,严格履行廉政合同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不接受或索取施工承包人或供货人任何有价物品;不参与承包人邀请的有可能影响监理公正的超标准宴请和娱乐活动;也决不私自向承包人要求安排个人亲朋好友工作或购买推荐材料,更不获取超出合同规定以外的酬金。

加强内部管理,杜绝违章、违纪、循私等事件发生,树立廉政形象,实现“双优”工程(工程优良、干部优秀)目标。

3结语

监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服务目标也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比如安全监理、环保监理也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事物。监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服务目标是我们从事监理工作的指南,每个监理人员都应该牢记,它让我们明白监理工作是在干什么、怎么干,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监理工作。

摘要:结合实践经验,阐述了监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提出了监理工作的服务目标,指出监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服务目标是从事监理工作的指南,每个监理人员都应该牢记。

关键词:监理,指导思想,服务目标

参考文献

指导目标 第9篇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从我国原有的幼儿园常识教育发展而来的, 在改革常识教育的过程中, 人们为确立有别于常识教育目标的幼儿园科学教育目标做出了各种努力, 如, 改变常识教育培养目标的侧重点, 试图把以丰富知识、发展智力为主的目标变为以发展兴趣、态度和能力为主的目标;根据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特点来理解常识教育的培养目标, 强调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无疑, 这些尝试和努力对推进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是如何为幼儿园科学教育确立一个明确的、系统的培养目标, 仍是一个值得需要思考的问题。

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但起决定作用的是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对幼儿发展所提出的要求;二是幼儿的年龄特点。

幼儿尚处在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较低的发展阶段。幼儿园的科学教育究竟应在幼儿身心上造就出怎样的科学素质, 则是人们所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笔者认为当代幼儿的科学素质应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 对客观事物有广泛而稳定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一般来说, 幼儿天生是好奇的, 对周围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有着广泛的兴趣。但这种兴趣多是自发的、外在的, 而且是短暂的, 容易随着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而作为科学素质中的兴趣则应该是自觉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 只有这种兴趣才能促进幼儿对客观事物进行有目的的感知和主动的探索, 进而发展为主动探索的精神。

2. 拥有一定的科学知识, 并自觉地运用科学知识来理解和对待各种事物。

在科学教育中促进幼儿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不仅应该是科学的、正确的, 而且应该是经过幼儿尝试探索、积极思考得来而又被幼儿理解的, 这些知识还应根据幼儿年龄、兴趣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结构。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知识才能转化为幼儿内在的心理品质, 构成幼儿的科学素质。

3. 掌握简单的科学方法。

幼儿能理解和掌握的科学方法还远不是人们在科学研究中使用的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 只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认识事物的一般方法。如, 针对具体的对象应如何进行有目的的探索、尝试等等。

4. 形成初步的科学观念。

科学观念是人们在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变化的概括性的认识。当然, 因受年龄特点的制约, 要求幼儿全面掌握现代科学观念是不切实际的。但一些和具体的科学事实密切联系的、浅显易懂的科学观念应该是儿童能理解和掌握的。如, 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观念;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观念等等。

二、关于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指导策略

幼儿园各种形式的科学教育活动中, 如何科学有效地落实科学教育目标, 其指导方法、策略的把握尤为重要。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以“情境、问题、操作”的指导策略, 进行了思考。

1. 情境。

幼儿思维的发展趋势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而过渡的, 也就是说通过作用于事物的动作来主动构建初级科学概念是幼儿学习科学的一个主要特点。为此, 我们要着眼于创设宽松和谐的教育情境, 吸引幼儿乐于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探索学习。

2. 问题。

在以自主性学习为主的科学活动中, 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以问题的层层设置的方式得到体现的。环境的创设、材料的科学性和丰富性只是给科学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和前提条件, 而幼儿的探索性思维还要依靠教师简明而富有启发性的具体问题来引路。

3. 操作。

科学教育中的操作活动是幼儿获得真知的最佳途径, 也是幼儿科学认知的根本方法。教师在组织幼儿操作探索活动中, 一定要以幼儿为主体, 注重幼儿的操作过程, 要站在幼儿的认知高度和速度上和幼儿同步探究问题, 不可急功近利, 急于求成。

