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论文范文

2024-05-23

经济论文范文(精选12篇)

经济论文 第1篇

在生态危机困扰整个人类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对生态危机的感受和认识不断深化的形势下,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应运而生,以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它们的内容有交叉、观点主张相似,极易产生混淆,但是它们在侧重点、突破口、和核心上有着各自特点。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

概念辨析

低碳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2003年,英国颁布《能源白皮书》,成为世界上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国家。此后,伴随着应对气候变化的后京都谈判的开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发布、巴厘路线图的通过等一系列事件,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行动不断走向深入,低碳发展道路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关注,并逐步形成了全球共识。表面上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

低碳经济是碳生产力(单位碳排放的经济产出)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形态,它的着眼点是未来几十年的国际竞争力和低碳技术产品市场,目标是低碳高增长。低碳发展通过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制度约束得以实现,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行为的理性。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随着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京都议定书》的通过,许多国家把关注点投向降低碳排放量,低碳经济已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宠。

生态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生态经济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在他的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使用了“生态经济学”这一术语,成为生态经济学学科的最早倡导者。他在该书中倡导用市场经济体制控制人口的增长、环境污染和协调消费品的分配、资源的开发利用。此后,生态经济学在西方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

毫无疑问,生态经济学就是以生态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应该指出的是,尽管国内外的生态经济学家对生态经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没有达成共识。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一是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二是生态经济是让整个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的全过程像生态系统一样形成全封闭循环,最终达到资源的零输入和废弃物的零排放,使生产系统自持,也就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是理想化阶段,在知识经济的后期才有可能做到。生态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物质基础与以化石燃料或以碳为基础的传统工业经济不同——是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的,可见,纯粹意义上的生态经济是一种理想的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在现实社会发展阶段,即使是最发达的国家,生态经济也没有完全实现。目前,各个国家生态经济的发展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趋势。

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20世纪60年代环境保护思潮和运动崛起的时代产生。“循环经济”一词并非国际通用术语,在学术界尚存争议,从各种文献对它界定的共同性来看,就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20世纪90年代末,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出台了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生利用等办法。通过抑制废弃物的产生、资源的循环利用等措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费,进而降低环境的压力。

循环经济参与经济活动的物质要素流动形式是具有环状(立体交叉)特征,即“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所以,循环经济运用生态学规律,使经济活动不超过资源承载能力,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在生产过程实行清洁生产,实行“3R”原则,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输入自然资源、产品的再使用原则,即尽可能延长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废弃物的再循环原则,即最大限度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实现资源再循环。

目前,德国、日本、美国的循环经济走在世界前列,其中,美国的循环消费颇具特色,独树一帜。由于循环消费观念的普及和循环消费社会机制的发展,循环消费已成美国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一大现象,构成美国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经济的来源及含义

“绿色经济”是由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在经济学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分配、绿色技术此起彼伏,使绿色经济成为经济学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命题。但直到目前对绿色经济的内涵、外延以及特征等方面都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相关理论正处于不断探讨和完善之中。

绿色经济的“绿色”,不是人们感知意义上的颜色,而是一种象征性用语。一般认为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通过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或经济发展形态。具体来说绿色经济则在于以高科技产业为手段,一方面它通过科技力量的巨大用使人们的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中不损害环境与人的健康;另一方面,它又要在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范围内,在生态环境的非减性条件下,把技术进步限定在有利于人类、有利于人类与大自然相互关系的轨道上。即按照属于人类的生活或生存方式来求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在此基础上,“绿色经济”又会在社会需要(社会公共需要、个人利益或市场利益)的支配下,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的要求,根据效率优先的原则,以效率最大化为目标。当前,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正积极进行一场以发展绿色经济为核心的“经济革命”,美国犹他州生物技术谷、日本筑波生物产业区、德国慕尼黑生物产业区、英国剑桥生物产业区是绿色经济群落发展的典型代表。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背景

绿色经济是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三者的结合。最终的目的是要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这四种经济要有我们自己的特点。

第一,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现在达到中等发展国家水平之前,还是要不断发展。既然要不断发展,就要不断的消耗能源。因为能源是发展很重要的条件,可以把它比作经济的粮食,如果金融是经济的学业,能源就是经济的粮食。所以我国现在的重点,不能像发达国家一样,降低CO2的总量,而是降低CO2的排放强度,也就是单位排放CO2的量要降低。

第二,从我国的能源结构来看,化石能源占到90%,我国确定的目标是在2020年非化学能源提高到15%,也就是说化石能源降到80%多,化石能源还是我们国家能源的主体。我国近中期的目标应该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在这个问题上,我国和发达国家也不同,发达国家已经经历过发展阶段,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可再生能源将是未来产业革命的一个重要突破点。所以我国必须发展绿色经济。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建议

从国内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需要发展绿色经济实现低碳发展。从应对气候变化的角度来看,CO2排放总量不断增加,增长速度加快,这一个特征会长期持续地存在。所以,当前发展过程中既面临国内资源环境约束,也面临应对气候变化严重的挑战。必须要加强自主的技术创新,发展低碳新兴产业,这也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

由于我国国情和当前工业化发展阶段特征,应对气候变化比发达国家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和艰巨任务。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其CO2排放2/3以上是发生在交通和建筑等公共和私人消费领域。而我国的CO2排放70%以上是在工业生产的领域。所以,发达国家实现低碳转型主要是降低消费领域当中碳的排放,而我国主要需要引导发展中的排放。所以,必须要把应对气候变化和国内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政策相结合。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的政策和措施与我国当前节能减排、建设“两型”社会在很多方面具有很好的协同效应,可以互相结合。

发展绿色经济,要减少常规污染物排放、保护水资源、改善城市质量、做好城市的交通和垃圾处理,要解决好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当前国内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工作。从长期来看,必须要突出低碳特征,以低碳排放实现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和可持续发展,做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与长期保护全球气候密切协调。

摘要:介绍了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四者的来源和含义,分析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背景,并对此提出了发展建议。

经济论文 第2篇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的具体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具体特征表现为:

(1)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因素有:①科学技术的进步;②市场经济体制的拓展和完善;③全球资源配置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经济全球化的核心是各国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交叉渗透形成全球社会再生产。

(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贸易、投资和金融的全球化。

(4)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是跨国公司。

二、国际经济-开放经济之经济全球化练习题

下列有关经济全球化说法正确的有( )。

A. 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关系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

B. 经济全球化产生了内在的微观基础是全球资源配置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 经济全球化导致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资本国际间流动更加便利;

D. 由于经济规则制度的制定权和解释权被操纵于经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应该反对经济全球化;

E. 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经济全球化具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

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 第3篇

从理念来看,经济自由和经济民主都来源于社会意义上的自由和民主。大家都知道,“自由”是一个富有战斗性但含义十分模糊的词。洛克曾说生命、财产、自由三者,均为人所不能放弃的权利;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二战期间曾揭示“四大自由”。就个人而言,自由乃是一种“选择的权力”,这一权力的大小,以其可以选择的范围来加以衡量,或者说,以其在“想做”的事情中所“能做”的事情的多少来衡量。现代意义上的经济自由是对从事各种经济活动的组织和自然人而言的,具有两个特性:一是排他性,即某人在行使某种权利时,不容许别人也行使同样的权利。比如某人可以自由地使用自己的车辆,而不容许他人未得许可而任意使用;二是相对性,即某人可以在公共道路上行使车辆,但不能以此妨碍他人的交通。为了避免个人行使自由权的冲突,政府必须在法律上加以种种约束或规定,例如财产权、契约权、继承权等。一方面对个人拥有某种权利加以适当保护,以排除他人的侵犯;另一方面也对拥有这些权利的人加以适当的限制,以免损害他人的利益。比如,人们有经营商业的自由,但不得贩卖违禁物品;人们可以有出版、结社的自由,但不得藉此从事破坏性的活动等。另外国家还采取法律以外的途径来保护经济弱者的自由,如加强劳动市场管理,保护工人就业自由;扶植中小企业,促进市场自由竞争等。

