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域范文

2024-09-04

厦门海域范文(精选4篇)

厦门海域 第1篇

海洋垃圾的污染问题是世界性问题, 美国海洋保护协会最近指出, 烟蒂、食品包装和塑料制品等海洋垃圾数量惊人, 严重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2]。这些垃圾大多是日常生活废弃物, 经由河流流入海洋。垃圾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正在污染海洋, 每年全世界约100万只海鸟因为吞食塑料垃圾或被缠绕在渔具上而死亡。

2007年, 国家海洋局在我国近岸海域组织开展了海洋垃圾监测[1], 监测项目包括海面漂浮垃圾、海滩垃圾和海底垃圾的种类和数量。监测结果表明, 海面漂浮垃圾主要为聚苯乙烯泡沫快餐盒、塑料袋、塑料餐具、鱼线和渔网等。漂浮垃圾的平均个数为0.29个/hm2, 其中聚苯乙烯泡沫类垃圾数量最多, 占漂浮垃圾总量的31%, 其次为塑料类, 占27%。漂浮垃圾总密度为0.74 g/hm2, 其中木制品类 (0.20 g/hm2) 和橡胶类 (0.14 g/hm2) 垃圾密度最大, 塑料类和聚苯乙烯类泡沫类垃圾密度分别为0.13 g/hm2和0.10 g/hm2。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厦门海域环境的污染日益加剧, 这些以塑料为主的海洋垃圾, 对厦门海域造成了巨大危害。其一, 塑料垃圾阻碍海上交通线, 破坏船只;其二, 对海洋生物造成伤害, 海洋生物因误食海洋垃圾或者被海洋垃圾缠住而备受折磨, 并导致死亡;其三, 通过生物链危害人类, 如重金属和有毒化学物质可通过鱼类的食入而在体内富集, 人类吃了这些鱼会受到伤害。有些海洋塑料垃圾在阳光照射下分解成小粒子, 让海中充满有毒物质。搁浅在厦大白城海滩的一头抹香鲸, 体内竟有约700 kg塑料。因此, 垃圾毒素迟早会进入食物链, 影响食物安全。

厦门市政府高度重视海岸带综合管理, 对海域环境卫生管理的建设投入明显增加, 由于起步晚、经验不足等等, 海域与陆域的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相比, 相差甚远。本文通过对厦门海域环境现状以及对海域垃圾的源头进行调查分析, 就如何加强厦门海域垃圾的管理和利用提出对策和建议。

1 厦门海域概况

厦门市位于东经118°04'04″、北纬24°26'46″, 地处台湾海峡西岸中部、闽南金三角的中心, 隔海与金门县、龙海市相望。厦门海域是一个复式港湾, 东有同安湾, 南为东侧水道和厦门外港, 西南有九龙江河口湾, 西为厦门西港 (西海域) 。海域面积约344 km2, 海岸线总长234 km, 岸线曲折, 类型多样。厦门海域是一个具有溪流、河流、海流海况比较复杂的港湾, 受气候与潮汐的影响, 海域漂浮的垃圾呈现出来源的多样性与流动性, 是海域保洁的难度所在。

与陆地相比较, 海域存在很明显的差异。海域生态系统范围广、规模大, 纵跨多个气候带, 整体性更强。海水的流动性、开放性等特点, 决定了海域垃圾管理难度大、成本高、技术要求高。

2 海域垃圾来源分析

海域环境污染源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2.1 来自九龙江流域的垃圾及其他河流

九龙江流域是厦门海域最大的污染源。九龙江流域漳州段共有59个乡镇 (街道) , 畜禽养殖业较为发达, 农药、化肥使用量较大[3], 由九龙江冲刷而下的土壤和垃圾随海水涨落冲刷入海, 含有大量的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造成厦鼓海域、鼓浪屿锚地、东渡港区、海沧港区等大面积污染, 海洋水质恶化, 富营养化。若遇台风、暴雨、大潮后, 海面遍布的漂浮垃圾从九龙江上游冲刷而下, 垃圾量可达1 kt。