指导目标 第10篇

关键词:EVA理论,国企,财务管理目标

EVA最基本的意义就是作为企业业绩的衡量指标, 其作为业绩衡量指标具有充分的考虑了所有投入资本的成本、对会计数据进行合理的调整等特点。其次, EAV是激励机制的基础, 企业将员工的奖金报酬与EAV的持续改善挂钩, 员工获得利益的办法就是为股东创造更多的EVA。再次, 企业真正的实施EVA需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价值管理文化, EVA文化不仅仅是要进行业绩考核, 而是要将价值管理的方法及理念真正的引入到企业的管理活动中去。最后, 企业的投资、筹资、营运等决策都要结合对EAV的影响来加以考虑,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以EVA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系统。

一、EVA最大化作为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1. 财务管理目标的设立原则。

企业设立财务管理目标应该坚持协调性、相关性、可操作性、坚持财务主体假设等基本原则。

2. EVA最大化符合财务管理目标的设立原则。

EVA的立场分析。因为企业的资本成本是从企业的角度考虑的, 所以全面的考虑了资本投入成本的EVA也是从企业角度考虑的。

EVA有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EVA不但考虑了债务资本成本, 而且考虑了权益资本成本, 能够更真实准确的反映企业经营业绩, 促使管理者增强资本成本管理意识, 最终实现企业目标。

EVA的相关性。EVA管理中创造的是真实的利润, 以EAV为核心的考核指标可强化员工及管理者创造价值的理念, 实现财富增长。

EVA的协调性。EVA能让员工富有, 但其前提条件是让股东获得更多投入回报, 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经营者与投资者的矛盾。

EVA的可操作性。因为在计算公式中会计调整事项较少、有确定的资本成本率, 所以EVA作为业绩考核的核心指标操作性很强。

3. 将EVA最大化作为我国国企的财务管理目标。

通过前面的论述得知, 追求EVA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可以满足财务管理目标设立的基本原则, 国企的现状也允许将实现EVA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同时, 国资委也将实施EVA考核作为一项重要的部署, 可见在目前环境中将EVA最大化作为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二、EVA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的局限性

1. 未能考虑现金流。

EAV的本质是经济利润, 其反映了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 却没有体现出企业的实际支付能力, 因为企业的实际支付能力主要依靠现金流量来体现。在实际工作中, 很多的企业利润很高, 但现金出现了断流最终倒闭, 这也提示了企业在追求财富的同时务必要关注现金流的状态。

2. EVA业绩考核体系尚未真正建立。

EVA业绩考核体系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 尚不成熟, 存在着诸如:EVA为绝对指标无法衡量经济效率、偏向于财务导向、确定资本成本率的方法、会计调整项目考虑不全面及界定不明确、业绩考核体系局限于对经营管理者的考核等问题。

3. 缺乏与EVA考核配套的激励机制。

业绩考核体系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激励机制来保证执行, 从目前我国央企情况来看, 真正与EVA考核体系相配套的考核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4. 缺乏EVA财务管理系统。

我国国企以EVA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还缺乏EVA财务管理系统, 完整的EVA财务管理系统应该覆盖企业的投资、筹资、企业运营、利润分配等各个方面。

三、EVA理论指导下的国企财务管理目标的完善措施

1. 考虑现金流后的目标。

企业货币资本的基本职能就是用来购买劳动力和生产材料, 企业没有充足的货币资金就无法正常运转、无法在市场中获得需要的资源来开展经营活动, 无法完成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的转化。企业一旦在现金流上出现问题, 企业生产经营必将受到影响, 各种经营风险也接踵而来, 企业的价值目标更是难以实现。由此可见, 企业的价值创造和实现是离不开现金支持的, 企业以EVA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也一定要在现金流转顺畅的前提下确立。

