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大学生交流研究

2024-05-15

两岸大学生交流研究(精选6篇)

两岸大学生交流研究 第1篇

一、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随着两岸经贸往来愈来愈紧密, 两岸加强金融合作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现阶段两岸加强金融合作不仅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的重要内容, 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有助于台湾经济发展摆脱困境, 并使之成为大陆经济发展的有益补充。

(一)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然要求

2005年以来大陆调整对台政策, 逐步确立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主题与目标, 并就“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与国民党、亲民党领导人展开商谈。2008年国民党在台湾重新执政后, 台海局势发生了重大积极变化, 两岸关系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构建和平发展的两岸关系成为两岸共识和共同努力的目标。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内涵, 是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 在坚决反对与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同时, 以两岸人民利益为依归, 持续维护和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与稳定发展, 真心实意地做好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工作, 从而实现两岸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和共创双赢, 为祖国最终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1) 。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要求两岸同胞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不断拓展两岸交流领域、提高两岸交流层次。目前, 两岸在“先经后政, 循序渐进”的整体战略指导下, 以推动经济文化交流为主, 逐步加强交往, 使彼此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两岸推动经济交流与合作已经取得了诸多突破, 例如基本实现“三通”、陆资企业入岛投资等, 两岸贸易和投资相互依赖的程度迅速提高。

然而, 两岸经贸往来中的金融问题一直是制约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瓶颈。两岸贸易、投资、人员往来都不可避免的存在金融行为, 但目前两岸金融还处于初步的无法进行实质合作的阶段, 加强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是两岸发展更紧密经济合作关系的必然要求, 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的重要内容

两岸经济往来受政治因素制约, 一直无法实现正常化, 主要表现有:台湾当局仍限制大陆近20%的商品输入岛内;对台商投资大陆的产业类别和投资规模设限;大陆企业投资台湾虽然取得突破, 但允许投资的范围和规模都十分有限等等。两岸在2001年和2002年已先后成为WTO会员, 但台湾对大陆经贸政策明显违背WTO规范, 阻碍了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发展, WTO架构下各种自由化和互惠互利的经贸合作更加难以开展。

构建两岸经济合作框架是两岸推动经济关系正常化并深化经济合作的重要途径, 也是台湾摆脱经济边缘化、融入东亚区域经济整合的唯一选择。两岸商签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将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 突破目前两岸经济合作中的制度瓶颈, 创造性的将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和自由化结合共同推进。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包括商品贸易和服务业贸易等内容, 两岸商品贸易开放程度已超过80%, 互相采取降税等消除非贸易壁垒措施也具有一定共识, 相对而言, 两岸服务业合作的基础却十分薄弱, 尤其是服务于生产活动的金融业合作一直没有进展, 将其纳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并重点推动, 是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 帮助台湾经济解困的有效手段

台湾经济自上世纪90年代后发展趋缓, 2001年和2009年两次出现负增长, 2000-2008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仅4.4%;人均收入10年来基本没有提升。在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 制造业大规模外移, 服务业发展动力不足直接导致了台湾经济发展停滞。尤其是以金融服务业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 由于传统厂商甚至高科技产业都大量转移到生产成本低廉的大陆、东南亚地区, 岛内金融业者面临“不缺钱, 缺投资机会”的窘境。

两岸金融合作对台湾摆脱经济困境, 持续获得发展动力极为有利。首先, 大陆金融市场发展迅速, 台湾金融企业若加快投资大陆与开展金融业务的步伐, 将能弥补岛内狭小且饱和的金融市场, 对投资大陆的台资企业融资也有很大帮助, 有利于改善岛内生产厂商及金融业者的经营绩效和提升竞争力。对于不熟悉大陆金融市场的外资公司, 以台湾金融机构为中介转而拓展大陆市场的可能性增加, 两岸金融合作对台湾实现亚太金融中心的目标有推动作用。其次, 随着大陆企业入岛投资限制逐渐放宽, 规模逐渐扩大, 开放大陆金融业入岛投资与开展金融业务, 将有利于改善岛内投资环境, 对入岛投资的大陆企业提供便利的金融支持。大陆企业入岛投资对缓解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台湾资本不足问题的作用毋庸置疑, 2009年台湾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衰减11.4%, 民间投资大幅衰退19.56%, 外商赴台投资金额衰减了42%。台湾“经建会”研究结果显示 (2) , 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对目前因传统制造业外移、企业投资减少、失业增加、生产性服务业客户流失、民众消费扩张速度减慢等因素影响而成长趋缓的台湾整体经济有正面助益。

(四) 促进大陆经济发展的有益补充

两岸推进金融交流与合作既有助于解决大陆台商融资难问题, 对完善大陆金融体系也有促进作用, 是大陆经济发展的有益补充。

1. 拓宽台商融资渠道

两岸恢复交往20多年来, 台商赴大陆投资的规模日益扩大, 已经成为大陆经济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截至2009年底, 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80, 061个, 累计吸收台湾直接投资495.4亿美元, 按实际使用外资统计, 台商赴大陆投资金额在大陆吸引的外资中排名第五位。大陆的长三角、珠三角、海西区、环渤海等地是台商的主要聚集区, 近年来台商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转移的趋势明显。

目前大陆台商人数超过百万, 但其作为大陆企业中较为特殊的群体, 受制于海峡两岸关系的现状, 多年来一直面临融资困难问题, 主要原因有:一是受到岛内政策限制, 过去台当局采取紧缩的对大陆经贸政策, 严格限制台商赴大陆投资规模, 台商在大陆的子公司无法从台湾母公司获得更多资金;二是两岸资金流动不通畅, 两岸金融主管机构尚未在互设机构、货币兑换与清算、金融监管等方面协商一致, 台资金融机构在大陆无法开展实质金融业务, 大陆金融机构由于对台商企业的征信、监管不易也缺乏为台商融资的意愿。

台商融资难问题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 但尽管大陆方面采取专项贷款等多种协助台商融资的措施, 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台商融资问题。只有突破两岸金融合作的瓶颈, 为大陆台商提供更多的筹资渠道, 并解决相关的征信问题, 创造有利的金融环境, 才能切实缓解或解决台商融资问题, 更好地发挥台商促进大陆经济繁荣的作用。

2. 改善大陆金融体系

大陆金融业发展起步较晚, 尽管金融改革取得了明显成绩, 但仍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一是直接融资的比重低。1990年后证券市场、保险市场等才陆续建成, 但市场规模较小, 迄今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间接融资仍是大陆金融体系的主要形式, 提升直接融资在金融体系中的比重与作用是大陆金融业未来的努力方向。二是金融创新不足。大陆金融机构在业务创新方面与外资金融机构存在明显差距, 无论银行还是证券公司, 都表现出业务结构单一和同质性、经营收入依赖传统业务、中间业务尤其高的新的利润增长点较少等特点, 呈现竞争力弱化趋势。三是金融监管机制不完善。大陆金融业尚未开放混业经营, 现有的分业监管机制容易造成不同监管机构间协调困难、监管重复、监管浪费或监管真空问题;大陆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实施细则等也亟待完善。

2006年12月, 按照加入世贸的承诺, 大陆金融业对外全面开放, 国内金融市场会发生大的格局变动, 金融机构也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此时推进两岸金融合作对大陆改善金融体系有实质帮助, 例如大陆银行与台资银行的合资合作将有利于缩小业务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等方面与外资银行的差距, 增强竞争力;开放更多优质的台资企业上市或台资证券公司经营证券业务, 也有利于大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的可行性

现阶段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期。一方面, 两岸关系改善后, 两岸经济合作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为进一步展开金融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 台湾经济转型压力增大, 金融业发展瓶颈凸显, 两岸金融业合作的契机增大。

(一) 两岸经贸合作取得实质突破

近年来两岸关系明显改善, 两会按照“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步骤推进制度化协商, 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取得一系列实质性突破, 朝物流、人流、资金流正常化和自由化的方向不断推进。

1. 两岸贸易自由化不断推进

2008年以来, 两岸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推动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ECFA) , 构建两岸特色经济合作机制。两岸商签ECFA将达成“早期收获清单”, 大陆对台湾部分商品的进口大幅降税, 而台湾也将开放大陆部分商品进入岛内。也就是说, 两岸在尚未实现贸易正常化, 台湾仍限制大陆近20%商品进口的情况下, 协商取消或减少贸易壁垒, 推进贸易自由化。

两岸商签ECFA工作已取得积极进展, 两岸研究单位完成了ECFA的个别研究和共同研究, 两岸两会也已就ECFA成功展开两次工作性商谈。两岸商签ECFA推进贸易自由化既是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突破, 同时也是一次创新。