汇入厦门海域的其他主要河流还有:同安湾口的西溪、官浔溪、翔安南部的九溪和集美的后溪等。随着这些溪流的流动, 也会给厦门海域带来一些漂浮垃圾 (特别是在雨季) 。

2.2 船舶、海上养殖、作业等产生的生产、生活垃圾

由于水面垃圾的收集和处理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 海上船舶、近海养殖、水面作业、滨海旅游等水上活动产生的各类废弃物就近抛入江河、港湾。海上养殖和捕捞作业产生的废弃泡沫、废旧木质材料等杂物直接漂浮于海面。

目前, 厦门港共有生产性泊位122个, 深水泊位33个, 53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通达全球各主要港口。一些证照齐全、吨位较大的大型轮船, 其船上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较为规范, 统一集中到岸上处置, 而各种渔船、杂货船、舢板等小型船只上的船员, 通常将矿泉水瓶、塑料袋、食物残渣等随手抛掷入海。

2.3 海岸线单位、居民、游客抛洒入海的垃圾

海域沿岸的垃圾的倾倒与排放, 为来自于海岸线的人为污染。一些沿线居民、单位, 贪图方便, 把大海当成天然“垃圾桶”, 一些沿岸的市场, 如厦门第一码头、东渡水产市场等, 在交易结束后, 把鱼鳞、鸡毛蒜皮、烂菜叶等直接刷入海。

2.4 未经改造的污水管网排入海的生活垃圾

旧城、旧村的下水道大多排向大海, 大量的塑料袋、生活残渣等随污水排入大海。据厦门海域环卫管理科岸线卫生巡查了解, 仅鹭江道一带, 就有18个排污口, 形形色色的生活垃圾随着污水源源不断涌出。

3 厦门海域垃圾管理现状

3.1 海域环卫管理现状

2009年, 厦门市成立了海域环境卫生管理科, 隶属于厦门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主要负责厦门市海域环境卫生管理体系的建立、垃圾源头的管理、作业市场的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目前实行作业服务体制转变和社会化运行, 即专业打捞服务与社会化发包保洁服务。厦门市海上环卫站是厦门市海上专业打捞作业单位, 主要负责厦鼓、白城、五通海域的保洁任务, 海域保洁面积约60 km3。使用的双环码头是厦门市仅有的一座环卫专用作业码头, 用于海上站船舶日常的出航作业、转运鼓浪屿垃圾、起吊运输等生产活动。

3.2 海域环卫作业运作方式

每日涨潮之前, 垃圾清扫船沿轮渡至白城一带海域打捞作业, 小木船往返于沿岸边角的下水管网口协助打捞, 快艇工作人员依据潮汐、风向巡查海面卫生, 配合调度相互协调, 指挥打捞, 再按照区域, 合理调度船只保洁, 并通过海上、岸线卫生巡查情况的反馈, 及时打捞保洁。除此之外还根据气候合理安排船舶出航, 晴天主要以小型机械化清扫船为主, 小木船配合打捞;恶劣气候、台风暴雨季节以大型机械化清扫船为主, 临时短期租用小木船打捞为辅进行大面积海域清扫打捞, 加快打捞保洁速度。

3.3 垃圾收运处置现状

海上垃圾由各清扫船只打捞收集后, 从西堤双环码头吊运上岸, 集中装入专用的垃圾集装箱, 再由海上站的五辆东风转运车运往厦门本岛的后坑垃圾压缩站, 海域垃圾运往后坑垃圾压缩站后, 即纳入陆地环卫系统, 由陆路集中运往东部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

海域垃圾处理简易流程:海域垃圾先打捞—收集—起吊—上岸 (双环码头) —转运后坑中转站 (压缩) —厦门东部固废处理中心 (填埋) 。

4 厦门海域垃圾管理主要存在问题分析

厦门海域垃圾管理的不足主要有:法规建设滞后、管理体制不顺、投入严重不足、设施设备落后。

4.1 法规建设滞后

法规是防止污染与公害, 保护水域环境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障。目前厦门市没有专门的海域 (水域) 环境卫生管理规定, 唯一涉及海上环境卫生管理的法规《厦门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只规定了“城市近岸海域的环境卫生统一由市容环境卫生专业管理部门负责管理”, 没有具体内容, 缺乏可操作性。