2. 建立以EVA为核心的个性化业绩考核体系。

首先, EVA理念在我国还没有被广泛的接受, 要建立以EVA为核心的个性化业绩考核体系就必须先推行理念, 要让企业的各层级员工认识到EVA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关系到每个人的实际利益, 实现目标就能达到多方共赢, 最终达到员工由被动实现向主动实现的转变。其次, 设计一套以EVA为基础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业绩评价包括财务指标及非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要以EVA为核心, 非财务指标要能够弥补EVA偏向财务导向的缺陷。需要注意的是EVA指标中除绝对值指标还应考虑经济增加值率、EVA增长率等指标。

3. 建立与EVA考核体系配套的激励机制。

要将对经营管理者和企业员工的业绩激励与企业创造的价值紧密连接, 就必须建立与EVA考核体系配套的激励机制。与EVA考核体系配套的激励机制可以采取设立EVA奖金库及实施EVA股票期权计划等形式。

4. 建立EVA财务管理系统。

首先, 投资方面。在EVA财务管理系统中进行投资, 只有投资收益率真正高于资本成本率的项目才是可投资项目, 投资决策与监督标准就是EVA。其次, 筹资方面。在EVA财务管理系统下筹资要关注资本优化的问题, 因为资本结构关系到企业资本成本率的高低, 资本成本率又是影响EVA的关键因素。再次, 营运方面。在EVA财务管理系统下要认识到资产是有成本的, 资产的沉积实际上意味着财富减少和成本增加, 企业应该通过处理不良资产、减少消耗性资产等方式减少资产占用。另外, 企业要权衡资本成本与经营成本, 企业可以通过业务外包、缩短生产流程等方式对EVA进行提升。最后, 利润分配方面。在EVA财务管理系统下未分配利润可以成为企业内部筹资的重要资金来源, 这样可以减少资本占用, 也可减低资本成本。

参考文献

[1]王庆成.财务管理目标的思索[J].会计研究, 1999年10期

指导目标 第11篇

一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现状

1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目前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高校,在教学形式上大多还停留在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上,理论性的内容偏多,课堂也缺乏互动体验,多样化、市场化、信息化、系统化的教学模式还未形成,使学生感到就业指导课空洞的内容太多,对他们不实用,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2课程体系不全,缺少全程化的就业指导

目前,许多高校就业指导课还主要集中在高年级进行,低年级学生很少得到就业方面的指导,而且内容也多以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观念、就业信息和就业技巧为主,在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从学生刚进校门就应该开始的分阶段、有重点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尚未形成,还没有做到对大学生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

3开设就业指导课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

很多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存在明显的功利性倾向,目的只是为了提高就业率,而不是为了给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这类高校通常采取在毕业班集中开设就业指导课程,通过填鸭式教学,想一朝之际解决所有问题,使职业指导课程变成了应对面试的指导,忽视了学生在校期间职业素质的培养,也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种“快餐式”安排忽略了大学生的职业准备是一个渐进而漫长的过程,等到临近毕业才开始进行临渴掘井式的就业指导,学生面对社会已经非常明确的就业需求,只能根据现有条件在少数几种职业中做出选择,往往无所适从。

4缺少个性化指导

对于将要踏入社会的毕业生们,由于他们在心理方面和职业规划方面存在许多疑惑和不适,这时就需要一种将职业生涯和心理状态分析有机结合起来的个性化指导,然而目前不少高校因为课程安排时间短,师资缺乏等因素,一般是100-200人左右,甚至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上课。由于专业不同、上课的学生人数众多,课程教学缺乏针对性,效果不佳,多数同学不能清楚地了解自己应该怎样做,导致就业指导课缺乏了实效。

上述几点反映了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课程教学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其目的性、计划性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立上,课程教学目标是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根据,是设计教学活动过程的指针,是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是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句话,课程教学目标是课程教学活动的指南。因此,高校就业指导课确立科学的课程教学目标体系是完善其课程建设的首要前提。

二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设立的要求

课程教学目标是课程教学活动的指南,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核心宗旨的具体体现和分解落实,因此,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立有一定的要求。