显然,经济自由对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福利的增加是至关重要的。没有经济的自由,没有微观主体分散决策的自由,没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自由,就不可能有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社会经济福利的增加。然而,经济自由作为一个良好的理念,在实际实行中却会遇到许多困难:首先是关系复杂。经济自由包含一切活动的经济自由在内,而这些活动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甚至也与经济以外的自由发生密切关系。其次是难以衡量。自由只是一种个人(含经济人)可以“选择的权力”或是可以“活动的范围”,这一权力或范围是很难以数量来加以计量的。最后是不便于比较。即使某人的自由受限制,导致另一人的自由扩张,但我们仍无法对二人享受的经济福利加以比较。所以,米瑟斯在其自由主义的政策讨论中,他极力回避了这些难题,而只强调一种不客观的决定自由,好像整个世界的资源都是极其丰富的,因而不存在也不会有矛盾和冲突;如果有,就只好让古老的丛林规则来解决,从而破坏了自由主义的基础——价值的源泉在于社会所有个人的价值。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确定的个人价值是无法得到的,所以,较为现实的方法是用某种方法和程序来求得一个近似的结果。在这里,我们发现先验的理论只有结果,而不能确知如何去实现结果。

和“自由”一样,“民主”也是充满美好感情的字眼,但民主更多的是一种运行机制和程序,所以,不能只把它当作一种投票规则和选择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结果(社会公正和平等),是一种真正对个人价值和自由的肯定。布坎南在《自由、市场与国家》一书中认为,“为真正民主理论提供基础的最重要的前提是把个人看作价值的唯一来源。假使存在或根据推测存在非个人主义的价值来源,民主政治程序最多只成为探明此种独立价值的一组可能有用的工具,不比其他几个可供选择的工具更有效率。”所以,起源于政治民主的“经济民主”并没有否定作为经济自由基石的个人价值,而是更为丰富了其内涵。从宏观层次上看,我们可以将它视为社会给予个人或经济组织以平等的机会和创造这种平等的过程和规则,如社会保障制度、义务教育、反垄断法规等。很显然,这些做法为自然人和经济人提供了基本的保障,使他们在参与决策的过程中能自由地发表其见解、维护自身权益,而不必害怕得罪某一利益集团或个人而失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基本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民主是政治民主的基础,促进了社会民主的发展。那么微观层次上的经济民主是什么呢?主要体现为经济组织内部——企业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利益分配过程中的参与和权益分享,以及在特定的所有权依存状态下利益相关人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在管理思想上表现为后福特主义、再造工程、团队合作精神和鞍钢宪法等。崔之元在《鞍钢宪法与后福特主义》一文中认为鞍钢宪法(“两参一改三结合”)与后福特主义、团队合作精神本质上是一致的,他所强调的并非一个历史事实,而是鞍钢宪法所代表的一种思想。从经济学上分析,鞍钢宪法与团队合作精神一样,它们都只注重于经济管理过程中的民主与合作,实际上相当于委托人对原来经理、主管等天然代理人权力的一种削弱,将这部分权力让更多的人(包括工人、技术人员等)分享,以求得更好的经营管理方法,制约经理人员权力过分扩张所可能产生的败德行为;而后福特主义则包含更为深刻的内涵,对企业所有权的改革,即让工人拥有一定的股权(更确切地说是剩余索取权),以求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更好地对称,降低股东(实际上是大股东)的监督费用。当然,这种剩余索取权的来源或许就是对人力资本的一种承认。另外,崔之元还谈到了生产线上的改革,汪丁丁认为是对技术分工的否定,而崔之元试图用社会分工和技术分工的区别来解释。我们认为,社会分工和技术分工是一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就以环岛装配或在同一个部件的生产组里不再强调按斯密传统的专业固定的工序分工为例,其出发点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实行全面质量管理,而工人和技术人员只有了解这一产品或部件的全部生产环节或所有性能才能做到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虽然有些环节。确实不属于一种技术,但从知识角度分析,大多数是类似的或易于掌握的其他技术,它们属于该组生产者的共同知识。因此,这种对局限于生产某个产品或零部件范围内专业技术分工的突破,我们以为叫做“知识分工”更为合适。

经济论文 第4篇

1966年, 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鲍尔丁发表了题为《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的重要论文, 开创性地提出了生态经济的概念。鲍尔丁认为, 不断增长的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止境性, 与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对资源供给的局限性之间, 必然构成一个贯穿始终的矛盾, 而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办法就是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一词也是鲍尔丁于20世纪60年代在其“宇宙飞船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 其主要观点是:通过资源循环利用, 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

“绿色经济”是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一般认为, 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 通过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高效地、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是英国政府在2003年发布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一书中提出的。低碳经济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模式, 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关注点;基础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特征是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核心内容包括制定低碳政策、开发利用低碳技术和产品、采取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措施。

联系

一是理论基础相同。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理论基础都是生态经济理论和系统理论, 以生态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为核心, 以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大系统为研究对象, 借鉴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原理, 考虑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探索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这几种经济形态都强调, 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 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全面协调, 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二是依靠的技术手段相同。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都是以生态技术为基础。生态技术主要是针对科学技术的功能及社会作用而言的, 它涉及科技伦理和科技价值问题。生态技术是指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 能够保护环境, 维持生态平衡, 节约能源资源, 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切有效用的手段和方法。生态技术将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追求的是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下的经济持续增长。

三是追求的目的相同。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追求的目的都是以保护、改善资源环境;追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实现。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 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子系统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 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 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区别

一是研究的角度不同。生态经济强调经济与生态系统的协调, 注重两大系统的有机结合, 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以太阳能或氢能为基础, 要求产品生产、消费和废弃的全过程密闭循环。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应用, 强调的是循环和生态效率, 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 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绿色经济关爱生命, 鼓励创造, 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 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上的满足。低碳经济主要针对的是能源领域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重点是从建立低碳经济结构、减少碳能源消费入手, 进而建立起全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机制和发展模式。

二是实施控制的环节不同。从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来看, 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分别从资源的输入端和废弃物的输出端来研究经济活动与自然系统的相互作用, 同时循环经济还关注资源, 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绿色经济更多关注的是经济活动的输出端, 即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重点在于环境保护。低碳经济强调的是经济活动的能源输入端, 通过减少碳排放量, 使得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不再发生深刻的变化, 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

三是核心内容不同。生态经济的核心是实现经济和自然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 使各种物质循环利用起来, 以提高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绿色经济强调以人为本, 以发展经济、全面提高人民生活福利水平为核心, 保障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促使社会系统公平运行。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顾骥:什么样的人是“文化人”或“知识分子”?!

“文化人”这一概念, 这一称呼, 大体上流行于抗战时期, 特指人文知识分子, 在国共两党所辖区域均通行使用。在1938年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郭沫若任厅长的第三厅, 聚集了一批文化人, 有田汉、阳翰笙、洪深、徐悲鸿、冯乃超等, 有戏剧家、电影家、画家……后来, 有一次周恩来对时任政治部部长的张治中说:“三厅这批人都是在社会上有影响的文化人啊!”