2. 两岸双向投资格局逐步形成

2008年以来台当局逐步放宽赴大陆投资的政策限制, 投资上限由企业净资本的40%放宽至60%;有条件地开放厂商赴大陆投资新设6代以上面板厂、开放以参股或并购方式投资大陆的12寸晶圆代工厂、开放半导体封装及测试产业投资大陆;证券、期货和基金行业投资大陆上限由企业净值的20%放宽至40%;放宽房地产业赴大陆投资的规模限制, 由个案1000万美元提升至5000万美元 (3) 。

注:2009年1月1日台“货品会”增、删修订2, 189项货品。资料来源:根据台湾“国贸局”统计数据计算绘制。

两岸协商改变了“单向投资”的不平衡状态, 台湾开放大陆企业投资岛内包括64项制造业、117项服务业和11项公共基础建设项目在内的共计192项产业;开放大陆合格境内机构投资人 (QDII) 到台投资证券期货市场。虽然目前开放的产业范围仍十分有限, 受台湾当局严格限制甚至是歧视性管理, 但开放“陆资入岛”标志着两岸初步实现了双向投资。

3. 两岸基本实现“大三通”和人员双向流动

两岸两会恢复制度化协商后, 已就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等议题达成协议, 基本实现了“三通”。两岸实施日常包机与航线截弯取直, 大陆与台湾分别开放21个和8个直航航点, 每月载客量约47, 000人;两岸实现直接通邮, 并扩大业务范围至小包、包裹、快递及邮政汇兑等。

两岸直接通航后, 也进一步开放两岸民众往来。过去台湾民众经过简单的审批便能进入大陆地区, 而大陆居民赴台受到诸多限制, 造成两岸人员往来的不平衡。两岸两会协商, 将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人数上限从每日1000人放宽至3000人, 并逐渐放宽组团人数、保证金等规定, 大陆开放赴台旅游的省市数增加到25个, 成团人数降为5人。

4. 两岸积极开展金融合作

两岸贸易、投资及人员往来关系日益紧密, 客观上要求两岸在金融领域展开合作, 提供必要的服务业务支持。2009年4月两岸两会签署“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 11月就信息交换、信息保密、金融检查、沟通交流和危机处理等内容达成一致, 签订了银行、证券及期货、保险业等三项MOU。当双方均完成相关法规的修正后, 两岸金融业者将实现互设机构, 开展实质业务。

(二) 台湾经济结构迅速转型

台湾经济历经20多年的高速发展, 1990年以后在新的岛内外经济环境影响下, 进入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型、工业社会向服务业社会转型和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阶段。

1. 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的结构转型

传统产业对台湾经济起飞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从轻纺工业为代表的劳力密集型产业到石化工业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产业, 均充分利用了台湾的比较利益优势, 在岛内乃至全球市场顺利且迅速地扩张。然而,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岛内外经济环境剧变, 许多传统产业厂商为保持竞争力, 被迫离开台湾寻找更具比较优势的地区继续生产活动。劳力密集和资本密集型传统产业在岛内的式微已成趋势, 台湾产业逐步向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转型。

高科技产业在台湾以“模仿”和“代工”起步, 但就是这种独特的发展模式为其创造了快速成为“科技强镇”的奇迹, 高科技产业也成为现阶段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2005年5月16日美国商业周刊 (Business Week) 以“为什么台湾重要 (Why Taiwan Matters) ”为标题, 对台湾高科技产业进行专题报导, 除详尽阐述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历程与成就外, 该报导更以“少了台湾, 全世界经济将无法运作”说明台湾在高科技产业全球供应链的关键性角色。目前, 台湾高科技产业不仅创造了新台币年7万亿以上的生产总值, 而且造就了多个“兆元”产业, 晶圆代工等科技产品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也遥遥领先于其它国家或地区。

资料来源:1982-2006年数据取自台湾“财团法人经济资讯推广中心”AREMOS经济统计资料库—台湾地区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库;2007年数据来源于台湾“经济部统计处”2008年出版的《台湾2007工业生产统计年鉴》。

高科技产业的显著特征是高投入、高收益和高风险性, 从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到投入生产, 各个阶段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机器设备、原料能源及人力成本, 每一步都需要投、融资的支持。据统计, 金融相关比率和高科技产业增加值的相关系数很高, 金融业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而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明显的正效应 (4) 。2007年台湾高科技产业创造了77, 675亿元新台币的生产总值, 占制造业比重近60%;全年台湾制造业出口金额达到2, 343亿美元, 资讯电子工业出口占制造业总出口金额的46.15%。随着台湾由传统产业向高科技产业的升级与转型, 加强金融体系支持的要求也日渐提升。

2. 工业社会向服务业社会的结构转型

1990年后, 台湾开始由以工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变。1986年工业占台湾经济比重达到47.1%的最高峰, 但随后岛内投资环境恶化, 新台币急速升值、地价与劳动力成本剧涨、环保与能源等问题凸显, 制造业由于劳力密集型为主的传统产业大量外移而萎缩, 甚至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也因为代工模式造成附加价值低、利润下降, 升级转型的压力逐渐增大。根据台湾“行政院主计处”的统计, 制造业附加价值率从2002年的26.08%下降至2005年的20.33%, 获利率也由1990年的7.03%减少至2005年的3.45%。“微利化”使台湾制造业包括新兴的电子资讯业, 将生产线转移到成本低廉的中国大陆、越南、东盟等地, 降低成本以维持产业竞争力。2006年台湾制造业海外生产比重达42.3%, 资讯通讯产业的比重更高达77%。

随着制造业外移趋势扩大, 工业占台湾经济比重逐年下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台湾工业大幅衰退, 远超过总体经济1.87%的衰退幅度, 工业占GDP总值比重进一步下降至25.1%。与此同时, 岛内消费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增加, 服务业逐渐成为台湾经济成长的支柱性产业。1981-2001年台湾服务业占GDP比重由47.2%快速提升至70.5%, 2008年服务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工业较轻, 比重进一步攀升至73.2%。

3. 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结构转型

服务业经济不断深入, 一般表现为现代服务业代替传统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支柱。发达国家服务业对GDP和就业贡献的增长主要源于金融、保险、房地产、商务服务业、专业服务业和信息服务业等具有较高生产率的现代服务业。

随着岛内服务业内需市场逐渐饱和, 传统服务业带动台湾整体服务业发展的动力减弱, 金融、教育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重点。21世纪初台湾提出成为区域金融服务中心的目标 (5) , 继而推动金融改革, 合并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1992年台湾当局开放设立民营银行以后, 岛内银行资产规模迅速扩大, 1992年至2009年台湾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从14.5万亿元上升至40.8万亿元新台币, 净值由7000多亿元上升至2.3万亿元新台币, 台湾本地银行占岛内金融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2009年其资产约占全部金融机构资产的75%, 净值比重高达83% (6) 。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金融业加快全球化进程, 对外投资 (大陆除外) 重点从劳力密集型的制造业向金融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逐步转移。1992年至2009年台湾对外金融业投资由0增加至14亿美元, 主要集中在英属加勒比海、美国、香港等地。截止2009年底金融业占台湾对外投资总额比重达45.6%, 2007年该比重曾高达71.9%。

资料来源:根据台湾“金管会”金融统计指标计算绘制。

资料来源:根据台湾“投审会”2009年统计年报绘制。

(三) 台湾金融业发展面临瓶颈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岛内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 台币快速升值、传统产业外移, 台湾自1988年开始陆续开放新设证券业、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及票券公司、证券金融公司等, 开启了金融产业自由化与国际化大门。然而, 20多年来台湾金融业发展始终不如预期, 1995年起推动的“亚太金融中心”计划收效甚微, 2001年和2004年被迫两次进行金融改革, 最终也未解决台湾金融体系日益突出的弊端。近年来, 台湾金融环境出现恶化趋势, 在国际管理学院 (IMD) 的竞争力排名中, 台湾金融指标从2005年的第6位下降到2009年的第19位 (7) ;2009-2010年世界经济论坛 (WEF) 的竞争力排名中台湾金融环境仅排名第39位, 资金自由度和银行健全度分别排到第86位和第94位 (8) , 问题的严重程度可见一斑。

1. 台湾金融体系结构不合理

台湾金融体系类似法、德、日等国, 是典型的银行主导型, 目前存款货币机构 (银行) 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的75% (9) , 即以间接金融 (银行贷款) 为融资的主要渠道。20世纪90年代以来, 全球金融去中介趋势愈来愈明显, 银行导向型金融体系大多向市场导向型体系发展 (以直接融资为主) 。虽然近年来台湾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快速发展, 但与美、英等发达国家比较, 直接金融占台湾整体金融市场的比重仍较低。直接融资不发达, 企业融资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使台湾融资银行承担了过大的压力和风险, 同时也使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出来, 造成金融体系融资结构的不合理。

注:IMD的finance指标包括bank efficiency、stock market efficiency、finance management、management practices、attitudes and values等分指标。资料来源:IMD.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2008-2009.