1目标的设立应适当

所谓适当就是目标的深度、广度要适中,既要落实各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等上位目标要求,又要照顾学生实际。太宽,不能显示本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和特色;太窄,则会对总的培养目标产生影响,就会以其小失其大;过低,会达不到专业课程体系所规定的要求,使本课程无法实现其在总的课程框架中的意义;过高,会脱离学生实际,反而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课程教学目标应当全面考虑,统筹兼顾,宽窄相宜,高低恰当。

2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

由于课程教学目标直接决定了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选择甚至包括课堂实际教学活动过程的设计等方面,因此,设立的目标一定要有具体和可操作性,能够对以上几个方面都有具体、明确的规范、导向和约束。做到具体而不空泛,明确而不罗嗦,概括而不模糊,能够直接指导课程教学活动。缺乏操作性,就会使课程教学变成怎么上、上什么、上多少、上得怎么样缺乏评判依据和标准。

3目标的设立应注意阶段性

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目标的设立应在总的课程目标导引下,根据学生所处年级特点和不同阶段出现的具体问题分别确立大学各阶段的阶段教学目标。各个阶段教学目标的设置与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心理发展特点以及现实需要相符合,有所侧重,充分反映各阶段的特点,体现目标的针对性;各个阶段目标的设置要注意承上启下,有层次地对待、体现目标的可操作性。

4目标的设立应注意差异性

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的制订中还要注意不同群体学生的差异。在高校学生中存在着一些值得重视的特殊群体,比如贫困生群体和女性学生群体。对于这两类比较典型的特殊群体,应该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在教学目标确立上有不同的侧重。对贫困学生可增加自主创业意识教育,帮助他们确立创业观念,树立社会责任感,增强创业能力;对于女性学生群体可增加职业与家庭关系等方面的思考教育,帮助她们及早认识到协调这二者关系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三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体系

课程教学目标是指某一课程经教学后使学生达到的应知、应会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它服从于专业培养目标。高校就业指导课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基础,具体落实到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为宗旨,从而构建满足学生成才发展需要的培养体系。笔者认为,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总体目标应该是:通过就业指导课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合理的就业观,形成自我职业规划和发展意识,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在学校指导下,培养学生自觉的自我发展能力以及必要的职业生存和拓展能力。这一总体目标可以分解到大学的不同阶段,建立各阶段的分支目标,由这一系列的阶段性目标构成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系。

1大一课程

一年级属于职业定向的基础教育阶段,其课程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的职业生涯认识,唤醒他们的职业发展愿望,引导他们形成合理的生涯定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盲目为明智,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此阶段主要是意识唤醒阶段。

根据上述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主要包括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和职业状况,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明确大学成长目标;指导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理解和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步骤和方法,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具体内容应该涵盖探索自我、探索职业社会、职业基础知识、大学学习与职业发展的关系、职业素质测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等。

2大二、大三课程

这一阶段主要是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和提高阶段,其课程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进行素质拓展,培养团队精神,学习求职知识和技能,为就业与创业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达到提升就业竞争力的目的。此阶段的课程安排应该突出实践环节,在职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认识自己,了解职业社会,培养社会需要的职业化意识和素质,如主动性、责任心、诚实、团队协作等,这些素质几乎是每种职业活动、每个组织都需要的通用职业素质,应该作为大学生职业准备的重要方面。

根据这些目标,在教学中主要包括团队创建、职业化素养、求职择业方法技巧、社会实践指导、创业教育、职业资格认证、就业礼仪培训等内容。

3大四课程

这一阶段主要是大学生求职的热身和实施阶段,其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应该突出其实践性与实用性,应该针对毕业生双选会等用人单位的招聘面试进行求职前的强化培训以及就职后的成才和发展谋略指导,帮助学生做好职后规划,谋求新发展,实现人生目标。因此,本阶段的课程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与职业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意识,进行有效的择业指导和职业发展规划。

根据这一目标,在教学中主要包括就业政策法规指导、择业心理辅导、职场生存和发展指导、就业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指导等。

高校人才培养事关国家和社会发展,大学生就业事关社会稳定,情系千家万户,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任重道远,而这其中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直接影响这门课程的有效实施。因此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目前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社会用人需求、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现实需要等诸方面,从而构建科学的就业指导课课程教学目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落实,进一步推进高校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

参 考 文 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高海生.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几点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

[3]王政忠.关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探讨[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3).