“文化人”这一概念弃而不用, 替以“知识分子”普遍使用, 大体在1955年“胡风反革命集团”冤案之后。

“知识分子”是个外来词汇, 据说源于19世纪的法国和俄国。对这个概念的解释多种多样。华裔美国学者唐德刚曾撰有万言长文, 阐述中、美、俄三国对“知识分子”定义的异同。粗略说来, 一种是宽泛的解释, 类似我国通行的说法: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 主要是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另一种是有确定性的界定, 这就是知识分子应是具有独立的人格而不依附权势, 为文不作媚时语, 具有自由思想而不迷信传统与权威, 具有道德的勇气和社会良知, 心存社稷, 对祖国和人民有着历史责任感, 面对现实, 敢讲真话, 揭穿“瞒和骗”而无所忌惧。

这种知识分子、文化人的界定, 与我国传统文化优秀的道德精神有着某种呼应。这正是我们今天文化守望者的价值取向。

何驽:“中”与“中国”的由来 (摘要)

近年来, 随着城址、宫殿、王级大墓、观象台的陆续发现, 陶寺遗址越来越显现出早期国家都城的特征, 这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更倾向于将陶寺遗址视为“尧都平阳”。2002年, 陶寺城址中期王墓IIM22的头端墓室东南角出土了一件漆木杆IIM22:43, 残长171.8厘米, 上部残损长度为8.2厘米, 复原长度为180厘米。漆杆被漆成黑绿相间的色段加以粉红色带分隔, 根据我的研究推测, 漆杆为圭表日影测量仪器系统中的圭尺, 年代为陶寺文化中期 (公元前2100—前2000年) 。

“圭”字首先出现在西周金文中, 似乎可以印证圭表始于西周。圭尺, 商代和史前陶寺文化时期则称为“中”。甲骨文“中”字其实就是圭尺的象形。卜辞中屡见“立中”, 可以理解为建国建都之始“立中”为确定“王者居中”的地中, 即确定中心位置。日后定期的“立中”, 则是观测日影在圭尺“中”上的“位置”。两种行为都离不开核心仪器部件游标圭尺“中”。

中国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中国何时出现或形成?中国何以得名“中国”?《何尊》铭“宅兹中国”可证“中国”概念与称谓至迟在西周早期已经出现, 指营建东都洛邑。清华简《保训》记载:周成王营建洛邑确实是实现了周文王留下的“寻中”伟大遗愿, 可见, “中国”的概念在西周时期明确与地中有关。

在所谓的尧舜禹时期甚至到西周时期, 政权的交替甚或都城的变化都伴随着圭表“中”的交接或“地中”夏至影长标准的改变, 确切说则应是“王者逐中”, 此“中”既是圭表之“中”又是“地中”之“中”。在古人的认知里, 地中与天极是对应的, 唯有这里才是人间与皇天上帝交通的孔道, 正所谓“绍上帝”、“上下通也”。王者独占地中, 实质上就是绝他人天地通的权利, 垄断与上帝沟通的宗教特权, 从而达到“独授天命”、“君权神授”合法化和正统化的政治目的。

经济论文 第5篇

与联系性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导致了一些环境污染、破坏和能源需求等迫切性问题的出现,亟待地要求我们去解决。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均又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它们既密切相关,又各有侧重。因此,正确理解和处理这三大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对实现我国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本文结合我国情况从三大经济的概念开始介绍,最后论述了它们的区别与联系,表明我国实施三大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必要性。关键词: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绿色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深入到人类发展的各个层面,特别是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模式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几大热点经济充斥在媒体和大众的视野,造成了一定的混淆。其实,它们都是近几十年产生的新的经济思想,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总结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特别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陷入资源、环境和生存危机后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与改进的产物。

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概念 1.循环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即在经济发展中,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和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即“3R原则”,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它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资源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因此回收废金属、废电子、废塑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对于企业来说,香港回收这些废品又比国内回收更具有经济意义,以为为企业减少关税支出,同时又环保节能,可谓一举多得。循环经济的实施必须有五大体系支撑。

1、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支撑。

2、技术的支撑。

3、资金的支撑。

4、管理和监督的支撑。

5、循环经济链条中的企业必须有经济效益的支撑,必须盈利,必须不断地增值扩大,才能保证循环经济持久广泛地开展下去。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从资源流动的组织层面来看,主要是从企业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和社会大循环三个层面来展开;从资源利用的技术层面来看,主要是从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三条技术路径去实现。在我国主要由以下几点相关研究方向:

主要观点1 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它抓住了当前我国资源相对短缺而又大量消耗的症结,对解决我国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主要观点2 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主要观点3 循环经济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和环保问题,循环经济是一系统工程。而且还必须注意连接物质、能量循环利用在时间——空间配置上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主要观点4 我们应根据中国国情和各地实际形成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还需要经历一个资源消耗阶段。主要观点5 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注重从不同层面协调发展。即小循环(企业层面)、中循环(区域层面)、大循环(社会层面)加上资源再生产业(也可称为第四产业或静脉产业)。

总之,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强调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循环经济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和环保问题,而是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它要求人文文化、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等社会发展的整体协调。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它可以为优化人类经济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提供整体性的思路,从而从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统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简称ECO,又称为生态经济,,“ECO”取自“经济的(economic)”和“生态的(ecological)”两个英文单词的词头,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 指导下,通过 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 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 煤炭 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 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人类社会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化石能、核能等的开发和利用,逐步从原始社会的农业文明走向现代化的工业文明。然而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化石能源等常规能源的使用造成的环境问题及后果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随着废气污染、光化学烟雾、水污染和酸雨等的危害,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确认为人类破坏自然环境、不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常规能源的利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2]即摒弃20世纪及以前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的起点是统计碳源和碳足迹。二氧化碳有三个重要的来源,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火电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41%;增长最快的则是汽车尾气排放,占比25%,特别是在我国汽车销量开始超越美国的情况下,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建筑排放占比27%,随着房屋数量的增加而稳定的增加。内涵低碳经济:是一种从生产、流通到消费和废物回收这一系列社会活动中实现低碳化发展的经济模式,具体来讲,低碳经济是指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结构创新、经营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提高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效率以及增加低碳或非碳燃料的生产和利用的比例、尽可能地减少对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同时积极探索碳封存技术的研发和利用途径,从而实现减缓大气中CO浓度增长的目标,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局面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实现低碳经济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

重要途径之二,是以“关联型节能环保意识”戒除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消费嗜好。重要途径之三,是戒除以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的嗜好。重要途径之四,是全面加强以低碳饮食为主导的科学膳食平衡。低碳经济的发展意义

生态资源可持续性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3.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

“绿色经济”由英国经济学家皮尔斯在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首次提出。绿色经济实质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环境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绿色经济可将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清洁生产工艺等众多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理念和技术结合在一起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绿色经济指能够遵循“开发需求、降低成本、加大动力、协调一致、宏观有控”等五项准则,并且得以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绿色经济”既是指具体的一个微观单位经济,又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甚至是全球范围的经济。

绿色经济是一种融合了人类的现代文明,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是市场化和生态化有机结合的经济,也是一种充分体现自然资源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经济。它是一种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有机结合的良性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绿色经济的范围很广,包括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环保产业、绿色服务业等。绿色经济与传统产业经济的区别在于:传统产业经济是以破坏生态平衡、大量消耗能源与资源、损害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损耗式经济;绿色经济则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平衡式经济。

绿色经济的价值分析:

首先,绿色经济模式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一体化发展。其次,绿色经济能够体现出自然环境的价值。再次,绿色经济的自然资源利用具有公平性。第四,绿色经济可以引导产业结构的优胜劣汰。

总之,绿色经济是一种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为主要内容,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生产方式集约的一种经济形态。绿色经济综合性强、覆盖范围广,带动效应明显,能够形成并带动一大批新兴产业,有助于创造就业和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走出危机“泥淖”和实现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同时,绿色经济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重要特征,以经济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为内涵,包括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在内的高技术产业,有利于转变我国经济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模式,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集约式发展和可持续增长。

三、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1.三大经济的联系

(1)产生背景相同。它们都是近几十年来产生的新的经济思想,是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总结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陷入资源、环境和生存危机后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与改进的产物。它们都是相对于传统经济发展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2)理论基础相同。它们的理论基础都是生态经济理论和系统理论,以生态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为核心,以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大系统为研究对象,借鉴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原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索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这几种经济形态都强调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多种组成要素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与实施,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的全面协调,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3)依靠的技术手段相同。它们都依赖于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效率、实现清洁生产的生态化技术,如废弃物处理处置技术、能效技术等。

(4)发展环境相同。它们都需要以技术创新为支撑,都需要市场机制、法律制度等为保障条件。

(5)其他相同点。他们在消费观念上都倡导绿色消费理念,都强调消费理念和消费结构的改变,反对盲目、奢侈、过度的物质消费。

2、三大经济的区别

(1)研究的角度不同。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如何利用“3R”原则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倡在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充分利用。低碳经济主要针对能源领域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重点从建立低碳经济结构、减少碳能源消费入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采用清洁能源,建立全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机制和发展模式。