2. 台湾金融机构竞争力不足

台湾推动金融业自由化后, 开放新设银行及信托投资公司、大型信用合作社、中小银行等改制为商业银行, 短期内银行数量剧增。1991年台湾本地银行仅24家, 2000年迅速增加至53家。两次金融改革推动金融机构合并后数量有所减少, 但相对台湾人口及市场规模而言, 金融机构数量过多导致竞争过度问题仍未得到明显改善。2009年台湾本地银行37家, 加上外国银行在台分行、信用合作社、农渔会信用部等台湾金融机构总、分支机构共6186家 (10) , 平均每一金融单位服务的人口数不到4000人。

资料来源:台“金管会”, 金融统计指标、金融业务统计辑要, 2010年1月。

台湾开放金融市场形成自由竞争, 原本有利于金融产品创新与提升金融服务品质。但近年来台湾人口和经济增长停滞, 金融市场狭小且接近饱和, 加上金融业务开放政策较保守, 导致金融机构数量膨胀的同时, 其规模、市占率与获利能力被摊薄, 竞争力提升面临瓶颈。目前台湾15家金控公司资产 (合并报表) 占台湾金融机构资产总额比重约66%11, 前五大金控公司国泰金控、台湾金控、富邦金控、兆丰金控、台新金控总资产比重不足50%12。在价格和非价格的竞争压力下, 台湾银行业获利能力削弱, 1991年至2009年台湾本地银行的资产报酬率 (ROA) 及净值报酬率 (ROE) 分别由0.62%和14.22%下降至0.27%和6.30%13。

3. 台湾金融监管机制不完善

金融体系涉及民众资金的管理、资源的有效运用, 是经济健全发展的核心, 因此, 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对建立稳定有序的金融市场、保证社会安定尤为重要。2001年台湾开放金融业跨业经营, 2004年为进行跨业监管成立了“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 但台湾金融业的混乱局面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岛内政商勾结违规操作使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不断增加;政治力介入干扰金融检查, 从官员任命到弊案检调都受到影响, 金融业经营管理、风险控制等监管问题依旧突出。

台湾金融监管机制凸显一元化整合效果不彰、行政干预影响独立性、金融监管多头马车等问题。首先, 台湾“金管会”将原“财政部”的“金融局”、“证期会”、“保险司”及“中央银行”下属“金融业务检查处”改组成“银行局”、“证期局”、“保险局”和“检查局”, 形式整合重于功能整合, 无法解决跨业监管中的困难。其次, 台湾“金管会”直属于“行政院”, 即金融相关及配套法规须通过“行政单位”提交至“立法单位”, 容易受到行政干预而丧失独立性。第三, 台湾“中央银行”仍拥有对银行外汇业务、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等一定程度的监管权, 由于“中央银行”和“金管会”健全金融体系的标准不同, 往往出现“多头主管, 监管冲突”问题14。

4. 台湾金融业国际化程度低

20世纪90年代, 新加坡和香港作为亚太地区国际金融中心崛起, 金融国际化集中于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的传统格局发生变化。1995年以来, 台湾在金融自由化基础上加快推进金融业的国际化, 制定了成为亚太金融中心的目标和策略。然而, 台湾推行金融改革困难重重, 导致金融业国际化程度难以提升。

目前, 台湾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国际化的程度仍较低。一是岛内的外资金融机构数量和规模较小。从银行业来看, 2009年外资银行在台共设分行133家, 资产总额约23, 622亿元, 占台湾金融机构总数和资产总额的比重仅分别为2.1%和5.8%;外资持有股票的比率约30%。证券业方面, 尽管台湾陆续开放外资企业到台发行存托凭证、债券和股票15, 但由于发行条件严格、金融法制不健全等因素, 台湾吸引外资企业到台筹资, 促进金融市场国际化的成效始终不理想。目前尚无外资企业在台股上市, 截至2009年底外资企业在台发行的债券 (包括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 金额累计仅671亿元新台币。二是台湾金融机构海外设立分支机构的数量和规模较小。截至2009年底, 岛内银行在海外共设立249家分行、办事处等分支机构, 主要集中于美国、香港等地, 受政治因素影响在大陆地区只设立9家分支机构;全部金融机构的境外资产约17.7万亿新台币16。

台湾逐步向服务型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发展金融服务业是转型成功的关键环节。但目前尽管服务业产值在台湾经济中比重已高达70%, 但以批发零售业 (约占服务业产值27%) 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仍是台湾服务业的主体, 2009年金融服务业占台湾服务业总产值比重仅9%17。台湾金融业发展难以突破瓶颈, 除了金融体系自身的不健全, 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两岸金融合作多年没有进展。在台湾制造业大量西移大陆的情况下, 岛内金融市场渐趋狭小, 很大部分转变为大陆台资企业的融资需求, 但台湾当局既不允许金融企业到大陆拓宽市场, 又违反WTO承诺, 在对外资开放金融市场时歧视性的对待大陆金融企业, 导致岛内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竞争力一直无法提升。

(四) 大陆金融改革初见成效

大陆金融市场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 不断推进金融业改革, 金融组织体系逐步健全, 金融市场快速发展, 金融法制化与国际化程度也得到很大提高。

1. 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大陆金融市场发展是从1984年同业拆借市场开始的, 1990年后陆续建立股票、债券市场等。经过20多年的发展, 祖国大陆形成了较完整的金融市场, 包括由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市场和票据市场等组成的货币市场;由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组成的资本市场;以及外汇市场、黄金市场、期货市场、保险市场等。

随着金融市场组织体系和功能逐步完善, 大陆金融市场规模迅速扩大。金融市场建立初期, 同业拆借 (1998) 成交1978亿元、现券 (1998) 和债券 (1993) 分别成交6079亿元和2343亿元、股票市值3531亿元、黄金 (2003) 和期货 (2001) 分别成交459亿元和30, 000亿元18。近年各子市场成交量比建立初期均有大幅增长, 2008年大陆金融市场累计成交220.69万亿元19。个人、企业等非金融机构对金融市场的参与程度不断提高, 市场交易日趋活跃。

2. 金融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 大陆金融市场的法律制度、监管体系及市场基础设施等不断完善。法律制度方面, 陆续出台《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一系列金融法律法规, 清晰界定了市场各方的权责关系, 为规范市场管理、维护市场秩序提供了法制保障。市场监管方面, 大陆已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金融市场监管架构, 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别监管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中国人民银行依法监督管理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 同时也监督防范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和跨市场风险, 多个监管部门协调合作、共同维护大陆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方面, 大陆不断改进升级金融市场交易结算系统、托管系统、资金清算系统等基础设施, 为金融市场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运行平台和有力的技术支持。

资料来源:中国“银监会”。

3. 金融业国际化程度提高

在大陆整体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及金融业改革背景下, 金融业也开始走向国际化。

一是外资金融机构参与大陆金融市场程度提高。1994年大陆颁布《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 逐步放宽外资银行经营大陆金融业务的限制。2001年大陆加入WTO后, 严格按照入会所做出的有关承诺, 分阶段解除金融领域对外业务的限制, 外资金融机构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8年底, 大陆已有28家外商独资银行 (下设157家分行) 、2家合资银行 (下设5家分行和1家附属机构) 、2家外商独资财务公司、116家外国银行分行和237家外国银行办事处。2008年底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达1.3万亿元, 比2004年增长了130%20。大陆也逐步对外开放证券市场, 2006年发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办法》后, QFII投资额不断扩大, 截至2008年底已有76家境外机构获得QFII资格, 投资额度增加到300亿美元21。

二是大陆金融机构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程度提高。大陆银行加快“走出去”, 在海外机构设置与投资入股境外金融机构等方面发展迅速。截至2008年底, 大陆5家大型商业银行已在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设立了78家一级境外营业性机构, 收购 (或参股) 5家境外机构, 涉及收购金额约71.3亿美元。大陆企业自1993年起开始在境外上市, 截至2008年底已有153家境内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并到境外上市。

三、结语

两岸大学生交流研究 第2篇

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重点指导,国台办《两岸关系》杂志社、昌邑市人民政府、潍坊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联合主办和昌邑市台办、昌邑市教育局、昌邑市体育局承办的首届海峡两岸中学生手球交流活动,于2015年9月19至24日在山东省昌邑市成功举办。通过精心安排、周密部署,此次活动取得了扩大交流、增进友谊、深化合作的良好效果。