4.2 管理体制不顺

厦门本市海域垃圾管理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环保、水利、海事、海洋与渔业、港口、海上环卫、水上运输、水上公安等诸多部门, 法规也不少, 但各自的管理要求不同, 加上体制不顺, 职能交叉, 权限不清, 形成“九龙闹海”的局面。

4.3 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海上环卫专业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编制不够合理, 在编的海岸、海上环卫管理机构与人员、设施、设备严重不足, 面对大面积污染突击保障力量严重不足, 海域环境卫生状况明显差于陆域。不管是与本市陆域环卫相比, 还是与上海、广州、成都、福州等兄弟城市比, 都有较大差距, 根本无法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厦门市的经济发展与海域环境卫生投入明显不太协调。以每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单位计算, 上海、广州、成都、厦门等四个城市投入的经费与人员的比例分别是:1.80万元、7.08人;4.25万元、1.08人;8.6万元、1.13人;0.68万元、0.11人。

4.4 设施设备落后

“双环”码头是厦门市仅有的一座环卫专用作业码头 (目前面临着被拆迁的境地) , 用于海上站船舶日常的出航作业、转运鼓浪屿垃圾、起吊运输等生产活动。“双环”码头由于地理位置的局限性, 只能负责鹭江道、鼓浪屿、白城、五通一带约60平方公里的海域保洁, 厦门市所属海域面积有344 km2, 还有84.6%的海域仍是保洁盲区。

5 厦门海域垃圾管理对策建议

厦门海域垃圾漂浮物污染源主要来自九龙江, 而九龙江垃圾漂浮物的治理是一项跨行政区域、涉及多部门、多行业的系统工程, 它不仅要靠福建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组织协调, 而且还要靠相关地市多部门联手, 制定并实施适宜的综合治理方案。同时, 要积极采用化工技术, 让海洋垃圾变废为宝。

5.1 利用化工技术变废为宝

由于海洋垃圾主要是废弃塑料制品, 因此可以利用化工技术变废为宝。一种办法是将海洋垃圾打捞后焚烧发电。研究人员早就计算过塑料焚烧的能量利用。由于几乎所有塑料都由不可再生的石油制成, 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 所以可以用于燃烧, 如聚苯乙烯燃烧热量比燃料油还高, 是热值很高的大分子材料。其焚烧后的灰烬, 则可以用于填海造地或建造岛屿。另一种办法是用海洋垃圾制造燃油。即把塑料这种资源转化为另外的资源。现有的研究表明, 可以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把塑料转化为人类可利用的多种资源。例如, 可以用废塑料制造燃油、生产防水抗冻胶、制备多功能树脂胶等。

5.2 加快专项规划实施步伐, 全面加强厦门市海上环卫管理工作

厦门市政府于2006年7月批复实施《厦门市海域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建议有关部门在实施《规划》时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4]。

5.2.1 组建厦门市海上环境卫生管理中心, 实施分片管理, 划区保洁

根据《规划》要求和目前实际情况, 需组建厦门市海上环境卫生管理中心。管理中心由厦门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处负责监管, 以现编厦门市海上环卫站为主体组建, 统筹协调全市海域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管理中心下设西堤和刘五店两个管理所, 分别负责厦门市西海域和东海域的环卫管理工作和四个作业区域的保洁工作。管理中心的运行机制主要采用“以费养事”的办法, 实行企业化管理。

5.2.2 建设海上环卫基地, 配置相应设备和人员

厦门市海上环卫站目前只有西堤双环码头一个作业基地 (面临着被拆迁) , 其服务半径较小, 难以适应海域环卫事业发展的需要, 《规划》根据厦门市城市规划及建设发展状况、作业分区情况, 规划在岛外四个行政区新建海沧青礁环卫基地、翔安刘五店环卫基地、翔安莲河环卫基地、同安潘涂环卫基地、杏林高浦环卫基地等五处环卫基地。针对九龙江上游垃圾漂浮物的治理, 急需尽快建设海沧青礁作业基地, 将保洁范围延伸至九龙江入海口, 以减轻九龙江上游垃圾对厦门海域的污染。