绿色经济通过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高效、文明地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突出以科技进步为手段实现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分配,兼顾物质需求和精神满足。

(2)核心内容不同。循环经济的核心是物质的循环利用,通过各种物质的循环利用,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耗费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的最大化。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消费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绿色经济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和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种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形态,包括绿色产品、绿色技术、绿色GDP、绿色核算、绿色信贷、绿色金融、绿色投资、绿色资本、绿色网络等。

(3)实施控制的环节不同。循环经济从资源的输入端和废弃物的输出端来研究经济活动与自然系统的相互作用。同时,循环经济还关注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低碳经济强调经济活动的能源输入端,通过减少碳排放量,使得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不再发生显著变化,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

绿色经济更多关注经济活动的输出端,即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重点在环境保护。

(4)推动力不同。循环经济:通过物质的循环利用使投入成本降低,为进行循环经济活动的个体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使循环经济具有推动其自身不断发展的内生力量。

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在目前经济、技术发展水平还不够、公众环境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的大背景下,推动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发展需要国家强制力的介入方能实现。

(5)评价体系不同。

循环经济:根据《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发改环资[2007]1815号),我国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从资源产出、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排放4个方面入手,在宏观和工业园区两个层面上分别规定了22个和14个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宏观层面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用于对全社会和各地发展循环经济状况进行总体的定量判断,为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依据。要用于定量评价和描述园区内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为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指导。

低碳经济:目前中国没有一个专门针对低碳经济的评价体系,但从低碳经济的定义上就能很直观的看出,其主要从社会生产的结果入手,以碳排放量作为评价指标。

绿色经济:鉴于绿色经济本身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对其评价必然包括生产、生活、生态等多个领域。目前中国也没有一个专门针对绿色经济的评价体系。据悉,目前广州发改委正研究制定绿色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生产领域绿色化主要通过人均GDP增速等8个指标来反映;生活领域主要通过轨道交通运量占公共交通总运量的比重、人均日产生活垃圾等7个指标来反映;生态领域包括空气质量优良率等7个指标来反映。

(6)政府干预不同。低碳经济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全球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大系统,各国都对温室气体排放负有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从1997年签署、2005年才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到2009年发表的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都说明国家的政治意愿决定着低碳经济的实现幅度和推广程度。只有通过国家政府间的合作,才能实现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主旨的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则更多是在无国界限制的话语体系下推行绿色环保经济模式,没有蕴含政治色彩。

四、总结

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将引起现代经济发展的全方位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支撑这场变革的重要条件:绿色科技的进步,市场机制的建立,价值观念、消费模式的改变,生态经济伦理形成都需要时间。我国也面临着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用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我们应理性地对待,清醒地认识我国当前的国情,克服盲目地不切实际地攀高。因此,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也就是说,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参考文献:

经济论文 第6篇

关键词:经济稳定;经济增长;经济发展

经济稳定是指社会经济生活的协调有序性及其发展态势的可控性。尽管总的来说,经济的稳定建立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之上,但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并不是等同的概念。这是因为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一定直接导致经济的稳定,在一定条件下,它还可能造成经济波动乃至政治不稳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经济发展。笔者将对经济稳定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几个个概念进行分析,明确其内在关系。

一、经济增长不等同于经济发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备受睹目,甚至联合国也接受了这样一种观点:只要向发展中国家注入资金,就能使这些国家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并有效地提高社会福利。因此,二战以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探索发展道路的过程中,不约而同地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把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以及实现工业化当做发展的主要内容。这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工业化战略的普遍实施,在取得一定的经济成就的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更多的难题,并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全球危机,例如资源耗竭、粮食短缺、生态环境破坏、社会贫富悬殊等。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国际经济秩序和政治关系的变化,联合国倡导的第一个发展十年以失败而告终。尤其是一些第三世界国家陷入了增长率下降和债务危机中,因为长期以来这些国家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外国公司拥有产权的初级出口的增长,由于缺乏结构变革和制度变革,人力资源、技术水平和其他部门的生产并没有因此而发生任何改变;经济部门的效益也没有发生相应的增长,实际收入的利益没有在各个阶层间进行公平的分配,只是个别人获益暴富,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因此而提高。由于这种增长没有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只是有增长而无发展。于是人们开始对增长即发展的理论进行反思,认为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发展。经济增长不是目的,经济发展才是目的,并且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概念。

经济增长指更多的产出,而经济发展则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在他们两人看来,经济增长是一个数量概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包括生产的物质产品和服务在内的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的增加,主要是指数量上的变化,表现为GDP或人均GDP的增加。而经济发展既是一个数量概念,更是一个多维度的质量概念,它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经济结构的改善、质量和效益、分配的合理乃至政治体制的变革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经济增长包括了由于扩大投资而获得的增产,也包括由于更高的生产效率,即单位投入所生产的产品的增加。而经济发展的含义则不止这些,它还意味着产出结构的改变,以及各部门之间投入分布的改变。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如同人的成长一样,增长着眼于身高、体重,发展则注重于机能和素质的协调和改变,如学习能力等。

二、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不必然同步

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不一定是同步的,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带来社会的稳定。相反经济增长如果不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体制、社会领域的变革,还会造成社会不稳定。

其实关于社会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早已不是一个新的命题。在19世纪、20世纪,把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作为衡量国家进步的唯一标志的理论曾一度占据了主流。这种理论认为,经济的不发达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只要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就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社会的持续进步,各种社会矛盾就会迎刃而解,社会也就会保持稳定。但社会发展的现实却证明其武断性和不合理性。因为,现代化是一个“含义广泛的社会综合运动,而不是简单的经济指标达标”,它既包括经济的工业化,同时也包括国家的民主化、社会的城市化和价值观的个人理性化,其丰富内涵是GDP指标所难以涵盖的。在现代社会中,正是由于人们过于关注GDP的增长而忽视了对于生态的保护、忽视了人文关怀,片面地追求经济的高增长率,导致了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和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

严格地说,经济增长对社会稳定是具有双面效应的,即同时存在对社会稳定正向的促进效应和反向的破坏效应,而最终结果则取决于两类效应的角力。由于这两类效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人为控制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关注经济增长对人类发展、人民福利的作用。因此,要使经济增长在社会稳定中起到正向作用,就要在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之间求得一个相对的和谐与平衡,也就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三、经济稳定应是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之上的稳定

经济稳定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首先,应达到生态持续,把人类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谐有机统一起来。要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方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的承载能力之内。其次,是经济持续。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开发及其应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质量,优化配置,节约资源,降低损耗,增加效益,实行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有害废物的排放,使经济发展能够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三是强调社会持续。要求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的,促进社会向文明、公正、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此,必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合理调节社会分配关系,消除贫富不均的两极分化,建立和完善各种社会保障体系,以保证社会的稳定。

经济论文 第7篇

一、经济增长的黄金分割律

从众多的经济理论中可以看出, 黄金分割律是较为重要的理论之一, 最早是由著名的经济学家以古典增长模型为依据, 进行深入分析而得。从这一理论运行的本质上看, 主要是为了使得人均消费达到最大化。其中资本和劳动比率是其中较为关键的两个因素。如果这二者能够使得资本的相关边际产品达到劳动的增长率, 就可以实现消费的最大化。如果经济的发展可以获得所需的资本, 就会产生更多的资本存量。如果需要使得工人的消费水平最高, 就需要对其资本量进行严格地控制。经济的增长量和工人的资本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 经济的增长需要严格按照黄金分割律来进行。如果超过了黄金率就会使得资本出现过度积累, 这种状态不会产生有效性。不仅是资本的浪费, 同时也不利于经济的增长。

二、古典增长模式

采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式可以保证市场经济的价格保证一致性。所谓的一致性就是指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 合意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相一致。同时价格机制因素是使得这两种情况得到统一的重要条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如果资本的增长率超过了劳动增长率, 说明资本本身的价格处于下降的状态, 同时劳动的价格得到提高。对于企业来说, 资本投入就会不断增加, 进而控制劳动的投入。从某种程度上属于一种替代模式, 进而使得资本的产出率得到提高, 减少合意增长率。最终, 资本的增长率和劳动增长率趋于一致。