一、基本情况

首届海峡两岸中学生手球交流活动是国台办审批的对台交流项目,是我市首个对台品牌交流项目。本次活动我们邀请到了台湾南山学园的68名师生到我市参加活动。山东省台办副主任张民忠莅临现场宣布开幕,潍坊市台办主任刘金凤到会致辞,昌邑市政府副市长于冬菊代表市委市府致欢迎词,国台办《两岸关系》杂志社领导、昌邑市委副书记鞠立强、昌邑市台办、昌邑市教育局等领导出席了相关活动,潍坊技师学院、昌邑市第一中学、昌邑市文山中学、昌邑市潍水中学负责人、师生及媒体记者,总规模1000余人参加了该项交流活动。

活动期间,我们充分挖掘昌邑独特的文化内涵、自然历史和人文资源优势,组织开展了多项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开展了教育教学管理研讨会和手球友谊赛,分别到昌邑市第一中学、昌邑市文山中学、昌邑市潍水学校、潍坊技师学院昌邑分院等学校参观交流,开展了昌台师生情同手足、动感颠球等活动,加强了昌台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感情。还参观了饮马镇博陆山风景区和千年梨园,进行了实地采摘活动,深受台湾南山学园师生的好评。同时,参观了台湾南山学园董事长王继光先生的老家石埠经济发展区晴埠村,进行寻根问祖,王继光董事长深受感动,恋恋不舍。又参观了潍坊市中日韩博览会,并参加了两岸青年创业研讨会。尤其参观了潍县集中营旧址,使台湾南山学园师生对日本的侵略行为感到惊怵,并为之而愤愤不平,从心灵深处受到了洗礼教育。

二、主要特点

本届手球文化交流活动,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突出主题。本次活动紧扣“手球文化”这一主题,以手球交流活动为纽带,促进昌台文化的交流常态化。我们组织了首届海峡两岸手球交流活动开幕式、两岸教育教学管理研讨会。通过交流,加深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增强了两岸同胞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融合了两岸亲情。

二是注重创新。本着“创新、务实、简约、大方”的原则,突出“交流、合作、共赢”的主题。昌邑市台办与市教育局将首届海峡两岸手球交流活动开幕式和首届两岸教育 教学管理研讨会合并举办,开幕式简单、大气,突出创新、实效,在内容设臵上除了突出手球交流活动等特色活动环节,又增添了两岸师生互动交流、欢迎锣鼓、阳光健身操、太极扇等内容新颖的活动。通过创新举办活动,使台湾师生亲身感受到了大陆教育发展的先进理念,扩大了两岸师生的交流内容,促进了两岸师生深入交流,进一步拉近了两岸青少年之间的感情。

三是交流领域广泛。本次活动,我们结合昌邑本身的优势资源,在进行手球交流友谊赛活动的同时,我们事先根据台湾南山学园的性质安排了周密的交流活动方案,先后考察了昌邑市第一中学、昌邑市文山中学、昌邑市潍水学校、潍坊技师学院昌邑分院,并参观了有文化特色的饮马镇和石埠经济发展区,还受潍坊市台办邀请分别参观了中日韩博览会、潍县集中营旧址,参加了两岸青年创业研讨会。同时还参观考察了我市休闲观光农业、生物科技、健康保健、卫生保洁、文化创新等产业,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四是成果显著。通过我们精心策划、周密安排、热情服务,此次活动不仅使台湾同胞感受到了大陆同胞的深厚情谊,而且目睹了大陆日新月异的发展,昌邑深厚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城市建设、学校建设等均给台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交流,还取得了以下几项成果:一是昌邑市第一中学和文山中学分别与台湾南山学园签订友好学校协议,缔结 为友好学校,达成互访机制;二是昌邑市台办、市教育局、潍坊技师学院昌邑分院与台湾南山学园王继光先生合作撰写以其父王豫民抗日事迹为主体的抗日回忆录;三是昌邑市石埠经济发展区同台湾南山学园达成了恢复四潍中学的意向;四是昌邑市台办、市教育局于明年5月份组织昌邑一中、文山中学的排球和手球队赴台湾南山学园进行文化交流并举行两岸学生书法展。

三、主要收获

本次手球交流活动取得圆满成功,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一)以手球为媒,拉近了两岸亲情。本次手球交流活动,我们秉承“交流、沟通、合作、发展”的宗旨,充分挖掘昌邑文化资源和自然历史资源,借助鲁台会、绿博会这一有利平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让参会台湾同胞融入到了昌邑浓浓的文化氛围之中,使他们亲身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昌邑人民的好客与热情,体验到了昌邑这座沿海城市的美丽风采与突飞猛进的发展,促进了两岸的交流合作,增进了两岸同胞的亲情、乡情、友情,增强了台湾同胞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为推动海峡两岸双向交流和两岸和平发展做出了贡献。

(二)以手球为纽带,扩大了两岸合作。借助手球交流活动,在进行文化交流同时,结合我市优势产业资源,我们 有针对性的安排了交流团对我市休闲观光农业、生物科技、健康保健、卫生保洁、文化创意等产业进行了实地考察,详细介绍了我市鼓励和吸引台商投资的优惠政策、良好环境,为促进了昌台两地经济文化的合作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两岸交流,出版共进 第3篇

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作为一个两岸出版交流的专业平台,一直得到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厦门市政府的重视,政府和出版社都投入了很大的人力和物力,这为两岸出版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届交易会的出版活动也有不少亮点,吴小莉、张大春、张晓风、九把刀、章缘、朱振藩、刘台平、商传、饶雪漫等两岸三地的32位名家受邀举办签售活动和讲座活动,吸引近30万人次的市民读者前往主会场和各分会场参观购书,图书零售额约250万码洋。在吴小莉的活动的现场,读者的热情很高涨,这样人气极旺的签售活动不仅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同样对于城市文化打造也是有很大的好处。但总的来说,本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活动还是较少,特别是与两岸相关的活动不多,其他活动却大多是针对大陆读者的图书营销活动。

文博会和图书展放在一起,这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普遍现象。地方政府这种立体的文化综合性活动确实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人气很旺,一举多得,黑鱼多吃。例如,广西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义乌文博会也是这样的举办模式,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也被收罗在厦门文博会的麾下。在传统出版日益被边缘和夕阳的今天,这种模式确实可以帮助图书聚集人气,但人在屋檐下,也不会有什么很好的感觉。

火爆数字背后的冷清呈几多?

本次交易会大陆有400多家出版单位参展,台湾地区也有近三百家出版单位参展,其中在台湾排名前100位的出版社中有超过三分之二来参展,包括城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联经出版公司、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图书股份有限公司等几家大型出版单位。台湾参展图书3万余种约10万册。如果单纯从数量上看,图书数量看着实不少,展场规模之大自是不必言说了,而会展结束后主办方提供的成果更是可观:第九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现场订购销售图书4230万码洋,达成138项图书版权贸易,协议版权出版总码洋6600万元。对于外界而言,这一连串的数字是可喜可贺的成绩,然而作为一个专业观众心里多少还是有些疑惑。按着洋洋洒洒的台湾参展单位名录索骥,在台湾馆不大的区域内实在没有寻觅到那么多的参展单位,倒是以厦门外图台湾书店名义参展的台版图书几乎占据了一半的摊位,真的冠着台湾出版社名字的摊位屈指可数,一再地查看后终于有些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原来是厦门外图台湾书店为多家台湾出版社“做了代言”,只要厦门外图台湾书店经销的台湾出版社,均顺理成章地成为参展单位。从理论上说,也真的无懈可击,于读者也不无益处。但对于笔者之类的专业观众,却不免有诸多不便。这种“代言体”至少有两点不足:一是新书少,出版社不来直接参展当然不会有很多新货上市;二是只见图书不见人,怎么谈生意呢?这些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国内诸多书展的诟病。在此次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上,笔者发现了两个问题:

第一,馆配市场较冷清。根据现场观察参展的3万个台版书品种是有可能的。因为笔者看到馆配区面积极大,几千平方来的面积,放几万本书是没有问题。也许是价格的缘故;也许是图书馆采购来得较少的缘故;也许存在着其他原因,台版书馆配区人气也不是很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台版书的馆配潜力依然很大。据某大学图书馆资料显示,其一年采购的台版书就达100万元,可想而知这市场有多大。虽然台湾地区面积不大,但是几千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基本上可以供本岛市场体内循环。不是说一旦放开大陆图书入岛,台湾市场就不复存在。因此,大陆和台湾的出书结构并不十分重合。

第二,版权交易无亮点。既然是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版权贸易当然是其中重要的内容,笔者也是怀抱此愿而来。现在台湾图书市场还有很多是大陆的风向标、实验室,引进欧美图书,往往还要先看看台湾有没有引进,市场走得怎么样。然而抱着引进台湾原创图书的目的而来的编辑,可能未必能在交易会上找到台湾出版社负责版权的经理人,虽然台湾馆内的摊位都有工作人员坐镇,但是一问才知道大部分都是大学生志愿者在照顾摊位。也能找到几个台湾出版社的人员,但几乎都不是负责版权,而是出版社负责发行的,他们参展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图书馆馆配图书的订购。

台湾出版,何去何从?