5.2.3 建立海上船舶等水上活动及沿岸单位生活垃圾收运体系

船舶的生活垃圾是厦门海域污染源之一, 应以《厦门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为依据, 尽快建立起海上船舶、水面作业、滨海旅游等水上活动产生的垃圾及沿岸生产、生活产生的垃圾的申报、登记、收运体系, 垃圾集中收集、处理, 从源头上堵截垃圾进入厦门海域。为切实督促垃圾的收运, 必须建立船舶垃圾收运登记卡, 详细记录垃圾收运的种类、数量与时间, 并存档管理。管理中心与海事局海洋行政综合执法支队等涉海管理部门须联手整治并将执行此制度的情况作为年审条件之一, 促进海上船舶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的顺利运行。另外, 可积极申请利用已建成的厦门海事局厦门湾海域电视监控系统工程, 在监控可视范围内监控船只垃圾收运动向。

5.3 建立协调组织机构和长效管理机制

建议厦门市政府以“海管办”为主要机构, 具体协调各涉海部门的工作分工, 共享公共管理资源, 积极开展联合执法, 形成管理合力, 在海域环境卫生管理体制上形成“一龙主管、多龙协作”的良好局面。目前, 厦门市海域市容环卫监察执法是个空白, 建议市行政综合执法局成立海域环卫执法中队或委托执法, 从而有效提高海域环境卫生的执法水平和管理效率, 确保海域环境卫生长效管理。

5.4 尽快出台相关法规或规章, 依法治理海漂垃圾

法规是依法治海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障, 上海市、广州市分别于1989、2000年就颁布实施了水域环卫管理的地方性法规, 但就厦门市而言, 由于水环境不同, 能借鉴的部分还是太少。厦门市已颁布实施的法规中涉及到海域环境卫生的法律条文仍太笼统, 难以操作。建议厦门市政府在出台《厦门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实施细则》时, 应设立海 (水) 域市容环卫管理专门章节, 明确管理主体及职能, 制定适合厦市市情且可操作性强的管理与执法条款, 并加强宣传。同时尽快借鉴上海市、广州市的成功经验, 颁布实施地方性相关法规或规章, 全面实施依法管海、依法治海。

摘要:通过对厦门市地域、水文特点、海域垃圾管理现状、收集、运输、处理处置现状的调查, 详细分析了厦门海域垃圾各种污染源, 对海洋生物和人类造成的危害性, 结合比较其他同类型城市海域垃圾管理现状, 分析了厦门市海域垃圾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 并从法规、规划、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积极利用化工技术让海洋垃圾变废为宝等方面提出了厦门海域环境卫生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厦门海域,垃圾管理,现状调查,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厦门海域 第2篇

摘要:研究了厦门湾海域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r,Cd,Hg和As和16种多环芳烃的`分布、来源及潜在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Cu,Pb和As平均含量均介于效应浓度区间低值(ERL)和效应浓度区间中值(ERM)之间,而大多数站位Zn,Cr,Cd和Hg平均含量则低于ERL值;(2)沉积物多环芳烃(PAHs)以石油或油料燃烧来源为主,PAHs的总量远低于ERL值(4000μg・kg~(-1));(3)重金属与低环PAHs相关性显著,易发生交互作用;(4)利用沉积物平均效应区间中值商法(mERM-Q)进行沉积物生态风险评价发现,o笃湖表层沉积物对海洋底栖生物可能存在较强的生物毒性风险.Abstract:Heavy metal and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are often present together in sediment environment, and their combined pollu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direction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ottom surface sediments from 12 stations within Xiamen bay were analyzed for Cu, Zn, Pb, Zn, Cr, Cd and 16 priority PAH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s, Pb and Cu were grouped between the effects range-low (ERL) and effects range-median(ERM), and Zn, Cr, Cd, Hg were grouped below ERL at most sites. Total PAH levels were far below ERL of 4000 μg kg~(-1) , and both petrogenic and pyrogenic inputs were significant to the observed PAH levels. The results that have shown a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heavy metals and low-ring PAHs indicated that they have similar chemical behaviours in the environment. By applying of mean Effects Range Median quotients (mERM-Q), it was found that the Yundang Lagoon with mERM-Q value close to 0.5 would be expected to have the greatest potential toxic risk in amphipod within Xiamen bay and its adjacent areas.作 者:李庆召 李国新 罗专溪 张娴 颜昌宙 LI Qing-zhao LI Guo-xin LUO Zhuan-xi ZHANG Xian YAN Chang-zhou 作者单位:李庆召,李国新,LI Qing-zhao,LI Guo-xin(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罗专溪,张娴,颜昌宙,LUO Zhuan-xi,ZHANG Xian,YAN Chang-zhou(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3)