第二, 当资本的增长率小于劳动增长率的时候, 会使得资本价格明显增加, 繁殖劳动价格下降, 为了改善这一经济发展现状, 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改进, 进而提高劳动投入量。通过多种模式的改变, 资本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逐渐形成一致的状态。这也是古典增长模式使得经济达到一致性的实现机制。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得到了企业经济管理者的普遍认可, 使其融入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三、经济周期波动变化

所谓经济周期就是指国家在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稳定的情况下, 产生的经济增长总水平的波动情况。从传统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发展情况来看, 主要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阶段, 其中包括萧条、复苏、繁荣以及衰退等, 这四个阶段明显地反映出经济发展的不同规律。但是从现如今的经济发展上看, 和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具有新的特点和变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在传统的国民经济发展上来看, 物质生产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这种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因此, 需要在现如今的社会经济发展中, 调整物质生产部门的比重, 增加信息产业的构成。久而久之, 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渐减弱。而且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主要也是采用现代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因此, 经济周期的波动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2) 第三产业对于经济增长周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 第三产业就是以服务业为主, 以先进的技术和知识为主要依据的经济获取方式。由于现如今, 网络技术、先进知识的发展, 经济发展也逐渐实现了创新的模式, 因此, 经济的周期性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电视、计算机等先进的媒体设备可以进行信息的高校处理, 传输网络、校园网络以及卫星通信技术等对于经济的增长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可见第三产业的发展较为迅速, 同时在经济周期性上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3) 高新技术和传统的工业领域相结合, 较为普遍的就是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工业生产中, 不仅改变了固定资产的更新方式, 同时也使得经济周期产生了变化。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上看, 主要是依靠机器大生产来提高经济的增长。但是当成产模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时候, 就会积极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进而满足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发展需求。计算机技术的运用, 可以增强市场的适应能力,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同时, 设备的更新和改进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计算机设备的更换或者是维修等, 都会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固定资产的更新情况被减缓, 就会引发经济周期的连续波动。

(4) 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一体化也提高了科学技术的创新水平, 新产品的生产周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现如今的经济发展方式改变, 使得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到投产阶段需要的时间逐渐降低, 实现了科技发展的一体化。除此之外, 一些大的企业也形成了经济-科学-技术的综合实体, 较为典型的就是贝尔系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产生经济发展周期的波动。

(5) 网络时代的优势就是使得信息作为有效地调节机制,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同时市场价格机制运行也会出现失灵的状态, 因此, 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对其进行调节保证经济发展的均衡性。符合市场的发展需要。这一做法已经得到了西方多数发达国家的借鉴和认可。在进行经济调节的过程中发挥了较大的优势。现如今, 商品、货币的流通都会使得经济发展观念产生严重的变化。使得经济波动周期的波动幅度增大。从理论上讲, 由于信息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地位日益重要, 信息量的增大, 信息传输速度的加快, 必然使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各产业部门之间的不平衡幅度缩小, 使经济增长升幅、跌幅落差缩小。从实践的发展上看, 欧美发达国家信息技术的进步, 包括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以及信息服务业壮大, 正以人们难以预料的方式和速度向前发展。这些国家的经济已经开始迈入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化时代, 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都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那种工业时代的大起大落的经济周期波动, 即将成为历史。

四、政府采取的经济波动调控手段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 虽然在乘数与加速系数的相互作用下, 经济会自发地形成周期性波动, 但政府在这种经济波动面前仍可有所作为。政府可以根据对经济活动变化的预测采取预防性措施, 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 以维持长期的经济稳定。而政府的措施主要通过以下三个环节来实现。

(1) 调节投资。经济波动是在政府支出及自发性投资不变的情况下发生的, 如果政府及时变更政府支出或者采取影响私人投资的政策, 就可以使经济的变动比较接近政府的意图, 从而达到控制经济波动的目的。例如, 在私人投资下降时, 政府可以增加公共工程的投资, 增加社会福利的转移支付, 或采取减税、降低利率及银行储蓄率等措施鼓励私人投资, 从而使总需求水平不致因私人投资的下降而降低, 以保持经济的稳定、持续的增长。

(2) 影响加速系数。如果不考虑收益递减问题, 加速系数与资本—产量比率是一致的。政府可以采取措施影响加速系数以影响投资的经济效果。例如, 政府可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使同样的投资能够增加更多的产量, 从而对收入的增长产生积极的作用。

(3) 影响边际消费倾向。政府可以通过适当的政策影响人们的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 从而影响下一期的收入。例如, 当经济将要下降时, 政府可以采取鼓励消费的政策, 提高消费倾向, 增加消费, 从而增加私人投资, 进而促进下期收入的增加。

五、总结

综上所述, 经济的增长和经济周期是左右经济运行的基础和关键, 只有对这两个方面进行深入介绍和分析, 才能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从经济增长方面看, 要严格遵守经济增长理论的相关规定。经济发展模式是客观的, 但是顺应经济理论的做法确实主观的。经济周期的波动性也是影响经济运行的重要方面。可见经济的增长和经济周期的相关理论值得仔细推敲和揣度。经济学家需要以传统的经济理念为基础, 加上现代化的经济运行理念和方法。努力实现经济运行的系统化和规范性。

参考文献

[1]陈昆亭, 周炎, 龚六堂.短期经济波动如何影响长期增长趋势[J].经济研究.2012 (01)

[2]刘金全, 王雄威.我国货币政策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联性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2 (01)

经济论文 第8篇

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过分的重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还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混淆在一起, 这样就会遗留很多经济或者是社会上的问题, 比如说城乡发展差距的不断扩大、贫富水平的不断加大、资源不能优化配置以及社会失调等等。接下来, 我们就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一下经济增长、经济稳定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具体联系, 希望能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区别

通常来说, 发展是建立在增长的基础之上的, 一开始人们将这两者混淆在一起, 单纯的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 人们的福利和物质财富就会不断的增加, 社会也会越来越富裕, 这就是一种经济的发展。

在二十世纪的五、六十年代, 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甚至在联合国中还有这样一种观点:即只要将资金注入发展中国家, 就可以提高这些国家的经济水平, 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一些专家学者认为, 在一些情况下我们可以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等同起来。但是当两者在一起使用时就必须要进行明确的划分。经济增长具体指的就是通过一定的措施来扩大产出, 但是经济发展不仅包括产出量的增加还包括生产技术上的发展。经济增长中只包括了由于扩大投资而带来的产量增加和提高效率带来的产量增加, 但是经济发展所包含的内容更多, 包括通过改变经济结构、调整各部门的分配状况等因素带来的增产。实际上,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成长阶段是一样的, 增长是身高、体重上的变化, 而发展则是人的素质能力上的变化。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1]。

因此,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伴随着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变化。通常来说它存在以下几个层次的含义:第一是经济的增长, 也就是产出量的扩大;第二是结构的不断完善, 这一内容包括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人口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等等;第三是普遍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具体包括分配公平、实现充分就业、提高社会保障、优化生活环境、提高公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等等;第四是政治和经济体制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也就是说, 经济增长并不是简单等同于经济发展, 如果只有产出的增加而无其他的改变那只能是有增长而无发展。经济的发展是全面性的, 它涉及到社会中的各个领域, 而经济增长则是单纯的指经济产量的扩大。所以我们不能将这两者混淆在一起, 这样对经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2 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不必然同步

有人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 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了, 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的稳定和团结, 但是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不一定是同步的, 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带来社会的稳定。相反经济增长如果不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体制、社会领域的变革, 还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扩大时, 更容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其实关于社会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 早已不是一个新的命题。在19世纪、20世纪, 把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作为衡量国家进步的唯一标志的理论曾一度占据了主流。这种理论认为, 经济的不发达是政治动乱的根源, 只要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 就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社会的持续进步, 各种社会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社会也就会保持稳定。但社会发展的现实却证明其武断性和不合理性。因为, 在现代社会中, 正是由于人们过于关注GDP的增长而忽视了对于生态的保护、忽视了人文关怀, 片面地追求经济的高增长率, 导致了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和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