每年一届的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交易什么,有什么来支撑这规模盛大的交易会呢?所以,我们不得不再去审视和重温台湾出版业的有关情况。台湾地区在1987年解除“戒严”后,思想界开始活跃,民营资本迅速进入到了出版行业,各种小型出版社比比皆是,而且各具特色。台湾号称有4000多家出版社,虽然一年出版4种以上新书的出版社约1000家,在仅有2000多万人口的地区却拥有数量如此庞大的出版社,这个绝对数量还是惊人的。现在,台湾每年出版4万种新书,扣除6000种由非盈利单位编列预算执行出版外,其余的3万多种都由商业出版社出版。

台湾出版业除了出版单位数量多、以民营出版为主,另一特点是翻译出版一直占据着主导位置。在整个五十年中,无论是西文的翻印,还是古书的翻印,台湾出版业始终以此作为主业。20世纪90年代台湾的出版品种翻译类书籍占总出版量的30%~50%,而且翻译延续至今,台湾地区是版权购买的重要地,台湾出版界在引进外文图书上往往走在大陆之前,已经成为大陆最大的版权引进地。根据新闻出版总署2006~2008年的版权统计数据,在版权引进数量上,台湾地区已经超过美国、英国等传统版权引进地成为大陆最大的合作伙伴。2008年,大陆从台湾引进版权数量达到6040种,占当年版权引进总数的38.29%。台湾地区人口数量小,一方面造成了图书市场小,竞争激烈;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作者资源的不足,近年来原创图书不断减少,不少出版社已经转而开始到大陆寻找作者资源,而作者资源不足势必使出版商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图书市场,引进版占据半壁江山也是必然,这也使得其版权引进走在了大陆前面。所以,引进版图书的转口贸易仍然是两岸出版交易的一大板块,但是这种趋势显然在日益趋缓。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的冷清也从一个角度说明了问题:大陆出版社在版权引进渠道和经验日益成熟,这种转口的贸易会越来越少。笔者觉得现在最值得两岸出版交流的是台湾出版界的选题策划能力和出版经营的精细化管理。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调研,欧洲的化妆品最便宜的不在香港,而在台湾,为什么呢?因为台湾的商业竞争最激烈,竞争激烈,当然要精细化管理,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多的顾客。这也就是大陆出版界理所当然地要向台湾出版界学习的简单理由。有3万种台版图书在厦门展出,大陆出版人应该珍视这个机会,好好地参观和研究。当然,更希望有更多的台湾出版社参加交易会,与大陆出版同行面对面地交流。

台湾的综艺节目一度是大陆各大卫视学习模仿的对象,《康熙来了》在大陆地区的风靡足见台湾综艺当年的魅力,然而时过境迁,大陆综艺近几年来已经超越台湾,大手笔地向欧美购买综艺节目版权,制作出了诸如《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广受欢迎的综艺节目,而台湾地区的民众现在成了大陆综艺节目的拥趸。2013年年初的《我是歌手》因为有台湾歌手的参与,更是在台湾地区引起了收视热,传闻台湾的“议员”还一度因台湾歌手最终没有摘取桂冠而质疑节目。台湾本土综艺的没落一大原因是制作经费的不足,无法做出大手笔、制作精良的节目,风水轮流转,大陆综艺终于在台湾综艺面前抬起了头。综艺节目的优势转换已经实现,那么台湾图书市场和大陆图书市场呢?

两岸大学生交流研究 第4篇

关键词: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后ECFA时期,基础交流框架

2010年9月12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正式生效,海峡两岸经贸合作进入制度化轨道,为海峡两岸多领域交流的充实与深入提供了新机遇和新动力。海峡两岸科普交流是双赢互利之举,是提高中华民族科学素养、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路径。本研究拟论证海峡两岸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为海峡两岸科普领域交流的基础路径,通过梳理海峡两岸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实践现状,结合海峡两岸科普资源特点,提出推动海峡两岸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相关建议。

1 以海峡两岸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作为交流基础路径的必要性

科普资源是科普工作开展的基础支撑性因素,涵盖了人力、财力、物力、政策等投入资源,包括有形产出资源如科普产品、科普活动及无形产出资源如知识产权、管理经验等。以海峡两岸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作为突破口,提升海峡两岸科普资源协作开发利用效率、实现优质资源优化配置,是现阶段海峡两岸科普领域交流的基础路径选择。

1.1 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是科普工作拓展的突破口

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现阶段被定位为我国科普工作基础性、牵动性的突破口。早在2006年2月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中,“科普资源共建与共享”就被列为科普9项工程之一[1]。2008年6月20日,中国科协《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方案(2008—2010年)》颁布,拟定以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撑[2]。当前我国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开展核心是通过推动不同权属科普资源的集成共享,形成多方参与、协同合作的科普资源共建机制,建立起社会化的科普工作格局[3]。参考EFCA海峡两岸经济领域合作机制的建设路径,将台湾地区科普体系纳入科普资源区域共建共享的协作方,以签署协议的方式建立海峡两岸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既有例可依,又顺应我国科普工作开展的重点方向。

1.2 区域间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是提升科普效果的有效途径

科普资源是具有无排他性和竞争性的公共资源,具有共建共享属性,这是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前提。科普资源同时又是一种有限的人工资源,其最大经济效益的实现依赖空间、时间、部门、种类、数量上的合理配置与协作。根据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不同区域间自然、人文要素的分布、结构、发展规律各异,通过合作交流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和配置,拓展发展的空间,达到资源要素的充分合理利用,实现科普资源效果最大化,这也是当前科普工作的重要战略目标。

1.3 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有积极贡献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转折点,从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到江泽民促进统一的“八项主张”,到2008年胡锦涛“六点意见”及“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十六字方针,确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本纲领。连宋祖国大陆行、福建沿海与金门、马祖地区直接往来和ECFA均为此纲领下海峡两岸关系和平推进之硕果。2010年10月我国通过“十二五”规划,将海峡两岸关系工作重点置于全面推进ECFA的后续商谈,开展海峡两岸各领域、各层次广泛交流以及使和平发展成果惠及海峡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地区基层民众。海峡两岸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是双赢互利、共谋福祉的交流发展形式,有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科学素养、有利于推进海峡两岸社会共同发展、有利于增强海峡两岸交流的民意基础、有利于交流领域的逐步开拓和深入,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有积极贡献。

2 海峡两岸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碎片化交流现状

检视海峡两岸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现状,多由海峡两岸民间科普组织及高校进行民间交流、个别交流、碎片交流,一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些具有品牌效应的交流项目,另一方面有待拓展深层次、系统化、稳定态的交流方式。当前科普资源交流主要形式有科普活动与科普人才交流。

科普活动是海峡两岸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主要形式之一,目前已形成品牌效应的合作如海峡两岸科普嘉年华,系闽台两地在“同等优先,适当放宽”政策和海西建设背景下设立的旨在打响海峡两岸科普合作的品牌项目,被喻为打造海峡两岸科普资源共享平台的桥头堡。海峡两岸科普研讨会是另一海峡两岸科普交流品牌项目,对海峡两岸科普的内涵、机制、内容、形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探讨,试图探索科普融合点。其他品牌项目还有如海峡两岸科技与经济论坛、海峡论坛、海峡两岸专家讲坛、海峡两岸防震减灾学术研讨会、海峡两岸青少年科普夏令营、海峡两岸青年科学家学术活动月等。就科普活动交流来看,海峡两岸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处于共识探索阶段,并未形成长效的共建共享机制;尚属“零星化”引进,没有实现优质资源的融合和最佳配置;参与方局限于民间组织、高校等,共建共享接口点少而窄,惠及民众有限。