厦门海域 第3篇

厦门市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工程通过海上清淤实现造地114 km2,丙洲海域工程是该整治工程起步区的一部分,总面积8.399 1 km2,位于同安湾湾顶西侧,其东北角临近同安东西溪,北边以同安区西柯镇为界,南侧面向同安湾海域。该工程的实施可存放东海域清淤整治、航道疏浚以及周边河道清淤疏浚的泥土,并形成陆域以缓解厦门市建设用地不足的矛盾;同时,也可增加海湾的纳潮量、增强湾顶水动力和水交换条件,改善海水水质,达到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珍稀海洋物种和增加生物多样性等目的,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环境保护问题

滩涂清淤和造地尾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是该工程在设计中需解决的重要难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对水环境的影响

在同安湾湾内清淤和抽取泥、砂的过程中,湾内水体和底泥将产生剧烈搅动,导致水体浑浊、能见度降低、悬浮物大量产生,SS浓度急剧升高等。此外,吹填过程中的淤泥离析水和淤泥尾水,经多级沉淀后往湾内排放,排放口附近水域SS浓度也会有所升高,使水质变坏。

(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工程清淤导致水体浑浊,使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少,生长繁殖受到影响。同时,随着悬浮生物含量的增加,对浮游动物的生长、繁殖、摄食都会造成负面影响。底泥、底砂是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的栖息场所,清淤让它们无家可归。此外,淤泥积聚形成的污染物的瞬间释放,也会造成生物大面积死亡。

项目的淤泥开挖和场地回填涉及面大,施工范围内的淡水鱼池、草丛等淡水湿地将不复存在,植被类型和植被群落的分布格局也将改变,最终导致天然湿地生态的多样性减少,湿地鸟类的觅食、栖息和繁殖的场所受到破坏,禽类鸟类的数量也将跟着减少。

3 环境保护措施

为了尽可能减小清淤和吹填造地对环境造成破坏,工程中使用了环保型的挖泥船和储泥砂池,并对施工过程进行了合理的设计和控制,确保了最终的尾水排放符合厦门市要求的退水淤泥浓度P<1%的排放标准。

(1)环保型绞吸式挖泥船

环保型绞吸式挖泥船配有专用的环保绞刀装置,通过其头部加装的防护罩防止扰动后未被吸入的浮淤外逸,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和再淤积,并可对污染严重的表层淤泥进行重点控制。此外,挖泥船清理出的垃圾物也有专门的垃圾收集装置。经工程实施验证,该挖泥船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2)环保型储泥砂池设计

沿海清淤区往往是滩面高、挖泥船作业时间短,或是取泥砂区远离造地区,绞吸船难于直接从取泥砂区取料吹填,给施工造成很大的困难。丙洲海域工程在大堤坡脚外开挖储砂池供绞吸船和吹泥砂船二次倒运,增加了吹填造地的作业时间,加快了工程进度。此外,为增大储砂池容量并尽可能减少绞吸船施工对海域的污染,储泥砂池顶部外侧20 m处设有四周全封闭的拦泥帘。拦泥帘用双层180目尼龙网制成,其顶部连接泡沫浮体,底部倒折并压砂袋,以免受水流和风浪影响,整个帘子可随潮位的升降产生高度的变化。实践证明,拦泥帘的使用对防止浮泥外溢和清淤、造地施工的环境保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吹填造地的设计和施工

利用内外围堰、路基把吹填区划分为33个地块,并在吹填区内布设隔梗,尽可能延长泥浆流径,充分利用造地区库容及水深进行了泥浆离析。吹填分2层施工,第1层至池塘埂顶面,分隔围堰加高后吹填第2层至设计标高;在吹填泥砂区隔梗的适当位置,设置溢流堰和隔离栅过滤并控制排水量,隔离栅的高度随滞留物的堆积不断增长。