因此, 严格地说, 经济增长对社会稳定是具有双面效应的, 即同时存在对社会稳定正向的促进效应和反向的破坏效应, 而最终结果则取决于两类效应的角力。由于这两类效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人为控制的,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经济增长的质量, 关注经济增长对人类发展、人民福利的作用[2]。因此, 要使经济增长在社会稳定中起到正向作用, 就要在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之间求得一个相对的和谐与平衡, 也就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3 经济稳定应是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之上的稳定

经济稳定的内涵包括: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微观经济活动充满生机活力;经济结构的合理性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2]。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保持经济稳定的一个重要基础。

过去那种以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 是一种单纯追求增长的片面发展战略。这种战略的缺陷在于其仅仅关注发展的手段, 却忽视了发展的目的, 无视普通民众的需要;把环境当做可无限获取的资源, 而没有意识到自然环境是人类得以延续下去所必须珍惜的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 以及其作为生产资源的有限性。随着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 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正在被打破。人们认识到, 把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 把当代的生存和后代的持续发展, 把人类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谐有机地统一起来, 这样的发展才能保证经济增长的持续、稳定和协调。离开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 离开协调有序性的经济增长, 最终将导致社会经济生活的紊乱、衰退乃至危机。为此, 必须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质量, 合理调节社会分配关系, 消除贫富不均的两极分化, 建立和完善各种社会保障体系, 以保证社会的稳定[3]。

综上所述, 维护社会稳定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经济的持续发展, 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决定的。只有极大地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经济繁荣, 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才能保持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稳定。经济稳定是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稳定, 其内涵应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

参考文献

[1]金德尔伯格.赫里克.经济发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2]胡鞍钢, 王磊.经济增长对社会稳定的双向效应[J].新华文摘, 2006, (4) .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第9篇

经济发展中的教训昭示我们:经济发展最忌全盘虚拟化, 最忌整体空壳化。就虚拟抓虚拟, 就网络抓网络, 就金融抓金融, 忽视产业化, 忽视实体化, 忽视制造业和服务业, 这种经济必定是海市蜃楼。

曾几何时, 满世界都在搞虚拟经济, 什么数码城市, 什么数字经济, 什么金融一条街, 眼花缭乱, 好不热闹。问题是, 光虚拟化是远远不够的, 虚拟化必须有产业化的带动和支撑。如果把产业化与虚拟化结合起来, 把实体经济作为支撑, 把虚拟经济作为平台, 两者互为依存、互为因果、互相促进, 这种经济才能充满活力和生命力。近年来, 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出现了一种“空心化”现象, 制造业彻底转移, 城市只剩下了高科技产业和金融、贸易、文化等服务业, 表面上看起来风风光光, 实际是功能缺失、结构失衡、经济失重。这也是华尔街金融风暴产生的根源之一。

法与经济之学:法经济学与经济法学 第10篇

关键词:经济学,法学,经济法学,法经济学,促进发展

虽然经济学和法学已经被分开, 但是法学和经济学的有关人士仍时刻注意着法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一般都会从两个角度来探究, 即法学角度和经济学角度,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就将那些法律或者跟市场经济没有联系的问题放在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并进行解答。而从法学的角度看, 把涉及金钱的关系, 特别是那种需要国家进行介入的关系转到法律的角度, 增大法学研究范围, 缩短法学和实际生活中的经济有关问题之间的距离, 后来才能够衍生出法经济学以及经济法学这两门学科1。其实, 法经济学更多注重法律在经济上的意义, 而经济法学则是通过对某些特殊的经济关系, 做出的法律上的微小变动。简言之就是分别从经济角度和法律角度研究经济。

一、法经济学以及经济法学属于经济学还是法学

1. 经济学角度的法律现象

近些年来, 经济学加入了社会科学的范畴, 使之有了一个新的视野。20世纪60年代, 经济学方面的学者以自己独到的见解, 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法律进行了长期深入研究, 最后产生了法经济学。这是一门介于法学和经济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当时, 很多国外的专家想了很多个称谓, 来代指在这一段时期高速变化的学科, 经过选择, 最后采用了法经济学 (或者法与经济学, 英文全程为Law and Economics) 。在英文称谓中, and的使用首先表示了这一学科与经济学和法学都有着特殊的关系 (包括两个学科之间的影响以及两个学科的内容的融合) , 后来, 随着法律界权威波斯纳的相关著作的问世, “经济分析法学”“法律经济学”等诸多名称也成了这一学科的称谓。不过本着最初的研究目标, 我们还是称其为法经济学。

一直以来, 从事这门学科相关研究的研究人员不光有经济学人员, 还有法学界的学者, 比如在上述文章中提及的波斯纳, 而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对法经济学有一定了解, 还是法学界的学者们将这门新兴学科作为一种新的西方的新思想介绍到中国来的。

其实, 正是因为不同的学者对其称谓有不同的意见, 才能看出这门学科占据的重要社会地位和意义, 而且, 法经济学从产生到兴起再到其不断发展的这段时间内学者有着不同的意见和想法, 不仅法律学者和经济学者的意见不同, 就连法学者内部和经济学者内部也有着不同的意见。但是无法否认的是, 法经济学对法学研究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助力作用, 同时对经济学发展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 现在已经变成了法学界和经济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

2. 经济法学角度的经济现象

经济关系的正常维持时刻需要法律的约束, 但是仍有例外, 有一些经济关系无法用法律来规范。法律反应的是当前社会中最基本的经济需要, 并且会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改变, 在不断改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部门法, 而且, 各部门法与学科间没有明显的分界2。学者们对经济法学发展至今所依靠的基础目前为止还不能够形成统一意见。对目前经济法学学者的观点进行考察后发现, 绝大多数经济法学学者的观点中都蕴藏着国家采取一定的法律手段对社会生活介入的规定性质。现代的生产特点是全球化、专业化以及社会化, 因而“市场之手”已经无法彻底解决越来越复杂的经济关系。由于市场的问题, 国家介入市场来干预经济需采用以下形式, 首先看其是否合法, 其次是看其是否合理, 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对经济的阻力, 市场失灵在于市场机制, 市场失灵又产生了市场干预的必要, 市场干预之后会出现市场干预供给, 市场干预供给又以现代经济法为主要的方式。现代经济法定位了财产权、维持了我国的经济秩序、裁定了经济纠纷, 使国家的角色逐渐向推进社会利益、参与市场经济的管理人过渡。

现代经济法是公权介入经济的法律, 这种理念现已被绝大多数公民所接受, 在现代经济法中的国家干预是一种经济职能, 是我国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手段之一, 目标是克服市场失灵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市场效率, 并不是公权的意志强加到法律中。想要追寻经济法学的国家干预观, 一定要弄懂国家介入干预以及经济自由这两者的理论过程, 因为, 国家干预和经济自由以及相关的政策始终是衔接于资本主义生产全部过程此消彼长的两个基础的经济思潮。而经济法是由政治相关过程与市场经济两者通过互动而产生的观点, 对此许多的经济法学学者有一定阐述3。国外的现代经济法发展的过程就阶段来说, 有以下几个过程:首先是战争时经济法、危机及其对策经济法以及维持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法。

3. 法学还是经济学

社会的发展与秩序的组成在现在已经离不开法律和经济这两个重要的内生变量。在人类社会越来越文明之后, 法律和经济成为秩序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经济与财富的积累息息相关, 法律也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贡献。虽然人们知道法律和经济都十分重要, 但是我们在分析它们的时候着重分析的地方却不一样。经济学家认为效率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先决条件, 它甚至决定了公平与正义。但是, 与经济学家重点在于效率不同, 法学家则对制度中的公平与正义表示出强烈的兴趣。为了使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 他们对法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由此看来, 虽然经济学家和法学家通过“两分法”这一方法来处理社会现实, 让人们更加理解什么是效率, 什么是公平。但是这种简单化的理解方法却带来一些法学和经济学相融的其他产物。