自2007年“台湾人才海西行”活动启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面向台湾地区的人才交流政策措施,如:“海智计划”;海峡两岸职业培训交流合作,支持台胞来祖国大陆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聘用台湾地区专才担任祖国大陆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管理职务;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如2010年确定福建师范大学等5所福建高校为首批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的高校,与台湾实践大学、世新大学等高校采取“分段对接”的合作培养方式;台湾地区也部分承认祖国大陆学历,开放祖国大陆学生赴台学习。从人才交流层面看,海峡两岸已经迈出了科普人才共建共享的步伐,为海峡两岸科普人力资源的全面交流奠定了基础。但是科普人力资源的共建共享需要系统化,特别是在优质资源的互补、不同梯队科普人才的培养和配置方面,如台湾地区科普人力资源的最大特色是具有高服务素养的志愿者队伍,当前海峡两岸科普人才交流对这一优质资源却并未充分重视。

3 海峡两岸科普资源特色梳理

实现海峡两岸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效果最大化,需要兼顾海峡两岸科普资源的特色,进行优势互补,规避资源浪费等负面效应。研究发现海峡两岸科普资源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3.1 台湾地区科普资源特点

3.1.1 因应科技社会发展需求的演变历程

从发展历程看,从因应科技岛建设被纳入现代教育规划,到随着台湾地区发展环境由“禁”到“自由化”而历经由“限”到“促”,科普资源体系的发展既是台湾地区科技发展环境的风向标,又直接服务、支撑台湾地区社会、科技发展目标。

早在20世纪50~60年代,台湾地区教育体系虽然在美国的影响和控制下完全以工职教育为重心,有识学者就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为科学教育做了大量的基础铺垫和推广工作。1951年不同领域科学家筹备成立民间组织“自然科学促进会”,开展多形式的大众科学普及活动;1959年5月成立“科学教育调查委员会”,进行大众科学教育相关调查,向台湾当局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科学教育的建言。在各界共同推动下,美国对台湾地区的教育政策转变,1959年提出针对公众科学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计划,台湾当局则推出了作为台湾地区科技发展导向的“长期发展科学计划”相关规定,其中第六条成为台湾地区科学教育的具体计划依据,科学教育被正式纳入教育体系[4]。

20世纪末21世纪初,台湾地区建设科技岛、推动科研与科技产业发展方案出台,面向大众科学素养提升的科学教育也开始全面细化的规划。台湾当局教育主管部门与科学技术发展主管部门于2002年召开第一次科学教育会议,拟定了作为科学教育纲领的“科学教育文件”,勾勒出台湾地区科学教育的愿景、目标与策略。根据“科学教育文件”,台湾地区科普以科普媒介与博物馆为载体,两者发展历程也因应了社会科技环境的转变。

台湾地区媒介发展环境以1988年解除“报禁”及1999年废除所谓“出版三法”为拐点,经历了由“禁”向“放”再向“自由化”发展三个主要阶段。科普媒介作为台湾地区实现科学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之一,受到媒介发展环境的影响,也经历起步、发展、扩张三阶段,学界已有相关文献梳理,本文不再赘述[5]。博物馆是台湾地区科普的另一重要载体,是台湾地区发展最快、覆盖人群最广的科普基础设施。其发展热潮源于1978年“十二项建设计划”的推动,在计划的文化设施项目之下,筹建三个科学性社会教育机构,即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科学工艺博物馆和海洋科技博物馆,以提升大众科学素养,辅助学校科学教育[6]。2001年台湾地区实施“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振兴计划”,博物馆被纳入文化产业规划而快速发展,许多市县结合当地人文历史、传统工艺、产业等资源,大量兴建中小型主题博物馆如埔里酒博物馆、台中老婆饼博物馆等。据台湾地区博物馆学会统计(2007年),台湾地区博物馆总数达580家,形成以三大科学博物馆为主轴,以多形态博物馆为支撑的科普基础设施体系[7]。

3.1.2 金字塔型科普资源体系结构

台湾地区并不严格区分制式与非制式科学教育,科普体系被纳入科学教育的整体规划之中。以“科学教育文件”为纲领,既涵盖对提升大众科学素养的全局思考,又对科普目标、内容和保障措施有明确而细化的规划;各级科普机构、媒介各司其职,在明晰的规定引导和激励下,合力组织、执行和评鉴各类科普活动;各项科普计划、子计划、分项计划则层层链接科普规划与科普活动,向下征集符合民众需求的选题、向上反馈科普组织和活动绩效,整合资源,形成规划、计划、子计划至科普活动层层支撑的科普资源体系金字塔结构。

作为台湾地区科普纲领的“科学教育文件”构建了由目标、四大主干内容和两大支撑体系构成的科学教育规划(见图1)。

台湾地区科学教育目标为使每位民众乐于学习科学并了解科学之用,喜欢科学之奇,欣赏科学之美。从内涵看,科学教育被定义为普及教育,强调培养全体民众的科学素养,涵盖“科普”内容;另一方面,面向提升大众科学素养,又特别聚焦于“大众科学教育之推动”,推动基本策略为:提升大众科学素养终身学习的蓝图,使科学活动成为社会文化活动的一环;提高科普读物的水平,推动文化产业育成;强化各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提升各类媒体大众科学教育功能[8]。

台湾地区科普组织资源为“科普推动组织”、“科普执行组织”和“科普企划与评估组织”构成的组织体系,三者彼此互动、相互链接。科普推动组织,以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文化主管部门与科学技术发展主管部门为主,其它相关机构如台湾地区经济、卫生、环保相关管理部门为辅。不同推动机构功能各有侧重,如科学技术发展主管部门负责整体性科普规划制定、资源分配与管理、执行监督与评估;在推动终身教育、科学通识教育上教育主管部门居于关键地位;文化建设方针之策划、审议、协调、推动及考核则由文化主管部门主要负责。科普执行组织由各大高校、研究所、民间机构、基金会、博物馆、科学中心等构成。科普企划与评估机构分常设性和非常设性两类,前者如依托台湾政治大学资源的“台湾科普传播事业催生计划”统筹协调中心;后者则主要由具体科普执行机构或科普活动依据台湾组织绩效评鉴指标进行评测。

台湾地区科普目标以系列计划形式推进,如“科学教育年度科普活动计划”、“科普传播事业催生计划”、“高瞻计划”,计划下又设子计划、分项计划,对科普活动策划推广、科普媒介发展、科普资源整合、科普人才培养等提供指导和支持。

3.1.3 以“务实”为定位

台湾地区科普体系以“务实”为定位。科普管理部门以“指导而非指令”为宗旨,以自下而上方式征集科学议题,兼顾国际发展趋势与社会需求,强调各类计划活动的执行效率。如“科学教育年度科普活动计划”每年都设有一定比例的特别计划,因应当年发生的事件如水灾、地震等,对申请项目随报随审,核准后一月内执行,执行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

“务实”特点还表现在完善的科普评鉴系统。从科学师资知识标准、准科学教师教育实习标准、科普活动、科普内容到科学教育学术研究等均有细化的评量标准以保障科普效果。此外,科普制度体系也体现出务实的导向特色。台湾地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终身学习相关规定中均有科学教育内容,如“科学教育馆规费收费标准”、“自然科学博物馆户外场地借用规定”、“自然科学博物馆网站资源使用申请办法”、“科学工艺博物馆推行志愿者制度实施要点”、“自然科学博物馆到校服务活动实施要点”等,对科普机构的营运、辅助制式科学教育、网络资源使用、展教内容、人力资源开发等均有非常详细的指导[9]。

3.1.4 凸显人文关怀和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

从共建共享看,台湾地区科普资源由科学技术发展主管部门通过科普计划进行宏观层面的资源整合与配置,各科普活动则由其执行机构进行相关资源的调配与交流,并已经形成惯性的交流方式,如社区大学与大学合作开发科普资源和科普推广网络、馆间结盟、馆际交流、民间资本参与建馆的类BOT模式(民间投资兴建完成,由主管部门一次性或分期支付建设经费,营运期满后经营权归相关部门,如台湾美术馆和海洋生物博物馆)、公法人化与基金会等[10]。

台湾地区特别强调科普的人文关怀,在计划制定、议题核选、师资培训、效果评鉴等诸多层面无不凸显对台湾少数民族、女生、偏远地区居民等弱势群体的特别关怀与照顾。

台湾地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另一大特色是重视数字科普资源建设与共享,采取了政策奖励、计划支持、资讯提供、补助等多元激励手段,如“媒体制作刊播终身学习节目或内容补助奖励办法”,“科普传播事业催生计划之媒体制作试办方案”,面向大专院校、研究机构或相关文教基金会、媒介从业者,补助其制作电视与广播科普影片、节目、报纸及电子报科普报导[11]。目前已经建立了可供媒体、科普从业者共同使用的基础科学数据库、科学教育人才数据库、科学传播内容数据库,等等。台湾地区文化主管部门2008年推出旨在数字化各领域文化资料以实现保存、整合和共享目标的“文化资料库计划”,进一步推进了科普资料,特别是博物馆资源的数字化进程。