此外,建造滤水挡流泥设施,降低吹填区内的流速,增加泥浆停留时间,使泥粒逐渐沉淀堆积、减少排水的泥粒含量。沉积后的水浆还需经过3个沉淀池的再次沉淀,最后由开敞溢流式退水口排入湾内。对吹泥区尾水排放浓度和污染物进行全过程跟踪检测与监控,如未达标可采取吹泥区之间间歇轮流施工、增加子堰数量、泄水口内插入隔离栅、减慢吹泥速度或停歇吹泥等措施。

(4)施工期的环境监测及管理

根据项目的工程特征和主要环境影响问题,结合区域环境现状、敏感目标的具体情况,分别制定环境监测计划,包括环境监测的项目、频次,监测实施机构等具体内容。委托有资质的环境监测部门按照制订的计划进行监测、监控并落实计划实施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修正、改进环保工程措施,更好地贯彻执行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环保标准,确实保护好环境资源和环境质量。

(5)其它措施

合理布局清淤疏浚位置,减少对底泥的扰动强度和范围;尽量缩短疏浚工期,以缩短对水质影响的时间尺度;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并符合《厦门市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三级排放标准后,回收用于绿化与农灌;加强施工期各种污水的收集和处置,严禁向湾内水体倾倒垃圾与未达标的施工废水;机械维修系统含油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转,严格执行上述《控制标准》一级排放标准,絮凝沉淀达标后方可外排;陆域的形成严格按照先构筑围堰、护岸并铺设倒滤层后,方可回填的施工程序,避免泥砂流入海湾;加强防范措施和应急准备,杜绝污染事件特别是溢油事故的发生。

4 结论

丙洲海域工程的滩涂清淤、吹填造地,采用环保型绞吸式挖泥船施工,并在岸边建造带拦泥帘的储泥砂池,吹填利用池塘梗和围堰延长泄水流径、增加沿程沉淀,严格控制尾水排放等措施,极大地减轻了施工对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满足环保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效果良好,对于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厦门市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工程丙洲海域工程的清淤、吹填造地设计,通过采用环保型绞吸式挖泥船,并在造地区外建造带拦泥帘的储泥砂池,利用池塘梗、围堰延长吹填区泄水流径、增加沿程沉淀等措施减轻了施工对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满足了环境保护的要求,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清淤,吹填造地,环保,绞吸式挖泥船,拦泥帘

参考文献

[1]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工程丙洲海域工程施工图设计汇编[G].2006.

[2]邵晓春.疏浚质量监控系统在生态环保清淤工程中的应用[J].浙江水利科技,2003,(2):23-24.

厦门海域 第4篇

一、教学策略的设计

本课采用教师指导下的探究教学模式, 通过在课堂中创设研究的情境, 循序渐进地铺展开问题, 以“疑”入境, 以“理”入境, 以“情”入境。

一是构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结构。本课中教师是情境的创设者, 鼓励每个学生应用已有的各科知识, 施展自己的才能, 解决综合问题。教师也是一位特殊的学习参与者, 由于环境教育涉及广泛, 需要预先准备尽可能多的资料, 接受学生的“发难”, 并向学生“请教”, 激励他们开展更深层次的思考。在分组学习、合作探究的基础上, 教师为学生提供课堂交流的机会, 安排他们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讲出来, 既有利于共同解决问题, 又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通过课前的资料检索和课堂的实验、互动讨论, 提高学生对综合问题的理解能力, 让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是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采用了PowerPoint、Flash增强展示效果, 利用实物投影进行实验演示, 既增添了教学的直观性, 又有效地扩充了教学内容。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 课前准备

教师:交待背景, 根据《2010年厦门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 2010年厦门海域水环境质量基本稳定, 马銮湾海域污染最严重。要求各小组结合实际和理论, 对当前水环境污染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学生:自觉应用网络设备及在校内外查阅图书资料, 收集信息, 并结合实际走访调查, 以文字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感悟。

(二) 课堂教学流程

1. 引入

2. 马銮湾环境污染状况分析

3. 影响马銮湾环境的因素

4. 马銮湾环境污染治理对策

(三) 课后作业:根据所学的探究方法, 对身边的污染进行调查分析, 写出简单的调查报告

三、教学后记

上一篇:厚膜电路下一篇:创业机会研究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