绝大多数的学者都把法经济学当成经济学和法学的交织学科, 因此人们都在争论法经济学到底是经济学类还是法学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经济的认识, 这种讨论愈发激烈, 而关于这方面的学术论文与书籍也越来越多。西方的斯蒂格勒等经济学家就认为对法律经济的分析就是属于经济学考虑的范围。因为他们认为法律包括社会生活租住工具这一经济的属性。但是其他法学学者却有相反的意见, 他们认为经济学应属于法学类。因为法律虽然借用了经济学的理论和工具等方面, 但是它的研究对象不是市场的种种行为而是关于法律的想象, 所以用“经济分析法学”来表示。综合上面所说的, 有人认为它就是法学和经济学的一种边缘的学科:它主要研究人类社会出现的法律的现象, 所以它可以成为法学、法理学的一个分支, 但是它又使用经济的理论和方法, 所以说它是经济学的分支也不为过。

二、法经济学以及经济法学异同

法经济学和经济法学这两者之间具有一定内容上的交叉, 同时其也都属于较为边缘性的学科, 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相同的地方, 但是这两者之间还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 即价值。简言之就是经济法学是建立在法律公正的基础之上的学科, 法经济学则是以经济的角度为主。由此可见法经济学与经济法学在探究内容方面具有共性之外, 其定位以及最终的探究目的还是不同的。

1. 从经济角度分析法律

从法经济学的探究角度和本身的性质看, 法经济学主要是应用经济方面的理论去分析法律以及与法律相关的内容的一门学科。

其实, 法经济学就是一个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就是不同的意识之间的比较, 归根究底, 法经济学的探究是为了将有关经济学的理论更好地应用到法律的实践之中, 使其不断地改变, 凸显法律制度准则, 并不是改变法律。

法经济学主要以整个法律范畴为研究对象, 经过经济学家和法学家的合作研究, 经济学的理论及实践已经被广泛采纳, 许多的区域正在受益着法律的经济分析, 而且还在进一步加深。

2. 从法律角度分析经济

从经济法学的探究角度和本身性质看, 经济法学的学者一直想让经济法学变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不过从价值或概念看, 经济法学始终无法成为独立的法学学科。

经济法学探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经济法为什么, 而这一问题已经有了被经济法学界广泛认可的答案, 就是协调好国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而围绕上述答案, 经济法学界目前有了几种较典型的答案:其一是经济法不仅能够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进行介入, 当政府失灵时经济法同样会介入。其二是经济法是我国对市场宏观调控的助力。其三是经济法是公法和私法经过结合得来的。以上答案几乎都是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国家和市场的关系。

经济法学的研究对象非常复杂, 稍微有改变, 都会对经济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 所以, 要想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就一定要借助国家的力量, 让国家实行经济干预。其实经济法学就是探究那些需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的经济问题。

三、法经济学以及经济法学的交流渠道

正因为法经济学和经济法学的高速发展, 有关两者联系的研究越来越深, 换句话来形容就是求同和存异, 求同就是找出共性所在并加以整理, 只有这样, 它们才能尽快地发展成熟, 两个学科之间才能更好地进行融合, 同时经济学和法学也能够更好地进行交流。

其实, 我们最根本的目的是降低法学与经济学之间的阻碍, 使经济学和法学更好地交流, 为人民谋更多的福利, 而且因为我们处在研究的制高点, 所以只有两门学科互相学习, 互相借鉴, 共同促进, 相互发展, 最后一起变成实至名归的“法律经纪人”。

我们现在对法经济学和经济法学的知识掌握程度依然不足, 这直接导致对经济学和法学的研究不足, 也缺少对它们原理、方法分析的重要成果。但是我们也要有所察觉, 虽然我们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了法与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的思想和原理, 但是我们现在极少数研究法学和经济学的人中却没有法学家。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没有法学家的参与, 为什么不像美国等国家那样有更多的人来进行研究?我们应该对此感到危机, 我们必须要加深对法经济学和经济法学相互关系的研究。这种研究和讨论也许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注释

1 吴秀尧.行为法经济学领域几个核心概念的含义及译法简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04) 。

2 殷继国.我国法经济学文献被引频次的统计分析与评价---以CNKI为数据基础的法经济学研究现状之考察[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 (06) 。

“虚拟经济”导致“泡沫经济”? 第11篇

虚拟经济概念存在争议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瞿强博士说,他所理解的虚拟经济,就是“用钱生钱”。它是从现行马克思经济学中的虚拟资本引申而来的,意思是说,像股票、债券等资产具有虚拟的性质。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宋逢明教授说,有很多人认为,虚拟经济就是金融,这个观点可以讨论,因为大家有不同的看法。但可以肯定的是,金融肯定是虚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而资本市场就是虚拟经济核心的部分。

深圳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曹龙骐教授说,现在关于虚拟经济的提法比较乱,他搜集了一下,对虚拟经济的概念大约有10种说法。有的说钱生钱就是虚拟经济;有的人认为一级市场是实体经济,二级市场就是虚拟经济。实际上过去讲的泡沫经济、富豪经济、货币经济、金融经济等,应该说都是从不同角度说虚拟经济的。

南开大学专门成立了金融与虚拟经济研究中心。该中心主任刘骏民教授说,目前,我国学界研究虚拟经济的时间还不长,有不同的观点是非常正常的。

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义相博士说,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的价值表现形式,因此虚拟经济跟实体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相对的。比如资本市场、股票市场,相对实物价值来讲,企业价值是虚拟的。如果把企业价值拿到市场上去卖,变成股票的价值,那么股票的价值就是虚拟的经济。企业本身和企业的利润就变成了实体。

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中国证券报》副总编施光耀先生提出,虚拟经济是在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它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基础上,是以实体经济为出发点、立脚点的。如果能够处理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就可以促进整体经济发展;如果处理不好,也是会破坏经济发展的。

曹龙骐教授说,虚拟经济不能够离开实体经济,它依附于实体经济。要处理两者的关系,主要是防止金融风险,比如加强金融监管,高度重视资本市场高风险领域的管理。

刘骏民教授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逐渐提高,消费实际正让位理财。原来我们对理财重视不够,都是消费投资,属于实体经济。当个人很富有的时候,他的很多财产如地产、股票、储蓄等,开始用于新的投资,使资产进一步增大,就产生了虚拟经济。

北京邦和财富研究所所长韩志国教授说,股市属于虚拟经济,拿实体经济来衡量虚拟经济是不对的。如果虚拟经济跟实体经济一样,那谈什么虚拟和实体呢?如果没有泡沫就不能称做虚拟经济,那就叫实体经济了。

虚拟经济不等于“泡沫经济”

林义相说,股票价格对企业来讲有没有泡沫?如果价格过高,可能有泡沫,价格不高可能没有泡沫。这里面完全是相对的概念,因此,并不是所有的虚拟经济都有泡沫。

中国经济信息网总经理李凯说,泡沫并不是虚拟经济独有的,实体经济也会产生泡沫。比如说房地产,是最看得见、摸得着的产业,但这个产业里面形成了大量的泡沫。因此,虚拟经济跟泡沫经济并非天生的孪生子,只能说虚拟经济更容易产生泡沫,而不是一定就会产生泡沫。

施光耀总结指出,把虚拟经济跟泡沫经济画等号是错误的。决定有没有泡沫和泡沫的大小,是实体经济跟虚拟经济协调关系度。协调好了,泡沫就小,或者说没有。如果协调不好,肯定必然很大。