[4]谢珊.“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就业指导课中的运用[J].高教探索,2007(3).

[5]张洁.构建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课课程体系的原则[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14).

[6]韦香竹.浅谈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有效形式[J].河池学院学报,2008(8).

指导目标 第12篇

从2006年到2009年, 天津市已经顺利完成了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在这次课程改革实验中, 高中校长有很大的压力: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改革方案, 落实各科课程标准;另一方面, 要应对各种考试, 特别是学业水平考试和高等学校入学考试, 满足家长和学生的期望。多年来, 我们的教训是口里喊着素质教育, 实际开展应试教育, 学校在夹缝中生存。其实考试这根指挥棒, 既可以发挥负向引导作用, 把师生导向应试教育的泥潭;也可以发挥正向引导作用, 把师生引向素质教育的大道。能否充分发挥考试的正向引导作用, 把高中课改引向素质教育, 这是校长的责任与使命。三年来, 我们以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为切入点, 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改革, 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们的做法可归纳为“一引二导三优化”指导评价体系。

“一引”:通过制定一套科学而完整的考试评价制度, 引领教师和学生真正落实三维课程目标, 促进高中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针对传统考试存在的若干弊端, 我们制定并实施了“保底不封顶、层次滚动、多元评价”的考试评价制度。“保底”是指日常考试应注意体现评价的“底线”特征, 根据课程标准, 面向全体学生, 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落实课程标准所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标;做到考试内容分阶段、有重点, 复习资料定范围、重变形, 考试试卷有选做题、必做题, 实行单元过关清和考后百分落实制等, 以保证日常考试的“底线”功能。“不封顶”是指日常考试应注意体现考试评价的开放性, 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展示发挥空间, 如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和选做题。

“层次滚动”是指知识的落实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要坚持多层次滚动考核方式。根据知识的遗忘规律, 我们实行“周清、月结、学期大回放”三阶段滚动, 即每一周或两周 (课时较少的学科) 针对本周的教学内容进行“保底不封顶”的“周清”考试验收, 每一个月或两个月 (课时较少的学科) 针对本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前几周验收情况再进行“月结”考试验收, 学期中和学期末就半个学期“周清、月结”中暴露出的问题再进行“大回放”考试验收。当然, 在此过程中, 教师也可根据“周清”、“月结”和“学期大回放”中不同学生的情况增加局部弥补性的检验, 以使暂时落后的学生及时得到弥补, 实现“保底不封顶”的教学效果。

“多元考试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多方面的评价, 而非只看分数。高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我们在考试和评价中就要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具体做法是:在考试题目的设计上, 不能只涉及单一的知识和技能, 也不能只设计安排有标准答案的封闭题目, 要适当增加开放题。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 突出考试内容的阶段性和系统性, 适当增加有关思维品质能力和实际应用方面的考核内容, 特别是安排诸如知识和方法的总结、规律的提炼、解后反思、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题目, 根据情境提问题等学法类内容的题目, 联系实际类的研究性学习题目, 使教师和学生注意加强思维品质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 确切落实三维培养目标。在考试试卷评价上, 改革试卷评价方法, 实行分项评价与整体评价双向制。在试卷评价时, 对解答过程中观点新颖、方法独特、解法多样的学生实行加分奖励, 以鼓励学生勇于创新、自我发展。在对学生试卷进行整体评价的同时, 对学生思维品质能力情况进行单独评价, 以引导师生对思维品质能力的关注。在学生自我发展性评价方面, 实行学生自我纵向发展评价。传统的按成绩进行集体大排名的做法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尤其不利, 我们鼓励教师对学生多采用自我纵向比较评价的方法, 使学生在与自己的比较中不断进步。