3.2 祖国大陆科普资源特点

鉴于我国科普资源相关研究较多,本文着力于比较特点研究。

3.2.1 保障有力,发展规划明晰

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十分重视科普,在文化部下设立科学普及局。1953年出台新中国第一个科普文件《关于加强党对科普协会领导的通知》,1956年全国科普协会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全国第一次职工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科普高潮的象征。此后相继出台《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科普宣传工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创新文化与科学普及”专题、《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方案(2008—2010年)》等[12],对我国科普发展路径进行了清晰刻画并予以多层次的保障与支持,当前重心则置于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协同合作。科普宏观管理权力凸显而强势,目标明确,保障有力。

3.2.2 具有平台规模优势,着力调整布局不均衡现状

根据《中国科普统计》及科技部发布的《科技统计报告》,2008年我国科普经费投入64.84亿元;科普人员176.10万人,注册科普志愿者77万人;出版科普图书3 888种,科普期刊出版种数和总册数分别为561种和1.43亿册,发行科技类报纸3.72亿份,播放科普(技)电视节目21.92万小时,播出科普(技)电台节目18.28万小时,科普网站1 899个(以上数据均不包括台湾地区数据)。在不考虑人口基数情况下,科普资源拥有资源总量和增长优势,同时却又存在布局不均衡问题,如:2008年我国科普经费筹集额当中东、中、西部所占比例分别为62.6%、11.14%、13.11%;东部地区科技馆的建筑面积是中、西部地区科技馆建筑面积总和的1.6倍;受益人群差异如每万农村人口拥有科普人员数为7.9人,而每万城镇人口拥有19.6人(以上数据均不包括台湾地区数据)。目前正通过政策扶持、经费倾斜、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等手段着力于调整不均衡布局。

3.2.3 发展渠道及合作方式单一,优质资源利用率不高

虽然科普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但是经费获取渠道相对单一,主要来自于政府的财政拨付,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力量较弱。重硬件轻软件,重复建设、粗放型建设现象严重。协同合作缺乏激励、流于形式,造成了需求导向不足、优质资源缺乏、重投入轻实效、社会力量的参与度不够、利用率低、基础研究薄弱、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少、志愿者参与不足等问题。

4 推动海峡两岸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相关设想

因应后ECFA时期海峡两岸交流的新趋势,结合海峡两岸科普资源及交流实践特点,现阶段海峡两岸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着力点包括以下方面:

(1)施行“实质专业交流”的发展模式。

在后ECFA时期,科普领域交流可以先搁置非科普因素,在不涉及名称等敏感问题前提下,以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为背景,以提升海峡两岸公众科学素养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为目标,加强统筹,凝聚合力,先确定基调,规避争议,设置交流框架,再逐步落实政策,充实内容,开拓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质专业交流模式。通过实质专业交流体现的“政治归政治,科普归科普”特点,是近阶段海峡两岸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全面深入开展的前提保障。

(2)纳入ECFA或效仿ECFA以签署协议方式建立长效机制。

首先,可尝试将科普领域可纳入科普产业的部分如科普媒介、科普产品作为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合作的组成部分,纳入ECFA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在其框架下推动海峡两岸企业、科学界和民间组织互动,促进海峡两岸科普产业共同发展。同时可参考EFCA对海峡两岸经济领域合作机制的建设路径,以签署协议的方式,以共赢互补、需求牵引为原则,建立涵盖科普政策、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建立符合理性需求的物质精神激励相结合、长期短期激励相结合、个性共性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建立交流的保障、监督、管理、协调以及评估机制,推动科普交流制度化和系统化,为海峡两岸科普多层次多渠道交流铺通途,开绿灯,这是海峡两岸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制度安排。

(3)建构海峡两岸科普资源基础交流框架。

结合海峡两岸科普资源建设现状与特点,在目前点状交流基础上先构建由海峡两岸发展需求驱动的“网网连接”、“媒体连接”、“馆馆连接”、“志愿者连接”、“项目连接”基础交流框架,规避片面追求规模效应,以务实和人文关怀为要旨,以具有时效性和实效性的层级计划推进,以细化的规定以及协同合作的评估反馈部门和机制为保障,以中华文化复兴号召更多社会资源的投入。建立海峡两岸多形态科普媒体的合作交流,共同打造优质科普栏目、频道;拓展海峡两岸科普场馆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共同发展科普资源研发生产能力,共同开发科普产品,共享优质科普资源建设和管理经验;实现数字资源的智能集聚和互惠;促进海峡两岸多层面教育机构的科普人力资源联合培养以及志愿者队伍的合作培训与交流;实施品牌项目带动战略,积极整合海峡两岸宣传资源,加强策划运作,增强合作互利意识的培养,打造更多海峡两岸科普领域合作精品。依据时代需求、科技发展、资源演变特点及海峡两岸关系进展不断调整交流框架结构,逐步将点对点的交流模式升级为整合分工模式。

(4)探索海峡两岸科普资源共建共享试验区建设。

ECFA将逐步实现投资体制的自由化,降低台湾地区在祖国大陆进行投资的门槛,使得整合资源的区域合作计划成为可能。可以借鉴平潭综合实验区、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等建设经验,构建海峡两岸区域科普交流合作前沿平台,打造海峡两岸科普资源共建共享试验区,发挥集聚效应、示范效应、带动效应和辐射效应。《福建省科普场馆平台建设规划(2010—2012年)》把积极开展闽台科普交流合作、促进有海西特色的科普场馆平台建设纳入其规划五大平台建设之一。笔者设想能否利用闽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的区位、人文、资源优势,借力福建的特殊政策优势,在福建试建海峡两岸科普资源共建共享试验馆,设立基金,吸引海峡两岸不同渠道资金共同建馆,承载海峡两岸馆际资源交流功能、科普基础设施共建平台、专业人才和志愿者培训认证与实习基地功能、数字资源平台以及科普旅游基地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EB/OL].(2006-06-30)[2011-12-9].ht-tp://www.kxsz.org.cn/cms/contentmanager.do?method=view&pageid=view&id=cms03856a8408d68

[2]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方案(2008—2010年)[EB/OL].(2008-06-04)[2011-12-9].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668/n35743/n36674/n39300/10395541.html

[3]韩启德.坚定信心,开拓奋进,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作出新贡献—在中国科协七届五次全委会议上的报告[EB/OL].(2010-01-15)[2011-12-20].http://www.cast.org.cn/n35081/n38213/n38244/n11777602/11777676.ht-ml

[4]YEN,JOHNSON C.The road to tomorrow:A progress report of Unit-ed States technical cooperation education projects in the Republic ofChina,1952-1959[R].Taipei:National Educational MaterialCenter,1959

[5]张之杰.台湾综合科普刊物概述[J].科普研究,2006(1):33-40

[6]黄嘉郁.博物馆的非制式科学教育[J].科技博物,2000(4):48-57

[7]博物馆学会.台湾博物馆简介[EB/OL].[2011-11-15].http://www.cam.org.tw/big5/main.asp

[8]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科学教育文件”[EB/OL].(2010-01-13)[2011-10-15].http://www.edu.tw/high-school/

[9]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文件列表[EB/OL].(2011-11-15)[2011-11-18].http://edu.law.moe.gov.tw/LawCategoryContentList.aspx?id=09&CategoryList=09

[10]陈郁秀.文化政策与博物馆发展空间[EB/OL].[2011-10-25].http://www.cam.org.tw/4-forum

[11]台湾地区行政主管部门.补助台湾科普传播事业催生计划——媒体制作试办方案[EB/OL].[2011-10-25].http://www.i-hurricane.com/scicom/?q=node/4

两岸交流茶为媒 第5篇

1、参展商吴宜璇向参加品嚐会的台办、台协人员介绍茶文化交流情况 。

2、东莞市台湾事务局副局长陈锡辉致辞。

3、东莞台协会会长叶春荣指出,相比於日本茶道注重形式化,中国的茶文化更生活化,更博大精深。

4、石碣京华酒店老闆、东莞茶文化协会会长蔡金华。

5、铁映十八式紫砂。

6、前排左起:游匡正局长、甘兆胜前主任、叶春荣会长、徐沆副会长、蔡金华会长。

中国是茶的故乡,製茶、饮茶已有几千年歷史,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茶已成為人们交流的载体。