试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第12篇

作为虚拟经济的代表, 资本市场和虚拟经济的发展使得美国在不到200年的时间里, 迅速超越了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列强, 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20世纪70年代全球经济“滞胀”之后, 美国之所以能够率先实现信息技术革命从而维护其最大经济体地位, 这同样与其拥有高效的资本市场和发达的虚拟经济是分不开的。而与美国同属于移民国家的阿根廷却没有如此幸运。1913年, 阿根廷的人均GDP将近4000美元, 而美国也不过人均5000美元左右。此时, 阿根廷不仅以优美的探戈舞姿和彪悍的高乔牛仔闻名于世, 而且还因其富庶和经济发展快而享誉全球。在欧洲的许多城市, 当人们形容某人腰缠万贯时, 常打这样一个比喻:他像阿根廷人一样富有。然而在不到100年之后, 阿根廷与美国已经无法相提并论。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有着“世界粮仓和肉库”之称的阿根廷之所以会如此, 就是因为阿根廷缺乏高效的金融市场, 自始至终未曾重视发展虚拟经济, 闲散资本无法有效地为经济提供支持, 从而丧失了一次次工业化机会, 导致民族工业基础薄弱, 经济效率低下。具体而言,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为实体经济动员储蓄, 提供融资支持。

工业大生产时代, 就是资本大集中时代。伴随着产业技术革命, 资本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如何能够高效地集中资本, 往往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而虚拟经济的发展, 就可以将大量闲置和零散的资本集中起来投入实体经济中, 为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或间接融资支持, 从而满足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资金需求。正如马克思所言:“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 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 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而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完成其实就是虚拟经济功能和作用的发挥, 闲散资本借助于现代金融中介 (包括市场和机构) 能够瞬间完成资本大集中, 从而大大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以美国为例, 19世纪后半叶, 依托于资本市场的发展, 美国钢铁工业迅速崛起, 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便一举超过了欧洲各国钢铁产量的总和, 并且资本市场为美国后续的重工业化也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从而确立美国在世界经济上的地位。

2、转移实体经济风险, 降低交易成本。

作为虚拟经济构成重要要件的资本市场和衍生金融产品, 自成立或创设之初, 就均有分散实体经济风险和降低交易成本的功能:一方面, 大量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和形式的多样化, 为实体经济部门和投资者提供了规避风险的多种选择, 且资本市场也能够最大程度地分散风险;另一方面, 充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和产品集中, 促进资本加速周转和结算, 大大缓解了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各种摩擦, 降低了交易成本, 从而提高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由于虚拟经济能够转移实体经济风险, 这为现代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高科技产业不仅是技术密集型, 往往也是资本密集型。投资高科技产业虽然意味着高收益, 但同样也会带来高风险。然而, 通过风险规避和风险分散机制, 就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高科技投资, 从而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为什么硅谷会诞生于美国, 就是因为美国形成了以科技产业、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联动的一整套风险规避和收益共享的机制。英特尔公司、苹果公司、微软公司、雅虎公司、谷歌公司等之所以会得到迅速的发展, 与美国资本市场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3、有利于产业升级, 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衡量虚拟经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就是经济金融化程度。经济金融化程度越高, 则说明虚拟经济越发达。实践证明, 经济金融化程度的提高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支持。据世界银行统计, 战后的50年间, 世界经济的年增长率大约为3.5%, 远高于战前50年和有资料统计以来的平均水平。在这个3.5%的年均增长率中, 因生产率提高而引致的比重不断扩大, 其中金融化程度的提高所带来的国际资本快速流动以及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金融通过促使科技进步贡献了0.032个百分点, 占总增长率的0.92%。由此不难得出结论, 虚拟经济的发展是促使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促进生产率提高的一支重要力量。

4、虚拟经济规模的扩张, 在增加GDP规模的同时, 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虚拟经济日益发挥出对实体经济巨大的促进作用的同时, 虚拟经济自身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1980年相比, 1996年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金融资产总额均成倍增长, 特别是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金融资产的增长迅猛, 并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但是, 虚拟经济在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 也会因过度膨胀导致对实体经济的破坏。在金融市场中, 虚拟经济也容易造成不能真正实现市场价值的金融泡沫, 这是与其自身特点和世界经济环境密不可分的。首先是由于资本证券化与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有价证券的出现为泡沫经济的生成提供了可能性, 期货、期权等虚拟性极高的金融衍生工具也形成多种投机工具, 使泡沫经济发生的概率空前增大。其次是由于新兴市场的过度开放。20世纪70年代以来, 拉美和东南亚地区的新兴市场开放迅速。由于其国内实体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虚拟经济的过多供给与实体经济的吸纳能力形成了强烈反差, 大量国外短期资本不是流向实体生产领域, 而是投机于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 加速了泡沫经济的膨胀乃至破裂。再次是由于虚拟资产的价格形成机制易于引发金融动荡。虚拟资产的均衡价格就是虚拟资产预期收入流的贴现值, 其形成基础并非是传统经济学的成本要素。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 使投机成为可能, 特别是货币商品常常脱离基本的汇率平价而成为货币投机对象。而且, 虚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相对独立性, 能够脱离实体经济而快速扩张。当资产价格普遍大幅度偏离或完全脱离由实体经济因素决定的资产价格时, 就会导致泡沫经济的崩溃。虚拟经济是金融链条中最为脆弱的一环, 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易于产生世界性金融危机。

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将对实体经济产生严重影响。比如, 挤压实体经济的发展。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 实体经济投资服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而虚拟经济投资则背离这一规律, 取决于投资主体对未来的预期。当虚拟经济中金融资产投资收益率大大高于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时, 大量资金从实体经济领域不断流出, 造成经济的虚假繁荣和经济泡沫的不断累积, 实体经济部门的投资供给则相对减少, 形成对生产性投资的挤出效应。

伴随着金融业的迅速发展, 虚拟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复杂。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确实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但盲目的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却会带来极大的风险。因此,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不能以一言概括之, 尽管虚拟经济导致了全球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的发生, 我们也不能一概否认虚拟经济的作用。我们应看到虚拟经济的发展, 无论是从理论层面看, 还是从实证层面来看, 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在我国这样一个内部经济存在一系列问题的发展中国家, 金融深化以及金融自由化的进程应当慎重, 我国对金融市场的开放应是逐步的, 应当下大力气进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金融体系的完善, 以适应加入WTO后的国际环境。对于中国而言, 要大力发展虚拟经济,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加快资本市场规范化建设的同时, 应该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虚拟经济规模还是很小, 发展模式还是比较落后。所以应该加快发展, 尤其是应该加快发展资本市场, 这不仅包括扩大证券品种的规模, 也不仅包括增加新的证券品种, 而且包括拓展和开辟新的市场, 扩大居民投资渠道和企业获得资本性资金的渠道。其中, 存量股份制、债权转为社会股权、将建设国债建立在运用资本经营方式运作国有资产的基础上等, 都是应当重视的具体措施, 从而为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长足进步提供基础性环境。

2、积极推进创业投资, 加快高科技产业化步伐。知识经济是将知识转化为经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创业投资的功能极为重要。在资本市场的配合下, 积极推进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 调整国家的经济结构。

3、积极创造条件, 促进实物经济的货币化和资产证券化。

实物的货币化和资产证券化,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实物的非货币化, 有着诸多弊端;资产的非证券化, 严重限制着资产的准确定价和资产存量的盘活。

4、在发展虚拟经济的同时, 必须秉承

“适度性”的原则, 不能放任虚拟经济过快发展, 使其远远超过我国实体经济所能承受的规模。与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不同,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 在短期内具有发散的趋势, 但从长期来看, 虚拟经济并不能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 还是应该向实体经济收敛。当虚拟经济规模远远超过实体经济所能承受的规模时, 其收敛方式将会是金融危机的形式;而当虚拟经济规模在实体经济所能承受范围之内, 其收敛方式可能是金融波动的形式。因此, 我国发展虚拟经济必须秉承“适度性”原则。

5、在发展虚拟经济时, 应该加强监管政策和措施的修订与完善。

美国的教训告诉我们, 监管体制不严往往是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国家, 我国更应该加强监管制度的完善, 加大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 重视运用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则, 促进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适度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明远.现代信用资本主义与周期性金融危机[J].教学与研究.2009, (6) :69-74

[2]冯琦.论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的必要性[J].湖北社会科学.2009, (7) :77-80

[3]杨丽.浅谈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J].才智.2009, (13) :29

上一篇:IDC技术下一篇:五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