“二导”:加强对教师进行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引导, 切实转变教师的观念和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指导, 特别是有关学习心理、思维方法和解题能力等策略方法的指导。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加强对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需要教师的指导, 而教师的观念和教的方式不转变, 学生学的方式就难以转变。为了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我们开展学法研究, 要求每个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 每学期都要写一篇关于学法的文章, 以引导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开展有关学生思维品质与学习特点的专题讲座, 把重要的学习规律做成展牌, 在教师办公室和学生教室张贴, 时刻提醒教师要按照规律教, 学生要按照规律学;学校每年进行一次教师业务考核, 把教法和学法指导等知识作为考试的重要内容, 其考核成绩与教师的评优晋级挂钩, 充分发挥考试指挥棒对教师的正向引导作用。

二是加强对学生进行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指导。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必须突出阶段性和针对性。比如, 针对高一学生在初高中衔接中表现出的学习不适应的问题, 我们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在高一新生面试报到时, 给每个学生发一本学校编写的入学教育资料, 让学生带回家自学, 资料里面主要介绍高中学习的基本环节和方法, 如怎样记笔记、怎样听课、怎样预习、怎样“学会”等。第二阶段是在学生入学第一次月考后, 指导任务是针对学生现实的学习行为, 一方面帮助他们具体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特别是在学习方法上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是结合他们的学习实际, 具体介绍怎样听课、怎样做作业、怎样考试、怎样对待难题等学习方法策略。第三阶段是在高一的第二学期, 在学生中开展学习经验交流活动, 以实现学生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我校还推行学生自我管理制度。学生的自我管理主要是“早三思, 晚三结”。“早三思”就是学生每天早晨自我思考三个问题:我这一天想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晚三结”就是学生每晚学习结束后进行自我检查, 思考三个问题:今天我做了什么?做得怎样?还有什么问题?同时, 还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薄弱点选择确定一条自我约束的格言警句, 放在明显之处, 时刻提示自己, 这也叫名言警句提示法。我校建立了学法导航专题网站, 按学科划分板块, 涵盖了高中阶段的各个学科, 有学法策略介绍、名人名家的故事、优秀学生经验等栏目, 还设有留言板, 供学生跟帖发表意见, 实现交流。

“三优化”:优化训练内容, 优化训练过程, 优化训练评价方法。目的是提高落实三维目标的质量和效率, 做到“减负增效”, 最大限度地减少无效的训练。

一是优化训练内容。主要解决的是学生训练什么题才能保证训练效率的问题。目前, 高中教辅资料市场非常混乱, 每种资料都标榜自己最符合课改要求, 学生盲目购买和练习, 大大加重了学习负担。我们的措施是:不迷信市场上的教辅资料, 限制教师给学生征订教辅资料, 组织教师开展训练资料的筛选, 特别重视单元训练资料的筛选和编写, 保证单元训练知识覆盖面广、涉及题型全、解题方法策略系统性强、题目难易适当。通过这种办法, 有效控制了学生的训练量, 提高了训练效率, 减轻了学生负担, 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系统归纳。

二是优化训练过程。主要解决的是学生怎么做题才能提高训练质量的问题。我们主要做了三件事:第一是明确主作业和辅作业。主作业是学生必须按要求完成的, 是教师牢牢抓住不放的。辅作业要求低一些。主作业要突出年级特点, 形成系列, 同一年级不同学期也可不同。第二是要求写作业日记, 学生在当天作业后写作业日记, 其内容为:通过作业的完成过程和课上听课情况、自己的主要收获、存在的困惑以及对教师的建议等, 当然也包括自己的新解法、新思路、新问题等。第三是提倡限时作业。适当布置限时作业, 既可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又可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是优化训练评价方法。主要解决的是对学生训练的过程和结果怎样评价才能督促学生的问题。主要措施有:规划考试内容和结构。要求在考试结构中设必做题和选做题, 在考试内容上安排一定比例的思维品质能力和实际应用类问题, 其中考试的内容和重点难点的确定由学校统一规划, 对“月结”和“学期大回放”的组织实施由学校统一安排。改革评价办法。积极探索引导教师和学生主动落实课改目标的评价体系, 鼓励学生在一个问题上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 实行多者和优者加分制, 引导教师和学生重视学法、研究性学习、实际问题解决等问题研究, 实行单独考评, 纳入评价体系。

上一篇:议论文阅读方法下一篇:日记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