传承文化品味人生

2009年,首届莞台两地高端茶文化品鉴会晚在广东东莞市举行。此次莞台两地高端茶文化品鉴会由市台办、市台协和东莞茶文化促进会共同主办。品鉴会促进了莞台两地茶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為莞台两地茶界交流与沟通搭建平台。而来自东莞、台湾两地的二十餘家茶商也相聚一堂,交流茶艺,推广两地的茶品牌。

东莞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叶春荣表示,台湾茶文化虽然一直延续发展,但是毕竟只局限在台湾岛内,随着大陆茶文化恢復和发展,两岸合作起来,一定可以将中国茶文化推向世界。

叶春荣指出,相比於日本茶道注重形式化,中国的茶文化更生活化,更博大精深,但是由於大陆茶文化发展经歷了断层,而台湾的茶文化虽然一直延续发展,却只能局限在岛内,所以中国茶文化在世界影响力远比不上日本茶道。随着这些年大陆对茶文化重视和恢復,如果两岸能够合作起来,一定能够推动中国茶文化发展。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在中国歷经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成為中华民族国粹之一,也是受到两岸共同认同传统文化之一。近些年随着经济发展,茶文化在东莞掀起热潮,借由此次品鉴会的举办,希望能够让两岸人民的心贴的更近。

东莞市台湾事务局副局长陈锡辉在活动开幕致词时表示,目前,两岸茶文化交流有着浓鬱氛围,希望借助这次茶文化品鉴会引导茶消费,更新饮食理念,展示中国的茶文化,促进莞台两地茶文化更紧密的交流。

参加此次品鉴活动的台湾茶商也表示,在台湾,人少地薄,虽然茶文化在台湾十分盛行,但是,市场还是有限。而大陆地大物博,东莞又是台商的聚集地之一,所以,他们十分看好东莞的茶叶市场,希望两岸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叶春荣表示,东莞是大陆台商聚集最多城市,这些年台商在东莞发展,也带来了台湾的茶文化,东莞本身也有自己早茶文化,可以说东莞是两岸茶文化交流最早、最多的城市。两岸如果能够结合起来,10几亿人口只要1成来喝茶的话,这个市场不得了。又恢復了文化,又开闢了市场,多赢,何乐而不為呢?

茶成两岸交流载体

品鉴会上,两地茶商带来了多种精品茶叶,很多茶商更是泡上一壶好茶,与茶文化爱好者谈茶论道,交流两岸茶文化。

已在大陆从事茶文化推广的古香园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宜璿表示,从两岸实现叁通之后,两岸相互沟通的越来越频繁。但是,真正能没有任何利益而共用的只有文化。而因為两岸交流阻断了60年,所以,很多文化交流也会有一些冲突,而茶文化却是最普及的,也是最平和的文化。因為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茶,平民百姓上至官员都很自然能够谈在一起,他是没有分阶级。而且,这样的交流可以摒除很多杂念。而政府部门也為两岸爱茶的人士塑造了一个平台,营造了一种氛围,让两岸人民走得更近。通过茶,两岸人民更容易贴近彼此的心,也更容易接触到彼此的生活,这样生活里也有了更多的包容跟理解。

此次活动主办方之一,东莞茶文化促进会会长蔡金华表示,这个品鉴会為大家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茶是很普及的东西,没有阶层之分,以茶会友时,大家的心灵都是很干净的。

而这次品鉴会,也让参加活动的台湾茶商发现了台湾的茶跟大陆的茶还是有区别的。大陆以绿茶為主,台湾的茶以高山茶為主,更讲究烘焙技巧。这样的茶会,可以让大家的交流更贴切一些,也会对茶商推广茶文化,茶叶的营销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很希望这样的茶会能得到各地政府的推广。

「事实上,这个茶文化品鉴会不仅仅是就茶谈茶,茶不过是一种载体,更多的是加强了两岸的交流。包括经济的交流,企业人员之间的交流。」一位前来参加品鉴会的客人如是说。他表示,因為来参加这个茶会的人,很多都是来自不同企业的老闆,所以,大家在交流茶文化的同时,也会交流一下彼此的经营理念,特别在是金融危机下,大家有一些好的抗危机的良方也能拿出来交流一下,所以,品鉴会成了促进企业交流的一个平台。

台商,两岸经贸交流的桥梁 第6篇

台商在大陆投资呈上升趋势

商务部网站公布的9月份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8月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1523个,实际使用台资金额11.4亿美元。截至2009年8月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79029个,实际利用台资488亿美元。台商在促进两岸交流、增进两岸关系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对大陆而言,台湾在IT产业、农业和制造业方面具有优势。从台商投资金额和产业分类来说,以电子产业的加工零售为主,占总投资的30%以上,除此之外的投资方向比较分散。台商投资大陆26年,影响着大陆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平时喝的上岛咖啡,吃的康师傅方便面,戴的宝岛眼镜,穿的达芙妮女鞋,等等,都是著名的台商品牌。胡石青指出,台商在大陆投资无论是规模、资金,还是技术水平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目前,台商在大陆各个省都有投资,而且形成了两大聚集区: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胡石青说,上世纪80~90年代是台商在大陆投资的第一阶段,这时投资的重点区域是珠三角地区。这里是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同时也有区位上的优势,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着台商。

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珠三角地区台商投资接近饱和,长三角地区成为台商投资新的选择。现在,台商在长三角地区的投资总量已经超过了珠三角地区。台商的投资推动了长三角地区许多城市的发展,其中江苏昆山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昆山的发展就是抓住了台商在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出现瓶颈的契机,以上海为依托,出台了一系列吸引台商的优惠政策,从而推动昆山的快速发展,使昆山成为台商在大陆聚集地的代表城市。

随着国家支持环渤海经济圈和海西经济区发展力度的加大,新的台商投资聚集区即将形成。

台商——

两岸经贸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随着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陆市场不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同时台商对这个充满生机的市场也更加向往。台商在大陆市场获得发展、取得成就的同时,也为大陆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例如现在很红火的婚纱摄影,最初就是由台商带进来的,早期婚纱摄影的专业人才也多是台商培养出来的。很多台商表示,台资企业投资大陆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产品,更是一种文化,比如餐饮文化、自行车文化,等等。

胡石青表示,台商投资大陆26年来,一方面台商帮助大陆企业拓展了大陆与外界接轨的空间,扩大了投资市场,开拓了大陆企业家的视野,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连接大陆和外商的桥梁;另一方面,台商的投资带来了大陆企业技术上的升级。以制造业为主的台资企业带着他们先进的技术与管理模式,推动了大陆技术的发展与升级;另外就是台商为两岸的交流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20多年来,特别是1990年以后,台商为推动两岸经贸关系持续升温作出了重要贡献。

台商投资大陆的优势凸显

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在大陆人民心目中台湾同胞就是自家人,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情感拉近了大陆消费者与台商的心理距离,使得台商投资拥有外资企业无可替代的优势。胡石青告诉《经济》记者:“就像康师傅方便面的成功营销一样,虽然方便面是日本人发明的,但是通过台商将其销售到大陆,大陆人就容易产生亲近感。”

胡石青表示,台商在大陆投资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能够制造出独特产品。灵活的经营模式,先进的经营理念更是给台商的发展加足马力。首先就是语言上的优势。台商基本上都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不存在交流障碍;其次,持续升温的两岸形势给台商投资提供了优越的软环境,大陆对台商投资提供了很多的优惠政策,为台商的投资打开了大门;再次,金融危机虽然影响了以外销为主的台资企业,但是这反而让台资企业重新定位自己的投资模式,开始两条腿走路,开始注重内销与出口并行。这样不仅有利于缓解金融危机的冲击,更是扩展了自身的发展空间。另外,以生产实用性产品为主的台资企业,注重消费者需求的生产理念,为台商进入大陆市场奠定了基础。

台商面临新机遇

随着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增长和大陆的开放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台商在发展空间扩大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首先,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纷纷投资大陆,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技术以及高水平的管理理念在大陆市场展开角逐;同时大陆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科技人才的不断增加,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都使台商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优势正在逐渐消失,使台商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第二是大陆经济的市场化与法制化已趋于完善,台商必须面对法制环境完善后的公平竞争。还有,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生产要素的日益紧张使台商需要拓展投资区域。

胡石青认为,要摆脱发展的瓶颈,台商主要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要进行技术升级,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不仅是台商投资大陆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台商维持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原动力,台商必须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取胜。二是面临投资饱和的现实,投资应转向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广阔的市场、丰富的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都将为台商的发展锦上添花。三是台商要转变销售渠道,转出口为内销,充分利用大陆这个广阔的市场,也要加强出口,做到出口和内销两条腿走路。

上一篇:品牌集中度下一篇:体育保健能力